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d0007 東都事略-宋-王稱 (WYG)


[063-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都事略卷六十三   宋 王 稱 撰
  列傳四十六
丁度字公雅開封祥符人也祖顗盡其家貲以置書至
八千卷且曰吾聚書多矣必有好學者為吾子孫父逢
吉為光祿寺丞度力學有守登服勤詞學科為大理評
事通判通州除直集賢院同判太常禮院上書請博延
儒臣勸講道誼増置諫官切劘治體墾闢荒萊安集流
[063-1b]
庸以為殿最章獻后善之舊制監司及藩鎮辭見皆賜
對仁宗初即位止令附奏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
又作王鳯論諷章獻以檢外戚歴知湖州為京西轉運
使太史上言永昌陵有白氣當徙陵以厭之度奏陵寢
大事也不可輕議乃止除知制誥入翰林為學士兼侍
讀學士初劉平石元孫戰沒仁宗問禦邊計度奏曰中
國宜以智勝難以力克今當謹亭障逺斥堠控扼要害
因上備邊十䇿遷承旨時西事未寧知樞密院宋綬私
[063-2a]
忌不給假度謂大臣給假宜如故且無使外夷窺朝廷
淺深仁宗從之為羣牧使上言天聖中牧馬至十餘萬
其後言者以天下無事遂廢八監陜西河東嵗市馬二
萬二百尤能補京畿塞下之闕自用兵數年所市馬比
常嵗特三之一請下令河東京東京西淮南籍丁壮為
兵處有能蓄一戰馬者與免二丁仍不升户等以備緩
急如此則國馬蕃矣久之遷端明殿學士仁宗問用人
以資與才孰先度曰承平時用資邊事未平用才諫官
[063-2b]
孫甫論度此言是自求柄用也仁宗曰度侍從十五年
數論天下事未嘗及其私豈有是哉因除工部侍郎樞
密副使明年改參知政事居頃之衛士為變事連宦官
楊懐敏樞密使夏竦於上前請使御史與宦官同於禁
中鞫之不可滋蔓令反側者不自安度曰宿衛有變事
闗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請付外臺窮治黨與争於
上前仁宗從竦言度遂求解政事罷為紫宸殿學士議
者以紫宸非人臣所稱改觀文殿學士判尚書都省積
[063-3a]
官至尚書右丞卒年六十四贈吏部尚書諡曰文簡度
性資純直不事威儀左右無姬侍喜論時事在經筵仁
宗呼為學士而不名嘗問以蓍龜占應事對曰不若以
古之治亂為蓍龜也仁宗出欹器以示之曰朕欲臨天
下以中正對曰臣等亦願以中正事陛下在政府一日
召諸子謂曰王旦為宰相十二年卒之日其子猶未官
自今吾不復有請矣著邇英聖覽十卷龜鑑精義十二
卷慶歴兵録五卷編年緫錄八卷
[063-3b]
吴育字春卿建州建安人也為人明敏勁果彊學博辨
舉進士甲科授大理評事知臨安諸暨二縣又知襄城
縣宗室多葬襄城以中貴人典護民患其擾育請所須
皆從官給非特省費民甚便之舉賢良方正䇿入三等
有國以來制舉惟育入三等前此未有也除著作郎直
集賢院通判蘇州加太常禮院育言禮文殘缺願詔諸
儒裁定乃詔修禮書故事尚書省集議在朝則先職入
省則先官官卑而職髙者常託事不至景祐中遂罷兩
[063-4a]
制清望有議而不集非所謂求至當者也乃請使異席
不相壓則適中矣衆議是之為三司判官知諫院趙元
昊反慢書始聞朝廷為之忿然張士遜為相即議絶和
問罪時西邊弛備已久人不知兵識者以為憂元昊既
稱帝還所授旌節議者皆謂宜發兵逐之育獨曰元昊
雖名藩臣而乃夷狄其服叛荒忽不常宜示以不足責
度外置之且其已僭名號誇其人勢必不能自削以取
羞種落第可因之賜號若國主者且故事也彼得其欲
[063-4b]
宜不敢妄動然後隂勅邊臣密修戰備使年嵗之間戰
守之計立則元昊雖欲妄作不能為深害矣時方鋭意
於必討故皆以育言為不然其後師久無功元昊亦歸
過自新仁宗為除其罪卒以為夏國主由是議者始悔
不用育言而虚弊中國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誥遷起居
舍人為翰林學士久之知開封府慶歴五年拜右諫議
大夫樞密副使數月除參知政事章懿皇后升祔真宗
廟言者請覃恩育力諫止之山東盜起仁宗遣中使察
[063-5a]
視還言盜不足慮也兖州杜衍鄆州富弼山東人甚尊
愛之臣以為憂仁宗欲徙二人者育曰盜誠無足畏小
人乘間以撼大臣此可慮也議遂寢育在政府與宰相
賈昌朝數争議上前上之左右與殿中人皆恐色變育
論辨不已既而曰臣所争者職也顧力不能勝矣願罷
臣職不敢争乃復為樞密副使明年竟罷以給事中知
許州又知蔡州育嚴保伍之法以檢制盜賊拜資政殿
學士徙知河南府又徙陜州永興軍以父䘮免服除且
[063-5b]
将召之育辤以疾遂知汝州又辤以集賢院學士判西
京留司御史臺分臺舊不領民事育在西京河陽之民
以張堯佐裁決稽積多詣育育判於紙尾堯佐畏恐即
奉行疾少愈復知陜州加拜資政殿大學士召還判尚
書都省除宣徽南院使判延州夏人既納欵而並邊種
落數侵為患龎籍守并州欲築堡備之育因謂約不先
定而亟城則争而受患者麟府也乃移文河東又與籍
書及疏於朝不報已而夏人果犯邊殺驍将郭恩而太
[063-6a]
原将佐皆以罪去以疾求解邊事乃復以為資政殿大
學士尚書左丞知河中府徙河南卒年五十五贈吏部
尚書諡曰正肅有集五十卷弟充
充字冲卿舉進士嘗為國子監直講兼吴王宫教授他
官與宗室狎習無誨導之誼充獨以嚴見憚為宗室六
箴以獻一曰視二曰聼三曰好四曰學五曰進徳六曰
崇儉仁宗命分冩遍賜皇族英宗書之坐右授集賢校
理權判吏部南曹歐陽脩判流内銓胡宿之子宗堯改
[063-6b]
官有言其私者乃出脩知同州充上疏言脩以忠直結
陛下之知若以為私則臣願與修同貶於是脩復留充
亦改知太常禮院張貴妃崩大臣意欲隆其禮王洙判
太常寺禮院吏以印紙行文書而僚屬不知充即移開
封治吏罪府不受充持之不置㑹温成神主祔新廟以
楊察攝太尉充獻官趙抃與充監禮仁宗又遣内臣臨
視祭事内出圭瓚以灌鬯充言於察曰禮親享太廟則
用圭瓉若有司攝事則用璋瓉今使有司祭温成廟而
[063-7a]
用圭瓉是薄於太廟而厚於姬妾也請奏易之察有難
色曰日色暮矣明日行事言之何益而内臣視祭者已
聞之密以聞即改用璋瓉明日御史劾開封觀望不治
吏罪執政疑充諷之出知髙郵軍召還為開封府推官
三司户部判官知陜州移京西淮南河東三路轉運使
召入為三司鹽鐵副使知制誥同知諫院熈寧初為龍
圖閣直學士三年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王韶取洮
州木征逃竄充建議請委韶招誘木征授以官爵令自
[063-7b]
守岷洮領部族長為外臣不必留屯絶塞列置郡縣屈
力費財居位五年拜工部侍郎樞密使逾年拜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充性謹密在西府數言王安石
政事非是充為相務以安静不遣使不滋長法令隂欲
變更新法之不便者乞還司馬光吕公著韓維蘇頌又
薦孫覺李常程顥等十數人於是王珪忌之于時知諫
院蔡確以撃搏進充素惡之初相州嘗勘劫盜為堂後
吏所駁有陳安民者僉判相州懼得罪詣京師歴抵親
[063-8a]
識求救詔御史臺劾吏請屬命確雜治確捕充親戚官
屬繋考鈎致充語神宗獨明其無他充數為同列所危
然素多病至是疾益侵慈聖崩不能入臨力辭位不許
明年除觀文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西太一宫使卒年六
十贈司空兼侍中諡曰正憲充神采秀澈詞氣温厚内
行修飭事兄甚謹将終戒妻子無以私事干朝廷神宗
對輔臣每歎其孤立云子安詩安持安詩在元祐時為
諫官起居郎安持為都水使者遷工部侍郎終天章閣
[063-8b]
待制安詩子儲侔官皆至員外郎始張壊素以妖術妄
説災福見儲以為福當似姚興須賴懐素之力可以王
闗中儲信之大觀元年因星變謀與侔起事為人所告
懐素儲侔並誅死
明鎬字化基密州安丘人也舉進士為廣濟軍判官從
薛奎辟為秦州節度判官奎徙益州又辟知録事參軍
程琳代奎奏為僉書節度判官通判夀州奎又稱鎬有
廊廟材遂除開封府推官權京東益州路轉運使嵗歉
[063-9a]
民無積蓄盜賊閒發鎬為平其物價募民為兵人賴以
安坐失按察降知同州元昊㓂延州起為陜西轉運使
敵破金明砦既去議修復其城帥臣擁兵不即進而鎬
止領百餘騎親督将士一月而成又嘗閲同州廂軍得
材武者三百人教以彊弩奏為清邊軍最驍勇其後陜
西河東悉置此軍遷直史館知陜州徙江淮發運使未
行擢天章閣待制河東轉運使遷龍圖閣直學士知并
州進樞密直學士以右諫議大夫知成徳軍入知開封
[063-9b]
府王則反于貝州以鎬為安撫使城未下命參知政事
文彦博宣撫河北以鎬副之貝州平以功遷端明殿學
士給事中進三司使彦博相以鎬參知政事未幾而卒
年六十贈禮部尚書諡曰文烈鎬端重寡言所至安静
有體臨事不茍既卒人多傷之
髙若訥字敏之并州榆次人也十嵗喪父寓家衛州因
居焉舉進士授彰徳軍節度推官知咸陽金堂商河三
縣商河多圭田舊令或假民工種以治之若訥獨弃而
[063-10a]
不耕人以為清入為監察御史裏行再遷知諫院時范
仲淹知開封府與宰相吕夷簡争論于上前貶知饒州
余靖尹洙相繼被斥歐陽脩移書責若訥為諫官阿附
宰相而不言若訥忿而繳奏其書且言自仲淹貶職之
後臣不敢妄有營救歐陽脩移書詆臣謂仲淹平生剛
正通古今朝列中無與比者責臣不能辨仲淹非辜猶
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至謂不復知人
間有羞耻事仍言今日天子與宰相忤意逐賢人臣謂
[063-10b]
賢人者國家所以為治也若陛下忤意逐之臣當諫諍
臣愚以謂仲淹以狂言取譴豈謂之非辜恐中外聞之
誠謂天子以忤意逐賢人也請令有司召脩戒諭免於
惑衆脩亦謫夷陵令而若訥遂為士君子所耻至謂為
不肖加直史館為侍御史知雜事若訥言古者三公坐
而論道今二府對才數刻豈能盡萬機之事宜賜從容
如唐延英故事仁宗然之擢天章閣待制遷龍圖閣直
學士以右諫議大夫為御史中丞賈昌朝與吴育數争
[063-11a]
事明年春大旱仁宗從容問所以然者若訥引洪範故
事以謂大臣不肅則雨不時若於是昌朝與育皆罷而
若訥遂代育為樞密副使公議非之王則反於貝州議
者多欲招降獨若訥言河朔重兵所聚今釋不討且啟
亂議乃定改工部侍郎參知政事拜樞密使皇祐五年
罷為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左丞判都省
卒年五十九贈右僕射諡曰文荘若訥苦學善記於申
韓管子之書尤其所好亦習毉書雖國毉無以過也然
[063-11b]
拘古方治疾多不效皇祐間累詔參定尺以制鍾律論
久不決若訥以漢貨泉度一寸依隨書定審天下之尺
十五鍾上之有集二十卷
臣稱曰烏虖士之舉指云為不可以不審也觀若訥為
人非有大過特始也不能辨仲淹之無罪而繳進脩書
終也擠吴育去位而躐取政柄遂為清議所薄方仁宗
之世求賢如不及若訥既有位於朝榮名厚禄何患不
得而乃敗名撓節以僥幸一時士而至此不足以言士
[063-12a]
矣使若訥砥礪廉隅不叛名節未必無可取云
 
 
 
 
 
 
 
[063-12b]
 
 
 
 
 
 
 
 東都事略卷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