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24 蘇平仲文集-明-蘇伯衡 (WYG)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蘇平仲文集巻五    明 蘇伯衡 撰
  序
   説齋先生文粹序
宋自濂溪周子河南程子倡明性理號為道學遞相傳
受至乾道淳熈間紫陽朱子廣漢張子東萊吕子鼎立
於一時而東南學者翕然宗之說齋唐公出乎其時又
與吕子周居于婺而獨尚經制之學直可謂特起者矣
[005-1b]
而豈立異哉尚論道統由周程等而上之至孔孟由孔
孟等而上之至三王又等而上之至于五帝經制者二
帝三王之治迹也聞之曰治本於道道本於心得其心
與道而後其治可得而言則經制性理固自相為表裏
者也茍從事性理而經制弗講焉不㡬於有體而無用
乎公之尚之也有不能已者矣立異云乎哉公與其父
侍御史堯封其兄饒州教授仲温樂平主簿仲義皆紹
興名進士家庭之間自相師友不惟史學絶精而尤邃
[005-2a]
於諸經自謂不專主一説不務為茍同隠之於心稽之
於聖人合者取之疑者闕之又謂三代治法悉載于經
灼可見諸行事後世以空言視之所以治不如古此其
志為何如哉天文地理王霸兵農禮樂刑政隂陽度數
郊廟學校井野畿疆莫不窮探力索於遺編之中而㑹
通其故不啻若身親見之上下古今和齊斟酌之以綜
世變精粗本末兼該並舉其所造又何如哉使得志而
大行焉舉帝王之大經大法於千載之後輔成一王之
[005-2b]
治俾天下之人復覩唐虞三代之盛夫何難之有然天
性廉直利不能回勢不能撓忤物既多謗讟攸歸仕未
通顯而遽自引退其欲發而措之事業者僅推而托之
論述此君子之所以追恨而深惜者也所著書六經解
五十巻九經發題經史難答孝經解愚書各一巻諸
史精義百巻帝王經世圖譜十巻乾道秘府羣書新録
八十三巻天文地理詳辯各三巻故事備要詞科雜録
各四巻陸宣公奏議詳解十巻説齋文集四十巻今去
[005-3a]
公埀二百年荐更兵燹行乎世者惟經世圖譜諸史精
義耳其他傳者盖亦無㡬矣揚雄有言存則人亡則書
欲求公於公之書而其書又如此不愈大可惜哉諸孫
懷敬為是極力搜訪得文集焉觀士介所為序乃重刋
本也以發題愚書足四十巻之數且駢儷之什應用之
作居多然則亦非彚次之舊矣欲采擇為文粹嘉惠承
學則又懼以寡聞淺見而輙去取犯不韙之罪伯衡曰
梁昭明大子統嘗以一人之見去取秦漢至本朝數千
[005-3b]
百年諸家之作為文選矣宋姚鉉嘗以一人之見去取
唐三百年諸家之作為文粹矣他若文鑑文類未易枚
舉至於昌黎之文自謂約六經之㫖孰得去取之而公
嘗掇取二十六篇為韓子今是舉也猶是意也奚為而
不可使是集出則公之學術庶亦粗足表見後公而作
者有志於學而無從見其書一旦得而見之豈不深可
藉而若獲拱璧哉於是懷敬採擇論議記序書銘奏議
雜著舘職策一百五十四首釐為十巻其發題愚書則
[005-4a]
寘于前詞科仍列于後合十五巻不鄙以序見屬伯衡
晚陋何足以知公竊嘉懷敬不墜其家學喜承學之士
得有所考故不辭而書之且以見公特起於流俗之中
絶學之後所藴之精㣲所造之髙妙不盡在是猶愈於
槩乎無徵云爾
   張潞國詩集序
故元翰林學士承㫖嶺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潞國張
公既薨之十一年其方外友北山上人槖其詩來南京
[005-4b]
屬前靈隐住山見心復禪師類次之將刻以傳㑹伯衡
自金華召至乃請為之序伯衡曩在史局讀公之傳念
其詩文莫之收拾久且軼墜嘗竊歎焉則今於此山之
請也其能以不敏辭乎夫文辭之盛衰固囿於世運而
世運之盛衰亦於文辭焉見之然則誦其詩而欲知其
人可不尚論其世乎昔元起朔方有天下至元貞大徳
而盛莫加焉公之生也適際其時其所鍾者粹矣其言
之品也有以哉然而覉窮不偶留滯江湖之表詠歌寂
[005-5a]
寞之濵㡬五十年至正初始用薦者通朝籍至是而昔
之耆老凋謝殆且盡矣由國子助教八轉拜翰林承㫖
遂擅文章之柄而雄視乎天下斯文之未泯實有賴焉
而孰知夫養之也厚而用之也不亟是以其望寔如彼
之暴著也豈僥倖於一旦坐致顯融者所可同日語哉
自公居翰林國事日非疆圉日蹙故其鋪張帝載黼黻
王度之什既與清廟我將之頌鹿鳴鳬鷖之雅比隆至
於緣情托物發為聲歌顧於匪風下泉有取焉方鳴其
[005-5b]
盛而遽履其衰不亦悲乎夫何天不憗遺而公云亡公
亡不獨詩亡而元尋亦亡矣文章世運固迭為盛衰者
與抑觀漢唐以來凡以文鳴者際乎天地之運之盛也
其制述乃有治古之風逮夫光嶽分裂皆靡然若緒風
之泛弱卉不有作者不能自振焉今公晚年之作雖當
運去祚移之際其情舒而不廹其氣淳而不散其言簡
以壯和以平猶之盛年也其然非其中有不随世轉移
者存然乎不謂之作者可乎則其詩誠不宜無傳也公
[005-6a]
平生寓情詩酒所作至多而不自惜掇其遺尚五百餘
篇皆可埀憲來學者公無子一女亦先卒其薨也卜地
燕京城南而安厝之北山之力居多北山廬陵人受業
衡之福巖寺遊燕京三十年雖佛之徒而喜從吾儒者
遊與公交最善今老矣而圖公之不朽者甚篤視惠勤
之於六一居士庶㡬無愧也已伯衡之㑹試禮部也公
實同知貢舉得所對筞嘆賞不寘同事者以其言切直
黜之公爭之不得每與歐陽文公言之以為恨而文公
[005-6b]
以語伯衡雖不獲綴公門生之未而公亦伯衡之知己
者矣執筆序公之詩於改土之後俯仰今昔泫然久之
   申屠先生詩集序
申屠君以詩鳴元統至正時其稿既多類皆放失於兵
燹之間幸而流傳於好事者十猶二三其子徵極力收
拾葢自君没後十二年始克彚次成集以授余求序其
端余聞君自總丱知學即善記覽工辭章號稱雋才時
出為歌詩先軰爭下之而君不自足也延祐間故侍講
[005-7a]
黄公筮仕於其州遂委已事焉侍講文詞為世楷模然
剛中少容從之遊者鮮克當其意而獨器重君悉授以
心法他從遊不得者君盡得之而君又能因侍講之言
以治經之餘力力追古之作者於是君之詩與年日進
沛然莫禦而其聲光勃然而起炳然而不可遏時之名
能詩者風斯下矣祕卿達兼善外史張伯雨至謂侍講
之有君也猶吾祖文忠公之有黄山谷陳后山其取重
縉紳間如此哉始余謁伯雨於杭之開元宫伯雨以君
[005-7b]
和其詩三章示余私心慕焉及君來為經師吾鄉校遂
獲與之交自是或歳一再見或間歳一見見必以文字
為娯樂海㝢變故以來出處不同山川間之思見其人
邈乎不可即矣此余歸自江東過其舊遊之處輙為之
腹痛間見其遺篇翰伏讀數過不自休而不能無九原
可作之歎則余於徵之請其能已於言乎昔者浦陽方
先生韶父括呉賛府善父粤謝軍諮臯父皆以古詩人
自任東南之士翕然師尊之論者獨推侍講為得其宗
[005-8a]
而君侍講之世嫡也則其所詣亦可槩見矣余復何言
哉竊獨慨君生長文明之代才高而學贍使其與一時
鴻生望士文學侍從之臣通籍著庭之間鎔經鑄辭作
為雅頌播為歌詠以鋪張太平雍熈之盛豈不優為之
然年踰四十再舉于鄉始以春秋乙榜棲遲學校㡬十
五年未及改官而運去物改愁居惕處曾不數年竟以
不幸死矣今其詩之見於集中者多黍離麥秀之音則
其志不亦可哀乎尚幸有子若徵寶其遺稿世其家學
[005-8b]
足以慰君於地下云爾此余所為撫巻不自知悲喜之
交集也君諱性字彦徳申屠氏越諸暨人
   潔庵集序潔庵集詩文若干首平陽孔子升先生之所作門人同
邑林與直敬伯之所彚次也敬伯以告余曰先生志於
立徳者也立功且非其志而況於言乎然而先生由進
士科出身雖不蘄以文辭名世而求文辭者則固以先
生為首矣則先生雖欲不述作烏得而不述作嘗聞諸
[005-9a]
先生文章非應用應用非文章此至論也凡吾之所作
亦應用云爾吾敢自謂文哉以故先生雖為文未嘗留
稿子弟門人間私録之亦不多也先生既棄代其子謜
屬與直類粹為八巻附以詩四巻因先生自號題曰潔
庵集一二同志將鏤版以永其傳敢請為之序余取而
讀之理到矣氣昌矣意精矣辭達矣典則而嚴謹温純
而整峻該洽而非綴緝明白而非淺近不粉飾而華彩
不鍜鍊而光輝古之有徳必有言者盖如此尚論文章
[005-9b]
何以加諸至於詩則出於性情而不窘於畦町有優游
詠嘆之思風雅騷些之遺而先生自視塪然何哉豈不
以世之為文者於學無所聞於道無所得險澁其語以
為竒僻恠其字以為古隠晦其意以為深突兀其體以
為高而流俗之所尚也先生則不出乎是自意不足以
追世好而云然也歟嗟乎文辭之陋未有甚於彼者也
曾謂先生而為之乎人固有却菽粟而進蜆蛤者亦有
舍布帛而取&KR1455毯者茍弗貴先生之文而惟流俗之所
[005-10a]
謂文是貴則與是何以異乎夫蜆蛤可適口而不可療
&KR1455毯可悅目而不可禦寒養生則必以菽粟而不以
蜆蛤也卒歳則必以布帛而不以&KR1455毯也先生之文布
帛也菽粟也世之所不可無人亦不得而弗之貴者也
敬伯拳拳於其遺稿可謂知所貴者矣然則先生之有
敬伯不猶揚子雲之有侯芭也歟先生世系爵里行業
詳見墓碑此不重出   陳子上存稿序
[005-10b]
子上陳君既没之十有八年余過其里從其子訪其遺
稿得詩文總若干首詩為四言為五言為七言為古為
樂府為律為絶凡若干巻文為記為敘為銘為賛為箴
為䟦凡若干首加詮次焉釐為若干巻題曰陳子上存
稿俾藏於家敘曰夫所貴乎文辭者非以言之工而貴
之也當理之言斯貴矣其言當理雖其人無足取君子
猶不以人廢言而使之泯没也況其人若子上者抗特
操於亂世臨患難死生禍福而不易其志不汚其身可
[005-11a]
謂賢矣而其言也揆諸往哲而有合傳之來世而無愧
可使泯没而無聞乎此余於其遺稿所以不能已其情
也六藝百氏之言子上無弗學而以求道為急凡詩文
未嘗茍作要其歸不當於理者盖鮮矣自為舉子時其
所作已為流軰所重金華胡仲申先生以古學名嘗傲
視一世人於文章靳許可獨敬愛子上而稱之曰能其
擢進士也朝之名公鉅人若翰林歐公太常張公禮部
貢公御史呉公助教程公僉謂子上之文宜用之朝廷
[005-11b]
施之典册相與論薦之而子上以親老願取慶元路録
事南還赴上未二年度時不可為輙自免去擅兵柄而
倔强州郡間者爭欲致子上用之而子上終不為其用
周流東西所在常使人不知所至未嘗終月淹也最後
總戎其州者必欲脅致之子上遂棄妻子南至于閩又
北至于懷慶尋以疾卒于懷慶既卒而其文亦無能為
收拾者以故平生所作存者止此云嗚呼得其材於天
成其學於已不獲措諸事業而徒托之述作君子之不
[005-12a]
幸也至於述作又多放失不幸抑何甚耶藉非子上所
操自足以暴於世則天下之於子上何從而知之何從
而信之此余之所以重有慨也其友謝復元氏欲率同
志鏤板以永其傳力雖不逮而未嘗忘之其豈不猶余
之情歟豫章揭先生伯防稱子上之文上本遷固下獵
諸子詩上遡漢魏而齊梁以下弗論可謂知言矣復何
所庸吾喙哉
   鄭璞集序
[005-12b]
安固髙君賔叔才甚優學甚邃長余二十餘年其伯兄
則誠甫又先左司僚友高君於余父執也而辱與為忘
年友今三十年矣歳之正月會于平陽出其詩文曰鄭
璞集者俾為之序髙君之文根柢六經出入子史詩則
淵源風雅沉浸騷選莫不理到而辭達氣充而韻勝味
雋而光潔余素知而愛慕焉今觀凡在集者粹然大玉
夷玉之質也炳然琬琰珪璧之輝也鏘然璜珩琚瑀之
音也謂之未理之玉人猶疑焉況譬諸已腊之䑕又孰
[005-13a]
信之而名其集曰鄭璞何與思而不得則以問諸高君
高君曰彼以腊䑕而與璞玉同稱亦惟自負太高而已
自高故詞夸詞夸故實不副實不副故始聞之意其玉
也而欲與之市終見之則鼠也謝而去焉無足怪矣古
人之文章大抵出於道徳明備之後是以言立而人信
之今世之士屬辭聲韻稍恊則曰我能詩言語布寘成
章則曰我能文此其自大不猶鄭人之於䑕乎人之視
之其有不猶周人之視鄭人之所謂璞乎吾嘗以為戒
[005-13b]
而不敢不務其實此吾集之所以名也而又何疑焉余
於是益歎髙君非獨文詞人未易及其處已取名尤人
之所不敢望先文忠公曰古之君子其處已也厚其取
名也亷故實浮於名而人誦其美高君之謂矣然則高
君之鄉為文辭者固多可傳誦者亦衆而人人獨購求
高君之文得其片言隻字心滿志愜而去豈偶然乎夫
文章如良金美玉自有定價固非人所得輕重然持金
玉而欲市者持錢而求市金玉者必有足為輕重之人
[005-14a]
居其間而後欲市者與求市者信而無疑焉今高君求
序其詩文不就可以輕重之人而顧以及余余官位學
行無足動人是非可否無足取信將何以塞請念辱交
之乆也不敢終辭姑述其名集之意以為序覽余序者
可無異高君而有所自警矣
   鴈山樵唱詩集序
言之精者之謂文詩又文之精者也夫豈易為哉然古
詩三百篇有出於小夫婦人小夫婦人而可與能則又
[005-14b]
若無難者是何歟大序不云乎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為志發言為詩有是志則有是詩譬如天地之間形氣
相軋而聲出焉盖莫之為而為者夫何難之有自古詩
變而為選選變而為律天下之為詩者不必皆本乎志
騖於茫昧之域窘於聲偶研揣之間取聲之韻合言之
文斯不易矣又況不能積嵗月之勞極其材力之所至
而徒模儗以為工而欲馳騁以盡夫人情物理之妙宜
其愈難哉是故知詩之作在言其志則可謂善於詩者
[005-15a]
矣孔君顯夫持所謂鴈山樵唱徵為之序余閲之累日
合古今體八百首托物以造端比事以見義屬辭以致
意發吟風弄月之趣於聲嗟氣嘆之間大篇短韻雜然
並陳鏗鏘振發而曲折窅如也余乃為之嘆曰美哉顯
夫之詩也不研揣不模儗不費辭而及乎形容之妙比
興之微人之所難而顯夫獨無難焉若是者何自而能
之葢顯夫自幼明乎六藝之學兩舉校官皆辭不就其
志直欲取世科以濟世美年二十四得瞶疾既不可有
[005-15b]
為於時而又申之以變故患難則其平生之情歡愉咈
悱憂思慷慨觸於物者宜有以昌其詩而發焉則豈非
所謂本於志哉人固有困於疾而名於世者若張籍之
於詩是已今顯夫雖以瞶而志不獲申其詩豈遂泯滅
而不傳乎是用語顯夫曰子無自附於樵唱世將有采
而陳之者矣顯夫名克烈先聖五十五代孫今居平陽
平陽有山曰南鴈碭顯夫嘗隠其間故以名其集云
   鄭叔文字序
[005-16a]
人之類衆矣不可以無别也故為之名焉又從而為之
字焉名字者人之所以自别於衆人亦使以識别乎我
者也然而衆人之中有聖人焉有賢人焉聖人賢人之
於衆人其具耳目口鼻手足之形與夫飲食衣服動靜
語黙之節無以異也其所以為聖為賢而傑然異乎衆
者徳業而已矣名字之不立欲自别於人之類且猶不
可得而況徳業其可以不立乎是故務以徳業自别者
果有以異於人者也務以名字自别者非果有以異於
[005-16b]
人者也世之學者無不慕聖賢之異於衆人者而於名
字則知所以自别而於徳業則不知所以自别是猶不
免為衆人也何以别於人哉是故善學者不汲汲於名
與字之美而汲汲於徳與業之崇浦江鄭彬叔文來徵
字序余思夫古者冠而後字之字之所以責之以成人
之道也則字之於人也亦重矣知所以重字則知所以
重身知所以重身則叔文之徵序豈直求美於名字之
間者哉乃告之曰物相雜而適均之謂彬故其字一從
[005-17a]
文從武人也或文有餘而武不足或武有餘而文不足
謂之適均可乎不可也或偏於剛而不以柔克或偏於
柔而不以剛克謂之適均可乎不可也或質之勝而流
於野或文之勝而流於史謂之適均可乎不可也其必
勉焉損其過增益其未至使可文可武知柔知剛不野
不史夫然後適均而可謂之成人也已雖羣於衆人之
中而衆人莫不推尊之以為出乎其類也已此謂不以
名字别其身而以徳業别其身其為自别也至矣夫叔
[005-17b]
文義門之秀妙年而好學多能而善詩於予有世契予
故以是致愛助之意於戲叔文亦在朂之而已
   王生子文字序
深溪王生間謁余請曰小子名江字子文願先生為著
說使知所勉乃告之曰天下之至文孰有加於水乎水
行地中海為鉅江次之江出岷山歴瞿唐過灧澦下三
峽合漢沔并流湘吞彭蠡以趨於海而軋之排之鼔之
梗之逆之迫之受之觸之沮之激之而為湍為灘為波
[005-18a]
為瀬為旋為淪為漪為漣為濤為瀾而或蹙或舒或亂
或縈或徐或疾或衡或縱或抑或昻或大或細而如雲
如霧如縠如帶如輪如洄如沬如鱗如燄如簾而天下
之文悉備矣然何莫非自然也哉惟其自然此天下之
至文必歸諸水也嗟夫大凡物之有文者孰不出於自
然獨水乎哉是故日月星辰雲霞煙霏河漢虹霓天之
文也山林川澤丘陵原隰城郭道路草木鳥獸地之文
也君臣父子夫婦長幼郊廟朝廷禮樂刑政冠婚喪祭
[005-18b]
蒐狩飲射朝聘㑹同人之文也而莫非天下之至文也
夫是以可以觀時變可以化成天下其在人也則堯之
文思舜之文明禹之文命文王周公孔子之所以為文
此文也其在經也則易之卦爻辭象書之典謨訓誥誓
命詩之風雅頌賦比興春秋之賞善罰惡内中華而外
四夷此文也不然則何以經天而緯地凝庶績而植人
極埀訓萬代而為百王法式哉古人之所謂文者如此
豈辭翰可儗哉奈何後世區區以辭翰而謂之文耶自
[005-19a]
夫以辭翰為文也文之用末矣彼殫一生之精力從事
於其間者音韻之鏗鍧采色之炳煥㸃畫之娬媚則自
以為至文矣而烏在為文也嗟夫文而止於辭翰而已
則世何貴焉而於世抑何補焉音韻鏗鍧而足以為文
也則文又何難焉采色炳煥而足以為文也則文又何
難焉㸃畫娬媚而足以為文也則文又何難焉此之謂
文其去文也不已遠乎今生之家以孝義稱閑家有則
也執禮有節也處事有倫也接物有儀也内外有辨也
[005-19b]
尊卑有序也親疎有恩也質文有宜也亦可謂文焉乎
矣生耳濡目染日引月長周還進退唯諾歩趨升降俯
仰馴雅詳慎可觀可喜亦既異乎區區以辭翰為文者
矣誠能聞由聖賢之訓耕耨詩書之圃游泳道徳之涯
歸宿仁義之奥究極天人之藴成就文武之材出為邦
家之光則天下之至文不在水而在生矣余嘗病夫世
之人溺於辭翰故以此為生告尚念之也乎哉尚朂之
也乎哉
[005-20a]
   宗元常字序
爽口之味有水草小蟲蜩范蚳蛙野果之實然人情有
嗜有不嗜至於豹之胎猩之唇封熊之蹯則極味之珍
異矣然非可常致以給朝夕之須可常致以給朝夕之
須者而人性無不嗜惟稻粱黍稷魚肉蔬菓而已是故
稻粱黍稷魚肉蔬菓謂之常食輕暖之物有紗縠罽褐
狐貉羔羊之皮然土俗有宜有不宜至於雉頭之裘火
䑕之布鮫人之綃則極物之珍異矣然非可常致以禦
[005-20b]
寒暑之變可常致以禦寒暑之變者而土俗無不宜維
絺綌吉貝絮纊繒帛而已是故絺綌吉貝絮纊繒帛謂
之常服常也者人所資以為養生之具不可一日缺者
也故自生民以來食焉而易稻粱黍稷魚肉蔬菓服焉
而易絺綌吉貝絮纊繒帛未之有能焉於戲豈惟服食
然哉三代而降九流百家之説並起可以喜可以愕可
以眩世可以駭俗可以動萬乗亦已衆矣而獨堯舜禹
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者謂之常道是則人所資以為
[005-21a]
人不可一日而缺者惟聖人之道而已盖具於人心者
有五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接於人身者有五曰君
臣曰父子曰夫婦曰長幼曰朋友仁也義也禮也智也
信也人之常性也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長幼也朋友
也人之常倫也而皆天地之常經也夫聖人設教豈有
術以强人哉不過為之度量品節使賢者智者無此之
過愚者不肖者無此之不及云爾故聖人之訓布在六
經其為言也婦人小子可與知焉其為行也婦人小子
[005-21b]
可與能焉及其至也與天地參彼九流百家之説非不衆且譁也非不竒且異也而亘萬世莫此之能易焉於
戲此所以為常道也歟哉人之所資而不可一日缺盖
有甚於常食常服者矣何也常食之缺饑而止爾常服
之缺寒而止爾若常道缺則胥為禽獸鱗介也已而世
之人以常食示之曰日用不可缺皆曰不可缺也以常
服示之曰日用不可缺亦曰不可缺也以常道示之曰
日用不可缺皆不之信也故予之服食無不取而道之
[005-22a]
常道鮮或從於戲其亦不思而已矣茍思常道之去則
禽獸鱗介之歸其於資聖人之道也豈不甚於資服食
之為乎而常經不明焉者寡矣雖然道豈若服食待外
求哉善學者反諸身求諸心而已矣操之而無使之騖
於高虛也廓之而無使之局於陋小也治之而無使之
溺於怠荒也攝之而使之無躁也安之而使之無動也
振之而常使之參前倚衡也造次顛沛主乎敬也視聽
言動由乎禮也喜怒哀樂稽乎中也自强不息法乎天
[005-22b]
也夙興夜寐顯晦無貳也生死以之終始如一也則庶
㡬乎其有常徳而無患乎其為常人也宗氏子經其字
元常而伯衡不令不足為之辭然伯衡於經為中表兄
弟且愛其質粹嘉其知學而望其嫓美前哲不有以告
之非誼也故作字説以貽之
   王子成傳後序
子成初用父䕃補征官歴嘉興之沙渚呉興之南潯由
南潯遷廣濟庫子成平居不事事里中子揶揄之然其
[005-23a]
所居官類皆日夜持籌與商賈較錙銖而廣濟尤號繁
劇前後以乾没逋負奪其官破其家者相随屬也子成
在沙渚南潯率月有羡餘在廣濟至終更無毫髪事罣
吏議里中子乃大慚曰始吾以王君為不事事者吾乃
今知王君非固不事事者當子成在南潯時廣濟冦陷
呉興呉興吏無大小皆䑕竄子成獨不竄江浙行中書
叅政托克托統軍平呉興子成率里胥奔走供給不懈叅
政使宜欲超遷子成子成謝曰無功徼賞非小人之心
[005-23b]
也叅政曰冦至不去軍實不乏非功而何子成曰是𤨏
𤨏者安足齒録於是叅政不復進其秩是歳至正十三
年也子成後秩滿遂得慶元路録事判官時方國珍為
行省左丞分治于慶元子成自度與左丞洪不合乃不
上更着短布衣以自隠亡何國家取浙東郡將辟子成
自佐使者凡再造子成送使者曰為我謝元帥屬時多
故幙府不有異材不足與共濟我素迂加以衰老即強
為元帥起無益萬分毫幸勿復來郡將知其志亦不敢
[005-24a]
屈也子成今年㡬七十雖蔬食不給而未嘗輙有求於
人時時出入里巷間遇知己輒留留輙飲飲輙醉醉便
拂衣竟去賢士大夫以此皆延頸慕交之而鎮撫袁仁
譚濟敬重子成特至嘗用比文人行非獨以其齒也童
冀作子成傳亟稱子成盖安分者至於其歴履則不暇
書余故得取為後序云
   送歐陽公輔序
故大司徒楚國歐陽文公起自休致拜翰長之明年伯
[005-24b]
衡舉進士至燕因得拜公于崇政里第退復得與公之
孫公輔遊公輔生長伯衡一年聰敏未之或先朝夕綜
理家政裁答書疏賔禮門客閒則讀書為文不遑頃刻
自逸伯衡見之未嘗不羨且愧也别公輔南歸未㡬而
兵興出處之不知且十有六年國家底定燕冀公輔來
南復相見乃知公輔積官至中書左司都事而於當世
之故益熟矣嘗與之論元社之所以屋雖天命而致
豈不由人乎哉天歴元統以來海内無事士大夫安富
[005-25a]
貴而養功名職于郡縣者以將迎為要以依違為賢以
漁獵為務而司憲度者亦皆保其禄位顧其妻子類欲
樹私恩為自完之計其低佪澁縮茍且歳月不以是是
非非為意者則號識大體而尤見重上下相䝉政以賄
成馴至至正間變起意外而遂莫之支焉然則其亡也
天耶人耶必有以辯之矣於戲公輔真知言哉今年春
公輔采史家事自北平山東還而陜西按察僉事之命
下且行欲得一言為贈伯衡竊謂君子之為國也猶醫
[005-25b]
師之治病也今夫貎之瘠肥氣之虛實病之深淺凡為
醫者舉知之而不能療療之而不能已則由其不知病
之所在與夫治失其方藥之不得其良也有醫師焉切
脈而灼知其病治之有方投之良藥固不待煎洗割解
而愈矣曾謂為國而異是乎聖天子起民間混一四海
慨然思革前代之弊於是簡㧞人材分布郡邑而寘諸
風憲則其尤者也而吾公輔與焉公輔侍文公自蚤歳
所接識皆朝之耆老成人所聞皆康時之畧所學乃聖
[005-26a]
賢之道而又養之以歳月習之以世故迹其言論譬諸
醫師葢不惟素蓄良方善藥抑亦知病之所在矣雖以
之為國無難也而況一道乎書曰商俗靡靡利口惟賢
餘風未殄君其戒哉夫君陳尹東郊時殷之為周久矣
而其言且如此矧今秦雍内附未久也則向之吏習庸
詎知不有存焉者乎申明上徳意作新之伯衡於公輔
有望焉
   送陳季明序
[005-26b]
宣城陳君季明與余同舉于鄉同試于禮部又同為校
官江東中更䘮亂不相見且十餘年季明仕皇朝由湖
廣按察照磨轉江西知事入為大理評事陞刑部郎官
㑹余以非材列官胄監乃復集處暇日過從篤敘舊好
盖二年于兹矣今季明以特㫖出為江西左右司郎中
過余言别以謂當時同舉之士兩牓凡四十人不啻今
亡者過半存者又散處四方得在同朝情洽而誼隆吾
二人者而已吾今乂當逺去子烏得無言乎噫羣於天
[005-27a]
地萬物之中而吾幸而為人豈若河䑕然足乎滿腹斯
已也凡民之饑寒曰於我衣食爭鬪曰於我曲直顓䝉
愚騃困悴鰥恫曰於我開導撫恤秦人之肥無以異於
越人之肥秦人之瘠無以異於越人之瘠而秦越之肥
瘠與已之肥瘠何異哉學焉而兼濟之為務此君子之
所以汲汲也君子之學可以兼濟矣不處富貴之位不
操尺寸之柄雖欲推而加諸四海得乎然富貴之位尺
寸之柄國家之名器也求之而不可得得之而不能有
[005-27b]
行可勝計哉於戲求之不得命也得之不能行才不足
志不立則然也才不足者次之志不立者煦煦以希合
于于以取容臨利害禍福僅若毫髪則耳目熒於視聽
手足失其舉措噤而不敢吐氣矣人也比肩而立何補
於斯世斯民也余觀季明在秋官讞鞠詳允遇事慷慨
不少阿懾可謂處其位操其柄而才兼焉者矣雖康濟
海内殆無難焉況江右湖山數千里之間乎今叅政江
西實惟滕公識大體而可大受季明行哉余見賔主之
[005-28a]
相得而言聽計從矣余知彼民庶乎其有瘳矣季明行
哉余復何言哉
   送王彦和赴北平省檢校序
括於故宋時其士起閭左而位公卿者比比有焉尚論
其學術操履之正則未有如給事王公者也高門大閈
是不一姓觀其子孫更八九世尚克守其先業亦惟王
氏而已豈非有徳者必有後也與哉吾友彦和又王氏
子孫之頴然出者也彦和儀榘甚偉於書無所不讀自
[005-28b]
幼以慱聞強記名閭里間里巷之士彦和視之若無人
弱冠偕其兄彦中試於鄉不中即棄去作為古歌詩雜
文長老咸推讓焉給事公之夫人實東陽郭氏於我曾
祖妣為女弟而余又與彦中文詞同考試領薦以故彦
和友余最厚自余辱交彦和於今十七年矣其聚首日
久而情洽惟余得寓括之歳及彦和丁外艱之歳及此
年為然然今春彦和以議禮被徵而起尋承詔入史局
纂修元史余忝教諸生上庠縻於職業雖歴三時相與
[005-29a]
考徳問業亦不能數數也比史成上奏彦和方謀歸養
而北平之命下矣凡交遊皆喜其自此升而非彦和所
樂也盖彦和有别業在堰上樹藝畜牧足以具甘滑
柔為太夫人之奉且其地並大溪一水自龍泉南來道
其門一水自松陽西來繞其廬合流蛇行而去四面層
峰疊壁秩若屏障有脩竹千百箇如碧雲蒼雪又多松
檜櫧楠大者且十許圍而薈蔚中禽鳥自鳴自止朝霞
夕靄倐吐而忽歛漁歌樵唱雜然起於莽蒼間奉親讀
[005-29b]
書之隙徘徊臨眺日賞日勝信乎有足樂者余嘗僑焉
且歳率六七夢至其處而況彦和若之何其能忘情也
雖然彦和以聰明傑特之資又從而逸之於山林久焉
養之以底于成固將昌王氏也昌王氏固終使逢其時
得其位推所學而行之也彦和雖欲終隠得乎是故人
之處天也其出亦天也處而身以脩出而道大行則存
乎人而皆所以奉乎天也君子之生於斯世也亦惟奉
天以周旋而已吾何所容吾心哉高君季廸率朝之搢
[005-30a]
紳賦詩以華其行余親且故敢序其首簡以奪彦和之
志云
   送陳伯柔序
伯衡弱冠讀虞文靖公送陳伯柔遊金陵序見其稱陳
君超邁不羣慨然有志程伯子之學心竊異之後十有
七年忝被徵來南京適陳君官中書典籖始得胥㑹於
是君齒長二十四年且至南京已一年不以伯衡晚至
後生辱與為忘年交乃知君為呉文正公之高弟弟子
[005-30b]
其學篤實而閎愽其文融暢而淵永信乎稱其人焉既
而出佐諸暨承兵革之餘而能不大聲色以舉庶務耄
倪有所攸頼於戲明體而適用陳君其庶㡬乎哉君在
諸暨且滿三載以例來朝吏部疇其庸用進秩之律將
超遷之而君引年辭歸禮部以議禮留之又辭翰林以
舘職薦之又辭執政矜其志不欲重煩以政乃聞諸天
子俾歸田里以彰朝廷佚老之意時之大夫士莫不高
其風而伯衡深有望焉君臨川人也臨川陸文安公鄉
[005-31a]
郡也昔文安與朱文公並起於一時其自任以聖賢之
道則同而其學有不同焉者雖以鵝湖白鹿有㑹終莫
能定于一其後文公之學天下咸宗師之而文安之學
獨行於臨川四明畨昜自夫前代設科取士一用文公
之説學者往往狥時以希寵而文安之學雖三郡之士
亦莫之或講矣先儒有云文公以道問學為主文安以
尊徳性為主夫道問學尊徳性二者如之何其可偏廢
也則文安之學豈不在所當講乎是以文正學統學基
[005-31b]
之篇作焉去短集長真知允蹈亦惟後來是望陳君生
文安之鄉登文正之門有志乎程伯子之學師友淵源
之所自固習聞而素講者也觀其進不茍同退不茍異
其學之所至豈不較然矣乎我國家方建學立師丕變
士習然則推所承傳者以淑諸人君安得茍辭哉伯衡
辱交最深故於君之歸也不以衆人之高之者為君美
竊以鄉學有不可廢者致屬望焉
   送胡先生還金華序
[005-32a]
前年秋伯衡以非材忝教成均會許先生為大司成相
與甚親且樂也未數月而張君孟兼亦来為學録吾三
人者婺人也人已愛慕婺多士友矣及詔書招延儒臣
纂修元史而宋先生以前起居注來胡先生以前郡愽
士繼來王先生以漳州通守又繼來相見益親且樂三
人者亦婺人也人皆謂婺信多士友而伯衡與諸先生
亦自慶夫㑹合之盛焉夫士君子出而宦遊其所至之
處一旦遇夫同郡邑井里之人為樂固無以加也而況
[005-32b]
於其所遇者有親戚之好有同門之雅又皆以文字為
職業議論沾濡翰墨輝暎有相觀相長之道其樂何可
量哉許先生歸且踰年今史書告成胡先生復引年固
辭而歸則於伯衡私心如之何其不慊然也雖然尚論
東南文獻之邦未有先於吾婺者也其人材之衆學術
之懿盖自昔然矣奈何比年迫於公私之多故非其父
兄之甚賢教有所不暇非其子弟有超卓之才傑持之
見不能終學者亦多矣他日求士於婺萬一如求釜錡
[005-33a]
錢鎛刀斧於鐵爐歩則豈不大可愧乎伯衡竊懼焉幸
而教於鄉閭若古之所謂父師少師者有許先生乃今
胡先生又歸推夙傳於先正者以淑之二三子薰蒸而
成就夫何難焉則人材秀出足為邦家之光猶及見之
其樂又可量哉此伯衡於先生之歸始則慊然而更以
喜也昔仲尼念吾黨小子之狂簡於是乎歸而裁之今
二先生固不敢自同仲尼然二先生學仲尼者也仲尼
之於魯二先生之於婺其為父母之邦同也而婺亦伯
[005-33b]
衡父母邦也則以仲尼之所以造魯諸生者而造婺之
諸生不惟二先生是望而望之誰哉先生歸㑹許先生
於四賢精舍幸為伯衡謝焉
   送譚鎮撫調平陽序
都指揮使徐公以平陽岸大海内與南閩接壤外連日
本諸畨雖宿重兵而守將不足以任折衝既簡千夫長
之材者往代之復命鎮撫譚侯濟翁往佐焉聞命之日
濟翁方與吾黨之士就謁胡先生金華山中胡先生方
[005-34a]
刲羊豕備酒醴相燕勞酒行而報至濟翁命駕竟歸滿
坐咸憮然不懌曰譚侯其遂去我等矣自今我等當誰
慰藉哉竟酒無一人醉者嗟乎文武士之異趣久矣求
其相能且不可得尚何相戚之望乎今吾黨顧於濟翁如此夫豈不以於濟翁而復見折節下士之風哉盖余
之留京師也聞方今藩翰惟浙東諸大將能忘勢以禮
天下之士而平章李公左丞林公指揮徐公夏公實表
勵焉余恒欿然以不得趨其下風為憾暨辭免編摩之
[005-34b]
職來歸則李公林公皆徵入朝徐公夏公皆移鎮錢塘
所見克紹其風猷而士譽翕然歸之者上則長帥朱君
下則鎮撫袁仁仲及吾濟翁皆其人也而幸托交焉濟
翁暇日過余升堂即席必讓周旋必度語諾必謹相接
以文而相與以誠始余見之意其新交際適然耳既而
其後交際皆然今且四五年朝夕聚首其交際未嘗不
然過相䂓也疑相質也急相賙也喜相慶也有無相通
也患難相恤也疾病相憂也歳時必踵吾門拜吾親而
[005-35a]
時致異味奉焉曰而之親猶我之親也陳酒殽召故舊
必及吾兄弟焉曰而之兄弟猶我之兄弟也托姻聨於
吾而以空乏叩其門必有以賑焉曰而之親戚猶我之
親戚也四方俊乂遊吾土而知吾者禮之惟恐不至焉
曰而之朋友猶我之朋友也嗟乎無所肖似若余豈足
言士哉而濟翁禮貎之乃爾則其於鴻生魁彦可知己
且濟翁及余於里居家食之日固知其不能延譽而使
之増重于時於是從而禮貎焉則凡濟翁之交際豈要
[005-35b]
名譽而借助聲勢哉夫亦志乎道而已矣豈易得哉而
今又當别去則於濟翁之别也豈不異於人之别歟兹
吾黨所為眷眷者耶濟翁之美衆矣余獨表其一節以
告平陽之士尚聞其風聲爭磨冶洗滌以求交於濟翁
而無槩視為武弁之流哉先民有云自天子至于庶人
未有不須友以成者濟翁能取友以宏其徳器而増崇
其逺大之業雖當方面而有餘裕矣況佐平陽乎此余
之所望於濟翁而亦濟翁之志也若余者則豈足言士
[005-36a]
抑豈濟翁友哉
   送孫太初詩序
建安孫太初為千户所照磨金華考第既成將沿牒赴
京師長其所事者朱公率士友賦詩以賛其行不鄙蕪
陋授簡請序序曰李唐之世最重戎幙賔僚之選故夫
名士大夫往往托乎其間位雖未達而榮如貴仕焉盖
主賔相得志意交孚飛書移文而徳威以宣借箸草檄
而材猷以著謀行計從而功敘以立邇安逺緝而名譽
[005-36b]
以彰其視俛首州邑處勢䠞蹜如束濕如&KR0979盭惟適觖
譙讓之避而不得一展布希知用於當世者信若倍蓰
矣則夫榮之豈徒以其職優地峻出幙府而可持旌麾
也哉皇家昭受天命奄甸萬方藉兵守圉若衛若所周
于列郡而主其畫謀者率用儒流雖官名古今異制其
職守則猶唐也況唐之辟舉出于藩翰而今之用舍悉
斷自宸𠂻則其選不愈重哉茍預在列烏得無榮也自
海隅底定畫地統兵以臨制金華惟署千户一所其握
[005-37a]
符之英有若朱公之賢敦詩而説禮忘已而下問好謀
而從善視古名將盖無愧焉太初乃以時來典其幙而
與之並遊又能參用柔剛不抗不阿持文墨議論而上
下彌縫之笙鏞恊和金玉舂應雍容朝夕之間而疆場
宴然桴鼓不警尚論今戎府而金華遂㝡浙東焉則夫
主賔之相得志意之交孚如魚之川泳鳥之雲飛以登
厥美視温石之在河陽復何愧哉是宜朱公於太初之
行相引重而不置也矧今自衛以至于所皆得歳上其
[005-37b]
賢僚之名迹于朝由是取知鈞軸擢居華要者比有矣
太初行哉駕騄駬而躡空虛友鸞鳳而翔寥廓余知旦
夕間耳太初行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