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51 甘肅通志-清-許容 (WYG)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甘肅通志巻三上
  建置沿革
 甘肅疆域最廣東接關中西控邊徼自古以來分合
 遷徙因革損益名隨代易制與地殊爰考建置知所
 自始厯稽沿革知所由更從今溯昔具載簡編我
朝因時定制河西衞所改設郡縣善政宜民規模遠已
志建置沿革
[003-2a]


[003-3a]


[003-4a]


[003-5a]


[003-6a]


[003-7a]


[003-8a]


[003-9a]


[003-10a]


[003-11a]


[003-12a]
甘肅布政司
 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周舊邦在雍之西陲周孝王
 封非子為附庸邑之秦甘肅謂之秦自此始及平王
 東遷封秦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春秋戰國
 時涇汭之北為朝那為義渠河湟秦隴間𦍑戎居之
 秦併天下置郡縣為北地隴西郡漢置凉州部刺史
 領隴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帝闢河西置張掖酒
 泉武威燉煌四郡新莽時盧芳據安定隗囂據天水
[003-12b]
 竇融據河西光武次第翦除其時凉治隴安帝又置
 張掖居延郡三國魏復分河西為凉州治天水析隴
 西置秦州治上邽又置西平今西/寧漢陽今秦/州郡以隴
 西臨/洮祁山西/和漢陽伏/𦍑為重鎮晉置秦州治上邽領隴
 西南安天水武都陰平畧陽六郡以凉州置武威領
 金城西平武威張掖西郡酒泉燉煌西海八郡建興
 以後相繼割據陷没為戰國者一百三十有六載南
 北戰争州縣錯雜増損離合疆境屢易隋大業初改
[003-13a]
  州為郡置司𨽻刺史相統治後羣雄競起割土分疆
  梁師都據朔方稱梁李軌據武威稱凉薛舉據金城
  天水稱秦唐滅凉并秦討梁師成盡平隴右河西地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置隴右道領二十一州秦渭蘭
  河洮岷成武疊宕鄯廓凉甘肅瓜沙伊西庭臨其涇
  寧慶原靈㑹威武八州屬關内道開元中又分十五
  道關内隴右道如故天寳間於邊境置安西北庭河
  西朔方隴右諸節度使貞元以後隴右諸州盡陷於
[003-13b]
  吐蕃止餘威涇二州五代相沿宋初置陜西路常以
  環慶原渭為重鎮慶厯初置沿邊四路曰熙河秦鳳
  涇原環慶各置經畧制置司領之而朔方河西為西
  夏所據金置慶原臨洮二路元至元十八年分置甘
  肅行中書省及河西隴北道肅政亷訪使於甘州明
  置承宣布政使司於西安統各府州縣設行都指揮
  使司於甘州領各衛所
皇清初因之康熙二年以右布政司分管臨洮鞏昌平凉
[003-14a]
 慶陽四府駐劄鞏昌府裁衞所八十五康熙五年改
 為甘肅布政使司移駐蘭州行都御史臺治焉領四
 府九州二十八縣雍正三年裁行都司及衛所改増
 四府曰甘州凉州寧夏西寧又分鞏昌州縣置直𨽻
 州二曰秦州階州又改肅州為直𨽻州改衞所設州
 縣甘州府領縣二曰張掖山丹凉州府領縣五曰武
 威永昌鎮番古浪平番寧夏府領州一曰靈州縣六
 曰寧夏寧朔平羅中衞新渠寳豐西寧府領縣二曰
[003-14b]
 西寧碾伯肅州領縣一曰髙臺又改岷州衛為州改
 靖遠衛為縣併洮州衛俱𨽻鞏昌府新設大通衛𨽻
 西寧府安西衛沙州衛柳溝衛𨽻安西㕔靖逆衛赤
 金所𨽻靖逆㕔今領府八直𨽻州三又州八縣四十
 五衛所八
[003-15a]


[003-16a]


[003-17a]


[003-18a]


[003-19a]
 臨洮府
  禹貢雍州之域周初為西𦍑地春秋屬秦韓安國傳/秦穆公併
  國十四闢地千里/隴西北地是也戰國秦昭王置隴西郡史記昭王/二十七年
  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水經注/二十八年置郡有隴坂在東故名漢仍曰隴西郡治
  狄道三國魏為隴西郡地時郡復移/治襄武晉初因之惠帝
  分置狄道郡前凉張駿又改置武始郡隋開皇初郡
  廢為金城郡地唐初為蘭州地天寳三載始分金城
  置狄道郡乾元元年改曰臨州都督府屬隴右道寳
[003-19b]
  應元年陷於吐蕃號武勝軍宋熙寧五年收復王韶
  敗𦍑人遂城武勝以為鎮洮軍節度屬秦鳯路是年
  置熙河路改鎮洮軍為熙州金皇統二年改熙州為
  臨洮府因洮水經流/城下故名後又改名臨洮路元復曰臨洮
  府屬鞏昌路明亦曰臨洮府𨽻陜西布政司
皇清初因之康熙二年分設左右布政使司以府𨽻甘肅
  布政司領州二縣三
   狄道縣附/郭
[003-20a]
  漢置狄道縣為隴西郡治其地有狄種/故云狄道三國魏屬隴
  西郡治晉惠帝改置狄道郡前凉張駿改置武始郡
  改縣曰降狄道後魏屬武始郡隋開皇初郡廢仍為
  狄道縣屬金城郡唐初屬蘭州天寳三載復於縣置
  狄道郡乾元初為臨州治寳應初陷於吐蕃廢宋熙
  寧五年收復復置狄道縣為熙州治九年省元豐二
  年復置屬熙河路金改熙州為臨洮府治狄道元仍
  舊明因之為臨洮府附郭
[003-20b]
皇清因之
   渭源縣
  秦屬隴西郡地漢置首陽縣屬隴西郡後漢晉魏因
  之後魏大統十七年改渭源縣因渭水發源於/縣之鳥䑕山隋仍
  屬隴西郡唐屬渭州髙宗上元二年復名首陽别置
  渭源縣儀鳳三年省首陽入渭源縣屬渭州寳應後
  陷於吐蕃宋熙寧收復置渭源堡屬熙州金屬臨洮
  府元至元十三年陞堡為縣屬臨洮府明仍為渭源
[003-21a]
  縣屬臨洮府
皇清因之
   蘭州
  秦屬隴西郡漢昭帝始元六年分置金城郡治允吾
  領金城榆中後漢建武十三年省入隴西郡晉初屬
  金城郡東晉時為郡治後魏移置金城郡治金城隋
  開皇初廢郡置蘭州總管府因州南有臯/蘭山故名大業初府
  廢尋復為金城郡唐武徳二年平薛舉復曰蘭州治
[003-21b]
  五泉縣天寳元年復為金城郡乾元初復為蘭州屬
  隴右道寳應初陷吐蕃宋元豐四年收復仍為蘭州
  金城郡屬熙河路崇寧三年置蘭泉縣為州治金為
  蘭州刺史省縣入之屬臨洮路元屬鞏昌路明洪武
  初降為蘭縣又置蘭州衛成化十三年復升為蘭州
  𨽻臨洮府
皇清因之康熙五年甘肅廵撫移駐遂為省㑹
   金縣
[003-22a]
  秦屬隴西郡漢置榆中縣屬金城郡後漢因之晉移
  金城郡來治魏復移郡治金城在今/蘭州省縣入焉唐為
  五泉縣地宋置龕谷寨屬蘭州金大定間陞為縣至
  大間置金州領龕谷定遠二縣元至元七年併縣入
  州屬鞏昌路明洪武二年降州為縣𨽻臨洮府成化
  七年又𨽻蘭州
皇清仍𨽻臨洮府
   河州
[003-22b]
  古西羌地秦屬隴西郡漢置枹䍐縣屬金城郡後漢
  改屬隴西郡晉初廢惠帝時復置前凉張軌分屬晉
  興郡咸康初是地為凉張駿所有分置河州宋入吐
  谷渾後魏復置河州周置枹䍐郡隋開皇初郡廢大
  業初復置枹䍐郡唐復為河州天寳初改為安鄉郡
  乾元初復曰河州屬隴右道後陷於吐蕃宋熙寧六
  年收復仍為河州安鄉郡置枹䍐縣為州治屬熙河
  路金亦曰河州貞元二年復置枹䍐縣為州治貞祐
[003-23a]
  四年置平西軍節度屬臨洮路元為河州路省枹䍐
  縣入之初屬鞏昌路至元六年置吐蕃宣慰司治此
  明洪武三年置河州衛五年又設河州府十二年省
  為河州衛成化十二年置河州𨽻臨洮府
皇清因之
   歸徳所
  明以前為番夷駐牧之地洪武三年征西將軍鄧愈
  統兵至莽賚川始置歸徳所取番夷向化之義屬河
[003-23b]
  州衛并𨽻陜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雍正四年裁河州衛改𨽻臨洮府
[003-24a]


[003-25a]


[003-26a]


[003-27a]


[003-28a]


[003-29a]


[003-30a]


[003-31a]


[003-32a]
 鞏昌府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為羌戎地秦置隴西郡漢為
  隴西郡地時郡治狄道為今臨洮府東北置天水/郡兼為安定郡地南境得武都郡地
  漢因之靈帝分置南安郡三國魏晉仍為隴西南安
  二郡地元魏為隴西南安陽二郡地𨽻渭州後周為
  南安郡隋初郡廢大業初復為隴西郡唐武徳初置
  渭州天寳初復曰隴西郡寳應後陷于吐蕃大中五
  年收復五代時為羈縻之地宋熙寧五年置通遠軍
[003-32b]
  屬秦鳳路崇寧三年升為鞏州屬熙河路金仍曰鞏
  州皇統三年改通遠軍屬臨洮路元初置鞏昌路都
  總帥府統鞏昌平凉臨洮慶陽隆慶五府及秦隴㑹
  蘭等二十七州明洪武三年為鞏昌府屬陜西布政
  司領三州十四縣
皇清初因之康熙四年𨽻甘肅布政司雍正七年分置直
  𨽻秦階二州以清水秦安禮縣徽縣兩當分𨽻秦州
  以成縣文縣分𨽻階州又改岷州衛為岷州靖遠衛
[003-33a]
  為縣領縣九州一衛一城一
   隴西縣附/郭
  古䝠戎地漢置䝠道縣屬天水郡後漢屬漢陽郡中
  平五年分置南安郡縣𨽻焉三國魏始置中陶縣屬
  南安郡晉因之後魏屬南安陽郡後改縣為内陶後
  周為南安郡治隋開皇初郡廢改縣為武陽屬渭州
  十年又改曰隴西大業初屬隴西郡唐武徳二年縣
  屬伏州八年還屬渭州寳應以後没於吐蕃宋熙寧
[003-33b]
  五年為通遠軍治元祐五年改隴西縣仍為通遠軍
  治崇寧三年為鞏州治金仍之元為鞏昌路治明為
  鞏昌府附郭
皇清因之
   安定縣
  漢天水郡勇士縣地後漢為䝠道縣地唐渭州地為
  西市貿馬之所寳應中陷於吐蕃宋築定西安西二
  城屬通遠軍金改定西縣屬鞏州尋升定西為州以
[003-34a]
  安西屬之又置安西通西二縣並𨽻州元省二縣𨽻
  鞏昌路後因地震改為安定州明改州為縣𨽻鞏昌
  府
皇清因之
   通渭縣
  漢置平襄縣元鼎三年兼置天水郡治焉後漢屬漢
  陽郡晉屬畧陽郡隋唐為隴西縣地唐寳應中没于
  吐蕃宋元豐中置通渭縣崇寧五年廢金復置縣元
[003-34b]
  屬鞏昌路明仍之𨽻鞏昌府
皇清因之雍正八年移縣治于安定監
   漳縣
  漢隴西郡襄武縣地後漢分置鄣縣俱屬隴西郡晉
  廢後魏復置彰縣屬廣寧郡西魏於縣置廣安郡後
  周郡廢隋曰障縣屬隴西郡唐天授二年改武陽縣
  神龍元年復故屬渭州廣徳以後陷于吐蕃宋置鹽
  川寨屬鞏州金為鹽川鎮屬定西州元至正十七年
[003-35a]
  復鄣縣屬鞏昌路明更為漳縣𨽻鞏昌府
皇清因之
   㑹寧縣
  漢安定郡祖厲縣地後漢屬武威郡晉後荒廢西魏
  以後為㑹州地金置西寧縣屬秦州貞祐四年升為
  西寧州元初㑹州地震城圮移治西寧縣屬鞏昌路
  至元七年省縣入州仍屬鞏昌路明改為㑹寧縣𨽻
  鞏昌府
[003-35b]
皇清因之
   伏羌縣
  古冀戎地秦武公伐冀始置冀縣漢屬天水郡東漢
  明帝永平十七年改郡曰漢陽治冀晉仍為冀縣屬
  天水郡後省後魏改當亭縣又改為冀城縣後周省
  入黄𤓰縣隋大業二年復改冀城縣𨽻天水郡唐武
  徳三年改置伏羌縣又于縣置伏州八年州廢縣屬
  秦州至徳以後陷于吐蕃宋建隆三年置伏羌砦屬
[003-36a]
  秦州熙寧三年改為伏羌城金屬秦州秦安縣元至
  元十三年升為縣屬鞏昌路明仍為伏𦍑縣𨽻鞏昌
  府
皇清因之
   寧逺縣
  漢隴西郡襄武縣地後漢中平五年析置新興縣屬
  南安郡晉如之元魏屬廣寧郡後周廢唐寳應初陷
  于吐蕃咸通中收復宋初置寧遠砦崇寧三年升為
[003-36b]
  縣屬鞏州金廢為砦元至元中復置寧逺縣屬鞏昌
  路明仍之𨽻鞏昌府
皇清因之
   西和縣
  漢隴西郡西縣及武都郡地晉改置始昌縣屬天水
  郡後廢後魏置水南縣又于縣置天水郡後周郡縣
  皆廢入漢陽隋為長道縣屬漢陽郡唐屬成州天寳
  末廢咸通十三年復置屬秦州宋熙寧三年改屬岷
[003-37a]
  州紹興十二年徙岷州治長道縣之白石鎮改為西
  和州元至元七年省長道縣入西和州明洪武二年
  改西和縣𨽻鞏昌府
皇清因之
   靖遠縣
  古雍州西𦍑地秦屬隴西郡漢屬金城安定二郡地
  後漢屬武威郡地西魏置㑹州後周廢隋開皇十六
  年置㑹寧縣屬平凉郡唐武徳二年平李軌置西㑹
[003-37b]
  州貞觀八年以足食故改粟州尋復舊廣徳後没于
  吐蕃宋初亦曰㑹州天聖後屬西夏元符二年收復
  仍置㑹州崇寧三年置倚郭曰敷川縣建炎四年没
  于金仍㑹州大定十二年改為保川縣尋陷于河西
  僑治㑹川城名新㑹州元初徙治西寧縣即今㑹/寧縣
  正統二年於故㑹州地置靖虜衛𨽻陜西都司
皇清曰靖逺衛仍屬陜西行都司雍正八年改衛為縣𨽻
  鞏昌府
[003-38a]
   岷州
  古西𦍑地秦置臨洮縣屬隴西郡漢魏及晉因之並
  為隴西郡地西魏置溢樂縣并置岷州及同和郡隋
  開皇二年郡廢大業初州廢改縣曰臨洮屬臨洮郡
  義寧二年復曰溢樂於郡置岷州唐天寳初改和政
  郡乾元初復為岷州治溢樂祐川和政三縣上元二
  年陷吐蕃宋熙寧六年收復仍曰岷州崇寧三年又
  置祐川縣為岷州治屬秦鳳路紹興初入金尋復改
[003-38b]
  為西和州移治長道縣即今西/和縣以祐川縣屬焉寧宗
  時復入於金元復置岷州屬鞏昌路至元八年割屬
  吐蕃等處宣慰司明洪武十一年廢州置岷州衛𨽻
  陜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雍正八年改衛為州𨽻鞏昌府
   洮州衛
  秦漢為臨洮縣地東晉後為吐谷渾所據後周逐吐
  谷渾置洮陽郡及洮州又置美相縣為州郡治隋為
[003-39a]
  臨洮郡唐貞觀五年改置臨潭縣尋為洮州治天寳
  初復曰臨洮郡乾元初復曰洮州廣徳中陷于吐蕃
  後唐長興四年置保順軍為塞外十鎮之一尋復陷
  宋至道中邈川大首領唃厮囉欵塞為臣康定中命
  為保順軍節度以羈縻之大觀二年收復仍曰洮州
  屬秦鳳路金屬臨洮路元初屬鞏昌路後屬吐蕃宣
  慰司明洪武四年廢州改置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
  𨽻陜西都司
[003-39b]
皇清因之雍正八年裁都司𨽻鞏昌府
   西固城
  漢隴西郡羗道縣地後漢改屬武都郡三國時為蜀
  地鄧艾伐蜀與其子忠從宕州連橋而渡即此元至
  正二十六年置西固軍民所明洪武四年改置西固
  城軍民千戸所屬陜西都司十五年改屬岷州衛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裁守禦所歸併階州州同管轄番
  人慕化編里為民設撫夷同知𨽻鞏昌府
[003-40a]


[003-41a]


[003-42a]


[003-43a]


[003-44a]


[003-45a]


[003-46a]
 平凉府
  禹貢雍州地春秋為朝那故地秦為北地郡地漢置
  安定郡東南境為北地郡地西南境為天水郡地後
  漢因之東晉太元中苻秦始分置平凉郡東境為安
  定郡後魏置涇州原州後周改置平凉縣隋置平凉
  郡東境仍為安定郡唐初為原州地貞元十九年徙
  原州治平凉元和三年州徙臨涇四年於故平凉縣
  置行渭州屬關内道廣明初陷吐蕃中和四年復置
[003-46b]
  五代襲唐制宋曰渭州隴西郡慶厯元年分置涇原
  路政和七年升平凉軍節度使金始立平凉府屬鳳
  翔路元𨽻鞏昌路明洪武初為平凉府𨽻陜西布政
  司
皇清初因之康熈四年分𨽻甘肅布政司雍正五年裁平
  凉固原二衛地併入州縣領州三縣七
   平凉縣附/郭
  漢置涇陽朝那二縣屬安定郡後漢廢涇陽朝那如
[003-47a]
  故後魏復置涇陽縣屬隴東郡朝那仍屬安定郡後
  廢後周置平凉縣屬長城郡隋屬平凉郡唐屬原州
  廣徳後没於吐蕃貞元四年復置廣明初復入吐蕃
  中和四年又為渭州治唐末廢五代唐復置平凉縣
  屬涇州宋仍為渭州治金為平凉府治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崇信縣
  秦屬北地郡漢為涇陽縣地屬安定郡唐貞元中置
[003-47b]
  崇信軍宋建隆四年置崇信縣𨽻鳳翔府淳化間改
  屬儀州熙寧五年屬渭州金仍為崇信縣𨽻平凉府
  元明不改
皇清因之
   華亭縣
  秦屬隴西郡漢為涇陽縣地後魏普泰二年立華亭
  鎮以扼蕃戎隋大業元年始置華亭縣屬安定郡義
  寧二年析華亭屬隴州唐垂拱間改亭川縣神龍初
[003-48a]
  復故廣徳元年陷吐蕃永泰中收復大厯中置義寧
  軍元和三年省縣入汧源為神䇿軍地五代唐同光
  初改置義州周顯徳中復置華亭縣宋太平興國初
  避諱改儀州熙寧間以縣屬渭州金屬平凉府元以
  化平縣省入明不改
皇清因之
   鎮原縣
  秦屬北地郡漢置臨涇縣屬安定郡晉因之後魏於
[003-48b]
  縣置涇州尋廢隨大業初復曰臨涇唐乾元初曰原
  州廣徳初為吐蕃所陷元和三年於縣權置原州大
  中三年收復廣明後復為原州治名曰行原州五代
  因之宋曰原州平凉郡金曰原州屬慶原路元改曰
  鎮原州屬鞏昌路至元七年省州治臨涇縣入州明
  洪武初降州為鎮原縣屬慶陽府後改𨽻平凉府
皇清因之
   固原州
[003-49a]
  漢置髙平縣元鼎初於縣置安定郡後漢復為髙平
  縣屬安定郡晉永嘉以後没於氐𦍑後魏仍曰髙平
  縣屬新平郡太延二年置鎮於此正光五年改置原
  州並置髙平郡治焉周改郡縣曰平髙隋廢郡大業
  初改置平凉郡唐復曰原州廣徳初没於吐蕃大中
  三年收復廣明後復没吐蕃宋至道初建鎮戎軍𨽻
  秦鳳路金大定二十二年升為鎮戎州𨽻鳳翔路元
  初復曰原州至元十年改立開成府治開成縣至治
[003-49b]
  三年降為州仍𨽻鳳翔路明洪武初降州為開成縣
  屬平凉府成化中冦燬廢徙縣於北四十里之固原
  即舊原州鎮戎軍五年添設固原衛𢎞治十五年改
  置固原州仍𨽻平凉府
皇清因之
   涇州
  秦屬北地郡漢晉並屬安定郡後魏始置涇州取涇
  水為名隋大業初復改安定郡治安定縣唐武徳初
[003-50a]
  復曰涇州至徳初改保定郡治保定縣乾元初復曰
  涇州屬關内道廣徳元年没吐蕃大厯三年復因置
  涇原節度治此乾寧初改彰義軍節度宋仍曰涇州
  安定郡太平興國元年改彰化軍節度金復為涇州
  治涇川縣屬慶原路元曰涇州為平凉府治明洪武
  二年省縣入州𨽻平凉府領靈臺縣
皇清因之不領縣
   靈臺縣
[003-50b]
  古雍州地漢為鶉孤縣屬北地郡後漢曰鶉孤屬安
  定郡晉因之後魏置隨平郡𨽻涇州後周廢隋仍屬
  安定郡大業元年分置靈臺縣取文王伐密作靈臺
  之義二年廢唐天寳初復改鶉觚曰靈臺縣唐末李
  茂貞以州置靈臺軍五代周廢軍仍屬涇州宋建炎
  四年没金元至元七年併入涇川縣後復立以良原
  縣省入明仍名靈臺縣屬平凉府涇州
皇清因之順治九年直𨽻府
[003-51a]
   静寧州
  漢置阿陽縣屬天水郡後漢因之屬漢陽郡晉省西
  魏屬㑹州唐屬渭州中陷吐蕃大中間收復五代宋
  俱因之宋景徳元年知渭州曹瑋始於隴山外之隴
  干川剙築隴干城以控西夏慶厯三年經畧使韓琦
  建徳順軍𨽻秦鳳路元祐八年置隴干縣為軍治金
  大定二十七年改徳順州屬鳳翔路元省隴干縣改
  静寧州屬鞏昌路明洪武初降鳳翔之莊浪州為縣
[003-51b]
  來屬并領隆徳為二縣𨽻平凉府嘉靖中以隆徳𨽻
  府惟領莊浪
皇清因之不領縣
   莊浪縣
  隋華亭縣地唐為原州地宋初屬渭州慶厯八年置
  通邊砦屬徳順軍金升為縣仍屬徳順州元初置莊
  浪路大徳八年改為州屬鳳翔路明仍為州屬鳳翔
  府尋降為縣屬静寧州
[003-52a]
皇清因之順治五年直𨽻府
   隆徳縣
  漢涇陽縣地宋天禧元年置羊收隆城慶厯三年改
  隆徳砦屬徳順軍金升砦為縣屬徳順州元屬静寧
  州明嘉靖三十八年直𨽻平凉府
皇清因之
[003-53a]


[003-54a]


[003-55a]


[003-56a]


[003-57a]


[003-58a]
 慶陽府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為義渠戎國秦滅義渠以其
  地置北地郡漢為北地郡郁郅畧畔馬嶺泥陽四縣
  地後漢末郡縣俱廢西魏置朔州後周廢隋開皇十
  六年復置慶州大業間改𢎞化郡唐武徳元年復為
  慶州六年置總管府天寳元年改安化郡至徳元載
  改順化郡乾元初復為慶州南境為寧州屬關内道
  五代梁改武静軍後唐莊宗復為州宋建隆元年置
[003-58b]
  慶州團練屬陜西路乾徳初復為慶州慶厯元年分
  置環慶路經畧安撫使政和七年陞慶陽軍節度宣
  和七年改為慶陽府金初改置安國軍又改定安軍
  節度皇統二年置慶原路總管府元復為慶陽府屬
  鞏昌路明仍為慶陽府𨽻陜西布政司増置慶陽衛
皇清因之康熙四年分𨽻甘肅布政司雍正五年裁衛歸
  併州縣領州一縣四
   安化縣附/郭
[003-59a]
  漢置郁郅縣屬北地郡後漢末廢後魏周皆為鎮隋
  開皇十六年置合水縣為慶州治大業初為𢎞化郡
  治唐武徳六年置𢎞化縣改合水曰合川並為慶州
  治貞觀元年併合川入𢎞化神龍元年改𢎞化曰安
  化新唐志天/寳元年改至徳元載又改順化縣五代因之宋乾
  徳二年復曰安化縣仍為慶州治宣和中為慶陽府
  治金因之元至元七年省縣入府明復置縣為府附
  郭
[003-59b]
皇清因之
   合水縣
  漢曰畧畔道屬北地郡後漢末廢後魏為襄樂縣地
  西魏僑置蔚州後周廢州置北地郡隋開皇初郡廢
  仁壽初置華池縣屬𢎞化郡義寧元年析合水置樂
  蟠縣唐屬慶州武徳六年分置蟠交縣貞觀初省華
  池縣天寳元年改蟠交曰合水皆屬慶州五代周省
  合水入樂蟠宋熙寧四年省樂蟠復置合水縣屬慶
[003-60a]
  州金元明俱屬慶陽府
皇清因之
   環縣
  秦屬北地郡漢置馬嶺縣為郡治兼領方渠縣後漢
  廢隋大業元年復置馬嶺縣屬𢎞化郡唐屬慶州神
  龍元年分馬嶺置方渠縣亦屬慶州五代縣廢為鎮
  晉天福四年於鎮置威州又置通逺縣周廣順二年
  改曰環州顯徳四年州廢為通逺軍宋淳化五年復
[003-60b]
  為環州𨽻環慶路仍置通逺縣為州治金屬慶原路
  元省通逺縣入州屬鞏昌路明改為環縣屬慶陽府
皇清因之
   真寧縣
  秦屬北地郡漢陽周縣地屬上郡後漢省後魏復置
  陽周縣屬趙興郡西魏置顯州後周州廢隋開皇中
  改羅川縣屬北地郡唐天寳元年因獲玉真人像於
  羅山遂改為真寧縣屬寧州五代宋金元因之明萬
[003-61a]
  厯二十九年改屬慶陽府
皇清因之
   寧州
  春秋戰國為義渠戎國秦為北地郡漢置泥陽縣仍
  屬北地後漢末廢後魏太平真君二年置定安縣皇
  興二年置華州太和十一年改班州十四年改邠州
  二十年又改豳州兼置趙興郡西魏始改寧州又合
  之曰邠寧隋大業初改州為北地郡唐武徳初復曰
[003-61b]
  寧州貞觀元年置都督府四年府廢天寳初改置彭
  原郡乾元初復曰寧州屬關内道宋初為寧州彭原
  郡屬永興路宣和元年陞興寧軍節度屬環慶路金
  皇統二年罷軍屬慶原路大定七年改縣曰安定元
  復為寧州領真寧縣屬鞏昌路明初改屬慶陽府仍
  領真寧縣萬厯二十二年改真寧縣𨽻府
皇清因之
[003-62a]


[003-63a]


[003-64a]
甘州府
 戰國時為月支戎地漢初為匈奴休屠昆邪二王所
 據武帝元鼎六年分武威酒泉之地置張掖燉煌郡
 張掖郡領十縣□得昭武删丹氐池屋蘭/日勒驪靬番和居延顯美晉因之隆
 安中北凉沮渠䝉遜都此西魏置西凉州更名甘州
 取州西甘浚山泉味甘冽為名後周復置張掖郡隋
 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張掖郡十三年李軌起兵
 河西自稱凉王盡有河西之地唐武徳二年復曰甘
[003-64b]
 州景雲元年始置河西節度使天寳初仍為張掖郡
 乾元初復曰甘州屬河西道永泰二年陷於吐蕃大
 中五年張義潮以州來歸授歸義軍節度使尋為回
 鶻所據宋天聖六年元昊襲回鶻取甘州僭國號夏
 改鎮夷郡立宣化府理宗寳慶元年䝉古取夏甘肅
 西凉府元至元元年置甘肅路總管府八年去肅改
 甘州路十八年立甘肅等處行中書省治此以控河
 西諸郡明洪武五年宋國公馮勝定河西二十四年
[003-65a]
  置甘肅衛二十五年分置甘州左右中前後五衛二
  十六年置陜西行都司
皇清順治七年裁前後二衛十四年復裁中衛止存左右
  二衛康熙原闕/年移行都司於蘭州改置鞏昌分府
  統甘州衛雍正三年裁行都司升甘州衛為府𨽻甘
  肅布政司統張掖山丹髙臺三縣八年以髙臺分𨽻
  肅州領縣二曰張掖山丹
   張掖縣附/郭
[003-65b]
  漢武帝開置張掖郡治□得縣晉仍曰張掖郡治永
  平隆安中北凉沮渠䝉遜都此西魏置甘州周仍置
  張掖郡隋初郡廢改酒泉縣大業二年復置張掖郡
  治張掖縣唐仍為張掖郡又改甘州尋陷於吐蕃宋
  為西夏所據元置甘州路為行省治明改置甘州衛
  𨽻陜西行都司
皇清雍正三年置張掖縣𨽻甘州府
   山丹縣
[003-66a]
  漢武帝始置删丹縣屬張掖郡後漢因之獻帝時分
  屬西郡晉因之後魏改删丹曰山丹西魏郡廢改縣
  為弱水後周省弱水縣入山丹隋大業初復曰删丹
  屬張掖郡唐屬甘州宋為西夏所據置甘肅軍元至
  元二十二年升為山丹州屬甘肅行省明初廢洪武
  二十四年置山丹衛𨽻陜西行都司
皇清雍正三年改為縣𨽻甘州府
 
[003-66b]
 
 
 
 
 
 
 
  甘肅通志巻三上
[003-67a]
欽定四庫全書
 甘肅通志巻三下
凉州府
[003-68a]


[003-69a]


[003-70a]


[003-71a]
凉州府
 秦為月支國後為渾邪休屠王右地漢武帝元狩二
 年命霍去病出隴西擊敗之來降以其地為武威郡
 領十縣姑臧武威張掖休屠揟次/鸞鳥樸□媪圍蒼松宣威元封五年置凉州
 部刺史以統之其地勢西北斜出在南山之間南隔
 西羌西通西域號為斷匈奴右臂三國魏文帝分置
 凉州晉仍其名東晉為張軌所都居姑臧稱凉王是
 為前凉繼為吕光所據都姑臧號後凉又據於秃髮
[003-71b]
 烏孤號南凉李暠據敦煌自稱西凉公遷酒泉號西
 凉沮渠䝉遜初據張掖尋徙姑臧又為北凉元魏平
 北凉改州為鎮太和十四年復置凉州周因之置總
 管府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府廢尋復為武威郡唐
 初為李軌所據武徳二年復置凉州總管府景雲初
 置河西節度使二年分隴右為河西道天寳元年復
 曰武威郡乾元元年復曰凉州廣徳二年陷於吐蕃
 宣宗復河湟宋初置西凉府屬陜西路景徳中為西
[003-72a]
  夏元昊所據元滅夏降為西凉州屬永昌路明洪武
  九年改置凉州衛屬陜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雍正三年陞為凉州府𨽻甘肅布政司領縣五
   武威縣附/郭
  漢武帝開置武威郡治姑臧縣魏晉因之前凉張軌
  後凉吕光北凉沮渠䝉遜皆都於此後魏改林中縣
  後周復故名隋因之唐貞觀初曰凉州亦為武威郡
  開元中置河西節度使治武威廣徳初陷於吐蕃宋
[003-72b]
  為西凉府地後陷西夏元屬永昌路明為凉州衛地
皇清初因之雍正三年改凉州衛為武威縣隸凉州府
   永昌縣
  漢置番和縣屬張掖縣晉改屬武威郡後魏置番和
  郡後周廢郡置鎮隋開皇中復為縣仍屬武威郡唐
  初曰番和開元十六年改置大斗軍屬凉州後陷吐
  蕃宋為西凉府景徳中為元昊所據元置永昌路明
  洪武三年改置永昌衛屬陜西行都司
[003-73a]
皇清初因之雍正三年改衛為永昌縣
   鎮番縣
  漢置武威宣威二縣屬武威郡後漢因之晉以後為
  後凉吕氏将楊軌所據後魏改置武安郡西魏郡縣
  皆省入姑臧唐郭元振為凉州都督置白亭軍後陷
  於吐蕃宋為西夏所據元為小河灘城明洪武二十
  九年分置鎮番衛屬陜西行都司
皇清初因之雍正三年改衛為鎮番縣
[003-73b]
   古浪縣
  漢置蒼松縣屬武威郡後漢改為倉松晉因之東晉
  太元中呂光改置昌松郡後魏仍舊周廢郡為昌松
  縣隋開皇初改縣為永世後復故名屬武威郡唐嗣
  聖十八年郭元振為凉州都督始於武威東南境石
  峽築和戎城五代相沿宋為西夏所據元屬永昌路
  明洪武五年平定河西開設凉州衛十年因舊水名
  改為古浪築城於今治所正統三年置古浪守禦千
[003-74a]
  户所屬陜西行都司
皇清初因之雍正三年改所為古浪縣
   平番縣
  漢金城郡地晉建興中前凉分置廣武郡後魏置廣
  武縣為郡治後周因之隋開皇初郡廢為廣武縣大
  業初改為允吾屬武威郡唐武徳三年復為廣武屬
  蘭州後陷於吐蕃宋為西夏所據元屬永昌路明洪
  武十年置荘浪衛後廢為莊浪守禦千户所永樂元
[003-74b]
  年復為莊浪衛屬陜西行都司
皇清康熙二年復降為所雍正三年改莊浪所為平番縣
[003-75a]


[003-76a]


[003-77a]


[003-78a]


[003-79a]
寧夏府
 禹貢雍州渠搜之地春秋時羌戎所居秦取河南之
 北千里地築城徙民居之號曰新秦屬北地郡漢仍
 為北地郡武帝元朔二年收河南地置朔方郡𨽻并
 州刺史東漢因之晉亂為赫連氏所據築統萬城曰
 夏州又曰忻都在河套中黑水之南去今鎮城二百
 餘里所謂黑水故城是也後魏置𢎞化郡領巖緑縣
 𨽻夏州西魏曰𢎞化郡後周始置懐遠郡及帶普樂
[003-79b]
 郡隋開皇三年郡廢又置朔方靈武二郡唐以夏州
 朔方郡領朔方静徳寧朔三縣而靈州靈武郡領廻
 樂靈武懐遠保静四縣更以統萬城為定難節度使
 治均屬關内道唐末拓㧞思恭鎮夏州其弟思謙代
 之遂世有其地厯五代迄宋其孫繼捧入朝獻地景
 徳間復據靈州傳子徳明城懐遠鎮為興州居之即
 今鎮城其子元昊僭號陞興州為興慶府又改中興
 府遂為西夏國都疆域與宋延慶熙河分昇宋寳慶
[003-80a]
  中元滅夏置寧夏路立總管府以靈州鳴沙州應理
  州𨽻焉明初設寧夏府洪武五年府廢徙其民九年
  改置寧夏衛遷五方之人實之又増前中左右共五
  屯衛𨽻陜西行都司
皇清初因其舊順治十五年以前屯衛併入寧夏衛以中
  屯衛併入右衛𨽻寧夏道雍正三年陞為寧夏府領
  州一縣六
   寧夏縣附/郭
[003-80b]
  漢北地郡富平縣地魏置六鎮三戍于此後周置懐
  遠縣屬懐遠郡隋屬靈武郡唐屬靈州宋初廢為鎮
  乾興二年西夏徳明城之元屬寧夏路明置寧夏五
  衛
皇清順治十五年併前衛入寧夏衛雍正三年裁衛改寧
  夏縣附郭
   寧朔縣附/郭
  漢富平縣地後周置寧朔縣隋屬朔方郡唐𨽻夏州
[003-81a]
  朔方郡宋為懐遠鎮入西夏元屬寧夏路明為寧夏
  右衛
皇清順治十五年併中衛入右衛雍正三年裁衛改寧朔
  縣附郭
   平羅縣
  漢北地郡北境唐為靈州定遠城北境明洪武初置
  平虜千户所屬寧夏衛
皇清為平羅所雍正三年裁所改平羅縣
[003-81b]
   靈州
  秦北地郡地漢惠帝四年置靈洲縣屬北地郡以洲
  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淪没故號曰靈洲後漢
  徙廢後魏太延二年置薄骨律鎮孝昌中改置靈州
  西魏又為鹽州地後周置帶普樂郡及迴樂縣隋初
  郡廢大業三年改為靈武郡唐為靈州又為靈武郡
  置大都督府屬關内道開元中置朔方節度使天寳
  初復改州為靈武郡十五載肅宗即位于靈武五代
[003-82a]
  仍為朔方軍治宋咸平時李繼遷叛據改為西平府
  又名翔慶軍元復曰靈州屬寧夏路明初州廢𢎞治
  十五年置守禦千户所正徳元年改寧夏後衛仍以
  所千總攝之屬寧夏道
皇清因之雍正三年改為州並省寧夏守禦所附入
   中衛縣
  秦北地郡地漢置眴巻縣屬安定郡後魏為靈州地
  隋為靈武郡地唐靈州鳴沙縣地宋没于西夏元置
[003-82b]
  應理州屬寧夏路明洪武初州廢三十二年建寧夏
  中衛屬陜西行都司
皇清因之雍正三年裁衛改為中衛縣
   新渠縣
  漢北地郡北境唐定遠城元和志靈州有定遠城在/州東北二百里漢北地方
  渠縣/之地又名警州新唐志警州/本定遠城宋初置定州西夏因之
  元廢明寧夏衛地明志定州城在衛北六十里又曰/有田州城在衛北六十里今縣在
  田州塔南田州/蓋定遠之訛也
[003-83a]
皇清因之雍正四年建縣曰新渠其地近名/察罕托和
   寳豐縣
  漢北地郡方渠縣地宋定州地西夏築省嵬城於此
  後廢明寧夏衛地
皇清因之雍正四年建縣曰寳豐其地在省嵬城西近名/察罕托和府北河側之
  灘也土地膏腴舊未開墾時為寧夏民樵牧之所康/熙三十六年套夷渡河漸徙而南去舊鎮城僅半舍
  四十八年鎮/臣始令徙出
[003-84a]


[003-85a]


[003-86a]


[003-87a]
 西寧府
  古西羌所居謂之湟中漢武帝逐諸羌築龍居寨宣
  帝時趙充國伐先零諸羌以其地開屯田置破羌縣
  屬金城郡後漢建安中分置西平郡治西都縣晉初
  因之東晉末南凉秃髮烏孤據為國都後魏孝昌二
  年置鄯州改破羌縣為西都周改置樂都郡隋開皇
  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湟水大業初復為西平郡唐
  武徳二年復曰鄯州儀鳳二年置都督府開元二十
[003-87b]
  一年置隴右節度使天寳初曰西平郡乾元初復曰
  鄯州屬隴右道寳應元年没入吐蕃宋初屬西夏後
  為吐蕃所據號青唐城元符二年收復復置鄯州隴
  右節度三年棄之崇寧三年收復建隴右都䕶府改
  鄯州為西寧州後復屬西夏元至元中仍曰西寧州
  屬甘肅行省明洪武十九年改為西寧衛𨽻陜西行
  都司
皇清初因之雍正三年改衛為府領縣二衛一
[003-88a]
   西寧縣附/郭
  東漢置西都縣為西平郡治魏晉因之後魏廢為鄯
  善鎮周為樂都郡地隋為湟水縣地唐儀鳳三年分
  置鄯城縣後陷廢宋元皆為西寧州治明為衛治
皇清雍正三年設西寧府置西寧縣
   碾伯縣
  古湟中地漢神爵二年置破羌縣屬金城郡魏因之
  晉廢為樂都郡地後魏孝昌二年改曰西都縣後廢
[003-88b]
  屬鄯州周復屬樂都郡隋開皇十八年置縣曰湟水
  屬西平郡唐復改屬鄯州寳應初陷吐蕃宋元符初
  收復置湟州建中靖國三年改西平郡為西寧州樂
  都為碾伯明初立衛洪武十九年移衛於西寧州碾
  伯為右所
皇清初裁所設衛雍正三年置碾伯縣屬西寧府
   大通衛
  向係西番羌囘之地路通甘凉西寧逼近喇嘛各寺
[003-89a]
皇清雍正三年設大通衛建築衛城及白塔城徹爾圖城
  總兵鎮守分設參將遊擊守備千把馬步戰守兵丁
  遂為&KR0403邊重鎮
[003-90a]


[003-91a]


[003-92a]


[003-93a]


[003-94a]


[003-95a]
 直𨽻秦州
  古成紀地周封非子於秦亭因名秦秦為隴西郡地
  漢曰上邽縣屬隴西郡後隗囂據其地東漢屬漢陽
  郡治冀三國魏置秦州治上邽蜀漢建興六年屬蜀
  魏甘露元年屬魏晉改漢陽為天水郡亦治上邽尋
  廢復置秦州建興以後前趙後趙前秦後秦相繼割
  據義熙十三年劉裕滅秦歸宋後魏避諱改曰上封
  仍為州郡治隋開皇初廢大業初復置改縣曰上邽
[003-95b]
  唐復為秦州開元間徒治成紀天寳初還治上邽改
  天水郡乾元初復曰秦州大厯中陷於吐蕃大中三
  年收復景福初為李茂貞所據五代初没於蜀後唐
  平蜀厯唐晉漢周郡俱仍舊宋仍曰秦州天水郡雄
  武軍節度屬秦鳳路金為鎮遠軍治成紀元復為秦
  州𨽻鞏昌路明洪武初省縣入州𨽻鞏昌府領縣三
  清水秦安禮縣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升為直𨽻州領縣五
[003-96a]
   清水縣
  秦隴西郡地漢置清水縣屬天水郡後漢廢為隴縣
  地晉復置屬畧陽郡後魏因之隋屬天水郡唐武徳
  四年於縣置邽州六年州廢縣屬秦州大厯以後陷
  於吐蕃大中間收復𨽻鳳翔府仍屬秦州宋因之金
  置冶坊縣元以冶坊併入明如之𨽻鞏昌府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直𨽻秦州
   秦安縣
[003-96b]
  漢置成紀縣屬天水郡為凉州治東漢屬漢陽郡晉
  屬天水郡後没於氐羌隋仍屬天水郡唐開元中移
  秦州來治屬秦州天水郡宋為納甲城金始置秦安
  縣屬秦州元為秦安縣至正七年併雞川隴城二縣
  入焉屬秦州明因之𨽻鞏昌府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直𨽻秦州
   禮縣
  漢嘉陵道地後漢為上禄縣地三國屬蜀漢元魏置
[003-97a]
  漢陽郡治蘭倉縣西魏改為長道郡治漢陽縣後周
  改為天水郡隋為長道縣屬漢陽郡唐屬成州寳應
  中陷廢咸通中復置長道縣改屬秦州五代因之宋
  熙寧中改屬岷州南宋屬西和州後割於金元置禮
  店軍民府明初置禮店千户所屬岷州洪武十五年
  改屬秦州衛成化九年廵撫馬文升奏設禮縣𨽻秦
  州屬鞏昌府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直𨽻秦州
[003-97b]
   徽縣
  秦隴西郡地漢河池縣屬武都郡後漢因之三國時
  屬蜀漢晉永嘉後没於氐羌元魏置廣化縣于縣置
  廣化郡隋初郡廢仁壽初改縣曰河池屬河池郡唐
  屬鳳州五代因之宋開寳五年移治固鎮屬鳳州元
  置南鳳州於河池又分置永寧縣至元初改曰徽州
  七年併省縣入州屬鞏昌路明仍曰徽州領縣一曰
  兩當𨽻鞏昌府
[003-98a]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州為縣屬直𨽻秦州
   兩當縣
  秦隴西郡地漢故道縣屬武都郡後漢因之晉永嘉
  後没於氐羌元魏析置兩當縣兼置兩當郡隋初郡
  廢屬鳳州大業初屬河池郡唐屬鳳州五代因之宋
  徙治廣鄉鎮屬鳳州元初屬南鳳州至元中改屬徽
  州明仍屬徽州𨽻鞏昌府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直𨽻秦州
[003-99a]


[003-100a]


[003-101a]


[003-102a]


[003-103a]


[003-104a]
 直𨽻階州
  禹貢梁州之域春秋時白馬氐居之秦為隴西郡地
  漢置武都郡後漢因之三國時屬于蜀漢晉初因之
  永嘉後為氐楊茂搜所據後魏置武都鎮西魏置武
  階郡尋改為武州後周又改曰永都隋初郡廢後復
  為武都郡唐復為武州治将利縣屬隴右道天寳初
  曰武都郡乾元初復為武州大厯後陷于吐蕃大中
  三年收復景福初始名階州因其地陡峻由城門而
[003-104b]
  上如升階然宋仍曰階州武都郡治福津縣屬秦鳳
  路建炎後屬利州路元移治桞城至元七年以福津
  将利二縣省入為階州屬鞏昌路明洪武二年改為
  階縣十年復為州𨽻鞏昌府領文縣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為直𨽻州領縣二成縣文縣
   成縣
  春秋時為白馬氐國秦屬隴西郡漢置武都郡治武
  都領下辨嘉陵上禄等縣後漢為武都郡治下辨界
[003-105a]
  于武都隴右二郡之間晉永嘉後没于楊氐太元中
  楊定稱蕃表置仇池郡宋元嘉十九年平仇池尋入
  魏後魏改置仇池鎮尋置仇池郡太和十二年置梁
  州正始初改南秦州西魏改成州初置同谷縣隋為
  漢陽郡治上禄縣唐為成州天寳初改同谷郡乾元
  初復故皆治上禄寳應初没於吐蕃咸通中復置成
  州五代梁改曰汶州貞明初地入于蜀後唐復曰成
  州治同谷縣宋仍曰成州同谷郡屬秦鳳路南宋紹
[003-105b]
  興中屬利州路寳應初以理宗舊邸升為同慶府元
  復曰成州屬鞏昌路明洪武二年改州為成縣屬鞏
  昌府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直𨽻階州
   文縣
  古氐羌地漢置隂平道屬廣漢郡為北部都尉治後
  漢屬廣漢屬國三國時屬于蜀晉置隂平郡永嘉後
  没于氐西魏改置曲水縣後周始置文州隋廢州郡
[003-106a]
  仍曲水縣屬武都郡唐初復為文州天寳初改曰隂
  平郡乾元初復曰文州屬劍南道宋仍曰文州隂平
  郡屬利州路元仍置文州屬圖沙瑪路明洪武四年
  改州為縣屬階州二十三年裁縣歸所省入階州二
  十八年改置文縣守禦軍民千户所成化九年復置
  文縣𨽻階州屬鞏昌府
皇清初因之順治十六年裁所歸縣雍正七年改屬直𨽻
  階州
[003-107a]


[003-108a]


[003-109a]
 直𨽻肅州
  古西戎地秦為月支國漢初為匈奴昆邪王地武帝
  元狩二年開置酒泉郡治禄福縣以通西域隔絶匈
  奴與西羌通路名曰斷匈奴右臂東漢因之三國屬
  魏仍為郡𨽻凉州晉為前凉張軌所有繼為西凉李
  暠所都後歸於北凉沮渠䝉遜元魏平北凉改為軍
  屬敦煌郡孝昌中復置酒泉郡隋初郡廢仁壽二年
  分置肅州大業初省入張掖郡義寧兀年改縣曰酒
[003-109b]
  泉唐武徳二年復置肅州八年置都督府貞觀元年
  府罷天寳初復曰酒泉郡乾元初復曰肅州屬隴右
  道大厯元年陷於吐蕃宋為囘鶻所據景祐中屬西
  夏元至元七年置肅州路總管府𨽻甘肅行中書省
  明洪武二十八年開設肅州衛𨽻陜西行都司
皇清初因之雍正三年改肅州為直𨽻州七年以髙臺縣
  改𨽻肅州
   髙臺縣
[003-110a]
  漢樂涫縣地屬酒泉郡晉因之前凉分置建康郡後
  周復置樂涫縣尋省入福禄縣唐初於故樂涫地置
  福禄縣屬肅州後入於吐蕃宋為西夏所據元屬甘
  州路明洪武初為髙臺站以其地形髙西有臺子寺
  為名𨽻甘州中衛景泰七年始置髙臺守禦千户所
  屬陜西行都司
皇清雍正三年裁髙臺鎮夷二所改設髙臺縣𨽻甘州府
  七年改屬直𨽻肅州
[003-111a]


[003-112a]


[003-113a]


[003-114a]
安西㕔
 春秋戰國時為西戎地秦月支戎居之漢為敦煌郡
 地有縣六曰敦煌冥安效榖淵泉廣至龍勒晉分敦
 煌之宜禾伊吾冥安淵泉廣至五縣分酒泉之沙頭
 縣又别立㑹稽新鄉凡八縣為晉昌郡後魏置敦煌
 常樂二郡後周併敦煌鳴沙平康效榖東鄉龍勒六
 縣為鳴沙縣又併凉興廣至冥安淵泉為凉興縣隋
 開皇初敦煌常樂二郡俱廢改凉興為常樂大業復
[003-114b]
 置敦煌郡改鳴沙為敦煌唐置𤓰沙二州屬河西道
 大厯元年陷于吐蕃大中五年張義潮以𤓰沙州來
 歸置歸義軍以義潮為歸義節度使貞元後盡没吐
 蕃宋初仍為回鶻所據景祐中元昊襲回鶻取𤓰沙
 盡有河西之地元初立𤓰州屬沙州路𨽻甘肅行中
 書省明為齊勤䝉古沙州二衛地布朗吉爾以東桞溝/堡尚屬齊勤䝉古
 衛/成化後土魯番侵掠正徳中徙肅州塞内嘉靖三
 年閉嘉峪關其地遂為土魯番所有
[003-115a]
皇清定鼎西夷嚮化𤓰沙以西盡入版圗雍正元年置安
  西同知治布隆吉領安西衛沙州所三年升沙州為
  衛又改靖逆通判所屬之桞溝所𨽻安西㕔五年升
  衛六年另建安西鎮城于大灣移治安西新城領衛
  三曰安西桞溝沙州
   安西衛
  漢敦煌郡冥安縣地晉曰宜安即冥/安屬敦煌郡又分
  置晉昌郡周併入凉興縣唐置𤓰州尋没于吐蕃五
[003-115b]
  代時𤓰州與吐蕃雜處曹義金遣使入貢于後唐以
  義金為歸義節度使宋入于西夏元至元十四年立
  𤓰州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肅州僅存其名明為沙州
  衛地正徳後避土魯番内徙肅州塞下嘉靖後盡棄
  其地
皇清雍正元年置安西衛于布隆吉六年移治安西鎮城
  𨽻安西同知
   沙州衛
[003-116a]
 古三危地羌戎所居春秋時謂之𤓰州左傳允姓之
 戎居於𤓰州是也秦及漢初為月支匈奴所據武帝
 後元年分酒泉置敦煌郡晉因之元帝時張駿分敦
 煌晉昌髙昌三郡西域都䕶戊巳校尉玉門大䕶軍
 三營為沙州張祚又以敦煌郡置商州其後李暠據
 敦煌稱西凉公後魏置敦煌郡周置鳴沙縣水經注/敦煌南
 七里有鳴沙山/故亦曰沙州隋大業初復置敦煌郡改鳴沙為敦
 煌唐武徳五年置西沙州貞觀七年曰沙州領敦煌
[003-116b]
 壽昌二縣神龍元年置豆盧軍貞元後盡没于吐蕃
 宋初為回鶻所據太宗時曹元忠以州歸于宋景祐
 中為元昊所據元復取之至元十四年復立沙州十
 七年升為沙州路明永樂二年置沙州衛以酋長昆
 濟楞為指揮使賜誥印正徳十年為哈密衞喇特二部
 侵逼走附塞下正統中沙州久為罕都指揮巴特瑪吹
 戬駐牧昆濟楞子納古爾謀奔衞喇特甘肅鎮将任禮勒
 兵收其全部入塞居之甘州時土魯番侵據哈密巴
[003-117a]
  特瑪吹戬孫嘉克請自立一衛與相抗朝命于沙州故
  城立罕都左衛正徳十一年嘉克子竒塔特衰弱不振
  徙肅州塞内其部下服屬土魯番沙州遂廢
皇清雍正元年置沙州所三年升衛𨽻安西同知
   桞溝衛
  漢敦煌郡淵泉縣地晉曰深泉即淵/泉屬敦煌郡又分
  置晉昌郡周併入凉興縣唐屬沙州地隨陷於吐蕃
  宋入西夏元時為𤓰州地屬沙州路明為齊勤䝉古
[003-117b]
  衛地成化中哈密為土魯番所據築苦峪城移哈密
  及寄居齊勤者以居之按苦峪東至肅州四百/里當在今栁溝堡境内正徳
  中土魯番益張遣兵分掠苦峪嘉靖三年閉嘉峪關
  部衆屬土魯番其地多檉桞有水泉東則十道桞溝
  西則布朗吉爾河
皇清康熙五十六年置栁溝所於四道栁溝治桞溝堡𨽻
  栁溝通判雍正三年改𨽻安西同知五年升衛移治
  布隆吉
[003-118a]


[003-119a]


[003-120a]
靖逆㕔
 周西戎地秦月支居之漢酒泉敦煌二郡地酒泉領
 縣曰玉門曰延壽師古曰闞駰云漢罷玉門關屯徙/其人於此置縣元和志縣東至州
 二百二十里五代晉髙居誨使于闐記云肅州渡金/河西百里又西百里出玉門關即故玉門縣按玉門
 關在龍勒縣西北一百十八里龍勒東至沙州尚一/百五十里漢班超願生入玉門關者乃指玉門縣而
 言以離酒泉郡尚遠也今齊勤所去肅州二百三十/里與古玉門縣道里相彷寰宇記延壽縣在酒泉郡
 西按古延壽縣地在今齊勤境内/自齊勤以西方屬古敦煌郡地晉因之玉門以西
 屬晉昌郡後為西凉李暠所據隋屬敦煌郡地唐屬
[003-120b]
 𤓰肅二州地玉門屬肅州/以西屬𤓰州𨽻隴右道貞元後盡陷吐
 蕃宋初仍為回鶻所據景祐中元昊襲回鶻取之元
 屬肅州沙州二路𨽻甘肅行中書省按元肅州即/漢酒泉郡
 為齊勤䝉古衛地按永樂二年置齊勤䝉古在嘉峪/關西二百四十里今在靖逆衛東
 六十里靖逆所屬俱齊勤䝉古地無疑又一統志肅/州界西四百三十里為齊勤䝉古衛本故𤓰州地以
 道里計之又在今布隆吉東八十里按明苦峪衛在/肅州西四百里𢎞治八年命哈密及寄居齊勤者盡
 赴苦峪是齊勤猶在苦/峪之外兩説並存之正徳中土魯番侵擾無寧歳
 乃内徙肅州嘉靖三年閉嘉峪關絶貢其地盡廢
[003-121a]
皇清定鼎番夷内附康熙五十七年置靖逆同知雍正三
  年以栁溝通判改調靖逆領靖逆衛齊勤所
   靖逆衛
  漢敦煌郡地按靖逆在齊勤西一百一十里又西三/十里至栁溝去古玉門已遠當屬敦煌
  晉敦煌郡地又分屬晉昌郡唐屬𤓰州後陷吐蕃宋
  入于西夏元屬沙州路明齊勤䝉古衛地正徳後避
  土魯番徙民于塞内
皇清康熙五十七年置靖逆衛𨽻靖逆同知雍正三年𨽻
[003-121b]
  靖逆通判
   齊勤所
  漢酒泉郡玉門縣地後漢延壽縣地晉因之後魏置
  㑹稽郡後周廢郡併會稽新鄉延興為㑹稽縣延興/即延
  壽/隋開皇中改為玉門併得魏玉門郡地唐屬肅州
  開元中没於吐蕃因其地置玉門軍天寳十四載廢
  軍為縣貞元後隨州陷廢宋入于西夏元時屬肅州
  路明永樂二年有塔爾尼稱丞相庫珠卜齊率所部來
[003-122a]
  降建齊勤䝉古衛以塔爾尼為千户所賜誥印八年
  升衛屢進都督僉事正徳八年土魯番遣將據哈密
  大掠齊勤奪其印而去彭澤經畧西域始以印來歸
  齊勤衰弱不能自存乃内徒肅州之南山其城遂空
  衛印屬都督鎻南束掌管嘉靖後閉關絶貢嘉峪以
  西不復經理按今所與明齊勤道里不合當/是古衛地其舊城基址無考
皇清康熙五十七年置齊勤衛𨽻靖逆同知雍正五年裁
  衛改所𨽻靖逆通判
[003-122b]
 
 
 
 
 
 
 
  甘肅通志卷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