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214 雲棲法彙(選錄)-明-袾宏 (master)



雲棲大師遺稿卷三目錄




* 答問

* 答聞谷廣印九條
* 答雪嶠圓信
* 雪嶠呈偈著語
* 答知希廣貫
* 答僧海光
* 答僧愛賢
* 答常惺廣寂二條
* 答周海門少參五條
* 答杭嚴道弘臺王公
* 答何武莪給諫三條
* 答虞德園銓部
* 答郡伯襲溪余公
* 答王忠銘宗伯
* 答錢養淳州守廣霑七條
* 答朱西宗居士三條
* 答王大契居士
* 答江廣䆜居士十條
* 答吳廣穎居士十一條
* 答朱白民居士
* 答戴志潔居士
* 答孫無高居士廣抑
* 答沈愚公居士廣碩
* 摘答

* 答江山朱居士二條
* 答王萬基居士廣慻五條
* 答餘姚蔣居士二條
* 答朱白民居士三條
* 答龔廣淇居士三條
[021-0137c]
* 答大鏡三條
* 答姜居士五條
* 答吳士瑾居士
* 答吳廣穎居士
* 答董廣曙居士
* 答洪大慈居士三條
* 雜答

* 未詳問人凡七條併未詳問語凡二十八條
* 開示

* 普勸念佛一 二
* 普勸念佛往生淨土
*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一載水陸儀文
* 普勸戒殺放生
* 勸戒過為苦行顯異惑眾者
* 示居士戒瞋 慎酒 擇友 畏天
* 示講主二條
* 訓沙彌
* 示在家二眾
* 示病人一 二
* 示耄年居士
* 示臨終善女人
* 示沈少宗伯薦天 求子
* 示定菴上人
* 示孫大珩
* 示大同一 二
* 示徐智憶
* 示沈廣䢦
* 示嚴大瞮
* 示閩中李居士
* 示閩縣林德潤等
[021-0138a]
* 示楚僧真愚等
* 示似空廣伸五條
* 示王智第
* 示明宇大曉
* 示朱大[伉-〦+茲-卄]
* 示吳大峻
* 示于廣慧
* 示王廣第
* 示廣耆
* 示秦佩玉
* 示吳廣綬
* 示四川彭君
* 示智真侍者
* 示僧大某
* 示德彰大微
* 示孫大智
* 示建昌黃欽
* 示福建林榮
* 示無隅大方
* 示薛廣閱
* 示某居士
* 示洞庭山翁門石氏 許門石氏二條
* 示學者二條
* 示姪孫大綬館中六章
* 警策

* 傷足自規四條
* 自警七條
* 老堂警策
* 病堂警策
* 生所警策上三條載共住規約集
[021-0138b]
* 警眾八條
* 出家人不祥事三十二條
* 示住持
* 棄腐渣責詞
* 示直院等二條
* 十可歎
* 三可惜附憨大師題
* 補遺

* 淨土資糧全集序
* 書經史海篇直音後
* 答新安汪南明司馬書
* 禦魔說
* 放生圖說
* 示閱藏要語
* 示眾二則
* 答或問
* 老病謝客帖
* 答一切書問帖
* 八十辭賀禮帖
* 劉廣磐請代日祝貞母項偈
* 答廣鐈書
* 又廣鐈為母墮胎求懺
* 跋嘉禾項長公石刻金剛經
* 學大乘不輕二乘論
* 雜問一章
* 大師自責篇





[021-0138c]
雲棲大師遺稿卷三


答問



答聞谷廣印



問。古人已稟單傳直指。後修淨業而欲往生者。為
是悟後隨願起行耶。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
修者。墮偷心歧路心。工夫那得成片耶。若已悟。則
塵塵華藏。在在蓮邦。十方無不可者。何獨樂生西
方耶。


答。真信淨土。決志往生者。不論已悟未悟。其從事單
傳直指而未悟者。雖日以參禪為務。不妨發願往生。
以未能不受後有。畢竟有生處故。不是偷心歧路心
也。其已悟者。古人云。汝將謂一悟便可上齊諸佛乎。
故普賢為華嚴長子。雖塵塵華藏。在在蓮邦。而行願
品必拳拳乎以往生安樂為言也。已悟尚然。未悟可
知矣。


問。參禪貴一心不生。念佛貴淨念相繼。茲參究念
佛一門。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時雖心佛分
明。參時即二俱坐斷。斷故參功漸勝。念力漸微。則
他時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一念不生。是禪非參。起念下疑。乃名曰參。楞嚴云
又以此心反覆研究等是也。念時參時俱屬有念。亦
不相悖。


問。即心即佛不外馳求之理。信得及。見得徹了。為
便隨緣消業。勿造新殃。任運騰騰。以待夫識乾自
得耶。為當更起疑情。窮參力究以求妙悟耶。


答。即心即佛。若真信得及。真見得徹。千了百當。更無
疑滯者。方可任運過時。如其不然。未可放參。


問。參禪暫有諸念不生時。其話頭便提不起。亦亞
不落。及應緣時。若管帶。又被古人斥呵。任之。不能
相續。只此動靜兩間。如何提究。疾得相應。
[021-0139a]


答。暫時念止。非為究竟。話頭提不起仍要提起。水未
窮。山未盡。不得捨舟楫而駐車馬也。


問。永嘉云。誰無念誰無生。雲居齊云。不斷分別。不
捨心相。此似悟後有念想也。又涌泉不許走作。仰
山鬼神不知。及石霜一念萬年等。竟是悟後無想
也。豈應緣有而離緣無耶。有無二義。願垂一決。


答。大悟。則有念亦可。無念亦可。所謂入息不居陰界。
出息不涉眾緣是也。


問。永明云。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思契同。一入信
門。便登祖位。夫祖位甚深。聞解便可登乎。況雲門
已透法身。洞上必令盡識。是證非解也。茲解位稱
祖當必有深義耶。


答。永明說先以聞解信入。卻又說後以無思契同。契
同。則法身透矣。情識盡矣。是亦解亦證。紹祖位不亦
宜乎。


問。初祖示楞伽以印心。黃梅令讀金剛而見性。乃
至俱胝準提。首山法華。似參禪不礙於持誦。而藥
山不許看經。趙州不喜念佛。迺至高峰曰話頭綿
密便是一卷不斷頭的經。又似禁絕誦持。而貴在
單提。印從來以參話為主。兼持華嚴。及念佛為課。
今欲止其課。一其參。惟存願力。未知得否。


答。不礙持誦。不許持誦。古人因時制宜。隨機施教。迺
各有見。不可相非。今欲止其課。一其參。何不可之有。


問。但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語。古訓也。又切勿斷
卻言語。燒得舍利多。不如答我一轉語。亦古訓也。
今之學者不務實修。而務機鋒轉語。誠過矣。然自
知未悟。時切提撕。只因見地未明。恐是盲修瞎煉。
故於師資道友間問答酬唱。此亦無傷乎。儻學地
不通商量。必俟悟後吐語。則見地尚虧。從誰起行
耶。況陶鎔理性。決擇是非。如三登九上。一句千山。
[021-0139b]
俱悟前耶。


答。不務實修實證。而以口頭三昧逞機鋒鬥勝負。此
言語不可有也。真為生死。心地未明。而互相辯論。互
相酬唱。此言語不可無也。三登九上。一句千山。不論
未悟以前。即既悟以後。尚有最後重關。參求決擇之
功未可便止。


問。見自性者得自繇於生死。作得主者能轉業於
臨終。彼諸祖得自繇者弗論。其草堂青承天印禪
師等。那隔世便迷耶。豈悟有淺深。習有重輕乎。抑
亦大悲增上。本高跡下。而人自不知乎。不然。學者
奚取信於見性法門耶。


答。草堂輩畢竟是見性尚未到大了當處。古人云。識
心見性當如南泉趙州。履實踐真當如雪峰玄沙。此
諸大老寧有後身墮落者乎。誠如來問。當是悟有淺
深。未可作本高跡下故為示現論。


答雪嶠圓信信時具陳行腳



曾為浪子偏憐客。一段苦心具見之矣。雖然。前之所
得。拈向一邊。百尺竿頭。更須進步。


雪嶠呈偈著語



不解西方不學禪  低聲低聲。


偶來塵世只隨緣  解也學也。


三間茅屋傍溪住  溪深路滑。


兩扇竹窗關月眠  春色滿園關不住。


碎盡衲衣那有結  爭似寸絲不掛。


養長頭髮欲成顛  成顛亦不惡。


自從會得吾師意  胡餅裏討汁。


白雪飄飄六月天  夏行冬令寒暑不正。


見處則高矣美矣。更願少作詩偈。以頭陀行住雙髻
山。續祖慧命。


乞師垂語。令我可以除可以進。
[021-0139c]


除者。除去有所得心。進者。進到不可到處。


答知希廣貫



問。宗家有云。即心即境。即境即心。如云。即心即境。
則心之所及。境必從之。乃世間儘有心然而境不
然者。比如習舉業之人。誰不思登第。然或終身鉛
槧。畢力竭心而不得一青紫。其即心即境之說何
在也。如云。即境即心。則一切眾生之心本無不同。
乃其所見之境儘有不同者。比如泰山日觀峰。早
見海中日出。其大如箕。其聲如雷。祇一日耳。云何
此境獨現彼方。如此。則境自彼方之境。與此方眾
生之心毫無交涉。烏得謂即境即心也。


答。心境不可以俗事為難。如境但以觀日言。則水一
也。天見是琉璃。人見是水。鬼見是膿血。皆此類也。心
但以登第言。則古人謂。貪財人時時想念在財。與我
想出一錠金得麼。皆此類也。心跡之判明矣。如何是
即心即境。請更參。莫問人。


答僧海光



問。我今不在東。不在西。不在南。不在北。不在上。不
在下。一切無在。我今亦在東。亦在西。亦在南。亦在
北。亦在上。亦在下。無不周遍。特來求付衣。求授具
足戒。偈曰。菩提本有樹。明鏡亦是臺。本來有一物。
原不惹塵埃。


答。汝若一切無在。何人受衣。汝若周遍一切。衣居何
地。汝若一切無在。則本自無體。安用戒為。汝若周遍
一切。則本自無欠。何求具足。菩提有樹。明鏡有臺。本
來有物。前三句翻破曹溪。原不惹塵埃。後一句依舊
落他窠臼。何不道。本來有一物。任使惹塵埃。


答僧愛賢



問。作惡墮三塗。為善生人天。念佛生淨土。參禪悟
自心。敢問四俱不為。未審此人落於何處。
[021-0140a]


答。不作惡。不為善。不念佛。不參禪。不是無位真人。必
作飄家浪子。且問即今是那一種。


答常惺廣寂



能作夢幻泡影觀者。超出夢幻泡影人也。不作夢幻
泡影觀者。正夢中人也。




若曰出夢之人。則吾豈敢。蓋正在夢中。但比之恣情
鼾睡少異。乃竭力抖擻以求夢醒人耳。


答周海門少參



問。向上一則。往往宗師遇如是人。不令放過。如鳥
窠大師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訓。而或有時拈
吹布毛。即此一吹。善耶。惡耶。與莫作奉行之旨。同
耶。別耶。明眼者便自瞥地。不明者分為兩截。不知
禪師於此如何剖破。望明白示我。莫謂非如是人
難聞如是事也。


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下布毛滿地。何待拈吹。那
更說同說別。直饒是同。早已成兩橛去也。鳥窠初不
曾鈍置白公。偏厚侍者。然雖如是。於前言不會玄旨。
只麼止惡行善。亦不誤人。若向古人道如來不斷性
惡。及兀兀不修善等處錯會。為禍不小。


問。向古人兀兀不修善處錯會。為禍不小。即如向
諸善奉行處亦有錯會者無。若錯會。為禍大小。請
一開示。


答。前錯會禍在三塗。後錯會禍在人天。


問。三塗果是惡道。人天亦是小果。離此二處。畢竟
向甚麼處安身立命。


答。無可安立處是安身立命處。


問。於前言不會玄旨。只麼止惡行善。亦不誤人。若
遇會旨人來。如何接授。


答。不須改題目。只在會行文。眾善是誰奉行。諸惡是
[021-0140b]
誰不作。


問。既識阿誰。何善何惡。如月在川。何分清濁。不作
奉行。亦是亦錯。莫漫行文。認取題目。


答。月雖皎潔。水清濁而影別昏明。心本昭靈。事善惡
而跡分升墮。豈得以月體本無清濁。而故云濁水為
佳。心體本無善惡。而遂云惡事不礙。既存空見。便悖
圓宗。識渠善惡雙亡。正好止惡行善。定禁止惡行善。
猶是識渠未真。即今蒞政。豈不發政施仁。革奸去弊。
依舊落在止惡行善。步步行有。口口談空。此今日聰
明人參禪之大病也。


或曰。當今士夫率多喜高玄之談。厭平實之論。子何
諄諄然不捨止惡行善之一語乎。予謂正惟喜處欲
其厭。厭處欲其喜耳。近世揮塵談禪者率多其人。實
證實悟者希得一二。予矯此弊。不得不然。實則古人
垂一則語。徹上徹下。只如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淺言
之。則僅僅避惡名行善。三家村裏守分良民亦如是。
極言之。則纖惡淨盡。萬善周圓。天中天。聖中聖。如來
世尊亦如是。若定執止惡行善為示鈍根。拈吹布毛
為示利根。則誤矣。


答杭嚴道弘臺王公



問。玄教三問主人翁云云。一時茫昧。未知所對。歸
來默默體認。益增惶惑。試反之白晝。閒時頗能提
醒。一遇事。便覺不得力。儻事冗。更覺不得力。試反
之夢寐。白晝發一猛勇念。夢中便有照應處。白晝
有一懶散念。夢中亦有照應處。總之意至而惺。意
盡而弛。晝也。夢也。若合符然。此尚可發決定志。著
力向上。至所云非寤非夢主人翁何在。則弟子誠
大惑不解矣。若謂此時無主人翁耶。一呼即寤。亮
亦不遠。若謂此時有主人翁耶。主人翁畢竟何在。
臘月三十日後。未審如夢中光景耶。抑如非寤非
[021-0140c]
夢中光景耶。若如夢中光景。不過意想所結。亮非
究竟處。若如非寤非夢中光景。則滅後全無靈通。
平日之解悟修持何用。若謂滅後即往生別處。吾
儒正心誠意工夫。存順沒寧。儘受用不盡。又何必
西方聖人之教也。希大慈一一指教。


答。來諭雪巖室中三問。其第三非夢非寤處。直得利
根如高峰者。無言可對。無理可伸。念茲在茲。六年而
後大徹。蓋此事不可拋棄。亦不可穿鑿。不可玩愒日
時。亦不可急求速效。又不可自生意見。又不可求人
解說。惟是置之懷抱。孜孜而參。密密而究。真積力久。
一朝狹路相逢。磕著撞著。迴避不及。霍然如大寐之
得醒耳。又云若滅後即往生別處。則吾儒正心誠意。
存順沒寧。儘受用不盡。何必西方。此數語甚有見。當
知高峰六年疑徹處。必有出於正心誠意之外者。昔
人云。始知周孔外。別自有英豪。定不虛也。明公既以
此事體認反觀。日後必有大發明在。忻慰忻慰。


答何武峨給諫



問。本來受病處作何鏟除。目前下手處有何方法。


答。知病是幻。不須鏟除。無下手處正好下手。


問。法門有戒定慧。如何謂無下手。初學必求下手
之方。斯可繇漸入頓。且居官者。刑殺在所不免。此
皆佛家所禁。今欲皈依三寶。宜棄職歸山否。


答。下學上達。則攝心為入門之要。心淨而病自除矣。
見機得殺。經有明文。帶職悟心。古多高士。


問。帶職修行。除念佛外以何者為攝心之要。心有
昏瞶散亂二種難除。再求明教。


答。經云。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略開為三。隨意行
持。


念佛門 念佛一門。止觀雙備。


止觀門 以止止散。以觀觀昏。
[021-0141a]


參禪門 以悟為則。而止觀亦具其中。


答虞德園銓部



淳熙呻吟間。忽憶得慧日禪師一則公案。敬問大
師。昔慧日落髮。不披袈裟。不受具戒。求禮神光和
尚。光曰。我非汝師。汝禮西院去。師攜一小青竹杖
入西院法堂。院曰。入涅槃堂去。師應諾。輪竹杖而
入。時有五百許僧染時疾。師以杖次第點之。隨點
而起。不知是病僧起。是慧日起。不知竹杖頭上帶
得多少麻黃桂枝湯來。何不一點使他頓起。作甚
次第。自家無眼尋師。覓人指點。作麼生點得人。不
受具戒。木頭無異。若竹杖在木頭根前起得病人。
南山松稍壓動竹杖便是太醫院否。有的說慧日
是再來人。故西院徑指他入涅槃堂起病。他與五
百僧往日有緣。然則五百僧依西院而住。西院與
他沒緣耶。西院竹杖此時又在那裏。假如今日大
師受郡公之請。入城救疫。還攜得竹杖來否。千萬
病人縱橫婬房酒肆前。一條竹杖還次第點得到
否。況乎大師戒光已滿。師德已全。除竹杖外更有
諸神通妙用否。仰願對眾舉揚。即將慧日一條竹
杖輪入五蘊毒中。先把虞淳熙一點點起。然後盡
虛空遍法界彈指聲中不妨次第點到。其中那得
有病人在。或者別有一路施設。連竹杖子也病起
來。門前嵬鬼成窩立。地上僵尸藉草橫。這箇卻是
輕安強健境界。大師亦須為淳熙道破始得。


答。慧日自甘窮子。捨已從人。西院屈陷平民。將生就
死。可惜五百僧只解點著便行。曾無一二高臥不起。
令慧日顯異惑眾。禍及兒孫。郡主深切民瘼。我山僧
急趨時難。倉卒中失帶了竹杖子。不免奮空拳向居
士癰腫上劈地一下。敢保沈痾潰散。毒血淋漓。萬脈
流通。百骸舒暢。雖然如是。云何一人能令眾起。不見
[021-0141b]
道。陽回片葉。春滿千林。這事且止。只如終日把竹杖
子東指西揮。不如一直在木頭上朝持暮守。守來守
去。忽然枯木重花。便是死人再活。說甚麼竹木。管取
盡大地草木叢林悉皆成佛去也。何以故。青青物外
虛空體。即是如今堅實心。


答郡伯襲溪余公



問。金剛經盛言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功德勝如供
養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今因是語而一涉於目。稍
形於論。便自執為功德。然此經以無相無住為宗。
專為破除一切功德相故。梁武諸人自謂功德無
量。達磨直以無功德斷之矣。若謂一誦解間功德
勝佛。似非經之本旨。意者經中之言所以欣動末
世眾生耶。抑經之玄旨別有說耶。有謂金剛經發
明心地。又謂看金剛經便明艮背四言。又謂本元
真實。不剝不蝕。謂之金剛。是耶非耶。伏願剖悉示
之。


答。初疑持經功德如是最勝。乃至過於供養諸佛。不
見經中道。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皆從此經出。則此經是諸佛之母。功德豈不最勝。
又疑以無相無住為宗。不應讚歎功德。似乎住相。不
知此功德乃無功德之功德。是之謂真功德也。又疑
達磨呵武帝所作功德。然達磨所呵是福德。非功德
也。福德功德有別。帝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等不
計其數。有功德否。達磨云實無功德。此是人天小果。
有漏之因。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則福德功德自
判然矣。而復有持戒修福之語者何。良繇作福不住
福相。即福便成功德。不得等之事福。故經中破除事
福。不破除功德也。但知此功德亦不住著。則依舊不
失無相無住宗旨耳。且所謂讀誦此經者。不是念得
一卷兩卷句字。所謂解說此經者。不是講得一座兩
[021-0141c]
座文義。便喚作受持也。若真受持。其功德惡可思議。
此是如理實說。非是歆動世人。亦非故立玄旨。此金
剛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去不來。不一不異。即是
本元真實。即是本來心地。於此悟徹。無一不徹。豈獨
艮背四言而已。夫艮其背。不獲其身。止是無我相。行
其庭。不見其人。止是無人相。尚有眾生壽者。則知金
剛該艮背四言。艮背得金剛半偈。而昔人謂看一部
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可謂失言矣。夫華嚴具無量
法門。金剛般若雖至精至妙。猶是華嚴無量法門中
一法門耳。華嚴如天子。金剛般若者。文武百職中之
一職也。而艮卦未盡般若。乃欲勝乎華嚴。是猶小臣
未與卿相之列。而謂超乎天子。其失可勝言哉。葛藤
且止。只今此經畢竟在甚麼處。


答王忠銘宗伯



問。喜怒哀樂未發為中。又云中無定體。隨時而在。
既曰隨時。豈專未發。


答。隨時乃所為中也。何者。喜怒哀樂之未發。靜時中
也。發而皆中節。動時中也。故曰隨時中也。使有定體。
終無發時。則偏於枯寂。云何名中。中也者。非動非靜。
常動常靜。不可思議之極致也。分言之則曰中和。合
言之則一中盡之矣。中庸一書不出此意。首云天命
之謂性。未發故屬天不屬人。其曰性者。性即中也。不
妨隨時發為率性之道。修道之教。位天地育萬物等。
末云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其曰至者。至即中也。
中庸其至矣乎是也。而不妨隨時發為三德五道九
經經綸參贊等。此中三教至理無不貫徹。今欲即儒
即釋。即俗即真。只須向這裏具一隻眼。


答錢養淳州守廣霑



問。此心放逸來久。雖以念佛攝持。暫得還失。如何
保任。
[021-0142a]


答。久反之地非一戰所可收功。惟在堅勇不退。直待
心地開明。自然一得永得。


問。猿方著鎖。旋即昏沈。惺惺策發。隨復散亂。云何
降伏。


答。寂寂治散亂。散去則生昏沈。惺惺治昏沈。昏去則
生散亂。止觀雙持。昏散皆退。今只須精明念佛。念無
一念曰精。念而返照曰明。精即止。明即觀。一念佛而
止觀備矣。


問。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悉可參否。如涉事之時。當
有方便能繫念否。


答。行住坐臥皆可用心。而坐時為勝。然始學者先須
行多坐少。若貪坐。則昏不能退。無事有事皆可用心。
而無事為勝。先於靜處做。後於動處鍊。其涉事方便
亦無別法。惟是此念精專耳。初雖難持。久則自然。


問。古以觀心為目。經教為日。日光明。目益遠矚。又
云枯禪無慧。今一意念佛。可能發慧否。


答。看教如讀醫書。心地用功如服藥。先明醫書自是
正理。學道人貴在審辨邪正大小偏圓而已。今無暇
遍覽。只看楞嚴一經亦可。既專修淨土。其淨土經論
諸書俱要一看。卻放下文字。一心念佛。至於所云慧
者。通曉經教。善演說。而空談諸口無得於心者。狂慧
也。真參實悟。乃名正慧。明教以後。一心念佛。當發此
慧。


問。七處徵心。心不在內外中間。二祖問安心。心不
可得。云安心竟。此非凡夫境界。今欲住對面念如
何。


答。莫管七處八處。亦莫管安與不安。亦莫管對面不
對面。但只一心念佛。古云直趨無上菩提。一切是非
莫管。


問。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佛法誓在弘濟。
[021-0142b]
不愛髮膚。而治生情存什一。如何圓解。


答。若一向舉揚向上。不但治生產業。即殺盜婬妄何
曾與實相違背。今就世間論。什一是世間常理亦不
礙道。彼欺罔取利者乃不可耳。


問。學道在先須有悟繇。所謂頓悟漸修也。歷觀古
今禪宿。固有以傍教說禪為葛藤者。亦有以討疏
尋經為入海算沙者。然而五家宗旨。禪祖語錄公
案。人人究心雖云不繇他悟豈非所稱緣因者耶。
若既無良導。又鮮多聞。枯坐待悟。悟可得否。今年
迫日索。遍閱為難。記性不如。覽即廢忘。是悟繇終
不可得也。云何能不墮落。此與第四問同。而積疑
元只在此。所以煩瀆。


答。大意具四問中。又楞嚴勢至圓通章云。憶佛念佛。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則念佛豈
無悟繇。其二十五聖中此不入圓通之選。自有辯在
疏鈔諸刻中。勿疑也。


答朱西宗居士



問。苦迫中如何念佛。


答。孔子言終食造次顛沛不違仁。此不違工夫雖一
時不易到。然作之不止。乃成自然。況久久行持。忽地
有箇省處。則苦樂逆順。道在其中。所謂咳唾掉臂無
不是祖師西來意。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問。觀佛廣大相好不能成就。


答。古德謂眾生心雜。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
名號。今且持名。觀想姑置勿論。


問。在家戒學難精如何。


答。在家與出家戒自分疏密。根本不踰。微細處稍有
出入亦無害。昔人較量乘戒緩急。而以乘急戒緩者
為勝。則知修行固以持戒為要。而見諦理。發明心地。
又要中之至要者也。此所謂乘急也。
[021-0142c]


答王大契居士



問。弟子自看師戒殺文。遂持長齋。惟色心熾盛。不
能滅除。乞師方便教誨。使觀欲樂一如殺生之慘。
永拔欲障之罪。


答。殺是苦事。故言慘易。欲是樂事。故言慘難。今為一
喻。明明安毒藥於惡食中。是殺之慘也。暗暗安毒藥
於美食中。是欲之慘也。智者自思之耳。


答江廣䆜居士



問。一心不亂。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或一日七日
內一心。此後復不一心。可得生否。


答。既能一心以後。心即少散。定不至大散。如顏子三
月不違仁。難道三月後便是惡人。此等人心中縱有
妄生。如紅爐點雪。未至即化。焉得不生。


問。宗鏡錄所云任運。何異乎作止任滅之任。


答。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是任運。決之東方則東流。決
之西方則西流。是任病。


問。五欲深知不可。又不能斷。何故。


答。人有解有悟。此只是解而未悟故。


問。闢解義何以異。


答。解如千里馬之圖。闢則牽一千里馬至矣。


問。在家人修行。恐終不及出家者。


答。雖是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然在家人能於五慾中
證得。如火中之蓮。後遇水則愈長。若水中生者。後遇
火恐焦耳。


問。在家守戒。如何及得出家人。


答。戒亦只是寶塔一層。


問。初睡醒時。此中正念便不如前。


答。古人云。醒時十分作得主。夢裏一分作不得主。生
時十分作得主。死時一分作不得主。


問。人不信淨土。恐只是本來福薄。
[021-0143a]


答。此言甚是。


問。華嚴經何以菩薩說者多。佛說者少。


答。此是佛加被而說。如宰臣奉命於天子而宣敕。非
宰臣所自專也。


問。紫陽終是謗法。當有何報。


答。各有其報。其為儒家賢者。自有人天之福。然既排
佛。則聞法為難。


答吳廣穎居士



問。持身處世之法。可以終身執守者。求挈領開示。


答。只消依論語一言。更出一步。觀世如夢觀身如幻
可也。


問。儒言知行。佛言悟修。無偏廢也。禪宗一派只云
悟後便了生死何耶。


答。悟有大小。言悟後更無修持者。得少為足之徒也。
非狂即愚。


問。善惡報應。各在當人之身。六道升沈不可誣矣。
乃又有子孫代受其殃慶者何也。


答。子孫受殃者。有惡業人。生極惡家以受其殃。彼此
正相當也。慶可例見矣。


問。經稱禮拜之福。從膝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
王位。因微果大。人不能信。


答。果核雖微。能發千枝萬葉。


問。修行人執勞作務固其本分。設有色身尪弱者。
袖手安坐。攝心念佛。亦可得道往生否。


答。實能一心。不動則可。


問。念佛貴乎念念相續固矣。然有時不整威儀。反
似瀆慢。假如脫巾褻服時。裸臥澡浴時。乃至大小
便利時。俱可念佛否。


答。默念不妨。


問。菩薩戒總綱一句乞揭示。
[021-0143b]


答。發廣大心為總綱。


問。設有二人焉。一人肉食而不廢念佛。一人蔬食
而絕不念佛。二者孰優。


答。二者病只一般。念佛者稍勝。勝彼不知有佛故。


問。又有二人焉。一人不曾受戒而不犯。一人曾受
戒而犯。罪孰重輕。


答。與前二人同。以雖犯。勝彼不知有戒故。


問。念佛或四字或六字。稍有繁簡之分。經文只云
執持名號。似止四字。今叢林盡從六字。畢竟何者
為是。大師自用何法。


答。四字自念。六字隨眾。


問。終日念佛。遇福則作。吾師明誨也。夫作福時。心
在福事。即不在佛號矣。拈一放一。可謂一心不亂
乎。


答。明鏡本空。物來則現。於鏡空何礙。人但事未至而
將迎。事已過而留滯。乃為病耳。


答朱白民居士



問。參禪念佛可用融通否。


答。若然是兩物。用得融通著。


答戴志潔居士



問。所說絕念。實謂妄念。正念無生。豈有可絕。妄絕
之後。智境兩忘。圓妙光景不可思議。六馬可調。正
念難持。盤水可捧。妄心難遏。即持之已失其初。況
遏之又不能久。兼以夢想顛倒。目觸空花。伏望慈
悲。撥我迷雲。獲睹天日。假我慈航。獲登彼岸。超度
眾生。無上功德。


答。既己智境兩忘。何須更說持遏。持之不可。遏之不
可。何不一心念佛。自然不持而持。不遏而遏。當念認
得念人。然後智境兩忘。獲無生忍。始有趨向分。即此
是慈航。即此是彼岸。即此是無上功德。
[021-0143c]


答孫無高居士廣抑



問。近日持戒頗嚴。雖小德未盡瑩。而大德已無犯。
此外更有一二語可為終身之銘者乎。


答。昔子貢問一言終身。夫子以恕答之。今日戒之一
言。銘以終身。罄無不盡。所以者何。良以攝心即是戒
故。若向心地法門中會得。便一切具足。尚何論戒之
持與不持。如其不然。須一一依教奉行。經云。攝心為
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定慧者。佛之全果也。即定而
慧。則寂而常照。即慧而定。則照而常寂。常寂常照。名
常寂光。而資始於戒。戒之時大矣哉。戒有多種。優婆
塞五戒。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薩十重四十
八輕戒。乃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而約其大綱。則五
戒為根本。儒亦時言戒。戒雖未備。而默與佛制合。夫
子曰。君子有三戒。戒色則婬戒所攝。戒鬥則殺戒所
攝。戒得則盜戒所攝。婬殺盜尤五戒之最要者。故舉
要以概其餘。而言忠信。飲不及亂。於他處見之。亦以
預養此戒而弗使之縱也。但儒之戒疏。佛之戒密。佛
制殺戒。微及蜎蠕。而儒止曰無故殺牛羊犬豕等。不
曰不殺。止曰釣不綱。弋不宿。不曰不釣不弋。又極之。
則纔有忿嫉。即殺戒不淨。眼取色。耳取聲。即盜戒不
淨。隔壁聞釵釧聲即婬戒不淨。至是則身心俱斷。事
理雙盡矣。今日處家闈中。業公車。行將有社稷民人
之寄。其持戒豈能一一與剃髮染衣者例論。則微細
條章不能全持未為破戒。惟貴於心學大頭腦處著
力。一旦脫然悟去。則咳唾掉臂無不是清淨毗尼矣。
但不可未得謂得而發狂解。便道飲酒食肉不礙菩
提。行盜行婬無妨般若。而墮落魔羅境界耳。果能時
時反照。刻刻提撕。向本參念佛話頭上做工夫。則不
惟日後有發明在。即今目前便自得力。日用中有主
宰。不隨物轉。縱居聲色名利之場。妻子眷屬日夕相
[021-0144a]
接。不妨與世推移。混俗和光。自然出汙泥而不染。是
謂塵中大解脫門也。以此自利。以此利他。何往不善。
來問所稱宜世不染世。益人復益己者。豈外是哉。願
珍重力行之。幸甚。


答沈愚公居士廣碩



問。依禪門口訣修持如何。


答。此特方便小法門。尚不及童蒙止觀。未可執為究
竟安心法。














摘答來問文繁不錄



答江山朱居士二條



讀直指一書。可謂握道學之心宗矣。健羨健羨。雖然。
若題曰儒門直指。吾何敢置喙。今曰禪門直指。恐未
可也。廢朽老疾日甚。衰憊惛慵。無力酬對。姑撮略二
條以覆。


一。公只據良知門下諸君子。以有減無增一切現成
等語。便欲和會儒釋。而謂達磨直指之禪亦止是如
此。寧知佛法不是這箇道理。談何容易。切勿自誤誤
人。為害不小。公大聰明人。當再以平心虛心細心沈
[021-0144b]
著心虔誠心真實求出世心。重重徐徐看閱佛菩薩
所說經論。諸尊宿所著語錄文字。自有理會處。不可
草草。


二。竹窗隨筆有耳不如目語。蓋為不識字人以耳當
目。耳之聽受有限。而目之看讀無窮也。又推之。目之
看讀猶有限。而心之悟明更無窮也。此與楞嚴選擇
六根各自一意。有何干涉。而廣引耳根圓通等文。似
以耳根受屈。為彼不平。喻如孔門論仁。獨尊顏子。而
言志之日。又與曾點。今欲謂顏子受屈。而咎夫子之
與點可乎。且竹窗。廢朽凡夫語耳。公尚錯會其意。況
出三界大聖人語。得無錯會否。況大慧杲老超格大
善知識語。得無錯會否。公只就儒門中做箇道學宗
師。啟迪後人。甚妙甚妙。不必援教引宗。評長議短。恐
理路玄深。言之未當。反為不美。餘良知寂感。虛空銷
殞。內守幽閒等。無力悉答。例此可知。昔人有言。不可
以佛法當人情。亦知高明必不見責。故敢直言。諒之
諒之。


答王萬基居士廣慻五條



此所謂遣之又遣之。是極則語。有錯會於諸妄想亦
不息滅者。遂使甘露醍醐翻成砒鴆。可歎也。今且只
做一切時不起妄念工夫。下文待後再理會


無分別而失照。是名無記。非智也。有分別而照體常
寂。亦智也。今莫管分別不分別。一味顧正念去


悟有淺深大小。千處萬處透。亦隨其本所悟處而已。
如主一邑。則一邑之千萬人皆其統御。推而一郡一
國皆然也。直至世尊見明星而大悟。方為了當


書經懺悔大好。若斷源。則須理懺。所謂觀罪性空是


拈頌古人公案。不無見處有到與未到。今人頗多臆
說者。此非大徹不能披揀。且置之可也
[021-0144c]


答餘姚蔣居士二條



欲為生人根本。斷之誠難。有不淨觀。治其標也。反究
欲念起處。治其本也。今只消究念佛者就是


持名念佛。且專一持名。但禮佛時作觀可也


答朱白民居士三條



參禪別無方便。只貴諦信不惑。如溈山所謂研究至
理。以悟為則而已


人謂我但求西方。我實求西方而尚未能。人謂我猶
參理路。我實參理路而尚未徹


頂聖眼天之說亦有不盡然者。尊堂臨終一段因緣
自是好境界。來報殊勝可知。不必疑也


答龔廣淇居士三條



不論在家出家。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執持名號四
字是入頭處。執持二字莫草草看過


返照念佛人是誰。與參禪意同


諸大乘經可看。而以顧正念為主


答大鏡三條



塔中二佛。是表物我不分。古今一致。不是二諦法華寶塔
品一


心以何為宗。令人自參。不許穿鑿問人


以上教意宗意不必妄求。但自精勤念佛。念到一心
不亂。自當悟入


答姜居士五條



轉身後更有轉身。未得不受後有。故求生淨土為貴


念觀音無驗者有二。一則定業難轉。二則念力未精。
真善人而被禍者亦有二。一則定業難轉。二則心雖
善。智不足


睹善境而復謗者。夙世善根輕淺。常有之。不足為怪

[021-0145a]


因境動心。雖似心隨境轉。試問木人遇境曾有轉否。
畢竟心外無境。境全是心


法雖不在藏之存亡。而眾生必賴文字入理。經闡佛
心。寺彰佛跡。自有緩急輕重


答吳士瑾居士



五戒殺生為首。在家不殺足矣。若不能斷肉食。食三
淨肉可也。漸入佳境後不食肉。則善之善矣。第二偷
盜。此不必論。第三惟禁邪婬。正非所禁。第四妄語亦
易持。第五飲酒。如不能持。節省之。亦漸入佳境可也。
大抵五戒全持。則為滿分優婆塞。半持。則為半分優
婆塞。持其一。則為少分優婆塞。亦隨人所持無礙。


答吳廣穎居士



皮為鼓而供佛。牛亦有功。角為燈而供佛。羊亦滅罪。


答董廣曙居士



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宅
上正積善之家。而反家主有瘡瘍之災。家屬有疾疫
之難者何也。其故有二。一者小災免大災。輕難免重
難。正繇積善。雖見瘡瘍疾疫。而不傷身。若非善功。必
有大災重難。不止如此而已。正當感謝佛天。不可嗟
怨。二者善雖積。猶未廣大。比之全不修善者則過之。
比之萬善咸備者則不及也。正當益加為善。不可自
足。


答洪大慈居士三條



一。我憶十六七時。自期三十不中鄉科。則捐舉業。隱
湖山間。四十不中會試則亦歸隱。鄉科官決不可做。
今以廿八歲為期。更早矣。何言遲也。又先父母過世。
我方敢出家。先母在。即舉業可捨。家不可出也。


二。目所睹有改經改監而中者。有改經改監而依然
不中者。夫子云。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得之不得曰有
命。奈何讀聖人之書而漠然不信乎。盡人事而聽天
[021-0145b]
命。此至言也。


三。莫論清濃奇平種種體格。亦不必迎合主司趨附
時尚。但只要文字好。文字好者。謂與題目相應也。作
時文如寫真相似。但貴肖像彼人耳。否則雖筆仗之
尖聳。顏色之華麗。何益也。

















雜答



問。世尊默然良久。外道謂開我迷雲。空生宴坐不
言。帝釋云善說般若。


答。良久處欲望開迷。陰霾萬里。宴坐邊擬聞般若。說
竟多時。雖然如是。鞭頭得旨空裏飛花者畢竟見箇
甚麼。


問。自性西方。惟心淨土。


答。若直指西方。不但過此娑婆十萬億剎者為非也。
說箇自性已涉程途。若實談淨土。不但寶池金地種
種莊嚴者為非也。纔道惟心。翻成垢穢。離此二邊。作
[021-0145c]
麼生是西方淨土。


問。淨土與禪優劣。


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今之執禪謗淨土者。卻
不曾真實參究。執淨土謗禪者。亦不曾真實念佛。若
各各做工夫到徹底窮源處。則知兩條門路原不差
毫釐也。


問禦魔何法。


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即聖境現前。切不可作聖解。
若一執著。便落邪手。況魔境聖相終有分別。縱然魔
能巧現。明眼者一照。其破綻處歷歷分明。則彼即飲
跡矣。如未能如是。更有捷徑法。只是單單堅守正念。
任他是聖是魔。一切莫管。


問。病中如何用心排遣。


答。人在病中。凡有四等。為病所使。忘失正念。不知排
遣者。愚夫之用心也。雖罹病緣。堅持正念。善巧排遣
者。初學之用心也。病忘其病。正念自如。不須排遣者。
大賢之用心也。為眾生故。示現病身。排遣不排遣。兩
不必論者。諸佛無所用心之用心也。昔人有言。老僧
自有安閒法。八苦交煎總不妨。此安閒法。愚夫昧不
得知。初學知不能用。正大賢分上事。但言之極易。行
之極難。勿輕視也。世有狂徒。見他人病。極善開導。或
云四大本空。何病之有。或云一切放下。莫著於病。是
則固是。爭奈自到病中。都忘卻開導他人言語。依舊
空不去。放不下束手無措。甘伏死門而已。我輩觀此。
應自猛省。務臻實效。莫學虛頭。趁四大康健時討取
箇本空。即今目前就要放下。若待病生方做手腳。所
謂寇至築垣。亦復何及。嘗記僧問古德。還有不病者
麼。答云。有。又問。不病者還來看和尚麼。答云。老僧看
他有分。前答有字。初學亦知。後答看他有分。久參禪
客猶恐未徹在。古人此處畢竟是何道理。畢竟得何
[021-0146a]
三昧。病苦之中安閒乃爾。我輩共宜勉之。


問。做工夫必應避喧取靜否。


答。工夫最怕揀擇。有志於學者。只是一箇正念常在
胸中。逢靜時也如此。逢鬧時也如此。憑他靜鬧變遷。
而我這箇念頭斷然無有移易。如是方無間斷。謂之
善做工夫也。豈不見古人道。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如
必嫌喧取靜。則境界恐無有靜之時。亦無有靜之處。
夫求靜者莫如居深山之中。然深山靜矣。而樵斧聞
於隔雲。牧笛鳴於斜照。則耳畔又安能靜也。然樵斧
牧笛。或可屏絕之。使不交於吾耳。至於清宵而猿啼
虎嘯。白晝而鵲噪鴉鳴。則耳畔又安能靜也。然猿啼
虎嘯鵲噪鴉鳴。或可驅逐之。使不交於吾耳。至於狂
風起而萬竅怒號。迅雷發而千山震撼。則此時嫌喧
取寂者。將屏絕之耶。驅逐之耶。以此推之。境界決無
有靜之時也。決無有靜之處也。學人但患志不猛烈
耳。存一猛烈之志。則何之而不可。


問。一心稱名時又著求生。不幾二念乎。


答。求生。須於早晚發願時。若稱名時。一心一念。不可
夾雜。譬如舉業家。讀書作文其行也。其所以讀書作
文者為何。要中舉中進士其願也。


已上俱未詳問人。


儒家之悟與佛家之悟雖則無異。然根本枝葉自有
淺深。


修行若不向般若上用功。則雖禪定亦化為福。福是
有漏之因。天福亦有時盡。


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故人先宜看教。


宗是佛心。教是佛語。


端坐念佛。恐心難攝。不若經行。


參念佛是誰。須是有真疑起。真疑未起。且默念去。


淨土非無日月。但佛光大日月為佛光所掩。
[021-0146b]


天竺語往往是倒說。如祴衣則曰衣祴。到彼岸則曰
彼岸到。


楞嚴最有次第。故人宜看。


禪定人。雖願力不深。亦能往生。然修淨業者。信願行
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人心如破屋。妄想如賊。東逐則西來。南逐則北來。


今人能斷百思想。已便好了。


宗門語。如世人捉獃。不可作實法會。


龐居士雖見地高於王龍舒。然龍舒實行亦自的確。
大莊嚴論雖未了義。卻有益於人。


古人棒喝。適逗人機。一棒一喝便令人悟。非若今人
以打人為事。


此云佛法須讓老僧。彼即禮拜。可見不在神通。通不
是道。有道自有通。有通未必有道。只論神通。則神有
通。鬼亦有通。道如官。通如車旗服飾。求通原有法。今
日追憶往日。往日又追憶。則他生可知。然非是道。


抹殺一螞蟻。復受一蟻身。彼業未盡。何能轉生他道。
眾生都然。徒令受此殺苦。


法滅之際。人舉一莖草。便成槍刃。可以殺人。此時諸
法已滅。止留彌陀一句救人。人有念得一句全者。便
為世間師。


朱紫陽輩都是賢者。即有異同。彼亦不瞋其人。然不
可過為貶駮。


不亂之心。即是無住之心。


觀經中說佛身廣大。人多不信。如螞蟻穴中那知世
上有水牯牛。天人已自身長無量彌勒下生時。人亦
身長數十丈。


草木都為鬼神所棲。上各有宮室。在人自不見耳。故
木不可輕伐。


在家人教弟子只是耕讀。不必定要望以富貴。
[021-0146c]


人家小兒打爺罵娘。反說他乖。非是教子之法。


念佛法門。說是權則可。說是偏則不可。


如李卓吾作用。恐有害於佛法。無益於佛法。


宮刑不知起於何時。世有堯舜之君方能去。


衙門禁講。即便撤講。乃是守法。中止亦何害。


巳上併未詳問語。
















開示



普勸念佛



夫學佛者。無論莊嚴形跡。止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
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
定要敲魚擊鼓。好靜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
成群做會。怕事之人。自可閉門念佛。不必定要入寺
聽經。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燒香。不如安坐
家堂念佛。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廣交魔友。
不如獨身清淨念佛。寄庫來生。不如見在作福念佛。
許願保禳。不如悔過自新念佛。習學外道文書。不如
[021-0147a]
一字不識念佛。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靈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
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
賢人。悟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




一勸極閒人念佛。婚嫁都畢。子孫克家。安閒無事。正
好儘心儘力念佛。每日念幾千聲。乃至幾萬。


一勸半忙閒人念佛。半了不了。或忙或閒。雖不極閒。
亦可忙時治事。閒時念佛。每日念幾百聲。乃至幾千。


一勸極忙人念佛。勤勞王事。奔波家業。雖無閒時。也
須忙裏偷閒念佛。每日晨朝十念。乃至日間。或念幾
百。


普勸念佛往生淨土



彌陀經言。若人念佛。臨命終時。必生彼國。又觀經言。
念佛之人。生彼國者。蓮分九品。蓋此念佛法門。不論
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
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有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
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
佛。若人有子。宗祀得託。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
繇。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
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
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
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
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裏偷閒。正好念
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
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
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
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
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普勸諸
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
[021-0147b]
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一載水陸儀文



竊惟淨土之為教也。肇始於釋迦世尊。闡揚於歷代
賢聖。於是以念佛一門而分四種。曰持名念佛。曰觀
像念佛。曰觀想念佛。曰實相念佛。雖有四種之殊。究
竟歸乎實相而巳。又以前三約之為二。一為觀想。一
為持名。觀想。則十六觀經言之詳矣。此論持名。則阿
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二日。乃
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
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
佛極樂國土。此萬世持名念佛從出之大原。乃金口
所親宣之妙法也。古德云。觀法理微。眾生心雜。雜心
修觀。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良繇稱名
易故。相續即生。此闡揚持名念佛之功。最為往生淨
土之要。若其持名深達實相。則與妙觀同功。上上品
生當不疑矣。現前諸佛子。如前懺悔門中。二乘聖人。
圓心大士。乃至等覺。尚須懺悔。既彼均當懺悔。豈不
感應往生。而況位在凡夫。生居學地者乎。我今奉為
六道現前諸佛子等。皆同一心。稱佛名號。求生淨土。
願佛慈悲。特垂攝濟。


普勸戒殺放生向刻單流通



人人愛命。物物貪生。何得殺彼形軀。充己口食。或利
刃剖腹。或尖刀剌心。或剝皮刮鱗。或斷喉劈殼。或滾
湯活煮鱉鱔。或鹽酒生醃蟹蝦。可憐大痛無伸。極苦
難忍。造此彌天惡業。結成萬世深讎。一日無常。即墮
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受罪畢時。仍作畜類。冤冤
對報。命命填還。還畢為人。多病壽夭。或死蛇虎。或死
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藥。皆殺生所感也。我今泣血
稽顙。哀告世人。不敢逼你喫齋。且先勸你戒殺。戒殺
之家。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
[021-0147c]
種種。難可具陳。若更能隨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
崇福德。必當隨願往生。永脫輪迴。入不退地。諸仁者。
有緣遇此。便請回心。決志受持。莫生疑悔。如不能行。
即以轉施他人。亦復功德無量。


勸戒過為苦行顯異惑眾者



近時僧人道人。磚砌牆圍。僅容其身。植立於中。如刀
在鞘。如等在殼。或四面釘釘如匣床者。有斬斷一手。
灰布膠漆。示諸人者。有掘地作坑。倒埋其頭。雙腳向
天者。有巨磚自捶其背至青腫者。有冬寒赤腳。不穿
鞋襪者。有喫水為齋。不餐五穀者。有雙足立橋欄上
拜經。人見之無不驚者。有拖鐵索重百十觔者。如是
種種不一。問其故。類多仗此募緣。惑世誣民。非貪即
愚。真可憐憫。奉勸高明。遇見此輩。即為開諭。速即捨
離如是魔事。力行正道。則佛法中大幸也。


示居士



戒瞋



佛言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劫功德賊。無過瞋恚。論語
亦云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噫。可不戒歟。


慎酒



佛言以一酒故。并破四戒。禮經亦云終日百拜以去
酒禍。噫。可不慎歟。


擇友



佛言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先賢亦云與惡人居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與之俱化矣。噫。可不
擇歟。


畏天



佛言天以六齋日考察人間善惡。世書亦云司命灶
神每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福。噫。可不畏歟。


示講主二條



聲名顯著。守之以斂藏。利養豐饒。守之以儉朴。瞻仰
[021-0148a]
眾多。守之以謙下。朋儕嫉忌。守之以和忍。


辯理不得不明。而忌剛躁。折惡不得不嚴。而忌暴刻。
持身不得不莊。而忌高傲。處友不得不和。而忌嘲謔。


訓沙彌



莫貪財。學忍辱。戒遊戲。勤誦讀。遠年輕。近耆宿。思古
人。麻麥粥。思古人。糞掃服。思古人。樹下宿。少苦行。老
享福。享福早。壽命促。望出世。聽吾囑。


示在家二眾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虛緣。暫時會聚
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
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回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
緊大事。更無多語。此外只管純一念佛。其念佛。要字
字心上照過。歷歷分明。時刻切心。不容些須妄想雜
念。早晚禮佛時。懇苦發願求生淨土。如此捱到臨命
終時。自然正念現前。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蓮華
化生。永離諸苦。


示病人



古人有言。病者眾生之良藥。則人於病中當生大歡
喜。一切不如意處莫起煩惱。又言死生有命。則人於
病中當生大解脫。任其死生。莫起恐怖。又過去如幻。
現在如幻。未來如幻。盡情放下。單持正念而已。病中
千萬寧耐。莫懷速愈之躁心。乃所以為速愈之良方
也。




將家事處置了卻。放下萬緣。空空地心上只念六字
佛名。刻刻不忘。自然業障消滅。業障既消。自然夜臥
安寧。身心康健矣。念佛人。要發願捨此惡世生彼樂
邦。


示耄年居士



色身固有衰羸。法性本無退滅。盡除萬累。純淨一心。
[021-0148b]
淨心而淨土斯成。往生而無生自達。


示臨終善女人



男女之體雖殊。靈明之性不二。何言五漏。惟貴一心。
一心稱念阿彌陀。決定往生安樂國。


示沈少宗伯薦夭求子



薦夭



凡人生子夭亡。哭之則踰喪考妣。思之則痛絕肝
腸。乃多為誦經禮懺以資冥路。善矣。然誦經要體
佛心。禮懺要明已過。佛心者。大慈悲是。已過者。造
殺業是。不行慈悲。不斷殺業。經懺雖多。功德亦少。
略開二事於左。願力行之。


一。佛制五戒。首重殺生。又云前世多殺生。今報夭折
苦。為父母者。當取亡兒平日所有衣服莊飾玩好之
物。變賣作銀。買放生命。以贖其殺業。庶俾今魂不墮
三途。來生得獲長壽。


二。凡人生子。三朝。滿月。百日。週歲。往往取諸眾生宰
殺烹炮。陳設宴會。此雖殺繇父母。與兒無干。而事起
有因。罪亦難免。念亡兒者。永斷殺業。庶俾今魂不墮
三途。來生得獲長壽。


復有二事當戒。


一。小兒每每有擒捉蠅蚋螟蠓之類。或投之蟻聚。或
擲之蛛網。孩幼無知。以資戲樂。父母喜而不禁。乃至
傷害種種微細蟲豸。難以盡言。皆夭命因。不可不戒。


二。孩子無知。或罵父母。或罵尊長。父母喜而不禁。雖
屬戲掉。皆夭命因。不可不戒。


求子



凡人求子。或許神福。或作佛事。神福殺生。理甚乖
謬。不必言矣。佛事則如前誦經禮懺。及造佛造殿
上旛上袍齋僧布施等事。然佛大慈悲。只是要人
為善。若但作如上福德而不為善。則雖多費錢帛。
[021-0148c]
未必能滿所求。略開二事於後。願力行之。


一。慈受深禪師擬寒山詩云。老翁死卻兒。晝夜搥胸
哭。痛心徹骨髓。叫云我孤獨。何不返思量。恣啖豬羊
肉。羊豈不思兒。豬亦有眷屬。然則殺他子求已子。於
理順乎。於心安乎。永斷殺業。必生好子。


二。馮商命該無子。以還妾一事。天送三元。故知無子
不必他求。但自廣修陰德。積德深厚。必生好子。


復有二事當戒。


一。今人己所生子。撫摩愛惜。如護眼珠。義男女等。視
同土芥。恣意鞭撻。已所生子。膏粱肥甘。百味充足。義
男女等。飲啖麤惡。或至忍饑。已所生子。綾羅錦繡。備
極莊嚴。義男女等。破衲遮身。不免寒凍。彼亦父母所
生子也。奈何偏心不公一至是乎。天地不容。鬼神怒
目。理應無子。縱其得子。子必多凶。不可不戒。


二。有於老年或取少女以為姬妾。我既管他不了。他
須怨我特深。怨氣所積。損德消福。理應無子。縱其得
子。子必不賢。不可不戒。


評曰。薦夭求子雖云二事。其實相因。何也。如上為
善薦夭。不但濟夭。而承斯善力。後生之子當必福
慧長年。如上為善求子。不但得子。而承斯善力。先
亡之兒亦獲超生勝地。一舉而兩得。故二事相因。
宜並行也。


示定菴上人



僧人棄應院而歸禪門。譬之儒人棄舉業而談道學
也。二俱美事。然歸而不修。談而不行。竟有何益。今見
棄應院者。一腳出門。大都投入講席。不知講以明教
講明之後。正貴依教修行。而才入講席。便學說幾箇
旨意。抄幾道標帖。寫幾行字。題幾句詩。描幾筆畫。粧
點幾件文具。他時後日講得經。上得座。便是證果了
也。不復知此外更有事在。所謂棄了天羅。又入地網。
[021-0149a]
豈不大可惜哉。且最初棄應院時。皆有一片好心。即
此是成佛根本。今但不背初心。莫只以耳聞口說為
足。而務實踐。參訪明師。親近善友。念念以出世為懷。
自始至終。勿為名利羈絆。然後離爾師。捨爾習。乃不
虛負。不然。到頭亦只是箇大應院家風耳。念之。


示孫大珩



參禪人只守一則公案。如參念佛是誰。不得又參萬
法歸一一歸何處等。若透一則。餘盡透矣。若自覺已
透。於別則公案還有不盡透處。即是向所守公案還
非真透。未免涉情識也。


示大同



古人教親近明師。求善知識。而善知識實無口傳心
授祕密法門。只替人解黏去縛便是祕密。今但執持
名號。一心不亂。此八箇字即是解黏去縛祕密法門。
即是出生死堂堂大路。朝念暮念。行念坐念。念念相
續。自成三昧。莫更他求也。




久亂之心一時難定。念佛心不清不必憂。只要工夫
深耳。字字句句當心念。


示徐智憶今出家字元徹



遺教即是佛遺囑也。但守之如奉王敕。再加二六時
中時時念佛。自然處濁亂中而不走失。


示沈廣䢦



世諦中覺名利恩愛之畢竟成空。便名覷破。真體上
覓生老病死而本來無有。即是修持。初機與究竟同
歸。因該果海。究竟與初機不二。果徹因源。祇貴明心。
別無異法。


示嚴大㬚



大事未明。此為何時。嘗膽臥薪。寸陰尺璧。暫時不在。
如同死人。研窮至理。以悟為則。
[021-0149b]


示閩中李居士



參疑二字不必分解。疑則參之別名。總是體究追審
之意。但看念佛是誰。以悟為則而已。又古德云。看話
頭不得卜度穿鑿。亦不得拋向無事甲裏。但只恁麼
看。此要言也。


示閩縣林德潤等



作會勸緣雖是美事。但宜靜悄。不宜太盛。何以故。世
道俗習奢侈極矣。恐有難事起。智者慎之。


示楚僧真愚等



諸友志念精專。識見高卓。真西方勝侶也。茲有二言
相囑。一者毋住小悟。當期大徹。二者時際末劫。建立
法門不宜太廣。當宜密修慎行。以俟龍天推出可也。


示似空廣伸五條



末世無大法師匹休古人者。良繇好應期講經者多。
好篤志看經者少。故皆世諦法師而已。今當愈加勉
勵。惟以精研教理弘法啟迷為一大事。有數語數事
開後。



* 飲食衣服房屋等。若必求周備。則佛法便不周備。今所買廳可將就住。餘屋緩緩為之。古人住居多逐間接起。欲一時齊整。便十分喫力有妨道業。
* 住此富貴寺中。不可與眾房一樣行事。凡事須尚簡約清淡。方有道氣。
* 眾房雜居。須謙讓溫和。不可以法師自處而生我慢。
* 諸相宗文字。如因明觀所緣緣等。近各有解。可虛心參古酌今。訂正一番。
* 處寺中眾人矚目之地。須十分謹慎。循規蹈矩。小心細行。庶免物議。念之念之。


示王智第



心空。則業空身空病空。儻有疑心。可盡情放下。經云。
[021-0149c]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屬虛妄。如空中華。如水上泡。
如夢中事。何疑之有。減思慮。戒惱怒。節飲食。慎起居。
但時時刻刻將念佛做箇話頭。勿使忘失。即是覺照
常在。惺惺不昧矣。


示明宇大曉



記數太多。束心太急。故發諸疾。但孜孜密密無間斷
無夾雜即是工夫。不須過分苦行。妄想剛強。久戰自
服。必無疑也。


示朱大[伉-〦+茲-卄]



話頭不礙靜。蓋靜礙話頭耳。貪著靜境為樂故也。還
須用心話頭始得。


示吳大峻



莫管悟與不悟。莫管有無內外中間。莫管止觀。莫管
與他法門同與不同。既疑情不起。亦莫管是誰不是
誰。但執持名號。一心一意。無間無斷。純一不雜做去。


示于廣慧



古云雜念是病。念佛是藥。念佛正治雜念。而不能治
者。因念不親切也。雜念起時。即用心加功念佛。字字
句句精一不二。雜念自息矣。


示王廣第



不如直下執持一句阿彌陀佛。盡心盡力念去。無絲
毫異念。即是無字公案。其無字等話頭不必提了。純
一念佛。念佛上透。千處萬處俱透。


示廣耆



龐老云。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
及第歸。未能空心。且勤念佛。念念不已。心當自空。


示秦佩玉



亦不是身內起疑。亦不是空空起疑。以二者較量可
否者。是真疑未起也。若真有疑。自不如是。真疑未起。
且只正念攝心。不疑不妨。
[021-0150a]


示吳廣綬



既不疑生死。不疑古德公案。何得生大怖畏。何得尚
慮疑箭入心也。是所云不疑者。猶有疑也。昔二比丘
犯婬殺。維摩一言之下。罪滅無餘。今若能如二比丘。
則不必論。否則另有一法。經云。至心念佛一聲。滅八
十億劫生死重罪。若虔誠念佛十萬八千。無罪不滅。
所罰之咒。如風捲雲。如日銷露。如一滴投於大海。如
片雪點於紅爐。淨盡滅除。更無蹤跡矣。


示四川彭君



應乩者十無一真。皆託名某仙。而實非也。久為之。則
能竊人神氣。惟佛為三界大師。一心念佛。則群邪自
息矣。


示智真侍者



莫貪欲染境。地獄根本故。莫著玩好物。死不隨身故。
莫遊族姓家。喪失清節故。莫交無益友。鮑肆漸染故。
莫恃少壯年。人命呼吸故。莫縱一時瞋。後悔無及故。


示僧大某



未見性。而卜度見性境界。甚為無益。惟末後一條始
是切問。且既知禪坐觀心。獨不曰念佛觀心乎。寧有
二也。老實做工夫。待見性再理會。


示德彰大微



平日有實落工夫。病中方始得力。今如何強得。雖然。
也只是勉強著力做去。


示孫大智



心外無境。心空則境寂。慧從定得。心靜則明生。


示建昌黃欽



虛往實歸。不若實往虛歸更好。龐老云。但願空諸所
有。慎勿實諸所無。


示福建林榮榮具陳所見異境



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眼見耳聞。悉盡掃除。一心
[021-0150b]
念佛。


示無隅大方



清年美質。當於自家本分事上用心。不可以五字七
字浪費光陰。貽日後之悔也。大事已明。詠吟未晚。


示薛廣閱



參究不便。專持亦得。但得一心。自不隨境。


示某居士



古德開示最切要語道。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今
目前種種障道者。皆宿緣所使。不必憂惱。但隨緣順
受。要緊在更不再種當來業根耳。


示某居士



堅持五戒。一心念佛。孝養父母。亦勸其一心念佛。求
願母子同生淨土。隨緣度日。來供則受。莫行募化。莫
作念佛會。守分修行。即是末法中大善人真居士也。


示洞庭山翁門石氏求來世為官



為官雖好。倚官。造業。後生墮落。受苦無量。應當一心
念佛。求生淨土。直饒位至三公。不若蓮登九品。念佛
求生淨土。勝似為官遠之遠矣。


示洞庭山許門石氏求來世為僧



為僧雖好。僧不修行。後生墮落。受無量苦。應當一心
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金木彫裝之假像。不若親近見
在說法之真佛也。淨土為僧。勝過此世界為僧。遠之
遠矣。


示學者



愚人迷而不覺。顛倒行事。生死輪轉。無有休息。聖人
悲之。教以三學。曰戒。以閑其非。曰定。以攝其亂。曰慧。
以破其惑。繇是障盡心空。復還覺體。朗然廓然。如大
睡之得醒。蓋杲日不足喻其精明。昊天不足喻其高
廣。此佛道大略也。向上更論。



[021-0150c]


今人多好說參悟。好說了生死。不知在此土了悟甚
難。謂之豎超三界。斯那含猶一往一來。況凡人乎。此
土眾生。多是先生西方。然後了悟。生西方一門謂之
橫超三界。萬無一失。


示姪孫大綬館中六章



一。習舉業非只要望取科第。讀聖賢書。須要學做聖
賢。孟子云。達則兼善天下。是治國平天下事。窮則獨
善其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事。事不同。
而同歸於善也。


二。做文字非只要哄試官。叨進取。文字即是本人精
神心術。艱險怪異。小人之文也。正大光明。君子之文
也。得失自有命在。不可見有艱險怪異而得者便效
之也。


三。從師非只要學文藝。要以德行為本。其師但教我
以文藝。而不教我以德行者。非賢師也。若遇賢師。須
親如父母。敬如神明。終身奉事。


四。臨文非只要入試場方始矜持。須平日會考。如試
官在上。盡誠竭心。不可不完卷。不可苟完卷。


五。看書非只要求新求勝。須順文順理。十分中。九分
當依朱註。


六。在館中非只起五更睡半夜方是勤學。但清晨至
暮夜。月無閒日。日無閒時。禁閒走。省閒話。絕閒事。孳
孳汲汲。專精不弛。自然日進。








[021-0151a]












警策



傷足自規四條




* 自今已往。得一時觔骨輕安。行坐隨意。即當思及六道眾生苦惱。一心正念。
* 自今已往。雖有人惡罵加我者。非言謗我者。乃至批我頰者。唾我面者。悉順受之。一心正念。
* 自今已往。雖有人忘恩背去者。恩反仇報者。悉順受之。一心正念。
* 自今已往。雖有使令不如命者。承值不如法者。或以正語。或以巽語。隨宜而施。不可則已。勿起瞋恚。一心正念。


自警七條



「 先民有言
 禹惜寸陰
 至於眾人
 當惜分陰
 我今衰殘
 奚啻惜分
 一彈指頃
 毋雜用心」



毋雜用心者。謂本參正念外纔起一念雜想。即便
掃除。攝歸正念。不可時刻延捱。今略開七事。真為
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辦。務力守之。時時自警。



* 一。不得畜資財。造房屋。買田地。置一切精緻好物。即經像等。傳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戀。一心正念。
[021-0151b]
* 二。不得作種種非緊要福德緣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權置萬行門。一心正念。
* 三。不得於好色起貪愛心。於好味等起貪愛心。於好言贊譽我者起貪愛心。不得於惡色起瞋惱心。於惡味等起瞋惱心。於惡言譏毀我者。惡口罵辱我者。惡拳捶打我者。種種拂逆我者。起瞋惱心。乃至過去事或順或違。未來事或順或違。皆悉屏絕。堅壁固守。一心正念。
* 四。不得吟作詩文。書寫真草題貼對聯。修飾尺牘。泛覽外書。議論他人得失長短。乃至教憑臆見而高心著述。禪未悟徹而妄意拈評。緘口結舌。一心正念。
* 五。不得交結親朋。應赴請召。遊山翫景。雜話閒談。凡種種世諦中事。除理所當為決不可已者。餘悉休罷。一心正念。
* 六。不得貪著放逸。恣縱睡眠。大事未明。捍勞忍苦。一心正念。
* 七。不得與世人競才競能。爭名爭勢。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誑稱知識。妄自尊高。惟應執卑守愚。終身居學地而自鍛鍊。常精常進。一心正念。


祩宏初始出家。其立志甚正。其執持所志甚堅。祇
因稟弱。孤孑遠遊。未得道而先得疾。乃弗獲已結
茆以居。自謂僻塢窮林。或可絕人逃世。何期日久
歲深。不覺不知。漸成叢席。雖不敢尊居方丈。我慢
自賢。實亦受累不少。今忽八旬。命存風燭。大驚大
愧。食寢靡寧。又思一息尚存。胡不老當益壯。縱其
身力疲困。猶可心力自強。雖耄耋行腳難齊古風。
而不雜用心何容自棄。用是再整初誠。重為誓約。
一以策已。一以勸人。儻亦有始勤中累如我者乎。
幸相與勉之。



* 老堂警策
[021-0151c]
* 病堂警策
* 生所警策


俱載共住規約集。


警眾八條



我未出家時。於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的事。即他人導
之為。而我自羞慚愧恥。纖毫必不肯為。所以者何。良
繇吾前世親近好人。八識田中領納得好言語。所以
今生自然見惡則恥。不肯去做。你們要著實親近好
人。當早晚發願之時。當願世世生生親近善知識。


我出家後。到處參訪。時遍融師門庭大振。予至京師
叩之。膝行再請。師曰。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貪名逐利。
不要去攀緣。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予受教出。同
行者大笑。以為這幾句話那箇說不出。千里遠來。只
道有甚高妙處。原來不值半文。予曰。這箇正見他好
處。我們渴仰企慕遠來到此。他卻不說玄說妙淩駕
我們。只老老實實把自家體認過切近精實的工夫
叮嚀開示。故此是他好處。我至今著實遵守。不曾放
失。


十方僧眾。賢聖出沒。我見之未嘗不敬。他未跪。我先
跪。他未拜。我先拜。前有方上一僧。人以其醜惡藍縷
莫不輕藐之。及見吾迺劇論楞嚴玄旨。你們決不可
輕藐人。記取記取。


入道要門。信為第一。惡事非信尚不成就。況善事乎。
譬如世間盜賊。時乎敗露。官府非不以極刑繩之。迨
後釋免。依舊不悔。所以者何。他卻信得這條門路不
齎一文本錢自獲利無算。所以備受苦痛。決不退悔。
今人念佛再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諦信。不
要說不信淨土。只如世尊說人命在呼吸間。這一句
話。於義理不是難解說。你們眼裏親見。耳裏親聞。經
過許多榜樣。如今要你信得這句話。早是不能勾也。
[021-0152a]
你若真實信得這句話。則念佛法門。不必要我費盡
力氣千叮萬囑。爾自如水赴壑。萬牛不能挽矣。即如
前日津送亡僧時。你們睹此榜樣。當愀然不樂。痛相
警策道。大眾。我與你但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
知不覺輪到自身。此時悔恨無及。須疾忙念佛。時刻
不要放過方好。我見你們自家也說可惜。對人也說
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你只不信人命
在呼吸間也。


予見新學後生。纔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閒思妄想越
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
生死根繇。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
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
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重者。虧這句佛耳。如不
念佛之時。瀾翻潮涌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念佛有默持。有高聲持。有金剛持。然高聲覺太費力。
默念又易昏沈。只是綿綿密密。聲在於脣齒之間。乃
謂金剛持。又不可執定。或覺費力。則不妨默持。或覺
昏沈。則不妨高聲。如今念佛者。只是手打魚子。隨口
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須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
自心。譬如一人濃睡。一人喚云某人。則彼即醒矣。所
以念佛最能攝心。


今人不肯念佛。只是輕視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
德大福大智大慧大聖大賢的勾當。轉娑婆。成淨土。
不同小可因緣。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卻多少
人。不要說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無一箇。其有
自負修行者。祇是不失人身而已。故我世尊大慈大
悲示此法門。功過乾坤。恩逾父母。粉骨碎身。不足為
報。


幼時尚不知念佛。見鄰家一老嫗每日課佛數千。問
云為何如此。彼云先夫往時念佛。去得甚好。故我如
[021-0152b]
此念。先夫去時並無他病。只與人一請而別。出家人
奈何不念佛。


出家人不祥事三十二條




* 佛前安坐受人禮拜。不祥。
* 佛前罵人。不祥。
* 法座上呵叱人。及輕口斥前賢錯謬。不祥。
* 褻衣受人禮拜。不祥。
* 當食罵人。不祥。
* 對食分別好惡。起憎嫌心。不祥。
* 綾羅錦綺作家常日用衣服。不祥。
* 臥床用重褥重席。綾絹被。紗羅帳。不祥。
* 清晨罵詈人。不祥。
* 憎嫌信施輕少。不祥。
* 買奴僕供役使如富貴家。不祥。
* 人勞我獨逸。不祥。
* 人窮乏我獨富饒。不祥。
* 年少作講法師。作施食師。作住持師。不祥。
* 少年恃小聰明輕忽老宿。不祥。
* 恃年臘高輕忽後進。不祥。
* 無故得重施。不祥。
* 人以至誠待我。我以巧詐對之。不祥。
* 好談他人過失。及隱微事。不祥。
* 以常住公物利濟俗家。不祥。
* 寵厚沙彌弟子華衣美食。不祥。
* 出言動輒麤重。令人難當受。不祥。
* 多諸護法。多諸信施。即便妄尊自大。不祥。
* 無病使人出溺器。不祥。
* 病中瞋怒服事人。不祥。
* 著褊衫小解。不祥。
* 逢水旱等。怨恨天地。不祥。
* 欠人債負。聞其死。心生喜悅。不祥。
* 未語先笑。不祥。
* 麤通教理。妄議古人。藐視時人。不祥。
* 具少知見。以宗師自任。不祥。


以上折福折壽。多
招殃咎。故云不祥。當相與共戒之。


示住持



破僧糧而搆僧屋。善知識難逃熱鐵之枷。用磚錢而
作瓦錢。俗禪和豈免寒冰之獄。招提公物。云何置瓶
置壺。大眾山銀。乃爾買斧買鑿。瓶壺注而鑊湯沸。斧
鑿具而刀山成。況夫米丸與鐵丸共吞。絮胎與牛胎
共處。行因似小。感果良深。可不悲夫。
[021-0152c]


棄腐渣責詞



暴殄天物者必有禍生。輕賤五穀者多遭雷擊。狗彘
同人飲食。孟氏繇之痛心。酒肉侈作池林。商王於是
失國。且古人尚咽糟糠。今此腐渣美非糠比。大士猶
餐草果。今此腐渣甘豈草倫。奈何放縱驕奢。類富家
之敗子。昏迷顛倒。似襁褓之嬰兒。先須封磨以示懲。
後必碎鍋而永禁。


示直院等三條



水陸頭尾相連。經懺接續不斷。求經次。汲汲如選官。
請經師。忙忙如報喜。庫頭終夜計算。不過是分派應
赴錢財。擔運逐日奔波。無非是買辦道場貨物。僧直
者但說籬穿屋漏。求住者不為念佛參禪。況復外無
當家。內無首座。多眾著於名利。何人實為死生。衣食
過度豐饒。費用十分繁廣。起如此叢林。不知有福否。
有業否。我在此叢林住得否。住不得否。此字可功課
畢。悅眾當堂宣讀一遍。當家收了。與眾管事及老成
明理人速議回報。


棄講歸禪者。易講寺為禪寺者。傳美於古今。變禪作
講。非盛世所宜。茲議純一修禪。講事暫止。議可否。


六人代當家。既號當家。自百歲老人。以至沙彌小童。
俱要管到。自財帛重物。以至一針一草。俱要管到。自
堂內堂外。以至上方長壽。俱要管到。自破戒犯法。以
至小小過失。俱要管到。自本山大眾。以至客情外住。
俱要管到。且今雖號當家。又不勞列位費力辦米辦
柴。又不勞列位出錢納糧納稅。又不勞列位當糧長
里長。又不勞列位隨班禱雨祈晴。只要用心葺理大
眾修行而已。如其不肯用心。糊塗過日。不思量四十
五日內止得十五日勤勞耳。猶然不采。誠恐龍天見
過。伽藍生瞋。現生折祿減壽。臨終落於惡趣矣。可不
勉哉。
[021-0153a]


十可歎



負罪自誤誤人老疾僧宏稽顙白言。惟宏年衰病久。
力寡事繁。石火風燈。命存呼吸。向擬長壽菴養疾數
月。為悟齋梵邦常惺三友接還。不得如願。一可歎。


三友發心少焉散去。不終期事。燭空繼之。亦復不終。
今則六人代之。三班半月。亦非常便。小菴小廟當家。
各各圓滿一年。整齊交代。獨本山如此。二可歎。


一人妄作主宰。掘壞龍山風水。一年死十七人。眾若
不聞不見一人妄作主宰。打造後山石牆。隔斷來脈。
徒壞錢糧。反致藏虎豹而招寇盜。眾若不聞不見。三
可歎。


半月半月。雖宣讀僧約十條。修身十事。乃至廚庫等
銘亦成虛應故事。四可歎。


受託念佛不致誠。受託拜經懺不致誠。五可歎。


佛制。不應手接金銀。僧不能行。姑以行施折罪。乃止
行於經懺。又不是行施。反似抽分。六可歎。


凡出家。先審其原住何所。後逢期散。使有所歸。今泛
納不審。七可歎。


合寺不論老少。皆要不違十戒律儀。今受菩薩戒。而
行事尚不及沙彌。八可歎。


屢屢分付。不相信從。不一而足。略開數事。分付管事
人。宜和合無乖爭。分付宿園。毋勞逸不均。分付挑柴
挑米等。俱要上座領眾記過。分付有病。要依式掛幕。
分付十戒具戒大戒。各要行本戒事。不可有名無實。
分付放生所。要依時警策。分付老堂。未滿八十者。晚
課必查隨眾與否。分付直夜。每早須查勤惰如式。回
覆平安與否。分付不得貴價買假香燒。熏壞金像。分
付濾水囊用訖。須如式蕩濯。分付年少學淺。不該講
經宜查。分付僧直。所言當理者。皆當力行。分付春夏
秋停止經懺道場。萬不得已。請外住於經板堂中行
[021-0153b]
之。今即於本山。而本山僧反多於外住者。分付內樓
緊緊封鎖。萬不得已暫開。今數數開。分付送化亡僧。
估唱僧物。各要起大悲憐。生大警悟。今則泛泛然而
送化。嘻嘻然而估唱。習為常事。全不動心。九可歎。


復次我今命若風燈。朝不保暮。無信我者。無憐我者。
此間如何住得。十可歎。


三可惜



一者深山窮谷。清淨幽閒。既無村中士女喧煩。亦無
過往賓客遊賞。峰巒攢簇。冬避風寒。林樹陰森。夏消
炎熱。蹉過此時而不修行。是為一可惜。


二者柴水方便。衣食見成。床帳整齊。醫藥周足。沐浴
次第。燈火熒煌。蹉過此時而不修行。是為二可惜。


三者宏雖隨行逐隊。一介凡僧。既不能見性明心。又
不能積功累德。但其安分守己。謹慎操持。於此末法
之中。亦可充佛祖普庇眾生廬舍中之一小椽。亦可
助佛祖普渡眾生橋梁中之一卷石。亦可備佛祖普
療眾生疾病藥籠中之一方寸匕。嗟乎。獻瓦缶於金
谷。取笑傍觀。進麥飯於滹沱。寧無小補。蹉過此時而
不修行。是為三可惜。


雖然。凡有言說。人不聽從。皆繇自已德薄福輕故也。
但當責已。不敢尤人。儻天假之年。餘生未盡。尚當力
疾以報佛恩。以酬大眾。萬歷四十三年六月二十八
日示。


讀雲棲老人十可歎。三可惜。滴滴心血也。一字一
淚。可勝悲惜悼哉。世人癡不過母愛其子。雖死亦
不瞑目。此老人誠是老婆心切於此。嗚呼。世人為
兒女癡。菩薩為眾生癡。此視眾如一子地之肝腸
也。其若子若孫親蒙其教。至此尚勞老人如此顧
復。再四叮嚀。即鐵石亦當墮淚。若視為尋常。是為
大負恩德也。絕無慚愧。滅絕良心者非人也。豈稱
[021-0153c]
佛弟子哉。能時時念誦此語。即是老人法身常住。


萬歷丁巳二月十六日憨山德清和南識。










補遺



淨土資糧全集序



莊居士集古今淨土經論。擇要語類編之。而間附以
己意。既成帙。踵門而告予曰。茲淨土資糧全集也說
者謂淨土著述簡冊相望。蓋篋有餘資囊有餘糧矣。
復何籍此。予曰不然。今夫遊萬里外。未聞厭資糧之
多者。是故旅途而遭困乏。則文錢斗金。粒米廩粟。況
夫以百千劫未歸之窮子。適十萬億難至之寶邦。何
嫌乎功德法財之殷且富披輿圖問道路之頻煩耶。
殊鄉僻邑。購一經一論不勝其艱。使是編廣布。人得
而讀之。一代時教麤知其大端矣。雖然。不挾文錢。不
齎粒米。如一念頃。生極樂國。世寧無是人乎。如是人
前。說如是編。誠為贅語。苟不盡然。是編與淨土諸書
並行。安知其無補云。


書經史海篇直音後



顯考明齋府君。生於弘治辛亥七月十四日。卒於嘉
靖辛酉六月二十一日。此書京師攜回。今七十年矣。
恩天未報。口澤猶存。乃葺其破敝。入於雲棲常住以
便初學。願先靈入四十二種無相之智門。一如善知
眾藝童子。證四十九年不談之妙旨。親見毗盧舍那
[021-0154a]
如來。早離七趣娑婆。高步九蓮安養。四恩普報。三有
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萬歷二十七年己亥七月
盂蘭盆日。比丘孝男祩宏謹識。


答新安汪南明司馬書



山野憶昔聽華嚴於無門庵。惟居士以大名稱遙為
作大法筵功德主。於時知居士不惟以文章名海內。
而外護緇門。不忘佛囑。殆乘悲願而現身仕路者也。
居常以未睹光儀為恨。而素性狷僻。又不欲無故而
干公卿之門。茲辱枉招。敢以瑣懷一白於左右。蓋山
野竊歎邇來若僧若俗以言談道者不無其人。而務
親證者實寡禪宗一脈如線欲絕。如風燈欲盡非過
量大人曷繇起古格先風於已墜之日。山野獨私心
痛之。而解行淺昧。且不能彷彿宋元尊宿之萬一。惟
居士則何忝於張子韶楊大年趙孟頫諸君子。今雖
乏緣松蘿之會。儻有見諭。幸以手劄罄所欲言。庶千
里面談。而苟可以振禪宗於末運。則共報佛恩。功不
唐捐矣。


禦魔說



太虛之鄉。客號無機者。泛舶入海。將擬跡菩薩。求如
意珠王而行大施也。乘風順舉。泊一洲下。有少女迎
而前。以窈窕之態。柔軟之音。斂衽而白曰。客來何從。
妾候君久矣。客計野曠人稀必妖也。將扼之。女淒然
曰。妾早失怙。得人乃字。聞君行菩薩道。竊私心慕之。
今相逅。天也。得侍箕帚。即死無恨。言已悲感泣下。客
素長者。信之不疑。又哀其窮也。因與共載。女則晝操
饋爨。夜事縫紝。捍勞忍苦。曾無厭倦。客大喜過望。自
謂得賢婦也。一夕女正鼾睡覘之。則朱髮靛頰。鱗其
膚。牙森森出吻外。客大駭。高聲覺之。女知事露不可
掩。忿然曰。吾羅剎也。力能覆若舟。啖若血肉。若寧無
懼耶。客徐應曰。革囊之贅我久矣。爾餒與。當施一飽。
[021-0154b]
夫形骸者。四大之假合。死生者。一報之虛緣。爾飲吾
血。飯吾肉。吾無恙也。焉足懼。遂安坐如故。羅剎巧盡
技窮。赴海水而逝。立崖上。猶切齒詈客。客若罔聞者。
飄然揚帆至寶所。得珠而歸。如客者。本以至誠之心
入海。其待羅剎也。始以誠臨之。終以誠臨之。泯然無
機。卒不為魔困。是故無機則同太虛。虛則魔不能撓。
乃至水不能沒。火不能燼。風不能摧。一切所不能壞。
佛言我何有心於禦象哉。請告夫禦魔者。


放生圖說



結社放生。信是美事。然或身忙者難於定期。財歉者
苦於隨眾。而罔利者。或反為預捕多捕以求售。今更
立簡易一法佐使並行。不拘時日。見即買放。於某月
下書某日放生若干。巨生以箇數計。細生以觔數計。
歲終總算。存以自考。為之頌曰。


「 人既重其生。物亦愛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令。放生冤結解。放生罪垢淨。放生免三災。放生離九橫。放生壽命長。放生官祿盛。放生嗣胤昌。放生家門慶。放生無憂惱。放生少疾病。放生觀音慈。放生普賢行。放生悟無生。放生生死竟。放生與殺生。果報明如鏡。」



巨生。如鴉雀龜鱉及大魚等。細生如蝦螺蛙蛤及小魚等。積功累德。當知果報不可思議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閏月   △一年共放巨生若干細生若干


示閱藏要語



大藏經所詮者。不過戒定慧而已。然閱藏者二種過
失。一者執文字而迷理致。二者識理致而不會心。徒
廢光陰。祇成緣種耳。若能體達戒定慧熏修。則一大
藏經教。所謂念念常住。即念百千萬億卷經者此也。
亦復識此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門。何也。戒乃防非為
義。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為
[021-0154c]
義。若一心念佛。心不異緣即定也。慧乃明照為義。若
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
如是念佛。即是戒定慧也。何必隨文逐字閱此藏經。
光陰迅速。命不堅久。願諸人以淨業而為急務。甚勿
以予言為非而弗聽也。


示眾



眾等入此深山。本為生死大事。如何忘失初心。漸成
世諦。今後應當痛加改革。顓以辦道為第一要務。




眾等初心出家時。初入山求住時。豈無一點好心。而
今日久。都迷失了本。不過飲食衣服經懺上逐日鬨
鬨。全不覺忘了生死大事。我若不說。罪有所歸。說而
不從。非吾咎也。


答或問



或問子言多矣。好名乎。曰。孟氏有言。我非。好辯。不得
已也。予獨喜多言哉。顧茲正法衰廢。僧習澆漓。思可
傷心。談足流涕。薄德寡行。不以身率之。而徒以言救
之。亦知其無益。而自不能已也。況知我罪我實雙存
焉知則成名。罪則成謗。子以為好名。吾以為不避謗
耳。嗟夫。


老病謝客帖



衰病日深。漸成風痺。頹齡有限。劇事無涯。懇此陳情。
萬惟慈諒。



* 一。尊客枉顧趨陪應對不能盡禮。
* 二。安期起會等來相呼召者。皆不能赴。
* 三。序跋詩頌一切文詞皆不能作。
* 四。一切事相託者皆不能處。
* 五。諸賜翰札。或時不便。不能答書。
* 六。病體事事不能簡點。諸凡獲罪。幸望教示使得懺謝。


萬歷丁酉季春朔日祩宏謹白



[021-0155a]


頃以老疾相仍。颯然廢朽。頭眩足痺。目倦耳聾。兼之
無力語言。終日枕席。儻辱大人先生輿從下臨。或蒙
知識道友缾錫來訪。既不能迎送盡禮。又不能應對
適宜。乃弗獲已。閉門偷安。極知狂悖惰慢。罪何可言。
唯冀慈悲憐憫。寬之宥之。宏無任悚慄感激之至。閉
戶病僧祩宏和南。




祩宏老衰風痺。寢疾窮廬。足不能行。耳不能聽。口不
能語。百事俱廢。惟待天年之盡而已。儻蒙大人先達
下臨。不得接見。萬望恕罪。又諸方師德來者。道友親
屬來者。尼僧內人來者。皆不得接見。乃至送物者。皆
不敢受。統祈諒恕。幸感幸感。老病祩宏謹白。


有欲枉顧者。知客僧即以此帖奉稟。免致及門而不相見。得傲慢罪


答一切書問帖



老病沈困。不能委細作書。幸望慈悲原宥。至感至感
祩宏謹白。


八十辭賀禮帖



唐文皇萬乘之主。生日不為樂。況出家為僧者乎。既
名曰僧。應與俗別。乃散生日亦行賀禮。尤為不宜。茲
議即逢撞十之年。亦勿致賀為是。今宏老病伶仃。朝
暮難保。雖知徑山不諾明日齋期。而萬一苟延。事須
預稟。伏幸察我愚哀。俯從所啟。瓣香支燭。寸麵片糕。
以及一鞋一帕。折禮一分一文。皆悉停罷。仰見至愛。
萬感萬感。如不相諒。所賜禮物。決不敢受。決不敢受。
決不敢受。老病僧祩宏和南又有不行禮物。而潛作經懺道場者。尤為不可。


宏叩頭百拜。萬懇止之。伏乞體諒。幸甚幸甚


劉廣磐請代日祝貞母項偈



惟願承三寶力。哀愍加被母氏。克臻上壽。己身長侍
慈幃。母子相依。修持淨業。報滿之日。同願往生。


答廣鐈書


[021-0155b]


孫君至。得書。并禮謝謝。所謂心隨境轉。此無始宿習
使然。非一刻可了。今莫管妄起不起。只一味看話頭。
提撕不休。久當自滅。非可襲取也。令郎法名曰大陞。
勸其持不殺戒。增延壽命。并覆覆啟。


廣鐈為母墮胎求懺


古云。寧可九蓮居下品。不來人世受胞胎。厭患胞胎
但勤念佛。一心念佛。蓮華化生。


跋嘉禾項長公石刻金剛經



貞玄居士妙書法。不書世書。而書金剛般若經勒之
石。其言曰。吾書是經。以莊嚴圓滿為宗。乞一言以跋
予老病。久謝鉛槧。乃口語來使。幸為我白居士。般若
無形若為莊嚴。般若無在。何處圓滿。而顯其無形彰
其無在者。則石上之點畫勾剔也。不離點畫勾剔而
得性空。是真般若。幸為我白居士。


學大乘不輕二乘論



空高子問於雲棲曰。大乘當學歟。曰。然。二乘不當學
歟。曰。然。然則二乘可輕歟。曰。不可。曰。何謂也。曰。斯有
二義。一則大乘無輕人之心。一則二乘無可輕之理。
曰。某未達。願聞其詳。曰。常不輕菩薩。非所謂大輕者
歟。而遍禮四眾。言四眾。則下劣凡夫皆舉之矣。況二
乘聖人乎。其言曰。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此大乘菩薩之用心也。不輕細流。所以滄海成其深
不輕土壤。所以泰華成其高。不輕凡庶。聖人所以成
其德。輕世傲物。世之賢者不為。而況號為菩薩者耶。
且二乘何如人哉。諸漏已盡。無復煩惱。三明六通。十
八神變。是可得而輕否耶。彼輕之者。不知盡幾漏。斷
幾煩惱。開幾明。徹幾通。得幾神變耶。以蚊蚋而侮鸞
鳳。多見其不知量也。將無曰小聖不及大凡。我菩薩
之儔乎。夫大乘菩薩之發心也。非為一身謀也。為法
界眾生求無上道。乃至經恆沙劫修六度萬行。心無
[021-0155c]
退怯。以無量無邊功德淨佛國土。教化眾生。而聲聞
緣覺都無是事。此其所以日劫相倍。霄壤頓殊也。今
之自附於菩薩而輕二乘者。不知為幾眾生發心。修
幾度。行幾行。經於幾劫。具幾功德而淨土利生耶。譬
之里閈負舂。身無一命之寄。而自謂為公侯。傲然陵
其郡邑之守令而弗顧。其不遭挫辱而取敗亡者幾
希矣。曰。教中歎大褒圓。彈偏斥小。至謂聲聞之人勿
與同學勿與問訊者又何如。曰。甚哉。子之固也。泥於
言而失意。幾於負聖經矣。彼經所云。佛之大慈。勸進
後學。欲牆塹二乘之徑。而使普遊於大乘之坦途也。
非謂二乘之可輕也。猶曰業儒者直學孔子毋學夷
惠云爾。非謂夷惠之可輕也。不然。皈依三寶。佛之明
訓也。二乘非三寶之列乎哉。尤可歎者。今見孤隱獨
行之輩。即指而曰此聲聞人也。見營事聚眾之流。即
指而曰此菩薩人也。噫。涉俗者遽稱菩薩。而避喧者
便作聲聞。抑何待聖賢之淺也。由是生大我慢。起大
邪解。自以為是。而鄙薄一切。遇持戒者則非其執相。
遇精進者則笑其勞形。遇實行者則謗其愚癡。遇節
儉者則譏其朴陋。遇禪寂者則毀其枯槁。遇慎訥者
則誚其無知。遂致心日狂而弗收。言彌誕而莫檢。身
放逸於規矩準繩之外而無所忌憚。人或詰之。則曰
吾學大乘者也。解圓者不屑乎偏門。悟大者無拘於
小節。嗟夫。竊一時之虛名。而甘萬劫之實禍。可勝歎
哉。然則為今之計宜何如。曰。學佛之士。當學菩薩。不
可一念而發二乘之心。亦不可一念而生輕視二乘
之心。


雜問一章



問。永嘉集引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解者謂學
人用心之際。又要無心。師言此處未說工夫。且顯
心體。義猶未明。望為詳論。
[021-0156a]


答。凡看經教。不可先看註腳。宜先熟翫正文十句二
十句乃至百句。務令首尾貫通。然後以註和會。今見
學者讀正文畢。即便看註。致令理不圓徹。皆由於此。
所問二句。今詳論之。夫修行人所以不成聖道流入
偏見者。都緣不識心之本體故耳。執心是有者落常
見。執心是無者落斷見。離此二路。雖知有無兼帶。然
又以為有而後無。無而後有。此亦未達心之玄妙者
也。豈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恰恰。俗言恰好也。
不差前後。不隔絲毫。恰恰正好之謂也。恰好正用心
時。恰好無心可用。蓋正當念慮起處。你試反觀。誰為
念慮。誰是念慮者。猶云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不是用
心已畢。少時卻乃無心。即時用心。即時無心。不差前
後。不隔絲毫。即有而無。乃見心之妙處。若是有智慧
人。不執死句。便可再疊二句云。恰恰無心時。恰恰有
心用。古人語中自具此意。今不言者。省文耳。故曰無
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也。故又曰今說無心處。不與
有心殊也。惟其心體本來如是。是以下面方說惺寂
工夫兩不可廢。偏於寂寂。是不知無心恰恰用之理
也。偏於惺惺。是不知常用恰恰無之理也。故首四句
直出心體。立下文止觀之張本。以見止觀之法全是
本地風光。不是於心體之外別立一法。不過用止觀
以復其寂照之本體耳。此恰恰二字下得極妙。分明
畫出心體。非有千鈞筆力不能及此。若不精思默會。
只麼隨文逐句草草看過。千載而下。辜負古人之苦
心矣。以後聽教切須細心。雖在講筵。無忘禪觀。庶使
心光內灼。而臨文之辨益精。聖教外熏。而資神之力
彌固。學悟兼濟。定慧交通。入理妙門無越於此矣。


大師自責篇



不肖追惟少年未出家時。不知三寶。不信因果。從身
口意造諸惡業不待論矣。出家以後。身業之大。雖謹
[021-0156b]
護持。而微細處亦或檢點未盡。至於口業。抑又甚焉。
或世諦雜談而忘失正念。或無知臆說而違謬聖經。
或縱心極論而觸忤時賢。或恣意呵責而惱辱卑幼。
如是種種口所造惡何可勝數。至於意業。倍復甚焉。
貪欲瞋嫉愚癡等念。或乍滅而倏生。或似無而實有。
或任運而忘禁。或力制而彌強。如是種種意所造惡
何可勝數。以此自知現是具縛凡夫。去道遼遠。上之
何以續先佛之慧命。下之何以。啟後學之迷津。邇之
何以酬罔極之恩天。遠之何以竭群生之苦海。所以
終日竟夜。慚愧憂惶。行住坐臥。如在荊棘。又安敢虛
消信施。晏然空過而已乎。願大眾憫我真誠。匡我不
逮。相勸相規以共成道業。扶末運於將墜。此不肖耿
耿於懷而不能已者。若曰見道已徹。無所藉於師友
則吾豈敢。


大師宗教弘通。人天皈仰。其不敢滿假。謙沖自訟
如此。真聖賢之用心也。今人少負一知半解。輒爾
妄尊自大。試一檢點。政恐顢頇不少。欺人乎。自欺
乎。請各清夜思之。


余於辛丑冬日偶遊市肆。見古書舖有一小冊。題
曰山房日錄。係休寧一僧諱廣全者。於萬歷戊寅
年錄雲棲大師所著。用家刻活字板編排成篇者
也。內有學大乘不輕二乘論一首。雜問永嘉集一
首。及此自責篇。皆世人對證之藥。而法彙所未載
者。驚喜過望。因思大師著作。尚有遺珠甚多。此板
向存新安。遂至結集者失收耳。爰刻之以公同好。


武林敦仁堂淨慧居士張文嘉敬跋



菩薩戒弟子劉慧聞率子性澤施資敬刊


光緒二十五年夏四月金陵刻經處識
[021-015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