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d0007 東都事略-宋-王稱 (WYG)


[1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都事略卷一百十四  宋 王 稱 撰
  儒學傳九十七
李覯字泰伯旴江人也以文章知名通經術四方從學
者常數百人素不喜孟子以為孔子尊王孟子教諸侯
為王嘗試制科六論不得其一曰吾書未嘗不讀必孟
子注疏也擲筆而出人為檢視之果然終不中第泰伯
有富國彊兵之學著禮論易論明堂書行於世以海門
[114-1b]
簿召赴太學說書以卒其所為文十七卷號退居類藁
嘗自述曰天將壽我與所為固未足也不然斯亦足以
藉手見古人矣時以其言為然
蘇洵字明允睂州睂山人也數舉進士賢良不中當至
和嘉祐間與其二子軾轍至京師歐陽脩得洵書二十
篇大愛其文辭以為賈誼劉向不過也以其書獻諸朝
公卿士大夫爭𫝊之其二子同舉進士又同登制科一
日父子𨼆然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天下一時學
[114-2a]
者皆尊其賢學其文以為師法以其父子俱知名號為
老蘇脩既上其書得召試而洵不就除試挍書郎是時
王安石名始盛歐陽脩勸洵與之游而安石亦願交於
洵洵曰吾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天下患乃
作辨姦一篇其文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
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人
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疎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
者孰與天地隂陽之事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
[114-2b]
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見王衍曰誤天
下蒼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陽見盧杞曰此人得志吾子
孫無遺類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見者以吾觀之王
衍之為人容貎言語固有欺世而盜名者然不忮不求
與物浮沉使晉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千百何從而亂
天下乎盧杞之姦固足以敗國而不學無文容貌不足
以動人言語不足以眩世非徳宗之鄙暗亦何從而用
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
[114-3a]
誦孔老之言身履夷齊之行収召好名之士不得志
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以為顔淵孟軻復出而
隂賊險很與人異趣是王衍盧杞合而為一人也其禍
豈可勝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澣此人之至情
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譚
詩書此豈其情哉凡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姦慝豎
刁易牙開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濟其未形之患雖有
願治之主好賢之相猶舉而用之則其為天下患必然
[114-3b]
而無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孫子曰善用兵者無赫赫
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
歎孰知禍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
言之名悲夫後十年而安石用事其言乃信洵既命以
官會太常脩纂建隆以來禮書乃以為文安簿與項城
令姚闢同脩太常因革禮仁宗山陵事從其厚公私騷
然洵言於韓琦曰昔華元厚𦵏其君君子以為不臣與
其取厚𦵏之名曷若建薄𦵏之議上以遂先帝恭儉
[114-4a]
之徳下以紓百姓目前之患内以解華元不臣之議琦
謝之為省其過甚者禮書既成未報而洵卒年五十八
英宗聞而哀之特贈光禄寺丞有文集二十卷諡法三
卷洵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汨而不明者諸儒以附
會之說亂之也去之則聖人之㫖見矣作易傳書未成
而卒
王囘字深父福州侯官人也惇行孝友質直平恕造次
必稽孔孟所為而不為小㢘曲謹以求名譽於世嘗舉
[114-4b]
進士中第為衛真簿於事有所不合稱病自免乆之不
肯仕在廷多薦之者命知南頓縣會卒年四十二有文
集二十卷回經術粹深王安石曾鞏與為深交而當時
時之士亦以為雖漢之儒林不能過也
周敦頤字茂叔舂陵人也初名惇實始以䕃為將作監
主簿調南安軍司理參軍南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欲
深治之敦頤爭不勝投其告身以去曰如此尚可仕乎
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轉運使感悟囚卒不死後為通
[114-5a]
判永州用吕公著薦擢廣南東路轉運判官移提㸃刑
獄以病求知南康軍病且劇上南康印分司南京敦頥
酷愛廬阜買田其旁築室以居號曰濂溪卒年五十七
敦頥倡明道學程珦嘗與為友珦之二子顥頥聞敦頥
論道遂厭科舉之業慨然有求道之志敦頥嘗著通書
行于世子燾為寳文閣待制
張載字子厚長安人也學古力行篤志好禮為關中士
人所宗世所謂横渠先生者也少時喜談兵年十八以
[114-5b]
書謁范仲淹仲淹責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學何事於
兵因勸學中庸載感其言益竆六經至釋老書無不讀
與程顥程頥講學舉進士為祁州司法參軍雲巖令呂
公著言載與弟戩有古學神宗召見問以治道對曰為
政不以三代為法者終茍道也除崇文檢書它日見王
安石問以新政所安荅曰公與人為善則人將以善歸
公如教玉人琢玉則有不受命者矣以疾求去遂築室
南山下敝衣疏食専精治學其大意以為知人而不知
[114-6a]
天為賢人而不為聖人自秦漢以降學者之大敝也故
其學尊禮貴徳安命樂天時有以為難者載持其論不
變也從其學者皆備弟子之禮其家昬喪葬祭率用先
王之意略以今禮行之召還同知太常禮院議禮於有
司又不合復以疾請歸道病卒其門人欲諡為明誠中
子以諡議質諸程顥顥以問司馬光光以書復顥曰子
厚平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復三代之禮者也郊特牲
曰古者生無爵死無諡爵謂大夫以上也檀弓記禮所
[114-6b]
由失以謂士之有誄自縣賁父始子厚官比諸侯之大
夫則宜諡矣然曾子問曰賤不誄貴㓜不誄長禮也唯
天子稱天以誄之諸侯相誄猶為非禮况弟子而誄其
師乎孔子之沒哀公誄之不聞弟子復為之諡也今諸
君欲諡子厚而不合於古禮非子厚之志與其以陳文
範陶靖節王文中子孟貞曜為比其尊之也曷若以孔
子為比乎惟伯淳折衷之載著正蒙一書行于世弟戩
戩字天祺少孤質性莊重舉進士為閿郷簿知金堂縣
[114-7a]
誠心愛人既去而人思之熈寜初以太常博士召為監
察御史裏行毎進對必陳古道務引大體不舉苛細上
疏論王安石變法非是乞罷條例司及追還提舉常平
使者不報并劾曾公亮陳升之趙抃依違不能捄正及
韓絳代升之領條例司戩上言絳左右徇從安石與為
死黨遂參政柄李定邪諂自幕官擢臺職陛下惟安石是
信今輔以絳之詭隨臺臣又得李定之比繼續其來芽
蘖漸盛臣豈敢愛死而不言哉又言吕惠卿刻薄辯給假
[114-7b]
經術以文飾姦言附會安石惑誤聖聽不宜勸講君側
章數十上最後言今大惡未去横斂未除不正之司尚
存無名之使方擾臣自今更不敢赴臺供職又詣巾書
爭之聲色甚厲曾公亮俛首不荅王安石以扇掩靣而
笑戩曰戩之狂直宜為參政所笑然天下之人笑參政
者亦不少矣遂稱疾家居待罪出知公安縣監鳯翔府
司竹監卒年四十七
程顥字伯淳西洛人也父珦大中大夫顥舉進士為鄠
[114-8a]
縣簿又調上元簿晉城令吕公著為御史中丞薦為監
察御史裏行前後進説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賢育
才為先神宗嘗使推擇人材顥所薦十數人而以張
載與其弟頥為首嘗言人主當防未萌之欲神宗拱手
曰當為卿戒之時王安石日益信用顥毎進見必陳君
道以至誠仁愛為本未嘗及功利安石寖行其説顥意
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數月之間章數十上尤極論者輔
臣不同心小臣與大計公論不行青苗取息諸路提舉
[114-8b]
官多非其人京東轉運司剥民希寵興利之臣日進尚
徳之風寖衰凡十餘事以言不行求去除京西提㸃刑
獄復上章請罷改僉判鎮寜軍監西京路河竹木務知
扶溝縣坐囹圄囚逸鄰邑者罷監汝州酒稅哲宗立召為
大宗正丞未行而卒年五十二始顥從周敦頥論學故
其言曰道之不明異端害之也古之害近而易知今之
害深而難辨昔之惑人也承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
高明自謂之窮神知化而不足以開物成務名為無不
[114-9a]
周徧而其實乖於倫理雖於窮深極微而不可以入堯
舜之道天下之學非淺陋固滯則必入於此自道之不
明也邪誕怪異之說競起塗生民之耳目溺天下於汚
濁雖髙才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是皆正
路之蓁蕪聖門之蔽塞闢之而後可以入道神宗嘗問
顥曰王安石何如人也顥曰安石博學多聞則有之守
約則未也又問是聖人否顥曰詩稱周公公孫碩膚赤
舄几几聖人蓋如此安石剛褊自任聖人豈然哉顥有
[114-9b]
經濟之術不幸早死太師文彦博表其墓曰明道先生
云弟頤
頥字正叔以經術為諸儒倡四方從之游者甚衆哲宗
即位司馬光吕公著上其行義于朝授汝州團練推官
西京國子監教授頥力辭又以為校書郎召至京師除
崇政殿説書頥上疏曰帝王之學大略謂習與智長化
與心成今士大夫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徳端方之
士與之處使薫陶成性以陛下春秋之富雖睿聖得於
[114-10a]
天稟而輔飬之道不可不至大率一日之中接賢士大
夫之時多親寺人宫女之時少則自然徳器成就乞擇
賢士入侍勸講凡左右扶持嬪御内臣並選四十以上
厚重小心者侈麗之物不接於目淺俗之言不入於耳
嵗月積乆必能飬成聖徳又謂經筵臣僚侍者皆坐講
者獨立於禮未安乞令坐講見主上重道之心頥在經
筵以師道自居毎侍講色甚莊繼以諷諫頥聞哲宗在
宫中盥而避蟻因講罷請曰有是乎哲宗曰然誠恐傷之
[114-10b]
耳頥曰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神宗未除喪
冬至百官表賀頥上疏以謂節序變遷時思方切恐失
居喪之禮無以風化天下乞改賀為慰故事盛暑罷講
至中秋復講頥奏朝廷置勸講之官輔導人主豈可闊
疎如此今講讀官五員皆兼要職獨臣不領他官近復
差脩國子監太學條例是乃無一人專職輔導者一日
頥赴講會哲宗瘡疹不坐已累日頥退詣宰臣問曰上
不御殿知否曰不知頥曰上疾而宰相不知可為寒心
[114-11a]
翌日宰相以頥言奏遂詣問疾於是左諫議大夫孔文仲
言頥以為騰口間亂遂罷職監西京國子監父喪服除
尋以直祕閣判西京國子監主管崇福宫紹聖中黨論
興頥坐追官涪州安置元符末放還崇寜初復判西京
國子監屛居伊闕山數年卒年七十五學者尊之稱為
伊川先生其門人游酢謝良佐吕大臨楊時皆著名于
世有易傳六卷文集二十卷諸經解説未成編者附于

[114-11b]
臣稱曰中庸之書孔氏之心學也自孟軻死不得其𫝊
焉宋興洪儒間出以經術名世者蓋多矣至二程氏乃
始推原正心誠意之㫖以續千古之絶學其有功於聖
人之道者耶使學者能探賾索隱以窺其奥斯盡善矣
而迺不求其本而循其末言性理則蕩而為浮虗慕誠
敬則流而為矯偽聖人心學之妙豈有是哉今之學者
欲探程氏之秘而求所謂正心誠意者當以是而思之
顔復字長道先師兖公四十八世孫也父太初字醇之
[114-12a]
為東魯名儒嘗為國子監直講出為臨晉簿最後掌南
京學以卒年四十餘嘉祐中訪有道之士京東部使者
以復應詔命為校書郎知永康縣召拜國子監直講乆
之擢太常博士言士民禮樂不立請降彞制又乞詔禮
官攷正祀典遷吏部員外郎孔宗翰乞尊奉孔子祠復
因上五議一曰專其祠饗二曰優其田禄三曰復其廟
幹四曰司其法則五曰訓其子孫朝廷多從之元祐中
為起居郎兼侍講請擇經行之儒補諸縣教官處士于
[114-12b]
學攷其志業不由教官保任不得與貢舉升太學召試
中書舍人兼權國子祭酒言太學諸生有誘進之法獨
教官未嘗旌别似非嚴師勸士之道以天章閣待制充
國子祭酒卒年五十七子岐
龔原字深父處州遂昌人也舉進士調潁州司法參軍
神宗朝為國子監直講哲宗即位為國子監丞遷太常
博士會議秦悼王之後應襲封者原曰禮立嫡長而襲
以嫡尊正統也今秦王嫡絶立庶自合禮令議夏至親
[114-13a]
祀北郊原曰合祭非禮也願罷合祭改徐王府記室加
祕閣校理出為兩浙轉運判官紹聖初召為國子司業
遷祕書少監改起居舍人權中書舍人以集賢殿脩撰
知潤州徽宗即位入為祕書監兼侍講遷給事中初哲
宗崩大臣引開寳故事謂上當服齊衰朞原上疏言三
年之喪自天子至於庶人一也出知南康軍改壽州掦
州召為工部侍郎移兵部除寳文閣待制知廬州陳瓘
彈蔡京原坐與瓘友善落職和州居住起知亳州命下
[114-13b]
而卒年六十七始原力學以經術尊敬王安石始終不
易也有文集七十卷易傳春秋解論語孟子解各十卷
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陽人也兄醇與酢俱以文行知名
酢初受業于程顥顥知扶溝縣以道學為已任酢為掌
其事由是問學益進又事程頥頥器之舉進士為蕭山
尉除博士僉判泉州召為監察御史尋知河州又知濮
陽軍歴舒濠二州卒年七十一有中庸義易説二南義
語孟新解各一卷文集一卷
[114-14a]
王當字子思眉州眉山人也㓜好學不治章句博覽古
今所取惟王佐大略常謂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隂陽鎮
撫四夷親附百姓皆出於一道其言之雖大其行之甚
易嘗舉進士不中退居田野間歎曰士之居世茍不見
其用必見其言遂著春秋列國名臣傳五十卷人競傳
之元祐中蘇轍以賢良方正薦之廷對慷慨不避權貴
䇿入四等調龍遊尉蔡京知成都府舉為學官當不就
其後京相而當不復仕矣卒年七十二當於經學尤䆳
[114-14b]
易與春秋皆為之𫝊得聖人之㫖居多又有經㫖兩卷
史論十二卷兵書十二篇
陳暘字晉之福州人也兄祥道字用之元祐中為太常
博士祕書省正字其學深於禮著禮書一百五十卷又有
詩書解傳於學者暘紹聖中中制舉徽宗即位除太學
博士遷正字祥道既著禮書𤾉亦著樂書貫穿詳備遷太
常丞禮部員外郎時有用京房二變四清論樂者賜曰
五聲十二律樂之正也二變四清樂之蠧也二變以變
[114-15a]
宫為君四清以黄鍾為君事以時作因可變也而君不可
變太簇大吕夾鍾或可分也而黄鍾不可分豈古人所
謂尊無二上之㫖哉遷鴻臚太常少卿擢禮部侍郎以
顯謨閣待制罷提舉洞霄宫卒年六十八有樂書二十
卷禮記解義十卷孟子解義十四卷北郊祀典三十卷
 
 
 
[114-15b]
 
 
 
 
 
 
 
 東都事略卷一百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