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14 春秋大事表-清-顧棟高 (master)


[052-1a]
讀春秋偶筆
春秋一書一以存綱紀一以紀世變如吴楚本僭稱王
 春秋止書曰子又如吴楚之君不書葬此聖人之不
 因魯史特削以示義所謂存綱紀也又有世變所趨
 不得不存之以紀其實如楚始書荆人繼書楚人後
 書楚子此因其勢漸盛交通于中國魯史書之聖人
 亦因而不變所以紀世變也若概書曰荆則蠻夷猾
 夏之實轉不可得而見乃或以為嘉其慕義而進之
[052-1b]
 或因一事之合禮而褒之皆非也罪莫大于觀兵問
 鼎而聖人書曰楚子伐陸渾之戎諸儒又將何說哉
春秋中葉或前書楚子後書楚人又書楚師後又復書
 楚子諸儒以為褒貶所係皆非也如城濮柏舉俱戰
 稱楚人敗稱楚師葢立文不得不如此爾其餘或書
 爵或書人以君不在而大夫將則稱人或以討賊之
 義予之則稱人宣十一年楚人殺陳夏徴舒如蔡人
 殺陳佗衛人殺州吁之類是也間有君將而亦書人
[052-2a]
 者如齊人伐我北鄙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
 亦義存乎其事初不以稱人為貶如以為貶則楚子
 蔡侯次于厥貉滅蕭伐宋圍宋其憑陵上國甚矣聖
 人反書爵以予之乎
春秋有只一書以見義者如子同生肆大眚鄭棄其師
 成宋亂宋災故王室亂終春秋不再見此聖人之特
 筆不必屬辭比事而可知者也有屢書再書不一書
 以見義者如桓五年齊侯鄭伯如紀至莊四年齊侯
[052-2b]
 葬紀伯姬首尾凡十七年書紀凡十四事著齊首滅
 國而紀委曲圖存終不得免憫紀之亡而傷齊之暴
 也桓三年正月公㑹齊侯于嬴至冬齊侯使其弟年
 來聘一年之中連書六事皆為昏文姜莊二十二年
 及齊髙徯盟于防至二十四年大夫宗婦覿用幣三
 年之中連書十四事皆為昏哀姜志閨門之禍謹履
 霜之漸詔天下後世以閑有家之道也自桓十八年
 公㑹齊侯于濼至莊元年王姬歸于齊兩年之中連
[052-3a]
 書九事志魯桓之見殺于齊而魯吞聲飲恨為可憐
 而可痛也自莊二年夫人姜氏㑹齊侯于禚至莊八
 年齊無知弑其君諸兒七年之中連書凡十七事志
 齊襄之淫恣夫人之無恥而魯莊之忘父事仇縱母
 淫奔更㑹狩㑹伐以取媚至元凶就殛而後已為悖
 天而逆理也自莊九年齊人殺無知至十三年公㑹
 齊侯盟于柯五年之中連書凡十一事志莊公之忘
 父仇而欲定仇國納子糾又見殺與齊為難至桓公
[052-3b]
 定伯而後已也自僖十七年齊侯小白卒至二十七
 年楚人圍宋公㑹諸侯盟于宋首尾十一年連書凡
 三十四事志宋襄嗣伯無功荆楚暴横莫制諸夏瀾
 倒汲汲有左袵之憂而晉文之出為刻不可緩也自
 僖二十八年春晉侯侵曹晉侯伐衛至二十九年盟
 于翟泉兩年之中連書凡二十三事志晉文之一戰
 而伯諸侯翕然背楚歸晉如日中天患楚之深故予
 晉之亟也自僖三十三年晉敗秦師于殽至文五年
[052-4a]
 楚人滅六六年之中書晉秦楚三國凡九事志秦晉
 搆難晉人失援而楚得滅江滅六鴟張無忌也自文
 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滅庸至宣十五年宋人及楚
 人平首尾凡十八年書晉楚凡二十事志楚莊桀驁
 晉伯中衰楚得挾義聲以鞭笞列國馴至入陳服鄭
 并得宋幾有天下之半也自宣十年公孫歸父如齊
 葬齊惠公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及笙遂奔齊九
 年之中書歸父凡八事志宣公德襄仲而寵任其子
[052-4b]
 主㑹盟専征伐頓出季孫之上卒至力小任重謀去
 三桓君薨而身見逐也自成二年楚公子嬰齊㑹十
 二國之大夫于蜀至襄二年公㑹諸侯于戚遂城虎
 牢首尾凡十九年書晉楚凡十一事志楚勢鴟張鄭
 尤屢服屢叛雖以鄢陵之勝而不能得鄭必扼其要
 害而後乃服從也自襄元年圍宋彭城至十一年㑹
 于蕭魚書晉楚魯宋陳鄭凡三十四事志晉悼再伯
 勤宋以為伯之始服鄭以為伯之終晉盛而楚不能
[052-5a]
 抗也自昭二十二年天王崩王室亂至昭三十二年
 城成周首尾十一年書朝猛敬王凡十四事志王室
 不綱晉亦失伯不能急救天家之難陵遲至十年之
 久也自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至定元年夏六月公
 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首尾凡八年書昭定之
 廢立二十四事志季之强横昭之屈辱而天下無伯
 之非細故也自哀元年仲孫何忌帥師伐邾至八年
 歸邾子益于邾八年之中書邾魯凡十一事志三家
[052-5b]
 死君忘父定公骨未寒而殘虐邾國卒至吴齊交伐
 而後乃悔禍而存亡國也此須合數十年之通觀其
 積漸之時勢真如枯旱之望雨聖人之意自曉然明
 白于字句之外而豈以一字兩字稱人稱爵為褒貶
 哉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時勢凡三大變隠桓莊閔之世伯
 事未興諸侯無統㑹盟不信征伐屢興戎狄荆楚交
 熾賴齊桓出而後定此世道之一變也僖文宣成之
[052-6a]
 世齊伯息而宋不競荆楚復熾賴晉文出而復定襄
 靈成景嗣其成業與楚迭勝迭負此世道之又一變
 也襄昭定哀之世晉悼再伯幾軼桓文然實開大夫
 執政之漸嗣後晉六卿齊陳氏魯三家宋華向衛孫
 寗交政中國政出大夫而春秋遂夷為戰國矣孔子
 謂自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執國命實一部春秋之
 發凡起例逐年有發端逐代有結案有起伏有對照
 非可執定一事以求其褒貶也
[052-6b]
春秋大患在楚堪敵之者惟晉然必晉與秦合而後可
 制楚僖二十八年書晉侯宋公齊師秦師戰于城濮
 晉秦合志晉伯之所以盛文十六年書楚人秦人巴
 人滅庸秦楚合志晉伯之所以衰此對照也中原之
 要害在宋鄭晉得鄭則可屏蔽東諸侯楚得宋而患
 且及魯宣十五年夏宋人及楚人平而其年春公孫
 歸父先㑹楚子于宋此楚伯之極熾也襄十一年諸
 侯㑹于蕭魚而楚旋執鄭良霄不復以鄭為事此晉
[052-7a]
 伯之極盛亦一對照也齊伯息而宋興宋襄死而晉
 興晉成景不競而楚莊熾楚莊死後幾及二十年而
 晉伯復盛此起伏也齊合江黄為召陵之師而江黄
 卒見滅于楚晉合齊秦以戰于城濮遂一戰而伯此
 對照也秦自殽之戰仇晉而與楚合晉伯不競者數
 十年晉不得不通吴以犄楚成十五年㑹吴鍾離此
 發端也至哀十三年晉楚俱衰而吴復熾與晉争伯
 黄池之㑹此結案也齊桓之發端在北杏首欲得宋
[052-7b]
 屢為興師伐鄭伐郳至僖十五年牡邱之盟宋即伐
 曹以與齊貳此結案也宋襄之發端在甗之戰以立
 孝公攘齊之伯至敗泓之後齊即伐宋圍緡此結案
 也晉文之發端在踐土以尊王迨其末也昭三十二
 年㑹諸侯城成周亦以勤王室此結案也夫子直書
 其事而天下之大勢起伏自見褒貶即存乎其間矣
看春秋眼光須極逺近者十年數十年逺者通二百四
 十二年自桓二年蔡侯鄭伯㑹于鄧始懼楚此發端
[052-8a]
 也至定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戰于柏舉楚師敗
 績庚辰吴入郢是結案志蔡之積怨而能報楚而褒
 即寓其中矣自僖十九年陳人蔡人楚人鄭人盟于
 齊此發端也至昭八年楚師滅陳是結案志陳之招
 楚適自貽患而貶即寓其中矣隠十一年鄭伯入許
 此發端也至定六年鄭游速帥師滅許是結案志鄭
 之志在吞許厯二百八年之久而卒滅之以著鄭之
 暴而中間之許叔入許及許之四遷鄭之屢次伐許
[052-8b]
 圍許皆其聯絡照應也僖十五年宋人伐曹此發端
 也至哀八年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是結案志宋之
 志在并曹厯一百五十九年之久而卒滅之以著宋
 之暴而中間之盟于曹南及屢次之圍曹伐曹皆其
 聯絡照應也成七年吴伐郯此發端也至哀十三年
 於越入吴是結案志吴之暴興而亦速斃而中間之
 入楚破齊與晉争伯皆其倐忽變幻也隠四年書翬
 帥師而十一年有鍾巫之禍宣二年書公子歸生帥
[052-9a]
 師而四年有解黿之禍宣元年書趙盾帥師趙穿帥
 師而二年有桃園之禍成六年八年九年連書晉欒
 書帥師而十八年有匠麗之禍此起伏之在十年以
 内者葢弑君有漸其大要在執兵權不至弑君不止
 滅國亦有漸其大患在數侵伐不至滅國不止聖人
 灼見諸國之時勢亂賊諸人之心事而次第據實摹
 寫之故曰春秋成而亂臣賊子懼
盟㑹不書公左氏俱以為諱不知此經文偶闕公字耳
[052-9b]
 公穀現有公字又當如何立説國惡莫大于成宋亂
 及文姜之如齊如莒此而不諱何獨諱此乎
余於先儒及近代春秋説瀏覽幾遍然十分愜意者頗
 少惟孫明復孫莘老及陳君舉三家為差勝餘如程
 積齋或問家則堂詳説儘有佳處然俱以春王正月
 為夏正鄭漁仲亦祖其説最後讀黄東發日抄亦無
 確見姑從戴氓隠在東宫所講謂三代雖有改正朔
 之事而天時恐無可改何其不細玩經文而但惑于
[052-10a]
 冬不可為春之説也此不須别説只經文春無氷及
 春王正月日南至二句便確然是周正無疑只張翠
 屏先生春王正月考是不磨之論葉少藴夢得説執
 曹伯畀宋人謂宋人下當闕一田字此千古隻眼然
 以十二公配十二月周官三百六十職配三百六十
 日迂騃可笑趙木訥多于三𫝊之外摹擬揣度另造
 事端亦未可信惟
本朝方望溪及張彝歎二先生所著得聖人之心什八
[052-10b]
 九矣
鄭夾漈謂説春秋有三家有以春秋為一字褒貶者有
 以春秋為有貶無褒者有以為褒貶俱無者泥一字
 褒貶之説則春秋一書字字氷霜劍㦸聖人之心不
 如是之勞頓也泥有貶無褒之說則春秋乃司空城
 旦之書聖人之心不如是之慘刻也泥褒貶俱無之
 說則春秋又似叢語瑣說聖人又非無故而作經也
 鄭氏之言極是聖人之心正大平易何嘗無褒貶但
[052-11a]
 不可于一字上求褒貶耳孟子明言其事則齊桓晉
 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如以為無
 褒貶則是有文事而無義也如此則但有魯之春秋
 足矣孔子更何用作春秋乎近日有厭支離之說而
 竟將春秋之褒貶抹去者矯枉過正亦非聖人之意
有以春秋為有筆無削者是即無褒貶之説也夫未修
 之春秋即不可得見而左氏之書具在如襄公親送
 葬楚子昭公昏于吴豈有不遣卿大夫往㑹吴楚葬
[052-11b]
 之理而終春秋吴楚之葬不書此削之以示義也襄
 公葬楚子不書而于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見
 之昭公昏于吴不書而于哀十二年書孟子卒見之
 此削之以示諱也又如十二公之納幣逆夫人魯史
 皆書而春秋于僖公襄公不書此所謂合禮不書也
 世子生皆書而春秋止書子同生此所謂常事不書
 也此皆其顯然可見者如以為有筆無削則春秋竟
 是一部鈔胥何足以為經世大典乎
[052-12a]
春秋有以一事而繁稱不殺曲折盡意不煩傳說而顯
 然明白者如隠七年春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
 于楚邱以歸凡十六言則志王室凌夷外裔肆横衛
 不修方伯之職魯不行報聘之禮為可誅也桓二年
 春公㑹齊侯陳侯鄭伯于稷以成宋亂夏四月取郜
 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凡三十言則志公納寵賂
 成簒弑而又薦于周公之廟為蔑王章而紊祖制也
 莊八年春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甲午治兵夏師
[052-12b]
 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秋師還凡三十言則譏其
 老師費財連結與國親仇讐而滅同姓也宣四年齊
 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凡十五言則譏
 其恃强凌弱强人從我借公義以濟其貪欲也成二
 年六月癸酉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
 帥師㑹晉郤克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師戰于鞌
 齊師敗績凡四十三言則譏其以忿興兵魯四卿並
 出三國之大夫皆以名見兵權下擅為大夫執政所
[052-13a]
 自始也成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
 鼠又食其角乃免牛不郊猶三望凡二十七言則譏
 其違天僭禮可已而不已也此非貶乎而謂藉一字
 以貶乎僖四年春王正月公㑹齊侯宋公陳侯衛侯
 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夏楚屈完
 來盟于師盟于召陵凡四十二言受盟而退不用力
 征僖二十八年夏四月乙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
 楚人戰于城濮楚師敗績五月癸丑公㑹晉侯齊侯
[052-13b]
 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于踐土陳侯如㑹凡五
 十二言一戰勝楚天旋地轉襄十九年秋七月晉士
 匄帥師侵齊至穀聞齊侯卒乃還凡十八言行師得
 禮卒格逺人此非褒乎而謂藉一字以褒乎又如盟
 㑹邾莒滕薛皆稱人雖晉宋亦間有稱人者略之也
 文七年十五年十七年扈三次㑹盟俱不列序諸侯
 而定四年召陵之㑹十八國之諸侯無不列序其爵
 者則以楚瓦不仁從楚諸侯悉起從晉而荀寅以求
[052-14a]
 貨而失此機㑹為可惜也昭十三年平邱之㑹十四
 國之諸侯無不列序其爵者則以棄疾新立楚方内
 亂晉復得宗諸侯而叔向徒盛兵威而失此機㑹為
 可惜也此皆有關于天下之大者春秋二百四十二
 年事勢數變如髙山大川學者須髙處立大處看形
 勢曲折髙低起伏自見若區區執定一句又求之一
 字兩字如鑽入鼠穴聖人之心不得出矣
春秋又有各為一事不宜連屬看者如莊二十二年肆
[052-14b]
 大眚與下葬文姜自是兩事而穀梁彊連之謂文姜
 罪本不應葬若不赦除衆罪而書葬為嫌天子許之
 二十四年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與二十六年曹殺其
 大夫自是兩事而公羊彊連之謂殺大夫不死曹君
 之難者僖十四年沙鹿崩與十五年韓原之戰自是
 兩事而左氏彊連之謂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文十
 二年杞伯來朝與下子叔姬卒自是兩事而左氏彊
 連之謂來朝時請絶叔姬而無絶昏十四年齊人執
[052-15a]
 單伯齊人執子叔姬自是兩事而公穀彊連之謂單
 伯淫乎子叔姬支離扭揑增造事端此以屬辭比事
 而誤用之者也
先儒說春秋為孔子之刑書凡誅殺爵命之見于經者
 皆罪也如天王殺其弟佞夫此不當殺而殺也殺王
 子朝則不書矣宋公殺其世子痤晉侯殺其世子申
 生此不當殺而殺也鄭殺其世子華則不書矣刺公
 子買刺公子偃皆無罪也殺公子慶父則不書殺公
[052-15b]
 子牙則變文書卒矣春秋書爵命三皆譏天王之濫
 賞也他如錫齊桓公命錫晉文公命錫晉惠公命錫
 衛襄公及齊侯環命無論當否皆不書此詳内而略
 外也謂聖人貶桓文之功而削之亦非也僖王以一
 命命曲沃武公為晉侯此最害理而春秋不書此時
 晉未通于中國不告故魯史亦無從而書也大抵觀
 其不書者而聖人特書之㫖自見此最是看春秋之
 一法
[052-16a]
莊十二年宋萬弑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据左傳華督
 亦見殺督為正卿宋之赴告自必先于牧此是魯史
 書之而聖人削之也近日毛大可氏乃云此是宋人
 不赴故不書若云孔子削之是絶人自新之路唐堯
 衛武俱稱晚葢此論殊謬夫弑君大惡豈有可改過
 自新之理堯簒帝摯衛武弑其兄和而自立此野史
 誣㒺之言豈可信乎此過執春秋因魯史之言而失
 之者也
[052-16b]
未修之春秋明見于左傳者有二其一見宋華耦之言
 曰臣之先臣督得罪宋殤公名在諸侯之策其一見
 衛寗殖之言將死召惠子曰吾得罪於君悔而無及
 也名在諸侯之策曰孫林父寗殖出其君此各國皆
 書魯之春秋亦然而仲尼一因之一改之曰衛侯出
 奔齊以自奔為文葢弑君則責在臣子之討賊君出
 奔而將來復入為君如此書自覺非體書君自出奔
 以全君臣之分也此聖經改魯史之鑿然可據者
[052-17a]
孟子曰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葢孔子作春秋
 天王亦在誅貶之列然不過直書其事而自見如隠
 公不朝聘天王而王遣使賵惠公之妾桓公弑其兄
 而王追錫桓公命文姜弑其夫齊襄淫其妹而王使
 魯主王姬之昏三綱淪九法斁昭然具見初不必名
 宰咺王去天以示貶也故曰春秋天子之事桓文亦
 假托其事者故聖人亦有取焉然齊桓之一匡九合
 可取而其滅譚滅遂降鄣之罪不得為桓公諱也晉
[052-17b]
 文之勤王定伯可取而其召王巡狩擅執衛侯之罪
 不得為文公諱也葢春秋只列各人之供招罪狀未
 嘗判斷謂某人應得何罪某人應麗何條朱子云當
 時只說張三打李四李四打張三未嘗判定云張三
 應杖六十李四應杖四十
春秋云諸侯盟于扈見文/七年從此無天子曰大夫盟見襄/十六
 年/從此無諸侯齊桓死而僖公至以楚師伐齊取穀
 晉伯息而哀公兩㑹吴伐齊夫子所以有被髪左袵
[052-18a]
 之懼
胡傳云王朝命大夫例書字附庸之君例書字案尊卑
 有定位若諸侯書名而大夫書字侯伯書名而附庸
 之君反書字聖人之立法疑倒置矣此不過因邾儀
 父及王人子突稱父稱子有類于字耳不知齊侯禄
 父蔡侯考父季孫行父皆名也無以見儀父之為字
 也齊子糾鄭子儀子亹子臧子華皆名也無以見子
 突之為字也春秋無書字之法邾子克是儀父之子
[052-18b]
 不得謂儀父之名方氏苞曰克與儀父非一人儀父/之卒不書至克而後書卒耳儀父
 之卒當于/桓之末年
史稱定哀多微辭而聖意未嘗不顯然昭三十年三十
 一年三十二年春王正月三書公在乾侯公薨于乾
 侯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則昭公
 死于客殯而定公受國意如之情事顯然矣六次如
 晉至河乃復則季氏連結晉之權臣仲縮由已而公
 束手受制之情事顯然矣城啟陽及屢次用師于邾
[052-19a]
 或書三卿或書二卿則兵權一手掌握而欲吞滅列
 國以自肥之情事顯然矣兩次㑹吴伐齊皆書公齊
 為仇讎之國三子坐享厚實以危難之事委其君欲
 陷公死地之情事顯然矣此皆聖人所親見故備書
 之當日史官為季氏之黨阿奉意指未必能詳盡如
 此
諸侯失地名滅同姓名然有滅同姓而不名者如齊侯
 滅萊楚子滅夔晉滅虞滅虢是也有失地而不名者
[052-19b]
 如齊人滅譚譚子奔莒楚人滅弦弦子奔黄狄人滅
 温温子奔衛是也戴記乃出公穀之後拾三傳之緒
 餘以成文耳學者顧欲據理以論春秋過矣滅同姓/書名獨
 衛侯燬然朱子疑為羡文失國書名獨徐子章禹先/母舅云且須闕之闕之無傷于春秋之大義不得以
 一事著/為定例
惟滅國而以其君歸者則書其君之名如鄭游速帥師
 滅許以許男斯歸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晉人滅肥
 以肥子緜臯歸滅鼔以鼓子䳒鞮歸此不過因赴告
[052-20a]
 之辭耳葢滅國則但以得地告至其君則但云奔某
 國不必及其名也以其君歸則須有獻俘之禮不名
 則不可以告宗廟因而赴告列國魯史書之聖人因
 而弗削初非名之以甚其罪亦非不名以減其罪也
 夫遯逃苟免與身為囚俘其失守宗祧之罪等耳直
 書而義已見何用名與不名以别其輕重乎
黄東發謂學春秋者只當就春秋之世以求聖人之心
 此語最合後儒乃動以五帝三王之事律之如彭衙
[052-20b]
 之戰文定謂宜加以文諭不從乃更告之天子方伯
 不宜遽興師與戰晉悼三駕或謂逺人不服當修文
 德以來之未聞道敝諸侯以服之如此則當安史之
 亂唐室只須仗義執言不煩李郭之苦戰而聖人當
 日遇着桓魋亦可以禮感化何為微服而過宋乎無
 怪乎明季闖冦憑陵畿甸垂破而儒臣召對猶以舞
 干羽為言者此種議論則讀聖經乃是喫騃藥何益
 于救世哉
[052-21a]
春秋何以托始乎隠或謂以隠之讓國而賢之或謂春
 秋托始于桓王皆非也東遷後弑君之獄自衛州吁
 及魯桓公始而桓之弑隠實有以召之寵任羽父及
 菟裘不早斷馴致大禍故曰為人君父者不可以不
 知春秋
春秋凡書城築皆譏無論時不時也城郚城中邱則以
 怯敵書城向城諸及鄆則以啟釁書城費城成郛則
 以三家營私邑書城漆城啟陽城邾瑕則以恃强凌
[052-21b]
 弱小書城杞則以受役于强大書其非時與帥師者
 則罪又甚焉葢春秋一書聖人特書以垂戒為百王
 法未有無故而書者也魯方百里五所統凡數十百
 城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城壊而修亦極常事何足重
 煩聖人之筆乎
外此如城邢城楚邱城縁陵為聖人許之乎曰此春秋
 以紀世變也天王失政外裔交侵小國不能自立賴
 桓公修方伯之職帥諸侯起而城之聖人所以不得
[052-22a]
 已而思伯予之亦傷之也降此而城成周抑又甚焉
 王室内亂流離顛越十年之後又乞城于諸侯書此
 而天王之孱弱晉伯之怠緩俱可概見此皆有闗于
 天下之大者凡褒貶無闗于天下之大故不書
二百四十二年君卿大夫之賢奸善惡千態萬狀而欲
 執書名書字書族書爵書人書滅書入及日月時等
 十數字以概其功罪為聖人者亦太苦矣不知下筆
 時費幾許摇頭苦吟竄易數四而後斟酌定此一字
[052-22b]
 作春秋不亦勞頓乎如此幾同俗吏之引例比律與
 鯫生之咬文嚼字聖人心事光明正大決不如此春
 秋只須平平看下去自如岡巒之起伏世運十年而
 一變或數十年而一變聖人苐因其世變而據實書
 之如春秋初年猶以滅邑為重至其後則滅邑不書
 而滅國書矣猶有未賜族之大夫須命于王朝至其
 後列國之大夫無不氏與族者矣春秋中葉猶書諸
 國伐我北鄙南鄙東鄙至定哀則直書伐我直造國
[052-23a]
 都而四鄙不足言矣荆初年猶舉號繼而書楚人繼
 而書楚子最後但書楚之大夫兼及吴越南風滋競
 中夏反受其䕃庇矣列國㑹盟征伐初皆書君其卿
 大夫則稱人無有以名氏見至末年而但書大夫之
 名氏政自大夫出而君位幾如贅旒矣通春秋之蒐
 狩皆書公至定哀之蒐狩不書公君無一民一旅其
 得失皆與君無預矣此皆春秋大變故而聖人書法
 苐據當日之時勢初非設定一義例謂有褒貶于其
[052-23b]
 間也
看春秋須先破除一例字胡文定謂凡書救未有不善
 此亦不可以一例拘也僖二十八年楚人救衛襄十
 年楚公子貞帥師救鄭聖人非是許楚乃是罪鄭衛
 唐討吴元濟而王承宗李師道救之豈得謂許其當
 救乎僖十八年狄救齊聖人則深罪宋襄齊桓攘狄
 一旦身死内亂宋襄繼伯反為搆禍致煩狄人之救
 聖人葢傷之杜少陵詩云豈謂盡煩回紇馬翻然逺
[052-24a]
 救朔方兵其意正同例之不可拘如此
凡伐而書次則善其節制僖四年齊桓伐楚次于陘襄
 元年晉悼伐鄭次于鄫是也次而書俟則惡其妄動
 莊八年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師及齊師圍郕是
 也救而書次則惡其怯懦觀望僖十五年救徐次于
 匡襄二十三年叔孫豹救晉次于雍榆是也外裔而
 書次則惡其窺覘中夏文十年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是也又如莊二年公次于滑則譏其救紀無功定九
[052-24b]
 年齊衛次于五氏十三年垂葭十五年渠蒢則志其
 攘伯生事俱要合上下文之事與辭而觀之則褒貶
 各見單執一次字以為書法之例何從得見聖人之
 意
㑹禮之簡者曰遇非善辭也然亦有褒者莊三十年公
 及齊侯遇于魯濟三十二年宋公齊侯遇于梁邱齊
 桓執謙以就宋魯以是能得諸侯此褒也他如莊二
 十三年公及齊侯遇于穀則惡其急于成昏隠四年
[052-25a]
 公及宋公遇于清八年宋衛遇于垂則惡其比周結
 黨又如僖十四年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則越禮之甚
 褒貶不同如此而可執一字以為定例乎
春秋書初書猶書遂俱聖筆頰上添毫處書初獻六羽
 以明前此之僭書初稅畝以志横征之始猶繹猶三
 望是譏其可已而不已猶朝于廟是幸其禮之未盡
 廢遂伐楚次于陘遂救許遂圍許是志其赴機之捷
 遂滅賴遂滅偪陽遂伐曹入其郛是志其兵威之暴
[052-25b]
 遂及齊侯宋公盟是志其國事之擅他如曰誘殺曰
 以歸曰取師曰大去曰棄師曰逃歸曰殱曰戕曰用
 皆聖人用意下字此其顯然可見者
春秋書地震山崩是為天下記異公羊得之左氏專指
 晉者非也僖十五年/沙鹿崩隕石六鷁則專為宋宋襄創伯
 六年屢挫折于楚是六鷁退飛之象外災不書以宋
 有闗于天下之故書之
春秋誅貶非特不于一字上見併當於不書處見之如
[052-26a]
 隠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于楚邱以歸則
 下當書云師及衛師伐戎執戎子某歸于京師此理
 之必然者而其下寂然則魯衛不臣之罪著而戎之
 桀驁凡伯之失節皆其小焉者矣文八年天王崩公
 孫敖如京師不至而復丙戌奔莒則下當書云殺公
 孫敖公子某如京師而其下寂然則魯慢天王為不
 臣失刑誅為不君而公孫敖之罪不足言矣又如昭
 二十二年王室亂則下當書云公及晉侯及某某國
[052-26b]
 入京師誅子朝王室復定而其下寂然但書朝猛之
 迭勝迭負劉單之拮据萬狀直至二十五年㑹于黄
 父期納王則晉失方伯之職諸侯無勤王之義均無
 所逃而王子朝之罪更不足言矣隠四年衛州吁弑
 其君完則下當書云天王使某侯伐衛殺州吁立公
 子某而其下寂然直至九月衛人殺州吁于濮十月
 二月衛人立晉殺係衛人自殺立係衛人自立天王
 不能正列國不能討其罪自著而衛人擅立君之罪
[052-27a]
 反其小焉者矣入春秋失政刑于是始嗚呼此經之
 所以托始乎隠也
聖人所以不得已而予桓文者只為桓文是假行天子
 之事如上書狄伐邢下即書齊人救邢上書狄入衛
 下即書城楚丘楚三伐鄭而桓公為檉貫陽穀之㑹
 有召陵之師楚合四國以圍宋而文公侵曹伐衛有
 城濮之戰楚以彭城封魚石而悼公合諸侯圍宋彭
 城魯為齊困非晉不解此如病急求醫縣報殺人而
[052-27b]
 有司遣人拘究不踰晷刻細撿伯統未興與伯迹既
 熄以後則有坐待其斃聴人之白晝刼殺而已矣光
 景截然大異從此處着眼而聖人褒貶微意與孟子
 所謂彼善于此處和盤托出紙上
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朱子註謂惇典庸禮命德討
 罪大要皆天子之事然謂聖人筆削代天子行事者
 則又非也彝歎張氏謂春秋非是維王迹乃著王迹
 之所以熄最得春秋之㫖細看全經如三錫命是奬
[052-28a]
 簒弑䙝王言所謂命德者安在列侯上傲王命内相
 簒奪而王討不加所謂討罪者安在諸侯不奔喪㑹
 葬而王遣使求車求金典禮一切廢壊聖人只是于
 此等標明王迹不行于天下處而誅貶自見如齊桓
 殺哀姜于夷大義滅親此正是合天討處而下書夫
 人氏之喪至自齊細看一路上文而僖公此舉已是
 大錯聖人之意明白具見何必去一姜字乃為示貶
 乎
[052-28b]
列國來朝四十未有書名者獨桓七年穀伯綏鄧侯吾
 離書名左氏云賤之或又以為嘗失國林氏曰貶穀
 鄧逺在方城之外無為朝魯朝桓諸侯必若穀鄧而
 後貶皆曲說也失國書名只當其竄逐苟免之時書
 之耳穀鄧來朝則現為君非失國也若謂其以前嘗
 失國則衛成公出奔顛沛甚矣不聞終成公之世皆
 書名也葢桓公簒弑已厯七年至此逺國來朝且兩
 國更迭來志得意滿接見于廟令史臣書之以為美
[052-29a]
 談誇詡宋鄭諸列國聖人因而弗削正以見桓公之
 自侈大意在責桓非責穀鄧也若責其黨逆則桓公
 當日歸獄寪氏事極隠秘天王不加討近隣不問罪
 穀鄧逺在二千里之外何從知為簒逆而求之備乎
 亦可謂欲加之罪矣桓二年蔡侯鄭伯㑹于鄧始懼/楚當日以魯為周公之後故朝
 魯以求庇而公亦以此自喜鄭魯所畏鄭㑹鄧/而鄧朝魯故書名以震矜之此當日之情事也
哀四年盗殺蔡侯申凡無主名及賤者皆稱盗故聶政
 之殺俠累綱目只書曰盗雖以子房博浪沙之擊史
[052-29b]
 記只書曰遇盗以其大索不獲也左氏曰公孫翩則
 是明有其人且係貴族何為不明正其弑君之罪而
 諱之曰盗乎公孫辰三人以賊黨而猶列其名公孫
 翩以首禍而顧免于罰且文之鍇已殺翩則罪人斯
 得則當書曰蔡公孫翩弑其君蔡人殺翩以伸討賊
 之義又何為作此疑獄乎大抵是奸人卒起不意衆
 疑是三人所為逮後或殺或逃而姑以性霍二人當
 獄耳其實不可得而指名也學者寧信經而舍傳為
[052-30a]
 是
桓五年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自是立文宜如此增
 一天字便覺不順如王師敗績于邥氏之戎不可云
 天王師也諸儒泥于去天為貶之說遂舍鄭伯滔天
 之罪而謂桓王不宜以小故興師自取敗辱宥臣責
 君悖舛滋甚又如僖二十八年兩次朝于王所義當
 責晉責諸侯不宜責王而反去天以貶王可乎
春秋書衛人殺州吁蔡人殺陳佗齊人殺無知先儒云
[052-30b]
 人者衆辭言夫人之所得討固然然愚謂責天王意
 較重討賊係天子之事列國有簒弑天王當遣方伯
 連帥討而誅之何待衛人蔡人齊人之殺乎書人以
 明一國之私討非天王之公討也由是征伐不自天
 子出自諸侯出矣
書衛人蔡人齊人之殺弑君者討罪不自天子出矣書
 齊侯衛侯之胥命命德不自天子出矣皆譏天王之
 失政也三傳謂善胥命固非張氏洽謂罪齊衛猶落
[052-31a]
 第二義
莊二十九年樊皮叛王明年王命虢公討樊執樊仲皮
 歸于京師此天討之最合者而聖人不書常事不書
 也莊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此
 天命之最乖者而聖人不書不告不書也華督亦死
 閔公之難不書此聖人削之也明季有麗逆案而死
 闖難者朝廷之贈䘏不及後世史官不列忠臣傳亦
 是此義
[052-31b]
春秋書游觀二隠公矢魚莊公觀社皆非禮也若僖公
 之泮水則合禮不書矣書立廟二立武宫立煬宫皆
 非禮也若僖公之修閟宫則合禮不書矣後世歐陽
 公修唐書于𤣥宗本紀書幸温湯至自温湯或一嵗
 一行或一嵗再行詳書不殺全倣春秋之㫖
書弑君自然知為大惡不必以削去公子與稱名以見
 惡書死君難自然是褒不必以稱名多加責備三傳
 泥于稱名之說遂于死難諸人毛舉細故謂以此故
[052-32a]
 名之是將忠義抹摋泥于稱人稱國以弑之說謂君
 為國人所欲弑是為亂賊出脱正與孔子作春狄之
 意反背
昌黎詩云春秋三傳束髙閣獨抱遺經究終始究終始
 三字最妙此即比事屬辭之法治春秋自宜以經作
 主但不可于三傳外另造出一傳來如趙氏木訥之
 經筌則杜撰鑿空更甚矣
終春秋之世天討之見于經者桓五年蔡人衛人陳人
[052-32b]
 從王伐鄭及莊六年王人子突救衛二者而已伐鄭
 而敗績救衛而無功不書是聖人諱之也他如王師
 秦師圍芮不書伐翌伐曲沃不書不告也必以王去
 天為貶則子突書字又何以稱為褒乎
春秋之中葉討伐無書王者政自諸侯出也至末季討
 伐無書公者政自大夫出也定公之初伐齊反書公
 者陪臣執國命而欲假公以與大夫抗也哀公之世
 征伐盟㑹無不書公者大夫復張已專其利而以危
[052-33a]
 難之事陷其君也聖人一字之去留世變存焉皆據
 實書以為褒貶者殊錯
文定動云上告天子下告方伯不知石碏之除州吁當
 隠公之四年桓王初即位只告陳使討不聞告王而
 請討則此時王令已不行于天下矣當春秋末世而
 輒以五帝三王之事律之敵師壓境而云反躬責已
 云加以文諭用兵云仗義執言不由詭道此如人饑
 將死而曰何不食肉糜路逢刼盗而與拱手談仁義
[052-33b]
 其不供人軒渠者幾希
杜氏以伯仲叔季皆字書字皆褒此以加于紀季以酅
 入于齊蔡季自陳歸于蔡許叔入于許可也他如蕭
 叔朝公何以書叔宋人執鄭祭仲何以書仲杜氏又
 云叔與仲皆名然則紀季蔡季許叔何以見其獨為
 字乎方望溪曰凡書伯仲皆行次也叔肸宋子哀皆
 名也可云斬盡葛藤矣
諸侯不生名死則名之諸侯死猶名則大夫無不稱名
[052-34a]
 之理大夫遇難見殺更無不稱名之理左氏以稱名
 為貶遂于孔父仇牧洩冶謂不足貴于崔杼之出奔
 不稱名以氏告謂非其罪顛倒已甚且以叔肸為賢
 而書字則孔子大聖續經當書仲尼卒不當書孔丘
 卒矣
聖人當曰何嘗執定以獲麟一句結住只為是年春適
 有此事記了四月遂有陳恒執君寘于舒州六月行
 弑孔子沐浴請討不行于是輟簡廢業未幾遂卒是
[052-34b]
 春秋乃聖人未竟之書一切謂文成致麟與孔子覩
 獲麟而作春秋俱是憒憒
 
 
 
 
 
 讀春秋偶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