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26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明-智旭 (master)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三之一
古歙門人成時編輯


荅問一



荅卓左車彌陀疏鈔三十二問原問附



問,華嚴雖二乘盲聾,亦兼攝聲聞,以含無量乘故。此經雖二乘種不生,乃道品大小互通,正與華嚴
四聖諦品不異,故有生彼經劫方證小果者。大智度論云,彌陀亦以三乘度生,自應二藏五教總攝,
何云不攝小乘。且既通雜華,復不能通雜華所攝無量乘邪。


荅,疏主判經,以頓通圓,不以圓攝頓。又約道品即小
成大,小果暫有終無之義,謂不互攝,豈一句彌陀,不
橫羅諸教,圓契五宗,不全體華嚴,全攝諸乘也。


問,餘門豎出,念佛橫出。餘門正指教中觀行,故禪稱別傳,淨云徑路,皆以超越觀行故。今云觀即是
念,念即是觀,直以台觀當之,不反鈍置念佛邪。


荅,此之橫豎,約自力他力斷惑帶業而論,不約境諦
觀智。故念佛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亦不可以參禪為
例。若論諦智,四教觀行,有析空體空次第一心之不
同。謂前三豎出三界則可,謂非橫非豎之一心三觀,
亦為豎出可乎。況觀經以如來勝異方便,攝眾生性
具觀門,同宗一心,同歸淨土,觀念相即,何名鈍置。但
辯持名,不惟散善,非妙觀便不捷徑也。別傳之旨,尤
不容剩言滯句。末法之中,有名無義,果令四教不收,
便成離經魔說,烏在其為超越也。


問,天台三觀,得攝法界觀否。


荅,華嚴法界,生佛同源。以收機不盡,不免現權隱實。
則阿含乃至涅槃,皆華嚴閫外,所以驅率土盡令臣
服也。法華實相,本跡同印,以說時未至,不免為實施
權。則般若乃至華嚴,皆法華前茅,所以會甸荒同令
執玉也。一名從本垂末,一名攝末歸本,非一心三觀,
何得事事無礙。非事事無礙,何名一心三觀。


問,合論判極樂淨土是權,淨名唯心淨土是實。然菩薩成佛,眾生來生,明言攝受往生之事,與彌陀
無二。疏言此指事一心者,豈事一心,便不名唯心邪。

[003-0299c]


荅,合論以不斷惑生同居,乃如來權巧之力,非謂法
藏四十八願,莊嚴淨土,亦非實也。淨名心淨土淨,正
同法藏往因。至於菩薩成佛,眾生來生,何妨從實垂
權。若念佛人,因事入理,又何妨即權即實。權實事理,
總屬一心,雖分不分。古人判釋,皆當作如是觀。


問,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何故鈔只通普觀,為助因邪。


荅,念佛觀佛,歸趣同,入門異。初心行人,雜則不成三
昧,故唯稱萬德洪名,便為多善根。然正助兼修,本無
定法,如行舟然,揚帆扯纜,撐篙搖櫓,各隨其便可也。


問,大本言生彼國者,皆當一生遂補佛處。然中下胎生,豈等覺菩薩邪。


荅,非等覺,而可稱一生補處。以不更歷生死,必圓無
上菩提故。小本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亦指此生
必補佛處而言,不以常塗三不退論。下又云,其中多
有一生補處,則別指現證等覺者,亦以此生必補。故
得云,其中多有也。所以極樂凡聖同居土,與常塗教
意迥別。常塗不過暫時同居,此與一切等覺,同淨寂
光,故云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諸上二字,不
概指無量聲聞菩薩,單指多有一生補處而言。又常
塗約感應,及聖者過去有漏業,得與權實聖人同居。
此則同一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故又云,不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少字揀至別教地
前,并豎揀至圓教住前。以住前皆仗自力登住,入同
生性,方蒙諸佛護念故。吾每謂淨土大教,圓收一切
教,超出一切教,正謂此也。


問,單念佛人,不修餘行,得波羅密,即是多善多福。今念佛所證,止素法身邪,巳具萬行莊嚴邪。


荅,三身一體,普賢行門,不外毘盧性海。是以初心雖
不修餘行,令三昧易成。而三昧既成,三因圓顯,豈有
已證法身,莊嚴終缺。亦何須未證法身,預恐不具足
邪。然或一門深入,或餘行助成,未許執一。一行三昧,
一即是多。萬善同歸,多即是一。
[003-0300a]


問,念佛的是誰,與別則公案無二。鈔云,體究念佛,與舉話頭下疑情意極相似。然四種念佛,未列體
究一法。經文本無此意,不應入淨業門。今兩路雙徵,若參此不悟,亦不失往生。此為參門留一退步,
正墮偷心。若此疑不破,便不得生。此為念門啟一疑情,卻成異說。智徹慈炤天奇毒峰諸師,皆主此
說,何所本邪。雲棲若祖諸師,何不直拈誰字。若只相似而已,願聞不全是處。


荅,因念佛人不見佛性,偷心不死,故以此語昭告之,
令直下相應,即於一念中圓見三身。圓淨四土,階理
一心,此一門深入一心不亂之前茅也。後人聞此誠
言,無論悟與不悟,便可死心念佛,更何用參此段公
案。直須如此了得。當知昔人下此語時,絕無禪淨之
分。後祖收之,但入本宗,非入淨業。何以故,公案現在
故。今疏主收入淨業,仍為禪宗。何以故,救有禪無淨
土之病故。然則若信得及,以悟為則,以淨土為歸,真
實不欺,不留退步,即此似處,即已全是。若信不及,死
我偷心,而偷心轉甚,正好實念。而念反狐疑,只此似
處,即全不是。故曰,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有
疑則參,雖罷參而不能。無疑則念,欲起疑而何自。如
是則直念苦參,亦無非往生正行也。


問,如子憶母,必想儀容。今但念聲相續,不取相貌,易馳散否。或依出入諸息,得非小乘法邪。


荅,子之憶母,或善想儀容,或呼號血淚。觀經云,彼人
苦逼,不遑念佛此指觀想。善友教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
應稱無量壽佛此指稱名。夫三界無非劇苦,何止臨命終
時。以畏苦心呼號求救,馳散何從。否則攝心調息諸
法,亦自不惡。圓人受法,無法不圓,豈有定屬小乘者。
試問記珠定香鳴魚擊磬等,大乘邪,小乘邪。


問,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國,疏中不及。豈以此經七日入定乃生,故揀去剎那生滅之一念邪。若釋一
以義不以數,大本不應擊十念後。若止如經文,作一念喜愛,何不動如來佛剎,不以愛戀得生。


荅,按寶王論,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鈍根之人,臨
終十念脫苦。一念者,一心不亂之一念也。當知十念,
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
斷非剎那生滅之散心,亦不必四禪四空之禪定,故
[003-0300b]
云一念喜愛。阿閦經喜戀心,本指欲染。


問,七日後,若永不復亂,不應只名七日。若更亂者,已經退轉,何能感佛。


荅,前此若無真實意樂,則七日決不能一心不亂。後
此若無真實受用,又安見七日功成邪。


問,鈔謂,理一心為觀力成就,則體究全屬觀門。然前言妙觀難成,故顯持名殊勝。今又通觀法,不仍
觀勝持邪。若參誰字是體究,又全屬宗門。正參話時,不應有如智不二,寂照難思等理路可傍。


荅,事理二塗,混不得,分不開。疏主一往以稱名為事
持,體究為理持,仍云機亦互通,不必疑阻。謂不假方
便,自得心開,事持能成就理一心也。又謂體究之極,
於自本心,忽然契合,名理一心。則未契時,體究無閒,
止名究理,正是事功。然體究一門,與近時禪宗相合,
實與台宗妙觀不同。台觀必圓解了了,全性起修,隨
舉一觀,無非不思議境。體究以未明心性,鞫其根源,
契合之後,達如智不二,寂照一心,方與台宗圓解吻
合。非正參話時,有理路可傍也。初學妙理既未精通,
不可彷彿相傍,心麤境細,妙觀難成,以此。


問,疏鈔大意,全重理持,則所明持法,最為要害。今既持名,復云理觀,既是理觀,復拈話頭,禪淨止觀,
三法混淆。行人念不歸一,將何為宗。與一門深入專修無閒之旨,何復不侔。


荅,疏主欲即事入理,非以理奪事。當知持名是正行,
理觀是所通,話頭是持名轉局也。序云,著事而念能
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
禍,亦未專重理持。所以處處明理者,恐狂罔謗為凡
愚之行耳。後裔無知,反執理輕事,以遭落空之記。哀
哉。


問,疏言,一心,即達磨直指之禪。又云,六祖斥無,乃門庭施設不同。假使纔弘直指,復讚西方,則直指
之意,終無由明。既言即是直指,復言為門不同,是少林曹谿亦不同邪。


荅,心地法門,包含無際,總不外一心。門庭施設不同,
一心旨歸不異。今一心即直指之禪,言其指歸也。六
祖斥無,是老婆罵婢子,只圖齒切耳。非謂但是宗門,
便須撥淨土也。永明云,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中
[003-0300c]
峰云,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豈贊西方,直
指便不明邪。若言六祖定作是語,莫謗六祖好。


問,疏指至心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屬理一心。又釋佛名經,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
罪。云一聞,不待憶念,無量,不但八十億劫,則何獨理一心也。又此經聞經聞名,皆得不退,事邪理邪。


荅,觀經十念,除罪往生。由怖苦心切,善友緣強,一念
猛利。過百年悠悠,非必有究理之行,然勝於尋常事
持。疏主或借顯事功極者,即不違理乎。若佛名經所
言,以彼佛具無量威德願力,故聞者獲如是益。聞不
信,亦獲無量罪。要非少善根福德眾生,所能得聞也。
不退亦不一等,隨聞證者。有位行念三不退,僅歷耳
根者,如食少金剛,究竟不消,為遠因終不退也。


問,棗柏言,華嚴一乘大道,非往生菩薩境界。何故華嚴長子,十願導歸極樂邪。生公說,闡提有佛性,
則後出涅槃為證。今後出行願,全與棗柏不符,宗旨竟將安歸。


荅,淨土豎該橫遍,寂光惟佛土,實報乃法身大士所
居,方便攝三乘權位,同居則凡夫皆與。合論指大心
凡夫,回心羅漢,出五濁,生同居方便二淨土,未悟毘
盧性海,入因陀羅網法界也。普賢十願導歸極樂,正
不思議解脫境界。徹果徹因,通凡通聖。聖全法界入
一塵,凡從一塵通法界。棗柏但言一乘大道,非往生
菩薩境界,不謂往生菩薩,非一乘大道法門也。若云
華藏大,極樂小,大小之見未忘,未夢華嚴法界在。


問,既以事持屬定,理持屬慧,而云,事持未能破妄,利根徑就理持,將事不顯理,慧不由定邪。


荅,三無漏學,後必具前。故理一心,或從體究,忽然契
合,或從念佛,自得心開,皆由定來。今重悟理,不止除
散。雖體究無閒時,便可名事一心,亦有定力,而仍屬
慧門。實則定慧二門,各有利鈍,疏主略未言耳。


問,決志求驗,正在平時,經胡止言臨終佛現。


荅,行人見佛,隨淨業淺深。經明往生,故言接引耳。今
只在執持名號處努力加鞭,無論見與未見,但得信
願行成就,往生自可無疑,慎勿生僥倖退息心也。
[003-0301a]


問,心不顛倒,故能預知時至。乃云死時何苦欲先知,何邪。


荅,不貴預知,正欲令其心不顛倒。頗有因欲先知而
愈重其顛倒者。


問,大本十念,不言臨終。此與觀經,為同為別。


荅,大本云,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觀志心信樂,何等深
切。不必在臨終時,實與臨終同一猛利。後世祖師,因
立晨朝十念行門,畢生不缺,亦決往生。


問,文殊亦發願往生,何反揀去勢至。鈔言,耳根不攝念佛,念佛能攝耳根。又何邪。


荅,法無優劣,機有抑揚,無煩戲論。觀音六根中,從耳
根入。勢至七大中,從根大入。論入門,耳根此方獨利。
論收機,淨念三根普通。又圓人法法貫徹,耳根淨念,
互攝互融。初機耳唯一根,念乃都攝,亦可抑揚。


問,用攀緣心為自性,如煮沙成饌。今念佛心,是攀緣邪,非攀緣邪。若是,則一切覺觀思惟,皆生死根
本。若非,又何言念性生滅,因果殊感邪。若生滅即不生滅,何云煮沙。此與波水之喻,當自不倫。波即
是水,沙非是饌。然法華若人散亂心,南能不斷百思想者,又非即用此生滅心邪。


荅。錯不在用攀緣心,在以之為自性,所謂認驢鞍橋
作阿爺下頷,便成沙饌之喻。若識得攀緣心,本無自
性,則能用攀緣。不被攀緣用,所謂家賊難防時,識得
不為怨,便合波水之喻。況勢至一門,本屬根大。意根
為主,五根從之,故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意根即第
七識,七識無始來,念念執我。今以妙觀察智力,令直
下念佛,甜瓜換苦瓠,非尋常攀緣心比。尋常眼識緣
色,乃至意識緣法,皆順生死法。念佛時,佛非色非非
色,乃至非法非非法。超世閒法,離語言道,但可淨念
憶持,原非情量所行境界,豈念佛心是攀緣邪。且以
攀緣六塵增長生死者,轉攀緣慈父,永脫苦輪,亦自
不惡,安得一概論邪。又娑婆根性,唯耳根易顯圓常。
念性猶屬生滅。非已悟如來藏性者,終不達念性本
圓通也。末世學人,鮮登圓解,耳根入道,亦甚難言。儻
不能向佛頂前四卷,痛思深義,窮源徹底,則初於聞
[003-0301b]
中入流亡所工夫,畢竟如何理會。圓頓法門,非小根
劣智所能擬議。無米索炊,畫空成繪,反不若因果殊
感者,自得心開耳。


問,經末先言不退,後明往生,正以現生取辦,超乎餘教。何反開少壽多障,不克往生,來世得生一路。


荅,真念佛,決無不生淨土。退菩提者,第恐障深慧淺
之流。見自他未效,不罪工力淺,肉眼瞇,反疑佛法無
靈,現生退惰。故曲顯勝益,策令現生取辦也。


問,顯密並圓,何云持名勝準提。


荅,極準提神力,肉身往詣十方淨土,極念佛三昧,肉
眼等見十方如來,誠無勝劣。然約生佛因緣,法門所
被,通塗教意,理應獨顯今宗。


問,參究念佛,謂向上一著,千聖不傳,必從參究方得。既一代時教,皆屬他寶,何禪門公案,便屬家珍。
若云禪是教之綱領,何故世尊不說。若云經文亦可參究,又何勞千七百則邪。參話一節,迦文既未
拈示,西來亦無此門。若謂門庭既熟,便成窠臼,故換此法,今參話亦成熟路,更換一法何如。


荅,向上一著,千聖不傳,可云必從參究得邪。然亦一
種方便,本無實法綴人,故古稱敲門瓦子,何嘗以公
案作家珍。苟昧綱宗,死在句下,謂參話方能悟道,病
參話亦成門庭,皆益戲談,何關宗教。當知舉一明三,
目機銖兩之士,隨拈一法,透一切法,盡屬家珍,誰為
他寶。若緣木求魚,守株待兔,三藏十二部,是拭瘡疣
紙,千七百公案,亦陳腐葛藤。法無得失,得失在人。但
當因言會心,何得迷心逐語。果契心源,知佛祖皆無
一法與人,將以何法換去何法邪。


問,五逆可以往生,佛何不能滅定業邪。又造業人,若借此自寬,寧不入地獄如箭射邪。


荅,千年暗室,一燈能破。懺力既殷,業便無定。若頑愚
迷津,得船不上,牽裳作筏,抱石為舟,既無迴轉之力,
是真定業難逃矣。


問,涅槃法師,以未誦彌陀經,不得往生。法華云,聞此經,如說修行,命終生安樂世界。何不同邪。


荅,淨土一門,願為前導,未誦彌陀,即平日願樂不深。
若法華所云,是世尊直以妙經為蓮邦左劵,勸願明
[003-0301c]
矣。法華即是彌陀,妙經勸願,即是彌陀勸願,即是涅
槃勸願,亦即是一切諸經勸願,無不同也。


問,彼土為人天錯居,為各分九品。佛浴池及菩薩聲聞,為在天上,在人閒。既注彼境,應令依正條然。


荅,淨土純樂,天人豈應迢絕。九品往生,未判人天,或
皆九華化生,或天不須托質,皆未可知。大本謂宮殿
樓閣,有在池者,在空者。觀經謂樹上寶網,妙華宮殿,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然則淨界莊嚴,豈可凡情測量,
俾其條然邪。


問,淨土既宣道品,何觀經止言讀誦大乘。不及小乘。又淨業門,有不禮餘佛不誦餘經者,不併違觀
經邪。


荅,般若每列三十七品。隨結云,乃至一切智智清淨,
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道品豈非大乘法門邪。淨
業古宿,有一門深入者,乃圓人禮一佛,即禮一切佛,
誦一經,即誦一切經。恆沙寶性,無量法藏,一齊委付,
一時領知。大乘方等經典,須如是讀誦始得。


問,一句彌陀,若不通種種法門,莫罄其致。乃云,修餘法門,便屬二心。豈非受一非餘邪。


荅,不知一切法即一法,廣修誠屬二心。若一法中透
一切法,專習即是總持。佛行魔行,豈在法也。


問,奘師以兜率近,判內院易生,鈔以論因不論地揀之。後言勝蓮,雖超極樂,然樂邦近,何又論地邪。


荅,皆論因也。勝蓮境界,去博地凡夫甚遠,不同彌陀,
近垂方便,十念便可成因。未有不能生極樂,而能生
勝蓮者。但深信佛語,入淨土玄閫,極樂未必不即勝
蓮。如情生遍計,疑極樂為權施,則勝蓮遠矣。


問,鈔中蓮臺二義。今金剛臺,紫金臺,為是房臺,是基臺。


荅,汎言二義。若托質金臺,本在花內,基臺非所論也。


荅印生四問原問附



問,未得戒時,以何法攝心。十戒有犯,許懺悔否。懺悔後,即許進具否。作何懺法,方名得戒。


荅,得戒須具殷重心,清淨心,希求勝法。懺悔須具慚
愧心,決斷心,翻前惡境。即此為攝心法,即此是得戒
因。十戒有犯,誓不更造,律許進具。應鄭重,不宜欲速。
[003-0302a]


問,一代時教,初心許遍閱否。參禪許看教否。若悟後方看,此生恐難保任,若麤了即參,又恐知解纏
繞。


荅,看教貴精不貴多。一部中精研妙義,徹骨徹髓,自
然旁通眾典,勢如破竹。欲徹骨髓,必須看時,即是觀
心。既曰觀心,功同參悟,原非尋言逐句,有何相礙。教
理資神,如膏助火,是在精了其義,不應麤了。未能精
了,而曰知解纏繞,何異戰敗之士,咎武藝太多邪。


問,黃蘖巳前無話頭,未審何法得悟。我今當從何入門下手邪。作何主宰,不被境奪邪。何時當見人,
何地方究竟邪。幸詳示之。


荅,直下知歸,那有實法。參話本後世方便,死人偷心
耳。從上諸祖,但向本分中留心。只今學人,須向本分
中下手。一切時,一切處,只為此本分事,自不見有境,
豈為所奪。善知識者,時時當見,決擇身心,直至圓滿
菩提,方為究竟。是在當人發大勇猛,擴大虛懷,啟迪
大智,長養大悲,捨一切愛見,修一切方便,乃不墮外
道二乘權教諸境界耳。


問,參究念佛之說,當得話頭否。既恐今生不悟,來生難保,故用此法,以攝往生。然又恐為參禪開一
退步,當作何融通邪。一生參禪,臨終發願何如。


荅,眾生顛倒,轉說轉疑。吾今徹底道破,亦令當來諸
有志者,毋泣歧路。既一門深入,何須疊床架屋,更涉
參究。但觀蓮宗諸祖,便知淨不須禪。若為大事因緣,
有疑未破,欲罷不能,而行參究,正應殷勤回向西方。
但觀永明等諸大祖師,便知禪決須淨。本分中事了
然可辨,何須曲為融通也。信則便信,疑則別參。


代荅劉心城又上博山四問原問博山書附



蒙示,即今若有取捨,同之一字,即是妄言。然妙宗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正謂取捨愈有
愈無,斯為圓妙。若無之始無,不落小乘邪。


荅,極者,謂取至無可取處,捨至無可捨處,恰與不取
捨合,非僅以取捨作無取捨會也。正欲極之,不欲無
之。若未致其極,便欲無之。且墮惡取,便擬欲同,正屬
[003-0302b]
妄言。


蒙示,以葛藤埽葛藤,與不絆葛藤者,優劣若何。夫台宗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正爭此葛藤之有無。則
教理不廢葛藤,葛藤無非圓頓。


荅,文字性離,非離文字。未達斯旨,謾云不立。只此不
立,便是文字。悟時轉法華,此不絆葛藤也。誰為所埽,
誰為能埽。智者九旬談妙,字字從祕藏流出,字字能
含攝祕藏。豈似尋章逐句,入海算沙,全墮葛藤窠臼,
乃云葛藤埽葛藤邪。


蒙示,多句不如一句,須得水源。若尋枝蔓,妄云句歸何處,不太蚤計邪。竊聞台宗,專用六識,謂伐樹
得根,灸病得穴。既得其本,即蔓是本,既得其源,即流是源。


荅,定穴定根,所以待灸待伐,故曰須得水源。若培業
根而不伐,護膏肓而不灸,則錯認源流,倒置本末,悖
台宗奧旨,入生死迅流矣。


蒙示,一念識心保無失腳,未知用那個心保得。若用識心,隔陰不知宿命。然台宗專用六識,為圓頓
無上止觀,懸合楞嚴。楞嚴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念非用六識邪。教中明用六識,六識
明知位次。若能依教修學,教理可作保人。


荅,台宗觀一念識心,即不思議境者。以圓解之人,既
達如來藏性,故即流是源也。若謂專用六識,是以攀
緣為自性,乃生死根本,正楞嚴所訶。猥云懸合,不幾
謗止觀邪。又勢至圓通,屬七大中根大,故曰都攝六
根,淨念相繼,意根為主,五根從之。以根為識,確為有
過。台宗云,觀心若起,本跡俱絕。從此方能斷惑證理,
安立位次。若六識明知位次,便屬法塵分別影事,何
名圓頓法門。既留心台教,藉為保人,未識保人作何
面孔,能決定相保邪。果然識得保人,管取亦能自保。


擬荅忘所上博山書問原問博山柬附



法久逾衰,非時使然,授受濫觴,不可援耳。且以學人論之,根之利鈍,誰免相生住滅,及流注生住滅。
縱不落識情,分別迴絕,相許言斷,流注能截然乎。即使截然,尚名真如流注。夫眾生妄想執著,世尊
四十九年鏟刷,令執著遣盡,然後拈花示眾。此一拈花,豈非佛四十九年說的。眾生積劫迷的,以迷
則不敢拈,非佛不能作捷徑法,最初了此一大事也。今於善知識棒喝機鋒能如是承當否。復以師
[003-0302c]
範言之,達磨西來,正為此方,名言習氣沸盛,別投一劑無意路還元丹也。至曹谿分衍,仍恐又墮言
說。所以五家各立門戶,借賓主君臣玄要,以探虛實。古人於此事,真劍刃上行。乃今之宗乘,又為昔
之教法,安得再有一達磨來,藥病俱埽,埽亦不留,面少林九年壁乎。不爾,亦當如趙州黃蘖之大用。
其餘又不勝數,要皆以新法勝人也。此新法正是無師智,自然智,佛不能傳,語所不載,如大將軍臨
敵,韜略俱捨,以敵亦熟明此法故。然亦離此韜略一字不得,以韜略正載此活法,人自死耳。得之者
死語拈來皆活,不得者活句拈來皆死。無法無新,新在自得。語不出人意表,何以解人無始黏縛,點
鐵成金乎。


從上佛祖,本無實法與人。拈花微笑,乃至達磨初來,
雖云傳佛心印,豈離眾生心外更有佛心可傳。不過
為人解黏去縛,令達妄想無性耳。達得妄想無性,二
種生住滅當下寂然。若欲向生住滅處截斷,正恐一
番鏟刷,倍增一番執著。且達磨單傳之旨,如畫龍點
睛,令其飛去,非離文字,說於解脫。則昔日之教法,本
未嘗埽,今日之宗乘,又何用新。謂一切知識皆以新
法勝人,幸莫謗知識也。且既知離卻舊法,別無新法,
豈不知欲作新法,便成舊法。死語活句,亦復如是。當
今學者,濁智流轉,偷心熾然,不思追蹤往哲,但欲奪
彩時流。為善知識,正應據先聖之典型,杜其僭竊。不
惟棒喝機鋒漸成惡套,即有藥病俱埽,埽亦不留之。
達磨來,恐不留,復成窠臼。如波逐波,有何了期。莫若
向源頭處討箇脈路,則循規蹈矩,不施一巧,坐致太
平。幸薦取本分草料,莫更求格外鉗錘也。


擬荅白居易問寂音禪師書問在林閒錄



如來出世,惟為一乘。眾生根性不等,方便說三。雖復
說三,究竟歸一。恐不信沒在苦,故須鑒彼當機。恐以
三乘作實法會,故云無有高下。夫眾生種種病,只是
一病,以不識佛性故。如來種種藥,元是一藥,究竟為
一佛乘故。然受病既久,變症多端。醫王用藥,亦須隨
宜得所。然則病愈藥除,乃如來本意,藥應病與,乃方
便智門,惟達如來設教元由,自得末世利人妙用。為
[003-0303a]
下種者,強毒以大亦可,為熟脫者,善巧說三亦可。若
權實之致不明,悉檀之義未委,豈惟順機說三為妄
分別,即一味道亦瞞盰儱侗。故六種經中所有二義,
恰恰相成也。五蘊十二因緣者,蘊以積聚覆蓋為義,
分名為四,對色成五,只名色一支便具,何得約十二
因緣倫次成難邪。十二因緣,約三世因果輪迴,以能
生果為因,展轉相藉為緣。是故蘊惟苦諦,緣兼苦集,
蘊法約橫,因緣約豎。始從無明,終至老死,一一支中,
皆具五蘊。不依五蘊,何得無明,安有諸行。生即五蘊
虛妄和合,老即五蘊虛妄變異,死即五蘊虛妄散壞
耳。


荅人問參究初心方便說



向上一機,自有祖庭正令,不落方便。既曲為中下,設
方便門。有一病,隨有一藥。病既萬端,藥亦千變。良醫
合宜而用,砒霜活人,庸醫昧機而施,醍醐傷命。立一
法必伏一獘,有一利,必具一害。棒喝機鋒,提持公案,
皆藥也,亦皆病也,未可軒輊,亦未可決定執為初心
方便。如人行路,不與導師同程,莫若博問路徑。不然,
惜一時之躊躇,貽歷年之錯誤,入鬼國,墮深坑,遇蠱
毒,逢劫賊,敢保十箇五雙有分在。


荅菩薩戒九問原問附



問,梵網云,於未受戒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謂但遮誦時,不遮講時。何意。


荅,比丘戒法,關係僧輪,為防賊住,一切俱遮。菩薩戒
法,普收五道,解義發心,事非所禁。但誦時恐有發露,
不合令未受者知,故云不得說也。


問,戒本四重,梵網十重,詳略不同。梵網犯重,見相更受,戒本但云更受。寬嚴有異,何也。


荅,戒本出地持,地持合殺盜婬妄名出家八重。善生
經列殺盜婬妄酤酒說過,名優婆塞六重。梵網備二
經之義,總為十重,纓絡亦同,由被機不等故也。今戒
本四重,復有三義。一者,在家出家欲受此戒,必已先
[003-0303b]
受五戒十戒具戒,是則殺盜婬妄根本性重,不須更
列,惟列增上戒也。二者,菩薩戒法,逆順無方,為眾生
故,容少分現行性罪,此四理無開許,故獨列之。三者,
根本四罪,一犯永墮,大乘雖通懺悔,亦必期于見相。
今此四法,設有犯者,猶堪更受,恐濫前四,故獨列之。
然梵網犯重,必見好相者。釋迦和尚,一往法嚴。彌勒
闍梨,輕重開遮,理須詳悉。今准經論參合發明。殺盜
等四,隨犯一種,諸戒並失,得見好相,大可重受。而比
丘法中,仍無僧用酤酒等六,隨犯一種,失菩薩戒。具
戒以下,不名為失,故殷勤悔過,許其重受。二經互相
影略,非相違也。


問,比丘遮罪難緣乃開。今性罪開而遮罪無文,且逆行凡夫安能利人邪。


荅,遮罪為護眾生,大士皆應同學。難緣所開,已同聲
聞,惟性罪一向遮,故須開也。不揀是凡是聖,果能悲
心代苦,慚愧不為功,則戒身無恙。儻藉口任情,止成
自欺,必虧戒體。莫貪大士虛名,而招長夜苦報也。


問,受戒羯磨文,若無授者,聽像前自受。梵網自誓受戒,必須要見好相,不見好相,不名得戒。何也。


荅,受戒一事,須論因緣。因是內心殷重,緣是授受分
明。修證貴因深,教道藉緣具。是以比丘律藏,嚴住持
僧寶之體,專重眾緣。瓔珞地持,開趨向菩提之路,但
觀因地。梵網最初結戒,理須二法並扶,故雖許自受,
必見相為期也。又復應知,如起信所明,或有眾生以
大悲故,能自發心,或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
發心。復有見佛色相,而發其心。今梵網求相,所以使
發菩提。地持像前得受,但指已發心者。梵網嚴立法,
地持嚴擇人,互表裏也。復次瓔珞經云,諸佛菩薩現
在前受,名上品戒,法師相授,名中品,千里無師像前
自受,名下品。亦無求見好相之言。然猶約外緣分別。
復有論云,發增上心,得增上戒。又心無盡者,戒亦無
盡,是約內因分上中下也。今人大須自審,果念念與
[003-0303c]
悲智相應,上荷正法,下憫含生,便遵瓔珞地持。如雖
希佛道,悲智未深,則須秉持梵網。或現有明師,心存
憍慢,不從求受,別向像求,斯則兩經咸不聽,五悔終
不成。既欲遠趨極果,豈容因地不真。豪傑士斷不宜
自誑矣。


問,大乘重內因。今時律師,可知人內因真否。如不真,得戒否。如不得戒,設犯還定罪否。


荅,羯磨文有觀察當機之法,不知內因而妄授,不免
無解作師之過。受者不善無記心,雖不發戒,然濫膺
菩薩名,自當依法判罪。非比丘戒中,竟以賊住論也。


問,懺罪羯磨,許向小乘悔過。梵網經,不得向未受菩薩戒者說。尚不向說,可向悔邪。


荅,住持僧寶,堪受懺悔。又聲聞人,雖未識長者是父,
實是真子,非餘一切未受戒者比也。至半月說戒,遣
之令出,是布薩常規。亦彈斥微旨,然當必有菩薩比
丘主之,仍是攝取於僧矣。


問,梵網有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及請二師之文。又五逆,加弒二師,成七。今授戒,何止一師。


荅,瓔珞地持,並止一師。又梵網受法,傳自什師,載於
義疏,亦止一師。其請二師,是請佛菩薩,所云應如法
供養二師。及弒二師成逆,則遍指比丘戒等二師。


問,重定受戒法,初已發菩提願,何後復令發四弘,招重繁過。


荅,前審因,後秉法;前發心向道,後誓鎧莊嚴;前總後
別;前覺悟始因,後要期極果;前一心思惟知識開示,
後三寶加持道場剋證。由前故有後,由後以成前,豈
云重複。如先請師,像前復請。又如授比丘戒,屏問遮
難,僧中復問,亦重繁邪。


問,既謂機感有殊,授法不一,若簡若繁,俱無乖舛,則直宗一轍,何必會三家成一式。


荅,始予獨遵慈氏羯磨,往往有嫌太略者,乃敢折衷,
會三為一。但用經論成言,更不別加文飾。三典並現
流通,想是機宜有在,聊順一時之機,匪敢執今非古。
可用與否,一任後賢。


荅黃稚谷三問原問附


[003-0304a]


問,佛不能滅定業,地藏菩薩胡為有滅定業真言邪。且既達本來罪福皆空,又何謂邪。


荅,業之與報,皆是自心現量。心空一切皆空,心假一
切皆假,心中一切皆中。特凡夫不達能造所造,能受
所受,當體三德祕藏,而以殷重倒心,作殷重惡業,必
招殷重苦報,名為定業。彼心既定,不可挽回,大覺亦
不能即令消滅。故大慈悲巧設方便,令地藏大士說
咒勸持,即是轉其定心,漸使消滅也。是故菩薩功能,
全是佛之功能。佛既不居,菩薩亦不居。究竟只在當
人一念信受持咒之心耳。此正所謂既達本來罪福
皆空之旨,原非撥無因果。以罪福因果當體即空,亦
復即假即中。迷則滅與不滅,俱非達本。達則滅與不
滅,總不礙空也。古人云,如何是本來空,業障是。如何
是業障,本來空是。透此二語,便出野狐窠臼矣。


進問,畢竟佛何不自說,所謂佛不能滅,尚有疑在。


荅,釋此須知三義。一諸佛說法,必係四悉因緣。有聞
佛說而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者,佛即自說。如楞嚴尊
勝諸咒,皆滅定業也。有聞菩薩說而歡喜生善滅惡
入理者,須菩薩說。如此咒及大悲等咒是也。二罪不
自滅,不他滅,不共滅,不無因滅,而有時唯說自滅。云
心空業空,有時惟說他滅。云佛菩薩力,有時說須共
滅,雙舉內因外緣,有時說無因滅。云非自非他,皆四
悉因緣,否則便成四謗也。三不能滅,約三藏跡佛。能
滅,指圓教因人。如華嚴云,初發心時,已勝牟尼,亦其
例也。知此三義,一切法無不通達。


問,萬緣搆時息心休定,覺甚快樂,而攝入之功甚難。若行數息作觀等門,恐多一番作意起滅,如何
頓入一念不生境界。


荅,一切境界,本自不生,亦不住滅。迷此理本,皆是生
住滅相,妄見萬緣搆集,妄生苦惱。又於息心休定境
界,妄生快樂,苦惱快樂,皆醉見也。緣集緣散,皆屋轉
也。直須酒醒,方知屋本不轉。又須知屋本不轉,迷醉
[003-0304b]
方可醒耳。數息作觀等妙法,各逗一機。欲頓悟境界
不生,莫若四性推揀。觀此現前一念,為自生邪,他生
共生無因生邪。念若自生,何藉外緣。若他生,何關自
己。若共生,應一分有知,一分無知。有因尚不可,況無
因生。仔細檢責,覓念生相,實不可得。念既無生,境界
安有。二俱不生,不復更滅。一切時中,重重照破,不捨
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厭一切法,不著一切法。作意
即非作意,起滅亦無起滅,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也。


荅陳弘袞二問原問附



問,橫死之說,與業報矛盾。又既有不應死而死,必有不應生而生,推之富貴貧賤莫不皆然。范鎮謂
人生如樹花同發,隨風而散,或墜茵席之上,或落糞溷之中,不誠有理邪。


荅,一切因果,從來不爽。橫死之果,的由橫死之因。蓋
業有三世不同,謂現報業,生報業,後報業。此三世業
力,又各論強弱,互相傾奪。且如有人,前生業報。今應
長壽。乃忽起猛惡夭折之因,遂入橫死科中。據現報
則非橫死,據夙善即不應死而死。惟業果由心招感,
故心能轉業,則定而不定。心被業牽,則非定而定。請
為決曰,人生如樹花,隨善業風吹,墮人天茵席之上。
隨惡業風吹,墮三塗糞溷之中。噫,安得深達唯心之
士,與曠觀業性差別哉。


進問,因果三世義備矣,儒不信也。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論其身及其子
孫而止耳。故德之厚者,必曰宗廟饗子孫保,以斬然無後為德之至薄。佛亦有以此論因果者否。


荅,因果道理,窮深極遠,徹妄該真。尼山大聖,姑就見
聞開曉,乃因果一義耳。即此而通之,可信佛法。執此
而自是,兼礙儒門。夫積善餘慶,何堯舜無肖子,夷齊
無後昆。積惡餘殃,何盜蹠永壽,曹馬高爵,此非通于
三世,終墨墨矣。由一切無非因果,故窮通壽夭,榮辱
得失,雜然互感,事非一轍。乃至父母子孫,皆以同業
相召。佛經亦雅言之。然世閒因果,虛幻不實。且如大
舜,宗廟饗,子孫保,已不能留至今日。三千年來,彈指
[003-0304c]
已過,何如度脫親因,永超生死,為出世大孝邪。是以
儒明因果,非不合佛法,但知一不知二,知近不知遠。
此拘虛者之所不信,明達者之所必求也。


荅元賡問



真言與佛名,功德平等,機緣不同,各具四益。今勸持
咒,與勸持佛名無異。當信菩薩機緣,及吾人願力。各
自離過絕非,不可思議。儻謂持名為是,持咒為非,華
嚴所謂受一非餘,魔所攝持也。記數之法,普被三根。
上根不礙記,下根必須記。故總以數期之。俾利者即
此打成一片。而鈍者亦不失緣因善根。儻託言事理
一如,不須記數,恐上智少下愚多,不至忘失者幾希
矣。


荅鄧靖起三問



禪門流弊久矣,未可力爭也。賴有識之士,用其法不
染其病,鑒其失不廢其法耳。凡鍼灸藥石可起病者,
無論君臣佐使,皆心上化工也。古人訶坐禪,勸坐禪,
勸提話,訶提話,各逗機宜。善用之無非是藥,不善用
無不增病。必執訶坐為是,何異執話頭者訶放下也。
真到參無可參處,教外別傳,正法眼藏,是甚麼馬屁
𡋯。


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信不容易。但既三根普被,又不
宜一味說難。且七日一心不亂,不可判淺。夜夜伴佛
眠,不可判深。蓋一心不亂,有事有理。事一心已不容
易,理一心何容強臻。而共眠共起之佛,不過本具性
德,蠢動皆爾,非關修證,殊未希奇。若達共起共眠之
佛,仍熾然言念無閒,方得名理一心。若未達共起共
眠之佛,一味言念他佛,念至打成一片,得見他佛,即
頓悟共起共眠之佛矣。勢至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十六觀云,諸佛有異方便,令汝得見,此之謂也。故一
聲彌陀,無論解與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念都
[003-0305a]
是成佛真因。而漫云炒砂成飯,不幾謗三世諸佛大
方便法輪乎。


攝律儀戒成法身德,攝善法戒成般若德,攝眾生戒
成解脫德,三德即三身極果。戒為法界,一切法所歸
趣,一切法所從出。故云,惟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名
破戒者。又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佛頂謂,縱有
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婬殺等,必落魔道神道。惟以
戒攝心,令其生定發慧,方名三無漏學。故知受戒修
行,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不假兵戈也。至別
商參究話頭等對治法門,是兵者不得已而用之耳。
六祖既悟心宗,出世仍須稟具。清涼華嚴菩薩,十誓
凜如冰霜。遠公蓮社始祖,臨終考午後蜜。千古芳規,
昭昭具在,何狂禪肆無忌憚,淺學絕不經懷也。


荅淨性三問原問附



問,心外無法,同體之義明矣,如何大心不發而自利。法外無心,法法皆是法界明矣,云何逢緣又生
取捨。若云名字位中雖知此理,柰煩惱習氣所使,還捨習氣,不捨習氣邪。


荅,汝之所明者,語言道理而已。法塵妄影,尚不能自
利,何況大心。巳是取捨,何待逢緣。此即是汝煩惱習
氣。若果了同體法界,更有何習氣可捨哉。


問,十界一心,何不相知。若惟佛知,則生佛不同。若名字知,非究竟知,還屬修功。若云不須論修,現現
成成,則生佛無別。


荅,妄謂各不相知,便於心外別計十界矣。若知十界
唯一心,則心尚不可得,何有各各不相知之十界邪。
悟十界唯一心者,假名為佛,如醒人見屋不轉。迷一
心計十界者,假名眾生,如醉人妄見屋轉。生佛不同
者醒醉,所同者,從來不轉之屋也。就理同處,何須論
修。醉人屋非現現成成不轉者乎。


進問,體同用亦應同,何有十界之異。若體性真實是同,虛妄相狀是異,性相豈有二邪。若云相即無
相,相即法界,則地獄何必趣於佛界。若不須趣,畢竟如何成佛。


荅,十界體用,本無不同。迷者謂相異性亦異,體用元
[003-0305b]
不曾減。悟者知性同相亦同,體用亦仍不增。故獄界
即法界,元無佛界可趣,獄界可捨。約此實義,假名出
獄成佛,柰何終日向假名上分別,忘卻法界真體性
邪。不達體性,終日說法界,是極惡名言習氣。


荅淨塵問原問附



問,大慧云,光未透脫的,不曾親見法身,到底覺得面前有物,此豈非昭昭靈靈之一物也。此物既從
真心而有,全體是真,如此了得,盡大地是個法身,是個自已,云何復說有見不見,透脫不透脫。然如
此,為甚觸境逢緣,又用不著。被習氣所使,過在甚麼處。又大慧此旨,與台宗觀心法門,為同為異。


荅,大慧正是拈出禪病,要人討個透脫,親見一回。若
實透脫,便不作透脫不透脫想,若實親見,便不作見
不見想。今云此物既從真心而有,乃至如此了得云
云,全墮見解窠臼。正所謂到底覺得面前有物者也,
何必昭昭靈靈而後謂之一物哉。惟坐此見解窠臼,
所以說有逢緣觸境用著用不著等。儻實透脫親見,
你喚甚麼作緣境,誰去逢觸,你要用個甚麼,又誰去
用。只者習氣,從甚處來,又誰被使,豈不百雜粉碎,更
喚甚麼作法身,作自己。設或未然,大非容易。須將身
心世界,及種種名言習氣,乃至平日思前慮後諸般
念頭,全體放下。單單用個推檢法,看此能了達的,所
了達的,畢竟是個甚麼。此台宗絕妙工夫,與宗門不
隔絲毫。若但看麻三斤,狗子無等,一則公案,又是一
種方便。下手不同,到家則一。皆須勿忘勿助,拌命死
挨,不論時劫。切忌將心待悟,切忌坐在無事甲裏,切
忌作道理商量,切忌性急求速發明,切忌今日張三
明日李四,東鑽西撞,空喪光陰。但生死心切,綿綿密
密,日久歲深,不計程限,自然或向看經處,或向習坐
時,或著衣喫飯邊,或見色聞聲際,驀然拶入,方信從
來說的,都是夢話。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卷三之一
[003-0305c]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三之二


荅問二



荅張叔韓問



作善作惡,固皆生死根本。不作善惡者,獨非生死根
本乎。天堂地獄,於我何有。獨不曰,作善作惡,於我何
有乎。鳥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與吹布毛之旨何別。
若不以斷惡修善為門,但願無善無惡,無生無死。此
善星所以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也。


荅敷先問



法華三昧,圓該始終,貫徹凡聖。動靜云為,全在此三
昧中。無柰情生智隔,日用不知。縱令不知,理性何減。
欲知理性,秖諦觀現前一念心性,為在內外中閒諸
處邪,為屬過未現在邪,為有青黃長短等方隅色像
可蹤跡邪,為竟空無斷滅不可道邪。若心性離四句
絕百非,如此從心所現諸法,安得不離句絕非也。又
諸法各有名貌,各可指陳。心何名貌,如何指陳。由此
言之,法外無心明矣。然設無心,誰知諸法。法現心中,
如影現鏡中,雲現空中。既不可分別是心是法,又不
可分別非心非法,謂非實相實性可乎。佛界實相,乃
至獄界亦實相也。佛界實相。無相無不相,具足百界
千如,乃至獄界實相,亦無相無不相,具足百界千如
也。十界正報是實相,十界假名國土亦實相也。既無
一法非實相,則無一法非法華三昧。不於實相法界,
妄起凡夫二乘見解。縱偶起之,隨了此見,亦是實相,
亦是法界。如此了達,勿忘勿助,久久打成一片,自然
與法華三昧相應。切莫捨此別圖圓頓,亦莫畏此別
圖捷徑。此最圓頓最捷徑法也。若事行助成理觀,有
智者三昧懺儀在,勤而行之,果證可剋。若不誦一經,
不入壇行道,則如常不輕,觀一切眾生決定作佛,觸
境逢緣,恆作佛法界觀。由眼所見無非佛色,耳所聞
[003-0306a]
無非佛聲,鼻所嗅無非佛香,舌所宣無非佛號,身所
觸無非佛境,意所緣無非佛法,故得六根清淨,三障
圓轉。此所謂能轉法華,不墮說食數寶之譏,亦不招
闇證無聞之禍矣。


荅庸菴二問



善惡無性,先須論心。心若迷善,功微而惡罪大。心若
悟善,功大而惡力微。以善惡雖皆性具,一順一逆故
也。招報隨其念之強弱,亦無一定。學人失念,秖貴覺
照。果能覺照,煩惱雖熾,必漸減矣。覺於臨境貴猛,覺
於平日貴密。又貴事理並運,顯密互資。危微精一之
功在己,不在人也。


法執根本無明,我執枝末無明。論生起先法後我,論
斷除先我後法。然圓人直觀心性,我法本自虛融,何
有先後。或開圓解,我執習強者,不妨先作人空觀也。


荅湛持公三問原問附



問,知之一字,妙禍之門。二門同是一知,工夫如何下手。又此知若有所知,對待成妄。若無所知,何所
表而云知也。又用知知於知邪,不起知知於知也。


荅,知見立知,禍門也。知見無見,妙門也。若不達能所
性空,妄計心外有法,此知即名不覺。若達心外無法,
能所不二,此知即名始覺,亦名妙觀察智,亦名無塵
智。此智從本體起,還照本體,雖復自照,實無能照所
照,以達無二體故。名字位中直用此智,念念體達心
外無法,法法唯心。不論時劫,不論功用。至金剛後心,
永斷生相無明。始覺合本,稱究竟覺。今下手工夫,正
要起知,知於知體之外更無餘法。永嘉所謂但知而
已。若不起知,知於但知,未有不隨妄能妄所者。大乘
止觀三明以何依止中言之頗詳。


進問,若起知知於但知,恐但知而成所知。起知之知,不無能所。恐用心時,更落妄想窠臼。如何善用
心者,起知知於但知,仍不墮妄能妄所邪。


荅,非除他物,但取於知也。以知外無法,名但知也。達
[003-0306b]
得但知,則知之一字,亦是強名,原無一物,豈成所知。
若有所知,又成一物,非但知矣。下手方便,強觀諸法
無實,唯是一心。隨觀心無心相,覓不可得,然後悟入
但知法門。前二方便,皆唯心識觀。初除分別性,次除
依他性。悟入但知,是真如實觀,證圓成實性也。


問,摩訶止觀,初以識陰為所觀境。然能觀亦用意識,能所有何辨邪。


荅,前念為能觀,後念為所觀。由能觀全用一心三觀,
便知所起後念,全是一境三諦。既一境三諦,則起即
無起,亦不妨無起而起。起無起名為諦,無起起名為
觀,是謂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也。


壇中十問十荅有引



病臥深山,力疾商梵網佛頂。乘戒源頭,性修旨趣,
圓通本根,常住妙理,和盤托出矣。然根節所聚,窾
會所關,無有發一言啟予者。豈未知所以問邪。論
畢,予結壇課咒,同志亦仍于此結後安居,每布薩
輒一晤言,因設問端十條,同志各荅,長短俱露。大
約平日依文解義處多,入理觀心處少,故不能遊
刃於節閒也。于是更作十荅。嗟乎,語言即道,道非
語言。此之問荅,大似嚼飯喂嬰,他年好惡知端的
時,當發嘔耳。然臭腐神奇,善用茹退者,不又為新
穀作增上緣乎。


問,戒乘緩急,四句料揀,本出經論。畢竟以何為戒,以
何為乘。如大論十戒,則戒即乘。梵網暫離菩提心犯
輕垢,則乘即戒。又四教各有戒有乘。須一一知其歸
著。然後商其緩急何如。


荅,乘戒同依一性,元非異
體。故緣了二修,亦常相即,如梵網大論所明是也。但
眾生積迷既久,事理二障,各有輕重,致令修時,亦分
緩急。此則性遮諸業為戒,念處觀慧為乘。而藏通二
教,戒指七眾律儀,乘指生滅無生二種念觀。別圓二
教,戒指梵網重輕,并七眾律儀,乘指無量無作二種
[003-0306c]
念觀。各就當教,自有事障重理障輕者,堪修觀慧,易
犯性遮,名乘急戒緩。自有理障重事障輕者,堪能護
戒,不達理觀,名戒急乘緩。若二障俱輕,則戒乘俱急。
二障並重,必戒乘俱緩。此歸著大略也。今既聞皆有
佛性,又知戒即全性所起緣因,乘即全性所起了因,
仍復全修在性。則急戒即急乘,急乘即急戒。豈肯再
歷三塗,方得悟道。又豈肯久滯人天,不歸真際哉。


問,梵網明不受佛戒,為畜生木石。又犯戒人,畜木無
異。夫不受戒,虛生浪死,故名畜生,覺悟無期,故如木
石也。受戒即入佛位,而犯者仍與畜生木頭無異,則
受戒之益毫無邪。


荅,永居門外,永棄佛海,厥苦是
均。然不受戒,未必盡墮地獄,破戒決墮地獄。一則常
處暗暝,固為可憫。一則捨明入暗,尤為可悲。但不受
戒,無成佛期。破戒墮落,猶為成佛緣種,此受戒之勝
益也。至於未受而發心秉受,誤犯而殷重悔除,木石
皆非木石矣。


問,人謂不受戒,雖失大益,而無破戒罪。然則地獄中,
更無不受戒人邪。又謂受而不學,則不知不坐罪。戒
壇挂名,便可看教參禪。且如暗中踏茄,誤謂蝦蟆,命
終墮獄。若據律誤踏蝦蟆,尚不結罪,況復踏茄。則學
律者坐罪乎,不學者坐罪乎。若謂彼惟妄計破戒故
墮,若無疑畏便不墮,則寶蓮香尼,善星比丘,皆無疑
畏,何以均墮邪。若謂性罪不可作,遮罪不學無妨,何
以醫羅龍王,損樹葉招劇苦,難提比丘,破根本獲果
證邪。


荅,不受戒者,設造重惡,亦墮三塗。毀淨戒者,
雖具性遮二罪,設勤懺悔,罪亦可滅。是故必須受戒
也。學律者,洞明開遮持犯,未犯知護,已犯能除。不學
者,既不知避罪,又不知出罪,過必日積。是故受己必
須學也。夫菩薩於小罪中,恆生大畏,惟不造三惡因,
故無惡道怖耳。若硬作主宰,大膽欺心,妄言無罪,寶
[003-0307a]
蓮醫羅,真殷鑒矣。


問,儒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
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與佛法同
邪別邪,亦同亦別邪,非同非別邪。象山重尊德性,紫
陽重道問學,互相矛盾,致成大諍,為一是一非邪,俱
是俱非邪。且如何超出是非,究竟無獘邪。


荅,儒佛
有名同義異者,如德性廣大精微等。一世閒道理,一
出世道理也。有名義俱同,而歸宗異者。如問學致盡
等,下手無別,到家實分世出世也。然為實施權,儒亦
五乘中之人乘。開權顯實,則世閒道理亦順實相。故
同別四句,執之皆謗。善用之即四悉檀。象山雖重尊
德性,非棄問學。紫陽雖重道問學,非遺德性。得其旨
似頓悟漸修兩門,失其意則為狂罔愚劣二病。可謂
是則俱是,非則俱非。然廣大精微等,皆德性本具之
義。致盡等,皆道問學以尊之之事。原非兩法相濟,孰
能偏重偏輕。此則超出是非兩關,永無流獘者也。


問,佛頂明歇即菩提,何藉修證。為盡漏紆疑悔者言
也。又明非歷劫辛勤,不能免難,為開悟未除漏者言
也。一所知障重,一煩惱障重,故如來因病發藥如此。
我輩二障俱重,又未開悟,又未除漏,為先除漏邪,先
開悟邪,為二功並進邪。漏云何除,悟云何開,並進云
何下手。


荅,二障雖重,非有實體。只徹究圓宗,即以
圓解,淨除業習。下手之方,不出十乘觀法。上根惟一,
中二之七,下具用十。精勤修之,何障不破。


問,耳門最勝,根勝邪,性勝邪。若根勝,則兼耳與勞,同
是菩提。瞪發勞相,豈可依此生滅為本修因。若性勝,
則耳之性,應非即是餘五根性。云何說性中相知,及
六解一亡。


荅,耳門易顯性故勝。非性有優劣,亦非
竟用耳根,但借耳境,以觀真性。性即不生不滅,亦復
非一非六。故得一返六皆脫,六解一亦亡也。
[003-0307b]


問,耳門具三真實義,為根是圓通常邪,性是圓通常
邪。若根是,不應云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又
不應云離動離靜,元無聽質。若性是,則耳之性為即
五根之性,為非五根之性。若非,還如前難。若即,則既
觀其性,應兼得其相。若不兼,則性外有相。若果兼,則
應於耳中,見色聞香嘗味覺觸。若不能見色等,不名
圓通之性。若云能者,畢竟如何以耳見聞嘗覺邪。若
謂六根互用,須待證入,則因果仍不相應。若謂雖未
有用,其理確然,如何指點知其不謬。


荅,元以一精
明,分作六和合。則六和合之本性,皆圓通常,亦非有
二性也。特就迷情揀取,此方耳門易顯真實名利,餘
門難顯名鈍,非竟以耳根為圓通常也。初下手時,正
欲棄生滅而守真常。所謂入流亡所,尚不許用此耳
根,外循動靜二相,柰何責以見色聞香等事。如清水
未現,便責以一切變現。設能變現,增其渾濁矣。若不
能見色聞香,便疑因果不相應,如濁水未有變現,遂
謂中無清水可乎。至於現前指點,則耳自聽法,口問
身承,即性中相知義。不能以耳見色等,正用中相背
義。將此相知相背二種迷情妄見,一總放下,方許入
耳門三昧。


問,天台言善惡皆性具,此義不然。謂性非善惡,不礙
善惡可耳。若性實具善,便不容惡,性實具惡,便不容
善。如佛頂經,滿慈以水火不相陵滅為難,如來亦但
釋云,虛空體非群相,不拒諸相發揮,妙覺明心,先非
水火,何不相容。細玩體非群相,先非水火二語,性非
善惡明矣。夫七大一往皆無記法,尚須棄相,方得會
性。況善惡有記之法,可云同具邪。


荅,若謂性非善
惡,不礙善惡,則善惡從何處來,混擾於性。既顯性後,
善惡復歸何處。且正現善惡時,非善惡之性,避至何
處,為復斷滅。善惡去時,非善惡之性,又從何來,為復
[003-0307c]
更生邪。若謂善惡無性,隨妄緣有,既無其性,誰隨緣
者。既隨緣必有能隨所隨,所隨即迷悟染淨,能隨豈
非性善性惡。又即彼所隨迷悟染淨之緣,為在性外
在性內。若在性外,性不遍常。若不離性,那云非具。詎
知無性之性,正善惡實性。設性中不具善惡,縱遇迷
悟染淨等緣,決不能現修中善惡。如沙無油性,縱遇
壓緣,終不出油。請即就喻以申明之。使空非即群相,
相豈從空外來。空現時,相豈出空外去。且正現相時,
空避至何方,為復斷滅。相去後空又從何來,為復更
生邪。當知虛空無去無來,無滅無生,則知群相之中,
空性不動。可例知現善現惡之時,藏性不變。既知正
隨緣而即不變,又可例知正不變而即隨緣矣。故達
不變隨緣之義,則未起修善修惡時,非無善惡之性。
如水火諸相未現,非無水火之性,以性空真水,性空
真火故。達隨緣不變之義,則熾然造善惡時,亦無善
惡實法。如水火正現,非異虛空之性,以性水真空,性
火真空故。迷於相全性即相,妄見傾奪,故云觀相元
妄,謂但觀性家之相,相妄性亦妄也。悟其性全相即
性,隨拈一相,皆俱即俱非,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故云
觀性元真,謂能觀相家之性,性真相亦真也。然則虛
空非群相,群相亦非群相矣。空不礙諸相發揮,群相
亦不礙諸相發揮矣。所以得有俱現之義,又心先非
水火,水火亦先非水火矣。先非先後之先,只是元本
之義。故不惟未現水火時,水性即火性,火性即水性,
決定不相陵滅。雖正現水火時,水元非水,火元非火,
亦決不相陵滅。所以有入水不濡,入火不焚,身上出
水,身下出火,入地如空,處空如地等事也。彼妄見生
剋傾奪,但隨心應量,循業發現而已。故知相外無性,
棄相即棄性,性外無相,會性則會相。若棄相方得會
性,此大不然。夫棄色相,是空相。棄空相,是色相。棄有
[003-0308a]
情心相,是無情色空相。棄無情相,是有情相。棄無分
別之根塵相,是有分別識相。棄分別相,是無分別相。
棄根塵識妄相,是覺明真相。棄真相,是妄相。畢竟何
相可棄,何性可會邪。經云,棄生滅守真常者,直棄其
於真常中妄見生滅之情,守其即生滅處,了悟真常
之智耳。試玩七大文中,先以空融地水火風,次以覺
融空等五大,次以精融根塵六大,次以知融識等七
大,則色空不二,依正不二,見相自證不二,真妄不二
明矣。是以不變之性,正由全具善惡,故能舉體隨緣。
而善惡二修,正由全攬真性,故復舉體不變。不變舉
體隨緣,故稱理具三千。隨緣舉體不變,故稱事造三
千。又理具只是具於事造,事造只是造於理具,故雖
稱兩重,亦非六千,雖云兩重,即重重無盡也。


問,涅槃明常住佛性,說乳酪子樹二喻。使乳本有酪
性,乃至熟酥本有醍醐性者,何藉善巧鑽搖等緣。尼
拘陀樹子,本有五丈性者,何藉水土等緣。藉緣之法,
即是無常,安得名常。又謂乳有酪性,故鑽乳不鑽水。
子有樹性,故種子不種沙。此是當有,非現有,亦不名
常。又今見酪中雜水,則不出酥,樹子經火,則不生芽,
適為三無二有家作證。彼謂所知障重者,不能克證
大菩提故。


荅,常非死定之常,性乃不改為義。涅槃
既明常住佛性,恐迷者執性廢修,即成天然外道,故
明須藉緣了二因。以緣了二因雖屬於修,在因之時
同名性德。正因理發,雖全是性,在果之時同名修德。
然則無性之性,即是實性。緣生之法,當體無生。二鳥
雙遊,喻常無常,厥義若此。若當有不名常,必執凝然
不變死定為常,何異常見外道。又乳酪樹子,水火能
障,佛性不爾。闡提斷善,終必復生。二乘證空,亦終迴
大。故復有佛性雄猛,不可沮壞,猶如金剛之喻。而三
無二有,終為不了義說。豈可執片喻難全法哉。
[003-0308b]


問,天台明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於介爾心中具足,
此亦不然。夫理具渾然頓足,猶之可也。事造則一念
起時,必落一界。既落一界,餘九皆伏。縱一界還具十
界,亦只一界之十界,非十界之十界也。幽谿云,一界
現時,九界冥伏。既云冥伏,則事造三千,不居一念明
矣。今梵網玄義云,一界既現,九界齊彰。試觀調達,地
獄相現,則佛界滅,下品金蓮相現,則獄界滅。何得齊
彰邪。


荅,心無形質,無分劑,不可割裂。落一界之一
念,即全體之心,非心少分。既舉心之全體,成此一念,
亦必舉心之全用。歸此一念,亦必即此一念,頓具心
之全體大用。如孔子為乘田,即以聖人之全體而牧
牛羊,亦即舉出將入相之全用而歸諸牧牛羊人。亦
即於牧牛羊時,問以文事武備,無不能知。安得牧時
非孔子全體,無將相全能邪。冥伏或是隨具之義,儻
以現對冥,以起對伏,則事造信非一念頓具,那成圓
理。今既知一界還具十界,則界界互具,無盡重重,鏡
光珠影,更何分劑。謂之三千性相,亦略舉耳。即觀調
達墮獄,正在佛前。又舉身下陷,合掌南無。成無根信,
便得授記。而下品往生者,即地獄火,化為清風華佛。
可見獄界佛界,舉體相即,互遍互融,不可思議。此天
台性具之旨,觀心之要,所以真能傳佛心印,遠勝他
宗也。


續一問荅



問,世之講者,謂初心仰信中道,不能頓觀,先用空假
為方便者。性中雖具三因,而不相即,修中雖用三觀,
而不同時,故名性橫修縱。又在因次第開發,在果一
時同具,故名因縱果橫。惟圓教行人,初心便解三德
祕藏,直以一心三觀,進破無明。初信任運斷見惑,見
真諦,七信任運斷思,八九十信任運斷內外塵沙,見
俗諦。初住分破一品無明見中諦。破惑全用三觀,故
[003-0308c]
非縱,惑斷不次而次,故非橫。今設一難,既全用三觀,
次第見於三諦,仍是智橫斷縱,亦為修橫證縱,因橫
果縱。設令極利根人,不住十信,竟超初住,乃至妙覺,
亦只智斷俱橫,何得非縱橫並別邪。


荅,別教諦觀
名縱橫並別者,以不達三觀只是一心,三諦只是一
境,一心法爾三觀,一境宛具三諦。如君與將相,只是
一國,雖只一國,宛具三人。而一君二臣,君臣之義不
明,並別之局必立。並則成橫,別則成縱,致使性修隔
別,因果不齊。圓人了一心之體,即不思議中。此心能
破凡聖情解,即名為空。此心能立聖凡道理,即名為
假。了一境之體,即第一義諦。此境本非遍計所執,即
名為真。此境本是依他所現,即名為俗。初心解此三
德祕藏,直以一心三觀,圓破三惑。而初心斷見惑時,
就破惑處名為空觀,見真諦處即名妙假。然未破時
全以真諦為見惑,既破後全以見惑為真諦。如水成
冰,冰還成水,冰之與水,同一溼性。見惑真諦,亦復如
是。體即法界,無可破立,是名中觀,故知非破非立,而
論破立,說名空假,正破正立,元無破立,說名為中。如
邊方擾亂,猛將出征,兆庶歸投,賢相撫慰,究而論之,
只是王土王民耳。所用只一觀而三觀,那得云橫。所
見即一諦而三諦,乃即俗即中之真,永異偏真,那得
云縱。十信見俗,初住見中,亦復如是。能破雖全用三
觀,而仍以一觀為主,故非並非橫。所見雖任運次第,
而一一諦無非三諦,故非別非縱。以例性中雖具三
因,然緣了無功,同名正因,故非縱橫並別。如家國無
事,非無將相,然將相不顯其能,但聞國主之名也。修
因之中,全賴緣了,然緣了威權正因所賜,故亦非縱
橫並別。如命將命相,皆由聖主,然聖主不居其功,咸
稱將相之力。至果位中,雖三德同時圓顯,然仍以法
身為主,亦非縱橫並別。以般若解脫,元法身之所本
[003-0309a]
有,非新得故。如三人同享太平,然將相元是舊臣,仍
奉舊主,無伐無施也。又將專武,君相非無武備,故三
觀皆破一切法。相專文,君將非無文略,故三觀皆立
一切法。主專統御,將相非無君德,故三觀皆統一切
法。儻三人各止一德,雖互相統順,仍為縱為別。儻三
人不相統順,雖各具全德,仍為橫為並,皆不可喻於
圓觀。儻唯一人獨具三德,而無將相,雖總無縱橫並
別,不成國法,尤不可喻於圓觀。儻三人各具德,又相
統順,而非其境界,妄欲破立撫御,亦不可喻於圓觀。
今所破所立所統,皆自心現量境界故,思之思之。又
此亦片喻,非全喻也。以堯舜治局九州,中諦統一切
法,豎窮橫遍,無少許性相能出中諦外故。又堯舜令
民安於至治,不能使人人盡為堯舜。中觀證一切法,
無一微塵一剎那不全攬中道全體,不全具中道大
用。各各豎窮橫遍,難思議也。儒云,聖人不知不能,堯
舜猶病。意顯此道,唯佛能盡。又云道不遠人,下學上
達。意顯標心不離此宗,是謂入門同而到家別,教道
別而教意同。吾言益不誣矣。


性學開蒙荅問即壇中第四問廣荅



儒釋同異之致,性學重輕之關,憒憒久矣。欲釋此疑,
須先就儒典消文釋義,以超是非兩關。次就二公決
擇是非,以示平心公論。後對佛教細辨同異,以彰權
實本跡。


初就儒典消釋者,朱註以尊德性為存心,
道問學為致知。以致廣大,極高明,溫故,敦厚屬存心,
以盡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禮屬致知。如兩物相需,未
是一貫宗旨,所以偏重偏輕,致成大諍。今謂首倡大
道,既包下兩節,則洋洋優優同是道,故同稱大。不可
謂洋洋但大,不入無閒,優優但小,不極無外。尤不可
謂洋洋但是德性,不由問學,優優但是問學,不關德
性也。然此大道,全率於性,全凝於德,故名德性。猶釋
[003-0309b]
稱如來藏性,以藏性雖十界所同,惟如來能合之,故
以如來藏稱,不稱地獄藏性,人天藏性等也。然則德
性二字,已含性修因果旨趣,而廣大精微等,皆德性
所具之義趣,致之盡之,乃至崇之,皆道問學者之妙
修耳。尊此德性,方道其問學,道此問學,方尊其德性。
否則性近習遠,淪於汙下,猶所謂法身流轉五道,為
眾生矣。然德性廣大,謂其洋洋發育也,精微謂其優
優百千也,高明謂其位天育物也。中庸謂其不離子
臣弟友之閒也,故謂其稟自初生也。新,謂其經綸參
贊也。厚,謂父子君臣等皆天性所定也。禮,謂仰事俯
育等皆人事應爾也。世有廣大而不精微者,如海魚
身長若干由旬,蕩而失水,螻蟻得意。有即廣大而精
微者,如阿修羅王,變身與須彌齊,復能幻入蕅絲孔。
德性亦爾,雖洋洋峻極,而復舉體攝入一威儀,隨舉
一小威儀,全具德性,非德性少分也。世有精微而不
廣大者,如玩器等,微妙精巧,不堪致用。有即精微而
廣大者,如摩尼珠,圓明清淨,不過分寸,置之高幢,四
洲雨寶。德性亦爾,雖百千經曲,而隨拈其一,皆全具
位育功能,非少分功能也。世有高明而不中庸者,如
夏日赫盛,不可目視,有即高明而中庸者,如諸佛光
明勝百千日,而觸者清涼。德性亦爾,上達即在下學,
位天育物之極致,不離庸言庸行之家風。世有中庸
而不高明者,如鄉黨善人,可狎可欺。有即中庸而高
明者,如時中之聖,溫而厲。德性亦爾,下學全體上達,
灑埽應對之節,即具旋乾轉坤之用。世有故而不新
者,如衣敝不堪復御。有故而常新者,如上古瑤琴,一
番摩撫一番音。德性亦爾,出生一切道德文章經綸
事業,不可窮盡。世有新而不故者,如美食不可再列。
有新而嘗故者,如春至花開,樹未嘗改。德性亦爾,雖
出一切經綸事業道德文章,而體嘗如故。世有厚而
[003-0309c]
非禮者,如牛犢相隨,殷然天愛,而罔知儀節。有厚而
即禮者,如孝子事親,冬溫夏凊,昏定晨省,出於至性
匪由勉強。德性亦爾,雖率其天真,自有禮節。世有禮
而非厚者,如六國事秦,勢不得已。有禮而即厚者,如
孔子拜下,盡禮非諂。德性亦爾,雖百千經曲,絕非強
設。又致廣大而不盡精微者,亦自有博學多聞,與則
半是,奪則全非,以既不精微,即於廣大不能致故。盡
精微而不致廣大者,亦自謂一門深入,與亦半是,奪
亦全非,以既不廣大,則於精微不能盡故。極高明而
不道中庸者,亦自謂豁達大度,然離中庸,而別擬高
明,便不名極。道中庸而不極高明者,亦自謂言行相
顧,然捨高明而安於卑陋,非君子之道。溫故而不知
新者,亦自謂守其德性,而德性豈如此之癡頑。知新
而不溫故者,亦自謂日有增長,然如溝澮可立待其
涸。敦厚而不崇禮者,亦自謂率其本真,未免同人道
於牛馬。崇禮而不敦厚者,亦自謂舉止有式,反為忠
信之薄而亂之首。故必了知廣大精微等無非德性,
皆須道問學以尊之,則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既非二
致,那偏重輕。斯為超出是非兩關,全收二公之長,永
杜二公流獘者也。


次就二公決擇者。象山意謂,不
尊德性,則問學與不問學皆無用,但能尊其德性,即
真問學。猶吾佛所謂勝淨明心,不從人得,何藉劬勞,
肯綮修證。亦猶六祖本來無物,又即孔子吾道一以
貫之也。是將尊德性攝問學,非恃德性而廢問學,故
得為名賢也。紫陽意謂若不道問學,雖高談德性,如
所謂理佛,非關修證,必道問學,以成至德,方可凝其
率性之道。猶吾佛所謂菩提涅槃,尚在遙遠,要須歷
劫辛勤修證,亦猶神秀時時拂拭,又即孔子庸德之
行,庸言之謹,下學而上達也。是將問學尊德性,非徒
問學而置德性,亦得為名賢也。然則悟象山之所謂
[003-0310a]
德性,問學已道,悟紫陽之所謂問學,德性自尊,可謂
是則俱是。而象山似頓悟,較紫陽之漸修,當勝一籌。
然執象山之言而失旨,則思而不學,與今世狂禪同
陷險阬,孔子謂之曰殆。執紫陽之言而失旨,則學而
不思,與今世教律同無實證,孔子謂之曰罔,可謂非
則俱非。而無實證者,尚通六趣,陷險阬者,必墮三塗。
象山之流獘,亦較紫陽倍甚。若就二公之學,以救二
公之徒,亦有兩番,一逆救,以象山之藥,治紫陽之病,
以紫陽之藥,救象山之病。二順救,執象山之言者,為
申象山真旨,執紫陽之言者,為申紫陽真旨。終不若
向初義打透,則二病不生,二藥無用矣。


後對佛教
細辨者,先須知此五句,有名同義異者,有名義俱同
而歸宗異者,又須知對待絕待二種妙義,然後約跡
約權以揀收之,約實約本以融會之。庶得戲論永滅,
諍論亦消也。


言名同義異者,德性二字,及德性中
所具廣大精微等八義,同則同名德性,及廣大等。異
則儒以天命為性,修之上合於天者為德,老以自然
而然,強名曰道者為性,復歸無名無物者為德。一往
判之是天乘,亦未盡天中差別,恐不過四王忉利法
門,遠自人閒視之,稱為自然,及無名無物耳。推而上
之,夜摩等空居四天,亦以自然為性,以欲界未到諸
定及上品十善為德。魔天以命根互通為性,廣化七
珍多增寶媛為德。初禪天以出欲為性。離生喜樂為
德。二禪天以超出覺觀為性,定生喜樂為德。三禪天
以永無喜水為性,離喜妙樂為德。四禪天以不動為
性,捨念清淨為德。無想天以一念不生為性,滅心心
所為德。四空天以超出色籠為性,微細定心為德。我
佛法中藏教以真諦為性,擇滅無為為德。通教以諸
法無生為性,體空智果為德。別教以離過絕非中道
為性,所證法身般若解脫為德。圓教以不生不滅常
[003-0310b]
住真心,不縱不橫三德祕藏為性,一心三智妙合如
來藏理為德。既德性一名,厥義各別,故所具八義,隨
此皆異。儒但以洋洋發育為廣大,乃至仰事俯育為
禮,如前說耳。老則以生天生地為廣大,杳冥昏默為
精微,神鬼神帝為高明,專氣致柔為中庸,長於萬古
為故,生一生二生三生萬為新,還淳返樸為厚,守雌
守黑為禮。夜摩等天各以境界倍增者為廣大,受用
倍妙者為精微,不假日月為高明,十善攝散為中庸,
劫初先成為故,果報變化為新,隨順善性為厚,具善
三業為禮。魔天則以統攝欲界為廣大,超化無化為
精微,威力自在居欲界頂為高明,不離塵勞為中庸,
悟本命元為故,自在化現為新,愛網所攝為厚,眷屬
莊嚴為禮。四禪各以捨下苦麤障為廣大,得上淨妙
離為精微,安住勝處為高明,十禪支行為中庸,超歷
大小諸劫為故,喜樂捨受相應為新,同一定體為厚,
王臣民等差別為禮。無想天則以無諸想礙為廣大,
體同木石為精微,居四禪上為高明,滅心心所為中
庸,初半劫滅為故,後半劫生為新。順無動性為厚,次
第令其心慮灰凝為禮。四空天則以體同太虛為廣
大,微細心心所法為精微,遍超色縛為高明,不離心
想為中庸,報境無有成住壞空為故,受用禪味為新,
順無色性為厚,次第證入為禮。藏通二教,各有三乘,
雖體析巧拙不同,同以無為涅槃,離我我所,曠若虛
空為廣大,超諸斷常有無戲論妄想為精微,遠離三
界成一切智為高明,依戒而住依念處行道為中庸,
因緣法性無有作者為故,觀諦觀緣出生三乘道果
為新,二乘別以警悟無常速求出離為厚,攝身口意
解脫業繫為禮。大士別以自愍愍他願皆濟度為厚,
三聚淨戒上求下化為禮。別教則以無量四諦十界
因果為廣大,中道佛性緣了修證為精微,迥超九界
[003-0310c]
佛眼種智為高明,從因緣境歷修三觀為中庸,本覺
無始為故,功德智慧二種莊嚴為新,次第三慈為厚,
歷侍諸佛,遍度九界種種儀軌為禮。圓教則以介爾
有心三千具足,豎窮橫遍,無欠無餘為廣大,三千性
相互具互遍,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為精微,一心三智
照窮法界為高明,無作四念一心三觀為中庸,即隨
緣而不變為故,所以一切諸法無非性具,即不變而
隨緣為新,所以權實因果施設無方,心佛眾生三無
差別為厚,所以上合無緣慈力,下合同體悲仰,而熾
然常行與拔,上侍諸佛下應群機為禮。所以性遮諸
業,一切皆成無盡戒體,皆名無上道戒。是謂名同而
義異也。


言名義俱同而歸宗異者,不論儒老,色無
色定,乃至藏通別圓,欲以至德凝道,必道問學以尊
之,欲真實學問,必尊德性以道之,欲證德性之廣大,
必盡精微以致之,欲證德性之精微,必致廣大以盡
之,欲證德性之高明,必道中庸以極之,欲證德性之
中庸,必極高明以道之,欲證德性之故,必知新以溫
之,欲證德性之新,必溫故以知之,欲證德性之厚,必
崇禮以敦之,欲證德性之禮,必敦厚以崇之,是名義
俱同。然如此問學,各尊其所謂德性,故儒成人閒之
聖,與天地參,老成天道之聖,為萬化母,乃至藏通成
三乘之聖,永超生死,別教成圓滿報身之聖,永超方
便,圓教成清淨法身之聖,方為真能盡性,是歸宗永
異。


言對絕二妙者,若以人望天,以欲界望色界,展
轉乃至以別望圓,則彼廣大之外更廣大,精微之內
更精微,高明之上更高明,中庸之中更中庸,故之前
更故,新之後更新,厚亦彌厚,禮亦彌周。若以圓視別,
以別視通,乃至以天視人,則彼廣大精微等,皆悉有
名無義。故以下望上,傳傳皆妙,以上視下,法法皆麤,
此對待明妙也。絕待明妙者,為實施權,開權顯實,若
[003-0311a]
別,若通,若藏,若天,若人,究竟同歸一乘。圓人受法,無
法不圓,則法法皆妙。既知此理,方許論揀論收,能融
能會耳。


後約跡約權揀收等者,揀之則全非,儒是
世法,佛出世故。又此云天命為性,易云太極生兩儀,
並屬非因計因,不知正因緣法,見論所攝。夫婦父子
等恩愛牽連,愛論所攝。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是無
因論,不知正因緣法,亦見論攝。收之,則儒於五乘法
門,屬人乘攝,所明五常,合於五戒。其餘諸法,半合十
善,尚未全同金輪王法也。老屬天乘,未盡天中之致,
已如前說。究而言之,總不及藏教之出生死,況通別
圓邪。然此直約跡約權耳,若約實約本融會者,此方
聖人,是菩薩化現,如來所使。大灌頂經云,佛先遣三
聖,往化支那,所立葬法,南洲中最。三聖法化若在,如
來正教亦賴以行。而列子具明孔子讚佛之語,老子
騎牛出關,欲訪大覺,既聞示寂,歎息而返。經史所載,
彰明若此,後人不達,紛紛起諍,豈理也哉。然三聖不
略說出世教法,蓋機緣未至,不得不然。且如五天機
熟,佛乃示生,而初倡華嚴,在會聾啞,不惟須說阿含
以為漸始,兼立人天戒善,以作先容。況此地機緣,遠
在千年之後,縱說出世法,誰能信之。故權智垂跡,不
得不示同凡外。然即此儒典,亦未嘗不洩妙機,後儒
自莫能察,及門亦所未窺。故孔子再歎顏回好學,今
也則亡,深顯曾子以下,皆知跡而不知本,知權而不
知實者也。何謂所洩妙機,如易經繫辭傳云,易有太
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語最可參
詳。夫既云易有太極,則太極乃易之所有,畢竟易是
何物有此太極。儻以畫辭為易,應云太極生天地,天
地生萬物,然後伏羲因之畫卦,文周因之繫辭,何反
云易有太極。易有太極,易理固在太極之先矣。設非
吾人本源佛性,更是何物。既本源佛性,尚在太極先,
[003-0311b]
豈得漫云天之所賦。然不明言即心自性,但言易者,
以凡夫久執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斷
斷不能理會此事,故悉檀善巧,聊寄微辭。當知易即
真如之性,具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義,密說為易。
而此真如,但有性德,未有修德,故不守自性,不覺念
起而有無明。此無始住地無明,正是二種生死根本,
密說之為太極。因明立所,晦昧為空。相待成搖之風
輪,即所謂動而生陽。堅明立礙之金輪,即所謂靜而
生陰。風金相摩,火光出現,寶明生潤,水輪下含,即所
謂兩儀生四象也。火騰水降,交發立堅,為海為洲,為
山為木,即所謂四象生八卦,乃至生萬物也。名相稍
異,大體宛同,順之則生死始,逆之則輪迴息。故又云,
易逆數也。亦既微示人以出世要旨矣。老子道生天
地,意亦相同,但亦不明言即心自性,皆機緣未熟耳。
且易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一語,即寂照無二之體。
而乾坤其易之門一語,即流轉還滅逆順二修之關。
以性覺妙明,本覺明妙,非干修證,不屬迷悟。而迷則
照體成散,寂體成昏,逆涅槃城,順生死路,全由此動
靜兩門,是名逆修,亦名修惡。悟則借動以覺其昏,名
之為觀,借靜以攝其散,名之為止,逆生死流,順涅槃
海,亦由此動靜兩門,是名順修,亦名修善。然修分順
逆,性無增減,又雖善惡皆本於性,而道必昇沈。如斯
祕旨,豈異圓宗。菩薩現身,信非虛倡,習而不察,過在
後儒。又既知宣聖祕密微談,兼秉法華開顯妙旨,即
此中庸,便可作圓頓佛法解釋。天命之謂性者,天非
望而蒼蒼之天,亦非忉利夜摩等天,即涅槃經第一
義天也。命非命令之解,即第八識執持色身相續不
斷之妄情也。謂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賴邪識,
此識即有生之性,以全真起妄,天復稱命,以全妄是
真,命復稱天。全真起妄,即不變而隨緣,全妄是真,即
[003-0311c]
隨緣而不變也。率性之謂道者,此藏性中具染淨善
惡一切種子,若率染惡種子而起現行,即小人之道,
亦名逆修。若率淨善種子,而起現行,即君子之道,亦
名順修。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正合此意,亦合台家
性具宗旨。修道之謂教者,小人之道,修除令盡,君子
之道,修習令滿,此則聖賢教法,惟欲人返逆修而歸
順修,即隨緣而悟不變也。三句合宗,頭正尾正,凡一
文一字,皆可消歸至理矣。以要言之,若得法華開顯
之旨,治世語言,資生產業,乃至戲笑怒罵,豔曲情詞,
尚順實相正法,況世閒理性之談邪。然此是智旭之
中庸,非子思之中庸也。如大慧杲禪師,以此三句作
法報化三身,亦只是宗杲之中庸耳。儻子思實知宗
杲、智旭之中庸者,孔子急當印之。胡顏淵死,一慟傷
心,自稱天喪。且追憶之,再歎今也則亡邪。昔孟子歷
敘見知聞知之道,結云,然而無有乎爾,則亦無有乎
爾。是孟子尚不肯以曾子子思為見知者,何況孔子。
彼一以貫之之傳,但的示尊德性之真實問學如此,
乃下手發足之方,非到家消息。又跡中權理之一,非
本中實理之一也。今約三聖立教本意,直謂同可,以
無非為實施權故也。約三教施設門庭,直謂異可,以
儒老但說權理,又局人天,佛說權說實,皆出世故也。
約權則工夫同而到家異,謂亦同亦異可也。約實則
本不壞跡,跡不掩本,謂非同非異可也。惺谷壽禪師
云,為門外人說同,否則以為異端,為入門人說別,否
則安於舊習,為升堂人說亦同亦別,以其見理未諦,
須與微細剖析,令知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為入室人
說非同非別,麤言細語,皆第一義,又何儒釋可論。斯
言得之,以其次第順於四悉檀故。然細論說法方便,
則四句之中,一一皆具四悉,又貴臨時善用,不得固
執斯言為死法也。
[003-0312a]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三之二
[003-0312b]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三之三


荅問三



荅大佛頂經二十二問原問附



問,阿難登伽,同藉咒力。何登伽先證三果,阿難後獲法身。


荅,如來說法,賢愚利鈍,先後證悟,萬有不齊,此何足
疑。若論二人本地,皆大權發起。悟有先後,俱為物作
則。若就跡論,登伽欲熾,急者先治。阿難圓解未開,顯
說方悟。儻不消欲心,阿難何由得脫。儻阿難先證,大
教何由得啟。觀跡知本,亦非二致。


問,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若法先,云何心生法生。若心先,云何法生心生。若心法
一,云何相由,若二,畢竟孰先孰後。


荅,心法本非一異。非一故妄情得說相由,非異故終
無先後,如冰水同一溼性,若問溼與水冰,孰先孰後,
終不可得。然約迷妄,可於無先後中強說先後。性覺
必明,妄為明覺,心生法生也。引起塵勞煩惱等,法生
心生也。故曰,惑業苦三,更相由藉。至妄明不起,則性
覺亦不受心性之名。既可名心亦可名法,以是法性
法界,法住法位故也。當知心法俱是假名,實無二體。
無二而二,不變隨緣,二而不二,隨緣不變。故此二語,
雖一往約迷,實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之旨。蓋迷則
不惟妄心妄法似有二別,即全舉真心真法而成二
妄,如空成華,水成冰,麻成蛇。若悟則不惟真心真法
從來無二,即全舉妄心妄法而歸一真,如華本空,冰
即水,蛇即麻也。


問,阿難自說即能推者,我將為心,如何判其但認所推。


荅,眾生迷己為物,認物為己,皆以所作能,若達能推
之性,演若悟頭不狂走矣。文句釋能推為心曰,阿難
雖以能推為心,實是所推影子,非真能推者。真能推
者,雖是第六意識見分,而此見分,便不在內外中閒,
本離過絕非。如眼不見眼,何可舉似。而曰即能推者,
[003-0312c]
我將為心邪。故如來訶云,汝執分別覺觀所了知性
必為心者,此心應離色香味觸別有全性,明指為所
了知性,非能了知性矣。圓覺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
相,此經謂前塵虛妄相想,皆是物也。阿難云,離此覺
知,更無所有,豈非認緣氣為覺知。緣氣是所知影像,
非能知能覺之見分,以見分從來無相故也。見分無
相,誤為有相,便成蛇見。若了見分雖妄,實本無相,則
依他當下消歸圓成。天台所以專立第六識為所觀
境,譬鑽木出火,火即燒木,合于此經識陰本如來藏
性,識明知,覺明真識等語,不啻如空合空,水合水。此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動一步,久已到家,真無上圓
頓法印也。阿難未證初果,全墮凡外無心計心之過。
如來種種徵破,不過欲其覓心了不可得而已。


問,緣心現有其用,如何決不能推。經言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則亦許緣心能聽。


荅,一切法名色盡之。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皆
色也,受想行識皆名也。名者,但有名字,無色相也。是
故八心王,五十一心所,其相分皆色也,其見分皆名
也。經云,妄有緣氣,於中積聚,假名為心,見分惟有名,
如何可稱為氣,可積聚於中邪。緣氣積聚,則一件物,
一件物則是相分。唯識云,相分理無能緣用故。阿難
認為能緣,亦如認目有見,浮塵目必不能見,緣影心
必不能知。故破云,尚以緣心聽法,正謂緣心是緣氣,
亦名風大,決無聽法功能。尚誤為能聽法邪,此從我
法音為緣,起於法音影子,非得我所指心性也。古人
云,卻是虛空能講。今例云,卻是虛空能聽,何如何如。
至此漏逗不少,知我罪我,未審何人。


問,阿難獲法身,而不解脫,富樓那得羅漢,而有疑悔。若止悟理,豈有理外之事。若但事障清淨,豈有
事外之理。設理障理遣,事障事除,互不相攝,何成圓宗。


荅,阿難煩惱障重,滿慈所知障重。由事理不二而二,
仍分根本枝末也。如樹根枝葉,同屬大地四微,亦自
[003-0313a]
不分而分。阿難斫根,枝葉尚青,滿慈枯枝,根尚未拔。
至理障理遣二語,復通四教,不得直以煩惱為事障,
所知為理障。界內界外,各論事理二行故也。


問,三卷中阿難既獲法身,何更數求開示。四卷中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而又如旅泊之人,得屋求門,
不幾法身在門外邪。


荅,法身亡得失,絕內外,只緣迷悟有殊,曲分修證差
別。雖約修證,不礙性真。如虛空非丈尺,丈尺顯虛空。
三卷獲法身,約相似解行。四卷請入門,約分證智斷,
不相違也。古人云,道曠無涯,逢人不盡。大悟一十八,
小悟不計數。此阿難所以番番開悟,處處陳疑,終不
未足中生滿足想也。堪嗟末世,瞎鍊盲修,於靜境中,
稍得一兩番六塵乍息光景,便謂千了百當,自誤誤
他。并相似法身,尚未夢見,況親窺華屋門邪。佛法不
是者個道理,慎之慎之。


問,水土二物,性本真空,何必去泥土,取清水乎。


荅,水土不出虛空,喻十界五陰不離藏性。今既以清
水喻九界中佛界五陰,以泥土喻佛界中九界五陰,
必棄九界濁,成佛界清。若泥土不必去,則自性眾生
不必度,自性煩惱不必斷。若清水不必取,則自性法
門不必學,自性佛道不必成。執性廢修,成大邪見。


問,既以可作法喻十八界生滅相,以虛空喻如來藏不生滅性矣,何又以水土相投,喻阿難等身中
五濁,以去泥純水,喻如來常樂我淨邪。文句雖以五濁合可作喻,以純水合虛空喻,然如來何不直
依如虛空之藏性為本修因,乃別令澄濁得清邪。


荅,經云,如澄濁水,貯於靜器。器仍喻十八界七大,而
器中空,則喻十八界七大皆藏性也。十八界七大皆
得為所觀境,喻之以器。境中本具妙諦,喻器中空。能
觀境諦之智,喻所貯水也。蓋水喻見分,土喻相分。六
凡眾生見分,必取同居土相,二乘眾生見分,必取方
便土相,菩薩眾生見分,必取實報土相,故皆濁。唯佛
見分直緣真如,不復變帶三土妄相。如貯水器中之
[003-0313b]
空,至明相精純,則八識轉成四智,以根本智無相分
故,名去泥純水。以後得智能現相故,名一切變現。雖
有變現,仍是無漏,故云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
德也。是知以虛空喻不生滅性,證之成無為無漏功
德,即是法身,亦即大乘止觀淨分真實性也。以純清
水喻佛果四智菩提,證之成有為無漏功德,即是報
身,亦即大乘止觀淨分依他性。唯識謂其純無漏,亦
可攝歸圓成實性也。以一切變現,喻佛果利他功德,
所謂嬰兒行病行等,即是化身,亦即大乘止觀淨分
分別性也。如次配三涅槃,三菩提,三德祕藏,皆無不
可。佛語巧妙,佛意深遠,豈片言隻義能盡哉。


問,空喻涅槃,則了因所了,水喻菩提,仍生因所生,豈皆元清淨體邪。又空無邊際,水有涯畔,不幾涅
槃理遍,菩提智不遍邪。


荅,清水元非生因所生,以濁水中本具清水性故。澄
濁得清,可喻轉識成智。但轉其名無實性,故不同相
宗權說也。空水邊畔,此觀相元妄耳。性水真空,性空
真水,清淨本然,等周法界。


問,阿難己獲似位法身,何聞不明自發,語仍疑見聽離塵,畢竟無體,以為斷滅邪。初徵心在迷,此己
悟性真,何更指前為例也。


荅,阿難此時見惑己斷,知六根虛妄,無我我所,不執
緣影為心,但思惑及無明未斷,故欲棄妄求真,未能
了妄即真。夫二決定義,意在定境修觀。譬澄濁得清,
不棄濁水,別求清水。阿難執現前濁相,疑無清水性,
不知清水性,即在濁水中也。占察云,初心應先習唯
心識觀。南嶽止觀亦誡不得即觀圓成。良以圓成之
性,全在依他及分別中。離現前分別及依他境,別無
圓成實性可得。全水成波,波外更無別水故也。末世
禪流,昧定境修觀妙旨,離於事境,高談理性,所計理
性,還成分別。所謂未證無為,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
同流轉,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阿難深知此弊,方發此
[003-0313c]
疑也。


問,龍王河女空神,能聽聞觸覺,不依浮塵,勝義何住。若無勝義,不應是凡,又勝義根有證知處否。


荅,勝義依浮塵,約迷妄言耳。龍以角聽,勝義依角,河
神鼻根,亦可例知。空神無業果麤色,有定果色,依之
覺觸。然此段文,正顯六根之性,不藉浮勝二根。在凡
在聖,其理無二,非謂無勝義即聖,有勝義即凡也。但
凡夫迷己為物,又認物為己,故見聞覺知,必賴浮勝
二根。聖人背塵合覺,即全塵是覺,故得寄根明發,六
根互用。謂聖無六根可也,謂聖方有六根可也。至於
凡夫勝義根,但可比知,若無六根,終不發識。如無燈
炷,焰則不生,焰但照他,不照燈炷。


問,如耳根,何者是六識七識八識。又從聞思修,此思在六識,如何用心。又如何辨此七之思八之思。


荅,耳之浮塵勝義二根,俱第八識相分。聞精即第八
見分也,八七法爾相緣。依第七復發第六意識,與耳
根所發耳識同緣聲相,此八識相緣起也。思修思字,
正是諦觀聞性,即空即假即中,不隨聲色流轉。此名
雖同遍行五中之思,實與妙觀察智相應,又與別境
中慧並起,并與善中信等相扶,故名思慧。若尋常釋
思,則以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與第六
相應者,同彼遍緣三量。與第七相應者,同彼但緣內
我。與第八相應者,同彼於不可知執受處了。此思相
差別也。


問,初心反聞性時,又被色香味觸法牽動,未審當境推破入真流邪,還歸本根入真流邪。


荅,餘塵牽動,只是工夫不得力,見地不清楚耳。果於
耳門悟圓通常,以此圓通常觀,歷一一法,皆耳門三
昧。故曰,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至於順治逆治,隨
樂隨宜,隨治隨理,不可執一。摩訶止觀立十境,初觀
陰心,餘界入并後九境,待發方觀。知此例者,修心之
要,不泣岐矣。


問,身心二俱捐捨,將何修入三摩地,寧復別有一身心邪。
[003-0314a]


荅,執我之心,乃生死根,由此我執,方愛其身。而有身
即是我,離身有我,我大身小,身大我小之四別。若謂
身即是我,萬無肯捨之事。縱妄計捨則斷滅,更無後
苦,仍未達此妄計之心,即是苦本。若謂離身有我,見
身多苦,捨令無苦,此正由我見捨身,非能捨此我見
心也。惟將此四種我見,一齊放捨,則幻身亦決可捨。
二俱捐捨,則二俱妙用,便可入三摩地。故知只此身
心放得下,流賊便為良民,放不下,良民便為流賊耳。


問,初下手時待不得力而後持咒助邪,或持咒與所觀境並進邪。兼二亦名一門深入否。


荅,眾生根性,萬別千差。或顯悟,或密證,或須助,或不
須助,事非一等,皆是一門深入。若無障緣,直修境觀。
若恐障侵,兼持密印。顯密正助,並須與妙觀相應,方
合一門深入之旨。


問,遠論動源,過在無始。近論只是當念,離當念有無始否。若有,何得一念了卻。若無,何得有今一念。


荅,離當念,別無無始可論。現前一念,即豎窮橫遍之
全體。根身器界善惡種子,離現前一念,竟無少許實
法可得。故曰,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問,既獲法身,復請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豈法身有差別漸次邪。


荅,法身無差別,差別不離法身,修行無漸次,漸次依
於修行。如虛空無遠近,遠近不離虛空,奮飛無漸次,
漸次依於奮飛。阿難悟心,即悟無差別性,猶如太虛。
所請修行,即是圓行,猶如奮飛。由奮飛遠近,得論漸
次差別。若只許無漸次無差別義,則是以性廢修,昧
即而常六之旨。且既無差別,亦無無差別可得,無漸
次,亦無非漸次可得,如無遠近,亦無虛空。六義既昧,
即亦不成。須達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從始至終,皆
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圓家之漸,即漸是圓,非漸圓
可比也。


問,固身常住,長不傾逝,且色陰既空,受想行陰都滅。從何起此長想,指何色為身邪。


荅,五陰互相攝屬,色陰未破,五陰皆色也。色破受現,
[003-0314b]
五皆受也。受破想存,五皆想也。想破行顯,五皆行也。
今行破識露,則五皆識也。是故生滅雖滅,而於寂滅
精妙未圓之中,法爾仍具五陰。只此色受想行,罔非
寂滅未圓境界,豈行人至此,竟無色身,亦無苦樂覺
觀舉止動靜等邪。良由第六識相應心行,於定境修
觀時,如次觀於識陰境界,見識陰之精圓,而生長想。
此想即從觀行起,此色即識陰所執受也。


問,第六外道,圓虛無心,以永滅依為所歸依。註云,令不恆行心心所滅也。功力至此,應侔聖流,而成
斷滅,過在何所。既斷滅,又何果可成,種可得邪。


荅,無想定中,雖滅不恆行心心所法,秖由計明中虛,
以為方便,則見惑全在。所以下地思惑雖伏,仍堅執
無想天之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決定不入聖流。過在
不曾真實先開圓解。所以觀行位中,見此寂滅境界,
不知全是顛倒微細精想,而生勝解也。雖云斷滅,非
真斷滅,仍是十二類生所攝。所謂枯槁亂想,無想羯
南,故名為種,亦名為果也。


問,首楞嚴大定,從觀行入,即以觀行為定邪,為有次第有出入邪,畢竟至究竟,方可稱大定邪。


荅,欲知大定體相,須明性修妙旨。眾生本具大佛頂
性,即大定之體。如云陰入處界,乃至七大皆如來藏,
妙真如性,則皆大定體性也。眾生在迷,但有理即大
定,悟此理是名字大定,依佛知佛見而為修行,是觀
行大定。觀行功深,相似理發,六根清淨,如鑽火得煙,
是相似大定。於頭頭法法中,分證三德祕藏之理,是
分證大定。乃至徹證,無欠無餘,是究竟大定。始終理
一,名之為性,六位轉變,功在於修。修不在性外,悟性
方成修。如弈者得勝,不離棋局,知局方可取勝也。


問,從破七處,至顯藏性,體用彰,真俗顯,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無生死可得,無涅槃可證矣。又選耳根
為方便,耳根即聞見覺知,熾然成異,乃光影門頭,於常住真心,自相逾越,何從修證入三摩提邪。


荅,不悟妙性,無以成修。不事真修,無以顯性。經初破
緣影非心,顯見性非物,會四科以歸性,明七大之遍
[003-0314c]
圓,喻以狂走而頭不失,貧乞而珠自存,皆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顯圓融諦理,以開妙悟者也。次即依妙悟
以起真修,借此方最利之耳根,薦取本圓本通本常
之性體,故得名為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
果地修證。此真金剛寶劍,何惑不破,何理不彰。若不
知耳根之性,即如來藏妙真如性,漫云同一體,無生
死,無涅槃,全墮光影門頭相似語句,其不知此經宗
趣甚矣。試取擊鐘驗常處一番問辯,沈思細玩,自知
所問之非也。


問,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秖益戲論,積劫聞熏,不能免
難。歷劫憶持如來祕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阿難尚如此訶,今人設持此經,亦何益邪。


荅,阿難病不反聞,非病多聞。經訶一向徒聞,非教無
聞。正以今人愚鈍,依教修行,猶恐失足,癡禪暗證,墮
落何疑,所以曲隨根性,且令持此深經。利者得以隨
文入證,鈍者亦可永為道種,庶免無聞比丘之禍也。


教觀要旨荅問十三則原問附



問,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二義同邪異邪。


荅,心識通有真妄,局則心約真,識約妄。唯心是性宗
義,依此立真如實觀。唯識是相宗義,依此立唯心識
觀。料簡二觀,須尋占察行法,方知同而異,異而同矣。


問,遍計依他須破,圓成還須破否。圓成不須破,遍計依他亦不須破否。破與不破,乞師細剖。


荅,三性元非定三,亦非定一。言遍計依他入圓成實
者,只達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即是圓成實性,非別有
也。若存圓成實見,還是遍計,亦須破盡。若知三性即
三無性,則遍計依他本無可破。無可破,所以具明淨
分三性,須破盡,所以復明三無性也。更以喻明。達繩
即麻,則依他非實,遍計安有。謂繩是蛇,則麻性不改,
恐怖妄生。迷時全麻是蛇,蛇繩麻皆迷情。悟時全蛇
是麻,麻繩蛇皆悟境。儻謂麻即繩,麻非繩,麻亦繩亦
非繩,麻非繩非非繩,又謂繩即蛇,繩非蛇,繩亦蛇亦
[003-0315a]
非蛇,繩非蛇非非蛇,乃至展轉互作四句,皆成遍計。
若不起性計,深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理,以四悉
檀因緣,巧說種種四句,則三性三無性二義並成。故
知非破非立,而論破立,破立同時,破立不二。


問,三因圓具,方稱圓修。請示現前一念,何為正緣了,及一一位中因相差別,令不生上慢退屈也。


荅,性具三因,止現前惑業苦三而巳。惑即了因種子,
業即緣因種子,苦即正因佛性也。若就行人點三因
者,能觀觀即了因佛性,所觀境即緣因佛性。若能若
所,若心若法,唯一實諦,即正因佛性。了知此三,依此
修習,是名字位相。此觀力深,圓伏五住,是觀行位相。
六根清淨,是相似位相。八相成道,三身圓顯,是分證
位相。盡無明源,窮覺海邊底,是究竟位相。知一念圓
具三因,安生退屈。知道力非可浪階,安生上慢。思之
修之。


問,正觀心時,豎窮橫遍,微塵剎土,一念圓具,如是觀察,契具字法門否。設起異見,以四運四性推之。
設不起異見,止如上念念現前邪,或有他法邪。


荅,秖是虛解,未實現前,還將二種觀道,善巧進修,別
無他術。的於一塵中見法界性相始終,方成妙觀。


問,正觀心時,眼見色如鏡照像,耳聞聲如空中風,乃至意識覓能緣者了無蹤跡。正恁麼時,如何又
有時如無事人,有時如知事人,有時如有事人,有時如疑事人,盤結在心,如何併除。


荅,見色如鏡像,聞聲若空風,能緣無蹤跡,皆色陰未
破境界。須推此覓能緣者,阿誰能覓。不暫時忘卻四
運工夫,即了義正修。如無事時,四運推破,不可坐在
無事甲裡,如知事有事疑事時,推此知者有者疑者,
如此則盤結自除。不必畏其盤結,立意併除也。


問,推揀時,心不可得,何有三觀。境不可得,何有三諦。心境總不可得,何有能所。如是契了義否。


荅,心境不可得,為竟斷滅邪。若竟斷滅,只今誰問此
法。若不斷滅,心不可得,真是一心三觀。境不可得,真
是一境三諦。若總不可得,能所融絕,真是心境不二。
虎谿尊者頌云,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
[003-0315b]
忘照何曾有先後,一心圓絕了無蹤。唯忘故照,唯照
故忘。果然一名不落,則萬別千差名義俱彰矣。


問,根身器界,達之唯一心建立。此心有邪,無邪,亦有無邪,非有無邪。若在當人密悟,就悟處有淺深
邪,正否邪。


荅,根身器界,無論達與不達,從來只是唯心。非心建
立法,非法從心立。若有能建所建,不名唯心,以心外
無法,故名唯心。唯心則唯色唯香等義,一切俱成。此
妙心法,離四句,絕百非,唯以妙悟領之,悉檀說之,的
的可於四門入道。但不落四句,而圓照四句,即為正
為深。儻離四句,又墮第五不可說句中,即為邪為淺。


問,集要釋一體三寶云,現在一念,本具三諦。在迷不覺,是為法寶,能覺三諦之智,是為佛寶,諦智和
合,是為僧寶。夫眾生念念趣境,不了自心,觸處相違,無能覺智及和合義,豈唯具法寶邪。


荅,眾生趣境,果有心外之境可趣邪,果離覺體外有
能趣之妄念邪。即彼能趣妄覺,所趣妄法,果可分別
令各在一處邪。若念念趣外,終無外法可趣,亦無離
覺體之念,亦無二處可分,則理即三寶煥然。


問,介爾之心,本無邊畔去來,亦非斷滅。今念念閒策善不敢違,思惡不敢匿,每向三尊前,求哀悔過。
如是用心,契正修否。


荅,能策能思之心,與所策所思之善惡,有邊畔去來
可得否。若達善惡之性,即是實性,無形像邊畔動靜
去來始終生滅,則必修善日增,修惡日損。而增損了
不可得,即是正修行路。若見有善可增,有惡可損,成
於偏小。若不見有,任其善惡,成於魔外。審之。


問,持經時,如何即字字句句,當體不思議境。


荅,字句法性,本不可思議,更問如何成思議矣。若平
日觀心得力,正持經念佛,不與觀心違,此真如實觀
之門。未達者,須用唯心識觀,四運四性推此字句之
性。若知其當體即空,舉體即假,亦復即中,則思議心
息矣。


問,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為約迷約悟,約性約修。
[003-0315c]


荅,法爾理性,不關迷悟。悟知其即,非悟方即。迷不知
即,未嘗不即。惟有此即是之性,方可起即是之修。所
起之修,究竟即性,無性外少法可得。


問,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不生即如如佛。為復惟圓頓邪,亦有偏有漸有邪正邪。


荅,以名定義,萬無一得。以義定名,萬無一失。圓頓之
談,隨類各解。外人計緣影為心,如石壓草,制令不生,
謂是即如如佛,其實成無想外道。稟藏教人,知根塵
為緣,則有念生。遠離根塵,念性永寂,得入涅槃,名如
如佛,其實止成小果。稟通教人,了知念無自性,求其
生相了不可得,名如如佛,其實止是乾慧。稟別教人,
謂生者是妄識,真如凝然不生,名如如佛,亦名素法
身,還須智行嚴之。惟有稟圓教人,了知現前一念,即
是法界,不變隨緣,無生說生,隨緣不變,生即不生,是
故全體顯現,名如如佛,即與三世諸佛體用平等。前
三教為偏,惟圓教為圓。後三教俱有頓義,惟藏教屬
漸,四教皆正,外道為邪。嗟嗟,世之乘言滯句者,輒云
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曾簡點及此邪。圓頓宗旨,有名
無義久矣。


問,中論一偈,以配四教,為定別配邪。亦隨類各解邪。幸剖實義,以驗教眼。


荅,偈攝權實事理,罄無不周。天台依立四教,前不具
後,後必具前,載在廣文,昭若日月矣。若隨類各解,復
各四別。如因緣所生法,有人聞之,便謂諸法仗因託
緣,展轉生起,別無梵天微塵等以為因緣,亦非無因
無緣而有諸法。又人知因無實因,緣無實緣,生無實
生,法無實法,如空華夢物,說名因緣所生。又人知無
明為因,境界為緣,出生十界因果差別。又人知一心
具足三千性相為因,隨於迷悟具成十界染淨為緣,
次即空句。有人聞之,便謂諸法無我,我所故空。又人
謂法體自空,非滅故空。又人謂法無實性,體不可得
故空。又人謂法法非空非假非中,三諦俱破故空。次
[003-0316a]
假名句。有人聞之,便謂俗諦是有,故稱假名。又人謂
諸法如幻,故稱假名。又人謂法法出生十界因果差
別,故稱假名。又人謂法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俱立,
故稱假名。次中道句。有人聞之,便謂離斷離常故名
中道。又人謂真俗不二故中。又人謂非空非假故中。
又人謂法法無非實相實性假空皆中,不見有法異
於法界故中。然初一人無我我所之空,生死非即涅
槃,空義不成。俗諦是有之假,法法不相融攝,假義不
成。離斷離常之中,不證法身應本,中義不成,覈實秖
成因緣所生法一句耳。第二人諸法如幻之假,不知
幻復作幻,假義不成,真俗不二之中,不知中體不空,
中義不成,覈實秖成因緣,即空句耳。第三人非空非
假之中,不知中道具一切法,遍一切法,不知法法無
非中道,覈實秖成因緣即空即假句耳。惟第四人了
知因即法界,攝一切法,更無一法出過於因緣即法
界,乃至能生所生,罔非法界。空亦法界,假亦法界,中
亦法界。通則具收四句,別則即中一句便足。此智者
大師所以棄通取別,直依四句而明四教也。復次因
緣所生法,即生滅四諦。我說即是空,即無生四諦。亦
名為假名,即無量四諦。亦名中道義,即無作四諦。復
次知正因緣境者,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皆因緣也,知
即空者,皆即空也,知即假者,皆假名也,知中道者,皆
中道也。復次知生滅四諦者,因緣空假中皆生滅也,
知無生四諦者,皆無生也,知無量四諦者,皆無量也。
知無作四諦者,皆無作也。


荅徐仲弢問



中論四句偈,深談諦理,不涉觀照工夫。諦理明白,觀
照在其中矣。先分為二,初句舉事境,下三句顯三諦,
舉事境,不論色心假實,皆仗因託緣而生。偏指十界
十如,百界千如,三千性相,一一皆名因緣所生法。若
[003-0316b]
謂心為塵因,塵為心緣,窒礙甚矣。此句走卻線索,下
文如何著落。況空假中,直就所生法,圓具圓現,不得
次第解,尤不得牽帶觀門。教眼精妙,決非麤心浮氣
可領。姑俟居士行門成就,轉身拶入耳。略說,但云因
緣所生種種事境,無不當下即空假中便了。若細談,
雖九旬未罄其旨。今即空句,半是半非,假中全然遠
隔,可輒厝心動筆邪。


荅何二華問



欲明大般涅槃,須知小乘無餘涅槃之義。小義未了,
何由議大。今明無餘涅槃,一祕相而談,二開顯而說。
祕相者,佛與耆婆至一荒郊,連舉枯骨,問其在生善
惡,男女壽夭,乃至死歸何處,毫無錯荅。佛遙向他山
取一骨,耆婆再三彈聽,茫然不知。佛云,此羅漢骨,已
忘我相,已斷後有,非三世所攝,三界所繫,汝不能知
也。由此觀之,無餘涅槃,已不可思議,況大涅槃哉。莫
見此說便作斷滅之解。外道問,羅漢死後有無。佛言,
皆是戲論。又問畢竟如何。佛言,積薪投以芥火,燒蔓
不絕,展轉投薪,展轉遠熾。設使薪盡,火則隨滅,此火
為有去處,無去處,為斷滅,非斷滅。外道言,火無去處,
亦非斷滅,此處火滅,非一切火性皆滅。佛言,羅漢亦
如是,惑業薪盡,果報火滅,何可言有去不去,斷與不
斷。此祕相而談也。開顯者,二乘但斷界內分段生死,
猶未永斷界外變易生死,雖凡聖同居土無受生處,
猶受方便有餘土法性之身,雖非斷常,仍似有來去
也。如來五住究盡,二死永亡,知一切法無非即心自
性,不離當處,寂湛圓常。約正報名清淨法身,約依報
名常寂光土,約智德名無上菩提,約斷德名大般涅
槃。身土不二,智斷難思,以要言之,無一微塵不是如
來不思議法界全體大用。故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
現一切群生前。牆壁瓦礫,清淨法身,一色一香,無非
[003-0316c]
中道。當知眾生生死輪迴境界,盡是如來大般涅槃
境界。醉人所見轉屋,即醒人所見不轉之屋,無二屋
也。佛成無上覺,親證諸法本來常寂滅相,不出不入,
不滅不生,為性淨涅槃。二死因果永斷,名圓淨涅槃。
為眾生故,示生示滅,為方便淨涅槃。經謂佛涅槃,即
方便淨之相,非彌陀無量劫後,方證大涅槃也。


荅比丘戒五問原問附



問,毘尼之學,人天可保,福盡將如之何。孰若宗教先開眼目,以道共戒為急務,貴見地,不貴行履,詎
不然乎。


荅,毘尼之學,出世正因,戒波羅密,佛地方滿,豈僅人
天福邪。宗教開眼,言雖相似,但離戒別談宗教,便墮
惡見。溈山云,毘尼法席,尚未叨陪,了義上乘,豈能甄
別。荊溪云,用前四戒為境,以六觀之,事理相即,當知
篇聚,一不可虧。世人蔑事,欲尚深理,驗知此觀孤虛
無本,既虧觀境,觀亦無從。宗教誠訓照然,胡弗思也。
無上戒而判屬人天,捨律儀而空談道共,正見已破,
行履必荒,惡趣三塗,敢保有分,人天不可得矣。


問,末世鈍根,只宜要略。四分律藏,世尚畏繁,何不宗四分戒本,略加旁註釋疑。


荅,固守癡頑,終無釋疑之日。必須博學反約,乃克有
濟。戒本旁釋,開遮持犯安能洞然。樂佛法者,既難以
通,習懈怠者,仍未必學,進退失措,有何利益。


問,念佛一門,廣大簡易。一心念佛,自然止惡防非。律相浩繁,已非簡易,果極聲聞,又非廣大,不若專
弘淨土之妙也。


荅,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若以持
名為徑,學律為紆,既違顧命誠言,寧成念佛三昧。多
纏障垢,淨土豈生。夫如海無涯,豈不廣大,保任解脫,
豈不簡易。故一心念佛者,必思止惡防非,而專精律
學。專精律學者,方能決定往生。而一心念佛,現在紹
隆僧寶,臨終上品上生,法門之妙,孰過於此。只一大
事,何得乖張,取笑識者。
[003-0317a]


問,罪因譏嫌,制有隨方,此方不譏,何乖聖訓。又時丁末運,外緣不豐,內因微薄,必欲纖毫無犯,而演
教弘宗,則佛法不能廣布。完小節而失大益,豈菩薩本心。


荅,如來一切知見,普為大千眾生而制戒律。六群等
亦大權示現,曲體末世情態而示犯緣,正由人情懈
怠,不肯輕重等護,致成末運。今欲弘宗演教,必以持
戒為本。內因淳厚,外緣自豐,白毫相中一分光明,決
非誑語。若以戒為小節,便成謗法,談宗說教,皆是儱
侗瞞盰,設獲外緣,總名魔業,何益正法哉。


問,西乾列祖,三學精通。此閒地僻時遙,人罕閒見,唯唐宋來數輩宗匠,蹤跡彰著。然當其水邊林下,
則以三條篾一把鋤,為清淨自活。逮其匡徒領眾,則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為真實芳規。至於揚化
接人,則以一棒一喝為拈提向上,俱與律學不相應。好心出家之流,由行腳入山,至登座披衣,所倣
傚者,無非此等。今還許從上諸祖是真比丘否。若非何紹祖位。若是何不遵律。又今紹祖位者,例輕
律學,從上諸祖,亦輕視否。又今紹祖位者,不遵戒而為人授戒,從上諸祖,亦為人授戒否。


荅,祖有三類,一者嚴淨毘尼,弘範三界,如遠公,智者,
左谿,永嘉,荊溪,大梅,永明,高峰,中峰,楚石等是也。古
今如此知識,亦甚眾多,所應景仰倣傚。二者丁茲末
世,勢不獲已,遵佛遺命,捨微細戒,住靜則刀耕火種,
領眾則墾土開田,然非時食等諸戒,仍自遵行,故晚
用藥石,不用粥飯,德山托缽,亦因視影。而此等知識
便不肯為人授戒。所以唐宋以來有禪講律寺,初出
家多學律,律有得則以律名家,無得則習講參禪。但
捨微細戒,不捨重戒及性戒也。復有徑投禪教者,此
即乘急戒緩,然亦護根本五戒,斷無毀重之理,而決
不敢自稱比丘,輕視律學,但愧未能,以為慚德。至出
世接人,或重登戒品,性遮皆淨,如六祖等。或單提向
上,獨接一機,如壽昌等。人問壽昌,佛制比丘,不得掘
地損傷草木,今何耕種芸穫。荅云,我輩秖悟佛心,堪
傳祖意,指示當機,令識心性耳。正法格之,僅稱剃髮
居士,何敢當比丘名。問,設有如法比丘,師何以視之。
荅,當敬如佛,待以師禮,非不為也,實未能也。又紫柏
[003-0317b]
大師,生平一粥一飯無雜食,脅不著席,四十餘年,猶
以未能持微細戒,終不敢為人授沙彌及比丘法,必
不得已,則授五戒法耳。嗟乎,從上諸祖,敬視律學如
此,豈敢輕之。若輕律者,定屬邪見,非宗匠也。三者大
用現前,觀機利益,破他疑執,不拘恆規。如文殊菩薩
執劍逼佛,三處度夏,重勝比丘。與女同坐,令證無生,
乃至寒拾之訶律主,歸南之斬貓蛇。譬良醫砒霜治
病,大將奇計除賊,而不可為典要。又凡訶佛罵祖,痛
棒毒喝,皆不得已而用。所謂兵者,不祥之器,非布帛
菽粟也。用得當,跡似違律,實真持律,以得律意故。如
經謂末利夫人飲酒救殺,佛讚其真持齋戒,菩薩見
機得殺盜等,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也。若失
其宜,將作門庭施設,如優孟之學叔敖。宗既非宗,律
又非律,謗大般若,疑誤後學,三塗劇報,何由得免。設
亦誘引愚流,作種種福,福力所持,不即墮落,終為外
魔眷屬,非佛弟子。末世多此妖邪,誑惑世閒,魔所攝
助,多得供養,聚眾百千人,眷屬兒孫遍天下,毀戒毀
教,破壞如來真正法輪。愚小無知,羨彼名聲,而爭倣
傚,令好心出家者,皆墮其黨,求升反墜,哀哉痛心。然
由仍以三寶為所緣境,罪報畢時,還藉佛法僧戒之
力,而得度脫。魔王語佛,吾於汝末法中,令眷屬食汝
飯,著汝衣,破壞汝法。佛言,汝但自壞,法不壞也。今欲
不墮三塗,竟登聖果,請必從持戒始。若挂名受戒,又
輕視戒法,既不精戒法,又為人授戒,既為人授戒,又
不教學戒,且言戒是小乘,不須習學,則決墮三塗,為
魔眷屬,自受其苦,無人能代。終亦必皆成佛,我不敢
輕之矣。


荅唐宜之問書義有引



智及之,即大學格物致知,中庸擇乎中庸得一善
也。仁守之,即大學誠意正心,中庸拳拳服膺而弗
[003-0317c]
失之也。莊蒞之,即大學脩身,中庸誠身也。動之以
禮,即大學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庸順親信友獲上
也。聖人說法,應病與藥。若為智未及者,則云知德
者鮮矣。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思而不學則殆,此孟
子重始條理意也。今責智及之者以仁守之功,正
孟子兼重終條理意中而不至,亦非善射,況不至便不中。巧力俱不可輕,但先
論巧,後論力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有坤無乾固不可,有

乾無坤又豈可哉。非初步無以為究竟之始,非到
家無以結初步之局,此儒門智仁合一之學,與佛
門解行互徹之旨相類也。儒不更贅,請言佛氏之
學,須分四教,以辨內外小大偏圓。細思之,勿忽。


藏教 知三界苦空無常無我不淨,名智及之。念念
與四念處觀相應,不起見思煩惱,名仁能守之。身口
意業,恆與三千八萬律儀相應,名莊以蒞之。得不忘
念,一切時中,應機設教,名動之以禮。


鬱頭藍弗入
有頂定,亦似仁守。威儀庠序寂靜,似莊蒞。以自所謂
定門,攝化多人服從其道,似動之以禮。由智未及於
出世法故,所以守不名仁,蒞不名莊,動不名禮。鬱頭亦是
智及了非非想處,仁能守非非想處者,但非出世閒之智耳。


須陀洹捨戒還俗,是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舍利弗
瞋習,畢陵伽慢習,難陀貪習,憍梵缽提齝習等,是
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迦葉目連等神通,作意方
有,是動之不以禮。


通教 知三界夢幻空華水月,名智及之。念念與即
空觀相應,名仁能守之。莊以二句,並與藏教同。



教極果,雖到動之以禮境界,不達諸法本空,不名智
及之。智既未及,不名仁守等也。


見地薄地亦有捨戒還俗者,是不能守。已辦地不
侵習,是不莊蒞。支佛地習氣未盡,是動之不以禮。


別教 知生死是有邊,涅槃是無邊,真如法性非有
[003-0318a]
非無。依真如乃成生死之有,涅槃之無,名智及之。先
以空觀斷見思惑,出生死有邊,名仁能守之。次假觀
破塵沙惑,出涅槃無邊,名莊以蒞之。後中觀破無明
惑,證中道體,從體起用,名動之以禮。


通教極果,雖
到動之以禮境界,不達中道法性,不名智及之。智既
未及,不名仁守等也。


十信有退,是仁不能守之。十住自利,是不莊以蒞
之。十行未修中道,十向未證中道,是動之不以禮。


圓教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法界實相,性相常住。一
色一香,無非中道。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遍能破
除一切世出世法,遍能建立一切世出世法,遍能統
攝融貫一切世出世法,名智及之。念念與此圓妙止
觀相應,圓伏五住煩惱,名仁能守之。六根清淨,名莊
以蒞之。入無功用妙道,名動之以禮。又圓教智仁莊
禮,一一圓融,一一互攝,非一非四,而一而四,名字位
中,則有名字智仁莊禮,乃至究竟位中,則有究竟智
仁莊禮。今以名字智仁莊禮,總名智及之,觀行智仁
莊禮,總名仁能守之,相似智仁莊禮,總名莊以蒞之。
分證究竟智仁莊禮,總名動之以禮。圓融不礙行布,
行布不礙圓融,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之謂也。



教十向,雖得相似動之以禮境界,未達中道圓融不
思議性,不名智及之。智既未及,不名仁守等也。


名字開圓解,未伏煩惱,是仁不能守之。觀行伏五
住,未淨六根,是不莊以蒞之。相似淨六根,未入無
功用道,是動之不以禮。溈山大師謂此宗難得其
妙,切須仔細用心,乃深歎圓教智及之之難也。可
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
決定可期。此於圓教智及之者,責仁守全功也。


荅成唯識論十五問原問附



問,末那與慧相應,故因中隨第六識轉而為智。藏識不與慧俱,至果方圓,前五既有慧俱,又與善俱,
[003-0318b]
復是轉識所攝。何故不隨第六因中轉,亦至果方圓邪。


荅,末那之慧即是我見。我見無自體,直以慧為體也。
第六識入二觀,第七識二執不得現行,故得轉為平
等性智。然第六出法空觀,第七仍起法執,第六出生
空觀,第七仍起我執矣。但第七是第六不共親依,故
六轉七不得不轉。若前五識雖有慧俱,既無我見相
應,則慧甚劣。雖與善俱,由第六善或境界善,暫得相
應,無斷惑證理之能。以凡斷惑須在定心,定心中多
無前五識故,直至果位。第八識中有漏種盡,轉與大
圓鏡智相應,名無垢識。從此淨識所變五根相分,純
無漏故,依之發識,亦成無漏。名成所作智相應心品,
僅屬果上化他之用,非能自利,不同第七識也。


問,有我見故,餘見不生,無一心中有二慧故。云何既有我見,又得與慧相應。


荅,心所有假實,如別境中慧,則有自體。十煩惱中五
見無體,惟以染慧為體。今第七相應之慧未轉,舉體
為我見法見,已轉舉體為平等性智,故云約義別也。
豈一心中有二慧邪。


問,末那俱之我見,以慧為體,由義別故,仍以慧俱。忘念以念為體,何不亦由義別故,與念相應邪。


荅,末那有慧故,有我見,與我見俱,即與慧俱也。忘念
以念為體者,不遍染心,以癡為體者,乃遍染心。秖於
第七識我癡上,明其無正念,故斥為忘念,無正知,故
斥為不正知。皆無自體,約過失邊義,立此二耳。


問,謂此識緣自所依者,如有後識,即緣前意。儻難云,前五識所依五根,亦增上緣,何獨不許作所緣
邪。識相緣之義,乞垂細剖。


荅,第七識唯內門轉,故得所依為所緣。前五識唯外
轉,不得所依為所緣,不應為例。


問,意識依意,具三分別,設依色者,便同五識。第八亦依意不依色根,何但有自性分別,無隨念計度。


荅,前六皆轉識攝,而一依心法,五依色法,故有差別。
第八非轉識攝,但是所熏,唯無記性一類恆轉。儻亦
具三分別,則有轉易,而受熏持種皆不得成矣。
[003-0318c]


問,唯識五觀,與占察二觀,是同是別。


荅,遣虛存實,捨濫留純,攝末歸本,隱劣顯勝,皆從唯
心識觀開出。若遣相證性,義仍兩屬。如云俗有真空,
仍是唯心識觀。若遣相執,達相即性,乃真如實觀。


問,思能令心造作。第八識相應之思,令造何等。


荅,爪生髮長,筋轉脈搖,髮白面皺,氣消容悴,及日月
稽天,江河競注,滄桑易,春夏更,皆第八所造。


問,瞋唯不善,則初二果任運所起瞋心,名不善否,與無慚無愧相應否,能發業潤生否。


荅,學人失念起瞋,亦名不善,此念亦名無慚無愧。然
已斷見惑,故不發業,善心易起,惡心易滅,不潤生也。


問,自在位,唯樂喜捨,以諸佛斷憂苦事故。彼金鎗馬麥等報,得名苦否。憂念眾生,得名憂否。又如頭
臨白刃,如斬春風,得名無憂苦否。


荅,唯識名義,憂喜苦樂等,各有分劑,唯佛方能實無
憂苦。金鎗馬麥,大權示現,原非實事,故非苦憂。念眾
生亦不同凡夫迫戚,故非憂也。臨刃斬風,雖無憂苦,
仍與佛果未同。以佛果不受害故,至稱性極談。菩薩
分證憂苦,諸佛究竟憂苦,是在忘名字相者,方能信
之。


荅準提持法三問原問附



問,一切能詮之文,必有所詮之體。顯密二詮,其體同邪,異邪。又佛何以顯說,復密說邪。


荅,千經萬論,若顯若密,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除此
心外,更無所詮,猶云六經我心註腳也。顯密說者,有
因顯說得四益,有因密說得四益。佛智鑑機,能隨施
化,良醫因病,藥不爽宜也。


問,稱體起願,名發菩提,上求下化,不相捨離。今持法中所明發菩提心,皆儒宗世教,與佛法同否。


荅,上古儒宗,皆佛菩薩示現,為師為導,接引迷流。所
立世教,無非佛法。後儒拘虛,不能引伸觸長,遂有門
庭之隔。剋實思之,聖人先得我心同然,寧非三無差
別之旨。樂堯舜之道,若己推而納諸溝中,寧非上求
下化之懷,但犬牛人性皆同,告子自不敢承當耳。孟
[003-0319a]
子又謂人禽幾希,豈非習雖遠性仍近之證邪。


問,顯密圓通,不持齋戒,不忌腪酒,往往獲應。何必別述此法,反令畏難。


荅,大凡持咒,各有攸宗。五部既別,三類亦殊。圓通一
書,附會夾雜,非金剛正印也。依持靈應,由人篤信力
行所感。設以此而如法奉持,靈應豈止功名男女已
哉。況近時持者多而獲應者少,不惟信弗篤行弗力,
亦由法未善故也。然今依經所立結壇,持八關齋等
法,不過為久積方便,剋期取效者設耳,非謂平日持
咒,皆須如此也。


法華堂第三第四二問并荅餘見頌中



問,三身與三自性,是同是別。


荅,三自性與三身,亦同
亦別。同者,由悟圓成實性,證會法身,淨依他,成報智
身,悟遍計本空,成普應身。別者,三身約果德,約悟顯,
三性約境界,通迷悟也。


問,一切法皆可作四句。且如三性,各四句,如何作。


荅,
遍計所執性四句者,情有故常,理無故無常,情有即
是理無,故亦常亦無常,理無即是情有,故非常非無
常。依他起性四句者,緣生故常,無性故無常,緣生即
無性,故亦常亦無常,無性即緣生,故非常非無常。圓
成實性四句者,理有故常,情無故無常,理有即是情
無,故亦常亦無常,情無即是理有,故非常非無常。亦
可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而作四句。又單約依他起
性辨三性,以明四句者,依他性中有圓成實性故常。
如繩有麻,依他性中無遍計所執性故無常,如繩無
蛇,雙照故亦常亦無常,雙遮故非常非無常。當知惑
業苦三,皆是依他起性,於依他起,並具四句。依他苦
四句,即性具法身四句,依他惑四句,即性具報身四
句,依他業四句,即性具應身四句。又佛三身即淨分
三自性,各四句也。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三之三
[003-031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