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7 南華真經義海纂微--褚伯秀 (ZTDZ)


[051-150447c]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五十三端十
    武林道士褚伯秀學
   秋水第三
河伯曰然則我何爲乎何不爲乎吾辭受趣舍
吾終柰何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
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謂
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嚴乎若國之有君
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汎
汎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
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


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滿不
位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虚終
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
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
移何爲乎何不爲乎夫固將自化
 郭註貴賤之道反覆相尋自拘執則不夷
 於道隨其分故所施無常不能隨變則不
 齊於道無私德公當而已無私福天下所
 同求故汎汎然無所在奄御群生反之分
 内而平往者也豈扶疏而承翼哉唯其無
[051-150448a]
 方故能以萬物爲方而莫不皆足死生者
 無窮之一變耳非始終也知成無常處故
 不以形爲位而守之不變欲舉之令去而
 不能欲止之使停又不可變化日新未嘗
 守故但當就用不可執也若有爲不爲於
 其間則敗其自化矣
 吕註學者平日係於有物一聞道無貴賤
 小大則於爲不爲辭趣舍之際莫知所從
 固其宜也所謂貴賤者是物之反衍而已
 非道也反則有往反爲貴往爲賤衍則有


 耗衍爲貴耗爲賤則當放志而無拘拘而
 志則與道大蹇而不通矣所謂少多者物
 之謝施而已非道也謝則有榮謝爲少榮
 爲多施則有歛施爲多歛爲少當兩行而
 無一一而行則與道參差而不當矣無私
 德則於所君之人無所獨賴無拘而志之
 謂也無私福則於所祭之人無所獨與無
 一而行之謂也無所畛域與道通而不大
 蹇之謂也其孰承翼是謂無方萬物一齊
 與道當而不參差也恃其成則不知終始
[051-150448b]
 之不可故位乎形則不察乎盈虚而不知
 分之無常也年不可舉故遥而不悶時不
 可止故掇而不跂消息盈虚終則有始則
 天行而已是所以語大道之方論萬物之
 理也柰何係心於辭受趣舍之際哉若驟
 若馳言變化密移則何係心於爲不爲之
 間固將自化安排而去化之謂也
 疑獨註萬物之理㝠於自然非爲也非不
 爲也又何措意於辭受趣舍之間哉衍者
 有餘施者所分也貴賤少多出於强生分


 别非道之眞理道之眞理則一而巳以道
 觀之貴不爲加賤不爲損多非有餘少非
 不足又何有貴賤少多之别哉無私德則
 於所君之人無所獨賴無私福則於所祭
 之人無所偏與此下註文並同吕說
 詳道註衍者廣平之地反之則平復爲陂
 平陂之分未始有常貴賤往反豈異是哉
 施者仁之用謝之則賜予而不以爲仁多
 少之數豈足計哉反衍則忘貴賤而不累
 於名謝施則忘少多而不累於利若是而
[051-150448c]
 不反其眞者未之有也
 碧虚註當受而不受何爲乎彼舍而我取
 何不爲乎貴賤小大不出乎二端耳貴賤
 無主而反覆流行常也大道甚夷而放心
 自得通也禀分有數而少謝多施宜也世
 道參差而行止適變理也德私則不嚴毅
 福私則不乆長有畛域則不溥汎有方所
 則有承接扶翼之而兼懷之德喪矣巳上
 皆辭貴樂賤之義忘我則無短長忘心則
 無生死忘位則無盈虚忘年則任化忘時


 則任遷忘消息盈虚則孰爲之終始夫物
 無時不生無時不化其變如驟其移如馳
 陰陽爾四時爾固將自化何容心於爲不
 爲之間哉
 鬳齋云以道觀之而無貴賤反而求之吾
 身綽綽然寬衍也若以貴賤是非自束則
 與道相違施則有多少謝去其施則無多
 無少若執一而行拘於多少之施則與道
 參差矣國之有君祭之有社諭此心以道
 爲主而無所用其私此心廣大無所窮極
[051-150449a]
 則無町畦萬物皆備於我是兼懷也無所
 私愛其孰承翼拱扶之耶無方即無心無
 心則無短長無生死不恃其成即不雄成
 也盈虚隨時不可一定故曰不位乎其形
 無古今則年不可舉無去來則時不可止
 大義即道也變動轉移無時不然何者爲
 何者不爲皆聽造化自然而已故曰夫固
 將自化
  河伯未明天理物情則猶有所疑復以
  辭受趣舍爲問海若告以世間所謂貴


  賤少多是其一反一衍一謝一施耳若
  拘志而一行與道差蹇矣若君之於民
  德無不被社之於人福無所私明道之
  無方而兼懷萬物也物之死生乃形化
  之一變非道之終始也故成無常處不
  以形爲位而守之其去不可止其來不
  可禦萬物盈虚之理如斯而已夫物生
  若馳其機不息任其自化無容爲不爲
  於其間況辭受趣舍乎此言應物貴乎
  無心則死生不足爲累也
[051-150449b]
河伯曰然則何貴於道耶北海若曰知道者
必達於理達理者必明於權明權者不以物
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
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
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
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
乎得蹢躅而屈伸反要而語極曰何謂天何
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
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
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眞


 郭註何貴於道以其自化知道者知其無
 能無能則何能生我我自生耳四肢百體
 己不爲而成何有意乎生成之後哉達斯
 理者必能遣過分之知遺益生之情乗變
 應權不以物害己而常全也故心之所安
 則危不能危意無不適則苦不能苦雖心
 之所安亦不使犯之知其不可逃安乎命
 之所遇審去就之非已故莫之能害也天
 在内而天然之所順者在外内外之分皆
 非爲也知天然之知自行故雖行於外而
[051-150449c]
 常本乎天位乎得與會相應有斯變也知
 落天地事該萬物而常不失其要極故天
 人之道全牛馬不辭穿絡者天命固當也
 苟當乎天命則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若
 乃走作過分驅馳失節天理滅矣不因其
 自爲而故爲之者命其安在所得有常殉
 名則過也
 吕註任物自化即道也河伯不悟乃謂何
 貴於道海若告以達理明權不以物害己
 皆知道者之事而非體道極致至於水火


 不害寒暑不侵則體道者固如此也非謂
 其薄之言察乎安危謹乎去就莫之能害
 則知道達理明權而已寧於禍福知其不
 可奈而安之則天在内矣察於去就則人
 之所畏不可不畏人在外矣以是而入德
 雖未能天而不人而德在乎天矣知天人
 之行本乎天位乎得則出天而之人蹢䠱
 而屈伸反要而語極則由人而之天也自
 無以人滅天至是謂反其眞則其於道也
 豈特知之而已哉
[051-150450a]
 疑獨註大同吕說
 詳道註知道者必達理達理者必明權權
 者以無心應物而不失其平庸詎以外傷
 内以物害己哉爲道而至此則能以之應
 人蹢䠱而屈伸以人復天反要而語極此
 海若之論始於齊小大同貴賤中於察安
 危謹去就而終於明天人反要極盖能齊
 物則能全已全已則能復道而至於要極
 則反其眞而已矣
 碧虚註知化化之道達生生之理者必能


 適物之權故樂全而無傷察安危審禍福
 謹去就故也是以有德者内守天理外修
 人事然後位業可得而進退出處在我可
 以反要妙而語極致也牛馬天理也穿絡
 之者以人滅天饑渴馳驟以故滅命黄馬
 驪牛則以得徇名也守天而不失還朴而
 不偽矣
 鬳齋云此問尤妙言既聽造化之所爲則
 人亦不必學道矣朱文公問答書中廖德
 明亦有此問文公不曾答想難言也故莊
[051-150450b]
 子於此說箇權字又以不以物害己一句
 明之道總言也理事物各有之理權用之
 在我者有道之全體然後有此大用明於
 權則知輕重也薄謂迫近之至德之人固
 知事事有數豈物所能害然亦不恃此以
 薄之猶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察安危
 謹去就便是道心中有人心何嘗皆說聽
 之自然天内人外即前篇主者天道臣者
 人道也德在乎天言自然之德知天人之
 行此知字從人心上起本乎自然而安於


 所得此句又屬道心位居之安也蹢䠱而
 屈伸謂進退各循其理此句又屬人心發
 明至此道之至要理之至極也牛馬四足
 得於自然不絡不穿將無所用此便是人
 心一段事至滅天滅命徇名則人心流於
 危矣三言無以乃禁止之辭即知天知人
 能謹守而勿失則天理全矣是謂反其眞
 故人事命天理也
  自篇首至此凡六問答如風驅遠浪漸
  近漸激至是而雪濤噴薄使人應接不
[051-150450c]
  暇須臾澄靜則波光萬頃一碧涵天人
  之息偽還眞中扄虚湛者有類於此夫
  至德之士由人以明天因權以達理察
  安危謹去就物孰能害之然亦未嘗恃
  此而傲物也天在内所以立體人在外
  所以應用德在乎天則合乎神而無方
  不測者也體天居德則屈伸從世反要
  語極則勿失其眞若然則處己處人之
  道盡矣故河伯心㝠體會而無所復問
  焉今學者自信不及群疑窒心與河伯


  同病者不少儻能於海若言下豁然有
  省如雲開月見則昭昭靈靈求諸己而
  足何暇它問哉知天人之行天當是夫/音符位乎得當是德詳
  文義/可見
南華眞經義海纂微卷之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