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b0025 九朝編年備要-宋-陳均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九朝編年備要巻十六   宋 陳均 撰
仁宗皇帝起己亥嘉祐四年/止癸夘嘉祐八年
己亥嘉祐四年契丹清/寧五年
春正月丙申朔日有食之用牲於社
 去冬詔以明年日食正旦避殿減膳知制誥劉敞言
 天明雖有可畏之道然亦當稽古率禮然後為允按
 三代之典日食無預避之事左氏傳稱避移時曽子
[016-1b]
 問諸侯入門不得行禮者日食居其一此覩有變而
 戒非早備也先王制禮過之者猶不及其制法先時
 者與不及時者均貴得中而已至是敞又言臣前論
 先期避殿不中古典未蒙省察今又聞遣官祭社稽
 之於經亦未見此禮蓋社者上公之神羣隂之長故
 曰日食則伐鼓於社所以責上公退羣隂今反祠而
 請之是屈天子之禮從諸侯之制抑陽扶隂降尊貶
 重此乃日之所由改變非承天戒尊朝廷之意也
[016-2a]
 右正言呉及言日食者隂陽之戒在人事則臣陵君
 妻乗夫四夷侵中國今大臣無姑息之政非所謂臣
 陵君失在陛下淵嘿臨朝使隂邪未盡屏也后妃無
 權横之象非所謂妻乗夫失在左右親倖驕縱亡節
 也羌戎順服非所謂四夷侵中國失在将帥非其人
 為彼所輕也因言孫沔在并州苛暴不法燕飲無度
 龎籍前在并州輕動寡謀輒興堡寨屈野之衂為國
 深恥沔卒坐此廢
[016-2b]
二月弛茶禁
 嘉祐初元之冬始用薛向議罷並邉入中粟自京輦
 錢帛至河北專以見錢和糴惟入中芻豆則仍計直
 給茶行之未久論者謂輦運科折煩擾居民且商人
 入錢者少芻豆虛估益髙茶益賤詔學士韓絳等即
 三司經度絳言自改法以来邉儲有備商旅頗通未宜
 輕變惟輦運之費宜從官給舊輸税絹者毋得折錢
 其入中芻豆勿給茶平其市估至京以銀紬絹三物
[016-3a]
 償之皆從其說自是茶法不復為邉糴所須而通商
 之議亦起矣初茶法屢變歳課日削至和中并本息
 計之纔百六十七萬餘緡自景祐中葉清臣建通商
 之議不行至是著作佐郎何鬲三班奉職王嘉麟又
 皆上書請罷給本錢縱園户貿易而官收租錢與所
 在征筭歸𣙜貨務以償邉糴之費而淮南轉運副使
 沈立亦集茶法利害為書上之陳通商之利輔臣富
 弼韓琦曽公亮等決意向之力言於上去冬九月命
[016-3b]
 韓絳等即三司置局遣官分行六路詢其利害至是
 還言如三司議便乃詔罷之以三司歳課均賦茶户
 凡為緡錢六十八萬有竒使嵗輸官比輸茶時其出
 㡬倍朝廷難之為損其半歳輸緡錢三十三萬八千
 有竒謂之租錢與諸路本錢悉儲以待邉糴罷十三
 山場六𣙜貨務惟臘茶如舊餘茶肆行天下矣
 茶禁既弛論者以茶户困於輸錢商賈利薄販鬻者
 少其後劉敞復請收前令詔擇其利害變而通之歐
[016-4a]
 陽修言新法有五害望除去前令時朝廷方排衆論
 而行之卒不聽及治平中歳入臘茶散茶凡七十萬
 餘斤茶户租錢三十萬餘緡又儲本錢四十七萬餘
 緡而内外總入茶稅錢四十九萬餘緡史臣曰推是
 可見茶法得失矣
交趾寇邉
親試舉人
 賜劉煇等以下一百六十餘人及第出身有差授官
[016-4b]
 如三年閏十二月詔書盖以科舉既數嘗有詔裁損
 進士髙第及制科入等恩數自是驟顯者鮮而所得
 人才及其風迹比舊亦寖衰
三月以包拯為三司使
 初拯為御史中丞彈三司使張方平賤買豪民産事
 方平罷去遂代以宋祁拯復論祁在益州燕飲過度
 且其兄庠方執政不可任祁亦罷去而以拯代之於
 是翰林學士歐陽修復言拯既排擊二人不當代其
[016-5a]
 任所謂牽牛蹊田奪牛已甚拯避位久之方出
 尋遷樞副卒於七年夏諡孝肅拯性峭直而奏議平
 允常惡俗吏苛刻故務為敦厚雖疾惡甚至人情所
 不及即推以忠恕未嘗為色辭以悅人不作私書親
 故干請一皆絶之
夏四月録周後
 以柴氏子為崇義公給田十頃令奉周祀
復銀臺司封駁制
[016-5b]
 以何郯同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郯上言本
 朝設此司實代給事中封駁之職乞準王曽王嗣宗
 故事凡有詔敕並由銀臺司從之
 時殿中丞龍昌期上所注書賜緋及絹百疋郯言昌
 期嘗毁周公異端之學不可長也詔追其賜
五月詔内臣權罷進養子
 始用呉及議也
 初至和元年及為審刑院詳議官疏言臣輒原刑法
[016-6a]
 之本以効愚忠竊惟前世肉刑之設漢文易以鞭箠
 然已死而笞未止外有輕刑之意而其實殺人我祖
 宗始用折杖之法蓋曠古聖賢思所未至宜乎天降
 之祥而未享繼嗣之慶意者宦官太多也何則肉刑
 之五一曰宫今宦官之家競取他子希求爵命童㓜
 何罪陷於刀鋸因而夭死夫有罪而宫前王不忍况
 無罪乎漢永平間中常侍四員小黄門十人爾唐太
 宗定制毋得踰百員且以近事較之祖宗時㡬何人
[016-6b]
 今㡬何人望宦官進子一切權罷則天心應而聖嗣
 廣矣書奏上異其言欲用為諫官而及以父憂去矣
除猜防大臣條約
 詔前此兩制不許至執政私第執政所薦士不得充
 臺官法並除之
命江寧府等州官臣兼鈐轄
 洪潭揚廬越福並兼本路鈐轄
六月却尊號
[016-7a]
 請加尊號曰大仁至治知諫院范師道言比災異數
 出而崇尚虛文非所以答天戒知制誥劉敞亦曰尊
 號非古也陛下尊號盡善盡美矣復加大仁至治不
 足増光盛德且自寳元以来不受徽號今二十年奈
 何一旦増虛名而損實美上曰朕意亦謂當如此奏
 五上不許
申嚴閉糴禁
 從諫官呉及之請也及言春秋有告糴今官司擅造
[016-7b]
 閉糴之令豈陛下子育兆民之意哉乃詔諸路轉運
 使鄰路鄰州輒閉糴者以違制論
秋七月出宫人
 先以月食㡬盡修隂教以應天變也出二百餘人至
 是復出其數如之初劉氏在掖庭通請謁為奸御史
 中丞韓絳宻以聞上曰非卿言朕不知此當審驗之
 後數日出劉氏及他不謹者且詔中書召絳諭意劉
 氏及黄氏在十閣中尤驕恣者也於是并黄氏皆出
[016-8a]
 之
八月䇿制科
 陳舜俞錢藻汪輔之並入第四等言者以輔之無行
 罷之輔之躁忿因以書誚譏富弼曰公為宰相但奉
 行臺諫風旨而已弼不能答
冬十月大祫於太廟
 先是上將親祫下禮官集議東向之位同判宗正寺
 趙良規請正太祖東向位而知太常禮院韓維以為
[016-8b]
 宜如祖宗故事虛東向之位便時禮官不敢決乃與
 待制以上臺諫官同議曰太祖為受命之君然僖祖
 以降四廟在上故大祫止列昭穆而虛東向魏晉以
 来已用此禮今親享之盛宜如舊便詔恭依
 禮官張洞韓維請以孝惠孝章淑德章懷四后享於
 别廟不升合食上重其事詔兩制集議而孫抃胡宿
 李昭述楊安國向傳式劉敞王疇何郯八人曰按春
 秋傳大祫未毁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國朝至祫
[016-9a]
 之日别廟后主皆升合食子孫遵用未易輕改傳曰
 祭從先祖如其故便歐陽修呉奎陳升之包拯韓絳
 錢象先唐介盧士遜九人曰古者廟制皆一帝一后
 後世有以子貴者始著並祔之文其不當祔者又有
 别廟之祭本朝禘祫乃以别廟之后列於配后之下
 於古無聞若以為行之已久重於改作則是失禮之
 舉無復是正也請從禮官於是敞特奏曰今羣臣不
 務推原春秋之法而獨引後儒疑近之説不務講求
[016-9b]
 本朝之故而專倡異代難通之制不務將順主上廣
 孝之心而輕宗廟久行之儀欲擯隔四后使永不得
 合食臣竊恨之夫宗廟之禮神靈之位豈可使舉措
 數有後悔哉當留聖念初上春秋髙議者恐上勞拜
 起禮官遂咸造此議上微聞之及得敞奏謂近臣曰
 朕初謂禮當然茍以拜起為煩朕猶能之何憚也乃
 詔别廟四后祫享如舊俟大禮畢别加討論時胡宿
 當草詔自主其所議然自後亦不復議
[016-10a]
 御製祫享舞名文舞曰化成治定武舞曰崇功昭德
 上自製迎神送神樂章詔宰臣富弼等撰大祚至采
 茨曲調十八
升益并州為成都太原府
 韓琦之在太原也乞復并州為節鎮詔兩制議之翰
 林學士胡宿以為堯遷閼伯於商邱主火而商為宋
 星遷實沈於大夏主水而參為晉星國家受命始於
 商邱王以火德又京師當宋之分野而并為晉地參
[016-10b]
 商仇讐之星今欲崇晉非國之利也自宋興平僣偽
 并最後服太宗削之不使列於方鎮㡬八十年謂宜
 如舊制上是宿議及琦秉政因祫享赦書卒復之宿
 又以為言不報
減河南民丁錢米
十一月汝南王允讓薨
 後追封濮王諡安懿為大宗正二十年宗族懷其恩
 而畏其嚴
[016-11a]
以牧地賦貧民
 是嵗初以諸防監及諸軍牧馬所用餘田賦貧民耕
 種
庚子嘉祐五年春正月隕星東南
 有聲如雷同知諫院范師道上疏曰漢晉天文志天
 狗所下為破軍殺将伏尸流血甘氏圖天狗移大賊
 起今備邉防盜未見其至雖有将帥不老則愚士卒
 雖多勁勇者少夷狄可保也如州郡何州郡可保也
[016-11b]
 如盜賊何必有包蔵險心投隙而動者宜簡拔将帥
 訓練士卒詔天下為備上晚年尤恭儉而四方無事
 師道言事人稱其介直
穿二股渠
 用河北都運韓贄議穿四界首二股渠分河流入金
 赤河
夏四月詔均稅
 命近臣同三司均之纔均數郡言者以為不便而止
[016-12a]
五月京師地震
龎籍致仕
 籍自定州詔還既入見詣中書白執政求致仕執政
 曰公康寧如是且上意方厚奈何欲去之堅也籍曰
 若待筋力不支人主棄厭然後去斯不得已爾豈得
 為止足哉遂歸卧於家前後凡七上表其劄子不可
 勝數乃許之
置寛恤民力司
[016-12b]
 詔三司置之
 尋遣官分路訪寛恤民力事
以王安石為度支判官
 安石獻萬言書極陳當世之務畧曰陛下有恭儉之
 德聰睿之才而仁民愛物之意未孚於天下又公天
 下而選輔相屬之以事而不疑宜其天下大治而效
 不至此者患在法度雖多而不合先王之政故也今
 去先王之世既遠而欲一一以修先王之政雖甚愚
[016-13a]
 猶知其難臣謂當法其意而已然今天下之才不足
 以承所使一路之間能修其職者甚少其能講先王
 之意以合時變者往往而絶夫人才不足陛下雖欲
 更改而孰能稱㫖然則今之所急在人才而已先王
 之於人才教之養之取之任之皆有其道今雖州縣
 有學而不能長育人才太學之官未嚴其選而禮樂
 刑政之事非已之所當知而所以教之者誦説課試
 而已故雖白首於庠序而不知從政之方又古之教
[016-13b]
 士以射為急射為男子之事既朝夕從事於此則能
 者衆而邉疆宿衛之任皆可擇而取之也夫士以行
 義見推於鄉黨矣然後因其才而託之以邉疆宿衛
 之事此所以無虞今乃以邉疆宿衛之任而屬之奸
 悍無賴之人所以常憂而不足恃此教之非其道也
 方今制禄大抵皆薄州縣之吏月所得錢多者八九
 千少者四五千雖厮役之給不窘於此而欲士之無
 毁㢘恥葢中人之所不能也故官大者交賂遺營貲
[016-14a]
 産官小者販鬻乞丐無所不為今天下公私常以困窮
 為患者殆亦理財未得其道而有司不能度世之宜而
 通其變耳誠能焉雖増吏禄不足以傷經費此養之非
 其道也方今取士賢良方正與進士之髙者皆公卿之
 選也夫此二科不足以為公卿不待論而後可知而議
 者乃以為吾常以此取天下之士而公卿亦常出於此
 不必法古之取人然後得士也其亦蔽於理矣今悉廢
 先王取士之道而敺天下之士使為賢良進士固宜有
[016-14b]
 時而得才之可以為公卿者也然而不肖者茍以此進
 亦至乎公卿使不肖之人幸而至乎公卿因使推其類
 聚之朝廷所以多不肖之人雖有賢知往往困於無助
 不得行其意此皆取之非其道也今取之既不以其道
 至於任人不問其德之所宜而問其出身之後先不論
 其才之稱否而論其歴任之多少以文學進者且使之
 治財又轉而使之典獄又轉而使之治禮是則一人之
 身而責之以百官之所能備宜其人才之難也夫在位
[016-15a]
 非其人而恃法以為治自古及今未有能治者也此任
 之非其道也夫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則足
 以敗天下之人才况兼四者而有之則在位少可任之
 才固不足怪臣願明詔大臣思以陶成天下之才茍人
 才不勝其用則陛下何求而不得何欲而不成哉臣又
 觀朝廷異時欲有所施為變革其始計利害未嘗不熟
 也顧有一流俗僥倖之人不悦而非之則遂止而不敢
 為夫法度立則人無獨蒙其幸者陛下誠有意於天下
[016-15b]
 則臣又願斷之而已
六月交趾寇邉
 都巡檢宋士堯死之
秋七月京西分南北路
 許州兼北路鄧州兼南路安撫河南府即不𨽻所部
八月蘓洵試校書郎
 初歐陽修上洵所著書韓琦善之召試舎人院再以
 疾辭至是抃又薦之乃就除
[016-16a]
 卒於治平三年初王安石名始盛黨與傾一時歐陽
 修亦善之勸洵與㳺洵曰吾知其人矣作辨奸論畧
 曰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
 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
 豈其情也哉凡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慝洵既
 沒三年而安石用事其言果驗
置陜西估馬司
 命薛向領之時有詔修馬政命學士呉奎等經度之
[016-16b]
 奎等言牧馬在於得人汧渭之間未嘗無牧而非子
 獨能蕃息於周河隴之間未嘗無牧而張萬歳獨能
 蕃息於唐此得人之效也然得人而不久其任久其
 任而不使專其事專其事而不臨之以賞罰亦不可
 以有功今陜西馬價多出解鹽復領陕西財賦可專
 委之仍俾擇地置監益市西馬牧之乃命向専領本路
 監牧及買馬事仍置買馬場於原渭州徳順軍而羣牧
 使歐陽修又言今之馬政皆因唐制而馬多少不同者
[016-17a]
 唐牧地皆與馬性相宜今或淪異域或為民田請下河
 東京西訪草地置監河北諸監有不宜馬者可行廢罷
罷同提㸃刑獄置轉運判官
 江南等十一路
冬十一月罷内臣寄遷法
 趙槩言御藥院内臣有遷官至遥領防團者謂之闇
 轉於是詔自今當轉出外而特留者毋得累寄所遷
 資序
[016-17b]
十二月以吕公弼知成都府
 公弼初至人疑其少威斷㑹營卒犯法當杖不肯受
 曰寧請劒不能受杖公弼再三諭之不從乃曰杖國
 法不可不受劒汝所請亦不汝違也命杖而後斬之
 軍中肅然
辛丑嘉祐六年春二月親試舉人
 賜王俊民等及第出身有差
三月富弼罷
[016-18a]
 以母喪去位
罷大燕
 以富弼丁母喪故也同知禮院晏成裕言君臣之義
 哀樂同之請罷春燕以表優卹大臣之意上亟從之
夏四月以包拯為樞宻副使解唐介等言職
 初除陳旭為樞宻副使或言旭因結宦者史志聰王
 世寜等故有此命諫官趙抃御史范師道吕誨等遂
 交章論列上以章示旭旭奏臣前任言職彈斥内臣
[016-18b]
 如楊懷敏何誠用武繼隆劉恢輩多坐黜逐今言者
 乃以汙臣乞付吏辨遂家居求罷上手詔出之介等
 復闔門待罪頃之復出如是者數四上詔輔臣曰凡
 除拜二府朕初豈容内臣預議耶介等章十七上遂
 兩罷之旭知定州介洪州抃䖍州師道福州誨江州
 初嘉祐四年夏師道同知諫院上言竊聞諸閣女御
 以董周育公主御寳宣制並為才人不自中書出詔
 而掖庭覬覦遷拜者甚多董周之遷可矣女御何人
[016-19a]
 而遷乎才人品秩既髙古有定員若使諸閣皆遷則
 不復更有員數矣且一才人之俸月直中户百家之
 賦况誥命之出不自有司豈盛世之事耶恐斜封墨
 敕復見於今日矣
五月授顔復等官
 先是諸路舉行義文學之士二十三人至者十六人
 皆館於太學即舎人院試論䇿賜出身五人辭不能
 試亦以試将作監主簿命之
[016-19b]
六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初司天監言當食六分之半至是食四分而雲隂雷
 雨渾儀所言不為灾中丞王疇言頃歳日食正陽實
 亦隂晦羣臣集班表賀甚非陛下畏天之意同判禮
 部司馬光亦言日食京師不見四方須有見人天意
 若曰人君為隂邪所蔽災慝甚明天下皆知其憂危
 而朝廷獨不知爾蝕不及分者歴官當治其罪而羣
 臣皆欲稱賀上下相蒙詔毋賀
[016-20a]
富弼辭起復
 故事執政遭喪皆起復弼謂兵革變亂不可用於平
 世上五遣使起之卒不從
以王安石知制誥
 去冬除安石及司馬光同修起居注光五辭而後受
 安石終辭之後復命之辭至七八月乃受於是徑遷
 知制誥安石遂不辭官矣嘗有詔舎人院不得申請
 除改文字安石言若詞頭所批事情不盡而不得申
[016-20b]
 請自非大臣欲傾側為私則立法不當如此陛下舉
 天下之事屬之七八大臣大臣之弱者則不敢為陛
 下守法以忤諫官御史强者則恣行所欲諫官御史
 亦無敢忤者陛下方爾聽其所為而無所問安有朝
 廷如此久而無亂者乎安石由是與執政忤
秋七月司馬光入對
 光時同知諫院進三劄一論君德有三曰仁曰明曰
 武仁者非嫗喣姑息之謂也興教化修政治養百姓
[016-21a]
 利萬物此人君之仁也明者非煩苛伺察之謂也知
 道誼識安危别賢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武者非
 强亢暴戾之謂也惟道所在斷之不疑奸不能惑佞
 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故仁而不明猶有良田而不
 能耕也明而不武猶視苗之穢而不能耘也武而不
 仁猶知穫而不知種也三者兼備則國治强闕一則
 衰闕二則危闕三者無一焉則亡自生民以来則未
 之或改也臣不勝區區觸死忘生竊見陛下天性慈
[016-21b]
 惠謹微接下子育元元汎愛群生雖古聖王之仁殆
 無以過然自踐阼以来垂四十年夙夜孜孜以求至
 治而朝廷紀綱猶有虧缺閭里窮民猶有怨歎意者
 羣臣不肖不能宣揚聖化将陛下之於三德萬分一
 亦有所未盡歟臣聞春秋傳曰慶賞刑威曰君臣幸
 得以終起居注日侍黼扆之側伏見陛下推心御物
 端拱淵黙羣臣各以其意有所敷奏陛下不復詢訪
 利害考察得失一皆可之誠使陛下左右前後股肱
[016-22a]
 耳目之臣皆忠實正人則如此至善矣或出於不意
 有一奸邪在側豈可不為之寒心哉夫善惡是非與
 混淆若待之如一無所别白或知其善而不能賞知
 其惡而不能罰則善者日懈惡者日勸善者懈惡者
 勸雖有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稷契伊吕周召之臣以
 此求治猶鑿氷而取火適楚而北行也伏望陛下少
 垂聖思以推天地之至仁廓日月之融光奮乾剛之
 威斷善無微而不録惡無細而不誅則唐虞三代之
[016-22b]
 隆何遠之有其二論御臣曰臣聞至治之道無出在
 三而已一曰任官二曰信賞三曰必罰國家累日月
 以進秩循資歴而授任又采名不采實誅文不誅意
 陛下誠能博選在下之士有德行者掌教化有文學
 者待顧問有政術者為官長有勇畧者為将帥有功
 則増秩加賞而勿徙其官無功則降黜廢棄而更求
 能者有罪則流竄刑誅而勿加寛貸如是而朝廷不
 尊萬事不治百姓不安四夷不服臣請伏面欺之誅
[016-23a]
 其三論揀軍言務精不務多止以其一留中其二送
 中書其三送樞宻院光疏千餘言未幾復言數赦之
 弊繼又進五規曰保業曰惜時曰遠謀曰謹微曰務
 實其保業畧曰天下重器也得之至艱守之至艱王
 者始受天命之時天下之人皆我比肩也相與角智
 力而爭之智竭不能抗力屈不能支然後肯稽顙而
 為臣當是之時有智相偶者則為二力相參者則為
 三愈多則愈分自非智力首出於世則天下莫得而
[016-23b]
 一也斯不亦得之至艱乎及夫繼體之君羣雄已服
 衆心已定上下之分明强弱之勢殊則中人之性皆
 以為子孫萬世如泰山之不可揺也於是有驕惰之
 情生驕者玩兵黷武窮泰極侈神怒不恤民怨不知
 一旦渙然四方糜潰秦隋之季是也惰者沈酣宴安
 慮不及遠善惡雜糅是非顛倒日復一日至於不振
 漢唐之季是也二者或失之强或失之弱其致敗一
 也斯不亦守之至艱乎臣竊觀自周室東遷以来王
[016-24a]
 政不行諸侯並僣分崩離析不可勝紀凡五百有五
 十年而合於秦秦虐用其民十有一年而天下亂又
 八年而合於漢漢為天子二百有六年而失其柄王
 莽盜之十有七年而復為漢更始不能自保光武誅
 除僣偽凡十有四年然後能一之又一百五十有三
 年董卓擅朝州郡瓦解更相吞噬至於魏氏海内三
 分凡九十有一年而合於晉晉得天下纔二十年惠
 帝昏愚宗族搆難劉石乗釁濁亂中原散為六七聚
[016-24b]
 為二三凡二百八十有八年而合於隋隋得天下纔
 二十有八年煬帝無道九州幅裂八年而天下合於
 唐唐得天下一百有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於酒
 色養其疽囊以為子孫不治之疾於是漁陽竊發而
 四海横流矣肅代以降方鎮䟦扈號令不從朝貢不
 至名為君臣實為讎敵陵夷衰微至於五代三綱頽
 絶五常殄滅懷璽未煖處宫未安朝成夕敗有如逆
 旅鄙亂相尋戰争不息流血成川澤聚骸成邱陵太
[016-25a]
 祖皇帝受命於上帝起而拯之躬擐甲胄櫛風沐雨
 東征西伐掃除海内當是之時食不暇飽寢不遑安
 以為子孫建太平之基大勲未集太宗皇帝嗣而承
 之凡二百二十有五年然後大禹之迹復混而為一
 黎民遺種始有所息肩矣由是觀之上下凡一千七
 百餘年天下一統者五百餘年而已其間時時小有
 禍亂不可悉數國家自平河東以来八十餘年内外
 無事然則三代以来治平之世未有若今之盛者也
[016-25b]
 今民有十金之産猶以為先人所營苦身勞志謹而
 守之不敢失墜况於承祖光美之業奄有四海傳祚
 萬世可不重哉可不慎哉惜時畧曰夏至陽之極也
 而一隂生冬至隂之極也而一陽生故盛衰之相乗
 治亂之相生天地之常經自然之至數也其在周易
 泰極則否否極則泰豐亨宜日中孔子傳之曰日中
 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虚與時消息而况於人乎况
 於鬼神乎是以聖人當國家隆盛之時則戒懼彌甚
[016-26a]
 故能保其令聞永乆無疆也逺謀畧曰詩云迨天之
 未隂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
 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迨
 天之未隂雨者國家閒暇無災害之時也徹彼桑土
 者求賢於隱微也綢繆牖户者修敇其政治也謹微
 畧曰周易坤之初六曰履霜堅氷至霜者寒之始也
 氷者寒之極也坤之初六於律為林鍾於歴為建未
 之月陽氣方盛而隂氣已萌物之未知也是故聖人
[016-26b]
 謹之曰履霜堅氷至言為人君者當絶惡於未形杜
 禍於未成也繫辭曰知㡬其神乎君子知微知彰知
 柔知剛萬夫之望又曰太宗皇帝命王繼恩討蜀亂
 平之宰相請除宣徽使太宗不許曰宣徽使位亞兩
 府使繼恩為之是宦官執政之漸也宰相固請太宗
 怒切責宰相特置宣政使以授之又曰夫宴安怠惰
 肇荒淫之基竒巧珍玩發奢泰之端甘言卑辭啟僥
 倖之途附耳屏語開讒賊之門不惜名器導僣逼之
[016-27a]
 源假借威福授陵奪之柄凡此六者其初甚微朝夕
 狎玩未覩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則
 用力百倍矣務實畧曰夫安國家利百姓仁之實也
 保基緒傳子孫孝之實也辨貴賤立綱紀禮之實也
 和上下親逺邇樂之實也決是非明好惡政之實也
 詰奸邪禁暴亂刑之實也察言政試政事求賢之實
 也量材能課功狀審官之實也詢安危訪治亂納諫
 之實也選勇果習戰鬭治兵之實也實之不存雖文
[016-27b]
 之盛美無益也
諸路大水
 河北京畿等路
八月䇿制科
 得王介蘇軾蘇轍言極切直胡宿請黜之上曰以直
 言召入奈何以直棄之於是軾入第三等介轍第四
 等知制誥王安石意轍右宰相專攻人主比之谷永
 不肯撰詞宰臣韓琦曰此人語謂宰相不足用欲得
[016-28a]
 婁師徳郝處俊而用之尚以谷永疑之乎已而楊畋
 見上曰蘇轍臣所屬也陛下赦其狂直而收之乞宣
 付史館上悅從之
閏月以曽公亮同平章事
 張昇樞宻使歐陽修參知政事胡宿樞宻副使宿既
 被用專以顧惜大體為説聞更張革弊則曰變法古
 人所難不務守祖宗成法而徒務紛紛無益於治也
 時韓琦為首相法令典故問公亮文學之事問修百
[016-28b]
 官奉法循理朝廷稱治
冬十月定内侍磨勘法
 自祖宗時内臣未嘗磨勘轉官惟有功乃遷景祐初
 内臣入仕三十年累有功勤經十年未嘗遷者聽奏
 旨蓋猶未有磨勘定格慶歴以後其制漸隳有入仕
 才五七年遷至髙品者兩省因著十年磨勘之制至
 是患其幸進令並理三十年磨勘知諫院楊畋言文
 臣七遷而内臣始得一磨勘其法不均詔髙品以上
[016-29a]
 仍舊十年無勞績而嘗坐罪徒者即倍其年畋為言
 事官顧以士人比閹寺議者譏之
皇姪宗實辭起復知宗正寺
 上在位四十一年皇嗣未立諫官御史交章進說乆
 之言者稍怠宰臣韓琦乗間請曰皇嗣者天下安危
 之所係自昔禍亂之起由䇿不早定也今陛下春秋
 已髙未有建立何不擇宗室之賢者而定之為宗廟
 社稷之計乎一日琦取孔光傳進曰漢成帝即位二
[016-29b]
 十五年無嗣立弟之子定陶王為太子成帝中材之
 主猶能之况陛下之聖哉奈何乆不定至是諫官司
 馬光復上疏且面言其事而知江州吕誨亦請早立
 皇嗣頃之琦與曽公亮張昇歐陽修又極言之上曰
 宗子自有賢智可付天下者卿等其勿憂琦請其名
 上以名示之琦復奏曰大事也願陛下審思之翌日
 復請上曰決矣時皇姪岳州團練使宗實方服漢王
 喪乃降詔起復宗實四表請終喪從之
[016-30a]
 光之復見上也言向者進説陛下欣然無難今寂無所
 聞此必有小人者間之小人無遠慮特欲倉卒之際
 援立所厚善者爾唐自文宗以後立嗣皆出於左右
 之意至有稱定䇿國老門生天子者上大感悟曰送
 中書光見琦等曰諸公不及今定議異日夜半禁中
 出寸紙以某人為嗣則天下莫敢違琦等皆唯唯曰
 敢不盡力
是歳初立考課法
[016-30b]
 治平三年考課院言知磁州李田再考在劣等降監
 淄州鹽酒稅務坐考劣降等自田始
壬寅嘉祐七年春正月詔南郊奉太祖定配
 改温成廟為祠殿先是諫官楊畋論水災由郊廟未
 順下禮院禮院言對越天地神無二主唐垂拱中始
 用三祖同配至開元親享遂罷之皇祐詔書南郊三
 聖並侑後遞配未㡬復並侑為定制雖出孝思然頗
 違禮經又温成立廟城南禮同太廟亦有司之失復
[016-31a]
 下兩制議而王珪等曰饗帝不可以瀆故郊無二主
 親親不可以僣故廟止其先今三后並侑欲以致孝
 也而適所以瀆乎後宫有廟欲以廣恩也而適所以
 僣乎享親請如禮官議詔從之
二月更江西鹽法
 舊自海陵漕鹽至江湖常恐濫惡而價髙嶺鹽善而
 價賤䖍汀二州民多盜販嶺鹽持甲兵往来或殺傷
 捕卒則聚而為盜而江西官糶鹽嵗纔百萬斤朝廷
[016-31b]
 患之先是蔡挺知南安軍嘗條奏利害乃命挺為江
 西提刑使之制置挺令民首納私藏兵械以給捕卒
 而令販黄魚籠挾鹽不及二十斤不以甲兵自隨者
 止輸筭勿捕選官之淮南運新鹽嚴綱吏賞罰以官
 數之餘畀之於是官鹽減價而盜販衰息嵗増賣鹽
 四十餘萬遂著於令
諸路大水
 河北陕西等路遣使察獄
[016-32a]
夏五月以司馬光仍知諫院
 初光與吕公著並召試中書及除光知制誥以文不
 工固辭乃復命以是職光疏畧曰竊以國家之治亂
 本於禮而風俗之善惡係於習赤子之啼無有五方
 其聲一也及其長也則言語不通飲食不同有至死
 莫能相為者是無他焉所習異也是故上行下效謂
 之風薰蒸漸漬謂之化淪胥委靡謂之流衆心安定
 謂之俗及夫風化已失流俗已成則雖有辨智弗能
[016-32b]
 諭也彊毅不能制也重賞不能勸也嚴刑不能止也
 自非聖人得位而臨之積百年之功莫之能變也周
 易履之象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故天子之令必
 行於庶人使天下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
 率從詩曰勉勉我王綱紀四方此禮之本也昔三代
 之王皆習民以禮故子孫數百年享天之禄及其衰
 也雖以晉楚齊秦之强不敢暴蔑王室豈其力不足
 哉知天下之不已與也於是乎翼戴王命以威懷諸
[016-33a]
 侯莫敢不從所以然者猶幸先王之遺風餘俗未絶
 於民故也其後日以衰薄下陵上替晉平公之世魯
 子服回如晉還謂季孫意如曰晉之公室將遂卑矣
 六卿强而奢傲将因是以習習實為常能無卑乎其
 後趙魏韓氏卒分晉國習於君臣之分不明故也降
 及漢氏雖不能若三代之盛王然猶尊君卑臣敦尚
 名節以行義取士以儒術化民是以王莽之亂民思
 劉氏而卒復之赤眉雖羣盜猶立宗室以從民望王
[016-33b]
 郎矯託名氏而燕趙響應董卓之亂袁紹以誅卓為
 名而州郡雲合曹操挾獻帝以令諸侯而天下莫能
 與之敵操之心豈不欲廢漢而自立哉然沒身不敢
 為者畏天下之人疾之也自魏晉以降人主始貴通
 才而賤守節人臣始尚浮華而薄儒術以先王之禮
 為糟粕而不行以純固之士為鄙樸而不用於是風
 俗日壞入於偷薄叛君不以為恥犯上不以為非惟
 利是從不顧名節至於有唐之衰麾下之士有屠逐
[016-34a]
 元帥者朝廷不能討因而撫之拔於行伍授之以旄
 鉞其始也取偷安一時而已及其久也則衆庶習於
 聞見以為事理當然不為非禮不為無義是以在上
 者惴惴然畏其下在下者睽睽焉伺其上平居則酒
 肉金帛甘言屈體以相媚悅得間則銛鋒利刃狠心
 詭計以相屠膾成者為賢敗者為愚不復論尊卑之
 序是非之理陵夷至於五代天下蕩然莫知禮義為
 何物矣是以世祚不永遠者十餘年近者三四年敗
[016-34b]
 亡相屬生民塗炭及大宋受命太祖太宗知天下之
 禍生於無禮也於是以神武聰明躬勤萬㡬征伐刑
 賞斷於聖志然後人主之勢重而羣臣懾服矣於是
 翦削藩鎮齊以法度擇文吏為之佐以奪其殺生之
 柄擥其金糓之富選其麾下精銳之士聚諸京師以
 僃宿衛制其腹心落其爪牙使不得陸梁然後天子
 諸侯之分明而悖亂之原塞矣於是節度使之權歸
 於州鎮将之權歸於縣又分天下為十餘路各置轉
[016-35a]
 運使以察州縣百吏之臧否復漢部刺史之職使朝
 廷之令必行於轉運使轉運使之令必行於州州之
 令必行於縣縣之令必行於吏民然後上下之序正
 而紀綱立矣於是申明軍法使自押官以上各有階
 級以相臨統小有違犯罪皆誅死然後行伍之政肅
 而士用命矣此皆禮之大節也故能四征不庭莫不
 率服汛掃九州而陟禹之迹至於真宗重之以明德
 繼二聖之志夙夜孜孜宣布善化銷鑠惡俗以至於
[016-35b]
 今治平百年頑民殄絶衆心咸安此乃曠世難成之
 業陛下當戰戰栗栗守而勿失者也臣竊見陛下有
 中宗之嚴恭文王之小心而小大之政多謙讓不決
 委之臣下誠使所委之人常得忠賢則可矣萬一有
 奸邪在焉豈不危甚矣哉古人所謂委任而責成功
 者擇人而授之職叢脞之務不身親之也至於爵禄
 廢置殺生予奪不由己出不可也又言頃以西鄙用
 兵權置經畧安撫使一路之兵得以便宜從事及西
[016-36a]
 事平因而不廢河東一路總二十二州向時節度使
 之權不能及矣又将相大臣典州者多以貴倨自持
 轉運使欲舉職業往往違戾而不從又言自景祐以
 来頗行姑息之政胥吏讙譁斥逐中丞輦官悖慢廢
 退宰相衛士凶逆而獄不窮姦軍人罵三司使以為
 非犯階級疑於用法朝廷雖特誅其人而已停之卒
 復收養之其餘有一夫流言於道路而為之變令推
 恩者多矣凡此數者殆非所以習民於上下之分也
[016-36b]
 夫朝廷者四方之表儀也朝廷之政如是則四方必
 有甚者矣於是元帥畏偏裨偏裨畏将校將校畏士
 卒奸邪怯懦之臣至有簡省教閱使之驕惰保庇羸
 老使之繁冗屈撓正法使之縱恣詆訾粟帛使之憤
 惋甘言謟笑靡所不至於是士卒翕然譽之而歸怨
 於上矣彼既為之則此傚之下既言之則上從之前
 既行之則後襲之茍彼為而此不傚下言而上不從
 前行而後不襲則怨怒聚於其身而禍亂生矣長此
[016-37a]
 不已日滋月益民之耳目習而安之此有以異唐之
 季世乎後魏孝明帝時征西將軍張彛子仲瑀上封
 事欲抑損武人不預清品羽林虎賁千餘人焚彛第
 殺彛父子官為收捕凶强者八人斬之其餘大赦以
 安之懷朔鎮人高歡時奉使至洛陽見之歸而散家
 財以結客曰朝政如此事可知矣於是始有飛揚之
 志由是觀之紀綱不立則奸雄生心矣夫祖宗苦心
 焦思以變衰唐之俗而陛下髙拱熟視以成後魏之
[016-37b]
 風此臣之所以為陛下痛惜也又上疏論財利曰為
 今之術在隨材用人而久任之在養其本原而徐取
 之在減省浮冗而省用之國初三使司副判官専擇
 曉錢穀者為之近嵗多用文辭之士以為文臣進遷
 之資途不論其習與不習也又居官者出入遷徙有
 如傳舎臣欲精選曉練錢穀者為三司判官自權為
 正三司副使缺選於判官三司缺選於副使久任三
 司使而有實效者増其秩使與兩府同又言今天下
[016-38a]
 之民農者不過二三而浮食者常七八欲倉廩之實
 其可得乎又言商賈志於利而縣官數以一切之汰
 棄信而奪之是以茶鹽棄捐征稅耗損凡以此也又
 言陛下天資恭儉而左右侍御宗戚貴近爭尚侈靡
 先朝公主在宫中俸錢月不過五千其餘月給大扺
 倣此今何啻數十倍矣又内藏庫專以内臣掌之不
 領於三司多少虚實有司莫得而知又食貨窮乏而
 宰相不憂以為非己之職也願復置總計使使宰相
[016-38b]
 領之光二疏凡八千餘言
秋七月河決北京
八月立宗實為太子
 賜名曙尋加齊州防禦鉅鹿郡公
 時宗實力辭宗正琦曰宗正誥勅付閣門故得不受
 若立為皇子則凡降一詔書定矣上以為然張昇進
 曰陛下疑之否上曰朕何疑欲民心先有所係屬昇
 再拜稱賀琦等乞手札付外施行琦至中書召王珪
[016-39a]
 草詔珪疑焉請對曰此大事也後不可悔上指心曰
 朕意決矣議遂定
 初皇子辭命記室周孟陽問皇子曰太尉稱疾堅卧
 其義安在曰非敢邀福以避禍也孟陽曰假如得請
 歸藩遂能無患乎皇子撫榻而起曰吾慮亦及此遂
 入内良賤不滿三十口行李蕭然惟書數橱而已中
 外聞之相賀
 李度皇子位伴讀王獵說書
[016-39b]
九月辛亥大享明堂奉真宗配
 初禮院言皇祐參用南郊百神之位不應祀法宜如
 唐制設昊天上帝五方帝位以真宗配而五人帝五
 官神從祀餘皆罷前者嘗停孟冬之薦今明堂去孟
 冬日尚遠請復薦廟前者祖宗並侑今獨配前者地
 祇神州並享今以配天而亦罷皆變禮中之大者也
 又開元開寳二禮五帝無親獻儀詔恭依而行親獻
 至是設昊天上帝五方帝位以真宗配而五人帝五
[016-40a]
 官神從祀餘皆罷
 赦文天下寺觀未有名額者特賜名諫官司馬光言
 竊以佛老之教無益治世而聚匿㳺惰耗蠧良民是
 以國家法令明著有創造寺觀一間以上聽人陳吿
 科違制之罪仍即令毁撤臣聞為上者洗濯其心一
 以待民是以令行禁止而莫敢不從今立法以禁之
 於前而發赦以勸之於後則凡國家之令将使民何
 所從乎其赦文一節乞更不施行庶使號令為民所
[016-40b]
 信而㳺惰不能為奸也
 英宗治平四年正月詔民間先私造寺觀及三十間
 者悉存之賜名夀聖
冬十月賜常平糴本錢
 諸路凡百萬緡
十二月幸龍圖天章閣
 召輔臣從官皇子宗室主兵官觀祖宗御書又幸寳
 文閣為飛白書分賜從臣遂燕羣玊殿未幾再詔從
[016-41a]
 臣於天章閣觀瑞物復燕羣玉殿上曰天下久無事
 今日之樂與卿等共之宜盡醉勿辭又召宰臣韓琦
 至榻前别賜酒一巵從臣霑醉至暮而罷
癸夘嘉祐八年春二月上不豫
 輔臣奏事福寜殿西閣見上所御幄帟裀褥皆質素
 暗敝上顧韓琦等曰朕居宫中自奉止如此此亦生
 民之膏血也何輕費之哉

[016-41b]
三月賜舉人第
 覆試舉人如常例上不御殿賜許將以下及第出身
 有差
上崩於福寜殿
 年五十四在位四十二年諡曰神文聖武明孝廟號
 仁宗上性至孝天禧中立為皇太子涕泣累日至於
 減膳謂當出宫不得日侍帝后左右真宗慰諭之曰
 此特加恩爾未出宫也上乃悅復膳如常即位年十
[016-42a]
 三臨朝端莊事天地宗廟齊慄若不勝或時災變必
 跣足露立致禱愛重民力於宫室池臺無所興作三
 司嘗欲以玊清昭應宫地為御苑曰吾先帝苑囿猶
 以為廣可更侈乎監修南京鴻慶宫内侍請於本宫
 隙地建皇帝本命殿曰建宫觀所以為民祈福豈可
 勞民以自奉耶其遇本命殿道場日只令設板位祠
 之則其不輕營膳從可知矣異時州郡上雨暘後或
 畏罪不敢言使民不得除租賦乃命著令毋罪長吏
[016-42b]
 而除民租又奏水災不實者有司請加罪曰不猶愈
 於奏祥瑞乎吏部選人一坐失入死罪皆終身不得
 遷隴州官吏坐誤斷重辟㑹赦當原上特貶權州事
 孫濟為雷州參軍判官以下除名配廣南衙前州縣
 吏配刺沙門島及廣南牢城仍詔以濟等誅陷非辜
 之罪戒天下凡大辟有疑及情可矜者並令讞上所
 活嵗以千計嘗諭輔臣曰朕未嘗詈人以死况敢濫
 刑罰哉民有户絶田産有司聽奏裁曰此皆編民朝
[016-43a]
 夕自營者何必利其入官詔給與其出嫁女及同居
 外甥愛養元元之念未嘗少釋於懷遺制下雖在深
 山窮谷莫不奔走悲號而不能止豈非德澤涵養之
 至耶廟號曰仁不亦宜乎
 程顥嘗言仁祖時北使進言髙麗自来臣屬北朝近
 来職貢全缺殊失臣禮今欲加兵又聞臣屬南朝今
 來報知仁祖不答及将去也召而前語之曰適議髙
 麗事朕思之只是王子罪不干百姓事今既加兵王
[016-43b]
 子未必能誅得且是屠戮百姓北使遂屈無答不覺
 汗流浹背俯伏於地歸而寢兵他都不言彼兵事勢
 只看這一箇天地之量亦誠有以格他也
 魏泰記仁宗聖性仁恕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
 不寐而甚饑思食燒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
 曰比聞禁中每有取索外面遂以為例誠恐自此逐
 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嵗月之久害物多矣豈可
 不忍一夕之饑而啟無窮之殺也時左右皆稱萬嵗
[016-44a]
 至有感泣者而史臣所載嘉祐中上詔三司使張方
 平曰監御厨竇昭齊等燕日擅殺羊羔且羊羔物未
 成者枉其生理嘗戒使勿殺今復殺之不可不懲特
 令衝替其愛物類如此
 陳師道記十閣獻蛤蜊每枚千錢一獻二十八枚仁
 宗曰我嘗戒爾輩勿為侈靡今一下箸費二十八千
 吾不堪也遂不食
 范祖禹曰仁宗愛人恤物之仁在位四十二年未嘗
[016-44b]
 一日而忘其誠之所及上極於天下達於地内則諸
 夏外則夷狄山川鬼神草木無不及者誠之至也契
 丹主嘉祐中以其三世畫像来求聖容曰思見而不
 可得故來求聖容而見之也其後遼使云今於慶州
 崇奉每夕宫人理衣衾朔日月半上食食氣盡登臺
 而燎之曰燒飯惟祀天與祖宗則然北陲自黄帝以
 来為諸夏患未有事中國之君禮文如此其隆者書
 曰至諴感神矧兹有苗其謂是矣
[016-45a]
 時上暴崩皇后敕左右毋得輒發哭斂門鑰悉至於
 前授衛士甲宿衛畢乃召皇子
夏四月朔皇子即皇帝位
 未明皇子入及明韓琦等至后傳詔皇子即位皇子
 固避數四左右被以御服掖就榻召翰林學士王珪
 草制百官入班福寜殿前韓琦讀遺制皇子即位御
 東楹見百官
大赦
[016-45b]
尊皇后為皇太后
 後名其宫曰慈夀
上不豫詔請皇太后權同聽政
 上養疾於柔儀殿之西室太后居東室垂簾輔臣日
 至西室候問東室奏事
 司馬光上疏太后言章獻明肅保祐先帝用賢退奸
 有大功於趙氏特以親用外戚小人負謗天下今初
 攝大政大臣忠厚如王曽清純如張知白剛正如魯
[016-46a]
 宗道質直如薛奎者當信用之鄙猥如馬季良䜛諂
 如羅崇勲者當疏遠之則天下咸服又言趙氏安則
 百姓皆安况於曹氏必世世享富貴明矣趙氏不安
 則百姓塗地曹氏雖欲獨安其可得乎
作皇帝恭膺天命之寳
 歐陽修篆文時大行受命寳與平生衣冠器用將舉
 以葬故别製此既而學士范鎮奏大行受命寳望陛
 下寳而用之示有所傳付命兩制議而王珪等曰受
[016-46b]
 命寳猶昔傳國璽也宜為天子傳器不當改作時已
 别製珪等議格不用
立京兆郡君髙氏為皇后
 瓊曽孫女母曹氏皇太后親姊后四嵗與上同育於
 禁中既長出宫婚於濮邸至是正位
五月以富弼為樞宻使同平章事
 時已除喪
上始親政
[016-47a]
 上既聽政司馬光上疏言陛下事太后孝謹撫諸公
 主慈愛此誠仁孝之至願陛下聖心謹終如始三年
 之喪自天子達於庶人一也陛下雖遵遺詔二十七
 日而釋服至於宫中吉慶之事並皆俟三年然後復
 常禮為人後者為之子蓋以特重於大宗則宜降其
 小宗孝宣不加尊號於衛太子史皇孫光武不加尊
 號於鉅鹿都尉南頓君至於哀安桓靈自旁親入繼
 皆進尊其祖父此不足為孝而適足犯義傷禮願陛
[016-47b]
 下深以為鑒
六月廣太廟為八室
 初禮院請増廟室觀文殿學士孫抃等以為七世之
 廟據父子而言兄弟則昭穆同不得以世數數之國
 朝禘祫圖太祖太宗同居昭位南向真宗居穆位北
 向蓋先朝稽用古禮著之祀典大行神主祔廟請増
 為八室以備天子祀七世之禮詔從之於是龍圖閣
 直學士盧士宗天章閣待制司馬光以為太祖以上
[016-48a]
 之主雖屬尊於太祖親盡則遷蓋太祖未正東向故
 止祀三昭三穆已正東向則并昭穆為七世唐惟眀
 皇立九室祀八世事不經見今以太祖太宗為一世
 則大行祔廟僖祖親盡遷夹室祀三昭三穆於先王
 典禮及近世之制無不符合復詔抃等議議曰自唐
 至周廟制不同而皆七世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
 七是也今僖祖雖非始封要為始祖方廟數未過七
 世遂遷其主不合禮意宜存僖祖之室以備七世詔
[016-48b]
 又從之
停制科
 趙卨等十七人将来科場使赴秘閣就試
秋七月初日御殿
 初御紫宸退御垂拱輔臣奏事上自六月後以疾不
 御殿至是始見羣臣感動者久之其後雙日御前殿
 隻日御後殿太后乃御内東門小殿垂簾二府奏事
 太后意有疑則曰公等更議之再奏乃可未嘗出已
[016-49a]
 事涉曹氏及内臣無絲毫假借中外章奏下二府者
 日殆百通二府考㑹擬議近則數日遠至旬月及進
 呈太后一見舉大意無所忘失樞宻院使富弼謂副
 使呉奎曰君等名强記能如是乎奎言非所及也
 上初以憂疑得疾舉措或改常度其遇宦官尤少恩
 左右多不悅者乃共為讒間兩宫遂成隙太后對輔
 臣嘗及之韓琦因出危言感動太后曰臣等只在外
 見得官家内中保護全在太后若官家失照管太后
[016-49b]
 亦未得安穩太后驚曰相公是何言自家更切用心
 琦曰太后照管則衆人自然照管矣同列為縮頭流
 汗或謂琦曰不太過否琦曰不如此不得間有傳上
 在禁中過失事衆頗惑之琦曰豈有殿上不曽錯了
 一語而入宫門即得許多錯琦固不信也傳者亦少
 息
 司馬光上太后及上疏言皇帝非太后無以君天下
 太后非皇帝無以安天下萬一奸人有涉離間者當
[016-50a]
 立行誅戮後又上太后疏言皇帝内則仁宗同堂兄
 之子外則殿下之外甥壻童㓜之年鞠育於宫中天
 下至親何以過之殿下聰明睿知詎可責有疾之人
 以無疾之禮耶又以疏諫上曰古之至孝者雖有不
 慈之母猶能使之感動歡悅况太后聖善之德著聞
 四方陛下豈不思有以慰安之也
 知諫院呂誨上太后書言聞上疾未間言或荒忽殿
 下㡬至不能容覆竊慮小人隂為交鬬以生他事且
[016-50b]
 言三十年保育之功一朝而棄竊為殿下惜之又以
 書勸上盡孝道親藥物開陳切至多人所難言者
冬十月葬仁宗於永昭陵
 初議上大行皇帝諡學士王珪曰古者賤不誄貴㓜
 不誄尊禮天子稱天以誄之欲稽典禮先請於南郊
 詔從之遂為定制
 初禮院奏准畫日孟冬薦饗太廟改為祫祭按春秋
 閔公即位二十二月喪未除而行吉禘三傳譏之真
[016-51a]
 宗以咸平二年六月除喪至十月乃祫祭仁宗天聖
 元年四月有司誤通天禧舊禘之數在再期之内接
 行禘祭故四十二年之間九禘八祫例皆太速事失
 於始則嵗月相乗不可得而正矣今年未大祥未可
 袷明年未可禘今年十月乞依舊時饗從之
 韓琦歸自陵下太后遣中使以上所冩歌詞并宫中
 過失事付韓琦琦對使者焚毁及進對簾前太后嗚
 咽流涕具言之曰老身殆無所容須相公作主琦曰
[016-51b]
 此病固爾病已必不然子病母可不容之乎太后不
 懌歐陽修繼言曰昔温成驕恣太后處之裕如安有
 母子之間而反不忍耶太后意稍和他日琦等見上
 上曰太后待我無恩對曰自古帝王獨稱舜為大孝
 惟父母不慈愛而子不失孝乃可稱爾正恐陛下事
 太后未至父母豈者不慈愛者上大悟自是亦不復
 言太后短矣
十二月初御經筵
[016-52a]
 召吕公著侍講論語劉敞侍讀史記越明年夏四月
 上諭内侍曰方日永講讀侍對未食必勞倦自今視
 事畢不俟進食即御經筵故事講讀畢拜而退上命
 毋拜遂以為常
置寳文閣
 以藏仁宗御書命學士王珪撰記
 治平四年詔以英宗御書附藏
 元祐四年又詔以神宗御集附藏
[016-52b]
 
 
 
 
 
 
 
 九朝編年備要巻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