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47 黃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李駉 (HFL)


[001-001a]
黄帝八十一難經序籍一
可以生人可以殺人莫若兵與刑然兵刑乃
顯然之生殺人皆可得而見醫乃隱然之生
殺人不可得而見年來妄一男子耳不聞難
素之語口不誦難素之文濫稱醫人妄用藥
餌誤之於尺寸之脉何啻乎尺寸之兵差之
於輕重之劑有甚於輕重之刑予業儒未效
惟祖醫是習不揆所學嘗集解王叔和脉訣
矣嘗句解幼幼歌矣如八十一難經乃越人
授桑君之秘術尤非膚淺者所能測其秘隨
[001-001b]
句箋解義不容辭敬以十先生補注爲宗祖
言言有訓字字有釋必欲學醫君子口誦心
惟以我之生觀彼之生自必能回生起死矣
何至有實實虚虚醫殺之譏吁醫有生人之
功如此豈不賢於兵刑之生殺哉時大宋咸
淳五年歲次巳巳孟春臨川晞范子李駉子
桂自序





[001-002a]
黄帝八十一難經注義圖序論
黄帝八十一難經盧國秦越人所撰史記列
傳曰扁鵲者姓秦氏名越人楊雄所謂扁鵲
盧人是也假設問答以釋疑難之義凡八十
一篇故謂之八十一難經醫經之興始於黄
帝故繫之黄帝焉以明其義皆有所受之而
非私智曲說也今世所傳雖有吕廣楊玄操
注釋皆淺陋闊咯而又汨之以異端之說近
代爲之注者率多蕪雜無足觀焉是故難經
奥旨闇而不彰醫者莫能資其說以施世也
[001-002b]
余讀其書輒妄意古人言爲之義解又於終
篇撮其大法合以素問論而圖之而楊玄操
之注有害義理者指摘而詳辨焉然後切脉
之綱要粲然可觀醫者考之可以審是非而
闢邪說矣
   三焦榮衛陰陽之圖
  原氣靜者爲原氣/動者爲二焦燥熱燥熱/在上肺大陽皮毛/心小腸血脉
 天地之中所谓/命也火𣺝三焦/脾胃肌肉
  胃氣靜者爲胃氣/動者爲榮衛風寒風寒/在下肝膽筋臈/腎膀胱骨髓
[001-003a]
   五藏三部陰陽圖
  五藏 心肺 脾 腎肝
  三部 寸 關 尺
  陰陽 陽也 陰陽之中 陰也
   三部脉圖
   爲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
   爲下部法人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
   爲中部法地主鬲下至臍上之有疾
   九候脉圖
   浮心肺俱浮脾脉在中腎肝俱沉
[001-003b]
   浮少肺俱浮脾脉在中腎肝俱沉
   浮心肺俱浮脾脉在中腎肝俱沉
   傷寒陰陽盛虚脉病之圖
  浮爲陽盛太過故也浮爲陰虚不及故也陰部反/見陽脉此陽乘陰
 寸脉浮寸者陽也/脉當微浮尺脉沉尺者陰也/脉當微沉
  沉爲陽虚不及故也陽部反/見陰脉此陰乘陽沉爲陰盛太過故也
  陽盛外熱頭痛煩滿/汗之即死陰盛外熱火候不通故/十之而俞
 陽病熱陽勝則身/熱無汗陰病寒陰勝則多/汗身寒
  陽虚外寒四肢逆冷故/汗岀而愈陰盛内寒小腹急痛/故下之死
   虚實藏府陰陽脉圖
[001-004a]
 虚數爲陽數者府也實浮爲陽心肺俱浮
 爲素問曰精氣奪則虚/難經曰脉需者爲虚素問曰邪氣之則實/難經曰脉牢着則實
 陰遲爲陰遲者藏也陽沉爲陰腎肝俱沉
 濇爲陰肺者陽中之陰也故其脉浮而濇/濇甚者肺脉也微濇者大腸脉也
 大爲陽心者陽中之陽也故其脉浮而大/大甚者心脉也微大者小腸脉也
 中緩腰者隂陽之中而以虚爲體者也故其脉/中而緩緩甚者脾脉也微緩者胃脉也
 弦爲陽脉者陰中之陽也故其脉沉而弦/弦甚者肝脉也弦微者膽脉也
 小爲陰腎者陰中之陰也故其脉沉而小/小甚者腎脉也微小者膀胱脉也
   虚實脉生死圖
 虚氣來虚微是謂不及病在内
[001-004b]
 實氣來實强是謂太過病在外
   數者府也遲者藏也
     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
肝脉弦長至曰五至曰死六至曰命
     絶此至之脉也一呼一至曰離
     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
     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絶此損脉
     也
心脉浮大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
脾脉中緩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爲適
[001-005a]
肺脉短濇 得病也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爲
腎脉沉小 病欲甚也一呼五至一吸五至
     其人當困一呼六至一吸六至
     爲死脉也
   内境侧面圖






[001-005b]



楊玄操注難經曰左手寸口者心與小腸脉
之所出也尺中者腎與膀胱脉之所出也右
手寸口者肺與大腸脉之所出也關上者脾
與胃脉之所出也尺中者命門與三焦脉之
所出也假令左手寸口脉浮者小腸脉也沉
[001-006a]
者心之脉也此說始於脉法讚而其詳見於
脉經說誤謂寸爲寸口因又增關上尺爲尺
寸口關上尺中仲景/亦有是言未敢爲非變亂脉法無所考據
後世雖名醫間出然蔽於所習而莫有辯有
失者遂不能别知五藏之脉虚實藏府脉圖
加詧焉
   内境正面圖




[001-006b]



   內境背面圖





   
[001-007a]
    天地陰陽升降始終之圖








  二難畫圖此二難以下畫/圖皆下注圖也
凡此以下畫圖内黑白道以分陰陽終始其
[001-007b]
天門地户人門鬼門是陰陽升降關格門户


其氣口人迎左右神門是呼吸上下尺寸關
格門户
 陰氣始於立秋陽氣終於立冬
 陰氣終於立夏陽氣始於立春
   手足陰陽流注始終之圖






[001-008a]




  尺寸陰陽隨呼吸岀入上引始終圖
陰爲裏隨呼至寸内






[001-008b]
陽爲表隨吸至尺外









[001-009a]











[001-009b]



   三難畫圖
凡診脉於掌後約文宻排三指頭半指之前
爲寸内陽中之陽半指之後爲寸外陽中之
陰第二指半指之前爲關上陽半指後關下
[001-010a]
陰第三指半指之前尺外陽半指之後爲尺
内陰寸外陽浮散寸内陰浮大關上陽弦長
關下陰弦緊尺外陽沉滑尺内陰沉濡此左
手脉之陰陽察其脉狀明其覆溢






此圖明其人迎氣口左右神門寸尺關前
[001-010b]
關後一分接按素問云人迎氣口在頸法
蠏天地要會始終之門戶






[001-011a]




   十八難畫圖
 舊經注云手心主心包絡脉也手少陽三
 焦脉也故合爲左手中部足太陰脾脉也
 足陽明胃脉也故合爲右手中部此經作
 如此分别若依脉經配三部又與此不同
 也


[001-011b]
舊經有此前注抵誤具列此圖以正其文
 楊氏曰手心主心包絡脉手少陽三焦脉
 也故合爲左手上部足太陰脾脉也足陽
 明胃脉也故合爲左手中部此經作如此
 分别若依脉經配三部又與此不同夫此
 法楊氏不能明其理故言不同也是師將
 三部反到配合五行六氣而言之師謂此
 寸尺反到又問三部各何所主說云上部
 法天主胸以上至頭有疾中部法人主鬲
 下至臍上有疾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
[001-012a]
 有疾故言審而次之者也又王叔和將自
 左寸逆行言之曰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女人反此
 背看之尺脉/第三同斷病蓋兩尺反到同主臍以下至
 足有疾故扁鵲云審而次之王叔和云用
 心子細須尋趂
   右手診候





[001-012b]
   左手診候
   








[001-013a]











[001-013b]




   第六十七難井滎俞經合圖此圖明/其經絡
   始終五藏/六府之原
手厥陰心包絡之經起於中衝穴在手中指
之端去爪甲如韭葉是也終於天地穴在腋
下乳後一寸著脅肋間是也
[001-014a]











[001-014b]
手太陰肺之經起於少商穴在手大指内側
去爪甲角是也終於中府穴在雲門下一寸
乳上三肋間是也
手陽明大腸之經起於商陽穴在手大指次
指之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是也終於迎香穴
在鼻孔旁禾髎上是也





[001-015a]






手太陽小腸之經起於少澤穴在手小指之
端去爪甲下一分是也終於聽宫穴在耳内
珠子上是也
手少陽二焦之經起於關衝在手小措次指


[001-015b]
之側去爪甲多如韭葉是也終於耳門穴在
耳前起肉缺者是也





靈極經云少陰無侖不病平言外經病也是
治外不治內也故少陰眞心應君火之位故
不治內而治外也
[001-016a]






手少陰眞心之經起說少衡宂在手小指内
側去爪甲如韭葉是也終於極泉穴在聲内
腋下筋間動脉是也
足厥陰肝之經起於大敦穴在足大指之端
去爪甲如韭葉是也終於期門穴在不容旁
[001-016b]
一寸五分二肋端是也









[001-017a]



足陽明胃之經也起於厲兊穴在足大指次
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是也終於頭維穴
在中額角髮際本神旁一寸/五分是也
足太陽膀胱之經起於睛明穴在目内眥淚
孔邊是也終於至陰穴在足小指外側去爪
甲如韭葉是也



[001-017b]





足少陰腎之經起於泉穴在足心䧟中屈足
卷指宛宛中是也終於俞府穴在璇璣旁二
[001-018a]
寸巨骨穴是也
足少陽膽之經起於竅陰穴在足小指次指
之端如韭葉是也終於瞳子髎穴在目外眥
五分







[001-018b]



足太陰脾之經起於隱白穴在足大指内側
之間去爪甲角如韭葉是也終於大包穴在
淵腋下三寸九肋間是也




[001-019a]
黄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卷之一
    盧國秦越人撰
    臨川晞范子李駉子埜句解
   經脉診候論第一
一難曰
 第一首詰難而問曰
十二經皆有動脉
 經者徑也常也常行之徑路也手三陰三
 陽足三陰三陽心手少陰經小腸手太陽
 經肝足厥陰經膽足少陽經腎足少陰經
[001-019b]
 膀胱足太陽經肺手太陰經大腸手陽明
 經脾足太陰經胃足陽明經心包絡手厥
 陰經三焦手少陽經巳上十二經皆有形
 動之脉息
獨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
謂也
 去魚際骨一寸名曰寸口肝心脾肺腎爲
 五藏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爲六腑獨
 取用寸口一部以斷决藏府或死或生或
 吉或凶之法度其說如何謂者說也
[001-020a]
然寸口者脉之大要會手太陰之脉動也
 此寸口正指右手寸口手太陰脉也脉會
 大淵大淵穴名十二經緊要都會之所手
 太陰脉所動之處
人一呼脉行三寸
 呼者因陽出一呼之間行太陽少陽陽明
 經計三寸
一吸脉行三寸
 吸者隨陰入一吸之間行太陰少陰厥陰
 經計三寸
[001-020b]
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天地陰陽升降定息周於六甲日月曉昏
 亦然人呼吸上下六氣周身故定息六寸
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
 經脉一周計二百七十息經脉五十周計
 人一日一夜共一萬三千五百息數
脉行五十度周於身
 脉息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共五
 十度周徧於身體之間
漏水下百刻
[001-021a]
 銅壺貯水下百十二時辰刻漏一時計八
 刻十二時計百刻一日一夜漏刻盡天眀
 日出
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爲一
周也
 榮爲血屬陰榮行脉中衛爲氣屬陽衛行
 脉外氣血寤行於身寐行於藏晝夜休息
 無有止時二百七十息脉行十六丈二尺
 應漏水二刻一萬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
 一十丈應漏水百刻行陽二十五度行陰
[001-021b]
 二十五度乃刻漏之度數一周者乃周徧
 於一日一夜也
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
 陽脉出行二十五度陰脉入行二十五度
 共五十度榮衛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
 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
 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
 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注手太陰
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

[001-022a]
 寸口乃始於右手肺經肺大腸至胃脾脾
 至心小腸小腸至膀胱腎腎至心包絡三
 焦三焦至膽肝而終終而復始於肺故診
 視法度必取於寸口以斷死生吉凶也
二難曰
 第二首詰難而問曰
脉有尺寸何謂也
 脉有尺部有寸部其說如何
然尺寸者脉之大要會也
 寸爲陽部乃陽要會之處尺爲陰部乃陰
[001-022b]
 要會之處此脉之大要會實在尺寸
從關至尺是尺内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
是寸口内陽之所治也
 關部爲陰陽之關津關前爲陽關後爲陰
 從關至尺澤穴當一尺是尺部内陰之所
 治也尺部脉見一寸耳而言尺者是其根
 也從關至魚際骨是寸口内陽之所治也
 寸口長一寸而脉見九分也
故分寸爲尺分尺爲寸
 互以尺寸分之便知寸口尺部
[001-023a]
故陰得尺内一寸陽得寸内九分
 陰數耦地數十故陰部得尺内一寸陽數
 奇天數九故陽部得寸内九分
故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陽氣生於尺而動於寸陰氣生於寸而動
 於尺是以法陽氣始生於立春上至芒種
 之節其數九三陽王於前法寸内九分而
 浮夏至之節其氣下行至立冬而終其數
 十三陰王於後法尺内一寸而沉此陽中
 陰陽始終也陰氣復從立秋而生下冬至
[001-023b]
 之節其數十冬至之後隨少陽上行至立
 夏之節其數九此陰中陰陽始終也尺寸
 各有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
三難曰
 同前
脉有太過
 脉息有太過其部位
有不及
 有不及其部位
有陰陽相乘
[001-024a]
 有陰脉乗陽部有陽脉乗陰部
有覆
 覆行之脉從關至尺澤
有溢
 盈溢之脉從寸口盈溢上至魚際骨
有關有格
 關閉也格拒也陰氣太盛陽氣不得營故
 曰鬲陽氣太盛陰氣不得營故曰關陰陽
 俱盛不得相營故曰關鬲
何謂也
[001-024b]
 其說如何
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
 陽氣生於尺而動於寸關前名寸口是陽
 氣動作之處
脉當九分而浮
 陽數奇其數九陽脉浮故寸口脉九分而
 浮
過者法曰太過
 過者脉過九分出一寸又寸脉本浮又加
 實大爲太過脉
[001-025a]
减者法曰不及
 減者脉不及九分至八分七分六分也又
 陽脉本浮輕手而按之損至而小爲不及
遂上魚爲溢
 上魚際骨爲脉盈溢浮而實大上魚爲陽
 溢浮而損小者陽不及也陽不及則陰入
 乘之爲陰溢
爲外關内格
 外關者内脉不得出曰不及亦曰陰乗脉
 内格者外脉不得入曰太過曰溢脉
[001-025b]
此陰乘之脉也
 此是陰脉乘於陽部之脉
關以後者陰之動也
 陰生於寸而動於尺關後爲尺部是陰氣
 動作之處
脉當一寸而沉
 陰數耦其數十陰脉沉故尺脉當一寸而
 沉
過者法曰太過
 過者脉岀過一寸至一寸二分三分四分
[001-026a]
 五分也尺脉本沉重手按之又加實大爲
 陰太過
減者法曰不及
 減者脉不滿一寸止見八分七分六分又
 陰脉本沉而濡重手按之損至而小爲陰
 不及
遂入尺爲覆
 覆行之脉從關至尺澤穴脉見一寸其於
 伏行不見也沉之損小是陰不及陰不及
 則陽入乘之名曰陽覆又内關外格
[001-026b]
爲内關外格
 内關者外脉不得入爲陰不及則陽入乘
 之外格者内脉不得出爲陰太過又爲陽
 覆
此陽乘之脉
 此是陰脉乗於陽部之脉
故曰覆溢
 諸陰不足陽入乘之爲覆諸陽不足陰入
 乗之爲溢
是其眞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001-027a]
 眞藏脉是獨見本藏脉者皆死偏陽偏陰
 亦死
四難曰脉有陰陽之法何謂也
 脉有陰有陽其法度如何
然呼出心與肺
 心肺在鬲上藏中之陽呼者因陽岀故呼
 之氣岀於心肺
吸入腎與肝
 肝腎在鬲下藏中之陰吸者隨陰入故吸
 之氣入於腎肝
[001-027b]
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脉在中
 脾者中州上有心肺下有腎肝故呼吸中
 間乃脾也脾胃倉廪之官主受五穀穀谷
 也谷空也脾受穀味以爲呼吸之本
浮者陽也
 浮脉循皮膚血脉之間在肌肉之上此爲
 陽脉
沉者陰也
 沉脉循行帖筋輔骨此爲陰脉
故曰陰陽也
[001-028a]
 總言浮陽沉陰之脉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心象火於外獨明故心脉浮肺象金於位
 獨高故肺脉浮二者皆浮何以辯别
浮而大散者心也
 浮而大散方是心脉大者是藏脉散者是
 府脉
浮而短澀者肺也
 不及本位曰短細而遲徃來難時一止曰
 濇浮而短濇方是肺脉短者是藏濇者是
[001-028b]
 府
肝腎俱沉何以别之
 肝腎在鬲下故脉皆沉何所有别
然牢而長者肝也
 肝屬木肝木生於地牢義可知枝葉長於
 天長義出此牢者是藏長者是府
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
 腎屬水其性濡水性外柔按之乃濡水性
 内剛舉之乃實濡者是藏實者是府
脾者中州
[001-029a]
 脾屬土位居中央州者州縣之義中州者
 中國之義
故其脉在中
 上有心肺下有肝腎而脾脉在於其中
是陰陽之法也
 心爲陽藏位處上焦以陽居陽故爲陽中
 之陽肺爲陰藏位處上焦以陰居陽故爲
 陰中之陽腎爲陰藏位處下焦以陰居陰
 故爲陰中之陰肝爲陽藏位處中焦以陽
 居陰故爲陰中之陽脾爲陰藏位居中焦
[001-029b]
 以太陰居陰爲陰中之至陰
脉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
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
 有脉或一陰一陽或一陰二陽或一陰三
 陽有脉或一陽一陰或一陽二陰或一陽
 三陰
如此之言
 如此言陰陽脉
寸口有六脉俱動耶
 問寸口之中有六脉皆形動耶
[001-030a]
然言此者
 言此六脉
非有六脉俱動也
 非是六脉俱動於寸口
謂脉來浮沉長短滑濇也
 引三陰三陽脉以應六氣浮滑長三陽脉
 沉短濇三陰脉
浮者陽也
 浮是少陽脉
滑者陽也
[001-030b]
 滑是陽明脉
長者陽也
 長是太陽脉
沉者陰也
 沉是少陰脉
短者陰也
 短是厥陰脉
濇者陰也
 濇是太陰脉
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脉來沉而滑也
[001-031a]
 一陰者是沉脉也一陽者是滑脉也若脉
 見於左手尺部此是腎與膀胱藏府表裏
 順也若在左手寸口即爲病脉逆也
一陰二陽者謂脉來沉滑而長也
 一陰者脉沉也二陽者脉滑而長也此脉
 見於陰部是陽下乗於陰部
一陰三陽者謂脉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
 一陰者脉沉也三陽者脉浮滑長也尺中
 巳浮滑而長又時一沉此是陽中伏陰也
所言一陽一陰者謂脉來浮而濇也
[001-031b]
 一陽者脉浮也一陰者脉濇也浮濇者肺
 脉當見右手寸口是本部之陰陽順也若
 在左關即病爲逆也
一陽二陰者謂脉來長而沉濇也
 一陽者脉長也二陰者脉沉濇也脉居陽
 部而反陰脉現者此是血氣俱虚爲陰乘
 陽者也
一陽三陰者謂脉來沉濇而短時一浮也
 一陽者脉浮也三陰者脉沉濇短也寸部
 已沉濇而短又時時浮者此陰中伏陽也
[001-032a]
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各以十二經所在觀春夏秋冬六脉之變
 則知病之逆順也
五難曰脉有輕重何謂也
 診脉有輕有重以等陰陽高下其說如何
然初持脉
 先看肺脉舉一例以爲式假令初診右手
 寸口肺脉
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菽者豆也肺主皮毛如三豆之重在皮毛
[001-032b]
 之間是肺脉凡診肺脉要輕手以按之
如六菽之重與血脉相得者心部也
 心主血脉次於肺如六豆之重凡診心脉
 要略重手以按之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脾主肌肉故次心如九豆之重凡診脾脉
 要不輕不重手以按之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卑者肝部也
 肝主筋又在脾下如十二豆之重凡診肝
 脉略重手按之
[001-033a]
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
 腎主骨其脉沉要重下手按至於骨舉起
 手指脉來急疾乃是腎脉也
故曰輕重也
 心肺在鬲上藏中之陽陽浮於上宜輕按
 之肝腎在鬲下藏中之陰陰沉於下宜重
 按之
六難曰脉有陽盛陰虚陰盛陽虚何謂也
 有陽脉盛實而陰脉虚損有陰脉盛實而
 陽脉虚損其說如何
[001-033b]
然浮之損小
 浮爲陽脉浮而損小爲陽脉之虚陽脉是
 寸口本浮而實今輕手浮而得之更損滅
 而小故曰陽虚不足
沉之實大
 沉爲陰脉沉而實大爲陰脉之盛陰脉是
 尺部本沉而濡重手按之及更實大是陰
 盛太過
故曰陰盛陽虚
 故斷之曰陰盛陽虚之脉
[001-034a]
沉之損小
 沉爲陰脉沉而損小爲陰脉虚陰脉本沉
 重手按之更損至而小是陰虚不足也
浮之實大
 浮爲陽脉浮而實大是陽脉之盛陽脉本
 浮輕手按之更加實大是陽盛太過也
故曰陽盛陰虚
 故斷之曰陽盛陰虚之脉
是陰陽虚實之意
 又總言陰陽虚實之意
[001-034b]
七難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
 少陽王正月二月其氣尚微小故其脉進
 退無常大小長短不定
陽明之至浮大而短
 陽明王三月四月其氣始萌未盛故脉來
 浮大而短
太陽之至洪大而長
 太陽王五月六月其氣太盛故其脉來洪
 大而長
太陰之至緊大而長
[001-035a]
 太陰王七月八月承夏餘陽陰氣未盛故
 脉來緊大而長
少陰之至緊細而微
 少陰王九月十月陽氣衰而陰氣盛故脉
 緊細而微
厥陰之至沉短以敦
 厥陰王十一月十二月陰氣盛故脉來沉
 短以敦
此六者是平脉耶
 問此六脉不知平和脉耶
[001-035b]
將病脉也
 問不知是病脉
然皆王脉也
 答是王脉
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問三陰三陽之氣不知何月分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
 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自冬至之後得
 甲子是來年初之氣其甲子或在小寒之
 初或在大寒之後所以少陽之氣未出陰
[001-036a]
 分故脉乍大小短長
復得甲子陽明王
 爲一之氣其候始暄其氣未盛故脉來浮
 大而短
復得甲子太陽王
 爲三之氣盛陽之分故脉來洪大而長
復得甲子太陰王
 爲四之氣暑濕之分秋氣始生乘夏餘陽
 故脉來緊大而長
復得甲子少陰王
[001-036b]
 爲五之氣清切之分故其脉緊細而微
復得甲子厥陰王
 爲終之氣盛陰之分水凝沍如石故脉沉
 短以敦
王各六十日
 三陰三陽各王六十日
六六
 六個六十日
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
 一歲之内計三百六十日定四時成歲
[001-037a]
此三陰三陽之王時日大要也
 總言三陰三陽隨六甲之時日盛旺大要
 訣也
黄帝八十一難經纂圖句解卷之一







[001-03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