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54 宋高僧傳-宋-贊寧 (master)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宋左街天壽寺通慧大師
賜紫沙門贊寧等奉 勅撰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傳二十一人附見八人



唐嵩嶽破竈墮傳



釋破竈墮者。不知何許人也。天后之世參
事嵩嶽安禪師號老安是歟。通徹禪法逍
遙弗羈。恒理求而不見其前。別塗取而莫
趨其後。甞遇巫氏能與人醮竈祓禳。若漢
武之世李少君以祠竈可以致物同也。凡
其解奏之時。往往見鬼物形兆。閭里迭畏。
傳于眾多殺少牢以祭之者交午。重其主
竈。乃旛蓋擁之祕而罕覩焉。揚子所謂靈
場之威宜夜矣乎。時墮詣之。始勸巫者。終
為神說法已告云。我聞師教決定生天。乃
現其形禮辭且曰。蒙師提耳獲益彌深。得
生殊勝天。言訖而隱。其竈即神祠也。隨而
瓦解自然破落。非人力也。遐邇驚駭。此師
素不稱名。由此全取他名號破竈墮也。


唐嵩嶽閑居寺元珪傳



釋元珪。姓李氏。伊闕人也。稟氣英奇寬裕閑
雅。既緣宿習乃誓出家。於永淳二年遂登
滿足。乃隷名閑居寺以習毘尼。雖勤無懈
執律唯堅。後悟少林寺禪宗。大通心要深
入玄微。遂卜廬于嶽中龐塢。謂其徒仁素
曰。吾始居寺東嶺。吾滅汝必塔吾骸于此。
珪安于巖阿。時有峨冠袴褶。部曲繁多輕步
[019-0828c]
舒徐稱謁大師。珪覩其貌偉精爽不倫。謂
之曰。善來仁者。胡謂而至。曰師寧識我邪。
珪曰。吾觀佛與眾生等。吾一目之。豈分別
識也。對曰。我此嶽神也。吾能利害生死於
人。師安得一目我哉。珪曰。汝能生死於人。
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視身與空等。視吾
與汝等。汝能壞空與汝乎。苟能壞空及壞
汝。吾則不生不滅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
能生死吾邪。嶽神稽首再拜曰。我亦聰明
正直於餘神。豈能知師有廣大之智辯乎。
願授之正戒。令我度世助其威福。珪曰。神
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無戒。又
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聞茫昧。止求師戒。
我身為門弟子。珪辭不獲。即為張座焚香
秉鑪正机曰。付汝五戒汝能奉持即嚮曰
能。不能即曰否。神曰。洗耳傾聽虛心納教。
珪曰。汝能不婬乎。神曰。亦娶也。曰非謂此
也。謂無羅欲也。神曰能。曰汝能不盜乎。神
曰何乏我也焉有盜取哉。曰非謂此也。謂
饗而福淫不供而禍善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殺乎。神曰。政柄在躬焉曰不殺曰。非
謂此也。謂有濫誤混疑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妄乎。神曰。我本正直焉能有妄曰非謂
此也。謂先後不合天心也。神曰能。曰汝能
不遭酒敗乎。神曰。力能。珪曰如上是為
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無心拘執。
以有心為物而無心想身。能如是則先
天地生不為精。後天地死不為老。終日
變化而不為動。畢盡寂默而不為休悟。此
[019-0829a]
則雖娶非妻也。雖饗非取也。雖柄非權
也。雖作非故也。雖醉非惛也。若能無心於
萬物。則羅欲不為婬。福淫禍善不為盜。濫
誤混疑不為殺。先後違天不為妄。惛荒顛
倒不為醉。是謂無心也。無心則無戒。無
戒則無心無佛無眾生。無汝及無我。無我
無汝。孰能戒哉。神曰我神通亞佛。珪曰。汝
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則十句七能三不
能。神悚然避席。啟跪頗恭曰。可得聞乎。曰
汝能㑦上帝東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
能。又曰。汝能奪地祇融五嶽而結四海
乎。曰不能。珪曰。是為五不能也。又曰。佛能
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佛
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緣。
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為
三不能也。定業亦不牢久。無緣亦謂一期。
眾生界本無增減。亘無一人能主有法有
法無主。是謂無法。無法無主是謂無心。
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也。但能以無心通達
一切法耳。作用冥現有情前也。若有心有
作。作用必不普周焉。嶽神曰。我誠淺昧未
聞空義。願師授我戒。我當奉行。更何業因
可拘塵界。我願報慈德効我所能。珪曰。吾
觀身無物。觀無常法窟塊然。更有何欲。神
曰。師必命我為世間事。展我少小神功。使
已發心初發心未發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
目我神蹤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
自然有非自然者。珪曰。無為是無為是。
神曰。佛亦使神護法。師寧隳叛佛邪。隨意
[019-0829b]
垂誨。珪不得已而言曰。東巖寺之障也莾
然無樹。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擁。汝能移北
樹於東嶺乎。神曰。已聞命矣。又陳曰。我必
昏夜風雷擺搖震運。願師無駭。即鄭重作禮
辭去。珪門送。而且觀之見儀衛逶迤如王者
之行仗。又復碧靄紅霞紫嵐皓氣間錯四散。
幢蓋環珮戈戟森森凌高𥧲空杳渺隱沒焉。
其夕果有暴風吼雷奔雲霆電。隆棟壯宇岌
礘將𡉏。定僧瞻動宿鳥聲狂。互相敲礚物不
安所。乃謂眾僧曰。無怖無怖。神與我契
矣。詰旦和霽。則北巖松栝盡移東嶺。森然行
植焉。而珪謂其徒曰。吾歿後無令外知。若
為口實人將妖我也。以開元四年丙辰歲。
囑累門人若委蛻焉。春秋七十三。遂營塔
于嶽之東嶺。影堂存于本院後。十二年告成。
縣尉許籌追珪之德為記焉。


唐廬江灊山天柱寺惠符傳



釋惠符。姓戚氏。越州諸暨人也。登其弱冠
勇氣過人。角力馳逐無能及者。然其任俠且
厭在家。忽投香嚴寺矯迹柔心淳淑頓變。
納法之後練行孤標。每夜沿山據草座安禪
不動。復研尋經論。見潛縣之霍山。昔漢武
甞徙南嶽之祭于此。極成勝境。其中天柱寺
可以棲神。乃結庵居焉。無幾有巨蛇張
口毒火焱焱。符徐語之曰。汝尋宿債吾可
噬也。不然洗身定意。如運業通來為受
戒。斯須弭按蜿蜒而去。果化成人形來求出
家。符為之落髮披衣。受訖禮辭而退。後被
告符私度。具以實對辯。符云。若私度有愆甘
[019-0829c]
聽其罪。官吏知非常而縱之。符凡見瘡癤膿
流。皆呪之則差。至開元十八年無疾而終。乃
從火葬見骨節相連之狀焉。


唐長安西明寺惠安傳



釋惠安。未詳何許人也。神龍中遊于京兆。
抑多先見。時唐休璟既立邊功。貴盛無比。
安往造焉。曰相公甚美。必有甚惡將有大
禍。且不遠數月然可攘去。休璟素知安能
厭勝。諾而拜之。安曰。更無他術但奉一計
耳。豈非注擬官品出乎陶治中。請選一有
才幹者用為曹州。因得張君本京官。即日
升之。宮贊相次作守定陶。委之求二犬可
高數尺而神俊者。張君到任銳意精求。得
二犬如其所求。以獻之休璟大悅召安視
之。曰極善。後旬餘安却來曰。事在今夕願
相君嚴為警備。遂留安宿。是夜休璟坐於
堂之前軒。命左右十數輩。執弧操矢立于
榻之隅。休璟與安共處一榻。至夜分安笑
之曰。相君之禍兔矣。可以就寢。休璟喜而
謝之。遂撤左右俱寢。迨曉安呼休璟可
起矣。問安曰。二犬何所用乎。遂尋其跡
至園中。見一人仆地而卒。視其頸有血
焉。蓋為物所嚙者。又見二犬在大木下。仰
視之一人袒而匿身。休璟驚且詰之其人泣
而指死者曰。某與彼俱賊也。昨夕偕來欲
害相國。蓋遇此二犬。環而且吠。彼為所噬
既殞。某藏匿為地。天網所羅為犬蹲守。今
甘萬死。且命縛之。曰此罪固當死。然非某
心也。乃受制於人耳。乃釋之。賊拜泣而去。
[019-0830a]
休璟拜謝安曰。非吾師不然死於二夫之
手矣。安曰。此相國之福。豈所能為哉。又休
璟表弟盧軫在荊門。有術士告之曰。君將
有災。當求善禳厭者。或能免矣。軫知安奇
術清行為時所重。致書于休璟。安即與一
書曰。事在其中耳。及書達江陵而軫已
卒。其家開其書。徒一幅空紙焉。殊無一字
休璟益重之。後數年遁去罔知所之。


唐西域安靜傳徐果師



釋安靜。本西域人也。開元十五年振錫東遊
至定陶。直問丁居士何在。鄉人報之曰。終
已三載葬在郊外。且曰。是人也乃在家菩薩。
專勤梵行甞禮事嵩山普寂禪師云。已得
甚深法。將終合掌加趺而坐。儼然而絕。曹城
諸寺院鐘磬不擊自鳴也。靜至墳所躬自發
之。時五色雲氣騰噴而上。遂取其骨皆金
色。連環若鎖。可五丈許。鏗然響亮。擐杖頭
而行。別樹塔重葬。眾咸驚歎。少頃靜瞥然滅
沒焉。


系曰。有情遺骼引因踐果也。凡夫身中。節
不相至。十地菩薩骨節解盤龍相結。佛則全
身舍利焉。今丁居士骨有鉤鎖形。則超凡
夫未階十在此乃八臂那羅延身。骨節頭
相鉤是歟。證居士力量及此矣。譬若出金
之砂之謂渾不可謂為砂也。含玉之石之
謂璞不可謂為石也矣。


次又成都府大雲寺有徐果師者。混物韜
光。人罕詳測。或入三昧不失律儀。或示
狂癡語事多中。先為衛元嵩。是難測之士。
[019-0830b]
坤維間往往有人謂之徐果師。徐姓也。果名
也師通稱也此亦彊練誌公之倫類矣不知
其終云。


唐福州鐘山如一傳



釋如一。不知何許人也。開元末為僧典床
座。俄有僧遍身瘡疥。衣服[糸*監]縷巡遶寺中。
僧眾覩之無不厭惡。唯一見而𢡞焉。延
入常住別堂。安置度夏。夏末辭去。一問去
何所。答曰。歸庵中。又問。庵在何也。只在大
乘寺東。一曰。某日前方自彼來勿見庵處。
曰不信但來相訪。某兩日後專來。一遂往。果
見前僧在巖口相候。因携手入一精舍。樓
閣森聳殿堂交錯。且非人間景物。三日遣一
公下山。迴首見悉是巖石方知聖寺耳。一
由是倍力修進願預聖流云。


唐西域亡名傳



釋天竺亡名。未詳何印度人也。其貌惡陋。
纏乾陀色縵條衣。穿革屣曳鐵錫。化行于
京輦。當韋南康臯之生也。纔三日其家召
僧齋。此僧不速自來。其日僧必歷寺連名
請至。韋氏家僮患其長一人甚怒之以弊
席坐于庭中。既而齋畢。韋氏令乳母負嬰
兒出。意請眾僧祝願焉。梵僧先從座起。攝
衣升階視之曰。別久無恙乎。嬰兒若有喜
色相認之意。眾皆異之。韋君曰。此子纔生三
日。吾師何言別久也梵僧曰。此非檀越所
知也。韋君固問之。梵僧曰。此子乃諸葛亮
之後身耳。武候鼎國時為蜀丞相君所知
也。緣蜀人受其賜且久。今降生於世。將
[019-0830c]
為蜀帥必福坤維之人。吾往在劍門與此
子為善友。既知其生于君門。吾不遠而來。
此子作劍南節度二十年。官極貴中書令太
尉。此外非我所知也。父然之。因以武子為
字。又單字武也。張鎰出為鳳翔隴州節度。
奏臯權知隴州。及鎰為李楚琳所殺。牛雲
光請臯為帥。朱泚不得已用臯為鳳翔
帥。德宗置奉義軍節以旌之。續加禮部尚
書。興元中駕還京。徵為左金吾衛將軍。貞
元元年為成都尹代張延賞。到任和南蠻。
并戰功封南康郡王。順宗即位進太尉。南
康在任二十一年。末塗甚崇釋氏。恒持數
珠誦佛名。所養鸚鵡教令念經。及死焚
之有舍利焉。臯又歸心南宗禪道。學心法
於淨眾寺神會禪師。在蜀富貴僭差重賦斂。
時議非之。然合梵僧懸記焉。


唐京兆抱玉傳



釋抱玉者。行業高奇人事罕接。每言來事
如目擊焉。見釋子大光。而誨之曰。汝誦經
宜高揭法音徹諸天傾聽。必得神人輔
翼。後皆符其記莂。京邑歸信千計。每夕獨
處一室闔扉撤燭。甞有僧於門隙間窺
其所以。見玉口中出慶雲。華彩可愛。後
年可九十許而終。終時方大暑而尸無萎
敗。宰臣第五琦與玉相善。及終臨喪頗哀。
琦以香乳灌其口。隨有祥光自口而出。晃
然四照。琦愈奇之。琦乾元二年十月貶忠州
刺史。寶應初入為太子賓客。至京尹玉皆
預言。榮貴轗𨎺相半。皆如其言。刻意歸信
[019-0831a]
焉。


唐虢州閿鄉阿足師傳



釋阿足師者。莫詳出處形質癡濁精神瞢
然。時有所言靡不先覺。雖居無定所多
寓閿鄉。以其踵法雲公之塵躅。憧憧往來
爭路禮謁。檀施山積曾無顧瞻。人有隱憂
身嬰所苦。獲其指南者其驗神速。時陜州
有富家翁張臻者。產業且多財貨增溢。少子
息臻恒懼錢帛身後無嗣。後產男。既愚且
惷。手足拳攣語言謇澁。唯嗜飲食殆與平
人有異。口如溪[堅-臣+虍-七+一/谷]終日無厭。年可十七。
父母鐘愛縱其須索。迎醫求藥不遠千里。
數十年後家業罄窮。或有謂其臻曰。阿足
師其實寶誌之流。何不敷布腹心求救其
疾。乃夫妻來抵閿鄉。叩頭抆淚告其拯拔。
阿足瞑目久之。謂臻曰。汝冤未散尚須數
年。憫汝勤拳為汝除去。即令選日於河上
致齋廣召眾多。同觀度脫仍領引其男赴
于道場。時眾知阿足奇異。觀者如堵。少選
指呼壯夫三數輩。叱曳其子令投諸河。隨
急流而逝。臻且哀且驚莫測其由。阿足語
臻曰。為汝除災訖。良久其子忽於流數十
步外聳身水面。戟手罵其父母曰。與爾冤
仇。宿世緣業。賴逢聖者遽此解紛。儻或不
然未期畢日。挺身高呼。辭理分明都無癡
濁之狀。須臾沈水不知其他。阿足由茲傳
播。歸信之人如就市焉。所行化導皆此類
矣。蓋大曆建中中也。殆德宗貞元十二年丙
子。勅謚為大圓禪師。至今陜虢之間猶崇重
[019-0831b]
焉。


唐天台山封干師傳木𣹟師寒山子拾得



釋封干師者。本居天台山國清寺也。剪髮齊
眉布裘擁質。身量可七尺餘。人或借問。止
對曰隨時二字而已更無他語。樂獨舂穀。
役同城旦。應副齋炊。甞乘虎直入松門。眾
僧驚懼。口唱唱道歌。時眾方皆崇重。及終
後於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之常
調。士庶見之無不傾禮。以其躡萬迴師之
後。微亦相類。風狂之相過之。言則多中。先
是國清寺僧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曰
拾得。多於僧厨執爨。爨訖二人晤語。潛聽
者多不體解。亦甚顛狂糺合相親。蓋同類相
求耳。時閭丘胤出牧丹丘。將議巾車。苦
頭疼羌甚。醫工寡効。邂逅干造云。某自天
台來謁使君。且告之患。干曰。君何慮乎。便
索淨器吮水噴之。斯須覺體中頗佳。閭丘
異之。乃請干一言定此行之吉凶。曰到任
記謁文殊。閭丘曰。此菩薩何在。曰國清寺厨
執爨洗器者是。及入山寺。問曰。此寺曾有
封干禪師。曰有。院在何所。寒山拾得復是何
人。時僧道翹對曰。封干舊院即經藏後。今閴
無人。止有虎豹。時來此哮吼耳。寒拾二人
見在僧厨執役。閭丘入干房。唯見虎跡縱
橫。又問干在此有何行業。曰唯事舂穀供
僧粥食。夜則唱歌諷誦不輟。如是再三歎
嗟。乃入厨見二人燒柴木有圍爐之狀。閭
丘拜之。二人連聲咄吒。後執閭丘手褻之
若孾孺呵呵不已。行曰封干饒舌。自此二
[019-0831c]
人相携手出松門。更不復入寺焉。干又甞
入五臺巡禮。逢一老翁。問曰。莫是文殊
否。翁曰。豈可有二文殊。干禮之未起。恍然
失之。


次有木𣹟師者。多遊京邑市鄽間。亦類封
干。人莫輕測。封豐二字出沒不同。韋述吏
官作封疆之封。閭丘序三賢作豐稔之豐。未
知孰是。


寒山子者。世謂為貧子。風狂之士弗可恒
度推之。隱天台始豐縣西七十里。號為寒
暗二巖。每於寒巖幽窟中居之。以為定止。
時來國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令知食堂。恒
時收拾眾僧殘食菜滓。斷巨竹為筒。投藏
于內。若寒山子來即負而去。或廊下徐行。或
時叫噪凌人。或望空曼罵。寺僧不耐以杖
逼逐。翻身撫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
貌枯瘁。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或發辭
氣宛有所歸歸于佛理。初閭丘入寺訪問
寒山。沙門道翹對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巖
間。好吟詞偈言語不常。或臧或否終不可
知。與寺行者拾得以為交友。相聚言說不
可詳悉。寺僧見太守拜之。驚曰。大官何禮
風狂夫耶。二人連臂笑傲出寺。閭丘復往
寒巖謁問。并送衣裳藥物。而高聲倡言曰。
賊我賊退。便身縮入巖石穴縫中。復曰。報
汝諸人各各努力。其石穴縫泯然而合杳
無蹤跡。乃令僧道翹尋共遺物。唯於林間
綴葉書詞頌。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錄得
二百餘首。今編成一集人多諷誦。後曹山
[019-0832a]
寂禪師注解。謂之對寒山子詩。以其本無氏
族越民唯呼為寒山子。至有庭際何所有。
白雲抱幽石句。歷然雅體。今巖下有石亭
亭而立。號幽石焉。


拾得者。封干禪師先是偶山行至赤城道側。
仍聞兒啼遂尋之見一子可數歲已來。初
謂牧牛之竪。委問端倪云。無舍孤棄于此。
封干携至國清寺付與典座僧。或人來認必
可還之。後沙門靈熠攝受之令知食堂香
燈。忽於一日見其登座與像對槃而飡。復
呼憍陳如曰小果聲聞。傍若無人執筯大
笑。僧乃驅之。靈熠咨尊宿等罷其堂任。且
令厨內滌器。洗濯纔畢澄濾食滓。以筒盛
之。寒山來必負而去。又護伽藍神廟每日僧
厨下食。為烏鳥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
偶三二下罵曰。汝食不能護。安護伽藍乎。
是夕神附夢與闔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
諸僧說夢符同。一寺紛然始知非常人也。時
牒申州縣。郡符下云。賢士隱遁菩薩應身。宜
用旌之。號拾得為賢士。又於寺莊牧牛。
歌詠呼天。當其寺僧布薩時。拾得驅牛至
僧集堂前倚門撫掌。大笑曰。悠悠者聚頭。
時持律首座咄曰。風人何以喧礙說戒。拾得
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
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號。牛各應聲而
過。舉眾錯愕。咸思改往修來感菩薩垂跡
度脫。時道翹纂錄寒山文句。於寺土地神廟
壁。見拾得偈詞。附寒山集中。


系曰。按封干先天中遊遨京室。知閭丘寒山
[019-0832b]
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師高僧傳中閭
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閭丘序記三人不言
年代使人悶焉。復賜緋乃文資也。夫如是
乃有二同姓名閭丘也。又大溈祐公於憲
宗朝遇寒山子指其泐潭。仍逢拾得於國
清。知三人是唐季葉時猶存。夫封干也天台
沒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為年
壽彌長耶。為隱顯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
汔濟。其此之謂乎。


唐成都淨眾寺無相傳智詵禪師



釋無相。本新羅國人也。是彼土王第三子。於
本國正朔年月生。於群南寺落髮登戒。以
開元十六年泛東溟至于中國到京。玄宗
召見隷於禪定寺。後入蜀資中謁智詵禪
師。有處寂者。異人也。則天曾召入宮賜磨
納九條衣。事必懸知且無差跌。相未至之
前。寂曰。外來之賓明當見矣。汝曹宜洒掃
以待。間一日果至。寂公與號曰無相。中夜
授與摩納衣。如是入深溪谷巖下坐禪。有
黑犢二交角盤礴於座下。近身甚急毛手
入其袖。其冷如氷捫摸至腹。相殊不傾動。
每入定多是五日為度。忽雪深有二猛獸
來。相自洗拭裸臥其前。願以身施其食。二
獸從頭至足嗅匝而去。往往夜間坐床下搦
虎鬚毛。既而山居稍久衣破髮長。獵者疑是
異獸將射之復止。後來入城市。晝在冡
間夜坐樹下。真行杜多之行也。人漸見重。
為構精舍於亂墓前。長史章仇兼瓊來禮謁
之屬明皇違難入蜀。迎相入內殿供禮
[019-0832c]
之。時成都縣令楊翌。疑其妖惑。乃帖追至。
命徒二十餘人曳之。徒近相身一皆戰慄
心神俱失。頃之大風卒起沙石飛颺直入廳
事。飄簾卷幕。楊翌叩頭拜伏踹而不敢語。
懺畢風止。奉送舊所。由是遂勸檀越造淨
眾大慈菩提寧國等寺。外邑蘭若鐘塔不可
悉數。先居淨眾本院。後號松溪是歟。相至
成都也。忽有一力士稱捨力伐柴供僧厨
用。相之弟本國新為王矣。懼其却迴其位危
殆將遣刺客來屠之。相已冥知矣。忽日
供柴賢者暫來謂之曰。今夜有客曰灼然。
又曰。莫傷佛子。至夜薪者持刀挾席。坐
禪座之側。逡巡覺壁上似有物下。遂躍起
以刀一揮。巨胡身首分於地矣。後門素有
巨坈。乃曳去瘞之。復以土拌滅其跡而去。
質明相令召伐柴者謝之。已不見矣。甞
指其浮圖前柏曰。此樹與塔齊寺當毀矣。
至會昌廢毀。樹正與塔等。又言。寺前二小
池。左羹右飯。齋施時少則令淘浚之。果來
供設。其神異多此類也。以至德元年建午月
十九日無疾示滅。春秋七十七。臨終或問
之曰。何人可繼住持乎。乃索筆書百數字。
皆隱不可知。諧而叶韻。記莂八九十年事。
驗無差失。先是武宗廢教。成都止留大慈
一寺。淨眾例從除毀。其寺巨鐘乃移入大
慈矣。洎乎宣宗中興釋氏。其鐘却還淨眾。
以其鐘大隔江。計功兩日方到。明日方欲
為齋辰。去迎取巳時已至。推挽之勢直若
飛焉。咸怪神速非人力之所致也。原其相
[019-0833a]
之舍利分塑真形。爾日面皆流汗。上足李僧
以巾旋拭。有染指者。其汗頗鹹。乃知相之
神力自曳鐘也。變異如此。一何偉哉。後號
東海大師塔焉。乾元三年資州刺史韓汯
撰碑。至開成中李商隱作梓州四證堂碑。
推相為一證也。


唐揚州西靈塔寺懷信傳



釋懷信者。居處廣陵別無奇迹。會昌三年
癸亥歲。武宗為趙歸真排毀釋門。將欲堙
滅教法。有淮南詞客劉隱之薄遊四明。旅
泊之宵夢中如泛海焉。迴顧見塔一所東
度。見是淮南西靈寺塔。其塔峻峙制度校胡
太后永寧塔少分耳。其塔第三層見信凭欄
與隱之交談。且曰。暫送塔過東海。旬日而
還。數日隱之歸揚州。即往謁信。信曰。記得
海上相見時否。隱之了然省悟。後數日天火
焚塔俱盡。白雨傾澍。傍有草堂一無所
損。由是觀之。東海人見永寧塔不謬矣。


系曰。塔焚皆云往東海。海豈納煨燼耶。通
曰。五行為物。亦七大性可弗周遍法界乎。
順則相生逆則相害。雖逆順各時。與法界
同。其分齊證知唯有識耳。且天仙鬼物與人
相反。殊勝諸天則定果宮殿。神仙則附物變
化鬼神則歆其食氣質礙之流火化則得受
用也。凡塔剎嚴麗多被鬼神取旃。海若川
侯亦非人也。如陳重雲殿天火焚。東海人時
見殿影焉。又近馬氏霸湖南。末年天冊閣
為天火焚。朗州守此夜聞空中呵喝言。迴
避天冊閣來也。雲中騰沸若千萬人舁荷重
[019-0833b]
物。然累日方潭州火矣。若懷信見劉隱之夢
信亦不可測之僧也。


唐陜府辛七師傳



釋辛七師者。不顯出家之號。時姓氏行次呼
之既熟人耳。更無別召體焉。實陜人也。始
為兒時。甚聞謹肅不甞狎弄。少即老成。其
父為陜郡守。觀七師之作為謂其母曰。是
子非常兒孺。善宜護養之。年甫十歲逈知
佛法可以宗尚。凡經卷冥然分其此華此梵。
都不緣師教。及鐘荼蓼陟屺之痛愈深。
雖親屬勸勉益加柴毀。先是郡城南有瓦
窰七所。一日哀號之際發狂遁去。其家僮輩
躡迹尋之。見其入窰竈中端坐。身有奇
光燦若金色。家僮驚就問無言。懼而徒步。
次窺一窰復見七師同前相狀。如是歷遍
七窰。一一見其端坐發光。是以陜服之人重
之若神。遇之羅拜焉。


唐京師大安國寺和和傳



釋和和者。莫詳氏族本生。其為僧也狂而
不亂愚而有知。罔測其由。發言多中。時
號為聖。安國寺中居住出入無拘撿。見本
寺修營殿閣未就。有越國公主降榮陽
鄭萬鈞。雖琴瑟相諧而數年無子。和因至
公主家。鈞焚香灑掃以待之。主拜跪歸向。
鈞祈告之曰。某自叨選尚願得一子為
嗣。唯師能致之乎。和曰。易耳。但遺我三千
疋絹。主當誕二男。鈞勤重如聽佛語。出絹
如所求施之。和取付修寺殿閣功德主。乃
曰。主有娠矣。吾令二天人下為公主作兒。
[019-0833c]
所憂者公主不能併妊二子乎。為㝈乳包
羞耳。吾俾其同年而前後誕之。果如其言。
歲初年末各生之矣。長曰潛耀。次曰晦明。
皆美丈夫後博涉成事焉。京邑之間傳揚沸
渭。量其位地不可輕議哉。


唐揚州孝感寺廣陵大師傳



釋廣陵大師者。維揚人也。不言法名。淮海
之間競呼廣陵大師也。形質寢陋性多桀黠。
真率之狀與屠沽輩相類。止沙門形異耳。好
嗜酒啖肉。常衣繐裘。厚重可知。盛暑亦不
暫脫。蚤虱聚其上。僑寓孝感寺。獨一室每夕
闔扉而寢。率以為常。或狂悖性發則屠犬
彘。日聚惡少鬪驅。或醉臥道傍。揚民以是
惡之。貞元中有一少壯。素以力聞。甞一日
少壯與人賭博。大師大怒以手擊碎博局。
少壯笑曰。騃兒何敢逆壯士耶。大師且罵而
唾其面。於是索少壯。鬪擊。觀者圍匝千數。
少壯為大師所困。迸道而逃自此人方知
有神力焉。亦於稠人廣眾中自負其力。往
往入闤闠間剽奪人錢帛。市人皆畏其勇
而莫敢拒。後有一耆年僧。召大師誡勅之
曰。汝胡不謹守戒法。奈何食酒肉屠犬豕。
彊抄市人錢物。又與無賴子弟鬪競。不律
儀甚。豈是僧人本事耶。一旦眾所不容。執
見官吏桉法治之。何處逃隱。且深累佛法。
大師怒色對之曰。蠅蚋徒喋羶腥。爾安知
鴻鵠之志乎。然則我道非爾所知也。且我
清中混外者。豈同爾齷齪無大度乎。耆年
且不能屈後一日自外來歸入室閉戶。有
[019-0834a]
於門隙覘之。見大師坐席放神光自眉
間晃朗照物洞然。觀者驚報少頃寺僧奔至
瞻禮稱歎。或有懺悔曾謗之者。或有彈指
讚詠之者。明日群僧伺候大師出。焚香致
禮。及開戶瞑目如入禪定。已長往矣。自
此廣陵人寫貌供養。號之為大師焉。


唐南嶽山明瓚傳



釋明瓚者。未知氏族生緣。初遊方詣嵩山。
普寂盛行禪法。瓚往從焉。然則默證寂之心
契。人罕推重。尋於衡巖閑居。眾僧營作我
則晏如。縱被詆訶殊無愧恥。時目之懶瓚
也。一說伊僧差越等夷。或隨眾齋飡。或以
瓦釜煮土而食。云是彌陀佛應身。未知何
證驗之。一云好食僧之殘食。故殘也殘上聲呼
隨逐之則時出言語皆契佛理。事迹難知。
天寶初至南嶽寺執役。盡專一寺之上。夜
止群牛之下。曾無倦也。如是經二十年。相
國鄴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隱南嶽。而潛察
瓚所為。曰非常人也。聽其中宵梵唄響徹
山谷。李公情頗知音能辯休戚。謂瓚曰。經
音悽愴而後喜悅。必讁墮之人時將去矣。候
中夜李公潛往謁焉。望席門自贊而拜瓚。
大詬仰空而唾曰。是將賊我。李愈加鄭重。
唯拜而已。瓚正發牛糞火出芋啗之良久乃
曰。可以席地。取所啗芋之半以授焉。李跪
捧盡食而謝。謂李公曰。慎勿多言。領取十
年宰相。李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
路極嚴忽中夜風雷而一峯頹下。其緣山蹬
道為大石所攔。乃以數牛縻絆而挽之。又
[019-0834b]
以數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
更無他術。瓚曰。奚用如許繁為。我始去之。
眾皆大笑。瓚遂履石而動。忽轉盤而下。聲
若震雷。山路既開。眾僧禮而踴躍。一郡呼
為至聖。太守奉如神明。瓚悄然乃懷去意。
寺外虎豹忽爾成群。日有殺傷無由禁止。
瓚曰。授我一小箠為爾驅除。眾曰。大石猶
可推虎豹當易制。遂與之荊梃。皆躡後以
觀之。出門見一虎銜之而去。瓚既去矣。虎
亦絕蹤矣。李鄴公於天寶末肅宗北巡至
靈武即位。遣使訪召。會泌自嵩頴奔赴行
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樞務權逾宰相判廣
平王府司馬事。肅宗曰。卿為朕師友。今父子
三人資卿道義。尋為崔圓李輔國害其能。泌
懼乞遊衡嶽。詔許之。絕粒數年。遂見瓚
焉。後終居相位。一如瓚之懸記矣。勅謚大
明禪師。塔存嶽中云。


唐簡州慈雲寺待駕傳懷一



釋待駕。俗姓王氏。金水縣人也。沖孺出家作
為詭異。其父立名待駕。當天寶末也。練行
精進時號頭陀。及玄宗巡幸。果自詣府剃
䰂為僧。至是待駕得度。其言信矣。駕去
縣邑二十里開逕芟茅獨居山頂。後成一
寺。此山絕多靈跡。初名石城。迨明皇至劍
門山。神見形迎駕。稱姓李氏。勅賜與玄孫
之稱。後陟武擔東臺遠望。祥雲紫氣盤結
空界。問左右曰。此何處對曰。名城山。乃悟
山神扈衛之意。遂改雲頂為慈雲寺也。駕
後卒干此寺。又福州楞伽寺釋懷一。景龍中
[019-0834c]
銳意於愛同寺東造精舍。相度地形無水
濟用。方拱手而去。忽山禽擊鬪於地。一異
之命工穴。深尺餘甘泉沸湧。此後伏臘而
無加耗。寺中每有休咎。必暫減耗。候以知
之。風俗謂之靈泉焉。以永泰二年歸寂。弟
子超悟奏乞代宗題寺額。上首曰智恒。次
行弼。越州刺史皇甫政為碑紀德。襄州節
度使于頔書焉。


唐福州愛同寺懷道傳智恒



釋懷道。邁德高情慈忍濟物。思乎達法恒
爾遊方。凡遇通人卑禮求益。及還鄉之
日禮佛勤劬。收舉坐具獲珠一顆後置於
文殊塑像額心安之。其珠圓瑩且異蚌胎。又
冥然降舍利骨。尋分於南㵎塔中。洎至德
二年。令弟子僧常持法華經不捨晝夜。俄
有白㲲袈裟一領降於塔中。不知其來。此
蓋道修練之心感于冥理也。後滑臺守李邕
著碑文并書。相次智恒繼居法華院。即懷一
弟子也。道行與師相埒。卒後禮部侍郎劉太
真作碑頌。褚長文書。次有超悟行弼。皆名
望相齊化于閩俗。無不重焉。


唐昇州莊嚴寺惠忠傳圓寂



釋惠忠。俗姓王。潤州上元人也。初在母孕。
忽遇異僧謂曰。所生貴子當為天人矣。誕
育已來不食葷腥。有異常童。稟性敦厚。年
二十三以經業見度。即神龍元年也。遂配
莊嚴寺。志節高簡為時輩所推。聞牛頭山
威禪師。襲達磨蹤得佛法印。遂造山禮謁。
威見忠乃曰。山主來矣。因為說法頓悟上
[019-0835a]
乘。威既得人如老氏之逢尹喜。乃命入室
付法傳燈。并委山門之事。遂出鄽聚。忠即
繼踵茲峯夙夜精勵。常頭陀山澤。飲泉藉
草一食延時。每用一鐺。眾味同煮。用畢懸
於樹杪。方復繩。床晏坐終日如杌。衣不易
時寒暑一納。積四十年。遂彰靈應非一。州
牧明賢頻詣山禮謁。再請至郡施化道俗。
天寶初年始出止莊嚴。忠以為梁朝舊寺莊
嚴最盛。今已歲古凋殘。興懷修葺。遂於殿
東擬創法堂。先有古木鵲巢其頂。工人將
欲伐之。忠曰。且止待鵲移去始當伐之。
因至樹祝曰。此地造堂當速移去。言畢其
鵲競銜柴遷寓他樹合郭道俗觀者如堵。
莫不歎異。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為
上其處。因乃定焉。雖汲引無廢神曠不
撓。四方之侶相依日至。以大曆三年。山門
石室前有忠挂衣藤。是歲盛夏忽然枯悴。靈
芝仙菌且不復生。至九月忠演法高座。無
故水出遶座而轉。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
眾布薩。至晚乃命侍者剃髮浴軀。是夜瑞
雲覆剎天樂聞空。十六朝怡然坐化。時風雨
震蕩樹木摧折。和州延祚寺僧徒。其夕咸見
白虹直東西貫于山中。鳥獸哀鳴林壑巖
間。哭聲數日方止。岳牧韋公損聞而哀愴。遣
使贈賻。并令上元令劉君備威儀送歸山。
于時炎蒸。至七月七天降雨絕凉。八日神
柩出纖塵不飛。又有群鶴徘徊輿上。送至
山門。瘞後數日墳內放光照于山林。五年
春依外國法茶毘。獲舍利不可勝計。圓細
[019-0835b]
如珠光彩瑩徹。遠近道俗有恨無所剋獲。
咸於焚身處煨燼中至求。凡百千人。皆得
舍利。故知法身圓應感物無窮。聖力潛通光
騰千古。門人起木塔。春秋八十七矣。身逾
七尺。霜眉徑寸儀容殊偉燕𪁟龍腮神氣孤。
拔。色如金聚。含光玉潤若梵僧。所居帳幃
弗張蚊蚋不犯。曾居蘭若幽棲松竹深邃。
甞有虎鹿並各產子馴遶入室曾無懼色。
開元二十七年上元令。長孫遂初脫略異聞。
躬造山詢驗。及到山半猛虎當路瓟吼。遂
乃驚怖莫知所為。忠聞出林曉喻。虎因
寢聲伏于林中。遂恐懾合掌禮謝而迴。忠又
向吳郡具戒院中。有凌霄藤盛夏萎悴。人擬
伐之。威大師曰。勿翦惠忠還日其藤更生。
人不之信。及秋忠還其藤重茂矣。又昔有
供僧穀倉在莊。夜有張盜來竊之。虎乃吼
喚逐之。盜棄負器而逃。其類夥多良難驟
述。忠著見性序及行路難。精旨妙密盛行
干世。又鄴中釋圓寂。氏族生地俱不可尋。
初從嵩山見老安禪師。道契相符莫測涯
岸。以高宗咸亨二年生計終歲。已一百有
奇年矣。襄州節度使嚴綬傾心供養。亦號無
生和尚焉。


唐洛京天宮寺惠秀傳



釋惠秀。俗姓李氏。今東京陳留人也。出離塵
垢慕尚逍遙。初以戒律飾躬。後以禪定
為務。於荊郢之地參問祖師。既了安然。迴
依洛邑天宮寺也。屬則天頻幸神都。而秀
道聲聞于后聽。屢詔入禮重。其於懸記未然
[019-0835c]
事合同符契。長安中往資聖寺。唱道化人
翕然歸向。忽誡禪院弟子令滅燈燭。有白
秀曰。長明燈可留。亦令滅之。因說火災難
測不可不備云甞有寺家不備火燭。佛
殿被焚。又有一寺鐘樓遭爇。又有一寺經
藏煨燼。殊可痛惜。時眾不喻其旨。至夜遺
火佛殿鐘樓經藏三所悉成灰炭。方知秀預
知垂警。又玄宗在潞邸時。曾與諸王俱詣
問法。從容留施一笛。玄宗出去。秀召弟子
曰。謹掌此笛。後有要時當獻上也。及受
睿宗傳禪。弟子達磨等方悟其言。取笛以
進。帝悅先知迴賜豐厚。秀偶示微疾。告誡
門人。奄然歸寂。享年一百歲。燕國公張說素
所歸心送瘞龍門山。道俗數千人奔會悲悼
焉。


唐成都郫縣法定寺惟忠傳



釋惟忠。少孺為僧勵精自行。在乎群等莫
不宗焉。出家法定寺。本是後漢永平中佛
法始流中國。便有置德淨伽藍。神光屢現。
至宋釋惠持。自廬阜辭遠公法兄誓化岷
蜀。屬譙縱不道。令數輩操刃欲屠持。持乃
彈指其眾驚奔僵仆。隋開皇四年改名法
定焉。寺有彌勒聖像。唐武德中忽有枯查
沿江而至。夜發光明。因雕作像首。貞觀中
竇軌為長吏劍門。佛首光見引達于府。竇
公令人迎取。數百人亦不能勝。乃令祝之
任欲何往遂言。可就法定否。乃一人能舉。
竇遂造佛身。長史高士廉蓋殿以安之。後
有僧汎愛樹其浮圖。而獲一巨蟹。身足二
[019-0836a]
尺餘。是塔頗多靈異。人或將酒肉乘醉詣
聖佛前。立見災禍矣。忠於天寶中於寺愈
加精苦。無何塔為霆震拔其塔心柱出
外。忽有小木承代之意。眾咸怪之。罔測厥
由。忠乃叩搕於聖彌勒像。告訴天龍合加
畏重。何輒震擊奪塔心柱邪。是知庶女呌而
雷擊景公臺。誠有所感。一日迅雷烈風。還
同前震。覆覩之乃龍神送舊柱安置如故。
當其易柱陰雲四合。有四神人以身扶翼。
立與塔齊。忠之感物也若此。會昌坼寺之
前。舍利七粒出相輪上。白光滿空向西飛
去蜀。皆所自覩。將倒之時。赤光見于半天
焉。又此寺有大棗樹。將毀寺之年其樹枯
瘁。及大中再置其棗重樂也。忠後終寺。


系曰。教法興替得非數乎。數算已定晷刻弗
移。如其會昌之前舍利預飛棗樹先瘁。是。
知。當替數之彊。興數必弱。興不勝其替矣
大中之興。替不勝其興矣。若不為四相之
遷。非繫興替之數也。教法是有為之法。詎
免遷流者乎。吁。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019-08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