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14 春秋大事表-清-顧棟高 (master)


[04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三
          國子監司業顧棟髙撰
  闕文表
 儒者釋經為後王典制所自起國家善敗恒必由之
 可不慎哉春秋文多闕誤三𫝊類多附㑹而公榖尤
 甚迹其流弊種毒滋深其大者如紀子伯莒子盟于
 宻本闕文也而習公榖者遂謂紀本子爵後因天子
[043-1b]
 將娶于紀進爵為侯加封百里以廣孝敬漢世因之
 凡立后先封其父為侯進大司馬大將軍封爵之濫
 自此始而漢祚以移由不知闕文故也蓋甞推而論
 之日食闕書曰朔者凡十本史失之而榖梁則曰言
 日不言朔食晦日也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案自襄
 十五年以後無不書日朔者豈自此至獲麟近百年
 總無食于前食于後而獨參差不定于襄以前乎則
 榖梁之說非也外諸侯卒闕書名者凡十亦史失之
[043-2a]
 而左氏則曰不書名未同盟也案隠元年及宋人盟
 于宿而八年宿男卒不名成十三年滕㑹諸侯同伐
 秦而十六年滕子卒不名杞與魯結昏而僖二十三
 年杞成公卒不名則左氏之說非也夫人不書姜氏
 及去姜存氏去氏存姜者凡四而左𫝊則曰不稱姜
 氏絶不為親禮也賈逵又云哀姜殺子罪輕故但貶
 去姜公穀又以出姜不宜成禮于齊穆姜不宜從夫
 喪娶故俱貶去氏夫去姜存氏去氏存姜不成文理
[043-2b]
 況文姜哀姜之罪豈待去其姓氏而明至夫人方為
 處女事由父母而必責其間合禮與否無乃蹈拊驂
 移臼之譏乎亦拘固不通甚矣王不稱天者凡六其
 三史脱之其三從省文而胡氏于錫桓公命歸成風
 之賵及㑹𦵏則云聖人去天以示貶夫歸仲子之賵
 王已稱天矣豈于前獨罪宰咺而于天王無貶于此
 數事又獨責天王而于榮召無譏乎桓五年三國從
 王伐鄭此自省文爾與公朝于王所同義而胡氏以
[043-3a]
 為桓王失天討豈朝于王所不責諸侯而反責王乎必
 以桓十四年不書王為責桓無王則宣亦簒弑何以書
 王必以桓四年七年不書秋冬為責王失刑則昭十年
 不書冬定十四年不書冬又何以說秦伐晉鄭伐許晉
 伐鮮虞皆是偶闕人字而公穀以為狄之夫秦且無論
 晉之罪莫大于助亂臣立君襄十四年㑹孫林父于戚
 以定衛當日不聞狄晉鄭伯射王中肩未甞有㣲詞示
 貶而沾沾責其伐許伐鮮虞亦可謂舍其大而圗其細
[043-3b]
 矣凡此皆公穀倡之而後来諸儒如孔氏頴達啖氏助
 趙氏匡陸氏淳孫氏復劉氏敞亦既辨之矣而復大熾于
 宋之中葉者蓋亦有故焉自諸儒攻擊三𫝊王介甫遂目
 春秋為斷爛朝報不列學宫文定反之矯枉過正遂舉
 聖經之斷闕不全者皆以為精義所存復理公穀之故說
 而吕氏東萊葉氏少蘊張氏元徳諸儒俱從之由是春秋
 稍明于唐以後者復晦昧于宋之南渡豈非勢之相激
 使然哉夫蔑棄聖人之經與過崇聖人之經其用心不
[043-4a]
 同而其未得乎聖人垂世立教之㫖則一也愚故不
 揆檮昧瀏覽諸家之說於南渡以後兼取黄氏仲炎
 吕氏大圭程氏端學俞氏臯齊氏履謙五家列闕文
 凡百有餘條俾學者于此不復強求其可通則于諸
 儒支離穿鑿之論亦掃除過半矣輯春秋闕文表第
 四十三
  日食闕書日朔凡十 又疑誤三
[043-5a]


[043-6a]
 
 
 
 
 
 
  外諸侯卒闕書名凡十
[043-7a]
 
 
 
 
 
 
 
 
[043-7b]
 
 
 
 
  時月日闕誤凡二十八
[043-8a]


[043-9a]


[043-10a]


[043-11a]


[043-12a]


[043-13a]


[043-14a]


[043-15a]


[043-16a]
 
 
 
 
 
 
 
 
[043-16b]
 
  王不稱天凡六 誤稱天子一
[043-17a]


[043-18a]


[043-19a]
 
  夫人姓氏闕文凡四
[043-20a]


[043-21a]
 
 
  殺大夫闕書名凡四
[043-22a]
 
 
 
 
  秦鄭晉伐國闕書人字凡三
[043-23a]


[043-24a]
 
  盟會闕文凡五
[043-25a]


[043-26a]
 
 
 
 
 
 
 
 
[043-26b]
  外諸侯名謚國名闕誤凡五
[043-27a]
 
 
 
 
 
 
 
 
[043-27b]
 
 
 
 
 
 
 
  侵戰圍滅入救闕文衍文凡九
[043-28a]


[043-29a]


[043-30a]
 
 
 
 
 
 
 
 
[043-30b]
 
 
  補遺
[043-31a]


[043-32a]


[043-33a]
 
 
 
 
 
 
 
 
[043-33b]
 
 
 
 
春秋俱係孔子修成以後闕誤論
案孔氏頴逹曰春秋闕文有二有史本闕聖人因而不
改者有係修成後始闕者愚謂史闕而聖人因之無是
理也孔子修春秋垂訓百世必擇其善可為法惡可為
[043-34a]
戒者書之若前史有闕宜并削而不録此何闗于勸懲
而重書之以惑誤來世故知皆修成以後闕也然易詩
書三經與春秋並𫝊于世其闕文百不一二見而春秋
之闕文獨多何也曰是亦有故焉古者用竹簡汗青為
書易于剝蝕須掌于官中每嵗脩輯易掌于太卜書藏
于柱下詩𨽻于樂官易自天子至士庶所習用國家有
大事則詔卜筮書則太史陳之以詔王善敗詩則燕饗
祭祀比諸樂歌故偶有闕誤隨即較正而春秋自修成
[043-34b]
以後則為孔氏之私書又定哀以後多有所刺譏隠諱
故當時游夏不能贊一辭而曽子子思亦無一語及春
秋至孟子始標出知我罪我及其義則丘竊取之言而
是時去孔子已百年矣書藏于私家其補綴脩輯必不
能如官中之勤闕誤是理之所有無可疑者左氏約生
在孟子前後故已有以紀子伯為履緰之字以甲戌己
丑為再赴而公榖則生于漢時据所𫝊聞謬誤尤甚幸
左氏為史官得見列國之史與魯未筆削之春秋此二
[043-35a]
書皆掌于官中其義雖不存而文之闕誤則無有故左
氏得据為𫝊其日月與經互異往往𫝊是而經誤此尤
其顯然可見者孔子甞自言曰辭達而已矣若春秋之
去姜存氏去氏存姜及曹宋之大夫不書名不達已甚
顯係闕斷宋儒不察皆目為意義所存雖經杜孔啖趙
之駁正而不悟也豈不謬哉夫左氏親見國史最有功
于春秋而當其時孔聖之經已多闕左氏不知而反為
之說如澶淵之㑹𫝊据國史本有叔孫豹㑹四字幽之
[043-35b]
盟公羊氏經現有公字而左氏所𫝊授之本偶無之遂
以為諱不書公諱不書大夫不知春秋時㑹盟之非義
者多矣僖二十八年公會諸侯盟于宋成二年公㑹楚
公子嬰齊于蜀絶不一諱何獨于此焉諱是則聖經之
闕誤因左氏而明左氏且不知而妄生穿鑿何況後來
餘子哉曰文定之為𫝊近世亦有知其非者而列于學
宫厯代不廢何也曰在 朝廷之公令自不得不用胡
𫝊以其字字𤼵揮便于經筵之進講敷陳大義士子之
[043-36a]
命題横𤼵議論耳要非經義之本然也夫明知其非是
而不得不遵用之此所以說經而經愈晦也
春秋僖二十四年冬晉侯夷吾卒論
余常謂春秋闕誤多自經成以後左氏不知而強為之
說更有左氏作𫝊時未甞誤因漢晉以來𫝊寫之譌為
杜氏之傅㑹曲成者則如僖二十四年晉侯夷吾卒是
也左𫝊惠公之卒以二十三年九月而經在明年之冬
杜氏謂晉文定位而後告惠公之喪經文從赴程氏端
[043-36b]
學謂惠公之卒此時非有内亂外伐安得不告喪必待
文公之至而後告借使文公入而告必曰先君某以某
年某月某日卒魯史因而書之必不書其赴到之日也
余則謂四字當是三字之誤晉之九月為周之冬十一
月𫝊因赴告從晉夏正而經自用周正耳然則謂左氏
之未甞誤何也曰文公告惠公之喪此出于杜氏之說
左𫝊無之也左𫝊于二十四年正月秦伯納重耳曰經
不書不告入也二月殺懐公于髙梁不書亦不告也此
[043-37a]
時魯一意事楚目中無重耳謂此亦當如夷吾之儔不
久為秦俘縶耳故自入國至創伯凡五年中間無書一
晉事者晉殺吕郤不書勤王及圍原皆不書豈有獨書
一夷吾卒之理晉文豈有不告已之入而反告惠公之
喪之理且懐公以踰年之君晉文來告豈容没去若欲
諱其弑君之實而以惠公死期遲至經年掩耳盜鈴貽
笑鄰國晉文君臣必不為也竊意丘明作𫝊時晉侯夷
吾卒猶在冬十有一月杞子卒之下自是懐公來赴此
[043-37b]
後晉使絶不通往來故懐公以踰年而見殺重耳以公
子而反國經皆無從書非為文公諱而不書也至丘明
作𫝊以後諸儒𫝊寫誤置在二十四年冬杜氏曲為遷
就謂文公定位而後告惠公之喪殊不思告者何人豈
有不預先書其入國之理乎左𫝊謂不書不告入也萬
無可疑公羊則以為為文公諱家氏鉉翁髙氏閌則以
為桓公書入以其簒兄文公于長幼次當立果爾聖人
宜别有書法胡乃没而不書謂之褒乎貶乎髙氏更謂
[043-38a]
魯未與宋通而此書惠公卒者以見文公之入文公不
書入者以申生既死文公以次當立故竊意文公之入
若告自當書無為書惠公之卒以見文公之入文公于
次果當立則其入又胡為不書聖人用心不宜委曲如
此故余謂左氏作𫝊時經文未誤若此時已作二十四
年晉侯夷吾卒則文公告惠公之喪當時左𫝊𤼵之無
俟杜氏之補註也
 凡經𫝊互異者學者舎𫝊從經此正理也夷吾之卒
[043-38b]
 不日而時必因赴告之疎秋冬之異必因周正夏正
 之别皆不辨而明獨二十三二十四經年之隔致千
 年聚訟今定為𫝊寫之誤直是卓識愚則為左氏原
 本已為杜氏割裂錯置其誤不在𫝊寫而在割裂時
 置放失簡耳聊備一說何如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