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26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明-智旭 (master)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一
古歙門人成時編輯


頌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頌一百首并序



剎海入微塵,不是一多相即。毫端呈法界,非干小
大相容。祗緣法爾如然,所以不容思議。分凡聖,較
淺深,大似邀空華結果。埽語言,諱修證,無端禁石
女生兒。睹明星而了悟,栽成眼上兩莖眉。遍眾會
以敷揚,繪出空中千色彩。然雖今事門頭,覓一塵
而無朕。不妨實際理地,炳萬法以齊彰。大哉,絕對
待之假名。方矣,泯分滿之殊相。廣則毛孔邊際,等
虛空之莫窮。佛則介爾凡心,即真常之妙覺。華乃
因果同時,嚴乃能所不二。是以若通若別,可軌可
持。十界並遵,三世一轍。然一丸而眾香悉具,飲一
滴而諸河頓嘗。普請露柱燈籠,聽取葛藤絡索。


「 世主妙嚴品第一。頌曰萬國衣冠拜冕旒,御筵香染繡羅裘。不觀上苑枝條茂,那信蒼穹雨露周。踏破波濤渾是水,織成縷線漫稱紬。莫嫌山谷泉聲小,大海何嘗擇細流。」



「 如來現相品第二。頌曰眾齒光明遍剎塵,十方雲集主中賓。眉閒足下出還入,極果應知即正因。蓮現何曾離本際,勝音寧復是他人。殷勤聽取伽陀句,白牯狸奴知最親。」



「 普賢三昧品第三。頌曰運水搬柴足可娛,藏身三昧阿誰無。擬求佛手來摩頂,翻昧衣中如意珠。尺鏡遍含空界影,寸雲堪灑剎塵枯。勞他依正同宣偈,喚出滄溟月影孤。」



「 世界成就品第四。頌曰大覺空生海一漚,一漚拈起海全收。休將十事為他事,認卻鬍鬚失卻頭。」



「 華藏世界品第五。頌曰鼻孔下垂,眼睛橫布。毛竅玲瓏,皮膚連
[009-0399a] 附。地種無殊,森羅草樹。獅子全威,奚分象兔。欲知華藏莊嚴,不離剎那安住。擬向心外覓玄,昧卻介爾性具。」



「 毘盧遮那品第六。頌曰閻浮本是輪王地,幾度征誅始定疆。曾聽胡笳月下曲,不須鶴唳亦悲傷。」



「 如來名號品第七。頌曰十千名號任他呼,那個男兒不丈夫。借問而今說法者,文殊還有幾文殊。」



「 四聖諦品第八。頌曰藥病相連頭緒多,一番提起一番訛。無生無量歸無作,大海從來具眾波。」



「 光明覺品第九。頌曰故園消息斷多秋,夢裹尋思淚未收。驚蟄一聲啼鳥亂,不堪覽鏡倍生愁。」



「 菩薩問明品第十。頌曰白雪陽春和者稀,弟兄且自協壎篪。華周妻子三年哭,引得齊人盡皺眉。」



「 淨行品第十一。頌曰棒打石人頭,老翁入場屋。憐兒嚼飯未為醜,上大人書勸熟讀。一朝讀到可知禮,錦繡文章充滿腹。」



「 賢首品第十二。頌曰認影迷頭歷劫行,狂心歇處鼻分明。神珠拈出隨君用,衣不蠶兮食不耕。」



「 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頌曰平地風波浸殺人,漫傳不動又高升。佛身充滿無來去,金屑休教著眼睛。」



「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頌曰成群作隊弄精魂,破盡家私滅盡門。倡得哩嗹嗹哩曲,大家扶起舊砂盆。」



「 十住品第十五。頌曰瞿曇一指不肯剟,央掘摩羅追不歇。忽然放下手中刀,失卻娘生一頭髮。」



「 梵行品第十六。頌曰打破一桶做一桶,顛仙此話非儱侗。鄱陽大戰定江南,聖皇也賴三軍勇。」



「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頌曰三際覓心不可得,擬從何處發菩提。東風一夜傳春信,花滿園林泉滿谿。」



「 明法品第十八。頌曰子孝父心寬,臣賢君位安。創業固不易,守成尤自難。車輪鳥翼喻,明月照人寒。」


[009-0399b]


「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頌曰天名時分地如雲,孔雀鵝王化久聞。特地任公更垂釣,牽翻海底浪紛紜。」



「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頌曰律呂宮商無別調,都俞喜起聖明時。堯天舜日同欽戴,卻歎巢由總不知。」



「 十行品第二十一。頌曰萬卉莊嚴功德林,鳥啼花落影森森。夜行不許明須到,才出門來草已深。」



「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頌曰克家須是破家兒,撒潑黃金似爛泥。餓殺鄧通由命薄,天朝雨露本無私。」



「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頌曰賣盡風流不著錢,桃花如燄柳如煙。笙歌畫舫酣明月,見說今年似舊年。」



「 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頌曰家醜何勞向外揚,未曾作賊便招贓。邊城多少離家客,刁斗初鳴轉斷腸。」



「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頌曰水滿長町霞滿天,村中處處起寒煙。耕牛自解尋歸路,不用山童努力牽。」



又頌懸梁刺股揣
摩成,說得燕王與趙盟。何似當年赤帝子,入關先已
縛秦嬰。


「 十地品第二十六。頌曰坤儀厚重德無疆,能載能生直且方。看取四微非異性,不妨十嶽各稱王。伶俐衲,細思量,微塵剎土漚中影,莫負眉閒毫相光。」



「 十定品第二十七。頌曰有出有入非正定,試問剎那有何性。假饒覓見普賢身,依舊重添普眼病。君不見,女子跏趺佛座邊,文殊空把神通震。棄諸陰蓋下方來,缽盂端的元無柄。」



「 十通品第二十八。頌曰饑來喫飯困來眠,不用安排信自然。消盡幾多閒日月,止留秋水與長天。」



「 十忍品第二十九。頌曰立錐無地並無錐,飲痛吞聲袛自知。忽解白拈閒活計,終朝袖手有餘貲。」



「 阿僧祇品第三十。頌曰介爾心王絕數量,僧祇數量轉分明。微塵法界全成壞,五眼如何算得清。」



「 壽量品第三十一。頌曰黃梁一夢過名關,箇事分明迷悟閒。欲
[009-0399c] 向勝蓮分晝夜,且從極樂問迴還。」



又頌蟭螟眉上多
巖谷,結冬度夏居堪卜。任憑劫火洞然燒,此地清涼
有餘緣。


「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頌曰色色塵塵盡道場,何勞剜肉別成瘡。賺他無數癡男女,東走西馳昧故鄉。」



「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頌曰一念緣起無生,九界空華敗壞。多年枯木爛藤,慣會成精作怪。正許擬議思量,不許占龜買卦。壞協惠,怪協貴,卦協至。



「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頌曰佛說非身是大身,百花枝上露全春。癡人猶計九十七,獨勝尋常四八倫。」



「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頌曰千輻輪光圓滿王,獄中菩薩鼻昂藏。三重十地雖圓頓,鈍置人閒放逸郎。」



「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頌曰一念無瞋即普賢,說時容易用時難。世閒多少弄潮客,不解撐船淺水灘。」



「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頌曰遍界本無藏跡地,家親無故常為崇。眉閒毫相播精靈,口裏光明作魑魅。分明賣弄屋中金,帶累兒孫向外覷。假饒入得手中來,明朝不是今朝事。」



「 離世閒品第三十八。頌曰花枝隨處短長,春色元無高下。觸著一孔毫毛,惹得通身害怕。縱然缾瀉雲興,終難說盡者話。蓮花本自水生,不用描空作畫。」



「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頌曰師子頻申三昧,從來何曾覆蓋。坐在水中渴死,袛因畏溺為害。自從認得郎君,更不沿途乞丐。兔子角上翻身,烏龜毛裏作會。憑他水盡山窮,寸步不居門外。蓋害丐皆協記,外協偽。



「 普賢行願品。頌曰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末後牢關,和盤直拓。擬議躊躇,千錯萬錯。說性譚心,無繩自縛。親睹如來無量光,方知此語非嬉謔。寄語參玄學語流,休將向上閒穿鑿。」



「 福城東莊嚴幢娑羅林文殊師利菩薩。頌曰眾生住地無明,諸佛根本實
[009-0400a] 智。從來但一月真,云何有是非是。既發無上菩提,豈更迷名失義。歷盡煙水百城,寸步不曾相離。」



「 勝樂國妙峰山德雲比丘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頌曰演若達多狂始定,十方國土明如鏡。鏡中現出無數頭,一聲喚著聲聲應。」



「 海岸國海雲比丘普眼法門。頌曰大海境界隨思念,湧出如來光燦爛。一句難將海墨書,留與無聞作鍼砭。」



「 楞伽道邊海岸聚落善住比丘,普速疾供養諸佛,成就眾生無礙解脫門。頌曰大地本來無寸土,空中行住未為難。幾多悲智莊嚴事,一枕南柯夢欲殘。」



「 達里鼻茶國自在城人彌伽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頌曰叨作輪王親胤,坐受公孤謨訓。傳來輪字莊嚴,頒向九州百郡。」



「 住林聚落解脫長者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頌曰無邊佛剎莊嚴,清淨身中顯現。悲歡離合滿場,究竟皆從一線。說破只是自心,免使別求神變。」



「 閻浮提畔摩利伽羅國海幢比丘普眼捨得三昧。頌曰殊形異狀,遍體出生。六月六日,播弄精靈。喚作般若,嬰兒喪明。」



「 海潮處普莊嚴園,休捨優婆夷離憂安隱幢解脫門。頌曰見聞同住不唐捐,吸盡西江未足傳。向若歎洋慚灌叟,鐵圍山外有香泉。」



「 那羅素國毘目瞿沙仙人無勝幢解脫。頌曰摩頂執手,東奔西走。眨得眼來,天長地久。落花紅處象王迴,芳草綠時師子吼。」



「 伊沙那聚落勝熱婆羅門無盡輪解脫。頌曰刀山火聚足清安,只是全身投入難,拼得一條窮性命,髑髏孔裏夜光寒。」



「 師子奮迅城慈行童女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頌曰清淨法身,牆壁瓦礫。種種異門,何莫何適。欲知百萬陀羅尼,好向莊嚴宮殿覓。」



「 三眼國善見比丘隨順燈解脫門。頌曰風和日暖魚尋餌,楊柳桃花夾岸新。多少長安美公子,翩翩裘馬惜芳春。」



「 名聞國阿渚自在主童子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頌曰童子無聊,聚沙為戲。算來算去,有名無義。漚滅空無,是一是二。雖然恁麼舉揚,不免眼中添刺。」


[009-0400b]


「 海住大城具足優婆夷無盡福德藏解脫門。頌曰一器幾何,十界供普。吞時脹殺人天,吐時餓殺佛祖。問取童女十千,畢竟作何去取。」



「 大興城明智居士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頌曰仰視虛空,所須悉下。分明各自帶來,何故向他酬謝。識破者點機關,便解逢緣不借。」



「 師子宮大城法寶髻長者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頌曰奏樂燒香迴向因,十重樓閣報分明。可憐歌舞場中客,荒卻良田不肯耕。」



「 藤根國普門城普眼長者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頌曰知病識藥,將錯就錯。和合諸香,無作為作。只恐城東老母來,不用許多閒絡索。」



「 多羅幢城無厭足王如幻解脫。頌曰從古護生須是殺,直教殺盡始安居。慈悲瞋恚兩舌語,暮四朝三撫群狙。」



「 妙光城大光王大慈幢行。頌曰曾母指疼,曾參眉蹙。非因天性相關,只為一般皮肉纔涉擬議思量,不啻大唐天竺。」



「 安住王都不動優婆夷求一切法無厭足三昧。頌曰堂宇光明普耀,霧變深山文豹。自在平等總持,不離音聲笑貌。貪觀佛剎道場,卻被浮雲籠罩。」



「 無量都薩羅城遍行外道至一切處菩薩行。頌曰小兒啼哭只因饑,拈得饅頭當米餈。一飽自然無病痛,不勞他處別尋醫。」



「 廣大國優缽羅華長者調和香法。頌曰長者如何慣鬻香,不知誰處得真方。天涯海角多知己,莫歎孤零落異鄉。」



「 樓閣大城婆施羅船師大悲幢行。頌曰暴虎馮河吾不與,長年柁手最知幾。波斯到岸因風便,采得明珠滿載歸。」



「 可樂城無上勝長者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頌曰無依無作逞神通,誰信鄉風處處同。賣盡拙時留下巧,蘆花依舊宿漁翁。」



「 輸那國迦陵迦林城師子頻申比丘尼成就一切智解脫。頌曰一有多種,二無兩般。眾會不迮,園林不寬。依正繞旋無量匝,明星初涌夜更闌。」



「 險難國寶莊嚴城婆須蜜多女離貪欲際解脫。頌曰栴檀樹下足蚖蛇,蓮花池
[009-0400c] 畔蜂充塞。曾向嵩山社裏來,始知跌法從他得。」



「 善度城鞞瑟胝羅居士不般涅槃際解脫。頌曰一座栴檀佛塔,信手隨身開闔。見得三世分明,也是空華雜沓。明朝便是新年,今夜且稱殘臘。」



「 補怛洛迦山觀自在菩薩大悲行解脫門。頌曰遙見連忙倡善來,也知年老惜嬰孩。待他立德揚名日,始信而今滿面灰。」



「 東方正趣菩薩普門速疾行解脫。頌曰曾聞著靴水上立,馬到長安靴未溼。走遍虛空盡未來,普賢毛裏高相揖。」



「 墮羅缽底城大天神雲網解脫。頌曰長舒四手取海水,洗面無端摸著觜。借婆衫子拜婆年,孤兒本是趙家子。」



「 菩提場安住主地神不可壞智慧藏法門。頌曰寶藏相隨宿善根,勞他指示語溫溫。分明福地生靈種,幾個男兒解報恩。」



「 迦毘羅城婆珊婆演底主夜神,破一切眾生癡暗法光明解脫。頌曰日沒西陲鳥宿林,滿天星斗映江涔。漁翁綸線垂將盡,釣得金鱗大幾尋。」



「 菩提場內普德淨光主夜神寂靜禪定樂普遊步解脫。頌曰古鏡磨來徹體明,山河國土炳然呈。不因走遍天涯路,豈信居家腳底輕。」



「 菩提場右喜目觀察眾生主夜神大勢力普喜幢解脫。頌曰未到酒家香十里,開樽轉覺醉醺醺。不知昔日耕耘苦,便擬無錢賒幾斤。」



「 普救眾生妙德主夜神普現一切世閒調伏眾生解脫。頌曰猛火何能燒得木,木中出火自能燒。眉閒光照君看取,火種傳來是幾朝。」



「 寂靜音海主夜神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頌曰樹根依地果依空,培得根深果實豐。波利質多人不信,諸天日夜挹香風。」



「 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主夜神甚深自在妙音解脫。頌曰洪鐘隨扣便隨鳴,聲性何關四性生。杜口也知非得已,不堪重舉似群盲。」



「 開敷一切樹華王夜神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頌曰賢其賢而親其親,樂其樂而利其利。承流宣化不違時,便是循良方正吏。」



「 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教化眾生令生善根解脫。頌曰摩尼現色元非色,日影無來示去來。夢裏墮河雖是妄,一翻提起亦添哀。」


[009-0401a]


「 嵐毘尼園。妙德神菩薩於無量劫遍一切處示現受生自在解脫。頌曰十種受生藏,積年行貨帳。討時沒分文,算時有多樣。直教除盡算盤珠,十尺元來是一丈。」



「 迦毘羅城釋女瞿波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頌曰塵劫追隨非偶然,染因緣是淨因緣。鴛鴦帳裏調琴瑟,喚醒寒鴉樹上眠。」



「 佛母摩耶大願智幻解脫門。頌曰無生無不生,幻法元非法。腹同世界寬,身似浮雲杳。調御天人師,收來做一匣。擬將普眼觀,赤瞖生眉睫。」



「 正念天王女天主光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頌曰過去無邊事,何勞更憶知。只因生處熟,熟處更難移。」



「 迦毘羅城童子師遍友。頌曰謬為人師,尸位曠職。問他法門,推向子息。若不勘破,一錢不直。」



「 善知眾藝童子菩薩字智。頌曰天籟地籟,休教錯會。入得門來,不妨在外。會協膾



「 婆咺那城賢勝優婆夷無依處道場解脫。頌曰有盡無盡,無依有依。道場三昧,雲駛花飛。」



「 沃田城堅固解脫長者無著念清淨莊嚴解脫。頌曰既名無著,何更勤求。若言一串,終成兩頭。」



「 妙月長者淨智光明解脫。頌曰宅有光明,奚稱淨智。雖不說明,早相鈍置。」



「 出生城無勝軍長者無盡相解脫。頌曰見無量佛,得無量藏。問取善財,是相非相。」



「 法聚落最寂靜婆羅門誠願語解脫。頌曰揭諦揭諦,除冥抉瞖。足趾血乾,胞胎落地。」



「 妙意華門城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幻住解脫。頌曰海外青山雲外霓,體中權實漫分枝。同條生不同條死,更問龍華調御師。」



又頌
果覺因心事不殊,丁寧終始意無餘。曾為浪子方憐
客,不是波斯莫獻珠。


「 海岸國大莊嚴園,毘盧遮那莊嚴藏樓閣彌勒菩薩,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藏解脫。頌曰乾闥婆城鏡裏呈,無邊色像倍分明。去來彈指閒家具,
[009-0401b] 未瞥徒勞瞪眼睛。」



「 普門國,蘇摩那城文殊師利遙伸右手按頂。頌曰若來已,更不來。若見已,更不見。忽然摸著鼻頭,端的高高在面。」



又頌身經百戰
定封疆,遍界成平返故鄉。馬上幾多驚險事,不堪說
向夜郎王。


「 如來座前普賢菩薩。頌曰剎剎塵塵性本融,非關作意顯神通。阿誰身上無毛孔。忍使伽缾局太空。」



「 善財菩薩一生圓滿。頌曰歷代相傳舊祖基,分明稚小被他欺。京城府縣都曾訴,土地城隍到處祈。終訟總之非得已,贏來那別有便宜。愁人莫與無愁說,說與無愁總不知。」



「 全部總頌讀遍神農本草書,根莖花果辨無餘。採來件件都堪用,看去般般總不殊。必死袛應疾尚諱,可生終賴藥相扶。大黃能補參能瀉,莫效庸醫守一隅。」



大佛頂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頌三十一首并序



一真亡影待,七花八裂析栴檀。眾聖失把鼻,萬別
千差歸渤海。正令全提,假饒茅屋牖邊,鼠雀豈容
穿過。旁通一線,任你含元殿裏,庶民亦可往來。所
以道,得之則黎奴白牯,動地驚天,失之則諸佛如
來愁眉鎖目。此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二十五圓
通法門者,聲聲毒鼓,喪盡根塵識大命根,法法醍
醐,灌醒空假中道血脈。可謂通身是病通身藥,是
處有穴是處鍼。縱令遁入膏肓,難免耆婆妙手。捻
餅作團,饑兒之啼哭可止。鍊酥成酒,猛光之痼疾
堪醫。且看木馬嘶風,漫道泥牛入海,觸著痛處,自
身有苦自身知。掘得寶來,大家有福大家享。由是
各系一頌,以為利根鞭影云。


「 憍陳那於佛音聲悟明四諦。頌曰鹿苑初陳門外車,諸天餓鬼辨河沙。東風一夜傳春信,開盡黃梅嶺上花。」



「 優波尼沙陀悟諸色性以從不淨。頌曰傀儡登場怖偃師,楚王一怒體
[009-0401c] 分離。目成從此無消息,坐聽寒林啼子規。」



「 香嚴童子觀香意銷。頌曰幼婦初裝倚翠樓,新郎曉起尚含羞。無端召作征遼將,向月胡笳起暮愁。」



「 藥王藥上因味覺明。頌曰嘗遍娑婆藥萬千,箇中何味可延年。神農牙齒都零落,報道砒霜最直錢。」



「 跋陀婆羅忽悟水因。頌曰剝破虛空血迸流,石人撫掌碧山頭。春光甫見花成市,一葉梧桐已到秋。」



「 摩訶迦葉唯以空寂修於滅盡。頌曰六塵變壞眼培花,空寂徒傳月裏艖。微笑至今贓證在,太平天下事如麻。」



「 阿那律陀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頌曰失目翻成有見,照明奚似緣塵。爍破大千世界,豁開無漏真精。心眼俱挂壁上,桃花梅花笑人。」



「 周利槃特伽調出入息得大無礙。頌曰天地猶如橐籥,不須一句伽陀。生住異滅無性,平沈佛國山河。自從打失鼻孔,爭說安那般那。」



「 憍梵缽提一味清淨心地法門。頌曰有時醍醐毒藥,有時毒味甘露。袛因弄巧成拙,不免將迷作悟。喚出缾裏大夫,直教手指無措。」



「 畢陵伽婆蹉純覺遺身。頌曰泥裏果然有刺,痛外何嘗見身。虛空百雜粉碎,白雲橫封渡津。欲知不痛消息,跛鱉盲龜較親。」



「 須菩提曠劫知空。頌曰芥子須彌畟塞,何處轉身出息。偶然解得藏機,彈指幻成百億。相隨樹倒藤枯,笑破色空空色。」



「 舍利弗心見發光,頌曰九緣不借一靈孤,更向金錍徹體刳。戳瞎眼睛明箇事,剎塵身土鏡中圖。」



「 普賢菩薩心聞發明。頌曰毛端剎海同簧鼓,特地勞他白象王。金翅食龍如食麵,一般也是塞饑腸。」



「 孫陀那難陀觀鼻端白。頌曰苦瓠甜瓜一概拈,更將無味白藤添。縱饒洞照十方界,鼻孔依然臉上尖。」


[009-0402a]


「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因師子吼成阿羅漢。頌曰義身較比文身切,出楔何如用楔親。野干昔年曾膽裂,羺羊漫擬效顰呻。」



「 優波離持戒修身。頌曰持犯開遮三聚成,式叉何法不圓明。不龜手藥隨君用,無作誰留凡聖情。」



「 大目犍連心光發宣。頌曰澄濁成清不較遲,黃河入海正奔馳。攜來淨器君須識,莫負嵩山碧眼師。」



「 烏芻瑟摩火光三昧。頌曰一星便可燎須彌,休把螢光問魯齊。拈起秤錘渾是鐵,空教積劫墜污池。」



「 持地菩薩平地心開。頌曰圓融絕待妙蓮華,須是還他古作家。馬後驢前無數客,等閒同駕白牛車。」



「 月光童子修習水觀。頌曰一滴源流徹底清,無端猶被水當情。髑髏枯盡全身露,浸殺從來佛與生。」



「 琉璃光法王子觀群動性。頌曰與奪全機暗裏明,啾啾千界器中聲。春風吹散寒威後,賸有梅花映水晶。」



「 虛空藏菩薩觀察虛空無邊。頌曰晦昧情忘空界銷,毛端剎海境偏豪。寶珠圓鏡閒家具,何物拈來價不高。」



「 彌勒菩薩唯心識定。頌曰繩上無蛇性自麻,趣真斷妄轉紆斜。風停波息澄如鏡,處處清光映紫霞。」



「 大勢至法王子念佛三昧。頌曰服盡軒岐百草丸,阿伽一味信神丹。五宗八教橫羅列,未死偷心孰肯餐。」



「 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頌曰酒病還須酒藥醫,推門落臼正當時。神通妙用尋常事,莫使重栽眼上眉。」



「 十方如來放光總印。頌曰大地覓來純是藥,耆婆空手挈籃回。從今徹體光明藏,始覺從前事可哀。」



「 文殊師利選擇圓通。頌曰海錯山肴難療饑,文殊嚼飯喂嬰兒。多門一路君看取,人不和兮家道衰。」



「 阿難大眾得大開示。頌曰雷雨無私萬芔蘇,故鄉他國路寧迂。推開長夜山河枕,病起精神也較臞。」



「 性比丘尼成阿羅漢。頌曰緩治本兮急治標,無端芽種乍成焦。鏡中半露娘生面,今日方知行處遙。」


[009-0402b]


「 頂光化佛重宣神咒。頌曰萬種名香擣一丸,胡言漢語最宜參。頂光照破虛空也,聽取前三與後三。」



「 金剛藏王,發願護持。頌曰慈威折攝足良模,同體悲心痛切膚。滅度已知無可滅,大家且把剎竿扶。」



妙法蓮華經品頌三十三首并序



花簇簇,錦團團,一塵不立。赤條條,淨裸裸,萬法齊
彰。盡瞿曇,四十九年老婆舌頭,提掇不來。憑列祖,
千七百箇生鐵埽帚,打併不去。除非摸著自己鼻
梁,方能踢倒從來窠臼。荊棘林內,慣解掉臂橫行。
潔白地中,不妨轉身直過。唯我天台智者禪師,發
妙悟於大蘇,睹靈山於言下。縱一旋陀羅尼力,宣
四不思議辯才。究權實之攸歸,闡本跡之深致。玄
義五重,頂門打破髑髏寒。文句四釋,遍體鍼流毛
孔血。戳瞎講家肉眼,爍開禪士幽關。師弦震而飛
走俱逃,毒鼓撾而遠近皆喪。特以圓音卓絕,鈍識
如盲。義海汪洋,葉舟欲蹶。山僧不惜眉毛,每品為
拈一頌。大似助桀為虐,平地重添葛藤。不會則拔
楔抽釘,會得則喪身失命。


「 法喻為名。頌曰心佛眾生撥不開,三玄三要事難猜。一莖拈作全身用,惹得頭陀笑滿腮。」



「 實相為體。頌曰函蓋乾坤未足奇,四微原不隔根枝。分明舉似諸方也,又道如來袛自知。」



「 一乘因果為宗。頌曰眾流截斷事如何,滴滴歸源不較多。踏遍十方香水海,靴頭幾處犯清波。」



「 斷疑生信為用。頌曰逐浪隨波最可憐,明中有暗意偏玄。毘嵐吹散雲千朵,放出孤輪一夜圓。」



「 無上醍醐為教相。頌曰分明一樣牛身味,轉變番番不借功。飽食會須脾力健,莫教傷卻小兒童。」



「 序品第一。頌曰白毫舒照半提時,萬八東方蠟印泥。擬向文殊辨端的,重栽眼上兩莖眉。且道作麼生是全提,咄,
[009-0402c] 逢人切忌錯舉。」



「 方便品第二。頌曰頻伸出窟威風別,象兔搏來同見血。誰知昔日金剛王,今日翻成繫驢橛。」



「 譬喻品第三。頌曰門外何勞覓大車,錯將三界認為家。火光燒爛虛空也,誰解回頭叫阿爺。」



「 信解品第四。頌曰客作從來非賤人,糞除未盡自迷津。卻憐五十餘年別,此日相逢覺倍親。」



「 藥草喻品第五。頌曰地雨何曾有二心,根莖花果漫森森。四微終始元無別,莫向枝條大小尋。」



「 授記品第六。頌曰體露金風樹葉凋,四人生死久同條。禹門無數金鱗躍,莫向澄波月影翹。」



「 化城喻品第七。頌曰塵點劫前曾服毒,至今猶覺自麻木。彈指歸來較是遲,癡人還問西天竺。西天竺,化城寶所誰家屋。錯認他方五百旬,窮年竟歲空勞碌。且問只今在什麼處。咄,看腳下,錯錯。」



「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頌曰成群作隊鍊饑寒,衣裏明珠煞欲穿。可惜而今醉臥客,再逢親友是何年。」



「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頌曰大小都盧一網收,蝦蟆猶欲竄前流。饒他蟠結滄溟窟,依舊還吞呂望鉤。」



「 法師品第十。頌曰大地從來依水輪,高原穿鑿莫辭辛。著衣坐臥尋常事,還道如來是別人。」



「 見寶塔品第十一。頌曰古佛婆心事太多,土田三變意如何。雖然明得聲前句,不免重添浪上波。」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頌曰碎身粉骨結成仇,不是怨家不聚頭。一粒寶珠光燦爛,南方又起未來愁。」



「 持品第十三。頌曰此土他方波浪闊,長年柁手精神別。巨鼇一搭上鉤來,傍岸猶憐風力掣。」



「 安樂行品第十四。頌曰護命靈丹只一丸,身經百戰朔風寒。明珠解髻親收得,幻網光中夢未殘。只今還有作夢者麼,可憐大唐國裏,盡惺惺地。」


[009-0403a]


「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頌曰慣作白拈難認覓,一般手段兩般刀。莫嫌子老父偏少,馬腹驢胎知幾遭。」



「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頌曰莫言箇事無頭尾,特地勞他數剎塵。好藥但教諸子服,病除始睹劫前春。」



「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頌曰太空丈尺誰堪測,鵬徙依稀九萬程。昨夜眉毛偶饑急,誤將華藏煮盈鐺。」



「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頌曰摩尼雨寶正穰穰,半世饑虛此夜忘。莫怪城邊多旅夢,幾人曾嗅返魂香。」



「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頌曰無位真人六不收,放光動地轉生愁。離微語默閒家具,何處潮聲非海流。」



「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頌曰惡水澆人罪不輕,頓教平地死屍橫。獨悲未入阿鼻者,今日猶開鬼眼睛。」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頌曰掀天揭地欲何為,箇事元無成與虧。認取指音并舌相,莫將黃葉誘嬰兒。」



「 囑累品第二十二。頌曰年老情偏戀子孫,幾人能得起家門。殷勤記取靈山敕,鏤骨銘肌報此恩。」



「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頌曰然身然臂施中最,妙法何嘗隔苦功。歎息東施累西子,因噎廢飯還成風。伶俐漢,莫匆匆,經王收入無縫塔,萬別千差一路通。」



「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頌曰十界宏經讚妙音,色身普現去來今。溈山五字深深意,留與諸方作眼箴。」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頌曰自從證得圓通常,慣將生佛同叉聚。藥珠身,毒天鼓,與樂會須先拔苦。聲聲只叫觀世音,何時識卻主中主。要識主翁也不難,路頭盡處須迴武。一番逗入無畏城,不消更問雲門普。」



「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頌曰煙雨濛濛渡古村,夜深杌影似人形。天師一道靈符到,彈指扶桑已浴溟。」



「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頌曰禍出私門實可哀,破家亡國未稱災。一回追憶山中日,愧殺從前滿面灰。」



「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頌曰昨夜雷驚娑竭羅,頓令雨點如車
[009-0403b] 軸。須臾浸沒梵王宮,數滴空勞首羅目。四法重敷萬古傳,塵塵剎剎燈相續。」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一
[009-0403c]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二


頌二



白牛十頌有引并述。○此頌若作圖者,須一一如頌中各句,及頌後小字而作。儻少


不合,則大背宗旨。其第九圓相一圖,或并不作圓相,但存一白幅亦可


向有二種牧牛圖行世,一從未牧,至雙泯為圖。十
牛,自黑漸白,以至於無。一從尋牛至入廛為圖,亦
十牛,始終皆白。雖云大同小異,旨趣固自別矣。禪
觀之暇,偶為會通。稍稍更定,作十頌。非敢求異古
人,冀自冥心一轍耳。


「 白牛原不遠山童,無柰山童面向東。柳綠桃紅空戀惜,凝眸塵劫好懵懵。白牛在西面東,童子在東面東。



右失牛,配理即佛也。所謂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
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 主人忽問牧童牛,回首茫茫何處求。賴有來人指往路,白牛端的在西頭。主人問牛所在,童子失措。更一人自西來,以手遙指。



右尋牛,配名字即佛也。謂從經典,或善知識,創聞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發心願求,返本歸源。


「 驀直追尋路漸西,荒原踏破是牛蹄。一回瞻視知端的,信步前行不復迷。童子面西急走,田中多有牛跡。



右見跡,配觀行即佛也。謂圓五品位,依圓解修圓
觀,圓伏五住煩惱。


「 橫穿九十六煙村,忽睹牛王露地蹲。從此腳跟輕快也,假饒氣急不須論。白牛隱臥田中,童子遙見歡喜。



右見牛,配相似即佛也。謂圓十信位,相似得法性
理水。六根清淨,見思先落。證位不退,塵沙亦落。證
行不退,但猶未證無功用道。


「 水窮山盡不辭勞,趁到牛邊功已高。歎息無端成久別,而今方得解天弢。白牛從容起立,童子喜撫其背。



右得牛,配分證即佛也。謂圓初發心住,破一分無
明,證一分三德。入祕密藏,生如來家,得念不退,乃
[009-0404a]
至十住,皆此中攝。


「 雪山香草甚甘肥,清冷流泉可療饑。不羨稼苗盈野綠,悠然飽足度餘暉。童子閒坐石上,白牛飲澗自適。



右護牧,亦分證即佛也。謂圓十行,一行一切行,稱
性功德。


「 夕陽將盡晚霞稀,就路還家不用揮。一曲無生吹短笛,餘暉猶自照庭闈。夕陽在山,白牛歸宿。童跨牛背,吹笛自樂。



右騎歸,亦分證即佛也。謂圓十迴向法界願行。事
理自然融合,迴入平等法界海。


「 白牛何處本無蹤,牧豎高歌明月峰。萬象光含秋露冷,桂枝猶自影重重。明月在天,牧童拍手自歌。



右忘牛,亦分證即佛也。謂圓十地,純智忘理。猶如
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如
來智地。


「 逸多彈指閣門開,笑殺當年小善財。煙水百城空自歷,人牛絕跡夢初回。人牛俱不見,唯一圓相。



右雙泯,配究竟即佛之根本智也。謂始本不二,理
智一如,徹證三無差別之性,亦無能證所證可得。


「 依稀何處現人牛,垂手相將入市遊。借問人牛還似昔,云何無失亦無求。童子向東前行,白牛相隨在後。



右入廛,配究竟即佛之後得智也。謂佛果後普賢
行,乃盡未來際常然大用之門,能同流九界,廣度
含識,實無加於雙泯之體。


頌仰荅高峰大師六問六首有小序



高峰大師,勵頭陀行,力扶祖道之衰。有參學者,必
先令然指受戒,方乃授以心要。其砥柱狂瀾之志,
亦甚切矣。今觀室中垂問語,無非因病發藥,痛處
加錐。近來禪德,每作一色邊事會去,辜負祖意,不
既多乎。不揣疏愚,敬為仰荅,兼系一頌。醍醐毒藥,
毒藥醍醐,一任具舌者之自辨也。
[009-0404b]


問,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


仰荅,猶有徹底者在。


頌曰,
 理極情忘退步難,轉身一句葛藤繁。石人撫掌歌明月。寄語禪流莫浪看。



問,佛祖公案,袛是一箇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


仰荅,為是一箇。


頌曰,
 千差萬別勢嶐穹,樵子休商窮與通。側看是峰橫看嶺,只因身在此山中。



問,大修行人當遵佛行,因甚不守毘尼。


仰荅,邪法難扶。


頌曰,
 解脫翻成荊棘因,暗中觸寶漫傷身。自從拶入波離室,梵網光流劫外春。



問,杲日當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雲遮卻。


仰荅,瞥。


頌曰,
 緣見因明被暗欺,晴空何礙片雲移。欲從遮照分賓主,豈借毘嵐努力吹。



問,人人有箇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著。


仰荅,踏著即非影子。


頌曰,
 認影迷真最可憐,不堪忽後又瞻前。晚來演若狂心歇,童子南詢腳底穿。



問,盡大地是箇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


仰荅,火光三昧。


頌曰,
 火光三昧最芬清,切忌從他覓化城。烹熟法身冬至後,黃鐘重奏一陽生。



三觀蓮華頌有引



一心三觀,即妙法蓮華也。本非定三,豈應分頌。然
亦非定一,姑妄分之。讀者幸勿以辭害意。


「 空觀蓮花頌曰覓心覓佛了無蹤,一葉荷香裹太空。消盡涅槃生死夢,相看仍在寶池中。」



「 假觀蓮花頌曰蕊幢葉葉含塵界,光影相吞孰可窮。歷盡普賢毛孔後,始知生長福城東。」



「 中觀蓮花頌曰劍樹刀山覿面呈,蓮花青赤倍分明按經中云有優缽羅地獄,此云青蓮花。復有波頭摩地獄,此云紅蓮花,故云。遮那身土從來遍,擬議思量轉似盲。」



北天目靈峰寺二十景頌有序



靈峰山,古稱為北天目。辛未冬入山結制,即有偈
[009-0404c]
云,靈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甲申秋,從檇李入山,
復有句云,靈峰片石舊盟新。不謂乙酉春,偶遊石
城。直至己丑深秋,方獲歸臥也。俯仰泉石,勝概縱
橫,紀其大者,略有二十,聊當化城,畢茲餘喘,自非
樂土,終弗與易矣。


「 鷲嶺遙傳袛一枝,由來吾道貴聞知。但從龍樹通消息,不向黃梅覓破衣。大雄峰○群峰之中,巍然端坐,為山正主。



「 應據當陽顯別傳,較來仍是正中偏。馬駒踏殺人無數,畢竟還他懷海賢。百丈峰○大雄之東,危巖傑峙,俯臨萬竹。



「 大壑風吹匝地寒,芙蓉削出翠難看。幾翻倒嶽傾湫後,方識孤危卻自安。獨立峰○大雄之西,峭壁千仞,有若天門,亦名海日幢。



「 九品何須一一求,戒乘俱急已前收。須摩去此洵非遠,觸目標心寄玉浮。五蓮峰○獨立峰前,五峰行列,於寺之西,並似青蓮。



「 秀出雙雙巽岫高,不隨春色醉仙桃。山中薄有天廚供,傭向人閒問紫袍。二乳峰○在寺東南,迴顧梵剎,情同慈母。



「 度他何必起風波,莫怪齊東傳事訛。縱使鐵船終不爛,幾人能聽屈原歌。神舟峽○俗稱靈巖豁,兩壁峭立,相傳為神舟行處。



「 虛空為虡大地枹,無問自說聲有無。喚醒癡禪計離絕,但觀一諾還一呼。天鼓坪○大雄百丈兩峰之閒,行時皆逢逢有聲,震動巖谷。



「 兩澗泉聲夾竹岡,恍疑羅帶曳琳琅。經行飯後無餘事,一任跏趺送夕陽。碧玉坪○在藏堂東,修竹巨石,可行可坐。



「 聞說從來道不孤,萬筠叢裏臥璚株。鳳兮未肯甘衰德,早向深林避網罛。映碧坪○在藏堂西,與碧玉坪相對,皆從大雄峰而發,如兩瓣青蓮華葉,是為梵剎內護。



「 不是因緣不自然,大雄特地露言詮。剎塵演說雖無隱,水性終須飲者傳。祕藏巖○在映碧坪北,大石三座,如伊字三點,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其前可結小茅。



「 四性無生八不該,誰將宗說強分開。但看滴滴歸滄海,始信源從阿耨來。龍樹泉○舊名龍泉,祈雨最靈,載一統志,山由此得名。正在大雄百丈兩峰之中,堪表中道,如龍樹大士,造中觀論傳佛心印,其味醇正,潤益無窮。


[009-0405a]


「 百丈峰頭涵蓄深,泠然東國沁禪心。維摩摘取雖非遠,未許貪夫著意斟。歡喜泉○出百丈峰之東,冬夏不絕,飲之甘美。



「 忍土塵勞不可噬,能仁格外垂恩濟。引取珠王十四枝,來向山中宣妙偈。安養泉○出大雄峰之西,味尤醇美,猶若醍醐。



「 歷盡青山數十層,盈科聊就此中澄。長空如洗標孤影,不向污流別覓朋。澡月池○在碧玉坪西麓,積龍泉所成也。



「 未必神舟是戲詀,坐聞泉水日喃喃。滿慈久已成獅吼,暗證徒將口舌緘。談經石○俗呼神舟石,在安養泉左,可坐廿餘人,時泉聲淙淙。



「 大雄久欠兒孫債,劈取須彌安此界。賓頭末敢向空旋,米芾不妨頻下拜。跏趺石○大雄峰之麓也,相傳大風雨時,從峰頭迸墜。在藏堂東北隅,群木交映,堪坐數人,遠望前山,疊翠數重,並相環拱。



「 舉世昏昏恥獨惺,亂山深處且埋形。夜來風雨摧殘芔,唯有修篁不改青。萬竹塢○舊名上房塢,今精舍名攝香居。



「 藏身之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東風誤報春光好,香色分明舉似人。千梅塢○由萬竹塢東上,怪石崎嶇,人跡罕到,野梅無數,開則半山遍白,香風遠傳。



「 何必高誇雞足山,箇中趺坐亦安閒。純陽飛劍心機錯,好向黃龍問過關。金仙洞○舊名仙洞,在龍樹泉下,載一統志。每為苦行衲所居。



「 獨據東南最上頭,天空海闊一浮漚。饒君先入如來慧,爭柰群機攝未周華嚴洞○在二乳峰左,而外向東南,日出則先照之。



自頌法華堂問荅六首



一問,步步不曾離著他,因甚麼舉似不出。


荅,舉則不
似。
「 頌曰演若迷頭向鏡馳,狂呼歷劫未曾癡。朝來摸著娘生鼻,到底雙雙兩下垂。」



又荅分明舉似。
「 頌曰分明舉似不爭差,步步何曾離著他。更問之乎並者也,胡人月下吹胡笳。」



二問,說得了了分明,因甚麼用他不著。


荅,說底是甚
麼。
 頌曰家常茶飯日三餐,一飽渾忘饑與寒。只恐鮮能知此味,別圖鳳腦與龍肝。



又荅步步不曾離。
 頌曰分明步步不曾離,日用尋常盡是伊。怪底春光遍桃李,東
[009-0405b] 風消息幾能知。



三問,三身與三自性。是同是別。


荅,且道是同是別。
 頌曰三性三身別復同,分明指示不須融。獨憐村裏三家犬,月下啀喍吠草叢。



四問,一切法皆可作四句,且如三身,各四句如何作。


荅,四句歷然。
 頌曰無性緣生觸處通,有無情理互含容。一微亦必存方分,儱侗如何達此宗。



自頌除夕問荅二十首



一問,如何是為實施權。


荅,家家有路透長安。
 頌曰治水功成定永圖,荒要侯甸各分符。始皇吞併非良策,眨眼秦嬰已獻俘。



又荅病多藥多。
 頌曰病多藥亦多,須是問耆婆。黃龍湯一味,那得起沈痾。



二問,如何是開權顯實。


荅,借婆衫子拜婆年。
 頌曰禮到何勞漫費錢,大家恭敬賀新年。面門歡喜心安樂,不羨無懷與葛天。



又荅子等心等。
 頌曰子等心亦等,況復貲無盡。周給本非難,只愁不自肯。



三問,如何是本跡雖殊,不思議一。


荅,歲歲黃鶯啼綠
柳。
 頌曰春光一度一番新,賺得嬌奴起怨情。獨有東村王大姐,依依猶憶舊時人。



又荅萬古碧潭空界月。
 頌曰萬古碧潭月,盈虧時出沒。撈摝非有無,大辯終須訥。



四問,如何是觀心若起,本跡俱絕。


荅,泥佛填官路。
 頌曰路邊掘土成尊像,要走還將尊像填。只恐傍人眉墮落,漫同院主怨天然。



又荅兩箇泥牛鬥入海。
 頌曰泥牛鬥入海,木人齊喝采。堪笑石女兒,猶向波閒待。



五問,如何是止觀不二。


荅,天昏地陷。
 頌曰混沌鑿開分兩儀,成形成象漫猜疑。虛空消隕知何許,正是訛傳盤古時。



又荅古鏡挂高臺。
 頌曰古鏡挂高臺,何妨胡漢來。秀公多拂拭,拂處轉多埃。



六問,如何是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祕密之藏。


荅,幾處
報讎身不死。
 頌曰一自椎秦博浪沙,轉逢黃石圯橋斜。
[009-0405c] 素書雖作劉家用,與赤松遊路未賒。



又荅跛足長年
牢把柁。
 頌曰專心牢把柁,跛足難行路。看風便使帆,滄溟頃刻過。



七問,如何是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荅,千場縱博家仍
富。
 頌曰梢麤膽壯賭場雄,破盡寒酸士子風。一擲便輸千億界,陶朱雖富未堪同。



又荅一線銀鉤光遍地。
 頌曰銀鉤光遍地,一線天邊麗。初夜漏聲寒,影向千江漬。



八問,如何是不斷生死而入涅槃。


荅,大溈山下水牛
肥。
 頌曰不是冤家不聚頭,自身有債自身酬。牧童若解深深意,莫把繩鞭強繫留。



又荅七金香水浪滔天。
 頌曰香水浪滔天,潛流注百川。誰能嘗一滴,卻病且延年。



九問,如何是續佛慧命。


荅,依舊可憐生。
 頌曰果然依舊可憐生,拄拄撐撐直到明。普請大家同著力,莫教倒卻葡萄棚。



又荅饑來喫飯。
 頌曰佛命不可斷,饑來須喫飯。一日要兩餐,莫學餓死漢。



十問,如何是臘月三十日用得著的。


荅,銀馬金錢接
灶神。
 頌曰銀馬金錢接灶神,殷勤禮拜祝虔心。一門和氣生千福,四季平安抵萬金。



又荅困來打眠。
 頌曰臘盡事清閒,困來便打眠。一夢猶未足,爆竹慶新年。



頌荅如母問二首



問,人問祖師,百年後甚麼處去。祖云,檀越家作水牯牛去。學人隨來得麼。云,須銜一莖草來,水牯牛
即不問。如何是一莖草。

荅,即是自己喫的。
頌曰,


 生死路茫茫,輪迴正未央。須銜一莖草,切勿借他糧。



問,溈山遇寒拾,拾虎吼三聲。又拈杖云,喚者箇作甚麼,意旨如何。
荅,忘卻了也。

曰,


 兩度拈來一總忘,何須平地別商量。同條生不同條死,愁聽寒鴉度夕陽。



禮舍利塔頌塔在歙縣,豐南吳大年乃孫粲如家



「 無量戒定慧,莊嚴淨法身。法身非非色,非色未可名。碎作八斛珠,顆顆全性真。是以廣流布,在處呈光明。
[009-0406a] 善哉大年翁,獲此出世珍。善根不可盡,亙古恆新新。照此正信家,允作菩提禎。寧唯一家寶,人天所共尊。頂禮成緣種,分明樂土津。」





梵網室銘



「 問予何所矢,恆參梵網旨。坐斷百非源,方知唯此是。不離最初心,即是舍那髓。漸頓寧有歧,一多豈異軌。驗果愈明因,托事益顯理。莫謂浮囊微,堪作中流砥。諦觀心地門,應信室非邇。」



德林座右銘



「 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故曰,忠以行己,恕以及物。又曰,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淨社銘



「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杖銘四首



「 中虛而實,節厲而溫。助爾神足,游戲法門。追遺蹤於前邁,導景從之後昆。歸一兄,木竹桃



「 放去柱地擎天,拈來磕頭砰腦。同上須彌峰,共行長安道。咄,若非撥草并瞻風,不二法門何處討。為蔣水新



「 有首不昂,有趾不鶩。將欲向前,退後一步。為靈隱兄



「 人謂爾虛,我知爾實。我扶爾行,爾為我弼。相對無言,非千意密。驀入千峰,依然一室。自用木竹杖



淨信堂銘



「 我所住堂,皆名淨信。輪相初開,破疑前陣。五悔功成,至心發軔。二觀圓融,隨機善進。平等法身,三昧中俊。觀察己心,念佛心印。決定應離,雜亂垢燼。三忍四佛,康莊非峻。」



梵網室銘


[009-0406b]


「 我所住室,即名梵網。十方佛法,猶如觀掌。文字性離,非默非響。更言不立,無端成兩。心地法門,戒光森爽。性修交成,實相斯朗。法報化身,體方且廣。華藏莊嚴,鏡中現像。」



方竹杖銘四首



「 藏虛於室,寓圓於方。拄天匝地,隨君舉揚。咄,轉身何處尋蹤跡,驀直歸家夜未央。贈葆一



「 直中繩,方中矩。欲問來由,賓中識主。贈如是兄



「 不存軌則,聊示方隅。肩雲戴月,逸塵而趨。贈知卜



「 母刓汝體,母露汝端。捨之慄慄,用之跚跚。自題



拄杖銘



「 有時拄地擎天,塞斷聖凡鼻孔。有時擔雲荷月,挑開佛祖眼睛。欲問何年骨董,依稀煙水百城。」



箸銘三首



「 法味盈齒,不煩染指。離卻單傳,白拈嚆矢。」



「 用有待,體無三。爾知味,我何貪。」



「 單不立,隻難擎。借籌畫,擬調羹。」



王學古座右銘



「 浩然之氣,人皆性具。何以養之,集義是務。義非可襲,爰稱正路。坦坦周行,不憂不懼。立命知天,非域氣數。閉門造車,出門合度。道之所存,非毀何顧。道之不錄,榮名何慕。熟寐終夕,彈指便寤。南溟北溟,任爾遊寓。嗤彼昏盲,蠅趨螄附。夏則喜風,冬乃貪燠。悟性成修,力用斯裕。摩尼在幢,眾寶普澍。此外尋玄,五十百步。」



四無量心銘四首



「 視人之善,猶己之善。視己之善,猶人之善。念念同觀,亙古無閒。法界偕遊四德城,方滿最初宏誓願。



「 視人之惡,猶己之惡。視己之惡,猶人之惡。猛省力除,無令愧怍。法界眾生三毒除,彼我同歸無上覺。



「 視人之樂,猶己之樂。視己之樂,猶人之樂。所欲與共,
[009-0406c] 嫉妒永卻。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尋略彴。



「 善惡性具,善惡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風。默持機感,妙應無窮。大圓鏡智照不疲,豈似權乘作意通。



妙嚴室銘為庸庵作



「 忘麤斯妙,不飾斯嚴。慎爾幽獨,自牧以謙。干將匪利,口斧誠銛。君子自返,慧日普瞻。」



戒心戒方銘



「 悔過不如防過,惜福尤宜積福。佛法深妙無窮,切勿自棄自局。若要熟處漸生,先須生處漸熟。」



艮六居銘



「 一念迷妄,六塵頓陳。結根盤錯,流逸奔塵。造業招苦,三有逡巡。遂經曠劫,茫弗問津。遘此痛苦,悟身非身。拔妄內伏,不見其人。思不出位,庶幾返真。」





止觀十二事箴



「 法無去來,妄情徒撓。了行非行,大拙至巧。



「 中立不倚,未是深禪。了住非住,乃知不遷。



「 身心未忘,終成掉悔。了坐非坐,入三昧海。



「 萬善未圓,忍墮癡獄。了臥非臥,夢行乃足。



「 搬柴運水,體自如如。無作而作,白牛大車。



「 名字性空,何法何語。不取於取,諸佛所許。



「 空華水月,何去何來。無見非見,切勿亂猜。見色



「 空谷傳響,正法恆宣。聞所聞盡,貫花湧泉。聞聲



「 栴檀伊蘭,何美何敝。鼻孔依然,已超人世。嗅香



「 夢享酥酡,醒不拭吻。段食性空,奚勞欣慍。受味



「 離既非有,合亦何關。無痛痛覺,刀火閑閑。覺觸



「 法由心生,心隨法幻。覓之無蹤,月沈古澗。知法





祈雨詞



「 春苦雨,夏苦晴。一晴一雨,唯識所呈。識無主宰,隨業
[009-0407a] 所縈。吁嗟業兮,同分相成。感此酷毒,民弗聊生。匪龍王之失德,豈天帝之弗情。由予德之不類兮,違誓鎧之深宏。今竭志而悔過兮,扣大士之宿盟。悲下民之莫拯兮,雲四合而雷轟。霈甘泉於大地兮,俾溪澗以淵泓。農欣穫於秋實兮,盜弭跡而安平。荷三寶之恩濟兮,漸去邪以歸正。并翹請於天龍兮,鑒予懷之懇誠。同輔弼於菩提兮,共遄造乎覺城。」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二
[009-0407b]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三


贊一



釋迦牟尼佛像贊二首



「 百萬人天眼本明,拈花無語並傳真。飲光一笑生波浪,直到如今未太平。拈花相



「 塵點劫前生計絕,慣從人世弄風魔。世閒不解乾城影,漫說須從者裏過。雪山苦行相



阿彌陀佛像贊九首



「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感應道交,生佛無礙。討甚自性彌陀,只此豈屬心外。」



「 光明壽量無倫匹,慈眼悲心徹底呈。隻手長舒塵點劫,一般也是惜兒情。」



「 觀常作佛,佛常在觀。心想遍知,同條共貫。」



「 如來法界藏身,遍入眾生心想。譬如月印千江,一切有目同仰。若欲離此覓真,何異捨聲索響。總云者個便是,依舊無端成兩。」



「 極樂大聖,法界醫王。入慈悲定,放智慧光。盡未來際,恆照十方。眾生念者,攝取不忘。以如幻力,應物現色。妄想稠林,相好百億。即影即真,不二不忒。嗟彼生盲,覿面弗識。別覓玄機,翻墮見惑。我今稽首,滿月萬德。願共含靈,歸安養國。」



「 稽首宏願四十八,一一願光不可盡。果徹因源恆度生,蓮華國土如明鏡。睹影聞名創發心,頓入寶王三昧印。但勤瞻禮莫辭勞,紙墨元同法界性。緣生當體空假中,四德三身不別並。況復澄空月正圓,心水澄清月自映。」



「 兩朵蓮華足底安,一雙空手悲心切。覿面相逢法界身,虛空大地流鮮血。血書接引



「 諸佛正遍知海,不離眾生心想。是故眼見耳聞,盡是彌陀聲像。癡人捨此別求,喚作法身向上。誰知棄有
[009-0407c] 覓空,一體無端成兩。若知兩既不存,畢竟一何須尚。熾然禮拜稱名,即是超方伎倆。」



「 稽首西方須摩提,無量清淨平等覺。乘於六八大願輪,示現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好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中照法界,普攝念佛諸有情。猶如慈母念一子,是故入此三昧王。名為普現一切相,畫師承此三昧力。紙筆為緣妙相生,此相即是因緣生。生即無生具三諦,三諦三身既宛然。四德應知無缺減,所禮既即諦與德。能禮應知即止觀,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性空寂,稽首如空無所依,是即自性無量覺。」



一佛二菩薩像贊二首



「 麻麥漫充饑,平地風波險。瞥悟本來心,無端石火閃。跨師執如意,佛祖供褒貶。乘象閱大經,何曾有一點。喚作佛菩薩,虛空不受染。禮拜任眾生,盡禮原非諂。咄,直饒恁麼舉揚,也是白圭自玷。出山相



「 稽首阿彌大導師,觀音勢至同悲智。願輪無盡等虛空,歷劫長行不思議。生界不空行不休,此是四宏無作誓。生界本空行非行,誰知二諦是一諦。二由一有一莫守,非一非二非三四。三二宛然顯一真,大聖以此垂恩濟。但願眾生悟自心,自心那復存橫豎。橫豎無非法界心,法界亦是強名字。即知自心三聖人,本與眾生體不異。覿面三身四德新,紙墨筆腕非他事。身命歸依能所忘,雙忘雙照恆如是。西方三聖行像



三大士像贊



「 成群作隊,無風起濤。騎師跨象,何足稱高。鍊得身形似鶴,袛是自苦自招。忽然遇著文喜,畢竟如何解嘲。咄,楊柳垂垂春盡綠,清明時節雨如膏。」



地藏慈尊像贊五首



「 同體大悲,無緣宏誓。千佛之祖,群生之裔。定入剎塵,
[009-0408a] 珠懸三際。輪相破疑辯才顯諦,欲令戒學重明,頂禮莫存分劑。」



「 人但知其地獄救苦,不知其無處不現。人但知其臨終扶持,不知其無時不念。三部經王,二種妙觀。十輪重匡末法,三輪盡裂疑罥。此無量門中,第一神速法門。從來若逢不逢,似見非見。不肖子,一生極力舉揚,獨許歸信無閒。尚有一事懷疑,問取法身莫辨。」



「 眾生墮落地獄,皆由破戒重障。大士入獄救苦,獨現聲聞戒相。不解剖判法身,偏解拈提向上。此是無作妙色,眾生性具家當。握珠堅強戒身,地藏人人地藏。」



「 五乘該盡孝慈心,最是醫王願力深。百草根莖皆不棄,贏來大地足知音。」



「 涕出何須更著慚,館人相識恨長含。一哀偶遇橫流淚。處處臨喪欲脫驂。」



普賢願王像贊二首



「 介爾一心,萬行具足。表以象王,支七牙六。除爾瞋心,便轉妙轂。法界宗師,昭彰耳目。遠證讀誦,近嚴幽獨。覓即不見,見即受毒。」



「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塵塵華藏,從此彰爍。不昧因果,法界開拓。問取棗柏,玄珠在索。」



文殊師利法王子贊二首



「 稽首大智德勇健,表於無畏師子王。能照八萬四千律,皆作甚深般若光。手執如意摩尼寶,所遊自在妙吉祥。怖魔破惡亦除饉,大乘僧義難測量。巨石喬松恆演法,無是非是身堂堂。」



「 一片青山,無邊波浪。動靜不生,奇形異狀。湧出寶蓮,文殊在上。大智勇猛,識風鼓盪。若欲思量,命失身喪。」



普門大士像贊二十四首



「 一滴軍持,汪洋非淺。灑盡三千,不虧不衍。生界若空,斯行迺轉。行像


[009-0408b]


「 白者是紙,黑者是墨。何處是紫竹林,甚麼是磐陀石。希有大士,無作妙德。不向空中現影,偏借靈於手筆。識海波澄月影寒,蒲團葉翠苔痕碧。南海波斯到岸來,明珠價值微塵國。」



「 如意縱橫,蓮經燦爛。師資追隨,虛空彼岸。欲識兩人真面目,一般是有血性漢。血書觀音善財相



「 取草為座,名曰吉祥。定共道共,總此浮囊。無非佛行,象顧師行。普門示現,比丘中王。比丘相



「 磐石宴坐,無得無說。妙法兩函,紅爐點雪。手足分明,機關迥別。擬議思量。證龜作鱉。」



「 蒲團寂寥,雲衣綽約。大悲法門,借病作藥。教苑筌蹄,禪河略彴。顧問善財,南詢路漠。」



「 佛法無多,商量浩浩。說則不周,行則不到。怒目揚眉,逢強須暴。一炷名香,魔軍永埽。」



「 寶蓮本向真空湧,月面還從性海昇。踏破波濤全是水,不勞彼岸較先登。」



「 風浪千尋,神通一味。遊戲翩翩,何拘何繫。踏破須彌萬朵雲,眾生見者咸如意。」



「 入定何如出定時,渟渟甘露浸揚枝。大千無地留煩惱,剩有空拳誘小兒。」



「 一顆摩尼,光遍法界。卷之舒之,隨心自在。倚坐危巖,忘形絕待。甘露楊枝,妙協兼帶。喚作禪機,空拳捏怪。獨許童子追隨,鸚鵡依然雲外。」



「 巍然獨坐大雄峰,度盡眾生不見功。描出虛空千色彩,依稀未睹紫金容。」



「 稽首大悲自在覺,圓滿無礙陀羅尼。慈威折攝不思議,定慧莊嚴無等倫。頓悟一念具千法,通身手眼炳然彰。方便智慧皆無作,一切念中亦復然。念念顯現不增減,塵塵法性亦復然。是故尺楮寸毫閒,悉具大悲圓滿相。有人獲睹此慈容,便悟法身真相好。此是
[009-0408c] 普門示現力,莫作紙墨影像觀。大悲像



「 得根本圓通,現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力,遍療眾生病。塵剎盡分身,紙墨皆真性。覿面太分明,發光同海印。更問大士誰,缽盂重討柄。」



「 碧眼修眉,長顱方頰。革屣蒲團,軍持祕笈。與彼應真,示同一業。是大比丘,清淨卓傑。梵僧相



「 松株若龍,重巖似屋。趺座蓮臺,楊枝嫩綠。善應群機,如響荅谷。眼色耳聲,非一非六。莫教錯認古觀音,俗人帶髮僧頭禿。」



「 菩薩慈真,眾生病假。煩熱場中,楊枝遍灑。徹體清涼,不知為者。此便是無二無分,無別無斷的血脈,更何用鑽龜打瓦。咄咄,佛法雖妙,執之則粗。龍鬼雖俗,現之則雅。若云觀音必具妙相,笑殺東村大姐。」



「 音聞性清淨,聲字何須埽。執卷視群生,普施摩尼寶。智士悟根源,愚人打之遶。童子挈魚籃,只為金鱗少。二尾價一錢,未審誰能曉。」



「 一葉蓮舟,翩翩獨邁。歷盡塵寰,不離鍼芥。分明日用尋常,超越千奇百怪。識得其中一線真,斯則名為觀自在。此是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無作妙德的全體大用。徹底和盤舉似人,不許擬議思量,只許翹勤禮拜。」



「 終朝掐數珠,聲聲觀自在。常然大用門,未來終不改。眾生若肯自念,何勞諸佛披鎧。秖因覿信不真,坐在飯邊受餒。」



「 眾生迷本聞,循聲妄流轉。正在流轉時,聞機元不遠。大士纔返觀,方知性自善。圓通復真常,觸目菩提滿。遍應十界音,機成便能感。寂爾坐巖阿,熾然濟群染。非是大士功,亦非心念力。兩皆不思議,所以終無忒。自性無自性,情識非情識。覷破真妄關,方知法界德。以我虛妄想,投彼寂滅國。如薪入火叢,如冰遇湯沸。
[009-0409a] 無明不動智,兩名唯一實。」



「 執佛珠,緣九界。上下合,慈悲債。欲悟圓通,但勤禮拜。思彼思憶,不思議最。思憶相



「 自性光明圓滿輪,巍然露出紫金身。分明色相離情謂,何必重拈物外真。」



「 葉作蒲團布作衣,默然趺坐待群機。眾生界盡悲無盡,不自觀音那得知。」



阿羅漢像贊二首



「 咄哉者自了漢,夢墮大河不憚。曲肱舒腳熟眠,豈問中流兩岸。遇著希運禪師,又添一重公案。渡海眠相



「 證得無礙解脫,豈畏文字葛藤。拈來句句漏逗,埽去亦自非真。不如隨分消遣,青山何礙白雲。閱經相



布袋和尚像贊三首



「 不離兜率,幻遊人世。布袋頭開,逢場抽稅。笑口呵呵,無邊宏誓。臨行自說姓名,誑殺幾多後裔。」



「 盡問袋中何所有,誰知笑裏自藏刀。浮沈人世無人曉,塔院初成身已逃。咄,八萬歲時重舉似,此行端的付蓬蒿。」



「 一箇布袋,千如百界。性具性造,互生互在。搬出搬入,了慈悲債。笑臉呵呵,兒童多賴。縱令覿面不識,同到龍華三會。」



寒山拾得子像贊三首



「 一真實地,不解屏息。十字街頭,慣作浪客。國清寺裏無人曉,鼓掌揚眉。閭丘太守忽相追,潛蹤遁跡。雖然罵破老豐干,不免兩處皆狼籍。」



「 天台垂跡誰能發,尚賴靈山兩作家。主伴莫分前後示,依然一會說蓮華。」



「 一處一時同撫掌,當知夙有大因緣。願王豈復違共主,智海安能出義天。俄爾藏身非偶爾,漫然饒舌匪徒然。生平無限傷心句,盡付滄茫落日邊。」


[009-0409b]


達磨大師像贊五首



「 問渠何往,本自無家。一葦初折,毒鼓已撾。風恬浪靜從君渡,可惜兒孫盡帶枷。」



「 一句安心語,萬劫繫驢橛。轉得鼻孔來,虛空出鮮血。怪底東施強效顰,卻令西子蒙不潔。何如分付老雲門,早與瞿曇同打殺。」



「 驀地西來,大似風前浪起。更加折葦,不免眼下眉添。饒君面壁九年,落得弄巧成拙。賴有楞伽四卷,且喜救得半邊。咄,逢人切忌錯舉。」



「 震旦大乘機緣熟,勞君遠自西天竺。蕭公不識真得髓,渡江疑殺人閒僕。神光斷臂始心安,楞伽四卷開眉目。誰知法立弊旋生,五家分派空勞碌。明道者多行者少,說道者多明者獨。只今江上蘆花寒。堪使屈原歌且哭。」



「 面壁非由心不安,梁皇不識意多端。神龍睛點應飛去,跛鱉徒悲行路難。行路難,仔細看。守株待兔知何日,緣木求魚被熱瞞。老胡雙碧眼,孤炯照人寒。」



幽溪開山始祖融禪師像贊



「 鵬養威,遙天瑞。勞導師,迢迢至。拶破坐觀心,掀翻佛名字。何物復何人,者箇原非二。真風雙徑寒,幻跡牛頭賁。負米豈云勞,垂涕奚關寐。橫一枝,今未墜,雞籠月影芙蓉翠。」



四明尊者法智大師像贊



「 教觀久失墜,佛子乃再來。法界何次第,片語聲如雷。首座尚辭喪,況復諸庸才。缾水既灌口,智首亦操回。蛣蜣論六即,陰妄豈塵埃。理毒與性惡,圓頓無疑猜。唯心亦唯色,至理從此開。大悲傳祕印,指要剖迷胎。一喝悟直院,機用非安排。中興集大成,萬古猶堪懷。」



紫柏尊者達大師像贊二首



「 破盡流俗知見,豁開宗教眼睛。不是門庭施設,極力
[009-0409c] 剿絕識情。契心印於覺範,救暗證之生盲。法道是重,一身為輕。試驗圜中瞑目地,始知半偈已功成。」



「 此是紫柏老人,佛法不作人情。闡明性相宗旨,爍破盲禪眼睛。何必師資授受,自契佛祖心精。何必上堂說法,隨處廣度群生。堪使頑廉懦立,百世聞風若新。」



憨山師翁清大師像贊三首



「 有謂此像太像,是見嶺南之姿。有謂此像不像,是見匡嶽之儀。予謂師宗不宗教不教,正以像不像而得其皮。且道是讚伊,是毀伊。咄,且看眼上一雙眉。」



「 偉貌豐神,堅勇大勢。空定凝神,光明初霽。憂在法門,禍福寧計。掣電奔雷,德山臨濟。密用潛行,圜中海際。知之者謂是隻手擎天,不知者謂是英雄欺世。誰知其甘處於非宗非教之閒,不與時流同逝。」



「 生平不識師翁面,夢中接引曾三見。今日欣瞻卷上容,彷彿慈悲親示現。忘身為法古來稀,荊棘林閒慣血戰。萬里炎荒作戰場,未審何人追後殿。」



雪浪大師贊



「 埽蕩支離,不拘軌則。瀟灑風流,露疵縮德。分明是玄奘再來,怎怪得肉眼不識。」



雲棲和尚蓮大師像贊三首



「 威而不猛,和而不同。慈心濟物,梵行明功。追蹤往哲,啟迪群蒙。彌陀一句,橫亙豎充。禪關把定,永鎮魔風。我來禮塔,恍睹遺容。咦,私淑未須言嗣法,聊將嗣德附蓮宗。」



「 世競貴奇特,師耑守平常。人盡尚高峻,師獨存謙光。旋萬法而指歸淨土,憫五濁而廣作津梁。聞慈風兮寬鄙敦薄,積善化兮源遠流長。仰遺規以私淑,愧嗣德之未遑。」



「 此是雲棲老漢,肚裏最多思算。諦觀末世法門,百怪千奇沒幹。饒他梵語華言,不出威音那畔。所以旋轉
[009-0410a] 萬流,直指西方彼岸。只圖腳底著實,何必門庭好看。八十餘年暗室燈,聞風猶使頑夫憚。」



博山無異師伯像贊二首



「 貌偉神豐,心慈體勁。向空觀以入門,從壽昌而斷命。堅持不肯家風,痛洗今時禪病。既存徹困婆心,何必單提正令。只嫌一句葛藤窠,留與兒孫作話柄。沒蹤跡處莫藏身,老婦依然猶歎鏡。」



「 此是博山老漢,肚裏絕無思算。逐出魍魎山精,送與群魔作伴。雖然未得兒孫,卻勝諸方雜亂。咦,把定牢關不放人,至今聞者猶驚憚。」



靈隱兄像贊



「 淨明菴裏,打失半邊鼻孔,猶未全露敗缺。台嶽書中,摸著一箇秤錘,到底硬如生鐵。呵呵呵,會也麼,同條生不同條死,莫怪巖頭口太多。」



誦帚律師像贊



「 冷面熱腸,銅頭鐵額。不徇時情,專圖破格。涉水登山,禪關講席。勝友良朋,風朝月夕。嘗遍神農百草丸,彌陀一句成安宅。」



雪航法主像贊二首



「 一世老婆心切,未免弄巧成拙。臨行穩蹈蓮衢,也是今時豪傑。西方公據現存,何必豐干饒舌。」



「 好個伶俐漢子,慣要拖泥帶水。雖然滿地兒孫,未審阿誰得髓。臨終不忘舊交,千里向予求毀。索性再罵一頓,果然是釋迦文佛的奴僕婢使。」



鑒空寧禪師像贊



「 骨嶙峋,面冷落。嚴律檢,珍然諾。功成不居,因果不錯。咦,六十年來不炫奇,臨行落得心無怍。」



衍如禪兄像贊



「 欣欣厥容,謙謙厥德。無事縈心,有懷詣極。揖春風兮飲和,歷歲寒兮自得。時人是真時人,彌勒是真彌勒。」


[009-0410b]


覺空老尊宿像贊



「 擲戟投戈禮覺王,獻花巖畔露神光。戒香獨紹五雲色,佛號偏宗十億邦。鎮日蒲團消客夢,半生崖壑絕行藏。陳如自昔稱僧首,百世猶聞眉影長。」



宣聖像贊



「 空空無知,知我者天。聖仁豈敢,不貳不遷。一以貫之,初心方便。天下歸仁,最後玄詮。跡集帝王之後,本開覺路之先。寄微言於易象,推大聖於西乾。縱無大灌頂經之記,亦可信為普門示現之賢。」



趙十五像贊



「 視物之生,猶己之生。視人之厄,猶己之厄。只此民胞物與心腸,便是大慈大悲血脈。欲知不二法門,更受山僧一摑。豈不見,博施濟眾,堯舜猶病。菩提初發,生界斯盡。會得個點玄關,便是維摩話柄。咄,覺路本來常坦坦,莫認偏鋒作正令。」



沈母金太孺人往生贊有引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原與阿彌陀佛同體。而罕能
直下知歸者,無他,未具信願行三故也。子嘗謂信
如將,願如謀,行如軍旅,有將有謀,老弱亦可取勝。
苟無將謀,雖勇壯亦潰矣。是故信宜專,願宜審,行
宜無所不收。專且審,故圓頓直捷而至高。無所不
收,故三根普被而至廣,此念佛三昧所以為橫超
勝異也。邇來宗教之士或視念佛太易,以為曲被
中下,或視念佛太難,以為齋戒須全。夫太易則不
高,太難則不廣,豈寶王三昧之謂哉。今觀太君坐
逝,洵可頓釋兩疑。合掌贊曰,


「 人心佛心,本自無二。一念相應,欲仁仁至。卓哉沈母,信此實義。聖號喃喃,日時不離。但持十齋,慈祥愷悌。罕睹怒容,多贍惠施。八十六年,淨業乃粹。集飲歡娛,大醒如醉。驀直西歸,坐脫若戲。欲顯真因,身香表瑞。
[009-0410c] 信矣高圓,誠然廣被。匪易匪難,千秋永企。」



沈翼薇趺坐圖贊



「 七年守士,愈殺愈慈。二載省方,恩威並施。朝中正立,奸魄潛劘。林下彷徉,知雄守雌。賢母念佛,端坐西馳。純孝繼德,取友親師,君不見,君家太君身示現,圓融直截超方便。假饒透盡千七關,五百元來只半串。直下聞熏莫更疑,長安豈離含元殿。」



譚埽菴居士像贊



「 頭頂青天,腳踏實地。忘食忘憂,窮年竟歲。讀盡世閒好書,識盡古今奇字。不肯分佛分儒,何必為僧為吏。孔孟稱之為出世子孫,佛祖喚之為在家法裔。單得憨翁授記深,畢竟同歸第一義。」



陳旻昭居士像贊



「 願廣悲深,心靈語豁。以法門之憂為憂,以群生之脫為脫。盡未來際,誓居學地。遙承壽昌,不肯二字真正衣缽,見人一味合掌低頭,便是今時常不輕菩薩。」



張玄超像贊



「 分宗判教兩無涯,吳越元來是一家。欲識聲前句後事,年年踏雪看梅花。」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三
[009-0411a]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四


贊二



佛說阿彌陀經塔贊



「 稽首阿彌陀如來,攝受眾生不思議。稽首廣長舌相經,諸佛護念不思議。稽首執持名號人,徑登不退不思議。我曾發不思議願,欲以尊經作寶塔。綺迴漩澓妙莊嚴,令見聞者皆歡悅。善哉千里鄭居士,先得我心所欲為。巧思妙筆奪天工,梵文迆𨓦無盈虧。我今合掌頂禮塔,願塔普放光無量。我今合掌頂禮經,願經住世壽無量。經典所在即是塔,塔影所在即是經。若人具有廣大信,始獲頂禮無餘情。若人得遇此經塔,畢竟當得廣大信。是故我今作贊頌,廣不思議佛慧命。」



血書華嚴經贊二首



「 法界無礙,殊文異派。上中下座,同條共會。正眼觀來,圓融自在。隨沾一滴,滄海為隘。奇哉開士,發希有心。刺血書寫,字字精金。放紅毫光,照微塵國。遇影蒙塵,頓證妙德。省中開士



「 刺血書成法界經,展時無字不光明。導歸無量光王剎,不墮狂禪鼠唧鳴。澹居大德



涵初開士持法華經贊



「 介爾一心,三千性相。權實同歸,圓明絕障。文字離微,兔角柱杖。即此離此,依然兩樣。能施能開,積年店帳。認取阿爺,當仁不讓。十妙淋漓,今古如斯。若本若跡,觀心便知。三法融徹,六塵無別。教行理經,同輪共轍。卓哉開士,心解口持。醍醐潤渴,甘露療饑。七萬餘言,言言實相。一任思量,眉元眼上。梵音清雅,法界同熏。一字染識,法王之昆。」



雨白開士血書華嚴經贊有引



開士血書此經王,初懼大事難成也。先然香一百
[009-0411b]
八炷,以求加被,僅兩年告完。不事世諦,作圓滿道
場,獨閉門觀想。頓然三指,普供法界三寶。噫,力行
出世妙善,而不彰其名,此真普賢勝行已乎。蕅益
智旭,深心隨喜,合掌讚曰,


「 為善妙在密,有德妙在謙。以此嚴性海,以此離世閒。字字如來血,筆筆華藏泉。三禪猶可壞,萬德終不捐。相將寶蓮土,再聽龍華詮。」



恆生法主血書法華經讚并序



如來一代教法,唯法華為究竟之詮,以其直明設
教之意,不止辯說法門綱目故也。是故法華明,則
一代教法俱明,十方三世一切權實本跡俱明。如
是則現前一念介爾心性,乃究竟明矣。智者大師
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正是自心現量境界耳。
世之求法華者,既不知求諸自心,求自心者,又不
知求諸法華。宗說分張,罔殆病等。求其教觀雙美,
解行合一,捨天台誰歸哉。末代鈍根,障深慧淺,三
大五小,不唯作望洋之歎,且視為異物。妙峰大師,
不惑眾咻,力宏一實,正如鳴陽孤鳳。逮幽谿大師,
其道始全,甚矣正法難聞也。檇李恆公,桐谿子,幽
谿孫。淡食十年,掩關載半。刺舌端血,書七帙經,僅
十旬而告成。噫,難行能行,真不可思議妙行矣。讀
其緣起,迴向發願,字字與菩提心相應,當知亦必
念念與不可思議境相應也。合掌讚曰,


「 稽首妙經王,實相不思議。權實與本跡,究竟唯一事。稽首天台師,大蘇發妙悟。五玄與四釋,廓徹菩提路。約教揀偏權,觀心融怯怖。杲日麗中天,萬流歸本源。山外徒疑畏,誰知龍樹禪。佛命從茲續,心印從茲傳。故我恆開士,發心同普賢。身命誓不惜,大願金剛堅。七軸七萬字,字字皆金蓮。佛身全在中,聞見結妙緣。不離此當處,因滿果亦圓。」


[009-0411c]


卓無量普觀圖贊



「 會依報為蓮華,攝三身為自己。非以身往彼方,非移蓮花到此。欲識個中消息,問取無量卓子。」



西齋淨土詩贊



「 稽首楚石大導師,即是阿彌陀正覺。以茲微妙勝伽陀,令我讀誦當參學。一讀二讀塵念消,三讀四讀染情薄。讀至十百千萬遍,此身已向蓮花托。亦願後來讀誦者,同子畢竟生極樂。還攝無邊念佛人,永破事理分張惡。同居淨故四俱淨,圓融直捷超方略。」



十八祖像贊并序略有引



佛一心燈,百千分炷,苟可照長夜者,皆佛光也。不
藉茲光覺自他,迺於燈檠分彼此,愚矣。夫火之所
傳,雖不知其盡,推厥元始,各有攸承。儻知熟食除
冥,功用無別,勤身等事,又奚擇焉。然欲廣祠,不勝
其夥。由是每事止宗一人,依戒次為先後。不唯尚
名專尚實,不唯崇先亦崇盛。庶幾慧照熾然,永爍
昏窈云爾。


西土受佛付囑大迦葉尊者第一。王舍城,大婆羅門種,
名畢缽羅。身真金色,具三十相。娶紫金光女,了無欲
意。出家自誓得戒,見佛竹園,聞法證果,以寶衣易佛
糞埽大衣。畢生行頭陀行,佛嘗分半座令坐。涅槃會
上,佛告比丘,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已付囑摩訶迦
葉。當為汝等作大依止。佛滅七日,迦葉來赴,既茶毘
訖,即共千阿羅漢結集三藏,宏持正法。二十年,次付
囑阿難,入定於靈鷲山之雞足峰,持十三條金縷袈
裟,待彌勒佛。贊曰,
「 願居眾人後,不為一物先。縱使不值佛,自成獨覺仙。根深枝乃茂,正法全仔肩。拈花領微旨,結集印真傳。三藏急先務,舍利憑人天。閻浮第二師,裕後亦光前。威德重無比,魔外聞遙蹎。安得再遊此,一滌野狐涎。拈花事,出大梵王問法決疑經。宋王安石於內院見之藏缺,故
[009-0412a] 禪者不知。



西土持毘尼藏優波離尊者第二。五百釋子將出家,盡
脫珍服與優波離。波離念,彼尚能捨,我何戀焉,先往
求度。釋子後至,禮上座,至尊者前不禮。佛曰,寧說三
世佛是下賤人,勿說優波離是下賤人也,此人持戒
第一,眾中綱紀,人天最尊。釋子禮足,大地六種震動。
佛示滅後,迦葉白椎,請尊者登師子座,結集律藏。贊
曰,
「 戒是佛真身,律是僧父母。正法賴此存,人天均恃怙。小大共遵由,何今復何古。稽首眾紀綱,萬世毘尼祖。持犯與開遮,精析超群伍。哀哉末葉中,事理多莽鹵。幸乘悲願來,再作龍蛇主。陶鑄聖凡儔,同為舍那輔。」



西土傳持法藏阿難陀尊者第三。白飯王子,佛之堂弟,
佛成道日生,面如滿月,為佛侍者,多聞第一。佛滅度,
迦葉白椎,請登師子座,結集法藏。迦葉寂,宣化幾二
十年。於恆河中流,入風奮迅三昧,身分四分,與帝釋,
龍王,毘舍離子,阿闍世王,各起塔供養。贊曰,
「 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橫莫測其際,豎莫測其深。始似畜聞誤,終得反聞鍼。除病不除法,點鐵便成金。如何生盲類,捨此復他尋。離經墮魔說,執石強作琛。楞伽金剛印,祖意良可欽。此言如不信,更問古觀音。」



初來東土迦葉摩騰,竺法蘭二尊者第四、第五。東漢明帝
夢金人,遣使西求佛道。遇二尊者,於中天竺大月氏,
得佛立像,及梵本經六十萬言。載以白馬,達雒陽。於
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譯經四十二章。後五嶽八山
道士,上表請試優劣,火焚道經,悉成灰燼。所有咒術,
皆不靈應。唯佛經像,光明燦爛,五色徹天,分毫不爽。
摩騰湧身飛空,現諸神變。法蘭出大梵音,宣明佛法。
天雨寶花,大眾欣悅。摩騰卒,法蘭譯佛本行經等五
部。贊曰,
「 堂堂震旦境,久已蒙佛影。猶俟千餘年,正
[009-0412b] 法乃昭炳。卓哉二大士,神力真勇猛。感應不失時,定慧發深憬。除彼生盲人,誰能見弗省。折伏魔外心,掀翻愛見阱。萬古仰餘暉,碧潭圓月冷。何時復現神,家風頓重整。」



初至江南建舍利塔康僧會尊者第六。康居國人。赤烏
四年,見吳主曰,如來遷化,已逾千載,靈骨舍利,神應
無方。吳主曰,舍利可得,當立塔,若無驗,國有常刑。師
謂徒曰,大法興廢,在此一舉,當潔齋懇求。七日至三
七,眾且懼。忽鏗然有聲,缾中舍利五色。吳主自瀉銅
盤,盤即裂。火燒鎚擊,亦無所損。因起浮屠,置建初寺,
名地曰佛陀里即今大報恩寺。贊曰,
「 無量戒定慧,莊嚴清淨身。堅固不可壞,應物現奇珍。誰能深諦信,懇到復精純。冥契究竟果,建立菩提因。靈骨文彩古,眾生耳目新。迥超思議表,恆示迷流津。長干佛陀里,塵劫開光輪。莫言此是幻,離幻別無真。」



東土初受具戒,朱士行沙門第七○時出家者尚存俗姓。漢魏以
來,出家唯受三歸,大沙門無別高貴。鄉公正元元年,
曇摩迦羅與曇諦,在洛出四分戒本,受戒羯磨法。沙
門朱士行,為受戒之始。甘露五年,講道行般若經講經
之始。歎譯理未周,乃發跡長安,至于闐國沙門西遊之始。得梵

本般若,國禁不傳東土。士行請驗以火,無損。王信異,
許傳。即寄經東歸,名放光般若。贊曰,
「 七種得戒中,白羯磨第一。僧寶久住持,最勝無倫匹。佛法入支那,昭彰匪一日。甘露獲先嘗,沙門稱首出。況復登座王,忍衣慈為室。發足始西遊,獲得希有帙。戒慧及神通,堪作群靈率。代遠罔聞知,聊為稽首述。」



蓮社始祖慧遠法師第八。俗姓賈,雁門樓煩人。幼好學,
博綜六經,尤善莊老。二十一歲,師事道安。二十四,大
善講貫。晉孝武大元六年,至廬山,夢神告以󳌤他往。
夕大雷電,林壑洞開,素砂布地,楩楠文梓充布地上。
[009-0412c]
九江刺史桓伊,為建東林寺,殿名神運。嘗謂諸種三
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結社者有十八高
賢,及一百二十三眾,皆登安養。時江東經卷未備,禪
法無聞,律學多缺。師令弟子,越蔥嶺遠求得之。著法
性論,創明涅槃常住之理,什師歎其闇與理合。安帝
時,桓玄令沙門拜王,師致書諫止,著沙門不敬王者
論。師居山三十年,專修淨業。三見佛,不言。義熙十二
年七月晦日,佛來迎云,七日後,當生我國。至八月六
日,耆宿請以豉酒治病。師曰,律無通文。又請飲米汁,
師曰,日過中矣。又請飲蜜水,乃披律尋文,卷未半,坐
逝,壽八十三。贊曰,
「 念佛三昧寶,圓頓法中王。挺生神聖士,勇猛獨承當。香象截流度,擣丸集眾香。大德矜細行,禪律咸舒光。法性悟常住,僧儀超帝皇。才識邁前哲,密證不自彰。文成印乃壞,怡然返故鄉。高風千古在,歸命附慈航。」



初往天竺求律,法顯沙門第九。晉安帝隆安二年己亥,
從長安發足西往。義熙十二年甲寅,泛海而還。備嘗
險阻,具在本傳。贊曰,
「 稽首勇猛士,發心求戒律。西行不惜身,安知勞與逸。往返十五年,經歷百千怵。但念觀世音,雲開復見日。愍此邊地苦,欲住還東出。去時多同行,來時僅存一。惠我毘尼燈,照我千年室。讀傳憶深恩,血淚如泉滭。」



東土禪宗初祖,菩提達磨大師第十。南天竺香至王子。
西土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付以大法,囑六十年後,往
震旦行化。梁大通元年,泛海至廣州。武帝詔見,問曰,
如何是聖諦第一義。云,廓然無聖。問,對朕者誰。云,不
識。帝不契,遂渡江入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
付法與二祖慧可,并授袈裟表信。且曰,楞伽四卷,可
以印心。往雲門千聖寺坐逝,葬全身於熊耳山。明年
宋雲從西域回,遇師隻履手攜,翩翩獨邁。開壙而視,
[009-0413a]
唯空棺隻履。贊曰,
「 震旦多大乘,昂昂千古英。譬如龍已就,待師一點晴。廓然無聖諦,楞伽印分明。不識真不識,同死不同生。得髓依位立,隻履仍西行。哀哉五葉後,宗說還分爭。經既成名相,坐復同聾盲。誰信安心訣,從來匪涉程。」



天台教主智者大師第十一。名智顗,字德安,俗姓陳,父
梁益陽侯。母徐氏,夢香煙五彩,入懷而妊。生時神光
發屋,堯眉舜目,臥即合掌,面必向西。十七誓為沙門,
十八出家,二十受具,精通律藏,常樂禪悅。二十三謁
思禪師於光州大蘇山。思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即
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昏曉苦到,如教研心,柏
盡繼栗,月沒燎松。二七豁然大悟,三十歲遊金陵,三
十八入天台。卜居於佛隴,降魔於華頂。陳少主復請
住金陵光宅寺,講法華經。隋太子受戒,上師號曰智
者。次於荊州玉泉,授關雲長神五戒。說法華玄義,摩
訶止觀。五十八歸天台,年六十說諸法門,安坐入寂,
藏龕於佛隴西南峰。煬帝大業元年開視,唯空床虛
帳而已。生平造寺三十六所,造經十五大藏,造像八
十萬軀,剃度萬四千人,傳法者三十二人,得悟者千
餘人,三十年唯一納。贊曰,
「 歸命大教主,人稱小釋迦。本地不可測,示跡乃堪誇。靈相兼堯舜,神德動夷華。權實窮奧旨,歸宗在法華。四辯澍妙雨,兩足嚴大車。止觀傳心印,玄文伏偏斜。永劫述難盡,功若恆河沙。允矣無上士,奚止壓百家。」



慈恩教主玄奘法師第十二。洛陽陳氏子。十一歲,誦通
維摩法華。唐太宗貞觀三年,遊西竺。備嘗險阻,歷百
三十國。凡如來化跡,無不禮敬。初欲學龍樹宗,其徒
令服藥求長生,方可研宗旨。師本欲求經,恐負宿願,
遂學法相於戒賢法師。賢已一百三歲,蒙文殊付託,
忍死待師。貞觀十九年東歸,撰西域記,譯地論,唯識
[009-0413b]
大般若經等。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令眾念彌勒佛,右
脅而逝,是夕白虹四道貫并宿。贊曰,
「 法界無差別,差別無量具。五位百法門,數句非數句。欲悟真圓融,那得廢行布。所以古文殊,苦勸賢師住。奘師既西遊,此道迺有付。稽首瑜伽師,一生補佛處。覆實且施權,誠哉有遠慮。師已契慈心,兜率宮先據。」



密教初祖,金剛智灌頂國師第十三。西土人,親傳龍智
阿闍黎法。唐開元七年,抵廣州,詔入見,館大慈恩寺,
圖七俱胝像,令自開目。明年遷薦福,所至結壇作灌
頂道場。二十年八月,告其徒曰,白月圓時,吾逝矣。至
期,右遶毘盧像,頂安貝葉,坐逝。贊曰,
「 顯密二種教,各具四悉檀。顯或可擬議,密更難仰鑽。授受有祕印,成就須淨壇。稽首灌頂師,懷道來真丹。圓頓超言象,雲物聊示端。菩提乃宗要,事理非偏安。傳至金剛手,醍醐佛所歎。遶像頂貝葉,萬古月同看。」



清涼教主澄觀國師第十四會稽人,姓夏侯。十四歲誦
法華經得度。先學律,次學論,次學賢首宗,次從荊谿
學台宗,次遍學南北二宗。凡此土儒老,竺乾梵書,外
部異計,四韋五明,顯密儀軌,莫不旁通。居大華嚴寺,
專行方等懺法。講華嚴經,造新疏,及演義鈔。壽一百
二歲,臘八十三。身九尺四寸,手垂過膝,夜目發光,晝
仍不瞬。才拱二筆,日記萬言。十誓律身,盡形一食。歷
九朝為七帝師,講華嚴至五十遍,建無遮大會十五
會,宏法弟子三十八人。贊曰,
「 華嚴法界海,萬派咸朝宗。不有大龍象,誰能力宏通。十玄啟深奧,六相明圓融。性相既非二,生佛豈異同。福慧超今古,儀表等世雄。宗說分復合,乘戒替還隆。重重十法界,馥馥十誓風。稽首調御師,千載開盲聾。」



會歸宗鏡,永明大禪師第十五。名延壽,字沖玄。吳越王
時為稅務,用官錢放生,當棄市,臨刃色不變。貸命,出
[009-0413c]
家,得法於韶國師。九旬入定,鳥巢衣裓,行法華懺。見
普賢執蓮花在手,特上天台智者巖,作甲乙二鬮,甲
一生禪定,乙誦經萬善莊嚴淨土,七度得乙鬮,於是
專修淨業。誦經三載,觀音以甘露灌其口,日課一百
八事,未嘗暫廢。師以天台賢首慈恩三宗互異,乃館
其徒之知法者,博閱義海,更相質難,而衡以心宗。又
集大乘經論六十部,兩土聖賢三百家之言,證成唯
心之旨。為宗鏡錄百卷,及萬善同歸集等。師坐逝後,
有臨川比丘,病入冥,見閻王拜師像云,於西方上品
受生矣。贊曰,
「 法法本唯心,何同復何異。哀哉罔殆流,執語迷實義。各隨遍計情,爭立我人幟。吾師集大成,萬善歸同智。向上最玄機,日課百八事。高登上品蓮,幽冥亦翹企。宗鏡照大千,生盲罕知利。安得師再來,重聞天樂瑞。」



得戒和尚,雲棲大師第十六。諱袾宏,字佛慧,別號蓮池。
古杭人,姓沈,少為名儒。三十歲出家,參遍融等大老,
密有契悟。住靜雲棲,不覺成叢席。專修淨土,敦尚戒
律。不拈機緣,不稱方丈,不崇殿閣,不侈衣食。以平易
老實,力挽浮風。凡警策大眾,開示出生死事,未嘗不
聲淚俱下。放生結緣,施食作福,不計其數。年八十二
示寂。旭少為邪師所誤,力詆三寶,聞大師自知錄序,
始轉邪心。廿四出家,入山作務,見規約中,有學戒式。
遂發菩提心,胡跪大師像前,然香頂受二種戒本,以
附私淑之科。贊曰,
「 宣尼讓聖仁,堯舜稱猶病。大道曠無涯,如何一蹴盡。嗟此澆漓時,人各爭高峻。言行每相違,欺世同梟獍。卓哉真導師,懲俗從先進。制作似孔周,謙退如臨浚。悲予發心遲,弗獲親慈訓。稽首奉遺容,願作蓮邦胤。」



刻書本藏,紫柏大師第十七諱真可,字達觀,別號紫柏,
吳江沈氏子。行腳時,因疑張拙偈大悟。參遍融尊宿,
[009-0414a]
願嗣其德。師念大藏卷帙重多,遐方僻陬,有不聞法
名者。倡刻方冊,以便流通。設遇輕謗,願自代罪。令處
處見聞經法,作金剛種,皆大師力也。大法自任,絕無
我相。心直口快,不顧時忌。發願入狴獄酬宿債,獄中
度無量人。乃說偈坐逝,壽六十一。越十一年,憨大師
茶毘之,舍利無數。生平專持毘舍浮佛偈,亦以示人。
四十餘年,脅不著席,不見女人,常露坐不避風霜。重
興梵剎十五所。古宿語錄,若寂音尊者所著論文,世
所不聞,盡搜刻之。贊曰,
「 僧風久不振。挺生大聖賢。愛見一握斬,法道全仔肩。雄猛超龍象,悲誓證無緣。深知教外旨,終藉文字傳。創刻方冊藏,助顯直指禪。圜中酬宿債,來去胡翩翩。舍利鎮雙徑,半偈功已圓。愧我瞠乎後,何時受策鞭。」



夢中接引憨山大師第十八。諱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
和州人,姓蔡。生時白衣重包,浴水異香,口如仰月,眉
五彩,髮紺青色。十二歲出家,二十六入燕,盤山住月
餘,身世豁空。胡順菴署中,入定一七,皆無取著。住五
臺八年,夢法界圓融觀境,又夢昇彌勒樓閣,聞說識
智差別之義。次住東海牢山,豁悟楞嚴觀境。後因方
士流言,逮下詔獄,受種種刑,神色不異,夢大士安慰。
以百萬生靈託之。遣戍雷陽,力清曹谿祖庭,為靈通
侍者受戒。代戴督府出師征撫猺獞,果救百萬餘命。
晚赦歸南嶽,次住匡山五乳峰。閉關念佛,晝夜六時,
各課萬聲。庚申雪嶺峻師登山問安,旭寄香一瓣,蒙
大師慈札獎導,偈語開示。辛酉大師復住曹谿,壬戌
旭決志出家,三夢大師接引。恨駑劣不能遠趨,乃求
峻師剃髮,以是大師所讚許也。癸亥冬,旭在天台打
七,忽夢大師容稍憔悴,似有所囑。後知正屬示寂時
矣。壽七十八,龕遷曹谿。歷年二十,開視之,全身堅固,
衣服鮮明,爪髮俱長,皮膚黃白,光潤如生。遂金漆護
[009-0414b]
之,同六祖肉身供養。贊曰,
「 長干佛陀里,閒出名世豪。氣宇似王者,筆陣若江濤。宗教任遊戲,真俗隨逍遙。履險不異坦,就卑能屈高。賢智望且怖,愚劣親可翹。生平半疑信,末後始解嘲。示我歸路穩,哀哉甘自逃。稽首慈誓力,終當為我招。」



自像贊三十三首



「 謂爾為禪,門庭弗專。謂爾為教,瓣香弗宣。謂爾為律,標榜弗虔。形骸枯槁兮神情自豐,資性鈍拙兮詮辯自雄。觸著渠兮猛虎毒龍,識得渠兮和氣春風。據爾一狀自首漫云,憲章紫柏可,祖述永明壽。仔細檢點將來,不免萬年遺臭。」



「 踢翻禪講窠臼,掀開佛祖頭顱。筆底轟雷掣電,舌尖缾水盤珠。只有一端可笑,依然具縛凡夫。」



「 學無常師,交無擇友。重實輕名,慈心毒口。有時似孩提之童,有時似喪家之狗。不解趨吉避凶,安知推薄居厚。踏破谿山萬朵雲,人前處處揚家醜。」



「 抱嬰杵之苦思,蒙李陵之垢辱。眼孔爍破太空,行履渾無可錄。廢既中清中權,隱居放言成局。讚毀一任諸方,智旭元是智旭。」



「 參禪禪不悟,看教教不深。持戒不具足,念佛不一心。慣掉掣空臂,出入荊棘林。訶佛亦罵祖,狎獸兼友禽。全身等微羽,片語重千金。支那國裏留個硜硜小人種,千古萬古未審誰知音。」



「 咄哉鍾大郎,忒煞無拘束。日夜恣無明,增長貪瞋毒。自讚復毀他,指直還作曲。玩弄佛與魔,顛倒真與俗。舉筆動舌時,每使鬼神哭。人說你聰明,我說你木梏。孟浪過一生,究竟結何局。不是生西方,便是墮地獄。」



「 單提極則正令,不墮今時窠窟。假饒黃蘖雲門,未免遭吾一摑。且道向上一句,畢竟是個甚麼。合掌稱云,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像,下八首同。


[009-0414c]


「 不度德,不量力。妄欲砥柱中流,誰道連身汩沒。努力扒將起來,未免筋疲骨仄。賴有金剛種子,從來不受侵蝕。彌陀一句作津梁,阿鼻直達安樂國。」



「 好個不唧溜漢,前後絕無思算。佛法講得許多,煩惱何曾少斷。雖然瑕不掩瑜,爭柰夜猶未旦。只有西方路熟,且喜救得一半。直待彌勒下生,方了者重公案。」



「 信得是心是佛,乃信是心作佛。所以枯坐喃喃,耑念阿彌陀佛。偏要記串記千,不學瞞頇鶻突。無論專心散心,聲聲滅罪八十億劫。假使眾生界盡,虛空界盡,我此持名,終無休歇。」



「 不願成佛,不求作祖。不肯從今,不敢畔古。念念思歸極樂鄉,心心只畏娑婆苦。六字彌陀是話頭,千磨百難誰能阻。天下元非手可援,且學顏淵權閉戶。直待西方去復來,普與塵沙擊法鼓。」



「 願大不遺塵界,膽小怕墮地獄。見人嬉笑滿容,禮佛悲哀痛哭。終日輪串數珠,唯恐萬聲未足。縱有一隙獨明,且無片長可錄。只圖下品蓮生,便是終身定局。豈敢大言欺世,致使法門受辱。」



「 野性懶且癖,獨與竹石宜。泉聲演佛號,助我西方思。有時瞑目坐,遙隨落日馳。有時高聲呼,懸想母憶兒。頗信感應理,寧復惑他歧。須彌或傾動,我志不可移。哀哉生死夢,痼疾誰能醫。庶幾一丘壑,聊免蠅蝸癡。」



「 生平少實德,此像何勞傳。獨有不欺心,較勝近日禪。願居眾人後,不為一物先。四儀持佛號,弗論散與專。信願終無貳,定育珍池蓮。與爾眾上善,歷劫形神聯。」



「 不參禪,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由他譏,任他笑,念不沈兮亦不掉。晝夜稱名誓弗忘,專待慈尊光裏召。懸知蓮萼已標名,請君同上慈悲造。」



「 徑山樓下,迷卻父母生身。永慶堂中,依稀指鹿為馬。
[009-0415a] 九華靜室,曾喫腐滓秕糠。靈峰藏堂,又復違於時夏。而今向此枯樹裏,胡思亂想作麼。咄,忽遇樹倒藤枯,且喜相隨來也。枯樹入禪像



「 若欲利人,何不向萬眾叢席揚名。若欲自利,何不向萬山深處藏身。看你進退失據,昧卻發覺初因。雖然被他簡點,且喜有理可申。不願一日賣得千擔假,但願千日賣不得一擔真。說法相



「 行年五十,猶未知非。七顛八倒,簸舌鼓皮。見惡不省,見善不齊。胡思亂想,惹謗招疑。踢破性相兩家界限,翻倒南宗北教藩籬。有時不恭,則濫同下惠。有時褊隘,則彷彿伯夷。獨得一點好訣竅,失便宜處占便宜。」



「 毘盧頂上,不肯安身立命。跛驢腳邊,偏要尺退寸進。可憐五十年來,難得半時寧靜。未知性具圓宗,枉向缽盂討柄。已悟性惡法門,元來即是病行。」



「 猶憶十二三時,便要豎賢聖幟。而今五十餘年,何嘗知得天德。況進思三十未立,四十多惑。既不堪作宣尼子孫,又豈堪稱釋迦兒息。仔細簡將來,只是一個騙飯喫的老賊。」



「 胸中沒半個字腳,筆下有萬卷詩書。肚裏無分毫芥蒂,舌頭有多少毀譽。好像一科大樹,只是其名曰樗。著述相



「 也是百萬人天知識,也是三家村裏學究。也是戒定慧的前茅,也是貪瞋癡的領袖。只因沒有的確師承,到底只是個八不就。」



「 生平過失深重,猶幸頗知內訟。渾身瑕玷如芒,猶幸不敢覆藏。藉此慚愧種子,方堪送想樂邦。以茲真語實語,兼欲寄誡諸方。不必學他口中,爛翻五宗八教。且先學他一點,樸樸實實心腸。」



「 昔年融師會裏,或曾燒火埽地。所以今在幽棲,妄拈第一義諦。不涉擬議思量,不離語言文字。人天大眾
[009-0415b] 未免驚疑,賴有湛公堪作證質。切勿將此醜容,竄入百祖隊中。但可留與兒孫,作箇古董玩器。」



「 註盡十二部經,不曾增減一字。講盡八萬律儀,不曾行得一事。釋迦如來,喚作不肖醜兒。彌勒世尊,訶為癡頑傲弟。獨有阿彌陀佛,藏垢納汙,金手接向下品蓮花安置。」



「 稽首蕅益真,頂戴如來像。此像既非真,此真寧有兩。諦觀像與真,唯是自心想。心不屬聖凡,聖凡乃並朗。凡夫坐蒲團,聖應居其上。凡因企聖果,分明示諸掌。念念恆現前,形影終無爽。我亦信弗疑,爾亦安󳌤強。覿面語默忘,何勞復助長。鎮古但如斯,不覓時流賞。欲從亦末由,寧思更鑽仰。白日臨青天,遍界消魑魍。愚昧任譏嗤,龍神任稽顙。箇事絕成虧,十尺元一丈。但駕慈悲航,同搖般若槳。法界為津梁,直尋豈尺枉。更問古觀音,方知若應響。」



「 蘊慈合掌問持戒,我說持戒須蘊慈。慈是下化眾生本,慈是上求佛道基。不殺不盜不婬妄,拔苦與樂功甚奇。專護性遮令清淨,仍須念佛求生西。設不求生極樂國,只恐仍遭隔陰迷。設能信願求彼土,雖曾有犯亦成機。是以我今但念佛,一句彌陀法界師。不勞學漱趙州口,不勞學奮雲門威。聲聲坐斷聖凡路,四句咸離絕百非。三身四德覿體露,爍破鳥空鼠即癡。蘊慈蘊慈應諦信,佛號圓成八萬儀。」



「 人知其貶古斥今,不思忌諱。不知其談教說禪,不立文字。上法座兮口若懸河,下法座兮目無所視。從朝至暮稱阿彌,矻矻孳孳將數記。三十年來不改弦,從茲堪盡未來際。十種可盡念無盡,一切三昧一三昧。具縛凡夫甚希有,決不妄言聖賢位。蒼暉若欲恆相隨,剎那勇發菩提志。」



「 蒼雲傳我容,問我何行腳。我行苦且長,為君說其略。
[009-0415c] 十二從外傅,立志為聖學。誤造謗法罪,幾至大墮落。十七聞佛言,幡然始改惡。二十丁父憂,悲極如夢覺。見地藏本願,且哭且欣躍。次年書懺法腪酒戒不卻。廿三聽楞嚴,急參者一著。廿四逃出家。處處遍尋摸。雲棲及雙徑,天台來往數。但自究根源,不問他人彴。甫得門路清,遂遇境緣虐。虛名日已彰,功行日以弱。至年三十八,大病為良藥。高臥九子峰,糠滓堪咀嚼。甫註梵網經,遂有溫陵約。抱病述玄文,抉開千古膜。從閩至吳興,乃到長干郭。註述雖云富,將錯還就錯。今年五十三,依然是具縛。損己以利人,古聖所嗟愕。深悔亦較遲,靈峰聊暫托。一句阿彌陀,堪為良夜柝。汝但挹我清,勿更同予濁。」



「 露出孃生半身,數出今生敗缺。慕憨翁之擔當法門,不能學其不避斧鉞。慕雪浪之力埽葛藤,不宜學其一味輕忽。慕雲棲之盛德謙光,不能學其廣作舟筏。慕壽昌之真參實悟,不能學其到底不歇。慕幽谿之中興台觀,不宜學其單守一橛。慕顓愚之冰霜操履,不能學其大辯若訥。願學紫柏之宗教圓明,遠不及其純鋼鑄骨。噫,此是吳門不唧溜的鍾振之,而今又喚作北天目的老矻硉。幾翻鼓翼欲騰空,幾翻又向荒原蹶。只有一句阿彌陀佛認得真,源泉畢竟歸滄渤。」



「 生平不解藏拙,露此贓私頑劣。說起彷彿依稀,覿面何嘗親切。賴有一串數珠,卻是生平祕訣。所以喚作蕅益,未是證龜為鱉。寄語理安法友,不必思量分別。但如丁蘭事親,管取刺之出血。」



「 此是蕅益道人,生平不善逃名。處處藏頭露尾,可恥聲聞過情。偶向豐南揚家醜,天鼓毒鼓仍齊鳴。勦絕百千歧曲路,直教同作蓮邦民。」



「 平生自救不了,只為門前之遶。而今始解藏身,驀入
[009-0416a] 靈峰深島。拋開世上繩鞭,取足山中水草。少室天台盡踏翻,東土西天皆觸倒。簡點身心過失多,徘徊今古知音少。畢竟誰為楊子雲,問取禾城姚廣老。」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四
[009-04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