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61 佛法金湯編-明-心泰 (CBETA)




佛法金湯編卷第四
會稽沙門 心泰 編
天台沙門 真清 閱




都建康。起武帝壬午。盡敬帝丁丑。凡四主。五十六
年。


武帝



帝諱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里人。蕭姓。帝登極。思與蒼
生同契等覺。共會徧知。垂拱臨朝。盛敷經教三寶記。天
監元年。寶誌至闕。甚尊寵之。詔曰。迹居塵俗。神遊冥
寂。水火不能焚浸。蛇虎不能侵懼。語其佛理則聲聞
已上。談其隱淪則遁仙高者。豈得以俗法常情空相
拘制。自今隨意行化。勿得禁止本傳。二年。法雲寺雲光
法師講經。天雨寶花。帝意其證聖。夜於含光殿焚䟽
請寶誌偕雲光齋。翌日誌獨赴。帝異之僧史。三年四月
八日。帝率道俗二萬餘人升重雲殿。捨道奉佛。親製
願文。帝於本第立光宅寺。鑄金銅大佛。九年。於鐘山
建大愛敬寺。供給千僧。四時講論。十年。郝騫等往天
竺迎旃檀像。其王模刻一像付騫。是年還。帝迎至太
極殿。建齋度僧。大赦斷殺。帝自是蔬飯屏欲通鑑。十三
年。寶誌將示寂。詣內殿別帝。帝大驚。因謂曰。朕壽幾
[004-0386c]
何。誌不答。指頭及頸而出。及入滅。帝為建塔鍾山寺。
曰開善。十八年四月八日。帝請慧約法師於等覺殿。
屏袞服。衣田衣。受菩薩戒。普通庚子七月。菩提達磨
至廣州。刺史表聞。帝遣使迎。十一月至金陵。對旨不
契。遂渡江入魏。大通元年造同泰寺成。帝幸寺捨身
三日。中大通元年。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行清
淨大捨。為四眾開涅槃經題通鑑僧史。大同四年。改造長
干寺。設無碍法喜食。七年。帝幸華林園。講金字般若
三慧經稽古略。帝在位四十九年。奉佛遵法。斷酒禁肉。
雖居暗室。常理衣冠。暑月未甞褰袒。造光宅.同泰等
五寺。常供千僧。製諸䟽論。妙理可觀。有淨業。賦年八
十六卒釋監


簡文帝



帝諱綱。字世纘。或云字六通。武帝第三子。大寶元年
四月八日詔度人出家。親製願文。略云。弟子蕭綱以
此建齋度人功德。普度六道四生出離愛欲。永拔無
明。修習般若。為真佛子弘明集。帝委心玅法。徧覧玄章。
撰法集記二百卷。法寶聯璧四百餘篇。造資敬.報恩
二寺辨正錄


元帝



帝諱繹。字世誠。武帝第七子。為湘東王時。捨宮造天
宮寺。請法聰居之。修崇佛事。即位於江陵。改元承聖。
甞著書曰金樓子。


蕭統


[004-0387a]


統。字德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卒諡昭明。五歲徧誦
五經。天性好佛。於東宮立慧義殿。招延天下名僧居
之。謂之法集之所。凡釋部經論披覧略徧。撰次法事
儀注及立三諦等義。自出宮二十年。不畜聲樂。唯以
法為樂。感疾而終。天下哭之如喪其親梁史


邵陵王



王。諱綸。武帝子。上啟云。綸聞如來嚴相巍巍架于有
頂。微妙色身蕩蕩顯乎無際。假金輪而啟物。託銀粟
以應凡。砥般若之利刀。收涅槃之妙果。泛生死之苦
海。濟常樂於彼岸。故能降慈悲雲垂甘露雨。七處八
會教化之義不窮。四諦四時利益之方無盡。使稠林
邪見之人景法門而無倦。渴愛聾盲之士慕探[厂-一*臣*頁]而
知迴。道樹始於迦維。德音盛於京洛。資此三明照迷
途之失。憑茲七覺[托-七+友]長夜之苦。屬值皇帝菩薩應天
御物負扆臨民。垂無礙辨以接黎庶。以本願力攝受
眾生。故能隨方逗藥示權顯因。崇一乘之旨。廣十地
之基。是以萬[邱-丘+看-目]回向俱稟正識。幽顯靈祗皆蒙誘濟。
人興等覺之願。物起菩提之心。臣昔未達理源。稟承
外道。如欲須甘果翻種苦㘽。今啟迷方粗知歸向。受
菩薩大戒。戒節身心。捨老子之邪風。入法流之真教。
伏願天慈曲垂矜許弘明集。甞捨宮建寺今武昌鐵佛寺


建安王



王諱緯。武帝第八子。齊建武中有沙門僧護。於剡縣
石城山見崖間有光。於是鐫為彌勒佛像。纔成佛面。
[004-0387b]
護亡。齊末沙門僧淑繼其功亦未就。梁武帝舉兵東
下。以費用不給。建安王取襄陽銅佛毀以為錢。王刺
江州。忽感惡疾。天監六年始豐令吳郡陸咸夢僧三
人謂咸曰。建安王感疾未瘳。能治剡縣石像必愈。咸
經年稍忘。俄又遇僧謂曰。建安王事猶能憶否。僧忽
然不見。咸大感悟。遂以白王。王即召定林寺僧祐律
師。以金與之令任像事。天監十五年畢功。座高五丈。
佛身十丈。像成之後王疾即瘳。初晉沙門曇光至剡
山石室宴坐。有虎蠎造前。光為授戒而去。又有山神
盛飾而來。光為說法。於是光建伽藍曰隱岳。同學于
蘭復創寺其旁曰玄化。護又建剎曰石城。三寺鼎立
劉勰石像[石*白-日+田/廾].高僧傳


陸倕



倕仕至尚書吏部郎中。與兄僚佐並有美名。號三陸。
天監初。與劉孝綽等為龍門之遊。甞撰誌法師塔銘。
略曰。法師自說姓朱名寶誌。混跡亂詞。居無常所。衣
服飲食舛駁不恒。宋泰始中出入鍾山。往來都邑。未
知其殊異。宋齊之交稍顯靈跡。被髮徒跣負杖挾鏡。
或徵索酒肴。或數日不食。修短安危多所發擿。於是
聲馳遠近。競設祀供。其所居地士民成群。齊武帝謂
其誑耀。收付建康獄。防守幽固。而旦日仍見游行市
道。居肆咸驚傳以相告。縣即搜求而猶在員戶。其夜
又語獄吏。門外有兩輿食來。汝可取之。既而文慧太
子文宣王修供食。事聞武帝。深用悔服。迎入內苑。厚
[004-0387c]
加尊遇。中大同丙寅十二月六日中夜化於華林園
之佛堂。銘曰。欲化毗城。金粟降靈。將賓踰國。玉女託
生。屈體申教。顯用藏名。猗與大士。權跡帝京。緒胄莫
詳。邑居罕見。譬彼湧出。猶如空現。哀茲景象。愍此風
電。將導舟梁。假我方便。言無成則。服匪恒倫。或標異
眾。乍顯同人。坐亡立在。析體分神。有敦有化。無跡無
津。形煩心寂。外荒內辨。觀往測來。覩微知顯。動足墻
立。發言風偃。徒識靈奇。莫究深淺。業窮難紹。因謝弗
援。慧雲晝歇。慈燈夜昏。金棺未毀。合窟方存。吁嗟冥
默。歸此玄門。


傅翕



翕。字玄風。義烏人。以齊明帝建武四年五月八日生
傅宣慈家。娶劉氏。生子曰普建.普成。西域沙門嵩頭
陀命翕臨水觀影。乃見圓光寶盖。翕咲而悟。乃至義
烏松山結庵雙檮樹間。自號雙林當來下生善慧大
士。令弟子奉書詣闕。稱武帝為國主救世菩薩。詔報
曰。大士為度眾生。欲來隨意。帝預勑鎻門以觀其意。
大士袖出木槌。一扣諸門盡開。乃見帝於善言殿。謁
者贊不拜。直上御榻對語。設齋食竟。出鐘山。坐定林
松下。大士東歸建寺寫經。三至京師。以度道俗不可
數計。大士一日披衲頂冠靸履見上。上問曰是僧耶。
大士以手指冠。是道耶。以手指履。是俗耶。以手指衲
衣。大士於山中行道。常見七佛在前。維摩在後。唯釋
迦常與大士語。大士示寂七日。縣令陳鐘耆來禮敬。
[004-0388a]
傳香之次猶反掌眾香。舉眾驚異。勑徐陵撰[石*白-日+田/廾]山中。
大士甞著心王銘行世本傳


劉勰



勰。字彥和。東菀人。為通事舍人。昭明重之。凡寺塔[石*白-日+田/廾]
碣皆其所述。是年表求出家。賜名慧地。有文心雕龍
五十篇。論古今文體南史


何點 胤



點。字子皙。偃之子。尚之之孫。點明目秀眉容貌方雅。
不以門戶自矜。菜食不飲酒。宋泰始末徵為太子洗
馬。齊初累徵中書侍郎。並不就。梁武帝與點有舊。徵
為侍中。亦不起。與陳郡謝淪.吳國張融.會稽孔德璋
為莫逆友。點門世信佛。弟胤。字子季。仕齊為建安太
中。遷尚書令。入鐘山定林寺聽講內典。其業皆通。胤
以會稽山多靈異。往遊焉。居若耶山雲門寺。二兄求
點並從栖遁。世號點為大山。胤為小山。求為東山。曰
何氏三高。胤乃移還吳。至虎丘西寺講經論學。常禁
殺。有虞人逐鹿。鹿徑趨胤所伏而不動。又有異鳥如
[鴳-女+隹]集講堂馴狎。點胤並建大義。申明佛法南史


沈約



約。字休文。吳郡武康人。不飲酒。少嗜欲。居處儉素。立
宅郊阜。甞為郊居賦以序其事。仕至尚書僕射。諡曰
隱。甞著懺悔文。略曰。弟子沈約。稽首上白諸佛眾聖。
約自今生以前。至於無始。罪業參差。固非詞像所筭。
識昧往緣。莫由證舉。爰始成童。有心嗜欲。不識慈悲。
[004-0388b]
莫辨罪報。又追尋少年。血氣方壯。習累所纏。遷怒過
直。厲色嚴聲。終朝紛擾。薄暮不休。前念甫謝。後念復
興。尺波不息。寸陰驟往。愧悔攢心。罔知云厝。今於十
方三世諸佛前。現在眾僧大眾前。誓心尅己。追自悔
責。又著中食論一卷。謂一則勢利滎名。二則妖妍靡
曼。三則甘旨肥濃。皆使心神昏惑不能得道。故聖人
禁此三事。有千僧會願文.慈悲論.禮佛願疏.捨身等
弘明集


陶弘景



弘景。字通明。秣陵人。母霍氏。夢兩天人手執香爐來
至其家。已而有娠。生弘景。宋末為諸王侍讀。齊永明
中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止句容句曲山華陽
洞天。號華陽真人。與梁武有舊。國家每有大事無不
咨詢。時謂山中宰相。年八十五無病而逝。諡貞白先
生。甞建菩提白塔于三茅山。又夢佛授記名勝力菩
薩。乃詣酇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臨終不用沐
浴。以大袈裟覆衾上蒙手足。弟子遵之。弘景撰書曰。
真誥有云。清虗裴真人有弟子三十四人。其十八人
學佛道。紫陽周真人弟子十五人四人解佛法。桐栢
山王子喬弟子廿五人。八人學習佛法梁書并三武論


阮孝緒



孝緒。陳留人。年十三通五經。十六丁家難。終喪入鐘
山聽講。甞以鹿林為精舍。環以林池杜絕交遊。世罕
得見。唯與裴子野交好。既卒。門人諡曰文貞處士。嘗
[004-0388c]
擬劉歆七略。遂著七錄。載內外圖書。其六曰佛法錄
南史


庾詵



詵。字彥寶。新野人。幼聰警。通經史。性嗜林泉。蔬食布
衣不治生業。武帝起兵詔為平西府記室。普通間詔
為黃門侍郎。皆不就。晚年遵釋教。宅內建道場。六時
禮誦。忽於夜後見一道人自稱願公。呼詵為上行先
生。授香而去。後四年。願公復來云。不可久住。言終而
亡。舉室咸聞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阿彌陀佛國矣。
武帝敬之。稱貞節先生南史


到溉



溉。字茂灌。到彥之曾孫。為吏部尚書。家居蔬食。虗室
草床。旁無姬侍。朝夕從僧禮誦。武帝為月致三淨饌。
所得俸祿皆充蔣山二寺。及卒。顏色如生。屈二指而
梁史


江淹



淹。字文通。齊武帝朝除侍郎。天監中遷金紫光祿大
夫。封醴陵侯。著無為論。略曰。有奕葉公子造無為先
生之門問曰。先生智德光融。道義清遠。無學不窺。無
事不達。至如釋迦三藏之典。李君道德之書。宣尼六
藝之文。百氏兼該之術。實萬古之師範。一時之高士。
先生乃嘉遁卷迹養德不仕。實縉紳之所鄙。先生笑
而應之曰。吾聞大人降迹廣樹慈悲。破生死之樊籠。
登涅槃之彼岸。闡三乘以誘物。去諸相以歸真。有智
[004-0389a]
者不見其去來。有心者莫知其終始。使得湛然常住。
永絕殊途。無變無遷。長祛百慮。恬然養神。以安志為
業。欲使自天祐之言無不利。舒卷隨取。進退自然。遁
逸無悶。幽居永貞。亦何榮乎。亦何鄙乎。子其得之吾
何失之。公子恧然逡巡而退弘明集


何敬叔



敬叔。東海人。仕梁為長城令。清廉不受禮遺。夏節至。
忽榜門受餉。數日中得米一千斛。悉以代貧人輸徂。
嘗得栴檀製為佛像。而無圓光。因夢沙門杖錫來曰。
何家有桐盾可求。翌日買之。何曰。君胡得知。敬叔以
夢告。何氏驚喜。遂與之南史并感通錄


後梁



都江陵。三主。三十三年。


宣帝



帝諱詧。昭明太子第三子。即位改元大定。召僧遷為
荊州大僧正。帝初封岳陽王。嘗鎮越州。重修甎木二
塔。先是沙門曇彥與許詢同造此塔。未就而詢亡。至
是彥年百二十歲。預告門人曰。許玄度來也。詧至鎮。
便詣寺訪塔。彥出召之曰。許玄度來何暮。昔日浮圖
今如故。彥遂以三昧力加之。詧即悟前身為許玄度
也。乃增廣其故宇。為母寶林夫人祈福。故號寶林寺
寺記并釋監


明帝



帝諱巋。即位改元天保。於荊州造天皇.陟屺.大明.寶
[004-0389b]
光.四望等寺辨正錄


佛法金湯編卷第四天台釋如惺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