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32 文章辨體彙選-明-賀復徵 (master)


[4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七
           明 賀復徵 編
論十六
  難自然好學論晉嵇康/
夫民之性好安而惡危好逸而惡勞故不擾則其願得
不逼則其志從洪荒之世太樸未虧君無文於上民無
競於下物全理順莫不自得飽則安寝饑則求食怡然
[407-1b]
鼓腹不知為至德之世也若此則安知仁義之端禮律
之文及至人不存大道陵遲乃始作文墨以傳其意區
别群物使有類族造立仁義以嬰其心制其名分以檢
其外勸學講文以神其教故六經紛錯百家繁熾開榮
利之塗故奔騖而不覺是以貪生之禽食園池之梁菽
求安之士乃詭志以從俗撡筆執觚足容蘇息積學明
經以代稼穡是以困而後學學以致榮計而後習好而
習成有似自然故令吾子謂之自然耳推其原也六經
[407-2a]
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歎抑引則違其願從欲則
得自然然則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全性之本不
須犯情之禮律故仁義務於理偽非養真之要術亷讓
生扵爭奪非自然之所出也由是言之則鳥不毀以求
馴獸不羣而求畜則人之真性無為正當自然耽此禮
學矣論又云嘉肴珍膳雖所未嘗嘗必美之適扵口也
處在闇室覩烝燭之光不教而恱得於心况以長夜之
冥得照太陽情變鬱陶而發其蒙雖事以末來情以本
[407-2b]
應則無損於自然好學難曰夫口之於甘苦身之於痛
癢感物而動應事而作不須學而後能不待借而後有
此必然之理吾所不易也今子以必然之理喻未必然
之好學則恐似是而非之議學如一粟之論於是乎在
也今子立六經以為凖仰仁義以為主以規矩為軒駕
以講誨為哺乳由其塗則通乖其路則滯逰心極視不
覩其外終年馳騁思不出位聚族獻議唯學為貴執書
摘句俛仰&KR0034嗟使服膺其言以為榮華故吾子謂六經
[407-3a]
為太陽不學為長夜耳今若以虛堂為丙舍以諷誦為
鬼語以六經為蕪穢以仁義為臭腐覩文籍則目瞧修
揖讓則攣傴襲章服則轉筋談禮典則齒齲於是兼而
棄之與萬物為更始則吾子雖好學不倦猶将闕焉則
向之不學未必為長夜六經未必為太陽也俗語曰乞
兒不辱馬醫若遇上有無文之始可不學而獲安不勤
而得志則何求於六經何欲於仁義哉以此言之則今
之學者豈不先計而後學茍計而後動則非自然之應
[407-3b]
也子之云云恐故得菖蒲葅耳
  明膽論嵇康/
有吕子者精義味道研覈是非以為人有膽可無明有
明便有膳矣嵇先生以為明膽殊用不能相生論曰夫
元氣陶鑠衆生禀焉賦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惟至
人特鍾純美兼周外内無不畢僃降此已徃盖闕如也
或明扵見物或勇扵决斷人情貪亷各有所止譬諸草
木區以别矣兼之者博扵物偏受者守其分故吾謂明
[407-4a]
膽異氣不能相生明以見物膽以決斷專明無膽則雖見
不斷專膽無明則違理失機故子家軟弱陷於弑君左師
不斷見逼華臣皆智及之而決不行也此理坦然無所疑
滯故畧舉一隅想不重疑吕子曰敬覽來論可謂海亦不
加者矣析理貴約而盡情何尚浮穢而迂誕哉今子之
論乃引渾元以為喻何遼遼而坦謾也故直答以人事
之切要焉漢之賈生陳切直之䇿奮危言之至行之無
疑明所察也忌鵩作賦暗所惑也一人之膽豈有盈縮
[407-4b]
乎盖見與不見故行之有果否也子家左師皆愚惑淺
蔽明不徹逹故惑於曖昩終丁禍害豈明見照察而膽
不斷乎故霍光懐沉勇之氣履上将之任戰乎王賀之
事延年文生夙無武稱陳義奮辭膽氣凌雲斯其騐歟
及於期授首陵母伏劍明果之疇若此萬端欲詳而載
之不可勝言也况有覩夷塗而無敢投足階雲路而疑
於迄泰清者乎若思弊之倫為能自托幽昩之中棄身
陷穽之間如盗跖竄身於虎吻穿窬先首扵溝瀆而暴
[407-5a]
虎憑河愚敢之類則能有之是以余謂明無膽無膽能
偏守易了之理不在多喻故不逺引繁言若未反三隅
猶復有疑思承後誨得一騁辭夫論理性情折引異同
固尋所受之終始推氣分之所由順端極末乃不悖耳
今子欲棄置渾元捃摭所見此為好理網目而惡持綱
領也本論二氣不同明不生膽欲極論之當令一人播
無刺諷之膽而有見事之明故當有不果之害非中人
血氣無之而復資之以明二氣存一體則明能運膽賈
[407-5b]
誼是也賈誼明膽自足相經故能濟事誰言殊無膽獨
任明以行事者乎子獨自作此言以合其論也忌鵩闇
惑明所不周何害於膽乎明既以見物膽能行之耳明
所不見膽當何斷進退相扶可謂盈縮就如此言賈生
陳䇿明所見也忌鵩作賦闇所惑也爾為明徹於前而
闇惑於後有盈縮也茍明有進退膽亦何為不可偏乎
子然霍光有沉勇而戰於廢王有所撓也而子言一人
膽豈有盈縮此則是也賈生闇鵩明有所塞也光懼廢
[407-6a]
立勇有所撓也夫惟至能無所虧耳茍自非若此誰無
弊損乎但當總有無之大略而致論之耳夫物以實見
為主延年奮發勇氣凌雲此則膽也而云夙無武稱此
為信宿稱而疑成事也延年處議明所見也壯氣騰厲勇
之決也此足以觀矣子又曰言明無膽無膽能偏守案子
之言此則有專膽之人亦為膽特自一氣矣五才存體各
有所生明以陽耀膽以陰凝豈可謂有陽而生陰可無陽
耶雖相須以合徳要自異氣也凡餘雜説於期陵母暴虎
[407-6b]
云云萬言致一欲以何明邪幸更詳更不為辭費而已矣
  釋私論嵇康/
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
言之夫氣靜神虚者心不存於矜尚體亮心逹者情不
繫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
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道無
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是故言君子則以無措為
衷以通物為美言小人則以匿情為非以違道為闕何
[407-7a]
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惡虛心無措君子之篤行也是
以大道言及吾無身吾又何患無以生為貴者是賢扵
貴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是故
伊尹不借賢扵殷湯故世濟而名顯周旦不顧賢而隠
行故假攝而化隆夷吾不匿情於齊桓故國霸而主尊
其用心豈為身而繫乎私哉故管子曰君子行道忘其
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賢也不察於有度而後行也
仁心無邪不議於善而後正也顯情無措不論於是而
[407-7b]
後為也是故傲然忘賢而賢與度㑹忽然任心而心與
善遇儻然無措而事與是俱也故論公私者雖云一作終
於事與是俱而已志道存善思無凶邪無所懐而不匿者
不可謂無私雖欲之伐善情之違道無所抱而不顯者不
可謂不公今執必公之理以繩必公之情使夫雖為善
者不離於有私雖欲之伐善不陷於不公重其名而貴
其心則是非之情不得不顯矣是非必顯有善者無匿
情之不是有非者不加不公之大非無不是則善莫不
[407-8a]
得無大非則莫過其非乃所以救其非也非徒盡善亦
所以厲不善也夫善以盡善非以救非而况乎以是非
之至者故善之與不善物之至者也若處二物之間所
徃者必以公成而私敗同用一器而有成有敗夫公私
者成敗之途而吉凶之門乎故物至而不移者寡不至
而在用者衆若質乎中人之性運乎在用之質而栖心古
烈擬足公塗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觸情而行則事無
不吉於是乎同之所措者乃非所措也俗之所私者乃
[407-8b]
非所私也言不計乎得失而遇善行不凖乎是非而遇
吉豈公成私敗之數乎夫如是也又何措之有哉故里
鳬顯盗晋文愷悌勃鞮號罪忠立身存繆賢吐釁言納
名稱漸離告誠一堂流涕然數子皆以投命之禍臨不
測之機表露心識獨以安全况乎君子無彼人之罪而
有其善乎措善之情其所病也唯病病是以不病病而
能療亦賢扵療矣然事亦有似非而非非類是而非是
者不可不察也故變通之機或有矜以至讓貪以致亷
[407-9a]
愚以成智忍以濟仁然矜吝之時不可謂無亷情忍之
形不可謂無仁此似非而非非者也或讒言似信不可
謂有誠激盗似忠不可謂無私此類是而非是也故乃
論其用心定其所趣執其辭而凖其禮察其情以尋其
變肆乎所始明其所終則夫行私之情不得因乎似非
而容其非淑亮之心不得蹈乎似是而負其是故實是
以暫非而後顯實非以暫是而後明公私交顯則行私
者無所冀而淑亮者無所負矣行私者無所冀則思改
[407-9b]
其非立功者無所忌則行之無疑此大治之道也故主
妾覆醴以罪受戮王陵庭爭而陳平順㫖於是觀之非
似非非者乎明君子之篤行顯公私之所在闔堂盈階
莫不寓目而曰善人也然背顏退議而舍私者不復同
耳抱隠而匿情不改者誠神以喪扵所惑而體以溺於
常名心以制於所慴而情有繫於所欲咸自以為有是
而莫賢乎已未有功朞之慘駭心之禍遂莫能收情以
自反棄名以任實乃心有是焉匿之以私志有善焉措
[407-10a]
之為惡不措所措而措所不措不求所以不措之理而
求所以為措之道故時為措而闇於措是以不措為拙
措為工唯懼隠之不微惟患匿之不宻故有矜忤之容
以觀常人矯餙之言以要俗譽謂永年良規莫盛於兹
終日馳思莫闚其外故能成其私之體而喪其自然之
質也於是隠匿之情必存乎心偽怠之機必形乎事若
是則是非之議既明賞罰之實又篤不知冐䕃之可以
無景而患景之不匿不知無措之可以無患而患措之
[407-10b]
不巧豈不哀哉是以申侯茍順取棄楚太宰嚭躭私卒
享其禍由是言之未有抱隠顧私而身立清世匿非藏
情而信著明名者也君子既有其質又覩其鑒貴夫亮
逹布而存之惡夫矜吝棄而逺之所措一非而内愧乎
神賤隠一闕而外慙其形言無茍諱而行無茍隠不以
愛之而茍善不以惡之而茍非心無所矜而情無所繫體
清神正而是非允當忠感明天子而信篤乎萬民寄胷
懐於八荒垂坦蕩以永日斯非賢人君子髙行之美異
[407-11a]
者乎或問曰第五倫有私乎哉曰昔吾兄子有疾吾一
夕十徃省而反寐自安吾子有疾終朝不徃視而通夜
不得眠若是可謂私乎非私也答曰是非也非私也夫
私以不言為名公以盡言為稱善以無名為體非以有
措為負今第五倫顯情是非無私也矜徃不眠是有非
也無私而有非者無措之志也夫言無措者不齊扵必
盡也言多吝者不具於不言而已故多吝有非無措有
是然無措之所以有是以志無所尚心無所欲逹乎大
[407-11b]
道之情動以自然則無道以至非也抱一而無措則無私
無非兼有二義乃為絶美耳若非而能言者是賢於不
言之私非無情以非之大者也今第五倫有非而能顯
不可謂不公也所顯是非不可謂有措也有非而謂私
不可謂不惑公私之理也
  聲無哀樂論嵇康/
有秦客問於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
亡國之音哀以思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
[407-12a]
情表於金石安樂之象形於管絃也又仲尼聞韶識虞
舜之德季札聽絃知衆國之風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
疑也今子獨以為聲無哀樂其理何居若有嘉訊今請
聞其說主人應之曰斯義久滯莫肯拯救故念或作/令
世濫扵名實今蒙啓導将言其一隅焉夫天地合德萬
物貴生寒暑代徃五行以成故章為五色發為五音音
聲之作其猶臭味在於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
濁亂其體自若而不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
[407-12b]
及宫商集化聲音克諧此人心至願情欲之所鍾古人
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極因其所用每為之節使哀不至
傷樂不至淫斯其大較也然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哀
云哀云哭泣云乎哉因兹而言玉帛非禮敬之實歌舞
非悲哀之主也何以明之夫殊方異俗歌哭不同使錯
而用之或聞哭而歡或聽歌而感然而哀樂之情均也
今用均一之情而發萬殊之聲斯非音聲之無常哉然
聲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勞者歌其事樂者舞其功
[407-13a]
夫内有悲痛之心則激切哀言言比成詩聲比成音雜
而詠之聚而聽之心動於和聲情感於苦言嗟歎未絶
而泣涕流漣矣夫哀心藏於苦心之内遇和聲而後發
和聲無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無象之
和聲其所覺悟唯哀而已豈復知吹萬不同而使其自
已哉風俗之流遂成其政是故國史明政敎之得失審
國風之盛衰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故曰亡國之音哀以
思也夫喜怒哀樂愛憎慚懼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
[407-13b]
傳情區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夫味以甘苦為稱今以甲
賢而心愛以乙愚而情憎則愛憎宜属我而賢愚宜属
彼也可以我愛而謂之愛人我憎而謂之憎人所喜則
謂之喜味所怒則謂之怒味哉由此言之則外内殊用
彼我異名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闗於哀樂哀樂
自當以情感則無係於聲音名實俱去則盡然可見矣
且季子在魯採詩觀禮以别風雅豈徒任聲以决臧否
哉又仲尼聞韶嘆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聲以知虞
[407-14a]
舜之德然後嘆美耶今麤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秦
客難曰八方異俗歌哭萬殊然其哀樂之情不得不見
也夫心動於中而聲出於心雖托之於他音寄之於餘
聲善聽察者要自覺之不使得過也昔伯牙理琴而鍾
子知其所志𨽻人擊磬而子產識其心哀魯人晨哭而
顏淵審其生離夫數子者豈徒假志於常音借驗於曲
度哉心戚者則形為之動情悲者則聲為之哀此自然
相應不可得逃唯神明者能精之耳夫能者不以聲衆
[407-14b]
為難不能者不以聲寡為易今不可以未遇善聽而謂
之聲無可察之理見方俗之多變而謂聲音無哀樂也
又云賢不宜言愛愚不宜言憎然則有賢然後愛生有
愚然後憎成但不當共其名耳哀樂之作亦有由而然
此為聲使我哀音使我樂也茍哀樂由聲更為有實何
得名實俱去耶又云季子採詩觀禮以别風雅仲尼歎
韶音之一致是以咨嗟是何言歟且師襄奉操而仲尼
覩文王之容師涓進曲而子野識亡國之音寧復講詩
[407-15a]
而後下言習禮然後立評哉斯皆神妙獨見不待留聞
積日而已綜其吉凶矣是以前史以為美談今子以區
區之近知齊所見而為限無乃誣前賢之識微負夫子
之妙察耶主人答曰難云雖歌哭萬殊善聽察者要自
覺之不假智於常音不借驗於曲度鍾子之徒云云是
也此為心悲者雖談笑鼓舞情歡者雖拊膺咨嗟猶不
能御外形以自匿誑察者於疑似也以為就令聲音之
無常猶謂當有哀樂耳又曰季子聽聲以知衆國之風
[407-15b]
師襄奉操而仲尼覩文王之容案如所云此為文王之
功德與風俗之盛衰皆可象之於聲音聲之輕重可移
於後世襄涓之巧能得之於將來若然者三皇五帝可
不絶於今日何獨數事哉若此果然也則文王之操有
常度韶武之音有定數不可雜以他變操以餘聲也則
向所謂聲音之無常鍾子之觸類於是乎躓矣若音聲
無常鍾子觸類其果然耶則仲尼之識微季札之善聽固
亦誣矣此皆俗儒妄記欲神其事而追為耳欲令天下
[407-16a]
惑聲音之道不言理自盡此而惟使神妙難知恨不遇
竒聽於當時慕古人而自歎斯所以大㒺後生也夫推
類辨物當先求之自然之理理已定然後借古義以明
之耳今未得之於心而多恃前言以為談證自此以徃
恐巧歴不能紀又難云哀樂之作猶愛憎之由賢愚此
為聲使我哀而音使我樂茍哀樂由聲更為有實矣夫
五色有好醜五聲有善惡此物之自然也至於愛與不
愛人情之變統物之理唯止於此然皆無豫於内待物
[407-16b]
而成耳至夫哀樂自以事㑹先遘於心但因和聲以自
顯發故前論已明其無常今復假此談以正名號耳不
謂哀樂發於聲音如愛憎之生於賢愚也然和聲之感
人心亦猶酒醴之發人情也酒以甘苦為主而醉者以
喜怒為用其見歡戚為聲發而謂聲有哀樂不可見喜
怒為酒使而謂酒有喜怒之理也秦客難曰夫觀氣採
色天下之通用也心變於内而色應於外較然可見故
吾子不疑夫聲音氣之激者也心應感而動聲從變而
[407-17a]
發心有盛衰聲亦降殺同見役於一身何獨於聲便當
疑耶夫喜怒章於色診診視/驗也哀樂亦宜形於聲音聲音
自當有哀樂但闇者不能識之至鍾子之徒雖遭無常
之聲則頴然獨見矣今矇瞽面墻而不悟離婁照秋毫
於百尋以此言之則明闇殊能矣不可守咫尺之度而
疑離婁之察執中庸之聽而猜鍾子之聡皆謂古人為
妄記也主人答曰難云心應感而動聲從變而發心有
盛衰聲亦降殺哀樂之情必形於聲音鍾子之徒雖遭
[407-17b]
無常之聲則頴然獨見矣必若所言則濁質之飽首陽
之饑卞和之寃伯竒之悲相如之含怒不占之怖秪千
變百態使各發一詠之歌同啓數彈之微則鍾子之徒
各審其情矣爾為聽聲者不以寡衆易思察情者不以
大小為異同出一身者期於識之也設使從下則子野
之徒亦當復操律鳴管以考其音知南風之盛衰别雅
鄭之淫正也夫食辛之與甚噱薰目之與哀泣同用出
淚使狄牙嘗之必不言樂淚甜而哀淚苦斯可知矣何
[407-18a]
者肌液肉汗踧笮便出無主於哀樂猶簁酒之囊漉雖
笮具不同而酒味不變也聲俱一體之所出何獨當含
哀樂之理也且夫咸池六莖大章韶夏此先王之至樂
所以動天地感鬼神今必云聲音莫不象其體而傳其
心此必為至樂不可托之於瞽史必須聖人理其絃管
爾乃雅音得全也舜命䕫撃石拊石八音克諧神人以
和以此言之至樂雖待聖人而作不必聖人自執也何
者音聲有自然之和而無係於人情克諧之音成於金
[407-18b]
石至和之聲得於管絃也夫纎毫自有形可察故離瞽
以明闇異功耳若以水濟水孰異之哉秦客難曰雖衆
喻有隠足招攻難然其大理當有所就若葛盧聞牛鳴
知其三子為犧師曠吹律知南風不競楚師必敗羊舌
母聽聞兒啼而審其喪家凡此數事皆效于上世是以
咸見録載推此而言則盛衰吉凶莫不存乎聲音矣今
若復謂之誣㒺則前言徃記皆為棄物無用之也以言
通論未之或安若能明其所以顯其所由設二論俱濟
[407-19a]
願重聞之主人答曰吾謂能反三隅者得意而言是以
前論畧而未詳今復煩循環之難敢不自一竭耶夫魯
牛能知犧厯之喪生哀三子之不存含悲經年訴怨葛
盧此為心與人同異於獸形耳此又吾之所疑也且牛
非人類無道相通若謂獸鳴皆能有言葛盧受性獨曉
之此為稱其語而論其事猶譯傳異言耳不為考聲音
而知其情則非所以為難也若謂知者為當觸物而逹
無所不知今且先議其所易者請問聖人卒入胡域當
[407-19b]
知其所言否乎難者必曰知之知之之理何以明之願
借子之難以立鑒識之域或當與闗接識其言耶将次
律鳴管挍其音耶觀氣採色知其心耶此為知心自由
氣色雖自不言猶将知之知之之道可不待言也若吹
律校音以知其心假令心志於馬而誤言鹿察者固當
由鹿以𢎞馬也此為心不係扵所言言或不足以證心
也若當闗接而知言此為孺子學言於所師然後知之
則何貴於聰明哉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
[407-20a]
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夫聖人窮理謂自然可尋
無微不照理蔽則雖近不見故異域之言不得強通推
此以徃葛盧之不知牛鳴得不全或作/信乎又難云師曠
吹律知南風不競楚多死聲此又吾之所疑也請問師
曠吹律之時楚國之風耶則相去千里聲不足逹若正
識楚國來入律中耶則楚南有吳越北有梁宋茍不見
其原奚以識之哉凡隂陽憤激然後成風氣之相感觸
地而發何得發楚庭來入晉乎且又律吕分四時之氣
[407-20b]
耳時至而氣動律應而灰移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為
用也上生下生所以均五聲之和敘剛柔之分也然律
有一定之聲雖冬吹中吕其音自滿而無損也今以晉
人之氣吹無韻之律楚風安得來入其中與為盈縮耶
風無形聲與律不通則校理之地無取於風律不其然
乎豈獨師曠多識博物自有以知勝敗之形欲固衆心
而託以神微若伯常騫之許景公夀哉又難云羊舌母
聽聞兒啼而審其喪家復請問何由知之為神心獨悟
[407-21a]
闇語而當耶嘗聞兒啼若此其大而惡今之啼聲似昔
之啼聲故知其喪家邪若神心獨悟闇語之當非理之
所得也雖曰聽啼無取驗於兒聲矣若以嘗聞之聲為
惡故知今啼當惡此為以甲聲為度以校乙之啼也夫
聲之與音猶形之於心也有形同而情乖貎殊而心均
者何以明之聖人齊心等德而形狀不同也茍心同而
形異則何言乎觀形而知心哉且口之激氣為聲何異
於籟籥納氣而鳴耶啼聲之善惡不由兒口吉凶猶琴
[407-21b]
瑟之清濁不在操者之工拙也心能辨理善談而不能
令籟籥調利猶瞽者能善其曲度而不能令器必清和
也器不假妙瞽而良籥不因惠心而調然則心之與聲
明為二物二物之誠然則求情者不留觀扵形貎揆心
者不借聽於聲音也察者欲因聲以知心不亦外乎今
晉母未得之於老成而專信昨日之聲以證今日之啼
豈不誤中於前世好奇者從而稱之哉秦客難曰吾聞
敗者不羞走所以全也吾心未厭而言難復更從其餘
[407-22a]
今平和之人聽箏笛琵琶則形躁而志越聞琴瑟之音
則聽靜而心閑同一器之中曲用每殊則情隨之變奏
秦聲則歎羡而慷慨理齊楚則情一而思專肆狡弄則
歡放而欲愜心為聲變若此其衆茍躁靜由聲則何為
限其哀樂而但云至和之聲無所不感託大同於聲音
歸衆變於人情得無知彼不明此哉主人答曰難云琵
琶箏笛令人躁越又云曲用每殊而情隨之變此情所
以使人常感也琵琶箏笛間促而聲髙變衆而節數以
[407-22b]
髙聲御數節故更形躁而志越猶鈴鐸警耳鐘鼓駭心
故聞鼓鼙之音思将帥之臣盖以聲音有大小故動人
有猛靜也琴瑟之體間遼而音埤變希而聲清以埤音
御希變不虛心靜聽則不盡清和之極是以聽靜而心
閑也夫曲用不同亦猶殊器之音耳齊楚之曲多重故
情一變妙故思專姣弄之音挹衆聲之美㑹五音之和
其體贍而用博故心侈於衆理五音會故歡放而欲愜
然皆以單複高埤善惡為體而人情以躁靜而容端此
[407-23a]
為聲音之體盡於舒疾情之應聲亦止於躁靜耳夫曲
用每殊而情之處變猶滋味異美而口輙識之也五味
萬殊而大同於美曲變雖衆亦大同於和美有甘和有
樂然隨曲之情盡扵和域應美之口絶扵甘境安得哀
樂於其間哉然人情不同自師所觧則發其所懐若言
平和哀樂正等則無所先發故終得躁靜若有所發則
是有主於内不為平和也以此言之躁靜者聲之功也
哀樂者情之主也不可見聲有躁靜之應因謂哀樂皆
[407-23b]
由聲音也且聲音雖有猛靜猛靜各有一和和之所感
莫不自發何以明之夫㑹賔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
歡或慘爾而泣非進哀於彼導樂於此也其音無變於
昔而懽慼並用斯非吹萬不同邪夫唯無主於喜怒無
主於哀樂故懽慼俱見若資偏固之音含一致之聲其
所發明各當其分則焉能兼御羣理總發衆情耶由是
言之聲音以平和為體而感物無常心志以所俟為主
應感而發然則聲之與心殊塗異軌不相經緯焉得染
[407-24a]
太和於歡慼綴虛名於哀樂哉秦客難曰論云猛靜之
音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發是以酒酣奏琴而懽
慼並用此言偏并之情先積扵内故懐懽者值哀音而
發内慼者遇樂聲而感也夫音聲自當有一定之哀樂
但聲化遲緩不可倉卒不能對易偏重之情觸物而作
故令哀樂同時而應耳雖二情俱見則何損於聲音有
定理耶主人答曰難云哀樂自有定聲但偏重之情不
可卒移故懐慼者遇樂聲而哀耳即如所言聲有定分
[407-24b]
假使鹿鳴重奏是樂聲也而令慼者遇之雖聲化遲緩
但當不能使變令歡耳何得更以哀耶猶一爝之火雖
未能温一室不宜復增其寒矣夫火非隆寒之物樂非
增哀之具也理絃髙堂而歡慼並用者真主何之發滯
導情故令外物所感得自盡耳難云偏重之情觸物而
作故令哀樂同時而應耳夫言哀者或見几杖而泣或
覩輿服而悲徒以感人亡而物存痛事顯而形潜其所
以㑹之皆自有由不為觸地而生哀當席而淚出也今
[407-25a]
見几杖以致感聽和聲而流涕者斯非和之所感莫不
自發也秦客難曰論云酒酣奏琴而懽慼並用欲通此
言故答以偏情感物而發耳今且隠心而言明之以成
效夫人心不懽則慼不慼則懽此情志之大域也然泣
是慼之傷笑是懽之用盖聞齊楚之曲者唯覩其哀涕
之容而未曽見笑噱之貎此必齊楚之曲以哀為體故
其所感皆應其度量豈徒以多重而少變則致情一而
思專耶若誠能致泣則聲音之有哀樂斷可知矣主人
[407-25b]
答曰雖人情感於哀樂哀樂各有多少又哀樂之極不
必同致也夫小哀容壊甚悲而泣哀之方也小懽顏恱
至樂心愉樂之理也何以明之夫至親安愉則怙若自
然所自得也及在危急僅然後濟則抃不及舞由此言
之舞之不若向之自得豈不然哉至夫笑噱雖出扵懽
情然自然應聲之具也此為樂之應聲以自得為主哀
之應感以垂涕為故垂涕則形動而可覺自得則神合
而無憂是以觀其異而不識其同别其外而未察其内
[407-26a]
耳然笑噱之不顯於聲音豈獨齊楚之曲耶今不求樂
於自得之域而以無笑噱謂齊楚體哀豈不知哀而不
識樂乎秦客問曰仲尼有言移風易俗莫善扵樂即如
所論凡百哀樂皆不在聲即移風易俗果以何物耶又
古人慎靡靡之風抑慆耳之聲故曰放鄭聲逺佞人然
則鄭衛之音撃鳴球以協神人敢問鄭雅之體隆弊所
極風俗移易奚由而濟幸重聞之以悟所疑主人應之
曰夫言移風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後也古之王者承天
[407-26b]
理物必崇簡易之教御無為之治君靜於上臣順於下
𤣥化潛通天人交泰枯槁之類浸育靈液六合之内沐
浴鴻流蕩滌塵垢羣生安逸自求多福黙然從道懐忠
抱義而不覺其所以然也和心足於内和氣見於外故
歌以敘志儛以宣情然後文之以采章昭之以風雅播
之以八音感之以太和導其神氣養而就之迎其情性
致而明之使心與理相順和與聲相應合乎㑹通以濟
其美故凱樂之情見於金石含𢎞光大顯扵音聲也若
[407-27a]
以徃則萬國同風芳榮齊茂馥如秋蘭不期而信不謀
而誠穆然相愛猶舒錦綵而燦炳可觀也大道之隆莫
盛於兹太平之業莫顯於此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樂之為體以心為主故無聲之樂民之父母也至八音
㑹諧人之所恱亦總謂之樂然風俗移易不在此也夫
音聲和比人情所不能已者也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
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絶故因其所自為可奉之
禮制可導之樂口不盡味樂不極音揆終始之宜度賢
[407-27b]
愚之中為之檢則使逺近同風用而不竭亦所以結忠
信著不遷也故鄉校庠塾亦隨之變絲竹與爼豆並存
羽毛與揖讓俱用正言與和聲同發使将聽是聲也必
聞此言将觀是容也必崇此禮禮猶賔主升降然後酬
酢行焉於是言語之節聲音之度揖讓之儀動止之數
進退相須共為一體君臣用之於朝士庶用之於家少
而習之長而不怠心安志固從善日遷然後臨之以敬
持之以久而不變然後化成此又先王用樂之意也故
[407-28a]
朝宴聘享嘉樂必存是以國史採風俗之盛衰寄之樂
工宣之管絃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誡此又先
王用樂之意也若夫鄭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
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䘮業自非至人孰能禦之先
王恐天下流而不反故具其八音不瀆其聲絶其太和
不窮其變捐窈窕之聲使樂而不淫猶太羮不和不及
勺樂之味也若流俗淺近則聲不足恱又非所懽也若
上失其道國喪其紀男女奔隨婬荒無度則風以此變
[407-28b]
俗以好成尚其所志則羣能肆之樂其所習則何以誅
之託於和聲配而長之誠動於言心感於和風俗一成
因而名之然所名之聲無甚於淫邪也淫之與正同乎
心雅鄭之體亦足以觀矣
  養生論嵇康/
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夀
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徃莫非妖妄者此皆兩失其
情請試粗論之夫神仙雖不目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
[407-29a]
傳較而論之其有必矣似特受異氣禀之自然非積學
所能致也至於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上獲千餘歳下可
數百年或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
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終朝未
餐則囂然思食而曽子銜哀七日不飢夜分而坐則低
迷思寝内懐殷憂則逹旦不瞑勁刷理鬢醇醴發顏僅
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觀植髮衝冠由此言之精神
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猶君
[407-29b]
昏於上國亂於下也夫為稼於湯之世偏有一溉之功
者雖終歸焦爛必一溉者後枯然則一溉之益固不可
誣也而世常謂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輕
而肆之是猶不識一溉之益而望嘉榖於旱苖者也是
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
一過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
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又呼吸吐納
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也夫田種者一畝十
[407-30a]
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不知區種可百餘斛田
種一也至於樹養不同則功收相懸謂商無十倍之價
農無十斛之望此守常而不變者也且豆令人重榆令
人瞑合歡蠲忿萱草㤀憂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
魚不養常世所識也蝨處頭而黑麝食栢而香頸處險
而癭齒居晉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氣蒸性染身莫
不相應豈惟蒸之使重而無使輕害之使暗而無使明
薰之使黄而無使堅芬之使香而無使延哉故神農曰
[407-30b]
上藥養命中藥養性者誠知性命之理因輔養以通也
而世人不察惟五榖是見聲色是眈目惑𤣥黄耳務淫
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煮其腸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
悖其正氣思慮銷其精神哀樂殃其平粹夫以蕞爾之
軀攻之者非一塗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敵身非木石其
能久乎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
致乏絶風寒所災百毒所傷中道夭扵衆難世皆知笑
悼謂之不善持生也至於措身失理亾之於微積微成
[407-31a]
損積損成衰從衰得白從白得老從老得終悶若無端
中智以下謂之自然縱少覺悟咸歎恨扵所遇之初而
不知慎衆險於未兆是猶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鵲
之先見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害成於微而救之
於著故有無功之治馳騁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夀仰
觀俯察莫不皆然以多自證以同自慰謂天地之理盡
此而已矣縱聞養生之事則斷以所見謂之不然其次
狐疑雖少庶幾莫知所由其次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
[407-31b]
而無騐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欲坐望顯報者或抑情忍欲割棄榮願而嗜好常
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數十年之後又恐兩失内懐猶豫
心戰於内物誘於外交賒相傾如此復敗者夫至物微
妙可以理知難以目識譬猶豫章生七年然後可覺耳
今以競躁之心渉平靜之塗意速而事遲望近而應逺
故莫能相終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專
喪效偏恃者以不兼無功追術者以小道自溺凡若此
[407-32a]
類故欲之者萬無一能成也善養生者則不然矣清虛
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
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
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
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躋同乎大順然後蒸
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絃無為自得體妙
心𤣥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若此以徃恕可與
羡門比夀王喬爭年何為其無有哉
[407-32b]
  崇有論裴頠/
夫總混羣本宗極之道也方以族異庶類之品也形象
著分有生之體也化感錯綜理迹之原也夫品而為族
則所禀者偏偏無自足故慿乎外資是以生而可尋所
謂理也理之所體所謂有也有之所須所謂資也資有
攸合所謂宜也擇乎厥宜所謂情也識智既授雖出處
異業黙語殊塗所以寳生存宜其情一也衆理並而無
害故貴賤形焉失得由乎所接故吉凶兆焉是以賢人
[407-33a]
君子知欲不可絶而交物有㑹觀乎徃復稽中定務唯
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躬其力任勞而後饗居以仁順
守以恭儉率以忠信行以敬讓志無盈求事無過用乃
可濟乎故大建厥極綏理群生訓物垂範於是乎在斯
則聖人為政之由也乃若淫抗陵肆則危害萌矣故欲
衍則速患情佚則怨博擅恣則興攻專利則延冦可謂
以厚生而失生者也悠悠之徒駭乎若兹之釁而尋艱
爭所縁察夫偏質有弊而覩簡損之善遂闡貴無之議
[407-33b]
而建賤有之論賤有則必外形外形則必遺制遺制則
必忽防忽防則必忘禮禮制弗存則無以為政矣衆之
從上猶水之居器也故兆庶之情信於所習習則心服
其業業服則謂之理是以君人必慎所教班其政刑一
切之務分宅百姓各授四職能令禀命之者不肅而安
忽然忘異莫有遷志况於據在三之尊懐所隆之情敦
以為訓者哉斯乃昏明所階不可不審夫盈欲可損而
未可絶有也過用可節而未可謂無貴也盖有講言之
[407-34a]
具者深列有形之故盛稱空無之美形器之故有徵空
無之義難檢辨巧之文可恱似象之言足惑衆聽眩焉
溺其成說雖頗有異此心者辭不獲濟屈於所狎因謂
虛無之理誠不可盖唱而有和多徃弗返遂薄綜世之
務賤功烈之用髙浮游之業卑經實之言人情所殉篤
夫名利於是文者衍其辭訥者贊其㫖染其衆也是以
立言籍其虛無謂之𤣥妙處官不親所司謂之雅逺奉
身散其廉操謂之曠逹故砥礪之風彌以陵遲放者因
[407-34b]
斯或悖吉凶之禮而忽容止之表凟棄長㓜之序混漫
貴賤之級其甚者至於裸裎言笑㤀宜以不惜為𢎞士
行又虧矣老子既著五千之文表摭穢雜之弊甄舉靜
一之義有以令人釋然自夷合於易之損謙艮節之㫖
而靜一守本無虛無之謂也損艮之屬盖君子之一道
非易之所以為體守本無也觀老子之書雖博有所經
而云有生於無以虚為主偏立一家之辭豈有以而然
哉人之既生以保生為全全之所階以順感為務若味
[407-35a]
近以虧業則沉溺之釁興懐末以忘本則天理之真减
故動之所交存亡之㑹也於有非有於無非無於無非
無於有非有是以申縱播之累而著貴無之文将以絶
所非之盈謬存大善之中節收流遁於既過反澄正於
胸懐宜其以無為辭而㫖在全有故其辭曰以為文不
足若斯則是所寄之塗一方之言也若謂至理信以無
為宗則偏而害當矣先賢逹識以非所滯示之深論惟
班固著難永足析其情孫卿揚雄大體抑之猶偏有所
[407-35b]
許而虚無之言日以廣衍衆家扇起各列其說上及造
化下被萬事莫不貴無所存僉同情以衆固乃號凡有
之理皆義之埤者薄而鄙焉辯論人倫及經明之業遂
易門肆頠用矍然申其所懐而攻者盈集或以為一時
口言有客幸過咸見命著文擿列虚無不允之徵若未
能每事釋正則無家之義弗可奪也頠退而思之雖君
子宅情無求於顯及其立言在乎逹㫖而已然去聖久
逺異同紛糾茍少有彷彿可以崇濟先典扶明大業有
[407-36a]
益於時則惟患言之不能焉得靜黙及未舉一隅略示
所存而已哉夫至無者無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
生而必體有則有遺而生虧矣生以有為已分則虛無
是有之所謂遺者也故養既化之有非無用之所能全
也理既有之衆非無為之所能循也心非事也而制事
必由於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謂心為無也匠非器
也而制器必須於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謂匠非有
也是以欲收重泉之鱗非偃息之所能獲也隕髙墉之
[407-36b]
禽非靜拱之所能㨗也審投絃餌之用非無知之所能
覽也由此而觀濟有者皆有也虚無奚益於已有之羣
生哉
  公謙論王坦之/
夫天道以無私成名二儀以至公立德立德存乎至公
故無親而非理成名在乎無私故在當而忘我此天地
所以成功聖人所以濟化由斯論之公道體於自然故
理泰而愈降謙義生於不足故時弊而義著故大禹咎
[407-37a]
繇稱功言惠而成功於彼孟反范爕殿軍後入而全身
於此從此觀之則謙公之義固以殊矣夫物之所美已
不可收人之所貴我不可取誠患人惡其上衆不可盖
故君子居之而每加損焉隆名在於矯伐而不在於斯
當匿迹在扵違顯而不在於求是於是謙光之義與矜
競而俱生卑挹之義與夸伐而並進由親譽生於不足
未若不知之有餘良藥效于瘳病未若無病之為貴矣
夫乾道確然示人易矣坤道隤然示人簡矣二象顯於
[407-37b]
萬物兩德彰於群生豈矯枉過直而失其所哉由此觀
之則大通之道公坦於天地謙伐之義險巇於人事今
存公而廢謙則自伐者託至公以生嫌自美者因存黨
以致惑此王生所謂同貎而實異不可不察者也然理
必有源教亦有主茍探其根則𤣥指自顯若尋其末弊
無不至豈可以嫌似而疑至公弊貪而忘於諒哉
  辨命論梁劉峻/
 主上嘗與諸名賢言及管輅歎其有奇才而位不逹
[407-38a]
 時有在丹墀之下豫聞斯議歸以告余余謂士之窮
 通無非命也故謹述天㫖因言其致云
臣觀管輅天才英偉珪璋特秀實海内之名傑豈日者
卜祝之流乎而官止少府丞年終四十八天之報施何
其寡歟然則髙才而無貴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歎
焉獨公明而已哉故性命之道窮通之數夭閼紛綸莫
知其辨仲任蔽其源子長闡其惑至於鶡冠甕牖必以
懸天有期鼎貴髙門則曰唯人所召譊譊讙咋異端斯
[407-38b]
起蕭逺論其本而不暢其流子𤣥語其流而未詳其本
嘗試言之曰夫道生萬物則謂之道生而無主謂之自
然自然者物見其然不知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
得鼓動陶鑄而不為功庶類混成而非其力生之無亭
毒之心死之豈䖍劉之志墜之淵泉非其怒升之霄漢
非其恱蕩乎大乎萬寳以之化確乎純乎一作而不易
化而不易則謂之命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扵冥兆終
然不變鬼神莫能預聖哲不能謀觸山之力無以抗倒
[407-39a]
日之誠弗能感短則不可緩之於寸隂長則不可急之
於箭漏至德未能踰上智所不免是以放勲之世浩浩
襄陵天乙之時焦金流石文公㚄其尾宣尼絶其糧顏
囬敗其叢蘭冉耕歌其芣苢夷叔斃淑媛之言子輿困
臧倉之口聖賢且猶若此而况庸庸者乎至乃伍員浮
屍於江流三閭沉骸于湘渚賈大夫沮志於長沙馮都
尉皓髮扵郎署君山鴻漸鎩羽儀扵髙雲敬通鳳起摧
迅翮于風穴此豈才不足而行有遺哉近世有沛國劉
[407-39b]
巘巘弟璡並一時秀士也巘則闗西孔子通渉六經循
循善誘服膺儒行璡則志烈秋霜心貞崑玉必亭亭髙
竦不雜風塵皆毓德于衡門並馳聲于天地而官有微
于侍郎位不登于執㦸相次殂落宗祀無饗因斯兩賢
以言古則昔之玉質金相英髦秀逹皆擯斥于當年韞
竒才而莫用徼草木以共彫與麋鹿而同死膏塗平原
骨填川谷堙滅而無聞者豈可勝道哉此則宰衡之與
皂𨽻容彭之與殤子猗頓之與黔婁陽文之與敦洽咸
[407-40a]
得之於自然不假道于才智故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其斯之謂矣然命體周流變化非一或先號後笑或始
吉終凶或不召自來或因人以濟交錯糾紛廽還倚伏
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驗而其道宻微寂寥惚恍
無形可以見無聲可以聞必御物以效靈亦慿人而成
象譬天王之冕旒任百官以司職而或者覩湯武之龍
耀謂戡亂在神功聞孔墨之挺生謂英睿擅奇響視彭
韓之豹變謂鷙猛致人爵見張桓之朱紱謂明經拾青
[407-40b]
紫豈知有力者運之而趨乎故言而非命有六蔽焉爾
請陳其梗槩夫靡顏膩理哆噅顣頞形之異也朝秀晨
終龜鵠千歳年之殊也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
固知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知二五而
未識於十其蔽一也龍犀日角帝王之表河目龜文公
侯之相撫鏡知其将刑壓紐顯其膺録星虹樞電昭聖
德之符夜哭聚雲鬱興王之瑞皆兆發扵前期渙汗於
後葉若謂驅貔虎奮尺劔入紫微升帝道則未逹窅冥
[407-41a]
之情未測神明之數其蔽二也空桑之里變成洪川歴
陽之都化為魚鼈楚師屠漢卒睢河鯁其流秦人坑趙
士沸聲若雷震火炎崐岡礫石與琬琰俱焚嚴霜夜零
蕭艾與芝蘭共盡雖游夏之英才伊顏之殆庶焉能抗
之哉其蔽三也或曰明月之珠不能無纇夏后之璜不
能無考故亭伯死于縣長相如卒于園令才非不傑也
主非不明也而碎結緑之鴻輝殘懸黎之夜色抑尺之
量有短哉若然者主父偃公孫𢎞對䇿不升第歴說而
[407-41b]
不入牧豕淄原見棄州部設令忽如過隙溘死霜露其
為詬耻豈崔馬之流乎及至開東閣列五鼎電照風行
聲馳海外寧前愚而後智先非而終是将榮悴有定數
天命有至極而謬生妍蚩其蔽四也夫虎嘯風馳龍興
雲屬故重華立而元凱升辛受生而飛廉進然則天下
善人少惡人多闇主衆明君寡而薰蕕不同器梟鸞不
接翼是使渾沌檮杌踵武于雲臺之上仲容庭堅耕耘
於巖石之下横謂廢興在我無繋于天其蔽五也彼戎
[407-42a]
狄者人面獸心宴安酖毒以誅殺為道德以蒸報為仁
義雖大風立扵清丘鑿齒奮于華野比扵狼戾曾何足
喻自金行不競天地版蕩左帶沸脣乘間電發遂覆瀍
洛傾五都居先王之桑梓竊名號於中縣與三皇競其
氓黎五帝角其區宇種落繁熾充牣神州嗚呼福善禍
淫徒虛言耳豈非否泰相傾盈縮逓運而汨之以人其
蔽六也然所謂命者死生焉貴賤焉貧富焉治亂焉禍
福焉此十者天之所賦也愚智善惡此四者人之所行
[407-42b]
也夫神非舜禹心異朱均才絓中庸在扵所習是以素絲無
恒𤣥黄代起鮑魚芳蘭入而自變故季路學扵仲尼厲
風霜之節楚穆謀于潘崇成弑逆之禍而商臣之惡盛
業光於後嗣仲由之善不能息其結纓斯則邪正由于
人吉凶在乎命或以鬼神害盈皇天輔德故宋公一言
法星三徙帝殷自翦千里來雲若使善惡無徵未洽斯
義且于公髙門以待封嚴母埽墓以望喪此君子所以
自強不息也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斯徑庭
[407-43a]
之辭也夫聖人之言顯而晦㣲而婉幽逺而難聞河漢
而不測或立教以進庸怠或言命以窮性靈積善餘慶
立教也鳯鳥不至言命也今以其片言辨其要趣何異
乎夕死之類而論春秋之變哉且荆昭德音丹雲不巻
周宣祈雨珪璧斯罄于叟種德不逮勛華之髙延年殘
獷未甚東陵之酷為善一為惡均而禍福異其流廢興
殊其迹蕩蕩上帝豈如是乎詩云風雨如晦雞鳴不巳
故善人為善焉有息哉夫食稻梁進芻豢衣狐貉襲氷
[407-43b]
紈觀窈眇之奇舞聽雲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
求而為也修道德習仁義敦孝弟立忠貞漸禮樂之腴
潤蹈先王之盛則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然則
君子居正體道樂天知命明其無可奈何識其不由智
力逝而不召來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慼瑶臺夏屋
不能恱其神土室編蓬未足憂其慮不充詘扵富貴不
遑遑於所欲豈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七
[407-44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七
           明 賀復徵 編
論十六
  難自然好學論晉嵇康/
夫民之性好安而惡危好逸而惡勞故不擾則其願得
不逼則其志從洪荒之世太樸未虧君無文於上民無
競於下物全理順莫不自得飽則安寝饑則求食怡然
[407-44b]
鼓腹不知為至德之世也若此則安知仁義之端禮律
之文及至人不存大道陵遲乃始作文墨以傳其意區
别群物使有類族造立仁義以嬰其心制其名分以檢
其外勸學講文以神其教故六經紛錯百家繁熾開榮
利之塗故奔騖而不覺是以貪生之禽食園池之梁菽
求安之士乃詭志以從俗撡筆執觚足容蘇息積學明
經以代稼穡是以困而後學學以致榮計而後習好而
習成有似自然故令吾子謂之自然耳推其原也六經
[407-45a]
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歎抑引則違其願從欲則
得自然然則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全性之本不
須犯情之禮律故仁義務於理偽非養真之要術亷讓
生扵爭奪非自然之所出也由是言之則鳥不毀以求
馴獸不羣而求畜則人之真性無為正當自然耽此禮
學矣論又云嘉肴珍膳雖所未嘗嘗必美之適扵口也
處在闇室覩烝燭之光不教而恱得於心况以長夜之
冥得照太陽情變鬱陶而發其蒙雖事以末來情以本
[407-45b]
應則無損於自然好學難曰夫口之於甘苦身之於痛
癢感物而動應事而作不須學而後能不待借而後有
此必然之理吾所不易也今子以必然之理喻未必然
之好學則恐似是而非之議學如一粟之論於是乎在
也今子立六經以為凖仰仁義以為主以規矩為軒駕
以講誨為哺乳由其塗則通乖其路則滯逰心極視不
覩其外終年馳騁思不出位聚族獻議唯學為貴執書
摘句俛仰&KR0034嗟使服膺其言以為榮華故吾子謂六經
[407-46a]
為太陽不學為長夜耳今若以虛堂為丙舍以諷誦為
鬼語以六經為蕪穢以仁義為臭腐覩文籍則目瞧修
揖讓則攣傴襲章服則轉筋談禮典則齒齲於是兼而
棄之與萬物為更始則吾子雖好學不倦猶将闕焉則
向之不學未必為長夜六經未必為太陽也俗語曰乞
兒不辱馬醫若遇上有無文之始可不學而獲安不勤
而得志則何求於六經何欲於仁義哉以此言之則今
之學者豈不先計而後學茍計而後動則非自然之應
[407-46b]
也子之云云恐故得菖蒲葅耳
  明膽論嵇康/
有吕子者精義味道研覈是非以為人有膽可無明有
明便有膳矣嵇先生以為明膽殊用不能相生論曰夫
元氣陶鑠衆生禀焉賦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惟至
人特鍾純美兼周外内無不畢僃降此已徃盖闕如也
或明扵見物或勇扵决斷人情貪亷各有所止譬諸草
木區以别矣兼之者博扵物偏受者守其分故吾謂明
[407-47a]
膽異氣不能相生明以見物膽以決斷專明無膽則雖見
不斷專膽無明則違理失機故子家軟弱陷於弑君左師
不斷見逼華臣皆智及之而決不行也此理坦然無所疑
滯故畧舉一隅想不重疑吕子曰敬覽來論可謂海亦不
加者矣析理貴約而盡情何尚浮穢而迂誕哉今子之
論乃引渾元以為喻何遼遼而坦謾也故直答以人事
之切要焉漢之賈生陳切直之䇿奮危言之至行之無
疑明所察也忌鵩作賦暗所惑也一人之膽豈有盈縮
[407-47b]
乎盖見與不見故行之有果否也子家左師皆愚惑淺
蔽明不徹逹故惑於曖昩終丁禍害豈明見照察而膽
不斷乎故霍光懐沉勇之氣履上将之任戰乎王賀之
事延年文生夙無武稱陳義奮辭膽氣凌雲斯其騐歟
及於期授首陵母伏劍明果之疇若此萬端欲詳而載
之不可勝言也况有覩夷塗而無敢投足階雲路而疑
於迄泰清者乎若思弊之倫為能自托幽昩之中棄身
陷穽之間如盗跖竄身於虎吻穿窬先首扵溝瀆而暴
[407-48a]
虎憑河愚敢之類則能有之是以余謂明無膽無膽能
偏守易了之理不在多喻故不逺引繁言若未反三隅
猶復有疑思承後誨得一騁辭夫論理性情折引異同
固尋所受之終始推氣分之所由順端極末乃不悖耳
今子欲棄置渾元捃摭所見此為好理網目而惡持綱
領也本論二氣不同明不生膽欲極論之當令一人播
無刺諷之膽而有見事之明故當有不果之害非中人
血氣無之而復資之以明二氣存一體則明能運膽賈
[407-48b]
誼是也賈誼明膽自足相經故能濟事誰言殊無膽獨
任明以行事者乎子獨自作此言以合其論也忌鵩闇
惑明所不周何害於膽乎明既以見物膽能行之耳明
所不見膽當何斷進退相扶可謂盈縮就如此言賈生
陳䇿明所見也忌鵩作賦闇所惑也爾為明徹於前而
闇惑於後有盈縮也茍明有進退膽亦何為不可偏乎
子然霍光有沉勇而戰於廢王有所撓也而子言一人
膽豈有盈縮此則是也賈生闇鵩明有所塞也光懼廢
[407-49a]
立勇有所撓也夫惟至能無所虧耳茍自非若此誰無
弊損乎但當總有無之大略而致論之耳夫物以實見
為主延年奮發勇氣凌雲此則膽也而云夙無武稱此
為信宿稱而疑成事也延年處議明所見也壯氣騰厲勇
之決也此足以觀矣子又曰言明無膽無膽能偏守案子
之言此則有專膽之人亦為膽特自一氣矣五才存體各
有所生明以陽耀膽以陰凝豈可謂有陽而生陰可無陽
耶雖相須以合徳要自異氣也凡餘雜説於期陵母暴虎
[407-49b]
云云萬言致一欲以何明邪幸更詳更不為辭費而已矣
  釋私論嵇康/
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
言之夫氣靜神虚者心不存於矜尚體亮心逹者情不
繫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
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道無
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是故言君子則以無措為
衷以通物為美言小人則以匿情為非以違道為闕何
[407-50a]
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惡虛心無措君子之篤行也是
以大道言及吾無身吾又何患無以生為貴者是賢扵
貴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是故
伊尹不借賢扵殷湯故世濟而名顯周旦不顧賢而隠
行故假攝而化隆夷吾不匿情於齊桓故國霸而主尊
其用心豈為身而繫乎私哉故管子曰君子行道忘其
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賢也不察於有度而後行也
仁心無邪不議於善而後正也顯情無措不論於是而
[407-50b]
後為也是故傲然忘賢而賢與度㑹忽然任心而心與
善遇儻然無措而事與是俱也故論公私者雖云一作終
於事與是俱而已志道存善思無凶邪無所懐而不匿者
不可謂無私雖欲之伐善情之違道無所抱而不顯者不
可謂不公今執必公之理以繩必公之情使夫雖為善
者不離於有私雖欲之伐善不陷於不公重其名而貴
其心則是非之情不得不顯矣是非必顯有善者無匿
情之不是有非者不加不公之大非無不是則善莫不
[407-51a]
得無大非則莫過其非乃所以救其非也非徒盡善亦
所以厲不善也夫善以盡善非以救非而况乎以是非
之至者故善之與不善物之至者也若處二物之間所
徃者必以公成而私敗同用一器而有成有敗夫公私
者成敗之途而吉凶之門乎故物至而不移者寡不至
而在用者衆若質乎中人之性運乎在用之質而栖心古
烈擬足公塗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觸情而行則事無
不吉於是乎同之所措者乃非所措也俗之所私者乃
[407-51b]
非所私也言不計乎得失而遇善行不凖乎是非而遇
吉豈公成私敗之數乎夫如是也又何措之有哉故里
鳬顯盗晋文愷悌勃鞮號罪忠立身存繆賢吐釁言納
名稱漸離告誠一堂流涕然數子皆以投命之禍臨不
測之機表露心識獨以安全况乎君子無彼人之罪而
有其善乎措善之情其所病也唯病病是以不病病而
能療亦賢扵療矣然事亦有似非而非非類是而非是
者不可不察也故變通之機或有矜以至讓貪以致亷
[407-52a]
愚以成智忍以濟仁然矜吝之時不可謂無亷情忍之
形不可謂無仁此似非而非非者也或讒言似信不可
謂有誠激盗似忠不可謂無私此類是而非是也故乃
論其用心定其所趣執其辭而凖其禮察其情以尋其
變肆乎所始明其所終則夫行私之情不得因乎似非
而容其非淑亮之心不得蹈乎似是而負其是故實是
以暫非而後顯實非以暫是而後明公私交顯則行私
者無所冀而淑亮者無所負矣行私者無所冀則思改
[407-52b]
其非立功者無所忌則行之無疑此大治之道也故主
妾覆醴以罪受戮王陵庭爭而陳平順㫖於是觀之非
似非非者乎明君子之篤行顯公私之所在闔堂盈階
莫不寓目而曰善人也然背顏退議而舍私者不復同
耳抱隠而匿情不改者誠神以喪扵所惑而體以溺於
常名心以制於所慴而情有繫於所欲咸自以為有是
而莫賢乎已未有功朞之慘駭心之禍遂莫能收情以
自反棄名以任實乃心有是焉匿之以私志有善焉措
[407-53a]
之為惡不措所措而措所不措不求所以不措之理而
求所以為措之道故時為措而闇於措是以不措為拙
措為工唯懼隠之不微惟患匿之不宻故有矜忤之容
以觀常人矯餙之言以要俗譽謂永年良規莫盛於兹
終日馳思莫闚其外故能成其私之體而喪其自然之
質也於是隠匿之情必存乎心偽怠之機必形乎事若
是則是非之議既明賞罰之實又篤不知冐䕃之可以
無景而患景之不匿不知無措之可以無患而患措之
[407-53b]
不巧豈不哀哉是以申侯茍順取棄楚太宰嚭躭私卒
享其禍由是言之未有抱隠顧私而身立清世匿非藏
情而信著明名者也君子既有其質又覩其鑒貴夫亮
逹布而存之惡夫矜吝棄而逺之所措一非而内愧乎
神賤隠一闕而外慙其形言無茍諱而行無茍隠不以
愛之而茍善不以惡之而茍非心無所矜而情無所繫體
清神正而是非允當忠感明天子而信篤乎萬民寄胷
懐於八荒垂坦蕩以永日斯非賢人君子髙行之美異
[407-54a]
者乎或問曰第五倫有私乎哉曰昔吾兄子有疾吾一
夕十徃省而反寐自安吾子有疾終朝不徃視而通夜
不得眠若是可謂私乎非私也答曰是非也非私也夫
私以不言為名公以盡言為稱善以無名為體非以有
措為負今第五倫顯情是非無私也矜徃不眠是有非
也無私而有非者無措之志也夫言無措者不齊扵必
盡也言多吝者不具於不言而已故多吝有非無措有
是然無措之所以有是以志無所尚心無所欲逹乎大
[407-54b]
道之情動以自然則無道以至非也抱一而無措則無私
無非兼有二義乃為絶美耳若非而能言者是賢於不
言之私非無情以非之大者也今第五倫有非而能顯
不可謂不公也所顯是非不可謂有措也有非而謂私
不可謂不惑公私之理也
  聲無哀樂論嵇康/
有秦客問於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
亡國之音哀以思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
[407-55a]
情表於金石安樂之象形於管絃也又仲尼聞韶識虞
舜之德季札聽絃知衆國之風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
疑也今子獨以為聲無哀樂其理何居若有嘉訊今請
聞其說主人應之曰斯義久滯莫肯拯救故念或作/令
世濫扵名實今蒙啓導将言其一隅焉夫天地合德萬
物貴生寒暑代徃五行以成故章為五色發為五音音
聲之作其猶臭味在於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
濁亂其體自若而不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
[407-55b]
及宫商集化聲音克諧此人心至願情欲之所鍾古人
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極因其所用每為之節使哀不至
傷樂不至淫斯其大較也然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哀
云哀云哭泣云乎哉因兹而言玉帛非禮敬之實歌舞
非悲哀之主也何以明之夫殊方異俗歌哭不同使錯
而用之或聞哭而歡或聽歌而感然而哀樂之情均也
今用均一之情而發萬殊之聲斯非音聲之無常哉然
聲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勞者歌其事樂者舞其功
[407-56a]
夫内有悲痛之心則激切哀言言比成詩聲比成音雜
而詠之聚而聽之心動於和聲情感於苦言嗟歎未絶
而泣涕流漣矣夫哀心藏於苦心之内遇和聲而後發
和聲無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無象之
和聲其所覺悟唯哀而已豈復知吹萬不同而使其自
已哉風俗之流遂成其政是故國史明政敎之得失審
國風之盛衰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故曰亡國之音哀以
思也夫喜怒哀樂愛憎慚懼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
[407-56b]
傳情區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夫味以甘苦為稱今以甲
賢而心愛以乙愚而情憎則愛憎宜属我而賢愚宜属
彼也可以我愛而謂之愛人我憎而謂之憎人所喜則
謂之喜味所怒則謂之怒味哉由此言之則外内殊用
彼我異名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則無闗於哀樂哀樂
自當以情感則無係於聲音名實俱去則盡然可見矣
且季子在魯採詩觀禮以别風雅豈徒任聲以决臧否
哉又仲尼聞韶嘆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聲以知虞
[407-57a]
舜之德然後嘆美耶今麤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秦
客難曰八方異俗歌哭萬殊然其哀樂之情不得不見
也夫心動於中而聲出於心雖托之於他音寄之於餘
聲善聽察者要自覺之不使得過也昔伯牙理琴而鍾
子知其所志𨽻人擊磬而子產識其心哀魯人晨哭而
顏淵審其生離夫數子者豈徒假志於常音借驗於曲
度哉心戚者則形為之動情悲者則聲為之哀此自然
相應不可得逃唯神明者能精之耳夫能者不以聲衆
[407-57b]
為難不能者不以聲寡為易今不可以未遇善聽而謂
之聲無可察之理見方俗之多變而謂聲音無哀樂也
又云賢不宜言愛愚不宜言憎然則有賢然後愛生有
愚然後憎成但不當共其名耳哀樂之作亦有由而然
此為聲使我哀音使我樂也茍哀樂由聲更為有實何
得名實俱去耶又云季子採詩觀禮以别風雅仲尼歎
韶音之一致是以咨嗟是何言歟且師襄奉操而仲尼
覩文王之容師涓進曲而子野識亡國之音寧復講詩
[407-58a]
而後下言習禮然後立評哉斯皆神妙獨見不待留聞
積日而已綜其吉凶矣是以前史以為美談今子以區
區之近知齊所見而為限無乃誣前賢之識微負夫子
之妙察耶主人答曰難云雖歌哭萬殊善聽察者要自
覺之不假智於常音不借驗於曲度鍾子之徒云云是
也此為心悲者雖談笑鼓舞情歡者雖拊膺咨嗟猶不
能御外形以自匿誑察者於疑似也以為就令聲音之
無常猶謂當有哀樂耳又曰季子聽聲以知衆國之風
[407-58b]
師襄奉操而仲尼覩文王之容案如所云此為文王之
功德與風俗之盛衰皆可象之於聲音聲之輕重可移
於後世襄涓之巧能得之於將來若然者三皇五帝可
不絶於今日何獨數事哉若此果然也則文王之操有
常度韶武之音有定數不可雜以他變操以餘聲也則
向所謂聲音之無常鍾子之觸類於是乎躓矣若音聲
無常鍾子觸類其果然耶則仲尼之識微季札之善聽固
亦誣矣此皆俗儒妄記欲神其事而追為耳欲令天下
[407-59a]
惑聲音之道不言理自盡此而惟使神妙難知恨不遇
竒聽於當時慕古人而自歎斯所以大㒺後生也夫推
類辨物當先求之自然之理理已定然後借古義以明
之耳今未得之於心而多恃前言以為談證自此以徃
恐巧歴不能紀又難云哀樂之作猶愛憎之由賢愚此
為聲使我哀而音使我樂茍哀樂由聲更為有實矣夫
五色有好醜五聲有善惡此物之自然也至於愛與不
愛人情之變統物之理唯止於此然皆無豫於内待物
[407-59b]
而成耳至夫哀樂自以事㑹先遘於心但因和聲以自
顯發故前論已明其無常今復假此談以正名號耳不
謂哀樂發於聲音如愛憎之生於賢愚也然和聲之感
人心亦猶酒醴之發人情也酒以甘苦為主而醉者以
喜怒為用其見歡戚為聲發而謂聲有哀樂不可見喜
怒為酒使而謂酒有喜怒之理也秦客難曰夫觀氣採
色天下之通用也心變於内而色應於外較然可見故
吾子不疑夫聲音氣之激者也心應感而動聲從變而
[407-60a]
發心有盛衰聲亦降殺同見役於一身何獨於聲便當
疑耶夫喜怒章於色診診視/驗也哀樂亦宜形於聲音聲音
自當有哀樂但闇者不能識之至鍾子之徒雖遭無常
之聲則頴然獨見矣今矇瞽面墻而不悟離婁照秋毫
於百尋以此言之則明闇殊能矣不可守咫尺之度而
疑離婁之察執中庸之聽而猜鍾子之聡皆謂古人為
妄記也主人答曰難云心應感而動聲從變而發心有
盛衰聲亦降殺哀樂之情必形於聲音鍾子之徒雖遭
[407-60b]
無常之聲則頴然獨見矣必若所言則濁質之飽首陽
之饑卞和之寃伯竒之悲相如之含怒不占之怖秪千
變百態使各發一詠之歌同啓數彈之微則鍾子之徒
各審其情矣爾為聽聲者不以寡衆易思察情者不以
大小為異同出一身者期於識之也設使從下則子野
之徒亦當復操律鳴管以考其音知南風之盛衰别雅
鄭之淫正也夫食辛之與甚噱薰目之與哀泣同用出
淚使狄牙嘗之必不言樂淚甜而哀淚苦斯可知矣何
[407-61a]
者肌液肉汗踧笮便出無主於哀樂猶簁酒之囊漉雖
笮具不同而酒味不變也聲俱一體之所出何獨當含
哀樂之理也且夫咸池六莖大章韶夏此先王之至樂
所以動天地感鬼神今必云聲音莫不象其體而傳其
心此必為至樂不可托之於瞽史必須聖人理其絃管
爾乃雅音得全也舜命䕫撃石拊石八音克諧神人以
和以此言之至樂雖待聖人而作不必聖人自執也何
者音聲有自然之和而無係於人情克諧之音成於金
[407-61b]
石至和之聲得於管絃也夫纎毫自有形可察故離瞽
以明闇異功耳若以水濟水孰異之哉秦客難曰雖衆
喻有隠足招攻難然其大理當有所就若葛盧聞牛鳴
知其三子為犧師曠吹律知南風不競楚師必敗羊舌
母聽聞兒啼而審其喪家凡此數事皆效于上世是以
咸見録載推此而言則盛衰吉凶莫不存乎聲音矣今
若復謂之誣㒺則前言徃記皆為棄物無用之也以言
通論未之或安若能明其所以顯其所由設二論俱濟
[407-62a]
願重聞之主人答曰吾謂能反三隅者得意而言是以
前論畧而未詳今復煩循環之難敢不自一竭耶夫魯
牛能知犧厯之喪生哀三子之不存含悲經年訴怨葛
盧此為心與人同異於獸形耳此又吾之所疑也且牛
非人類無道相通若謂獸鳴皆能有言葛盧受性獨曉
之此為稱其語而論其事猶譯傳異言耳不為考聲音
而知其情則非所以為難也若謂知者為當觸物而逹
無所不知今且先議其所易者請問聖人卒入胡域當
[407-62b]
知其所言否乎難者必曰知之知之之理何以明之願
借子之難以立鑒識之域或當與闗接識其言耶将次
律鳴管挍其音耶觀氣採色知其心耶此為知心自由
氣色雖自不言猶将知之知之之道可不待言也若吹
律校音以知其心假令心志於馬而誤言鹿察者固當
由鹿以𢎞馬也此為心不係扵所言言或不足以證心
也若當闗接而知言此為孺子學言於所師然後知之
則何貴於聰明哉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
[407-63a]
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夫聖人窮理謂自然可尋
無微不照理蔽則雖近不見故異域之言不得強通推
此以徃葛盧之不知牛鳴得不全或作/信乎又難云師曠
吹律知南風不競楚多死聲此又吾之所疑也請問師
曠吹律之時楚國之風耶則相去千里聲不足逹若正
識楚國來入律中耶則楚南有吳越北有梁宋茍不見
其原奚以識之哉凡隂陽憤激然後成風氣之相感觸
地而發何得發楚庭來入晉乎且又律吕分四時之氣
[407-63b]
耳時至而氣動律應而灰移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為
用也上生下生所以均五聲之和敘剛柔之分也然律
有一定之聲雖冬吹中吕其音自滿而無損也今以晉
人之氣吹無韻之律楚風安得來入其中與為盈縮耶
風無形聲與律不通則校理之地無取於風律不其然
乎豈獨師曠多識博物自有以知勝敗之形欲固衆心
而託以神微若伯常騫之許景公夀哉又難云羊舌母
聽聞兒啼而審其喪家復請問何由知之為神心獨悟
[407-64a]
闇語而當耶嘗聞兒啼若此其大而惡今之啼聲似昔
之啼聲故知其喪家邪若神心獨悟闇語之當非理之
所得也雖曰聽啼無取驗於兒聲矣若以嘗聞之聲為
惡故知今啼當惡此為以甲聲為度以校乙之啼也夫
聲之與音猶形之於心也有形同而情乖貎殊而心均
者何以明之聖人齊心等德而形狀不同也茍心同而
形異則何言乎觀形而知心哉且口之激氣為聲何異
於籟籥納氣而鳴耶啼聲之善惡不由兒口吉凶猶琴
[407-64b]
瑟之清濁不在操者之工拙也心能辨理善談而不能
令籟籥調利猶瞽者能善其曲度而不能令器必清和
也器不假妙瞽而良籥不因惠心而調然則心之與聲
明為二物二物之誠然則求情者不留觀扵形貎揆心
者不借聽於聲音也察者欲因聲以知心不亦外乎今
晉母未得之於老成而專信昨日之聲以證今日之啼
豈不誤中於前世好奇者從而稱之哉秦客難曰吾聞
敗者不羞走所以全也吾心未厭而言難復更從其餘
[407-65a]
今平和之人聽箏笛琵琶則形躁而志越聞琴瑟之音
則聽靜而心閑同一器之中曲用每殊則情隨之變奏
秦聲則歎羡而慷慨理齊楚則情一而思專肆狡弄則
歡放而欲愜心為聲變若此其衆茍躁靜由聲則何為
限其哀樂而但云至和之聲無所不感託大同於聲音
歸衆變於人情得無知彼不明此哉主人答曰難云琵
琶箏笛令人躁越又云曲用每殊而情隨之變此情所
以使人常感也琵琶箏笛間促而聲髙變衆而節數以
[407-65b]
髙聲御數節故更形躁而志越猶鈴鐸警耳鐘鼓駭心
故聞鼓鼙之音思将帥之臣盖以聲音有大小故動人
有猛靜也琴瑟之體間遼而音埤變希而聲清以埤音
御希變不虛心靜聽則不盡清和之極是以聽靜而心
閑也夫曲用不同亦猶殊器之音耳齊楚之曲多重故
情一變妙故思專姣弄之音挹衆聲之美㑹五音之和
其體贍而用博故心侈於衆理五音會故歡放而欲愜
然皆以單複高埤善惡為體而人情以躁靜而容端此
[407-66a]
為聲音之體盡於舒疾情之應聲亦止於躁靜耳夫曲
用每殊而情之處變猶滋味異美而口輙識之也五味
萬殊而大同於美曲變雖衆亦大同於和美有甘和有
樂然隨曲之情盡扵和域應美之口絶扵甘境安得哀
樂於其間哉然人情不同自師所觧則發其所懐若言
平和哀樂正等則無所先發故終得躁靜若有所發則
是有主於内不為平和也以此言之躁靜者聲之功也
哀樂者情之主也不可見聲有躁靜之應因謂哀樂皆
[407-66b]
由聲音也且聲音雖有猛靜猛靜各有一和和之所感
莫不自發何以明之夫㑹賔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
歡或慘爾而泣非進哀於彼導樂於此也其音無變於
昔而懽慼並用斯非吹萬不同邪夫唯無主於喜怒無
主於哀樂故懽慼俱見若資偏固之音含一致之聲其
所發明各當其分則焉能兼御羣理總發衆情耶由是
言之聲音以平和為體而感物無常心志以所俟為主
應感而發然則聲之與心殊塗異軌不相經緯焉得染
[407-67a]
太和於歡慼綴虛名於哀樂哉秦客難曰論云猛靜之
音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發是以酒酣奏琴而懽
慼並用此言偏并之情先積扵内故懐懽者值哀音而
發内慼者遇樂聲而感也夫音聲自當有一定之哀樂
但聲化遲緩不可倉卒不能對易偏重之情觸物而作
故令哀樂同時而應耳雖二情俱見則何損於聲音有
定理耶主人答曰難云哀樂自有定聲但偏重之情不
可卒移故懐慼者遇樂聲而哀耳即如所言聲有定分
[407-67b]
假使鹿鳴重奏是樂聲也而令慼者遇之雖聲化遲緩
但當不能使變令歡耳何得更以哀耶猶一爝之火雖
未能温一室不宜復增其寒矣夫火非隆寒之物樂非
增哀之具也理絃髙堂而歡慼並用者真主何之發滯
導情故令外物所感得自盡耳難云偏重之情觸物而
作故令哀樂同時而應耳夫言哀者或見几杖而泣或
覩輿服而悲徒以感人亡而物存痛事顯而形潜其所
以㑹之皆自有由不為觸地而生哀當席而淚出也今
[407-68a]
見几杖以致感聽和聲而流涕者斯非和之所感莫不
自發也秦客難曰論云酒酣奏琴而懽慼並用欲通此
言故答以偏情感物而發耳今且隠心而言明之以成
效夫人心不懽則慼不慼則懽此情志之大域也然泣
是慼之傷笑是懽之用盖聞齊楚之曲者唯覩其哀涕
之容而未曽見笑噱之貎此必齊楚之曲以哀為體故
其所感皆應其度量豈徒以多重而少變則致情一而
思專耶若誠能致泣則聲音之有哀樂斷可知矣主人
[407-68b]
答曰雖人情感於哀樂哀樂各有多少又哀樂之極不
必同致也夫小哀容壊甚悲而泣哀之方也小懽顏恱
至樂心愉樂之理也何以明之夫至親安愉則怙若自
然所自得也及在危急僅然後濟則抃不及舞由此言
之舞之不若向之自得豈不然哉至夫笑噱雖出扵懽
情然自然應聲之具也此為樂之應聲以自得為主哀
之應感以垂涕為故垂涕則形動而可覺自得則神合
而無憂是以觀其異而不識其同别其外而未察其内
[407-69a]
耳然笑噱之不顯於聲音豈獨齊楚之曲耶今不求樂
於自得之域而以無笑噱謂齊楚體哀豈不知哀而不
識樂乎秦客問曰仲尼有言移風易俗莫善扵樂即如
所論凡百哀樂皆不在聲即移風易俗果以何物耶又
古人慎靡靡之風抑慆耳之聲故曰放鄭聲逺佞人然
則鄭衛之音撃鳴球以協神人敢問鄭雅之體隆弊所
極風俗移易奚由而濟幸重聞之以悟所疑主人應之
曰夫言移風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後也古之王者承天
[407-69b]
理物必崇簡易之教御無為之治君靜於上臣順於下
𤣥化潛通天人交泰枯槁之類浸育靈液六合之内沐
浴鴻流蕩滌塵垢羣生安逸自求多福黙然從道懐忠
抱義而不覺其所以然也和心足於内和氣見於外故
歌以敘志儛以宣情然後文之以采章昭之以風雅播
之以八音感之以太和導其神氣養而就之迎其情性
致而明之使心與理相順和與聲相應合乎㑹通以濟
其美故凱樂之情見於金石含𢎞光大顯扵音聲也若
[407-70a]
以徃則萬國同風芳榮齊茂馥如秋蘭不期而信不謀
而誠穆然相愛猶舒錦綵而燦炳可觀也大道之隆莫
盛於兹太平之業莫顯於此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樂之為體以心為主故無聲之樂民之父母也至八音
㑹諧人之所恱亦總謂之樂然風俗移易不在此也夫
音聲和比人情所不能已者也是以古人知情之不可
放故抑其所遁知欲之不可絶故因其所自為可奉之
禮制可導之樂口不盡味樂不極音揆終始之宜度賢
[407-70b]
愚之中為之檢則使逺近同風用而不竭亦所以結忠
信著不遷也故鄉校庠塾亦隨之變絲竹與爼豆並存
羽毛與揖讓俱用正言與和聲同發使将聽是聲也必
聞此言将觀是容也必崇此禮禮猶賔主升降然後酬
酢行焉於是言語之節聲音之度揖讓之儀動止之數
進退相須共為一體君臣用之於朝士庶用之於家少
而習之長而不怠心安志固從善日遷然後臨之以敬
持之以久而不變然後化成此又先王用樂之意也故
[407-71a]
朝宴聘享嘉樂必存是以國史採風俗之盛衰寄之樂
工宣之管絃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誡此又先
王用樂之意也若夫鄭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
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䘮業自非至人孰能禦之先
王恐天下流而不反故具其八音不瀆其聲絶其太和
不窮其變捐窈窕之聲使樂而不淫猶太羮不和不及
勺樂之味也若流俗淺近則聲不足恱又非所懽也若
上失其道國喪其紀男女奔隨婬荒無度則風以此變
[407-71b]
俗以好成尚其所志則羣能肆之樂其所習則何以誅
之託於和聲配而長之誠動於言心感於和風俗一成
因而名之然所名之聲無甚於淫邪也淫之與正同乎
心雅鄭之體亦足以觀矣
  養生論嵇康/
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夀
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徃莫非妖妄者此皆兩失其
情請試粗論之夫神仙雖不目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
[407-72a]
傳較而論之其有必矣似特受異氣禀之自然非積學
所能致也至於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上獲千餘歳下可
數百年或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
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終朝未
餐則囂然思食而曽子銜哀七日不飢夜分而坐則低
迷思寝内懐殷憂則逹旦不瞑勁刷理鬢醇醴發顏僅
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觀植髮衝冠由此言之精神
之於形骸猶國之有君也神躁於中而形喪於外猶君
[407-72b]
昏於上國亂於下也夫為稼於湯之世偏有一溉之功
者雖終歸焦爛必一溉者後枯然則一溉之益固不可
誣也而世常謂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輕
而肆之是猶不識一溉之益而望嘉榖於旱苖者也是
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
一過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於
情憂喜不留於意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又呼吸吐納
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也夫田種者一畝十
[407-73a]
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不知區種可百餘斛田
種一也至於樹養不同則功收相懸謂商無十倍之價
農無十斛之望此守常而不變者也且豆令人重榆令
人瞑合歡蠲忿萱草㤀憂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
魚不養常世所識也蝨處頭而黑麝食栢而香頸處險
而癭齒居晉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氣蒸性染身莫
不相應豈惟蒸之使重而無使輕害之使暗而無使明
薰之使黄而無使堅芬之使香而無使延哉故神農曰
[407-73b]
上藥養命中藥養性者誠知性命之理因輔養以通也
而世人不察惟五榖是見聲色是眈目惑𤣥黄耳務淫
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煮其腸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
悖其正氣思慮銷其精神哀樂殃其平粹夫以蕞爾之
軀攻之者非一塗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敵身非木石其
能久乎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
致乏絶風寒所災百毒所傷中道夭扵衆難世皆知笑
悼謂之不善持生也至於措身失理亾之於微積微成
[407-74a]
損積損成衰從衰得白從白得老從老得終悶若無端
中智以下謂之自然縱少覺悟咸歎恨扵所遇之初而
不知慎衆險於未兆是猶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鵲
之先見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害成於微而救之
於著故有無功之治馳騁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夀仰
觀俯察莫不皆然以多自證以同自慰謂天地之理盡
此而已矣縱聞養生之事則斷以所見謂之不然其次
狐疑雖少庶幾莫知所由其次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
[407-74b]
而無騐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欲坐望顯報者或抑情忍欲割棄榮願而嗜好常
在耳目之前所希在數十年之後又恐兩失内懐猶豫
心戰於内物誘於外交賒相傾如此復敗者夫至物微
妙可以理知難以目識譬猶豫章生七年然後可覺耳
今以競躁之心渉平靜之塗意速而事遲望近而應逺
故莫能相終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專
喪效偏恃者以不兼無功追術者以小道自溺凡若此
[407-75a]
類故欲之者萬無一能成也善養生者則不然矣清虛
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
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
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
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躋同乎大順然後蒸
以靈芝潤以醴泉晞以朝陽綏以五絃無為自得體妙
心𤣥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若此以徃恕可與
羡門比夀王喬爭年何為其無有哉
[407-75b]
  崇有論裴頠/
夫總混羣本宗極之道也方以族異庶類之品也形象
著分有生之體也化感錯綜理迹之原也夫品而為族
則所禀者偏偏無自足故慿乎外資是以生而可尋所
謂理也理之所體所謂有也有之所須所謂資也資有
攸合所謂宜也擇乎厥宜所謂情也識智既授雖出處
異業黙語殊塗所以寳生存宜其情一也衆理並而無
害故貴賤形焉失得由乎所接故吉凶兆焉是以賢人
[407-76a]
君子知欲不可絶而交物有㑹觀乎徃復稽中定務唯
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躬其力任勞而後饗居以仁順
守以恭儉率以忠信行以敬讓志無盈求事無過用乃
可濟乎故大建厥極綏理群生訓物垂範於是乎在斯
則聖人為政之由也乃若淫抗陵肆則危害萌矣故欲
衍則速患情佚則怨博擅恣則興攻專利則延冦可謂
以厚生而失生者也悠悠之徒駭乎若兹之釁而尋艱
爭所縁察夫偏質有弊而覩簡損之善遂闡貴無之議
[407-76b]
而建賤有之論賤有則必外形外形則必遺制遺制則
必忽防忽防則必忘禮禮制弗存則無以為政矣衆之
從上猶水之居器也故兆庶之情信於所習習則心服
其業業服則謂之理是以君人必慎所教班其政刑一
切之務分宅百姓各授四職能令禀命之者不肅而安
忽然忘異莫有遷志况於據在三之尊懐所隆之情敦
以為訓者哉斯乃昏明所階不可不審夫盈欲可損而
未可絶有也過用可節而未可謂無貴也盖有講言之
[407-77a]
具者深列有形之故盛稱空無之美形器之故有徵空
無之義難檢辨巧之文可恱似象之言足惑衆聽眩焉
溺其成說雖頗有異此心者辭不獲濟屈於所狎因謂
虛無之理誠不可盖唱而有和多徃弗返遂薄綜世之
務賤功烈之用髙浮游之業卑經實之言人情所殉篤
夫名利於是文者衍其辭訥者贊其㫖染其衆也是以
立言籍其虛無謂之𤣥妙處官不親所司謂之雅逺奉
身散其廉操謂之曠逹故砥礪之風彌以陵遲放者因
[407-77b]
斯或悖吉凶之禮而忽容止之表凟棄長㓜之序混漫
貴賤之級其甚者至於裸裎言笑㤀宜以不惜為𢎞士
行又虧矣老子既著五千之文表摭穢雜之弊甄舉靜
一之義有以令人釋然自夷合於易之損謙艮節之㫖
而靜一守本無虛無之謂也損艮之屬盖君子之一道
非易之所以為體守本無也觀老子之書雖博有所經
而云有生於無以虚為主偏立一家之辭豈有以而然
哉人之既生以保生為全全之所階以順感為務若味
[407-78a]
近以虧業則沉溺之釁興懐末以忘本則天理之真减
故動之所交存亡之㑹也於有非有於無非無於無非
無於有非有是以申縱播之累而著貴無之文将以絶
所非之盈謬存大善之中節收流遁於既過反澄正於
胸懐宜其以無為辭而㫖在全有故其辭曰以為文不
足若斯則是所寄之塗一方之言也若謂至理信以無
為宗則偏而害當矣先賢逹識以非所滯示之深論惟
班固著難永足析其情孫卿揚雄大體抑之猶偏有所
[407-78b]
許而虚無之言日以廣衍衆家扇起各列其說上及造
化下被萬事莫不貴無所存僉同情以衆固乃號凡有
之理皆義之埤者薄而鄙焉辯論人倫及經明之業遂
易門肆頠用矍然申其所懐而攻者盈集或以為一時
口言有客幸過咸見命著文擿列虚無不允之徵若未
能每事釋正則無家之義弗可奪也頠退而思之雖君
子宅情無求於顯及其立言在乎逹㫖而已然去聖久
逺異同紛糾茍少有彷彿可以崇濟先典扶明大業有
[407-79a]
益於時則惟患言之不能焉得靜黙及未舉一隅略示
所存而已哉夫至無者無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
生而必體有則有遺而生虧矣生以有為已分則虛無
是有之所謂遺者也故養既化之有非無用之所能全
也理既有之衆非無為之所能循也心非事也而制事
必由於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謂心為無也匠非器
也而制器必須於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謂匠非有
也是以欲收重泉之鱗非偃息之所能獲也隕髙墉之
[407-79b]
禽非靜拱之所能㨗也審投絃餌之用非無知之所能
覽也由此而觀濟有者皆有也虚無奚益於已有之羣
生哉
  公謙論王坦之/
夫天道以無私成名二儀以至公立德立德存乎至公
故無親而非理成名在乎無私故在當而忘我此天地
所以成功聖人所以濟化由斯論之公道體於自然故
理泰而愈降謙義生於不足故時弊而義著故大禹咎
[407-80a]
繇稱功言惠而成功於彼孟反范爕殿軍後入而全身
於此從此觀之則謙公之義固以殊矣夫物之所美已
不可收人之所貴我不可取誠患人惡其上衆不可盖
故君子居之而每加損焉隆名在於矯伐而不在於斯
當匿迹在扵違顯而不在於求是於是謙光之義與矜
競而俱生卑挹之義與夸伐而並進由親譽生於不足
未若不知之有餘良藥效于瘳病未若無病之為貴矣
夫乾道確然示人易矣坤道隤然示人簡矣二象顯於
[407-80b]
萬物兩德彰於群生豈矯枉過直而失其所哉由此觀
之則大通之道公坦於天地謙伐之義險巇於人事今
存公而廢謙則自伐者託至公以生嫌自美者因存黨
以致惑此王生所謂同貎而實異不可不察者也然理
必有源教亦有主茍探其根則𤣥指自顯若尋其末弊
無不至豈可以嫌似而疑至公弊貪而忘於諒哉
  辨命論梁劉峻/
 主上嘗與諸名賢言及管輅歎其有奇才而位不逹
[407-81a]
 時有在丹墀之下豫聞斯議歸以告余余謂士之窮
 通無非命也故謹述天㫖因言其致云
臣觀管輅天才英偉珪璋特秀實海内之名傑豈日者
卜祝之流乎而官止少府丞年終四十八天之報施何
其寡歟然則髙才而無貴仕饕餮而居大位自古所歎
焉獨公明而已哉故性命之道窮通之數夭閼紛綸莫
知其辨仲任蔽其源子長闡其惑至於鶡冠甕牖必以
懸天有期鼎貴髙門則曰唯人所召譊譊讙咋異端斯
[407-81b]
起蕭逺論其本而不暢其流子𤣥語其流而未詳其本
嘗試言之曰夫道生萬物則謂之道生而無主謂之自
然自然者物見其然不知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
得鼓動陶鑄而不為功庶類混成而非其力生之無亭
毒之心死之豈䖍劉之志墜之淵泉非其怒升之霄漢
非其恱蕩乎大乎萬寳以之化確乎純乎一作而不易
化而不易則謂之命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扵冥兆終
然不變鬼神莫能預聖哲不能謀觸山之力無以抗倒
[407-82a]
日之誠弗能感短則不可緩之於寸隂長則不可急之
於箭漏至德未能踰上智所不免是以放勲之世浩浩
襄陵天乙之時焦金流石文公㚄其尾宣尼絶其糧顏
囬敗其叢蘭冉耕歌其芣苢夷叔斃淑媛之言子輿困
臧倉之口聖賢且猶若此而况庸庸者乎至乃伍員浮
屍於江流三閭沉骸于湘渚賈大夫沮志於長沙馮都
尉皓髮扵郎署君山鴻漸鎩羽儀扵髙雲敬通鳳起摧
迅翮于風穴此豈才不足而行有遺哉近世有沛國劉
[407-82b]
巘巘弟璡並一時秀士也巘則闗西孔子通渉六經循
循善誘服膺儒行璡則志烈秋霜心貞崑玉必亭亭髙
竦不雜風塵皆毓德于衡門並馳聲于天地而官有微
于侍郎位不登于執㦸相次殂落宗祀無饗因斯兩賢
以言古則昔之玉質金相英髦秀逹皆擯斥于當年韞
竒才而莫用徼草木以共彫與麋鹿而同死膏塗平原
骨填川谷堙滅而無聞者豈可勝道哉此則宰衡之與
皂𨽻容彭之與殤子猗頓之與黔婁陽文之與敦洽咸
[407-83a]
得之於自然不假道于才智故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其斯之謂矣然命體周流變化非一或先號後笑或始
吉終凶或不召自來或因人以濟交錯糾紛廽還倚伏
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驗而其道宻微寂寥惚恍
無形可以見無聲可以聞必御物以效靈亦慿人而成
象譬天王之冕旒任百官以司職而或者覩湯武之龍
耀謂戡亂在神功聞孔墨之挺生謂英睿擅奇響視彭
韓之豹變謂鷙猛致人爵見張桓之朱紱謂明經拾青
[407-83b]
紫豈知有力者運之而趨乎故言而非命有六蔽焉爾
請陳其梗槩夫靡顏膩理哆噅顣頞形之異也朝秀晨
終龜鵠千歳年之殊也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
固知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知二五而
未識於十其蔽一也龍犀日角帝王之表河目龜文公
侯之相撫鏡知其将刑壓紐顯其膺録星虹樞電昭聖
德之符夜哭聚雲鬱興王之瑞皆兆發扵前期渙汗於
後葉若謂驅貔虎奮尺劔入紫微升帝道則未逹窅冥
[407-84a]
之情未測神明之數其蔽二也空桑之里變成洪川歴
陽之都化為魚鼈楚師屠漢卒睢河鯁其流秦人坑趙
士沸聲若雷震火炎崐岡礫石與琬琰俱焚嚴霜夜零
蕭艾與芝蘭共盡雖游夏之英才伊顏之殆庶焉能抗
之哉其蔽三也或曰明月之珠不能無纇夏后之璜不
能無考故亭伯死于縣長相如卒于園令才非不傑也
主非不明也而碎結緑之鴻輝殘懸黎之夜色抑尺之
量有短哉若然者主父偃公孫𢎞對䇿不升第歴說而
[407-84b]
不入牧豕淄原見棄州部設令忽如過隙溘死霜露其
為詬耻豈崔馬之流乎及至開東閣列五鼎電照風行
聲馳海外寧前愚而後智先非而終是将榮悴有定數
天命有至極而謬生妍蚩其蔽四也夫虎嘯風馳龍興
雲屬故重華立而元凱升辛受生而飛廉進然則天下
善人少惡人多闇主衆明君寡而薰蕕不同器梟鸞不
接翼是使渾沌檮杌踵武于雲臺之上仲容庭堅耕耘
於巖石之下横謂廢興在我無繋于天其蔽五也彼戎
[407-85a]
狄者人面獸心宴安酖毒以誅殺為道德以蒸報為仁
義雖大風立扵清丘鑿齒奮于華野比扵狼戾曾何足
喻自金行不競天地版蕩左帶沸脣乘間電發遂覆瀍
洛傾五都居先王之桑梓竊名號於中縣與三皇競其
氓黎五帝角其區宇種落繁熾充牣神州嗚呼福善禍
淫徒虛言耳豈非否泰相傾盈縮逓運而汨之以人其
蔽六也然所謂命者死生焉貴賤焉貧富焉治亂焉禍
福焉此十者天之所賦也愚智善惡此四者人之所行
[407-85b]
也夫神非舜禹心異朱均才絓中庸在扵所習是以素絲無
恒𤣥黄代起鮑魚芳蘭入而自變故季路學扵仲尼厲
風霜之節楚穆謀于潘崇成弑逆之禍而商臣之惡盛
業光於後嗣仲由之善不能息其結纓斯則邪正由于
人吉凶在乎命或以鬼神害盈皇天輔德故宋公一言
法星三徙帝殷自翦千里來雲若使善惡無徵未洽斯
義且于公髙門以待封嚴母埽墓以望喪此君子所以
自強不息也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斯徑庭
[407-86a]
之辭也夫聖人之言顯而晦㣲而婉幽逺而難聞河漢
而不測或立教以進庸怠或言命以窮性靈積善餘慶
立教也鳯鳥不至言命也今以其片言辨其要趣何異
乎夕死之類而論春秋之變哉且荆昭德音丹雲不巻
周宣祈雨珪璧斯罄于叟種德不逮勛華之髙延年殘
獷未甚東陵之酷為善一為惡均而禍福異其流廢興
殊其迹蕩蕩上帝豈如是乎詩云風雨如晦雞鳴不巳
故善人為善焉有息哉夫食稻梁進芻豢衣狐貉襲氷
[407-86b]
紈觀窈眇之奇舞聽雲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
求而為也修道德習仁義敦孝弟立忠貞漸禮樂之腴
潤蹈先王之盛則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然則
君子居正體道樂天知命明其無可奈何識其不由智
力逝而不召來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慼瑶臺夏屋
不能恱其神土室編蓬未足憂其慮不充詘扵富貴不
遑遑於所欲豈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
 文章辨體彚選巻四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