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輯傳卷六
明 王樵 輯
文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穀梁傳繼正即位正也 胡傳即位者告廟臨羣臣
也國君嗣世定於初喪必逾年然後改元書即位者
縁始終之義一年不二君縁臣民之心不可曠年無
[008-1b]
君按書載舜禹受終傳位之事在舜則曰月正元日
格于文祖在禹則曰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
若帝之初夫格于文祖神宗則告廟也率百官若帝
之初則臨羣臣也自古通喪三年其以凶服則不可
入宗廟其以吉服則斬焉在衰絰之中不可既成而
又易之也如之何而可子張問於孔子曰髙宗諒隂
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髙宗古之人皆然君薨
百官總已以聽于冢宰三年則告廟臨羣臣固有攝
[008-2a]
行之禮矣按商書稱太甲元年伊尹祠于先王則攝
而告廟之證也百官總已以聽冢宰則攝而臨羣臣
之證也其曰祗見厥祖者言伊尹以奉嗣王之事祗
見太甲之祖也至三祀十有二月伊尹以冕服事嗣
王則免䘮從吉之證也然顧命康王之誥記成王之
崩其君臣皆冕服何也當是時成王方崩就殯猶未
成服故用麻冕黼裳入受顧命已受命誥諸侯而後
釋冕反䘮服者于是成服而宅憂也或以為康王釋
[008-2b]
服離次而即吉則誤矣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公日上/有朔字
天王使叔服來㑹葬
公羊傳其言來㑹葬何㑹葬禮也 杜氏曰叔氏服
字諸侯䘮天子使大夫㑹葬禮也 胡傳凡崩薨卒
葬人道始終之大變也不以得禮為常事而不書其
或失禮而害於王法之甚者聖人則有削而不存以
示義者矣失禮如成公親葬晋景公害于王/法如見弑賊不討呉楚僣王之類 或曰
[008-3a]
弔賻可也㑹葬非禮也
附左傳于是閏三月非禮也于厯法閏當/在僖公末年先王之正
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歩厯之始以為/術之端首期之
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遲速而必分為/十二月舉中氣以正月有餘日則歸之於終積而為
閏故言歸/餘于終履端于始序則不愆四時無/愆過舉正于中民
則不惑斗建不失其次寒暑/不失其常故無惑歸餘于終事則不悖四/時
得所則事/不悖亂
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008-3b]
左傳葬僖公緩前年十一月薨/并閏七月乃葬
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
穀梁傳禮有受命無來錫命錫命非正也 杜氏曰
毛國伯爵諸侯為王卿士者 胡傳諸侯終䘮入見
則有錫嵗時來朝則有錫能敵王所愾則有錫黼冕
圭璧因其終䘮入見而錫之者也禮所謂䘮畢以士
服見天子已見賜之黼冕圭璧然後歸是已車馬衮
黼因其嵗時來朝而錫之者也詩所謂君子來朝何
[008-4a]
錫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𤣥衮及黼是
已彤弓玈矢因其敵愾獻功而錫之者也詩所謂彤
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賔中心貺之鐘鼓既設一
朝享之是已今文公繼世䘮制未畢非初見繼朝與
獻功也何為來錫命乎故穀梁子曰禮有受命無來
錫命來錫命非正也
晋侯伐衛
左傳晋文公之季年諸侯朝晋衛成公不朝使孔達
[008-4b]
衛大/夫侵鄭伐緜訾及匡匡在頴川新/汲縣東北晋襄公既祥使
告於諸侯而伐衛及南陽今河/内地先且居曰效尤禍也
尤衛不朝故伐今/不朝王亦衛也請君朝王臣從師晋侯朝王於温
先且居胥臣伐衛五月辛酉朔晋師圍戚六月戊戌
取之獲孫昭子衛大夫/食戚邑 杜氏曰晋襄公先告諸侯
而伐衛雖大夫親伐而稱晋侯從告辭也
叔孫得臣如京師
左傳叔孫得臣如周拜得臣叔/牙之孫謝錫命
[008-5a]
衛人伐晋
左傳衛人使告於陳陳共公曰更伐之我辭之見伐/求和
不競太甚故使報伐/示已力足以距晋衛孔達帥師伐晋
秋公孫敖㑹晋侯于戚此大夫専㑹/諸侯之始
左傳秋晋侯疆戚田故公孫敖㑹之晋取衛田/正其疆界 杜
氏曰戚衛地在頓丘衛縣西禮卿不㑹公侯
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頵俱倫反/公穀作髠
左傳初楚子将以商臣為太子訪諸令尹子上子上
[008-5b]
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愛黜乃亂也楚國之舉恒在
少者且是人也蠭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弗聽
既又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商臣聞之而未察
告其師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芊而勿
敬也江芊成王妹嫁于江王芊/亡氏反史記以為成 妾從之江芊怒曰呼役
夫呼發聲也役/失賤者稱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告潘崇
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諸乎問能事/職不曰不能能行乎曰
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以宫甲圍成王王請
[008-6a]
食熊蹯而死蹯音煩熊掌難熟/冀乆將有外救弗聽丁未王縊諡之
曰靈不瞑曰成乃瞑言其忍甚未/斂而加惡諡穆王立以其為太
子之室與潘崇使為大師且掌環列之尹宫衛/之官 胡
傳書世子弑君者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
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
陷簒殺誅死之罪聖人書此者使天下後世察於人
倫知所以為君臣父子之道而免於首惡之名誅死
之罪也傳者案也經者斷也考於傳之所載可以見
[008-6b]
其所由致之漸矣嫡妾必正而楚子多愛立子必長
而楚國之舉常在少者養世子不可不慎而以潘崇
為之師侍膳問安世子之事而多置宫甲降而不憾
憾而能眕者鮮矣乃欲黜兄而立弟謀及婦人使江
芊知其情是以不仁處其身而以不孝處其子也其
及宜矣楚頵僭王馮陵中國戰勝諸侯毒被天下禍
𤼵蕭墻不善之積豈可揜哉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
父則子不子春秋書世子弑其君者推本所由而著
[008-7a]
萬世之大戒也然則商臣無貶矣曰弑父與君之賊
其惡猶待於貶而後著乎
公孫敖如齊
通嗣君也廢䘮而聘非禮也左氏謂穆伯如齊始聘
焉禮也凡君即位卿出並聘踐修舊好要結外援此/語
尤/陋好事隣國以衛社稷忠信卑讓之道也左氏於此
等不察其不能謹天下之通䘮又不考其尊周交隣
之䟽數而槩以為禮杜預又從而實之云諸侯諒闇
[008-7b]
國事皆用吉禮何違經誣禮之甚也
附左傳殽之役晋人既歸秦帥秦大夫及左右皆言
於秦伯曰是敗也孟明之罪也必殺之秦伯曰是孤
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詩曰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孤實
貪以禍夫子夫子何罪復使為政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師戰于彭衙秦師敗績
左傳春秦孟明視帥師伐晋以報殽之役二月晋侯
禦之先且居將中軍趙衰佐之代郤/溱王官無地御戎
[008-8a]
代梁/𢎞狐鞫居為右鞫居續/簡伯甲子及秦師戰於彭衙秦
師敗績晋人謂秦拜賜之師 秦伯猶用孟明趙成
子趙/衰言於諸大夫曰秦師又至將必辟之 初狼瞫
為右箕之役先軫黜之而立續簡伯狼瞫怒其友曰
盍死之瞫曰吾未獲死所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陳以
其属馳秦師死焉晋師從之大敗秦師 按狼瞫前
日為右死敵可也既不為右固可以止今乃無職而
侵在職者之憂輕進而死於敵則是心不止於事而
[008-8b]
思出其位矣 程子曰秦越國襲人雖忿為晋所敗
而無以為辭故來不稱伐晋不諭秦而與戰故書晋
及秦縁忿以再取敗故書敗績孟明名氏不見非命
卿也 杜氏曰彭衙秦地馮翊郃陽縣西北有彭衙
城
丁丑作僖公主
左傳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烝嘗禘
於廟丁丑作僖公主書不時也 公羊傳作僖公主
[008-9a]
者為僖公作主也主者曷用虞主用桑練主用栗禮/平
旦而葬日中反而祭曰虞其主用桑期而/小祥練祭埋虞主於兩階之間易用栗主用栗者藏
主也藏於廟室中堂/所當奉事也作僖公主何以書譏不時也記/云
十三月而練僖公/薨至是十有五月 穀梁傳立主䘮主於虞吉主於
練作僖公主譏其後也作主壊廟有時日於練焉壊
廟壊廟之道易檐以占/反可也改塗可也 高氏曰周
人卒哭而祔祔而易主是謂虞主既期而練練而易
主是謂練主僖公薨十有五月過虞練之時而方作
[008-9b]
主猶未祔廟也猶未祔廟者欲躋之故也 張氏曰
事亡如事存故作主以象神而祭之禮既葬作主於
墓不終日而虞祭不忍一日忘親也僖公元年四月
葬今始作主慢而違禮甚矣 杜氏曰主者殷人以
柏周人以栗三年䘮終遷入於廟 按䘮禮葬日而
虞虞後明日為卒哭之祭卒哭之明日作祔祭以新
死者之神祔於祖父於此祔祭而作木主以依神其
主在寝特用䘮禮祭祀於在寝之主其四時常祭礿
[008-10a]
祠烝嘗及三年䘮畢之禘祭並行之於廟凡國君薨
之正禮當如是也今僖公葬後十月始作木主是作
主太緩故為非禮也 朱子曰先王制禮本縁人情
吉凶之際其變有漸故始死全用事生之禮既卒哭
祔廟然後神之然猶未忍盡變故主復於寝而以事
生之禮事之至三年而遷於廟然後全以神事之也
又曰穀梁謂練而壊廟乃在三年之内似恐太速
左氏謂祔而作主則與禮經虞主用桑者不合謂烝
[008-10b]
嘗禘於廟則與王制䘮三年不祭者不合
三月乙巳及晋處父盟因朝而/盟始此
左傳晋人以公不朝來討公如晋夏四月己巳經書/三月
乙巳恐/傳誤晋人使陽處父盟公以恥之書曰及晋處父
盟以厭損/也之也適晋不書諱之也 公羊傳此晋陽
處父也何以不氏諱與大夫盟也 穀梁傳不言公
處父伉也為公諱也不言公之如晋恥也出不書反
不致也 按文當是脱一陽字 陸氏曰義同高徯
[008-11a]
凡大夫與公盟若非彼強逼我而盟例但書人言非
大夫之罪也今晋逼公令與大夫盟故特書其名以
見其罪 杜氏曰不地者盟晋都 趙氏曰此乃深
責晋之無禮非為公諱也
夏六月公孫敖㑹宋公陳侯鄭伯晋士穀盟于垂隴穀/户
木反穀作糓垂/隴公穀作垂歛
左傳公未至六月穆伯㑹諸侯及晋司空士縠士為/子
盟於垂隴晋討衛故也討元年/衛伐晋書士縠堪其事也晋/司
[008-11b]
空非卿也以士穀/能堪卿事故書陳侯為衛請成於晋執孔達以説
杜氏曰垂隴鄭地滎陽縣東有隴城陳始與衛謀
謂可以強得免令晋不聽故更執孔達以茍免也
陳氏曰大夫而敵諸侯於是始然士縠主盟曷為序
諸侯之下春秋不以大夫主盟也翟泉貶此何以不
貶貶不於其甚則於其事端餘實録而已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公羊傳何以書記異也以不/言旱大旱以災故此亦旱也
[008-12a]
曷為以異書大旱之日短而云災故以災書此不雨
之日長而無災故以異書也 穀梁傳歴時而言不
雨不憂雨也 杜氏曰周七月今五月也不雨足為
災不書旱五穀猶有収 胡傳書不雨至於秋七月
即八月嘗雨矣不書者見文公無意於民不以民事
繫憂樂也 按凡書旱著災也書不雨有二有以閔
雨而書者僖二年冬十月不雨三年夏四月不雨六
月雨是也有以慢而書者此年十年十三年三書自
[008-12b]
某月不雨至於某月是也公羊云記異不雨何異乎
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廟躋僖公
左傳逆祀也禮無不順子雖齊聖不先父食 公羊
傳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合祭也毁廟之主陳於
太祖未毁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五年而再殷祭
殷盛也三年/祫五年禘躋僖公譏逆祀也其逆祀奈何先禰而
後祖也 何氏曰僖公以臣繼閔猶子繼父故閔公
於文公亦猶祖也 穀梁傳大事者祫祭躋升也先
[008-13a]
親而後祖也逆祀也逆祀則是無昭穆也無昭穆則
是無祖也君子不以親親害尊尊 范氏曰僖公雖
長嘗臣閔矣臣不先君猶子不先父故以昭穆父祖
而喻 按䘮未終而吉祭又逆祀一書而再譏也
高氏曰父子相繼禮之常也至於傳之兄弟則亦不
得已焉耳既授以國則所傳雖非子亦猶子道也傳
之者雖非其父亦猶父道也漢之惠文亦兄弟相繼
而當時議者推文帝上繼高祖而惠帝親受高祖天
[008-13b]
下者反不得與昭穆之正至於光武當繼平帝又自
以世次當為元帝後皆背經違禮而不足示法者也
凡人君以兄弟為後者必非有子者也引而為嗣臣
子一體矣而當嗣者反以兄弟之故不繼所受國者
而繼先君則是所受國者竟莫之嗣生則以臣子事
之死則以兄弟治之人民土地則歸之已父子之禮
則恥而不為皆不可之大者也 按躋僖公以僖兄
而閔弟也而僖嘗臣閔矣君子不以親親害尊尊兄
[008-14a]
弟之不先於君臣禮也故以為逆祀謂臣不可以先
君也公羊穀梁以臣不先君猶子不先父故以昭穆
父祖為喻非實以閔僖即當以傳位為父子也春秋
之義止於如此至於宗廟世及昭穆之序又當别論
孔子曰禮父子異昭穆兄弟昭穆同故僖閔不得
為父子同為穆耳今升僖先閔此二公位次之逆非
昭穆亂也魯語云將躋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弗
忌曰我為宗伯明者為昭其次為穆何常之有如彼
[008-14b]
所言位次之逆如昭穆之亂假昭穆以言之非謂異
昭穆也若兄弟相代即異昭穆設令兄弟四人皆立
為君則祖父之廟即已從毁知其理必不然也如齊/之孝
昭懿惠兄弟四人相繼衛之懿戴文兄弟三人相繼/茍各為一世而異昭穆則齊頃不得祭其祖衛成不
得祭曽/祖矣 李亷曰古者戎祀皆國之大事季氏将有
事於顓臾此以兵事為有事也天子有事於文武此
以祭祀為有事也故春秋書大祫為大事書禴祠烝
嘗為有事此年大事祫也宣八年有事禴也昭十五
[008-15a]
年有事烝也此皆於祭無譏故不書祭名其郊禘大
雩皆書祭名者祭之僣也烝嘗有書祭名者祭之失
也此年大事之為祫公穀皆同杜氏以為禘者非也
冬晋人宋人陳人鄭人伐秦
左傳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陳轅選鄭公子歸生伐秦
取汪及彭衙而還以報彭衙之役 程子曰秦以忿
取敗晋可以已矣而復伐秦報復無已殘民結怨故
貶 自入春秋以來至此除大夫帥師外外兵非君
[008-15b]
將者皆稱人 左氏云卿不書為穆公故尊秦也杜
氏云四人皆卿秦穆悔過終用孟明故貶四國大夫
尊以秦伯按尊秦伯非經㫖
公子遂如齊納幣
公羊傳納幣不書此何以書譏䘮娶也娶在三年之
外則何譏乎䘮娶據逆在/四年三年之内不圖婚三年之
恩疾矣非虚加之也以人心為皆有之娶者大吉也
其為吉者主於已以為有人心焉者宜於此焉變矣
[008-16a]
胡傳婚姻常事不書其書納幣者譏在䘮而圖婚
也僖以十二月薨至此未滿二十五月婚禮先/納采問名納吉乃納幣四者皆行於禫前夫娶
在三年之外矣則何譏乎春秋論事莫重乎志志敬
而節具與之知禮志和而音雅與之知樂志哀而居
約與之知䘮非虚加之也重志之謂也此皆使人私
欲不行閑邪復禮之意
三年春王正月叔孫得臣㑹晋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
伐沈沈潰大夫㑹諸國大/夫伐國始此
[008-16b]
左傳荘叔㑹諸侯之師伐沈以其服於楚也沈潰凡
民迯其上曰潰在上國君/輕走曰迯 杜氏曰沈國名張/氏
曰姫/姓汝南平輿縣北有沈亭 按楚商臣負覆載不
容之罪於今二年使晋襄仗義而前師壮辭直天下
諸侯孰不鼓勇而從誅其人汙瀦其宫使楚更立君
而聽命於中國則晋之伯業有光於前人矣乃舎其
大而事其細結怨於秦討不朝於魯報侮於衛中夏
未定又為此舉夫沈越在南服未嘗接文告之辭通
[008-17a]
㑹盟之禮素知中國之約束也一旦以服楚為罪而
伐之潰散其民播越其君沈亦何辜乎避豺虎而獵
狐兎雖潰百沈何益於事多見襄公之不知類也
夏五月王子虎卒
左傳夏四月乙亥杜氏曰經書五月/又不書日從赴王叔文公卒來
赴弔如同盟王子虎與僖公/同盟於翟泉王臣無外交以其嘗與
魯同盟故來赴然非禮也 趙氏曰左氏云弔如同
盟禮也按天子大夫無與諸侯盟之禮而曰禮也豈
[008-17b]
春秋之意乎 啖氏曰穀梁云叔服也叔服若是王
子則來㑹葬之時在元/年何不書王子乎 汪氏曰左
氏於王子虎稱王叔文公於叔服稱内史叔服則非
一人明矣 後十四年星孛之變又載叔服之言則
與王子虎分明兩人矣
秦人伐晋
左傳秦伯伐晋濟河焚舟示必/死也取王官及郊皆晋/地晋
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在河東大/陽縣西封殽尸而還 程子
[008-18a]
曰搆怨連禍殘民以逞晋人畏之而不敢出秦人極
其忿而後悔過聖人取其終能悔耳 史記秦紀曰
穆公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尸為發䘮哭之三日乃誓
於軍以申不用蹇叔百里奚之謀令後世以記余過
仁山金氏曰按秦誓秦穆公晩年悔過之書也左
氏記秦晋之故甚詳而不記作誓之事書序誤以為
敗殽還歸之作惟史記繫於取王官封殽尸之後盖
穆公自是不復東征矣見伐/不報
[008-18b]
秋楚人圍江
雨螽于宋
左傳隊而死也來告/故書 穀梁傳災甚也茅茨盡矣
按螽非上隊之物來多如隊故書雨見災甚耳既為
災則非隊而死也左氏因雨字而生説耳徐邈云禾
稼既盡又食屋之茅茨騐嘗有之
冬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此書公如/晋之始
左傳晋人懼其無禮於公也請改盟公如晋及晋侯
[008-19a]
盟 按向者晋侯使陽處父盟公已而自知其非禮
復請改盟然召而盟之晋之不能以禮謝過魯之不
能以禮進退皆見之矣
晋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公穀無/以字
左傳晋以江故告於周王叔桓公晋陽處父伐楚以
救江門於方城遇息公子朱而還桓公周卿士王叔/文公之子不書者
示威名不親伐也子朱楚大夫/伐江之帥也江兵解故晋還 愚按春秋無義戰
以皆為利為怨而擅興也伐楚以救江而又知請於
[008-19b]
周可謂義舉矣然以其名則是以其實則非為其實
者以王法正諸夏以諸夏攘夷狄荆楚雖大以當中
國之全力所謂以一服八無異於鄒之敵楚也齊桓
公建一匡之烈為五伯首未嘗有資於秦晋之力况
晋國天下莫強焉奉王命帥齊魯宋衛陳鄭之師討
楚弑君僣王猾夏之罪復楚所滅之諸國宜皆若有
餘者而况區區救一江而不贍乎襄公藉文公之餘
挾大國之力有虚志驕氣而無其術失所先後不能
[008-20a]
自養以圖其實屢戰勝秦不勝滿溢又欲勤遠略以
為名耳本畏楚兵之強不敢徑趨江之城下乃揚聲
伐楚救江偏師渉其境而不敢入門於方城遇息公
子朱而還無異於秦兵出關而五國之師皆遁走也
既不能救江又不能伐楚亦可笑矣杜預謂子朱者
伐江之帥也聞晋師起而解江圍夫四年楚滅江江
圍何嘗解也楚勢方張豈為晋師一闖其境而即解
去乎蓋陽處父之徒藉口以退師猶夾泜誑子上之
[008-20b]
故智耳㐮公實無制楚憂諸夏之誠心故僅遣偏師
以塞責胡氏乃議其宜合諸侯以秦甲出武關以齊
兵略陳蔡而南是時秦方為怨耦豈所能合然使㐮
公有真志而務其實則亦無頼於秦也 公羊云為
諼也謂救江而反伐楚張虚聲示虚惠耳無救之之
實也
四年春公至自晋
附左傳晋人歸孔達於衛 夏衛侯如晋拜曹伯如
[008-21a]
晋㑹正㑹受貢/賦之政
夏逆婦姜于齊
左傳卿不行非禮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於魯
也允信也始來不見尊貴故終不為國人/所敬信也文公薨而見出故曰出姜 穀梁傳
其曰婦姜為其禮成乎齊也其逆者誰也親逆而稱
婦或者公與何其速婦之也曰婦有姑之辭也趙氏/曰此
義自施/於書至其不言氏何也貶之也啖氏曰凡夫人加氏/字便於言耳今既曰
婦姜故不須言/氏無他義也何為貶之也夫人與有貶也 按不
[008-21b]
書逆者左氏蓋以為㣲者云卿不行非禮也又云貴/聘而賤逆之君而卑之
穀梁以為公自行而貶其成禮於齊左氏義淺穀梁
義迂據荘公如齊逆女皆書穀梁曰親逆恒事不志
此其志何不正其親迎於齊也文公在䘮而圖婚與
䘮娶同使其實有成禮於齊之事則春秋尤當明書
公逆以見其重失禮之罪矣以不書則恐無其事而
左氏似得之也公羊謂娶乎大夫故畧之亦非 程
子曰凡事分明可見者聖人更不㣲文以見義只直
[008-22a]
書而已如桓三年及宣元年逆女皆分明在䘮服中
成昏故只書逆女文公則但在䘮服納幣至逆女却
在四年聖人欲顯其居䘮納幣之罪故變文書婦姜
便成之為婦也 張氏曰聖人嚴吉凶之辨蓋人之
所以異於禽獸者正以有父子之親而三年之䘮哀
戚之至國君為風教之首而納幣於䘮中春秋變逆
女為逆婦姜不成其夫人之禮以見人倫之本已失
何以正是國人為後嗣之基乎 唐陳氏曰吉凶之
[008-22b]
禮茍公不自行大夫不涖事則第書其事不書其人
文公使卿納幣而使㣲者逆之是公以禮聘之而不
以禮逆之宜其不終也 汪氏曰春秋一經書逆夫
人惟此年最略不書逆者名氏不稱夫人不言氏不
書至豈非責文公自紊通䘮之禮而然與宣公之娶
尤亟而書法加詳事同已貶則從同同也
狄侵齊
秋楚人㓕江
[008-23a]
左傳楚人㓕江秦伯為之降服素/服出次辟正/寝不舉去/盛
饌/過數鄰國之禮有數/今秦伯過之大夫諌公曰同盟㓕秦江同/盟不告
故不書澤按江黄近楚知楚之無厭也有欵中國之/心自貫 之盟從霸甚堅觀江嘗與秦盟則其為慮
深矣其後亡也蓋其自守猶有道與以逺國知自拔/於蠻服而竟不免於虎口乃中國負之多矣其亦可
傷也/哉雖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懼也 按使秦伯推
此心以救江豈不賢於人遠甚哉晋有救江之舉而
不誠秦有矜江之心而不救故楚有以窺中國之無
人也是時諸侯秦穆公最賢有為善之資無賢臣師
[008-23b]
友之助故功烈止此豈不可惜哉 三年之秋楚人
圍江今閲一期矣其國竟㓕而晋褎如充耳為之出
次降服不舉而深自責者乃在秦伯晉亦可恥也夫
世事亦可歎也夫公羊云入不言圍書其重者江黄
二國從中國而致㓕黄書伐江書圍皆著中國之不
能救也㓕者亡國之善辭上下之同力江黄之君不
書奔不書以歸則能固守待援而死於其位又可知
矣
[008-24a]
晉侯伐秦
左傳圍邧新城秦/邑以報王官之役在前/年 程子曰秦
至此能悔過矣故不復報晉聖人取其能遷善也
朱子曰胡氏謂書晉侯為以常情待晉襄書秦人為
以王事責秦穆恐未必如此程子所謂㣲辭隠義未
易言也 按春秋有只據經文不待觀傳而其本末
自可見者如楚人圍江晉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
狄侵齊楚人㓕江晉侯伐秦晉坐視蠻服之横而不
[008-24b]
校江之遂㓕而不恥乃興師親將而以伐秦此其義
至分明者也如晉侯重耳卒晉人及姜戎敗秦於殽
葬晉文公晉侯及秦師戰於彭衙秦師敗績晉人宋
人陳人鄭人伐秦秦人伐晉晉人伐秦凡此六七條
首尾若干年秦晉交兵報復曲直先後亦自瞭然可
見蓋秦納文公城濮之戰攘楚又同力焉秦之徳於
晉也大矣私與鄭盟秦伯之小過晉文公既隠諱之
而不欲言矣迨秦潜師以襲鄭機洩不果而還晉乃
[008-25a]
邀而敗之於殽此秦人莫大之恨也蓋秦晉之人皆
彊毅果敢不可屈辱讐恥所在以死必報韓原之敗
晉人之辱也甚矣特以惠懐無親相繼不終文公為
秦所納以仇為徳晉人無所紓其憤耳迨釁生於鄭
晉人之氣遂不可遏殽師之邀匹馬隻輪無反者所
以快韓原乆藴不紓之憤懣而報之於此也晋人之
報復也過當而意猶未巳秦自取王官封殽尸之後
見伐不復報此秦晉曲直之辨也秦之負晉也小晉
[008-25b]
之負秦也大秦悔過而晉不悔過使有明王聼之必
不易斯言矣春秋不以常情恕晉亦未始以王道責
秦誅怙終許改過固聖人待衰世之意也其文則史/人與侯亦
不必字/字有義 秦自殽之敗怨晉而即楚故穀梁曰秦之
為狄自殽之戰始陳君舉曰楚之伯秦之力也自㓕
庸以後秦為楚役
衛侯使甯俞來聘
左傳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詩/小
[008-26a]
雅/不辭又不答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習業
及之也昔諸侯朝正於王朝而受/政教王宴樂之於是乎
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湛露曰湛湛露斯/匪陽不晞言露見
日而乾猶諸侯/稟王命而行諸侯敵當/王所愾恨/怒而獻其功王於
是賜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明/也報宴今陪
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衛
前此嘗多事矣至是事大睦鄰以安社稷皆甯俞之
謀也
[008-26b]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風氏薨
程子曰自成風以後妾母稱夫人嫡妾亂矣仲子始
僣尚未敢同嫡也 胡傳夫人嫡體之稱也以妾媵
為夫人徒欲尊寵其所愛而不虞卑其身以妾母為
夫人徒欲崇貴其所生而不虞賤其父夫禮庶子為
君為其母無服䘮服傳/及服問不敢貳尊者也春秋於成風
記其卒葬各以實書不為異辭者謹禮之所由變也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榮叔歸含且賵含户/暗反
[008-27a]
范氏曰榮叔天子之上大夫也榮采地叔字 汪氏
曰禮天子諸侯於妾無服而周官職䘮掌諸侯之䘮
及卿大夫士凡有爵者之䘮亦不及邦國夫人之䘮
也今王臣含賵則是魯以成風之䘮赴於京師矣夫
人之䘮猶不當赴於王况妾母乎王之賜以含賵其
失已大而魯之往赴其罪亦不可揜矣春秋王禮之
施於魯者惟桓文二公為數且盛而紊瀆三綱有如
此者亦可悲夫 趙氏曰公穀皆云兼之非禮也據
[008-27b]
禮含賵襚止一人兼行耳若每事須一人則罄王朝
之臣不足以充䘮禮之使也
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風
胡傳仲子雖聘非惠公之嫡也春秋之初尚以為疑
故别為立宫而羽數特異此雖非禮之正然不祔於
姑猶有辨焉至是成風書葬乃有二夫人祔廟而亂
倫易紀無復辨矣故禮之失自成風始也
王使召伯來㑹葬召穀/作毛
[008-28a]
義與歸賵同 杜氏曰召伯天子卿也召采地伯爵
也
夏公孫敖如晉
秦人入鄀音/若
左傳初鄀叛楚即秦又貳於楚夏秦人入鄀 杜氏
曰鄀本在商宻秦楚界上小國遷於南郡鄀縣 高
氏曰鄀蓋㣲國秦以其叛而入之其後遂為楚所并
楚昭王復國之後畏呉之強去郢而都鄀
[008-28b]
秋楚人㓕六
左傳六人叛楚即東夷秋楚成大心仲歸子/家帥師㓕
六冬楚子燮㓕蓼燮息列反蓼音了字或作/鄝音同蓼國今安豐蓼縣臧文仲
聞六與蓼㓕曰臯陶庭堅不祀忽諸二國皆/臯陶後徳之不
建其君不/自修民之無援其民無辜無/鄰國之救援哀哉 杜氏曰六
國今廬江六縣
冬十月甲申許男業卒
附左傳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甯晉邑汲郡/修武縣也甯嬴逆/旅
[008-29a]
大/夫從之及温而還其妻問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沈漸
似廉反/猶滯溺剛克高明猶亢/爽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天
為剛徳猶不干時寒暑/相順况在人乎且華而不實怨之
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懼不獲其利而離
其難是以去之 晉趙成子趙衰新上軍/帥中軍佐欒貞子欒/枝
下軍/帥霍伯先且居/中軍帥臼季胥臣下/軍佐皆卒為六年蒐/於夷起
六年春葬許僖公
左傳晉蒐於夷舍二軍僖三十一年晉蒐清原作五/軍今舍二軍復三軍之制夷
[008-29b]
晉地前年四卿卒/故蒐以謀軍帥使狐射姑狐偃/子將中軍代先/且居趙盾
佐之代趙衰也/盾趙衰子陽處父至自温往年聘往過/温今始至改蒐於
董河東汾隂/縣有董亭易中軍易以趙盾為/帥射姑佐之陽子成季之屬也
處父嘗為趙/盾属大夫故黨於趙氏且謂趙盾能曰使能國之
利也是以上之宣子於是乎始為政宣趙/盾諡
夏季孫行父如陳
附左傳臧文仲以陳衞之睦也欲求好於陳夏季文子
聘於陳且娶焉 趙氏曰若實如此則非禮經文當
[008-30a]
書之經既不書此説謬也 杜氏曰臣非君命不越
竟故因聘而自為娶 按左氏曰臧孫以陳衞之睦
也欲求好於陳此因行父之私行而當時為之飾詞
陳衞非魯之所畏陳又未先聘於魯魯何故遽遠求
好乎季友嘗再如陳行父蓋結先世之私好耳
附左傳秦伯任好穆公/名卒以子車秦大/夫氏氏之三子奄
息仲行户郎/反鍼其㢘/反虎為殉以俊/反皆秦之良也國人
哀之為之賦黄鳥君子曰秦穆之不為盟主也宜哉
[008-30b]
死而棄民先王違世猶詒之法而况奪之善人乎今
縱無法以遺後嗣而又収其良以死難以在上矣君
子是以知秦之不復東征也
秋季孫行父如晉
左傳秋季文子將聘於晉使求遭喪之禮以行聞晉/侯疾
故/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
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 敖與行父競交於晉三
家之張自文公始
[008-31a]
八月乙亥晉侯驩卒驩喚官反/ 公作讙
左傳晉㐮公卒靈公少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趙孟
盾/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於秦秦舊
好也置善則固事長則順立愛則孝結舊則安為難
故故欲立長君有此四徳者難必抒矣賈季狐射/姑曰
不如立公子樂辰嬴懐嬴/也嬖於二君懐公/文公立其子民
必安之趙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
為二嬖淫也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辟也
[008-31b]
母淫子辟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将何安焉杜祁杜伯/之後
祁/姓以君故譲偪姞而上之偪姞姞姓之女生㐮公為/世子故杜祁譲使在已上
以狄故譲季隗文公託/狄時妻而已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
以愛其子而仕諸秦為亞卿焉秦大而近足以為援
母義子愛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使先蔑士/伯士㑹
隨/季如秦逆公子雍賈季亦使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
殺諸郫晉/地
冬十月公子遂如晉
[008-32a]
杜氏曰卿共葬事文㐮之制 前此雖齊桓之伯止
㣲者㑹葬凡諸侯葬魯往㑹則書之其有書葬不書
往者往非卿也
葬晉襄公
左傳襄仲如晉葬晉襄公
晉殺其大夫陽處父晉狐射姑出奔狄射音亦一音/夜穀作夜
左傳賈季怨陽子之易其班也本中軍帥/易以為佐而知其無
援於晉也少族/多怨九月賈季使續鞫居狐氏/之族殺陽處父
[008-32b]
書曰晉殺其大夫侵官也十一月丙寅晉殺續簡伯
鞫/居賈季奔狄宣子使臾駢蒲賢/反送其帑妻/子夷之蒐賈
季戮臾駢臾駢之人欲盡殺賈氏以報焉臾駢曰不
可吾聞前志有之曰敵惠敵怨不在後嗣忠之道也
敵猶當也當猶報也敵惠及其身欲/速報之也敵怨止其身不遷怒也夫子指宣/子禮於
賈季謂送/其帑我以其寵臾駢為宣/子所任報私怨無乃不可乎
介人之寵非勇也損怨益仇非智也殺季家欲以除/怨也而生宣子
之忿是/益仇以私害公非忠也盡具其帑與其器用財賄
[008-33a]
親帥扞之送致諸竟 公羊傳晉殺其大夫陽處父
則狐射姑曷為出奔射姑殺也射姑殺則其稱國以
殺何君漏言也其漏言奈何君将使射姑將謂作中/軍大夫
狐穀梁曰晉将與狄戰使/ 射姑為将軍趙盾佐之陽處父諌曰射姑民衆不
説不可使将於是廢将穀梁曰陽處父曰不可古者/君之使臣也使仁者佐賢者
不使賢者佐仁者今趙盾賢/射姑仁其不可乎㐮公曰諾陽處父出射姑入君謂
射姑曰陽處父言曰射姑民衆不説不可使将穀梁/曰謂
夜姑曰吾始使盾佐女今/女佐盾矣射姑曰敬諾射姑怒出刺陽處父於朝
[008-33b]
而走穀梁曰㐮公死處父主/竟上事射姑使人殺之 穀梁傳稱國以殺罪
累上也㐮公已葬其以累上之辭言之何也君漏言
也餘巳/見上 胡傳凡書殺者在上則稱君晉侯殺其世/子申生之類
在下則稱氏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楚公子棄殺疾公子比之類在衆則稱
人陳人殺其公子禦冦晉/人殺其大夫先都之類在㣲則稱盗盗殺鄭公子/騑公子發公
孫輒盗殺陳/夏區夫之類君與臣同殺則稱國鄭殺其大夫申侯/楚殺其大夫得臣
之/類今殺處父者射姑耳君獨以漏言故亦預殺焉所
以為後世戒也或以處父為侵官非與曰人君用人
[008-34a]
失當則其國必危凡立於朝者舉當諫况身為晉國
之太傅耶若以為侵官将相大臣非其人百官有司
失其職在位者當拱黙自全隂聽人主之所為至於
顛危而不救則將焉用彼相乎率天下臣子為持禄
容身不忠之行以誤朝迷國者必此侵官之説矣據/左
氏則易中軍者陽子還自衛而擅為之恐無此理據/二傳乃處父宻言於襄公公不能謹而漏言以致狐
射姑敢動於惡故兩/下相殺而書以國殺 今按凡云稱國以殺罪累上
也謂見殺者本有罪而君與執政者殺之不以其罪
[008-34b]
如晉里克楚得臣之役是也陽處父言狐射姑之不
可使為将此為國忠計非有罪也㐮公漏言而狐射
姑殺陽處父於朝狐射姑之罪不容誅矣今書陽處
父以國殺反使處父蒙罪累之名書狐射姑之出奔
反不正其賤殺之罪而可乎或者處父有它罪而射
姑之奔亦别有故邪是不可知矣或言處父黨於趙
氏烏得無罪處父上趙盾意雖私而言則公未可逆
詐而遂以為罪也
[008-35a]
閏月不告月猶朝于廟告音/牿
左傳閏月不告朔非禮也經稱告月傳稱告/朔明告月必以朔閏以正
時置閏便四/時不差時以作事事以厚生事不失時則民/食足民用給生
民之道於是乎在矣不告閏朔棄時政也何以為民
趙氏曰天子常以今年冬班明年正朔於諸侯諸
侯受之每月奉月朔甲子以告於廟所謂稟正朔也
故曰王正月言王之所以班也因以特牲薦謂之告
月亦曰告朔故論語云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也文
[008-35b]
公以閏非正不行告朔之禮而以其朔日但身至廟
拜謁而巳故曰猶朝於廟 告於廟則謂之告朔因
以聽此月之政則謂之視朔 啖氏曰公穀言不告
月為是非也按經文言不告月明當告也 劉氏曰
公羊以為不告朔禮也猶朝於廟非禮也穀梁曰閏
月者附月之餘日也天子不以告朔而喪事不數也
皆非也閏雖無常而政有常可得勿告乎 汪氏曰
考之經傳凡言閏月多在嵗終盖是時厯法差謬每
[008-36a]
置閏於嵗終故左傳以閏三月為非禮則無中氣者
不謂之閏而名曰閏者非閏月矣秦之後九月實昉
於此宜當時之卿大夫以天無是月而導其君以廢
告朔之禮也 按猶三望猶者可巳之辭也望郊之
細也不郊矣以為無望可也猶朝於廟欲已而不盡
巳之辭也朝廟為告月也朝廟視朔皆不可巳也猶
朝於廟而朔可不告乎此經文之意也公穀㮣曰猶
者可以巳非也
[008-36b]
七年春公伐邾
左傳間晉難也
三月甲戌取須句句公/作胊
左傳寘文公子焉邾文公子叛在魯/使為須句大夫非禮也 杜氏
曰須句魯之封内屬國也僖公反其君之後邾復㓕
之書取易也邾文公子叛在魯故公使為守須句大
夫絶太皥之祀以與鄰國叛臣故曰非禮 僖公雖
無崇明祀保小寡之實心然以母家之故猶依違其
[008-37a]
迹文公乘伯國之衰貪土地而舍逋逃其罪益甚矣
遂城郚郚音/吾
杜氏曰因伐邾師以城郚郚魯邑卞縣南有郚城備
邾難
夏宋公王臣卒穀作/壬臣
其弟禦殺世子而自立國人殺禦而立公之少子杵
臼是為昭公
宋人殺其大夫
[008-37b]
左傳夏宋成公卒於是公子成為右師荘公/子公孫友
為左師目夷/子樂豫為司馬戴公/𤣥孫鱗矔古亂/反為司徒桓/公
孫/公子蕩為司城桓公子也以武公/名廢司空為司城華御事為司寇
華元父也傳言六卿皆公族/昭公不親其親所以致亂昭公将去羣公子樂豫
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葉也若去之則本根無所庇
隂矣葛藟猶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為此詩人取以/喻九族兄
弟/况國君乎此諺所謂庇焉而縱尋斧焉者也必不
可君其圖之親之以徳皆股肱也誰敢攜貳若之何
[008-38a]
去之不聽穆㐮之族昭公所/欲去者率國人以攻公殺公孫
固公孫鄭於公宫六卿和公室樂豫舍司馬以譲公
子卬昭公/弟昭公即位而葬葬宋/成公書曰宋人殺其大夫
不稱名衆也且言非其罪也趙氏曰若以殺大夫衆/而不書名則晉殺三郤
鄭盜殺大夫何乃/悉書乎左氏妄也 胡傳書宋人者國亂無政非君
命而衆人擅殺之也杜氏曰二子在公/宫為亂兵所殺大夫不名義
繋於殺大夫而其名不足紀也
戊子晉人及秦人戰于令狐晉先蔑奔秦令力呈反蔑/公作昧奔上
[008-38b]
有以/師字
左傳秦康公送公子雍於晉曰文公之入也無衛故
有吕郤之難乃多與之徒衛穆嬴日抱太子以啼於
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
将焉寘此穆嬴㐮公夫/人靈公母也出朝則抱以適趙氏頓首於
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屬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
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雖終言猶在耳而棄
之若何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偪畏國人以/大義來偪
[008-39a]
巳/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禦秦師箕鄭居守趙盾将
中軍先克佐之克先且居子/代狐射姑荀林父佐上軍箕鄭将/上軍居
守故佐/獨行先蔑将下軍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為右
及堇隂晉/邑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則賓也不受寇也既
不受矣而復緩師秦将生心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
善謀也逐寇如追逃軍之善政也訓卒利兵秣馬蓐
食潛師夜起蓐音辱早食/於寢蓐也戊子敗秦師於令狐至於
刳首巳丑先蔑奔秦士㑹從之先蔑之使也荀林父
[008-39b]
止之曰夫人太子猶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
辭若何不然将及攝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為寮
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弗聽及亡荀伯林/父盡送其帑
及其器用財賄於秦曰為同寮故也士㑹在秦三年
不見士伯失/蔑其人曰能亡人於國不能見於此焉用
之士季曰吾與之同罪俱有逆公/子雍之罪非義之也将何見
焉及歸遂不見 張氏曰河中府猗氏縣有令狐城
高氏曰先蔑以自令狐復如秦故不言出也左氏/前年
[008-40a]
稱使先蔑士㑹如秦逆公子雍今年拒秦/師又稱先蔑將下軍則知往逆后嘗還矣 按晉國
自奚齊之亂晉大夫習於廢置君以収權寵故㐮公
卒於是期年謀立君尚未定也有是理乎所謂以難
故欲立長君果國人之同心乎抑二三執政之私也
以穆嬴直言而宣子與諸大夫皆患之觀之則為執
政之私也明矣夫㐮公有適嗣舍之不立而外求君
其義甚不直趙盾強臣也欲弑君則弑君何難於孤
児寡婦寧變前計禦秦師者義實不爾克也奕者舉
[008-40b]
棋不定不勝其耦况置君乎或者猶謂趙盾能曰使
能國之利也夫不明理不勝私而惟能之自用其有
不為邪者鮮矣春秋以晉為志乎是戰也故書及其
罪盾也深矣乃若秦晉五年四戰穆公晚而悔過康
公亦可以知創矣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不能充是
心乎身死未㡬扶庶孽而欲奪其子則亦不待貶絶
而可併見矣 啖氏曰傳云敗秦師非也按經書戰
明二師相抗敵矣傳云潛師夜起與經乖矣又上言
[008-41a]
背先蔑立靈公明蔑在秦也次言先蔑将下軍則是
在晉也何其自相背經言先蔑奔秦不言出明在外
矣言背可也言将下軍非也蓋先蔑時為下軍将而
身在秦故致誤也 按啖子之辯是矣但先蔑若在
秦未嘗歸則經安得書奔秦則先蔑是逆雍之後還
至令狐乃復奔秦也惟先蔑将下軍一句明是傳誤
也
狄侵我西鄙
[008-41b]
左傳狄侵我西鄙公使告於晉趙宣子使因賈季問
鄷舒狄/相且譲之鄷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
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
秋八月公㑹諸侯晉大夫盟于扈
左傳齊侯宋公衞侯鄭伯許男曹伯㑹晉趙盾盟於
扈晉侯立故也公後至故不書所㑹謂不具列公侯/及卿大夫爵氏
凡㑹諸侯不書所㑹後也 杜氏曰扈鄭地滎陽卷
縣西北有扈亭 劉氏曰左氏云公後至不書所㑹
[008-42a]
非也按經公與盟矣何謂後㑹乎杜云公後㑹而及
其盟此飾非之言㑹盟同地㑹所以為盟也今及其
盟不得云後㑹盟重㑹輕不當誚責其輕又巳稱公
㑹諸侯矣豈不及其㑹者乎 按經凡書諸侯者皆
前目後凡惟此獨前無諸侯之目若無左氏則不知
其為齊宋衛陳鄭許曹七國之君諸家皆祖左氏公
後至之説然夫子明書公㑹安得自以為公後至耶
劉氏辯之當矣惟許氏謂大夫而主諸侯之盟自扈
[008-42b]
之盟始君子惡之崔氏謂是時晉侯新立諸侯相與
㑹於晉地而聽事事焉晉侯不能降禮乃使大夫抗
禮以盟諸侯此諸侯之恥而晉之罪也故不序諸侯
不名晉大夫以畧之此二説似亦可通但是時靈公
幼冲趙盾專國謂晉侯不能降禮乃使大夫盟諸侯
則誤也直責趙盾之無禮則可耳
冬徐伐莒
公孫敖如莒涖盟公穀/作莅
[008-43a]
左傳穆伯娶於莒曰戴巳生文伯其娣聲巳生惠叔
穆伯公孫敖也文/伯穀也惠叔難也戴巳卒又聘於莒莒人以聲巳辭
則為襄仲聘焉㐮仲公孫敖/從父昆弟冬徐伐莒莒人來請盟
穆伯如莒涖盟且為仲逆及鄢陵莒/邑登城見之美自
為娶之仲請攻之公将許之叔仲惠伯叔牙/孫諌曰臣
聞之兵作於内為亂於外為寇寇猶及人亂自及也
今臣作亂而君不禁以啟寇讐若之何公止之惠伯
成之平二/子使仲舍之舍不/娶公孫敖反之還莒/女復為兄
[008-43b]
弟如初從之
八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附左傳秦人伐晉取武城以報令狐之役
秋八月戊申天王崩
冬十月壬午公子遂㑹晉趙盾盟于衡雍盾徒本反/雍於用反
左傳晉人以扈之盟來討冬襄仲㑹晉趙盾於衡雍
報扈之盟也 按天王崩諸侯不奔喪而兩國之大
[008-44a]
夫自相㑹盟於王畿之内惡莫大焉又大夫之專盟
自是始也前此盟翟泉猶有僖公在㑹也繼此而有
袁婁之盟雞澤溴梁諸侯皆在而大夫自盟矣於宋
於虢則晉楚之大夫狎主齊盟而諸侯不復在矣
張氏曰後漢河南卷縣有恒顒城古衡雍也 高氏
曰衡雍晉文公㑹諸侯朝王之處 按左氏以前年
扈之盟為公後至故以今盟為晋人以扈之盟來討
故公子遂再往㑹晉盟也後至之説前已辨矣則今
[008-44b]
盟非為討扈之盟而報也後至不當時見責乃踰一
年而後討乎
乙酉公子遂㑹雒戎盟于暴雒洛同雒戎/公作伊雒戎
左傳遂㑹伊雒之戎 杜氏曰諸戎雜居伊水雒水
之間暴鄭地 何氏曰四日不能再出不卒名者卒/竟
也竟但/舉名非一事再見也 按宣元年公子遂如齊三
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傳云遂何以不稱公子一
事而再見者卒名也一事而再見謂如齊為逆夫人
[008-45a]
也故於其至也卒名而巳此盟晉盟戎非一事再見
故兩稱公子遂以見晉戎同使又各舉其地以謹華
夷之辨也胡氏謂再稱公子各日其㑹正其名與地
以深别之是也自壬午至乙酉四日之間不能再出
知再書公子遂者謹戎之盟也左氏云珍之也大夫
無遂事權臣專行而莫之忌雒邑王都所在戎醜居
之無制甚矣不能攘却又盟好是修乃以專命竟外
為得事之宜而珍之可乎自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
[008-45b]
川不惟亂華而其逼周亦甚自是伊雒之戎世為周
患他日王謂晉人曰先王居檮杌於四裔以禦魑魅
故允姓之姦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
使逼我郊甸戎有中國誰之咎也由此觀之則秦晉
之罪不可勝誅矣魯以千乗之國戎在千里之外保
境却敵無他䇿而以望塵納好為得宜不亦悖哉
公孫敖如京師不至而復公無/二字丙戌奔莒
左傳穆伯如周弔喪不至以幣奔莒從巳氏焉 孫
[008-46a]
氏曰公子遂如齊至黄乃復以疾而還義猶不可况
敖如京師不至而反乎 朱子曰只不至而復便是
大不恭魯亦不再使人往皆罪也文定只貶他從已
氏之過經文元不及此事 汪氏曰敖以乙酉如京
師而以丙戌奔則受命而不行可知矣天王之喪赴
告及魯已三越月仲遂盟戎近在王畿之側若罔聞
知徐遣敖方共弔事具文而往不至而復逃使而奔
敖則不容誅矣魯侯亦思先君成風之喪王使再臨
[008-46b]
含賵㑹葬致禮於吾者如是之盡乎謂當亟遣大夫
繼之而親送葬可也遷延不行而毛伯求金得臣㑹
葬不待貶絶而其罪見矣
螽
宋人殺其大夫司馬宋司城來奔
左傳宋㐮夫人㐮王之姊也昭公適/祖母昭公不禮焉夫
人因戴氏之族華樂/皇以殺㐮公之孫孔叔公孫鐘離
及大司馬公子印皆昭公之黨也司馬握節符/信以死
[008-47a]
示不/廢命故書以官司城蕩意諸來奔意諸公子/蕩之孫效節於
府人而出公以其官逆之皆復之請宋而復之司城/官属悉來奔故言
皆/復亦書以官皆貴之也 按宋昭公下忌其公族上
不能其祖母以致再亂為亂者戴氏之族而書宋人
非一人也見昭公無政而臣庶得以擅殺大夫也大
夫者孔叔公孫鐘離也而不名義繫於殺大夫而其
名不足紀也司馬者公子印司城者蕩意諸也又特
以官舉者昭公踈忌其族而欲寵其私昵故樂豫舍
[008-47b]
司馬以譲公子印夫司馬掌兵之官必選衆舉賢使
素有威望為國人所畏服者居其任故華督欲為難
而憚孔父子魚在而㐮公㡬伯樂豫之言曰公族公
室之枝葉也若去之則本根無所庇廕矣又曰親之
以徳皆股肱也誰敢攜貳使昭公用樂豫之言而不
替其任則豈但無亂而已言既不用公又未有悛志
樂豫知亂未已也故舍司馬以譲公子卬卬之為司
馬昭公之欲也主兵而為人所殺若易易然夫已殺
[008-48a]
三子而奔意諸其奚難於君乎故書宋人殺大夫二
子又以官舉以示君失其道官非其官其效至於一
國作亂之明戒也 左傳司馬握節以死司城效節
於府人而出傅㑹之枝辭 公羊宋三世無大夫三
世内娶之説無理之甚可置於不足辨彼乃言之至
再何也
附左傳夷之蒐晉侯将登箕鄭父先都登之於/上軍而使
士縠梁益耳将中軍士縠本/司空先克曰狐趙之勲不可
[008-48b]
廢也從之先克奪蒯得田於堇隂先克中軍佐盖以/軍事奪其田七年
禦秦師/於堇隂故箕鄭父先都士縠梁益耳蒯得作亂
九年春毛伯來求金
左傳九年春王正月己酉使賊殺先克乙丑晉人殺
先都梁益耳 殺先克不赴故不書殺先都經書二
月從告 左傳毛伯衛來求金非禮也不書王命未
葬也 公羊傳毛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稱
使當喪未君也踰年矣何以謂之未君即位矣而未
[008-49a]
稱王也未稱王何以知其即位以諸侯之踰年即位
亦知天子之踰年即位也以天子三年然後稱王亦
知諸侯於其封内三年稱子也踰年稱公矣則曷為
於其封内三年稱子縁臣民之心不可一日無君縁
始終之義一年不二君不可曠年無君縁孝子之心
則三年不忍當也毛伯來求金何以書譏何譏爾王
者無求求金非禮也 穀梁傳求車猶可求金甚矣
程子曰家父致命以徴車故書使來求毛伯風魯
[008-49b]
以求金故不云王使
夫人姜氏如齊
趙氏曰凡夫人行皆書比於公也 趙氏曰諸侯之
女既嫁父母存則歸寧不然則否今則不爾故書曰
如如者朝聘之名非婦人之事若合禮者之歸寧則
當云寧於某左氏例云夫人歸寧曰如某此説非也
據經文所書者皆以非禮故也 按此出姜也齊昭
公之女或言其有所不安而歸寧以愬於父母趙氏
[008-50a]
以父母在歸寧即合禮不書此書者以非常故也要
之書如書至有故存焉為十八年歸齊張本則曉然
者
二月叔孫得臣如京師
辛丑葬㐮王
左傳荘叔如周葬襄王 公羊傳王者不書葬此何
以書不及時書過時書我有往者則書 穀梁傳天
子志崩不志葬舉天下而葬一人其道不疑也志葬
[008-50b]
危不得葬也不得備/禮葬
晉人殺其大夫先都
三月夫人姜氏至自齊
胡傳夫人與君敵體同主宗廟之事出必告行反必
告至則書於䇿然它有行者或曰享或曰㑹或曰如
未有致之者則其行非禮以不致見其罪也出姜如
齊以寧父母於禮得行矣其致者出姜至是蓋不安
於魯故至而特書 家氏曰因歸寧而見義非為歸
[008-51a]
寧而得書也文公無正家之法強臣僣妾比而為姦
庶子奪嫡有萌而不悟春秋特書以正之
晉人殺其大夫士縠及箕鄭父
左傳三月甲戌晉人殺箕鄭父士縠蒯得 杜氏曰
梁益耳蒯得不書皆非卿 胡傳稱人以殺者國亂
無政衆人擅殺之稱也何以知其非討賊之辭書殺
其大夫則知之矣三大夫皆強家也求專晉不得挾
私怨以作亂而使賊殺其中軍佐則固有罪矣曷為
[008-51b]
不去其官當是時晉靈初立主幼不君政在趙盾而
中軍佐者趙盾之黨也若獄有所歸則此三人者獨
無可議從末减乎而皆殺之是大夫專生殺而政不
自人主出也故不稱國討不去其官而箕鄭父書及
示後世司賞罰者必本忠恕無有黨偏之意其義精
矣 按左氏言夷之蒐本使狐射姑将中軍趙盾佐
之以陽處父之言而易其班故狐射姑殺陽處父又
稱是蒐也将登箕鄭父先都使士穀梁益耳将中軍
[008-52a]
以先克之言而止故箕鄭父作亂使賊殺先克此一
事也而兩言之蓋㐮公先欲用狐射姑将中軍趙盾
佐之又欲用士穀梁益耳而先克曰狐趙之勲不可
廢也㐮公因是而止而陽處父又薦趙盾之能曰不
如使仁者佐賢者趙盾賢射姑仁於是㐮公又易其
班使射姑佐盾是時諸大夫皆有不平之心矣狐射
姑首起而殺處父射姑出奔而先克代之諸大夫滋
不平矣故先都等以失職怨望而作亂左傳首箕鄭
[008-52b]
父而經重士縠蓋士縠有元帥之望㐮公所先擬而
趙盾所尤忌箕鄭父先都等則倡謀擁和者耳前後
陽處父先克之見殺狐射姑之奔士縠箕鄭父先都
梁益耳之死皆以盾之越次而為中軍帥故也彼亂
者固有罪矣盾為政不平以其私而皆殺之其可免
於誅乎故春秋殺稱人而死者不去其官殺稱人以
見非君意不得以累上之辭書之死者不去其官以
見非國討其權衡精矣
[008-53a]
楚人伐鄭公子遂㑹晉人宋人衞人許人救鄭
左傳范山言於楚子曰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
也范山楚/大夫楚子師於狼淵以伐鄭陳師狼淵為伐鄭/援也潁川潁隂縣
西有/狼陂囚公子堅公子尨及樂耳三子鄭/大夫鄭及楚平公
子遂㑹晉趙盾宋華耦衛孔達許大夫救鄭不及楚
師卿不書緩也以懲不恪華耦華父/督曽孫 按楚自城濮
之役不得志於中國兵不加於鄭者十五年矣其君
臣之心曷嘗一日忘哉故靈公立趙盾為政范山言
[008-53b]
於楚子曰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夫以晉君
臣之志不在諸侯其迹未有形於外也猶主夏盟諸
侯未叛范山奚自而窺知之哉盖於其他行事而得
之也以經之所書而觀之公㑹諸侯晉大夫盟於扈
晉侯立故也趙盾強諸侯為此盟也自是之外則二
三大夫争於寵利報怨市權自相專殺而巳千載之
下猶足以知之而况當時乎楚商臣弑君之賊身負
討而不忌見可侮而動師於狼淵以伐鄭嘗中國也
[008-54a]
宋殺申無畏也楚荘投袂而起履及於窒皇劍及於
寝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彼蠻荆猶如此而趙盾
以全盛未少挫衂之晉合四國之師名曰救鄭乃遷
延猶豫不及楚師而還楚得氣去明年而有厥貉之
次矣晉遂不競而楚荘伯也趙盾為之也故晉趙盾
宋華耦衞孔達皆國卿畧而書人賤之也公子遂不
在貶者諸魯事自非指為其國褒貶則皆從國史然
賤諸卿則遂可知矣
[008-54b]
夏狄侵齊
附左傳夏楚侵陳克壺丘陳/邑以其服於晉也 秋楚
公子朱息/公自東夷伐陳陳人敗之獲公子茷扶廢/反陳
懼乃及楚平
秋八月曹伯㐮卒
九月癸酉地震
公羊傳地震者何動地也何以書記異也 穀梁傳
震動也地不震者也震故謹而日之也 杜氏曰地
[008-55a]
道安静以動為異 按周伯陽甫曰天地之氣不過
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
能升應劭曰隂迫陽/使不能升也於是有地震劉向説此年地震
曰臣下強盛者将動為害後宋魯晉莒鄭陳齊皆殺
君京房曰臣事雖正專必震大要地道以静為體以
順為正安而承天者也逆其常理而不得節焉則震
而不安其所承矣諸侯變而不承天子大夫變而不
承諸侯外域變而不承中國之象也是時諸侯無王
[008-55b]
天下無伯弑君簒國者比肩接迹至連宋魯晉莒鄭
陳齊七國皆弑而楚子討徴舒之亂遂以夷狄而正
諸夏矣夷猾夏猶可言也夷正諸夏不可言也入春
秋百餘年書地震始此世遠史文畧也自此至哀公
五書
冬楚子使椒來聘椒穀作萩見楚/君臣始並 經
左傳楚子越椒來聘子越椒令尹/子文從子 陸氏曰公羊云
椒者何楚大夫也楚無大夫此何以書始有大夫也
[008-56a]
始有大夫則何以不氏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也不驟/繩以
中國之禮/貴之也按例凡未命之卿來魯皆書名無他義又
文公以前不書楚大夫者好命未通耳有何許之乎
趙氏曰穀梁云楚無大夫其曰椒何也以其來我
褒之也聖人設教豈以來我則褒之蓋不知内外異
辭之理故妄説也 按楚始以號舉狄之也既而書
人至是其君書爵其臣書名而稱使非漸進之也見
其浸強耳范山曰晉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加兵於
[008-56b]
鄭通使於魯何為者哉假曰進之則楚子執宋公以
伐宋亦從而楚子之矣豈進其虐中國耶 楚椒秦
術秦楚未有族也
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音/遂
僖公成風妾母繫子之辭也左氏以雖不當事無忘
舊好為禮公羊氏以兼之為非禮據王使榮叔歸含
且賵趙子曰譏天王厚禮妾母也此歸禭穀梁曰秦
人弗夫人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弗夫人言不
[008-57a]
稱為夫人也僖公夫人其妾母而稱諸異邦不能使
人無異辭春秋因秦人之辭而實書之以見正其義
嚴矣秦逺國因有翟泉之盟追贈僖公并及成風事
理自是如此何得以兼之為非哉亦非以子而先母
也 婦人夫死從子况妾母之於國君自當繫子為
稱若曰不可以子先母則須曰成風僖公豈可乎
葬曹共公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孫辰卒
[008-57b]
哀伯之孫文仲也其子許嗣為大夫是為宣叔
夏秦伐晉
左傳春晉人伐秦取少梁馮翊夏/陽縣夏秦伯伐晉取北
徴徵如字三蒼云縣屬馮/翊音懲又一音張里反 按秦下當有闕文或云
晉舍適嗣而外求君既而悔之正矣秦不顧是非惟
以報復為事故狄之恐非
楚殺其大夫宜申
左傳初范巫矞似矞似范/邑之巫謂成王與子玉子西曰三
[008-58a]
君皆将強死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母死
不及止子西子西縊而縣絶在僖二/十八年王使適至遂止
之使為商公楚邑今上/雒商縣沿漢泝江将入郢王在渚宫
水中小/洲曰渚下見之懼而辭曰臣免於死又有讒言謂臣
将逃臣歸死於司敗也陳楚名司/冦為司敗王使為工尹又與
子家謀弑穆王穆王聞之五月殺鬭宜申及仲歸仲/歸
子家不/書非卿 宜申謀弑穆王而楚殺之討罪也稱國以
殺而不去其官何也曰穆王者即世子商臣也而春
[008-58b]
秋之義㣲矣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穀梁傳歴時而言不雨文不閔雨也不閔雨者無志
乎民也
及蘇子盟于女栗
左傳頃王立故也 杜氏曰女栗地名闕蘇子周卿
士僖十年狄㓕温蘇子奔衞今復見蓋王復之 趙
氏曰公及之也不書公諱獨與天子大夫盟 王氏
[008-59a]
曰襄王喪葬公未嘗往頃王既立公又不朝乃及王
臣私相要言臣子之義安在哉 陸氏曰畿内諸侯
皆曰子殷制已然箕子㣲子是也周因之王臣稱子
皆畿内諸侯也蘇子劉子單子尹子是也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厥貉厥公作屈音/同貉音麥
左傳陳侯鄭伯㑹楚子於息冬遂及蔡侯次於厥貉
将以伐宋宋華御事華元/父曰楚欲弱我也先為之弱
[008-59b]
乎何必使誘我我實不能民何罪乃逆楚子勞且聽
命遂道以田孟諸宋大藪也在梁/國睢陽東北宋公為右盂鄭伯
為左盂盂田獵/陳名期思公復遂為右司馬復遂期思邑/公今弋陽期
思/縣子朱及文之無畏為左司馬将獵張兩甄故置二/左司馬然則右司馬
一人當/中央命夙駕載燧燧取/火者宋公違命無畏抶其僕以
徇或謂子舟無畏/字曰國君不可戮也子舟曰當官而
行何彊之有敢愛死以亂官乎 厥貉之㑹麇子逃
歸麇九/倫反 杜氏曰厥貉地名闕将伐宋而未行故書
[008-60a]
次陳鄭及宋麇子不書者宋鄭執卑苟免為楚僕任
受役於司馬麇子恥之遂逃而歸三君失位降爵故
不列於諸侯宋鄭猶然則陳侯必同也 按楚猾中
國蔡未嘗不從桓文之伯而終不能得蔡桓一侵蔡
而蔡終不與桓之㑹晉文僅能致蔡於踐土與温翟
泉而尋復即楚蔡之與楚堅矣厥貉之㑹書楚子蔡
侯而陳鄭宋麇不書杜預謂麇子恥為僕役而逃歸
三君失位降爵故不列於諸侯是也盖前年楚伐鄭
[008-60b]
鄭與楚平陳敗楚偏師而懼不待其討而又輸平於
是合三服國挾其威而徐以臨宋宋人曰楚欲弱我
也我實不能民何罪盍先為之弱乎乃逆楚子勞且
聽命此其異於降者特不肉袒牽牲靣縛御璧耳使
為左盂右盂以辱之司馬令之又以違命刑之自入
春秋以來有甚於斯者乎故三國以失位從其實而
不書而書楚子蔡侯其義㣲而實顯矣胡氏謂三國
之從有不得巳者蔡無四境之患而志在從狄故專
[008-61a]
罪之夫蔡之為楚也乆矣豈至今日而始責之乎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俱倫反公作圈/ 楚始書君将
左傳楚子伐麇成大心子玉之子/大孫伯也敗麇師於防渚麇/地
潘崇復伐麇至於錫穴麇/地 杜氏曰麇水國近楚
鄭氏曰在均州鄖鄉縣
夏叔仲彭生㑹晉郤缺于承筐公穀無仲字郤去逆反/筐公穀作匡 此大夫
特相㑹/之始
左傳夏叔仲恵伯㑹晉郤缺於承筐謀諸侯之從楚
[008-61b]
者 杜氏曰承筐宋地在陳留㐮邑縣西 胡傳禮
之始失也諸侯非王事而自相㑹也無以正之不自
天子出矣然後諸侯與大夫㑹又無以正之然後大
大與大夫㑹禮亦不自諸侯出矣田氏簒齊六卿分
晉三家專魯理固然也不能辨於早雖欲正之其将
能乎此傳原在宣十五/年無婁之㑹下 内大夫特㑹外大夫五郤
缺承筐高固無婁荀首於穀士匄於柯荀躒適歴
秋曹伯來朝
[008-62a]
左傳秋曹文公來朝即位而來見也
公子遂如宋
左傳㐮仲聘於宋且言司城蕩意諸而復之因賀楚
師之不害也
狄侵齊
冬十月甲午叔孫得臣敗狄于鹹音/咸
三傳長狄之説無闗經義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郕伯來奔郕公/作盛
[008-62b]
左氏謂郕太子朱儒自安於夫鍾郕/邑國人弗徇順/也郕
伯卒郕人立君太子以夫鍾與郕邽音圭二/邑名來奔公
以諸侯逆之故書曰郕伯來奔不書地尊諸侯也
趙氏曰按諸侯嗣位未踰年猶稱子豈有君父病而
不視死而不喪身未即位以邑出奔而稱郕伯且鄭
忽曹羈莒展皆巳即位及其出奔猶但稱名况未嗣
位乎且春秋正王綱之大節乃云為魯以諸侯逆之
故書曰郕伯是乃春秋之紊王綱也一何厚誣哉失
[008-63a]
地之君例書名若以兄弟之國不名公羊曰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
兄弟/辭也曹伯陽衞侯衎何以名乎 孫氏曰荘八年郕
降於齊師入齊為附庸此又來奔為齊所偪耳
把伯來朝
二月庚子子叔姫卒叔上左/無子字
趙氏曰時君之女故曰子以别於先君之女也季氏/曰公
穀以為姊/妹者非 啖氏曰左氏云把桓公來朝始朝公也
且請絶叔姫而無絶婚立其娣以/為夫人也公許之二月叔姫
[008-63b]
卒不言把絶也書叔姫言非女也此傳大誤當在成
八年誤置此爾義見成九年把伯來逆叔姫之喪注
穀梁傳此未適人何以卒許嫁矣婦人許嫁字而筓
之死則以成人之喪治之
夏楚人圍巢
左傳楚令尹大孫伯卒成嘉為令尹若敖曽/孫子孔羣舒叛
楚羣舒偃姓舒庸舒鳩之属今廬/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龍舒夏子孔執舒子平
平舒/君名及宗子遂圍巢宗巢二國/羣舒之属 杜氏曰巢呉楚間
[008-64a]
小國廬江六縣東有居巢城
秋滕子來朝
秦伯使術來聘術公/作遂
左傳秦伯使西乞術來聘且言将伐晉㐮仲辭玉曰
君不忘先君之好照臨魯國鎮撫其社稷重之以大
器圭璋/也寡君敢辭玉對曰不腆敝器不足辭也主人
三辭賓客曰寡君願徼福於周公魯公以事君不腆
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諸執事以為瑞節節信也出/聘必告廟
[008-64b]
故稱先/君之器要結好命所以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是
以敢致之㐮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國無陋矣厚
賄之 按中國有伯楚常為敵而秦不同盟今而使
命交聘於魯豈嘉其有禮而書之哉志事之漸也此
衰彼進謹之也秦言将伐晉魯主晉故為之禮外大
夫來魯未命者例書名公羊云秦無大夫此何以書
賢繆公也非也
冬十有二月戊午晉人秦人戰于河曲
[008-65a]
左傳秦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晉取覊馬晉/邑晉人
禦之趙盾将中軍荀林父佐之林父代/先克郤缺将上軍
代箕/鄭㬰駢佐之代林/父欒盾将下軍枝之子/代先蔑胥甲佐之
臣之子/代先都范無恤御戎代步/昭以從秦師於河曲臾駢曰
秦不能乆請深壘固軍以待之從之秦人欲戰秦伯
謂士㑹曰七年/奔秦若何而戰對曰趙氏新出其屬曰臾
駢必實為此謀将以老我師也㬰駢趙盾屬大/夫新出佐上軍趙有
側室支/子曰穿晉君之壻也有寵而弱不在軍事好勇
[008-65b]
而狂且惡臾駢之佐上軍也若使輕者肆焉其可肆/暫
往而/退也秦伯以璧祈戰於河十二月戊午秦軍揜晉上
軍趙穿追之不及上軍不動趙/穿獨追之反怒曰裹粮坐甲固
敵是求敵至不擊将何俟焉軍吏曰将有待也穿曰
我不知謀将獨出乃以其屬出宣子曰秦獲穿也獲
一卿矣僖三十二年晉侯以一命命郤缺為卿不/在軍帥之數然則晉自有散位從卿者秦
以勝歸我何以報乃皆出戰交綏古名退兵為綏秦/晉志未能堅戰短
兵未至争而両/退故曰交綏秦行人夜戒晉師曰兩君之士皆未
[008-66a]
憖也憖缺/也明日請相見也臾駢曰使者目動而言肆
聲放失/常節懼我也将遁矣薄迫/也諸河必敗之胥甲趙穿
當軍門呼曰死傷未収而棄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
人於險無勇也乃止秦師夜遁復侵晉入瑕 趙氏
曰凡戰不言及交為主也如秦初伐晉而退晉復追
之至河曲傳云從秦/師於河曲交戰之類是也穀梁云秦晉之
戰巳亟故畧之蓋不曉交為主之意遂妄為此説
自殽至此凡六交兵秦晉亟戰而楚伯矣晉主夏盟
[008-66b]
而君幼國偷軍謀不一其始見於河曲之戰其甚見
於邲之敗蓋一轍也
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鄆公作/運後同
杜氏曰鄆莒魯所争者城陽姑幕縣南有員亭員即
鄆也以其遠偪外國故帥師城之 孫氏曰帥師曰
城畏莒故也 李氏曰成九年楚公子嬰齊伐莒入
鄆㐮十二年季孫宿救台遂入鄆至昭元年取鄆其
秋叔弓疆鄆田即此至昭二十五年齊侯取鄆以居
[008-67a]
公二十九年鄆潰此一鄆之始終也其成四年城鄆
乃西鄆也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附左傳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詹嘉晉大/夫賜其瑕
邑命帥衆守桃林以備秦/桃林在𢎞農華隂東潼闗
夏五月壬午陳侯朔卒
附左傳晉人患秦之用士㑹也夏六卿相見於諸浮
将欲密謀慮其漏泄故出/就外野諸浮盖近郊地趙宣子曰随㑹在秦賈季
[008-67b]
在狄難日至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荀林父也僖二/十八年始将中
行故以/為氏請復賈季能外事本是狄人習竟外/之事謂知狄之情且由舊
勲狐突之孫/狐偃之子郤成子曰賈季亂性行/不順且罪大殺陽/處父不
如随㑹能才能愈/於賈季賤而有恥柔而不犯又言性/行淳良其知
足使也且無罪乃使魏夀餘畢萬/之後偽以魏叛者以誘
士㑹執其帑於晉使夜逸請自歸於秦秦伯許之履
士㑹之足於朝秦伯師於河西将取/魏魏人在東夀餘
曰請東人之能與夫二三有司言者吾與之先使士
[008-68a]
㑹士㑹辭曰晉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
無益於君不可悔也辭行示/無去志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
歸爾帑者有如河乃行繞朝秦大/夫贈之以䇿服䖍云/䇿書杜
預云/馬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既濟魏人譟
而還秦人歸其帑其處者為劉氏士㑹堯後劉累之/裔别族復累之姓
邾子蒢卒其居反/蒢文居反
左傳邾文公卜遷於繹邾邑魯國鄒/縣北有繹山史曰利於民而
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
[008-68b]
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
也君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
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於繹五月邾文公卒君子
曰知命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世室屋壊世左穀作/大音泰
左傳秋七月大室之屋壊書不共也 公羊傳世室
者何魯公之廟也周公稱太廟魯公稱世室羣公稱
[008-69a]
宫曷為謂之世室世世不毁也周公何以稱太廟於
魯封魯公以為周公也周公拜乎前魯公拜乎後始/受
封時拜於/文王廟也曰生以養周公生以魯國/供養周公死以為周公主
魯公為周公祭祀主也言曰/者成王始授其茅土之詞然則周公之魯乎曰不
之魯也封魯公以為周公主然則周公曷為不之魯
欲天下之一乎周也世室屋壊何以書譏何譏爾乆
不修也 穀梁傳太室屋壊譏不修也禮宗廟之事
君親割夫人親舂敬之至也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
[008-69b]
廟壊極稱之不復依/違其文志不敬也 何氏曰不月者蒙
上月
冬如晉
衛侯㑹公于沓徒答反公㑹/下公無 字
狄侵衛
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晉侯盟
公還自晉還上公穀/無公字
鄭伯㑹公于棐芳尾反/穀作斐
[008-70a]
左傳冬公如晉朝且尋盟衞侯㑹公於沓請平於晉
公還鄭伯㑹公於棐亦請平於晉公皆成之 杜氏
曰沓地闕棐鄭地 高氏曰凡言公及諸侯㑹者皆
公往與之㑹也沓之㑹公巳出魯而衞侯因公之将
如晉而來㑹棐之㑹鄭伯因公還未至於魯而就㑹
之故皆曰㑹公 愚按此因承筐之㑹郤缺來謀諸
侯之從楚者故公親如晉而二國因之以求成也下
泉小國困於大國之陵暴而思周之詩也曰芃芃黍
[008-70b]
苗隂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傷今之不然也觀
衞鄭二國之情亦可見矣觀衞鄭二國之汲汲於晉
則陳蔡諸國之不得巳於楚又可見矣惟無明王賢
伯以収之耳晉之不在諸侯也乆矣救鄭而不及宋
伐而不救使三國折而從楚誰之咎也乃始以謀貳
為辭求諸人者厚而在我無可恃之實徒勤諸侯盟
亦何益矣故特書公如晉衞侯鄭伯㑹公以明諸侯
之情志晉政之偷也
[008-71a]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晉
附左傳春頃王崩周公閲與王孫蘇争政故不赴凡
崩薨不赴則不書禍福不告亦不書懲不敬也
邾人伐我南鄙叔彭生帥師伐邾
家氏曰魯以七年伐邾取須句邾人不能報至是興
南鄙之師左氏乃謂邾人討魯之不敬謂邾文公之/卒也魯使弔
焉不敬/故來討彼小國安敢責禮於大國亦修怨耳春秋聨
書所以交責之也
[008-71b]
夏五月乙亥齊侯潘卒
左傳子叔姬妃齊昭公生舍叔姬無寵舍無威公子
商人驟施於國商人桓/公子而多聚士盡其家貸於公有
司以繼之夏五月昭公卒舍即位
附左傳邾文公元妃齊姜生定公二妃晉姬生捷菑
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菑奔晉
六月公㑹宋公陳侯衞侯鄭伯許男曹伯晉趙盾癸酉
同盟于新城
[008-72a]
左傳從於楚者服且謀邾也謀納/捷菑 穀梁傳同者有
同也同外楚也 杜氏曰新城宋地在梁國穀熟縣
西 蜀杜氏曰趙盾專政主諸侯/㑹盟書日以謹其惡也
按向也扈之盟不序諸侯此其復序何諸夏之志
也曰同盟衆辭也且不與晉以主是盟也
附左傳秋七月乙卯夜齊商人弑舍而讓元元商人/兄惠公
也書九/月從告元曰爾求之乆矣我能事爾爾不可使多蓄
憾不為君/則恨多将免我乎爾為之
[008-72b]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孛音/佩
左傳有星孛入于北斗周内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
齊晉之君皆将死亂 公羊傳孛者何彗星也其言
入於北斗何北斗有中也何以書記異也 穀梁傳
孛之為言猶弗也其曰入北斗斗有環域也 杜氏
曰既見而移入北斗 孫氏曰偏指曰彗光芒四出
曰孛 孔氏曰彗星長有尾入于北斗杓口
公至自㑹
[008-73a]
晉人納捷菑于邾弗克納捷公作接/菑側其反
左傳晉趙盾以諸侯之師八百乗六萬/人納捷菑於邾
邾人曰齊出貜且長宣子曰辭順而弗從不祥乃還
公羊傳納者何入辭也其言弗克納何大其弗克
納也趙氏曰此乃譏其不量事而勞師爾/聞義能止差足補過何足大之哉何大乎其
弗克納晉郤缺帥師革車八百乗以納接菑於邾婁
力沛若有餘而納之邾婁人言曰接菑晉出也貜且
齊出也出外/孫也子以其指指手/指則接菑也四貜且也六
[008-73b]
言俱不得天之正性正今按指手指接菑也四貜且/也六言俱不得天之 性此何氏本注也文意自明
疏乃妄説指麾邾婁又以四六為/子之譬殊可笑也貜且盖枝指也庶子以大國壓之
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貴則皆貴矣雖然貜且也長
按此一叚辭氣從容而理自難奪可為辭命之法程/子所謂理勝則事明氣忿則招拂豈不信哉不煩干
戈強敵自屈而/退辭亦貴哉郤缺曰非吾力不能納也義實不爾
克也引師而去之此晉郤缺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
不與大夫專廢置君也 趙氏曰按例宣公以後侵
伐多書卿名文公以前皆稱人不應此獨以人為貶
[008-74a]
也縱令諸侯豈得專廢置君何但大夫此直譏之耳
非實與而文不與也又曰若實用諸侯師經不合不
書故知左氏妄也 按納捷菑者左氏以為趙盾公
羊以為郤缺穀梁以為郤克左氏是 楚方圖中國
而晉區區納一亡公子於邾又以少奪長見辭於邾
穀梁曰長轂五百乘緜地千里過宋鄭滕薛敻入
千乘之國欲變人之主至城下然後知何知之晚也
按捷菑之不當納晉人非至城下而後知也直欲以
[008-74b]
大國之勢強納之耳無名興師氣先不壮又聞邾人
之言直故陽為為義而却其實慮納之而終不能定
齊人來争後必多事故不得不已耳大凡趙盾之舉
措每如是也邾小國而云夐入千乗之國則知革車
八百乘亦此類耳
附左傳周公将與王孫蘓訟於晉王叛王孫蘇王匡/王叛
不/與而使尹氏周卿/士與聃啟周大/夫訟周公於晉趙宣子
平王室而復之 楚荘王立子孔潘崇将襲羣舒使
[008-75a]
公子燮與子儀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亂城郢而使賊
殺子孔不克而還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廬
戢黎及叔麇誘之廬今㐮陽中廬縣戢/黎廬大夫叔麇其佐遂殺鬭克子/儀
及公子燮初鬭克囚於秦在僖二/十五年秦伯有殽之敗而
使歸求成成而不得志無賞/報也公子燮求令尹而不得
故二子作亂
九月甲申公孫敖卒于齊
左傳穆伯之從已氏也魯人立文伯穆伯之/子穀也穆伯生
[008-75b]
二子於莒而求復文伯以為請㐮仲使無朝不得與/政事
聽命復而不出終寢於家故/出入不書二年而盡室以復適莒
文伯疾而請曰穀之子弱孟獻子/年尚少請立難也穀/弟許之
文伯卒立惠叔穆伯請重賂以求復惠叔以為請許
之将來九月卒於齊告喪請葬請以卿/禮葬弗許 陸氏
曰奔大夫不書卒非我臣也既許其歸即我臣也故
書之且明君臣之義死生一也 高氏曰敖廢命奔
莒此誠敖之罪也已而奔齊主齊而請復公於是乎
[008-76a]
許之則其卒也是亦大夫而已所以特書其卒以著
典刑之壊且為齊人歸喪起也
齊公子商人弑其君舎
左傳齊人定懿公使來告難齊人不服故/三月而後定故書以九
月齊公子元不順懿公之為政也終不曰公曰夫巳
氏猶言/某甲 穀梁傳舍未踰年其曰君何也成舎之為
君所以重商人之弑也 胡傳州吁弑君以國氏商
人稱公子何也以國氏者累及乎上謂荘公養/成其惡稱公
[008-76b]
子者誅止其身 陸氏曰春秋之作本以懲惡若未
踰年之君被弑而不曰君則逆亂之臣皆以未踰年
而肆其凶惡故原情立義而以弑君書晉奚齊本不
正故異於此 張氏曰嫌未踰年與成君異故誅商
人為萬世戒 高郵孫氏曰人子之心則未逾年而
稱子國人弑君則未逾年而稱君此春秋所以辨君
臣之分而防簒弑之禍
宋子哀來奔
[008-77a]
左傳宋高哀為蕭封人宋附/庸以為卿蕭本宋邑荘十/二年蕭叔大心
者宋蕭邑之大夫也平宋亂立桓公宋人賞其勞以/蕭邑封叔為附庸荘二十三年蕭叔朝公是也高哀
仕於蕭還/升為宋卿不義宋公而出遂來奔書曰宋子哀來奔
貴之也
冬單伯如齊齊人執單伯齊人執子叔姬
左傳㐮仲使告於王請以王寵求昭姬於齊曰殺其
子焉用其母請受而罪之冬單伯如齊請子叔姬齊
人執之又執子叔姬 公羊傳執者曷為或稱行人
[008-77b]
或不稱行人稱行人而執者以其事執也不稱行人
而執者以已執也 今按稱行人而執者如楚人執
鄭行人良霄鄭人使告服於晉故也晉人執衛行人
石買責其伐曹也此並為使事而見執故稱行人公
羊所謂以其事執也不稱行人而執者如宋人執鄭
祭仲脅令立厲公也齊人執陳轅濤塗以誤軍道也
晉人執季孫行父舎之於苕丘僑如譛之也有罪無
罪並各以事不可槩之於行人之例故並不稱行人
[008-78a]
公羊所謂以巳執也公羊此傳止可通於此二例若
單伯子叔姬之事則其事異而經之書之也亦異不
可以前説㮣也縁上既云單伯如齊則下不得復云
行人左氏自以單伯為周大夫則又不得云我行人
矣况下有叔姬則又不可云齊人執我行人單伯及
子叔姬矣兩書齊人正不欲以姬繋於單伯也不言
及者不可及也别而言之若二事焉所以重齊人之
罪也明年書單伯至自齊又書齊人來歸子叔姬則
[008-78b]
知淫乎叔姬者其言誣矣齊人誣而執之又無辭可
竟而歸之公羊穀梁乃從而實之何其乖謬也商人
弑其君執其君之母我以好請又執我使臣則其不
書商人而以為齊人執之何也商人驟施於國而多
聚士是以克弑盖從之者多矣商人弑舎而譲元元
曰爾求之乆矣爾為之曲沃桓叔将以傾晉而民為
之隱曰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蓋欲其成矣亂臣賊
子欲行其志必先施小恵以収衆情然後民翕然歸
[008-79a]
之前之商人後之田氏其轍一也使有人焉正色而
立於朝誰敢致難其君乎親弑其君而莫討執乎君
母而莫救則齊人同乎惡矣舉齊人則商人之罪在
其中舉商人則黨乎亂賊者揜其姦矣 單伯明年
書至自齊則是魯大夫左氏以為周大夫非也豈有
周大夫於魯書至哉荘元年巳有單伯至今巳八十
餘年未必一人或其子若孫歟晉欒書欒黶父子同
稱欒伯士渥濁士彌牟祖孫同稱士伯 趙氏曰内
[008-79b]
女見執依内大夫例書之左氏言是齊君舍之母春
秋例無他國自囚國内之人書執者舎母自是/齊家人故知
左氏誤此乃魯女嫁齊齊以非禮不肯受而執之耳
按叔姬稱子則公女也非舍母昭姬也齊昭公以
僖二十八年即位我女歸齊當在僖公末年及文公
立而逆婦姜於齊乃昭公女則昭姬非其女明甚而
子叔姬又非昭姬也趙説良是
十有五年春季孫行父如晉
[008-80a]
左氏謂為單伯子叔姬故 商人之惡謀於晉而討
之可也
三月宋司馬華孫來盟華户/化反
來盟彼欲之也稱華孫者自督弑殤公諸侯以賂故
立華氏使秉宋政猶季孫叔孫仲孫臧孫之類義不
繋於名故曰華孫而不名也不稱使者凡來聘來盟
有不稱使者言聘言盟則知君使矣從簡之辭也有
稱使者以别乎不當稱使者也不當稱使者如祭伯
[008-80b]
來非王命也武氏子來求賻王未葬故不言使也祭
叔來聘私行假言聘也齊仲孫來非致成命也齊高
子來盟義同仲孫也楚屈完來盟於師權在屈完也
此華孫來盟趙氏以為義同齊仲孫楚屈完胡氏以
為專行是時昭公無道㐮夫人公子鮑之徒内變将
作華耦職為司馬使有謀國之心必不泯泯焉坐視
亂起而莫之能正矣春秋書其官而來不言使所以
深罪之也
[008-81a]
夏曹伯來朝
趙氏曰左氏云諸侯五年再相朝古之制也按周禮
諸侯猶各以服數朝於天子若諸侯五年再相朝即
須四面而往無停時也左氏妄也
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左傳齊人或為孟氏謀孟氏公孫敖家慶父/為長庶故或稱孟氏曰魯爾
親也飾棺寘諸堂阜堂阜齊魯境上飾/棺不殯示無所歸魯必取之卞
人魯卞邑/大夫以告惠叔猶毁以為請自敖卒則惠叔請/之至今以未得命
[008-81b]
哀毁如/初喪立於朝以待命許之取而殯之殯於孟/氏之寝齊人
送之書曰齊人歸公孫敖之喪為孟氏且國故也葬視
共仲聲巳不視帷堂而哭㐮仲欲勿哭惠伯曰喪親
之終也惠伯叔/彭生雖不能始善終可也史佚有言曰兄
弟致美各盡/其美救乏賀善弔災祭敬喪哀情雖不同母
絶其愛親之道也子無失道何怨於人㐮仲説帥兄
弟以哭之他年其二子來敖在莒/所生孟獻子愛之聞於
國獻子穀之/子仲孫蔑或譛之曰将殺子獻子以告季文子二
[008-82a]
子曰夫子以愛我聞我以将殺子聞不亦遠於禮乎
遠禮不如死一人門於句古侯/反鼆莫幸/反一人門於戾
丘皆死句鼆戾丘魯邑有冦/攻門二子禦之而死 按慶父與敖父子之
醜行同其死於莒同慶父削其喪歸以絶之左氏曰/葬視共
仲則知慶父歸/葬矣葬禮葬也今書齊人歸公孫敖之喪者非以末
减於弑二君之賊而許其歸也見魯之失耳敖之死
也告喪請葬魯嘗弗許矣正也齊人或為孟氏謀曰
飾棺寘諸堂阜魯必取之從之而惠叔猶毁以請之
[008-82b]
魯之君大夫不得巳於其子之哀誠而容之則許難
也収之可也葬視共仲則非也齊人以死於道路辱
之魯果取之而禮葬之矣敖之罪輕於共仲而以葬
視共仲為非何也以前為逆賊立後納其喪既失之
矣而又復失之於其濟惡不才之敖也典刑安在哉
人無忠孝國無典刑雖有罪而獲赦反加寵焉此三
桓漸強之由亂臣賊子所以接迹於當世而莫之戒
也或曰敖有子而賢故魯人從其請國史書其事仲
[008-83a]
尼因而不革以敖著教也周公命蔡仲不曰爾尚蓋
前人之愆乎曰聞周公廢蔡叔而庸蔡仲矣不聞以
蔡仲而褒蔡叔也子之蓋父之愆亦懋於徳而已未
聞以非禮足以揜父之惡也華耦來盟公與之宴辭
曰君之先臣督得罪於宋殤公名在諸侯之䇿臣承
其祀其敢辱君耦知以罪人子孫不敢辱魯君之禮
而惠叔以非分之請干國之典常求以寵其父而揜
其惡不知適所以彰之耳曽是以為孝乎 公羊云
[008-83b]
何以不言來内辭也脅我而歸之筍将而來也筍者/竹箯
一名編輿/将送也 劉氏曰敖死殆十月豈可置之編輿以
行哉公羊之説非也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左傳非禮也杜氏曰得常鼔之月而於社用牲為非/禮孔氏曰此與荘二十五年經文正同
彼傳云非常此傳云非禮者彼失常鼓之月言/鼓之為非常此得常鼓之月而用牲為非禮日有
食之天子不舉去盛/饌伐鼓於社責羣/隂諸侯用幣於社
社尊於諸侯故請/救而不敢責之伐鼓於朝退自/責以昭事神訓民事
[008-84a]
君天子不舉諸侯用幣謂以/事神尊卑異制所以訓民示有等威等級/威儀古之道
也
單伯至自齊
左傳謂齊人許單伯請而赦之使來致命 張氏曰
若如左氏之説以單伯為周大夫則是齊執王使而
春秋所書並不見此意直同之魯之臣子是可疑也
晉郤缺帥師伐蔡戊申入蔡
左傳新城之盟蔡人不與晉郤缺以上軍下單伐蔡
[008-84b]
兼帥/二軍曰君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還
凡勝國曰滅之絶其社稷/有其土地獲大城焉曰入之得大都/而不有
左按入蔡是入其國都/ 氏得大城之義似疎 趙氏曰入而言伐言伐之
不服而後入也所以兼惡蔡 高氏曰蔡侯既與楚
故不與新城之盟晉伐之斯有名矣凡伐不言入伐
之不服然後入焉見晉不修徳而暴小國以争諸侯
欲使區區之蔡捍楚之強而不貳則亦難矣故言伐
言入甚之也 按君弱不可以怠修徳以來蔡蓄威
[008-85a]
以制楚可也不能制楚而事蔡以為名則徳不足以
綏懐威不足以定服交失之矣楚固當謀然弑君之
商人目睫之近若罔聞知又安能圖逺乎
秋齊人侵我西鄙
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
左傳冬十一月晉侯宋公衛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
盟於扈尋新城之盟且謀伐齊也齊人賂晉侯故不
克而還於是有齊難是以公不㑹書曰諸侯盟於扈
[008-85b]
無能為故也 按非一役再有事而不序諸侯散辭
也晉盟主也不目晉侯不成乎伯之辭也大者天地
其次君臣道莫先焉齊弑其君環視而莫能討是曰
縱賊興諸侯而以賂還是曰與賊晉與賊而諸侯縱
賊故同其文者同其罪也夫諸侯不專征者也田恒
弑其君而孔子請討邾定公時有弑父者公瞿然失
席曰是寡人之罪也蓋君踰月而後舉爵孰謂環八
國之師君臣靦然有面目相視乃瞀然而來瞢然而
[008-86a]
罷乎魯受子叔姬之辱復見肆侮侵我西鄙設有丈
夫之心者内雪讐恥外伸大義身先諸國可也而顧
以齊難不㑹尤可恠也是時主納齊賂者趙盾也右
賊之心今将之兆顯於此矣 趙氏曰左氏云凡諸
侯㑹公不與即不書按諸侯㑹公不與而列㑹者非
一左氏誤矣
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
左傳王故也 按子叔姬之歸晉故也行父如晉晉
[008-86b]
詰齊而齊歸之單伯亦然
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音/孚
左傳齊侯侵我西鄙謂諸侯不能也此語最要以於/扈之事觀之諸
侯實不/能矣遂伐曹入其郛討其來朝也 按以八國之
師造齊之城下取賂而還宜商人謂諸侯之不能也
有輕諸侯之心故再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盖魯
嘗再訴於晉故再侵以報之十五年季孫行父如晉/訴子叔姬之事也秋齊
人侵我西鄙怒我之訴也是秋季孫行父復如晉訴/齊之侵也盟扈将以討齊而不果齊人歸子叔姫又
[008-87a]
侵我西鄙怒我之再/訴致興於扈之役也扈之役曹伯與焉國小而近故
乗侵魯之勢以伐曹名曰討其朝魯實以懲其從晉
也公羊云入郛不書此何以書動我也動我猶可乃
動晉耳寧有伯主討於前師甫退而復肆出侵伐於
後者乎此猶官吏治人之罪雖不出於公然猶面服
一受贓即反侮之矣
十有六年春季孫行父㑹齊侯于陽穀齊侯弗及盟
左傳春王正月及齊平魯受/弱公有疾使季文子㑹齊
[008-87b]
侯於陽穀請盟齊侯不肯曰請俟君間間疾/瘳 書病
魯也按程子曰被侵伐者兵加於巳則引咎自責或
辨喻之以禮又不得免焉則固其封疆上告之天王
下訴之方伯必有所直矣齊兩侵魯魯固訴之晉矣
晉興諸侯将討之受賂不克而還魯不得巳受弱而
與齊平以公疾故使季文子㑹齊侯於陽穀齊将有
所要也故託以公不在而辭之曰請俟君間如是則
齊惡矣而以病魯何也示立巳自強之道也扈之役
[008-88a]
魯先不㑹魯之偷巳甚何以責晉乎諸侯無成猶有
周公之魯在也齊有侵伐之師我有備禦之固亦何
歉焉而遽受弱以求平乎故曰病魯也乃若齊之惡
則不足責矣然既曰㑹齊侯則是齊許之㑹而下曰
齊侯弗及盟弗者遷詞惡齊侯也此不及盟六月㐮
仲納賂及齊侯盟不復責公之不至矣比事而觀春
秋深惡齊之意不亦可見乎
夏五月公四不視朔
[008-88b]
左傳疾也 公羊傳公曷為四不視朔公有疾也何
言乎公有疾不視朔自是公無疾不視朔也然則曷
為不言公無疾不視朔有疾猶可言也無疾不可言也
穀梁傳天子告朔於諸侯諸侯受乎禰廟禮也公
四不視朔公不臣也以為公厭政以甚矣 范氏曰
公自二月不視朔至於五月是後視朔之禮遂廢
趙氏曰若誠有疾則夫子不當譏之據文公於諸侯
盟㑹三度不及又不視朔世室屋壞作僖/公主緩皆是以此推之
[008-89a]
知公性寛賖而怠於國務非疾也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齊侯盟于郪丘郪音西公作犀穀/作師公羊疏作菑
左傳公使㐮仲納賂於齊侯故盟於郪丘 杜氏曰
郪丘齊地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僖公夫人/文公母也
毁泉臺
泉臺公羊以為即郎臺也未成為郎臺既成為泉臺
郎之有臺也不縁占候而以逰觀築者非則毁者得
[008-89b]
矣而何以書乎惡勞民也築之勞毁之勞既築又毁
可謂勞矣孟獻子曰毁之重勞是也公羊曰先祖為
之巳毁之不如勿居而巳矣此未盡也先祖所為如
奪民田以為苑囿壊民居以廣宫室則毁之是也何
得勿居而巳乎若泉臺則可巳耳左氏謂有蛇自泉
宫出入於國臺在宫内臺依左氏則/國自有泉 非郎臺也如先君之數秋
八月辛未聲姜薨毁泉臺此豈左氏因毁臺之文次
姜薨之下而附㑹與抑當時因夫人薨謂臺不利於
[008-90a]
國而毁之也其亦皆不足憑矣穀梁云喪不貳事貳
事緩喪也毁臺公應不自行安得為貳事但毁一臺
何能令喪緩乎傳蓋以聲姜九月而葬之故此目公
之慢耳作僖公主緩豈因毁臺乎
楚人秦人巴人滅庸
左傳楚大饑戎伐其西南又伐其東南庸人帥羣蠻
以叛楚庸今上庸縣/属楚之小國麇人率百濮夷/也聚於選楚/地将伐
楚此叚太/辭費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啟備中/國楚人謀徙於
[008-90b]
阪高楚險/地蒍賈曰不可我能往冦亦能往遷都避冦/之利害决
於此/二言不如伐庸夫麇與百濮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
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百濮離居将各走其邑誰暇
謀人乃出師旬有五日百濮乃罷自廬楚/邑以往往伐/庸
振發/也廩倉/也同食上下無/異饌也次於句古侯/反澨市世反地/楚西界使
廬戢黎侵庸戢黎廬大夫/ 分兵與之及庸方城方城庸地上庸/縣東有方城亭
庸人逐之囚子揚窻戢黎/官属三宿而逸曰庸師衆羣蠻
聚焉不如復大師還復句澨師言以/上子揚窻之 也且起王卒合而
[008-91a]
後進師叔楚大夫/潘尫也曰不可姑又與之遇以驕之彼驕
我怒而後可克先君蚡冒楚武/王父所以服陘隰地/名也又
與之遇七遇皆北唯禆鯈魚庸之/三邑人實逐之輕楚故/但使三
邑人逐之魚魚復/縣今巴東永安縣庸人曰楚不足與戰矣遂不設備
楚子乗驛傳/車㑹師於臨品地/名分為二隊部也両/道攻之子越
鬬椒/也自石溪子貝浦盖/反自仞以伐庸石溪仞/入庸道秦人巴
人從楚師羣蠻從楚子盟遂滅庸 按楚恃其強御
屬國屬夷素無道故一旦饑困則羣起而攻之蠻夷
[008-91b]
之雄因多難之來乃能用謀臣之言轉敗為福離百
濮走羣蠻叱咤如志庸者先王之建國而滅之雖庸
不自靖以挑之而楚之張益甚矣且使秦人為之用
尤前所未有者城濮之役秦有功於攘楚今也秦與
楚滅庸此春秋所以志也 秦為晉隔不通東諸侯
楚北向而窺中國則晉當其胸齊格其脇秦嘗窺鄭
即為晉所挫人咎㐮公啟怨不知亦事機也秦東窺
不遂又南通楚鬱其鋭以厚其力故至於戰國而秦
[008-92a]
不可制晉分為三又適所以資秦也秦攻韓魏猶春
秋楚之於鄭也晉楚争鄭而六國不知争韓魏故秦
遂并天下楚乍起即張未嘗鬱其鋭至七國時楚為
秦弱七國之秦乃春秋之楚也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杵臼公作/處臼
左傳宋公子鮑昭公庶/弟文公禮於國人宋饑竭其粟而貸
之㐮夫人欲通之鮑適/祖母而不可夫人助之施昭公無
道國人奉公子鮑以因夫人於是華元督曽孫代/公子成為
[008-92b]
右師公孫友為左師華耦為司馬代公/子卬鱗矔為司徒
蕩意諸為司城公子朝為司冦代華/御事初司城蕩卒公
孫夀辭司城夀蕩/之子請使意諸夀之/子為之既而告人曰
君無道吾官近懼及焉棄官則族無所庇子身之貳
也姑紓死焉雖亡子猶不亡族既夫人将使公田孟
諸而殺之公知之盡以寳行蕩意諸曰盍適諸侯公
曰不能其大夫至於君祖母以及國人君祖母諸侯/祖母之稱哀
十六年傳蒯瞶告于周云蒯瞶得罪於君/父君母謂母為君母則祖母為君祖母矣諸侯誰納
[008-93a]
我且既為人君而又為人臣不如死盡以其寳賜左
右使行夫人使謂司城去公對曰臣之而逃其難若
後君何冬十一月甲寅宋昭公将田孟諸未至夫人
王姬㐮夫人周㐮王/姊故稱王姬使帥甸郊甸/之帥攻而殺之蕩意諸
死之不書/不告書曰宋人弑其君杵臼君無道也文公即
位使母弟須為司城代意/諸華耦卒而使蕩虺意諸/弟為
司馬 公羊傳弑君者曷為或稱名氏或不稱名氏
大夫弑君稱名氏賤者窮諸人大夫相殺稱人賤者
[008-93b]
窮諸盗 趙氏曰左氏説被殺之由云夫人使公田
孟諸而殺之公知之盡以寳行按傳例自云君無道
也凡無道之人例皆強暴為人所畏祖母有何威權
而能坐殺之乎若潜謀搆禍猶或可疑今乃云公知
之載寳以行盡賜左右而端然待死推之人情未之
有也 按左氏所載誠可疑使其情如是則春秋不
當蔽其罪於衆人而使簒賊之主名不彰以許世子
止與趙盾之事觀之天下之事莫大於弑君聖人安
[008-94a]
肯疑其文以啟後世之惑乎亦直書而巳矣許世子
之事歐陽公之説是也惟趙盾則以左氏之記事考
經文之所書其當書趙盾無可疑者宋昭公無道國
人殺之義不繫於主名則書曰宋人弑其君杵臼而
巳然則君無道而衆弑之可乎曰天下之所棄若桀
紂然桀之虐民欲與之偕亡成湯放之猶有慙徳以
紂罪浮於桀億兆離心而文王事之猶不敢違君非
桀紂臣非湯武則其義無将将而必誅而况巳成乎
[008-94b]
春秋正其弑君則立教之意可知書曰萬姓仇予予
将疇依正其弑名而猶書宋人見失衆也以此為訓
君不敢以一人肆於民上為下者知父雖不慈子不
可以不孝君雖不仁臣不可以不義聖人一言而萬
世之為君臣父子者定矣 蕩意諸據左傳則當以
死節書經不書則傳未足據胡氏謂意諸知昭公之
将見殺而不能正故削恐非也
十有七年春晉人衛人陳人鄭人伐宋
[008-95a]
左傳晉荀林父衞孔達陳公孫寧自閔僖以來終於/春秋陳侯常在衛
侯上今大夫㑹在衛下傳不言陳/公孫寧後至則寧位非上卿故也鄭石楚伐宋討曰
何故弑君猶立文公而還猶字/有意卿不書失其所也卿/不
書謂/稱人 程子曰行天討而成其亂失天職也故不卿
之 宣元年傳謂是舉亦受賂而還 啖氏謂書人
者不命之卿也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聲姜公作/聖
左傳有齊難是以緩既葬乃有齊/師傳誤也 高氏曰九月乃
[008-95b]
葬慢也不稱僖姜而别為之諡非禮也
齊侯伐我西鄙六月癸未公及齊侯盟於穀
左傳齊侯伐我北鄙㐮仲請盟六月盟於榖 按商
人之無道亦極矣魯之不自振亦甚矣皆将死之兆
也明年商人戒師期使無申池之禍則兵又至魯矣
杜氏曰西當為北蓋經誤孔氏曰知非傳誤者魯/求與平即盟於榖榖是
濟北穀城縣在魯/北知為北鄙是也
諸侯㑹於扈
[008-96a]
左傳晉侯蒐於黄父一名黒/壤晉地遂復合諸侯於扈平宋
也傳不列諸國而言復合則如上/十五年㑹扈之諸侯可知也公不與㑹齊難故
也書曰諸侯無功也於是晉侯不見鄭伯以為貳於
楚也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執訊通/訊問之
官/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與之事君九月蔡侯
入於敝邑以行行朝/晉也敝邑以侯宣多之難寡君是以
不得與蔡侯偕宣多既立穆/公恃寵專權十一月克減侯宣多而
随蔡侯以朝於執事减損也難未盡而/行言汲汲於朝晉十二年六月
[008-96b]
歸生子家/名佐寡君之嫡夷夷太/子名以請陳侯於楚而朝
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藏敕展/反陳事藏敕也/敕成前
好/十五年五月陳侯自蔽邑往朝於君往年正月燭
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陳蔡之宻邇於
楚而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雖敝邑之事君何以
不免在位之中一朝於㐮而再見於君夷與孤之二
三臣相及於絳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今大國曰
爾未逞吾志敝邑有亡無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
[008-97a]
畏尾身其餘㡬又曰鹿死不擇音音所庇䕃之處古/字聲同皆相假借
小國之事大國徳則其人也不徳則其鹿也鋌疾走/貌
而走險急何能擇言急則欲䕃庇於/楚如鹿之赴險命之罔極言晉/命無
極/亦知亡矣将悉敝賦以待於鯈直留反晉鄭之竟/言欲以兵拒晉
唯執事命之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於齊四年二月
為齊侵蔡亦獲成於楚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彊令豈
其罪也大國若弗圖無所逃命晉鞏朔行成於鄭趙
穿公壻池為質焉 杜氏曰昭公雖以無道見弑而
[008-97b]
文公猶宜以弑君受討故林父伐宋以失所稱人晉
侯平宋以無功不序明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所
以督大教
秋公至自榖
附左傳周甘歜昌欲反/周大夫敗戎於邥於審/反垂邥垂周地/河南新城
縣北有/垂亭乘其飲酒也 冬十月鄭太子夷靈/公石楚鄭/大
夫/為質於晉
冬公子遂如齊
[008-98a]
左傳㐮仲如齊拜榖之盟復曰臣聞齊人将食魯之
麥以臣觀之将不能齊君之語偷臧文仲有言曰民
主偷必死
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臺下
左傳春齊侯戒師期而有疾醫曰不及秋将死公聞
之卜曰尚無及期惠伯令龜以卜事/告龜卜楚丘占之曰
齊侯不及期非疾也君亦不聞言君先齊侯終不/及聞齊侯之死令
龜有咎令龜者惠伯亦有凶/咎三者俱見於卜兆二月丁丑公薨 榖梁
[008-98b]
傳臺下非正也
秦伯罃卒罃乙/耕反
夏五月戊戌齊人弑其君商人
左傳齊懿公之為公子也與邴音/丙歜昌欲/反之父争田
弗勝及即位乃掘而刖之而使歜僕御/也納閻職之妻
而使職驂乘陪/乘夏五月公㳺於申池齊南城西門名/申門齊城無池
唯此門左右有/池疑此即是二人浴於池歜以扑箠/也抶撃/也職欲以/相感
激/職怒歜曰人奪女妻而不怒一抶女庸何傷職曰
[008-99a]
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乃謀弑懿公納諸竹中
歸舎爵而行飲酒訖乃去言齊人/惡懿公二人無所畏齊人立公子元桓/公
子惠/公 楊隋之史曰太子廣弑帝於其終也書宇文
化及弑其君廣與商人之事同據左氏弑者邴歜閻
職合書盗而稱國人以弑者與宋杵臼之例同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秋公子遂叔孫得臣如齊
左傳六月葬文公秋㐮仲荘叔如齊惠公立故㐮仲/賀惠
[008-99b]
公/立且拜葬也荘叔謝齊/來㑹葬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
而私事㐮仲宣公長而屬㐮仲㐮仲欲立之叔仲惠/伯
不可仲見於齊侯而請之齊侯新立而欲親魯許之
按使舉上客而不稱介禮大夫為卿介遂與得臣
俱卿不當相介春秋列數而不殊者欲以起問者見
事情也按左氏㐮仲欲立宣公見於齊侯而請之齊
侯許之仲殺惡及視而立宣公書曰子卒諱之也諱
之何以傳信乎曰遂及得臣如齊而子卒子卒而夫
[008-100a]
人姜氏歸於齊姜氏歸於齊而季孫行父如齊其義
隠而彰矣遂得臣行父三人定謀而齊與聞乎故欲
以定魯為功而外為三人之主以其前後如齊而知
之故春秋亦於其前後如齊而詳録之也 杜氏云
書二卿以兩事行非相為介盖㐮仲專為謀立宣公
託以一卿賀立君一卿拜葬而巳以大事隂謀欲靣
見齊侯而决盖身在使外而託以使行耳
冬十月子卒
[008-100b]
左傳冬十月仲殺惡及視而立宣公惡太子視其母/弟視不書以賤
故/書曰子卒諱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詐以子/惡命其宰
公冉務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
務人曰若君命可死非君命何聽弗聽乃入殺而埋
之馬矢之中公冉務人奉其帑以奔蔡既而復叔仲
氏 公羊傳子卒者孰謂謂子赤也何以不日據子/般卒
日/隠之也何隠爾弑也弑則何以不日據子般/卒日不忍
言也所聞之世臣子恩痛王父深/厚故不忍言其日與子般異 榖梁傳子卒不
[008-101a]
日故也故殺/也 按子般子赤皆未踰年之君皆書曰
卒言嗣先君未成君也先君未葬則名之子般是也
既葬則不名子赤是也子般子赤皆以不地見其弑
與隠公閔公同君薨不地故也無成君未成君之異
也公榖起不日之義胡氏因謂既葬而不名不名而
遇弑者不日以見其弑踰年而稱君稱君而遇弑者
不地以見其弑此恐不必然夫稱子與名不名所以
施於君見人子嗣親之禮也君薨不地以見其弑雖
[008-101b]
未成君亦同所以施於臣見大惡一也若謂成君弑
不地子赤未踰年故不日以别之則子般何以日乎
叔仲惠伯叔牙之孫叔彭生也㐮仲之邪謀行父
得臣皆帖耳順命獨惠伯嘗争之可謂無愧於大臣
之義矣不克則死之大節皎然無可議者獨經不書
為可疑或謂不發㐮仲之謀令君及禍故不書者謬
也是時君薨子幼逆臣當國叔仲言一出口即殺之
奚自而發其謀乎荘十二年胡傳謂惠伯死非君命
[008-102a]
故不得以死節書此亦責之過矣仲以君命召之公
冉務人止之曰入必死叔仲曰死君命可也公冉務
人曰若君命可也非君命何聽焉叔仲弗聽而入弗
聽非叔仲之愚也非君命而不入猶不免也若君命
而弗聽則吾拒命矣君見弑而死之正也安得以為
死於亂賊之詐命而苛議之乎董卓召皇甫嵩嵩在
外故可以不入乃往見執而亡漢叔仲非是此也或
謂㐮仲以詐殺惠伯而埋之盖隠其迹魯史畏仲之
[008-102b]
威不敢書曰公子遂殺叔仲彭生夫子作春秋時宣
公乃時君之祖考故亦仍舊史為國諱惡而不敢増
也此尤以小人之腹而妄度聖人者若然則公孫於
陽州何以不避三桓之怨而直書乎 成十五年公
羊傳文公死子幼公子遂謂仲叔惠伯曰君幼如之
何願與子慮之叔仲惠伯曰吾子相之老夫抱之何
幼君之有公子遂知其不可與謀退而殺叔仲惠伯
弑子赤而立宣公 按左氏但言㐮仲欲立宣公叔
[008-103a]
仲不可而不詳其不可之説幸公羊載之於此姦臣
以君幼為名而謀廢立叔仲一言足以折之令口塞
姦臣不但忌其言叔仲正色而立於朝必不肯與奸
臣同惡也故姦臣殺之
夫人姜氏歸于齊
左傳夫人姜氏歸於齊大歸也将行哭而過市曰天
乎仲為不道殺嫡立庶市人皆哭魯人謂之哀姜
榖梁傳惡宣公也有不待貶絶而罪惡見者有待貶
[008-103b]
絶而惡從之者姪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
人緩帶有子則喜/樂之情均一曰就賢也若並有子則就其賢/謂年同也傳意謂宣
公媵妾之子猶當尊養夫人今以非所生/而致令大歸違就賢之意孤緩帶之心 趙氏曰
言歸不反之辭也左氏云夫人出曰歸於某據文公
夫人歸於齊乃是㐮仲殺子赤後自歸耳不可以此
為例若夫人實有罪見出必當云出歸於某以示貶
不應但云歸耳 問弑君而立古有之乎有矣天下
之大變也弑其君出其母者古有之乎曰無也齊商
[008-104a]
人也魯接也又天下之大變也 穀梁之義施之此
則迂矣當於來媵之下耳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
之以姪娣從廣嗣續也一人有子三人緩帶喜樂之
情均姪娣之所以為親而妬媢之釁不生焉凡諸侯
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同姓則皆有兄弟之親正
夫人之於衆妾義亦猶一人也子無問於所生故母
無無子之戚故曰不孤子之意也榖梁謂宣公以出
姜非其所生致令歸齊然宣公與聞殺惡及視欲代
[008-104b]
其位故翦正嫡何論其不能事嫡母乎借使宣公能
容出姜而事之則可以免於惡乎
季孫行父如齊
義見前
莒弑其君庶其
左傳莒紀公生太子僕又生季佗愛季佗而黜僕且
多行無禮於國紀號也莒夷無/諡故有别號僕因國人以弑紀公
以其寳玉來奔納諸宣公公命與之邑曰今日必授
[008-105a]
季文子使司冦出諸竟曰今日必達公問其故季文
子使太史克對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禮
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隊曰見有禮於其君者事之如
孝子之養父母也見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
逐鳥雀也目前之㐮仲/何不見也先君周公制周禮曰則以觀
徳則法也合法/則為吉徳徳以處事處猶/制也事以度功度量/也功以
食音嗣/養也民作誓命曰毁則為賊掩賊為藏竊賄為盜
盜器國用/也為姦主藏之名以掩賊為名/暗指納莒僕頼姦之用指/納
[008-105b]
僕之/寳玉為大凶徳有常無赦行父還周/旋觀莒僕莫可則
也孝敬忠信為吉徳盜賊藏姦為凶徳夫莒僕則其
孝敬則弑君父矣則其忠信則竊寳玉矣其人則盜
賊也其器則姦兆也兆域/也保而利之則主藏也以訓
則昬民無則焉不度於善而皆在於凶徳是以去之
按行父之言皆譏切宣公而把握之借莒僕以發
之耳所謂有禮於君無禮於君與則其孝敬則弑君
父則其忠信則竊寳玉此皆宣公襄仲所諱聞而直
[008-106a]
觸之而不忌且公欲與之邑曰今日必授行父則使
司冦出諸竟曰今日必達畧無委曲何也㐮仲得行
父之同以成事宣公頼二人之力以定位且為之兩
如齊請昬以自固納賂以請㑹者又行父也行父之
於宣公㐮仲其交深矣納莒僕乃宣公之意四鄰正
欲生釁况又有此此必㐮仲諸大臣所共不願故行
父敢激直如此正權臣操縱之術也㐮仲雖專政然
其人必粗暴而無深謀行父以術持之及其死也以
[008-106b]
殺適立庶追討東門氏而逐之行父之奸可見矣
按如左氏之言則是莒僕以太子弑其父也春秋何
以書國弑乎且僕既與國人殺君則當自立矣又何
以奔魯乎㐮三十一年莒人弑其君宻州左氏亦謂
莒公生棄疾及展輿展輿既立又廢之莒公虐國人
患之展輿因國人以攻莒子弑之乃立事正與此同
趙伯循謂其文當曰展輿因國人之攻莒子弑之乃
立而後來傳冩誤為以字爾趙氏之説是也然當辨
[008-107a]
於此條不當闕於此而論於後也 公羊傳稱國以
弑何稱國以弑者衆弑君之辭
附左傳宋武氏之族道昭公子将奉司城須以作亂
十二月宋公殺母弟須及昭公子使戴華/樂荘公孫/師桓
向魚/鱗蕩之族攻武氏於司馬子伯華/耦之館遂出武穆之
族使公孫師為司城公子朝卒使樂吕為司冦以靖
國人公孫師荘公之孫/樂吕戴公之曽孫
[008-107b]
春秋輯傳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