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h0061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清-孫岳頒 (WYG)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四卷
   論書四書法/
    元吾衍三十五舉
    元陳繹曽翰林要訣
    書法三昧
    元鄭枃學書次第之圖
[004-1b]
    元鄭枃書法流傳之圖
    元應在篆法辨訣
    元董内直書訣
    眀張紳名稱篇
    眀張紳論執筆法
    眀王應電書法指要
    眀王應電布字原病
    眀李淳大字結搆八十四法
[004-2a]
   七十二例法
   眀豐道生學書法
   眀徐渭論執管法
   眀徐渭七字書訣
[004-3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四
  論書四書法下/
    元吾衍三十五舉
 一舉曰科斗為字之祖象蝦蟇子形也今人不知乃巧
 畫形狀失本意矣上古無筆墨以竹挺㸃漆書竹上竹
 硬漆膩畫不能行故頭麤尾細似其形耳古謂筆為肅
 倉頡書從手持半竹加畫為聿
[004-3b]
 二舉曰今之文章即古直言今之篆書即古人平常字
 歴代更變遂見其異耳下古初有筆不過竹上束毛便
 為寫畫故篆字肥痩均一轉折無稜角也後人以真草
 行或痩或肥以為美茂若筆無心不可成體今人以此
 筆作篆難於古人尤多若初學未能用時略於燈上燒
 過庶幾便手
 三舉曰學篆字必須博古能識古器則其款識中古字
 神氣敦朴可以助人又可知古字象形指事會意等未
[004-4a]
變之筆皆有妙處於説文始有味矣前賢篆之氣象即
此事未嘗用力故也若看模文終是不及
四舉曰凡習篆說文為根本能通說文則寫不差又當
與通釋兼看
五舉曰字有古今不同若檢說文頗覺費力當先熟於
復古編大槩得矣
六舉曰篆書多有字中包一二畫如日字目字之類若
初一字内畫不與兩頭相黏後皆如之則為首尾一法
[004-4b]
若或接或否各自相異為不守法度不可如此又員㸃
又員圈小篆無此法古文有之口字作三角形不可引
用學者慎勿難寫處妄意増入
七舉曰篆法匾者最好謂之&KR1915音/果匾石鼓文是也徐鉉
自謂吾晩年始得&KR1915匾法凡小篆喜痩而長&KR1915匾法非
老筆不能到
八舉曰小篆一也而各有筆法李斯方員廓落陽冰員
活姿媚徐鉉如隸無垂脚字下如釵股稍大鍇如其兄
[004-5a]
但字下如玉箸微小耳崔子玉多用隸法似乎不精然
甚有漢意陽冰篆多非古法效子玉也當知之
九舉曰寫成篇章文字只用小篆二徐二李隨人所便
切不可寫詞曲
十舉曰小篆俗皆喜長然不可太長長無法但以方楷
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脚豈不美茂脚不
過之有無可奈何者當以正脚為主餘略收短如幡脚
可也有下無垂脚如□□□等字脚以上枝為出如草
[004-5b]
木之為物正生則上出枝倒懸則下出枝耳
十一舉曰凡寫碑扁字畫宜肥體宜方員碑額同此但
以小篆為正不可用雜體
十二舉曰以鼎篆古文錯雜為用無跡為上但以小篆
法寫自然一法此雖易求&KR0077甚難記不熟其法未免為
百家衣為識者笑此為逸法正用廢此可也
十三舉曰凡囗圈中字不可塡滿但如斗井中著一字
任其下空可放垂筆方不覺大圈比諸字亦須略收口
[004-6a]
不可員亦不可方只以炭墼子為度自好若日目等字
須更放小若印文中匾口并口字及子字却須略寛使
口中見空稍多字始渾厚漢印皆如此
十四舉曰寫篆把筆只須單鈎却伸中指在下夾襯方
員平直無有不可意矣人多不得師傳只如常把筆所
以字多攲斜畫亦不能直且字勢不活若初學時當虗
手心伸中指并二指於几上空畫如此不拗方可操筆
此說最要緊
[004-6b]
十五舉曰凡篆大字當虚腕懸筆手腕皆著紙便字不
活相多有人不能用筆用椶櫚條及紙筒等物皆俗夫
所為士大夫則不宜用此
十六舉曰漢篆多變古法許氏作說文救其失也
十七舉曰漢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與隸相通
後人不識古印妄意盤屈且以為法大可笑也多見故
家藏漢印字皆方正近隸書此即摹印篆也王球嘯堂
集古錄所載古印正與相合凡屈曲盤回唐篆始如此
[004-7a]
今碑刻有顔魯公官誥尚書省印可考其說
十八舉曰漢晉印章皆用白文大不過寸許朝爵印文
皆鑄蓋擇日封拜可緩者也軍中印文多鑿蓋急於行
令不可緩者也古無押字以印章為官職信令故如此
自唐用朱文古法漸廢至宋南渡絶無知之者故後宋
印文皆大謬
十九舉曰隸書人謂宜匾殊不知妙在不匾挑拔平硬
如折刀頭方是漢隸書體括云方勁古拙斬釘截鐵備
[004-7b]
矣隸法頗深具其大略
二十舉曰白文印皆用漢篆平方正直字不可員縱有
斜筆亦當取巧寫過
二十一舉曰三字印右一邊一字左一邊兩字者以兩
字與一字處相等不可兩字中斷又不可十分相接
二十二舉曰四字印若前二字交界略有空後二字無
空須當空一畫地别之字有有脚無脚故言及此不然
一邊見分一邊不分非法度也
[004-8a]
二十三舉曰軒齋等印古無此式唯唐相李泌有端居
室三字印白文玉印或可照例終是白文非古法不若
只從朱文
二十四舉曰朱文印用雜體篆不可大怪擇其近人情
免費詞說可也
二十五舉曰白文印用崔子玉寫張平子碑上字及漢
器上并碑蓋印章等字最為第一
二十六舉曰凡姓名表字古有法式不可隨俗用雜篆
[004-8b]
及朱文
二十七舉曰白文印必逼於邊不可有空空便不古
二十八舉曰朱文印不可逼邊須當以字中空白得中
處為相去庶免印出與邊相倚無意思耳字宜細四旁
有出筆皆帶邊邊須細於字邊若一體印出時四邊虚
紙昻起未免邊肥於字也非見印多不能曉此黏邊朱
文建業文房之法
二十九舉曰多有人依款識字式作印此大不可蓋漢
[004-9a]
時印文不曽如此三代時却又無印周禮雖有璽節及
職金掌辨其媺惡揭而璽之之說注曰印其實手執之
卩也正面刻字如秦氏璽而不可印印則字皆反矣古
人以之表信不問字反淳樸如此若戰國時蘇秦六國
印制度未聞淮南子人聞訓曰魯君召子貢授以大將
軍印劉安寓言而失詞耳
三十舉曰道號唐人雖有不曽有印故不可以道號作
印用也三字屋扁唐却有法
[004-9b]
三十一舉曰凡印文中有一二字忽有自然空缺不可
映帶者聽其自空古印多如此
三十二舉曰凡印僕有古人印式二冊一為官印一為
私印具列所以實為甚詳不若嘯堂集古錄所載只具
音釋也
三十三舉曰凡名印不可妄寫或姓名相合或加印章
等字或兼用印章字曰姓某印章不若只用印字最為
正也二名可迴文寫姓下著印字在右二名在左是也
[004-10a]
單名者曰姓某之印却不可迴文寫若曰姓某私印不
可印文墨只宜封書亦不可迴文寫名印内不可著氏
字當詳審之
三十四舉曰表字印只用二字此為正式近人欲并加
姓氏於其上曰某氏某某若作姓某父古雖有此稱係
他人美已却不可入印人多好古不論其原不為俗亂
可也漢人三字印非複姓及無印字者皆非名印蓋字
印不當用印字以亂名耳漢張長安字幼君有印曰張
[004-10b]
幼君唐李温字化光有印曰李化光右一字左二字此
三字表徳式也
三十五舉曰諸印文下有空處懸之最佳不可妄意伸
開或加屈曲務欲塡滿若寫得有道理自然不覺空也
字多無空不必問此學古編/
   元陳繹曽翰林要訣
    第一執筆法
擫 大指骨下節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鈞
[004-11a]
捺 食指著中節旁此上二指主力/
鈎 中指著指尖鈎筆下
揭 名指著指外爪肉際揭筆上
抵 名指揭筆中指抵住
拒 中指鈎筆名指拒定此上二指主轉運/
導 小指引名指過右
送 小指送名指過左此上一指主來往/
 右名撥鐙法撥者筆管著中指名指尖員活易轉動
[004-11b]
 也鐙即馬鐙筆管直則虎口間如馬鐙也足踏馬鐙
 淺則易出入手執筆管淺則易轉動也
    右指法
枕腕 以左手枕右手腕
提腕 肘著案而虚提手腕
懸腕 懸著空中最有力今代惟鮮于郎中善懸腕書/余冏之瞑目伸臂曰膽膽膽
    右腕法
大凡學書指欲實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員
[004-12a]
    右手法
撮管 以撥鐙指法撮管頭大字草書宜用之書壁尤
   佳
&KR1911管 以大指小指倒垂執管&KR1911三指攅之就地書大
   幅屏障
捻管 大指與中三指捻管頭書之側立案左書長幅
   釣字
握管 四指中節握管沈著有力書誥勅牓疏
[004-12b]
    右變法
   第二血法
蹲 七分三折管直心員
駐 七分力到水聚
提 三分大指下節骨竦水下
捺 九分力滿
過 十分疾過
搶 各有分數員蹲直搶偏蹲側搶出鋒空搶
[004-13a]
衂 三分三摇筆殺力
 字生於墨墨生於水水者字之血也筆尖受水一㸃
 已枯矣水墨皆藏於副豪之内蹲之則水下駐之則
 水聚提之則水皆入紙矣捺以匀之搶以殺之補之
 衂以員之過貴乎疾如飛鳥驚蛇力到自然不可少
 凝滯仍不得重改
    第三骨法
提 竦大指下節骨下端提尾駐飛
[004-13b]
縱 和大指下節骨下臼蹲首駐捺衂過
 字無骨為字之骨者大指下節骨是也提之則字中
 骨健矣縱之則字中骨有轉軸而活絡矣提者大指
 下節骨下端小竦動也縱者骨下節轉軸中筋絡稍
 和緩也
    第四筋法
藏 首尾蹲搶解藏度二字則無/死筆活處在筋也
度 中間空中飛度
[004-14a]
 字之筋筆鋒是也斷處藏之連處度之藏者首尾蹲
 搶是也度者空中打勢飛度筆意也
     右字法一畫亦要藏度不/專是斷處連處
中指下貫上左貫右筆中柔
名指上貫下右貫左筆中韌
     右指法
    第五肉法
捺滿
[004-14b]
提飛
 字之肉筆豪是也疎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
 處提飛捺滿即肥提飛則痩肥者豪端分數足也痩
 者豪端分數省也
     右字法
筆 字一寸蹲七釐提五釐捺九釐畫一分以是為率
清勁遞減三釐初學提活蹲輕則肉員老成提緊蹲重
則肉䟐&KR0146如萬歲枯藤□趐也季海筆/在畫中力出字外用此也
[004-15a]
紙 強弱有分數筆力臨時斟酌之水太漬則肉散太
燥則肉枯乾研墨則濕㸃筆濕研墨則乾㸃筆墨太濃
則肉滯太淡則肉薄麤即多累積則不匀
磨墨之法重按輕推遠行近折
硯 池寛面細毎夕一洗則水墨調匀血肉得所端石
惟取細潤停水歙石惟取縝澀發墨兼之斯為寶矣
凡磨墨不得用硯池水令墨滯筆沍須以水滴汲新水
臨時斟酌之
[004-15b]
凡書不得自磨墨令手顫筋骨大強是大忌也
初學須用佳紙令後不怯須用惡筆令後不擇筆
     右用筆分數通論紙墨硯等
    第六平法
偃一首搶下尾搶上
仰一首搶上尾搶下
平一首搶平尾搶平
勒一上平中仰下偃空中逺搶以殺其力如勒馬之用
[004-16a]
韁也凡尾提處觀其筆燥濕何如燥則駐蹲捺而實搶
以補之其次蹲而不捺其次駐而不蹲其次提而不駐
即實搶之濕則提起即空搶可也
凡平畫忌如算子終篇展玩不見横畫始是書法
    第七直法
垂露丨首搶上尾搶上分四停各半之
懸針丨首搶上尾搶下空出分五停上二下一
鄉□首搶左上右右上左尾搶左上左右上右偏蹲偏
[004-16b]
駐側搶側過分五停上二下二
背□與鄉反
努亅首搶右築鋒尾搶上左衂訖趯出分七停上一下
一藏趯亦可
&KR1899 首搶中心上出字分盡處空中落下畫分盡處蹲
之尾搶上出空中力盡止垂露懸針鄉背努等筆皆有
之肥瘠以字分為稱長短隨偏傍所宜用
    第八員法
[004-17a]
側丶㸃之變無窮皆帶側勢蹲之首尾相顧自成三過
筆有偃仰鄉背飛伏立等勢柳葉鼠矢蹲鴟栗子等形
散水氵上側中偃下仰横二停以四停上内一中外二
下自外四至内三
聮飛灬四㸃相隨偃前以後横起偃/煞横
列火灬外相郷而偃内相隨而仰
曽頭丷對向貴從上開下閤
其脚八相背貴横上閤下開
[004-17b]
啄丿㸃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鳥喙之啄物
掠丿㸃首撇尾右出微仰如箆之掠髮
撇 背撇丿首員蹲過作懸針法左出鄉撇丿首偏蹲
右顧左轉作向竪尾懸針左出如手前後撇物
波乀從乀五停首一中三尾一横乀五停首一中二尾
二大體作仰畫不蹲以鋒傍裹空蹲三面力到順指攲
下力滿微駐仰出三過筆中又有三過如水波之起伏
拔乀先作左撇飛筆側打鋒不蹲順勢攲下力滿微駐
[004-18a]
仰出三過筆如手拔物
逴辶上㸃如右足立定取力下屈如右股三折取勢下
拔如右足之逴溝壑
策一重提輕蹲員鋒左出勢盡仰收如鞭之策馬力在
著物處
磔乀偏蹲偏駐疾過緩出首尾自藏須先作上啄取勢
如裂帛力在裂外
挫□因前筆衂出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皆衂法也
[004-18b]
打丶提鋒空中打下乃㸃法之長者
打勾□右打反趯抱腹
趯下亅前筆末蹲鋒提趯抱身貴短
背抛乚鄉&KR1899仰勒反趯趯貴寛員或仰背偃或作垂露
平或作懸針平或作員趯如背手抛物
大背抛&KR2151仰勒衂左努挑或偃勒衂右背挑長短屈伸
各隨字形
挑乚右背&KR1899仰勒反趯趯貴抱腹而淸
[004-19a]
戈□提空中斫下勢盡□或仰趯抱身□或收趯歸腹
乀或反趯鄉左大體如鄉右竪而左右顧盼反趯之勢
欲飛有斫戈有築戈有反戈有飛戈
勾裹&KR1525偃勒鄉&KR1899趯或仰勒背&KR1899趯勾努勒努趯或偃
鄉或仰背
雙包乃左先作鄉撇撇尾停筆取勢飛筆隨勢包撇勢
&KR1899打間對撇首打背隨勒尾平撇尾
雙裹乃阝法與雙包同但自撇首偏蹲取勢勢逺則勒
[004-19b]
短裹撇
平方匚上平旁向下偃匚或上仰旁背下平
飛方匚上飛平旁飛向下飛偃飛者空中飛筆緊提轉
腕疾出也
    第九方法
八面 俱滿者方可提飛□
九宮 八面㸃畫皆拱中心□
結搆 隨字㸃畫多少疎密各有停分作九九八十一
[004-20a]
分界畫均布之先於鍾王虞顔法帖上以朱界畫印印
訖視帖中字畫分數一一臨擬仍欲察其屈伸變換本
意秋豪勿使差失四家字體旣熟方可旁及諸家法帖
字大以小印分數蹙之法帖字小以大印分數展之雖
以黄庭樂毅展為方丈可也又以朱界畫印印紙或棐
板漆之取許愼說文偏旁字様一一依法區處務要簡
易精熟外妍美而内遒健各各自佳矣
均方 長者目兩減闊罒短者罒兩減長□小者□四
[004-20b]
減字形□雖有長短闊狹小大行中須留空地仍須寫
空中勢須偏著右或亦各一分分窠/法
    第十分布法
布方 中展員則疏者均方中蹙員則密者均方㸃畫
孤單者展一畫大人卜之類是也重幷者蹙之一旁棗
轉影欒嶽麓森之類是也古者所無不得擅寫
映帶 凡偏傍不相稱者屈伸㸃畫以避之太繁者減
除之太疎者補續之必古人有様乃可用耳
[004-21a]
變換 字之中㸃畫重并者隨宜屈伸以變換之㸃不
變謂之布棊畫不變謂之布算子若一馬三冊是也字
之中偏傍重并者隨宜開合而變換化之間合間開之
類林晶炎焱是也
體樣 隨字變體隨體識様字形有孤單重併并累攅
積之體須據許慎說文為主而分布之一二為孤日月
為單棗炎為重林竝為並轉影為并晶焱為累墅樣為
攅㸑鬱為積以此為例廣推求之
[004-21b]
字間 對者宜疏疏者宜密
行白 對者宜等間者宜半
篇段 平起伏六分之一平其三起最後二分伏平者
員穏而平畫多也起者振動而仰畫多也伏者收斂而
多偃畫也
    第十一變法
情 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麤
而字險哀即氣鬱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情有重輕
[004-22a]
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
氣 淸和肅壯竒麗古澹互有出入者是牎眀几淨氣
自然淸筆墨不滯氣自然和山水仙隠氣自然肅珍怪
豪傑氣自然竒佳麗園池氣自然麗造化上古氣自然
古幽貞閑適氣自然澹八種交相為用變化又無窮矣
形 字形八面迭遞増換一面變形凡八變兩面變形
凡五十六變三面以上變化不可勝數矣
勢 形不變而勢所趨背各有情態勢者以一為主而
[004-22b]
七面之勢傾鄉之也
    第十二法書
眞 鍾繇力命尅㨗宣示王羲之樂毅畫讃黄庭告誓
霜寒王獻之洛神六朝不知名氏曹娥羊叔子遺敎序
陶𢎞景瘞鶴舊館壇智永千文虞世南孔子廟碑歐陽
詢九成宮化度寺虞恭公褚遂良哀冊聖敎張旭郎官
顔眞卿麻姑壇放生池中興頌干禄字東方朔柳公權
陀羅尼
[004-23a]
行 鍾繇丙舍吳人羸頓雪寒長風羲之蘭亭極寒苦
熱官奴快雪來禽奉橘聖敎序開元寺十七帖獻之地
黄歲終衛軍授衣阿姨鵞羣歲盡夏日奉對思戀天寶
吳興黄門山陰東家轉勝相過鵞還觸事夏節恨深黄
耆譽石駱驛月内尊體謝安八月五日褚遂良枯樹賦
李邕嶽麓娑羅樹張從申𤣥靜
淳化法帖 諸帖之祖王著模刻深得古意不見眞蹟
得此足矣
[004-23b]
絳帖 淳化之子潘師旦模刻骨法淸勁足正王著肉
勝之失然駿馬露骨又未免羸瘠之憾
潭帖 淳化之子寶月大師模風韻和雅血肉停匀但
形勢俱員頗乏峭健之氣
大觀帖 淳化之弟蔡京模刻京沉酣冨貴恣意麤率
筆偏手縱非復古意賴刻手精工猶勝他帖耳
太淸樓續閣帖 劉燾模勒工夫精致亞於淳化肥而
多骨求備於王著乃失之麤硬遂少風韻
[004-24a]
戲魚堂帖 劉次莊模在淳化翻刻中頗為有格骨者
淡墨搨尤佳
武岡脩内司福州帖 皆有可觀鼎帖石硬而刻手不
精雖博而乏古意
星鳯樓帖 曹士冕模刻工緻有餘淸而不濃亞於太
淸續帖也
玉麟堂帖 呉琚模刻濃而不淸多雜米家筆仗
寶晉齋帖 曹之格模刻星鳯之子在諸帖為最下今
[004-24b]
佳帖難得學者賴此得見晉唐人髣髴耳
百一帖 王萬慶模刻筆意淸遒雅有勝趣恨刻手不
精妙耳
二王帖 &KR0679拾二王行草書小帖略備但本非能書人
模勒故博而不精
 右十二章大要筆員字方傍密間豁血濃骨老筋藏
 肉潔筆筆造古意字字有來歴日臨名書毋吝紙筆
 工夫精熟久自得之矣翰林要訣/
[004-25a]
   書法三昧
楷書雖出於漢魏未見於三代其原要從篆隸而變故
其㸃畫波磔横縱直曲員銳端側豈徒然而為哉其中
必有法矣夫分上而分下辨左而辨右宜偏宜中或藏
或露有起而有止當向而當背其俯仰其收駐其推讓
其迴折先後開合之次序大小長短之類聚必使其相
稱相應然後體始成而少合乎古人變楷初意耳不然
字勢雖可愛而無法之可尚不過一楷書俗吏如涪翁
[004-25b]
所云此編名書法三昧不知撰者誰氏其言或本於古
人之已言而書則未有能盡知也前元時見於都下館
閣名臣家漁陽吳興巴西康里常寶愛之叅政周伯琦
來吳中久而人方知其有是編其歸鄱陽也人始得而
相傳之乃知諸公之寶愛果然也古人論書云一須人
品髙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固當熟之於手
必先修諸德以熟之於身德而熟之於身書之於手如
是而為書焉其容止之可觀進退之可度隠然自見於
[004-26a]
毫楮之間端嚴而不刻温厚而難犯如鄧志𢎞之論蔡
端眀始可以為善書矣臨池君子其謂然乎金華胡翰
仲申父識
    書法三昧歌
執筆之法 實指虚拳 運筆之法 意在筆先
八法立勢 永字精研 一字體態 側倚取姸
仰覆向背 開合折旋 垂縮留放 肥痩方員
畫分篆隸 鋒别正偏 藏鋒聚氣 結構綰牽
[004-26b]
習與俱化 心手悠然 凡兹三昧 參透幽𤣥
茍非知者 不可以傳
    一下筆
下筆之初有折鋒有搭鋒凡作字第一多是折鋒第二
三字多是搭鋒承上筆勢故耳若一字之間右邊多是
折鋒應在左邊故也又有平起如隸藏鋒如篆大要折
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則妙矣
    二布置
[004-27a]
布置如中字孤單則居中龍字相並則分左右為二停
衝字則分縱為三停雲字則分上下為二停凡四方八
面㸃畫皆拱中心喉嚨呼吸字左短口欲上齊和扣如
知字右短口欲下齊大要先主後賔承上接下左右相
應以大包小以少附多太繁則減省太少則増益如此
而成一字自然可觀謂如宣尚髙向等字須迴展右肩
如其實貝眞等字則長舒左足如月丹用周等字則復
峻拔一角如見目冈内等字則潛虚半腹如無字四竪
[004-27b]
則上開下合四㸃則上合下開如工並字畫則上仰下
覆如三字則上畫仰中畫平下畫覆與畺字同如爻字
則上捺留下捺放茶字則上捺放下捺留如并字則右
縮左垂斤字則右垂左縮上下亦然如毚字則下免字
除二撆懸字則除系左㸃辟字則除上口盛字則除成
字中勾如神字加一㸃辛字加一畫册門字須自立向
背八州字皆潛相矚視如字或止一畫一㸃者須大書
以成其獨立之勢如昌吕爻棗等字須上小林棘羽竹
[004-28a]
等字須左促之類難以枚舉以此類推則隨字立意位
置則知結體之大槩矣
    三運用
夫作字之要下筆須沉著雖一㸃一畫之間皆須三過
其筆方為法書蓋一㸃微如粟米亦分三過向背俯仰
之勢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顧盼一行有一行之首
尾接下承上之意此乃古人不傳之妙宜加察焉
㸃之祖凡㸃之類倣此/
[004-28b]
㸃之祖丶蹲鴟之勢此三過側法也起自中而末鋒自
中出也㸃有尖秃斜正隨字勢而用之丶仰三角㸃丶
覆三角㸃用於勢當仰覆者氵旁三角㸃用於直波㸃
水丶直三角㸃丶直四角㸃用於宀□丷亂四角㸃起
於蘭亭茂字用於立羊羔美等字丶長鼠矢㸃用於長
吏使更丶短鼠矢㸃用於夹奚契灬三往一復㸃用於下
四㸃灬向背㸃兩旁分八字相向與中帶相背立勢灬
寛横波灬促横波㸃皆用於下四㸃灬急雁陣灬緩雁
[004-29a]
陣㸃燕然樵三字外不可用□仌順兩對㸃用於雨巫
飛明等字□拗兩對㸃用於米雨兆率等字上小字用
於光當尚堂等字下小字用於示系等字上八字用於
曽公下八字用於具只□垂膽㸃用於宁字穴字□顧
盼㸃用於州字心字□開三㸃用於糸□斂三㸃用於
孚三横三㸃用於龍也
畫之祖凡畫之類倣此/
畫之祖一勒法也狀如算子便不是書其法初落筆鋒
[004-29b]
向左急勒回向右横過至末復駐鋒折回其勢首尾俱
低中髙拱覆舟様故曰勒常患平智永虞世南上而鍾
王多用篆法為畫歐陽褚薛多用隸法為畫祕訣云横
畫須直入筆鋒竪畫須横入筆鋒此不傳之樞機也
竪畫之祖凡直落筆倣此/
竪畫之祖丨努法也柳云努過直而力敗其法初横入
筆向上行而少駐復引鋒下行勢須作凸胸而立至末
復駐鋒向上此垂露也末鋒駐而不收引而伸之此懸
[004-30a]
針也大要畫多則分仰覆以别其勢竪多則分向背以
成其體目字之竪向也門字之竪背也川字中竪直左
右之竪相背冊字中二竪直左右之竪相背圖字六竪
相向皆須分向背以避鋪算子也
鈎之祖凡鈎之類倣此/
鈎之祖亅趯法也柳云趯宜存而勢生其法蹲鋒上出
險勢旁分然亦須分三體左如氏長字須長趯以應右
右如門丹字須長趯以應左中如東乗字趯須朝上又
[004-30b]
有亅棘針短而有力亅蠆尾如丁亭寧字皆用之亅蟹
爪殊字用之字字皆隨體變化也
短畫之祖凡䇿之類倣此/
短畫之祖一策法也其法仰筆䟐鋒輕擡而進有如鞭
策之勢故言策不言勒異於勒者勒則兩頭下中髙策
則兩頭髙中下唐太宗云策者仰策仰收柳云策仰收
而暗揭如其天夫才之類凡短畫皆為策也
撆之祖几撆腕之類倣此/
[004-31a]
撆之祖丿掠法也柳云掠左出而鋒輕顔云掠髣髴以
宜肥其法曰此乃斜懸針而末鋒飛起也宜出鋒處送
筆力到而匀不可半途撆出則無力而痩弱如大夫右
字之類是也又謂之腕須直下筆而彎出之如左字用
&KR1664須斜硬右字用&KR1664須腕轉也
短撆之祖凡啄之類倣此/
短撆之祖丿啄法也水永字皆用之其法下筆駐鋒後
即出名啄柳云啄倉皇而疾掩凡字之短撆皆用之丿
[004-31b]
隼尾也如立亻頭上撆是也如鷹隼之立乎柱首也彡
竪三撆者則須分勢如三字之畫為仰平覆也此則上
撆平中撆斜下撆直狀如柳穿魚也
捺之祖凡磔之類倣此/
捺之祖乀磔法也今人作捺多是兩駐雖曰三過其實
不知此法也其法首搶起中駐而右行末駐筆蹲鋒而
出如蘭葉之狀皆含蓄而不露最為髙也柳云磔䟐趞
以開撐乀又有欣字燕尾者乃急就章之波法也如水
[004-32a]
之自泉口流出其下遇石激而過故謂之激石波也
右上項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法備矣書法運用盡矣
但於側倚取妍擔夫爭道血脈聮屬雄健嫵媚體態横
生出入乎八法之外者又須詳論非紙筆可形容用力
熟嫻自詣閫奥至此不幾其神乎
    四為學綱目
書法綱目萬字俱全
 凡學必有要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永字者衆字之
[004-32b]
 綱領也識乎此則千萬字在是矣
三靜法地五動象天
 地靜也故以不變者法焉天動也故以變者法焉
次及條目變㸃方員
 變者如髙低長短闊狹其變無窮也㸃者下筆成㸃
 而後行也方者自方員者自員如置筯於案而非匾
 鋒也
俯仰向背沉瑩淸權
[004-33a]
 有俯仰向背者則俯仰向背無則為之俯仰向背沉
 者下筆不浮刻入紙中也瑩者如孤月流天無雲翳
 也淸者非謂痩與寒也肥者亦有淸氣也在叅古帖
 而得之權者如鬢镸無㸃之類是也
拗者讓者引焉疑焉
 拗者爾東我西而不失於相順讓者要還他地位隨
 時處宜而措之也引如左詹等字引而伸之疑如有
 伏兵疑不敢動如帝帶等類是也
[004-33b]
鳥立木上雁在天邊
 鳥立木上仁行之類是也雁在天邊燕然樵之類是
 也
掬特員起
 掬者從本身掬出也故其上欲員囗字是也特者特
 筆寫也故其上欲起口字是也二者相須為用也
搶摺迴聮
 搶者策類也摺則筆鋒飛動翻而非硬直也迴則有
[004-34a]
 虚迴實迴聮則有虚聮實聮二者不可偏廢也
齊努磋駐
 齊者勒類也努者竪畫也磋者左右揭腕也駐者如
 駐馬無往而非此道也
屋漏蜿蜒
 屋漏痕者不見起止之迹也
烏絲䦨者蔡襄所耑
 烏絲䦨者鋒正則兩旁如界也
[004-34b]
復有八忌切意精研枯槁生硬輕重纒緜内外是縱左
右非堅
 枯槁則無潤澤生硬則無軟美輕重則不典纒緜則
 不瑩内縱者腹肚闊外縱者手脚不停分而長左為
 左揭腕右為右揭腕皆不可無力
知所趨舍為書中仙
 趨所當法避所當忌則為盡善
    五大結搆
[004-35a]
雲空 上勾之應下如鳥視胷
九見 腕勾之應上須折鋒而起
門月 右勾應左半斜以銳為精
來東 中勾應上隨縮鋒而微露
長民 左勾應右須盡趯其鋒
黍委 上下之撆㸃有陰陽之分不分則無上下相承
   之意
術衝 三排之直者卓然中立而不倚其左右有拱揖
[004-35b]
   之情
畺三 三排之横畫者截然中處而不乖其上下有仰
   覆之别
其目 四畫之字上下反其情而二三但取順
然無 四㸃之字左右要成八字中帶可就上不可就
   下
皿四 四柱之字左右上開下合
炎茶 兩捺之字或上㸃或下㸃各宜所重
[004-36a]
反及 兩撆之字先長而斜硬後差短而腕轉
廬多 此等字先腕轉而後斜硬
口曰 不可横長須下畫長承直末
臣巨 欲直左而右旁短直應之
旬匊 此等字裏面字與勾齊方稱
馬長 如此短畫不得與長畫相黏
衣良 捺應右鈎須畧平起
莫矢 此等字下畫宜長撆短不轉而㸃取下之長短
[004-36b]
   用之
思志 心在下者欲折右足左寛方稱
見貝 此等字須右長直畫作小棘刺中畫短不可相
   黏欲其員淨匀平而啄短出以㸃承長直而為
   之終
逺還 凡之遶裏面字上大下小方稱
雖難 此等字直畫微向左以避右邊之勢
鳥烏 屈脚之勢如角弓之張
[004-37a]
門周 須初撆首尾向外次努首尾向右
同國 初直畫首尾向右平畫仰次直畫首尾向左
戔森 重勾之字在乎先縮鋒而後出鋒作趯以應捺
   亦同
作行 左短而右長
於佳 右短而左長
自因 左竪短右勾微長
亦馬 㸃之重并亦必屈伸以變換之不變謂之布棊
[004-37b]
三冊 畫之重并者必隨宜屈伸仰覆向背以變之否
   則如布算
亹薑 繁雜者必求古人佳樣用之古無則不可擅寫
邉爾 太繁者宜減除之
倉食 上面不可寫波
上下 直畫宜短㸃皆近上
是足 卜字居中下撆須横而波啄之中又名三牽綰
   法也
[004-38a]
攵 初啄而畫頭接其尾中復以波上接掠而終之
心 初㸃向裏横戈斜平勾向内而收中㸃取髙勢欲
  黏第三㸃第三㸃又須與勾髙不可下
風 兩邊悉宜員名曰金剪刀
柔 下面木字左右須與直齊
者 日字不宜正對土字
十 横畫較長直畫宜短
七 横畫較長直畫轉而復回
[004-38b]
和 偏少者伸㸃畫以就之
氊 偏礙者屈鈎以避之
井 字之孤單者展一畫以書之
□ 字之重幷者蹙一畫以書之
畫 九畫之字必須下筆勁淨疎密停匀照映為佳當
  疎不疎反成寒乞當密不密反成寛疎相揖相背
  發於左者映於右起於上者伏於下此不易之法
  也
[004-39a]
辛 太疎者補續之仍必有古人佳樣乃可寫
左 畫短而斜硬其撆
右 畫長而腕轉其撆
大 横畫微短撆就畫上直下至畫下方腕轉向左波
  首微出畫上大要波首暗接連腕末鋒則血脈聮
  屬
    六結構逕庭一作形勢/
錯綜 横蹔驚堅壟 分疆 龍細路諸詩
[004-39b]
三匀 湘游衛轍識 疎排 分衣之大十
縝密 傑密墳蘇飜 短方 則向短江和
長方 崖喜蒼翠壽 讓横 垂暮喜幸矣
讓直 即印恒叩郎 讓右 收改波號虢
讓左 鑿缺對頤鄴 天覆 宇宮宁亨守
地載 血且蓋益正 承上 更天夫夬央
蓋下 今合含令僉 上尖 卷在存奉奄
下尖 動助多少人 隔水 湍流波淸激
[004-40a]
散水 沙汰江河濁 二分 裏表𠂻裘裳
上平 峻峰頌飡雄 下平 春眷合舂奉
從腕 虱風夙汛飛 横腕 先光見乞元
從撆 厥居戸左彦 横撆 又义大支少
從波 及友尺反愛 横波 還之逺趣連
從戈 伐成哉載茂 横戈 心必恐恕悲
匀畫 靑書髙臺畺 陽畫 大在辰天王
陰畫 下不言六丁 平畫 量童景皇黄
[004-40b]
趯勾 列則乗制爭 綽勾 乎于亭手寧
齊撆 大合今夫奉 尖撆 庭戸延見冗
肥  古七曰八公 痩  身亨事牟了
員  比由心白回 向  目自尚圎内
背  飛北風斤非 邑  部郎鄉都邦
卩  仰即印卿御
迴右肩 髙雪兩向禹 舒左足 其貝只寶賢
右占地 祠獨猶懐隅 左占地 敬亂彰彫歟
[004-41a]
中占地 華壼賣堂蕪 上占地 雲雪宇宙宦
下占地 我衣是大芝 柳葉㸃 足復走是吏
栗子㸃 家方㡳亶父 翻捺㸃 火秋金卷来
𤓰子㸃 亦失矢小尓
    七發筆先後
龜 先龜 次□ 次□/ 次乂
&KR0034 先&KR0034 次乚 次臼
肅 先肀 次&KR1570 次□
[004-41b]
飛 先□ 次□
興 先目 次□ 次□ 次□
母 先&KR1525 次女
&KR0335 先□/ 次已 次田
必 先□ 次□ 或先□ 次□□
馬 先丨/ 次□ 次丨 次□
斲 先□/ 次片/ 次弓 次一 次斤
歐 先□/ 次乚/ 次欠
[004-42a]
齋 先□ 次癶 次示 次□
美 先美 次□
畞 先十 次田 次久
門 先丨/ 次彐/ 次&KR1525/ 次□
聚 先丅 次□ 次亻 次□
匡 先主 次乚
無 先□ 次□ 次□
鼠 先臼 次□/ 次□ 次&KR2151
[004-42b]
右 先丿 次□ 有字同
鼎 先目 次□/ 次□
長 先丨 次□ 次□
書 先□ 次丨 次曰
臣 先丨/ 次□
将 先丨 次冫/ 次寽
兮 先□/ 次□
烏 先□ 次丨/ 次□
[004-43a]
    八名人字體
此段舊有五百餘字集漢魏以來諸帖中之破體者以
其傳寫失眞已久又不注其所出恐誤後學故不錄大
率破體悉從篆隸而出學者須自詳考其法果合於篆
隸者取之出乎俗筆者去之豈可不知辨哉洪武十五
年三月十八日識書法三昧/
   元鄭枃學書次第之圗
大/楷 中興頌 東方朔碑
[004-43b]
      萬安橋記八歲至十歲
中/楷 九成宮銘 虞恭公碑
       姚恭公墓誌
       遺敎經十一歲至十三歲
小/楷 宣示表
  戎路表 樂毅論
  力命表 曹娥碑十四歲至十六歲
行/書 蘭亭叙     聖敎序
[004-44a]
  開皇帖十七嵗十八嵗 陰符經
          獻之帖十九歲二十歲
草/書 急就章二十一歲 右軍帖二十一歲至二十四歲
  旭素帖二十五歲
篆/書 琅邪題十三歲 嶧山碑十五歲 泰山碑
             張有書
             周伯琦書
             蔣冕書
[004-44b]
       古/篆 石鼔文
         鍾鼎千文
       八/分 泰山碑銘 景君碑
          鴻都石經二十五歲
          費鳯碑陰
 此圗所限年歲為中人設耳若天資高者十年功可
 了衆體衍極/
   元鄭枃書法流傳之圗
[004-45a]


[004-46a]
 
 
 
 
 
 
 
 
[004-46b]
 
 
 
 
 
 
   元應在篆法辨訣
鳥跡科斗旣茫昧石鼔遺文起自周其後李斯工小篆
[004-47a]
篆中生隸有从由湏知六體深藏義會意諧聲各可求
後世偏旁多舛謬幸存復古可旁捜試㸔奉奏春秦泰
隸首雖同篆不侔文市方言交永主難將㸃畫一般求
兼并既不同前首美益何湏問屰酋合辨糞身全異翼
當知差首亦殊羞夾人頗異來人迹農字原非曲字頭
應鹿有頭非是广岳兵同首不成丘退邀盡向彳旁取
甘白皆從口内求刀力微茫分券劵云亡髣髴别荒流
勝旁作劵原非券牽字从窂不是牟莫道塞寒同一體
[004-47b]
當知覆履不同謀䕫形却自猱生角牛字非因午出頭
若解活甛難共舌方知屆宙不同由當分支丈微如攴
合辨囱西近似&KR1234二或倒顛文作悖兩□仰覆水成溝
丈支略異分枝杖共甲微如别戒戎若解黑頭非是里
乃知熏首亦非重臼文寫出微如臼思字㸔來近似悤
晉首還從䨇至得競頭當以兩言充當知競字非䨇克
湏記曹頭用兩東普用並頭从兩立弼因弜體用䨇弓
弜强音别文還别普替頭同足不同蝶字虫邉从一疌
[004-48a]
蜂于逢下用䨇虫兹時但用䨇𤣥並友字還从兩又重
攄畔用雩非用慮彌旁从長不从弓知智不可文通用
好好原來字不同昔比&KR0008頭皆匪廿巽同異足各非共
津旁有□原非聿騂畔从葦不是辛合省戍旁難比戌
當知暢畔不同申楚疏用疋原非足弃育从云不是云
鼎冂兩虫方有蜜土行三鹿乃揚塵粦頭非米炎為正
屑下如肖䏌是真冂几但分形闊狹玉王惟辨畫稀匀
哂時但用弓旁欠瞬字當从目畔寅戟字非因戈畔卓
[004-48b]
陣圖却用攴邊陳草頭从早通為皁木畔从屯即是椿
韤畔用韋非用革幄旁从木不从巾&KR1659旁从水通為濟
&KR3680下从山即是岷兄允兊充皆共足獨于克下不同人
句匀勺背翻俱異旬㐱軍頭反一如恒近于桓非共亘
沒幾於役不同殳雩旁著木翻成樺木畔从虖始是㯉
表素責青頭並異喪辰畏展足皆殊丸形近似𤓰和掌
失跡全殊矢與夫&KR0008下米本分㬥㬥黍旁占古别黏黏
㐌偘每乍暝人别台弁𢎞私厶口殊羽上从殹通作纛
[004-49a]
木旁从付即為桴抑文却是从反印幻字原來是倒予
贊輦替朁頭並異壼壺壹槖首皆殊旅依近佀衣還異
斾飾相親希則非致畔莫差攵作攴攲旁當正欠為支
羔熊有足同魚燕象馬分蹏異廌為華葉棄乘頭並異
舜爵&KR0738受首俱竒悚時却用心旁隻擺字惟从手畔卑
布用父頭難比有具从廾足不同其手旁用石通為摭
足畔从竒即是羈石畔㒸聲諧作墜阜旁左字疊成隳
朋明胡服旁皆異要賈票垔首欲迷日畔从王非是旺
[004-49b]
口邊从帝不成啼休言去吉皆从士莫道刲封盡屬圭
溺字却从人畔水洗文但用水邊西㫖旁有首方為稽
斯下从言即是嘶郭孰有旁皆異享栗覃同首各非西
額旁用各非从客盻畔从分不是兮攜本用巂非用雋
鐫還从雋不从巂耗時認取微如杻棒字㸔來近似桮
合省睂頭非用□當知面下不从回金旁用廣非為礦
土畔从佳不是堆折畔却湏从兩屮嶭旁不可用單&KR0935
薪柴便可為營寨禾䕸還堪作豆稭虫在㕚中原是蚤
[004-50a]
貍藏艸下即為埋以糸从定非為綻綻則衣旁以旦諧
旦畔从人通作袒秃旁从頁不成頽邑旁用咢通為萼
草下从宣不是萱邑内共行方是巷木邊从寸不成邨
&KR0008將虫屰為魚咢猿以虫爰代犬袁日落茻中原是暮
泉流□下即成源火旁从耎方為煖火畔从爰即是暄
山上有山非是出口旁从口即成喧渣查只用木旁且
藴韞惟从草下温鬨閙&KR0146䦥鬮鬭䦧篆皆从鬥不从門
女旁从耎方為軟手上从臤即是慳合記衛从韋下帀
[004-50b]
當知巍有鬼頭山刅文㸃畫全如刃斑采王旁不類班
狹用阜旁非用犬寛非从莧却从莧苔生于水當从水
彈起于丸合用丸綵採只湏从獨采欄攔只合用單闌
戌中从步方成嵗禾下从千即是年戒戉微差難比戌
干于略異不同千心旁用曷方成憩目畔从冥始是眠
金本既然難作鉢止舟何為却成前舄文亦可通為鵲
鶚字原來即是鳶黄夢萬頭皆匪草畏思胄首緫非田
斌斌不用文和武妙玅當从女作𤣥醋酢翻呼為酢醋
[004-51a]
傅傳諧附似尃專三佳有木方成集三犬無風亦是飇
最曼冕頭皆是冒尞穼尉足盡如票廓文却用雲頭郭
寥字翻从广下膠尗字單行通作菽尗頭加艸却成椒
土旁尾出方為窟穴下从羔即是窰既是渚旁非用水
當知潮罷不从朝蘂頭無草還非木俎畔因氷不用爻
漲脹但湏从獨張鰲遨只是用單敖段叚寫出還微異
折拆看來亦有譌冉再共形猶有異䍘穼同體亦全差
抄時只用金旁少墮字惟从阜畔多以女从叟非是嫆
[004-51b]
以般从女始成婆俗譌虯糾丩為斗篆正池訑也作它
駝字从人非用馬蛇文無虫併為他做時寫出還同作
衰字書來却是蓑罔下去亡通作网可中無口亦成呵
刅來依井方為創刅畔从倉即是槍登發有頭殊祭詧
慶塵同首異庚唐非采网下非其罪女向良邊無此嬢
系胃自然殊甲胄行商自合異宫商雨頭从彗方成雪
夕畔从生即是晴矧字但从弓畔矢亮時却用旡旁京
鬳旁从瓦通為巘山畔从青即是崢畢竟木禾尤異术
[004-52a]
元來烹享盡同亨冒頭去目通為帽衣畔从金即是襟
卒也但从衣裏覓友兮難向犮中尋憶時非用心旁意
恥字當从耳畔心夾夾微差分陜峽望䍃略異别涇淫
櫂還从水非从木釵本同叉不用金湏記黍黎皆用水
當知恭忝各从心歷頭莫以秝為林&KR0034上非从外作兟
栗粟似西原是&KR1234檾麻从林不从林㼝之為盌非从椀
箴則為鍼俗作針音咅之頭皆匪立聖呈同足各非壬
金旁从戉翻成鉞鉞字元來不用金惱懶去心皆用女
[004-52b]
慣慳从手不从心頻邊不可單从步尋畔須仍復用彡
合記博旁原用十當知影畔本無彡貫頭有毌原非毋
虜下从&KR0034不是男以土从占通作玷以詹从木即為簷
水旁从允通為吮水畔从占即是添人足&KR0034頭方作兌
雨頭添足始為霑手旁用適通為擲木畔从煔即是杉
合記噀旁當用水湏知飲畔合从酓王旁从占非為玷
金畔从韱即是尖甯以用心除必冉帆將風馬易巾凡
木旁从廣當為榥門裏从音即是庵凡下用巾原是佩
[004-53a]
胡為夙字不以凡篆文體用皆从古㸃畫毫釐不可差
隸法相从多簡略不無于篆有偏頗堪嗟世俗無師法
臆度偏旁誤愈多于此未能窮一二聊題要領正其譌
字學叢書/
   元董内直書訣
無垂不縮
 謂直下筆既下復上至中間則垂而頭員又謂之垂
 露如露水之垂也
[004-53b]
無往不收
 謂波拔處既往當復回不要一拔便去
如折釵股
 員健而不偏斜欲其曲折員而有力
如拆壁
 用筆端正寫字有絲連處㫁頭起筆其絲正中如新
 泥壁拆縫尖處在中間欲其布置之巧
如屋漏痕
[004-54a]
 寫字之㸃如空屋漏孔中水滴一㸃員正不見起止
 之跡
如印印泥如錐畫沙
 自然而然不見起止之跡
左欲去吻
 左邊起筆不要有觜
右欲去肩
 右邊轉角不要露肩古人謂之暗過
[004-54b]
緜裹鐡筆
 力藏在㸃畫之内外不露圭角東坡所謂字外出力
 中藏稜者也書法鈎𤣥/
   明張紳名稱篇
八法之變形状不同古人遺跡往皆有名稱如蹲鴟隼
尾之類其法甚多今為蒐訪類聚略具用筆之㫖學者
庶有考焉
㸃類
[004-55a]
 蹲鴟 早蟻 鶚口 䑕矢 栗子 桞葉 科斗
 𤓰瓣 丁頭 打㸃 散水 隔水 列火 聨飛
 衮筆 暗築 顯異 奮筆 曽頭 其脚 横波
 直波 鴈陣
横類
 飛横 平磔 鱗勒 戰行 藏頭 䕶尾 折異
 横鱗 竪勒 三過 仰覆 鶴頂 蠶頭
竪類
[004-55b]
 竪&KR1899 懸針 垂露 玉筯 釵股 屋漏痕
 錐畫沙 烏絲䦨
趯類
 棘鍼 蠆尾 蟹爪 趯鈎 綽鈎 勾裹 勾努
戈類
 丁頭 打㸃 背戈 倒戈 澀出永/斫戈 踠脚
 背抛 臥挑 外臂 縮出 折芒旭/
撇類
[004-56a]
 隼尾 分露 縮出 穿魚
波類
 横波 竪波 放留 交爭 三過筆 激石波
緫論
 解摘 揭腕 斜曲 蠶食葉 壁坼文法書通釋/
   明張紳論執筆法
執筆之法謂之執使者執謂執筆使謂運用故孫過庭
有執使轉用之法姜堯章云執謂淺深長短使謂縱横
[004-56b]
牽掣轉謂鈎環盤紆用謂㸃畫向背法書通釋/
   眀王應電書法指要
 得此十法則横竪曲直方圎竒耦下筆更莫能逃天
 下字更不出此猶之昔人所稱永字八法但彼止於
 丶一丨亅四法可楷而不可篆故更定十法如左
一英日切數之始也又讀若雞單即畫卦之竒單字也
 因三聲相混故並借用一亦借用壹伏羲畫卦倉頡
 制字咸起自一畫見天文四 丅□□等字从一在
[004-57a]
 上若天蓋也□□□等字从一在下若地載也□□
 □从一在中若負荷也二三亖从一而積□□从一
 而變
丨讀若棍敎穏切一以貫之也象正直頂天立地形借
 為擊器名畫見人容十七師云卦畫一竒一耦而陰
 陽立文字一从一横而變化行 □□王从丨在中
 □□□□□从丨對列巨□□从丨在旁□□从丨
 有輔 □从丨右戾□□字从之丿从丨左戾□□
[004-57b]
 □□字从之
□□讀若徹字見植物一此取其中畫象發達透出形
  丨从□而徹於下也丿□从□而左右下出也乂
 字从之□乀从丨而左右上出也□字从之□从丨
 而左右旁出也丫从丨岐而上徹也□□等字从之
 □从丨岐而下徹也□兩□□□等字从之彡从丨
 而重垂於下也
□俗作畎坤捲切田間水道即水字中畫也象水流動
[004-58a]
 形凡畫活動變化者皆从之字見地理十 □□□
 从□而重□□从□而稍變左右戾也□从□而横
 氣之上浮□□从□變於天□□□□从□變於人
  □□从□變於動物□□□从□變於植物□□
 从□變於用物
□讀若丸象堅實圓渾形畫見天文七 □□□□从
 □在天□□□从□在地□□□从□在人□□从
 □在動物□□□□从□在植物□□从□在器
[004-58b]
 □讀若主微銳而活□主字从之又讀若㸃□字从
 之此文从●變體
○俗作圓月㳙切象天體周旋虚通之形舊誤傳此為
 盤圜字借用之員圓並非字見天文二 □从○中
 閃爍形□从○小而連○从○小而單□从○而重
 □从○自中繞外□从○自外繞中 ︵从○而得
 其上半□□□□等字从之别作□从︵稍深□□
 等字从之又作□从︵稍殺&KR0008字从之□从○而長
[004-59a]
 也□□等字从之□从○而文理形也□□□等字
 从之 □从○而得其右半也□□等字从之 □
 从○而得其左半也□字从之
□俗用方法羊切象地體廣博平正四維之形借用方
 或誤□並非字見地理二 □从□而得其下半地
 載形也□□□□等字从之□从□而得其左半匪
 匡等字从之 □从□而得其東北□直字从之□
 从□而得其東南□□等字从之□从□而得其西
[004-59b]
 南□从□而得其西北 凸□凹□从□而上下有
 所損益也
□俗用圍月圭切四面正方而刓其四隅象九圍形字
 見人道九 ○□□字失其傳久矣師以袁之中从
 ○為聲也取○以易員田之四至□也取□以易方
 韋之中从□為聲也取□以為圍 □从□而重重
 圍繞也□从□諧聲□□□並从□會意□从□
 而得其左半範圍意也區匽等字从之□从□而下
[004-60a]
 遺㔷匿字从之□从□右半而少變□字从之
□小篆作□義與集同字急切从三合而一之師云合
 三才之道和而同之以賛化育也字見人道十損其
 下有覆蓋意凡結字在上者多从此□从□而少平
 為器之蓋□□等字从之□从□而少斜草屋欲利
 水也為余舍之首介宮室之首斜於缶平於舍者也
 □从□而益銳其上為□□等字□从□而稍圎為
 弁之首□从□而垂有領為衣之首
[004-60b]
□義與五同又古切从一□斜而合之交錯參伍以成
 事之意也以其參天兩地為五數之五字見人道十
 一 □□□□从□而生□□□□从□而重 十
 从□而安定也同文備考/
   眀王應電布字原病
 凡依形布置方為得體茍稍有増減易置遂失其義
 自眀道者觀之殊不入目矣今略舉數法以見凡例
 須會此法乃無文之文玩之而知其為正中之竒拙
[004-61a]
 中之巧也
字欲充以簡作煩
 □作□失覆上形 □作□失粒形 □作□誤同
 於木 □作□□作□根從上生皆大病也
字欲媚以正作邪以直作曲
 □作□失端正形 □□□並正形也今作□□□
 於義何居
字欲長短相齊以方作長
[004-61b]
 □作□□作□□作□皆以便偏旁覩其形則全不
 類矣
字欲闊狹相匀以長作闊
 □作□□作□□作□因欲稱闊字使字形失眞義
 不可尋
字欲省以活作死
 □作土□作□
字欲短分合為離
[004-62a]
 □字分而為□□字分而為□遂訛从貝□字分為
 □遂譌□為言
相合失體致子母莫辨
 □以信為母而从川㑹意□以仁為母而从女會意
 今反旁折作□□□以月為母而諧霸聲□以衣為
 母而會集意今反上下析之作□□唯欲字之相稱
 殊失正義
字畫茍簡㫖義不眀
[004-62b]
 危色□身並从人字建首乃與免象魚召等字同作
 □人物不分羊昔良□通作□動植莫辨至失圓之
 形為圍為方皆不精之至也同文備考/
   眀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
臣幼習大字未領其要後獲儒僧楚章授以李溥光永
字八法變化三十二勢寶而學之漸覺有得後又獲右
軍王羲之八法書訣共三昧歌玩其妙用亦轉覺有所
進步雖然運筆之法近得頗熟結構之道實有未明因
[004-63a]
取陳繹曽所述之書法及徐慶祥所註之書法求其藴
奥見有天覆地載分疆三匀及勾努勾裹之目緫而集
之共有一百一十三目用而為法庶幾近於規矩惜其
紊亂中間猶有未盡善者則去而不取止選五十八目
猶未盡書法之道臣忘其固陋竊取陳徐二家法外之
意續添二十六目如二段三停減捺減勾之類同前共
成八十四目就題曰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又每法取四
字為例作論一道以開字法之奥今集旣成固知僣踰
[004-63b]
罪莫能逃臣不勝戰慄之至
天覆 宇宙官宮  地載 直且至里
讓左 助幼即却  讓右 睛蝀績畤
分疆 體輔願順  三匀 謝樹衛術
二段 鑾嚮需留  三停 章意素累
上占/地步 雷雪普昔  下占/地步 衆界要禹
左占/地步 數敬劉對  右占/地步 騰施故地
左右占/地步弼辦衍仰 上下占/地步 鸞鶯釁叢
[004-64a]
中占/地步 蕃華衝擲  俯仰/勾趯 冠宼宓宅
平四/角 國固門䦨  開兩/肩 南丙雨而
匀畫 壽畺畫量  錯綜 馨聲繁繫
疏排 𤓰介川不  縝密 繼䌴纒䌵
懸針 車申中巾  中竪 軍年單畢
上平 師明牡野  下平 朝叙叔細
上寛 宁可亨市  下寛 春眷夫太
減捺 燮癸食黍  減勾 禁埜戔懋
[004-64b]
讓横 喜婁吾𤣥  讓直 甲千平市
横勒 此七也乜  均平 三云去丕
從波 丈尺吏&KR0119  横波 道之是足
從戈 武成幾夷  横戈 心思志必
屈脚 烏馬焉為  承上 天文支父
曽頭 曽善英羊  其脚 其具典與
長方 罔周同冊  短方 西曲回田
捺勾 民氏良長  重撆 友及反夌
[004-65a]
攅㸃 采孚妥&KR1528  排㸃 無照㸃然
勾努 菊萄蜀曷  勾裹 甸句勾匀
中勾 東束來未  綽勾 乎手予于
伸勾 紫訾旭勉  屈勾 鵷鳩輝頫
左垂 笄并亦弗  右垂 升□拜卯
蓋下 㑹合金舍  趁下 琴谷吞吝
從腕 鳯風飛氣  横腕 見毛尤免
從撆 尹户居庶  横撆 考老省少
[004-65b]
聮撆 參彦形彤  散水 沐波池海
肥  土止山公  痩  了卜才寸
疎  上下士千  密  贏齎龜鼉
堆  晶品畾磊  積  爨鬱䉹縻
偏  入八乙巳  圓  轡巒樂欒
斜  毋勿乃力  正  主王正本
重  哥昌呂圭  併  竹林羽弱
長  自目耳茸  短  白曰臼四
[004-66a]
大  &KR0034&KR0034囊橐  小  厶口小工
向  好妙舒飭  背  孔乳兆非
孤  一二十了  單  日月弓乍
    論
蓋聞字之形體有小大疎密肥痩長短字之㸃畫有覆
仰向背屈伸變換嘗患其浩瀚紛紜莫能盡其結搆之
道所以定此八十四法為例推廣求之若無法者不失
於偏枯則失於開放不失於開放則失於犯礙不失於
[004-66b]
犯礙則失於承載趨避鮮有合格可觀者焉蓋大字以
方端均稱為貴偏斜放肆為忌是以此法取分界地步
為主折算邊傍為用收斂肢體布置形容具註則繁略
伸大意且如一字之形理有數等有上蓋大者有下畫
長者有左邊高者有右邊高者若上蓋大者名曰天覆
書者要上面蓋盡下面於法用上面淸而下面濁若下
畫長者名曰地載書者要下畫載起上畫於法用下面
重而上面輕左邊髙者名曰讓左書者須左用昂而右
[004-67a]
用低若右邊有謙退之象右邊髙者名曰讓右書者却
右用聳而左用平若左邊有固遜之儀左右停者名曰
分疆書者取左右平而無讓如兩人併相立之形三排
勻者名曰三匀書者取中間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
之狀二截者名曰二段書者用分為兩半校其長短微
加饒減三段者名曰三停書者用分為三截量其疎密
以布均停又若上占地步者要上面闊而畫淸下面窄
而畫濁下占地步者要下面寛而畫輕上面窄而畫重
[004-67b]
左占地步者要左邊大而畫細右邊小而畫麤右占地
步者要右邊寛而畫痩左邊窄而畫肥左右占地步者
要左右痩而俱長中間肥而獨短上下占地步者要上
下寛而微匾中間窄而勿長中占地步者要中間寛大
而畫輕兩頭窄小而畫重俯仰勾趯者要上蓋窄小而
勾短下腕寛大而勾長平四角者要上兩角平而下兩
角齊法忌挫肩垂脚開兩肩者要上兩肩開而下兩脚
闔法忌直脚卸肩匀畫者黒白喜得均匀錯綜者三部
[004-68a]
怕成犯碍疎排之撆須展不展則寒乞孤窮縝密之畫
用蹙不蹙則疎寛開散懸針之字不用中竪若中竪則
字少精神中竪之字不用懸針若懸針則字不穏重上
平者其小者在左而莫錯方隅下平者其小者在右而
勿差地位上寛者下面固然難大惟長趁而方佳下寛
者上靣已是成尖用短促而方好減捺者宜減不減則
重捺難觀減勾者宜減不減則重勾無體讓横者取横
書長而勿擔讓直者要直竪正而勿偏横勒者但放平
[004-68b]
而無勢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從波之波惟善藏頭收
尾横波之波先須拓頸寛胸從戈之戈但怕彎曲力敗
横戈之戈猶嫌挺直勾平屈脚之勾須要尖包兩㸃承
上之撆宜令又對正中曽頭者用上開而下閤其脚者
用上閤而下開長方者喜四直而寛大短方者貴兩肩
而平開搭勾者勾須另搭不則累狗筆之態重撆者撆
須宛轉不則犯排牙之名攅㸃之㸃皆宜朝向不則為
砌石之様排㸃之㸃須用變更不則為布棊之形勾努
[004-69a]
之字不宜用裹若用裹字便不方圓勾裹之字不宜用
努若用努字最難飽滿中勾綽勾但憑偏正生妍伸勾
屈勾惟在屈伸取體左垂者右邊不得用長右垂者左
邊須索要短蓋下者左右宜乎均分趁下者兩邊貴乎
平展從腕横腕宜長惟怕蜂腰鶴膝從撆横撆皆忌短
仍患鼠尾牛頭聮撆之法取下撆之首對上撆之胸散
水之法趯下㸃之鋒應上㸃之尾痩者但須少痩而休
反為枯瘠肥者止許略肥而莫至於浮腫密雖緊布還
[004-69b]
宜自在安舒疎本稀排乃用豐肥麤壯堆者纍纍重疊
處以鋪匀積者緫緫繁紊中而取整偏者還須偏稱圓
者則喜圍圎斜者雖斜而其中要取方正正者已正而
四方無使餘偏重者下必要大併者右必用寛長者元
不喜短短者切勿求長大者旣大而妙於攅簇小者雖
小而貴在豐嚴向者雖迎而手足亦須迴避背者固扭
而脈絡本自貫通孤者畫孤而惟患於輕浮枯痩單者
形單而偏重於俊麗淸長是以此法非在一途而取軌
[004-70a]
全資衆道以相承約方圎於規矩宜平直於準繩欲使
其四方八面俱拱中心勾撆㸃畫皆歸間架有相迎相
送照映之情無或反或背乖戾之失雖字形有千百億
萬之不同而結構亦不出乎此法之外也若夫筋骨神
氣須自書法精熟中融通變化久則自然有得非但拘
拘然守於法也景泰二年二月初一日臣李淳謹上進
王氏法書苑/
   七十二例法未詳何人所撰明姜/立綱有正書刻石
[004-70b]
    一側
     化十五法
怪石丶 龍爪冫 梅核丶 杏仁□ 鐵鈴□
龜頭□ 羊角□ 垂珠□ 懸珠灬 羣鵲爫
菱米□ 雞頭□ 𤓰種丶 蠏脚□ 寶蓋宀
    二勒
     化十一法
玉案二 鐵城囗 石楯□ 舞鶴衤 駝頭□
[004-71a]
折釘□ 辵之□ 音阜阝 音節卩 音邑阝
犂梁□
    三努
     化六法
鐵柱丨 象笏丨 垂針丨 馬樁巾 鳥鶵乚
曲尺□
    四趯
     化十四法
[004-71b]
綽勾亅 慢勾亅 緊勾亅 玉鈎□ 竹籜犭
獅口&KR1525 曲勾了 柳箕勿 浮鵞乚 龍尾乚
彎笋□ 鸞翅飞 鳯翅&KR2151 飛雁□
    五策
     化六法
虎牙□ 金錐□ 斸勾□ 聚水氵 散水氵
横爻卝
    六掠
[004-72a]
     化九法
犀角丿 懸戈丿 新月丿 鈎鐮丿 疊烏□
立人亻 飛帶□ 直撆了 蛇頭□
    七啄
     化七法
掠拂丿 鳥啄丿 鬭鶉□ 木人亻 雙竹竹
蟠龍幺 戲蝶巛
    八磔
[004-72b]
    化四法
金刀乀 鳴鴨乀 漫游魚乀 游魚三折腰乀
 右七十二筆勢法度雖具結構在人若夫由象識心
 則又不能以法度限也
 歌曰撇捺㸃勾畫要熟斜長曲短勢由人世間凡事
 諸般字不出七十二法尋
   眀豐道生學書法
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八歲即學大字以顔為
[004-73a]
法十餘歲乃習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旣熟然後斂為小
楷以鍾王為法楷書旣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旣成乃縱
為草書學草書者先習章草知偏旁來歷然後變化為
草聖凡行草必先小而後大欲其專法二王不可遽放
也學篆者亦必由楷書正鋒既熟則易為力學八分者
先學篆篆既熟方學八分乃有古意
大楷 童子八歲至十歲學楷書其法必先大而後小
如顔魯公大唐中興頌在氷/州東方朔碑德/州按此二碑當薄
[004-73b]
紙鈎出塡作墨字褙成影本毎日習五十字四年之功
可得七萬字則他日作題匾大字有法又宋蔡君謨書
萬安橋記閩中有石刻/亦可參看若題匾字須求灑落不可竟學寫碑
字面他的法拘著在匡子裏況碑字甚小不足為匾字
用也須如虞歐作碑凡長短大小闊狹皆隨形體為之
四旁尚有餘地庶不拘拘更見古意顔之滿塞斷不可
學且顔柳稍變其體大小側背略存大勢而偏旁淸勁
亦復可喜或者賞其竒妙耳他字乃偏旁/相照應者須拆開看各自
[004-74a]
成字又不可各自成了一邊㸃亦如之皆欲有照應方
有意思大凡大字須先顔次王若米老寫匾多是行書
傾攲不正便難入格以須字之灑落則善矣
中楷 童子十一歲至十三歲當學中楷書以歐陽詢
九成宮及虞恭公二碑為法俱在西/安府鈎塡俱如前法日影
百字三年之功可得十萬字熟此則八法具備思過半
矣進而魏晉如堂構已成丹雘何有歐陽詢書姚恭公
墓志西/安佛遺敎經唐人書結字皆四方少古意/故習遺教為漸進於古矣
[004-74b]
小楷 童子十四歲至十六歲須學小楷如王羲之臨
鍾繇宣示表見淳化/閣帖鍾繇書戎路表見星鳯/樓帖力命表王右軍
書樂毅論曹娥碑
行書 凡童子十七至二十歲須學行書先學右軍書
蘭亭敘取定武本鈎塡影/習如宣示之功及右軍開皇等帖俱在/豫章又懐仁集右
軍書三藏聖敎序及薦福等碑亦足觀覽又集書陰符
經獻之行書諸帖
草書 童子廿二至廿五歲學草書其法亦先小而後
[004-75a]
大須以右軍書十七日等帖及懐素書聖母碑二大字
草書為法又張旭長風帖
篆書 大凡童子十三歲至廿三歲當學篆其法先大
而後小先今而後古當以陽冰書瑯琊山新鑿泉題今/在
滁州蓋少温篆本不古惟此/碑秀逸有神可以啓發初學李斯書嶧山碑在陜/西及泰山碑在濟/南府宋張
有書伯夷頌元周伯琦臨張有書嚴先生祠堂記蔣冕
書小字千文為法古篆則學史籀石鼓文鍾鼎千文
八分書 童子至廿四廿五歲當學八分其法先大而
[004-75b]
後小當法唐明皇泰山碑銘書本不古可發/初學故錄之北海相景君碑
鴻都石經堂邑令費鳳碑陰筆道通會/
   眀徐渭論執管法
凡執管須識淺去紙/淺去紙/深筆頭長以/去紙深也筆頭短以/去紙淺也眞書之管
其長不過四寸有竒須以三寸居於指掌之上只留一
寸一二分著紙蓋去紙逺則浮泛虚薄去紙近則揾鋒
是好/處勢重若中品書把筆略起大書更起草訣云須執管
去紙三寸一分當眀字之大小為淺深也
[004-76a]
執管之法須置管於大指中節之前不得當節以礙其
運動須要居於動静之際
 書法所云拓大指者大約當以筆在指端運動適意
 則騰躍頓挫生意出焉若當節則掌握如樞每每不
 得自由轉動必礙凡迴旋處多成稜角筆死矣安望
 字之生動乎
略略以食指齊其中指兼助為力指自然實
 世俗多以單指苞之單鈎則肘臂著紙力不足而無
[004-76b]
 神氣便有拘局而不放浪的意自必以雙指苞管蓋
 撮中指而斂食指以助之者也雖云要齊又不必十
 分牽之使齊亦要有自在意思方得正所謂雙苞而
 實指者夫雙苞則堅堅則掣打勁利齊指則實實則
 筋力均平
又以名指拒前三指所執之管更以小指拒前名指
 雖用大中食三指著力亦須五指共執
令掌心虚如握卵
[004-77a]
 拳指塞掌便能絶其力勢拳須虚則運用便易轉側
 圎順此正所謂虚拳者也
把腕來平平挺起凡下筆㸃畫波撆屈曲皆須盡一身
之力而送之
 古人貴懸腕者以可盡力耳大小諸字古人皆用此
 法若以掌帖卓上則指便黏著於紙終無氣力輕重
 便當失準雖便揮運終欠圎健蓋腕能挺起則覺其
 竪腕竪則鋒必正鋒正則四面勢全也近來又以左
[004-77b]
 手搭卓上右手執筆按在左手背上則來往也覺通
 利腕亦自覺能懸此則今日之懸腕也比之古法非
 矣然作小楷及中品字小草猶可大眞大草必須髙
 懸手書如人立志要爭衡古人大小皆須懸腕以求
 古人袐法似又不宜從俗矣
執之雖堅又不可令其大緊使我轉運得以自由
 大凡執緊必滯今既居大指節前微而側向於前矣
 又須執之使寛急得宜不可一味緊執蓋執之愈緊
[004-78a]
 則愈滯於用故耳又云善書不在執筆太牢若浩然
 聽筆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為善矣此草書法眞亦/可以相通者
大要執之雖緊運之須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
故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知執執雖期於
重穏用必在於輕便然而輕則須沉便則須澀其道以
藏鋒為主若不澀則險勁之氣無由而生至於太輕不
沉則成浮滑浮滑則俗筆𤣥要旨/
   眀徐渭七字書訣
[004-78b]
□/也凡擫之法蓋用大指捺擫猶/捺也之作側斜/㸃當用大抵側
者側下其筆使墨精闇墜徐乃反揭則稜利也側須收
貴謹而重其要須右揭其腕次輕蹲其鋒取勢緊則乗
機頓挫借勢出之要稜角忌圎平貴通變疾則失中趯
又成俗借勢輕揭潛出務於勒也雖疊㸃亦自有法不
與此同擫音咽是㸃/永字第一筆
一/也凡壓之法作横畫用之乃中指運筆以筆心壓者
也畫必勒貴澀而遲須以筆鋒先行使中髙而兩頭下
[004-79a]
以筆心壓之不得徒臥其筆口訣云勒之筆鋒將及於
紙須微進先用仰䇿次即迅收若一出便去揭筆不峻
趯遂暗收則薄圎而疎且無力矣畫也永字第二筆按二/字訣曰截四字訣曰推
亅/也作弩竪用之亦中指運法蓋豎必弩貴戰而雄弩
不宜直直則無力故其法須竪筆徐行近左就勢而側
鋒顧右潛擢輕挫則揭永第三/筆拖拽
揭 作策啄用之大指擡腕法也大抵策須仰筆將畫
勢暗裏潛鋒揭腕歸於右啄須按筆蹲鋒潛蹙於右借
[004-79b]
勢收鋒迅擲旋左一永第五䇿/丿永第七啄
抵 名指運法作趯及諸戈用之趯法須傍弩竪挫衂
轉筆出鋒借勢趯之使鋒澀出期於倒收若佇思消息
則神蹤不墜矣訣云為環必郁貴蹙鋒而緩轉也諸戈
法□之謂也戈必闊貴遲疑而右顧其法潛鋒暗勒勢
盡然後趯之上則俯而過下則曲而就永師有澀出戈
法下以名指築上上借勢以中指遣之按筆至下以名
指衂鋒潛趯者也又折芒法須潛鋒緊走意盡乃收而
[004-80a]
 趯之若肥則質滯而鈍俗矣趯□□/□□乙
 導 作掠用之謂撚向懐中來中指運法也須迅其鋒
 筆下左出而鋒利不墜則自然佳矣其法須右揭其腕
 加以迅出勢旋於左法在澀而勁意欲急而婉若遲留
 則傷於緩滯矣訣云撆必掠貴險而勁丿掠也永字第六/筆曰導即撚之義
 送 作磔用之謂揭向右邊去亦中名指運法也右送
 之波皆名磔訣云波必磔必三折而遣豪其法須右揭
 其腕逐勢緊趯傍筆迅磔盡勢輕揭而暗收在於迅疾
[004-80b]
 中得之其勢亦貴險而澀也乀磔也永字第八筆四字/訣或以為拽 筆𤣥要旨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