KR2b0041 十八史略-元-曾先之 (master)


[007-001a]
十八史略卷之七



〔哲宗皇帝〕名煦。初爲延安郡王。神宗大漸。立爲太子。先是
蔡確遣舍人邢恕。邀高公繪。欲使白太后。言延安冲幼。岐嘉
皆賢王也。公繪懼曰。公欲禍吾家。亟去。恕包藏禍心。反謂太
后與王珪表裏。欲捨延安而立子顥。賴己及章惇蔡確得無
變。且播其說於士大夫閒矣。神宗崩。太子卽位。甫十歲。太皇
太后同聽政。煕寧中。太后已嘗流涕。爲神宗言。安石變法不
便。旣垂簾知天下厭苦日久。首罷東京戶馬。罷京東西路保
馬。罷京東西物貨場。罷諸州鎭寨市易抵當。罷汴河堤岸司
地課。放市易。常平免役息錢。罷在京免行錢。罷提擧保甲錢
[007-002a]
粮巡敎等官。罷方田等。皆從中出。大臣不與。【煦】音吁去聲。【舍人】/唐百官志起居舍人。分
侍左右。掌獻納四方之書。【太后】神宗母高氏。神宗崩。尊爲太皇太后。【岐嘉】哲宗二兄。【顥】/亦哲宗兄。【賴己】之己音紀。【爲神】之爲去聲。【罷抵當】神宗時。聽人賒貸縣官財貨。以田
宅或金帛爲抵當。出息十分之二。過期不輸。息外每月更加罰錢百分之二。今罷之。【罷汴云/云】罷汴河堤岸司。每歲所收地課。及所放市易常平免役科息錢。【免行錢】先是京師百物
有行官司。所須俱以責辨。類有倍折。神宗時。呂嘉問奏。衆行願出/免行錢。詔從之。至是罷。【從中出】自太后出。【不與】之與音豫。○王珪卒。蔡確
韓縝爲左右僕射。章惇知樞密院。司馬光門下侍郞。光居洛
十五年。兒童走卒。皆知司馬君實。神宗升遐。赴闕入臨。衞士
望見。以手加額曰。司馬相公也。爭擁馬首呼曰。公毋歸洛。畱
相天子活百姓。所在數千人聚觀之。光懼歸洛。已而召爲執
政。【臨】去聲。弔哭/也。【呼】去聲。○河南程顥以是歲卒。顥字伯淳。弟頤字正
叔。兄弟皆從濂溪周惇頤受學。惇頤字茂叔。博學力行。聞道
早。遇事剛果。有古人風。爲政嚴恕。務盡理。以名節自礪。雅有
高趣。牕前草不除。曰與自家意思一般。黃庭堅稱。其人品甚
[007-003a]
高。胷中灑落。如光風霽月。有太極圖通書。行于世。顥頤初從
之。首令尋仲尼顏子所樂何事。學成。各以斯文爲己任。顥嘗
言。一命以上。苟存心於愛物。於人必有所濟。煕寧中。以新法
不合去國。神宗嘗使推擇人才。所薦數十人。以表叔張載弟
頤爲首。其死也。文彥博采衆論表其墓。曰明道先生。而弟頤
爲之序曰。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孟子死。聖人之學不傳。道
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眞儒。無善治。士猶得明失
善治之道。以淑諸人。以傳諸後。無眞儒。天下貿貿焉。莫知所
之。人欲肆而天理滅矣。先生生于千四百年之後。得不傳之
學於遺經。辨異端息邪說。使聖人之道。復明於世。蓋自孟子
之後。一人而已。頤嘗語人。欲知吾之道者。觀此序可矣。【是歲】/元豐八
年。【頤】音怡。【濂溪】號。【周惇頤】周姓。惇頤名。【大極圖】形容無極。太極。陰陽。五行之妙。【通/書】四十篇。【一命】周禮九命。士一命今第九品也。【上】上聲。【推】音吹。【表叔】外親曰表。
[007-004a]
【夫】音扶。【貿貿焉】無見貌。【千四百年之後】明/道先生去孟子之世。凡千四百年。【語】去聲。張載字子厚。初無所不學。
後聞二程之言。乃盡棄其學而講焉。有東銘。西銘。正蒙。理窟
等書。行于世。人謂之橫渠先生。【無所不學】孫吳佛老/之類。【二程】明道。伊川。共城邵雍
字堯夫。居河南。與二程友。雍之學。玩心高明。觀天地變化。陰
陽消長。以達萬物之變。精於物數。推無不中。顥嘗在考試院。
以其數推之。出謂雍曰。堯夫數只是加一倍法。雍歎其聰明。
雍欲以數學傳二程。二程不受。邢恕欲受。雍不許曰。徒長姦
雄。雍有皇極經世書十二卷。擊壤集歌。傳于世。人謂之康節
先生。富弼司馬光等。皆深敬重之。【共城】縣屬衞州。共音恭。【數】如字。下/並同。【推】音吹。下同。【中】去聲。【加一
倍法】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類。推之無窮。【長】音張/上聲。【皇極云云】取大中至正。應變無窮之義。觀物第十卷。觀物外篇二卷。宋自歐陽
脩以古文倡天下。文章雖大變。而儒者義理之擧。至周程出。
然後大明。雍惇頤載。皆歿於神宗之世。至是顥又歿。惟頤在。
[007-005a]
學者宗之。爲伊川先生。【倡】音唱。導引先也。○元祐元年。蔡確罷。確與
章惇邢恕相交結。恕往來傳送語言。自謂有定策功。言官王
覿。極言惇確及韓縝張璪朋邪。劉摯朱光庭蘇轍。累數十疏。
論劾。確先黜。以司馬光爲左僕射。時王安石已病。其弟以邸
吏狀示之。安石曰。司馬十二作相矣。悵然久之。議者或謂。三
年無改父道。新法姑稍損其甚者足矣。光慨然爭之曰。先帝
之法。善者雖百世不可變。若安石惠卿等所建。爲天下害。非
先帝本意者。當如救焚拯溺。猶恐不及。況太皇太后。以母改
子。非子改父。衆議乃定。或謂光曰。章惇呂惠卿輩。他日有以
父子之議聞於上。則朋黨之禍作矣。光起立拱手。厲聲曰。天
若祚宋。必無此事。安石每聞朝廷變其法。夷然不以爲意。及
聞罷助役復差役。愕然失聲曰。亦罷至此乎。良久曰。此法終
[007-006a]
不可罷。安石與先帝議之。二年乃行。無不曲盡。【言官】卽諫官。【累】/上聲。【先黜】知陳
州。【其弟】安國。【十二】光行。【爭】如字。【拯】音蒸上聲亦丞/也。【父子之議】言新法乃先帝所立。而子改之。【復】音伏。○章惇韓縝罷。○
王安石卒。安石在金陵。常獨語福建子恨惠卿也。惠卿叛安
石。惟章惇終始不叛。安石又常曰。新法之行。始終以爲可行
者。曾子宣也。始終以爲不可者。司馬君實也。【語】如字。【福建子】/筌蹄云。惠卿福建人。
○呂公著右僕射。以呂公著爲右/僕射。下皆倣此。文彥博軍國重事。程頤崇政
殿說書。蘇軾翰林學士。竄貶呂惠卿鄧綰等。○司馬光爲相。
八閱月而薨。太皇太后哭之慟。上亦感涕不已。贈太師溫國
公。諡文正。光在位。遼人夏人使來。必問光起居。而遼人敕其
邊吏曰。中國相司馬矣。切毋生事開邊隙。及卒京師民罷市。
畫其像。印鬻之。畫工有致富者。及葬。四方來會者。哭之如哭
其親戚。光嘗語晁無咎曰。吾無過人。但平生所爲。未嘗不可
[007-007a]
對人言者耳。劉安世問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光曰。其誠
乎。安世問其所從入曰。自不妄語入。【使】去聲。/【語】去聲。○蘇軾程頤。同
在經筵。軾喜諧謔。而頤以禮法自持。軾每嘲侮之。光之薨也。
百官方有慶禮。事畢欲往弔。頤不可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或曰。不言歌則不哭。軾曰。此枉死市叔孫通。制此禮也。頤怒。
二人遂成隙。門人朱光庭。賈易。爲言官。力攻軾。傅堯俞。王巖
叟。呂陶等。相繼論列。堯俞巖叟右光庭。陶右軾。是時元豐大
臣。退於散地。皆銜怨入骨。陰伺閒隙。諸賢不悟。方自分黨相
攻。有洛黨川黨朔黨。洛黨以頤爲領袖。光庭易爲羽翼。川黨
以軾爲領袖。陶等爲羽翼。朔黨以劉摯。王巖叟。劉安世爲領
袖。而羽翼尤衆。未幾。頤罷不復召。久之軾亦罷。後再入三入。
皆不久而出。【曰不】之不音否。【枉死市】戲言。通當枉死於市。【門人】受業生曰門/人。【易】音異。【論】去聲。【右】與佑通。【元豐】神宗年號。【散】音傘。閒散。
[007-008a]
【閒】如字。/【幾】如字。○呂公著爲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呂大防范純仁左
右僕射。純仁仲淹子也。公著尋薨。○知漢陽軍吳處厚言。蔡
確謫安州日。作夏中登車蓋亭詩。譏訕臺諫。論確不已。安置
新州。呂大防劉摯范純仁王存等。以爲不宜令過嶺置死地。
純仁曰。此路荊棘八十年矣。奈何開之。吾曹政恐不免耳。爭
之不得。臺諫交章攻純仁黨確。純仁遂罷。劉摯爲右僕射。大
防摯欲引用元豐黨人。以平舊怨。謂之調停。蘇轍等力陳其
不可。摯罷。蘇頌爲右僕射。頌罷。純仁又代之。【漢陽軍】屬湖廣。【安/州】屬湖北。今德安府。
【車蓋亭】安州郡治。【譏訕】其詩云。嬌嬌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上元閒。釣臺蕪沒知何處。/歎息思君倚碧灣。蓋唐高宗上元中。以疾欲遜位武后。甑山公郝處俊諫止之。今思之。乃譏
臺諫之不能諫。【新州】屬廣東。【過嶺】入廣途經五巓。【荊棘】久無遠貶過嶺。/【爭】諍同。【交章】交上章疏。【黨人】神宗末年安石之黨。【調停】和解兩全。○元祐
八年九月。宣仁聖烈太皇太后崩。臨崩對上謂大防純仁等
曰。老身沒後。必多有調戲官家者。宜勿聽之。公等亦宜早退
[007-009a]
令官家別用一番人。呼左右。問。曾賜出社飯否。因曰。公等各
去喫一匙社飯。明年社飯時。思量老身也。后聽政九年。天下
稱爲女中堯舜。不比外家。以擁佑嗣君之故。二子一女皆疎。
以至公御天下。當世賢者畢集于朝。君子之盛。後世以慶曆
元祐並稱焉。承神宗厭兵之後。與民休息。西蕃鬼章爲邊將
擒獻。釋不誅。以招其部屬。夏國自其主秉常卒乾順立。政亂
主幼。屢寇邊。失藩臣禮。皆强臣爲之。以其君民非有罪。不忍
興師討伐。詔諸路嚴兵自備而已。【呼】去聲。【曾】音層。【不比】私暱曰比。/【嗣君】哲宗。【二子】徐王魏王。【一女】
封邑未詳。【慶曆】仁宗年號。【元祐】太/皇太后聽政年號。【爲邊】之爲去聲。○上始親政。侍郞楊畏。首叛呂大
防。自謂迹雖元祐。心在煕豐。入對乞召章惇。明年改元紹聖。
大防罷。惇爲右僕射。純仁罷。惇之來也。道遇陳瓘。惇素聞其
名。獨請共載。訪以世務。瓘曰。請以所乘舟爲喻。偏重其可行
[007-010a]
乎。或左或右。其偏一也。惇默然。良久曰。司馬光姦耶。所當先
辨。瓘曰。相公誤矣。此猶欲平舟勢。而移左以置右也。果然將
失天下之望。惇旣至。以漸盡復煕豐之法。治元祐人之罪無
虛日。司馬光。呂公著。王巖叟。趙瞻。韓維。孫固。范百祿。胡宗愈。
司馬康等已死者。皆追貶奪贈。呂大防。劉摯。蘇轍。梁燾。范純
仁。劉奉世。韓維。王覿。韓川。孫升。呂陶。范純禮。趙君錫。馬默。顧
臨。范純粹。孔武仲。王欽臣。呂希哲。呂希純。呂希績。姚勔。吳安
詩。王份。張耒。鼂補之。黃庭堅。賈易。程頤。秦觀。朱光庭。孫覺。趙
卨。李之純。杜純。李周。蘇軾。范祖禹。劉安世。鄭俠等。皆連貶竄。
文彥博久致仕。降爲太子太保。罷節鉞。尋薨。皇后孟氏。太皇
太后所選聘也。在中宮五年而廢。章惇蔡卞。請追廢太皇太
后。賴太后向氏。太妃朱氏泣諫。上悟。惇卞堅請施行。上怒曰。
[007-011a]
卿等不欲朕入英宗廟庭乎。抵其奏於地。【首叛呂】畏與大防相反。/【煕豐】煕寧元豐安石之
政。【將】音漿。【復】音伏。【治】平聲。【奪贈】道論前罪。貶其官爵。奪其封贈。【勔】音免。【份】音彬。/【耒】音雷去聲。【罷節鉞】追囘節旄斧鉞。不得爲節度使。【孟氏廢】事見宋鑒紹聖三年。【向
氏】神宗后。哲宗母。向音餉。【朱氏】神宗/妃。【上悟】宋鑒云。取惇奏。就燭焚之。○立賢妃劉氏爲后。右正言鄒浩。
乞追停册禮。別選名族。詔浩除名。勒停覊管新州。浩道過其
友田畫。臨別出涕。畫正色曰。使君隱默官京師。遇寒疾不汗。
五日死矣。豈獨嶺海之外能死人哉。願無自沮。士所當爲者
未止此也。【册禮】册立皇后之禮。【勒停】/停罷官職。【過】音戈。【使】如字。○元符三年。上崩。在位十
五年。改元者三。壽三十五。皇弟立。是爲徽宗皇帝。【改元者三】元/祐。紹聖。元符。
〔徽宗皇帝〕名佶。神宗第十一子也。初封端王。哲宗崩。欽聖
憲肅皇太后向氏。召宰執議立嗣。后欲立端王。章惇曰。端王
浪子耳。曾布身長。望見端王已在簾下。叱曰。章惇聽太后處
分。王出簾。惇惶恐失措。王卽位。請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范
[007-012a]
純仁等。二十餘人。並收敍。龔夬。陳瓘。鄒浩爲臺諫。【處】音杵。下同。/【分】音墳去聲。
下同。【二十餘人】皆章惇得/志時貶黜者。【夬】音怪。○韓忠彥爲右僕射。忠彥琦子也。○文
彥博。司馬光等。三十三人。追復官。【三十三人】文彥博。王珪。呂大防。劉摯。/韓維。梁燾。司馬光。呂公著。孫固。傅堯
愈。趙瞻。鄭雍。王巖叟。范祖禹。趙彥君。錢勰。顧臨。趙君錫。李之純。呂大忠。鮮于侁。孔武仲。姚勔。/盛陶。趙卨。孫覺。杜純。孔文仲。朱光庭。李周。張茂則。高士英。孫升。亦皆章惇得志時。追貶奪贈
者。【復】/音伏。○太后垂簾半年而還政。○章惇罷。尋竄。○韓忠彥。
曾布左右僕射。○貶邢恕。○貶蔡京蔡卞。卞安石婿也。先是
臺諫龔夬。陳瓘。任伯雨等攻卞。罷其執政。京爲翰林承旨。瓘
見其視日不瞬。謂此人必大貴。然以其區區精神。敢抗太陽。
他日得志。必爲天下患。瓘語人曰。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連疏攻之甚力。京罷。尋又以御史陳次升等言。與卞俱貶。【任】/音
壬。【翰林承旨】官名。位在諸學士上。居東第一閣。大誥令。大廢置。丞相密畫。內外密奏。皆專/受專對。【瞬】音舜。目動曰瞬。【語】去聲。【射人先云云】杜甫前出塞詩詞。引以喩去惡當去
其/魁。○上意專欲紹述煕豐之政。而曾布微有兩存煕豐元祐
[007-013a]
之意。故建中靖國初。嘗畧變章惇蔡卞所爲。旣而布迎上旨。
正人任伯雨。江公望。陳瓘等。不容於朝。小人雖各有黨。更迭
出入。意向則同祖安石而已。【建中靖國】四字年號。【更】音庚。○李氏曰。言/紹述煕豐之政者。蓋欲逐元祐之正人爾。正人
如任伯雨等。時相曾布憚之。各各斥去。正人旣去。而邪人得以肆行其志。紹聖佞人邢恕/章惇復得進用。由王安石曲學偏見。佞人邪黨布滿朝廷。而釀成靖康之禍者。良有以也。
○遼主弘基殂。號道宗。孫延禧立。號天祚。○女眞阿骨打立。
女眞本名朱里眞。肅愼之遺種。而渤海之別族也。或曰。本姓
拏。辰韓之後。三國志所謂挹婁。元魏所謂勿吉。唐所謂黑水
靺鞨者其地也。有七十二部落。本不相統。自太中祥符以後。
絕不與中國通。有生女眞者。其類猶繁。其酋曰巖版。有孫曰
楊哥太師。遂雄諸部。或曰。楊割之先。新羅人。完顏氏。女眞妻
之以女。生子二人。長曰胡來。傳三人而至楊割。阿骨打其子
也。爲人沈毅有大志。【阿】音遏。【拏】奴加切。【辰韓】東夷有馬韓。辰韓。辨韓。【元/魏】元氏北魏。【靺】音末。【鞨】音曷。【生女眞】大金志。居混
[007-014a]
同江南者。曰熟女眞。以其服屬契丹也。居江之北者。曰生女眞。/亦臣於契丹。【新羅】國在東夷。【妻】音砌。【三人】人當作世。○建中靖國。一
年而改崇寧。韓忠彥罷。再追奪司馬光等官。籍元祐黨人。籍/記
姓名。文彥博等。凡一百一十九人。尋詔。其子孫有官無官。/並不許列闕。又詔。宗室不得與其子孫及有服親爲婚姻。○曾布罷。蔡京爲相。
蔡卞執政。再貶竄元祐人。立姦黨碑。京自崇寧爲僕射。歷大
觀。政和。重和爲大師。嘗暫罷。輒復入。雖罷之日。實執國命其
閒趙梃之。張商英作相。嘗與京異。然在位各不過數月。或一
年而罷。如何執中。鄭居中。劉正夫。余深。雖在相位。或久或淺。
居中亦與京異。常相排。正夫亦小異。然於京之權寵無損也。
京子攸之婦。出入宮禁。攸遂大用。至父子權勢自相軋。上寵
攸而尊京子弟親戚。滿朝皆其父子之黨。京倡邪說。以爲當
豐亨豫大之運。專以奢侈勸上。窮極土木之功。廣京城修大
內。盛築內苑。鑄九鼎。鼎成。以九州水土納鼎中。及奉安北方
[007-015a]
寶鼎。忽水漏于外。作大晟樂。作玉淸神霄宮。崇信道士林靈
素。策上爲敎主道君皇帝。作延福宮。作保和殿。作萬歲山。以
朱勔領花石綱。奇花異木怪石。珍禽奇獸。無遠不致。民閒一
花一木之妙。輒令上供。有一花費數千緡。一石費數萬緡者。
二十年閒。山林高深。麋鹿成羣。改名艮嶽。又爲村居野店酒
肆靑帘於其閒。每歲冬至後。卽放燈縱令飮博。謂之先賞元
宵。【觀】音貫。【重】平聲。【過】音戈。【排】擯也。【軋】輾也。【倡】音唱。【鑄九鼎】宋鑒。魏漢律議/制鼎各以奠八方。曰蒼東方曰彤南方。曰晶西方。曰寶北方。曰魁東南。曰阜西南。曰壯
西北。曰風東北。凡八。而中曰帝鼎。皆以九州水土納之。【忽水漏】此啓其後北方致亂之兆。/【大晟樂】學校祭先聖樂。【神霄宮】初名玉淸和陽宮。卽福寧殿。誕聖之所。後改名神霄宮。
【道君皇帝】策立徽宗爲道家敎主。號道君皇帝。【花石綱】舟舡相繼一運爲一綱。【令】去聲。/下同。【麋鹿】鹿大曰麋。小曰鹿。【艮嶽】改萬歲山爲艮嶽。【帘】音廉。酒旗。【飮博】飮宴。博奕。
○時星芒屢見。地震。河決。怪異迭出。率以爲常。京等誣奏甘
露降。祥雲現。飛鶴蔽空。竹生紫花。芝草產于艮嶽。及諸州連
理木。雙花芙蕖芍藥牡丹。至指臘月雷三月雪。皆稱瑞表賀。
[007-016a]
【見】音現。【連理木】異本連榦。【雙花/芙蕖】芙蕖蓮也。異首連蒂曰雙花。○內侍童貫梁師成用事。師成專
務應奉。以蠱上心。勢焰熏灼。竊威福於中。童貫專務開邊。生
事於外。皆與蔡京父子相表裏。○女眞阿骨打。以重和元年
戊戌稱帝。初遼主天祚。刑賞僭濫。荒於禽色。歲索名鷹海東
靑於女眞。女眞與其鄰東北五國戰鬭。乃能獲此禽以獻。不
勝其擾。阿骨打遂叛。攻陷混同江東之寧江州。遼遣將討之
而敗。又起中京上京長春西遼四路兵並進。獨淶流河一路。
深入大敗。三路皆退。女眞悉虜遼東界。熟女眞鐵騎益衆。天
祚親征復大敗。女眞乘勝。幷渤海遼陽五十四州。又度遼西
降五州。阿骨打遂建號。改名旻。國號大金。明年破遼上京。【禽/色】
禽獸女色。【海東靑】五國之東接大海。出名鷹。來自海東者謂之海東靑。【五國】與女眞相/去千里。五其國名也。【混同江】水出咸平府長白山。下流未詳。【寧江州】在契丹東北隅。【將】
海州刺史高仙壽。【中京】在遼陽。今二寧府。【上京】【長春】/【西遼】未詳。【淶流河】源流未詳。淶音來。【降】音項平聲。○高麗來求毉。上
[007-017a]
遣二毉往。還奏。實非求毉。乃彼知中國將與女眞圖契丹。謂
苟存契丹。猶足爲中國捍邊。女眞狼虎。不可交。宜早爲之備。
上聞之不樂。【將】音漿。【爲】去/聲。【捍】音汗。○上嘗微行都市酒肆妓館。正
字曹輔上言。編管彬州。【上言】之上上聲。/【編管】編籍羈管。○童貫自崇寧閒。
與王韶之子。領兵復湟州。任責措置邊事。已而復鄯州廓州。
貫遂建節爲宣撫。旣得志於西邊。遂謂北邊亦可圖。政和初。
乃自請奉使覘遼國。有燕人馬植者。陳滅燕之策。貫挾以歸。
更姓名趙良嗣。復燕之議遂起。政和末。有漢人泛海來。見言
女眞攻遼事。重和春。乃用蔡京童貫議。遣馬政由海道。至阿
骨打所居阿芝川淶流河。與議共攻遼。阿骨打遂遣使來。宣
和初至京。詔京貫。諭以夾攻取燕之意。差軍校呼慶送其使。
由海道歸國。是歲王黼爲相。力贊攻遼之策。及呼慶復與金
[007-018a]
使來。時阿骨打在上京。遂遣良嗣往。約金國取遼中京。本朝
取燕京。歲幣如與遼之數。良嗣曰。燕京一帶。則倂西京是也。
金主亦許之。以札付良嗣。期以女眞兵自平地松林趨古北。
南兵自白溝夾攻。良嗣歸。馬政復與子擴持國書。往訂彼此
兵不得過關。未幾。金使復來。又以國書就付其使。歸國。時淮
南京西河北江南。相繼盜起。山東宋江方就招安。睦寇方臘。
連陷浙郡。中都爲震。童貫甫平方臘。而北事作矣。金人悉師
度遼。趨中京攻陷之。中京者故奚國也。遂引兵至松享關。以
與宋有各不過關之約止。引兵由其西而過。遼主先已引避。
或言。金前鋒將至。遼主震驚。亟奔雲中。入夾山。時燕王淳守
燕。蕭幹立淳爲主。宋童貫蔡攸。帥師東路至白溝。西路至范
村。蕭幹迎戰甚力。宋師敗退。耶律淳死。宋師再擧。遼涿州將
[007-019a]
郭藥師。領常勝軍來降。宋兵五十萬。進駐盧溝河。蕭幹拒之。
藥師閒道襲燕。幹還救死鬭。藥師屢敗。僅以身免遁還。盧溝
之師遂潰。貫攸懼無功獲罪。時金主在奉聖州。乃遣客。禱金
主圖之。金主分三道進兵。遂入居庸關。燕降於金。金使來言。
燕京以金兵攻下。其地與宋。租稅當以輸金。宋使趙良嗣往
議之。許歲幣如契丹。舊數外。更以百萬代租稅。而倂求雲中
之地。金人僅以燕京涿易檀順景薊六州來歸。貫攸入燕。燕
之金帛。子女職官民戶。金人席卷而東。所得空城而已。貫攸
歸。以王安中知燕山府。詹度郭藥師同知。【王韶之子】淳。【復】音伏。/下同。【湟】州屬甘肅。【廓】
州屬甘肅。【更姓】之更音庚。【復燕議】李氏曰。啓燕雲之役者。初則童貫得志於西邊。遂謂/北邊亦可圖。繼而趙良嗣來歸。獻以取燕之策。徽宗如之何不喜。夫豈知天下久安。士不習
戰。白溝之敗。爲金人所笑。遼亡而中國之憂始大矣。【漢人】高藥師。【阿芝】之阿烏何切。【遣/使】李善慶。【京貫】蔡京童貫。【呼慶】呼姓。慶名。【燕京】卽幽州。【西京】卽大同府。【古北】關
在順州北。【白溝】在涿州南。去安肅十五里。亦名巨馬河。宋與遼人分界處。源流未詳。【擴】/音廓。【幾】如字。【睦】州屬江浙。今建德府。【爲震】之爲去聲。【松亭】關。在景州北。【將至】之將
[007-020a]
音漿。【雲中】郡名。卽西京。【燕王淳】遼親王。【帥】音率。【常勝軍】涿州又號曰常勝軍。【盧溝】/河在北平。其源出於代。名小黃河。自奉聖州入宛平境。至北平。東流入海。【奉聖】州屬北平。
卽新州。【遣客】王瓌。【進兵】粘罕趍南暗口。橽懶駙馬趍北牛口。阿骨打/趍居庸關。【居庸】關。在北平府昌平縣西。【景】屬河東。【燕山府】卽燕京。○有星如
月。徐徐南行而落。光照人物。與月無異。○修神保觀。其神都
人素畏之。傾城男女負土以獻。名曰獻土。又有飾作鬼使催
納土者。上亦微服觀之。後數日旨禁。【其神】俗謂曰二郞神。【使】/去聲。【旨禁】有旨禁納。○京
師河東陝西地震。宮中殿門搖動。且有聲。蘭州草木沒入。山
下麥苗乃在山上。○金國無城郭宮室。用契丹舊禮。如結綵
山作倡樂。鬭雞擊鞠之戲。與中國同。但於衆樂後。飾舞女數
人。兩手持鏡。類電母。其國茫然。皆茇舍以居。至是方營大屋
數千閒。盡倣中國所爲。【結綵山】結綵爲山。【倡樂】倡優之樂。【鬭雞】筌蹄。養/雞看其鬭。【擊鞠】以革爲之。內實以物。擊打以爲戲。
今通謂之毬子。鞠。窮/入聲。【茇】音跋。草也。○兩京河浙路。災異疊見。都城有賣靑菓男
子。孕而誕子。又有豐樂樓酒保朱氏。其妻年四十。忽生髭髯。
[007-021a]
長六七寸。宛一男子。詔度爲女道士。【兩京】京東。京西。【見】音現/【髭】音貲。鬚在口上曰髭。
河北山東盜起。連歲凶荒。民食楡皮。野菜不給至相食。饑民
並起爲盜。有張仙者。衆十萬。張迪衆五萬。高托山衆三十萬。
自餘二三萬者。不可勝計。○金主稱帝。六年而殂。號太祖大
聖武元皇帝。弟吳乞買立。改名晟。燕山之地。易州西北。乃金
坡關。昌平之西。乃居庸關。順州之北。乃古北關。景州之北。乃
松亭關。平州之東。乃隃關。隃關之東。乃金人來路。凡此數關。
天限蕃漢。得之則燕境可保。然關內之地。平灤營三州。自後
唐爲契丹阿保機所陷。以營灤𨽾平。爲平州路。得燕而不得
平州。則關內之地。蕃漢雜處。而燕爲難保矣。遼張㲄守平州。
金已遣人招㲄。㲄曰。契丹凡八路。今特平州存耳。敢有異志。
旣而乃以平州南附。宋遽納之。趙良嗣力爭。以爲必招金兵。
[007-022a]
金人諜知。卽襲平州陷之。得宋詔札。自是。歸曲。累檄取㲄。不
得已命王安中縊之。而函送其首。未幾。金太子斡離不。已由
平州路。將入燕矣。宋方且遣人。密誘天祚來降。以童貫宣撫
兩河燕山路。將迎天祚。金人方退。天祚入陰來山。不可得。至
是領衆南出。遂爲金人所敗。就擒。契丹自阿保機至天祚。九
世而亡。時宣和七年乙巳歲也。是冬。金斡離不粘罕。分道而
南。斡離不陷燕山。郭藥師降之。金兵長驅而進。郭藥師爲前
驅。童貫自太原逃歸。粘罕圍太原。太原帥張孝純歎曰。平時
童太師。作多少威重。乃畏怯如此。身爲大臣。不能死難。何面
目見天下士。孝純以冀景守關。知朔寧府孫翊來救。兵不滿
二千。與金人戰于城下。張孝純曰。賊已在近。不敢開門。觀察
可盡忠報國。翊曰。但恨兵少耳。乃復引戰。金人大沮。再益兵。
[007-023a]
力不能敵。翊死焉。無一騎肯降。時王黼先一年已罷。而白時
中。李邦彥並相。皆鄙夫也。金兵來。時中但建出奔之策而已。
上內禪。在位二十六年。改元者六。曰建中靖國。曰崇寧。大觀。
政和。重和。宣和。太子立。是爲欽宗皇帝。【昌平】縣屬北平。【隃】音俞。/【灤】音欒。屬河東。【爲契爲
金爲前】之爲並去聲。【處】音杵。【㲄】音角。【八路】名號未詳。【爭】諍同。【詔札】得宋朝所賜手/詔。【歸曲】責宋理曲。【累】上聲。【幾】如字。【離不】之不音孛。【將入】之將音漿。下並同。【兩河】
河東。河北。【敗】音拜。【就擒】案。金削封天祚爲王。送長白山。築城居之。【九世】遼阿保機自/梁均王貞明二年始建元。至是凡二百一十年。【死難】之難去聲。【朔寧府】屬山西。卽朔州。
【觀察】唐乾元初。改採訪使。曰觀察處置使。卽今提刑按察使也。孫翊時兼此職。【先】音霰。/【內禪】傳位太子。【建中】卽位二年改元。
〔欽宗皇帝〕名桓。在東宮無失德。蔡京童貫輩。咸憚之。欲動
搖不可。至是卽位太學生陳東等。伏闕上書。乞誅蔡京。童貫。
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六賊。以謝天下。彥以根括民田破蕩
百姓。結怨於河北京東西三路者也。勔以花石綱所在騷動。
結怨於東南者也。靖康元年。首竄勔彥。尋皆殺之。【上】上聲。/【括田】宋
[007-024a]
鑒。政和六年。案民契券。而以樂尺打量。其/贏則拘入官。而創立租課。謂之公田錢。○有狐升御榻而坐者。詔毀狐
王廟。狐王。出處未詳。此一節。案宋鑒。事/在徽宗宣和七年秋。讀者詳之。○上皇奔應天府。屬河東。/卽宋州。○以
李綱爲行營使。定城守策。○除元祐黨籍。追贈范仲淹司馬
光等官。○白時中罷。李邦彥張邦昌爲相。○春正月。斡離不
抵京師。先是。朝廷遣李鄴求和。斡離不攜鄴以攻京城。不克。
乃遣王汭。與鄴偕來。邦彥等皆主和。惟綱欲戰。上是邦彥之
計。遣鄭望之出使。未至而遇王汭。與俱入見。又遣李梲出使。
梲又與金使偕來。金人需犒師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
馬萬頭。表段百萬匹。割中山河閒太原三鎭地二十餘郡。且
欲宰相親王爲質。遣張邦昌副康王如其營。金國太子與康
王同射。連發三矢。皆中筈。金人謂是將家子。非親王。遣歸。更
請肅王爲質。种師道等諸路勤王兵至。師道奏。京城周囘八
[007-025a]
十里。城高數十丈。粟支數年。宜與城內箚寨拒守。俟困擊之。
綱亦奏。金以孤軍深入。如虎投檻。不可與角一旦之力。縱歸
擊之。必勝之計。上然之。而李邦彥吳敏等專主和。議論不一。
致虜有待汝議論定時。我已渡河之譏。未幾。統制官姚平仲。
宵攻金營。不克。上大驚懼。廢行營。罷李綱。以謝金人。太學生
陳東。及都人數萬。伏闕乞復用綱。得旨復右丞。充守禦使。衆
乃散。金使復來。乃以割三鎭詔書。遣使持往。時括在京金。僅
得二十餘萬兩。銀四百餘萬兩。藏蓄已空。金人圍京城。凡三
十三日得割地詔。不俟金幣數足而退。种師道請臨河要擊
之。綱亦以爲。彼兵六萬。而我勤王之師二十餘萬。縱其半渡
而擊之。必勝。邦彥等不從。惟詔三鎭。仍堅守不割。【使】去聲。下並同。/【見】音現。【梲】音
柮。【表段】凡衣有表有裏。段幣帛也。【中山】之中音仲。【閒】音㵎。【質】音致。【康王】皇弟構。【中/筈】之中去聲。筈音括。箭受弦處曰筈。中筈謂後矢破前矢也。【更】音庚。【肅王】亦皇弟。徽宗
[007-026a]
第五子。【种師道等】師道。與同鎭陝西路姚平仲。鄜延張俊。韓射中。環慶汪洋馬遷。煕河姚/古。秦鳳种師中及折彥質。折可求等。【勤王兵】勸於王事之兵。【俟困】俟其糧乏兵困。【鑑】
攏也。圈也。【縱歸】紿以誓言。詐復三鎭。縱其歸國。【幾】如字。【統制官】掌宣撫軍政。【復用】/【復右】之復音伏。【三鎭】中山。河閒。大原。【括金】王孝迪議括取在京軍民官吏金銀。【要】
音/腰。○京師受圍時。梁師成已誅。至是竄蔡京於儋州。至潭而
死。年八十。蔡攸竄萬安軍。尋有詔。卽所在斬之。童貫亦遠竄。
追斬於南雄。【儋】音擔。在南海。今南寧府。【萬/安軍】在南海。【南雄】府屬廣東。○李邦彥罷。張邦昌。吳
敏並相。邦昌罷。徐處仁相。處仁敏罷。唐恪相。恪罷。何㮚相。【㮚】/音
栗。○上皇歸京師。數月金兵復至。斡離不由東路陷眞定。長
驅先抵京師。粘罕由西路陷隆德。太原府。汾澤州。平定軍。平
陽府。河南府。河陽府。鄭州。懷州。抵京師。張叔夜等統兵赴闕。
唐恪。耿南仲。專主和議。曰今百姓困匱。養數十萬於城下。何
以給之。乃止各道兵。毋得動。京師自十一月受圍。凡四十日。
有卒郭京者。言能用六甲法。生擒粘罕斡離不。盡令守禦人
[007-027a]
下城。獨坐城樓上。以親兵數百自衞。俄頃金人鼓譟而進。京
紿衆曰。須自下城作法。因引餘兵。南遁。虜兵登城者纔四人。
衆皆披靡大潰。上聞城陷。慟哭曰。朕不用种師道言。以至於
此。時師道前一月卒矣。護駕人猶有萬餘。馬亦數千。張叔夜
連戰四日。斬其貴將一人。欲護駕突圍而出。上惑於和議不
定。士卒號哭而散。虜使劉晏。請上出城。都民爭入。臠而食之。
何㮚欲率都民巷戰。聞者爭奮。金人由是斂兵不下。惟以割
地責金幣和議爲辭。以誤戰守之計。侍郞耿南仲力主議和。
上以爲然。遂墮其計。二元帥請與上皇相見。上曰。上皇驚憂
已病。朕當自往。遂如靑城見之。二宿而返。明年春復請上出
郊。續逼出上皇。張叔夜諫曰。今上一出不歸。陛下不可再往。
臣當率勵精兵。護駕以出。縱虜騎追至。臣決死戰。或可僥倖。
[007-028a]
若天不祚。死於封疆。不猶生陷於夷狄乎。上皇欲飮藥。爲范
瓊所奪。逼上皇出宮。皇后。太子。親王。帝姫。皇族。前後三千餘
人。悉赴軍前。城中子女。金帛。寶玩。車服。器用。圖書。百物括索。
公私上下俱空。然後宣金主詔書。選立異姓。遂册前太宰張
邦昌爲楚帝。以宋二帝北歸。金人在汴凡七閱月而去。始至。
張叔夜嘗力戰。餘皆主和。以至吳幵。莫儔。王時雍。徐秉哲。范
瓊等。往來逼逐上皇以下出郊。議擧異姓。方上在靑城。逼易
御服。時惟李若水抱持大呼奮罵。金人刀裂其頤。斷其舌而
後梟之。相謂曰。大遼破。死義者十數。今南朝惟李侍郞一人。
然一時憤死者甚衆。金人不知也。吳革結衆。欲刦還二帝。爲
范瓊誘殺。何㮚。孫傅。張叔夜。秦檜。司馬朴。皆爭論乞存立趙
氏。金人驅之從上北行。叔夜不食粟。惟飮湯。過界河死。㮚至
[007-029a]
燕亦不食死。當京城危急時。四方勤王之師至者。皆詔止不
進。恐妨和議。訖金人之退。未嘗交兵。上在位不二年國破。改
元曰靖康。弟康王立于南京。是爲高宗皇帝。【眞定】府屬河北。卽鎭/州。【定軍】屬山西。【河
陽府】屬山西。【懷州】屬河東。卽河內郡。【六甲法】如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遁甲之/法。【种師道言】先是。金人之去。師道請要擊之。不從曰異日必爲後患。至是果然。【二元帥】
斡離不。粘罕。【靑城】虜營。【爲范】之爲去聲。下同。【帝姫】徽宗政和三年。改公主爲帝姫。【幵】/音堅。【往來云云】筌蹄云。往來議事。以至譖擧異姓者。吳幵莫儔也。逼逐上皇以下。出郊者。
王時雍徐秉哲也。脅懼都人者。范瓊也。【呼】去聲。【頤】頤顄口傍也。【斷】音端上聲。【十數】之/數上聲。【論】去聲。【界河】出霸州。東入于海。【南京】卽應天府。○呂中曰靖康之禍。視石晉
無以異。然契丹三入中國。而三敗。契丹竭力攻之。而晉亦竭力禦之。晉力雖疲。而契丹亦弊/矣。觀澶州之戰。虜乘風縱火以迫之。而晉軍饑渴之餘乃大呼而求戰。向使如靖康時。則望
風而走矣。若非杜威之降。晉不亡也。契丹之敗。晉以百戰。而靖康之取兩河。再渡河迫京師。/未嘗有一戰之勞。皆小人之夷狄。終始誤之也。其始也開釁以召禍。後也又欲連和以免禍。
靖康之賣國降虜。卽靖康主和之人也。靖康之主和。卽宣和開釁之人也宣和開釁。卽煕寧/紹聖用兵之遺孼也。履霜堅冰。其來有漸矣。
南宋
〔高宗皇帝〕名構。徽宗第九子也。母韋氏。徽宗夢吳越武肅
錢王入室。已而生構。封康王。靖康初。嘗出使斡離不軍。是冬
[007-030a]
斡離不再來。奉詔再出使。耿南仲偕行至相州。民遮道請無
往。至磁州。守臣宗澤止之。相州守以蠟書言。金人方遣騎物
色康王所在。乃囘相州。與南仲揭榜。召兵勤王。有詔以康王
爲大元帥。汪伯彥宗澤爲副。領兵入衞。王從伯彥議。出北門
渡河至太名。聞京師陷。澤請進兵向京城。伯彥請王。移兵東
平。措身安地。南仲亦以爲然。遂東去。知河閒府黃潛善。亦領
兵至。進屯濟州。探報二帝北行。張邦昌爲金所立。國號楚。是
日風霾。日有薄暈。百官慘怛。邦昌亦有憂色。惟王時雍范瓊
等。欣然若有所得。【吳越】國。【武肅】諡。【錢王】錢姓王爵。名鏐。【相州守】汪伯彥。/【蠟書】藏書蠟中。【揭】音羯。【東平】府屬山東。卽鄆州。【濟】州
屬山東。齎上聲。【探】音貪。【爲金】之爲去聲。【霾】/音埋。風而雨土曰霾。【暈】音韻。【怛】音丹入聲。邦昌在位三十三日。御史
馬紳貽書邦昌。請速行改正易服歸省。遂迎元祐孟太后聽
政。太后迎立康王。詔吿中外有曰。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
[007-031a]
中興。獻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尙在。遣使奉表。及以孟后詔
來。邦昌繼至。伏地慟哭請死。使臣自河北竄來。進道君手札。
曰便可卽眞來救父母。王慟哭拜受。遂趍應天府卽位。改元
建炎。以主和誤國。罷竄耿南仲。召李綱爲相。以宗澤知開封
爲畱守。綱至。邊防軍政。略有緖。而潛善伯彥復主和。亟遣祈
請使矣。綱相數十日而罷。潛善伯彥爲相。首誅上書人陳東
歐陽澈。決策幸東南。無復經制兩河之意。是冬車駕遂至揚
州。金人分三道南來。二年春。金人至汴。爲宗澤所敗。澤招撫
羣盜。募四方義士。合百餘萬。糧支半歲。表疏連數十。請上還
汴。潛善忌其成功。從中沮之。憂憤疽發背而歿。臨終無一語
及家事。但連呼過河者三。都人爲之號慟。聞者皆相弔出涕。
【易】音亦。【孟太后】哲宗后。時六宮有位者皆從二帝。惟孟氏以廢得存。【獻公】晉侯。【使臣】/曹勛。【道君】徽宗。【卽眞】諭令卽位。【上書】之上上聲。【上書人陳歐】綱罷相。二人上言。力
[007-032a]
詆潛善伯彥不可任。李綱不可去。及詆用事者。潛善伯彥奏誅之。【兩河】河南。河北。【南來】/粘罕自雲中下太行。將渡河攻河南。斡離不兀朮。自燕山內。渡河攻山東。婁宿撒喝。自同州
渡河攻陝西。【爲宗】之爲去聲。下同。【敗】音拜。【呼】去聲。○中興大事記曰。自古未有內外/不相應而成功者。有張仲孝友主於內而後吉甫得以專征於外。孔明欲出師於外。則必任
褘允於內。建炎之初。綱在內。澤在外。此正天擬二人以開中興之治也。使二人得盡行其志。/必能復君父之讐。雪宗廟之恥。伸神人之憤。惜夫綱相則澤之志行。綱去則澤之計沮。蓋汪
黃旣用事於中。則澤安能措手於外。旣主幸東南之議。則還京之/請雖二十疏而何益。縱使渡河而北。指日成功。亦安能免後患哉。三年春金人將
至揚州。上得報亟出。二相方會食。堂吏呼曰。駕行矣。乃戎服
南走。囘望揚州。烟焰已漲天矣。呂頤浩張浚。追及上於瓜洲。
得小舟以渡。至鎭江。遂如杭州。罷潛善伯彥。以朱勝非爲相。
御營將苗傅。劉正彥作亂。請上禪位於皇子旉。未三歲。孟太
后聽政。呂頤浩張浚帥師勤王。韓世忠爲前軍。張俊翼之。劉
光世游擊爲殿。勝非說二兇。亟反正。尊孟后爲隆祐皇太后。
勝非罷。呂頤浩爲相。二兇走。世忠追之。皆伏誅。上如建康。以
浚爲川陝宣撫處置使。隆祐太后如南昌。聞兀朮請於粘罕
[007-033a]
將犯江浙故也。【將至】之將。【將犯】之將並音漿。【二相】黃潛善。汪伯彥。【呼】去聲。/【瓜洲】渡在揚州。【鎭江】府屬江浙。卽京口。【旉】音孚。【未三歲】旉
年未周三歲。【帥】音率。【翼之】助也。【殿】音顚去聲。【說】音稅。【二兇】苗傅劉正彥。【亟反正/云云】案宋鑒。勝非又上疏太后。乞高宗還位。嗣君立爲皇太子。詔皆從之。【勝非罷】以不能
止二兇之亂。【川陝】/四川。陝西。杜充爲右僕射。守建康。上如杭州。升杭爲臨
安府。自臨安如浙東。金人分兩道。一軍自蘄黃渡江。劉光世
在江州。以爲蘄黃小盜。遣王德拒之於興國軍。始知爲金人。
金人自大冶趍洪撫。建昌。臨江。吉州。追隆祐太后不及。遂陷
袁潭荊南澧州。乃自石首北渡而去。一軍自滁和向江東馬
家渡。濟江陷建康。杜充及守臣皆降於兀朮。通判楊邦又不
從。刺血書裾曰。寧爲趙氏鬼。不作他邦臣。衆擁見兀朮。誘諭
累日。輒叱罵。卒大罵。見殺。兀朮長驅陷杭州。上去已七日。兀
朮進陷越州。四年春。陷明州。時上已次台州章安鎭。金人以
船犯昌國縣。欲追襲上舟。提領海舟張公祐。引大船擊散之。
[007-034a]
乃退。囘兵陷秀平江常州。至鎭江。韓世忠邀之。以海舟與戰
數十合。多俘獲。伏卒金山龍王廟。幾獲兀朮。相持於黃天蕩。
兀朮求假道甚恭。不許。欲自建康北歸。不得去。或敎於冶城
西南隅蘆場地鑿大渠。一夕成。次早出舟趍建康。世忠大驚。
尾擊之。一日値無風。海舟不能動。兀朮乃引其舟。出江北去。
疾如飛。以火箭射海舟。世忠軍亂奔還。兀朮乃得北遁。統制
岳飛。邀擊敗之於六合。【興國軍】屬湖廣。【大冶】縣。屬興國軍。【洪撫】卽臨川/郡。興國以下。皆屬江西。【袁】州屬江西。【荊南】或云。
卽朗州。【澧】音禮。皆屬湖廣。【石首】縣屬江陵。【滁和】州屬淮西。卽歷陽郡。【馬家渡】在太/平。【降】音項平聲。【乂】音刈。【刺】音次。針刺。【擁見】之見音現。【累】上聲。【卒大】之卒音遵入
聲。【明州】屬浙東。今慶元府。【台州】屬浙東。【昌國縣】屬慶元。【秀】今嘉興府。【常州】皆屬/江浙。【金山】在江中。去鎭江城七里。【幾】音機。【統制岳飛】統制官。岳姓。飛名。【敗】音拜。
初張浚西行。上命浚三年而後用師。及是撻辣兀朮皆在淮
東。浚聞。兀朮躊躇。必再犯東南。議出師。攻取以分其勢。士大
夫及諸將。皆以爲不可。浚決策。移檄粘罕。問罪。遣吳玠入長
[007-035a]
安。金人遂調兀朮。自京西星馳赴陝西。與婁室合。浚合六路
兵至富平。婁室擁兵驟至。鐵騎直擊環慶路趙哲軍。佗路不
援。哲離所部。諸軍退。金遂乘勝而前。浚斬趙哲。諸路兵皆散
去。陝西大震。浚駐軍興州。遣劉子羽訪諸將所在。各引所部
來會。人心粗安。吳玠走保大散關東和尙原。【辣】音闌入聲。【調】去/聲。【婁室】金將。【六路】
同州。鄜延環慶。煕河。秦鳳。涇原。【富平】縣屬/輝州。【援】音院。【粗】音措上聲。【散】音傘。○上自海道囘駐越州。呂頤
浩罷。范宗尹爲相。秦檜南歸赴行在。檜在北依撻辣。爲所任
用。撻辣南侵。檜參謀其軍。嘗爲草檄。下山東州郡。挈全家泛
小舟抵漣水軍。自言逃歸。朝士多疑之。檜言如欲天下無事。
須是南自南北自北。乞上致書撻辣以求好。其言皆撻辣意
也。【爲所】之爲去聲。下並同。【漣水/軍】屬淮南。今安東州。【好】去聲。○是歲劉豫稱帝。豫景州人。於
建炎戊申。以濟南守降金。爲之用。得知東平府。兼節制河南。
[007-036a]
粘罕白金主。循邦昌故事立豫。國號大齊。後遷都于汴。粘罕
旣得關中地。悉割以與豫。【濟】上聲。【降金】豫爲/濟南太守。而降於金。○紹興元年。命
張俊討江淮盜李成。成據江淮六七州。連兵數萬。有席卷東
南之意。尋陷江筠臨江。俊擊其軍復三郡。成遁降齊。【江筠】今/瑞州。【三
郡】江州。筠州。臨江。皆屬/江西。【復】音伏。下同。○張浚盡失陝西之地。惟餘階成岷鳳洮
五郡。及鳳翔府之和尙原。隴州之方山原而已。浚退保閬州。
統制曲端有威名。浚先用譖罷其兵柄。安置萬州。西人倚端
爲重。及貶。軍情不悅。至是又送恭州獄殺之。士大夫軍民皆
悵恨。西人益以是非浚。【五郡】階成。岷洮。屬鞏昌。鳳屬。陝西。【閬】音浪。州屬順/江大保寧府。【曲端】曲姓。端名。【萬州】屬川南。【西人】
陝西人民。【恭州】屬川南。今重慶府。/【非浚】以殺曲端事。而非議張浚。金人分兩道向蜀。吳玠與弟璘。大敗
之於和尚原。又選將敗之於箭筈關。兩道皆不能入。【璘】音鄰。/【敗】音拜。
下同。【箭筈關】/所在未詳。○范宗尹罷。秦檜昌言日。我有二策。可以聳動
[007-037a]
天下。遂爲右相。呂頤浩爲左相。○兀朮會諸道及女眞兵。造
浮梁於寶雞縣。渡渭攻和尙原。玠璘三日三十餘戰。大破之。
兀朮中流矢。僅以身免。始自河東歸燕山。【寶雞縣】屬鳳/翔。【中】去聲。○紹
興二年。上自越州還臨安。言者劾秦檜專主和議沮止恢復
遠圖。檜罷。朱勝非爲右相。【言者】黃/龜年。○紹興三年春。金撒離曷。
自鳳翔長安。聲言東去。實由商於出漢陰。直趍金商。吳玠急
引兵扼之饒風嶺。金人閒道遶出其後。玠遽還仙人關。金人
遂進陷興元。知府劉子羽退保三泉縣潭毒山。撒離曷食盡。
乃引還。吳璘以無粮拔寨。棄和尙原。金人得之。玠度其必深
入。乃嚴兵以待。兀朮果與撒離曷來。犯仙人關。玠璘與戰七
日。金人不能支。宵遁。玠設伏扼其歸路。又敗之。是擧也。金人
決意入蜀。卒不得志。是歲俊又失洮岷關外。惟存階成秦鳳。
[007-038a]
浚召還。尋與劉子羽皆貶竄。俊是行。本欲由關陝取中原。乃
盡喪關陝而歸。賴得玠璘保蜀而已。【漢陰】縣屬金州。【金商】二州皆/屬陝西。【饒風嶺】在金州。【仙人
關】在鳳州。【三泉縣】屬大安。【度】音堂入聲。【敗】音拜。下並/同。【貶竄】浚福州居住。子羽安置白州。【關陝】關中陝西。○齊遣李成。攻陷
鄧襄隨郢唐州信陽軍等。岳飛復隨郢。成棄襄陽而遁。【郢】今/安陸府。
【信陽軍】卽申州。已上六州。隨郢。/屬湖北。餘皆屬河南。【復】音伏。○呂頤浩朱勝非相繼罷。趙鼎爲右
相。○齊以金兵分道南侵。上詔親征。出如平江。以張俊知樞
密院。先是浚極言。北方旣無西顧憂。必倂力窺東南。上思其
言。遂召之。浚至請。遣岳飛渡江入淮西。以牽制北兵之在淮
東者。從之。上命浚視師江上。將士見浚來。勇氣皆倍。時韓世
忠駐楊州。先已大敗金兵於大儀鎭。擒其將撻也。解元成閔
與戰于承州。十三捷。仇悆孫暉敗之於壽春安豐。王德敗之
於滁州。岳飛遣牛皐等攻之於廬州。撻辣兀朮。知爲世忠所。
[007-039a]
扼。江不可渡。引還。齊劉麟劉猊棄輜重遁去。【皆倍】增二倍也。【大/儀鎭】所在未詳。【解】
音蟹。姓也。【承州】屬淮東。今高郵府。【仇悆】宋將。仇姓。悆名。悆音豫。【壽春】府屬淮西。/卽壽州。【安豐】壽春屬縣。【盧州】屬淮西。【爲世】之爲去聲。【麟】豫子。【猊】音倪。豫姪。
紹興五年。上自平江還臨安。趙鼎張浚爲左右相。浚兼都督
諸路軍馬。尋復命浚視師江上。浚至鎭江。召韓世忠。使擧兵
移屯楚州。浚至建康撫張俊軍。至太平州撫劉光世軍。無不
踊躍思奮。以岳飛爲河北京西招討使。【太平州】屬江/東。卽姑孰。○先是
建炎庚戌中。有武陵人鍾相。起於鼎州。僭號楚。鼎澧潭辰岳
之境。皆盜區。相敗就擒。其徒有楊么者。據洞庭。遂爲劇寇。官
軍陸襲之則入湖。水攻之則登岸。曰。有能害我。除是飛來。浚
謂上流不先去。么爲腹心害。將無以立國。請自行。浚至湖南。
會岳飛兵至。急攻其水寨。幺窮蹙赴水死。遂平。浚自湖南轉由兩
淮。會諸將議防秋。乃入見。【武陵】縣屬常德。【相】去聲。【鼎州】屬湖廣。/今常德府。【澧】音禮。【岳】州屬湖廣。卽巴陵
[007-040a]
郡。【么】音腰。【去】去聲。【將無】之將音漿。【兩淮】淮東。/淮西。【防秋】秋高馬肥。必防外夷侵境。【見】音現。
金主晟殂。諡文烈。初
旻與晟約。兄終弟立。而後復歸旻之子。故晟捨己子宗盤。而
立旻長孫曷囉馬。爲諳版孛極烈。儲副位也。曷囉馬。名亶。至
是遂卽位。宗盤與旻之別子及粘罕。皆爭立而不得。粘罕時
已失兵柄。與悟室並相。粘罕絕食縱飮而死。蒙國叛金。蒙在
女眞之北。在唐爲蒙兀部。亦號蒙骨斯。【復】音伏。【己】音紀。【曷囉馬】/金志作曷剌馬。旻子宗峻之
子。【儲副位】宋史云。孛極烈猶中國之總管。案金志。旻末年。除諳版孛極烈爲都元帥。又云。/金國自來以諳版孛極烈爲儲副。故晟以亶任諳版孛極烈之職。以爲儲副。【蒙國】元朝之
興始/此。○紹興六年。張浚復出視師。上自臨安如平江。齊人分
道入寇。初劉豫因粘罕得立。知奉粘罕而已。蔑視他帥。及是
請兵於金。宗盤沮之。聽豫自行。而遣兀朮。提兵黎陽以觀釁。
劉光世時駐廬州。以爲難守。張俊駐泗州。亦請益兵。衆情洶
懼。張浚以書戒俊及光世。有進擊無退保。趙鼎等請上。親書
[007-041a]
付浚。欲退師還南保江。浚力爭。以爲可保必勝。一退則大事
去矣。光世已舍廬州而退。浚卽星馳至采石。遣人喩。其衆。若
有一人渡江。卽斬以徇。仍督光世復還廬州。光世不得已。乃
駐兵。遣王德酈瓊。三敗齊兵於霍丘正陽及前羊市。時劉猊
至淮東。阻韓世忠兵不敢進。乃從淮西渡。浚遣張俊統制官
楊沂中。至濠州。與俊合兵。沂中敗猊前鋒。猊引兵欲會劉麟
于合肥而後進。沂中與遇於藕塘合戰。猊大敗。麟聞猊敗。望
風潰去。光世乘勝。追襲亦捷。北方大恐。上曰。克敵之功。皆出
右相。趙鼎遂罷。【保江】以江爲限自保。【爭】如字。【舍】音捨。【復還】之復音伏。【敗】/音拜。下同。【霍丘】縣屬安豐。【前羊市】皆霍丘地。【合肥】縣。屬廬
州。○上皇以五年四月殂。至七年春。凶問始至。壽五十四。二
帝自建炎初。由燕山如中京。古奚國霫郡也。在燕山北千里。
次年又自中京移韓州。在中京東北千五百里。後二年。又自
[007-042a]
韓州移五國城。在金國所都東北千里。上皇終焉。【霫】/音習。○岳
飛爲湖北京西宣撫使。時淮東宣撫使韓世忠。江東宣撫使
張俊。皆久已立功。而飛以列將拔起。世忠俊不平。飛屈己下
之。二人皆不答。及飛破楊么。俊益忌之。於是嫌隙日深。上自
如平江如建康。飛因扈駕以行。入見。疏論恢復。秦檜時爲樞
密副使。主和議。忌飛成功沮之。飛以內艱去。上力起之。劉光
世以言者論其退師幾誤事罷兵柄。張浚以王德統其軍。德
與酈瓊等夷不相下。大譟詣督府訴德。俊乃召德還。爲督府
都統制。而以呂祉爲督府參謀。領其軍。祉簡倨不通將士之
情。聞瓊等反側。密乞罷之。瓊叛。執祉以所部數萬降齊。張浚
遂以言罷。浚之用德與祉。岳飛嘗言其不可。浚不聽。故敗。趙
鼎復相。【己】音紀。【見】音現。【疏】去聲。【恢復】之復音伏。/【艱】丁憂。【幾】音機。【等夷】平等之人。【祉】音恥。○金人以劉豫不
[007-043a]
能立國廢之。齊立八歲而亡。○紹興八年。上自建康還臨安。
秦檜復相。趙鼎罷。詔議講和。自建炎以來。無歲不遣使直願
去尊號。奉其正朔。比於藩臣。金人不從。使者往多拘囚。後數
南侵不利。知江南不可圖。然後遣檜爲閒。至豫廢和議乃決。
金使張通古來。編脩官胡銓上疏。以爲陛下一屈膝。則祖宗
廟社之靈。盡汚夷狄。祖宗之赤子。盡爲左衽。朝廷宰執。皆爲
陪臣。異時豺狼無厭。安知不加我以無禮如劉豫。夫三尺童
子無知。指犬豕而使拜。則怫然怒。堂堂天朝。相率而拜犬豕。
曾無童稚之羞邪。奉使王倫誘致北使。以招諭江南爲名。欲
臣妾我。執政孫近附會秦檜。臣義不與檜等共戴天。乞斬倫
檜近三人頭。竿之藁街。然後覊其使責無禮。與問罪之師。三
軍之士不戰而氣自倍。不然臣有蹈東海而死耳。寧能處小
[007-044a]
朝廷求活邪。書上。連貶竄。【去】上聲。【數】音朔。【閒】音㵎。【上疏】之上上聲。/【左衽】衽音任上聲。衣襟也。左衽夷狄之俗。【陪
臣】諸侯之臣。【厭】音淹。【如劉豫】劉豫旣立爲帝。而又廢之。【夫】/音扶。【怫】音佛。【曾】音層。【妾】音踥。【貶竄】初韶州。次新州。後海南。○紹興九年。金
人先以陝西河南地歸宋。朝廷遣官。謁陵寢交地界。除汴京
畱守。【陵寢】歷朝墳寢陵廟。【/守畱】復除官。畱守汴京。○靑㵎城李世輔來歸。世輔之先。累
世爲蕃族都巡檢使。父子雖嘗仕齊。每相泣恨不得歸宋。齊
用世輔知同州。嘗得閒生擒撒離曷。欲歸朝。金兵來追。縱之。
而奔西夏。其父母及二子一孫皆被戮。至是乞兵於夏以復。
旣出則知陝西已還宋。乃部夏兵而來。上慰勞加賜賚。賜名
顯忠。【靑㵎城】在陝西。今綏德州。【累】上聲。【閒】音/㵎。【二子一孫】名皆未詳。【復】音伏。【勞】去聲。○金國有謀反者。事
連宗盤等。皆坐誅。左副元帥撻辣。實楊割長子。金主亶之大
父行也。自粘罕死。宗戚大臣皆懼。撻辣與悟室。尋亦以謀叛
先後誅。金與宋和。實撻辣主之。撻辣旣死。於是右副元帥兀
[007-045a]
朮爲左相。乃密奏於其主。以宋未議歲貢正朔誓表册命。而
撻辣擅許割地。遂渝盟。【大父行】大父/祖也。行輩也。○紹興十年。金兵分四
道南侵。劉錡大破兀朮於順昌府。檜急啓上召錡還。岳飛敗
之於郾城。幾擒兀朮。飛至朱仙鎭。檜急啓上召飛還。韓世忠
敗金人於淮陽之泇口。兀朮還汴。檢兩河軍與蕃部。以謀再
擧。【南侵】聶黎守童出山東。撒離曷寇陝右。李成寇河南。孔彥舟等扺東京。【敗】音拜。/下並同。【郾城】縣屬許州。【幾】音機。【朱仙鎭】在汴京西南四十五里。【泇】音加。
○十一年。兀朮陷廬州。侵和州。劉錡楊沂中敗之於槖皐。檜
又啓上亟班師。沂中自瓜州渡返行在。張俊自宣化歸建康。
劉錡自采石歸太平州。罷宣撫司。以其兵隷御前。遇出師時。
臨時取旨。以韓世忠張俊爲樞密使。岳飛副使。飛世忠尋罷。
兀朮以書抵檜曰。爾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爲河北圖。必殺
飛及可。張俊又構成飛罪。逮赴獄。檜奏誅飛及張憲岳雲。和
[007-046a]
議遂諧。歸韋大后及徽宗梓宮於宋。金人不惟盡悔所許陝
西河南地。仍割唐鄧等州入金。盡淮中流爲界。西割商秦之
半。棄和尙方山原。時宣撫使吳玠卒四年矣。胡世將代之。力
以和尙原等地爲不可棄。兀朮必欲之。遂以大散關爲界。于
時金國屢有內叛。宗戚大臣相繼誅夷。且北有蒙兀。自號大
蒙。稱帝改元。連歲用兵。卒不能討。而與之和。南侵又不得逞。
而宋之猛將精兵方日盛。恢復實不難。沮於秦檜。有志之士。
扼腕歎息。兀朮且死。曰南朝軍勢强甚。宜益加和好俟十數
年。南軍衰老。然後圖之。張浚趙鼎皆遠竄。鼎卒於海外。當時
異議之人。貶竄殆盡。無復敢言兵者。【橐皐】地在巢縣。【宣化】地在康/西。【構成飛罪】初虜之入寇。高宗
命飛援淮西。就道俊貽書以前途乏糧。飛不爲止。及俊歸朝反言。飛逗畱不進。以粮乏爲辭。/沮喪士氣。令万俟卨交章劾飛。【岳雲】飛子。【梓宮】人死于棺曰梓宮。【世將】之將音漿。【大
蒙】卽蒙國。又曰蒙古。又曰韃靼。是爲元朝。【恢復】/之復音伏。【遠竄】浚連州。鼎興化軍移漳州潮州。○紹興十九年。金主亶。爲
[007-047a]
其下所弑。共立丞相岐王亮。旻之孫也。【爲】去聲。【孫/也】亶從弟。○紹興二
十年。金主亮。以上京僻在一隅。城燕京徙居之。改燕京析津
府爲大興府。號中都。以中京會寧府爲北京。汴京開封府爲
南京。而舊遼陽府爲東京。大同府爲西京如故。分蕃漢地。爲
十四路。置總管府。○二十五年。秦檜卒。檜秉政十八年。臨終
猶起大獄。欲殺異己者張俊李光胡寅等五十三人。幸檜病
已不能書。得免。【己】音紀。○劉氏曰。靖康末。檜任中司。以抗議請存趙氏。爲虜執/去。天下高之。及歸爲相。力引一時仁賢。如胡安國之徒。布在臺省。
士大夫亟稱之。旣而諸執政盡逐。而檜獨畱。韓世忠張浚岳飛。方擅兵權。檜與張俊。密約議/和。而以岳歸俊。飛旣誅。世忠亦罷。由是中外大懼。盡歸于檜。非檜親黨。則不得任。忠正之士
多避山林。罷兵講和。而使高宗不能/成中興之業者。檜之罪。可勝誅哉。沉該。万俟卨。湯思退。陳康伯。朱倬。
相繼爲相。【万俟】音墨其。覆/姓也。【倬】音卓。○三十一年。欽宗凶問至。以去年
冬殂於五國城。年六十。○金主亮修汴京。蓋經營南侵幾年
矣。嘗因使來密藏畫工。圖繪臨安山水城市宮室以歸。題詩
[007-048a]
其上。有立馬吳山第一峯之句。是秋徙居汴。遂渝盟擧兵。其
母諫。殺之以威衆。兵號百萬。陷淮西諸郡。江淮浙西制置使
劉錡。遣王權迎敵。權逗畱。已而退。還奔采石。報至。中外大震。
有浮海避狄之議。陳康伯不可。命葉義問視師。中書舍人虞
允文。參謀軍事。金人陷揚州趨瓜州。劉錡遣將敗之於皁角
林。有詔令錡還軍。專防江上。金主欲由采石渡。朝廷以李顯
忠代權。而未至。金人舟來。虞允文亟督水軍。海鰍船迎擊死
鬭。金人不能濟。時亮聞有內變。又聞舟師由海道來者。已爲
李寶所焚。而荊鄂諸軍方自上流而下。忿甚。乃囘揚州。召諸
將約。三日必濟。過期盡殺。諸將遂殺亮。方亮之引而南也。渤
海一軍叛去。已擁立葛王褎于遼陽。聞亮死。遂入譙京。追諡
亶爲閔宗。廢亮爲海陵王。諡曰煬。褎晟之孫也。後改名雍。先
[007-049a]
是數年。張浚嘗言。金必渝盟。時相湯思退等。大駭以爲狂。至
是浚起判建康。上自臨安如建康。浚迎謁。衞士見其復用。以
手加額。【逗】音豆。【敗】音拜。【皁角林】在揚州。【令】去聲。/【內變】擁立葛王。【爲李】之爲去聲。【褎】音右。○三十二年。上還
臨安。金使來。遣使報之。復尋和議。夏六月。上內禪。退居德壽
宮。在位三十六年。改元者二。曰建炎。紹興。皇太子立。是爲孝
宗皇帝。
〔孝宗皇帝〕初名伯琮。宗室追封秀王諡安僖子偁之子。太
祖七世孫也。母張氏。夢崔府君擁一羊來曰。以此爲識。高宗
爲康王。出使至磁州。磁人夢。崔府君出迎。張氏以是歲丁未。
生伯琮於秀州。有嘉禾之瑞。小名羊。高宗喪太子旉。命選太
祖之後。得伯琮鞠宮中。賜名瑗。適與崔府君名同。封晉安郡
王。秦檜疾其英明。而不能害也。竟立爲皇子。賜名瑋。封楚王。
[007-050a]
紹興末。賜名眘。立爲皇太子。尋詔卽位。尊奉上皇帝。爲光堯壽
聖皇帝。皇后吳氏。爲壽聖太上皇后。【偁】音稱。時孝宗父已死。追封/爲秀王。諡曰安僖。名子偁。【崔
府君】神名。【識】音志。/【瑗】音院。【眘】音愼。○以史浩爲右相。張浚樞密使。督師江淮。
遂北伐。浩不與其議。力丐罷。李顯忠出濠州。趨靈壁敗金兵。
邵宏淵出泗州。圍虹縣。降金將。進克宿州。金副元帥紇石烈
志寧。率兵至。顯忠與戰。連日未決。諜報。金人大興河南兵。將
至會。宏淵與顯忠不相能。而顯忠又不犒士。士憤怨。遂潰而
歸。金人亦解去。上銳意恢復。是役不利。乃復議和。陳康伯罷。
湯思退張浚爲左右相。浚仍以都督視師。數月而罷。未幾卒。
浚許國之心。白首不渝。終身不主和議。遺侖付其二子。以不
能復中原。雪國恥。不得祔葬先人之墓。【不與】之與。音豫。【丐】音蓋。乞/也。【靈】壁縣。屬宿州。【敗】音拜。
【虹】音降。虹縣屬泗州。【降】音項平聲。【宿州】屬河南。【烈志寧】金帥名。【將至】之將音漿。/【恢復】之復。【復中】之復並音伏。【幾】如字。【二子】一名付。又其一未詳。○劉氏曰。魏公之
[007-051a]
志貫日月。旣有議之者。然早歲晚節。有不可辨者二。力攻李綱。而寧與昌汪黃同朝。一不可曉/也。力引秦檜。使至得政。而寧與趙鼎語不相下。二不可曉也。○呂中曰。嘗觀國家自有中原
之禍以來終始主戰者浚也。終始主和者檜也。以浚主戰而不免有富平之敗。酈瓊之叛。符/離之潰。以檜主和而江左少康二十年。是以當時主議者。寧爲檜而不爲浚。游談者。寧慕檜
而不慕浚。無他。檜之所爲。與人之私心合也。然千載而下。言及檜。則人皆思食其肉。以快天/地神人之憤。言及浚則人莫不以手加額。效林宗。而慕李膺者矣。以此見忠義者人心之所
同。浚之所爲又與人之公心合也。彼富貴利達。飄風過耳而端/人正士。英風常存。是浚雖死。而浚之心。未嘗不行於後世也。○湯思退。密有召
虜議和之迹。言者論罷竄之。道死。康伯復相。和議成。先是國
書。大宋去大字。皇帝去皇字。書用君臣之禮。有再拜等語。金
使至。則起立問金主起居。降坐受書。奉使者自同陪臣。館伴
之屬。皆拜其來使。至是。始稱上爲宋皇帝。止爲叔姪之國。易
歲貢爲歲幣。歲幣減十萬之數。地界如紹興之時。而餘禮往
往竟不能盡改。上終身憤之。其後屢請還河南陵寢地。改受
書禮。金人卒不從。蓋上雖有志復讐。而無能輔其志者。自陳
康伯卒後。洪适。葉顒。魏杞。蔣芾。陳俊卿。虞允文。梁克家。曾懷。
[007-052a]
葉衡。史浩。趙雄。王淮。周必大。畱正。相繼爲相。惟俊卿允文並
相時。有經營北方之議。而俊卿持重。卒與允文不合。允文所
爲。人亦議其虛誕。竟不效。如浩尤不主用兵。必大從容廟堂。
善類多所引進。朱熹以淳煕十五年被召。必大作相時也。初
程頤卒於徽宗之世。其徒楊時。在欽宗光堯時。皆被擢。趙鼎
雖不及識頤。而主張其學。惡之者。以楊時爲還魂。鼎爲尊魂。
胡安國爲强魂。其後又有尹焞。見召入經筵。焞蓋頤晚年高
弟也。士大夫名程氏之學曰道學。時好所尙。或冒此名以進。
時好不同。亦多以此名見擠於世。延平李侗受學於楊時之
門人羅從彥。而熹又受學於侗。胡銓嘗薦熹於光堯。熹不至。
乾道以來屢召不起。特旨改秩奉祠。召入館。不就。複爲南康
守。浙東荒。除熹提擧往救之。過闕。嘗一入奏事。至是召對。除
[007-053a]
兵部郞。與侍郞林㮚不合。卽奉祠去。數月復召。熹辭。惟進封
事。言天下之大本。與今日之急務。大本在陛下之心。急務則
輔翼太子。選任大臣。振擧綱維。變化風俗。愛養民力。修明軍
政。六者是也。熹之同志有廣漢張栻者。魏忠獻公浚之子。其
學得之胡宏。宏安國子也。栻之言曰。有所爲而爲者利也。無
所爲而爲者義也。學者誦爲名言。稱栻爲南軒先生。有呂祖
謙者。公著之五世。希哲之四世孫也。亦祖程氏之學。學者稱
爲東萊先生。皆先是數年卒矣。惟熹學問老而彌篤。學者共
師宗之。稱爲晦菴先生。四方仰其人。如泰山北斗。南使至北。
金人必問朱先生安在。同時有臨川陸九淵。世號象山先生
者。與熹爭論太極圖說。且謂學有悟入。譏熹從事訓解。意見
頗立異云。【竄之云云】謫永州。行至信州。而死。【去】上聲下同。【陪臣】宋使。自同諸侯/陪臣。【復讐】之復。音伏。【适】音括。【芾】音弗。【畱止】畱姓正名。【焞】音淳。【延
[007-054a]
平】郡屬福建。今南劍府。【奏事】上書言事。【封事】實封上書。【栻】音/敕。【魏忠獻公】魏國忠獻諡公爵。【所爲】之爲去聲。下如字。後倣此。○上久有與子
之意。會光堯皇帝壽八十二而崩。乃詔內禪。上奉德壽二十
六年。孝養備至。旣升遐。哀慕尤切。以不得日奉几筵。欲退終
喪制。移居重華宮。在位二十八年。金世宗雍。以是歲殂。其嗣
允恭先卒。孫璟立。雍賢明仁恕。號爲北方小堯舜。故金之大
定三十年。與宋之隆興。乾道。淳煕相終始。南北皆得休息。彼
此無可乘之釁。上之齎志。不克大有爲者以此。太子立。是爲
光宗皇帝。【德壽】光堯宮名。【養】音漾。【重】平聲。【二十八年】改元者三。曰/隆興。乾道。淳煕。【璟】音景。【大定】金淳宗年號。【齎】音齊。持也。
〔光宗皇帝〕名惇。年四十四。自東宮受禪。尊太上皇帝。爲至
尊壽皇聖帝。周必大罷。畱正葛邲。爲左右相。改元曰詔煕。
皇后李氏。大將李道女也。悍而妬。欲亟立太子嘉王爲儲
嗣。因內宴請於壽皇。不許。后不遜。壽皇有怒語。后銜之。乃
[007-055a]
造誣罔。謂壽皇有廢立意。致上驚恐得疑疾。及聞後宮有暴死
者。上震懼。疾愈甚。不復過重華宮。近兩載始一至。壽皇彌不懌。
上亦不能視疾。壽皇居重華踰五載。壽六十八而崩。上不能執
喪。一日忽仆於地。中外危懼。太皇太后立嘉王。是爲寧宗皇帝。
【邲】音弻。【載】上聲。○光宗在位五年。
〔寧宗皇帝〕名擴。初封嘉王。孝宗崩。光宗疾病。知樞密院事趙
汝愚。密建翼戴之議。知憲聖慈烈吳太皇太后。以宗社爲憂。將
白事。而難其人。有知閤門事韓侂冑者。琦之曾孫。而太皇女弟
之子也。乃因以入白。太皇垂簾。引嘉王入卽位。代執孝宗之喪。
中外危疑者乃定。光宗居壽康宮。後六年而崩壽五十四。上之
爲嘉王也。黃裳爲翊善。講說開導。光宗嘗宣喩曰。嘉王進學。皆
卿之功。裳曰。若欲進德修業。追蹤古先哲王。須尋天下第一人
[007-056a]
乃可。問爲誰。以朱熹對。彭龜年繼爲宮僚。因講每及熹說。上傾
心已久。熹在光宗時。守漳州。後守潭州。爲湖南安撫。至上登極。
首被召除待制兼侍講。熹未至。已聞近習用事。御筆指揮皆有
漸。深憂之。畱正罷。汝愚爲相。韓侂冑自負有定策功。希不次之
賞。汝愚不肯驟除。遂怨。汝愚爲政。方務引進善類。裁抑僥倖。小
人滋不悅。相與共排之。朱熹旣至。上疏忤侂冑。在朝甫四十六
日而罷。言者以爲熹有宮祠之命。遠近相弔。天下大老去之。誰
不欲去。若正人盡去。何以爲國。汝愚袖還內批。且諫且拜不聽。
侂冑欲併逐汝愚。而難其名。或敎之曰。彼宗姓。誣以謀危社稷。
則一網盡矣。侂冑然之。汝愚在相位。數月罷。連貶竄。服藥以死。
侂冑用李沐。何澹。劉德秀。胡紘。沈繼相等爲鷹大。搏擊善類無
遺。彭龜年。劉光祖。章穎。葉適。徐誼。沈有開。吳獵。黃由。黃度。鄧馹。
[007-057a]
陳傅良。樓鑰。鄭湜。李祥。楊簡。呂祖儉。曾三聘。游仲鴻。項安世。孫
元德。袁燮。陳武。汪逵。范仲黼。黃灝。詹體仁等。貶逐不可勝紀。籍
記黨人姓名。目曰僞學。以朱熹爲首。在籍者數十人。蔡元定坐
熹累道州編管。大學生楊宏中等六人。亦坐上書救黨人編管。
畱正以嘗引用黨人亦黜竄。兪端禮。京鏜。謝深甫。相繼爲相。【太/皇
太后】紹煕初。光宗上高宗后呂氏尊號。曰憲聖慈烈太皇太后。【將】音漿。【難】如字。下同。【閤】音/甘入聲。【侂】音託。【太皇】吳后。【女弟】妹曰女弟。【代執云云】代光宗爲孝宗承重。【翊善】官掌輔
贊善道。【宮僚】王宮僚屬。【傾心】向慕也。【有漸】御筆指揮。漸眤近習。【上疏】之上。【上書】之上並/上聲。下同。【言者】游仲鴻。【宮祠之命】奉祠祀于外之命。【內批】上所批罷朱子之敕。【宗姓】宗室
同姓。【澹】音淡。【紘】音橫。【搏】音搏。【馹】音日。【湜】音植。【灝】音浩。【勝】音升。【累】去聲。【六人】姓名未詳。/○呂中曰。父有天下。傳歸於子。此古今之常也。後世以人臣往往貪天之功。以爲己有。非小人
之尤者乎。嘗聞哲廟之立。本宣仁保佑之賜。與諸大臣建請之功。羣憸矯誣。乃以定策歸功蔡/確。而上謗宣仁。下累王珪。遂爲元祐大臣不可解之禍。其往轍可鑒矣。我寧考纂承大統。蓋慈
福宮定計於內。趙忠定諸臣。效贊於外。侂冑何人。夤緣戚里。蒙蔽朝廷。旣攘奪其功。掩爲己有。/猶且附會言章。竄之於必死之地。亦獨何心哉。然則確與侂冑。其罪俱不可勝誅矣。【鏜】音湯。
○朱熹以慶元庚申卒。時僞學黨禁雖嚴。會葬者亦數千人。呂
祖泰上書。論雪僞學。乞誅侂冑。及其黨蘇師旦。周筠。罷逐陳自
[007-058a]
强之徒。召用周必大。不然事將不測。書出。中外大駭。杖一百。不
刺面配欽州。必大亦坐謫降。熹沒踰年。黨禁稍解。諸人或復官
自便。然稍沮變化之餘。風俗已大壞矣。【將】音漿。/【復】音伏。○謝深甫罷。陳
自强爲相。侂冑以太師平原郡王。平章軍國事。權傾人主。威制
上下。服御擬於乘輿。土木侈於禁苑。諛者至稱爲恩王聖相。或
作詩九章。每章用一錫字。侂胄亦不辭。稔積罪惡。至於生事開
邊而極。先是有蒙古部。興於北方。在金世宗時。已强盛。稱帝。至
璟立。蒙古兵來輒長驅。金始多事。侂冑聞金有此釁。謂中原可
圖。有吳曦者。前蜀帥吳挺之子。璘之孫也。吳氏世職西陲。威行
西蜀。畱其子孫於京。蓋累朝遠慮。曦有異志久。欲歸蜀而不許。
侂冑遣歸數年。蓋欲使由蜀出兵。【乘輿】天子車駕。乘去聲。【蒙古部】元國舊/號。後改號元。【西蜀】舊本作四蜀非。【累】
上/聲。○開禧二年丙寅。是歲元太祖/始稱元年。以伐金詔。吿四方諸路進師。曦
[007-059a]
首以關外四州獻金。求封爲蜀王。尋卽稱帝。賴李好義楊巨源。
與安丙密謀。曦僭號踰月而誅。【四州】階。/成。秦。鳳。○是歲元太祖卽位
於斡難河之源。太祖姓奇渥溫氏。諱鐵木眞。蒙古部人也。其先
世爲蒙古部長。至太祖之父。曰也速該。始併呑諸部落。愈强大。
後追諡曰烈祖神元皇帝。初神元征塔塔兒部。獲其部長鐵木
眞。宣懿后月倫適生太祖。手握凝血。如赤石。神元異之。因以所
獲鐵木眞名之。志武功也。元年。大會諸王羣臣。建九游白旗卽
位。羣臣共上尊號。曰成吉思皇帝。時金章宗泰和六年也。【長】/上聲。
○丁卯。開僖三年。元太祖/二年。時北伐諸軍。所向無不潰敗而退。金
人大發兵。連陷蜀漢荊襄兩淮諸郡。東南大震。亟遣使通謝於
金。而侂冑弄兵之意猶未已。中外患之。遂有誅兇之議。皇后楊
氏。知書史通古今。當時侍郞史彌遠建密策。而旨從中出者。皆
[007-060a]
后實爲之。一日侂冑入朝。彌遠使殿帥夏震。以兵邀之塗。擁出
玉津園。椎殺之。○先是。元太祖征西夏。拔力吉里塞而還。至是
秋。再征之。○戊辰。嘉定元年。元太祖/三年。陳自强竄死。蘇師旦處斬。
周筠決配。侂冑函首謝金。和議復成。錢象祖爲相。史彌遠累遷。
與象祖並相。象祖罷。彌遠獨相。【處】音杵。【決配】杖決徙配。○宋鑒義曰。庶人之/讐。釋記禮者。猶可盡五世。矧有天下者乎。齊襄
復九世之讐。春秋大之。我宋之於金。不共戴天之讐也。侂冑無謀浪戰。固可罪矣。然乃至於函/首乞和何也。當時大學諸生詩曰。鼂錯旣誅終叛漢。於期已入竟兦燕。此但以利害言耳。未嘗
以名義言也。○呂中曰和戎國家之不得已也。然必有折其氣。而後可以要其成。眞宗鑾輿親/征。達覽授首。是以有紹興之和。嘉定之和。彼欲得權幸之首。則與之。彼欲增歲幣之數。則與之。
屈己而料犬羊巧詐。寧無/易我之心乎。【累】上聲。○金章宗璟。在位二十年而殂。無子。立世宗
之別子允濟。於璟爲叔。○己巳。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春。元太祖入
河西。屢破西夏兵。夏主李安全納女請和。○庚午。嘉定三年。元/太
祖五/年。金謀討元。築烏沙堡。太祖遣將。襲殺其衆。遂略地而東。初
太祖貢歲幣于金。金主使衞王允濟。受貢于靜州。太祖見允濟
[007-061a]
不爲禮。允濟怒。歸欲請兵攻之。會金主璟殂。允濟嗣位。有詔至
國。傳言當拜。太祖問金使曰。新君爲誰。曰衞王也。太祖遽南唾
曰。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亦爲之耶。何以拜爲。卽策
馬去。金使還言。允濟益怒。欲俟太祖再入貢而害之。太祖知之。
遂與金絕。【金使】之/使去聲。○辛未。嘉定四年春。元太祖/六年。元太祖南侵。敗金
兵。襲羣牧監。驅其馬而還。自是連歲攻取金州郡。○癸酉。嘉定
六年。元太祖/八年。金主衞紹王允濟。在位五年。無歲不受兵。幾不能
支。且失將士心。爲大將所弑。追廢爲東海郡侯。立豐王珣。璟之
兄也。是爲宣宗。太祖分兵三道。並進取燕南山東河北五十餘
郡。【珣】/音荀。○甲戌。嘉定七年。元太祖/九年。元太祖駐蹕燕北。金主以岐
國公主。及童男女五百。馬三千兼金帛。以獻乞和。雖見許。度不
能自立於燕。五月遷于汴。畱丞相完顏福興。輔太子守忠居燕。
[007-062a]
太祖遣兵圍之。守忠走汴。後一年。而燕京陷。元兵自河東渡河
而南。距汴二十里而去。金人自是地勢益蹙。山東叛之。東阻河。
西阻潼關而已。欲窺宋川蜀淮漢以自廣。遂敗盟來侵。宋以黃
榜募忠義人。進討京東路忠義李全。以歲戊寅。率衆來歸。全本
漣水縣弓手。在開禧乙丑閒。已嘗應募焚其縣矣。【漣水縣】屬/安東州。
丁丑。嘉定十年。元太祖/十二年。元以木華黎爲太師。封國王。率諸軍南征。
克大名府。定益都淄萊等州。【木華黎】亂剌兒氏。居阿難水東。爲人勇毅。多智/略。猿臂善射。挽弓二石强。與博尒木。博尒忽。赤
老溫事太祖。俱以忠勇稱。號撥里班曲律。猶華言/四傑也。其征戰功多。封魯國王。諡忠義。子宇魯嗣。○戊寅。嘉定十一年。元太祖/十三年。
元木華黎。自西京入河東。克太原平陽。及忻代澤潞等州。是歲
伐西夏。圍其王城。夏王李遵頊走西京。○高麗王暾降于元。請
歲貢方物。○己卯。嘉定十二年。元太祖/十四年。西域殺元使者。太祖親
征。○庚辰。嘉定十三年。元太祖十五年。元木華黎徇地至眞定。又徇河
[007-063a]
北諸郡。○壬午。嘉定十五年。元太祖/十七年。元太子拖雷。克西域諸城。
遂與太祖會。秋金主復遣使請和。太祖時在囘鶻國。謂之曰。我
向令汝主。授我河朔地。令汝主。爲河南王。彼此罷兵。汝主不從。
今木華黎已盡取之。乃始來請耶。遂不許。【使】/去聲。○癸未。嘉定十
六年。元太祖/十八年。春三月。元太師。魯國王木華黎卒。○五月。元初置
達魯花赤監治郡縣。○金章宗珣。在位十二年而殂。子守緖立。
是爲哀宗。○甲申。嘉定十七年。元太祖/十九年。元太祖至東印度。駐鐵
門關。有一獸。鹿形馬尾。綠色而一角。能作人言。謂侍衞者曰。汝
主宜早還。太祖以問耶律楚材曰。此獸名角端。能言四方語。好
生而惡殺。此天降符以吿陛下。願承天心。宥此數國人命。太祖
卽日班師。【惡】/去聲。○自歲丁丑以後。宋與金戰。雖迭有勝敗。然三
邊無歲不被其擾。上在位三十年。改元者四。謙恭仁儉。終始如
[007-064a]
一。然慶元。嘉泰。開禧。凡十三年。則侂冑之政。嘉定十七年。則彌
遠之政。壽五十七而崩。彌遠定策立嗣。是爲理宗皇帝。【三邊】/東北西。
〔理宗皇帝〕初名與莒。宗室追封滎王。諡文恭。希瓐之子。太宗
十世孫也。寧宗子多而不育。鞠宗室子。名詢。立爲太子。薨。初皇
從弟沂靖惠王柄無子。嘗以宗室子。賜名貴和。爲之後。及失太
子詢。遂立貴和爲皇子。賜名竑。封濟國公。竑慧而輕。嘗疾史彌
遠專權。謂異日不可容。彌遠聞而惡之。故陰爲之計。與莒幼不
好弄。羣兒聚嬉。輒獨登高坐不動。長上見者。指以語羣兒曰。汝
曹不效此人。恰一大王相似。羣兒每羅拜其下。遂有趙大王之
號。彌遠物色得之。嘗取應得擧矣。特旨補官。竑旣爲寧宗子。遂
以與莒。爲沂王後。賜名貴誠。除邵州防禦使。寧宗大漸。乃白中
宮。以貴誠爲皇子。改名昀。宣遺詔卽位。進竑濟陽郡王。出判寧
[007-065a]
國府。恭聖仁烈楊后。同聽政。事定然後撤簾。【宗室】是時理宗父已死。/追封。爲滎王。諡曰文恭。
生名希瓐。【從】去聲。【柄】音丙。【沂】國。【靖惠】諡。【柄】名。【爲之後】繼立也。【竑】音橫。【濟】上聲。【好】去聲。/【長】音張上聲。【語】去聲。【邵州】屬湖南。今寶慶府。【中宮】楊后。【昀】音勻。【寧國府】卽宣州。【楊后】
寧宗/后。○乙酉。寶慶元年。元太祖/二十年。時外議籍籍。有謀作亂立竑者。事不
克皆死。李全在楚州。與制置許國相失。殺國。亦以問罪爲辭。擧
兵南向圍楊州。幾陷。【籍籍】多也。【制置】制置/使。【許國】姓名。【幾】音機。○丙戌。寶慶二年。元太祖二/十一年。
元太祖伐西夏。取甘肅等州。遂踰沙陀。至黃河九渡。○丁亥。寶
慶三年。元太祖二/十二年。元滅夏。以夏主李睍歸。○七月。元太祖殂于六
盤山。臨殂謂左右曰。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太河。難以
遽破。莫若假道于宋。宋金世讎。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擣汴
京。汴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衆。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
弗能戰。破之必矣。言訖而殂。在位二十二年。壽六十六。葬起輦
谷。至元二年冬。追諡曰聖武皇帝。廟號太祖。太祖深沉有大略。
[007-066a]
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其勛績甚衆。史之紀載不備。惜哉。○
太祖旣殂。時皇子窩闊台。畱霍博之地。國事無所屬。皇子拖雷
監國。以俟皇太子至而立之。越二年皇太子始立。是爲太宗。【屬】/音祝。
○己丑。紹定二年。元太宗/元年。元太宗名窩闊台。太祖第三子。母曰
光獻皇后弘吉剌氏。是歲夏奔喪。至忽魯班雪不只之地。皇弟
拖雷來見。大會諸王百官。以太祖遺詔卽位。始立朝儀。皇族尊
屬。皆就班以拜。【見】/音現。○元始置倉廩。立驛傳命。○庚寅。紹定三
年。元太宗/二年。元遣兵取京兆。七月太宗自將伐金。皇弟拖雷。姪蒙
哥。帥師從。○辛卯。紹定四年。元太宗/三年。春。趙范趙葵。大敗李全于
楊州城下。時屬上元張燈。全置酒高會于平山堂。城中諜知。夜
遣兵。出其不意刦之。全走陷于濠。爲亂槍所斃。其餘奔走北去。
○二月元太宗克鳳翔。攻洛陽河中諸城下之。五月。元遣使來
[007-067a]
假道。宋殺之。【使】/去聲。○八月。元始立中書省。改從官名。以耶律楚
材。爲中書令。耶律楚材。字晉卿。遼東丹王突欲八世孫。金尙書右丞履之子也。太祖有/一天下之志。嘗訪遼宗室。召楚材謂之曰。遼金世讐。吾爲汝報之矣。楚材
對曰。臣祖父以來。嘗北面事之。旣爲臣子。豈敢復懷二心。讐君父乎。太祖重其言。命處左右。以/備訪問。楚材博究羣書。天文地理。律歷術數。釋老毉卜。無不知者。夏人常八斤者。以善造弓。見
知於太祖。因曰。國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楚材曰。治弓尙須用弓匠。爲天下者。豈可不用治/天下匠邪。太祖聞之甚喜。日見親用。嘗與西域人占月蝕。西域人曰。某夜月當蝕。楚材曰。不蝕。
至其夜果不蝕。楚材嘗言。某夜月當蝕。西域人曰。不蝕。至其夜果然/食。太祖以楚材語太宗曰。此人天賜我家爾後軍國庶政。當悉委之。粘合重山爲左
丞相。粘合重山金源貴族也。太宗以爲左丞相。凡建官立法。多出耶/律楚材。而粘合重山佐成之議。以不殺見稱。封魏國公。諡忠武。鎭海爲右丞
相。○十二月。元太宗取河中。太弟拖雷。發騎六萬。分兵自西和
州入興元。由金房道襄陽至唐鄧。與金人鏖戰於陽翟。潼藍之
戍亦潰。西兵畢至。合圍於汴。【鏖】烏高反。/【翟】音狄。○壬辰。紹定五年。元太宗/四年。
元太宗由白坡渡河次鄭州。攻鈞州克之。遂取商虢嵩汝等十
四年。使速不臺圍金汴京。金主遣其弟訛可入質。太宗還。畱速
不臺守河南。八月。金兵救汴。諸軍與戰敗之。九月。太弟拖雷卒
[007-068a]
于師。金主守緖。突圍出。走歸德府。○元再使王檝來議夾攻伐
金。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以聞。朝臣皆以爲可遂復讎之擧。獨趙
范不喜曰。宣和海上之盟。厥初甚堅。迄以取禍。不可不鑑。帝不
從。詔嵩之報使許之。嵩之乃遣鄒伸之。報謝。且議夾攻汴京。元
人許俟成功。以河南地歸宋。【檝】/音接。○癸巳。紹定六年。元太宗/五年。
主奔歸德。粮絕。乃趨蔡州。其將崔立。以汴京降元。四月。元速不
臺進至靑城。崔立以金太后王氏。皇后徒單氏。荊王從恪等至
軍。速不臺遣送北還。○元以孔子五十世孫元楷襲封衍聖公。
𢿫修孔子廟及渾天儀。○宋丞相史彌遠卒。鄭淸之爲相。史嵩
之爲京湖制帥。在襄陽。南北有夾攻蔡州之約。嵩之遣孟珙。以
兵四萬人。先至圍其東南。元兵圍其西北。【相】/去聲。○甲午。端平元
年。元太宗/六年。正月。金主守緖。傳位於宗室子承麟。宋孟珙入蔡州。
[007-069a]
元師從之。守緖自經死。函其首送于宋。獲承麟殺之。金自完顏
旻稱帝。至是九世。一百一十七年而兦。○夏四月。獻金俘于太
廟。會淮帥趙范趙葵。乘金人之兦爲恢復計。朝臣多以爲未可。
獨鄭淸之力主其說。帝乃命范移司黃州。刻日進兵。范參議官
丘岳曰。方興之敵。新盟而退。氣盛鋒銳。寧肯捐所得。以與人耶。
我師若往。彼必突至。非惟進退失據。開釁致兵。必自此始。且千
里長驅。以爭空城。得之當勤饋餉。後必悔之。范不聽。史嵩之亦
言。荊襄方爾饑饉。未可興師。杜杲復陳出師之害。范葵故荊湖
制帥趙方之子。習於兵。銳意攻取。募山東忠義。皆響應。伸之未
囘。面宋師出矣。伸之等幾被覊畱於燕。詭辭得與檝俱來。檝曰。
何爲而敗盟也。自是淮漢之閒無寧日矣。不數日。汴人以城附
宋。宋師入汴。卽趍洛。元兵戍洛者無幾。姑避去。宋師入洛。不數
[007-070a]
日粮絕。聞元生兵且大至。潰而歸。咎嵩之主和。不肯運粮。致誤
事。○乙未。端平二年。元太宗/七年。春。元城和林。作萬安宮。遣諸王拔
都太子貴由姪蒙哥。征西域。太子闊端。侵蜀漢。太子曲出及胡
士虎。侵宋。唐吉。征高麗。○丙申。端平三年。元太祖/八年。元印造交鈔
行之。六月。耶律楚材請。於燕京立編脩所。於平陽立經籍所。編
集經史。召儒生梁陟充長官。以王萬慶趙著。副之。秋。闊端取宋
關外數州。十月。入成都。取秦鞏等四十餘州。○時和議旣不復
諧。蜀遂破陷。荊襄淮甸。無歲不受攻哨。○元以耶律楚材言。始
定天下賦稅。上田每畝稅三升。中田二升半。下田二升。水田一
畝五升。商稅三十分之一。五戶出絲一斤。以給諸王功臣湯沐
之賜。鹽每銀一兩四十斤。永爲定額。朝臣皆謂太輕。耶律楚材
曰。將來必有以利進者。則已爲重矣。○丁酉。嘉煕元年。詔經筵
[007-071a]
進講朱熹通鑑綱目。○八月。元試諸路儒士。中選者。除本貫議
事官。得四千三十人。元兵略地至黃州。宋孟珙敗之。【中】/去聲。○戊
戌。嘉煕二年。元太宗/十年。先是杜杲卻元人安豐之兵。復破察罕八
十萬兵於廬州。後解儀眞之圍。以功權刑部尙書。復進敷文閣
學士。○呂文德總統兩淮出戰軍馬。進淮西招撫使。文德安豐
人。魁梧勇悍。微時鬻薪城中。趙帥葵道傍見遺屨長尺有咫。驚
訝訪求得之。畱之麾下。後以邊功至顯官。【使】去聲。【鬻】音育。賣/也。【咫】音止。八寸也。○元
塔思軍至北峽關。宋將汪統制降。先是曲出率張柔等。攻郢州
拔之。至是宋孟珙復取襄陽。○元領中書行省楊惟中。建太極
書院于燕京。延趙復爲師。時濂溪周子之學。未至於河朔。惟中
用師于蜀湖京漢。得名士數十人。始知其道之粹。乃收集伊洛
諸書。載送燕京。及師還。遂建太極書院。及周子祠。以二程張楊
[007-072a]
游朱六子配食。由是河朔始知道學。【楊惟中】弘州人。年二十。奉太宗命。使/西域三十除國。宣國威。布政條俾皆籍
戶口屬吏。乃歸。惟中爲憲宗世。世祖爲太弟鎭金蓮川。立河南道經略。同於汁梁。奏惟中等爲/使。俾屯田唐鄧亳潁諸州。金初滅。以劉福爲河南道總管。福貪鄙殘酷。虐害遺民二十餘年。惟
中至召之。聽約束。福不至。復使語之曰。汝不至。吾以軍法從事。福不得巳。盛從衞以見。惟中握/大挺擊仆之。數日福死。河南大治。遷川陝宣撫使。有郭千戶者。殺人之夫而取其妻。惟中戮之
以徇。關中肅然。【趙復】字仁甫。德安人。太宗時。太子曲出侵宋。俘德安之民。姚樞奉詔卽軍中/求儒士。復在俘民中。樞與語大奇之。復以親族俱殘。不欲北行。因與樞訣。樞恐其自死。畱共宿。
夜忽失復。樞遽馳尋呼之。見復將投水。樞挽囘。挾之北歸。復乃錄其所記程朱之書。以/敎學者。乃北士能通周程張朱之學。皆因復而得。然復竟不仕。學者稱之曰江漢先生。○庚
子。嘉煕四年。元太宗/十二年。春。元太子貴由。克西域未下諸部。元敕州
郡。失盜不獲。以官物償之。國初多盜。下令。凡失盜去處。令本路
民戶代償。民苦之多亡命。至是罷徵。又官民貸囘鶻金銀。償之
者歲加倍。謂之羊羔利。往往破家。至以妻子爲質。終不能償。耶
律楚材請悉以官物代還。凡七萬六千錠。仍令。凡假貸歲久。惟
子本相侔而止。著爲令。【貸】音代。從人來物/也。又音特。義同。○辛丑。淳祐元年。元太宗/十三年。
宋詔追封周敦頤汝南伯。張載郿伯。程顥河南伯。程頤伊陽伯。
[007-073a]
朱熹徽國公。並從祀孔子廟庭。黜王安石從祀。帝謁孔子。遂臨
大學。○十一月。元太宗出獵。殂于鈋鐵𨬟胡蘭。年五十六。葬起
輦谷。後追諡曰英文皇帝。廟號太宗。太宗自寬弘之量。仁恕之
心。量時度物。擧無過事。華夏殷富。庶民樂業。行旅不齎粮。時稱
治平。元自太宗殂後。皇后乃馬眞氏。臨朝稱制凡五年。不立君。
【鈋鐵𨬟胡蘭】北方地名也。/𨬟音孤。【度】音鐸。【樂】音洛。○甲辰。淳祐四年。先是鄭淸之罷相。喬行簡。
李宗勉等。繼爲政。無所決斷。上思史嵩之之言。自督府入爲相。
雖欲議和。輒爲衆論所沮。嵩之丁父彌遠憂。聞訃數日乃行。詔
起復爲相。言者目爲權姦。力攻之。遂不復相。范鍾。游侶。鄭淸之。
謝方叔。吳潛。董槐。程元鳳。丁大全等。相繼爲相。每歲以防秋爲
常事。【沮】上聲。/止也。○元中書令。耶律楚材卒。后嘗以儲嗣事問楚材。
對曰。此非外臣所敢知。自有太宗遺詔在。守而行之。社稷之幸
[007-074a]
也。后嘗以御寶空紙。付幸臣奧都剌合蠻。令自書塡行之。楚材
奏曰。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自有憲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
詔。事遂止。復有旨。凡奧都剌合蠻所奏准。令史不爲之書者。斷
其手。楚材曰。軍國之事。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與焉。事若合理。
自當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況斷手乎。后以其先朝勛舊。曲
加敬憚焉。楚材天資英邁。夐出人表。雖案牘滿前。酬答不失其
宜。正色立朝。不爲勢屈。欲以身徇天下。每陳國家利病。生民休
戚。辭色懇切。太宗嘗曰。汝又欲爲百姓哭耶。楚材每言。興一利
不若除一害。生一事不若減一事。平居不妄言笑。及接士人。溫
恭之容溢于外。莫不感其德焉。耶律楚材於太宗卽位之初。爲定儀制位。親王/察合合曰。王雖兄位則臣也。禮當拜。王拜。則莫
敢不拜矣。卽位之日。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帳下。元朝尊屬有拜禮自是始。楚材條便宜十八事。/言郡宜置長史牧民。萬戶統軍。使勢均。力事以遏驕橫。凡政令便於民者甚衆。太宗悉從之。惟
罷獻一事不允。曰彼自願饋獻者。宜聽之。楚材曰。蠹害之端。必由於此。太宗曰。凡卿所奏。無不/從者。卿不能從朕一事耶。汴梁將下。大將言。金人抗拒久。師多死傷城下。請屠之。楚材馳入奏
[007-075a]
曰。得地無民。將焉用之。太宗猶豫未決。楚材又曰。奇巧之工。厚藏之民。皆萃於此。若盡殺。將無/所獲。太宗然之。遂詔罪止完顏氏。餘勿問時太宗議裂地賜親王功臣。楚材曰。裂土分民。易生
嫌隙。不如多與以金帛。太宗曰。已許奈何。楚材曰。若朝廷直吏。收其貢賦。歲終頒之。使無擅利/徵可也。從之。及卒十莅。後有譖之者。言其在相位久。天下貢賦半入其家。皇后命近臣覆之。唯
琴阮十餘。及古今書畫。金石遺文數千卷。後封廣寧王。諡文正。/二子鉉錢。【紊】音問。亂之也。【與】音預。【邁】音賣。【夐】虛正反。遠也。○元便宜總帥汪
世顯卒。世顯善兵能將。重儒愛民。勤儉自持。有古名將之風。○
丙午。淳祐六年。元定宗/元年。元定宗卽位于速蔑禿都。定宗名貴由。
太宗長子也。母曰六皇后乃馬眞氏。初太宗有旨。以皇孫失烈
門爲嗣。及殂。后臨朝稱制者五年。乃議立定宗。○戊申。淳祐八
年。元定宗/三年。元定宗尸位三年而殂。壽四十三。葬起輦谷。追諡簡
平皇帝。○元自馬眞氏臨朝以來。法制不一。內外離心。定宗旣
殂。皇后海迷失。抱子失烈門垂簾聽政。諸王大臣不服。共議立
太弟蒙哥。後二年。是爲憲宗。卽位。○辛亥。淳祐十一年。元憲宗/元年。
元憲宗名蒙哥。太祖第四子拖雷之長子。先是諸大臣。欲奉屈
[007-076a]
出之子失烈門。久而不決。至是兀良哈歹以太祖諸孫。惟憲宗
謙愼宜立。遂大會于闊帖兀阿蘭之地。而卽位焉。失烈門不服。
憲宗因察諸王有異同者。並覊縻之。取主謀者誅夷之。由是始
定。【長】/上聲。○余玠大敗元人于興元。○元憲宗命太弟忽必烈。總
治蒙古漢地民戶事。開府于金蓮川。先是姚樞隱居蘇門。以道
自任。太弟召之。樞至。見太弟聰明。才不世出。虛已受言。將大有
爲。乃盡其平日所學。爲書數千言上之。首以二帝三王爲學之
本。爲治之序。與治國平天下之太經。彙爲八目。曰脩身。力學。尊
賢。親親。畏天。愛民。好善。遠佞。次及時政之弊。爲條三十。本末兼
該。細大不遺。太弟太奇其才。動必見詢。【遠】去聲。【姚樞】字公茂。柳城人。後/遷洛陽。自少力學。及得程朱之書。
益知自勵。世祖爲蕃王。召置之王府。敷陳時務。必以帝王之道爲言。世祖征大理。樞從行。因中/途夜宴。樞言宋太祖。命曹彬取南唐。不殺一人。市不易肆。明日世祖。據鞍呼曰。汝昨言。曹彬不
殺一人。吾能爲之。樞馬上賀曰。聖人之心。仁明若此生民之幸。有國/之福也。至大理城。命樞裂帛爲旗。書止殺之令。民賴以安。樞之力也。○元以史天澤
[007-077a]
趙璧。爲河南經略使。【使】去聲。【史天澤】直定人。身長八尺。音如洪鐘。勇力善射。兄/天倪爲眞定帥而死。天澤繼其職。太宗以天澤。爲眞定河閒
大名東平濟南五路萬戶。攻汴梁歸德蔡州。多戰功。世祖卽位。召問治道。具疏以對。言立省部。/以正紀綱。設監司以督諸郡。濡恩澤以安反側。退貪殘以任賢能。頒俸祿以養廉。禁賄賂以防
奸。二年拜中書右丞相。所言皆次第行之。三年李壇叛據濟南。遣親王哈必赤討之。繼命天澤/往。聞壇入濟南。笑曰。豕突入苙。無能爲也。言於王曰。兵不宜力角。當以歲月斃之乃深溝高壘
絕其奔軼。歷四月。城中食盡潰降。生擒壇斬之。或謂壇之變。由諳侯權重。天澤遂奏請。自臣家/始。於是史氏子弟。解兵符者十七人。至元十一年。詔天澤。與伯顏。總大軍侵宋。天澤至郢。以疾
還襄陽。帝勅尚醫能視。天澤附奏曰。臣大限有終。死不足惜。願天兵渡江。愼勿殺掠。語不及他。/以十二年二月卒。年七十四。諡忠武。後贈大師。封鎭陽王。天澤平居。未嘗自矜其能。及臨大節
論大事。毅然以天下之事自任。年至四十。始折節讀書。尤熟資治通鑒。立論出人意表。拜相之/日。門庭悄然。或勸以權自張。天澤誦唐韋澳之語曰。願相公無權。爵祿刑賞。天子之柄。何以權
爲。言者慙服。出入將相五十餘年。上不疑。而下無怨。人/以方郭子儀曹彬云。子曰格。樟。棣。杠。杞。椊。楷。彬。皆顯。○壬子。淳祐十二年。元憲宗/二年。
元定宗后。及失烈門母。以厭禳事覺。並賜死。謫失烈門。及其黨
於沒脫赤之地。○六月。元憲宗以中州漢地封同姓。太弟於汴
京關中。自擇其一。姚樞曰。南京河徙無常。土薄水淺。瀉鹵生之。
不若關中。厥田上上。古名天府陸海。太弟遂請關中。由是太弟
有關中河南之地。【瀉鹵】音昔/魯。鹹也。○癸丑。寶祐元年。元憲宗/三年。四川制
[007-078a]
置使余玠卒。以余晦爲四川宣諭使。○元太弟忽必烈。平大理
國。○甲寅。寶祐二年。元憲宗/四年。時余晦宣撫四川。以私恨誣奏。利
路安撫王惟忠。潛通北境。大理陳大方。承旨鍛成之。惟忠將斬
於市。色不變。謂大方曰。吾死訴於天。旣斬。血逆流而上。未幾大
方入朝。恍惚與惟忠還。遂卒。先是朝廷用彭大雅理蜀。甚有威
名。重築重慶城。余玠遷蜀郡平曠之地。分治險要。如合州治釣
魚山之類。在蜀二十年。民藉以安。至余晦。貪繆罔功。敗失要地。
以和州守劉雄飛。爲四川制置。【利路】利路。乃今順元州之廣元府。【鍛成】大/理卿陳大方。承順余晦旨意。鍛鍊以成其獄。
【將】音漿。【上】上聲。【幾】如字。【重】平聲。下同。【重慶】府屬川南。卽/恭州。【治】平聲。下同。【合州】屬川南。【藉】慈夜切。【繆】眉幼切。胡穎每見淫祠卽毀
之。人謂之胡打鬼。經略廣東。廣有僧寺。佛像中有巨蛇。時出享
人祭祀。僧託之題疏。得數千緡。穎至。毀佛擊蛇。其怪遂息。【淫祠】/不載祀
典曰淫祠。【經略】/爲廣東經略使。丙辰。寶祐四年。元憲宗/六年。高麗王細嵯甫。雲南酋
[007-079a]
長摩合羅嵯。及素州諸國朝于兵。○元憲宗。欲建城市爲都會
之所。太弟忽必烈言。劉康忠精於天文地理之術。乃命相宅。秉
忠以桓州東灤水北之龍岡爲吉。乃命秉忠。營之。名曰開平府。
三年而畢功。【相】去聲。/【灤】音欒。丁巳。寶祐五年。元憲宗/七年。元囘鶻獻水精
盆。珍珠傘。可直銀三萬餘錠。憲宗曰。方今百姓疲弊。所急者錢
耳。朕獨有此何用。卻之。○十月。元兀良哈歹伐安南。屠其城。○
戊午寶祐六年。元憲宗/八年。二月。安南王傳國於長子光昺。遣使以
方物。獻于元。【昞】音丙。/【使】去聲。○元討囘囘哈里發平之。九月。憲宗親帥
大軍入蜀。攻苦竹隘。宋守將楊立。張實。死之。是時元人。勢欲順
流東下。一軍自大理國[𠦝斗]服南來。歷邕桂之境以至潭州。一軍
渡江圍鄂州。○罷丁大全。以吳潛爲左相。卽軍中。拜賈似道爲
右相。趙葵樞密策應使。杜庶兩淮制置。夏貴總領舟師。呂文德
[007-080a]
等。乘風戰勝。潛以向士璧守潭。適南來二哥元帥。遇宋候騎而
死。潭圍先解。高逵等守鄂。似道駐漢陽。爲鄂援。○己未。開慶元
年。元憲宗/九年。元憲宗圍合州。遣使招諭守將王堅。堅殺使者。固守
拒之。○七月。元憲宗殂於釣魚山。在位九年。壽五十二。後追諡
曰桓肅皇帝。憲宗剛明雄毅。沈斷寡言。不樂宴飮。不好侈靡。雖
后妃。亦不過制。太宗末年。羣臣擅權。政出多門。至憲宗。凡詔旨
必親起草。更易數四。然後行之。御羣臣。甚嚴。嘗諭曰。汝輩若得
朕獎諭。卽志氣驕逸。災禍未有不隨至者。汝輩其戒之。時太弟
進改鄂州。宋守將張堅守不下。遂死之。【樂】音洛。【好】去聲。/【更】音庚。改也。○似道自
漢陽至鄂督師。而太弟忽必烈攻城益急。城中死傷者。至萬三
千人。似道大懼。密遣宋京詣元營。請稱臣納幣。太弟不許。會合
州守王堅。遣人走鄂。以憲宗訃。聞于似道。似道再遣宋京往元
[007-081a]
營。太弟亦聞阿里不哥欲襲尊號。郝經曰。若彼果稱遺詔。便正
位號。下詔中原。行赦江上。欲歸得乎。願大王以社稷爲念。班師
議和。置輜重。率經騎而歸。直造天都。遣二軍逆大行靈舁。收皇
帝璽。遣使召旭烈阿里不哥諸王。會喪和林。差官諸路。安輯命
王長子眞金。鎭守燕都。示以形勢。則大寶有歸。而社稷安矣。太
弟然之。乃許似道和。且約歲幣之數。遂拔寨而去。畱張傑閻旺。
以偏師候湖南几良哈歹之兵。【造】去聲。【舁】/音余。【使】去聲。○庚申。景定元年。元/世
祖皇帝中/統元年。元世祖名忽必烈。憲宗同母弟也。憲宗旣殂。阿藍荅兒。
渾都海等。謀立世祖弟阿里不哥。憲宗后聞之。遣使馳至鄂。請
速還。春三月。至開平。諸王大臣同勸進。三讓乃卽位。○元兀良
哈歹。會張傑于鄂州。帥師北還。宋賈似道命夏貴。敗其後軍于
新生磯。遂匿其議和稱臣納幣之事。上表言。鄂圍始解。江面肅
[007-082a]
淸。宗社危而復安。實萬世無疆之休帝以似道有再造功。下詔
襃美。賞𧶘甚厚。【磯】/音基。○元阿里不哥。僭號于和林城曲。○五月
十九日。元建元中統。○進中統交鈔。○元世祖自將討阿里不
哥。○元廉希憲大敗西軍于姑臧。斬阿監答兒及渾都海。○元
以梵僧八合思八爲國師。○元遣郝經來尋盟。且徵前日請和
之議。賈似道旣還朝。使其客廖營中。撰福華編。稱頌鄂功。朝廷
不知其求和也。【朝】/音潮。○元世祖旣立。廉希憲請遣使以息兵講
好。命軍北歸。俾恩威並著。世祖善之。而未得其人。王文統素忌
郝經才德。乃遣經行。或謂經曰。盍以疾辭。經曰。自南比構難。江
淮遺黎。弱者被俘略。壯者死原野。兵連禍結。斯亦久矣。聖上一
視同仁。務通兩國之好。雖以微軀蹈不測之淵。苟能弭兵靖亂。
活百萬生靈於鋒鏑之下。吾學爲有用矣。遂行。王文統陰諷李
[007-083a]
璮。侵宋以沮撓之。欲假手以害經。經踰淮。賈似道懼姦謀呈露。
遂以李璮爲辭。拘畱經于眞州之忠勇軍營。驛吏防守。嚴於獄
犴。介佐或不能堪。經語之曰。將命至此。死生進退。聽其在彼。守
節不屈。盡其在我。豈能不忠不義。以辱中州士太夫乎。但公等
不幸。須忍死以待。揆之天時人事。宋祚殆不遠矣。衆感其言。皆
自振勵。【鏑】音的。【沮】上聲。【撓】音閙平聲。【犴】音岸。【語】去聲。【郝經】字仲常。其先潞州人。後/徙順天。世祖卽位。以經爲翰林侍讀學士。使宋吿卽位。賈似道以爲有卻敵功。諱
言納歲幣。恐謀泄。乃館經于眞州。經上書于宋帝及其大臣。且請入見。皆不報。驛吏棘垣鑰戶。/從人怒而鬭死者數人。居七年。徙經別館。與從者六人。又居九年。伯顏南侵。宋懼。以禮送經歸。
似道之謀泄。亦竄死。經歸。世祖錫宴大庭。自副使劉仁傑以下。賞賚有差。秋七月卒。年五十三。/爲人尙氣節。爲學思致用。及被畱。撰續漢書。易春秋外傳。文集數百卷。其文豐蔚豪宕。善議論。
詩多奇崛。拘宋十六年。從者亦皆通於學。書佐苟/宗道。後官至國子祭酒。經子來麟。官至廉訪使。帝聞有北使。謂宰執曰。北朝
使來。事體當議。似道奏。和出彼謀。豈容一切輕徇。倘以交鄰國
之道來。當令入見。賈似道忌害閫臣。兵退。行打算費用法。欲以
此汚之。向士璧。趙葵。史巖之。杜庶等。皆坐侵盜掩匿。罷官徵償。
[007-084a]
而士璧所償尤多。竟安置而死。復拘其妻妾而徵之。猶不能足。
信州謝枋得。以趙葵檄給錢粟。募民兵守禦。枋得曰。不可以累
趙宣撫也。自償萬緡。餘不能辨。乃上書似道有云。千金而募徙
木。將取信於市人二卵而棄干城。豈可聞於鄰國。遂得免徵餘
者。【使】去聲。/【見】音現。○呂文德制置荊湖知鄂州。○辛酉。景定二年。元世宗中/統二年。
瀘州守劉𢿫。叛降于元。先是止遷蹕之議者吳潛。盡守城之力
者向士璧。奏斷橋之功者曹世雄。劉整。旣而似道妬功。譖士璧
世雄。皆貶死。𢿫已懼禍。而蜀帥鄭興。復以宿憾遣吏至瀘。打算
軍前錢粮。適北軍壓境。遂叛去。【瀘州】屬川南。【止遷】/止其逃避北兵。○元命軍中所
俘儒士。聽贖爲民。七月。元初立翰林國史院。○立諸路提擧學
校官。○元諸將敗西軍。阿里不哥北遁。○元封皇子眞金爲燕
王。領中書省事。○壬戌。景定三年。元世祖中/統三年。呂文德復瀘州。○元
[007-085a]
江淮大都督李璮以京東漣海來歸。詔封璮爲齊郡王。復其父
全官爵。○元宰臣王文統。坐與璮通謀伏誅。○元吏天澤圍李
璮于濟南。璮復降于元。元人誅之。○元以董文炳爲山東路經
略使。【使】/去聲。○元立十路宣慰司。立諸路轉運司。○癸亥。景定四
年。元世祖中/統四年。二月。元以王德素爲使。劉公諒爲副。致書來。詰其𥡴
畱郝經之故。○三月。元初建太廟。五月。初立樞密院。以太子燕
王眞金守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以開平府爲上都。元以姚樞
爲中書左丞。樞曰。陛下於基業。爲守成。於治道。爲創始。正宜睦
親族以固本。建儲副以重祚。定大臣以當國。開經筵以格心。修
邊備以防虞。蓄粮餉以待歉。立學校以育才。勸農桑以厚生。世
祖納之。○呂文德復瀘州。文德號黑灰團。劉𢿫獻言於元曰。南
人惟恃黑灰團。然可以利誘。乃遣使獻玉帶於文德。求置𣙜場
[007-086a]
於襄城外。文德許之。使曰。南人無信。願築土城以護貨物。文德
不許。使者復至。文德請於朝許之。開𣙜場於樊城外。築土牆於
鹿門山。外通互市。內築堡。文德弟呂文煥。知被欺。兩申制置。爲
吏所匿。元人又於白鶴城築第二堡。文煥再申。方達。文德大驚
曰。誤朝廷者我也。卽請自赴援。會病卒。【復瀘】之復音伏。【榷場】交易之所。/榷音角。【襄城外】襄陽城外。【互市】
往來交易。【築堡】堡障小城。【制置】/文德時爲荊湖制置使。【爲】去聲。○甲子。景定五年。元世祖至/元元年。七月。彗星長
十數丈。芒角燭天。自四更從東見。日高方斂。月餘乃不見。楊棟
因指言蚩尤旗。因此遭論去國。【彗】祚歲切。彗妖星。【東見】之見音現。【不見】/之見如字。【蚩尤旗】言彗星。乃蚩尤旗也。
○八月。元以燕京爲中都大與府。劉秉忠請定都于燕。世祖從
之。○元改元至元。時阿里不哥兵屢敗。至是與諸王玉龍荅失。
罕速帶。音里吉合。及其謀臣不魯花。脫忽思等來歸。詔。諸王皆
太祖之裔。並釋不問。其謀臣不魯花伏誅。○元立諸路行中書
[007-087a]
省。○冬十月。上崩。在位四十一年。改元者八。寶慶。紹定。則彌遠
十年之政。端平初元。善類滿朝。有眞德秀魏了翁等。爲執政侍
從人。以比慶曆元祐。自嘉禧以後。至于淳祐。則有嵩之數年之
政。嵩之旣去。自淳祐至賓祐。正人指邪爲邪。邪人指正爲邪。互
爲消長而狼狽。莫如開慶丁大全之政。景定改元。大全與吳潛。
雖人品不同。各以竄死。似道獨相。遂執國政。末年寖有君臣相
猜之跡。未及更變而崩。壽六十一。上臨御以來。終始崇獎周程
張氏。及朱張呂氏諸儒義理之學。故廟號理宗。太子立。是爲度
宗皇帝。【初元】初年也。【從】去聲。【慶曆】仁宗年號。【元祐】哲宗年號。【周】濂溪先生。/【程】明道伊川。【張】橫渠先生。【朱】晦菴先生。【張】南軒先生。【呂】東萊先生。
〔度宗皇帝〕初名孟𡹘。福王與芮之子。理宗之猶子也。理宗子
多而不育。鞠孟𡹘於宮中。改名孜。又改名禥。立爲皇子。封忠王。
已而建儲。改名壡。歲甲子卽位。時則蒙古部。國號大元。紀元至
[007-088a]
元之初也。賈似道專政。進平章軍國重事魏國公。立相以自副。
【𡹘】音啓。【猶子】姪曰猶/子。【祺】音基。【壡】音旋。○臨安府士人葉李蕭規等。上書詆似道專權。
害民誤國。似道怒。以他事罪竄遠州。【上書】之/上上聲。○詔馬廷鸞畱夢
炎。兼侍讀。李伯玉。陳宗禮。范東叟。兼侍講。何基徐幾。兼崇政殿
說書。【何基】金華人。號北山。諡文定。/【徐幾】字子與。號進齊。建陽人。○元以王盤爲翰林學士承旨。○乙
丑。咸淳元年。元以安童爲右丞相。伯顏爲左丞相。以劉秉忠爲
太保。參中書省事。【安童】木華黎四世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阿里不哥之黨于/餘人。欲置之法。安童侍側曰。人各爲其主。陛下甫定大難。而以私
憾。殺之。何以懷服未降。世祖驚曰。卿年少。何從得老成語。由是深重之。至元二年。爲右相。是年/冬。召許衡至。令人省議事。衡以疾辭。安童卽親候之於其館。與語良久。世祖嘗諭衡曰。安童尙
幼。未更事。善導之。衡對曰。安童聰敏。且有執守。吿以古人所言。悉能領解。臣不敢不盡心也。/【難】去聲。【伯顏】蒙古八鄰部人。初從宗王旭烈元開西域。遣入奏事。世祖奇之曰。非諸侯王臣
也。其畱事朕謀事。出廷臣。乃以安童女弟妻之。拜左丞。改右丞。【劉秉忠】字仲晦。少從釋氏。家/於邢州。世祖爲王時。從寺主海雲入覲。應對稱旨。遂畱侍左右。秉忠書無不讀。尤深於易及邵
氏經世書。天文地理律歷。以至衆伎多通之。嘗上書數千言。皆開國要務。世祖卽位。多施行之。/凡征伐。以從行。秉忠在世祖左右。不改舊服。翰林承旨王鶚奏言。秉忠參帷幄密謀。定社稷大
計。聖明御極。萬物惟新。而秉忠猶仍埜服。宜正其衣冠。崇以顯/秩。世祖卽日拜光祿大夫。位大保。仍詔以學士竇默女妻之。○丙寅。咸淳二年。元/世
[007-089a]
祖至元/三年。呂文煥守襄陽。元人自開互市以來。築城置堡。江心起萬
人臺撒星橋。以遏南兵之援。時出師哨掠襄樊城外。兵威漸振。
【哨】所女反。/又所敎反。○似道建第西湖葛嶺自娛。五日一乘湖船入朝。不
赴堂治事。吏抱文書。就第呈署。他相書紙尾而已。內外諸司。彈
劾薦辟擧削。非關白不敢行。一時正人端士。斥罷殆盡。吏爭納
賂。以求美職。圖爲帥閫監司郡守者。貢獻至不可勝計。趙溍輩
爭獻寶玉。貪風大肆。兵喪于外。匿不以聞。民怨于下。誅責無𥡴。
莫敢言者。【西湖】在抗州西。【治】平聲。【彈劾】彈劾有罪也。【薦辟】/辟除薦擧爲官。【擧削】擧用及削除名籍。【喪】去聲。○元立制國用
使司。以阿合馬爲使。封世子南木合爲北平王。○賜日本國王
書。○初給官吏俸及職田。○元封太子忽哥赤爲雲南王。○丁
卯。咸淳三年。元世祖至/元四年。元以史天澤爲左丞相。忽都答兒耶律鑄。
降爲平章政事。伯顏降右丞。廉希憲降左丞。○戊辰。咸淳四年。
[007-090a]
元世祖至/元五年。襄陽受圍。文煥吿急。遣高達范交虎赴援。道不通。二將
亦不用命。○三學士人上書乞調諸道兵。併力救襄。不報。【三學】/文學。武
學。宗學。【上】上/聲。【調】去聲。○弓量推排田畝。○葉夢鼎辭位。不允。徑去。○江萬
里馬廷鸞爲相。○元立御史臺。及諸道提刑按察司。行新製蒙
古字。更號僧八合思馬爲帝師。築堡鹿門山。立諸路蒙古字學。
○庚午。咸淳六年。元世祖至/元七年。江萬里請援兵救襄。議不合罷去。○
上一日問似道曰。襄陽受圍三年。奈何。對曰。北兵已退。陛下得
何人之言。上曰。適有女嬪言之。詰問。誣以佗事賜死。自是無敢
以邊事言者。○似道權傾人主。諛者動以周公輔成王擬之。親
王外戚。宦官近習。皆箝制不敢恣。當世望士。亦引用。登朝爲儀
羽。而服心不在焉。在外監司郡守。亦參用廉介。非其人而得進
者。各有蹊徑。最以吝賞誅貨。失將帥心。劉𢿫降北。獻策取東南。
[007-091a]
謂緩取則經營自蜀而下。急則由襄淮直進。時諸將北降。知國
虛實者相繼。似道方以粉飾太平爲事。畧不爲意。【諛】音余。【箝】音儉/平聲。【望士】有名
望者。【儀羽】儀表羽翼。【監司】提刑。安撫。轉運。提擧。宋四監司。【吝賞誅貨】如打算費用之類。吝/鄙嗇也。謂應賞其功。而慳吝不賞。誅貨謂誅求財貨。【粉飾太平】言天下大亂。而文飾以爲太
平。如女子本無顏色。/而强以脂粉飾之也。○元平章政事廉希憲罷。世祖嘗令受帝師戒。
希憲對曰。臣已受孔子戒。世祖曰。汝孔子亦有戒耶。對曰。爲臣
當忠。爲子當孝。是也。有方士。請鍊大丹。敕中書給其所需。希憲
奏曰。前世人主。多爲方士誑惑。堯舜得壽。不假靈于大丹也。世
祖善之。以許衡爲中書左丞。時阿合馬專權。無上蠧國害民。嘗
欲以其子典兵柄。衡曰。國家事權。兵民財三者而已。父位尙書
省。典民典財。而子又典兵太重。世祖曰。卿慮阿合馬反耶。衡對
曰。此反道也。古者姦邪未有不由此者。世祖以衡語語阿合馬。阿合馬
由是怨衡。【蠹】音妬。【語/阿】之語去聲。○辛未。咸淳七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元劉秉
[007-092a]
忠許衡。進所定朝儀。○立司農司。以張文謙爲司農卿。○敎水
軍七萬。造戰艦五千。築環城以逼襄陽。○以許衡爲集賢大學
士國子祭酒。○十月。建國號大元。詔曰。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
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爲言
蕩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爲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致禹興
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
不以義而制稱。爲秦爲漢者。蓋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又
卽始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見聞之狃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
槩以至公。得無少貶。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
武而膺帝圖。四振大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
宿詣廷。奏章伸請謂。旣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
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玆大
[007-093a]
治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爲萬邦。尤切體仁
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匪爲之溢美。孚休
惟永。尙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咨爾有衆。體予至懷。
從太保劉秉忠之議也。【狃】女九反。【於戲】於音烏。/戲音乎。【稱義】之稱去聲。○壬申。咸淳八年。元/世
祖至元/九年。葉夢鼎再相。以與似道意不合去。○襄陽陷。先是理宗初
年。襄陽以制臣失撫御。致王旻作亂而陷。謝方叔作相。喩李曾
伯遣將取之。北方亦不苦爭。及劉𢿫策行。重兵圍襄陽。呂文煥
守城六年。扞禦備至。而似道不肯調援。雖粮食未乏。衣裝薪芻。
無所措辨。至撒廬舍爲薪。緝關楮爲衣。援兵不至。遂以城降。爲
元人之用。【制臣】如制置使之類。【調援】調遣援兵。【關楮】關會之紙也。如今之鈔。/楮音櫨上聲。木名。皮可爲紙。【降】音項平聲。下幷同。【爲元】之爲去聲。
賈似道累章出督。而陰諷朝廷畱之。卒不行。【累】上聲。【出督】累/上章疏。請出督軍。○元
併尙書省。封皇子忙哥剌爲安西王。○直學士院文天祥致仕。
[007-094a]
初賈似道稱疾乞致仕。以爲要君。似道諷張立志劾罷之。天祥
遂引錢若水例。乞致仕。時年三十七矣。【要】/平聲。○癸酉。咸淳九年。
元世祖至/元十年。平地產白毛。如銀線菜。臨安尤多。元侵樊城。守將張漢英。
及都統制范天順。牛富。死之。○元國子祭酒許衡乞罷。許之。衡
居家勤儉。强於自治。公愛兼盡不嚴而𢿫。閏門之內。若朝廷然。
夫婦相待如賓。凡喪葬一遵古制。不用佛老。懷孟之閒化之。旁
舍有僧德公者。年百餘歲。嘗謂其徒曰。老僧苦行百年。亦不能
作佛。徒爲不孝之人。羞見祖宗于地下。但願小僧輩。還俗以壽
汝祖宗之嗣。自是不復度弟子。蓋化之也。○甲戌。咸淳十年。元/世
祖十/一年。賈似道丁母憂。隨起復。【復】/音伏。○陳宜中僉書樞密院。○七
月。上崩。在位十年。改元咸淳。壽三十五。似道立皇子㬎。年四歲。
是爲孝恭懿聖皇帝。【㬎】音顯。
[007-095a]
〔孝恭懿聖皇帝〕名㬎。皇后全氏出也。太皇太后謝氏臨朝稱
詔改元德祐。○封兄建國公昰爲吉王。徇永國公昺爲信王。【昰】/音
是。【昺】/音丙。○元太保劉秉忠卒。秉忠以天下爲己任。知無不言。言無
不聽。其薦人才各稱器。使城開平城燕都。皆秉忠相其地。至是
無疾端坐而卒。世祖聞驚悼。謂羣臣曰。秉忠事朕三十餘年。小
心愼密。其陰陽術數之精。唯朕知之。【至是】八年秋八月。【劉秉忠】贈大傅封/趙國公。諡文貞。秉忠自幼好學。至老不
衰。位極人臣。而齋居蔬食。無異平昔。自號藏春/散人。有詩文十卷。無子。以弟秉恕子蘭璋爲後。元命中書平章史天澤。中書左
丞相伯顏。帥諸軍南侵。陛辭。世祖諭之曰。古之善取江南者。唯
曹彬一人。汝能不殺。是吾曹彬也。天澤有疾而還。尋卒。先是世
祖遣毉馳視。天澤附奏曰。臣大限有終。死不足惜。第願天兵渡
江。以殺掠爲戒。言訖而卒。天澤忠亮有大節。出入將相近五十
年。柱石四朝。師表百辟。可謂社稷之臣。其視富貴權勢。斂迹退
[007-096a]
避。若將浼之者。故能善始令終。爲開國元臣。天澤平居。未嘗自矜其能。/及臨大節論大事。毅然以
天下之重自任。年至四十。始折節讀書。尤熟資治通鑒。其立論出人意/表。出入將相五十餘年。上不疑。而下無怨言。人以方郭子儀曹彬云。○元伯顏丞相。
大會兵于襄樊。九月。以降人劉𢿫。領騎兵出淮泗。呂文煥領舟
師出襄陽。爭先向導。水陸並進。攻沙市新城。都統邊居誼。帥所
部三千人。力戰死之。策應使夏貴力戰。元兵出其不意。兵敗。沿
西南岸縱火。歸廬州。宣撫朱𣚣孫提重兵。不戰歸江陵。【沙市新/城】沙市
鎭在江陵城外十里。/【帥】音率。【𣚣】音杞。○鄂州降。○天目山崩。臨安/主山。○詔天下勤王。○乙
亥。德祐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元伯顏畱阿里海牙。以兵四萬守鄂。而與
阿朮率大軍渡江。順流東下。時沿江諸將。多呂氏部曲。望風降
附。○江州降。運使錢眞孫自縊。○劉𢿫自愧出淮無功。憤死無
爲軍城下。【無爲軍】/屬淮西。○似道都督軍馬。遷延不出。聞兵已下建康。
始率諸軍發行在。迂道而行。數日始達蕪湖。將趨安慶府。牽制
[007-097a]
下流之師未至三日。安慶帥范文虎。乃呂氏婿。已降。將士無復
固志。似道許竭轉官資。諸軍詬曰。要官資做甚。己未庚申官資
何在。似道不能答。鳴鑼一聲。退兵于珠金砂。十三萬衆一時潰
散。似道奔入楊州。【蕪湖】縣屬太平。【將趨】將音漿。【安慶府】屬淮西。卽舒州。【未至三/日】似道未至三日之前。【官資】陛轉官品。【己未庚申】蒙哥侵伐
之時。亦許官/資。竟無其實。○江西提刑文天祥。募兵勤王。天祥吉州廬陵人也。
丙辰魁進士第。○殿帥韓震。謀刦遷都。陳宜中以計誅之。○池
州破。通守趙昂發將死。與其妻訣。妻曰。卿能爲忠臣。妾顧不能
爲忠臣妻耶。昂發喜具衣冠。與俱縊。明日伯顏入城。見而憐之。
具衣棺葬焉。【池州】屬江/東。【將】音漿。○建康破。趙淮死之。【趙淮】/葵子。○京師戒嚴。
朝臣接踵宵遁。【戒嚴】防/戒嚴肅。○王爚陳宜中等。劾似道不忠不孝之
罪。宜中本受賈恩。至是亟劾賈以自解。【爚】/音藥。○似道赴貶。鄭虎
臣以父仇監押至漳州。卽厠上拉其胸殺之。【父仇】似道與/虎臣父有仇。○張世
[007-098a]
傑以兵入衞。元兵在境。陳宜中等。惟攻擊賈黨。略無備禦之策。
司馬夢求。監江陵沙市鎭。力戰死。徵諸帥入衞。夏貴。𦚅萬壽。黃
萬石等不至。【夢求】溫公五世/孫。【𦚅】音簪上聲。○六月庚申朔。日蝕。晦冥。鷄栖于塒。
咫尺不辨人物。自巳至午。明始復。【蝕】音食。日月虛曰蝕。【塒】/音時。鷄宿所。【復】音伏。○畱夢炎
相。○文天祥將民兵峒丁二萬餘人入衞。與夢炎意不相樂。以
尙書除江浙制置。守吳門。【峒】音洞。溪峒。【樂】音洛。【吳門】郡名。卽平江府。/以尙書之官。而除爲江浙之制置。掌守吳門。○州
郡連降。元兵距臨安百里。獨松關吿急。時張世傑軍五萬。諸路
勤王兵四十餘萬。天祥與世傑議。兩軍堅守。閩廣全城。王師血
戰。萬一得捷。猶可爲也。世傑大喜議出師。宜中以王師務持重。
降詔沮之。遣使乞和。【獨松關】在/吳江縣。○詔天祥等罷兵。○潭州陷。時
一軍自湖南圍潭州。守臣李芾戰守屢捷。經八九月城將陷。闔
門死之。【將】音漿。【李芾】號肯堂。守潭。竭力備禦。凡八九月。出戰屢捷。而元生兵日增。/芾不能支。正月城破。芾命積薪樓下。攜家人登樓大宴。積金銀於兩畔。酒半酣。
[007-099a]
令劊子將金銀去。郤令取刀來。芾令從頭殺人。到尾殺我。闔門皆死。/劊子遂四面放火。自刳其腹而死。劊子名沈惠亦可謂烈丈夫者矣。○丙子。德祐二
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正月。秀王與睪。奉皇兄益王昰。皇弟廣王昺等航海。
【航海】浮/海避難。○世傑去朝。○元兵駐高亭山。去都城三十里。○宜中
夜遁。○文天祥右丞相。辭不拜。除天祥爲右/相。而辭不就。○賈餘慶吳堅相。○
天祥出使軍前。辭氣慷慨。議論不屈。伯顏畱之。○元兵入臨安。
賈餘慶等。奉三宮以降。手詔諭諸路內附。【三宮】理宗后謝氏。/度宗后全氏。與少帝。○伯
顏遣宰執先赴大都。天祥亦登舟。北行至鎭江。得閒逸去。【大都】/至元
九年。改中都曰大都。/【逸去】得閒隙而逃逸。○三宮北遷。宮室駙馬宮人。內侍大學等數千
人。皆在遣中。過眞州。守苗再成奪駕。幾遂不克。【駙馬】天子壻曰駙馬。/【苗再成】守臣。苗姓。再成
名。【幾】/音機。○五月。宋帝至上都。降封瀛國公。帝在位二年。改元者一。
曰德祐。【上都】在燕京北八百里。卽開/平府。中統五年。加號曰上都。○益王廣王由海道至溫州。蘇劉
義。陸秀夫來會。陳宜中張世傑。海舟亦至福州。宣謝太后手詔。
[007-100a]
以二王爲天下都副元帥。召諸路忠義。五月朔。陳宜中陸秀夫
張世傑等。共立益王昰爲帝。卽位于福州。是爲端宗皇帝。【溫州】/屬浙
東。【元帥】廣王都元帥。益王副元帥。
〔端宗皇帝〕名昰。孝恭懿聖皇帝兄也。卽位改元景炎。遙上帝
尊號爲孝恭懿聖皇帝。太皇太后爲壽和聖福至仁太皇太后。
皇太后爲仁安皇太后。尊度宗淑妃楊氏。爲皇太后。同聽政。
【昰】古/文是字。○封廣王昺爲衞王。陳宜中左丞相。張世傑少保。○文天
祥至。除右丞相。以與宜中世傑異意。不肯拜。○九月。天祥開督
南劒州。募兵得敷千。遂復邵武軍。冬十月。天祥帥師次于汀州。
興化軍通判張日中等來會。時贛寇猖獗。血江閩廣之路。日中
等聞天祥開督勤王。遂各起兵來應。天祥遣趙時賞。張日中。趙
孟濴。將一軍趨贛。以取寧都。遣吳浚將一軍取雩都。劉洙。蕭明
[007-101a]
哲。陳子敬。皆自江西起兵來會。【張日中】建昌軍南城人。橫/渠先生十三世孫。【雩】音于。○鄒㵯與
元人戰于寧都。敗績。武崗敎授羅開禮。起兵復水豐縣。亦死。天
祥爲製服哭焉。○十一月。元阿剌罕董文炳入建寧府。遂侵福
州。宜中世傑。奉帝及衞王楊太后等航海。由潮州至廣州。趍富
陽。遷謝女峽。○丁丑。景炎二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阿剌罕入汀州。文天祥
奔漳州。謀入衞。道阻不通。往來江廣閒。戰有勝負。○吳浚降于
元。因趍漳。說天祥降。天祥責以大義誅之。○三月。文天祥復梅
州。○四月。天祥復興國縣。○五月。張世傑復潮州。○天祥自梅
州出江西。遂復會昌縣。與趙時賞張日中之兵。皆會之。○元中
書政事廉希憲卒。希憲在江陵。遠近向化。及有疾召還。民皆垂
涕擁送。建祠繪像以嗣之。卒。世祖歎曰。無復有決大事如廉希
憲者矣。伯顏亦曰。廉公宰相中眞宰相。男子中眞男子。世以爲
[007-102a]
名言。○六月。天祥敗元人于雩都。遂次于興國縣。秋七月。使張
日中趙時賞等。帥師復吉贛諸縣。遂圍贛州。○張世傑囘師。由
潮州圍泉州。不克。○帝舟遷于潮州之淺灣。○元李恆遣兵援
贛。而自將襲天祥于興國。天祥不意恆猝至。乃引兵走。卽鄒㵯
于永豐。㵯兵先潰。恆窮追天祥。天祥至方石嶺。恆及之。鞏信拒
戰。箭被體而死。天祥至空阬。恆又及之。張日中奮力戰。元兵少
卻。恆麾鐵騎橫擊之。日中身被十餘創。猶手刃十餘騎而死。兵
盡潰。天祥妻歐陽氏。男佛生環生。及二女皆見執。趙時賞坐肩
輿後。元人問爲誰。時賞曰。我姓文。衆以爲天祥禽之。天祥由是
得挺身。與其長子道生。及杜滸鄒㵯。乘騎逸去。遂奔循州。散兵
頗集。乃屯于南巓。幕僚客將皆被執。時賞至隆興。奮罵不屈。臨
刑劉洙頗自辨。時賞叱曰。死耳。何必然。於是將佐幕屬。被執者
[007-103a]
皆死。而天祥妻子家屬。送于燕。二子死于道。○廣州陷。○十一
月。元劉深以舟師襲淺灣。張世傑戰不利。奉帝舟走秀山。陳宜
中之占城求兵。遂不復還。十二月。帝再遷于幷隩。颶風作。帝有
疾。元劉深復以舟師來襲幷隩。執兪如珪。帝舟遷于謝女峽。
【占】音瞻。/【隩】音郁。○戊寅。景炎三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張世傑遣師討雷山。不克。○
三月。文天祥會兵次于麗江浦。○元以張弘範爲都元帥。李恆
副之。帥師人閩廣。○帝舟遷于䃃州。夏四月。帝崩于䃃州。陸秀
夫立衞王爲帝。是爲帝昺。【䃃】/音罔。
〔帝昺〕端宗皇帝弟也。名昺。卽位改元祥興。皇太后楊氏同聽
政。先是羣臣多欲散去。陸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尙在。將焉置
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
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爲國耶。乃與衆共立帝。年八歲矣。適有
[007-104a]
黃龍見海中。遂改祥興。而升䃃州爲翔龍縣。以陸秀夫爲左丞
相。兼樞密使。時播越海濱。庶事疎略。每時節朝會。獨秀夫。儼然
正笏立。如治朝。或在行中。悽然泣下。以朝衣拭淚。衣盡濕。左右
無不悲慟者。及拜首相。與張世傑共秉政。外籌軍旅。內調工役。
凡出其手。雖忽遽流離中。猶日書大學章句以勸講。【見】音現。/【遽】音巨。
六月。帝舟遷于新會之厓山。○有大星。南流墜海中。小星千餘
隨之。聲如雷。數刻乃止。○天祥聞帝卽位。上表自劾敗于江西
之罪。乞入朝不許。而加少保。封信國公。會軍中大疫。士卒多死。
天祥子道生復亡。家屬俱盡。○元以許衡爲集賢大學士。兼領
太史院事。○文天祥屯潮陽。鄒㵯劉子俊皆集師會之。遂討盜
陳懿劉興于潮。興死。懿遁。道張弘範兵濟潮陽。天祥力不支。帥
其麾下走海豐。張弘正追之。天祥方飯五坡嶺。弘正兵突至。衆
[007-105a]
不及戰皆頓首伏草莽。天祥被執。呑腦子不死。鄒㵯自剄。劉子
俊自詭爲天祥。冀可免天祥。及執天祥至。各爭眞僞。遂烹子俊。
而執天祥見弘範。左右命之拜。天祥不屈弘範釋其縛。以客禮
見之。天祥固請死。弘範不許。或謂弘範曰。敵人之相不可測也。
不宜近之。弘範曰。彼忠義也。保無他。求族屬被俘者悉還之。處
舟中以自從。【處】/上聲。○葬端宗于厓山。○元阿里海牙。自海南還師
上都。○己卯。祥興二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正月。元張弘範兵至厓山。張世
傑力戰禦之。弘範無如之何。時世傑有甥韓在元師中。弘範三
使韓至宋師招世傑。世傑不從。曰吾知降生且富貴。但義不可
移耳。因歷數古忠臣以答之。弘範乃命文天祥。爲書招世傑。天
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敎人叛父母。可乎。固命之。天祥遂書所
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畱取丹心照汗
[007-106a]
靑。弘範笑而置之。弘範復遣人語厓山士民曰。汝陳丞相已去。
文丞相已執。汝欲何爲。士民亦無叛者。弘範又以舟師據海口。
宋師樵汲道絕。兵士茹乾糧。十餘日而大渴。乃下掬海水飮之。
水鹹。飮卽嘔泄。兵士大困。世傑帥蘇劉義。方興等。旦夕大戰。元
李恆自廣州以師會攻。弘範命恆守厓山北面。【數】上聲。【零丁洋詩】/上六句。辛苦遭逢起
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水漂絮。身世浮沈風/打萍。皇恐灘邊說皇恐。零丁洋裏歎零丁。【語】去聲。○二月。戊寅朔。世傑將陳
寶。叛降于元。己卯。都統張達夜襲元師。敗還。元人進薄世傑之
舟。甲申。弘範四分其軍。自將一軍。相去里許。令諸將曰。宋舟西
艤厓山。潮至必東遁。急攻之勿令得去。聞吾樂作乃戰。違令者
斬。先麾北面一軍。乘早潮而戰。世傑敗之。李恆等順潮退師。午
潮上。元師樂作。宋師以爲且懈。不設備。弘範以舟師犯其前。南
師繼之。宋師南北受敵。兵士皆疲。不能復戰。俄有一舟檣旗仆。
[007-107a]
諸舟之檣旗皆仆。世傑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軍。諸軍大潰。元
師薄宋中軍。會日暮。風雨昏霧四塞。咫尺不辨。世傑乃與蘇劉
義斷維。以十六舟奪港而去。陸秀夫走帝舟。帝舟大。且諸舟環
結。度不得出走。乃先驅其妻子入海。卽負帝同溺焉。帝崩。後宮
諸臣從死者甚衆。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餘萬人。因得帝屍及
詔書之寶。已而世傑復還厓山收兵。遇楊太后。欲奉以求趙氏
後而復立之。楊太后始聞帝崩。摭膺大慟曰。我忍死艱關至此
者。正爲趙氏一塊肉耳。今無望矣。遂赴海死。世傑葬之海濱。世
傑將趨安南。至平章山下。遇颶風大作。舟人欲艤岸。世傑曰。無
以爲也。焚香仰天呼曰。我爲趙氏亦已至矣。一君兦復立一君。
今又兦。我未死者。庶幾敵兵退。別立趙氏以存祀耳。今若此。豈
天意耶。若天不欲我復存趙祀。則大風覆吾舟。舟遂覆。世傑溺
[007-108a]
焉。宋亡。【爲趙】之/爲幷去聲。○厓山旣破。元張弘範等。置酒大會。謂文天祥
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不失爲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國兦不能救。爲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敗逃其
死而貳其心乎。弘範義之。遣送于燕京。道經吉州。痛恨不食。八
日猶生。乃復食。十月。天祥至燕。不屈繫獄。勵操愈堅。○宋之故
臣。亦有由嶺海走安南者。安南自其國王李乾德卒於紹興。子
陽煥立。陽煥卒。子天祚立。天祚卒於淳煕。子龍翰立。龍翰卒於
嘉定。子昊旵立。世奉宋正朔。當龍翰時。有閩人陳京。入其國得
政。爲國壻京子承。再世執其國柄。及昊旵時。承奪其國。傳子威
晃。理宗受其貢而封之。威晃傳子日照。宋兦乃改名日煊。奉貢
于元。初邵雍與客語及國祚。取晉出帝紀示之。靖康驗矣。至德
祐益驗。陳摶亦嘗有一汴二杭。三閩四廣之說。宋果至閩廣而
[007-109a]
盡。自太祖建隆。至欽宗靖康。一百六十七年。自高宗建炎。至祥
興。又一百五十三年。【走】音奏。【紹興】高宗年號。【淳煕】孝宗年號。【翰】舊本作朝非。/【嘉定】寧宗年號。【旵】丑感切。【邵雍】康節先生。【出帝】五代晉
出帝爲契丹所執。【靖康】徽宗被執之年。【德祐】少帝被執之年。【陳摶】希夷先生。【自太祖云/云】自太祖至欽宗凡九世。自高宗至帝昺凡九世。
右宋自太祖建隆元年庚申。至帝昺祥興己卯。凡三百二
十年而亡。


[007-110a]



十八史畧卷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