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目録
第七十四卷
歴代名人書䟦五
唐顔真卿中興頌
唐顔真卿宋文貞公碑
唐顔真卿宋文貞碑側記
唐顔真卿家廟碑
[074-1b]
唐顔真卿元次山銘
唐顔真卿杜濟神道碑
唐顔真卿杜濟墓誌銘
唐顔真卿顔勤禮神道碑
唐顔真卿臧尚書碑
唐顔真卿歐陽琟碑
唐顔真卿張敬因碑
唐顔真卿王密碑
[074-2a]
唐顔真卿張仁藴徳政碑
唐顔真卿鮮于仲通碑
唐顔真卿李抱玉碑
唐顔真卿郭敬之家廟碑
唐顔真卿𤣥靖李先生碑
唐顔真卿多寳塔感應碑
唐顔真卿放生池碑
唐顔真卿八闗齋功徳記
[074-2b]
唐顔真卿書干禄字様
唐顔真卿射堂記
唐顔真卿湖州石記
唐顔真卿書東方朔畫賛
唐顔真卿畫賛碑隂
唐顔真卿麻姑仙壇記
唐顔真卿小字麻姑仙壇記
唐顔真卿與郭僕射争坐位帖
[074-3a]
唐顔真卿李大夫帖
唐顔真卿蔡明逺帖
唐顔真卿劉中使帖
唐顔真卿鹿脯帖
唐顔真卿與桞冕帖
唐顔真卿二帖
唐顔真卿送劉太冲序
唐顔真卿朱巨川誥
[074-3b]
唐顔真卿祭姪季明文
唐顔真卿祭濠州刺史伯父文
唐顔真卿送裴将軍詩
唐顔真卿竹山潘氏堂聯句
唐顔真卿誌公像賛
唐顔真卿靖居寺題名
唐顔真卿東西二林題名
唐顔真卿金天王廟題名
[074-4a]
唐顔真卿奉使題字
唐顔真卿顔氏殘碑
唐顔真卿顔黙殘碑
唐顔真卿開元寺僧殘碑
唐顔真卿㫁碑
唐顔真卿二十二字帖
唐顔真卿真蹟
唐顔真卿書摩利支天經
[074-4b]
唐李華題阮容舊居詩
唐李莒怡亭銘
唐瞿令問書元結窪罇銘
唐瞿令問書元結陽華巖銘
唐張増叚行琛碑
唐陸贄賀蘭夫人墓誌
唐韓愈題名
唐韓愈與顛師書
[074-5a]
唐陳諫書韓愈南海神廟碑
唐鄭餘慶百巖大師碑
唐彭朝議書王粲石井欄記
唐呉通微魚朝恩碑
唐呉通微行書楚金禪師碑
唐戴叔倫書撫州六詠
唐林藻深慰帖
唐李貽孫書隂真人詩
[074-5b]
唐薛希昌遊濟瀆記
唐張誼書姜嫄公劉廟碑
唐元稹修桐柏宫碑
唐李紳書樂毅論
唐栁宗元般舟和尚碑
唐栁宗元彌陀和尚碑
唐劉禹錫崔羣碑
唐沈傳師黄陵廟碑
[074-6a]
唐沈傳師書羅池廟碑
唐沈傳師游道林嶽麓寺詩
唐沈傳師栁州井銘
唐沈傳師出塞詩帖
唐皇甫鎛昭懿公主碑
唐張𢎞靖魏博田緒遺爱碑
唐崔從書崔能神道碑
唐李翺書李干墓誌
[074-6b]
唐張籍墨蹟
唐樊宗師綘守居園池記
唐歐陽詹馬寔墓誌銘
唐韓秀實李光進碑
唐韓秀弼書臧希晏碑
唐韓秀弼書李元諒昭徳懋功碑
唐黎煟書陽公舊隐碣
唐徐放書徐偃王碑
[074-7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四
歴代名人書跋五
唐顔真卿中興頌
右大唐中興頌元結撰顔真卿書書字尤竒偉而文辭
古雅世多模以黄絹為圖障碑在永州磨崖石而刻之
模打既多石亦殘缺今世人所傳字畫完好者多是傳
模補足非其真者此夲得自故西京留臺御史李建中
[074-7b]
家盖四十年前崖石真夲也尤為難得爾集古録/
中興頌刻永州浯溪上斲崖石書之刺史元結撰結自
以老於文學故頌國之中興頌成乞書顔太師太師以
書名此尤瑰瑋故世貴之今数百年蘚封莓固逺望雲
煙外至者仰而翫之亦天下之偉觀邪嘗謂唐之文敝
極矣結以古學為天下倡首芟擢蓬艾奮然㧞出数百
年外嘗曰山蒼然一形水泠然一色大抵以簡潔為主
余謂唐之古文自結始至愈而後大成也廣川書跋/
[074-8a]
書至於顔魯公魯公之書又至於中興頌故為書家規
矩準繩之大匠河朔嘗見三数夲皆完好而森森如劒
㦸有不可犯之色今得此夲頗為殘缺既装褙則反得
古中韻勝乃知崖角刓弊夲真全露有李白所謂秋水
出芙渠天然去雕飾者尤可賞激也郝經陵川集/
元次山有文名唐人所推重中興頌又其得意之作乃
其韻俱用平聲彌見弱夫宫商經緯依永乃和盡用仄
必噍殺矣盡用平必滯伏矣陸平原所謂偏絃獨張清
[074-8b]
奏靡應此頌不無此疵焉此頌大厯六年鐫於永州浯
溪石崖已八百㡬十年不遽泯徒以顔魯公正書能使
山靈訶䕶若此耳李陽冰琅琊庶子泉銘亦摩崖字已
不可辨余親見之或謂此頌是再模則不可知矣宋廬
陵羅大經詫歎肅宗即位靈武事遂謂節判前叙数語
止言大業而不及盛徳以為節判亦不滿之羅君讀此
不及竟邪頌中固已有盛徳字以補叙文之闕作文固
有稱停庶免複累此又廬陵之所不識也陳與郊隅園/
[074-9a]
集/
唐顔真卿宋文貞公碑
右唐宋璟碑顔真卿撰并書唐書載廣平六子曰昇尚
渾恕華衡今此碑言公有七子曰復昇尚渾恕延華衡
乃八子也魯公所撰廣平碑側記亦曰公之第八子衡
謫官沙州盖廣平實有八子唐書闕復延二人而此碑
魯公誤書八字為七爾又碑云廣平自吏部侍郎兼攝
尚書左丞而史不載後自楚州刺史歴魏兖冀三州兼
[074-9b]
河北按察使遷幽州都督復為魏州而史但言歴兖冀
二州刺史河北按察使進幽州都督而已史又載廣平
為廣州都督時郡人為璟立遺爱頌璟上疏辭譲有詔
許停而碑乃云燕公張説嘗為碑頌今燕公集中實有
此文豈已為文而未嘗刻石與金石録/
唐顔真卿宋文貞碑側記
右唐宋廣平碑側記顔魯公撰載廣平任御史時持服
於沙河縣屬突厥㓂趙定州河朔兇懼邢州刺史黄文
[074-10a]
䡄投艱於公公以父母之邦金革無避及賊至城下公
為曉陳禍福其徒有素聞公威名者相率而去之開元
末安西都護趙含章冐於貨賄多以金帛賂朝廷之士
九品以上悉皆有名後節度范陽事覺有司以聞𤣥宗
將加黜責公一無所受乃進諫焉𤣥宗納之遂御花萼
樓一切釋放舉朝皆謝公衣冠儼然獨立不拜翌日𤣥
宗謂公曰古人以清白遺子孫今卿一人而已公曰含
章之賄偶不及臣門非不受也𤣥宗深嘉之又云公第
[074-10b]
八子衡因謫居沙州叅佐戎幕吐蕃入㓂䧟於賊庭素
聞太尉名徳曰唐天子我之舅衡之父舅賢相也其可
留乎大厯十一年以三百騎盡室護歸此皆廣平逸事
有以見其清徳冠當世威名動夷狄如此而新舊史皆
不載故并録之於此俾覧者得詳焉金石録/
右唐宋文貞公碑并碑側記皆顔魯公撰并書文貞墓
在沙河縣碑久埋沒土中近余友方思道作縣出之重
樹於墓以搨夲見示金石録謂碑與新史不同者二事
[074-11a]
又謂碑側記載文貞逸事甚詳而新舊史皆無之予家
藏魯公文集中有此碑因得比較以補石夲之缺但其
文時有小異如集夲云建一言而天下倚平碑一言作
一陽集夲云曽祖𢎞俊碑作𢎞峻集夲云嘗夢大鳥啣
書吐公口中公吐之碑作大鳥銜書吐公口中而咽之
集夲云優游自免碑作鄉里集夲云左右震竦碑左右
作天后集夲云勅使馳救之碑救作赦集夲云與執政
通同碑作與執政通問集夲云𤣥宗将幸西蜀碑作中
[074-11b]
宗将幸西京集夲云公盛氣詰之碑氣作色集夲云東
宫有大功宗廟社稷主也安得異議碑作春宫有大功
主安得異議集夲云駕幸洛陽碑作駕逹東都集夲云
馳道險隘行不得前碑作馳道隘稽車馳騎不得前集
夲云以臣免之碑臣字下有言字集夲云母寵爱子碑
作母寵子異集夲云勅公按覆碑無勅字集夲云置之
座右碑之作諸集夲云仲冬十九日碑作十有九日集
夲云䘮葬官供碑䘮葬作器葬集夲云戊寅嵗五月碑
[074-12a]
無嵗字集夲云叨太僕之下烈碑烈作列集夲云義形
言色碑言作顔集夲云既遷鄴城碑遷作還集夲云汗
洽流漿碑流作如其不同者又如此此趙氏之所未及
也金薤琳琅/
唐顔真卿家廟碑
顔氏家廟碑顔真卿撰并書真卿父名惟貞仕至薛王
友真卿其第七子也述其祖福羣從官爵甚詳集古録/
此唐顔氏家廟碑為魯公真卿撰并書按跋尾此碑遭
[074-12b]
兵亂仆於野宋太平興國七年都院孔目李廷襲始移
置府城孔廟中而碑幸完予知碑名久矣恨不可得同
年周公瑞都憲廵撫陜西始寄至猶恨缺其額耳盖以
碑額為無用多不搨或碑穹工人艱於搨而置之不知
碑無額如物無首為完物乎况此額為李陽冰篆書可
謂二絶何可缺邪匏翁家藏集/
陸士龍有言文以述祖徳為美故三代彞器皆孝子慈
孫為其祖父而立者魯公此碑盖近之矣又此碑後有
[074-13a]
太平興國七年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李廷襲記十七字
篆書乃夢英手筆盖此碑倒於郊野廷襲告於上官移
載入於府城立於文廟故自託之也夫以顔氏之物子
孫不能守而後之人為之移徙樹立則不惟顔公之名
節可重而字畫亦不容冺矣然則為人子孫思以稱述
先徳而異世之後欲啚不朽者可以思矣蒼潤軒碑跋/
右顔魯公家廟碑石刻四面環轉在闗中後廟燬宋初
有李廷襲者語郡移置之結法與東方朔畫像相類而
[074-13b]
石獨完善少殘缺者覧之風稜秀出精彩注射勁節直
氣隐隐筆畫間吁可重也天寳間安氏蹴天柱折而力
扶之者郭尚父張睢陽平原與常山四耳顔氏獨擅其
二碑之所以重者是寧獨書哉弇州山人藁/
唐顔真卿元次山銘
右元次山銘顔真卿撰并書唐自太宗致治之盛㡬於
三代之隆而惟文章獨不能革五國之弊既久而後韓
桞之徒出盖習俗難變而文章變體又難也次山當開
[074-14a]
元天寳時獨作古文其筆力雄健意氣超拔不減韓之
徒也可謂特立之士哉集古録/
右唐元結碑顔魯公撰并書按唐書列傳結後魏常山
王道十五世孫而碑與元氏家録序皆云十二世盖史
之誤又碑與元和姓纂皆云結髙祖名善褘而家録作
善禘未知孰是也金石録/
唐顔真卿杜濟神道碑
右杜濟神道碑顔真卿撰并書藝之至者如庖丁之刀
[074-14b]
輪扁之斲無不中也顔魯公之書刻於石者多矣而有
精有麤雖他人皆莫可及然在其一家自有優劣余意
傳模鐫刻之有工拙也而此碑字畫遒勁豈傳刻不失
其真者皆若是歟碑已殘闕銓次不能成文第録其字
法爾嘉祐八年中元假日書集古録/
右顔魯公書撰杜濟神道碑沉著端重真可入木八分
友人曽三異無疑寳藏之按六一先生集古䟦謂殘缺
不能成文今乃粲然可讀得非摹拓有先後邪濟盖魯
[074-15a]
公友壻故又誌其墓六一先生亦有䟦云顔撰而不云
書筆法非魯公不能為世頗以為非顔書更俟識者辨
之今考魯公文集大抵碑詳而誌略亦微有異同如碑
以濟祖仕明堂丞誌則云令碑以濟為惠第二子誌作
第三又碑與誌並歴渭南宰而文集於碑中乃以為尉
皆傳寫之誤當以此碑為正慶元乙邜六月二十日周
必大書平園集/
唐顔真卿杜濟墓誌銘
[074-15b]
右杜濟墓誌銘但云顔真卿撰而不云書然其筆法非
魯公不能為也盖世頗以為非顔氏書更俟識者辨之
集古録/
予觀此誌字畫竒偉決非他人可到歐陽公信小字麻
姑仙壇記以為真蹟而尚疑此誌何哉金石録/
唐顔真卿顔勤禮神道碑
右顔勤禮神道碑顔真卿撰并書序顔温二家之盛云
思魯大雅在隋俱事東宫愍楚彦博同直内史省遊秦
[074-16a]
彦将皆典祕閣按唐書云温大雅字彦𢎞弟彦博字大
臨弟大有字彦将兄弟義當一體而名大者字彦名彦
者字大不應如此盖唐世諸賢名字可疑者多封徳彞
云名倫房𤣥齡云名喬髙士㢘云名儉顔師古云名籀
而皆云以字行倫喬儉籀在唐無所諱不知何避而行
字余於中書見顔氏裔孫有獻其家世所藏告身三卷
以求官者其一思魯除儀同制其一勤禮除詹事府主
簿制其一師古加正議大夫制思魯制云内史令臣瑀
[074-16b]
宣者蕭瑀也侍郎臣封徳彞奉舍人臣彦將行不應内
史令書名而侍郎舍人書字又必不稱臣而書字則徳
彞彦將皆當為名師古制有尚書左僕射梁國公𤣥齡
右僕射申國公士亷又有吏部尚書君集者侯君集也
侍郎纂者楊纂也四人並列於後不應二人書名二人
書字也則𤣥齡士亷亦皆當為名矣又師古與令狐徳
棻同制不應徳棻書名而師古書字則師古當為名也
然余家集録有申文獻公塋兆記是髙宗時許敬宗撰
[074-17a]
云公諱儉字士亷敬宗與士亷同時人而為其家作記
必不繆誤則士亷又當為字也然告身書字在理豈安
今新唐書雖云房𤣥齡字喬顔師古字籀以富儉塋兆
記為名則喬籀果為字乎又按元和姓纂封氏蓨人隋
通州刺史繡生四子曰徳潤徳輿徳如徳彞又云徳彞
更名倫亦不知果是否唐去今未逺事載文字者未甚
訛舛殘缺尚可考求而紛亂如此故余嘗謂君子之學
有所不知雖聖人猶闕其疑以待來者盖慎之至也集/
[074-17b]
古録/
右唐顔勤禮碑魯公撰并書元祐間有守長安者後圃
建亭榭多輦取境内古石刻以為基址此碑㡬毁而存
然已磨去其銘文可惜也金石録/
唐顔真卿臧尚書碑
右唐臧尚書墓碑顔魯公撰并正書尚書墓在陜西之
三原縣顔公此刻人間少傳予向以使事道陜得之尚
書七子希崇希旭希忱希愔希景希晏希譲皆為顯官
[074-18a]
而希譲至魯國公顔公文集復有臧氏紏宗碑書七子
官爵與此不同金薤琳琅/
臧懐恪碑顔魯公撰并書懐恪再為王晙蕭嵩兵馬使
積官右武衛将軍封上蔡縣侯三贈而至工部尚書則
以子希譲貴故也兄懐亮至左羽林大将軍懐恪有子
七人咸顯而希譲至尚書節度使魯國公碑稱兄弟子
姓勛賢間出自天寳距於開元乗朱輪而拖珪組者数
百人而唐史不為立傳故聊載之書法偉勁不減家廟
[074-18b]
茅山而石完不泐尤可喜也金石録又載韓擇木書第
三子太子賔客希忱碑及希晏碑皆韓秀弼書之希譲
胄士也而能為不朽計乃爾誠有過人者矣弇州山人/
藁/
唐顔真卿歐陽琟碑
右歐陽琟碑顔真卿撰并書余自皇祐至和以來頗求
歐陽氏之遺文以續家譜之闕既得顔魯公歐陽琟碑
又得鄭真義歐陽諶墓銘以與家所傳舊譜及陳書元
[074-19a]
和姓纂諸書参較又問於吕學士夏卿夏卿世稱博學
精於史傳因為余考正訛舛而家譜遂為定夲然獨琟
碑所失者四顔公書穆公封山陽郡公吕學士云陳無
山陽郡山陽今楚州是也當梁陳時自為南兖州而以
連州為陽山郡然則陳書及舊譜皆云穆公封陽山公
為是而顔公所失者一也舊譜皆云堅石子質南奔長
沙顔公云自景逹始南遷其所失者二也歐陽生自前
漢以來諸史皆云字和伯而顔公獨云字伯和二字義
[074-19b]
雖不異然當從衆又顔氏獨異初無所據盖其繆爾其
所失者三也元和姓氏及諶銘皆云𦙍約之子而顔公
獨以為紇子其所失者四也琟之世次不應舛亂如此
盖諶之卒葬在咸亨上元之間去率更未逺真義所誌
宜得其實琟卒大厯中唐之士族遭天寳之亂失其譜
系者多顔公之失當時所傳如此不足怪也治平元年
夏至日書銘闕其末数句不補集古録/
唐顔真卿張敬因碑
[074-20a]
右張敬因碑顔真卿撰并書碑在許州臨潁縣民田中
慶厯初有知此碑者稍稍往模之民家患其踐田稼遂
撃碎之余在滁陽聞而遣人往求之得其殘闕者為七
叚矣其文不可次第獨其名氏存焉曰君諱敬因南陽
人也乃祖乃父曰登曰運其字書尤竒甚可惜也集古/
録/
唐顔真卿王密碑
太師於書天得也嘗學折釵股謂得古人書法隐處余
[074-20b]
見此碑特盡之矣故為世絶藝太師名徳偉然為天下
第一忠義之發出於天性今人不得盡知惟書法入石
流傳於後故世無賢不肖皆得知之盖以公為善書人
也今書藝所學皆深墨重筆如指畫木印狀皆謂能學
公之書矣昔夫子能拓闗而不以力聞盖以慎其所習
也公於書自喜常患後世不傳則其䧟流俗中亦自取
其累耳廣川書䟦/
唐顔真卿張仁藴徳政碑
[074-21a]
右唐醴泉縣令張仁藴徳政碑長夀三年立醴泉尉顔
真卿書按魯公雖嘗為此官然在開元間而魯公以貞
元元年為李希烈所害年七十六上距長夀三年實九
十餘嵗是時猶未生也又筆法與魯公他書不類以此
疑有姓名同者然碑武后時立而不用當時所製字或
云碑雖建於長夀中至魯公為尉重書而刻之未可知
也金石録/
唐顔真卿鮮于仲通碑
[074-21b]
右唐鮮于仲通碑顔真卿撰并書仲通以多財結楊國
忠薦為劔南節度使討南詔蠻大敗國忠為諱之再薦
為京兆尹其始卒無他可稱見於史者惟嘗表請國忠
兼領劒南節制及為國忠立碑頌功徳耳魯公為此碑
稱述甚盛以此知碑志所載是非褒貶果不可信雖魯
公猶爾况他人乎明皇實録稱仲通以漏禁中語貶邵
陽司馬而碑言為國忠所忌貶小人之交初以利合卒
以利敗理固然也金石録/
[074-22a]
唐顔真卿李抱玉碑
右鳳翔澤潞行營副元帥凉國武昭公李抱玉碑楊文
貞綰撰顔文忠真卿書見趙明誠金石録余得之乃一
舊拓夲最精好而中缺兩處㡬二百許字盖成帖後脱
落見殘非石泐也楊公銜稱贈司徒當是文成而卒於
位其家乞顔公追書之故耳大厯中名臣無如二公者
而一撰文一書丹在凉公誠幸也第公起邉将中興名
位差肩李郭而能守忠節以顯融終介弟承之又大開
[074-22b]
方面勲且公一武弁能力辭王爵辭司空辭左僕射以
視僕固懐恩軰不天壌哉然則微二公公故不朽也非
幸也弇州續藁/
唐顔真卿郭敬之家廟碑
碑在今陜西布政司御題額顔魯公撰并書敬之汾陽
忠武王父也夫以汾陽家廟得魯公手書千載而下猶
有生氣其文與書又非所論也但其碑在役人雜遝之
所雖巋然壁上而不無磨蝕之憂然以二公之靈鬼神
[074-23a]
呵䕶有由來矣石墨鐫華/
唐顔真卿𤣥靖李先生碑
右唐𤣥靖李先生碑顔魯公撰并正書碑稱隐居先生
以三洞真法傳升𤣥先生升𤣥付體𤣥先生體𤣥付正
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隐居凡五葉矣今考之
隐居先生者梁陶𢎞景升𤣥為王逺知體𤣥為潘師正
正一為司馬子微三人唐書有傳惟𤣥靖無之予嘗遊
茅山至玉晨觀其前有雷平池池南為伏龍岡𤣥靖葬
[074-23b]
其上碑今在觀中四周皆刻文字道士以亭覆之金薤/
琳琅/
魯公好仙術不特書麻姑壇已也按李含光者陶隐居
裔凡五世其事絶無可紀獨人謂其𨽻法勝乃父遂㫁
不作𨽻差近厚耳魯公結體與家廟同遒勁鬰浡故是
誠懸鼻祖然視虞永興禇河南誾誾氣象不無小乏弇/
州山人藁/
右結體與家廟碑一同後有小䟦云紹興丁巳五月十
[074-24a]
四日大風折顔碑雲溪沈作舟扶起之蒼潤軒碑䟦/
唐顔真卿多寳塔感應碑
右唐多寳塔感應碑岑勛撰顔真卿書多寳塔者僧楚
金所造楚金嘗寫法華經千餘部寘塔中今猶有存者
余於士大夫家数見之余亦得其一卷乃乾元二年肅
宗所造卷首佛像絹素畫蹟尚如新也金石録/
右千福寺多寳塔碑顔公之書多矣惟此碑盛傳人間
歐陽公作集古録䟦尾而此獨見遺惟趙氏金石録有
[074-24b]
之謂多寳塔者僧楚金所造楚金嘗寫法華經千餘部
寘塔中趙氏復謂於士大夫家数見之則楚金之書至
宋猶有存者碑今在陜西西安府學金薤琳琅/
顔魯公多寳佛塔碑石刻在西安舊搨完善可讀公書
如東方畫像家廟碑咸天骨遒峻風稜射人此帖結法
尤整密但貴在藏鋒小逺大雅不無佐史之恨耳多寳
佛塔事在法華經中歴過去未來阿僧祗劫世尊説法
此佛即現寳塔空中賛美大抵皆寓言也佛惟空是以
[074-25a]
常在常現常滿今以有為迹求之得無去之愈逺乎一
念發菩提心即證菩提即現多寳塔稱善哉人自不見
聞耳弇州山人藁/
魯公書多寳佛塔碑最窘束而世人最喜正如杜少陵
詩佳處滿卷而學者徒取其便澀此殆曹子建所謂蘭
茝馨香人之所嗜而海畔有逐臭之夫者也嗟嗟世人
若不具隻眼而隨人語言以評古書此又曷足以言心
賞邪余故聊為淵泉道破必且能為我下一轉語也蒼/
[074-25b]
潤軒碑跋/
魯公正書惟此碑最著以其字比諸碑稍小便於展玩
耳而結法視東方讚家廟碑似覺少遜王元美曰貴在
藏鋒小逺大雅不無佐史之恨信然碑舊在興平千福
寺不知何時移立西安府學中石墨鐫華/
唐顔真卿放生池碑
湖州有顔魯公放生池碑載其所上肅宗表云一日三
朝大昭天子之孝問安侍饍不改家人之禮魯公知肅
[074-26a]
宗有愧於是也故以此諫孰謂公區區於放生哉東坡/
集/
顔太師以書自娯晩年嘗載石以行礱而藏之遇事以
書隨所在留其所鐫石監視而考之自公之沒名徳雖
在人然世豈盡知惟書於石者人得見之故今獨以書
名世或謂公以書傳流俗間至野人田老皆得名之大
抵人於其所嗜必傷至其所甚蔽則賤理之必然者也
廣川書跋/
[074-26b]
肅宗之放生煦煦小仁無足稱者當時池多至八十餘
所而此碑獨以魯公詞翰而傳則夫天下之可恃者果
在乎尊榮也哉公之書人皆知其為可貴至於正而不
拘荘而不險從容法度之中而有閑雅自得之趣非知
書者不能識之要非言語所能喻也遜志齋集/
唐顔真卿八闗齋功徳記
右八關齋碑顔魯公書唐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寝疾宋
州刺史徐向等為禳祈報恩者也唐書神功傳亦槩見
[074-27a]
其事碑在今歸徳州城外僧寺中永樂丁酉秋進士尹
崇髙奉使河南為余致此夲而每行下缺四字盖打碑
時為夏潦所渰也東里續集/
唐世藩鎮跋扈之患所不忍言只如此碑乃因田公之
病而為之者當時所費不下千萬然當時有烜耀於此
者今皆澌滅而田公之事獨以魯公之書而傳余嘗評
此書在顔碑者最為竒偉盖以其氣象森嚴而又不窘
束故爾蒼潤軒碑跋/
[074-27b]
右顔魯公書字徑可二寸許方整遒勁中别具姿態真
蠶頭䑕尾得意時筆也此書不甚名世而其格不在東
方家廟下然非餘子所及也弇州山人藁/
唐顔真卿書干禄字様
右干禄字様模夲顔真卿書楊漢公模真卿所書乃大
厯九年刻石至開成中遽已訛闕漢公以謂工人用為
衣食之業故模多而速損者非也盖公筆法為世楷模
而字書辨正譌謬尤為學者所資故當時盛傳於世所
[074-28a]
以模多爾豈止工人為衣食業邪今世人所傳乃漢公
模夲而大厯真夲以不完遂不復傳若顔公真蹟今世
在者得其零落之餘藏之足以為寳豈問其完不完也
故余並録二夲並藏之亦欲俾覧者知模夲之多失真
也集古録/
歐陽文忠言漢公模夲多失真則不然今觀此書精隐
勁媚殊得顔真楊自以為不差纎豪信矣然文忠又云
干禄之注持重舒和而不局促余輙易之曰持重而不
[074-28b]
局促舒和而含勁氣廼盡魯公之筆意也崇寧壬午嵗
九月十二夜試姑蘇仲璋筆東觀餘論/
右顔魯公干禄字書辨别字之正俗及通用亦間有析
其義者云干禄者盖唐以書取士也而公真書小字之
傳於後者亦獨見此耳東里集/
此顔魯公干禄字也按成都句詠跋公嘗刺湖州此刻
初在其宅東㕔後翻刻蜀中予所得乃全帖然缺平聲
字雖上聲亦不完豈是二石或一石而兩面書之予所
[074-29a]
得者乃其半邪或所謂刓缺而不可推究者邪然不應
缺之之多也書盛於晋顧多破壊其體魯公此夲特正
其繆誤以恵學者則其書名豈特妙於筆墨而已詠所
書與公書頗類豈嘗師公而得其髣髴者邪匏翁家藏/
集/
唐顔真卿射堂記
右射堂記顔真卿書魯公在湖州所書刻於石者余家
集録多得之惟放生池碑字畫完好如干禄字書之類
[074-29b]
今已殘闕每為之歎息若射堂記者最後得之今僕射
相公筆法精妙為余稱顔氏書射堂記最佳遂以此夲
遺余以余家素所藏諸書較之惟張敬因碑與斯記為
尤精勁惜其皆殘闕也集古録/
唐顔真卿湖州石記
右湖州石記文字殘缺其存者僅可識讀考其所記不
可詳也惟其筆畫竒偉非顔魯公不能書也公忠義之
節明若日月而堅若金石自可以光後世傳無窮不待
[074-30a]
其書然後不朽然公所至必有遺蹟故今處處有之唐
人筆蹟見於今者惟公為最多視其鉅書深刻或托於
山崖其用意未嘗不為無窮計也盖亦有趣好所樂爾
其在湖州所書為世所傳者惟干禄字放生池碑尚多
見於人家而干禄字書乃楊漢公摹夲其真夲以訛缺
遂不復傳獨余集録有之惟好古之士知前人用意之
深則其湮沉磨滅之餘尤為可惜者也集古録/
唐顔真卿書東方朔畫贊
[074-30b]
東方朔畫賛晋夏侯湛撰唐顔真卿書賛在文選中今
較選夲二字不同而義無異也選夲曰棄俗登仙而此
云棄世選曰神交造化而此云神友集古録/
顔魯公平生寫碑唯東方朔畫讃為清雄字間櫛比而
不失清逺其後見逸少夲乃知魯公字字臨此書雖大
小相懸而氣韻良是非自得於書未易為此言也東坡/
集/
東方曼倩畫賛昔魯公守平原時書今其石刓剥後世
[074-31a]
復為摹搨以傳然魯公於書其神明煥發正在筆畫外
若弮朱墨而印於石者此待詔書耳果有道邪廣川書/
跋/
此碑久毁東明穆先生得古搨重刻之石其期立等字
多譌想其元搨漫滅者時有之矣余前過平原留意蹤
跡之迄不可得後乃購得此夲字更明悉何嘗有譌字
且其篆題兼存尤古雅峻峭全無鈍質俗態此時陽冰
稱髙手乃其文采風流不及此十二字也其賛字眎顔
[074-31b]
他書獨瘦勁恬適與家廟碑相上下盖公中年制作最
為得意想此搨在穆先生所收数百年之前可見世之
罕物時時在人家但不易遇耳墨林快事/
唐顔真卿畫賛碑隂
畫賛碑隂唐顔真卿撰并書湛賛開元八年徳州刺史
韓思復刻於廟天寳十三載真卿始别書之集古録/
余既得先生畫賛自記希有之遇矣其後又得此記字
比畫賛更大而筆尤豐偉鋒芒轉換一一如新盖搨更
[074-32a]
在前者遂成完璧其題乃八分魯公分書更少見尤可
寳也墨林快事/
唐顔真卿麻姑仙壇記
右麻姑壇記顔真卿撰并書顔公忠義之節皎如日月
其為人尊嚴剛勁象其筆畫而不免惑於神仙之説釋
老之為斯民患也深矣集古録/
右唐麻姑仙壇記顔魯公撰并書在撫州又有一夲字
絶小世亦以為魯公書驗其筆法殊不類故正字陳無
[074-32b]
已謂余嘗見黄魯直言乃慶歴中一學佛者所書魯直
猶能道其姓名無已不能記也小字夲今録於後使覧
者詳其真偽云金石録/
唐顔真卿小字麻姑仙壇記
右小字麻姑壇記顔真卿撰并書或疑非魯公書魯公
喜書大字余家所藏顔氏碑最多未嘗有小字者惟干
禄字書法最為小字而其體法與此記不同盖干禄之
注持重舒和而不局蹙此記遒峻𦂳結尤為精悍此所
[074-33a]
以或者疑之也余初亦頗以為惑及把翫久之筆畫巨
細皆有法愈㸔愈佳然後知非魯公不能書也故聊誌
之以釋疑者治平元年二月六日書集古録/
作字大至方丈小至粟粒其位置精神不差豪髮然後
為盡如以此字與中興頌参較當知予言為信姑溪集/
右唐小字麻姑壇記顔真卿撰并書在今江西南城縣
之麻姑山歐陽公謂或者疑其非真而復以為筆畫有
法非魯公不能書也趙明誠謂陳無已嘗見黄魯直言
[074-33b]
此乃慶厯中一學佛者所書魯直能道其名及觀陸放
翁云魯公麻姑壇記有大小二夲盖用羊叔子峴山故
事通志金石略載魯公書亦有小字麻姑壇記則歐陽
公之疑與魯直之言又似不足信元桞待制道傳云麻
姑壇碑小字楷法尤精緊比聞舊石焚毁山中雖重刻
無復當時筆意則亦以小字為顔書但謂石已不存非
也呉文正公云麻姑碑在吾鄉舊為雷所破重刻至再
字體浸失其真則被焚者乃臨川大字夲而南城之石
[074-34a]
至今固無恙也金薤琳琅/
唐顔真卿與郭僕射争坐位帖
昨日長安安師文出所藏顔魯公與定㐮郡王書草数
紙比公他書尤為竒特信乎自然動有姿態乃知瓦注
賢於黄金雖公猶未免也東坡集/
魯公與郭令公書論魚軍容坐席凡七紙而長安安氏
兄弟異財時以前四紙作一分後三紙及乞鹿脯帖作
一分以故人間但傳至不願與軍容為佞柔之友而止
[074-34b]
元祐中余在京師始從安師文借得後三紙遂合為一
此書雖竒特猶不及祭濠川刺史文之妙盖一紙半書
而真行草法皆備也山谷集/
魚朝恩擠郭令公折元載摇相里造侵王縉一時燄
熏灼若此魯公秉義以奪其驕至今幾五百年尚凛凛
有生意猗其偉與但其間稱譽朝恩尚数千言大半於
行間増入豈猶未免於危行言孫邪鶴山集/
魯公作字多擘窠大書端勁而秀偉黄魯直云此所期
[074-35a]
無不欲髙照千載者此帖草略匆匆前所未見開軸未
暇熟視已覺粲然忠義之氣横溢而㸃畫所至處便自
竒勁公嘗謂盧杞曰朝廷法度豈更堪公破壊也於此
又曰朝廷綱紀須共存正凛然想見其為人盖公所遭
之時如此而所守之道不得不然故倉卒未敢忘國之
綱紀也余私有感於中者因記於此石門文字禪/
坐位帖真蹟在京兆安氏家嘗刻以傳世呉中復守永
興謂安氏石未盡筆法因再模刻此二夲余家咸有之
[074-35b]
安氏子孫分析坐位帖乃剖為二此帖至行香寺僕射
指後不復有盖呉安石刻夲卓頭髙指後别為一行遂
由是平分為兩是安氏兄弟不學之謬東坡見安師文
時帖尚全嘗手搨数十夲余得坡公搨夲於東平王氏
無纎豪失真旁用睂陽蘇氏及趙郡蘇軾印記米㐮陽
年少嘗臨之邵伯温亦云安氏析後不復見全夲此卷
筆法絶類米老往見乞米帖墨跡於子昂家子昂以重
資得之余心有疑而不敢言今得此帖紙色行墨絶相
[074-36a]
類遂定為米老所臨無疑延祐二年八月丁丑袁桷記
清容居士集/
顔魯公争坐位書用先豐縣先天廣徳中牒起草真蹟
縫中有顔氏守一圖書字印米元章所謂詭形異狀得
於意外定為顔書第一者是也宋時與季明文鹿脯帖
俱藏安師文家後來季明文歸聶氏文待詔題識極誦
其妙余不及見曽見吾友項又新所藏坐位帖神色秀
朗微似宋人摹夲要亦書家甲觀矣近來墨刻陜夲漫
[074-36b]
漶不足目戲鴻堂所勒宋搨亦未能精且行款割裂不
無失古人縱横徐疾之勢不若此夲筆筆生動位置儼
然信可寳也陳萬言鈃園集/
争坐帖有陜刻字形已漫余家有宋搨精好因摹入石
此顔書之烜赫者容臺集/
唐顔真卿李大夫帖
顔帖為刑部尚書時乞米於李大夫云拙於生事舉家
食粥來已数月今已罄乏實用憂煎盖其貧如此此夲
[074-37a]
墨蹟在余亡友王子野家子野在於相家而清苦甚於
寒士嘗模帖刻石遺於朋友故人云魯公為尚書其貧
如此吾徒安得不思守約集古録/
顔真卿學褚遂良既成自以挑踢名家作用太多無平
淡天成之趣此帖尤多褚法石刻醴泉尉時及麻姑山
記皆褚法也此特貴其真蹟爾非争坐帖比大抵顔桞
挑踢為後世醜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安氏
鹿肉乾脯帖蘇氏馬病帖渾厚淳古無挑踢是刑部尚
[074-37b]
書時合作意氣得紙札精謂之合作此筆氣鬱結不條
暢逆旅所書李大夫者名光顔唐功臣也寳晋英光集/
唐顔真卿蔡明逺帖
右蔡明逺帖寒食帖附皆顔魯公書魯公後帖流俗多
傳謂之寒食帖其印文曰忠孝之家者錢文僖公自號
也希聖錢公字也又曰化鶴之系者丁崖相印也潤州
觀察使者錢惟濟也集古録/
蔡明逺帖是魯公晩年書與邵伯琭謝安石廟中題碑
[074-38a]
傍字相類極力追之不能得其髣髴山谷集/
唐顔真卿劉中使帖
右唐太師顔魯公書劉中使帖真蹟著載宣和書譜南
渡後入紹興内府至元丙戌以陸柬之蘭亭詩歐陽率
更卜商帖真蹟二卷易得於張繡江處此帖筆畫雄健
與蔡明逺寒食等帖相頡頏而書㫖慷慨激烈公之英
風義節猶可想見於百世之下信可寳也三月十有二
日大梁王芝再拜謹題於寳墨齋北燕喬簣成仲山觀
[074-38b]
書畫題跋記/
顔太師之書世多不見不肖生平見真跡三夲祭姪季
明文馬病及此帖祭姪行書馬病行真皆小而此帖正
行差大雖體製不同然其英風烈氣見於筆端一也此
語豈可為不知者道哉鮮于樞拜手書同上/
右顔魯公劉中使帖徴明少時嘗從太僕李公應禎觀
於呉江史氏李公謂魯公真蹟存世者此帖為最徴明
時未有識不知其言為的及今四十年年逾六十所閲
[074-39a]
顔書屡矣卒未有勝之者因華君中甫持以相示展閱
数四神氣爽然米氏所謂忠義映發頓挫鬱屈者此帖
誠有之乃知前輩之不妄也帖後跋尾六通首王英孫
次鮮于太常又次張彦清白湛淵田師孟最後亦彦清
書盖此帖曽藏於彦清所後易於英孫考觀跋語可見
英孫所跋嵗月宜在後不知何縁出諸公之前初疑裝
池之悞欲令改易而張公鈐印宛然不可拆裂姑記於
此以俟博識嘉靖九年庚寅菊月望日徴明識同上/
[074-39b]
鮮于伯機題祭季明文天下書法第二吾家法書第一
此又題劉中使帖漁陽筆法信有所自名不虚得此卷
余已刻之戲鴻堂帖中董其昌觀因題同上/
唐顔真卿鹿脯帖
鹿脯帖真跡與宋搨夲不惟字形大小不倫乃其文亦
小異宋搨政自不足據也十七帖清晏嵗豐又所使有
豐一鄉故自名處余不觧豐一鄉作何語及得髙䴡刻
夲乃云所出有異産讀之豁然因知王著但慿倣書入
[074-40a]
石耳猶憶辰玉初得此帖於蒙隂公氏亟報余展玩如
得連城辰玉書法為此一變今日重觀於徳隅齋感慨
係之矣容䑓集/
唐顔真卿與桞冕帖
魯公草書摹傳於世者多矣此帖尤竒雖筆勢屈折如
盤鋼刻玉勁峭之氣不少變盖類其為人桞冕唐名士
也魯公名呼之而自稱老夫亦可以見當時士契之梗
概云梁溪集/
[074-40b]
唐顔真卿二帖
唐太師顔真卿不審乞米二帖在蘇澥處背縫有吏部
尚書銓印與安師文家争坐位帖責峽州别駕帖縫印
一同争坐位帖是唐畿縣獄狀磓熟紙韓退之以用生
紙録文為不敏也生紙當是草上所用内小字是於行
間添注不盡又於行下空紙邉横寫與刻夲不同此帖
在顔最為傑思想其忠義憤發頓挫鬱屈意不在字天
真罄露在於此書石刻麤存梗概爾余少時臨一夲不
[074-41a]
復記所在後二十年寳文謝景温尹京云大豪郭氏分
内一房欲此帖至折八百千衆乃許取視之縫有元章
戲筆字印中間筆氣甚有如余書者面喻之乃云家世
收久不以公言為然米芾書史/
予魯公乞米及醋二帖知其不以貧為愧故能守道
雖犯難不可屈剛正之氣發於誠心與其字體無以異
也紫元翁題黄裳溪山先生集/
唐顔真卿送劉太沖序
[074-41b]
送劉太沖序碧牋書王欽臣故物後有王参政名印王
云因與唐坰兩出書各誤收卷去坰以將才不偶命而
徳其無鄰字剪去碧牋宜墨神彩豔發龍蛇生動覩之
驚人不裝背揭去背紙以厚紙散卷之略一出即卷去
其子云與智永千文桞公書桞尊師誌歐陽鄱陽帖
並同葬矣亦可太息也或謂密為王詵購去米芾書史/
顔魯公送劉太沖叙鬱屈瑰竒於二王法外别有異趣
米元章謂如龍蛇生動見者目驚不虛也宋四家書派
[074-42a]
皆出魯公亦只争坐帖一種耳未有學此叙者豈當時
不甚流傳邪真跡在長安趙中舍士楨家以余借摹遂
為好事者購去余凡一再見不復見矣淳熈祕閣續帖
亦有刻畫禪隨筆/
唐顔真卿朱巨川誥
朱巨川告顔書其孫園屡持入秀州崇徳邑中不用
為䕃余以金梭易之又一告類徐浩書在邑人王衷處
亦巨川告也劉涇得余顔告背紙上有五分墨至今裝
[074-42b]
為祕玩然如徐告麤有徐法爾王詵與余厚善愛之篤
一日見語曰固願得之遂以韓馬易去馬尋於劉涇處
換一石也此書至今在王詵處米芾書史/
唐告多出善書者之手亦足以見一代文物之盛矧魯
公道義風節師表百世其所書尤可寳也至大卒亥仲
春廿又二日古涪鄧文原書停雲館帖/
右顔魯公書朱巨川告即宣和書譜所載者上有髙宗
乾卦紹興圖書而魯公之書盖東坡先生已嘗論之矣
[074-43a]
不惟愛玩抑見唐代典故之式尤為可尚龍集辛亥仲
秋朔喬簣成題同上/
魯公此書古奥不測是學蔡中郎石經平視鍾司徒所
謂當其用筆每透紙背者仲醇得此自題其居曰寳顔
齋昔米㐮陽得王略帖遂以寳晋名齋顔書固不減右
軍王略而仲醇鍳賞雅意又不獨在紙墨間也壬辰春
二月董其昌題書畫題跋記/
唐顔真卿祭姪季明文
[074-43b]
魯公祭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動人與夫人書廹切而
有禮意與郭靈運書送劉太沖序余未之見也顔惟貞
蘭陵夫人告佳筆也山谷集/
峻㧞一角潛虚半股此於書法其體裁當如此矣至於
分若抵背合如並目以側映斜以斜附曲然後成書而
古人於此盖盡之也魯公於書其過人處正在法度備
存而端勁荘持望之知為盛徳君子嘗問懐素折釵股
何如屋漏水曰老賊盡之矣前人於其隐處亦自矜持
[074-44a]
不以告人其造微者然後得之此二體又在八法六體
外廼知書一技而其法之衆至此公祭兄子文殆兼存
此體者也廣川書跋/
顔魯公唐朝第一等人公字畫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
一家前軰云書法至此極矣予嘗見公為叔書告身一
通其楷法嚴甚聞公行書尤佳不可得見但時摩挲乞
米石刻想象風致耳今王君出示公祭姪季明文藁一
紙詳翫此帖縱筆浩放一㵼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𫿞
[074-44b]
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觧處殆出天造豈非當公注
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其工邪蘇文忠謂
見公與定㐮王書草数紙比公他書尤為竒特信夫如
公忠賢使不善書千載而下世固爱重况超逸若是尤
宜寳之撫卷三復敬歎因題其末柔兆涒灘秋八月望
呉郡陳深識停雲館帖/
右魯公祭兄子季明帖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爾既
事字石轉至言字左轉而上復侵恐字右旁繞我字左
[074-45a]
出至行端若有裂文適與褙紙縫合自爾既至天澤逾
五行殊鬱怒真屋漏蹟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饗五
行沉痛切骨天真爛然使人動心駭目有不可形容之
妙與褉叙藁哀樂雖異其致一也承字掠䇿啄磔之間
嗟字左足上搶處隐然見轉折勢摧字如泰山壓而底
柱鄣末哉字如輕雲之捲日饗字蹙衂如驚龍之入蟄
吁神矣觀此見真蹟無疑按史公自馮翊太守轉蒲州
刺史封丹陽縣子而帖自署開國侯盖史誤也杲卿為
[074-45b]
公從父兄而季明謂公從祖叔父塗從父字加第十三
於叔上公之處名義一字不茍可法也季明杲卿之少
子以死事贈五品官則賛善大夫是已天寳末杲卿為
苑陽户曹安禄山表假常山太守禄山叛公為平原太
守遣甥盧逖約起兵時杲卿長子泉明方往返真定内
丘間計事報盧逖使平原屬之季明宜也𤣥宗不識真
卿為何如人而顔氏兄弟子姓戮力王室如此一門忠
義其有自來邪𤣥宗拜杲卿中丞因傳檄河北陽言王
[074-46a]
師大至遂請土門十七郡同日推公為盟主兵勢振矣
賊懼急攻常山太原尹王承業不救於是杲卿父子被
執刃加季明頸謂曰若降活汝子不荅遂殺季明杲卿
至洛陽乃遇害明年史思明歸國又明年則乾元元年
也泉明自常山䧟後客夀陽清溝之敗復䧟思明至是
歸公於蒲州以公命購杲卿季明尸於洛陽河北杲卿
僅得一足於張湊所歸髪葬長安鳳栖季明同塋據此
帖季明歸櫬唯首而已哀哉此帖作於泉明購尸還蒲
[074-46b]
之日死生亦大矣士大夫平居抵掌髙議視死宜若易
然觀史及此帖髪膚有所不敢遽忍殘身至此邪兄弟
子姓駢首就死豈易易哉顔氏出魯國子淵平日循循
如和風慶雲及畏於匡孔子意其必死則其履嚴霜烈
日之變坦如康莊聖人既信之矣一門忠義可不謂有
所自來邪至治三年十一月廿日呉興陳繹曽書同上/
米元章以顔太師争坐位帖為顔書第一謂其字相連
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最為傑思而黄山谷謂祭姪季
[074-47a]
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動人正類坐位帖二帖宋時並藏
安師文家安氏之後不知流傳何處坐位帖世有石夲
而米氏臨夲尚在人間余嘗見之與此帖正相類然元
章獨稱坐位者盖嘗屡見而祭姪則聞而未覩今寳章
録可考宜其並稱坐位而不及此也世論顔書惟取其
楷法遒勁而米氏獨稱其行草為劇致山谷亦云竒偉
秀㧞奄有魏晋隋唐以來風流氣骨回視歐虞禇薛軰
皆為法度所窘豈如魯公蕭然出於繩墨之外而卒與
[074-47b]
之合哉盖亦取其行書之妙也况此二帖皆一時藁草
未嘗用意故天真爛熳出於尋常畦徑之外米氏所謂
忠義憤發頓挫鬱屈意不在字者也聶君文蔚出以相
示俾為鍳定後有陳深陳繹曽二跋深字子微號寧極
翁宋季呉人繹曽字伯敷元呉興人二人並以字學知
名而跋語考訂精審余復何言姑取黄米之論以備二
帖折衷亦補二陳之遺云嘉靖四年乙酉十一月朔長
洲文徴明書於金臺寓廬同上/
[074-48a]
唐顔真卿祭濠州刺史伯父文
此帖與祭季明姪藁法同而頓挫鬱勃小似遜之然風
神奕奕則祭季明姪藁小似不及也末有緇郎題名弇/
州山人藁/
唐顔真卿送裴将軍詩
魯公集中不見此詩裴将軍不知為誰既言劒舞疑為
裴旻曽子言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
事於斯矣初不指名為何人而後世皆以為顔子不疑
[074-48b]
此書不見姓名具劒㧞弩張之勢非忠肝義膽不能為
此所謂言言如嚴霜烈日真可畏而仰哉攻媿集/
右顔魯公送裴将軍詩多感慨踔厲是公合作語而不
見集中錫山安國續刻之故應是安氏物也書兼正行
體有若篆籀者其筆勢雄强勁逸有一掣萬鈞之力拙
古處㡬若不可識然所謂印印泥錐畫沙折釵股屋漏
痕者盖兼得之矣裴将軍當是裴旻旻劒舞與張長史
書呉道子畫為開元第一公於時年尚少甫得法長史
[074-49a]
其書此歌時旻豈亦錦韝紫膜盤馬跳躍為驚雷掣電
狀邪不然何公書之酷似道子畫也䟦尾曹武惠王林
和靖處士俱亦自有筆意可觀弇州山人藁/
唐顔真卿竹山潘氏堂聯句
唐太師魯郡文忠公在呉興日宴客於竹山潘氏堂聨
句而手書之凡十九人如處士陸羽僧皎然李觀房䕫
輩皆知名士而所謂粲顓須者於公為子姓皆有文行
官爵具家廟碑中公此書遒勁雄逸而時時吐姿媚真
[074-49b]
蠶頭䑕尾得意筆大較與家廟頡頏而此乃手跡又當
逺勝之第宣和書譜寔載之目録而考無祐陵御題及
宣和瓢印前僅冠以緝熈殿章而後有米元暉鍳定按
緝熈殿理宗朝所建也雖隆凖宛然能無邯鄲子輿之
惑乎哉不知靖康之變玉盌金魚散在人間雖以光堯
懸勇爵餅金購摹而應者拆洗去之小米能别書不能
别所以或為諱其自至理宗日始加以祕殿章識耳此
事與楊少師神仙起居法極相類晋府圖書則當見收
[074-50a]
於恭王以永樂之籍入紀綱手而後佚之如髙克明雪
霽山行之類不可勝紀余既書此人或笑余直當以八
法定真贋不當瑣瑣出處令後人目以為黄長睿也弇/
州續藁/
唐顔真卿誌公像賛
誌公像賛今靈谷寺有石刻呉道子畫李白賛顔真卿
書世稱三絶舊刻已壊此重刻者而不復見書法之妙
矣碑隂有趙松雪篆書甚佳然余未之得也東里續集/
[074-50b]
唐顔真卿靖居寺題名
右靖居寺題名唐顔真卿題按唐書紀傳真卿當代宗
時為檢校刑部尚書為宰相元載所惡坐論祭器不修
為誹謗貶硤州員外别駕撫州湖州刺史載誅復為刑
部尚書而此題名云永泰二年真卿以罪佐吉州與史
不同據真卿湖州放生池碑隂所序云貶硤州旬餘再
貶吉州盖真卿未嘗至硤遂貶吉而史氏但記初貶書
於紀傳耳真卿大厯三年始移撫州當遊靖居時猶在
[074-51a]
吉也集古録/
唐顔真卿東西二林題名
余嘗評魯公書獨得右軍父子超軼絶塵處書家未必
謂然惟翰林蘇公見許近觀郭忠恕序字源後云家君
授以張顔筆法乃知人中常自有精鍳耳山谷集/
唐顔真卿金天王廟題名
顔魯公金天王廟題名極遒偉而三戈法不無可恨後
題行筆尤老勁有逸趣所云奉命來此事期未竟止縁
[074-51b]
忠勤無有旋意末又作二語人心無路見時事只天知
盖可悲矣當是又二十年使李希烈而重題者也公一
厄李輔國再厄元載三厄盧杞其初題名自蒲下遷饒
寔用載故至使希烈而死矣公之禍固杞為之其獲死
義亦杞成之也覧畢三歎弇州續藁/
唐顔真卿奉使題字
魯公行書奉命來此事期未竟止縁忠勤無有旋意又
作二語人心無路見時事只天知宋刻同州下有公小
[074-52a]
像不知原刻在何處然觀其詞意乃使李希烈時也亦
足悲夫石墨鐫華/
唐顔真卿顔氏殘碑
顔氏殘碑以家廟碑考之是顔允南碑也家廟碑云允
南歴殿中膳部司封郎中司業金鄉男此碑云肅宗入
中京遷司封尋封金鄉縣男又云遷國子司業此碑云
二子潁熲熲好為五言詩授校書郎早卒家廟碑亦云
熲好五言校書而此碑又云與弟允臧同時臺省則為
[074-52b]
允南可知不疑惟書潁事家廟碑云侍郎蔣冽賞其判
此碑云為崔器所賞小不同爾治平元年寒食日書集/
古録/
唐顔真卿顔黙殘碑
右唐顔黙殘碑者初潁川人家以其石為馬臺皇祐中
王回深父之弟冋容季見而識其為魯公書因模夲以
傳深父為文以記之黙仕晋為汝隂大守故大厯中魯
公追建此碑於汝隂焉金石録/
[074-53a]
唐顔真卿開元寺僧殘碑
右唐開元寺僧殘碑雖書撰人姓名殘缺然以字畫驗
之為顔魯公書無疑也初仁宗朝呉長文参政在京師
僦居治地得之當時文士皆為賦詩今其石尚藏汶上
長文家云金石録/
唐顔真卿斷碑
華州王氏掘地得石一片云員外郎瑯琊顔真卿書又
有云都官郎中東海徐浩篆其餘数十字則不成文不
[074-53b]
可知何碑但其字法雖嚴正而鉤磔處不及魯公他碑
存之以俟考石墨鐫華/
唐顔真卿二十二字帖
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蹟挺
然竒偉有似其為人集古録/
唐顔真卿真蹟
友人林思源近得顔魯公真蹟一卷其文前後脱落字
尚完整持示予觀之予曰此非魯公不能書也其用夫
[074-54a]
𨽻書澁進法乎今之人但求形似之美譬如美女徘徊
花月之下遇者孰不歎稱其視頎然古君子髙情古貌
放浪蒼松喬柏間知之者㡬何人哉思源其謹藏之伺
識者然後出焉林右公輔集/
唐顔真卿書摩利支天經
此與東方朔賛家廟碑政是一軰書耳勁㧞嚴重如
入宗廟中循廧皆禮樂器而秀媚流利有翩翩欲飛浩
然獨往之趣公生平拒禄山誚盧杞叱希烈直氣塞天
[074-54b]
地至與陶八八逰得尸觧之術証位上真又有浮游埃
之表者其扶人紀而闡𤣥風皆可於公筆札中見之
昔謂筆為心畫可以觀人於公尤足信也康虞善鍳字
且善鍳人其以余此言為何如顧起元嬾真草堂集/
唐李華題阮容舊居詩
右題阮容舊居詩小篆書集古録以為陽冰作今驗其
姓名乃縉雲令李華非陽冰也其字畫亦不工盖陽冰
肅宗上元中嘗令縉雲其篆字石刻尚多有存者歐陽
[074-55a]
公亦誤以此詩為陽冰作耳金石録/
唐李莒怡亭銘
怡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島上武昌人謂其地為呉王散
花灘亭裴鶠造李陽冰名而篆之裴蚪銘李莒八分書
刻於島石常為江水所沒故世亦罕傳鶠不知何人蚪
代宗時道州刺史韓愈為其子復墓志云蚪為諫議大
夫有寵代宗朝屡諫諍数命以官多辭不拜然唐史不
見其事李莒華弟也治平二年正月十日孟春薦饗攝
[074-55b]
事致齋中書東閣書集古録/
唐瞿令問書元結窪罇銘
右窪罇銘元結撰瞿令問書次山喜名之士也其所有
為惟恐不異於人所以自傳於後世者亦惟恐不竒而
無以動人之耳目也視其辭翰可以知矣古之君子誠
恥於無聞然不如是之汲汲也集古録/
唐瞿令問書元結陽華巖銘
右陽華巖銘元結撰瞿令問書元結好竒之士也其所
[074-56a]
居山水必自名之惟恐不竒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氣
力不足故少遺韻君子之欲著於不朽者有諸其内而
見於外者必得其自然顔子蕭然卧於陋巷人莫見其
所為而名髙萬世所謂得之自然者也結之汲汲於後
世之名亦已勞矣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書集古/
録/
唐張増叚行琛碑
此碑名不著而書法遒逸豐美極是當家書者為張増
[074-56b]
増無書名亦可以知唐人能書者多矣非此碑則后世
不知有増也按碑行琛者忠烈公秀實父忠烈兄弟四
人長祥頴次公次秀成次同頴史傳不著因為拈出碑
又不署撰文者姓名豈即張増邪忠烈公汧陽人碑在
汧陽完好可搨趙明誠金石録又有一碑云楊炎撰蕭
王書與此不同而却無此碑豈叚公有二碑邪書之以
俟考石墨鐫華/
唐陸贄賀蘭夫人墓誌
[074-57a]
賀蘭夫人墓誌唐陸贄撰或云贄書也題曰祕書監陸
公夫人墓誌銘而贄自稱姪曽孫此石在常州集古録/
唐韓愈題名
右韓退之題名二皆在洛陽其一在嵩山天封宫石柱
上刻之天聖中余為西京留守推官與梅聖俞遊嵩山
入天封宫裴回柱下而去遂登山頂至武后封禪處有
石記戒人逰龍潭者毋妄語笑以黷神龍龍怒則有雷
恐因念退之記遇雷意其有所試也其一在福先寺塔
[074-57b]
下當時所見墨蹟不知其後何人模刻於石也治平元
年三月二十二日書集古録/
右唐韓退之題名在嵩山天封觀柱盖退之自書又一
夲與石洪等題名在洛陽福先寺乃同逰者所書爾世
間又有退之與大顛書乃國初一學佛者偽作而歐陽
公集古録以為非偽永叔平生為文宗師退之且力詆
釋氏而獨言此書何邪金石録/
唐韓愈與顛師書
[074-58a]
右韓文公與顛師書世所罕傳余以集録古文其求之
既勤且博盖久而後獲其以易繋辭為大傳謂著山林
與著城郭無異等語宜為退之之言其後書吏部侍郎
潮州刺史則非也盖退之自刑部侍郎貶潮州後移袁
州召為國子祭酒遷兵部侍郎久之始遷吏部而流俗
相傳但知為韓吏部爾顛師遺記雖云長慶中立盖并
韓書皆國初重刻故謬為附益爾治平元年三月十三
日書集古録/
[074-58b]
唐陳諫書韓愈南海神廟碑
右南海神廟碑韓愈撰陳諫書以余家舊藏集夲校之
皆同惟集夲云蜿蜿蜒蜒而碑為蜿蜿虵虵小異當以
碑為正今世所行昌黎集類多訛舛惟南海碑不舛者
以此刻石人家多有故也其妄意改易者頗多亦頼刻
石為正也集古録/
唐鄭餘慶百巖大師碑
百巖大師懐暉碑徳輿撰文鄭餘慶書歸登篆額又
[074-59a]
有别碑令狐楚撰文鄭絪書懐暉者吾不知為何人而
彼五君者皆唐世名臣其喜為之傳道如此欲使愚庸
之人不信不惑其可得乎民之無知惟上所好惡是從
是以君子之所慎者在乎所學楚之文曰太師泥洹茶
毗之六年余以門下侍郎平章事攝太尉泥洹茶毗是
何等語宰相坐廟堂之上而口為斯言皋䕫稷契居堯
舜之朝其語言尚書載之矣異乎此也治平元年七月
十三日雨中書集古録/
[074-59b]
唐彭朝議書王粲石井欄記
魏侍中王粲石井欄記貞元十七年山南東道節度使
于頔撰掌書記胡證書記一参謀太子舍人甄濟撰判
官彭朝議書云上元三年山南東道節度使來瑱移井
欄置於㐮州刺史官舍故為記甄濟者韓愈所謂陽瘖
避職卒不汚禄山父子事者也其文得之為可喜而朝
議書尤善皆可爱者也元豐類藁/
唐呉通微魚朝恩碑
[074-60a]
右唐魚朝恩碑呉通𤣥撰通微書朝恩雖以譴死然其
徒如竇文塲焦奉超猶居中用事故徳宗朝詔為立碑
通𤣥兄弟於陸贄謗毁抵排無所不至至為朝恩碑則
稱頌功徳如此可以見其為人矣金石録/
按賈氏談録言通微為學士工行草然體近吏中州士
大夫效習之謂為院體此碑清圓有餘遒勁不足即所
謂院夲體非邪得顔尚書小許鉤磔便脱此病夏熱偶
題弇州山人藁/
[074-60b]
呉通微為學士工行草然有譏其近吏者此碑清圓婉
逸雖鉤磔小減而亦微有晋之風度觀者當自得之石/
墨鐫華/
唐呉通微行書楚金禪師碑
學書之盛莫踰李唐今世雖紙爛墨渝而收者得其一
字猶鳳毛麟角不嫌於少多寳佛塔魯公之書遍天下
而通微此刻僅見之即此可以想見當時之盛矣故世
人有言者曰収藏貴富賞鍳貴精二者我今見之印翁
[074-61a]
夫子矣原溥其世守之甲寅三月十八日記蒼潤軒碑/
䟦/
唐戴叔倫書撫州六詠
陳公逺得戴容州臨川六詠筆畫疏瘦嬈䴡勁疾不在
唐諸子下然世不以能書名也盖叔倫自以詞學著聞
世少見其書宜其不為人知其後識曰龍沙或疑叔倫
燕人者今考新舊書皆曰豫章或曰其先盖幽都又戴
自宋出無相及也豫章記言章江東岸沙勢如卧龍狀
[074-61b]
故叔倫詩曰鄰里龍沙北以沙岸如龍故云廣川書䟦/
唐林藻深慰帖
唐林藻書世不多見今觀此帖意韻近古字字圓熟甚
可崇尚當寳惜之勿忽延祐丁巳閠正月八日員嶠真
逸河東李倜敬題書畫題䟦記/
唐林藻深慰帖曽入宣和御府今書譜中止存此帖予
獲收之爱其不經意中天真爛然誠可法也疇齋張仲
夀題於有何不可之堂時延祐戊午九月望日同上/
[074-62a]
古人能書皆善用筆故舉措即有一種風致此卷世不
多見識者宜寳之也黄中敬觀同上/
林藻書跡世所罕見此帖遒勁濃纎間雜参錯如冠冕
珮玉之士慷慨論議於廟堂之上壁立萬仞而以慈祥
豈弟發之唐人中丁丁者也雜之魏晋書中未易優劣
嚴陵邵亨貞識同上/
宣和所藏唐林藻深慰帖即此卷也祐陵謂其書婉約
豐妍得智永筆法當時博采止得此帖况後世乎彦㢘
[074-62b]
當慎寳諸汝陽袁華識同上/
唐自太宗置𢎞文館為教飬之地故一時習書者随所
見聞能造其妙林藻盖得智永之法而精者也此卷不
經意書而婉約豐妍纎悉俱備孫過庭云書時有乖有
合此盖得其時之合也宜寳藏之句呉張適識同上/
右林藻深慰帖藻字緯乾莆田人父披為華陽郡守有
子九人世所稱九牧林氏者也藻貞元七年進士嘗試
珠還合浦賦人謂之神助官至嶺南節度副使有書名
[074-63a]
而傳世甚尠宋宣和書譜所載惟此而已今唐帖如歐
虞顔桞世所盛傳者皆不復多見况其餘乎此帖僅一
紙歴数十紀而不失可謂難矣匏翁其永寳之李東陽
志同上/
右唐林藻深慰帖元人䟦者五李倜士𢎞河東人官侍
讀學士諡章肅張仲夀希静夲内臣帶學士承㫖邵亨
貞復孺睦人寓華亭袁華子英崑山人國初郡學訓𨗳
張適子宜長洲人終宣課大使按諸䟦謂此帖即宣和
[074-63b]
書譜所載今驗無祐陵印記惟有紹興二小璽似為思
陵所藏盖南渡後購収先朝書畫民間藏者或有内府
印記即拆裂以獻又當時多屬曹勛龍大淵鍳定二人
目力苦短往往剪去前人題語此帖或民間所獻或經
曹龍之手皆未可知也又有柯九思陳彦亷名印柯字
敬仲天台人官奎章鍳書博士此帖印記特多且有祕
笈字盖其所藏也而仲夀所題亦云嘗藏之彦㢘名寳
生泉州富商元末居太倉家有春草堂所蓄書畫極富
[074-64a]
袁張二人嘗主其家此䟦又為陳氏題者則此帖經三
氏收藏無疑後歸呉江史明古而吾師匏菴先生得之
故某数獲觀焉今疏夲末如此其詳則俟博雅君子甫/
田集/
唐林緯乾書學顔平原蕭散古淡無虞褚軰妍媚之習
五代時楊少師特近之容臺集/
唐李貽孫書隂真人詩
鄷都宫隂真人祠刻詩三章唐貞元中刺史李貽孫書
[074-64b]
元豐四年轉運判官許安世即祠下盡閲其石謂此三
詩真隂氏作如還丹等皆後人託之廼屬知䕫州呉師
孟書既成送觀中於是盡破音毁見/列子其餘石故今世
不得傳余嘗得舊石夲然獨存此也真人名長生新野
隂氏夲儒生有才思善著書其學類左元放嘗授太清
神丹故世傳其丹經賛文甚古雅亦異東漢時人不知
嘗為此詩也此詩雖然與漢人異不知安世何據而知
余益知前所毁棄未必皆非長生所述葛洪曰長生服
[074-65a]
金液半齊其止世間㡬千年然後仙去殆古强所謂洪
亦不省也廣川書䟦/
唐薛希昌遊濟瀆記
右遊濟瀆記唐吏部侍郎逹奚珣撰兵曹參軍薛希昌
八分書濟瀆在今河南濟源縣西三里嵗癸酉仲冬予
亦嘗獲遊瀆有祠以祀大濟之神其殿北復有北海神
殿北海之前有池周七百歩其西一池周與之等而中
通焉即濟水所聚盖其源自王屋山天壇之顛伏流百
[074-65b]
里至此復見東南合流至温縣歴虢公臺入於河禹貢
所謂導沇水東流為濟是也東池俗傳間能出物以應
人之求然率始於三月至四月望而止餘月則否盖春
夏之交泉脈騰沸而濟尤勁疾物隨沸而上人或不取
須臾復沉予之遊也黙禱於神願出物以彰靈異道士
云隆寒水泉不動物不能上予笑曰豈有靈神而畏寒
者乎爾姑為我禱久之物竟不能出道士之言始信而
世俗所云皆誕妄也金薤琳琅/
[074-66a]
唐張誼書姜嫄公劉廟碑
右唐姜嫄公劉新廟碑中書舍人髙郢撰試大理評事
張誼行書廟在今邠州城南唐邠寧節度觀察使張獻
甫所遷故當時稱曰新廟而髙郢為文予昔以尚書郎
出使寧夏道邠謁廟其後稍上有履迹平爾雅大野曰/平俗作坪非
乃姜嫄履巨人跡所在予為大書履迹平三字俾州官
刻寘廟側盖州人但知有廟而少知乎此故表而出之
金薤琳琅/
[074-66b]
碑在邠州張獻甫為節度作廟祀姜嫄公劉者也髙郢
撰張誼書郢事李懐光能引譬忠義不為勢屈卓然名
臣獨為相時不能制王叔文軰耳文尤冗弱殊無足稱
張誼於書家不甚著此書不及王縉而略似桞公權亦
足存也石墨鐫華/
唐元稹修桐柏宫碑
右唐元稹撰文并書其題云修桐柏宫碑又其文以四
言為韻語既牽聲韻有述事不能詳者則自為注以觧
[074-67a]
之為文自注非作者之法且碑者石柱爾古者刻石為
碑謂之碑銘碑文之類可也後世伐石刻文既非因柱
石不宜謂之碑文然習俗相傳理猶可考今特題云修
桐柏宫碑者甚無謂也此在文章誠為小瑕病前人時
有忽略然而後之學者不可不知自漢以來墓碑多題
云某人之碑者此乃無害盖目此石為某人之墓柱非
謂自題其文目也今稹云修桐柏宫碑則於理何稽也
集古録/
[074-67b]
唐元稹修桐柏廟碑昔歐陽永叔謂刻銘於碑謂之碑
銘後世伐石刻文既非因柱已不宜謂之碑則稹書此
為碑過矣古者朝中庭謂之碑故以碑為節然獨不可
以石刻文遂謂之碑嘗見伏㴞功徳銘曰堯碑禹碣歴
古不昧范雲亦謂嘗見異書堯碑禹碣皆為籀文在崆
峒山中此果足信哉余謂稹為此碑亦因是為据廣川/
書䟦/
唐李紳書樂毅論
[074-68a]
李公垂短小精悍詩最有名時號短李其在翰林與李
徳裕元稹同時又號三俊傳稱以文藝節操見用余固
嘗見石刻文字不知其小楷精到如此今世以海字夲
為第一殘闕已多此卷比右軍所書甚小墨蹟具全尤
為可珍詳視邸事固不侔詞意亦卓然過之攻媿集/
唐桞宗元般舟和尚碑
右般舟和尚碑桞宗元撰并書子厚所書碑世頗多有
書既非工而字畫多不同疑喜子厚者竊借其名以為
[074-68b]
重子厚與退之皆以文章知名一時而後世稱為韓桞
者盖流俗之相傳也其為道不同猶夷夏也然退之於
文章每極稱子厚者豈以其名並顯於世不欲有所貶
毁以避争名之嫌而其為道不同雖不言顧後世當自
知歟不然退之以力排釋老為巳任於子厚不得無言
也治平元年三月二十二日書集古録/
右唐般舟和尚碑桞宗元撰并書子厚頗自矜其書然
亦不甚工今見於世者惟此與彌陀和尚碑爾雖字畫
[074-69a]
小大不同然筆法絶相似歐陽公以為不類又疑他人
借子厚之名者非也金石録/
唐桞宗元彌陀和尚碑
右南嶽彌陀和尚碑桞宗元撰并書自唐以來言文章
者惟韓桞桞豈韓之徒哉真韓門之罪人也盖世俗不
知其所學之非第以當時軰流言之爾今余又多録其
文懼益後人之惑也故書以見余意集古録/
右唐彌陀和尚碑桞宗元撰并書以集夲校之不同者
[074-69b]
十餘字皆當以碑為正金石録/
唐劉禹錫崔羣碑
右唐崔羣碑裴晋公撰劉禹錫書字畫訛缺處多其可
考者羣為武寧軍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而唐史夲傳
作兵部其自荆南節度使召拜檢校左僕射太常卿遂
為吏部尚書以卒而傳但云召拜吏部尚書而已皆當
以碑為正羣在憲宗朝號稱賢相是時皇甫鎛方有寵
羣力排其姦然憲宗竟逐羣而相鎛何邪金石録/
[074-70a]
唐沈傳師黄陵廟碑
右黄陵廟碑韓愈撰沈傳師書昌黎集今大行於世而
患夲不真余家所藏最號善夲世多取以為正然時時
得刻石校之猶不勝其舛謬是知刻石之文可貴也不
獨為翫好而已黄陵碑以家夲校之不同者二十餘事
如家夲言降小君為夫人而碑云降小水之類皆當以
碑為正也嘉祐八年十月十八日書集古録/
黄陵碑世以其書為重石久缺剥字滅㡬半矣近人以
[074-70b]
其完夲售至数萬謂傳師此書特謹重有法不與他石
並也歐陽永叔嘗得其碑謂降小君為夫人據碑為定
其餘猶有可證於書者今考於禮如夫人之為小君自
不失正豈書猶可疑也又若陟方等語大不合於書矣
退之於文嚴整緻密故語妙天下余於黄陵碑疑之詞
不整比而辨事謬誤其謂張愉曰且使後世知有子名
加此於人其誰受之邪穆宗詔曰張愉學古人仕甚修
飾河西有政聲次於李諒則愉之名不待愈而後世知
[074-71a]
之矣廣川書䟦/
唐沈傳師書羅池廟碑
右羅池廟碑唐尚書吏部侍郎韓愈撰中書舍人史館
修撰沈傳師書碑後題云長慶元年正月建按穆宗實
録長慶二年二月傳師自尚書兵部郎中翰林學士罷
為中書舍人史館修撰其九月愈自兵部侍郎遷吏部
碑言桞侯死後三年廟成明年愈為桞人書羅池事子
厚以元和十四年卒至愈作碑時當是長慶三年考二
[074-71b]
君官與此碑亦同但不應在元年正月盖後今傳模者
誤刻之爾今世傳昌黎先生集載此碑文多同惟集夲
以歩有新船為陟茘子丹兮蕉黄蕉下加子當以碑為
是而碑云春與猿吟而秋鶴與飛則疑碑之誤也嘉祐
八年六月二日書集古録/
唐沈傳師游道林嶽麓寺詩
右嶽麓寺詩沈傳師撰并書題云酬唐侍御姚員外而
二人之詩不見不知為何人也獨此詩以字畫傳於世
[074-72a]
而詩亦自佳傳師詩非一體此尤放逸可爱也集古録/
長沙之湘西有道林岳麓二寺名刹也唐沈傳師有道
林詩大字猶掌書於牌藏其寺中常以一小閣貯之米
老元章為微宦時游宦過其下艤舟湘江就寺主僧借
觀一夕張㠶攜之遁去僧亟訟於官官為遣健歩追取
還世以為口實也政和中上命取詩牌而内諸禁中亦
效道林而刻之石遍賜羣臣然不若道林舊碑要不失
真鐵圍山叢譚/
[074-72b]
唐沈傳師桞州井銘
右唐桞州井銘桞宗元撰沈傳師書字畫頗不工疑後
人偽為然以子厚集夲校之不同者数字此夲為善又
恐工人模刻不甚精好爾更俟識者辨之金石録/
唐沈傳師出塞詩帖
沈傳師出塞詩鮮于伯機故物見雲煙過眼録中按海
岳書評稱傳師遺跡有龍游虎踞之勢尤精題署真實
録也清河書畫舫/
[074-73a]
唐皇甫鎛昭懿公主碑
昭懿公主碑孟簡撰皇甫鏄書公主代宗女也號昇平
公主嫁郭氏公主之號自漢以來始有謂天子之女禮
不自主婚以公主之因以為名爾後世號某國公主者
雖實不以國公為主而名猶不失其義唐世始别擇佳
名以加之如昇平之類是也已失其夲義矣今此碑乃
云諱昇平公主字昇平公主斯莫可曉也已治平元年
八月八日書集古録/
[074-73b]
唐張𢎞靖魏博田緒遺爱碑
右唐魏博田緒遺爱碑裴垍撰張𢎞靖書政和中與桞
公所書何進㴞徳政碑俱為大名尹所毁金石録/
唐崔從書崔能神道碑
右崔能神道碑李宗閔撰能弟從書碑云拜御史中丞
持節觀察黔中仍賜紫衣金印按唐世無賜金印者官
制古今沿革不同而其名號尚或相襲自漢以來有銀
青金紫之號當時所謂青紫者綬也金銀者乃其所佩
[074-74a]
印章爾綬所以繋印者也後世官不佩印此名虚設矣
隋唐以來有隨身魚而青紫為服色所謂金紫者乃服
紫衣而佩金魚爾宗閔謂賜金印者繆也今世自以賜
緋銀魚袋賜紫金魚袋結入官銜而階至金紫光禄大
夫者遂於結銜去賜紫金魚袋皆流俗相承不復討正
久矣故因宗閔之失并記之治平元年七月二十日書
集右録/
唐李翺書李干墓誌
[074-74b]
唐太學博士李干誌河南李仲微得其碑以傳然其文
自見昌黎集中惟碑少見故仲微貴之其書李翺亦可
臧也志曰字子漸集無此又以桞賁為泌與集夲異者
唐憲宗紀自作桞泌知李道古誌與此皆誤此誌甚罪
干以丹砂受賁之術以死且以為世戒也又敘歸登食
水銀火射竅節以出李虚中服硫黄致疽發於背李遜
且死始知藥誤孟簡自以得不死藥二年卒盧垣溺出
血肉李道古亦以桞泌藥死海上觀其説者自令聳懼
[074-75a]
震恐可終身守之且世亦知尊生矣其夀宜不死卒以
得死雖甚暗庸不此為也或傳退之晚嵗頗嗜硫黄卒
以此死白居易曰退之服硫黄一病竟不痊居易言可
信也立論以戒世求世必信公乃自蹈於此何哉余意
以氣血既耗不得如向之時方幸扶衰救疾以冀朝夕
近功不知其患已如干也可以一歎哉廣川書䟦/
唐張籍墨蹟
張籍書世罕傳者予頃游歴陽見僧寺有收得其墨蹟
[074-75b]
與詩刻今覧此帖疑昔所見者唐人大率能書籍雖非
以書名然其用筆皆有法尤可佳也丹陽蘇頌子容題
蘇魏公集/
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
絳守居園池記唐樊宗師撰或云此石宗師自書嗚呼
元和之際文章之盛極矣其怪竒至於如此集古録/
唐歐陽詹馬寔墓誌銘
馬寔墓誌銘唐歐陽詹撰并書其文辭不工而字法不
[074-76a]
俗故録之寔之事迹亦無足紀也集古録/
唐韓秀實李光進碑
李光進碑楊炎撰韓秀實書唐有兩李光進其一光顔
之兄其一光弼之兄弟也此碑乃光弼弟也唐史書此
兩人事多誤新書各為傳以附顔弼遂得其正集古録/
唐韓秀弼書臧希晏碑
右金吾衛将軍臧希晏碑朝議郎守衞尉少卿淮陽縣
開國男賜紫金魚袋韓秀弼八分書文多糢糊不可讀
[074-76b]
所可辨者其卒以廣徳二年八月五日及有懐恪懐亮
語考懐恪碑希晏其長子也書法亦清勁可喜其能不
因開元帝之好而變者乎撰文為銀青光禄大夫行兵
部侍郎清河郡開國公而缺其名當以史証之弇州山/
人藁/
唐韓秀弼書李元諒昭徳懋功碑
李元諒者駱元光賜姓名也以朱泚之亂能鎮定華州
将徙治隴右故華州人感之行軍司馬董叔經請於天
[074-77a]
子立碑述頌也張濛撰韓秀弼分書秀弼手筆固是君
家尚書公嫡派而碑頌駱公詞無虚溢並可重也駱公
封武康郡王諡莊威舊史不收見新唐書此所謂事増
於前者乎石墨鐫華/
唐黎煟書陽公舊隐碣
右陽公舊隐碣胡証撰黎煟書李靈省篆額唐世篆法
自李陽冰後寂然未有顯於當時而能自名家者靈省
所書陽公碣筆畫甚可佳既不顯聞於時亦不見於他
[074-77b]
處以余家所藏之博而見於録者惟此雖未為絶筆亦
可惜哉嗚呼士有負其能而不為人所知者可勝道哉
集古録/
唐徐放書徐偃王碑
徐偃王碑昌黎韓愈撰徐放書碑故在集中以其文相
校不失盖碑近而傳者衆故得不誤愈於此碑序事淹
該華實不似黄陵等碑錯雜無序駸駸上薄漢周不造
其極不止魏晋宋齊糠粃殆盡略無餘習可謂至矣昔
[074-78a]
人嘗謂公於文渾然一出於己不蹈藉前人横驁直肆
恢竒衍溢今考其言曰徐不忍鬭其民北走彭城武原
山下百姓隨而從之萬有餘家因號其山為徐山此即
范漢書全用其語偃西王母事盡録穆天子傳朱弓
赤矢采祥瑞志然則愈於文盖亦未嘗不用前人語但
使人不覺如已出也其曰故制樸角昔人常改為桷淮
南子曰堯樸角不斲素題不枅愈於書無不用也廣川/
書䟦/
[074-78b]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