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38 御選古文淵鑒-清-聖祖玄燁 (WYG)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選古文淵鑒巻十四目録
  漢
   王吉
    諫昌邑王疏
    上言得失疏
   路溫舒
    上尚徳緩刑書
[014-1b]
   魏相
    諫伐匈奴書
    條便宜奏
    隂陽月令奏
   趙充國
    陳兵利害書
    上屯田奏一
    屯田奏二
[014-2a]
   屯田奏三
  鄭昌
   請定律令疏
  張敞
   上霍氏封事
   劾黃霸奏
   自請治盜賊書
  賈捐之
[014-2b]
   請棄珠厓對
  匡衡
   政治得失疏
   治性正家疏
   戒妃匹勸經學疏
  貢禹
   循古節儉奏
   言錢幣書
[014-3a]
   言風俗書
  蕭望之
   入榖贖罪議
  王褒
   聖主得賢臣頌
  諸葛豐
   謝上書
[014-4a]
 欽定四庫全書
御選古文淵鑒巻十四
   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教習庶吉士臣/乾學/等奉
㫖編注
  漢
   王吉字子陽瑯邪臯虞人好學明經初為/昌邑中尉宣帝時為博士諫大夫
    諫昌邑王疏王動作亡節吉疏諫王入立尋廢/吉與郎中令龔遂以忠直數諫正
     減死為/城旦
[014-4b]
 臣聞古者師日行三十里吉行五十里詩云匪風發兮
 匪車揭兮顧瞻周道中心&KR1826&KR1912國匪風之/篇&KR1826古怛字説曰是非
 古之風也發發者是非古之車也揭揭者葢傷之也今/之
 發發然者非古有道之風也今之揭/揭然者非古有道之車也故傷之今者大王幸方與
 縣名音/房預曽不半日而馳二百里百姓頗廢耕桑治道牽
 馬臣愚以為民不可數變也昔召公述職當民事時舎
 於棠下而聽斷焉是時人皆得其所後世思其仁恩至
 乎不伐甘棠甘棠之詩是也大王不好書術而樂逸游
[014-5a]
馮式撙銜撙促也○/子本反馳騁不止口倦乎叱咤咤亦吒字/○竹篤反
手苦於箠轡箠馬策○/止蘂反身勞虖車輿朝則冒霧露晝則
被塵埃夏則為大暑之所㬥炙冬則為風寒之所匽薄
匽與偃同言遇&KR1282風/則偃靡也薄迫也數以耎脆之玉體犯勤勞之煩毒
耎柔也○/而兖反非所以全夀命之宗也又非所以進仁義之
隆也夫廣夏之下細旃之上廣夏大屋也/旃與氊同明師居前勸
誦在後上論唐虞之際下及殷周之盛考仁聖之風習
治國之道訢訢焉發憤忘食日新厥徳其樂豈徒銜橛
[014-5b]
之間哉休則俛仰詘信以利形進退步趨以實下今人/不行
則膝已下/虚弱不實吸新吐故以練臧專意積精以適神於以養
生豈不長哉大王誠留意如此則心有堯舜之志體有
喬松之夀喬松仙人伯喬/及赤松子也美聲廣譽登而上聞則福祿
其轃而社稷安矣轃與/臻同皇帝仁聖至今思慕未怠皇帝/謂昭
帝也言武帝晏駕/未久故尚思慕於宮館囿池弋獵之樂未有所幸大
王宜夙夜念此以承聖意諸侯骨肉莫親大王大王於
屬則子也於位則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責加焉恩愛行
[014-6a]
義孅介有不具者於以上聞非饗國之福也臣吉愚戇
願大王察之
   上言得失疏是時宣帝頗修武帝故事宮室車/服盛於昭帝時外戚許史王氏貴
    寵而上躬親政事任用/能吏吉上疏言得失
陛下躬聖質總萬方帝王圖籍日陳於前惟思世務將
興太平詔書每下民欣然若更生臣伏而思之可謂至
恩未可謂本務也欲治之主不世出公卿幸得遭遇其
時言聽諫從然未有建萬世之長䇿舉明主於三代之
[014-6b]
隆者也其務在於期㑹簿書斷獄聽訟而已此非太平
之基也臣聞聖王宣徳流化必自近始朝廷不備難以
言治左右不正難以化遠民者弱而不可勝愚而不可
欺也聖王獨行於深宮得則天下稱誦之失則天下咸
言之行發於近必見於遠故謹選左右審擇所使左右
所以正身也所使所以宣徳也詩云濟濟多士文王以
大雅文/王之詩此其本也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
州共貫也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禮義科指可世世
[014-7a]
通行者也獨設刑法以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繇以意
穿鑿各取一切權譎自在故一變之後不可復修也是
以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户異政人殊服詐偽萌生
刑罰亡極質樸日銷恩愛&KR0906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
於禮孝經載孔/子之言非空言也王者未制禮之時引先王禮
宜於今者而用之臣願陛下承天心發大業與公卿大
臣延及儒生述舊禮明王制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夀之
域則俗何以不若成康夀何以不若高宗尚宗殷王武/丁也享國百
[014-7b]
年/竊見當世趨務不合於道者謹條奏趨讀曰趣/趣向也唯陛
下財擇焉
  路温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守廷尉/史厯官臨淮太守治冇異迹
   上尚徳緩刑書時宣帝初即/位温舒上書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
公用霸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繇是
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
武之業澤加百姓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
[014-8a]
文帝永思至徳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關梁一遠
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於
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繼變化之後必有異
舊之恩此賢聖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無嗣
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然天不
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禍變之故迺皇天之所
以開至聖也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謂霍/光披肝
膽决大計黜亡義立有徳輔天而行然後宗廟以安天
[014-8b]
下咸寧臣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而慎始也陛下初登
至尊與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統滌煩文
除民疾存亡繼絶以應天意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
治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
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
先生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鬱於胸譽諛之聲日滿於
耳虚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
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子夫妻戮
[014-9a]
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
也死者不可復生&KR1247者不可復屬&KR1247古絶字/屬連也書曰與其
殺不辜寧失不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敺以刻為
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
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
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嵗以萬數此仁聖之所
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
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
[014-9b]
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郤則鍜鍊
而周内之精热周悉致之法中也/郤退也畏為上所郤退葢奏當之成當謂處/其罪也
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何則成錬者衆文致之
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為一切媮/茍
且也一切/權時也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
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畫獄木吏尚不入對况真/實乎期猶必也議必不入
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故天下之患莫深於獄
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之吏此所謂一尚存
[014-10a]
者也臣聞烏鳶之卵不毁而後鳯凰集誹謗之罪不誅
而後良言進故古人有言山藪臧疾川澤納汚瑾瑜匿
惡國君含詬春秋左氏傳晉大夫伯宗之辭詬恥也言/山藪之有草木則毒害者居之川澤之形
廣大則能受于汚濁人君/之善御下亦當忍恥病也唯陛下除誹謗以招切言開
天下之口廣箴諫之路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悳省法
制寛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可興於世永履和樂
與天亡極天下幸甚
  魏相字弱翁濟隂定陶人少學易舉賢良/對策高第宣帝時為丞相封高平侯
[014-10b]
   諫伐匈奴書元康中匈奴遣兵擊漢屯田車師/者不能下上與趙充國等議欲因
    匈奴衰弱出兵擊其右地使不敢復/擾西域相上書諫上從相言而止
臣聞之救亂誅暴謂之義兵兵義者王敵加於巳不得
已而起者謂之應兵兵應者勝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
謂之忿兵兵忿者敗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貪兵兵貪
者破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衆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
兵兵騎者滅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間者匈奴嘗
有善意所得漢民輒奉歸之未有犯於邊境雖爭屯田
[014-11a]
車師不足致意中今聞諸将軍欲興兵入其地臣愚不
知此兵何名者也今邊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
萊之實常恐不能自存難以動兵軍旅之後必有凶年
此引老/子語言民以其愁苦之氣傷隂陽之和也出兵雖勝
猶有後憂恐災害之變因此以生今郡國守相多不實
選風俗尤薄水旱不時案今年計子弟殺父兄妻殺夫
者凡二百二十二人臣愚以為此非小變也今左右不
憂此乃欲發兵報纖介之忿於遠夷殆孔子所謂吾恐
[014-11b]
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内也願陛下與平昌
侯樂昌侯平恩侯及有識者詳議乃可平昌侯王無故/樂昌侯王武並
帝之舅平恩侯許伯/皇大子外祖父也
   條便宜奏相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以為古/今異制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己數
    條漢興以來國家便宜行事及賢&KR1203賈誼鼂/錯董仲舒等所言奏請施行之上施行其策
臣聞明主在上賢輔在下則君安虞而民和睦虞與/娯同
相幸得備位不能奉明法廣教化理四方以宣聖徳民
多背本趨末或有飢寒之色為陛下之憂臣相罪當萬
[014-12a]
死臣相知能淺薄不明國家大體時用之宜惟民終始
未得所繇竊伏觀先帝聖徳仁恩之厚勤勞天下垂意
黎庶憂水旱之災為民貧窮發倉廩振乏餧遣諫大夫
博士廵行天下察風俗舉賢良平寃獄冠葢交道省諸
用寛租賦弛山澤波池弛放也言不禁障/之也波讀曰陂禁秣馬酤酒
貯積秣以粟米飫馬也酤酒者糜/費深也貯積者滯米粟也所以周急繼困慰安
元元便利百姓之道甚備臣相不能悉陳昩死奏故事
詔書凡二十三事臣謹案王法必本於農而務積聚量
[014-12b]
入制用以備凶災亡六年之畜尚謂之急禮記王制云/國無九年之
蓄曰不足無六年之畜曰急/無三年之畜曰國非其國也元鼎二年平原渤海太山
東郡溥被災害民餓死於道路二千石不豫慮其難使
至於此賴明詔振捄乃得䝉更生今嵗不登榖暴騰踴
價忽大/貴也臨秋收斂猶有乏者至春恐甚亡以相恤西𦍑
未平師旅在外兵革相乗臣竊寒心宜蚤圖其備唯陛
下留神元元帥繇先帝盛徳以撫海内
   隂陽月令奏
[014-13a]
臣相幸得備員奉職不修不能宣廣教化隂陽未和災
害未息咎在臣等臣聞易曰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
四時不忒聖王以順動故刑罰清而民服天地變化必
繇隂陽隂陽之分以日為紀日冬夏至則八風之序立
萬物之性成各有常職不得相干東方之神太昊乗震
執規司春木為仁仁者生/生者圜故為規南方之神炎帝乗離執衡司
火為禮禮者齊/齊者平故為衡西方之神少昊乗兑執矩司秋金為/義義
者成成者/方故為矩北方之神顓頊乗坎執權司冬水為智智者/謀謀者重故
[014-13b]
為/權中央之神黄帝乗坤艮執繩司下土土為信信者誠/誠者直故為繩
兹五帝所司各有時也東方之卦不可以治西方南方
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興兑治則饑秋興震治則華冬
興離治則泄夏興坎治則雹明王謹於尊天慎於養人
故立義和之官以乗四時乗治/也節授民事君動靜以道
奉順隂陽則日月光明風雨時節寒暑調和三者得敘
則災害不生五榖孰絲麻遂草木茂鳥獸蕃民不夭疾
衣食有餘若是則君尊民悦上下無怨政教不違禮讓
[014-14a]
可興夫風雨不時則傷農桑農桑傷則民飢寒飢寒在
身則亡亷恥冦賊姦宄所繇生也臣愚以為隂陽者王
事之本羣生之命自古賢聖未有不繇者也天子之義
必純取法天地而觀於先聖高皇帝所述書天子所服
第八曰第八天子衣服之制/也於施行詔書第八大謁者臣章受詔長樂宮
曰令羣臣議天子所服以安治天下相國臣何御史大
夫臣昌謹與將軍臣陵太子太傅臣通等議蕭何周昌/王陵叔孫
通/春夏秋冬天子所服當法天地之數中得人和故自
[014-14b]
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順四時以治
國家身亡禍殃年夀永究究竟/也是奉宗廟安天下之大
禮也臣請法之中謁者趙堯舉春李舜舉夏兒湯舉秋
貢禹舉冬四恃各舉所施行政事/高帝時自有一貢禹也四人各職一時大謁
者襄章奏制曰可孝文皇帝時以二月施恩惠於天下
賜孝弟力田及罷軍卒祠死事者頗非時節御史大夫
鼂錯時為太子家令奏言其狀臣相伏念陛下恩澤甚
厚然而災氣未息竊恐詔令有未合當時者也願陛下
[014-15a]
選明經通知隂陽者四人各主一時時至明言所職以
和隂陽天下幸甚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將/帥之節而學兵法與霍光定册尊立宣帝
   封營平侯為後將軍破羌振旅而/還復為將軍衞尉以老致仕卒
   陳兵利害書宣帝書敇讓充國曰皇帝問後將/軍甚苦暴露將軍計欲至正月迺
    擊䍐羌羌人當獲麥己遠其妻子精兵萬人/欲為酒泉敦煌寇邊兵少民守保不得田作
    今張掖以東粟石百餘芻稾東數十轉輸竝/起百姓煩擾將軍將萬餘之衆不早及秋共
    水草之利爭其畜食欲至冬虜皆當畜食多/藏匿山中依險阻將軍士寒手足皸瘃寧有
[014-15b]
    利哉將軍不念中國之費欲以嵗數而勝㣲/將軍誰不樂此者今詔破羌將軍武賢將兵
    六千一百人敦煌太守快將二千人長水校/尉富昌酒泉侯奉世將婼月氏兵四千人亡
    慮萬二千人齎三十日食以七月二十二日/擊䍐羌入鮮水北句亷上去酒泉八百里去
    將軍可千二百里將軍其引兵便道西並進/雖不相及使虜聞東方北方兵並來分散其
    心意離其黨與雖不能殄滅當冇瓦解者已/詔中郎將卬將胡越佽飛射士步兵二校益
    將軍兵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戰者吉弗敢戰者凶
    將軍急裝因天時誅不義萬卜必全勿復有/疑充國既得讓以為將任兵在外便宜有守
    以安國家迺上書/謝罪因陳兵利害
[014-16a]
臣竊見騎都尉安國前幸賜書擇𦍑人可使使䍐䍐羌/姓○
漢上/聲諭告以大軍當至漢不誅䍐以解其謀恩澤甚厚
非臣下所能及臣獨私美陛下盛徳至計亡已故遣开
豪雕庫宣天子至徳开羌/姓䍐开之屬皆聞知明詔今先
零羌楊玉零音/憐此𦍑之首帥名王將騎四千及煎鞏騎
五千阻石山木候便為寇謂依阻山之木/石以自保固䍐𦍑未有所
犯今置先零先擊䍐釋有罪誅亡辜起壹難就兩害誠
非陛下本計也臣聞兵法攻不足者守有餘又曰善戰
[014-16b]
者致人不致於人今䍐𦍑欲為敦煌酒泉寇宜飭兵馬
練戰士以須其至坐得致敵之術以逸擊勞取勝之道
也今恐二郡兵少不足以守而發之行攻釋致虜之術
而從為虜所致之道臣愚以為不便先零𦍑虜欲為背
畔故與䍐开解仇結約然其私心不能亡恐漢兵至而
䍐开背之也臣愚以為其計常欲先赴䍐开之急以堅
其約先擊䍐𦍑先零必助之今虜馬肥糧食方饒擊之
恐不能傷害適使先零得施徳於䍐𦍑堅其約合其黨
[014-17a]
虜交堅黨合精兵二萬餘人廹脅諸小種附著者稍衆
莫須之屬不輕得離也莫須小/種羌名如是虜兵寖多誅之用
力數倍臣恐國家憂累繇十年數不二三嵗而已臣得
䝉天子厚恩父子俱為顯列臣位至上卿爵為列侯犬
馬之齒七十六為明詔填溝壑死骨不朽亡所顧念獨
思惟兵利害至孰悉也於臣之計先誅先零已則䍐开
之屬不煩兵而服矣先零已誅而䍐开不服涉正月擊
之得利之理又其時也以今進兵誠不見其利唯陛下
[014-17b]
裁察後䍐𦍑竟不/煩兵而下
   上屯田奏一充國度先零𦍑必壊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敝㑹得進兵璽書因上
    奏/
臣聞兵者所以明徳除害也故舉得於外則福生於内
不可不慎臣所將吏士馬牛食日月用糧榖十九萬九
千六百三十斛鹽千六百九十三斛茭稾二十五萬二
百八十六石茭乾芻也藁禾稈/也石百二十斤難久不解繇役不息又
恐它夷卒有不虞之變相因竝起為明主憂誠非素定
[014-18a]
廟勝之冊廟勝謂謀於廟/堂而勝敵也且𦍑虜易以計破難用兵碎
也故臣愚以為擊之不便計度臨羌東至浩亹𦍑虜故
田及公田民所未墾可二千頃以上其間郵亭多壞敗
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萬餘枚皆在水次願
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
合凡萬二百八十一人用榖月二萬七千三百六十三
斛鹽三百八斛分屯要害處氷解漕下繕鄉亭浚溝渠
漕下以水運木而下/也繕補也浚深治也治湟陿以西道橋七十所令可至
[014-18b]
鮮水左右田事出賦人二十畮事出謂至春人出營/田也賦謂班與之也
四月草生發郡騎及屬國胡騎伉健各千倅馬什二就
倅副也什二者千騎則與副/馬二百匹也○伉口浪反為田者遊兵以充入金
城郡益積畜省大費今大司農所轉榖至者足支萬人
一嵗食謹上田處及器用簿唯陛下裁許
   屯田奏二上報曰皇帝問後將軍言欲罷騎兵/萬人留田即如將軍之計虜當何時
    㐲誅兵當何時得/決孰計其便復奏
臣聞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以貴謀而賤戰戰而百勝
[014-19a]
非善之善者也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蠻夷習
俗雖殊於禮義之國然其欲避害就利愛親戚畏死亡
一也今虜亡其美地薦草薦稠/草愁於寄託遠遯骨肉離
心人有畔志而明主般師罷兵般音/班萬人留田順天時
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可朞月而望
𦍑虜瓦解前後降者萬七百餘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
受言去者謂𦍑受充國/之言歸相告喻者也此坐支解𦍑虜之具也臣謹
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一部為/一校也吏士萬
[014-19b]
人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榖威徳竝行一也又因排折
𦍑虜令不得歸肥饒之&KR2297貧破其衆以成𦍑虜相畔之
漸二也居民得竝田作不失農業三也軍馬一月之食
度支田士一嵗罷騎兵以省大費四也至春省甲士卒
循河湟漕榖至臨𦍑以眎𦍑虜眎亦/示字揚威武傳世折衝
之具五也以閒暇時下所伐材繕治郵亭充入金城六
也兵出乗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虜竄於風寒之地離
霜露疾疫瘃墯之患離遭也墯謂因寒/瘃而墯指者也坐得必勝之道
[014-20a]
七也亡經阻遠追死傷之害八也内不損威武之重外
不令虜得乗間之埶九也間謂軍/之間隙又亡驚動河南大开
小开皆𦍑種在河/西之河南也使生他變之憂十也治湟陿中道橋
令可至鮮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十一
橋成軍行安易若/於枕席上過也大費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十
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臣充國材下犬
馬齒衰不識長冊唯明詔博詳公卿議臣採擇
   屯田奏三上復賜報曰皇帝問後將軍言十二/便聞之虜雖未㐲誅兵決可期月而
[014-20b]
    望期月而望者謂今冬邪謂何時也將軍獨/不計虜聞兵頗罷且丁壯相聚攻擾田者及
    道上屯兵復殺略人民將何以止之又大开/小开前言曰我告漢軍先零所在兵不往擊
    久留得亡效五年時不分别人而并擊我其/意恐今兵不出得亡變生與先零為一將軍
    孰計/復奏
臣聞兵以計為本故多筭勝少筭先零𦍑精兵今餘不
過七八千人失地遠客分散饑凍䍐开莫須又頗暴略
其羸弱畜産畔還者不絶皆聞天子明令相捕斬之賞
臣愚以為虜破壞可日月異遠在來春故曰兵決可期
[014-21a]
月而望竊見北邊自敦煌至遼東萬一千五百餘里乗
塞列隧有吏卒數千人虜數大衆攻之而不能害今留
步士萬人屯田地埶平易多高山遠望之便部曲相保
為壍壘木樵樵與譙同謂為高樓以/望敵也○樵才消反校聯不絶校謂用/木自相
貫穿以/為咕者便兵弩&KR0346鬭具㷭火幸通埶及并力以逸待勞
兵之利者也臣愚以為屯田内有亡費之利外有守禦
之備騎兵雖罷虜見萬人留田為必禽之具其土崩歸
徳宜不乆矣從今盡三月虜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於
[014-21b]
它種中遠涉河山而來為寇又見屯田之士精兵萬人
終不敢復將其累重還歸故地累重謂/妻子也是臣之愚計所
以度虜且必瓦解其處不戰而自破之冊也至於虜小
寇盜時殺人民其原未可卒禁臣聞戰不必勝不苟接
刃攻不必取不茍勞衆誠令兵出雖不能滅先零亶能
令虜絶不為小寇則出兵可也亶但/同即今同是俱不能/止小冦
盜/而釋坐勝之道從乗危之埶往終不見利空内自罷
敝貶重而自損非所以視蠻夷也視讀/曰示又大兵一出還
[014-22a]
不可復留湟中亦未可空如是繇役復發也且匈奴不
可不備烏桓不可不憂今又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
以澹一隅澹古贍/字給也臣愚以為不便校尉臨衆幸得承威
徳奉厚幣拊循衆𦍑諭以明詔宜皆鄉風雖其前辭嘗
曰得亡效五年宜亡它心不足以故出兵臣竊自惟念
奉詔出塞引軍遠擊窮天子之精兵散車甲於山野雖
亡尺寸之功媮得避慊之便慊讀與/嫌同而亡後咎餘責此
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臣幸得奮精兵討
[014-22b]
不義久留天誅言不早殄/滅賊也罪當萬死陛下寛仁未忍加
誅令臣數得孰計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昩
死陳愚唯陛下省察詔罷兵獨充國留屯田諸𦍑死亡/降散所餘無幾明年請罷屯田充
國振旅/而還
  鄭昌涿郡/太守
   請定律令疏宣帝置廷平秩六百石以平刑選/于定國為廷尉黄霸等為廷平昌
    因上/疏
聖王置諫爭之臣者非以崇徳防逸豫之生也立法明
[014-23a]
刑者非以為治救衰亂之起也今明主躬垂明聽雖不
置廷平獄將自正若開後嗣不若刪定律令律令一定
愚民知所避姦吏無所弄矣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
理其末也政衰聽怠則廷平將招權而為亂首矣
  張敞字子高本河東平陽人後徙杜陵治春秋/以經術自輔厯官守相京兆尹以能吏稱
   上霍氏封事宣帝漸疎霍氏山雲以過歸第諸/壻親屬頗出補吏敞聞之上封事
臣聞公子季友有功於魯大夫趙衰有功於晉大夫田
完有功於齊皆疇其官邑延及子孫終後田氏簒齊趙
[014-23b]
氏分晉季氏顓魯故仲尼作春秋迹盛衰譏世卿最甚
迺者大將軍決大計安宗廟定天下功亦不細矣夫周
公七年耳而大將軍二十嵗海内之命斷於掌握方其
隆時感動天地侵迫隂陽月朓日蝕晝㝠宵光地大震
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祅祥變怪不可勝記皆隂類盛
長臣下顓制之所生也朝臣宜有明言曰陛下褒寵故
大將軍以報功徳足矣間者輔臣顓政貴戚太盛君臣
之分不明請罷霍氏三侯皆就第及衞將軍張安世宜
[014-24a]
賜几杖歸休時存問召見以列侯為天子師明詔以恩
不聽羣臣以義固爭而後許天下必以陛下為不忘功
徳而朝臣為知禮霍氏世世無所患苦今朝廷不聞直
言朝臣不進直/言以陳其事而令明詔自親其文非策之得者也
今兩侯以出人情不相遠以臣心度之大司馬及其枝
屬必有畏懼之心夫近臣自危非完計也臣敞願於廣
朝白發其端直守遠郡其路無由夫心之精微口不能
言也言之微𦕈書不能文也故伊尹五就桀五就湯蕭
[014-24b]
相國薦淮隂累嵗乃得通况乎千里之外因書文諭事
指哉唯陛下省察
   劾黃霸奏
竊見丞相請與中二千石博士雜問郡國上計長吏守
丞為民興利除害成大化條其對有耕者讓畔男女異
路道不拾遺及舉孝子弟弟貞婦者為一輩先上殿丞/相
所居屋也古者屋之高嚴/通呼為殿不必宮中也舉而不知其人數者次之不
為條教者在後叩頭謝丞相雖口不言而心欲其為之
[014-25a]
也長吏守丞對時臣敞舎有鶡雀飛止丞相府屋上丞
相以下見者數百人邊吏多知鶡雀者問之皆陽不知
丞相圖議上奏曰臣問上計長吏守丞以興化條凡言/條者
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然皇天報下神雀後知從臣敞舎來乃止郡
國吏竊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竒怪也昔汲黯為淮
陽守辭去之官謂大行李息曰御史大夫張湯懷詐阿
意以傾朝廷公不早白與俱受戮矣息畏湯終不敢言
後湯誅敗上聞黯與息語乃抵息罪而秩黯諸侯相取
[014-25b]
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誠恐羣臣莫白而長
吏守丞畏丞相指歸舎法令各為私教務相増加澆淳
散樸並行偽貌有名亡實傾揺解怠甚者為妖假令京
師先行讓畔異路道不拾遺其實亡益亷貪貞淫之行
而以偽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諸侯先行之偽聲軼於京
師非細事也軼過/也漢家承敝通變造起律令即以勸善
禁姦條貫詳備不可復加宜令貴臣明飭長吏守丞歸
告二千石舉三老孝弟力田孝亷亷吏務得其人郡事
[014-26a]
皆以義法令檢式毋得擅為條教敢挾詐偽以奸名譽
者必先受戮奸求/也以正明好惡敞舍鶡雀飛集丞相府/霸以為神雀議欲以聞
敞因奏霸天子嘉納敞言召上計/吏使侍中臨飭如敞指意霸甚慚
   自請治盜賊書
臣聞忠孝之道退家則盡心於親進宦則竭力於君夫
小國中君猶有奮不顧身之臣况於明天子乎今陛下
遊意於太平勞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晝夜羣臣有司宜
各竭力致身山陽郡户九萬三千口五十萬以上訖計
[014-26b]
盜賊未得者七十七人它課諸事亦略如此臣敞愚駑
既無以佐思慮久處閒郡身逸樂而忘國事非忠孝之
節也伏聞膠東勃海左右郡嵗數不登盜賊並起至攻
官寺簒囚徒搜市朝刼列侯吏失綱紀姦宄不禁臣敞
不敢愛身避死唯明詔之所處願盡力摧挫其暴虐存
撫其孤弱事即有業所至郡條奏其所由廢及所以興
之狀有業言各得其所時勃海膠東盗賊並起敞上書/自請治之書奏天子徵敞拜膠東相賜黄金三十
斤辭之官自謂治劇郡非賞罰無以勸善懲惡吏/追捕有功效者願得一切比三輔尢異天子許之
[014-27a]
  賈捐之字君房賈誼之曽孫元帝初待詔金馬門/數召見言多納用時中書令石顯用事捐
   之數短顯以故不/得官後坐法棄市
   請棄珠厓對事詳罷珠/厓詔註
臣幸得遭明盛之朝䝉危言之䇿無忌諱之患敢昩死
竭巻巻巻讀與/拳同臣聞堯舜聖之盛也禹入聖域而不優
故孔子稱堯曰大哉韶曰盡善禹曰無間以三聖之徳
地方不過數千里西被流沙東漸於海朔南暨聲教迄
於四海此引禹/貢之辭欲與聲教則治之不欲與者不彊治也
[014-27b]
故君臣歌徳含氣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殷周之大
仁也然地東不過江黄西不過氏𦍑南不過蠻荆北不
過朔方是以頌聲竝作視聽之類咸樂其生越裳氏重
九譯而獻遠國使來因九/譯言語乃通也此非兵革之所能致及其衰
也南征不還謂昭/王也齊桓救其難謂襄王也初為太子而/惠王欲立王子帶齊桓
公為首止之盟以定太子/之位事在左傅僖五年孔子定其文孔子作/春秋以至乎
秦興兵遠攻貪外虛内務欲廣地不慮其害然地南不
過閩越北不過太原而天下潰畔禍卒在於二世之末
[014-28a]
長城之歌至今未絶賴聖漢初興為百姓請命平定天
下至孝文皇帝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百民
賦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常賦嵗百二十嵗一事時天/下民多故出賦四十三嵗而
一/事時有獻千里馬者詔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鸞旗編/以羽毛
列繫橦旁載於車上大駕出則陳於/道而先行屬車相連屬而陳於後也吉行日五十里師
行三十里朕乗千里之馬獨先安之於是還馬與道里
費而下詔曰朕不受獻也其令四方毋求來獻當此之
時逸游之樂絶竒麗之賂塞鄭衞之倡微矣夫後宫盛
[014-28b]
色則賢者隱處佞人用事則諍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故
諡為孝文廟稱太宗至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倉之粟
紅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錢貫朽而不可校迺探平城之
追計其事/故言探録冒頓以來數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
以攘服之西連諸國至於安息東過碣石以𤣥莵樂浪
為郡北郤匈奴萬里更起營塞制南海以為八郡則天
下斷獄萬數民賦數百造鹽鐵酒𣙜之利以佐用度猶
不能足當此之時寇賊竝起軍旅數發父戰死於前子
[014-29a]
鬭傷於後女子乗亭鄣孤兒號於道老母寡婦飲泣巷
哭遥設虚祭想魂乎萬里之外淮南王盜寫虎符隂聘
名士關東公孫勇等詐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
休之故也今天下獨有關東關東大者獨有齊楚民衆
久困連年流離離其城郭相枕席於道路人情莫親父
毋莫樂夫婦至嫁妻賣子法不能禁義不能止此社稷
之憂也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驅士衆擠之大海之
中快心幽㝠之地非所以救助饑饉保全元元也詩云
[014-29b]
蠢爾蠻荆大邦為讎小雅采/芑之詩言聖人起則後服中國衰
則先畔動為國家難自古而患之久矣何况迺復其南
方萬里之蠻乎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
與禽獸無異本不足郡縣置也顓顓獨居一海之中顓/顓
猶區/區也霧露氣濕多毒草蟲虵水土之害人未見虜戰士
自死又非獨珠厓有珠犀瑇瑁也瑇瑁文甲也○/瑇音代瑁音妹棄之
不足惜不擊不損威其民譬猶魚鼈何足貪也臣竊以
往者𦍑軍言之暴師曽未一年兵出不踰千里費四十
[014-30a]
餘萬萬大司農錢盡迺以少府禁錢續之少府錢主供/天子故曰禁
錢/夫一隅為不善費尚如此况於勞師遠攻亡士毋功
乎求之往古則不合施之當今又不便臣愚以為非冠
帶之國禹貢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無以為願遂棄珠
厓專用恤關東為憂
  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好學善説詩元帝時數上/疏陳便宜傳經義為丞相封樂安侯成帝初
   免為/庶人
   政治得失疏時有地震日蝕之變元帝問政/事得失衡為博士給事中上疏
[014-30b]
臣聞五帝不同樂三王各異教民俗殊務所遇之時異
也陛下躬聖徳開太平之路閔愚吏民觸法抵禁比年
大赦使百姓得改行自新天下幸甚臣竊見大赦之後
姦邪不為衰止今日大赦明日犯法相隨入獄此殆導
之未得其務也葢保民者陳之以徳義示之以好惡觀
其失而制其宜故動之而和綏之而安今天下俗貪財
賤義好聲色上侈靡上謂崇/尚也亷恥之節薄淫辟之意縱
綱紀失序疏者踰内親戚之恩薄婚姻之黨隆苟合徼
[014-31a]
幸以身設利不改其原雖嵗赦之刑猶難使錯而不用
也臣愚以為宜壹曠然大變其俗孔子曰能以禮讓為
國乎何有朝廷者天下之楨幹也公卿大夫相與循禮
恭讓則民不爭好仁樂施則下不暴上義高節則民興
行寛柔和惠則衆相愛四者明王之所以不嚴而成化
也何者朝有變色之言則下有爭鬭之患上有自尃之
士則下有不讓之人上有克勝之佐則下有傷害之心
上有好利之臣則下有盜竊之民此其本也今俗吏之
[014-31b]
治皆不本禮讓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於罪貪財而
慕埶故犯法者衆姦邪不止雖嚴刑峻法猶不為變此
非其天性有由然也臣竊考國風之詩周南召南被賢
聖之化深故篤於行而亷於色鄭伯好勇而國人暴虎
詩鄭風太叔于田之篇/曰襢裼暴虎獻于公所秦穆貴信而士多從死秦穆公/與羣臣
飲酒酒酣公曰生共此樂死共此哀於是奄息仲/行鍼虎許諾及公薨皆從死黄鳥詩所為作也陳夫
人好巫而民淫祀胡公夫人武王之女大姬無子好祭/鬼神鼓舞而祀故其詩云坎其擊鼔
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晉侯好儉而民畜聚唐風山有樞之詩/序云刺晉昭公也
[014-32a]
其詩曰子有衣裳弗曵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其俗皆吝嗇而積財也太王躬仁邠國貴
恕由此觀之治天下者審所上而已今之偽薄忮害不
讓極矣臣聞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説之也賢者在位
能者布職朝廷崇禮百僚敬讓道徳之行由内及外自
近者始然後民知所法遷善日進而不自知是以百姓
安隂陽和神靈應而嘉祥見詩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極
夀考且寧以保我後生商頌殷/武之詩此成湯所以建至治保
子孫化異俗而懷鬼方也今長安天子之都親承聖化
[014-32b]
然其習俗無以異於遠方郡國來者無所法則或見侈
靡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風俗之樞機宜先正者也
臣聞天人之際精祲有以相盪善惡有以相推事作乎
下者象動乎上隂陽之理各應其感隂變則靜者動陽
蔽則明者掩水旱之災隨類而至今關東連年饑饉百
姓乏困或至相食此皆生於賦斂多民所共者大共讀/曰供
而吏安集之不稱之效也陛下祗畏天戒哀閔元元大
自減損省甘泉建章宫衞罷珠厓偃武行文將欲度唐
[014-33a]
虞之隆絶殷周之衰也諸見罷珠厓詔書者莫不欣欣
人自以將見太平也宜遂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
制度修外内近忠正遠巧佞放鄭衞進雅頌舉異材開
直言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絜白之士昭無欲之
路覽六藝之意察上世之務明自然之道博和睦之化
以崇至仁匡失俗易民視令海内昭然咸見本朝之所
貴道徳𢎞於京師淑問揚乎疆外然後大化可成禮讓
可興也
[014-33b]
   治性正家疏時𫝊昭儀及子定陶王愛幸/寵於皇后太子衡復上疏
臣聞治亂安危之機在乎審所用心葢受命之王務在
創業垂統傳之無窮繼體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徳
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養其
心休烈盛美皆歸之二后而不敢専其名是以上天歆
享鬼神祐焉其詩曰念我皇祖陟降廷止周頌閔予/小子之詩
成王常思祖考之業而鬼神祐助其治也陛下聖徳天
覆子愛海内然隂陽未和姦邪未禁者殆論議者未丕
[014-34a]
揚先帝之盛功爭言制度不可用也務變更之所更或
不可行而復復之是以羣下更相是非吏民無所信臣
竊恨國家釋樂成之業而虛為此紛紛也願陛下詳覽
統業之事留神於遵制揚功以定羣下之心大雅曰無
念爾祖聿修厥徳大雅文/王之詩孔子著之孝經首章葢至徳
之本也傳曰審好惡理情性而王道畢矣能盡其性然
後能盡人物之性能盡人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治
性之道必審巳之所有餘而彊其所不足葢聰明疏通
[014-34b]
者戒於大察寡聞少見者戒於雍蔽勇猛剛彊者戒於
大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湛靜安舒者戒於後時廣
心浩大者戒於遺忘必審己之所當戒而齊之以義然
後中和之化應而巧偽之徒不敢比周而望進唯陛下
戒所以崇聖徳臣又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
詩始國風禮本冠婚始乎國風原情性而明人倫也本
乎冠婚正基兆而防未然也福之興莫不本乎室家道
之衰莫不始乎梱内梱與閫同/謂門橛也故聖王必慎妃后之祭
[014-35a]
别適長之位禮之於内也卑不隃尊新不先故所以統
人情而理隂氣也其尊適而卑庶也適子冠乎阼禮之
用醴衆子不得與列所以貴正體而明嫌疑也非虛加
其禮文而已乃中心與之殊異故禮探其情而見之外
也聖人動靜游燕所親物得其序得其序則海内自修
百姓從化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姦因時而
動以亂國家故聖人慎防其端禁於未然不以私恩害
公義陛下聖徳純備莫不修正則天下無為而治詩云
[014-35b]
于以四方克定厥家周頌桓/之詩傳曰正家而天下定矣易/家
人卦之/象辭
   戒妃匹勸經學疏成帝初即位衡上疏戒妃匹/勸經學威儀之則上敬納其
    言/
陛下秉至孝哀傷思慕不絶於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
誠隆於慎終追遠無窮已也竊願陛下雖聖性得之猶
復加聖心焉詩云煢煢在疚周頌閔子/小子之詩言成王喪畢思
慕意氣未能平也葢所以就文武之業崇大化之本也
[014-36a]
臣又聞之師曰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
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以關雎為始言
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則無以奉
神靈之統而理萬物之宜故詩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
周南關/睢之詩言能致其貞淑不貳其操情欲之感無介乎容
儀宴私之意不形乎動靜夫然後可以配至尊而為宗
廟主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來三代興廢
未有不由此者也願陛下詳覽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
[014-36b]
基采有德戒聲色近嚴敬遠技能竊見聖徳純茂専精
詩書好樂無厭臣衡材駑無以輔相善義宣揚徳音臣
聞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
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蓺之
指則天人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
不易之道也及論語孝經聖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臣
又聞聖王之自為動靜周旋奉天承親臨朝享臣物有
節文以章人倫葢欽翼祇栗事天之容也溫恭敬遜承
[014-37a]
親之禮也正躬嚴恪臨衆之儀也嘉惠和説饗下之顔
也舉錯動作物遵其儀故形為仁義動為法則孔子曰
德義可尊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
而愛之則而象之大雅云敬慎威儀惟民之則諸侯正
月朝覲天子天子惟道德昭穆穆以視之乂觀以禮樂
饗醴迺歸故萬國莫不獲賜祉福䝉化而成俗今正月
初幸路寢臨朝賀置酒以饗萬方傳曰君子慎始願陛
下留神動靜之節使羣下得望盛徳休光以立基楨
[014-37b]
  貢禹字少翁珢邪人以明經絜行著聞元帝初即/位徵為諫議大夫數虚已間以政事書數十
   上厯官御/史大夫
   循古節儉奏時年嵗不登/郡國多困
古者宮室有制宮女不過九人秣馬不過八匹墻塗而
不琱木摩而不刻車輿器物皆不文畫苑囿不過數十
里與民共之任賢使能什一而税亡它賦斂繇戌之役
使民嵗不過三日千里之内自給千里之外各置貢職
而已故天下家給人足頌聲竝作至高祖孝文孝景皇
[014-38a]
帝循古節儉宮人不過十餘廏馬百餘匹孝文皇帝衣
綈履革器亡琱文金銀之飾後世爭為奢侈轉轉益甚
臣下亦相放效衣服履絝刀劒亂於主上絝古/袴字主上時
臨朝入廟衆人不能别異甚非其宜然非自知奢僭也
猶魯昭公曰吾何僭矣今大夫僭諸侯諸侯僭天子天
子過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亂矯復古化在於陛下臣
愚以為盡如太古難宜少放古以自節焉論語曰君子
樂節禮樂方今宮室已定亡可奈何矣其餘盡可減損
[014-38b]
故時齊三服官輸物不過十笥三服官主作天子之服/在齊地笥盛衣竹器○
笥先/嗣反方今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嵗費數鉅萬蜀
廣漢主金銀器嵗各用五百萬三工官官費五千萬三/工
官謂少府屬官考工室/也右工室也東園匠也東西織室亦然廏馬食粟將萬
匹臣禹嘗從之東宮東宮太/后宮見賜杯案盡文畫金銀飾
非當所以賜食臣下也東宮之費亦不可勝計天下之
民所為大飢餓死者是也今民大飢而死死又不葬為
犬豬所食人至相食而廏馬食粟苦其大肥氣盛怒至
[014-39a]
乃日步作之日日行步而動作/之以散充溢之氣王者受命於天為民父
母固當若此乎天不見邪武帝時又多取好女至數千
人以填後宮及棄天下昭帝㓜弱霍光専事不知禮正
妄多臧金錢財物鳥獸魚龞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
物盡瘞臧之又皆以後宮女置於園陵大失禮逆天心
又未必稱武帝意也昭帝晏駕光復行之至孝宣皇帝
時陛下惡有所言羣臣亦隨故事甚可痛也故使天下
承化取女皆大過度諸侯妻妾或至數百人豪富吏民
[014-39b]
畜歌者至數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曠夫及衆庶葬
埋皆虚地上以實地下其過自上生皆在大臣循故事
之辠也唯陛下深察古道從其儉者大減損乗輿服御
器物三分去二子産多少有命審察後宮擇其賢者留
二十人餘悉歸之及諸陵園女亡子者宜悉遣獨杜陵
宮人數百誠可哀憐也廏馬可亡過數十匹獨舍長安
城南苑地以為田獵之囿自城西南至山西至鄠皆復
其田以與貧民方今天下飢饉可亡大自損減以救之
[014-40a]
稱天意乎天生聖人葢為萬民非獨使自娛樂而已也
故詩曰天難諶斯不易惟王上帝臨女毋貳爾心大雅/大明
之/詩當仁不讓獨可以聖心參諸天地揆之往古不可與
臣下議也若其阿意順指隨君上下臣禹不勝拳拳不
敢不盡愚心天子納善其忠下詔太僕減食榖馬水衡/减食肉獸省宜春下苑以與貧民罷角抵
諸戯及齊/三服官
   言錢幣書
古者不以金錢為幣専意於農故一夫不耕必有受其
[014-40b]
飢者今漢家鑄錢及諸鐵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銅鐵
一嵗功十萬人已上中農食七人是七十萬人常受其
飢也鑿地數百丈銷隂氣之精地臧空虛不能含氣出
雲斬伐林木亡有時禁水旱之災未必不繇此也自五
銖錢起已來七十餘年民坐盜鑄錢被刑者衆富人積
錢滿室猶亡厭足民心動揺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
智巧好衣美食嵗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農夫父子
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草杷土手足胼胝捽抜取也杷/手掊之也胼
[014-41a]
併也胝繭也○捽才兀反杷/蒲巴反胼步千反胝竹尸反已奉榖租又出稾税藁禾/稈也
鄉部私求不可勝供故民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貧民
雖賜之田猶賤賣以賈賣田與人而更/為商賈之業窮則起為盜賊
何者末利深而惑於錢也是以姦邪不可禁其原皆起
於錢也疾其末者絶其本宜罷採珠玉金銀鑄錢之官
亡復以為幣市井勿得販賣除其租銖之律租税之法/皆依田畝
不得雜計百/物之銖兩租税禄賜皆以布帛及榖使百姓壹歸於
農復古道便
[014-41b]
   言風俗書
孝文皇帝時貴亷絜賤貪汚賈人贅婿及吏坐臧者皆
禁錮不得為吏賞善罰惡不阿親戚罪白者伏其誅疑
者以與民罪疑從/輕也亡贖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
天下斷獄四百與刑錯亡異武帝始臨天下尊賢用士
闢地廣境數千里自見功大威行遂從耆欲從讀/曰縦用度
不足乃行壹切之變使犯法者贖罪入榖者補吏是以
天下奢侈官亂民貧盜賊竝起亡命者衆郡國恐伏其
[014-42a]
誅則擇便巧史書習於計簿能欺上府者以為右職上/府
謂所屬之府/右職高職也姦軌不勝則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
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義而有財者顯於世欺謾
而善書者尊於朝誖逆而勇猛者貴於官故俗皆曰何
以孝弟為財多而光榮何以禮義為史書而仕宦何以
謹慎為勇猛而臨官故黥劓而髠鉗者猶復攘臂為政
於世行雖犬彘家富埶足目指氣使是為賢耳故謂居
官而置富者為雄桀處姦而得利者為壯士兄勸其弟
[014-42b]
父勉其子俗之壞敗乃至於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
法得贖罪求士不得真賢相守崇財利誅不行之所致
也今欲興至治致太平宜除贖罪之法相守選舉不以
實及有臧者輒行其誅亡但免官則爭盡力為善貴孝
弟賤賈人進真賢舉實亷而天下治矣孔子匹夫之人
耳以樂道正身不解之故解讀/曰懈四海之内天下之君微
孔子之言亡所折中况乎以漢地之廣陛下之徳處南
面之尊秉萬乗之權因天地之助其於變世易俗調和
[014-43a]
隂陽陶冶萬物化正天下易於決流抑隊決欲流之水/抑將隊之物
言其便易○/隊與墜同自成康以來幾且千嵗欲為治者甚衆然
而太平不復興者何也以其舎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
而仁義廢也陛下誠深念高祖之苦醇法太宗之治正
已以先下選賢以自輔開進忠正致誅姦臣遠放讇佞
放出園陵之女罷倡樂絶鄭聲去甲乙之帳退偽薄之
物修節儉之化驅天下之民皆歸於農如此不解則三
王可侔五帝可及唯陛下留意省察天下幸甚
[014-43b]
  蕭望之字長倩東海蘭陵人徙杜陵宣帝時為太/子太傅受遺詔以前將軍輔政元帝初為
   𢎞恭石顯所譖免㝷賜爵關/内侯給事中復下獄自裁
   入榖贖罪議時京兆尹張敞上書令諸有辠非/盜受財殺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
    得以差入榖隴西以北安定以西八/郡贖罪望之與少府李彊同上議
民函隂陽之氣有仁義欲利之心在教化之所助堯在
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勝其好義也
雖桀在上不能去民好義之心而能令其好義不勝其
欲利也故堯桀之分在於義利而已道民不可不慎也
[014-44a]
今欲令民量粟以贖罪如此則富者得生貧者獨死是
貧富異刑而法不壹也人情貧窮父兄囚執聞出財得
以生活為人子弟者將不顧死亡之患敗亂之行以赴
財利求救親戚一人得生十人以喪如此伯夷之行壞
公綽之名滅公綽魯大/夫孟公綽政教壹傾雖有周召之佐恐不
能復古者臧於民不足則取有餘則予詩曰爰及矜人
哀此鰥寡上惠下也又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急上
也今有西邊之役民失作業雖户賦口斂以瞻其困乏
[014-44b]
率户而&KR1117訃/口而斂也古之通義百姓莫以為非以死救生恐未
可也子弟蝎死以救/父兄令其生也陛下布徳施教教化既成堯舜亡
以加也今議開利路以傷既成之化臣竊痛之宣帝下/其議難
問張敞敞持之堅望之彊復對曰天漢四年常使死罪/人入五十萬錢減死罪一等豪彊吏民請奪假貸至為
盜賊以贖罪其後羣盜並起至攻城邑殺郡守充滿山/谷吏不能禁明詔遣繡衣使者興兵擊之誅者過半然
後衰止愚以為此使死罪贖之/敗也故曰不便上遂不施敞議
  王褒字子淵蜀人也以益州刺/史薦令待詔擢為諫大夫
   聖主得賢臣頌褒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樂/職宣布詩襄因奏言褒有軼才
[014-45a]
    宣帝乃徵褒既/至詔為此頌
夫荷㫋被毳者難與道純緜之麗密羮藜唅糗者不足
與論太牢之滋味藜野菜也糗麥/飯也太牢牛也今臣僻在西蜀生於
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
愚極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應明㫖雖然敢不略陳愚
心而抒情愫記曰恭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巳正
統而已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夫賢
者國家之器用也所任賢則趨舎省而功施普器用利
[014-45b]
則用力少而就效衆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
日矻矻及至巧冶鑄干將之璞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
璞劒未理者越/砥磨石名也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篲汜畫塗
汜洒地也斬蛟斷犀若以箒/掃地以刀畫泥言器之利也如此則使離婁督繩公輸
削墨雖崇臺五層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庸
人之御駑馬亦傷吻弊䇿而不進於行胸喘膚汗人極
馬倦及至駕齧膝驂乗旦齧膝乗旦/皆良馬名王良執靶韓哀附
輿縦騁馳騖忽如景靡過都越國蹶如厯塊&KR1282/也追奔
[014-46a]
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
故服絺絡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鬱燠襲狐貉之煖者不
憂至寒之悽愴何則有其具者易其備賢人君子亦聖
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嘔喻受之嘔喻喜/悦貌開寛裕之
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夫竭智附賢者必建仁筞索人
求士者必樹伯迹昔周公躬吐握之勞故有圄空之隆
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圄空所謂建仁策也/匡合所謂樹伯迹也
齊桓公設庭燎以/待士之欲造見者由此觀之君人者勤於求賢而逸於
[014-46b]
得人人臣亦然昔賢者之未遭遇也圖事揆筞則君不
用其謀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進仕不得施效斥逐
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於鼎爼太公困於鼔刀百里自
鬻甯子飯牛離此患也離遭/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
籌合上意諫諍則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
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蹻而享膏粱關猶用也/奥幽也渫
狎也蹻以/繩為屨也剖符錫壤而光祖考傳之子孫以資説士故
世必有聖智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虎嘯而冽風龍興
[014-47a]
而致雲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隂易曰飛龍在天利見
大人詩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故世平主聖俊乂將自
至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獲稷契臯陶伊尹呂望之臣
明明在朝穆穆布列聚精㑹神相得益章雖伯牙操遞
鐘逄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遞鐘琴名也鳥/號黄帝弓名
故聖主必待賢臣而𢎞功業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徳
上下俱欲懽然交欣千載一㑹論説無疑翼乎如鴻毛
遇順風沛乎如巨魚縦大壑其得意若此則胡禁不止
[014-47b]
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横被無窮遐夷貢獻萬祥畢臻是
以聖主不徧窺望而視已明不殫傾耳而聽已聰恩從
祥風翺徳與和氣游太平之責塞優游之望得遵游自
然之勢恬淡無為之塲遵法也言法/自然之道也休徵自至壽考無
疆雍容垂拱永永萬年何必偃仰詘信若彭祖喣嘘呼
吸如喬松眇然絶俗離世哉時帝好神僊/故褒對及之詩曰濟濟多
士文王以寧葢信乎其以寧也
  諸葛豐字少季琅邪人元/帝時為司𨽻校尉
[014-48a]
   謝上書時侍中許章以外屬貴幸賔客犯事與/章相連豐案劾章欲奏其事適逢許侍
    中私出豐駐車舉節詔章曰下欲收之章迫/窘馳車去許侍中自歸上豐亦上奏於是收
    豐節司𨽻去/節自豐始
臣豐駑怯文不足以勸善武不足以執邪陛下不量臣
能否拜為司𨽻校尉未有以自效復秩臣為光禄大夫
官尊責重非臣所當處也又迫年嵗衰暮常恐卒填溝
渠無以報厚徳使論議士譏臣無補長獲素餐之名故
常願捐一旦之命不待時而斷姦臣之首縣於都市編
[014-48b]
書其罪使四方明知為惡之罰然後却就斧鉞之誅誠
臣所甘心也夫以布衣之士尚猶有刎頸之交今以四
海之大曽無仗節死誼之臣率盡苟合取容阿黨相為
念私門之利忘國家之政邪穢濁溷之氣上感於天是
以災變數見百姓困乏此臣下不忠之效也臣誠恥之
亡已凡人情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忠臣直士不避
患害者誠為君也今陛下天覆地載物無不容使尚書
令堯賜臣豐書曰夫司𨽻者刺舉不法善善惡惡非得
[014-49a]
 顓之也勉處中和順經術意恩深徳厚臣豐頓首幸甚
 臣竊不勝憤懣願賜清宴唯陛下裁幸
 
 
 
 
 
 
[014-49b]
 
 
 
 
 
 
 
御選古文淵鑒巻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