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77 顯揚聖教論-唐-無著菩薩 (TKD)


[16-0050a]
學十二種分別者一差別分別
二生起分別三轉異分別四能治所
治分別五能引勝生定勝分別六順
法分別七補特伽羅分別八下中上
分別九瑜伽分別十作意分別十一
引發分別十二問答分別
差別分別者謂分別三學差別増上
戒學差別者如經中說若諸比丘尸
羅成就住守別解脫律儀軓則所行
悉皆具足於微細羅深見怖畏受學
學處名具戒者
此中尸羅成就住者謂於所受學處
身業無犯語業無犯不破不穴如是
尸羅成就住
守別解脫律儀者謂七衆尸羅名別
解脫律儀卽此尸羅衆差別故建立
多種律儀此中義者唯依比丘律儀
相說是名守別解脫律儀
[16-0050b]
軌則具足者謂或於威儀或於所作
或於方便修善品中軌則具足隨順
世間不違世間隨順毗柰耶不違毗
柰耶
云何於威儀中軓則具足隨順不違
世間及毗柰耶謂若是時是處應行
及如是應行卽於是時是處如是正
行不爲世間訶責譏毀及不爲聰慧
正至善人同法者持律者學律者訶
責譏毀如行住坐臥亦如是知
云何於所作中軌則具足隨順不違
世間及毗柰耶謂著衣服大小便利
用水齒大入村乞食迴還受用洗鉢
安置洗足敷具又復略作鉢業衣業
及餘所有如法作業是名所作如其
所應若是時是處應作及如是應作
卽於是時是處如是正作不爲世間
訶責譏毀及不爲聰慧正至善人同
法者持律者學律者訶責譏毀是名
於所作中軌則具足隨順不違世間
及毗柰耶
云何於方便修善品中軌則具足隨
順不違世間及毗柰耶謂讀誦經典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二張慶
[16-0050c]
和敬師長修承事業瞻侍疾患㸦起
慈心與欲宣說方便修習請問聽法
精勤无惰於諸聰慧同梵行者躬自
供事獎酄他人修行善品及爲宣說
深妙之法入靜密處結加跗坐諸如
是等及餘善法是名方便修諸善品
如是於方便修習如所說善品中若
是時是處應修及如是應修卽於是
時是處如是正修由如是修故不爲
世間訶責譏毀及不爲聰慧正至善
人同法者持律者學律者訶責譏毀
是名方便修善品中軌則具足隨順
不違世間及毗柰耶若如是相軓則
具足是名軌則具足
所行具足者謂五處非比丘所行何
等爲五一唱令家二婬女家三酤酒
家四王宮五旃荼羅羯恥那家及如
來餘所制不應行處除此餘是所行
如是以時行無過處是名所行具足
於微細罪深見怖畏者謂犯小隨小
學處犯巳可出者皆名微細罪復次
若犯巳少用功出者名微細罪若於
此中深見怖畏謂勿令我因此犯故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三張慶
[16-0051a]
便不堪任得所未得悟所未悟證所
未證勿復令我墮於惡趣起惡趣行
勿復令我後自悔責勿爲大師諸天
聰慧同梵行者以法訶責又勿令我
惡名稱等流布十方因見如是現法
後法不可樂事深生怖懼爲如是故
於小隨小學處乃至命難因緣終不
故犯設復失念或時犯巳疾疾悔過
如法而出如是名爲於微細罪深見
怖畏
受學學處者謂先受別解脫律儀時
由白四羯磨受具足故略巳得聞學
處體性及於別解脫經所說過一百
五十學處唯自誓受我當盡學一切
學處復従鄔波拕耶阿遮利耶及諸
共談論者㸦問難者數習近者善同
意者所數數聞巳又半月半月聞說
別解脫經由如是受一切學處故名
得別解脫律儀従是巳後於諸所善
學處无有毀犯設有毀犯卽如法出
若於先所誓受學處不善不達者應
如先所受復於鄔波拕耶阿遮利耶
等所數數請問聽受令善達解如尊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四張慶
[16-0051b]
所說不増不減善修學巳又無倒受
持若文若義如是名爲受學學處
如是廣說尸羅律儀差別巳若略說
彼義者謂此中薄伽梵以三種相顯
了戒薀一無失壞相二自體相三自
體功德相此中如前所說尸羅成就
住者此顯尸羅律儀无失壞相次言
守別解脫律儀者此顯自體相復言
軓則所行悉具足者此顯如所受別
解脫律儀觀他増上功德名稱相何
以故由他見此軓則所行具足相故
未信者信巳信者増長由未信者依
此信故心無輕毀無惡名聞若不尒
者雖具足尸羅由越軌則所行故則
无觀他増上德稱若翻於此則无過
失後言於微細罪深見怖畏受學學
處者此顯觀自増上功德名稱相何
以故雖復軌則所行具足故得觀他
増上功德名稱然毀尸羅巳由此因
緣或生惡趣或不堪任得所未得悟
所未悟證所未證若能於微細罪尙
見怖畏何况上品又受學學處由此
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又復堪任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五張慶
[16-0051c]
得所未得悟所未悟證所未證以是
緣故名尸羅律儀觀自増上功德名
稱相
復次此中薄伽梵顯三種尸羅性一
受尸羅性二出離尸羅性三修習尸
羅性初說尸羅成就住者此顯受尸
羅性次說守別解脫律儀者此顯出
離尸羅性何以故由別解脫律儀所
攝尸羅說名増上戒學依増上戒學
故能修増上心學及増上慧學由依
此故能令一切苦永盡出離如是出
離先依尸羅行然後方得是故別解
脫律儀說爲出離尸羅性後說軌則
所行悉皆具足於微細罪深見怖畏
受學學處者此顯修習尸羅性若依
如是相修習別解脫律儀尸羅者是
名修習善修習如是名爲増上戒學
差別分別
増上心學差別分別者若比丘離欲
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
慮具足住復尋伺寂靜内遍淨心一
趣性無尋无伺三摩地生喜樂第二
靜慮具足住復離喜故住捨念正知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六張慶
[16-0052a]
身受樂聖者宣說有捨念樂住第二
靜慮具足住復斷樂先巳斷苦及喜
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
具足住此差別義如前巳說是名
増上心學差別分別増上慧學差別
分別者若比丘於苦聖諦如實知苦
於集聖諦如實知集於苦滅聖諦如
實知滅於苦滅趣行聖諦如實知趣
行是名増上慧學差別分別
生起分別者謂由尸羅成就故无悔
由无悔故生悦生悦故心喜心喜故
身安身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
故觀如實觀如實故起猒起猒故離
欲離欲故解脫解脫故自謂我證解
脫復起如是智見我生巳盡梵行巳
立所作巳辦不受後有
轉以分別者謂或有増上戒學無増
上心無増上慧或有増上戒學増上
心學无増上慧若有増上慧學必有
増上戒及増上心
能治所治分別者謂増上戒學是煩
惱緾止息對治増上心學是煩惱緾
制伏對治増上慧學是煩惱隨眠永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七張慶
[16-0052b]
斷對治
能引勝生定勝分別者謂増上戒學
増上心學能引清淨地及清淨勝生
増上慧學能引出世決定勝德
順法分別者謂十種隨順學法一先
因二順教三如理方便四无間殷重
修五猛利樂欲六修持力七身心麤
重安息八數數觀察九无怯怖十无増
上慢先因者謂先世根熟及根成滿
順教者謂无倒次第之教如理方便
者謂如教修行如是修時能生正見
无間殷重修者謂如是方便時无空
過修習善品及至誠速疾引發善品
猛利樂欲者謂於増上解脫起證樂
欲念我何時證於衆聖具足住處修
持力者謂二因緣得修持力一性利
根故二長時純熟修故身心麤重安
息者若由身疲倦起身心麤重則易
奪威儀令得安息若由極尋伺起身
心麤重則内修寂靜令得安息若由
勵意極攝斂心及沉下心惽沉睡眠
緾起身心麤重則修慧觀及淨勝作
意令得安息若由自性未斷煩惱順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八張慶
[16-0052c]
煩惱品身心麤重隨逐不離則正修
聖道令得安息數數觀察者謂依尸
羅數數觀察惡作善作如實了知若
於惡作不爲不應捨離若於善作不
爲則應捨離若於惡作爲之則應捨
離若於善作爲之不應捨離如是觀
察作意増上力故數數觀察一切煩
惱巳斷未斷若知巳斷應深慶悦若
知未斷數數應修此對治道无怯怖
者謂於時時中應知應觀於法由不
知不觀不證入故生於怯怖心有萎
悴心有虛乏如是數數生時心不執
著除斷棄捨无増上慢者謂於所得
所悟所證中離増上慢不顚倒執於
巳得中起巳得想於巳悟中起巳悟
想於巳證中起巳證想如是十法樂
正修行諸學處者由初中後隨順學
處是故名爲隨順學法此十法中先
因一種隨順増上戒學最勝餘之九
種隨順増上心學増上慧學最勝
補特伽羅分別者謂此三學通諸異
生及見諦者下中上品分別者謂由
行故及方便故由行故者謂苦遲通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九張慶
[16-0053a]
行名下品學苦速通行及樂遲通行
名中品學樂速通行名上品學由方
便故者不殷重方便及不無間方便
修者名下品學隨一方便修者名中
品學具二方便修者名上品學
瑜伽分別者謂依四種瑜伽正學學
處一信二欲三正勤四方便
信者謂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
一忍可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
一觀法道理依處二信解人威德依處
欲者有四種欲一爲證得欲二爲問
論欲三爲證資糧欲四爲方便修欲
爲證得欲者如一行者於上解脫起
證樂欲廣說如前爲問論欲者如一
行者起證欲巳趣僧伽藍中詣有識
者同梵行者正行智者所爲聞所未
聞及巳聞者明淨故爲證資糧欲者
如有行人於尸羅律儀清淨中飮食
知量中覺悟方便中正知住中及進
上中起證樂欲爲方便修欲者謂於
無間方便中殷重方便中修聖道中
生希求作證樂欲
正勤者謂四種正勤一爲聞法故二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張慶
[16-0053b]
爲思惟故三爲修習故四爲障淨故
爲聞法故者謂爲聞所未聞及巳聞者
明淨故策勵於心方便修習所未委
處爲思惟故者如所聞法獨在靜處
思惟稱量觀察其義爲修習故者
謂處靜室數修止觀爲障淨故者謂
爲淨諸蓋晝夜精勤經行宴坐策勵
於心方便修習所未委處
方便者亦有四種謂守護尸羅及守
護諸根増上力故令根律儀清淨善
住於念由善住念故得不放逸守護
於心修習善法由不放逸故令其内
心與止相應及得増上慧觀察諸法
如是四種瑜伽分爲十六行此中由
信故信當得義由信當得義故於諸
善法起修作欲由修作欲故晝夜精
勤住於策勵堅固勇猛由正勤故攝
修方便爲令得所未得義故悟所未
悟義故證所未證義故是故此四種
法說名瑜伽
作意分別者謂了相等七種作意了
相作意者由作意故了達欲界麤相
及初靜慮靜相云何了達欲界麤相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一張慶
[16-0053c]
謂六種尋思諸欲過失一義二事三
相四品類五時六道理
尋思義者謂尋思諸欲多諸過患多
諸累惱多諸疫癘多諸灾撗如是諸
欲多諸過患乃至多諸灾撗是爲麤義
尋思提者謂或於内諸欲起於貪欲
或於外諸欲起於貪欲
尋思相者謂尋思自相及共相尋思
自相者謂此是煩惱欲此是事欲如
是諸欲或隨順樂或隨順苦或復隨順
不苦不樂隨順樂者是貪欲依處及
想心顚倒依處隨順苦者是瞋恚依
處及忿恨依處隨順不苦不樂者是
覆惱誑諂无慙無愧依處及見倒依
處如是諸欲或暴惡受之所隨行或
不暴惡受之所隨行如是名爲尋思
諸欲自相尋思共相者謂尋思諸欲
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平等平等隨逐
隨縳受用欲者雖復諸欲廣備亦應
解了是生苦等法此廣備欲湏更變
壞如是名爲尋思諸欲共相
尋思品類者謂尋思諸欲墮黑品類
如連鎖枯骨如穢叚肉如草炬火如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二張慶
[16-0054a]
一分炭火如蠎毒蛇如夢所見猶如
假借莊嚴之具如樹抄果又復尋思
一切有情受追求所作苦受親愛離
壞所作苦受无猒足所作苦受不自
在所作苦受惡行所作苦又薄伽梵
言我說習近諸欲有五過患一諸欲
少味二習近欲者多諸苦惱多諸過
患三習近欲者无猒無足无休無息
四習近欲者諸結増長五習近欲者
無惡不造又復聰慧正至善人以无
量門訶責諸欲謂此諸欲増染無猒
衆所共有非法顚倒諸惡行因増長
欲愛智者捨遠速疾散壞依於諸緣
放逸之地其性无常爲空爲虛誑失
之法如幻如化誘誑愚夫若現法欲
若後法欲若天上欲若人間欲一切
皆是魔之所行魔所住處又依彼欲
能令心生無量種種惡不善法謂貪
瞋恨等諸障㝵法諸聖弟子學學處
時能爲障㝵由如是等差別過失多
分尋思諸欲墮黑品類如是名爲尋
思品類
尋思時者謂於去來今世常恒相續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三張慶
[16-0054b]
尋思諸欲多諸累惱多諸灾撗多諸
過患如是名爲尋思於時
尋思道理者謂此諸欲由大資具由
大追求由大勞倦復由種種雜功業
處方得圓備成立増長雖復如是外
資生物増長成滿然其法尒速疾散
滅又復父母妻子奴婢諸作業者朋
友官僚兄弟親族等雖暫集會不久
散壞又復内身麤色四大所生糜飯
所長常棄穢惡澡浴按摩等雖復暫
治所生苦惱終是離散壞滅之法爲
治飢渴苦故受諸飯食爲治寒熱苦
惱及爲覆障可羞慙處受畜衣服爲
治惽睡逼苦及爲對治行住疲苦受
諸臥具爲治諸疾病苦受諸醫藥如
是諸欲皆爲治苦不應貪著唯除應
如重病所執治病之藥或依聖教尋
思如是如是諸欲麤相或復内自智
見發起或復尋思隨順道理或復尋
思諸欲自性无始世來法尒成就不思
議法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爲
尋思道理如是六種了知諸欲麤相
巳又復了知初靜慮靜相謂於初靜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四張慶
[16-0054c]
慮中无如欲界極麤重相由離如是
欲麤相故名初靜慮靜相如是名爲
了知初靜慮靜相由定地作意故了
知欲界麤相及初靜慮靜相是名了
相作意此中猶有聞思間雜應知
勝解作意者謂如其所應尋思了達
欲界麤相及初靜慮靜相不爲聞思
之所間雜純起修行勝解緣麤靜相
修習止觀修習之時如所尋思麤靜
之相數起勝解是故名爲勝解作意
遠離作意者謂多修習此種類故爲
欲斷除初分煩惱起對治道與断煩
惱能對治道倶生作意名遠離作意
攝樂作意者謂巳斷欲界初分煩惱
及巳遠離彼品麤重於後勝品斷及
遠離起於憙樂又於斷處見勝功德
證於少分遠離憙樂於時時中以淨
勝作意而自慶悦爲欲斷除惽沉睡
眠掉舉緾故是名攝樂作意觀察作
意者謂如是正修樂斷樂修巳善品
方便之所扶持令欲界繫諸煩惱緾
若行若住不復現行如是行者復自
思惟我此身中爲有貪欲爲无貪欲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五張慶
[16-0055a]
而於諸欲境不執受耶爲自觀察故
隨於一境思惟勝妙清淨之相而彼
行者由未盡斷諸隨眠故思惟如是
淨妙相時隨順染習趣向染習臨至
染習不住於捨亦不猒毀遮止違逆
行者尒時如是自知我於諸欲未正
遠離心未解脫故諸欲行繫攝我心
猶如持水法尒攝伏我今定當倍修
治道令餘隨眠無餘斷故倍復欣樂
勝斷勝修是名觀察作意
方便究竟作意者謂倍修習止品樂
斷樂修故雙修止觀數數觀察如是
行者修習對治時時觀察斷與未斷
令心遠離欲界煩惱繫縳此蹔時伏
離非是究竟永拔種子行者尒時得
初靜慮方便道究竟一切煩惱對治
作意是名方便究竟作意
方便究竟果作意者謂従此後无間
由前因緣故證入根本初靜慮定此
根本初靜慮倶生作意是名方便究
竟果作意如初靜慮有七種作意如
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
非想處定如其所應盡當知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六張慶
[16-0055b]
復次麤相者謂於一切下地従欲界
乃至無所有處略有三種諸下地法
而可猒離應知一極苦住性二極不
寂靜住性三極短壽住性
引發分別者謂四種引發一果引發
二離欲引發三轉根引發四勝德引發
問答分別者謂無量門問答分別今
少顯示問増上戒學云何不清淨云
何清淨答有十種因戒不清淨何者
爲十一初不如法受尸羅律儀二極
沉下三極浮散四放逸懈怠所攝五
發起邪願六犯軓則攝七犯邪命攝
八墮於二邊九不能出離十違越所受
初不如法受尸羅律儀者如有一人
或避王逼惱或避强賊之所逼惱或
避債主逼惱或因恐怖逼惱或怖不
活等故出家受戒不爲營修聖道不
爲清淨梵行不爲自調伏不爲自寂
靜不爲自涅槃諸如是等是爲不如
受尸羅律儀
極沉下者如有一人無慙无愧悔心
微劣其性慢緩於諸學處慢緩修習
如是名極沉下極浮散者如有一人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七張慶
[16-0055c]
僻執所受非處生悔於不應悔處而
生悔故於他人所非處而生陵蔑之
心及損害心數習不捨如是名極浮
散放逸懈怠所攝者如有一人於過
去世巳有違犯由忘念故而不如法
起於對治如是於未來現在起於違
犯由忘念故而不如法起於對治先
亦不起猛勵樂欲當於禁戒終不違
犯謂我當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
如所應行如所應住令無所犯又復
如是行如是住應可犯者而有毀犯
此人於前中後際及先時所作倶隨
行時皆現成就於放逸故又執睡眠
及與偃息以之爲樂慢緩嬾惰不樂
修營於梵行智人身不供侍如是名
爲放逸懈怠所攝
發起邪願者如有一人發起邪願行
於梵行謂我今所修戒禁梵行當爲
天主或作餘天或復樂欲利養尊敬
謂従他人求諸利養及與尊敬或唯
願證利養尊敬如是名爲發起邪願
犯軌則攝者如有一人於諸威儀或
於所作或於方便修善品中如前所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八張慶
[16-0056a]
說凡有所行違於世間越毗柰耶如
是名爲犯軌則攝
犯邪命攝者如有一人爲性大欲及
不知足難養難滿又以非法求覔一
切衣服飮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
餘資具不以法故此人爲求衣服飮
食等因顯巳功德故於他人前詐現
非其自性及非串習威儀又現諸根
靜無有掉動意令他人謂巳有德
當有所施及以供事謂衣服飮食諸
坐臥具病緣醫藥及餘資具身業給
使又復此人形貌躁惡發言麤獷無
所忌憚嚴飾其身稱揚巳名及與種
姓或復多聞或廣持法爲得利養及
恭敬故而爲他人宣說諸佛及佛弟
子所演之法或自說巳實有功德或
少増益或令他人稱顯異相爲求多
勝衣服飮食及餘沙門種種資具雖
復衣服无所闕少故現受用弊壞衣
服意令信我長者居士知闕少故便
多施與上妙衣服如衣服餘沙門資
命之具亦復如是又於信敬婆羅門
諸長者所不得如所欲物或是所無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十九張慶
[16-0056b]
或是受用不可與故而便逼切訶罵
求索或得下劣之物輕毀退還對施
主前說如是語咄善男子有餘善男
子善女人若比於汝族姓下劣資財
貧匱尙能捨施如是如是妙可意物
况汝於彼族姓高勝富有財産而以
如是鄙可惡物施於我耶諸如是等
或依詐現威儀或依非法言說或依
稱顯異相或依逼切訶罵或依以利
比引於利非法求覔衣服飮食坐臥
之具病緣醫藥及餘資具不以法求
是謂邪命如是名爲犯邪命攝
墮二邊者如有一人樂著受用諸欲
妙樂従他而得衣服等具或如法或
不如法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而受用
之此謂一邊又如一人修自苦行無
量種種苦事煎迫其身受行種種極
苦禁戒或依處棘刺或依處灰或依
於杵或依於板或依髑髏或復蹲住
或修蹲定或復事火乃至日三或復
處水乃至日三或翹一足視日隨轉
諸如是等及餘修自苦行是第二邊
如是名爲墮於二邊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二十張慶
[16-0056c]
不能出離者如有一人執見尸羅及
餘禁戒謂唯修習尸羅禁戒當得清
淨解脫出離又復執見善守善淨諸
外道戒當得清淨解脫出離如是二
種非究竟淨故不能出離如是名爲
不能出離違越所受者如有一人都
無羞恥曾不顧惜沙門儀範違毀禁
戒行諸惡法内懷朽爛隨順下流如
穢蝸虡螺音狗行非沙門稱沙門無
梵行稱梵行者如是名爲違越所受
由是十因増上戒學而不清淨若翻
此者是則清淨
増上心學淨不淨義者如攝事品清
淨靜慮中說又由此清淨故増上慧
學清淨應知如是等類問答分別无量
無邊准義應知
菩提五種分別者一種性二方便三
時四證覺五解脫
種性者聲聞菩提依鈍根種性獨覺
菩提依中根種性無上正等菩提依
利根種性
方便者聲聞菩提由行六處善巧方
便獨覺菩提由多分行甚深緣起善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二十一張慶
[16-0057a]
巧方便無上正等菩提由五明處善
巧方便
時者聲聞菩提極少三生修行而得
獨覺菩提由百大刧修行而得无上
正等菩提由三大刧阿僧企耶修行
而得
證覺者聲聞菩提由師證覺獨覺菩
提唯誓自利无師證覺无上正等菩
提自利利他無師證覺
解脫者聲聞菩提獨覺菩提所證轉
依解脫煩惱障解脫身攝无上正等菩
提所證轉依解脫一切煩惱障及所
知障解脫身攝及法身攝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顯揚聖教論卷苐七苐二十二張慶
[16-0057b]
顯揚聖教論卷苐八慶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