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21 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明-道盛 (T)


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卷之九


門人 大成 大浩 大然 大充 較


茶筵法語



乙亥龍湖黃檗茶話



耳城潤光法師命門人素如輩特過圓通設茶請師
開示師曰你從法席來乃問我法耶素云不知師曰
不知解恁麼來素云乞大慈指示師曰聞潤法師說
法華經至何品也素云壽量師曰壽量作麼生素云
正是不知師召云大眾汝等遮立地底如何是壽量
聻鹿門法師云乞大師方便使初學始有入處師曰
參學人不得入處正以聽人說楞嚴便作大佛頂句
看說法華便作壽量句看聞宗師說機緣便作公案
句看更不向自巳本分上看何者是我大佛頂究竟
堅固何者是我眉間光本來壽量何者是我自巳本
分一段公案只管在冊子上意言分別計較有無是
非不知特地蹉過了也又安得有入處不見昔者疏
山問溈山承問和尚垂語云有句無句如藤倚樹設
使樹倒藤枯句歸何處值溈山方泥壁放下泥盤呵
呵大笑即歸方丈疏山忿然曰某三千里外賣布單
特來參問師何乃笑謔我也溈山命侍者與遮上座
布單錢令去異日遇獨眼龍為他點破在果疏山見
隻眼明招重舉此問招曰可使溈山笑轉新疏山大
徹曰元來溈山笑裏有刀大眾汝等似古人聞一句
言語便能自發疑情也無若是箇人見角知牛見煙
知火又那肯逐語生解且道疏山知得溈山語意也
無若知則不於此句更生枝節且不以溈山為謔若
不知卻聞此語又能發疑而舉一明三且於明招言
下悟溈山笑裏有刀汝等參學直須一言一事消歸
自巳本分果有下落不為三藏十二部破故紙埋沒
[009-0644b]
亦不為一千七百則爛葛藤紏殺故古人參到極處
如上百尺竿頭始有撒手進步斷送此命根也其或
不能拼捨言語文字知識情解之命根太煞頡滑安
得撲地折曝地碎哉我如此饒舌不過欲打艸驚蛇
耳眾中還有知痛痒者麼素云如何是蛇師曰你遮
死蛇不打眾禮拜而退。


西堂茶話



師與李太宰伯仲及毛克舉周更生馮西星諸公會
茶毛公問朝聞夕可之旨師舉如意示之曰諸公聞
麼眾無語師曰且聽一喻主人請客侍人取玉盃來
失手撲破眾客失色主人怡然不驚客歎其高致主
人曰此假玉盃也客復訝曰怪道不驚元來已先勘
破了也更請真玉盃看主人笑曰方撲破時真玉盃
巳儼然呈獻矣乃諸君自不具眼耳於是客皆感悟
毛公大喜曰靈源論參禪須死偷心今夕可撲破矣
太宰曰此一鉗鎚非同輕小不惟親見玅道亦使親
見孔子真正面目也。


北齋茶話



李公楫云昨與家伯快談何事師曰太宰云昔一名
公嘗言燈錄有禪師言解鄙淺者亦入之或有宰官
一時聰辨撞彩者亦入之此未必盡悟或為後人引
進乎予笑曰勘破此公也吾初會令侄公楫嘗舉二
祖安心話問予云如我等亦覓心了不可得使大師
曰為汝安心竟我等向不徹去予曰要人之偷心自
死耳使二祖不真到此而達磨亦決不如此也如孔
子呼參曾子曰唯子出看他師資之啄啐同時亦何
嘗弗思議哉更有一喻如君有十友偶托一誠信者
行事及返命彼語尚未完君即領之又托彼九友素
行詭異者彼雖語意條貫君心徹底不肯且再四徵
詰如公家斷案果有被告與干證俱是欺詐又不容
[009-0644c]
不窮奸辨偽以折伏其心也按彼名公正是自視聰
明而無實證乃疑古人亦猶巳也殊不知勘驗人之
真見豈在言語之工拙哉昔歸宗聞一僧自叫大悟
謂尼姑元是女人做宗即許之若非真見得此僧即
問一答十問十答百如香嚴之見溈山亦安肯輕放
過哉果真有悟解之人明眼者遠遠望見即賞識矣
又何待彼開口乎令伯爽然謂人決不可不遇真手
眼知識也楫感激曰此大師撾塗毒鼓斷千古命根
特先施我以法乳也敢自欺哉楫又問今人有專以
機鋒棒喝為向上宗旨者何如師曰是即是恐人多
錯認了機鋒棒喝也一居士聞法師談金剛忍辱波
羅蜜喜極歸家見小兒失跌啼哭士曰此處正好說
能所體空之無生忍也士愈說兒愈哭其妻窺見丈
夫不救兒且口喃喃地乃拈一火柴頭走出將地打
一下喝曰你如何跌我兒子聻兒見母打地便不哭
而起矣士忽踊叫曰今乃悟我老婆善談般若之無
生忍也師復曰知此意乎使此士他日學老婆拈火
柴頭打地又何異昔日之學法師談般若乎楫大喜
顧席中白臬惺公曰此大師真機鋒棒喝也真能殺
能活能縱能奪大權方便也真足破近世學老婆拈
火柴頭以為機鋒棒喝不作機鋒棒喝用者也幸記
之以示同參。


黃檗麈談茶話



師在黃檗與陳司寇以直二公圍爐司寇公問向於
此中用心不得明白何也師曰此正公不肯直下便
見要將心會道理故耳公急曰是是正以覿面隔一
重便不得見師曰世出世法皆有單刀直入之捷纔
著意言分別便惑亂也若欲與人解惑發智又須有
善巧方便耳如齊桓公與管仲出郊見鬼致疾及聞
皇子告敖言有見如此鬼者當霸桓公輾然一笑而
[009-0645a]
愈此非分別成疾復以意言釋疑乎予前日正以此
意作詩寄梅中丞公或管仲佯為不見而使之乎公
甚奇之因舉揚大年八角磨盤空裏走頌師曰公雖
是恁麼舉且道八角磨盤如何向空裏走聻公沉思
師曰向道要見直下便見不可向磨盤上安眼睛鼻
孔也公爽然喜極次日公曰昨深感大師示不肯直
下便見一語乃知往往皆是自不肯承當耳師曰承
當箇事亦不容易前者與李太宰談及彼令即當時
因唐宜之與言八識不肯信及臨終曰惜不能修書
與唐宜之言我今知有八識也予曰學貴乎自信此
正是知之為知之也若今人聞禪便謂知禪聞道便
謂知道此輩終身自障不得真見禪見道也若令即
者不知既不輕信若肯信則必有真知矣又安得此
人與之入此道哉陳公曰此正所謂當觀時節因緣
耳師曰古人謂時兩之化蓋亦因其種性成熟耳杜
詩云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若非欲覺雖每日聞
鐘熟能發深省哉即此欲覺二字乃千聖傳心之妙
如孔子呼曾子唯是欲覺之候也諸門人仍不覺耳
故能開悟者以中心之生意未發如桃仁杏仁之
在核中皆未有浸入之功薰發之力其仁中之枝葉
花果皆藏隱未得發現也故吾佛稱為悟無生法忍
忍者仁也藏也即如來藏心也以能藏萬法於一心
又能藏一心於萬法也即無生無不生之種智也即
至誠無息天命之性也即太極含二五之純粹精也
即歸根復命窅窅冥冥其中有精也不然貞下安能
復起元哉故參必須開示悟入此歸元之旨不然隨
照愈出而愈失宗矣公大喜曰欲覺與法忍數語誠
發千古未發師曰此亦因機指點耳種杏仁核正有
事在。


李長庚日世無不知看杏花者誰知一樹千花在
[009-0645b]
此核中之仁乎可惜見核而紙裏之耳吾師婆心
是誰知感。


壽昌諸山請茶話



師云日日日東上日日日西沒寒則普天寒熱則匝
地熱惟有大好山應時還及節且道只今是甚麼時
節聻噫一語喚回鸚鵡夢九霄奪得鳳凰歸珍重。


寶方茶話



舉雲門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拈山門向佛殿裏拈佛殿向燈籠上雪竇云乾坤之
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掛在壁上達磨大師覷不見
覷著即瞎卻眼師云遮二老漢撥亂乾坤即不無若
是安邦定國尚未夢見在秖如道盛今承寶方師翁
之力應得寶方受用又作麼生復云乾坤之內宇宙
之間中有一寶一體同觀龍蛇混雜凡聖交參噫無
限珍奇無用處前三三與後三三。


茶話



師舉長沙岑禪師有一秀才問曰弟子見千佛名經
秪見其名不知居何國土亦化度否沙云秀才曾到
黃鶴樓否才云到沙云崔顥題詩後亦有人繼作也
無才云無沙云秀才閒時題取一篇好復召大眾云
會遮秀才問麼青蛇口裏燄會遮長沙答麼黃蜂尾
上針雖然如是若有人如此問我壽昌但答他云今
日山中大眾禮千佛辛勤楚中廣上人聞予身外無
餘之說估自巳長衣設茶供眾山僧不著便待無人
時來與你將那一隊黧奴白牯一一按過且道壽昌
與長沙之答有同別也無若也會得仙人有待乘黃
鶴若也不會海客無心戀白鷗。


福山茶話司理黃元公請



何長白問七星橋還在南還在北師云日頭露出士
云落在何處師云碧沼重開黃司理問鄉開萬里一
[009-0645c]
步為初如何是最初一步師云天風醉花鳥進云如
何是途中事師云此句有人讀進云如何是門庭事
師云蓮花石上說機緣進云如何是堂奧中事師豎
一指進云到家後如何師云洞庭峰頂再相敘黃敬
授問福山茶還供得天下人喫麼師云白花浮出此
冰壺進云還有滋味也無師云兩腋風生便是仙進
云七碗喫不得時如何師云玉川子醉也進云如何
是趙州茶師云盧仝不肯喫進云喫後如何師云脫
骨換胎難張拱之問如何是朱槿移來釋梵宮師云
峭壁本無苔進云如何是老僧非是愛花紅師云灑
墨圖斑駁進云如何是花開花落渾閑事師云百萬
一時盡進云如何是秪要人知色是空師云舍情無
片言。


茶話



司理黃公問如何是後天一著師云拈出當陽句進
云如何是先天一著師云金鎚打不開進云莫躲在
混沌無記空裏麼師云凍雞未報家林曉進云天開
時如何師云隱隱行人過雪山進云地闢時如何師
云石筍穿雲路公舉手云謝答話師復問云垂條意
若何公云一株獨秀師云如何是一株獨秀進云開
花結果師云阿誰摘得進云請和尚喫茶師云莫顢
頇好張拱之問古人云無佛轉身和尚還有轉身處
也無師云不與外人知進云如何是泥佛轉身師云
水裏失錢河裏撈進云如何是金佛轉身師云火燄
頭上風車子進云如何是木佛轉身師云大斧劈了
手摩娑士禮拜師問大眾云還有未到此山者麼黃
公云秖有大師未曾到師云蒼苔古道行應遍進云
還記得舊時事也無師云落日寒泉聽不窮進云恁
麼則與大師同行也師云更有千峰最高處進云遮
裏不容大師師云此心期與故人同進云郤請大師
[009-0646a]
同住師云大好撞彩黃敬授云恁麼則大師被古人
句轉也師云且在腳跟後走著黃公云截斷腳跟時
如何師云逼逼地公云如何是夫子之文章師云滿
筵道火不燒唇進云如何是夫子之性道師云無限
清機如歷掌進云大師還見夫子也無師云鋸解秤
錘進云恁麼則大師無分也師云八字少一[必-心]敬授
問浩然之氣與凡有血氣是同是別師云漆桶中辨
取何長白云打破漆桶後如何師云土宿騎牛。


茶話



邑宰廖公因談青原山有掛角寺靈跡甚奇師乃云
善於名山掛角者莫若蘇東坡輩也如匡山東坡亭
雙徑東坡池西湖東坡堤之類何處非彼掛角哉至
於佛印住金山寺昔人以蘇公與佛印法戰不勝輸
玉帶鎮佛印山門蘇公亦自為詩云鈍根猶墮箭鋒
機殊不知蘇公慣用陷虎之計以一腰玉帶占了佛
印千古金山遮則公案孰能辨其勝負所以吾宗獨
貴有轉身活路耳廖公云請大師剖判師顧黃公及
諸孝廉云諸公各下一語看黃公云弟子前日作金
山語錄序有佛印以衲衣授記東坡東坡以玉帶授
記佛印甚矣東坡之善作賊也正協大師微旨師云
遮兩箇白拈賊須是山僧捉敗始得雖然中不容針
且置旁通車馬處捉得衣帶賊否諸公愕然異之師
云天地造化機權古今功名事業皆天下公物從上
佛祖出世為人宗旨及世間聖賢英傑或明取其名
或暗取其實以為自巳本分受用此非大白拈賊而
何黃公云今日遮裏著賊底也不少師云且道無位
真人是甚麼乾屎橛群公相顧師云羚羊又掛角去
也眾大笑。


臨川天寧寺茶話



朱長文長源齊寅生陳伯幾茶次文公問人人皆知
[009-0646b]
參禪一事直探根宗如何學人終日參不透徹何也
師云人人皆知是直探根宗爭奈探根宗之心不能
直捷深入耳此不但參禪即如子事父臣事君亦未
見有能直捷深入者也孔子嘗日臣之事君當以大
道若瑣屑數末之事則反辱君命與辱巳身也又安
能陳善閉邪而格君心之非哉如大舜之事頑父嚚
母友愛傲弟可謂真能事親而不見親有不是處秪
自怨慕號泣所以終至底豫文王天下有其二而服
事殷但曰天王聖明而小心翼翼雖至羑里而無不
敬於是感悟昏紂而釋其囚故夫子以大孝稱舜以
純至稱文皆歎美其能直心事親事君也故曰事父
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此一則唯舜
與文足以當事之一字世儒不達聖意以須幾諫又
安知事之至極自然底豫感悟何況孝子忠臣之心
一往直前秪知有君親可事不知有廩之可完井之
可浚羑里之囚昏亂之惡也臣子纔見得君父有不
是處便有弒父弒君之漸矣今之參禪學道秪愛用
知見情識去公案機鋒上領略卜度如何得深入門
庭堂奧而見本生之君父哉此旨唯吾曹洞祖師深
悟直指之宗故立如子事父如臣事君之旨以開示
世間出世間之後學必如是念念歸根心心得旨若
纔隨炤則失宗矣你不見倒剎竿青州衫廬陵米價
日面月面柏樹子麻三斤諸公案皆是直截根源不
容擬議而親見祖父於一吼俱盡乎諸公大喜曰此
不特為少林一脈直通元氣即舜文周孔乃於今日
始得見其真面孔也幸侍者記之使天下後世悟斯
旨者皆得致君親樂太平於大師言下矣。


諸縉紳請茶話



師云山僧逢人莫不箇箇說解脫法亦竟不得解脫
者何也良以全身坐在現成文字道理知見窠裏展
[009-0646c]
轉反側終是不得蹋翻窠臼如何得此身心與世法
出世法相解脫哉正如人欲運甕須身在甕外始運
得他動若將身坐在甕裏不惟甕運不動而甕被我
蹋定我又被甕關住元非是甕累我乃是我累甕也
今之治天下者纔有天下便為天下所累惟不有天
下則天下不為我累而我且運天下於掌上矣故唐
堯見得有天下便要以天下讓許由許由見得有天
下便恐天下所累故寧死而辭是二者皆以有天下
故有授受之累也及至於藐姑射山中見四子之無
所知始乃窅然而喪天下乃不期逍遙而自逍遙矣
故曰列子御風猶有所待若彼至人則又烏乎待哉
正以聖人無巳故無所待矣今之參禪欲了生死是
生死為何物乃若是黏皮綴骨繫識纏心之不可解
哉殊不知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則無非幻
矣而幻化又何從立乎諸公了知此意則我與公皆
是戲臺上人誰僧誰俗誰真誰假誰是誰非之有哉
諸公大喜曰此千古之大惑不消片語而解脫之也
婆心徹困曷勝傾倒。


靈谷茶話



師云諸公纔見堂中諸學人參究本分事麼二公云
近日視諸禪師從容恬密真覺得箇箇有入處相似
師云居士你知各人本分事麼既謂之本分事則不
假借分外一毫也平日不依名利恩愛則依文字理
解不依文字理解則依玄玅知見凡佛祖機緣公案
皆是依通識揣又安能蹋翻聖凡生死窠臼顯發本
分機用哉如近來江北富貴之家兵賊未亂時則奇
衣美食華堂嬌妾金寶珍玩車馬侍衛喜人呼老爺
相公跪拜叩頭及賊將臨城則求穿奴婢衣作乞丐
狀住破屋用惡器損其容貌歛其儀態痛恨人叫老
爺相公夫人小姐何故怕賊識其富貴美好欲索他
[009-0647a]
珍寶傷他性命。也即貧賤人平日喜富貴不能得。假
至此日有以奇異衣服換其垢弊者。亦必叫喚馳走。
何故。恐殺害之禍及身也。殊不知賊亂時之富貴珍
寶。秪能招賊兵害我四大幻身。太平時之富貴珍寶。
最能招貪欲害人萬劫慧命。世界之荒亂尚有靜平
之日。而自心之貪欲荒亂一念陷其心性。則隨業輪
轉千生萬劫。墮落異類慘殺之苦。無處可逃。自非逃
於佛祖域中聞解脫法參超悟禪。又孰能免一切生
死業惑哉。是故吾宗欲人參此本分禪者。正使自全
此本來法身慧命也。豈非天上天下大奇特機緣乎。


陜西鄧自親偕諸文學請茶話



鄧自親居士禮請。曰弟子陜西人。客南京。聞故土賊
亂。有老母不知存亡。雖亦久信佛法。不知如何始了
生死而度父母。乃痛哭流涕乞和尚大慈開示。師曰
居士還知遮痛心人底出處麼。若知得此人出處。則
父母故土雖歷歲月程途亦易到易見。若不知此人。
則現前不歷歲月程途本來面目卻是難見。且了不
得遮生死。若了不得遮生死。你即得見母親大哭一
場以盡百年孝養。亦須歸盡安得超他出生死哉。秖
如目連尊者。上得天堂入得地獄。必須先有一箇了
生死法。始度得他母。若無此法終是千生萬劫徒自
纏縛于生死恩愛。又何濟于大孝哉。你諸居士急宜
直下透徹始得。不見龐居士云。難難難十石油麻樹
上攤。龐婆云易易易百艸頭上祖師意。靈炤女云也
不難也不易饑時喫飯困時睡。你看他雖是塵勞中
人。卻能父子團圞說無生法。且道他說難說易是箇
甚麼。若以百艸頭邊饑餐困睡即是無生。則大地人
皆是無生也。又何難易之有。又何他父子如此提唱。
雖是極平嘗話。卻是極淆訛事。到遮裏也須著隻眼
始得。又不見孔子云。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
[009-0647b]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我見天下如此林林總
總差別雜亂亦不易均。縻一身之爵祿。為一家之欲
亦不易辭。拼性命之生死。白刃亦不易蹈。而聖人反
不為難。豈非中庸是天下古今人底安身立命之極
平嘗極奇特之事乎。先聖語言最簡最易。如揭日月
於中天但人不肯痛心參究。所以不得真實受用。以
致天下卒不可均。爵祿卒不可辭。白刃卒不可蹈。若
悟入此中庸平嘗之道。如饑餐困睡相似。則人事無
甚奇特。天下有何不可均。勢利無甚奇特。爵祿有何
不可辭。生死無甚奇特。白刃有何不可蹈。只此極平
嘗之道。人不肯參透。所以費卻許多奇特功能。終是
不可能也。若不親切透過此事。如何龐家父子炤耀
傳燈。拋家業于湘水。了生死於笑談。豈今人所謂平
嘗中庸之所能哉。正以天下古今之人輕易視此平
嘗。反使此中庸之道人鮮能也。諸居士欲了世法出
世法。可不參究自巳本來面目遮一著子。又何難均
天下辭爵祿蹈白刃。以了此平嘗生死性命哉。諸公
還知坐立儼然當機不昧底。與父母未生前底本自
平常原無一毫差別麼。復說偈云。少小離鄉老大回。
阿爺相遇復相猜。偶因傍客呼名姓。頓使從前眼豁
開。珍重。


徑山觀音殿除夕茶話



我等林下道人。當此除夜享清淨無為之福。是皆受
朝廷之恩澤。誰知有宴安鴆毒之害乎。方天下遭此
大變。民窮財盡慘殺不寧。當宁焦勞文武忘命千瘡
萬孔莫為救療。安得頓還元氣。使朝野甦息乎。即前
代名山古剎。往往為饑荒賊亂兵火所焚。即諸祖亦
常避難。如巖頭隱於渡子。石霜藏於瀏陽。慈明浮山
輩結伴參汾陽葉縣。直可謂赤身挨白刃。撒手跳懸
崖也。若不如是捨死忘生。安能破此生死牢關得出
[009-0647c]
身路。今參學人自巳無忘軀為法之心。只管去觀望
知識。看他有意於我無意於我。世間豈有如此拼生
死而求玅道者乎。使慈明浮山輩纔有一念觀望之
心。則早被他熱呵亂罵潑水撒灰斷送去三千里外。
安得頓悟臨濟之道迥出常情。往在靈谷。常與凌官
球倪樸菴諸公言。做行狀者。紀述將來自覺淡泊不
好看。百計搜求出數段要大聖大賢說不出底。忠臣
孝子行不出底。入在裏面纔成一篇文字。及乎自巳
為人生怕說一句難話。死怕行一步難事。半毫毛也
不敢惹著。既行時要如此好境好緣。如何做行狀。卻
又要如此險難怪異。豈非背馳其言行。而欲自欺欺
人乎。昔吳遠庵與予曰我南京宗風久寂。幸余集老
請博山和尚於天界開堂。引發多少人知有此本分
事。爭奈護法神不加被他。不知是他夙業否。今為山
東作巡撫事收在刑部獄裏。卻不退息人之信心乎。
予笑曰大好信心。公且道佛法有靈驗乎。吳大驚曰
莫是他錯因果乎。予曰是你錯因果也。吳益驚。予曰
誰教他要參博山和尚及諸方善知識禪。吳曰請大
師破我驚疑。予曰此正蘇子瞻所謂佛祖恐我難化
故。特遣於萬里之外折伏之也。公又安知非護法善
神感集老為法之心。欲以道法速成其參了生死禪
之行狀乎。集老既能參博山諸老禪。且試向刑部監
看。此刑部禪與諸知識禪是同是別。若是同。則參得
刑部禪。亦可參閻羅大王禪也。刑部禪是操兵演武
禪。閻王禪是輪刀上陣禪。刑部可以寬假。閻王不順
人情。又況閻羅王與牛頭阿旁多。是不通文字道理
佛法禪道者。諸大善知識尚可以著語呈解。拈古頌
古。棒喝機鋒相見。與他閻羅王獄卒相見一些也用
不著。只要你參他刀山劍樹禪。鑊湯爐炭禪。參得他
地獄極苦禪。庶幾可以參他佛祖向上禪也。諸公大
[009-0648a]
笑絕倒曰。此千古棒喝。使世出世人皆當透骨透髓
矣。汝等諸仁者到遮裏也須當真參了生死禪始得。
不則臘月三十夜易過。涅槃堂裏生死結交禪恰是
參不透也。汝等可不痛心驚覺此世出世法。當此大
難必如何始得透脫乎。果欲參透此禪。則當不惜皮
毛欲樂。便從今日做一箇能透萬死千難之人。免使
他日悔不曾做得真行狀。以致自陷於欺心之大罪
也。


觀音殿燈節夜茶筵垂示



師指花燈云見麼。南斗六北斗七。趙州喫茶口不濕。
當機誰肯便承當。甘如鴆酒毒如蜜。醉倒街頭李八
鬍。騎牛穿靴海底立。跛鱉踼碎須彌燈。白玉毫中黑
漆漆。徑山長老笑呵呵。千載惟有今夕吉。吾有正法
眼藏。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
付囑與摩訶露柱摩訶燈籠摩訶鴆酒摩訶蜂蜜。善
自護持。毋令斷絕。驚得他諸佛諸祖搖頭吐舌云。我
從本巳來未曾聞有如此奇特。我從本巳來未曾見
有如此奇特。復拍案云。急急如律。


胡洪胤盛高姚諸士雲蓮淨修禪侶請茶話



中峰大師云。參禪無秘訣。秪要生死切。須知遮一切
字便是斷生死命根剖如來藏性底金剛劍。從上佛
祖百千方便秪是拈提遮一切字。此外更無別法也。
人能痛切為發明生死性命則一切勇猛精進自不
待人教詔。所謂如輪刀上陣。一人與萬人敵。更不顧
生死危亡。所以能殺敵而自全性命。稍一不切則生
死性命皆落人手矣。可不切乎。今人不有真為生死
心。徒云我疑情發不起。殊不知此心若切即是話頭
即是疑情。即是金剛劍。即是大闡提也。到遮裏更有
何生死不破。何性命不透哉。我嘗與儒者云。夫子稱
詩可以興觀群怨。此怨之一字。即吾禪門疑情也。所
[009-0648b]
謂臣不得君。子不得父。乃至不得于朋友百姓皆此
自怨之疑情。孟子善于形容大舜謂如怨如慕如泣
如訴。此正是自怨自艾自起疑情曰我何以不得于
父母兄弟哉。非有怨恨于頑父嚚母與傲弟也。纔有
怨及父母兄弟則此自怨自艾之心終無以自悟亦
終不能感格其父母使底豫也參禪人不返求諸巳。
我如何不明我自巳性命。如何卻被妄想之所流轉。
畢竟我如何作得主。妄想生死又從何而有。只如此
痛切參去。更無第二人更無第二念。久久伎窮倆盡。
一旦頓斷命根便是大事了明也。今人參究而不悟
者。皆是為生死心不切。與不能久遠痛憤耳。非古人
言句話頭不能令人開悟也。如本艸綱目中上藥不
可枚舉。獨難者是久服二字。若能久服則無藥不靈
矣。今人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正是無痛切久遠之心。
又安能得大徹大悟如古人哉。


為宴林影竹松閣開遠及諸居士茶話



開遠因舉其師叔祖宴林與影竹之戒行精嚴。因財
立義有如寶訓之風杖人曰季札掛劍於徐墓能斷
人千古偷心亦足以義利風世如宴林與影竹如此
則於生死交際亦可穎脫矣。開遠當此奇窮不濫與
松閣之能力行堅忍則其他事之不敢自欺亦可知
也。世人嘗以貧賤不能苦守而為非義。又或因求慕
名利富貴恩愛迷倒喪心予謂人自負名利富貴恩
愛耳。如堯舜桀紂皆富有四海。貴為天子。彼則有德
有位。名震萬年。利澤永世。此則失德失位名穢帝王
利敗。今古此富貴名利何負於人。即如孔孟汲汲遑
遑不得君相而行其志。然皆不敢自濫於貧賤乃能
為千聖百王之師。此亦豈貧賤之能負人哉。總之能
不負自心則不負大義。亦不負富貴貧賤與名利恩
愛也。又嘗見父母子孫欲保其名利壽命皆以恩愛
[009-0648c]
之故。自能立心行義求福於天乃至割人難割。為人
難為。以開悟性命天道。乃成不世之大業者。此非以
恩愛度恩愛而出恩愛於生死性命乎。故杖人生平
秪教人悟此靈心為主。能使此心靈悟則盡大千法
界若聖若凡皆是全機大用。何更有心外之法為剩
物為留礙哉。諸人但能勇憤求明此心。不負此心。則
千聖不傳之玅。不待求人開示而自悟入矣。
[009-06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