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11 兩漢刋誤補遺-宋-吳仁傑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兩漢刋誤補遺卷七
            宋 吳仁傑 撰
  騶虞一
囿騶虞之珍羣刊誤曰此言騶虞可致于囿中歐陽公
曰賈誼謂騶者文王之囿名虞司獸也仁傑按韓魯詩
傳曰梁騶者天子之田也騶虞天子掌鳥獸官賈生所
云蓋本于此記禮者亦云騶虞樂官備鄭康成注周官
[007-1b]
王奏騶虞云騶虞聖獸疏引山海經云騶虞獸説與毛
詩同今攷山海經載林氏國有珍獸尾長于身名曰騶
吾此獸與騶虞之詩音讀本異吾當讀如允吾之吾而
伏生書大傳乃云于林氏怪獸尾倍其身名曰虞鄭康
成因曰虞蓋騶虞而郭璞于山海經遂云吾宜作虞者
誤也
  騶虞二
封襌文于傳載之云受命所乘刊誤曰如長卿所云元
[007-2a]
狩以前皆當有此瑞史不徧記何也仁傑按長卿言符
瑞大都不過三事序與頌互見其文序云囿騶虞頌則
曰般般之獸樂我君囿序云犧雙觡共抵之獸頌則曰
濯濯之靈游彼靈畤序云招翠黄乘龍于沼頌則曰宛
宛黄龍服䖍謂麟指武帝獲白麟事是在元狩元年孟
康謂乘龍指余吾水中神馬事是在二年獨騶虞一事
無所攷見故刊誤疑元狩以前當有此瑞然非史不盡
記是于禇先生補傳有之按史記建章宫後閣重櫟中
[007-2b]
有物出焉其狀若麋武帝詔東方朔視之朔曰所謂騶
牙者也長卿所指豈謂是乎山海經曰騶吾為珍獸故
長卿有騶虞珍羣之語其頌曰昔聞其聲今睹其來厥
塗靡從天瑞之證蓋以其出于建章宫後莫知其所從
來故也顔注上文亦云騶虞自擾而充苑囿但不悟其
為騶牙且曼倩言逺方當來歸義後一歳昆邪王果降
按昆邪降在元狩之二年則騶牙之出當是初元也
  騶虞三
[007-3a]
建章之獸長卿從大傳謂之騶虞而曼倩從山海經謂
之騶牙仁傑按山海經本先秦古書而大傳乃是景帝
世伏生所傳虞者吾聲之轉而吾有牙音然則字當從
山海經而音從曼倩可也索隠謂朔言騶牙以意自立
名此論恐不然郭注引周書英林酋耳酋耳者騶吾之
異稱周書言食虎豹而毛公謂食自死之肉不食生物
者蓋毛公欲傅㑹仁如騶虞之説故爾又言有至信之
徳則應之山海經無是説也但云乘之日行千里耳長
[007-3b]
卿與毛公同時前言騶虞下云欽哉符瑞臻兹疑得之
毛公之徒
  鷫一
鴻鷫鵠鴇鴐鵝屬玉郭璞曰鷫鷫鷞也仁傑按馬融解
肅爽云鴈也其羽如練髙首而脩頸髙誘亦曰鷫鷞緑
身其形似鴈則知鷫鷞鴈醜而緑羽者耳西京賦直以
為鴈云鷫鷞鴰鴇鴐鵝鴻鶤上春候來季秋就溫南翔
衡陽北棲鴈門是也西京雜記司馬相如以所服鷫鷞
[007-4a]
裘市酒蓋用水鳥緑羽為飾如鷸冠之比
  鷫二
淮南書射釣鷫鷞之謂樂注以為似鴈得之矣復云鳳
之别名山谷詩鷫鷞作裘初服在任淵注西方神鳥也
仁傑按師曠禽經白鳳謂之鷫説文謂鷫鷞為西方神
鳥者以其為鳳而白得西方之色故與南方焦明之屬
竝言之蓋希世之瑞不常有者也彼方過崑崙飲砥柱
濯弱水宿丹穴翺翔乎四海之外是安肯與鴐鵝屬玉
[007-4b]
同波以供射釣之樂又烏能得其羽以製裘乎蓋水鳥
與白鳳其名偶同長卿淮南山谷所云皆不同用白鳳
為釋
  太史公一
司馬遷傳談為太史公師古曰師為太史令耳遷尊其
父故謂之公仁傑按遷自序云談為太史公謂尊其父
可也下文云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則遷自謂矣安有官
為令而自尊曰公者哉蓋春秋之世楚邑令皆稱為公
[007-5a]
漢書音義曰陳涉為楚王沛公起應涉故從楚制稱公
史記有柘公留公索隠曰柘縣留縣令也故曹參為戚
令稱公公夏侯嬰為滕令稱滕公是也按茂林書談繇
太史丞為太史令本傳言談卒三嵗而遷為太史公則
是遷父子官為令耳其稱公者如柘留戚滕之比非尊
其父而然
  太史公二
韋昭曰史記稱遷為太史公者外孫楊惲所稱志林以
[007-5b]
為古者主天官皆上公至漢官屬仍以舊名尊而稱公
仁傑按顔延之言有三公之公田舍公之公家公之公
三公知周召固易見所謂田舍公者以其髙年耳呉志
云程普最年長時人皆呼程公是也所謂家公者賈誼
云與公併倨是也韋昭謂楊惲以外孫稱遷為公則是
家公之公虞喜以為主天官者皆上公則是三公之公
然遷報任少卿書亦以太史公自稱此豈官屬與外孫
尊之耶
[007-6a]
  太史公三
文選載報任少卿書云太史公牛馬走五臣注太史公
遷之父仁傑謂使談見為太史而遷與人書如此可也
按遷被刑之後乃有此書是時談死久矣安得以父故
官為稱耶則知所謂太史公者子長自謂也本傳載報
書時為中書舍顧稱太史者疑正為太史令而中書特
其兼官故但稱本所居官耳史記自序太史公曰先人
有言索隠曰先人謂先代賢人意以太史公為談自稱
[007-6b]
按遷此書言僕之先人又可為先代賢人耶
  太史公四
本傳載子長書自少卿足下始文選又冠以太史公牛
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凡十二字仁傑曰此猶劉向上書
而漢紀言其自稱草莽臣蓋得其本文如此五臣注走
猶僕也言已為太史公掌牛馬之僕按牛當作先字之
誤也淮南書曰越王句踐親執戈為呉王先馬走國語
亦云句踐親為夫差前馬周官太僕王出入則前驅注
[007-7a]
如今導引也子長自謂先馬走者言以史官中書令在
導引之列耳故又云幸得奏薄技出入周衛之中百官
表有太子先馬蓋亦前驅之稱或作洗馬循誤至此
  太史公五
如淳曰漢儀注太史公位在丞相上天下計書先上太
史公副上丞相晉灼曰百官表無太史公在丞相上衛
宏所説多不實刊誤曰周制外史其位上士在諸侯之
卿上故云太史在丞相上仁傑按張蒼傳蒼為秦御史
[007-7b]
主柱下方書如淳曰主四方文書也按秦柱下御史本
周制老子嘗為守藏史一曰柱下史蓋即藏室之柱下
以為官名晉志極東有星曰柱下史以為古左右史象
此然則漢太史令之職在周為藏史在在秦為柱下史
其官稱異而職掌則同故漢儀住以天下計書為太史
職掌然以為先上太史而副上丞相者按子長為太史
兼中書令在禁中主四方文書其曰先上太史公者蓋
所上文書必先由太史檢校然後奏之天子非上太史
[007-8a]
也觀此則丞相所上止副封發自應爾其事本如此而
衛宏不能詳言之故晉灼不以為然宋景文公筆記亦
曰遷自言僕之先人文史星厯近乎卜祝之間若位在
丞相上安得此言耶按張蒼以秦時柱史習天下圖書
計籍又善用算律厯故以蒼領郡國上計夫算律厯領
計書皆太史之任也當漢之初未有史官蒼豈以此時
兼行太史時耶是時蒼以列侯居相府故宏謂太史公
位在丞相上亦自有所本但施于張蒼則可爾
[007-8b]
  麟止
卒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張晏曰武帝獲麟遷以為述
事之端猶春秋止獲麟師古曰晏説是也仁傑按子長
自序為太史令五年而初太初元年以為職當載明天
子功臣賢大夫之徳業于是論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
之禍卒述陶唐以來至于麟止蓋自太初改元至太始
改元之明年適盈十年是嵗更黄金為麟趾趾與止通
遷所謂至于麟止者此也張晏乃謂遷以獲麟為述事
[007-9a]
之端按獲白麟在元狩元年子長嗣父職在元封三年
獲白麟之嵗未為史官也安得以為述事之端師古獨
是晏説失之矣又云遷序事盡太初按太初盡四年又
更天漢太始凡六年而後至麟止遺此何耶盡不究子
長自序之文故麟止之説前後失據而論序事所止亦
不得其實
  奏疏
武五子傳同日立皆賜策仁傑此但載策文耳按三
[007-9b]
王世家竝載諸臣奏疏其著朔可為後世法程曰三月
戊申朔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令丞非下御史書到言
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湯云云昧死上言臣請立臣
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云云制曰可四月戊寅朔癸卯
御史大夫臣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守
諸侯相前言戊申朔則乙亥為二十五日矣前言戊寅
朔則癸卯為二十六日矣中興以後有司失其傳如先
聖廟碑載三月丙子朔二十七日壬寅司徒雄司空戒
[007-10a]
下魯國又修西嶽廟碑載十二月庚午朔十三日壬午
洪農太守臣毅頓首死罪上尚書烏有知朔為丙子庚
午而不知壬寅壬午為二十七日十三日者哉斯近贅
已今世碑記祭文踵先漢故事可也
  王良
王襃傳王良執靶張晏曰王良郵無恤字伯樂師古曰
郵無恤郵無正郵良王良總一人也伯樂失之矣仁傑
按孟子所稱王良左傳所稱郵良郵無恤國語所稱郵
[007-10b]
無正顔氏謂總一人是固然矣國語載郵無正其下云
伯樂與尹鐸有怨以其賞如伯樂氏則伯樂即郵無正
而顔氏晏失之何哉顔既誤以王良伯樂為兩人而人
表又竝列郵無恤王良伯樂為三人豈未嘗攷春秋傳
耶良為趙簡子御得名未嘗事秦亦與穆公生不竝世
  筳
東方朔傳以筳撞鍾文頴曰槀筳也論衡曰篙不能鳴
鍾仁傑按篙當作槀周官矢人注云笴讀為槀又槀人
[007-11a]
注云箭幹謂之槀集韻笴槀通穎云槀者謂箭幹耳楚
辭索瓊茅以筳篿王逸曰筳小破竹也王莽傳以竹筳
導其脈師古曰筳竹挺也説文筳繀絲筦也四説不同
大意不離于竹五臣文選注乃云筳小木枝不知何所
根據説苑曰建天下之鳴鐘撞之以挺豈以説苑字從
木而為是説耶韓文公詩寸筳撞鉅鐘音義云筳草莖
也筳從竹而此以從草釋之誤矣按從草之莛一曰屋
梁莊周書舉莛與楹厲與西施郭象曰筳横而楹從司
[007-11b]
馬彪以莛為樑楹為柱按莊生本以莛楹大小之殊厲
西施美惡之異一類言之以莛為梁則失其趣矣朔傳
贊曰柱下為工注引老子為柱下史事朔集作栁下仁
傑按非夷齊而是惠者史辭也戒其子以首陽為拙桞
下為工者朔本語也恐當從集本為定
  哀鰥
于定國傳贊哀鰥哲獄刊誤曰古文鰥矜字蓋通用此
乃哀矜折獄傳又云務在哀鰥寡此亦後人不曉矜字
[007-12a]
妄增之耳仁傑按書大傳引孔子曰聽獄者雖得其情
必哀矜之書曰哀矜哲獄又曰古之聽民者察貧窮哀
孤獨矜寡及贊文皆出于此然哀鰥哲獄刊誤讀為哀
矜固合于大傳孔子之言至所謂務在哀鰥寡以大傳
哀孤獨矜寡等語推之疑班氏本文如此非後人所増
也葢大傳前後文自設兩意孟堅因之耳鰥矜古字雖
通而鴻鴈之詩曰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鄭箋謂矜人為
可憐之人則矜鰥又自各義
[007-12b]
  夷齊
王貢傳序昔武王伐紂遷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齊薄之
餓于首陽不食其禄師古曰夷齊以武王父死不𦵏而
用干戈為不孝以臣伐君為不忠仁傑按山谷夷齊廟
記以練武王不用去而餓死為疑又載謝景平之言曰
二子之事凡孔孟所不言無取也其初蓋出于莊周空
無事實其後司馬遷作列傳韓愈作頌事傳三人而空
言成實竊謂山谷之論可以一洗羣疑而空之然以諫
[007-13a]
武王不用餓死為疑則猶有説所諫謂武王不用者非
伐商之事所諫乃遷鼎耳左傳曰武王遷九鼎于雒邑
義士猶或非之杜征南謂義士伯夷之屬是也餓于首
陽謂不食其禄非不食周粟也莊書所言亦見于吕氏
春秋故太史公采以為傳山谷所以有空言成實之歎
微孟堅之書豈特二子受誣且將置武王周公于何地
耶顔監號為孟堅忠臣乃引用史記本語實之大非班
氏本指烏在其為忠臣也
[007-13b]
  滿籯
韋賢傳鄒魯諺曰遺子黄金滿籯如淳曰籯竹器師古
曰籯笭也仁傑按方言贏儋也齊楚陳宋之間曰贏滿
贏之義非他直謂其滿儋耳史文傳寫訛加偏傍諸家
遂以竹器名之淮南書蘇秦贏葢項羽贊贏糧竝同此
義而儋字復多異説蒯通傳守儋石之禄應劭曰齊人
名小甕為儋貨殖傳漿千儋孟康曰儋罌也師古曰儋
人儋之也要之人所負儋皆可謂之儋不必有罌甕之
[007-14a]

  終王
韋𤣥成傳劉歆曰大禘則終王師古曰每一王終新王
即位乃來助祭仁傑按禮不王不禘王非謂天子葢所
謂終王者鄭康成孔穎達以禘為郊祭謂非天子則不
郊殊不思下文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諸侯及其太祖
則是禘非郊祭而為天子諸侯之所通矣韋𤣥成等議
亦引祭義所云乃謂始受命而王祭天以其祖配此鄭
[007-14b]
孔之失所從起也國語荒服終王韋昭曰終謂世終也
朝嗣王及即位而來見與顔注小異夷攷二説昭為近
之按國語祭公諫王謂今自大畢伯任之終犬戎氏以
其職來王則是彼以即位而來見耳非為新王而來顔
説止及一事而韋説乃兩事也仁傑有禘祫璞議三十
篇辨證甚詳案是篇舊列第八卷北海/篇前今依漢書次序移此
  封事二誤
翼奉傳元帝初即位奉上封事曰迺正月暴風張晏謂
[007-15a]
嵗在甲戌明年七月地震奉復奏封事曰今年太陰建
于甲戌孟康謂太嵗在子仁傑按奉先上封事論暴風
實初元元年嵗在癸酉次年封事論地震實初元二年
嵗在甲戌張晏既以前一事為初元二年孟康又以後
一事為初元四年疊此二誤顔注不一參攷何耶
  太陰
風以太陰下抵建前揚雄傳招揺與太陰兮張晏曰太
陰嵗後二辰也仁傑按奉初元二年奏封事云今年太
[007-15b]
太建于甲戌按是年甲戌嵗也四年上疏云如因丙子
孟夏順太陰以東行按是年丙子嵗也以奉言推之太
陰即太嵗其説出淮南書孟康乃云太陰在甲戌則太
嵗在子張晏亦曰丙子太陰在甲戌是誤以為太嵗之
外别有太陰且并二年所上疏為四年事也漢紀又誤
以四年所上疏并列于二年
  子夘
王者忌子夘刊誤曰言夏商亡日是也此戒後世使自
[007-16a]
警爾仁傑按周天和二年詔曰甲子乙夘禮云不樂萇
𢎞表昆吾之稔杜蕢有揚觶之文宣依是曰停樂庻貽
後昆殷鑒斯在此詔得之至魏以甲子出師唐以甲子
即位有司以忌日為言皆不聽達則達矣惜未知先王
之意也古者屋亡國之社謂之戒社刻亡國之爵謂之
罰爵而又以亡國之日為忌日者欲後之人見其社舉
其爵當其日則必為之惕然知懼而不敢肆斯所以養
人主之心術者歟且天大雷電陰陽相薄之氣耳雖夜
[007-16b]
必為之正冠而坐日月相遇則食亦數之常耳必為之
變服所以養其畏天之心也獻賢能之書毋拜可也必
再拜而受嵗終受諫毋齋戒焉亦可也必為之齋戒所
以養其尊賢納諌之心也凡此皆近于不切事情而先
王之所甚謹者世有言天變不必應以文而苛禮可略
者皆不達于此乎
  東西鄉
王尊傳丞相匡衡與大鴻臚賞等㑹坐殿門下衡南鄉
[007-17a]
賞等西鄉衡更為賞布東鄉席使下坐上亂朝庭爵秩
之位仁傑按覲禮諸侯朝于天子同姓西面北上異姓
東面北上蓋異姓為後也漢以東鄉為上西鄉為下則
尚右故爾匈奴傳其坐長左而北向師古曰左者以左
為尊或謂以左為尊先王之禮也中國尚右而夷狄尚
左所謂禮失求諸野者是不然禮南鄉北鄉以西方為
上鄭康成曰凡坐隨于陰陽若坐在陽則上左在陰則
上右蓋尊者南鄉則其下以西面者為上東面者次之
[007-17b]
是上左也尊者北鄉則其下亦以西面者為上東面者
次之是上右也今匈奴之俗一以北鄉為禮而其坐長
左此正與中國背馳是烏知禮意哉
 
 
 
 
 兩漢刊誤補遺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