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77 顯揚聖教論-唐-無著菩薩 (TKD)


[16-0002b]
顯揚聖教論卷第一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事品第一
善逝善說妙三身無畏无流證教法
上乘眞實牟尼子我今至誠先讃礼
稽首次敬大慈尊將紹種智法王位
無依世間所歸趣宣說瑜伽師地者
昔我無著従彼聞今當錯綜地中要
顯揚聖教慈悲故文約義周而易曉
攝事淨義成善巧無常苦空與無性
現觀瑜伽不思議攝勝決擇十一
[16-0002c]
一切界雜染諦依止覺分補特伽羅果
諸功德九事
論曰一切者有五法捻攝菩薩藏何
等爲五頌曰
心心所有色不相應无爲
論曰心者謂心意識差別名也問何
等爲識答識有八種謂阿頼耶識眼
耳鼻舌身識意及意識
阿頼耶識者謂先世所作増長業煩
惱爲緣無始時來戲論熏習爲因所
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爲體此識能執
受了別色根根所依處及戲論熏習
於一切時一類生滅不可了知又能
執持了別外噐世界與不苦不樂受
等相應一向无覆無記與轉識等作
所依因與染淨轉識受等倶轉能増
長有染轉識等爲業及能損減清淨
轉識等爲業云何知有此識如薄伽
梵說无明所覆愛結所繫愚夫感得
有識之身此言顯有異熟阿頼耶識
又說如五種子此則名爲有取之識
此言顯有一切種子阿頼耶識又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
[16-0003a]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爲我
眼識者謂従阿頼耶識種子所生依
於眼根與彼倶轉緣色境界了別爲
性如薄伽梵說内眼處不壞外色處
現前及彼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
眼識得生又說緣眼及色眼識得生
如是應知乃至身識此中差別者謂
各依自根各緣自境各別了別一切
應引如前二經
意者謂従阿頼耶識種子所生還緣
彼識我癡我愛我我所執我慢相應
或翻彼相應於一切時恃舉爲行或
平等行與彼倶轉了別爲性如薄伽
梵說内意處不壞外法處現前及彼
所生作意正起如是所生意識得生
意識者謂従阿頼耶識種子所生依
於意根與彼倶轉緣一切共不共法
爲境了別爲性心所有法者謂若法
従阿頼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
心倶轉相應彼復云何謂遍行有五
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
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
有十一一信二慙三愧四無貪五
[16-0003b]
瞋六無癡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
十捨十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瞋
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隨煩惱有二
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
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慙十二無
愧十三惛沉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
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心
亂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惡作二
睡眠三尋四伺
作意者謂従阿頼耶識種子所生依
心所起與心倶轉相應動心爲體引
心爲業由此與心同緣一境故說和
合非不和合如經中說若於此作意
卽於此了別若於此了別卽於此作
意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合此二
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如是說心
心法行不可思議又說由彼所生作
意正起如是所生眼等識生
觸者謂三事和合分別爲體受依爲
業如經說有六觸身又說眼色爲緣
能起眼識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有
所觸又說觸爲受緣受者謂領納爲
體愛緣爲業如經說有六受身又
[16-0003c]
受爲愛緣
想者謂名句文身熏習爲緣従阿頼
耶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倶轉
相應取相爲體發言議爲業如經說
有六想身又說如其所想而起言議
思者謂令心造作得失倶非意業爲
體或爲和合或爲別離或爲隨與或
爲貪愛或爲瞋恚或爲棄捨或起尋
伺或復爲起身語二業或爲染汙或
爲清淨行善不善非二爲業如經說
有六思身又說當知我說今六觸處
卽前世思所造故業
欲者謂於所樂境希望爲體勤依爲
業如經說欲爲一切諸法根本
勝解者謂於決定境如其所應印解
爲體不可引轉爲業如經說我等今
者心生勝解是内六處必定無我
念者謂於串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爲
體等持所依爲業如經說諸念與隨
念別念及憶不忘不失法心明記
爲性
等持者謂於所觀境專住一緣爲體
令心不散智依爲業如經說諸令心
顯揚聖教論卷苐
[16-0004a]
住與等住安住近住及定住不亂不
散攝寂止等持心住一緣性
慧者謂卽於所觀境簡擇爲體如理
不如理非如理非不如理悟人所知爲
業如經說簡擇諸法最極簡擇極簡
擇法遍了近了黠了通達審察聰叡
覺明慧行毗鉢舎那
信者謂於有體有德有能心淨忍可
爲體斷不信障爲業能得菩提資糧
圓滿爲業利益自他爲業能趣善道
爲業増長淨信爲業如經說於如來
所起堅固信
慙者謂依自増上及法増上羞恥過
惡爲體斷无慙障爲業如前乃至増
長慙爲業如經說慙於所慙乃至廣說
愧者謂依世増上羞恥過惡爲體斷
無愧障爲業如前乃至増長愧爲業
如經說愧於所愧乃至廣說
無貪者謂於有有具猒離無執不藏
不愛无著爲體能斷貪障爲業如前乃
至増長无貪爲業如經說无貪善根
無瞋者謂於諸有情心无損害慈愍
爲體能斷瞋障爲業如前乃至増
[16-0004b]
無瞋爲業如經說無瞋善根
無癡者謂正了眞實爲體能斷癡障
爲業如前乃至増長無癡爲業如經
說无癡善根精進者謂心勇無惰不
自輕賤爲體斷懈怠障爲業如前乃
至増長精進爲業如經說起精進住
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軘
輕安者謂遠離麁重身心調畼爲體
斷麁重障爲業如前乃至能増長輕
安爲業如經說適悦於意身及心安
不放逸者謂捻攝無貪无瞋無癡精
進爲體依此能斷惡不善法及能修
彼對治善法斷放逸障爲業如前乃
至増長不放逸爲業如經說所有无
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根
捨者謂捻攝无貪無瞋无癡精進爲
體依此捨故得心平等得心正直心
無發動斷發動障爲業如前乃至増
長捨爲業由不放逸除遣染法由彼
捨故於巳除遣不染汙住如經說爲
除貪憂心依止捨
不害者謂由不惱害諸有情故悲哀
惻愴愍物爲體能斷害障爲業如前

[16-0004c]
乃至増長不害爲業如經說由不害
故知彼聰叡乃至廣說貪者謂於五
取薀愛樂覆藏保著爲體或是倶生
或分別起能障无貪爲業障得菩提
資糧圓滿爲業損害自他爲業能趣
惡道爲業増長貪欲爲業如經說諸
有貪愛者爲貪所伏蔽
瞋者謂於有情欲興損害爲體或是
倶生或分別起能障无瞋爲業如前
乃至増長瞋恚爲業如經說諸有瞋
恚者爲瞋所伏蔽慢者謂以他方巳
計我爲勝我等我劣令心恃舉爲體
或是倶生或分別起能障无慢爲業
如前乃至増長慢爲業如經說三種
慢類我勝慢類我等慢類我劣慢類
无明者謂不正了眞實爲體或是倶
生或分別起能障正了爲業如前乃
至増長无明爲業如經說諸有愚癡
者无明所伏蔽
見者謂五見爲體一薩迦耶見謂於
五取薀計我我所染汙慧爲體或是
倶生或分別起能障无我無顚倒解
爲業如前乃至増長薩迦耶見爲業
[16-0005a]
如經說如是知見永斷三結謂身見
戒禁取疑二邊執見謂於五取薀執
計斷常染汙慧爲體或是俱生或分
別起能障无常無顚倒解爲業如前
乃至増長邊執見爲業如經說迦多
衍那一切世間依止二種或有或無
三邪見謂謗因謗果或謗功用或壞
實事染汙慧爲體唯分別起能障正
見爲業如前乃至増長邪見爲業如
經說有邪見者所執皆倒乃至廣說
四見取謂於前三見及見所依薀計
最勝上及與第一染汙慧爲體唯分
別起能障苦及不淨无顚倒解爲業
如前乃至増長見取爲業如經說於
自所見取執堅住乃至廣說五戒禁
取謂於前諸見及見所依薀計爲清
淨解脫出離染汙慧爲體唯分別起
能障如前无顚倒解爲業如前乃至
増長戒禁取爲業如經說取結所繫
疑者謂於諸諦猶豫不決爲體唯分
別起能障無疑爲業如前乃至増長
疑爲業如經說猶豫者疑
忿者謂於現在違緣令心憤發爲體
[16-0005b]
能障無瞋爲業乃至増長忿爲業
恨者謂於過去違緣結怨不捨爲體
能障无瞋爲業乃至増長恨爲業
覆者謂於過犯若他諌誨若不諌誨
秘所作惡爲體能障發露悔過爲業
乃至増長覆爲業
惱者謂於過犯若他諌誨便發麁言
心暴不忍爲體能障善友爲業乃至
増長惱爲業嫉者謂於他所有功德
名譽恭敬利養心妬不悦爲體能障
慈仁爲業乃至増長嫉爲業慳者謂
積聚悋著爲體能障无貪爲業乃至
増長慳爲業
誑者謂爲惑亂他現不實事心詭爲
體能障愛敬爲業乃至増長誑爲業
諂者謂爲欺彼故詐現恭順心曲爲
體能障愛敬爲業乃至増長諂爲
業如經說忿恨覆惱嫉慳誑
諂憍者謂暫獲世間興盛等事心恃
高舉無所忌憚爲體能障猒離爲業
乃至増長憍爲業如經說无正聞愚
夫見少年無病壽命等暫住而廣生
憍逸乃至廣
[16-0005c]
害者謂逼惱有情无悲無愍无哀無
憐無惻爲體能障不害爲業乃至増
長害爲業如經說諸有害者必損惱他
无慙者謂於日及法二種増上不恥
過惡爲體能障慙爲業乃至増長无
慙爲業如經說不慙所慙无慙生起
惡不善法乃至廣說无愧者謂於世
増上不恥過惡爲體能障愧爲業乃
至増長无愧爲業如經說不愧所愧
無愧生起惡不善法乃至廣說
惛沉者謂依身麁重甘執不進以爲
樂故令心沉沒爲體能障毗鉢舎那
爲業乃至増長惛沉爲業如經說此
人生起身意惛沉掉舉者謂依不正
尋求或復追念曾所經見戲樂等事
心不靜息爲體能障奢摩他爲業乃
至増長掉舉爲業如經說汝爲掉動
亦復高舉乃至廣說
不信者謂於有體有德有能心不淨
信爲體障信爲業乃至増長不信爲
業如經說若人不住不淨信心終無
退失所有善法乃至廣說
懈怠者謂耽著睡眠倚臥樂故怖畏
[16-0006a]
升進自輕蔑故心不勉勵爲體能障
發起正勤爲業乃至増長懈怠爲業
如經說若有懈怠必退正勤乃至廣說
放逸者謂捻貪瞋癡懈怠爲體由依
此故心不制正惡不善法及不修習
彼對治法障不放逸爲業乃至増長
放逸爲業如經說夫放逸者是生死
迹乃至廣說
失念者謂於乆所作所說所思若法
若義染汙不記爲體障不忘念爲業
乃至増長失念爲業如經說謂失念
者無所能爲乃至廣說心亂者謂於
所修善心不喜樂爲依止故馳散外
緣爲體能障等持爲業乃至増長心
亂爲業如經說若於五欲其心散亂
流轉不息乃至廣說
不正知者謂於身語意行不正了住
染汙慧爲體能障正知爲業乃至増
長不正知爲業如經說有失念者住
不正知乃至廣說惡作者謂於巳作
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變
爲體能障奢摩他爲業乃至増長惡
作爲業如經說若懷追悔則不安隱
[16-0006b]
乃至廣說
睡眠者謂略攝於心不自在轉爲體
能障毗鉢舎那爲業乃至増長睡眠
爲業如經說貪著睡眠味如大魚所呑
尋者謂或時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
慧於法推求散行外境令心麁轉爲
體障心内淨爲業乃至増長尋爲業
伺者謂従阿頼耶識種子所生依心
所起與心俱轉相應於所尋法略行
外境令心細轉爲體餘如尋說乃至
増長伺爲業由此與心同緣一境故
說和合非不和合如薄伽梵說若於
此伺察卽於此了別若於此了別卽
於此伺察是故此二恒和合非不和
合此之二法不可施設離別殊異復
如是說心心法行不可思議證有此
二阿笈摩者如薄伽梵說由依尋伺
故發起言說非无尋伺
諸心法中略不說者如其所應廣說
應知如識與心法不可思議是諸心
法展轉相望應知亦尒
色者有十五種謂地水火風眼耳鼻舌
身色聲香味觸一分及法處所攝色
顯揚聖教論卷苐一
[16-0006c]
地有二種一内二外内謂各別身内
眼等五根及彼居處之所依止堅鞕
所攝有執受性復有増上積集所謂
髮毛爪齒塵垢皮肉筋骨脈等諸不
淨物是内地體形叚受用爲業外謂
各別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堅鞕
所攝非執受性復有増上積集所謂
礫石丘山樹林甎等水等灾起彼尋
壞滅是外地體形叚受用爲業依持
受用爲業破壞受用爲業對治資養
爲業
水亦二種一内二外内謂各別身内
眼等五根及彼居處之所依止濕潤
所攝有執受性復有増上積集所謂
洟淚涎汙膏髓痰等諸不淨物是内
水體潤澤聚集受用爲業外謂各別
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濕潤所攝
非執受性復有増上積集所謂泉源
溪沼巨壑洪流等火等灾起彼尋消
竭是外水體依持受用爲業變壞受
用爲業對治資養爲業火亦二種一
内二外内謂各別身内眼等五根及
彼居處之所依止煖熱所攝有執受
[16-0007a]
性復有増上積集所謂能令有情遍
溫増熱乂能消化凡所飮噉諸如是
等是内火體成熟和合受用爲業外
謂各別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煖
熱所攝非執受性復有増上積集所
謂炎燎村城蔓延洲渚乃至空逈无
依故滅或鑚木擊石種種求火此火
生已不乆灰燼是外火體變壞受用
爲業對治資養爲業風亦二種一内
二外内謂各別身内眼等五根及彼
居處之所依止輕動所攝有執受性
復有増上積集所謂上下撗行入出
氣息諸如是等是内風體發動作事
受用爲業外謂各別身外色等五境
之所依止輕動所攝非執受性復有
増上積集所謂摧破山崖偃伏林木
等彼旣散壞无依故靜若求風者動
衣揺扇其不動揺無緣故息諸如是
等是外風體依持受用爲業變壞受
用爲業對治資養爲業
眼謂一切種子阿頼耶識之所執受
四大所造色爲境界緣色境識之所
依止淨色爲體色薀所攝无見有對
[16-0007b]
性如眼如是耳鼻舌身亦尒此中差
別者謂各行自境緣自境識之所依止
色謂眼所行境眼識所緣四大所造
若顯色若形色若表色爲體色薀所
攝有見有對此復三種謂妙不妙及
倶相違彼復云何謂靑黃赤白如是
等顯色長短方圓麁細高不正及不
正煙雲塵霧光影明闇若空一顯色
若彼影像之色是名爲色
聲謂耳所行境耳識所緣四大所造
可聞音爲體色薀所攝无見有對此
復三種謂可意不可意及倶相違或
因手等相擊出聲或由尋伺扣絃拊
革或依世俗或爲養命或宣畼法義
而起言說或依託崖谷而發響聲如
是若自相若分別若響音是名爲聲
香謂鼻所行境鼻識所緣四大所造
可齅物爲體色薀所攝无見有對性
此復三種謂好香惡香及倶非香彼
復云何所謂根莖皮葉花果煙末等
香若倶生若和合若變異是名爲香
味謂舌所行境舌識所緣四大所造
可嘗物爲體色薀所攝无見有對性
[16-0007c]
此復三種謂甘不甘及倶相違彼復
云何所謂酥油沙糖石蜜熟果等味
若倶生若和合若變異是名爲味觸
一分謂身所行境身識所緣四大所
造可觸物爲體色薀所攝无見有對
性此復三種謂妙不妙及倶相違彼
復云何所謂歰滑輕重緩急軟冷飢
渴飽悶强弱癢病老死疲息粘勇或
緣光澤或不光澤或緣堅實或不堅
實或緣執縳或緣増聚或緣乖違或
緣和順若倶生若和合若變異是名
觸一分
法處所攝色謂一切時意所行境色
薀所攝无見無對此復三種謂律儀
色不律儀色及三摩地所行境色律
儀色云何謂防護身語業者由彼増
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不現行法建
立色性不律儀色云何謂不防護身
語業者由彼増上造作心心法故依
彼現行法建立色性三摩地所行境
色云何謂由下中上三摩地倶轉相
應心心法故起彼所緣影像色性及
彼所作成就色性是名法處所攝色
[16-0008a]
心不相應行者謂諸行與心不相應
於心心法及色法分位假施設性不
可施設與心等法若一若異彼復差
別有二十四種謂得无想定滅盡定
无想天命根衆同分生老住無常名
身句身文身異生性流轉定異相應
次第勢速時方數和合不和合復有
諸餘如是種類差別應知得者此復
三種一諸行種子所攝相續差別性
二自在生起相續差別性三自相生
起相續差別性无想定者謂已離遍
淨欲未離上地欲觀想如病如癕如
箭唯无想天寂靜微妙由於无想天
起出離想作意前方便故不恒現行
心心法滅性滅盡定者謂已離無所
有處欲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或復
上進或入無想定或復上進由起暫
息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緣不恒
現行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諸心心
法滅性天想天者謂先於此間得無
想定由此後生無想有情天處不恒
現行諸心心法滅性命根者謂先業
所引異熟六處住時決定性衆同分
[16-0008b]
者謂諸有情㸦相似性異生性者此
有二種一愚夫異生性二無聞異生
性愚夫異生性者謂无始世來有情
身中愚夫之性无聞異生性者謂如
來法外諸邪道性生者謂諸行自相
發起性老者謂諸行前後變異性住者
謂諸行生時相續不斷性无常者謂
諸行自相生後滅壞性名身者謂詮
諸行等法自體想号假立性句身者
謂聚集諸名顯染淨義言說所依性
文身者謂前二所依字性流轉者謂
諸行因果相續不斷性定異者謂諸
行因果各異性相應者謂諸行因果
相稱性勢速者謂諸行流轉迅疾性
次第者謂諸行一一次第流轉性時
者謂諸行展轉新新生滅性方者謂
諸色行遍分齊性數者謂諸行等各
別相續體相流轉性和合者謂諸行
緣會性不和合者謂諸行緣乖性无
爲者此有八種謂虛空非擇滅擇滅
不動想受滅善法眞如不善法眞如
无記法眞如虛空者謂諸心心法所
緣外色對治境界性非擇滅者謂顯
[16-0008c]
因緣不會於其中間諸行不起滅而
非離繫性擇滅者謂由慧方便有漏
諸行畢竟不起滅而是離繫性不動
者謂離遍淨欲得第四靜慮於其中
間苦樂離繫性想受滅者謂離无所
有處欲入滅盡定於其中間不恒現行
心心法及恒行一分心心法滅而離
繫性善不善无記法眞如者謂於善
不善無記法中清淨境界性復
次如是五法復有三相應知一増益
相二増益所起相三法性相増益相
者謂諸法中遍計所執自性増益所
起相者謂諸法中如其所應依他起
自性法性相者謂諸法中圓成實自
性如是巳說一切界今當說頌日界
謂欲色等及與三千界論
日界有二種一欲等三界二三千世
界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謂未離欲地
雜衆煩惱諸薀差別二色界謂巳離
欲地雜衆煩惱諸薀差別三无色界
謂離色欲地雜衆煩惱諸薀差別如
是三界復有五種差別應知一相差
別二麁重差別三方處差別四受顯
[16-0009a]
用差別五任持差別相差別者謂欲
界中色多相不鮮淨相種種雜相色
界中色少相鮮淨相非種種雜相无
色界中雖无業所生色而有定所生
色無見无對又欲界中有苦受相應
相瞋恚相應相多隨煩惱相應相色
無色界中有苦受不相應相瞋恚不
相應相少隨煩惱相應相麁重差別
者謂欲界中麁重麁而損害色无色
界中麁重細而不損害方處差別者
謂欲界居下方色界居上方无色界
無方處受用差別者謂欲界受用外
門境界色无色界受用内門境界任
持差別者謂欲廛諸薀依四食住色
无色廛諸薀依三食住三千世界者
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世
界謂一日月之所照臨名一世界如
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蘇迷盧山
王千南贍部洲千東毗提訶洲千西
瞿陀尼洲千北拘盧洲千四大王衆
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覩史多
天千樂變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
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復千小千世
[16-0009b]
界名爲第二中千世界復千中千世
界名爲第三大千世界問何因緣故
小千世界名爲卑小答猶如特牛斷
去兩角以缺減故名爲卑小如是梵
世已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
故名卑小如是三千世界三灾所壞
謂火水風灾復有三種三灾之頂謂
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彼第四靜慮諸
天法尒與所居宮倶起倶滅復有中
三刧起所謂飢馑疫病刀兵二十中
刧世間正壞二十中刧壞巳而住二
十中刧世間正成二十中刧成巳而
住如是合有八十中刧名爲大刧譬
如天雨適猶車軸無有間斷従空而
注如是東方无邊世界無有間斷或
成或壞或有正壞或壞巳住或有正
成或成巳住如是乃至十方世界
如是巳說界雜染今當說頌日
煩惱業生性雜染相應知
論日雜染性有三種一煩惱雜染二
業雜染三生雜染煩惱雜染者謂一
切煩惱及隨煩惱合名煩惱雜染煩
惱者略有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
[16-0009c]
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
瞋八無明九慢十疑或復二種一見
所斷二修所斷或復三種一欲界繫
二色界繫三无色界繫復有七種顚
倒行一邪解行二不解行三非解非
不解行四執邪解行五彼因依處行
六彼怖生行七任運起行邪解行者
所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於所知
事起邪執故不解行者所謂无明非
解非不解行者所謂疑也執邪解行
者所謂見取戒禁取及於諸見所起
貪等彼因依處行者謂見苦集所斷
彼怖生行者謂見滅道所斷任運起
行者謂修所斷見所斷見所斷有百一
十二煩惱修所斷有十六煩惱如是見
修所斷合有一百二十八煩惱如是煩
惱雜染種種義差別故立種種名所
謂結縳隨眠隨煩惱緾暴流軘取繫
蓋株杌垢燒害箭所有惡行漏匱熱
惱鬪諍熾然火稠林拘㝵如是等義
名差別
業雜染者謂或因煩惱所生或因煩
惱緣助善法所生如其所應三界所
[16-0010a]
攝身業語業意業此復二種一思二
思所起此業差別復有多種欲界所
攝名福非福色无色界所攝名爲不
動復有引業謂作及増長能引種種
有情世間及噐世間果及異熟復有
生業謂前所引助令生故
生雜染者謂因煩惱及業故生因生
故苦苦復多種謂胎藏所迫苦老病
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與麁重行倶生長苦數死生苦生諸
難苦是名爲生
顯揚聖教論卷第一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16-0010b]
顯揚聖教論卷苐二慶
無著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事品第一之二
如是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