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a0011 兩漢刋誤補遺-宋-吳仁傑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兩漢刊誤補遺卷四
            宋 吳仁傑 撰
  柏封
表列柏封與羲和同在第八仁傑按天問帝降夷羿革
孽夏民又云鳴珧利決封豨是射封豨謂伯封也左傳
曰有仍氏生女黰甚美后䕫取之實生伯封又曰曰后
緡逃歸有仍生少康焉然則帝相與后䕫皆取有仍氏
[004-1b]
之女而少康伯封同自出也伯封之亡雖其貪惏忿纇
有以自取后羿所為滅之者亦以其黨于帝相而不附
已耶羿既獲伯封而用之以祭故天問繼之云何獻蒸
肉之膏而后帝不若蓋伯封雖不肖而以羿滅之則為
非辜此帝之所以不若而羿不旋踵亦見烹于其臣歟
  羿奡
表于第八列逢門子第九列羿浞奡師古曰羿有窮君
也奡音五到切楚辭所謂澆者也仁傑按説文羿射官
[004-2a]
也陶唐夏后氏各有一羿孟氏書逢䝉學射于羿思天
下惟羿為愈已而殺羿此堯時羿也寒浞虞羿于田殺
而烹之此有窮后羿也二人俱嘗為射官又皆不得其
死故世或以為一人正自不然而奡亦非所謂澆者奡
在禹稷之前與堯時羿並世澆則寒浞因有窮后羿之
室而生者也書稱無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
㒺水行舟朋淫于家按此文上云丹朱傲下又云傲虐
傲雖凶德一言足以盡之何至申言之乎陸德明音義
[004-2b]
于丹朱傲云字又作奡乃知丹朱奡為兩人名朋淫云
者指此兩人言之南宫适言奡盪舟則㒺水行舟之事
是已奡在禹前故禹舉之以戒舜南宫适舉之亦先羿
奡而後禹稷然則表于堯世當列一羿自于夏世列有
窮后羿堯世列奡次于羿而夏世列澆次于浞如此為
允石林云南宫适言羿善射孟子言羿死于逢䝉特强
有力之人耳篡夏之事蓋無有出于野人之言如石林
之説是合兩羿為一人且不悟有窮后羿之為諸侯也
[004-3a]
書言其距太康于河則豈特一强有力之人而止耶
  太顚
太顛閎夭散宜生南宫适師古曰太顛以下文王之四
友仁傑曰表于四友後又列師尚父此誤也太顛與師
尚父豈異人乎書大𫝊曰散宜生南宫适閎夭學于太
公望遂見西伯于羑里故孔子曰文王得四臣臣丘江
得四友鄭康成謂周公曰君奭舉虢叔以下五人而不
及太公者太公教文王以大德周公謙不可以自比誤
[004-3b]
與表同
  五則
律厯志以冬智為權夏禮為衡秋義為矩春仁為規中
央土信為繩仁傑按志言五則揆物有輕重圓方平直
且曰規矩相須準繩連體權衡合德而獨置準不論其
可哉今易之曰冬為水水為禮禮者齊齊者平故為準
夏為火火為信信者誠誠者直故為繩秋為金金為義
義者成成者方故為矩春為木木為智智者動動者圜
[004-4a]
故為規中央土于時為四季于五常為仁仁者容容者
重故為權而衡附焉李尋曰水為準平説文水準也準
一音水志言權本起子黄鍾之重而生規規準繩天文
志亦以黃龍為權實居中宫然則以準為水權為土非
臆論也五常配五行之説仁傑已著于洪範辨中兹弗
復載
  既生霸一
律厯志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顔注謂此今文
[004-4b]
尚書孔穎達云漢世謂之逸書仁傑按朔後月明生而
魄死望後月明死而魄生故記日者日在朔後則以朏
與死魄先之日在望後則以望與生魄先之武成曰厥
四月哉生明繼之以丁未又繼之以庚戌最後乃言既
生魄魄與霸同孔傳以哉生明為四月三日丁未為十
九日庚戌為二十二日既生魄為十六日其先後失次
甚矣蓋既生魄至受命于周此十四字在丁未祀于周
廟之前當云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既生魄
[004-5a]
庶邦冡君暨百工受命于周丁未祀于周廟先言既生
魄而後繼之以丁未庚戌如此乃當于義不然反不若
逸書之為有序也
  既生霸二
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
仁傑按自乙巳至庚戌是為六月書作丁未祀于周廟
越三日庚戌自丁未至庚戌乃四日也孔穎達云召誥
言越三日者皆從前至今為三日此從丁未數之日為
[004-5b]
四日三當為四由字積畫之誤隸續云丁未越三日庚
戌則是去丁而不數處士嚴發碑云戊申朔五日癸丑
者正用武成句法授此碑舍召誥之正理而從武成之
之誤文亦漢人好奇之過
  既生霸三
志言四月甲辰望則丁未為十八日庚戌為二十一日
與孔傳不同案前篇言孔傳以丁未為十九日庚戌為/二十三日既生魄為十六日其先後失次
攷漢志謂四月己丑朔為月甲辰望則甲辰乃十六日/丁未為十九日庚戌乃二十二日未嘗與孔傳不同惟
[004-6a]
謂乙巳旁之則是十七日非十六日耳此十八日二十/一日云云未審朔在己丑望不在十五日與漢志差一
日其誤亦/不可不辨仁傑按此志上文引武成篇粤若來二月既
死霸案三月漢書作三月攷尚書孔穎達疏/引志文亦作二月與此可並證其證粤五日甲
子咸劉商王紂孔傳以甲子為二月四日今逸書以為
五日志據厯而言謂庚申二月朔四日癸亥如此則逸
書所云是也逸書此一節書皆無之無攷書所載始言
一日是繼之以四月始言于征伐商便繼之以王來自
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中間克討事蹟月日都不及之
[004-6b]
亦太疎略矣逸書二月甲子朔雖未必本真豈尚得其
彷彿耶
  方明
誕資有牧方明如淳引覲禮方明事仁傑按儀禮諸侯
覲于天子為宫方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
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設六色東方青南方赤西方
自北方黑上𤣥下黄此蓋明堂之制也鄭康成但以為
㑹盟之儀夫明堂所以祀上帝及五帝而因以覲諸侯
[004-7a]
者也今知其為㑹盟之儀而不知其為明堂是知二五
而不識十也明堂者以其加方明于其上壇而不屋故
曰明堂宫謂壝土為埒而已荀卿書曰雖為之築明堂
于塞外使治可矣楊倞注明堂壇也謂巡守至方嶽之
下㑹諸侯為壇加方明于其上然則方明之為明堂先
儒其知之矣覲禮一篇載明堂之制為宫為門為壇高
深廣袤與夫神明之象圭幣之儀車旂之制諸侯及上
介之位天子祀方明拜日禮月祭天祭山丘陵祭川祭
[004-7b]
地之禮莫不具備且其制簡而易行若舉而行之使天
下之人復見三代之盛禮豈不甚可喜仁傑紹興中嘗
以先人治命為圖以獻今藏之秘府云
  樂師
禮樂志殷紂云云樂官師瞽抱其器而犇散或適諸侯
或適河海師古曰論語云太師摯齊云云少師師陽擊
罄襄入于海云諸侯者追繫其地刊誤曰顔云追繫其
地是謂周以來未有齊楚秦蔡也不亦謬乎仁傑按地
[004-8a]
名齊楚秦蔡雖商紂世固已有之但未為國號爾然摰
干繚缺等實非商人史記禮書言仲尼沒後受業之徒
沈湮而不舉或適齊楚或入河海用是攷之受業之徒
蓋魯樂師實以雅樂受業于孔子者也故稱師摰之始
洋洋盈耳又語魯太師樂此太師摰也學師于琴襄此
擊罄襄也按殷本紀紂世固嘗有太師少師抱樂器立
犇者矣然非摰與陽蓋太師疵少師彊也人表亦列此
二人于師摰八人之後然則志文言樂師犇散未為失
[004-8b]
之第誤合兩事為一不當又云或適諸侯或適河海耳
  方丘
禮樂志祭后土于汾隂澤中方丘也師古曰祭地以方
象地形仁傑按郊祀志祠官寛舒議親祠后土宜于澤
中圜丘于是立后土祠于汾隂然則汾隂之祠實用圜
丘今云方丘傳寫誤也封禪書曰天好隂禍之必于髙
山之下畤地貴陽祭之必于澤中圜丘乃知汾隂之議
蓋有所祖學者但見周官書奏樂于圜丘方丘以禮神
[004-9a]
示謂圜丘以象天圜方丘以象地方于是改漢史之文
以從周官之制不知武帝祠汾隂之日周官書猶未出
也顔監依文解釋不以寛舒本議及八神之説攷訂其
誤通鑑元鼎四年載立后土祠于澤中圜丘此為不失
其實案是篇舊列第八卷貨殖傳荅/布篇後今依漢書次序移此
  房中歌
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刊誤為區分之一章多或十句八
句六或六句四句未有用奇數者獨王侯秉德章一章
[004-9b]
七句仁傑按既醉詩及下文安其所章皆用疊句此章
當云王侯秉德其隣翼翼其隣翼翼顯明昭式書本脱
誤今改定作八句又大海蕩今賢愉刊誤曰依注當有
蕩蕩愉愉字故定作大海蕩蕩章一章六句仁傑按大
海蕩與大山崔相偶成文又安其所章亦云髙監愉樂
民人注言有愉愉之徳然則解蕩為蕩蕩愉為愉愉自
是文勢如此恐只當用三字句讀之亦與下文叶今改
定作富句
[004-10a]
  富媪
后土富媪張晏曰坤為母故稱媪刊誤曰言后土富媪
者由漢以土德也仁傑曰媪當作煴字之誤也見賈誼
新書按字書煴有兩義一曰烟煴天地合氣也一曰鬱
煙也富煴以烟煴為義后土富媪昭明三光即新書天
清澈地富煴物時熟之意晏謬説矣志載泰一壇三陔
五帝壇環居其下各如其方此章言帝臨中壇繼之以
青陽朱明西顥𤣥冥四章蓋祠五方帝所歌也師古以
[004-10b]
帝為天神刊誤以為天子皆與志不合此帝謂下方以
帝月令中央土是也
  媪神
惟泰元尊媪神蕃釐師古曰泰元天也媪神地也仁傑
曰秦元媪神果如顔説下文何為復言經緯天地乎泰
元者泰一也泰一與天地並而非天也志載天子祠三
一天一地一泰一又載其贊饗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
筮皇帝敬拜泰一又為泰一峯旗命曰靈於故此章顚
[004-11a]
末有泰元及靈旗之文然則媪神字亦當作煴而以鬱
煙為義可也煴神者鬱煙以祀神東京賦所謂致高煙
乎泰一是已禮祭者以煙為歆神始祀泰一之禮可乎
祀天故燎熏皇天臯揺泰一揚子雲以為並稱云
  銚
禮樂志銚四㑹員李奇曰疑是鼗韋昭曰銚國名師古
曰韋説是也銚音姚仁傑按韋以銚為國名徧攷諸書
不知所出説文但謂銚為田器世本乖作銚莊周書銚
[004-11b]
鎒于是乎始修詩痔乃錢鎛又其鎛斯趙毛注謂錢為
銚銚與鎛相須為用者故詩人言鎛必以是兼之疑古
銚趙通時所罷四㑹員楚巴齊蔡皆國名則銚之為趙
理或近之或謂前己言邯鄲鼓員此不應駢出按前有
淮南鼓員後有楚四㑹員淮南故楚地其比也
  仟伯
食貨志商者壤井田開仟伯師古曰仟伯田間之道也
張晏曰商覲閑立仟伯令民各有常制仁傑曰晏説誤
[004-12a]
也仟伯開而井田壤正以無常制耳董仲舒曰商鞅除
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仟伯貧者無立錐之地故欲
限民名田蓋為是也按井田之制受之于公毋得粥賣
故王制有田里不粥之文一夫所耕不出百畝故受田
以此為率二者之制所以使民均一而無貧富富之殊
至泰不然民田既得賣買又戰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
首而隸役五家兼并之患自是而起民田多者至以千
畝為畔少者乃以百畝為畔無復限制而井田壊矣志
[004-12b]
又曰商賈亡農夫之苦有仟伯之得師古曰仟謂千錢
伯謂百錢按此亦田畝之仟伯耳蓋百畝之收不過百
石千畝之收不過千石而商賈操奇贏取倍息其所入
豈止百畝千石之得哉過秦論起仟伯之中言其技起
于隴畝正前所謂仟伯而史記索隠乃以為千人百人
之長亦非也
  甽襲
食貨志趙過為代田一畝三甽師古曰甽壟也仁傑按
[004-13a]
鄭氏注攷工記曰古者甽遂之間通水又曰甽上高土
謂之伐其壟中曰甽由是言之壟者甽上高土甽者壟
中通水之道而非壟也顔于劉向傳忠臣雖在甽畝釋
云甽者田中之溝也此以為壟何哉疑有脱文當云甽
壟中溝也
  上壽一
郊祀志天子還坐明堂羣臣更上壽仁傑按兒寛傳議
巡守封禪之事上以問寛乃自制儀既成拜寛為御史
[004-13b]
大夫還登明堂寛上壽云云事在元豐元年與志相應
然此年祀太山用乙夘丙辰而寛上夀之辭乃云癸亥
甲子則似可疑寛之言曰臣聞三代改制屬象相因間
者聖統廢絶陛下發憤合指天地志載元封七年改議
正朔寛與博士議云云與寛上夀辭大略相似議既上
乃改元太初然則以寛上壽為元封之元年者非也臣
瓚解武紀降坐明堂云泰山東北阯古時有明堂處蓋
元封初元猶未有明堂故瓚以古明堂曲為之解
[004-14a]
  上夀二
寛上夀之辭所當堂時事日月可以攷見大抵皆在元
封二年以後如祖立明堂辟雍宗祀太一此謂作堂汶
上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也事在元封二年又曰六律五
聲幽贊聖意神樂四合各有方象此謂立樂府協音律
也事在太初元年又曰發祉闓門以候景至癸亥宗祀
日宣重光此謂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冬至前一夕也
又曰上元甲子肅邕永享此謂甲子朔旦祀上帝于明
[004-14b]
堂也然則寛之上夀不在元封元年而在太初元年非
四月丙辰而實十一月甲子也通鑑亦誤書于元封改
元之歲
  南嶽
舜五月巡狩至南嶽南嶽者衡山也禹遵之又曰上登
禮灊之天杜山號曰南嶽師古曰武帝以天柱山為南
嶽郭景純注爾雅霍山云即天柱山仁傑曰如志文及
注所云是謂南嶽之稱在虞夏則衡在漢則霍也要其
[004-15a]
實不然虞夏所祠在霍所衡伏生虞傳曰中祀大交霍
山鄭康成注謂五月南巡守所祭夏傳曰禹奠南方霍
山鄭注謂奠祭也然則天柱之為南嶽非武帝創祀兹
山特修虞夏之舊耳其後孝宣詔祠官歲祠肅宗巡守
望祀亦皆在灊晉升平中何琦上疏曰五嶽惟灊之天
柱在王略之内舊臺選百户吏卒以奉其職中興之際
常遣禱賽宜修舊典隋志方澤從祀衡山爾太史公班
訖隋南嶽之祀常在灊霍至唐始祠衡山爾太史公班
[004-15b]
孟堅及孔安國書傳皆注衡山者殆是祖述職方九州
之鎮而云不知嶽與鎮固自有别也爾雅釋山首言五
山之名江南衡河南嶽此蓋五方之鎮同于職方所載
者至後言五嶽則南曰霍西曰華而衡與太嶽不與焉
故隋志從祀霍嶽華嶽之外又有衡鎮太嶽鎮最為得
禮也或謂衡山一名霍山斯又不然爾雅謂山大而高
曰嵩大山宫小山曰霍二嶽正以是得名今天柱一峯
介于衆山之間若小而獨髙四望綿互數百里皆大山
[004-16a]
相與環拱其下此豈他山所得而名者哉景純云衡山
自别名岣嶁王彦賓攷訂弗審妄下雌黄謂灊霍因武
帝殫逺始以為南嶽爾雅當舉衡山而反舉霍山是以
知此書非周公之作粃哉斯言也
  昆侖
公玉帶上黄帝時明堂圗為復道上有樓名曰昆侖于
是作明堂汶上如帶圗仁傑按明堂者壇也司儀職曰
將㑹諸侯則命為壇三成鄭康成曰成猶重也三重者
[004-16b]
自下差之為上等中等下等爾雅丘三成為昆侖古之
所謂昆侖者蓋如此而公玉帶乃為復道上有樓甚者
紛爭于堦闥户牖之間與夫依倣象數之類不知古所
謂明堂者未始施屋室也書曰厥子弗肯堂堂矧肯室
蓋公玉帶之前堂未為屋室之稱如玉堂殿止謂以玉
石為基耳是後乃以畫堂至新莽遂改于未央殿殿曰
王路堂而名實自此舛矣
 兩漢刊誤補遺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