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1a]
徐公文集卷第二十八
東 海 徐◍◍◍鉉
泗州重文宣王廟記
邢州紫極宫老君殿記
洪州華山胡氏書堂記
江州新建尚書白公祠堂記
洪州始豊山興玄觀記
金陵寂樂塔院故玄寂禅師影堂記
撫州永安禅院記
潤州甘露寺新建舎利塔記
[028-1b]
重建宓子賤碑隂記
邠州定平縣傳燈禅院記
泗州重脩文宣王廟記
昔我先聖有周公之才無文王之時故憲章其道
以垂萬世精神㝠𢍆夕則夢之是知千載旦暮蓋
其道同也自時以䧏鴻儒碩生敷暢微言佐佑大
化專一之志通于神明咸夢宣尼以著名實斯文
間作來者不誣國家彰灼神功在宥天下禮樂刑
政舉百王之中典謨訓誥用三代之式文學之士
靡然向風臨淮徐君名某字某弱而好學壮而有
[028-2a]
立行敦乎族黨名聞於州閭修辭立誠躬儒者之
業博施濟衆秉義士之規隨計春官𠕅不中選㑹
長子宗孟郡亦舉秀才君以為名不可多取即欲
退而求志無何夢游淮上倐有淪胥之厄衆君子
拯之而置于宣聖之堂儼然逢掖之容若奉緇帷
之㑹寤而神益用兢懐聞者竒之勉以 上明
年春冕旒臨御親較羣才崇朝之間父子俱㨗蓋
古今未之有也君歎曰
天子廣孤平之路杜請謁之門先聖知之是有敦
勉斯實至徳感召鄙何有焉思欲昭荅靈心丕顯
[028-2b]
玄貺惟兹泗上雄視百城學校之制我不在後王
業伊始天下平舟車輻湊之都郵𫝊旁午之地
君丞
日不睱給弦誦之所窺户閴然君白于
公府願補闕政於是出家積鳩國工即舊謀新瞻
星揆日乃建路寝乃立門闢講論之堂設東西
之序廣袤合度奢儉中規像設増嚴繪素加煥凡
𥙊器制度皆圗於垣墉俾夫觀藝之徒横經之侣
居今識古虗往實歸三代之風由斯而致也録事
叅軍張君濬綱紀之任夙夜惟寅嘗與同僚及斯
而歎曰
[028-3a]
振舉廢闕公力未遑當屬於好事君子非徐君不
也及兹締今上/御名如宿𢍆焉是知善人之言㒺弗響
荅夫聖人之教也與天地常在將隂陽並運恍惚
玄昧者不知今徐君服之而成大名感之而臻
介福咨爾後學可不勉歟金石之銘其無媿已于
時歳次乙酉雍熈二年秋七月記
邢州紫極宫老君殿記
昔者老君伯陽憫大道之既隠傷周室之既微以
為清浄無為道之本也非建言不盡其意安上
治民道之用也非設教不永其成乃著書于函
[028-3b]
關以明清心之要授禮于仲尼以垂世之統繇
是教義之被于民如造化之漸于物賢者識其大
不賢者識其小出入𢧐國經厯薄俗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民到于今受其賜則二聖人是賴焉故並
享明祀格于㝢縣雖百世不易也邢州紫極宫
者唐元中所立老君像則
玉石以為之真靈
所慿功用殊絶睟容竒表儼然若存瞻仰之徒莫
不増肅王室剥亂郡國崩離三晉之郊戎馬孔
崇堂隳落乃移像于北極殿之西偏数十年間不
絶如線皇宋運百度惟貞道風載
眞侣咸萃
[028-4a]
萃女道士陳體元江左右族夙挺玄符不従象服
之華自結羅之誓勤行匪
眞氣日滋乙亥
伯氏従宦將之俱至㟪知化汗漫與期郡守賢
之授以宫任亦既涖止慨然永懐嗟崇今上/御名之傾穨
歎尊位之蹂雜程工度費即舊謀新知州事叚公
思恭仙𣲖分源諫垣舊徳嘉其偉志𦔳以俸金郡
僚而下歡然風靡即宫之 序建老君殿三間材
用必良工藝必精廣衺中規奢儉合度旭景昇而
丹彩煥清風襲而爽氣生肅然仙都復覩靈境粤
某年月奉玉像而處焉霓衣致䖍羽蓋成列几筵
[028-4b]
嚴肅香燭苾芬鐘磬咸和煙雲改色非至誠感召
孰臻此者乎練師之家弈葉従公清白垂訓仲
兄前鹿邑令省躬秉直忤俗退而居貞季兄邢州
書記長参學古入官和以接物積善之家宜生仙
才鉉知二君乆故羙其事而紀于石某年十二
月二日記
洪州華山胡氏書堂記
士君子承積善之慶服聖人之道治身修心義之
本也風行于家徳之充也教被于俗仁之周也疇
克具舉吾其與之豫章屬邑世雲舊里山水特秀
[028-5a]
英靈所𨇠安定胡君籍于是君名仲堯字光輔弈
葉儒學蝉聨簮曽門標舉煥列宿之華祖徳韜
映戢少微之耀至于我先人少好左氏春秋之學
研幾索隠儒者宗焉及君之長克揚其業言斯出
矣身則踐之揖譲周旋之儀孝友姻睦之行修乎
閨門之内形于羣従之間少長有禮絲麻同㸑鄉
黨率義人無間言然君以為上古之風可以馴致
由六之㫖可以化成也乃即别墅華林山陽玄
秀峯下今上/御名書堂焉築室百區聚書五千卷子弟及
逺方之士肄學者常數十人時討論講席無絶
[028-5b]
又以為學者常存神閒曠之地游目清虗之境然
後粹和内充道徳來于是列植松竹間以葩華
涌泉清池環流于其間虗亭菌閣𪔂峙于其上處
者無斁游者忘歸蘭亭石室不加也又案圖牒
云昔陶丘公李八百皆修道于此是知人境相得
其道乃光勤而行之古猶今也鉉欽義其事道阻
且躋故述斯文以垂不朽年月日記
洪州新建尚書白公祠堂之記
大丈夫處厚居實據徳依仁豈徒㓗身將以濟世
故著于事業𤼵于文詞而後功績宣焉聲名立焉
[028-6a]
蓋有其實者必有其名是以君子恥𣳚世而名不
聞也若乃格于穹壌漸於蠻夷大則蔵於金匱石
室之書細則誦於婦女稚孺之口則古今以来彰
灼悠久未有如白樂天者不其異乎故神明相之
攸居不傾懐之餘風不泯士大夫神交道親
若旦暮焉㝷陽古郡昔公謫宦之所綿祀二百市
朝屢變而司馬聴事之室巋然獨存斯益異矣聖
運光啓崇古尚文三代之風傳逺萬里禮部中
江南轉運使張去華述職按部幸來是弭莭城
闉攝齊堂奥以爲先賢所舎邑里具瞻與夫元規
[028-6b]
之樓恵逺之社崇飾祗薦我何後焉太子中允知
州事梁君翊賛善大夫通判州事維君彧叶規同
心相視莫逆政有餘府多羡財即舊謀新創為
祠宇傳冩廬山之遺像寘于北墉棟宇深嚴門序
奥秘肅然廟貌想見其人凡游居之徒仰髙山聆
遺韻薦誠觀藝結轍于斯禮不云乎禱祠古之卿
士有益于人者樂天之文主諷刺垂教化窮理
本逹物情後之學者服研精則去聖何逺其為
益也不亦多乎尸而祝之固其冝矣某昔逰廬岳
𫉬拜儀形今塵省遥聞締今上/御名喜儒宗之不墜嘉
[028-7a]
使者之得人故作斯文勒于貞石年月某記
洪州始豊山興玄觀記
聖人之言道無不在若乃域中歸其大萬物恃之
生鴻化玄造無徳而已至于顯神道之敎挺方
外之朝反之于身以固其本清心鍊氣保精嗇神
飡霞茹芝脩用者殊規御風乗景㳺集者無方盖
真階仙品之有差故洞天福地而區别竒篇所紀
靈境可尋豫章始豊山者案圖諜第三十七之福
地也爾其穹窿産干霄蔽日凌空瞰野之𫝑嶔
崟窈窕蒸雲泄雨儲神宅怪之竒隂林修幹材用
[028-7b]
之所生也周飛湍激流利澤之所及者逺紫煙白
霧隠映而紛霏靈風爽氣蕭寥而披靡醮享之數
厯代相因爰有興元之觀是為薦誠之地土徳玄
季三災迭興市朝遷堂今上/御名
頓幾嘆遼城之鶴
常栖楚幕之烏若夫真氣所慿神靈攸相物無終
否道不逺人道士聶紫庭襲玉笥之地英追九仙
之夙𢍆以勤行為志業以訪古為師資在玄
來游此觀顧瞻祠宇慷慨傷懐徒侣敦請遂其
任積行所至誠易通㳺居之人莫不信奉以為
興作者古人之所慎因循者前哲之所宗足偹制
[028-8a]
度何必侈大於是其闕而葺其壊窒其𨻶而扶
其傾集瓴甋塼埴之工加杇鏝丹雘之飾𤨏鏤
檻朱户金鋪深沈靡迆虗明藻麗百年舊制一旦
維新日就厥功十稔而已已不病於費人不知其
勞用此脩真真其焉往又以方志漏略碑頌烟沈
使夫來者何所宗仰謂余為好道者故求我以文
是用直書以成績淳化元年夏六月記
金陵寂樂塔院故玄寂禪師影堂記
士有切問强記以脩其内和光退莭以晦其外而
人自仰之名自歸之不知所以然而然見之於玄
[028-8b]
寂禪師矣師名澄玘姓陳氏畨禺人既生而孤天
骨竒秀岐嶷之態有異常童常端居静念如學道
者七復失所恃母臨終以託其姑曰此兒㓜有
竒法當出家儻果斯願吾無恨矣年十一
遂
詣本郡從師十七韶州南華寺正度於是造詣
先逹請益質疑厯游名山無逺弗届不違𩔖於顔
子予同於
商丁未
來止舒州山谷寺徧閲
經論師門之學無所不通然未嘗為人言也是時
季唐二葉像法大興凡聚徒講學者所在奉之以
為長老禅師狎狥鷗之志慕争席之風雖衆人與
[028-9a]
居而羣望自集道俗敦請抗志不従郡守周公因
人之心封章上啓嗣君嘉賞以詔書命之周公延
至郡齋親為𦤺禮師不得已乃攝齊即坐音詞宣
朗寮吏屬目士庶咸歡還處精廬宴居如故丁已
避難南渡止于廬山嗣君召致建康累徴乃至
迭處名寺咸敷講席㤙禮優渥賜號玄寂禅師時
之名流無不景仰至于誘進後學導真詮激厲
憤悱皆得所欲乾徳五年冬十一月終于建康龍
光禅院春秋六十有一後主遣中使護葬贈送甚
優葬于都城東南隅鳯臺郷門人廬弟子廬于墓
[028-9b]
次誅茅今上/御名宇遂成道儼設靈儀式
遺愛鉉頃
自禁掖放逐舒庸閉關却掃不豫人事時游𤅬岳
因獲今上/御名止容貌閒暇議論平淡言意相得有若舊
交雖慙方外之期自叶忘形之𢍆一生一死已隔
於當年谷変陵遷復悲於陳迹弟子嗣昭等永懐
遺範願勒貞珉因述斯文申庶夙分年月日記
撫州永安禅院記
教之大者其行逺利之博者其報豊自三代已還
百家並騖炎靈之後釋氏特𨺚經法之盛叅乎先
聖祠宇之設廣於虞庠不知所以然而然非言象
[028-10a]
所及已撫州郡署之左一里而近有禅院焉乾符
中署曰寳國天祐中改名永安方志失傳莫知肇
興之始髙人迭處咸為宴坐之夫經像之所居
苾馨之所薦必將據郡國之形勝襲川原之氣象
斯郡也揔楚越之都㑹斯院也浸章汝之清流逸
少康樂江左名士而墨池經臺介乎比閭麻姑南
真丹臺上列而仙壇閑館峙乎封域閈閎相望鐘
磬交音神靈之所依慿烟霞之所韜映爾其棟宇
之状也則赫赫乎顕敞耽耽乎深嚴黼藻成文磨
礱盡妙層樓對峙脩廊四通列講肆於崇堂安衆
[028-10b]
士於奥室動有擊䝉之益静有寕體之娱儲峙必
豊器用必給四方學者至輙如歸考績程功則住
持禅師義韜之力也韜公道學精詣慧心朗悟以
濟衆為務以興教為懐少㳺名都歴訪先逹晚棲
臨汝自闢師門甲申来詣京華褐衣請見對揚
玉扆躬奉天言論難所及辭義響荅聖恩嘉矚贈
以紫衣登門之徒莫不増肅韜公以斯院制度崇
麗修奉精嚴金石闕如何以示後惠然見顧求我
以文辤譲不獲因為之記年月日記
州甘露寺新建舎利塔記
[028-11a]
維皇宋二葉改元五祀潤州丹徒縣令王紀改築
縣牆掘地得石函驗其刻文梁大同五年道人法
序真身舎利於此函中銅龕一龕中銀合一合
中銀瓶二舎利七粒存焉而銅龕復有刻文則唐
貞觀十二年𠕅加營奉掌者張遇獲之以獻遇
也感貞之在已念妙道之可修因
郡之慈雲
寺削髪為沙門易名閨真精心苦行誓復前迹廣
募衆施疇咨協心數年之間克果其願即以端拱
元年夏四月八日遷𦤺于郡之甘露寺東隅建浮
屠焉獻状而來求志其績粤
[028-11b]
聖人在上欽若靈心政無不脩神靡不舉玄貺交
感坤元効珍用使幽
之質煥然景彰騫崩之
迹蔚然雲今上/御名然則澤及微隱福含生其可知也
是郡也楊州之都㑹京口之重鎮六代之風流人
物綜萃於斯三吴之山川林泉肈𤼵於此髙深自
改氣象常存是寺也北固山之隂崖賛皇公之遺
迹峥嶸飛閣廻闕凔江邐迤岩房周行數里植丨
之作逺邇雲臻故真師因人之心相地之勝獲此
空𨻶建兹崇封材用工必求善良規模制度必
據經法其髙七十尺其周二十歩八隅玉五盞
[028-12a]
凌霄冠星珠於觚稜海日先照圗雲氣於棼撩宿
霧常棲中嚴睟容肅然月滿旁績靈變煥若霞舒
㳺居之徒莫不歎愚嘗見釋氏子為此
者多
矣如真師者其涉道也淺其居處也卑上無許史
之託下無猗陶之富𦔳苦莭以感物績微而著功
不慁民不愆素而能事以立亦可尚也故嘉而志
之端拱二年二月一日記
重建宓子賤碑隂記
單父縣宓子賤舊碑賈至文梁耿書天寳十年四
月四日栁載建始致於故縣北隅琴堂之上光化
[028-12b]
二年以縣為郡署縣令李知傑移理於今所碑亦
隨徙措置不謹風雨所摧因折為數叚扶置垣墻
之間及今八十年矣皇宋撫運書大同人文化
成清静為理縣令毛君名庻㡬越自江左来撫斯
民見賢思齊好古博雅以為宓子之化人猶不忘
賈君之文人共賞若棄之而不修非所以訓民
事神也於是再建𨺚碣重書舊詞以鉉嘗學篆籕
見求運筆梁氏之迹本自非工仍為倒薤之𫝑非
八書之正也而又字體譌俗文詞舛誤今以賈氏
集校而正之逺擬秦李斯改為玉箸立於宓君之
[028-13a]
祠庭事之宜也以改作之意附于碑隂云太平興國
五年正月二十日記
邠州定平縣傳燈禪院記
乾維巨屏寔曰邠郊其地險固其氣剛勁被宗周
信厚之澤詠王業艱難之風是故人知徼福之方
俗嚴慈氏之教精廬静宇隠轔相望定平縣傳燈
禪院者帯位署之左方據郭邑之勝𫝑四面環其
趾湮水盪其胷却𠋣崇岡爰標龍尾之號上冩寒
澗仍有天河之藹爾鮮原
然佳氣昔居唐室
之季四海崩離中和四年有禅師従一者挺秀宗
[028-13b]
門従師臨海避難髙舉擇地遐征萬里而来稅駕
於此相其爽塏有志盤桓羣心翕然𦔳成其事買
地築室者咸集横跪
者亦臻十年之間百堵
斯建守官嘉尚請命于朝景福二年詔賜題署天
光所及道譽彌髙一公化去弟子佐範克嗣其業
範之弟子知信復繼其任守之以恪加之以勤感
召益多法事增廣殿堂像設靡不荘嚴儲峙器用
無乏供億而經典猶闕講誦弗聞以為居今識古
者存乎書觀象得意者存乎言金匱石室之宏規
名山京師之故事此而不務何以為乾徳四年
[028-14a]
秋肈啓精誠指期繕冩邑人石遷等聞風而悦叶
比其謀日就月將惟力是視卷以緗秩貯之琅函
邑人髙玘奉其家山以偹今上/御名室采伐之備夫未
充俄而暴雨猥至山溜奔激屹然巨石自至院前
取以給用宛𢍆心匠雖廬岳神運之殿石頭後渚
之梁感通𡨕財符無以過也既而信公復𣳚以屬
弟子令熈熈也遵行弗敢失墜而民非兆萬俗空
猗陶漸以化之静以俟之二十許年猶未訖事㑹
中使王君名素分𣙜筦之職督𨵿梁之征歸餘於
終率𥸤衆力於是簡牘幾閣即日僝工俾下帷鑿
[028-14b]
壁者得肆其勤研精索隠者不愆其義真風無泯
介福來臻繄髙士四世之勤垂本宗百代之憲宜
其篆刻金石永示方来知余有好善之心專舊史
之學求我是用直書于時次壬辰淳化三年春
三月記
徐公文集卷第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