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61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清-孫岳頒 (WYG)


[078-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七十八卷
   歴代名人書跋九
    宋米芾書參星賦
    宋米芾書天馬賦
    宋米芾書崇國公墓志銘
    宋米芾行書魯公碑隂記
[078-1b]
    宋米芾行書章吉老墓志及表
    宋米芾行草易説
    宋米芾手植檜贊
    宋米芾篆書徽宗御製孔子贊
    宋米芾行書太平州蕪湖縣學記
    宋米芾書龍井記石本
    宋米芾行書離騷經
    宋米芾行楷隂符經
[078-2a]
   宋米芾書儲子椿墨梅詩
   宋米芾書秦少游詞
   宋米芾多景樓詩
   宋米芾湘西詩帖
   宋米芾中嶽詩卷
   宋米芾詩翰
   宋米芾墨蹟
   宋米芾草書畫山水歌并絶句
[078-2b]
   宋米芾小詞真蹟
   宋米芾壯觀臺詩真蹟
   宋米芾摹平章帖後
   宋米芾臨蘭亭
   宋米芾臨顔魯公坐位帖
   宋米芾臨羲之七帖
   宋米芾臨鶺鴒頌
   宋米芾與劉思道帖
[078-3a]
   宋米芾三帖
   宋米芾二帖
   宋米芾帖
   宋米芾焦山帖
   宋米芾小楷
   宋米芾墨蹟
   宋米芾帖
   宋米芾長者明公二帖
[078-3b]
   宋米芾與李邍手帖
   宋米芾書蹟
   宋米芾泛海等九帖
   宋米芾樂圃帖
   宋米芾評紙帖
   宋米芾方員菴石刻
   宋米友仁書海岱樓詩
   宋米友仁帖
[078-4a]
   宋米友仁帖
   宋米友仁墨蹟
   宋米友仁書夫子廟記
   宋薛紹彭臨蘭亭叙
   宋薛紹彭三帖
   宋薛紹彭帖
   宋薛紹彭真蹟
   宋薛紹彭書
[078-4b]
   宋李時雍墨蹟
   宋劉次莊書戲魚堂記
   宋劉次莊真書仁夀縣君墓誌
   宋邵䶵行書安民堂記與梁彦通碑
   宋王昇飲中八仙歌
   宋王昇草書
   宋李公麟二帖
   宋張閎道草書
[078-5a]
   宋蔡京元祐黨籍碑
   宋蔡京正書集賢趙公大觀神道碑
   宋蔡卞靈巖寺疏
   宋蔡卞書曹娥碑
   宋尹焞手書歐陽文忠公三志
   宋尹焞帖
   宋張九成帖
   宋薛尚功摹鍾鼎彛器欵識真蹟
[078-5b]
   宋胡安國帖
   宋陳與義法帖奏稾
   宋陳與義帖
   宋岳飛帖
   宋岳飛墨蹟
   宋張孝祥草書
   宋張孝祥帖
   宋張孝祥真蹟
[078-6a]
   宋吳説游絲書
   宋呉説千字文
   宋呉説帖
   宋吳説書
   宋吳説書九歌
   宋蘇庠詩帖
   宋朱敦儒書樂毅報燕王書
   宋朱敦儒小楷道徳經
[078-6b]
   宋喻樗遺墨
   宋徐兢篆赤壁賦
   宋虞允文鈞堂帖
   宋周必大書艾軒神道碑
   宋周必大退傳帖
   宋范成大書田園雜興卷
   宋呉琚書
   宋朱熹書出師表
[078-7a]
   宋朱熹與方耕道帖
   宋朱熹與東萊先生帖
   宋朱熹手帖
   宋朱熹與姪手帖
   宋朱熹真蹟
   宋朱熹手帖
   宋朱熹墨蹟後
   宋朱熹二帖
[078-7b]
   宋朱熹晝寒詩卷
   宋朱熹書城南詩
   宋朱熹小行書卷
   宋陸游與曽原伯帖
   宋陸游帖
   宋陸游手簡二帖
   宋卓景福臨淳化集帖
   宋魏了翁與杜範李心傳手札
[078-8a]
   宋真徳秀與王周卿手簡
   宋楊簡手書孔壁孝經
   宋張即之書老柏行
   宋張即之大字
   宋張即之墨蹟
   宋張即之書進學觧
   宋張即之正書金剛經
   宋張即之書蓮華經
[078-8b]
   宋文天祥手帖
   宋文天祥遺墨
   宋文天祥劄子
   宋文天祥過小青口詩墨蹟
   宋文天祥墨蹟
   宋文天祥家書
   宋道士張有篆金剛經
   宋道士陳景元書相鶴經
[078-9a]
   宋釋夢英書夫子廟堂記
   宋釋夢英篆書偏旁字源
   宋釋夢英千文
   宋釋照黙墨蹟
   宋釋彦修草書
   宋釋温日觀書心經
   宋邢慶國夫人手書
   金党懐英隸書孔廟碑
[078-9b]
   金党懐英書竹溪詩
   金王庭筠書服胡麻賦
   金王庭筠帖
   金王庭筠書先主廟碑
   金王庭筠真蹟
   金王庭筠行書博州重修廟學記
   金王庭筠書博州廟學碑陰記
   金王庭筠行書太原重修學記
[078-10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八
  歴代名人書跋九
    宋米芾書參星賦
 右米禮部參星賦筠州集本以為首篇其間意同辭異
 者多具列如上今秘閣有石刻字畫稍大此卷収斂豪
 逸秀傑痛快尤可愛重紙背題詩一聫不敢慢也嘉泰
 癸亥秋池州故人文思提轄葉楠之子之真自所居鐡
[078-10b]
 圈山附遞夀予其意厚矣乃標軸而識之七月望日平
 園老叟周必大題平園集/
    宋米芾書天馬賦
 南宮與眉山豫章莆陽擅聲宋室近時學者寡師王氏
 宗祖必先事四家為襄陽之學者大抵歩入狂狠允故
 亦願學而資力兼之乃不易爾而亦不易以語人此天
 馬帖為梁溪錢氏世藏其孫昌言出示舒玩未終苐覺
 法度森出與㝷常之論大異髙陽馮几之口不幾於誤
[078-11a]
人邪昌言請識跋稍附爾爾異時諦觀著力或得畦径
一二當為再議以易此語祝氏集略/
凡書之道無論㸃畫波拂皆當盡其勢政如獅子搏象
搏兎皆用全力故昔之名書家随筆所到無茍作者南
宮此賦其下筆痛快如駿馬斫陣健利難方而徘徊俛
仰備態極妍又毫髮無遺恨信其生平最得意書也今
墨池中競師南宮康虞寳此可謂獨得驪龍之珠矣苐
不知余所言者於此書當不至河漢否書以問之嬾真/
[078-11b]
草堂集/
襄陽書天馬賦余所見已四本一為擘窠大字後題云
為平海大師書後園水邱公觀特為雄傑在嘉禾黄履
常叅政家一在新都吳氏後有黄子久諸元人跋子久
云展視之時有大星貫斗而墜其聲如雷宋本余已摹
取刻石吳本多枯筆别自一種米書然皆真蹟也米賦
材乃强弩之末而子瞻稱其寳月賦以為知元章不盡
乃曾無一本傳世何也因背臨及之容臺集/
[078-12a]
   宋米芾書崇國公墓志銘
故事宗室墓誌例屬翰苑撰述嘗觀歐陽公王華陽李
淇水王臨川所撰殆得玉牒之五六而其蕃衍盛大一
一皆然今觀崇公墓誌多有可書故鄭太宰所作得盡
製作之美噫京城括索盡籍以行獨太祖之孫號為疏
逺渡江勃興皆得奉朝請人事之不可料襄陽此卷龍
跳虎臥不盡贊述太宰此文亦稱合作惜與王將明蔡
元長同傳訖蔽其名可為歎息清容居士集/
[078-12b]
宋宗室崇國公墓誌銘翰林學士鄭居中撰知淮陽軍
米芾書今題曰元章真蹟者世知寳愛其書而已夫以
公胄裔之貴爵秩之尊子孫又衆多且光顯若是而今
無稱焉獨頼此書為好事者所存傳而不廢故其官閥
世緒猶可考見嗚呼士君子所恃以不朽者書云乎哉
泰定四年十一月八日金華黄溍識黄文獻公集/
古之銘其先世功徳撰文書冊必求諸大手筆者葢因
其文與書之傳而吾先世之功徳與之俱傳也宋宗室
[078-13a]
崇國公墓誌銘當世代革易之餘而為人所寳愛者米
南宮之書也崇國公遂同不朽矣後世乃不求必傳之
文與書止慕其人官爵之崇以為可榮其先世豈知古
人之意哉至正二十六年四月辛未豫章掲汯書鐡網/
珊瑚/
   宋米芾行書魯公碑隂記
宋世書稱蔡蘇黄米然南宮雖自晉唐諸名家出而其
法亦少變焉此帙筆勢猶端謹無怒張穠纖之失其亦
[078-13b]
因魯公而變之者歟甲寅三月望日題印岡太守所藏
本以貽元孫原溥蒼潤軒碑跋/
   宋米芾行書章吉老墓誌及表
右二碑墓表字大於誌然佳不及於誌吉老以醫名於
時元章既為書誌又為述表拳拳而不厭其復此雖其
子之自致亦以吉老為人可稱也觀其志之所述數事
葢亦篤行而隠於醫者也今人於親之沒自為志文刻
以示人茍且完事惜費而忘義豈以今之時無米顛邪
[078-14a]
吾於此深有所感蒼潤軒碑跋/
   宋米芾行草易說
予觀米襄陽為天竺大士書易義數語深得乾造坤化
之奥世每以能書稱襄陽而其學識乃如此豈知米公
者哉蘇君昌齡請篆讀易堂三字以補其闕用鎮山門
遂書於左方鄱陽周伯温識後二百六十一年當大元
至正十五年三月朔旦也珊瑚網/
米南宮於書無所不讀生承平時以絶倫之資日接賢
[078-14b]
士大夫緒言餘論故其造詣益深使其僅能字學則當
時諸賢豈肯前席也世言王右軍能書而已殊不知其
卓識偉見貽書殷深源勸其交驩桓温使深源從其言
則温不至於跋扈而晉室尚可扶持襄陽豪逸乃肯與
佛印同訪中天竺至為之書讀易堂豈以少林指心單
傳固與羲皇周孔元無間邪襄陽論易以及於洪範五
行五位五性五味然所謂五行具五味人皆可知獨金
曰從革從革作辛辛為辛辣使以金銀銅鐡百計鬻之
[078-15a]
不能辛也此雖細事然子朱子門人固常以為問終不
能折其為何如今已矣恨不能起襄陽於九原而質之
吳人李君士明寄遊老子法中而嗜古好學出此卷以
求題故粗書襄陽之為人而非敢及於讀易也洪恕同/
上/
   宋米芾手植檜贊
右孔聖手植檜贊宋米芾撰并書碑在孔林余得之衍
聖公彦縉陸伯昜常為余言宋人書米為優而余家米
[078-15b]
書獨此與露筋碑為優云東里續集/
   宋米芾篆書徽宗御製孔子贊
南宮篆書世不多見此刻殊有遺意但微傷於軟蒼潤/
軒碑跋/
   宋米芾行書太平州蕪湖縣學記
此碑在米書中最為瓌瑋吾鄉嚴子寅酷愛南宮書每
日臨千百字敝則更易一帖此本不知是第幾次裝者
今歸元白余得厭觀之遂書以記蒼潤軒碑跋/
[078-16a]
   宋米芾書龍井記石本
天水尹希賓嘗蓄米老所書秦太虚龍井記石本字畫
雄放但其文惜多缺處其子寛因録全文於前以便讀
者託吾友史明古求余題之尹君之意雖為故物重然
亦重乎米書而又不無不重乎太虚之文也君如重其
文則太虚又嘗有龍井題名記及東坡跋語更録以附
於後則不獨全龍井之文且并龍井之事全矣余方與
明古約同遊杭預期日月而龍井者杭之勝處也至則
[078-16b]
當按記文所載次第登覽亦將為數語以續古人歸其
為君再書以附之匏翁家蔵集/
   宋米芾行書離騷經
米元章行書離騷宜興吳民部所藏民部乃吳文肅公
之冢孫其未第時靳固不出示人近始裝潢成冊米書
鮮有二千餘言璠璵夜光爛漫抵鵲真海内竒觀方當
今人摹取米芾之書觀止於此容臺集/
   宋米芾行楷隂符經
[078-17a]
右米元章行楷隂符經世無别刻惟晉陵唐君俞有宋
搨余友陳懿卜摹之入石米老自稱書課平生不知幾
千本顧於經文時有脫誤獨所謂三盗既宜者改作既
冥最佳此亦必有所自非能鑿空信筆也容臺集/
   宋米芾書儲子椿墨梅詩
予嘗評元章書囘旋曲折氣古而韻髙上攀李泰和顔
清臣為不足而下方徐季海栁誠懸為有餘未易只尺
論也姑溪集/
[078-17b]
   宋米芾書秦少游詞
借眼前之景而含萬里不盡之情因古人之法而得三
昧自在之力此詞此字所以傳世乾道己丑五月二十
四日平園集/
   宋米芾多景樓詩
海嶽老人書惟華陀帖與多景樓詩最為豪放偃然如
枯松之卧澗壑截然如快劔之斫蛟鼉奮然如龍蛇之
起陸矯然如鵰鶚之盤空烏獲之扛鼎不足以比其雄
[078-18a]
且壯也飬由基之貫七札不足以比其沈著痛快也千
石之鍾萬石之虡其重厚有如此者浙江之潮涿鹿之
戰其噴薄蹴蹋有如此者鍾王之清潤歐虞之簡潔顔
栁之端嚴誠為鮮儷至於雄入九軍氣凌百代而於古
人有一日之長其筆陣之堂堂者乎&KR0493水集/
   宋米芾湘西詩帖
逸少嘗自書表上晉穆帝専精任意帝索紙色類長短
闊狹與王表相似令張翼寫效一毫不異乃題後答之
[078-18b]
逸少初不覺後更詳視乃歎曰小人亂真耳宋米禮部
作字有晉唐風流自言學書貴㺯翰把筆輕自然手心
虚振迅天真出於意外也其次要得筆意謂骨觔皮肉
脂澤風神皆欲要全今觀此帖使毫行墨渾然天成雖
不元章吾知其元章矣叔成其寳之元統甲戌六月上
澣斤玉山人顧厚書珊瑚網/
歐陽詢初見索靖所書碑唾之後見悟其妙卧其下者
十日閻立本常至荆州視僧繇畫忽之次見略許三見
[078-19a]
坐卧留宿其下者十日書畫之妙以詢立本之真識尚
未能造次窺况下幾等能辨之乎米禮部書法逺紹王
右軍擅名一代當時寸紙數字人爭售之以為真玩此
帖宜寳也然舉世豈乏歐陽率更莫我知也元統二年
六月望日廬陵李簡士廉父書同上/
自天粟晝零之後灑染翰墨代不乏人必其不蹈故常
始可以永其傳襄陽米禮部生平無他嗜好獨遊神心
畫始學顔書已而厭其俗聞有李邕法又惡之遂學沈
[078-19b]
傳師自後數改遂成名家麻紙十萬散失多矣故知八
法之妙者請於是觀焉淳熙丙申暮冬申呂企中書同/
上/
   宋米芾中嶽詩卷
宋室名書輙稱蘇黄米蔡餘無論焉然米南宮多為行
草原其書皆從真楷來故落筆不茍而㸃畫所至深有
意態非若今人不識歐虞徑造顛素為無本之學也此
卷真蹟徐君臣寛當珍愛之徐有貞識珊瑚網/
[078-20a]
   宋米芾詩翰
右米元章詩翰有紹興及睿思殿圖印其子友仁題其
後稱先臣芾蓋君前臣名之義也元章書極精妙而友
仁亦有家法父子並美自羲獻以後亦鮮聞之書法真
贋每相混淆如米氏者江南偽本不知其幾此卷妙處
望而可知太宰水村陸先生檢之故篋重加裝餙物之
顯晦故自有數哉先生方操黜陟之柄振幽起滯天下
之士頼以不汨沒者多矣識者幸毋以一事觀之正徳
[078-20b]
丙子二月十二日長沙李東陽題懐麓堂集/
   宋米芾墨蹟
右米元章跋顔魯公真蹟顔文蓋為節度李光顔作者
而今亡矣米稱顔栁挑踢用意太過無平淡天成之趣
固宜乃以為後世醜怪惡札之祖其所遺書曰海嶽名
言者屢屢言之嘻亦過矣蘇東坡嘗言書至顔魯公天
下之能事畢矣蘇米皆名家而其言若此何哉蘇稱米
書為超逸入神而米對神宗訾蘇為畫字其取舍又各
[078-21a]
不同不可知也匏庵蘇學而蔵米帖謹以是質之懐麓/
堂集/
   宋米芾草書畫山水歌并絶句
米海嶽風度髙朗神情舒暢故下筆便與人不同或言
其書自沈傳師來晚學李北海嘗觀名言書史則其於
古人書未嘗不學然每以不及古人為言或曰真者在
前氣燄爍人或曰若見真蹟慚惶殺人惟其不自滿假
所以書入能品今觀此卷出入顔平原無一筆北海則
[078-21b]
此老胸中磈磊未易窺測也卷中書畫山水歌後絶句
一首寄漢中王皆子美詩想所記憶而書者内有御府
瓢印及羣玉中秘等印曾入金章宗賞鑒後有趙魏公
印曾入松雪齋在本朝則袁忠徹家物也今歸谿陽史
君史君好古博雅誠得所矣其永寳之嘉靖甲午十月
十日長洲文彭敬跋珊瑚網/
   宋米芾小詞真蹟
南宮自謂其書為刷書當自言其運筆之迅勁耳而人
[078-22a]
多以偏敧槎枒間求之如璽帚之埽壁老顛有知寜無
撫几絶呌邪此幅研筆如鐡而秀媚之氣奕奕行間風
華類得大令之神是南宮得意時筆也公詩有云棐几
延毛子明牕館墨卿功名皆一戲未覽負生平觀此書
如親見其寂寥所慕矣寳林顧起元嬾真草堂集/
   宋米芾壯觀臺詩真蹟
米海嶽有壯觀臺詩真蹟余刻於續戲鴻堂帖中亦真
州詩竟與多景樓南北相望甘露海嶽菴皆一時風流
[078-22b]
所託米嘗以京口擬瀟湘楚山清曉圖於鐡甕城取之
書畫故當超耳容臺集/
   宋米芾摹平章帖後
右米襄陽芾摹逸少平章帖筆趣翩翩固自佳但肆筆
搨放殊不填郭非古也昔人搨書欲如水月鏡像者故
應郭填乃造㣲耳東觀餘論/
   宋米芾臨蘭亭
臨禊帖者得其貌似優孟之效孫叔敖也得其意似魯
[078-23a]
男子之學栁下惠也世所傳三米蘭亭乃是以右軍書
摹勒上石此則元章臨右軍書貌不必同意無少異可
寳也黄文獻公集/
禊序真本自温韜棄擲人間雖淳化之君購募而不得
故不列於閣帖當時士大夫各以所見本臨搨各因其
材所偏近者而得之然每披閱未嘗不見右軍之一班
葢如大成之聖為其徒者具體一支皆有益於後人老
米此本全不縛律雖結體大小亦不合契葢彼以胸中
[078-23b]
氣韻稍歩驟乃祖而法之耳上下精神相為流通吾輩
試窺其同異之際必有可言者此正輪堊妙處也今欲
拈出噫欲識栁下惠只看魯男子祝氏集略/
   宋米芾臨顔魯公坐位帖
坐位帖真蹟在京兆安氏嘗刻以傳世吳中復守永興
謂安氏石未盡筆法因再摹刻二本余家咸有之安氏
子孫分析坐位帖乃剖為二此帖至僕射指下平分為
兩以石刻較之正居其半蘇公見安師文時帖尚全嘗
[078-24a]
手搨數十本書遂大進余得坡公搨本於東平王繼學
無毫髮失真旁用眉陽蘇氏及趙郡蘇軾印米襄陽少
年常臨之邵伯温亦云安氏析後不復見全本此卷筆
法絶類米老往見乞米帖於子昂昂以重資得之心有
疑而不敢言今得此帖紙色行墨絶相類遂定為米老
所臨無疑至治二年秋桷記清容居士集/
米海嶽自序於古名家書學之幾遍故其臨摹之際往
往逼真此顔魯公坐位帖元袁文清公定為海嶽所臨
[078-24b]
者夫魯公平日運筆圓活清潤能兼古人之長米則猛
厲竒偉終墮一偏之失以孔門方之其氣象真有回路
二子之别故此書則如既見孔子後欲效陋巷自樂而
行三軍當一隊之故態時復一發於詞氣間也匏翁家/
蔵集/
   宋米芾臨羲之七帖
羲之七帖先臣芾中年手臨此字有雲煙卷舒翔動之
氣非善雙鉤者所能得其妙精刻石者所能形容其一
[078-25a]
二也紹興丙辰十二月初七日臣友仁審定戲鴻堂法/
帖/
   宋米芾臨鶺鴒頌
書法自晋唐沛然大興上及至尊下及士庻無不潛心
究奥創異立竒唐如太宗髙宗𤣥宗臨軒之暇輙精研
八法揣摩六書𤣥宗天資既邁積學有源故落筆神采
秀發膏潤無窮余在洛陽常其欽家見御書筆勢論一
卷極與此帖相肖至唐末䘮亂人物寥落風流埽地矣
[078-25b]
宋初善書者稍復間出猶有五代衰颯之氣至崇寜間
蘇米諸家雄傑有二王顔栁之餘惟元章早年得遊内
府見歴代名蹟孜孜摹學一戈一㸃得意外之㫖出入
規矩中行草飛白變化無窮有翔龍舞鳯之勢雖曰神
鋒太峻其間儀刑自在正使不工處愈見其妙用也此
摹𤣥宗鶺鴒頌帖體度宏緩筆韻遒美其精勁敏妙更
可寳也華秋白君珍蓄此帖并歐陽文忠公草書一卷
出以相示謹為識之東吳髙翔六研齋二筆/
[078-26a]
僕遊江陵仲巖沈學士招飲於嬾宜堂出右帖求僕題
識時石齋鮑君同坐私屬余曰余見米書多矣未有超
逸絶塵若是頌者純以圓勁為主時露本來鋒穎當為
米書上乗不識肯為余設竒轉購之乎但仲巖愛䕶甚
篤焉能奪之媿不知書安能妄為損益因録石齋之語
以呈趙璧彦昭同上/
昔米老嘗從人借古書畫臨搨竟并以真贋歸之俾之
自擇而莫能辨故論善臨摹者千古惟米老一人而已
[078-26b]
右唐元宗鶺鴒頌原本在河南程九卿處絹素已腐蠧
文亦不全後有呂大防諸跋筆法固肖而精爽失矣反
不若此卷之神采也至正壬辰中秋與王赤城關客凡
同觀於鶯葉軒中余因知梗槩而附識於尾張繼孟同/
上/
   宋米芾與劉思道帖
是非邪正亦可以移於好惡至黑白曲直則不得而移
也於是乃有以曲為直以白為黑者往往從而和之葢
[078-27a]
不得而詰非詰之難知所詰為難元章作字信所謂曲
直白黑而好惡輙為之易位余嘗病之近吾友張文潛
評其書幾在鍾王季孟間然後余所病者不藥而愈思
道好古喜善類蔵其書過於尺璧寸珠異時非其人勿
妄出一出當使擊節不已則余與文潛實在末光焉崇
寜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姑溪集/
   宋米芾三帖一行書一/篆一隸
孔融遺張紘書曰前勞手章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
[078-27b]
獨笑如復覩其人以是知古人作書亦有以篆者寳晉
行書妙絶一世此卷四十三字尤髙而不善用二短何
攻媿集/
   宋米芾二帖
米老精收由兹而下筆墨之外自成一家故得名本朝
為海内所宗然有早年晚年改名未改名之别覽者當
加意焉因公求跋乃書於此松隠集/
米襄陽此帖猶是早年若後此所書則英風義槩筆蹟
[078-28a]
過六朝逺甚然前人用意多推奬若一顰笑一言動可
道者必譽之足以激昂士風皆歸於厚是宜蔡公珍蔵
當不憚頻以示人也同上/
   宋米芾帖
米老書如天馬脫銜追風逐電雖不可範以馳驅之節
要自不妨痛快朱君所蔵此卷尤為犇軼而所寫劉無
言詩亦多奇語信可寳也淳熙乙巳三月晦日朱熹仲
晦父觀於建陽西山景福僧舍朱子文集/
[078-28b]
   宋米芾焦山帖
米老此銘不獨筆法超詣文亦清拔想見揮毫時神遊
八極眼空四海後邨集/
   宋米芾小楷
寳祐丙辰元夕後五日邵君出示米南宮小字詩稾一
冊再三屬余為之序余不善書何足以知此寳晉之字
幾滿天下而小楷不多見濃墨大書以逞其逸邁竒倔
之勢是其長也人亦以是愛之至於蠅頭細字而閒暇
[078-29a]
平安篇什雖多而始終如一何此老之不憚煩也非故
態時露一斑幾不能辨靜軒先生所指其精神風格亦
正在故態中若夫収蔵跌宕之氣運功於毫芒如觀魚
紫硯間而甲胄森然如走馬蟻封内而動中規矩此寳
晉之異事而余之所獨愛也邵君又言其所自來得於
米氏之子孫此固其家藏之物無疑子孫不能保而他
人是保此不足深怪政不必子孫保而得他人常保之
乃所以為可貴也邵君力學自好其所寳者何止此哉
[078-29b]
余將次第而請觀焉王柏魯齋集/
   宋米芾墨蹟
米南宫書神氣飛揚筋骨雄毅而晉魏法度自整然也
漢人只知程不識用兵紀律精嚴不知李廣之無斥候
為合作也道園學古録/
   宋米芾帖
元章負其才氣傲睨一世而推服道祖如此道祖之為
人可知也世徒以其善書並稱之曰米薛而此帖無一
[078-30a]
語及之則其可推服者豈真翰墨之工而已黄文獻公集/
   宋米芾長者明公二帖
右米南宫長者明公二帖剛健端莊之中而有婀娜流
麗之態蘇文忠公謂其超邁入神評語不虛後帖逺字
宛然金錯刀法但知府大夫不知為誰字闕㸃疑有所
為耳吳郡錢逵題珊瑚網/
   宋米芾與李邍手帖
余嘗評海嶽翁書如李白醉中賦詩雖其姿態傾側不
[078-30b]
拘禮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今觀與李邍手帖因
書其語而歸之邍字夷曠公擇子也大觀間嘗為顯宦
宋學士集/
   宋米芾書蹟
右米南宮書七言律絶四首後有畢長史張掄二跋斷
為真蹟無疑米書與蘇黄並價而各不相下大抵蘇黄
優於藏蓄而米長於奔放今觀此帖則奔放之外有藏
蓄之風焉予所見米書似此絶少評書者當自知之懐/
[078-31a]
麓堂集/
   宋米芾泛海等九帖
范至能説米書初自沈傳師來後入大令之室此九帖
當時已入秘苑後有元暉跋今在黄輕車家前後具完
尚昔之粘綴也其一帖評唐人始言草法不入晉格徒
為下品此固通論殆亦其實録邪麝煤鼠尾熏染終歳
所成若此今之學者亦知之乎祝氏集略/
米九帖中其一乃所作海岱樓望月絶句三四云天上
[078-31b]
若無修月户桂枝撐破向東輪一詩凡書三過最後者
又繞書其旁云凡四五寫方有三兩字佳信書亦一難
事其用意如此海岱即海嶽之謂又知嘗有此樓東字
旁又作西字猶自未定同上/
海嶽翁此卷嘗入紹興秘府後有其子元暉識題蓋海
嶽平生得意書也其中有登海岱樓詩一首下小字注
云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夫海嶽可
謂入晉人之室而其自言乃爾後之作字者當何如邪
[078-32a]
寓意編/
   宋米芾樂圃帖
米元章書沉著痛快直奪晉人之神少壯未能立家一
一規摹古帖及錢穆父訶其刻畫太甚當以勢為主乃
大悟脫盡本家筆自出機軸如禪家悟後拆肉還母拆
骨還父呵佛罵祖面目非故雖蘇黄相見不無氣攝晚
年自言無右軍一㸃俗氣良有以也此為樂圃書志遒
勁奔軼又是平生得意筆太史公作信陵君傳蔡中郎
[078-32b]
為陳仲弓志皆以得意人不輕贊譽正似此書耳容臺集/
   宋米芾評紙帖
米元章評紙如陸羽品泉各極其致而筆法都從顔平
原幻出與吾友王宇泰所藏天馬賦同是一種書臨寫
彌月仍歸用卿其寶之畫禪随筆/
   宋米芾方員菴石刻
此米字之最有聲合作者乃以菴之増修好事者適得
米老舊搨以補亡而恰遇一顛倒裝潢者錯其先後遂
[078-33a]
據之入石虎林游人如織莫有為之是政者余早得此
本亦以為裝家誤旋入杭摩挲石下依然誤也因另搨
一紙為之改裝則文從理順不致誚一公為傖胡顛士
為糊目矣欲再一正其石而匆匆北歸當賖此恨因識
於此嗟乎余所手正之本或未必傳而此叚儻不泯泯
則後來見者豈遂乏一慧心之彦為了吾恨者余之汲
汲老而為此者半欲為後人一二眼耳用寄示此一寸
於永永豈區區誇蠧魚之架哉天啟乙丑九月三日墨/
[078-33b]
林快事/
   宋米友仁書海岱樓詩
右米侍郎元暉書先大父題海岱樓詩一首春秋公羊
傳曰山川有能潤於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觸石而出
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惟泰山爾故大父
云起為霖雨從膚寸蓋言徧雨天下之澤自膚寸而始
也米所書誤以從為成遂失本意可為太息嘉泰四年
秋八月壬寅山陰陸游書於三山老學菴渭南集/
[078-34a]
   宋米友仁帖
米南宮大字雅逸細書結密皆有可法至好為小篆則
有不知而作者元暉雖不逮其父然如王謝家子弟竟
自有一種風格也鶴山集/
   宋米友仁帖
翟耆年伯壽好古博雅君子也元暉因伯壽識桂勛而
傳其術則勛之為術精矣不知今亦有傳其術者乎黃/
文獻公集/
[078-34b]
   宋米友仁墨蹟
嘗見文敏公畫題云待次平江作於大姚村妹家此帖
有自到村居之語而且流落吳中豈亦在妹家時作邪
寓意編/
   宋米友仁書夫子廟記
米元暉書夫子廟記石刻在吳城中書亦秀穎可愛但
結法既不古又乏變態耳黃魯直贈之詩虎兒筆力能
扛鼎敎字元暉繼阿章取羲之獻之故事書家不愧箕
[078-35a]
裘者有大小鍾大小衞大小王大小歐陽大小米惟小
米差弱耳弇州山人稿/
   宋薛紹彭臨蘭亭敘
右薛紹彭臨蘭亭敘一卷至元二年在郡城與友人豐
城揭君子丹寓舍同巷得見其所藏紹彭臨本上有𢎞
文之印又有杭朱㢲印月舩小印若宋末在錢塘惟㢲
與賈似道家所蓄古書畫甚冨且精好宋之名書者有
蔡君謨米南宮蘇長公黃太史吳練塘最著然超越唐
[078-35b]
人獨得二王筆意者莫紹彭若也今紹彭書亦絶少則
見其所臨猶盆盎之櫑洗也趙承㫖嘗曰時流易趨古
意難復揭君之愛重此帖也宜矣紹彭字道祖近見其
晚憇監㕔所賦詩清麗沈著有魏晉人風所居有清閟
閣詳著樓氏攻媿集云九月甲子在興魯坊聾子巷寫
臨川危素記停雲館帖/
唐人摹搨鈎臨最精今晉帖存者皆唐本也宋人遽不
能精相去逺甚惟薛米兩家獨擅其能宋南渡後言墨
[078-36a]
帖多米氏手筆而薛書尤雅正禊敘帖臨搨最多出其
手必佳物然世亦鮮也雍虞集伯生書道園學古録/
   宋薛紹彭三帖
書法自古至今皆有沿襲繇魏晉六朝隋唐以至於宋
其遺蹟可考而知惟米元章英資髙識力欲追晉人絶
軌同時如薛道祖足其同盟者也故能脫略唐宋齊蹤
前古豈不偉哉孟頫鐵網珊瑚/
   宋薛紹彭帖
[078-36b]
長安薛道祖與米元章劉巨濟為三友朝夕議論晉唐
雜蹟圖畫然其作字則各自成一家紹興中購薛米書
最急率以小璽印縫後御府刻米帖十卷而道祖書不
得入石客杭見道祖書一巨卷於駙馬都尉楊公家精
神峻整遂深疑紹興不入石之故問於子昂子昂曰薛
書誠美微有按摸脫墼之嫌余不能書而深識其語私
嘗謂米襄陽書政如黄太史作書之變芒角刷掠求於
匵韞川媚則蔑有矣學魯獨居之男子於道祖見之至
[078-37a]
治二年八月乙亥袁桷記清容居士集/
   宋薛紹彭真蹟
思陵稱北宋時唯米襄陽薛河東得晉人遺意虞道園
則謂黃長睿知古法書不逮所言紹彭最佳而世遂不
傳米氏父子舉世學其竒怪弊流金朝此卷多寫其生
平得意句結法内擫鋒藏不露而古意時溢豪素間不
作傾險浮急態内一詩絶似右軍幾令人有張翼之歎
然則予之幸不大勝於道園哉道祖襄陽同時人與劉
[078-37b]
涇俱好收古書畫翠微居士其號也弇州山人稾/
   宋薛紹彭書
待訪録有智永不全本千文一余昔於宋光禄見永師
千文後有永師押字薛紹彭收藏印及是摹紹彭書乃
趙令穰欲以王維雪山易智永千文語也今見第三卷
其昌戲鴻堂法帖/
   宋李時雍墨蹟
思陵翰墨志謂熙豐以後蔡襄李時雍體製方入格律
[078-38a]
繇是紹興初年二公字畫俱用紹興小璽印縫此卷政
初年所收宋世諸賢筆法終不逮唐隴西公書深有懷
素氣象觀此足以知其源委清容居士集/
   宋劉次莊書戲魚堂記
劉御史書最妙小楷其原蓋出王大令褚河南而能兼
採羣書為一家雖體本媚弱行草差劣然求之今世亦
非多有此帙所録魚記最善其後數刻皆不逮也石蒼
舒書雖有骨氣而失於麤俗視劉逺矣東觀餘論/
[078-38b]
   宋劉次莊真書仁壽縣君墓誌
正德中祈澤寺修佛堂此誌背嵌牆角僧欲碎以為路
東橋顧公見而止之遂傳於世予向見兹石在露地諷
寺僧移向屋下然比久不至山中今不知果移否也又
龍池邊有宋時移文墓刻極精印崗公當不應反遺之
也余既借觀此帙而並以是告原溥原溥有别業在湖
西他日轉搨之以歸亦一竒事也嘉靖甲寅三月十八
日淨信居士盛時泰仲交記蒼潤軒碑跋/
[078-39a]
   宋邵䶵行書安民堂記與梁彦通碑
右邵䶵書二碑其一前有飛白安民二字乃仁宗書以
賜錢晦者世稱飛白始自蔡中郎而右軍稱善然今都
不可見書學者即此觀之亦可以見其飛翥之遺意矣
按書䶵字仲恭丹陽人曽知蘇州工正行字體清勁二
書可稱能品嘉靖甲寅四月七日題蒼潤軒碑跋/
   宋王昇飲中八仙歌
朱巖壑跋逸老草書蘭亭禊序云逸少作行書逸老為
[078-39b]
草字外人那得知當家有風味逸老以草聖擅名其為
名公稱道如許寓居闕一/字戍是時先太師岐國公為監鎮
與之往還日亦得其八仙歌此本改从九从日字為闕一/字
蓋長史素有此顛稱也羔羊居士乃其自號聖采為所
居之堂得柳軒豈亦其家邪山隨侍時當紹興十一二
年間及識其人此卷書於庚午嵗自言年七十有五則
知生於丙辰余生於丁巳後公六十一年方識公時才
五六歲嘉定此書則亦七十五矣感今愴昔為之闕一/字
[078-40a]
攻媿集/
凡藝始於學而卒於悟學而工不若悟之神此張旭觀
公孫大娘舞劒器遂進於草書也宋王逸老亦以草書
名世先人守中處士嘗藏二紙於家余少時尚及見之
後為好事者持去今張宗儒來京師以所書杜少陵飲
中八仙歌示余蓋尤豪宕有法真有旭之悟者乎李白
詩稱懷素飄風驟雨落花飛絮之態雖非白作亦曲盡
懷素之變者余於逸老亦云貝清江集/
[078-40b]
   宋王昇草書
宋太宗刻秘閣法帖晉魏書法後世猶得見之者以其
有此至大觀益精妙矣學書者始知上求古法於後南
渡解和即安思陵臨池之好尤篤一時内外大小之臣
聞風而起若王逸老草書殊有旭顛轉摺變態尤為内
廷稱賞然是後飛雲之禍雖慘而志恢復者愈堅禁偽
學者雖嚴而求性理者彌篤若逸老之書士大夫道之
者絶少亦可念哉當是時吳興張謙仲亦髙年篆法甚
[078-41a]
古隱於黃冠龜山先生嘗敘其所為書故其人名尤重
道園學古録/
   宋李公麟二帖
米海嶽云少時未能立家但規摹法帖謂之集古字今
觀九歌良然左方有伯時畫畫史所稱與伯時經營九
歌者是已伯時孝經力追鍾法宣和譜謂書逼魏晉不
虚耳二帖皆節文其昌戲鴻堂法帖/
   宋張閎道草書
[078-41b]
王簡穆以書名齊世竇臮謂其密緻豐冨神髙氣全今
遺蹟可見者有劉伯寵謝憲王琰三帖尚傳其論書一
篇具載本傳意當時必自書之惜哉今亡矣張閎道游
心翰墨追為之書殊可喜也僕見前輩效鍾王書自羊
薄以還類多規規然雖精而弗肆至張融自謂不恨已
無二王法乃恨二王無已法乃知一藝之至亦當克自
植立融之言不為過也今觀閎道真草亦矯然自作一
家風範宜諸賢歎賞之多云政和四年十二月庚午黃
[078-42a]
伯思觀東觀餘論/
   宋蔡京元祐黨籍碑
元祐黨籍碑一卷蔡京元長所書也崇寜初京在相府
追憾元祐諸賢乃籍司馬光以下三百九人指為奸黨
請徽宗書而刻之又自書頒於天下俾各刻石以示後
世京之意蓋欲汚衊諸賢使其子孫亦有餘辱也抑豈
公論之在人心者終不可泯至於摩挲遺刻歴數姓名
粲然若繁星之麗天雖其子孫亦以祖父得與洓水伊
[078-42b]
川聮名為榮曽不以為辱也嗚呼愛憎之私果何以掩
是非之公邪京可謂謬用其心矣碑之所列德業無聞
者居多然賴此碑之存而天下後世知其為君子之黨
是則京之詆之乃所以譽之也歐陽子有言彼讒人之
致力乃借譽而揄揚豈不信哉霅川沈暐以其祖干名
在黨籍懼久而磨滅特取家藏搨本重刻於石行人司
副姑蘇周君得此卷出以示余瞻仰之餘肅然起敬因
識於下方嗚呼世之惡直醜正髣髴於京者覽此碑尚
[078-43a]
亦自省哉旴江何喬新識椒丘文集/
此碑自靖國五年毁碎遂稀傳本今獲見之猶欽寶籙
矣當毁碑時蔡京厲聲曰碑可毁名不可滅嗟乎烏知
後人之欲不毁之更甚於京乎諸賢自涑水睂山數十
公外凡二百餘人史無傳者不頼此碑何由知其姓氏
哉故知擇福之道莫大乎與君子同禍小人之謀無往
不福君子也石工安民乞免著名今披此籍諸賢位中
赫然有安民在倪元璐明文選/
[078-43b]
   宋蔡京正書集賢趙公大觀神道碑
此乃黄羙之故物籤題是徐子仁所書流傳幾許乃歸
元白鄭子經言蔡公書令人掩鼻而過元白収此無乃
采菲之意乎蒼潤軒碑跋/
   宋蔡卞靈巖寺疏
米南宫謂卞得筆此書圎徤遒羙有兼人之力而時以
己意叅之盖有書筆無書學者要之不可以人廢也弇/
州山人稾/
[078-44a]
   宋蔡卞書曹娥碑
北海曹娥真碑傳世甚少皆摹刻也此蔡卞於元祐間
書頗得其神而精采勝之以其宋人弗貴也且石在越
迄今尚為完善此搨更早字更全尤覺奕奕射人豈孝
女之神常在山川間有志為書者則精英即附助之邪
抑其地石佳而刻手工自昔已然邪由此觀之則卞勝
於京京又勝於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
不幸如此若具目當家則一字便有定評寜復向人言
[078-44b]
下轉天啓癸亥九月廿日墨林快事/
   宋尹焞手書歐陽文忠公三志
河南尹君來自臨川出示其大父和靜先生遺象及手
書歐陽文忠公所作三志仰瞻伏讀不勝敬歎既橅其
象以藏於家尹君又俾記於誌文之後熹惟尹氏世徳
之盛既得歐陽公之文以發揮之而和靜手書惟謹是
亦足以傳世矣孤愚晚學何敢僭易輙贊一辭顧其請
不已乃别書幅紙以附卷尾云紹熙壬子十月二十五
[078-45a]
日新安朱熹記朱子文集/
   宋尹焞帖
東坡謂先生書似李西臺西臺書葢屢見之而先生書
顧不多見山隂僧舍有先生所書詩數十首多集中所
無此帖字畫與正同可寳也黄文獻公集/
   宋張九成帖
世未有言無垢先生善作字者而筆勢如此令人起敬
嗚呼豈但字畫哉予嘗聞呂伯恭父云某從無垢學最
[078-45b]
久見知愛最深至今亡矣念無以報獨時時戒學者無
徒誦世所行論語解以為無垢之學盡在是也始予與
伯恭父有為言之也今見求仁先大夫與往還書說論
語事甚悉葢雍也以前無垢已恨早出餘所著未嘗示
人無垢無多著書而論語解要非成書學者但尊信之
以此窺見無垢宜伯恭云爾也則世之知無垢者何如
哉予少時方省事無垢來為郡守聞見鄉人父老數百
人以滛雨害稼訴郡無垢若不省然俄而駛足來索狀
[078-46a]
而數百人者皆以不滿解去狀亦不知安在矣旦日還
鄉下自城以南達瑞安凡閘者堰者皆已决捕魚蟹簞
笱凡可以梗水者亦已徹去不數日水落是歳大熟無
垢永嘉之政初非赫然有聲也而敏事若此則世之不
知無垢者不但其問學也無垢擯斥流落道不為世用
以死其不為人知者何可勝道余因求仁先大夫説論
語事且有助於永嘉之政故并著之止齋集/
   宋薛尚功摹鍾鼎彞器款識真蹟
[078-46b]
錢塘薛尚功摹集三代彞鼎欵識文凡廿焉較其器之
墨蹟筆精墨妙過之又其討論有出於博古考古諸書
之外前輩博雅精詣如此彼困而不學竊好古之名自比
於米顛者得不有愧方外張天雨老學齋觀句曲外史集/
   宋胡安國帖
浙間人家家有春秋傳而罕見公字畫余記為兒時從
鄉先生學同學數十兒兒各授程易胡春秋范唐鑑一
本是時三書所在未鋟板往往多手抄誦也晚官湖湘
[078-47a]
間每過士大夫家輙見公遺帖皆甚貴惜然為春秋學
者顧少如浙間何因見向氏所藏帖書以勉之止齋集/
   宋陳與義法帖奏稾
徳夀皇帝常論近世絳帖已少錢希白所臨潭帖為勝
臨江帖失真逺矣又淳化帖大觀帖當時以晉唐善本
及江南所収帖擇善者刻之風骨意象皆存今觀故參
知政事陳公與義為侍從時奉詔定法帖十卷釋文一
冊其間稍辨劉次荘之誤殆臨江或潭帖歟陳公字畫
[078-47b]
清簡類其詩文紹興初歩中朝故特承善誘知人堯哲
兹可觀其緒餘淳熙七年正月十四試吏部尚書兼翰
林學士承㫖周必大為起居舍人木待問題平園集/
   宋陳與義帖
紹興乙亥歳某初仕王畿陳公之子本之為郎為監家
藏手澤甚富每休務輙求觀竟日今踰三十年本之之
子仁和宰復示此軸前輩翰墨愈久則愈可敬而本之
墓木已拱又可歎也淳熙丙午二月十三日平園集/
[078-48a]
   宋岳飛帖
王之討楊么也過師吾里留題東松菴壁上老墨飛動
忠義之氣奕如所謂因邀後軍王團練者葢後來告變
之王貴號王雕兒者也天兵濯征偏裨之在行者多矣
獨邀斯人者飯其愛之必異於餘子孰謂其報知己一
至此極哉司馬文正公之邢恕王荆公之呂惠卿世固
不少而逄蒙殺羿孟軻氏顧舍蒙而羿之責又何也淳
祐九年六月朔敬觀於廬山郡圃之愛蓮堂附此歎息
[078-48b]
方岳秋崖小稾/
   宋岳飛墨蹟
武寜湯盤蔵其先世文林君軍中文書岳武穆王紹興
元年所署也文林始以太學生上書論備禦之策崎嶇
兵間以功致文林之命觀此牒知文林倡忠義擊叛潰
保鄉里甚直而壯噫可以見其人心之一士氣之盛而
其將又有若武穆者宜其足立國於摧敗危亡之餘也
盤言武穆之死文林上書論列遂并受害文丞相嘗題
[078-49a]
其家之堂曰忠節遺墨故在而張循王劉大尉所署别
為卷俯仰二百年而感慨係之矣近年集在館中將纂
修遼金宋史館中以遺書亡軼為説若此者可徴尚多
乎哉道園學古録/
   宋張孝祥草書
安國此字尤為清勁如枯松折竹架雪凌霜超然自放
於筆墨之外雖醉中亦不忘般若豈箇中自有一種習
氣略無間斷又此觀音心呪而曰釋迦其示不二門安
[078-49b]
國得之深矣松隱集/
   宋張孝祥帖
安國天資敏妙文章政事皆過人逺甚其作字多得古
人用筆意使其老夀更加學力當益竒偉建陽張大夫
珍藏此紙間以視予展玩恍然如接譚笑書其後而歸
之慶元己未三月八日朱子文集/
   宋張孝祥真蹟
張于湖有英姿竒氣著之湖湘間未為不遇洞庭所賦
[078-50a]
在集中最為傑特方其吸江酌斗賔客萬象時詎知世
間有紫微青瑣哉余客唐安湖上計孟甫袖以見訪是
日八月既望後此者蓋四十有七年矣撫卷太息書而
歸之鶴山集/
   宋吳說游絲書
錢塘吳傳朋游絲字前無古人黄給事仲乘鈞嘗稱蜀
士仲明舉詩云春吞一縷來不斷石鈞筆力歸毫芒佳
句也然未若參漢濱先生王公瞻叔之詩為工伯父楊
[078-50b]
州嘗得二紙於吳公從子深求書王公之詩於後攻媿集/
   宋吳說千字文
尚書郎吳傅朋王逢源先生外孫也往見其論唐孫氏
書譜自言總角以來徧參博考始悟筋脈相連之理蓋
與近世不知而作者異矣皇諸孫從季家藏古帖甚富
又求千文於傅朋而刻之非樂善好事安能若此某於
書懵然而季兄子中筆法絶髙常問道焉共評此字雖
未至顛張醉素之雄放而圓美流麗亦書家之韻勝者
[078-51a]
也乾道己丑九月平園集/
世稱吳傅朋書一筆盡一行不斷目曰游絲書今觀此
千文殊不然始知得名之誤也東坡云唐太宗評蕭子
雲書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信虚得名耳東坡
取其比象之不類特表而出之人莫悟爾余於游絲亦
然蓋善書者隨手萬變安可指一物而求盡其妙趙從
季親得此本於傅朋亦其晩年筆力縱横得意時書者
王庭珪盧溪集/
[078-51b]
   宋吳說帖
王逢原遺腹女是生吳傅朋書法固有自來此帖往復
殆小乘僧之流非髙蹈大方者也不倚文字外人乃能
寳之於百五十年之後豈徒玩其筆墨之精世之人以
殺為戲以業為果觀傅朋此帖井榮之良砭者歟任士/
林松鄉文集/
   宋吳說書
予幼過豫章見滕王閣扁吳傅朋公所題也裴回顧瞻
[078-52a]
歎其深穩端潤非近時怒張筋脉屈折生柴之態後聞
宋阜陵欲易其九里松題至十數御筆墨而卒不能及
因使塗字以金而署之當時固善人君之服善無我而
亦深知吳公之書之真不可及也大抵宋人書自蔡君
謨以上猶有前代意其後坡谷出遂風靡從之而魏晉
之法盡矣米元章薛紹彭黄長睿諸公方知古法而長
睿所書不逮所言紹彭最佳而世遂不傳米氏父子書
最盛行舉世學其竒怪不惟江南為然金朝有用其法
[078-52b]
者亦以善書得名而流弊南方特盛遂有于湖之險至
於即之之惡謬極矣至元初士大夫多學顔書雖刻鵠
不成尚可類鶩而宋末知張之謬者乃多尚歐率更書
纖弱僅如編葦亦氣運使然邪自吳興趙公子昂出學
書者始知以晉名書然吾父執姚先生曰此吳興也而
謂之晉可乎此言蓋深得之予比過吳越見傅朋書最
多皆随分賛歎且圖来者守正法云耳此卷又以李唐
山水繼之亦好事者盖書畫同一法耳後来畫者略無
[078-53a]
用筆故不足觀此書乃直如書字正得古象形之意甚
為可嘉然所作隸書乃殊不知而作大可怪也然當時
有臨江蕭大山政作此體時甚貴之非此人之罪也因
劉椽執筆求題為坐客言如此悉書之云道園學古録/
   宋吴説書九歌
昔人稱吴傅朋説真書為宋朝第一今觀九歌應規入
矩深得蘭亭洛神遺意髙宗洞精書法至為閣筆歎賞
不虛也左方有馬和之侍郎圖此必當時有李伯時畫
[078-53b]
九歌米元章作書而二公復倣之耳伯時書乃全用鍾
法宣和譜謂其追蹤魏晉今始見之當與米元章並傳
者宋之小楷名家盡此矣畫禪隨筆/
   宋蘇庠詩帖
後湖居士歌詩清腴盖江西之𣲖别又字畫健逸又老
坡之苖裔也吾宗徳友丈寳其遺墨殆且百紙可謂富
矣僕生也後不及從居士游今以徳友數十年染指之
勤一旦得大嚼焉正使親見揚子雲所獲未必如是之
[078-54a]
冨也欣玩彌日拱揖不暇姑識嵗月而歸之紹興戊寅
十二月既望平園集/
後湖先生仙去已久殘章墜稾不為六丁取去流落世
間者尚或有之未有若吾徳友所藏如是之多也先生
少不就舉老不就徴盖神仙中人非世之所能羈紲者
故語帶煙霞嚼松風非食煙火人所能到此尤可寳也
見徳友説未經散亡時其家所得詞與詩與尺牘堆案
盈箱遷徙十亡八九則不為世之所見何以寳而藏之
[078-54b]
者又不可勝計也伏讀欽歎久之紹興庚辰汝隂李夀
臣書鐡網珊瑚/
   宋朱惇儒書樂毅報燕王書
余嘗恨右軍不冩此書而冩夏侯之論今觀玉山汪季
路所藏伊水老人手筆老人得無亦有余之恨乎季路
將刻之石以貽永久余知有志之士當復有廢書而泣
者矣淳熙壬寅十二月庚申新安朱熹書朱子文集/
   宋朱惇儒小楷道徳經
[078-55a]
巖壑老人小楷道徳經二篇精妙醇古近世楷法如陳
碧虛之相鶴黄長睿之黄庭皆所不及唯湍石喻公之
典引諸書為可方駕耳季路得之逺以相示恨目已昏
盲不得盡見其妙處把玩不足因記其後而歸之季路
能攻石傳刻以與好事者共之即大幸盖此書難得善
本讀此數章似少譌謬又為可傳也慶元丁巳十月庚
辰雲臺子私記朱子文集/
   宋喻樗遺墨
[078-55b]
喻公子材䆳於經學敏於詞藝紹興初館閣多俊傑視
題名可考也乾道壬辰予自小宗伯奉祠過無錫子材
老矣用兩夫肩輿廷勞於途議論灑灑使人聼之&KR0111
其謂自天子至庶人皆有朋友三代而上每措之父子
兄弟之間後世此道殊廢予至今紳書之汪季路其外
孫也出示公遺墨因題其後平園集/
   宋徐兢篆赤壁賦
才知之士滿天下而書學不得其傳許叔重稽諸通人
[078-56a]
作説文解字猶未能無闕誤李少温中興篆籕而所刋
定尚多臆説信書學之難能也徐鼎臣楚金兄弟最有
能稱一時如鄭仲賢郭恕先皆號善書皆自許氏非謂
許氏果能盡字書之藴盖舍是則放而無據耳舊聞徐
明叔善篆今觀其遺墨則説文解字之外自為一家雖
其名兢字見於印文者亦與篆法不同又有保大騎省
之文保大為南唐年號騎省乃雍熙職秩亦所未喻姑
識所疑以俟識者鶴山集/
[078-56b]
   宋虞允文鈞堂帖
虞忠肅公采石之戰日星晦蒙江水震蕩功烈赫然疑
其平日為人有喑啞叱咤千人皆廢之狀及觀其手帖
詞語詳雅氣象雍容乃真一書生耳公之子孫居吴中
者世藏此帖今為葑門朱性甫得之夫性甫雖好文事
藏此吾固知其意不在筆墨間也匏翁家藏集/
   宋周必大書艾軒神道碑
平原晩作益自磨礪然散語終是洗滌詞科氣習不盡
[078-57a]
惟艾軒誌銘極簡嚴有古意今祠堂本乃復齋陳公所
書而&KR0685園真蹟蔵外孫方之泰巖仲家巖仲他日有佳
石當并平園小楷刻之祠中後村集/
   宋周必大退傳帖
益公之字端重謹宻如其為人此猶中年之作也每觀
退傳帖無異往昔此其常徳尤可歎服於此又識前軰
後進愛敬兩盡其道足為世之法矣王魯齋集/
   宋范成大書田園雜興卷
[078-57b]
右范文穆田園雜興絶句六十首公好紀事帥廣右有
桂海虞衡志帥蜀有呉船録此盖罷金陵閫以大資領
洞霄官歸隐石湖時作即詩無論竹枝鷓鴣家言已曲
盡吳中農圃故事矣書法出入眉山豫章間有米顛筆
圓熟遒麗生意鬰然真足二絶余不敏何敢望公然視
公挂冠幸尚少息黔補劓之暇安知不能為公增一叚
呉語邪因識其末以俟弇州山人稾/
右范石湖行書後有周伯琦䟦云公以文學知遇思陵
[078-58a]
阜陵遂登執政此詩盖謝事後所作曲盡呉中郊居風
土民俗不惟詞語膾炙人口而筆墨標韻歩驟蘇黄之
下使人健羡名不虗得詎不信然余向讀石湖志慨想
之不可得今觀元白所收墨本為之憮然然吳中近為
海寇剽刼痛非昔日矣縱使石湖老人見之吾恐不賦
田園而賦洗兵馬也蒼潤軒碑跋/
   宋吳琚書
吳琚書自米南宫外一歩不窺京口北固山有天下第
[078-58b]
一江山牓書即其筆也始於都下見七言絶一幅不欵
名姓但有雲壑居士印偶閲宋經籍志雲壑集吳琚撰
知為琚書已於新安白岳下山客持晦翁書歸去来辭
廼絶似米元章後有雲壑二字因得審定今藏於家此
詩沒於焦山江中潤州守霍君為余拓墨本然已在若
晦間不可臨摹矣畫禪随筆/
   宋朱熹書出師表
余自少讀出師表輙為之喟然感涕嗚呼世無忠臣志
[078-59a]
士坐視國家之傾覆而莫之救也悠悠千古此恨何窮
今觀文公之字畫飛動其一時慷慨激烈之氣尚可想
見使九原可作舍二公吾誰與歸嘉熙己亥立秋後十
日京兆杜範書於宛陵郡齋杜清獻公集/
聞昔朱文公酒每酣多朗誦出師表而或書之以贈友
人今見刻本想其慷慨興起之意猶&KR0177然㸃畫間文公
嘗曰孔明有王佐之心而道則未盡學者固不可徒贊
歎於文字之間而已要當知其心之所存道之所未盡
[078-59b]
庶或有得於文公所以書之之意王魯齋集/
   宋朱熹與方耕道帖
吾里前軰方耕道耒乾道二年擢第歴任有亷直聲受
學朱張之門嘗從宣公辟為湖北帥屬文公與之書云
既為辟客有見聞當宻言又云當斟酌量度有益而後
言又云若一言不契即欲忿然引去則不可文公性方
峻與他人言多勉其剛烈激發而與耕道言更欲其委
曲和緩若耕道者可謂直諒之友矣按宣公少從忠獻
[078-60a]
兵間所交皆大儒名卿相耕道晩出一書生爾所見豈
有超出宣公者哉然宣公懐必竭事必咨不以耕道之
卑而不即也耕道感激知己遇事無隐或因杯酒輙發
或欲搢笏顯誦不以宣公之賢而不諌也昔孔明下教
許州平㓜宰之參署韓愈送河陽從事願處士無圖利
於大夫長必求屬以自𦔳屬必盡忠於其長古之道也
若夫長之賢未至於宣公屬之賢未至於耕道各宜録
文公遺墨一通置之座右後邨集/
[078-60b]
   宋朱熹與東萊先生帖
集嘗見文公與東萊先生一帖云福建人劉氏兄弟爚
炳同預薦送乃翁亦以免舉試禮部皆欲見於門下某
新阡與其居宻邇兩年相從甚熟知其嗜學其教幸與
之進盖東萊時在館閣也此書所謂晦伯爚也韜仲炳
也十千所買之山豈即所謂新遷之近而季通之所擇
乎昔者野人有食芹曝暄而美者特以獻其君野人猶
然而况君子之於其君也心知其善而忍後其事而弗
[078-61a]
告哉紹興山陵改卜之議季通竟坐貶死孰知君子之
於君親盖無二致也得於親而不得於君其勢然也觀
買山之帖新阡之好豈勝慨然文公之書豈欲以此藝
成名者而子昂仲章氏舉以為言豈子昂獨舉所知深
觧者而仲章賛之耶公少年盖嘗學曹操書而劉共父
誚之公以時之古為觧然則其可以書求公乎道園學/
古録/
   宋朱熹手帖
[078-61b]
國朝善書者稱秋磵黄公評考亭朱子之書曰道義精
華之氣渾渾灝灝自理窟中流出又曰道義之氣蔥蔥
欎欎散於文字間其評書如此則其善書豈直㸃畫之
工而已盖自許魏公推眀朱學而立其說於學宫且用
以取士朔南聲教所暨咸知尊信之㒺有異時至其翰
墨之妙類以儒者細事寘而弗論秋磵公可謂目擊道
存者矣道傳赴玉堂之召携考亭手帖北上玉堂諸
老善書如秋磵公者為不少幸求其說評之黄文獻公/
[078-62a]
集/
   宋朱熹與姪手帖
余記十年前與煥章氏題先譜推其六世祖為考亭夫
子家蔵夫子手澤甚富約至其家閲之今年冬予始至
横溪煥章仲子垕出視夫子與其姪六十秀才書一紙
兵燹之餘僅留手澤者是帖也書中墓木事丁寧告戒
望之至而責之顓又言析居事閔其失館地勉之以忍
耐二字其家教之槩如此垕時時披展於讀書之室非
[078-62b]
朱氏子孫之座右銘乎至正二十年冬十月八日㑹稽
楊維楨謹識東維子集/
右新安朱夫子與所親手簡真蹟一卷詞語真淳氣誼
周密婣睦之厚著於當時筆畫之精粲然傳世誠為後
進之楷式也鄱陽周伯琦敬題鐡網珊瑚/
子朱子繼續道統優入聖域而於翰墨亦加之功善行
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争珍秘
不啻璵璠圭璧此帖乃與姪家書略不用意出於自然
[078-63a]
尤可寳也展讀一過敬識諸卷尾天台陶九成同上/
   宋朱熹真蹟
右晦菴先生真蹟筆精墨妙有晉人之風大賢無所不
能固非可一藝名也當時先生由建中回新安時所書
流落人間文傳薄㳺婺源得之攜以歸呉中嘗同仁夫
一觀餘不以示他人也近伯廣自琴川来訪病中不及
款曲别後思所以見意念他物皆不足以凂伯廣因書
於卷尾令淵持贈之轉似仁夫仍題數語云吳郡千文
[078-63b]
鐡網珊瑚/
   宋朱熹手帖
太師徽國朱文公帖一紙韻度潤逸比他日所書人以
為尤可玩濂雖不敏則非特玩其字畫而已也盖有所
感也帖中云恭叔尚未至只文叔到已兩日矣見約誠
之在此相聚也文叔名友文恭叔名友恭姓潘氏二人
實為兄弟恭叔通禮樂文公之修三禮以儀禮與禮記
相參通為一書其不合者分為五類周官則别為一書
[078-64a]
恭叔實與討論之列文叔尤善問辨文公與論大學致
知格物之義雖反覆數四而弗措誠之逰澹軒也澹軒
蚤從張宣公游晚復事文公文公遇之如黄直卿則三
人者皆其髙第弟子計其一時師友相從之盛聚精㑹
神徳義充洽如在泗沂之上自今道隐民散時觀之不
啻應龍游乎𤣥闗欲一見之而不可得徒以貽有識者
之感慨不亦悲夫此帖無嵗月不知何年所發其或學
禁未興講道於竹林精舎時邪宋學士集/
[078-64b]
   宋朱熹墨蹟後
右晦菴先生書小宛詩夙興夜寐四大字今兵部尚書
錢唐方公之所蔵也先生上承周孔道統之傳故凡一
言皆將為天下後世之法而亦皆本於聖人之經與易
之自強不息書之無逸同理盖人無貴賤大小未有不
由斯理而能有成至於為子為臣其宜務於此加切故
曰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又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今
公為國大臣承寵眷之隆二親具慶躋耄期之夀為天
[078-65a]
下所歆羨仰望而惓惓於寶此書者其將佩古人之格
言篤忠孝之大節將以示法天下之為臣子者乎此公
之所宜勉也因拜觀此卷謹識其後而歸之東里集/
   宋朱熹二帖
右徽國文正公考亭夫子手帖一以辭譔墓志一以致
問起居而以編緝通鑑綱目義例得失取正於人皆不
書官職名氏其謙已誨人之意藹然見於言表至今三
二百年後風範猶在目前先生文章事業昭在簡册又
[078-65b]
豈後學窺其涯涘又奚待於稱揚褒美哉今京口何彦
徵得之於其外祖郭畀天錫彦徵寶而藏之亦庶幾知
道者翰林學士士奇楊公復識其後均得拜觀文正公
之手澤誦之反復起敬時永樂庚子仲春清明後五日
臨川吴均端肅書珊瑚網/
京口何彦徵氏所藏文公先生墨蹟得觀者以為至幸
而題識之者互相發明殆無餘藴矣然通鑑一書上下
數千百年則本春秋為萬世公論而於契家事蹟乃以
[078-66a]
性命之憂為說而辭之豈耳目所及不及簡冊歟抑彼
此所施有不可同者歟大賢君子必有以處之此則學
者所當講求也詩曰魚潛在淵或在於渚其斯之謂歟
宣德三年歲次戊申秋八月望日南郡楊溥識同上/
此卷手書凡二三書如前所云一書則折簡道問安者
京口何彦徵寶藏之以示余於戲先生片紙隻字流傳
於世不啻拱璧之難得况此晩年之筆其所言尤後學
所當矜式者邪拜觀之餘謹識歲月於後云宣德四年
[078-66b]
歲己酉夏四月己卯臨江後學金幼孜謹識同上/
右宋朱夫子晦菴先生手書二通觀其於撰述張魏公
銘誌與他書所載不同不免悔之至其所修通鑑綱目
十年而後成然汲汲尚欲求正於人則知前賢於為文
及著書二事其不敢忽如此後進之士率爾妄作者觀
於此可不少致其謹乎此卷今藏何彦徵氏間以請予
識把玩之餘遂書此於末簡以歸之宣德四年己酉秋
七月庚午後學楊榮謹識同上/
[078-67a]
   宋朱熹晝寒詩卷
成化丙申仲夏之望集惟謙年丈廨中積雨新霽出晦
翁手墨見示展讀之二十過韻亮節清一洗塵俗而筆
法尤遒勁端重目所罕覩所惜者其先有元人跋十八
家惟謙尊人貞孝先生惡之悉為屏去猶存倪元鎭一
絶蓋髙其品耳雖然世不乏人而嚴於取亦足以見貞
孝先生之正大眞足以繼晦翁之芳躅矣把玩不忍置
因識其末翰林編修吴釴志珊瑚網/
[078-67b]
觀晦翁書筆勢迅疾曽無意於求工而㸃畫波磔無一
不合書家矩矱豈所謂動容周旋中禮者邪翁書自言
初學魏武為蔡端明所誚曰余學魯公乃唐忠臣公所
學漢奸相也及考魏武本傳云漢世安平崔瑗與子寔
𢎞農張芝與弟昶並善草書而操亞之則魏武之善書
信不誣矣今此詩帖眞有漢魏風骨視唐宋以下自别
展卷再三不勝慨恤吴下王世貞題弇州山人稾/
   宋朱熹書城南詩
[078-68a]
朱子與南軒先生友善此城南二十詠和南軒而作者
穆聞之先工部君言在元吾鄉尚書于公文傳嘗尹婺
源婺源朱子闕里也公得此於其五世孫光後秩滿歸
常熟錢伯廣者愛之公輟以贈伯廣乃搆城南齋因以
城南自號金華黄文獻公為記伯廣沒卷為鄉友虞子
賢所得子賢復構軒二十楹各顔其詩於上兵變後卷
流落不知所在穆近於致政侍郎陽羨沈公家見之不
覺大喜卷後有于公跋楊廉夫復為子賢補書南軒原
[078-68b]
倡最後子淵一跋與先君之語正合淵字資深尚書公
孫也寓意編/
晦菴先生潛心聖賢之學探索至道其於詞章字畫蓋
有不暇留意者今觀先生自書所和張宣公城南雜咏
二十首其詞渾厚和平有盛唐風致其字如孤松老柏
晉宋間以書名家者未易及也是雖大賢多能所到其
所以然者亦本於心耳先生之學以正心為本夫詩心
聲也字心畫也心得所養則發之於詩形之於字卓乎
[078-69a]
絶俗豈世之憊精疲神以學詩學字者所可髣髴哉善
學先生者詠其心聲玩其心畫則放心自復鄙吝自消
固可得其心法於詞句㸃畫之表矣方伯沈公時暘得
此卷寶之不啻懸藜照乗之珍間出示余拜觀之餘肅
然起敬謹識其後而歸之椒丘文集/
   宋朱熹小行書卷
世但知晦翁扁書作松枯石老以取蒼勁不知其草草
狎書乃天眞秀異若此蓋由沉浸於禊帖中得眞神而
[078-69b]
偶然出之若稍加意即是李廣第二番射石矣恬致堂集/
   宋陸游與曽原伯帖
余大父著作為京敎考浙漕試明年考省試呂成公卷
子皆出本房放翁與曽原伯帖云主司劉某天下偉人
也故足以得之家藏大父與成公往還眞蹟大父則云
上覆伯恭兄成公則云拜覆著作丈時猶未呼座主作
先生也成公父倉部娶茶山女原伯茶山長子名逢官
至大理卿仲躬次也名逮官至侍從皆成公母舅放翁
[078-70a]
學於茶山喜成公得薦書賀原伯如此余為儀真掾原
伯孫黯字温伯為揚子宰出此帖於縣齋余曰君收放
翁帖千百紙此幅關我家門户蓋輟以見惠温伯不與
後與温伯同朝求之復不與晩使江左與温伯書曰初
見帖時余纔三十今遂六十君且八十不得帖死有遺
恨温伯亦愴然緘帖餉余帖内云叔遲者茶山季子也
名迅樂道者温伯父也名槃温伯擢第人物髙雅詞翰
精麗有晉唐風韻放翁常舉自代今挂冠居越上初茶
[078-70b]
山深於禪學厚勤杲二公故叔遲入山訪杲茶山有詩
哭勤前輩不獨篤於師友其於物外髙人亦極其惓惓
今士大夫不復然矣後邨集/
   宋陸游帖
鏡湖一曲皆翁吟嘯提封翁所自有非若賀秘監請而
有也遂與山僧巷友爭漁樵席翰墨淋漓人爭得之是
三帖遂為勤上人所藏北磵集/
   宋陸游手簡二帖
[078-71a]
放翁以詩名重天下受知周益公范文穆為中興大家
嘗讀其劒南集愛不忍去手思見其人而不可得今得
觀此二帖恍然如侍左右何其幸哉然放翁在當時不
以書名而遒嚴若此真所謂人品既髙下筆自不同者
也二帖一與仲信議婚一為明遠題卿禪師遺墨放翁
到今不為久遠而此三人者皆不可知昔蔡明遠鄱陽
一卒爾以魯公之書而傳仲信既與翁結婚而禪師遺
墨有見晩之恨則二公要皆非尋常流輩人矣而余皆
[078-71b]
不知之鄙淺可歎此卷既歸墨林墨林博雅好古而蓄
書極冨必能考以補余之不逮也嘉靖戊子仲冬念日
後學文彭謹題續書畫題跋記/
   宋卓景福臨淳化集帖
自蔡公僊去里中書學遂絶近歲二陳出焉崇清宜大
字愈大愈奇復齋字可至二三尺而小楷行草端勁秀
麗在崇清上寸紙流落人爭寶藏至今後生輩結字運
筆十人中九作復齋體然復齋本學歐後謂余曰少時
[078-72a]
寔師九成宫記今五六十矣當向上作工夫豈必尚寄
率更籬下邪所跋卓君臨淳化集帖凡一百十有五字
老氣森嚴殆欲埽去歐虞褚薛而自為一家者卓君蓋
其中表親授筆法今亦以能書名聞之奕家子弟必髙
師一著豈惟奕哉逸少衛夫人弟子也突過其師大令
逸少子也與父齊名卓君勉旃復齋可作必有咄咄逼
人之歎矣後邨集/
   宋魏了翁與杜範李心傳手札
[078-72b]
了翁在理宗朝與眞德秀齊名皆深於理學以直道不
為時宰所容杜李二公亦皆一時名臣則其手札為世
所重非但以其字畫之工以其賢也按理宗嘉熙二年
以李心傳為秘書少監史館修撰心傳有史才通故實
弟道傳尤明河洛之學性傳位至同知樞密院事淳熙
五年以杜範為右丞相兼樞密使範抗言時政無有所
隱初為殿中侍御史劾奏鄭清之李鳴復其後不肯與
鳴復共政卒辟位去其為人如此震澤集/
[078-73a]
   宋眞德秀與王周卿手簡
周卿諱德文吾鄉王氏之先也仕宋雖不甚顯然其學
實出於其曽伯祖信伯先生帖中所謂先著作是也故
西山真先生也特與之遊他如魏參政了翁游丞相似
杜丞相範王待制遂亦嘗舉薦陵陽李侍郎心傳因謂
其所交皆天下正人然則此帖豈非其一左證也哉惟
顒其善藏之吴寛謹題匏翁家藏集/
西山先生書似草草作諦觀之乃非草草者雖不全用
[078-73b]
晉人筆法而亦不出於法之外豈胸次髙故落筆便自
不同邪然南渡諸公如魏鶴山李心傳兄弟書亦往往
相似豈亦習尚然邪蓋蘇黄筆法至是又一變云震澤集/
   宋楊簡手書孔壁孝經
司馬文正公平生未嘗草書雖造次顛沛間一㸃一畫
必如法度觀其書者即知公之為人慈湖先生楊公道
德學問追嫓前修而於翰墨尤極嚴謹嘉定初獲侍公
於著廷見其酬答四方書問無一字作行狎體蓋其齋
[078-74a]
莊中正表裏惟一故形於心畫亦絶類文正公而清勁
過之傅君侹所藏孔壁孝經又其得意書也嗚呼先生
不可作矣學者即此而觀之猶足以窺大賢氣象而知
立德之本云西山集/
   宋張即之書老柏行
温夫特善大書扁額字如作小楷不煩布置而清勁絶
人余屢見所書楞嚴道德經雖甚纖小皆得筆興此卷
老柏行規格絶類但此卷中策掠進止轉摺間殊不自
[078-74b]
遂豈温夫書時因筆墨未愜自加補緝哉彦暉善書者
必有定見矣方洲集/
   宋張即之大字
即之作大字如寫小楷而筆意兼行轉折作止之態如
老生作禮雖骨格強硬而意度調熟見之者自當歎重
此卷三字尤為卓絶非常所見方洲集/
   宋張即之墨蹟
昔人謂八音與政通而文章以時髙下豈惟文章哉字
[078-75a]
畫亦然故因時可以知書因書可以驗時有不可逃者
張即之生宋南渡後書名在當時甚盛此所書杜詩已
不完開化徐敦夫得以示余蓋書之變至此已極當時
所以重之則世變亦可知矣夫即之欲自成家故其書
法如此若以虞道園之說斷之則亦太甚矣乎匏翁家/
藏集/
   宋張即之書進學解
右宋張即之書韓文公進學解即之字温夫别號樗寮
[078-75b]
叅政孝伯之子仕終太子太傅直秘閣歴陽縣開國男
其書當時所重完顔有國時每重購其蹟史稱即之博
學有義行而袁文清師友淵源録亦言即之修潔喜校
書經史皆手定善本語乾道淳熙事先後不異史官書
蔽其名按皇宋書録即之安國之後甚能傳其家學安
國名孝祥仕終顯謨閣學士所謂于湖先生孝伯之兄
即之之伯父也其書師顔魯公嘗為髙宗所稱即之稍
變而刻急遂自名家然安國僅年三十有八而即之八
[078-76a]
十餘咸淳間猶存故世知有樗寮書而于湖書鮮稱之
者此書無嵗月可考而老筆健勁大類安國所書盧坦
河南尉碑豈所謂傳其家學者邪周誥商盤下缺一字
寔徽宗御名韓文商本作殷豈亦以諱避就邪故浙江
叅政崑山張公敬之舊藏此冊公卒無子圗書散失從
孫比部員外允清以重直購之允清所謂惓惓於此豈
直字畫之妙而已後之子孫尚知所寶哉甫田集/
   宋張即之正書金剛經
[078-76b]
昔吴關外門有駐節字大可二尺許古雅遒勁極得大
書之體余少時見而愛之先主事都水公曰此張即之
筆也復於一統志和州下載即之特善大書以是知先
君蓋有所見云若細書則未之聞也兹偶見此經大不
過指尤俊健不凡乃知樗寮不獨善大書已也書史㑹
要記樗寮歴陽人歴陽隸和州即今含山明隆慶庚午
春三月吴下陳鎏識書畫題跋記/
   宋張即之書蓮華經
[078-77a]
四明有宋刻張即之妙法蓮華經一袠其木今不識為
何材中雖有蛀孔字皆堅緻如石似有物訶禁之者歴
世靈顯不可一二舉余宦四明得廿餘袠往歲佛屋災
像經皆灰余驚痛不已火後撥燎燼乃得二三袠完者
周緣焦糜字幸無損豈比地天龍未習瓌寶既取諸有
餘而又不忍盡邪乃為裝褙成帖以存數百年之遺樗
寮昔人斥為惡札今詳其筆意亦非有心為怪惟象其
胸懷元與俗情相違逆不知有勻圎之可喜峭挺之可
[078-77b]
駭耳自開天以來千奇萬異日新不已何獨字法不得
任情哉墨林快事/
   宋文天祥手帖
予嘗見文山公與黄伯正手帖云贑州大姓起義旅相
從者如歐陽冠侯等凡二十三家史多不載其名今莫
可考矣寧都陳蒲塘父子亦二十三家之一乃因從子
景茂請銘於公答書僅存而其氏名因藉以弗泯不亦
幸哉觀公興言夙昔為之哽涕之言則其有感於蒲塘
[078-78a]
者深矣宋學士集/
   宋文天祥遺墨
右文信公遺墨前叅知政事本齋王公所藏公沒已久
家人理筐&KR0034書尺叢積顧是紙損爛將裂以拭巵匜公
之子季境適至識為信公書咄唶驚異亟命裝池以完
嗚呼豈非有神物守護之歟不然英靈之氣不泯而致
之歟先賢尺牘人尚皆藏弆之矧信公之精忠偉烈震
耀古今翰墨光芒垂示臣子者乎不惟王氏寶之百世
[078-78b]
而下固夫人之所同寶也史官河東張翥書鐡網珊瑚/
   宋文天祥劄子
右宋丞相文信公劄子一幅蓋賀包公宏父遷官時書
也其中言在瑞陽時嘗遣一介人往候先生者蓋公為
刑部郎官上疏論董宋臣之惡不報束裝將出關時相
遣人謂其不可差知瑞州故公在瑞州與宏父通問也
其曰郡未一考被召除郎即丐香火以歸不從反得鄉
節者蓋公以癸亥為瑞州甲子十月召赴行在除禮部
[078-79a]
郎十一月除江西提刑也其曰以先人本生母之䘮解
印歸里者蓋公甲子為提刑乙丑伯祖母梁夫人殁實
公尊府本生母也其曰宏齋先生嘗為鄉漕者蓋宏父
嘗知隆興府兼江西轉運也其曰先生當是時適在綠
野者蓋宏父為刑部侍郎知平江府以言事召赴闕辭
改知紹興又辭疑是時罷歸正在景定末年公解印時
也其曰先生以新天子蒲輪束帛之勤為時一出進長
六卿典事樞者蓋度宗初即位召宏父為刑部尚書簽
[078-79b]
書樞密院事封南城縣侯故公賀以此書也其曰謗毁
之餘賴君相保全無大督過束禮書入深林温理故讀
自是浩然方外之想者蓋是時臺臣黄萬石以公不職
論罷之公於是闢文山築居第為山水之游故云然也
反覆觀之其忠正之氣凛然見於言辭之間俯仰慨慕
之餘若將見之况當時親炙之者能不感激發奮也歟
是書今建陽縣尹張君光啓所家藏者裝潢以示予留
玩數日敬書於後以歸之宣德六年秋七月望日後學
[078-80a]
李時勉拜手敬書李時勉古廉集/
   宋文天祥過小青口詩墨蹟
右宋文丞相信國公詩墨蹟一首其詩今見指南録中
初公自奉使伯顔軍前被留得間亡眞州浮海以逹行
在後屯潮陽師潰被執自廣州傳至燕獄所至有詩昔
鍾儀幽而楚操莊舄病而越吟或者猶謂之仁况公流
離顛沛有感必發於詩詩必歸於忠義讀其集未嘗不
為之流涕也於戲可不謂仁乎此蓋公被執北去將至
[078-80b]
桃源五十里而作文君徵明出以示余余謂公之精忠
大節焯焯天地間獨念公時在縲絏動止當不自由其
感慨不平之氣發之詩可也而字畫精妙雖紙墨之微
亦皆不茍何從容如是豈公之賢能使蒙古待之以禮
邪無亦公之所養有定力故臨難如平時不少動於中
邪然則公之大節不待柴市而後知也觀於此詩亦可
以知之矣今去公且三百年片紙遺墨人傳寶之又况
其後之人乎又况徵明之賢不霣其世者乎雖然忠義
[078-81a]
所在自當有神物護持之震澤集/
   宋文天祥墨蹟
昔余在吴下曽見文山墨蹟凡十餘條中說空坑兵敗
之事較詳其後載徐妳環嬢流落之由與此本相類其
字畫月日亦相類時同觀者數人三讀欷歔為之泣下
余友殷近夫跋云使公少用於德祐之前國尚可為使
公不死於景炎之後身無所安時讀其詞咸願為之執
鞭不可得者初不暇論其真與贋也今觀一峰之論豈
[078-81b]
此本得之毛氏者乃其真蹟而吴下所見者誠所謂虞
褚蘭亭邪於乎百世之士片文隻字流落人間雖偽為
者亦能使人興起其他可論哉鄭善夫少谷集/
   宋文天祥家書
文信國家書一紙具當時江西流離顛沛情事去宋亡
無幾何時矣蘭雖可焚香不可滅當與正氣詩作注脚
容臺集/
   宋道士張有篆金剛經
[078-82a]
謙中之篆自成一家近當跋復古編頗詳此蓋其真蹟
也然坡公有與趙清獻公帖示表忠觀碑額可用張子
野之孫有書之子野吴興人名先而此云追薦亡父張
三先生何邪更當詳考其間以祖為但以轉為熙以薩
為薛之類是終不欲書篆法之所無也攻媿集/
   宋道士陳景元書相鶴經
自秦易篆為佐隸至漢世去古未遠當時正隸體尚有
篆籀意象厥後魏鍾元常及士季晉王世將逸少子敬
[078-82b]
作小楷法皆出於遷就漢隸運筆結體既圜勁淡雅字
率扁而弗撱今傳世者若鍾書力命表尚書宣示世將
上晉元帝二表逸少曹娥帖大令洛神帖雖經摹拓而
古隸典刑具在至江左六朝若謝宣城蕭挹輩雖不以
書名世至其小楷若齊海陵王志開善寺碑猶有鍾王
遺範至陳隋間正書結字漸方唐初猶爾獨歐陽率更
虞永興易方為長以就姿媚後人競效之遽不及二人
遠甚而鍾王楷法彌遠矣隋世善書者多其間丁道護
[078-83a]
者不今不古遒媚有法今觀碧虚子陳君小楷殊得道
護筆勢亦可謂有意於古者也按隋經籍志唐藝文志
相鶴經皆一卷今完書軼矣特馬惣意林及李善注鮑
照舞鶴賦鈔出大略今此本是矣而流俗誤録著王丞
相集中且多舛午今本雖非全篇然比世傳他本最精
善真可垂永云政和七年十月十一日於山陽衮華堂
觀武陽黄長睿父書東觀餘論/
   宋釋夢英書夫子廟堂記
[078-83b]
右夫子廟堂記唐駕郎中程浩撰宋宣太師夢英書世
多喜誦此文而夢英書法一本栁誠懸然骨氣意度皆
弱不能及也東里續集/
   宋釋夢英篆書偏旁字源
右篆書偏旁字源宋宣義太師夢英書此碑咸平二年
立於長安學中後有英自題又附載郭忠恕所答書東/
里續集/
夢英篆書偏旁字源自謂秦斯雖妙盡方圓而㸃畫簡
[078-84a]
略直以墨寶歸之李監而已與郭忠恕能繼其美復録
忠恕報書於後第吾子行諸君絶不取英篆以為少師
承而忠恕書末所謂何人知之惟英公知之亦大含譏
諷何也然英篆筆亦自整勁跋語正書出信本皇甫君
碑骨稍露耳聊記而留之弇州續稾/
   宋釋夢英千文
右梁周興嗣次韻千文宋釋夢英以篆體書之乾德三
年刻石在今西安府學前此釋之徒以書名者多矣而
[078-84b]
以篆古名始見於英也東里續集/
   宋釋照黙墨蹟
余還自海南館於道林道人朱公破雨自雲蓋來坐未
定出照黙書一軸予久去箴誨初見必輒熟視之不自
覺意消也秦少㳺至錢塘見功臣山政禪師書歎以為
非積學所至其純美之韻如水成文出於自然照黙暮
年臻妙其以是哉顔平原有大節於唐而以書名識者
惜之予以謂斯人德髙而名往就之耳借使此老書不
[078-85a]
工尤當寶祕况工乎愈可寶也然與其門人書語多以
見及余衰退流落又自恨生所知遇不能不短氣耳石/
門文字禪/
   宋釋彦修草書
自懷素以草名唐後夢英復以篆隸聞然草未閑也知
解梁郡李丕緒所刻僧彦修書絶句二首乃其自媿風
塵思抉樊而出者詩僅成語然英公于縉紳一語之奬
即亟亟自述以誇人此詩於君之賜號賜院視之若凂
[078-85b]
惟以自憫其勤苦其人之賢不肖何如也字亦自楊少
師出十得其六七焉然少師亦宋人標榜之耳非定評
也天啓乙丑九月十三日蒼潤軒碑跋/
   宋釋温日觀書心經
温上人面目嚴冷人欲求一笑不可得亦不肯輕謟人
而遇其性所喜悅驩然自留得錢出户即散施貧者或
多則袖攜以訪失職賢士大夫而與之布袍葛屨放浪
嘯傲於西湖三竺間五十年吾觀其人視策名貨利為
[078-86a]
何等物故其翰墨流落人間足堪把玩又善以意寫蒲
萄遊戲遇物立成至有氣力者具紙素邀之輒又一筆
不與聞東昌徐仲彬云時時過其家傾懷盡興淋漓揮
灑皆不求而作此卷心經乃其行書尤為難得徐氏幸
寶藏之剡源集/
   宋邢慶國夫人手書
余與天台謝傑景英為忘年交謝趙出也為余言外氏
丞相家法甚悉今見邢氏趙夫人手書戒婦子一紙往
[078-86b]
往與景英語合邢尚書趙丞相事具國史至其故家典
刑要自令人起敬止齋集/
   金党懷英隸書孔廟碑
右字畫在西嶽碑之上蒼潤軒碑跋/
   金党懷英書竹溪詩
右党懷英篆書竹溪四絶句金章宗明昌六年刻石濟
州普照寺今在州學中東里續集/
   金王庭筠書服胡麻賦
[078-87a]
右服胡麻賦蘇文忠公所作黄華山主王子端之所書
也子端在金源事章宗為翰林修撰是時金有國已久
士大夫舍干戈從事翰墨之間如党竹溪趙黄山諸人
各擅所長以名家子端行草則取法黄山能變而之古
者也余往在燕都嘗於市上購得子端過蟠桃山和二
兄詩二首詞翰皆非近人可比遭值戊戌兵燹之變散
逸不存意猶惜之及來太末復於民家見此卷楮墨零
落幸而存耳意欲售人而人不知其可貴獨余寓目之
[078-87b]
頃如覩舊物然亦不復求之今乃歸於吾鄉人任氏卷
後有元遺山題識以淵珠膏火之喻為不可曉蓋金人
傳寫誤以珠在淵作在淵珠也獨未審膏火所喻昔朱
子嘗取文忠此賦以續騷余不復尚論子端書法氣韻
似米南宮妙處不減晉人自明昌距今垂二百年當土
宇分合之後寥寥不可多得矣雖有拱璧寧能過之胡/
翰仲子集/
   金王庭筠帖
[078-88a]
米襄學段季展得其刷掠奮迅故作大字悉祖之考諸
右軍筆陣實未有是體蕭齋丈二蓋其鼻祖季展之變
繇是始沈傳師實為雲仍米良有所本矣黄華老人百
一帖評品悉祖寶章故其大字超軼抗衡桷舊閱金帝
實録老人為修撰時坐擅議朝政受杖噫使在慶厯元
祐寧有是邪至治三年二月史官袁桷書清容居士集/
   金王庭筠書先主廟碑
涿州有昭烈廟王庭筠撰記及書篆庭筠在金與党趙
[078-88b]
輩俱負能書名行筆絶類南宮父子正書稍存廉隅雖
筋骨不乏而姿態遠遜矣弇州續稾/
   金王庭筠真蹟
右黄華老人書三十三字吾外舅蒙翁先生所藏翁及
天全翁徐公所題皆在焉老人本金人姓王氏名庭筠
字子端號黄華舉進士官至翰林修撰書學宋米元章
論者謂其胸次不在米下此詩已斷裂不能讀而字畫
遒逸可玩蒙翁題五字筆意渾成天全幷稱為得意信
[078-89a]
然而天全此書亦奇偉絶俗雖稱三絶可也某將南歸
時蒙翁指此書謂曰比至姑蘇必見此翁某未至數日
而翁已卒歸見蒙翁已臥病不能語嗚呼異代不足論
二翁雖異尚殊見皆蓋世人豪而亦不可作矣可勝慨
哉可勝慨哉懷麓堂集/
   金王庭筠行書博州重修廟學記
右黄華行書全學南宮史言老人儀觀秀偉善談吐胸
次不在元章下觀之信可見矣元白收法書極富長夏
[078-89b]
坐鵞羣閣臨摹不輟予每借閱之故為題此蒼潤軒碑跋/
   金王庭筠書博州廟學碑陰記
黄華老人此書駸駸遂侵凌米顛只欲與之分庭抗禮
虎兒在堦下便當縮項爾嘉靖甲寅六月十八日睡起
蒼潤軒碑跋/
   金王庭筠行書太原重修學記
老人此書筆勢在博州二碑之下吾鄉嚴子寅性嗜米
書兼蓄學米得名者蓋亦從流遡源之意今乃都歸元
[078-90a]
 白元白其勿厭觀也哉洗硯磯邊夏水正漲日臨百過
 足矣蒼潤軒碑跋/
 
 
 
 
 
 
[078-90b]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