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05 宗統編年-清-紀蔭 (master)



宗統編年卷之三十二



諸方略紀


大清天下一統都順天


世祖章皇帝平定天下在位一十八年


甲申順治元年。


冬十月能仁儲和尚開堂國清。儲入台。深入東掖
山。三年迹不出。天台邑宰文可紀。請住國清景德
寺。眾懇開堂。一期全提向上。道大振。辭天台士民
錦帳。曰出家辭親割愛。於深山窮谷中。草衣木食。
是其分也。本不獲已。垂手入廛。草鞋邊己是七花
八裂。那堪應物見形。虗空中加點畫耶。前日機緣。
因風吹火。偶爾成文。初非本意。斯皆諸當道好生
之德。救民水火。豈山野區區之所能也。


乙酉二年。


閏六月初四日。金陵千華寂光三昧律師寂。戒弟
子雲居晦山戒顯撰次行實。


八月二十日鎮江焦山宏椉問石和尚寂。


丙戌三年。


雲門石雨方和尚住皐亭佛日。


五月初六日。雲居觀衡顓愚大師寂。衡號傘居。徧
[032-0303b]
參雲棲紫栢雪浪諸尊宿。結茅華頂。一夕踏月經
行。忽然徹悟。入粵參曹溪清大師。機緣甚愜。清書
偈囑之。殿元劉孝則給諫熊青嶼。請住雲居。明月
堂成。委印首座領眾說法。命舟南下金陵。開法紫
竹林。日與元白尊宿。提唱綱宗。鉗錘來學。順治初
年。豫王欽風。命宗伯王鐸迎請說法。以病固却。翛
然坐逝。傾城士女。持香頂禮。酷暑。越三晝夜。顏色
如生。


秋木陳忞和尚退天童入五磊請費隱容和尚補住
九月十六日無錫華藏宏證大樹和尚寂。證無錫
朱氏子。髫年學佛。謁三峯藏和尚。力參六載。迥無
入處。一日。目前壁立。白光照耀。忽如胸脊迸裂俯
見背後牀帷之物。叢林咸稱為破背比邱。後隨藏
往婁江慧壽。七晝夜目不交睫。忽憶世尊不說說。
迦葉不聞聞。頓爾開解。閱四載。獲付衣拂。繼住三
峯。上堂。喝一喝曰。此一喝。用在機先立命中。電揮
雲路。用在當機劒刃上。雷送禹門。用在定盤星子
時。眇忽合度。用在紅爐烈𦦨處。大器鍛成。雖然。且
道者一喝。畢竟從何而出。甞示眾曰。夫為宗師者。
須具佛祖爪牙。衲僧巴鼻。握杓柄於手中。出一頭
於天外。有時大機大用。讓主驗賓。有時踞地隱身。
自成不顧。乃至殺活縱奪。舒卷抑揚。互換各成。藏
頭露尾。若能全備如上眾體之妙。方可出世為人。
解粘去縛。以至辨魔異於言前。驗龍蛇於棒下。原
[032-0303c]
是伊尋常手脚。本分草料。又何有奇特哉。僧問如
何是為人底句。證曰。綠玉遶峯千箇竹。蒼鱗滿壑
萬株松。歷住名剎。晚居華藏祖席。寺從密菴伊菴
塗毒之後。宗暍不聞。至證法席鼎新。道風遐播。塔
全身於三峰。


冬京口夾山本豫林皐和尚寂。豫晚號晦夫。崑山
陳氏子。十九。脫白於姑蘇堯峯。誦金剛般若應無
所住而生其心有省。初參博山來。次謁天童悟。後
參罄山修。付法。歷主武林寶巖。姑蘇堯峯。京口竹
林。雖日雜傭作。不間操匕箸。不倚重外護。舉足為
匡徒者法。上堂。若論此事。心不可求。智不可學。揑
斷百匝千重。於中下機。一時颺却。突出孤危。方教
峻峭。都盧収拾將來。非心非色。非如非異。要用即
用。要舍即舍。要行即行。要藏即藏。擬思一毫地。便
落生死關頭。到者裏作麼生相救得。復曰。五蘊山
頭自在身。了然物物應天真。頓教直下無思議。玄
要全分見本人。卓拄杖一喝。預計逝日。說偈辭眾
而寂。著有宗門誠範四卷。并語錄行世。


丁亥四年。


正月八日佛日明方石雨和尚寂。入閩部院。遣官
致幣。請主雪峯芝山兩剎。方堅辭不就。時東南風
雲未息。忽語眾曰。境界如此。不若歸去好。眾莫之
覺也。初三日。撾鼓上堂。人人藤斗笠。箇箇水雲包。
出門踏著草。途路更迢遙。到這裏。不倒斷得一回。
[032-0304a]
直饒說箇回途得妙。就路還家。便是千里萬里。良
久云。只因你不能向異類中行。且道異類又如何
行。乃握指云。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為甚
麼七不道。參。首座驚問其故。我來日要上龍門。座
曰。和尚幾時回。方曰。初八九便來。初七日。至龍門
晚示微疾。次蚤命湯沐浴。囑托後事畢。端坐不語。
諸門人問和尚還有分付也無。方曰。更有甚麼分
付。適寄浮法師問疾。方一見微笑而逝。越九日。封
龕顏貌如生。奉安丈室。忽山兵麇至。欲燬龍門。見
方龕儼然。不忍與寺俱焚。舁而出之。百夫震虓。力
莫能舉。由是羣相驚異。寺賴以存。二月。門人依法
茶毗。牙齒數珠不壞。頂骨糝五色舍利。弟子收餘
骼。及諸不壞者。建塔前山。󰢍於金龜巖。


天界盛和尚應太平請因事下獄事白主棲霞道
盛字覺浪。號杖人。閩浦張氏子。生而頴異。幼習舉
子業。年十九。因祖坐亡。遂發心出家。偶於街次。聞
墮猫聲有省。決志棄家剃染。閱高峯枕子語。有所
證。復於倒剎竿句起疑。迷悶成病。乃取古人未悟
既悟因緣。反復參勘。勘至百丈再參語。不覺囅然
曰。昔馬駒亦復踏殺天下人也。一日見壽昌頌臨
濟三頓棒頭開正眼。何曾傳得祖師心語。大呌曰。
此時尚有若而人乎。我當往師之。始出嶺之董巖。
從博山來和尚受具。問從上佛祖行履。不契。辭往
壽昌。道經書林。見東苑鏡和尚。言下投機。遂折節
[032-0304b]
過冬。一病瀕死。鏡親調藥療之。有間鏡究其生平
參悟。及五家堂奧之旨。大驚曰。不期子深入此秘
密法門。吾宗慧命。囑子流布去也。因付源流法偈。
盛拜受。遂隨鏡禮壽昌經和尚。重加參證。經頷之
自是荷擔大法。當仁不讓。一時金陵焦弱侯周海
門曾金簡諸公。皆師事焉。迨經示寂。辭東苑鏡歸
省覲。時年方三十。曹能始諸公。請於興化開堂。期
畢復上博山。與來和尚問答。雷轟電掣。來奇之。東
苑博山雨和尚。一時相繼入滅。盛痛有風穴深憂
之感。乃一杖復入閩南。海內鉅公名士。肩摩問道。
蘄州荊王。豫章建安。皆延說法內庭。盛自天界應
太平請。會嫉盛者。以原道論下盛獄。盛不辯。居圜
中一載。著金剛經以自見。陳太宰旻昭遣人省盛
索偈。盛書問余何事棲碧山詩遣之。事白。金陵諸
公請主棲霞。盛欣然有逸老計。


五磊忞和尚移住台州廣潤。


雲門禮和尚住揚州天甯禮自石梁毗尼。盂城地
藏兩處結制。英靈禪衲。從之如雲。省悟者眾。住天
甯豁堂嵒為第一座。巨渤恒剖玉璞為西堂。江淮
之間。法道大振。眾至七千。


國清却田國清有塗田二千畝。流入健跳軍戶。四
十年矣。當道按籍為開復。住山儲和尚曰。我法以
慈濟為心。一切自宜付之無諍。稍留難。便非道人
行履。力却之。知事請曰。田畝二千。歲除糧差雜用
[032-0304c]
外。合得米千石。以之裕眾。不亦可乎。儲曰。二千畝
業。固重也。抑天下千駟。莘野耕夫等於一介。林下
人取辦鋤頭鈯斧。葢亦審之素矣。曰此千年常住。
不可以我一人高尚。遂廢其業。曰必以恢復為心。
何所顧惜。然我法中。無如是事。在昔化行南國。虞
芮卒有閑田。山僧忝持道化。德愧古人。復使你輩
費心力。妨道業耶。抑此中有不忍言之隱。於是卒
謝却之。山翁忞聞之。曰國清真能恢復先業者。記
之布水臺集。


林野奇和尚住東塔。


八月雲門雪嶠信大師寂信春遷雲門。信真率不
羈。詆訶諸方。無當意者。寡耦少徒。一笻孤往。後歸
老徑山。一夕呼茶。飲畢。唱自所書小兒曹。生死路
上好逍遙。皎月清霜曉。喫杯茶。坐脫去了。遂示寂。
覺浪杖人為建塔雙徑。後宏覺忞奉璽書復遷全
身塔於雲門右麓。


戊子五年。


九月瑞光宏徹頂目和尚寂於穹窿草堂。徹說法
凡十一會。居恒穆穆。不輕置可否。至辨異揀魔。驅
耕奪食。單提陷虎一機。同時幾與天童三峯稱鼎
峙。所至人天擁戴。勇退急流。則真不愧天童之孫。
三峯之子。初八日。說偈。喚侍者燒香。泊然而逝。尚
書張有譽銘其塔。


中輿範和尚繼席瑞光。
[032-0305a]


百癡 和尚補住金粟。


冬十月十八日天甯具德禮和尚結制皐亭佛日
制完過顯甯。


已丑六年。


春二月具德禮和尚住靈隱豁堂嵒告山中僧眾
曰。靈隱領袖五山。為自古宗師法窟。今丈室久虗。
惟雲門禮和尚。具大神力。實堪振起。而寺眾有欲
延輩望高大者。惟香谷谹公是嵒言。偕諸檀護削
牘迎請。禮曳杖來。上堂曰。白雪與陽春。無人和得
親。目前千聖眼。月浸五湖氷。以拄杖畫一畫曰。劃
破長天霧。風搖雨後晴。靈隱掀髯只一笑。普門佛
日杖頭生。喝一喝。禪子浩歸。宗風丕振。一再鼎新
寶殿。樓閣堂舍。林立翬飛。巨剎規模。諸山莫並。


三月豁堂嵒和尚開法皐亭顯甯。嵒杭州衛郭氏
子。母王撫嵒。七歲聞鄰人歌舌頭能有幾時肥。即
矢不茹腥。十歲父愛溪公。捨入靈隱出家。十五上
天台謁無盡燈和尚。次見古心律師。受沙彌戒。遍
參憨山清達觀可諸尊宿。每以思議不及。言說不
到處。極力參究。至忘寢食。後參三峯藏於淨慈。藏
訶曰。此皆依識解卜度。正為生死根本。以是求禪。
猶北適而南轅也。嵒當下竦然請益。藏彈指一下
曰。吾者裏無逐日長進底禪。乃拈竹篦子話。提撕
七晝夜。至倦劇。放身欲臥。忽聞靜板聲。疑礙撲落。
即呈頌曰。平地不風起波。無端四面滔天。突出南
[032-0305b]
山鼈鼻。驀頭一氣歕乾。藏頷之。天童悟聞而喜曰。
漢月得人之盛。過於老僧。招嵒相見於太白峰。靈
隱耆宿延歸。著破堂集以自見。時豪勢有覘侵飛
來峯卜宅兆者。當事皆左袒之。嵒奮然堅持以大
義。當事直之。峯卒歸寺。橫山一默成和尚。首受三
峯藏和尚記莂。獨高尚不羣。久秘衣珠。晚年始憮
然有懸絲之歎。適僧素如侍側。曰靈隱豁堂每言
三峯化後。世無真師。思報師恩。為法腸熱。必肯遜
志擔荷。即往白嵒。謂三峯家嗣乏繼。師忍視其遂
絕乎。語未竟。嵒惻然動容。遂詣橫山。叩請陞座。成
舉迦葉阿難付授公案。普告人天。降子為孫。事兄
為父。具德禮和尚即請嵒繼席皐亭顯甯。上堂。月
不住空。未免印泥印水。雲無戀峽。有時落二落三。
務使追風良驥。行乎其所不得不行。得水真龍。止
乎其所不得不止。斯則句句截流。不失漚和之利。
機機赴的。全超毒海之源。且道還有具如是手眼
者麼。若無今日快便難逢。


夏六月二十一日國清儲和尚。住蘇州靈巖。儲因
葬父出台。事竣南還。度夏梁溪。將歸天台。門人辨
菴光。念靈巖孤秀。為吳山第一。請儲住靈巖。儲道
韻既高。法言能發古人之秘奧。海內英衲名流。皆
雲集座下。


秋七月二十二日。夫山祥符宏銛慧刃和尚寂。


八月巨渤恒和尚。繼席天甯上堂。一花初放。春光
[032-0305c]
逼塞虗空。五葉分枝。瑞氣宣流大地。其始也。混萬
別於大同。何彼何此。其次也裂真源於千派。孰是
孰非。天甯今日於彼此不得處。轟霹靂於晴空。就
是非交結時。飛電光於掌上。權施物外。令展先天。
言鋒藏八面之威。機辯伏千鈞之弩。直得山崩海
竭。佛祖難窺。斗變星移。主賓合拍。在推倒處建立。
誰云至道無難於建立處踏翻。須識大功不宰。衲
僧分上。休話如何。後學初機。好生著眼。恒痛念法
道式微。流弊遍野。思欲鄭重一時。挽迴風化。有捧
香花請陞座者。一應謝絕。


建昌黃龍元謐閴然和尚寂。謐從壽昌經記莂後。
住山二十餘年。養靜自高。並不開堂。道風遐播。


廣潤忞和尚住越州大能仁寺。


庚寅七年。


林野奇和尚補住天童。


費隱容和尚住石門福嚴。


靈巖儲和尚赴台州天甯請。


辨菴光和尚住台州靈石。光長洲金氏子。出家靈
巖。參儲和尚於能仁。得悟。出世靈石。移能仁。


蓮居大真新伊法師寂。嗣紹覺。覺雲棲弟子。結菴
土橋曰蓮居。真依止之。嗣其席。悃樸無文。精戒律。
登壇靜穆。望者意消。居恒禮懺修觀。寒暑不輟。著
唯識論行世。趺坐稱佛號而逝。玉筯垂尺許。本金
聖先兩法主相次繼其席。講淨並不替。其時西谿
[032-0306a]
天竺古德內衡兩法師。皆宏台宗教觀。行業藹著。


辛卯八年江浙大荒靈隱天童諸大禪林盡行散眾


佛滅後二千六百年。


壬辰九年六月飛雪赤地千里


春顯甯嵒和尚補住三峯。


冬古南門和尚補住天童。


冬毅菴英和尚住天台國清寺嗣靈巖儲。


癸巳十年。


甲午十一年。


徑山容和尚輯祖燈嚴統成愚菴盂和尚聞之官
南㵎問和尚靈巖儲和尚解之 發明法門大段。自應公論。至聞
之官。則過矣。故直書之。而是非曲直自見也儲和尚復徑山容和尚書

曰。某頻見諸方聚訟盈庭。紛紜溢路。未甞不寢食
徬徨。撫髀浩歎。葢法門而至今。譬之尫羸久病之
夫。若更投以攻擊之劑。則元氣頓盡。其亡可立而
待。焉能冀其浸昌浸隆乎。此二十年痛心疾首。欲
使天下咸歸無競之風。盡坐柔和之室。吾祖之道。
久而愈光。雖赴湯蹈刃。亦所不辭。承紳士。殷勤致
懇。謂兩家所信諒者。惟某一人。故不自揣。越爼而
治。得邀佛祖之靈。俾法門不致瓦裂。則彼此幸甚。
磬山和尚與靈巖和尚書曰。東震旦土自鼻祖西
來。六傳至大鑑。宗雖列五。派實兩枝。總屬大鑑的
骨兒孫。藥山得悟於馬祖。而仍嗣石頭。太陽寄託
於浮山。而代付投子。兩枝又何嘗非一派也。宗教
[032-0306b]
分河飲水。尚謂泥於文字語言。豈同為的骨兒孫。
幾欲操戈對壘於千古之下。甯不為識者痛哭嗤
笑乎。徑山巖統。有當嚴不嚴之獘。遂開不當嚴而
嚴之釁。天皇天王其說巳久。闕疑成信著書立言
之慎。固應如是。會元以南岳青原。俱稱大鑑第一
世。足見古人之公。而南岳居青原之首。亦豈有人
我生滅心乎。壽昌雲門。真不忝為曹洞中興之祖。
有統系。無統系。而洞宗的旨。敢不尊崇。東苑隱德
深潛。得棲霞而大闡。車溪一段公案。去世不遠。見
聞當有公評。法眼自應洞照也。是是非非。法門關
係。甯免紛爭。獨至藉力有司。世諦流布。此實下䇿。
不得不為洞上諸公扼腕。棲霞顯聖。久係相知。徑
山復同法嫡血。自無坐視之理。昨至吳門。審知專
遣座元往還兩間。周旋微密。在今之世。甯復有秉
為法無私之公。如吾老侄禪師者乎。敬為前佛後
佛。額手稱慶。靈巖與姜伯璜書兩宗角立。老僧與
南㵎和尚。不惜性命。以成彼此之好。何心哉。彼時
即對天界浪兄愚菴三兄曰。雲門法眼歸青原。無
減於南岳。歸南岳何損於青原。吾輩爭之。盡成戲
論。祥符蔭曰。徑山嚴統固有不當嚴而嚴者。然以
十餘年心血。徵求數百年來之散落。纘五燈之緒。
成一家之言。其有係於繼往開來者。何止一綫千
鈞。乃徒以爭論雲門法眼二宗。出自天皇天王之
故。以致世諦流布。付之祖龍。不恤大公。惟封私見
[032-0306c]
擔荷佛祖慧脉者。當如是乎。迄今讀金粟徵修燈
錄之啟。不禁為之痛哭流涕。欷歔累日。若非南㵎
靈巖二老人消此釁端。法門法戰。尚忍言哉。


二隱謐和尚住華亭船子法忍寺。謐嗣林野奇。三
住剡溪獅峯。太史曹爾堪少宗伯曹勳等。俱問道。


乙未十二年。


秋靈巖儲和尚。受古堯封寶雲禪院請。吳中侍御
李模宮詹韓四維。太僕陳濟生等。請儲住古堯封。
喜其巖壑幽𨗉。可以投老。受之。


靈巖原直賦首座出住九峯正覺寺。賦毗陵王氏
子。裂縫掖出家。從儲自夫椒入天台。艱苦力參。深
入閫奧。首眾靈巖。握竹篦鍛煉方來。諸方龍象景
服。儲宏法嬰難無。祖庭內顧憂。賦綱維之力也。寮
中唯草鞋衣鉢而巳。是秋出山。衲子裹糧。靡然從
之。行化江漢。首住九峯。法令森嚴。道大振。


嵩乳密和尚住淮南檀度拈香嗣博山來。


九月二十七日。杭州南㵎理安通問箬菴和尚寂
於吳江應天寺。問吳江俞氏子。參磬山修得法。住
理安。上堂。望剎竿便橫趨而過。猶是不唧𠺕漢。電
影裏穿針。弓絃上走馬。也須是個衲僧始得。匙挑
不上的。如稻麻竹葦。千劄不回的。亦如稻麻竹葦。
截斷天下人舌頭即不問。如何是汝諸人全身獨
脫句。舉拂子曰。漫天網子百千重。是年夏。磬山解
制後。將方丈所有道具。手書分送諸方。乃杖錫出
[032-0307a]
遊。至武康報恩掃塔。晤玉林琇。備托法門細大。預
定行期。於九月二十七日行至吳江。寓應天寺。如
期坐逝。所著有續燈存稿。宏覺忞為之銘塔。靈巖
儲聞訃上堂曰。山僧廿年神契。一面傾心。方期共
樹徽猷。何意中途唱滅。


丙申十三年。


夏三峰豁堂嵒和尚移住杭州南屏淨慈嵒住三
峯。衲子向風。門庭整飭。武林居士葛愚古。世為淨
慈金湯。慨宗鏡塵埋。乃削牘請。嵒以藏和尚建化
之地。不容辭。初夏入寺。久荒之後。蘚棘盈前。嵒任
運自如。未幾三韓周侍郎。問道有契。同諸當事興
修。大殿堂宇。次第改觀。自是南屏名勝。與靈隱同
稱。


秋中峯讀徹蒼雪法師寂。徹滇南人。號南來。與高
松汰如河法師。標賢首宗幟於吳西山支硎之間。
道韻映帶。落木庵主徐元歎波。靈巖退翁儲和尚。
晚年俱相往來。儲住靈巖。每歲二三月間。草花滿
田野。八九月間。白鴈青楓天氣。一竹輿由中峰而
天池。飯於落木。故儲輓辭。有寥寥今古幾知心。慚
愧䖍公與道林之句。虞山毛隱湖居士晉。及宗伯
紅豆蒙叟。皆善徹。徹將寂。以山繭袍及詩文集。屬
晉行世。


憨璞聰和尚。住京都海會寺。聰費費容孫。都門宗
風自此大振。
[032-0307b]


去息溟和尚。住無錫寶安。溟蘇州徐氏子。參靈巖
儲嗣法。


丁酉十四年。


木陳忞和尚再住天童。


冬十月海會憨璞聰和尚。結制萬善殿。先是
上狩南苑。因幸海會。延見聰。奏對稱旨。復召入禁庭。
問佛法大意。乃詔結冬萬善殿。賜明覺禪師號。
上後謂天童忞曰。朕初雖尊崇象教。而未知有宗門
耆舊。知有宗門耆舊。則自憨璞始。憨璞固有造於
祖庭者也。


十月十七日。福州鼓山元賢永覺和尚寂。賢嗣壽
昌經住山三十年。道望孤高。未嘗輕易許可一人。
所著有寤言。補燈。繼燈。禪餘內外集。共八十餘卷
行世。祥符蔭曰。壽昌門下。博山來。黃龍謐。鼓山賢
等。皆敬嚴法道。風韻孤高。住山三二十年。座下甞
數百眾。本色鍵椎。而不輕易許可。噫。古德風規。安
可復見於今日也。


十月二十九日宜興龍池通微萬如和尚寂。


十二月俞昭汾和尚。住廬山西林乾明寺。嗣靈巖
儲。


戊戌十五年。


為霖霈和尚繼住鼓山。霈參永覺賢二十餘年。得
其法。嗣住鼓山。二十餘年。海內瞻依。以為東南一
大法窟。有餐香錄。聖箭堂共古。諸錄行世。
[032-0307c]


報恩玉林琇和尚。應詔至京。以疾聞未幾延見旋
歸山。


上特留首座䒢溪森問答稱 旨。


上因海會聰奏對之後。留心參究。復召玄水杲說法
內庭。乃詔琇。行至天津。以疾聞。
上手札諭之。入見。說法。賜大覺師號。未久乞還山。


夏五月二日高。峯宏聖碩機和尚寂於龍牙。聖兩
主法席。一日忽晦迹遁去。遊楚湘間。弊衲蒙首。世
莫能識。臨行時。以衣二頂。託儲和尚造就一二禪
學。儲代囑峻明諟嗣法。出世龍牙。而聖適掩關興
化。遂迎養於東堂無何。示微疾。值五月之朔。忽曰。
吾行矣。旁僧曰。二日吉。聖喚僧。僧近前。聖隨與一
掌曰。吾為汝再留一日。遲明。整衣鉢。端坐而化。


冬十月。天笠珍和尚。住蘄州。菩提寺。嗣理安問。


南菴依和尚。住淮南報恩。嗣檀度密浪杖人盛曰。
博山先大師。生平勘驗學人。獨於生死性命處著
到。天下英奇。難於搆附。使雪關首座。與嵩公。不自
倔起。幾不盡溺殺於急水灘頭拋竹篙乎。今者依
子。實是英奇衲僧。嵩公實是本色尊宿。一旦英奇
能死心於本色。而本色能授法於英奇。此非師資
之妙合。更自親得博山家法。獨有取於生死性命
之不可欺者乎。所以能使博山之家風復振也。


兀菴源和尚住湖州道場山嗣天童忞。


醒熱粹和尚住延令靈雲嗣靈巖儲。
[032-0308a]


己亥十六年。


願雲顯和尚住洪州雲居顯太倉王氏子。有聲黌
序。裂縫掖出世。參雲門禮於揚州天甯。得法。化行
江漢。住雲居。道大振。


原直賦和尚住南岳福嚴賦自九峯移興國巖頭。
衲子皆趨之。興國三峯藏和尚曾受蕭方伯請。未
赴。住巖頭日。理奯祖廢塔。得四十九粒舍利於匣。
闢再來堂。南岳福嚴請。賦曰。賦住九峯興國諸剎。
皆一期應緣說法。賦昔辭老師於姑蘇大鑑堂下。
言全賦行且汎大江。掃讓祖最勝輪塔。今住南岳。
葢先請命於老和尚者也。到院日。諸山老宿。龐眉
白髮咸迎。歎曰。真讓祖孫也。送三峯藏和尚入傳
法祖堂。


楚奕豫和尚住潭州雲葢。豫生緣岷蜀。初參藏和
尚於三峯。有省。藏寂。依安隱忍一載。丁丑。懷香謁
儲和尚於夫椒藏雲室。歷寒暑二十周。始蒙記莂
辭去。菴於楚黃之芙蓉山。茆茨石室。晨夕嚴持。衲
僧傳誦。不減善公之住福昌時也。越二年。遷雲葢。
緇素聞而手額。僉曰。古佛也。趨歸恐後。豫凝然一
室。復類汾陽。靈巖之道。盛行湘漢。南岳雲葢。時稱
甘露雙垂。


雍虡晟和尚住梁溪寶安嗣靈巖儲古道自持。諸
方重之。


冬十月十五日天童忞和尚奉
[032-0308b]
旨開堂春閏三月。遣右闡教僧法璽。齎勅召忞入京。
進見萬善殿。傳諭免禮。賜坐。慰勞敘譚畢。即諭萬
善愍忠廣濟三處結冬
上時𢹂學士王熈馮溥曹本榮狀元孫承恩徐元文
至方丈問法。時䒢溪森玄水杲憨璞聰皆承
上召對。有三世奏對錄僧紀蔭曰。
帝馭金輪。誕膺天命。智周萬機。道融一貫。虗懷好問。
念切死生。座右大書莫道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
少年人之句。以自警惕。與宗門耆舊。法苑禪學相
見。不令稱臣致拜。從容諮訪。握手溫顏。情逾師友。
因馬蹶而知解頓忘。聞雨聲而得大自在。真承願
而來。不忘靈山付囑者也。


金陵天界道盛覺浪和尚寂盛復住天界。倡修報
恩大藏。一日旦起。禮佛畢。開示大眾。飲茹如常。亭
午取紙筆。書偈曰。萬象指頭明卓異。縱擒不換機
何利。無端拶斷破蒲鞋。翻然直入千峯去。擲筆而
逝。盛坐道場。大小五十餘處。說法四十餘年。著述
甚富。有傳燈正宗行世。


庚子十七年。


四月勅封天童道忞宏覺禪師賜銀印。


五月望宏覺忞和尚歸山。留嗣法本月旅菴本皙
山曉兩和尚。在京開法善果隆安兩剎。
上躬送出北苑門。差臣劉之武送還山。
御書敬佛二大字。及 御畫山水蒲桃各一幅。贈行。
[032-0308c]
并送七寶莊嚴關壯繆。作天童山門護法。忞有師
蕘堂說。及參禪要語等。載北遊集。


靈巖儲和尚辭都諫嚴顥亭沆請住徑山。


秋八月。靈巖儲和尚住虎邱。太傅金息齋之俊侍
御李灌溪模等。以虎邱自隆祖瞎堂松源諸老唱
道後。曠數百年。寂然林壑。以儲宗孫見督。八月十
九入院。衲子至無以容。


冬十月報恩玉林琇和尚再應詔奉
旨開堂結制。制畢。即辭還山。賜大覺普濟禪師金印。
曇應杲和尚住天台國清寺。杲毗陵孫文介公慎
行之猶子。太史放園自式之從弟。裂縫掖投夫山
儲和尚出家。人傳小杲。補住國清。


辛丑十八年。


三月二十九日。福嚴費隱容和尚寂。容入坐道場。
垂四十年。有古德之機用。古浴得舍利二百四十
餘粒。晶熒五色。有大如菽者。晦山顯著有舍利記。
靈巖儲和尚住金粟孤雲鑑和尚寂。緇素延補住。
五月七日。靈巖首座月函潛和尚住古堯封。潛吳
興董氏子。學綜天人之奧。文字奇古。裂縫掖出世。
居靈巖第一座。儲和尚以古堯封高曠。命潛居之。
潛絕近今畦徑。敲石鋤雲。日拈提古人所未到。五
湖俊逸衲子。多裹糧從之。


六月遠菴僼和尚繼住天童。


卑牧謙和尚住虎邱儲遷金粟。命謙主虎邱。厭喧
[032-0309a]
閙。將投杖湘衡。楚鹽緇素。迎歸開山兜率。德氣凝
原。遠近尊為古佛出世。謙生緣廣陵沙氏。脫白射
州。嗣靈巖儲。


南岳原直賦和尚住曹溪寶林祖庭賦住曹溪曰。
某服勤靈巖首座寮三年。今主曹溪法。夫主曹溪
法。號命天下。非我老和尚不可。某當代老和尚領
眾。遂設儲和尚頂相。侍側三日。告眾曰。我寶林第
一座也。一時座下雲湧。


杭州臯亭永慶寺。大珏玉菴法師寂。珏嗣曲水古
德賢法師。為雲棲第三世。


忍菴𤥎法師住龍居永慶嗣玉菴珏。


鐵關能和尚住龍池嗣萬如微。


今上皇帝。


康熙壬寅元年。


二月百愚斯和尚住荊溪善權嗣百丈雪。


檗菴志和尚住海虞三峰志出世後。行杜多行。初
依靈隱禮。後參儲和尚於靈巖。得法後隱澄江興
濟。諸方檀護及法門尊宿。以三峯祖席請。遂入院。
古道涖眾。遠近趨風。


鼓山為霖霈和尚住泉州開元寺。


隆安山曉皙和尚住臯亭山佛日寺。


癸卯二年。


春正月甯波雪竇通雲石奇和尚寂雲太倉徐氏
子。脫白南廣。參悟和尚於金粟。一夜經行。因僧劈
[032-0309b]
面撲破鼻孔有省。後於棒下頓脫疑滯。隨悟赴育
王天童。一十三年。付衣拂。出住靈鷲。遷雪竇。先是
悟和尚記曰。折箸無一雙。狗子無一隻。是你住處。
雪竇為古道場。兵燹之後。徒存巖壑。雲住未久。四
眾趨風。重新法席。人稱為古佛。上堂。當陽一著。獨
露無遮。八面玲瓏。十方軒豁。明眼作證。豈敢囊藏。
直得瓊樓玉殿。百草頭上全彰。千丈報身。瓦礫堆
邊頓見。塵塵爾。剎剎爾。突出無位真人。發明見成
公案。直饒三世諸佛。歷代老古錐到來。個個退身
有分。正當恁麼時如何。水歸大海波濤靜。雲到蒼
悟氣象閑。辛丑返南廣。曰我老矣。當不忘本也。寂
後仍迎龕建塔雪竇。學士史大成撰銘。


山夫 和尚繼住雪竇。


秋八月臯亭山顯甯真詠梵音和尚寂詠仁和白
氏子。初依顯甯澹予垣。未了徹。垣寂。以衣拂託靈
隱禮。令擇器付授。禮住顯甯。詠力參。丙戌冬。同仁
庵義隨禮至高郵。結制地藏。煎藥次。廓然開悟。頓
見臨濟用處。復隨侍禮溫研密諗。透盡法中閫奧。
禮念垣末後遺托。乃以衣拂授之。兼仁菴義。亦曾
親炙垣者。遂并付義住顯甯。而令詠輔佐之。乙未
春。住普甯。村院荒頹。未半載。學侶輻輳。奐然改觀。
時土宼內訌。顯甯幾罹兵燹。四眾堅請詠。詠堅却。
禮和尚謂之曰。叢林有難。忍坐視耶。詠不得巳。移
錫進院。有二虎。朝夕環繞哮吼。一月餘。盜氛不敢
[032-0309c]
近。引去。衲子漸集。虎亦絕迹。八月二十六日。示微
恙。寂前三日。鼻中流出一珠。大如豆。作琥珀色。光
爍四表。泊然坐化。雲居顯曰。詠與仁庵義。後先唱
導。響振松堂。不負靈隱代囑。真臨濟睡虎也。詠最
慈忍。不與人牴牾。得法門大體。而細務必謹。又入
文字三昧。法語精到。超出尋常。手眼出格。諸方重
之。祥符蔭曰。臯亭山。三十里。五叢林。而顯甯最岑
寂。余脫白龍谿。甞行脚至焉。長松疎篁。疑虎聲颯
然而過。入寺。土牆竹筧。淙淙滴寒泉而灑飛霰。時
梵音和尚正住山說法時也。飽食黃虀琖飯而去。
不及登堂一見。至今猶想見此時風景云。


冬檗菴志和尚退三峯祖席館婁江潮音尋住華
山華山支公舊院。吳人士請儲和尚作退居。儲命
志居之。至則振刷林巒。吳中耆舊。如李灌溪模。鄭
桐聲敷教等。皆復從遊問道。東晉風韻。邈然一新。


甲辰三年。


雲居晦山顯和尚住四祖。


彚藻文和尚住台州興化嗣靈巖儲。


延令慶雲濟義仁菴和尚寂。


俍亭挺和尚住雲溪挺仁和徐氏子。俗號逸亭。嗣
愚菴盂。初出世。錢塘令慕天顏。請住河渚雲溪。


乙巳四年。


玉林琇和尚住天目  天岸昇和尚住金粟。


春二月鼎州德山全賦原直和尚寂賦壬寅受荊
[032-0310a]
州護國請。道經桂林。傾城留主風穴寺。過鼎州。竹
帆和尚主德山。曰我久望原和尚也。率眾請住德
山。道大行。二月二日。應供如常。夜三鼓。命取水一
盆。刀一口。一眾驚集賦。拈起刀顧眾曰。學道人一
切處。如當門按一口劍相似。擲刀於水。大喝而逝。
火浴。烈𦦨中。騰起紫今梵相。寶幘抹額。郡當事數
千。環擁震驚。號佛崩角。咸以為周金剛再來云。觀
察陳士本。有德山紀異。建塔德山。曰慧光之塔。


寶雲潛曰。余挈鉢袋從本師浮湘。過潭州黃龍祠。
州父老競言原和尚住燦心日。黃龍神緣夢乞清
淨戒事甚奇。而韶州所行烏絲牋。刻曹溪為虎說
法語。虎領子遠遁。瀟湘天秀。龍虎耀靈。化行江漢。
豈偶然哉。


澄鏡月和尚住蘇西園嗣雪竇雲。


碓菴青和尚住三峰青蘇州朱氏子。英雋絕人。幼
遊講席。棄講參儲和尚於靈巖。從入天台。悟徹大
法於光孝。機敏才洽。首眾靈巖。儲舉住靈巖。辭不
顧。拂衣遨遊江淮間。至[橘-矛+隹]李。鶴洲太守朱葵石。請
出世松陵長慶。移三峯祖席。機用縝密。道譽藹然。
葵雪青和尚住湖州弁山法華寺嗣南屏嵒初補
住三峯。


石葉成和尚住法昌嗣靈巖儲操行清真法語穩
密有古法昌之風。


山菴林和尚住太平釆石乳山普明寺嗣靈巖儲
[032-0310b]
仁山震和尚住天台寶華嗣鄧尉璧法眼清晰堪
紹鄧尉門風。


冬十月西湖愚菴明盂三宜和尚寂盂錢塘丁氏
子。參雲門澄嗣法。歷住顯聖梵受珠明。問法者日
繞萬指。晚築愚菴西湖。閉門奉母。母順世。哭之慟。
目為失明。十月初八日。無疾。忽語侍者曰。三日後
吾行矣。至期眾集。相與語曰。師今尊候甚安。豈得
撒手便行。盂曰。大眾。好看老僧登場一笑。語畢而
逝。嗣法門人俍亭挺曰。師天性峻爽。英邁不羈。每
引端師子政黃牛泉大道以自托。雖屢鋸獅座。往
往負泉石之志。住湖上。携小舟危坐終日。或自為
櫓棹。放之中流。竟夜忘返。客至。見鮮衣怒馬。輒避
去。孤兒乞士。相往還。甚善也。獨喜放生。臨湖築小
池。旦晚携錢米。就漁人買魚。或蛇鳥蚌鱉。至者輒
買。即窘迫。以他物償。全活無算。應機接物。有古雲
門之風。動止諧謔。無非密義。法席遍江左。老並棄
去。獨以愚菴終其身。學者稱愚菴。甞曰。吾耻近世
禪者。高心空腹。不明一經。故勞勞講說。實不得巳。
他人以語言目我。失之矣。


丙午五年。


春正月二十七日揚州天甯濟恒巨渤和尚寂恒
住天甯二十年。敬嚴道法。崇正鋤邪。堅剛不磨之
力。雄峙淮南。浴畢。書偈曰。哆哆啝啝。六十二載。罵
雨訶風。大功不宰。今朝踢倒娑婆。好看出頭天外。
[032-0310c]
擲筆跏趺而逝。


二月退翁儲和尚應湖南撫軍周召南請浮湘視
賦德山後事。


雨南 和尚住江甯靈谷嗣豁堂嵒道風卓冠省
會。


三月十六日四州蘷州海明破山和尚寂明歷主
岊岳。大峨。萬峯。中慶。鳳山。棲靈。祥符。無際。蟠龍。佛
恩。雙桂十剎。宗風遐播。後當蜀變。方便化導。救免
僇殺者甚眾。蘷守夢明授一扇。展讀。其偈曰。屐聲
滑滑響蒼苔。老去尋山一快哉。回首五雲堪一笑。
澹然瀟灑出塵埃。覺即遣候。而明已化去矣。郡守
驚異。刊布行世。


爾愚環和尚住崑山安禪。嗣雪竇雲。在雪竇職庫
司十五年。有楊岐寶壽之風。


夏五月南屏淨慈嵒和尚遽謝院事。命嗣法瑯琊
宗衡繼席。擬退居普甯忽罹無妄。當事檢丈室。經
籍之外。蕭然無一物。咸太息。至江甯下獄。在囹圄
中。隨宜說法。人人感動。雖獄卒囚兇聞開示皆警
發悲悔。佛聲浩浩。一時稱地獄西方。


法鐘覺和尚住常州天甯。嗣太白雪。雪嗣福嚴容。
初住育王。遷琴川維摩。至姑蘇寄笠虎邱山塘。放
小艇古鶴㵎中。作山頂扣舷歌。以見志瀟灑。自得
有政黃牛之風。


一足恩和尚住蘇州瑞光。嗣頂目徹。初住揚州福
[032-0311a]
緣。將退遊匡山。乃住瑞光頗著道譽。


氷鐵宗和尚繼席德山。嗣原直賦。


冬具德禮和尚退靈隱住徑山。靈隱百廢具興。法
席冠天下。功成不居。徑山上乘和尚。躬詣直指堂。
以徑山祖庭。扶衰振敝請禮。慨然應之。


四祖晦山顯和尚繼席靈隱。


支本孝和尚住湘西南臺白雲乘嗣。


諦輝輅和尚住堯峯興福嗣靈隱禮。


南㵎梅谷悅和尚集列祖提綱及臨濟正宗錄嗣
箸菴問。


一樹蔭和尚補住天甯嗣巨渤恒。


雲德寶和尚開法潤州報恩嗣永甯淵報恩古剎
久廢。為戎馬之場。僅餘敗橡佛像而巳。寶居之。以
恢復力任。伉直不狥時流。钁懇誅茆。有古德之風。


丁未六年。


七月蘇州遯村報恩通賢浮石和尚寂。


八月懷海清和尚住語溪北禪寺。嗣洞上紫仙陽。


九月天笠珍和尚住南㵎理安寺。


吼松澄和尚住南禪嗣古鏡符。符嗣龍池微。


塵甡 和尚嗣席靈谷 與雨南 同參。折節承
嗣。任道為眾。法席為南省首推。其後普門 雪亭
 相繼住持。道風不替。祥符蔭曰。南屏嵒荷橫山
將絕之緒。不以名位。介懷其後子孫皆多。折節成
就。任重道法。凡紹隆法脉者。宜知所重矣。
[032-0311b]


冬十月十九日徑山宏禮具德和尚寂於揚州天
甯。禮再應天甯期制之請。欣然至止。衲子雲擁。應
機說法。倍於常時。甫經七日。命設闔山供。是夕劇
談。過夜半方寢。至五鼓興。易新衣履。疾呼侍者。頓
足一下。曰快隨我上方去。先一日。法嗣碩揆志。迎
師過上方說法。故云。侍僧亟至。而巳逝矣。門弟子
以陶龕封函。迎歸靈隱。建塔慧日軒。祥符蔭曰。鄧
山。靈巖。靈隱。海內稱佛法僧三寶。靈隱門庭甲天
下。學眾滿數萬指。不減南宋佛海時。具大方便。有
大慧圓悟不及施之手眼。至沉幾駿發。則又度越
於古雲門。真欬唾𢌞天。揚眉倒日。所謂弄大旂手
者非歟。葢全力不欺。逢緣不借。故能擔荷如來。稱
後勁之竫子也。


豁堂嵒和尚事白還山。


退翁儲和尚退靈巖門人卑牧謙迎至楚鹽兜率
曇應杲首座繼席靈巖。


鎮江常樂寺濟廓無鄰和尚寂靈巖儲嗣。


戊申七年。


多羅惠王悟道受法王三歲愛持棕拂。自幼禮誦
法華。受愍忠寺普潤老宿菩薩大戒。法名靜慈。康
熙七年。年甫十八。詣西山。參天峯清禪師於青塔。
清問如何是殿下佛性義。王云。徧體多是。又問如
何是西來大意。王云。心之所發。師連問如何是大
佛頂。王云所譚是實。又問十二面觀音。那一面是
[032-0311c]
正觀音。王云。行住坐臥。又問千百億化身。那一身
是真佛。王忽然起身端拱而立。又問五千四十八
卷經論。那一卷是真經。王云。無思無慮。又云。普天
之下。那一員是真僧。王云。心佛無二。王以偈呈清
曰。數日前頭非我見。我今觀我遮那身。見聞即我
生之性。我見精微義入神。空性圓明無滅故。我心
六照性空真。空空佛性真為妙。妙處總然分主賓。
一日參清。清問秋蟬夢破三更月。古寺敲殘午夜
鐘。試問見色聞聲。畢竟是誰。王舉起手云。合掌當
胸。清云。秋風開玉殿。夜雨滴金臺。只如玉樓人醉
杏花天。且道得何三昧。方得斯人惺惺不睡。王正
目而視。清云。揚眉瞬目。宏彰大法。王作禮。清云。人
王法王。今日同條。中元日。清問杲日當空。無所不
照。為甚麼不照覆盆之下。王云。逢人且說三分話。
未肯全拋一片心。清深異王之機鋒卓越。乃復徵
云。如何是臨濟宗旨。王以牙箸一卓。復打圓相。清
云。王年十八悟道。即與優波毱多同也。堪繼祖燈。
乃付以源流衣拂。祥符蔭曰。 興朝潢屬。皆尊向
佛乘。俱乘大願力而來者。若 多羅惠王之蚤登
戒品。年十八悟證本有。而機契無礙。則尤超邁僅
見。真示見人王身而說法者矣。故書以為吾道慶。
并以風世焉。


碩揆志和尚補住徑山志鹽城孫氏子。參靈隱首
眾。嗣法住上方禪智寺。毅然自任。刈茅闢土。欲圖
[032-0312a]
恢復徑山虗席。僉謂非志不可。乃遷住。


己酉八年。


春愚山藏和尚住海甯安國寺嗣孤雲鑑。


冬十二月蘇州鄧尉宏璧剖右和尚寂除夕前二
日。將入滅。告眾曰。老僧自受先師之命。住院三十
五年。只是稱性而說。如今年老。不能領眾。且放身
那畔。佛法自有人說。遂辭別道舊。裱散衣鉢。巡視
眾寮。苦切示誨。至深夜歸寢室。歛僧伽黎。行數步
而逝。門人華頂震受遺命編次語錄十二卷行世。


庚戌九年。


秋七月二十日南屏正嵒豁堂和尚寂。嵒歸山後。
將泛三泖。尋船子姓空遺迹。而淨慈嗣法衡以疾
往。眾乃迎嵒還南屏。不入方丈。但下榻香世界。曰
吾不久即辭世矣。何復以南屏荷我肩耶。取歷日
選吉。沐浴端坐書偈擲筆而逝。相國馮溥銘塔。宗
伯龔鼎孳撰道行碑。曰師道風峻上。慧藻泉流。六
坐道場滌凡滋聖。理徹詞腴。染翰會心。無不臻妙。
益都閣學馮公與師最契。欲延之都下。師舉政黃
牛偈句以謝。昔張文定言。黃梅曹溪以下諸尊宿。
皆顏閔一流人。特儒門淡薄。收拾不住。余於豁公
亦云。


晝林運和尚住夫山祥符運山陰祁中丞之子。幼
隨其叔密菴老人季超居士學道有得。從儲和尚
脫白。儲令承嗣密菴。菴嗣愚菴盂。
[032-0312b]


辛亥十年。


秋資福靈機觀和尚住福嚴。


徑山碩揆志和尚遷三峰三峯僧鑒青和尚建法
堂成退院。啟迎儲和尚。儲以志事出無端。不當久
留徑山。居恒謂其剛毅有斷。主法有條。適黃山檗
菴和尚書來有合儲心。遂請志。志住三峯。禪學赴
之。聲鵲起。


山學慧和尚住粵西南院嗣德山賦。


僧鑒青和尚補住支硎華山檗菴志和尚應請住
黃山。儲和尚以青退三峯。命補住。青以舊時聽講
之席。林巒泉壑。有當於心。欣然從之。


冬十一月望日嘉興古南通門牧雲和尚寂門晚
退隱京口之鶴林。不陞座上堂。往來無定迹。示誡
法嗣條約十章。其首章以饑荒洊臻。人情蕭索。稱
和尚者。盈街塞路。苟求餬口。人皆生厭。所施何來
此亦甚不知時節者。凡我會下人。甯去徒眾。煨鐺
過日等語。切中時病。預定逝期。怡然坐脫於吳門
之觀瀆恤廬。塔全身於京口黃鶴山。未幾而塔示
斜側。啟壙茶毗。獲五色舍利無算。有七會語錄嬾
齋別集行世。祥符蔭曰。宗師設化。因時而巳。出處
權宜。無有定法。當天童三峯振與之後。諸方教化
盛行。未免有末流之弊。鶴林門和尚。身矯其偏。以
挽滔滔之變態。可謂救時之尊宿也。


壬子十一年。
[032-0312c]


遠菴僼和尚住甯波瑞巖山開善寺。


秋九月二十七日蘇州靈巖宏儲退翁和尚寂儲
退老堯封。辛亥。方伯慕天顏請回靈巖問道。舊學
雲臻。不倦參請。七月。粵西郡主專使來迎。不欲往。
遂示疾。自製塔銘。自說封骨藏偈。書遺囑切誡門
人。九月二十七日。顧大眾曰。老僧行道不力。有愧
三峯先師。遂索浴更衣。跏趺而逝。闍維放異光明。
頂齒不壞。舍利無算。塔於堯封山巔曰。大光明幢。
諸會語錄百餘卷行世。嗣法寶雲南潛述行錄曰。
臨濟氏沒七百年。綱宗墜而不舉。雖白日在天。沈
雲晦冥。隆萬之後。天童悟和尚。藏大機於一棒。三
峯藏和尚。顯大用於三玄。從奇入正。道合如離。一
時見聞之者。無不人人目眩股栗。而不知所措足。
吾先師靈巖儲和尚。起而躬集大成。大機大用。如
日月雷霆之在天下。奔走方內外之豪傑。江出寥
廓。禮樂森備。臨濟之道。至先師為極盛矣。師矌情
遠度。以古今為懷抱。說法獨存古之大意。嘗與東
園人華大師書曰。西乾東震兩大聖人之道。盡失
其真者。大段在不知其意。意者行其所無事而巳
矣。聖人經綸天地。拔擢山川莫不具大有為之略。
極其有事。而總還其無事。此大法也。


冬十一月兜率卑牧謙和尚繼住靈巖。謙住兜率
古道自持。恬退秘重。前後天台國清興化及三峯
諸剎請。皆力却之。儲和倘簡諸門人中能任重。無
[032-0313a]
加謙者囑方伯慕公力請繼席。一登座內外歎服。
冬呆亮和尚住荊溪寶明寺嗣退翁儲。


癸丑十二年。


堯封月函潛和尚晦迹苕西潛自儲和尚寂後。棲
遯苕溪洞庭之間。或一棹浮遊於五湖山椒水湄。
除上堯封展塔。足迹雖菴園不一至。衲子欲追隨
之不可得。唯華山青靈巖謙和尚。間擕竹爐茗餌。
相從於村㵎谿橋邊。繫船一日夕談。


以晉輪和尚住堯封興福嗣靈巖儲。


居士毛坤叩請諸方重復天池古剎。天池自毛中
丞重建以後。後人營私。遂成丙舍。驅僧伐木。乾沒
名山。坤字公厚。為中丞冢孫。蚤年從古南靈巖諸
尊宿遊。知有因果。慨念祖德戕於後人。乃走諸方
以還復天池古剎叩請。松帶井人眎首贈以詩。碓
菴青漏霜潛及諸山名宿。各有詩文獎勉之。


甲寅十三年。


夏六月乾菴和尚退靈隱五岳和尚繼住。


六月二十七日天童宏覺禪師道忞木陳和尚寂
忞晚號夢隱道人。投老於會稽化鹿山之陽明洞
天。自卜塔黃龍峯下。有九會百城北遊等錄行世。
嗣法天嶽晝和尚繼其席。


秋遠碧和尚補住育王嗣天甯覺。


天輿贊和尚住常州天甯嗣靈巖謙。


冬天笠珍和尚住龍池。
[032-0313b]


補菴喻和尚住蘇州陽山大慈寺。嗣靈巖儲。初住
杭州淨土院。古道自持。不徇流俗。陽山大慈為晉
支公道場。荒廢巳久。喻居之。芟蘿墾棘。博飯栽田。
頗存古德風致。


乙卯十四年。


夏五月卑牧謙和尚退靈巖僧鑒青和尚繼住。


諦輝輅和尚住靈隱。


七月初十日報恩大覺禪師通琇玉林和尚寂於
淮安慈雲菴琇晚居天目。聞善權灾。盡屏參侍。不
食粒米。孑身潛出。渡江而北。至清江浦。止慈雲菴。
示微疾。唯飲冷水。索筆書曰。本是無生。今亦無死。
此是正說。餘為魔說。擲筆而逝。先是過江都。曾以
後事囑居士黃于升。升以問疾至。值巳寂。乃治龕
送天目建塔。


潭州海會行源璞中和尚寂萬如微嗣。


丙辰十五年。


仰山正志檗菴和尚寂志自黃山移仰山。將終焉。
以老回吳。寓穹窿山前真際院。寂建塔黃山。門人
虞山錢陸燦孝廉撰述道行兼銘塔。祥符蔭曰。檗
菴和尚在也出世皆以道自任。晚尤循戒彌謹。真
當於古人中求之也。


秋立勝樞和尚住梁溪摩竭嗣靈巖儲。


寶華仁山震和尚修三峯燈史。


丁巳十六年。
[032-0313c]


秋金陵東山大咸咸和尚寂咸天童忞嗣。臨寂。以
海舟慈祖行實。示嗣法太守陳寅。囑以力辨誵訛。
國清觀英毅菴和尚寂於梁溪眾香菴英靈巖儲
嗣。歷住祥符國清。


堯封文杲曇應和尚寂。


戊午十七年。


輪菴揆和尚住紹興大能仁揆茂苑文相國之後。
少以名家子。從儲和尚於靈巖參悟。壯遊四方。從
戰洞庭湖。因礟警出家。嗣靈巖儲。


廣陵聶先樂讀居士續指月錄。


己未十八年。


龍池行淵素嚴和尚寂淵嗣萬如微。初住射州永
甯。遷吳江接待。後住龍池。操履縝密。緇素重之。


去息溟和尚住靈巖僧鑒青和尚退居華山。


金陵寶華山讀體見月律師寂體承三昧光律師
之緒。大振南山一宗。嚴淨毗尼。為天下戒學之所
趨止。門人定菴德基嗣其席。


今釋澹歸和尚寂。


常州太平崇原問松和尚寂原江陵張氏子。受具
戒於寶華光律師。領書記。詣天童不契。入夫椒見
儲和尚。服膺。痛加錐劄。股勤五年。嗣法深入天台
歷諸方。值金粟容陞座。原犯眾喝之。容曰。鼓粥飯
原作聽勢。容曰。裝聾作啞。原呼蒼天而退。蔣晦菴
請住玉泉。未幾棄去。侍御許青嶼。孝廉李確菴。請
[032-0314a]
住太平。五月朔預示偈曰。草鞵脚板尚離披。倒跨
虗空嫌電遲。欲識問松真面目。西風黃葉敗殘時。
臨寂。書囑語并偈畢。侍者進茶。揮手曰不用了。跏
趺端坐而逝。


庚申十九年。


碩揆志和尚。住掦州善慶。志自三峯退席後。遊歷
苕西五州山水之間。住善慶。未幾遷靈隱。


金山鐵舟 和尚寂嗣磬山問。


童碩宏和尚住靈巖溟因歲饑退。宏補住。


井人眎和尚住金陵碧峯石頭菴眎字笠居。別號
不菴。生緣莆田林氏。初遊白下講席。棄登雙徑。謁
禮和尚。禮寂。參退翁儲於古堯封。服膺入室。儲寂。
復遊白門。卞孝旨居士請居石頭菴。孤懷大意。落
落難合。衲子多及門而退。祥符蔭曰。庚申之春。余
汛棹白門。時巢山至和尚隱獅峯團瓢。莆莊雲和
尚以筆墨遊戲於藏山樓。而井人和尚方高臥石
頭。每曳杖過從。探梅古寺。聯榻空齋。今巢山莆莊
巳寂。而井人亦音問杳然。因對秋風為之一歎。


道目眼和尚住弁山龍華嗣伴我侶遷臯亭佛日
舜巨 和尚住淨慈嗣豁堂嵒。


芙蓉雪厂 和尚遷荊谿法藏   嗣。


大覺徵聖圖和尚住支硎圓通寺嗣靈巖儲。


寶林宗徹孤朗和尚寂嗣靈巖儲。


海虞白雀寺雪爐冶和尚寂冶嗣黃山志。
[032-0314b]


辛酉二十年。


雪悟思和尚住揚州天甯思嗣巨渤恒。初住延令
慶雲。退隱廬山鏡湖。天甯荒頺之後。思至。一振起
之。衲子復雲集。


秋八月二十四日蘇州靈巖式謙卑牧和尚寂謙
赴紹興大能仁之請。過武林。督關樞部使慕見蒼。
留供巢雲堂問道。遂坐脫。趺坐三日。顏色如生。傾
城士女。瞻禮感歎。奉龕還吳。建塔夫椒。嗣法門人
祥符紀蔭曰。師誠慤慈愛。出於天性。尊師重法。深
達大體。生平無倨詞傲色。淵默持重。俯身狥物。樂
易和平。使人即而親之。軟語甘言。皆導肯綮。至入
室投機。雖上根宿學。皆溟涬莫能湊泊。惠施不蓄。
鉢無留供。說法能得儲和尚之旨。有語錄十餘卷
行世。


九月二十九日湖州資福行觀靈機和尚寂觀住
資福三十八載。凡樵採之山。安僧之地。尺寸皆縮
衣鉢親置。始則草屋荒基。終焉瓊樓絳殿。門庭嚴
冷。風規整肅。諸方咸稱為楊岐高峯再世云。塔全
身於本山。祥符蔭曰。禪雖不在於坐。然塵水方濁。
非靜以澄之。何以令其淨極光生。近日諸方。禪風
浩浩滔天。資福以乾爆爆一著子。坐斷天下人。而
南㵎繼之。遂使忙忙貪程之流。不致走殺白雲。後
學初機。且使狂心頓歇。但死水活龍。須是點睛得
妙。此稱法苑龍門之所以不易易也。
[032-0314c]


子昂 和尚繼席資福旋寂松菴正和尚補住。


靈隱三目淵和尚寂碩揆志和尚補住。


壬戌二十一年。


癸亥二十二年。


天輿贊和尚退天甯過菴輪和尚補住贊連遇洊
饑。力支叢席。以病瘁退。延輪主法。


中峯曉菴了法師寂嗣蒼雪徹。


京都鎮國寺廣林山菴和尚寂林復乳山法席。重
新鎮國寂。嗣法載月舟和尚繼其席。


雪菴致和尚補住靈巖嗣擔雪儲。


甲子二十三年。


聖駕南巡。


冬十一月 幸揚州天甯平山。各灑
宸翰二。天甯曰蕭閑。平山曰怡情。 幸金山。
勅重修飾。 御製文紀之。勒石金山。
御書扁曰江天一覽 幸夾山竹林。及蘇州瑞光虎
邱。有 御製修竹賦尚書張玉書等。勒石竹林寺
僧紀蔭曰。爰自虞舜定典。五年一巡狩。厥後帝
王雖有封禪巡幸之舉。然未有超邁古今。如今
皇上者也。
乘輿南巡。
聖政大端。山野之人。不能窺測。亦所不敢扢揚。謹書
臨幸法門。 光垂禪苑者一二大段。恭志
龍蹕 奎章。山林千載。傳為盛事。佳話流播。真
[032-0315a]
佛心天子。垂護無疆者也。


揚州北來圓通寺別傳 和尚疏請修理天下名
山法席 發明疏雖不報。書之以見為法之公。而不恤私也 嗣紫葢
衡。住北來圓通。寺荒頹。志圖興復。而力任不倦。至
天甯覲
上。乃上疏。


乙丑二十四年。


山曉晳和尚寶積錄成錄集於山翁忞和尚。載古
德嘉言懿行。及斷簡殘編。未竟業而晳足成之。學
士徐元文為之序。


檗巖黃和尚住婁東海甯嗣天童忞。


侶巖荷和尚住湖州烏山龍泉嗣金粟昇。


如臯大覺天揆晉和尚寂晉嗣紫葢衡。


伊𨸒哲和尚住嘉興竺溪嗣天童忞。


冬十一月兜率蛤菴圓和尚寂嗣山翁忞。


椒菴音和尚住三峯嗣南岳儲。


山𦦨杲和尚住江陰蕩霧嗣天童忞。


寄菴鹵和尚住雲門顯聖嗣且拙  嗣瑞白雪
證南 和尚重興越州開元寺靈隱淵嗣。


丙寅二十五年。


堯封寶雲南潛月函和尚寂潛晚寓蘇臺之簑衣
菴。以著述為事。有玉椒筆乘。表正集。法華領。太極
圖表。周易七略等書。皆發古今人天之秘奧。


利禪亘和尚補住資福嗣靈機觀。
[032-0315b]


丁卯二十六年。


穆文德和尚恢復天池嗣靈隱禮初住婁東法輪
夾山與天甯法諍 發明法本無諍。以法為諍。非法也。故書。以示儆


天笠珍和尚住南磵時。有一居士。從南磵往靈隱
參碩揆志和尚。問女子出定公案。志答之而珍別
其語。僧傳至維揚天甯。雪悟思和尚晚參。舉而評
之。夾山聞而上堂批摘天甯。天甯因出正辯錄夾
山出杜邪說。祥符蔭曰。古人拈提公案。如太阿䃲
礴。八面受敵。而太虗無痕。或擡或搦。皆塗毒鼓聲。
聞者皆死。有聞之而不死者。則非塗毒皷聲也。靈
隱之答出定語。雖未必言中有響。南磵之別。豈能
句下無私。天甯之舉。亦非黨親不黨理者。正辨杜
邪之出。均之過矣。法門以無諍為宗。行道當先忘
我見。雖曰為法。實未忘情。不能不為之扼腕也。


戊辰二十七年。


揚州天甯上思雨山和尚寂門人師昂元繼席。


香山智操寒松和尚寂嗣百愚斯歷住青龍龍華
喻葦翬和尚住靈巖未幾退居承天嗣南岳儲。


夏五月二十三日緇素公集虞山燬五論雜詩板
鶴林牧雲門和尚寂已久。時刻其嬾齋後集。末附
五論雜詩。皆毀誣三峯靈巖之語。鶴林法孫雪鑑。
秀峯兩和尚皆云。論詩之刻。為人所誤。親賚板至
虞山興福。集闔邑士紳耆舊。禮佛懺悔。劈板焚之。
鐵牛居士錢湘靈七十九老孝廉。札報許青嶼侍
[032-0315c]
御曰。是役也。非為三峯奮螳臂。正是為古南拔鶴
箭耳。祥符蔭曰。佛祖住世。各相讚歎稱揚。以引眾
生信向。增長福慧。未聞有毀訾雌黃。退人善根者。
況塗汙先達。而快已私乎。書之以示立言者不可
不慎。毋逞一時之媢忌。而為正人公論所不容也。


己巳二十八年。


聖駕南巡。


春二月初五日。
駕幸鄧山聖恩寺。拈香禮 佛。 駐蹕桂軒。 賜書
松風水月四字。初六日。 幸靈巖。登琴臺。時寒溪
揆侍。特加
顧問。 賜靈巖 御書嵐翠二字。 幸杭州靈隱雲
棲等處。 賜靈隱 御書雲林二字。


駕渡錢塘。祀 大禹陵。 回鑾至姑蘇欲遊華山。因
雨阻。 御書遠清二字。 御製詩一首。曰欲向青
山㵎壑行。春雲又變曉陰輕。句陳不遣驚禪定。恐
礙林間碧草生。遣中使馳 賜華山僧鑒青。青詣
行在謝。特見 優禮。 幸江甯大報恩寺。復
駕臨金山天甯等處 回鑒。僧紀蔭恭跋
御書遠清後。曰帝王治天下。以字垂世。實自大禹始。
嘗覽岣嶁峯前第一碑。知天經地畫。載更鴻濛結
繩之治。比之蚪篆蟲書。巋然河漢。宜其平成敷奠
萬國敉甯也。恭惟
今上皇帝。御極致治。度越古今。道德渾全。無能稱述。
[032-0316a]
伏覩二次 南巡。竊窺 聖意大端。同乎舜禹。至
於仁風道韻。光及林泉。則又自昔名山大澤之所
未有。 龍蹕奎章。震耀巖壑。為山靈海若之所訶
護者非一。而華山遠清二字。則尤仰歎用意據典。
不同汎然。以此知睿智周知。而無一事一物之不
得其當也。葢華山以山如蓮花得名。宋儒周敦頤
之愛蓮說有曰。吾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直。可遠觀而不可褻
玩焉。碓菴和尚住是山。寒溪揆和尚稱其道韻。
皇帝聞而欲遊華山。雨阻未往。錫之詩云云。碓菴名
曉青。命意製詞。藹然可見。復大書遠清二字。
勅寒溪馳賜青謁見行在。
帝令進詩染翰撒
御前寶爐以予之。可謂千載光華。躬逢其盛。和尚
退而焫香告眾。勒石昭後。手書五湖山中。屬
紀蔭恭跋之。蔭跧伏菰蒲。何足以測高深。唯是久
涵至化。同沐恩光。謹以平昔欽仰 聖德之純全。
及今茲欣慕 聖意之淵雅者。而颺言之。真覺如
天之仁。有同大舜。而無間之德。實類神禹。是以望
秩山川。肆覲羣后。而民之愛戴。咽路歡闐。不啻赤
子之親慈父。近乳母。此固從來鑾輿巡幸之所無。
而銀鈎寶勒。寵賚禪林。則又與嶽瀆千秋。昭其奠
麗者異矣。額手式瞻者。知
皇上尊貴渾忘。禮遇山林守道之士。而凡山林學道
[032-0316b]
者。其益銘頌無彊。勉効潛修。以無負我
佛心天子。光掦道化之至意。其庶幾乎。


僧紀蔭曰。恭惟
聖駕二次南巡。有曠古難逢者五事。一儀衛不設。老
幼擁戴。而滿路歡填。二風日晴和。江山効靈。而
皇情悅豫。三供億無需。閭閻安堵。四蠲赦大霈。恩澤
淪肌。五山林法席。均荷恩光。其他
聖德汪洋。稱頌者。普天之下。莫不尊親。惟茲編年。恭
逢其盛。額手焫香。於以敬祝太平有慶。
睿算無疆云爾。


僧一𤥖和尚住夾山𤥖初住金陵志行道法天笠
和尚退竹林還南磵延𤥖補席。


石菴琈和尚住金粟接機明白娓娓不倦。


湘翁沄和尚住龍華輯散木正傳等錄。


悟則觀和尚住顯聖嗣無際  嗣麥浪怌。


大慈補菴喻和尚集靈山一會語錄錄集嗣退翁儲法百餘人


佛滅後二千六百三十八年。


祥符蔭曰。自明萬歷四十三年乙卯。至今
皇清康熈二十八年己巳凡七十五年。其間天童磬
山。廓龍池禹門之緒。而臨濟之道以興。雲門博山。
振清凉壽昌之業而洞上之宗聿起。三峯力闡綱
宗。善繼述者。有靈巖靈隱之廣大精微。宏覺丕承
帝眷。相唱和者。有福嚴古南之卓立瀟灑。雲棲之淨
業。普攝三根。寶華之戒範。克宏三聚。臯亭天谿。曲
[032-0316c]
水蓮居之間。台教之輪。傳持絢爛。秣陵金閶。普德
中峯之際。相宗之席。講貫繽紛。剎竿相望。名藍星
布於江山。爐韛爭開。俊衲雲蒸乎龍象。
天子佛心統金輪而調御
皇風法運。綿玉歷以遐敷。令行吳越。端藉
一人以指南。道亘古今。方慶千秋而未艾。今茲略紀。
僅識大端。教之誨之。深有望於
大方。知我罪我。亦何辭於今日。見聞未及。俟泚筆
以載登。 高明不遺。幸投珠而惠示。
宗統編年三十二

No. 1600-E


後序


宗統編年三十二卷。 國朝祥符釋繼蔭譔。蔭字湘
雨。號宙亭。又號損園。嗣卑牧謙。住祥符。康熈二十八
年。
聖祖仁皇帝。三次南巡。 召見 行在。契
旨。嗣屢
詔入都。賜
御書神駿二字。以易寺名。竝水月禪心額。又
御製詩一首。
御臨諸家書賜之。蔭皆恭摹。上石以識
[032-0317a]
恩幸。汔今雖寺屋毀敗殆盡。而
奎章
聖藻。巋然獨存。當時毗陵諸山大德。莫能方其
寵遇。蔭少通儒術。深得文字三昧。脫白龍溪。徧參釋
乘。謁退翁儲於靈巖。得受記莂。退翁為三峯藏得法
弟子。道價傾海內。蔭承心印。聲譽大起。以其餘為古
文辭。與勝國諸遺老相唱和。一時有齊己貫休之目。
嘗以佛祖紀綱。宗師血[爪*血]。歷數千年來。紀述之家。或
體例未精。或徵釆踳駮。未足為千古正傳。退翁嘗欲
著法苑春秋。而未果。蔭因博釆經史釋乘。一仿朱子
綱目體例。斷以周昭王二十二年。我佛降生為始。汔
國朝康熈二十八年。曰佛紀。祖紀。五宗紀。其自明萬
歷四十三年以後。諸方之出處。附書年甲之下。曰略
紀。以俟後之宗統定而詳系焉。上下二千六百四十
年間。紹述宗風之次序。授受法印之機緣。備及朝政
廢興之有關釋氏者。淹貫翔核。融儒釋為一貫。正其
謬。闕其疑。自為註。以發明之。謹嚴一遵史法。固法苑
之龍門。而緇林之實錄也。書成。表上之。


朝。許青嶼侍御之漸。為刊板序。而行之板。藏瑪瑙寺
仰山西房。當時以天童三峯二世。互相成褫。開悟來
學。厥後子孫。各立門戶。分左右袒。論者又以三峯子
孫尊父衊祖。多不直之。蔭雖三峯的裔。而中立。無所
倚毗。故是書不甚流傳。然其論臨濟宗旨。至明神廟。
而後己同淪墜。非天童無以見臨濟之廣大。非三峯
[032-0317b]
無以見臨濟之精微。旨哉言乎。此誠正知正見。傳之
後世。而昭昭靈靈。自有不得。而泯沒焉者。粵匪之亂
是書板。片蕩焉無存。吾郡天甯鳧亹上人。訪於神駿
寺。僅僅得一部。己於殘編斷簡中。湊集成帙。幸無缺
失。亟謀重付剞劂。嘉善陳仲泉清玉。仁和許息庵樾
身。慨然出資。助成之。當夫世風刓弊。祖道寖衰。九鼎
單絲。不賴有淹通宗匠。宏宣綱要。其何以謂人天眼
目哉。鳧亹之亟。欲流傳與蔭之著述。是書固同一發
明。現成公案者也。蔭之住天甯。嘗重修正殿。太守于
公琨。為之記事。在康熙三十一年。固嘗有功於天甯。
今鳧亹於二百年後。重為流通。亦力闡綱宗之一大
機緣也。印用聚珍板。易於譌舛。遂并原本之誤。為校
刊記附焉。


光緒十有三年夏六月毗陵雅浦居士陸鼎翰識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