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001 經律異相-梁-寶唱 (TKD)


[30-0876c]


[30-0876c]
經律異相卷第九外化菩薩部第二仙梁沙
門僧旻寶唱等集文殊
變金光首女令成醜壞一文殊
現身諸刹取鉢弘教二普賢
誓護五種法師三淨精
進化功德財久忍衆苦四樹提
摩納手出龍象五普施
求珠降伏海神以濟窮乏六重勝
王與女人一處爲阿難所譏七大薩
他婆渡海船壞煞身濟衆八端坐
山中鳥孺頂上子未能飛終不捨去九入海
採珠以濟貧苦十坐海
以救估客十一従地
踊出現長舌相十二牧牛
小兒善說般若義弘廣大乘十三文殊
變金光首女令成醜壞一上金
光首與長者子畏聞倶在遊觀園散
花燒香莊嚴伎樂時彼女人觀長者
子意以爲足文殊師利舊法云濡首化此女
身應時終亡顏色變惡眼耳鼻口膿
血流出身體癃爛不可復視靑蠅飛
來周匝共食時長者子見此女
[30-0877a]
經律異相苐九卷苐二張仙身變
壞如是怖懅不安欲求自歸濟脫是
患當従何所而免斯苦時文殊師利
童眞威神令園樹木自然出讃時長
者子聞樹讃頌歡喜踊躍善心卽生
以衣裓盛女人死屍棄藂樹間而捨
之去於是世尊欲以開化彼長者子
従身放光其明普照摩竭國界長者
子見如來威神巍巍心生歡喜其天
帝釋則在前立見長者子而歎之日
年少善緣獲得福利乃能見佛時彼
年少聞此酄讃卽與天帝倶詣佛所
帝釋天意華用與年少言可取此華
散如來上散已稽首佛足前住白言
今自歸佛及法聖衆有放逸女上金
光首實與戲樂詣遊觀園則於今日
顏貌變惡卽時壽終捨諸一切宗室
眷屬發大恐懼將无國王推問之耶
佛言且止時上金光首見長者子以
蒙開化隨従律教卽與伎樂徃詣佛
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時文殊師利
謂長者子日爲識此姉不答云巳知
之矣又問云何知乎於是長者子報
文殊師利而說頌日色者如聚
[30-0877b]
經律異相苐九卷苐三張仙
沬痛痒泡起湏幻想如野馬吾曉知
如是佛告阿難文殊師利乃徃古世
酄化此女使發道意吾本前世而酄
化之使發道意上金光首過九十二
百千刧當得作佛号寶光明長者子
當爲菩薩名德光耀其復作佛未滅
度時授德光耀菩薩之決乃般泥洹
号日持㷿出大淨法門經
文殊現身諸刹取鉢弘教二
有二百天子發菩薩心而未堅固皆
欲墮落各自念言佛法難得我等今
定不學菩薩不如取羅漢辟支佛而
般泥洹佛知是人可成菩薩而意中
退佛便化作一迦羅越持百味飯滿
鉢到佛前而便作礼以鉢上佛佛卽
受鉢文殊師利白言世尊當故報思
舎利弗疑卽便問佛佛卽以鉢捨地
其鉢便下沒過諸刹直過七十二恒
沙等刹土名日漚呵沙其佛号日光
明王今現在世其鉢於彼佛刹住止
空中亦無持者鉢所過諸佛刹其
侍者皆問於佛佛答上方有佛号釋
迦文鉢従彼來救護墮退菩薩意耳
[30-0877c]
經律異相苐九卷苐四張仙
佛語舎利弗行求鉢來舎利弗卽承
佛威神自以慧力以万三昧過万佛
刹都不見鉢従三昧起還白佛言求
之不見復遣目連亦復不見湏菩提
等五百尊者悉不能見彌勒菩薩又
不能見令文殊師利求鉢文殊師利
不起干坐卽入三昧以其右手指地
下行過諸佛刹莫不聞知所過刹土皆
爲震動凡諸刹土皆見文殊過七十
二恒河沙其臂上毛一一毛間有億
百千光明億百千蓮華一蓮華上有
坐菩薩悉歎釋迦文佛功德聲聞菩
薩及以佛土時釋迦文放足下光明
照下方過七十二恒河沙等刹見其
光明悉得摩仳低三昧文殊師利以
右手取鉢與無央數菩薩倶來鉢在
手中作礼授鉢佛謂舎利弗今爲汝
說過去刧事徃昔有佛号勇莫能勝
有比丘僧名曰慧王持鉢入惟致國
中分衛得百味飯尒時有尊者子名
離垢王爲乳母所抱在城門上其兒
遥見比丘而従抱下便徃趣之求其
飮食比丘卽以蜜餠授之其兒則食
[30-0878a]
經律異相苐九卷苐五張仙
知味甘美隨比丘行不顧乳母便隨
至勇莫能勝佛所爲佛作礼而坐一
面比丘以所持鉢食與是小兒令其
上佛兒便授佛佛食隨滿以是遍八
万四千比丘及菩薩万二千人各各
皆飽其兒所持食猶无減損佛以威
神令兒歡喜因従比丘受五戒法發
菩提心兒父毋求子爲佛作礼子白
父言我今巳得入菩薩法願作沙門
父毋卽聽吾等亦爲發心従汝佛言
慧正比丘文殊師利是其時兒者我
身是也如我身等不可稱數阿僧祗
刹土諸佛悉爲文殊師利之所發動
我等悉蒙文殊師利之恩其二百天
子卽時自念釋迦文佛爲文殊師利
之所發意自致成佛我等何爲懈怠
用是念故其心則堅出阿闍世王經上卷
普賢誓護五種法師三
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威德名聞與
大菩薩不可稱數従東方來所經諸
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衆伎樂又
與无數八部鬼神等大衆圍遶礼釋
迦牟尼佛白佛言我於寶威德上王
[30-0878b]
經律異相苐九卷苐六張仙佛國
遥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共來聽
受唯願世尊當爲說之佛告普賢若
有善男子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
後當得是法華經普賢菩薩言若有
行立懃誦此經思惟此經若人於此
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大菩薩衆倶
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
心亦爲供養法華經故還令通利見
者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卽得三
昧及陀羅尼若後惡世中四衆來求
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
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
滿三七日亦當現其人前而爲說法
出妙法蓮華経苐七卷淨精
進化功德財久忍衆苦四過去
刧時佛号廣光明菩薩行經云離垢光國王之子
名財功德菩薩行經云業首時年十六自恃
端政而生憍慢初不向佛恭敬礼拜
佛卽行籌誰能教化八万四千菩薩
无受籌者有一菩薩名淨精進言我
能卽時大千六反震動便徃王門
王子見之惡言訾毁以土坌面刀杖
瓦石而加其身菩薩尒時不瞋
[30-0878c]
經律異相苐九卷苐七張仙
不去心不疲厭經一千年受如是苦
過二万歲乃得至彼第二門下八万
四千年七日未滿方得至其第七門
下尒時王子見是菩薩便作是言道
士今來何所求索卽於菩薩生不思
議心云何是人終經尒時多受衆苦
而心不厭尒時菩薩知王子心巳自
調伏卽便說偈令徃詣佛尒時王子
卽捨王位在佛法中出家聽法如法
而住得无生忍尒時淨精進者我身
是也財功德者卽彌勒是出大集經第二十六
卷又出調伏王子道心經菩薩行經大
樹提摩納手出龍

象五樹提摩納在寶藏佛前右膝著
地長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我今發
无上菩提心成就善根於三乘法若
我所願得巳利者令我兩手自然而
出白色龍象佛神力故其兩手中卽
出龍象其色純白七處到地見是事
巳告言龍象汝等今者可昇虛空去
此不遠遍雨此界八德香水覺悟此
界一切衆生若有衆生得遇一渧聞
其香氣悉斷五蓋所謂婬欲瞋恚睡
眠掉
[30-0879a]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八張仙
戲疑是時龍象在虛空中周遊速疾
猶如力士善射放箭是二龍象所作
諸事悉成就巳復還來至摩納前住
時樹提見之心大歡喜出樹提摩納發菩提誓願經
普施求珠降伏海神以濟窮乏六
昔者菩薩従四姓生墮地卽曰衆生
万禍吾當濟之无明無法吾當除其
音聾令之聞見衆聖明範九親驚日
未聞咳幼而能言斯將非天龍鬼神
之靈乎當十之焉答曰吾爲上聖之
所化懷普明之智非彼衆妭愼无疑
矣言畢卽默親曰兒有亁坤弘潤之
志將非几夫乎名日普施年至十歲
佛諸典籍流俗衆術靡不貫綜辭親
濟衆布施貧乏親日吾有最富之上
名也尒可恣意對日不足乞作沙門
垂頼法服應器錫杖以斯濟衆父母
聽之周施教化經一大國國有豪姓
亦明衆書覩其儀容普施心性惔怕
淨若天金有上聖之表將爲世雄謂
普施曰吾有陋女願給箕帶答曰大
善湏吾還也卽附載度海上岸入山
到无人處遥覩銀城宮有毒蛇繞城
[30-0879b]
經律異相苐九卷苐九張仙七匝
體大百圍舉首相看普施念曰斯有
害心吾當興慈蛇毒卽滅垂首而眠
登首入城城中天神覩之欣豫日久
服聖德今來翔茲誠吾之願留三旬
普施以事委付近臣身受供饌時供
養畢以明月眞珠一枚送之珠明四
万里志願若發衆寶滿足若後得佛
願爲弟子普施曰可卽復前行覩黃
金城毒蛇圍城十有四匝巨軀倍前
舉首數丈普施復入慈定蛇卽垂首
登之入城中有天人相見歡喜日久
服靈耀翔茲甚善願留百八十曰吾
所供養過是辭退天人復以神珠一
枚送之明耀二十万里志之所願衆
寶滿中若子得道願爲弟子神足无
上卽復前進覩琉璃城又有毒蛇軀
以繞城二十一匝仰首瞋目當彼城
門復生慈定誓濟衆生毒歇垂首登
之入城天人欣喜如前請留三時願
供所志期竟辭退又送神珠明耀百
六十万里珠之所在衆寶尋従滿其
明内在志所欲无求不獲子得正覺
願爲弟子有最明之智日必獲
[30-0879c]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張仙尒願
普施得珠反其舊居海諸神僉會議
日吾等巨海唯斯三珠爲吾榮華道
士悉得吾等寧當都亡諸寶不失斯
珠海神化爲凡人當普施前日吾聞
仁者獲世上寶可得觀乎卽以示之
神搏手奪取普施日吾歷險跨海乃
獲斯寶欲濟困乏反爲斯神所見奪
乎曰爾還吾珠不者吾竭爾海神曰
巨海深廣孰能盡之天酄作風普施
曰吾於錠光佛前願得道力反覆衆
海指擢湏彌震天地移諸刹佛従吾
志吾今得之矣今尒鬼物絲髪之力
焉能遏吾正眞之勢乎卽併兩足摽
渫海水投鐵圍外遍淨天日吾昔於
錠光佛前聞其志願必爲世尊度吾
等衆生卽下助其渫水十分去八海神
怖曰斯水盡矣吾居壞也卽還其珠
尋路布施所過之國无復貧民處處諸
王无不改操以五戒十善爲國政法
開獄大赦潤逮衆生遂至得佛普施
我身是父者卽白淨王是母者卽吾
母舎妙是時道士女今裘夷是時銀
城中天者今阿難是金城大者
[30-0880a]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一張仙
目連是琉璃城天者舎利弗是出度无極
集第一卷又出賢愚
重勝王與女人一處爲阿難所

譏七阿難白佛憶念我昔入舎衛城
見重勝王菩薩與女人同床我謂犯
穢心用惟慮得无異人學梵行者於
如來教將无造見聞想念發斯語時
三千大千世界六反振動時重勝王
菩薩卽自踊身住於空中去地四丈
九尺報阿難日犯禁穢者寧能踊身
止虛空乎在如來前阿難投身卽自
悔過如何偏見求大龍短佛告阿難
彼女人者乃徃過去世爲重勝王百
生之偶宿情未拔貪重勝顏口發誓
言重勝王若與我願得遂所娛當従
其教時重勝王心知其念晨朝正服
入之其室卽時
頌曰我愚悖於欲諸佛所不歎能蠲恩
愛者得佛人
中上時女喜躍卽従坐起自投于地
歸命自責伏罪悔過爲重勝王而歎
頌曰吾巳離諸欲世尊之所歎節止恩
愛著願佛无上道前心之所想今自首
悔過
[30-0880b]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二張仙
傷愍詣羣生究竟發道意尒時重
勝王授彼女訣轉此女身後九十九
刧當得作佛号離无數百千所受如
出慧上菩薩經上卷大薩他
婆渡海船壞煞身濟衆八釋迦牟
尼佛爲菩薩時名大薩他婆當渡大
海惡風壞船語衆賈人捉我頭髪手
足當渡汝等人人捉巳以刀自煞大
海水法不停死屍卽時疾風吹至岸
出大智論第四卷菩薩端
坐山中鳥孺頂上子未能飛不捨去
九菩薩在
山慈心端坐思惟不動鳥孺頂上覺
鳥在頂懼卵墜落身不移搖捨身而
行彼處不動及鳥生翅但未能飛終
不捨去如是自知便說此偈若能辦
此事於天人中天能不觸嬈彼此德无
有上是故彼世尊最爲第一神故在道
塲處功德皆備具出僧伽羅刹經上卷入海採
珠以濟貧苦十吾従旡
數刧以來精進求道初無懈息自致
得佛超越九刧出彌勒前我念過去
時國人貧窮生怜愍心乃欲
[30-0880c]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三張仙
入海求如意珠衆人大會望風舉帆
詣海龍王従求頭上如意之珠龍王
聞其欲濟窮士卽以珠與時諸賈客
各各採寶悉皆具足乘船來還海中
諸龍及諸神鬼悉共議言此如意珠
海中上寶非世俗人所當獲者云何
損海益閻浮利誠可惜之當作方計
還奪其珠不可失之時諸龍鬼晝夜
圍遶欲奪其珠導師德尊如意珠力
不能奪之度海旣畢菩薩踊躍住於
海邊低頭下手呪願海神以珠繫頸
時海龍神因緣得便使珠墮海導師
感激吾行入海乘船涉難懃苦无量
乃得此寶當救衆乏於今海神反令
墮海勅邊侍人捉持器來吾卷海水
令至底泥不得珠者終不休懈卽便
卷水不惜壽命水自然趣悉入器中
諸海龍神見之懷懼此人威熱精進
之力誠非世有水不久竭卽持珠來
辭謝還之吾等卽尒相試不啚精進
力勢如是天上天下无能勝君導師
獲寶賷還國中使雨七寶以供天下
莫不安隱時導師者則我身是出生經第一

[30-0881a]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四張仙
坐海以救估客十一
昔者菩薩與五百商人入海採寶入
海數月獲寶重載將旋本土道逢飄
風雷電振地水神雲集四周若城眼中
出火波涌灌山衆人啼日吾等死矣
恐怖易色仰天求哀菩薩愴然心生
計曰吾之求佛但爲衆生耳海神所
惡死屍爲其危命濟衆斯乃開士之
尙業矣吾不以身血注海惡海神之
意者船人終不被于岸謂衆人日尒
等屬手相持幷援吾身衆人承命菩
薩卽引刀自害海神德焉漂舟上岸
衆人普濟船人抱屍號哭日斯必菩
薩非凡之徒也躃踊呼天寧令吾等
命殞于茲无喪上德之士矣其言眞
誠上感諸天天帝釋覩菩薩之弘慈
帝釋下日斯至德菩薩將爲聖雄今
自活之以天神藥灌其口中幷通塗
屍菩薩卽蘇忽起坐與衆相勞帝釋
以名寶滿其舟中千倍于前卽還本
土九親相見靡不歡悦賙窮濟乏惠
逮衆生顯宣佛經開化愚冥其國王
服菩薩德詣禀清化君仁臣忠率土
[30-0881b]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五張仙
持戒家有孝子國豐毒歇黎庶歡欣
終生天上長離衆苦菩薩累刧精進
不休遂至得佛煞身濟衆者吾身是
也天帝釋者彌勒是也五百商人者
今坐中五百應眞是也出煞身濟賈人經又出度无極集
従地踊出現長舌相十二
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従地
踊出一心合掌仰瞻尊顏而白佛言
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
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我等亦自欲
得是眞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
而供養之尒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
無量百千万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
及諸聲聞人非人等一切衆前出廣
長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无量色
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衆寶樹下師
子坐上諸佛亦復如是出法卷經第六卷
牧牛小兒善說般若義弘廣大乘十三
昔有比丘精進持戒初不毁犯住在
精舎所可諷誦是般若波羅蜜有聞
此比丘音聲莫不歡喜有一小兒始
年七歲城外牧牛遥聞比丘誦說經
聲尋聲詣寺聽聞卽解兒大歡喜便
[30-0881c]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六張仙問比
丘答不可意小兒反說其義甚妙昔
所希聞比丘聞之歎此小兒乃有智
慧非是凡人時兒卽去還至牛所所
牧牛犢散走入山兒尋其迹値虎被
害生長者家第一夫人作子夫人懷
妊口便能說般若波羅蜜従朝至暮
初不應息其長者家素不奉法恠此
夫人謂口妄語謂呼鬼病卜問譴祟
无能知者家中内外皆悉憂惶是時
比丘入城分衞詣長者門遥聞經聲
心甚喜悦卽問長者内中誰說深經
音聲微妙長者報言婦得鬼病晝夜
妄語口初不息比丘報言此非鬼病
但說深經甚有義理疑此夫人所懷
妊兒是佛弟子長者意解卽留比丘
與作飮食日月滿足乃産一男又無
惡露其兒適生叉手長跪說般若波
羅蜜夫人産巳還復如本如夢寤已
了无所識長者集僧覩兒說經初无
質礙是時衆僧各各一心觀此小兒
長者問言此爲何等比丘答曰眞佛
弟子愼莫驚疑好養育之此兒後大
當爲一切衆人作師吾等悉當
[30-0882a]
経律異相苐九卷苐十七張仙従其
啓受至七歲悉知微妙與衆超絕智
度无極諸比丘等皆従受學經中誤
脫有所短少皆爲刪定足其所乏兒
毎出入有所至止輒開化人使發大
乘長者家室内外大小五百人衆皆
従兒學發大乘意悉行佛事兒所敎
授城郭市里凡所開發无上道意者
八万四千承受弟子者五百人諸比
丘聞之意解志求大乘皆得法眼淨
佛告阿難是時小兒者吾身是也時
比丘者迦葉佛是也出小兒聞法卽解經經律
異相卷第九癸卯
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