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a]
罪惟録列傳之七
運外臣搃論
𣪞有三仁两受周封與夷齊始末頗異而扵是二心其君
者有辭矣而非也微之抱器有之古淂人國無盡戮其至
親之法不過去位遜荒曰帰周周人之言也時武庚封殷
方在三監抱器之時豈預知其夕終而思淂地為宗祀計
曰以存宗祀後世之言也箕陳洪範未嘗受周封也及後
東蹈海之者衆周不淂巳因而封之然則箕無頼乎周
之封也周人曰封之耳狡童之語氣似指武庚舊相傳
似毒詈其故君非情矣白馬之朝其後為宗祀屈也宣尼稱
[007-1b]
殷有若曰周不得而有之周不淂而有之無𢙣乎其不有
之益以見周之大云元末諸臣就明不受官賛宻畫至計
預礼樂充考官参大典當従為周陳洪
例之至扵稱
病不自晦為狂人匿不見當
遜荒例之其受官故浮
相好稱上功徳又當洛民頑例之眀不淂而有之無𢙣
乎其不有之益以見明之大云若夫朝周而𬨨朝外
國之後也亦例也而諸運之臣不入例
[007-2a]
運外臣列傳
秦從龍
秦從龍字元之洛陽人仕元累官和林行省左丞改江南
行臺侍御史會兵亂避居鎮江丙申王師下金𨹧大將軍
逹且狥鎮江太祖謂逹曰吾聞有秦元之者才噐老成勿
犯其門先令從龍從子永之在軍中者歸道意尋令兄子
文正金綺即其家聘之從龍與妻陳偕來太祖躬迎之
龍江與同䖏王綵帛家朝夕訪以時政從龍盡言無隐既
而太祖即元故御史臺為府居從龍西門外用為南臺侍
御史不受事無大小悉與諮謀宻書 板問答左右不知
[007-2b]
也常称先生而不名或一至其家禮遇甚厚乙已告還鎮
江握手郊送之病卒年七十餘上聞驚悼已而臨之命
有司厚卹其家
論曰以白衣陪帷幄古有之乃用勝國遺老曲賛朝夕
必不受組而安之不疑則更難朝夕此不受組者而亦
安之不疑却不使疑徔龍知天不虧其莭太祖下士而
有遇之形骸之外者矣遣子奉綺躬迎龍江無異三頋
𨺚中然而伏龍固未尝䝉一命誰家也以潜溪之篤學
而竟不終元之仕元位不卑故未常于底定扶救之績
稍有成驗輙以𨺚于渭濵莘野之列此中相信特㣲卒
[007-3a]
之禮遇不衰驚悼臨哭同于中山諸王嗚呼此𫠦謂帝
臣不蔽者歟
[007-3b]
[007-3b]
陳遇
陳遇字中行先曹人高祖義甫宋翰林學士徙建康父辛
之元淮南塩課提舉遇資禀純粹慱通經史䆳先天之
學元末為江東明道書院山長温州路學教授兵亂歸建
康扁其室曰静誠人因静誠先生每夙興焚香叩天願
蚤生聖人救世太祖渡江御史秦元之荐其學行才識以
書聘之曰予惟胡元入馭天厭其徳豪傑兵興共争彊域
黎庻流亾天命歸予提兵東渡遂取䑓城歴思自古創業
誠难獨理用是側席以求爰定太平先生世居江左才兼
文武超等倫賢哲天生實我良輔倘以生民為念
天
[007-4a]
順人敷陳逺略非奮𤓰牙以黷武其實資文徳以安民
𦔳成大業列爵胙圡以報功徳與國終始豈不與拱俟
車塵展素藴盖丙申四月八日也既入見称先生而不
名輙預帷幄益見親信幸其第者三甲辰上即王位賜冠
𢃄授供奉司丞不受戊申即帝位陳治道以復中國先王
禮教為首務三授翰林學士不受乃賜肩輿選衞士十人
賛其出入洪武庚戌春承命徃两浙亷察民隠還朝宻有
所陳賜金幣除中書左丞力辭辛亥召對華盖殿賜坐命
草平西詔賞賚有加授禮部侍兼弘文舘大學士復辭
時西域進驪馬一甚竒引漢故事以諌上悦除太常少卿
[007-4b]
又辭上不許沉吟良乆之戊午復除禮部尚書固辭上
嘉嘆連稱君子且曰士之有志節者功名不足以介意其
卿之謂乎朕不强卿以成卿之名自是不煩以務每容
燕見賜坐侍食談説經史古今成敗孝弟仁慈事時功臣
每有過譴力為觧释得從寛宥者至多上嘗諭曰先生有
子能來𢃄刀傋衞士之缺對曰臣三子皆幼俟其讀書成
立以圖報効當是時遇之𨺚雖徹侯上公無與比者甲
子秋病作詔太醫撫視尋卒年七十二上震悼不巳諭賻
𥙊加東閣秘器上𫠦賜詩文翰墨甚多并遇𫠦著述嘗燬
于火故所存無㡬子欽誠俱蚤卒弟恭字中復嘗随遇侍
[007-5a]
上由鄉貢仕至工部尚書
論曰陳汶輝辭于始而卒就辟乃以迂滯投金水橋以
死而或謂静誠逃死非真辭爵論亦過矣夫以故元遺
經果䏻逃死而又不膺新組厠諸公卿之列二十三年爝
然于志豈易言㢤而𫠦爲不強卿以成卿之名三代以
下開創之主不聞有此一言遇精兵刑曆数之學兼善
繪事貌帝炤爲一時特妙李卓吾贄藏書称遇爲名臣
苐一而主論似偏然正巳物正天子誠不得而臣之者
矣
[007-5b]
伯顔子中
伯顔子中者其先西域人䆠江西家焉子中少好學業成
五舉有司薦不第行省辟授東湖書院山長建寕路教
授慷慨談兵饒技略㑹江西盗起行省馳拜子中都事使
捍治贑州子中從諸生趍贑贑已破為漢子中倉䘚募吏
民與漢兵闘城下不勝吏民死且盡子中獨身間道走閩
時閩帥陳友定方聚兵欲以固守報元薦授行省員外
子中出竒計復建昌因浮海抵大都献㨗行省
中再
進吏部侍持節𤼵廣東何真兵使救閩至則我將軍廖
永忠已破降真子中跳堕馬折一足不死致軍廖將軍欲
[007-6a]
脇降子中不屈義而释之遂変姓名黄
㳺行江湖間
元之故臣義人哀憐之為傳致食太祖数徴求子中不淂
則録取妻子没掖庭矣子中竟自匿不顧曰吾元臣死元
分耳購鴆自随㑹事稍稍觧子中乃遁還里中而上令郡
國臚舉故元𦒿碩不應者坐大辟論㑹有言子中歸状上
使使持詔以幣聘子中使者至子中唶大泣曰死晚矣乃
以詔汚我詩七章自鴆死
論曰子中猶之死元莭者也廖將軍以其不屈義而釋
之比于太公望之扶叩馬後世称啇山二義以周開國
而存啇山二義周之大也釋子中以見有明之大也
[007-6b]
以徵求繼之幣聘原非淂之甘心誠以其竒計可任而終
不可得詩七章其音哀以切和之危太撲
聲故自不
同是年上語禮部為國淂寳不如進賢朕臨御十有二祀
矣諸愽學老成匿徳藏光甘于窮餓不肯出其悉心推
訪于是沍西布政使沈立本下聘子中云
[007-7a]
[007-8a]
簡祖英高/彬
簡祖英廣東東莞人元江西都省員從何真起兵障鄉里
王師既下廣東廖將軍永忠徵祖英詣闕上宴劳之賚以
金帛授建平知縣祖英上表謝臣九歳失怙長食元禄爲
何真参佐廣城賊一門妻子五人殞命臣母
賊拘㽞
幸遇聖朝維新狗䑕血鉄膏鑕臣母淂以生還羝烏再効
臣雖九死其何能報陛下録臣以民社此臣効命之秋
也而臣俛頋慙恧不敢受命者寔以常事故元瑕釁已深
臣今年四十有九而臣母八十有一矣陛下誠孝治天下
仁懐逺人憐西日之短期予北堂之臣母子拭目清
[007-8b]
平謳日月上憐其誠俯從之其時何真部又有南海人
高彬者故為萬户至是行賈走江湖朝命徴為武聀固辭
不受乆之把筆學詩𨼆居課易
論曰祖英同事何真 欵而祖英徵不屈陳情書称
故元而不云偽朝㢤不撓之莭較前此之陳情而更亮
以一矣俯其志以孝示天下㢤而彬課易知興衰淂
失之故矣
[007-9a]
蔡子英
蔡子英永寕人元末嘗舉進士擴廓丞相開府河南辟𠫵
軍事累荐遷行省𠫵政猶不離丞相幕從定西為我兵所
敗與丞相失单跳関中轉入南山乆之為人所
捕詣
京師渡江一夕脱去變姓名関中為人賃㫪時即求元遺
臣急復迹得之械湯將軍和長揖不拜湯將軍怒抑使屈
滕㘴不屈火灼其且盡嫚罵自若子英有妻流洛陽道
中求見子英子英叱不頋曰吾故無妻已逮至京太祖令
置外舎沐欲官之子英退而因舎人上書曰皇帝恢廓宏
度曲宥凶國之臣不自死慙皇帝徃者軍敗見收漏命
[007-9b]
又下荊之㤙延及七載重劳吏䘚搜捕自外大化皇帝
不即下司敗使得以巍冠待罪外傳傾否賜新授骨封
死且不朽臣有痼疾迷于心志薬石匪觧惟少本書生
奪志行伍𬨨辱北帥知荐仕底七命躍馬食十有五年
進不能効尺寸陪国家之論退不能畢命枹鼓愧封彊之
臣一遘板蕩靦顔失節皇帝既丕昭武功下有司飭學校
褒予死節風示後世豈以耆俊盈列侍臣為多令亡命俘
鹵玷維新之化㢤皇帝幸哀憐臣母血藁街而以投瘴海
禦魑魅無人之境臣若茹薺書上太祖益重之隂戒舎人
謹事子英亾恙以旦夕問居母令天下謂我有殺義士
[007-10a]
名自是每夜深號不止舎人危之子英曰吾自念故主耳
乃具㧋聞上嘆曰吾何苦一蔡子英彼喋喋泉下訾我㢤
縦出塞追故元主于和林
論曰子英徒自晦耳未尝有𫠦為也以嫚罵之後沐外
舎而欲官之開囯立賢無方大都出此子英𫠦上書婉
折而嚴痼疾迷心一語千載不化若夫縦出塞使追故
主譬之周初善夷齊興居封武庚子殷使帰事之則夷
齊猶以武庚周得封不如採
之為愈也此時和林
未欵子英較啇山差幸以為得依故南我者両未常
屈
[007-10b]
[007-10b]
張昶
張昶宛人以故元户部尚書出使方
真海上我游卒
𫉬之以聞上爱其才傾心任之使𠫵政中書凡軍府亊為
昶裁定者十七上𠋣昶日三接昶故盡心為上摹畫即獨
取上㫖行之或不至関白李善長楊憲與同在中書頋浮
相好昶遂語憲吾故元臣意不能
故君妻子存没不
察憲佯為惻然昶益真乆之聞元主以昶死贈昶官謚
擢用其子昶益愧之遂隂欲弱明以報元詐使人稱上功
徳以及時娱樂劉基曰是欲為趙高也焚其書昶皇惧
不自安意欲中基自固不得間上遣元平章長夀丑的歸
[007-11a]
元昶乃潜附書請反擴廓兵襲金陵憲侯昶病勾得昶手
牘遂𤼵之而𫠦使上書齊翼巖者矯上㫖劾基事亦敗并
昶磔於市
論曰高漸離頗賛荆卿七首千古望見光武未為蕭王
時涕淚枕蓆不兄弟之
而隐忍效命自平王郎後
然後不反兵革與張昶之謨畫裁定有年跡相近成不
成命也景御史之委蛇侍班倘非緋衣之故淂行曺沬
之刼未可知與昶内外分而志莭則一
[007-11b]
楊維禎王/劉子徐大年沈夢麟/滕克㳟王㳟陳亮周玄黄/唐泰王偁汪克
寛趙壎朱右/朱丗廉梁寅趙汸陳謨周/老俞希魯
楊維禎字亷夫淛江㑹稽人通春秋元末署天台尹改錢
清塲塩司歴江西儒學提舉未上㑹兵亂棄官縦㳺山水
間自称鉄道人呉士誠聞其名不
屈撰五論示以成
敗順逆之意囯召脩纂礼樂僅百日疾作作老婦辞
見志上𥬇而遣之還雲間九山行窩疾革猶援筆撰帰全
堂記擲筆曰九華伯潘君招我泊然而逝𫠦著有四書一
貫録五鈴鍵春秋透天関礼
約君子議歴代史龯
正三史綱目冨春人物志諸集数百為文以先秦両漢
[007-12a]
為准扵詩號名家晚年益放逹酒酣耳
令侍兒謌白
雲之詞𠋣鳯琶和之𫠦蔵名画西隣之已露曰彼𫠦好
不俗謝不取或偽為其文淂金曰誠為之矣獨嘉定王
字子常學以自得為主叱亷夫所著為文妖預修元史以
母老乞歸䘚不終水東日記載廉夫正統辯為萬世公論
劉于字恭江西永豊人元曾魯稱于嗜義如飢渇右丞
余闕甚竒之荐授㤗和學正既而曰中原亂將作矣謝官
帰囯徴以病辞再徴至講書称㫖歴考試福建廣東上
欲官之亍伏對曰臣前朝曽應進士舉試南宫不利今幸
逄有道之朝豈不知稍效奔走但大馬齒衰勉強應命終
[007-12b]
大㤙固辞上熟視曰誠老矣盍賦詩見志詩上上悦命
太常賜酒放還山
徐大年浙江淳安人奉詔預脩元史史成命官之大年以
老病辞乞還鄉詔留與宋濓兼脩日暦大年長扵本末義
例識㑹通首尾無衡决之患事畢賜金帛還山又沈夢麟
元末為武康令入明五司閩淛文衡一主㑹試九十三而
卒滕克恭為翰林學士入明一主河南郷試一百餘年而
李咸不就職
王恭字安仲福建長樂人與閩縣周玄鄭定福清林鴻侯
官黄玄王褒唐㤗永福王偁及同邑陳亮高秉號十才子
[007-13a]
㳟自號皆山撨者強起預修永樂大典王偁戯之子無以
㑹稽章耒耶㳟謝曰山中斧柯幸自無恙大典成試詩
髙第授翰林典籍不就廬陵觧縉稱之以為朝陽之鳯云
十人中亮字景明奉召謝曰唐尭在上下有箕頴𠕅召不
起因作讀陳摶詩以見志搆小楼曰楮玉充四方名書𦘕
其中預九老社詩有陶孟風鴻字子羽每護其党曰此自
我家詩歴膳部中定字益宣善擊劍工篆𨽻嘗為陳友
㝎記室帰朝仕國子𦔳教褒字中羙預髙廟寔録及永楽
大典歴漢府紀善而秉字彦恢後改名廷礼淹慱工書𦘕
事親孝𫠦選唐詩品彚唐詩正声具有倫鋻與二玄泰偁
[007-13b]
俱不仕
汪克寛字仲祁門人元郷荐著春秋經傳附録纂䟽易有程
朱傳音義考詩有集傳音義会通禮有禮經逸綱目有凡
例考異學者称環谷先生預脩元史成有㫖禄仕力辞不受
又同脩元史趙壎朱右朱丗廉咸不受官放歸
梁寅字孟敬江西新喻人元郷薦貫穿五經丗稱石門先生
又稱梁五隠居教授著周易𠫵議詩書演義周礼考註
春秋考義漢唐以耒君臣事畧元史莭要國初徴考禮制
成不受職引病或有入官就寅請教曰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
趙汸字子常直休寕人元末不事制舉就學扵九江黄
[007-14a]
椘望淂聞易春秋疑義專求放心時沍南大亂輔汪同
以兵保郷里尝論用兵不能據天下大𫝑以定攻守之冝
不求智勇任將帥而使臺省貴人郡縣俗吏共持軍旅之
為
中时弊丙申太祖克定郡邑汸寓柯山屡徴不
継以議礼召復辞預修元史竣事請帰卒汸扵春秋謂左
杜主史釋經而不知筆削本旨公榖知求筆削之㫖而不
考魯史舊章俱不能無弊廼離經析意分為八𩔗辨而釋
之名春秋屬辞以著聖人取義之要作春秋習傳十五
以明聖人世之志著左氏傳
註十卷師説三卷以為
學者求端用力之階其於易作序訃圖説及
文開端
[007-14b]
乹坤屯三卦称東山先生
陳謨字一徳江西太和人囯徴議礼屡
聘為江廣試
官宋濓䓁交荐為囯子師不受職病帰著有書㑹通詩
演䟽及海枽集世称海桑先生又吳人周南老議郊祀
礼放歸
俞希魯元茂才厯永康令明初徴問政教之要以瞶辭帰
𫠦著有聼雨集
論曰徃徃以庶人徃役之義入𠫵議礼考文之職
頋難以北面屈之九人中亷夫之學更大以五論諭平
江成敗順逆之故老婦有詞白雲有帰全有記樂天
[007-15a]
知命出䖏較然可為合道者矣時東山先生之致知未
審与王新建同異然其論時弊恰中專永放心或亦不
誣劉子之知㡬謝官徐大年之長于本末王㳟之斧柯
無恙汪克寛之環谷著書梁寅之隐居教授皆著述巨
手而中懐不降不辱之義非但以丘壑自了者至扵陳
謨稱海枽先生則明以感運為名而不犯時忌始知明
識字不以茟墨枉人希魯以瞶辭暗扵擇君矣寕聵㦲
[007-15b]
宣岊曽道源
宣岊字彦昭淛江浦江人元未判平陽𫠦需家致之有儒
生者𫉬直其訟盡菜一本獻之謝曰領子意矣菜不敢
受也改判温州總府賊破城
縳欲殺之民争為乞命
淂免帰卧孫并山囯初召起官之辞疾不受已為姻家𫠦
連逮獄死
魯道源名渊以字行淛江淳安人元進士丞華亭以乱棄
官與刘基善同基乹象湖中基荐召赴金陵辞不受爵
太祖怒命與数人並擢草庭中諸就道源寕暴烮日中
不假太祖使人探知之曰
遣之去貧不䏻朝夕訓塾
[007-16a]
終其身
論日彦昭道源寕罪辱以死曰非吾家菜也曰是他
家草也
[007-16b]
葉顒葉儀葉兊金信呉海杜瓊楊恒徐舫周良卿林
清
葉顒呉縣人以㳺學与耿炳文善為元和靖書院山長
後炳文貴鎮長興顒避乱徃依之炳文欲荐試用辞曰時
去勢違徒辱耳䘚不出
葉儀字景翰浙金華人初城下召為五經師以老病辞
隐居養親𫠦著有羣經指要讀詩記學庸彂漸栢軒集世
称純孝先生呉沉尝云儀理明識精一介不苟
葉兌字良仲浙寕海人通經濟精天文地理
筮之學
以布衣献䇿太平有一綱三目䇿上竒其言
留用
[007-17a]
之固辭上不强賜金幣帰里
金信浙蘭溪人初以茂才舉不應隐金華之
㳺洞以
詩自娯學者称為漫吟先生其友朱辰詩文與篆籕皆
典古辟郡掌故命書符印不受職帰
呉海字朝宗福建閩縣人以學行稱元末絶意仕進貢師
泰軰咸嚴重之初部使者荐于朝力辭不就尝摭古人
盛徳事名曰夲命録謂培其夲而司命無權也又著書謂
楊墨佛老為六之賊管啇申韓為議道之賊遺事外傳
為史氏之賊支言蔓説為文章之賊統名書禍以尼山為
學者𫠦歸自魯齊
[007-17b]
杜瓊直𨽻呉人父名玉終身不言玉也嘗刲股愈母病洪
武中下詔求賢瓊辞不就學者称東原先生䘚里人謚
渊孝
楊恒字夲浙江諸暨人風采俊爽以倡道為己任
就浦江鄭氏家法州牧栾鳯聘為學師不就鳯不淂已
令閭右子弟即其家問道兼與論酌時冝御史唐鐸辟不
起與宋濓友善欲荐預史局聞不受州縣辟乃止
徐舫字方舟浙江桐廬人戴黄冠披白鹿裘高獨是兼
毬劍工詩
行省𠫵政蘓天爵欲荐之匿去宛𨹧故人
羅氏率五百指来避兵衣食之病為祷藥死為殮殯与
[007-18a]
青田劉基友善基与葉琛䓁奉㫖應召𬨨桐庐舫野服揖
基于江上基欲引之同出𥬇而不荅語侵基遂匿不見
自稱滄江散人
周良卿建康人素有徳行世三老
初大䝉礼遇不受
官帰隐
林清前元侍林誌子也元末不仕入明變易姓名匿呉
之某寺郡守甲偶審册即寺見而異之以册分號八適用
八音字令為詩清應声曰金紫何曾一掛懐石田茅屋自
天開絲竿釣月江頭住竹杖挑雲嶺上来匏寔早收栽薬
圃土花春長讀書臺革餘一㸃浮雲意木茟題詩酒杯
[007-18b]
郡守歎服且嘉其艱貞移日物色之已脱屣去矣
論曰顒不愧元山長儀奍親為五大義苐一兊身隐
而文見矣信應辰海瓊恒皆不應徴召頋絶不作王賔
韓奕䓁貧賤驕人習氣舫楽散人良卿附三老清僧
寮此十一人學行醇羙盛世羽儀㦲太祖巖光論大不
賞其隐綸乃各令自遂其志國作人之法以変用之
如此
[007-19a]
[007-20a]
髙明見心李徴臣
高明字則誠永嘉人登元至正四年進士歴慶元路推官
以文行稱方國真作亂避鄞之櫟里以詞曲自娛因劉後
村有死後是非誰淂滿村聼唱蔡中
之句遂填詞琵
琶劇夲以𫠦善王四既顕棄其妻贅于太師不花家作此
以諷琵琶字頭為王四元人呼牛為不花故託之牛太師
云太祖嘗遣使徴明明稱心恙不就使者命上曰朕聞
其名苦明無福亦不强明䘚後有以其填詞進上曰五
四書如五穀民間不可少此劇比珍羞冨貴家亦冝留覧
以義在忠孝也明以百劇云
[007-20b]
見心夲名天渊
詩文仕前元為學士元亾
去度為
僧髯長尺許不薙上召見異之曰削髪除煩惱㽞表丈
夫上弗罪
李徴臣揚州人前元歴官翰林待詔洪武中不肯屈家属
盡累死戍徴臣寕夏永樂有丁學士為上寵重問誰䔍
學以徴臣對上召徴臣至京且官之曰徵臣于洪武時不
受官今日義安淂受官願還行伍上憐之遣還家對曰
徵臣乆無家願依吳中故人盛景華遂放去景華遣其子
弟學乆之語景華行與子訣矣何以䖏我景華請殯之
先人冢旁怫曰殯以歸之也吾何歸景華曰請𦵏之先人
[007-21a]
塜旁曰是矣握手逝
論曰高明心恙天淵髪除徴臣篤學明無戊申前元以
三人躋華簮奕世矣而獨以其傲張有明之寛仁
[007-21b]
[007-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