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45 成都文類-宋-扈仲榮 (master)


[038-1a]
  欽定四庫全書


  成都文類巻三十八


  宋 扈仲榮等 編


  記


  寺觀三


  四菩薩閣記        蘇軾


  始吾先君於物無所好燕居如齋言笑有時顧嘗嗜畫
弟子門人無以悦之則爭致其所嗜庶幾一解其顔故
[038-1b]
雖為布衣而致畫與公卿等長安有故藏經龕唐明皇
帝所建其門四達八板皆吳道子畫陽為菩薩隂為天
王凡十有六軀廣明之亂為賊所焚有僧忘其名於兵
火中取其四板以逃既重不可負又迫於賊恐不能皆
全遂竅其兩板以受荷西奔於岐而寄死於烏牙之僧
舎板留於是百八十年矣客有以錢十萬得之以示軾
者軾歸其直而取之以獻諸先君先君之所嗜百有餘
品一旦以是四板為甲治平四年先君没於京師軾自
[038-2a]
汴入淮泝於江載是四板以歸既免喪所嘗與往來浮
屠惟簡誦其師之言教軾為先君捨施必所甚愛與所
不忍捨者軾用其説思先君之所甚愛軾之所不忍捨
者莫若是板故遂以與之且告之曰此明皇帝之所不
能守而焚於賊者也而况於予乎予視天下之蓄此者
多矣有能及三世者乎其始求之若不及既得惟恐失
之而其子孫不以易衣食者鮮矣予惟自度不能長守
此也是以與子子將何以守之簡曰吾以身守之吾眼
[038-2b]
可霍吾足可斮吾畫不可奪若是足以守之歟軾曰未
也足以終子之世而已簡曰吾又盟於佛而以鬼守之
凡取是者與凡以是予人者其罪如律若是足以守之
歟軾曰未也世有無佛而蔑鬼者然則何以守之曰軾
之以是予子者凡以為先君捨也天下豈有無父之人
歟其誰忍取之若其聞是而不悛不惟一觀而已將必
取之然後為快則其人之賢愚與廣明之焚此者一也
全其子孫多矣而况能久有此乎且夫不可取者存乎
[038-3a]
子取不取者存乎人子勉之矣為子之不可取者而已
又何知焉既以予簡簡以錢百萬度為大閣以藏之且
畫先君像其上軾助錢二十之一期以明年冬閣成


  大聖慈寺大悲圜通閣記   前人


  大悲者觀世音之變也觀世音由聞而覺始於聞而能
無所聞始於無所聞而能無所不聞能無所聞雖無身
可也能無所不聞雖千萬億身可也而况於手與目乎
雖然非無身無以舉千萬億身之衆非千萬億身無以
[038-3b]
示無身之至故散而為千萬億身聚而為八萬四千毋
陀羅臂八萬四千清淨寳目其道一耳昔吾嘗觀於此
吾頭髮不可勝數而身毛孔亦不可勝數牽一髪而頭
為之動拔一毛而身為之變然則髮皆吾頭而毛孔皆
吾身也彼皆吾頭而不能為頭之用彼皆吾身而不能
具身之智則物有以亂之矣吾將使世人左手運斤而
右手執削目數飛鴈而耳節鳴皷首肯旁人而足識梯
級雖有智者有所不暇矣而况千手異執而千目各視
[038-4a]
乎及吾宴坐寂然心念凝黙湛然如大明鏡人鬼鳥獸
雜陳乎吾前色聲香味交遘乎吾體心雖不起而物無
不接接必有道即千手之出千目之運雖未可得見而
理則可具矣彼佛菩薩亦然雖一身不成二佛而一佛
能遍河沙諸國非有他也觸而不亂至而能應理有必
至而何獨疑於大悲乎成都西南大都㑹也佛事最勝
而大悲之像未覩其傑有法師敏行者能讀内外教博
通其義欲以如幻三昧為一方首乃以大旃檀作菩薩
[038-4b]
像端嚴妙麗具慈悲相手臂錯出開合捧執指彈摩拊
千態具備手各有目無妄舉者復作大閣以覆菩薩雄
偉壯峙工與像稱都人作禮因敬生悟予游於四方二
十餘年矣雖未得歸而想見其處敏行使其徒法震乞
文為道其所以然者且頌之曰


  吾觀世間人兩目兩手臂物至不能應狂惑失所措其
有欲應者顛倒作思慮思慮非真實無異無手目菩薩
千手目與一手目同物至心亦至曽不作思慮隨其所
[038-5a]
當應無不得其當引弓挾白羽劒盾諸械器經巻及香
華盂水青楊柳珊瑚大寳炬白拂朱藤杖所遇無不執
所執無有疑縁何得無疑以我心無故若猶有心者千
手當千心一人而千心内自相攫攘何暇能應千手無
一心千千得其處稽首大悲尊願度一切衆皆證無心
法皆具千手目


  聖興寺護淨門屋記    李大臨


  成都府城之東偏有寺曰聖興御史大夫王承俊之宅
[038-5b]
也大厯初杜鴻漸領東西川節度使改為永泰寺武宗
時例毁廢大中三年僧定蘭華陽人苦行精進能外形
骸蚊蚋嘬膚雖終夜不之却曰我報慈母恩也宣宗聞
之詔至長安得對稱㫖賜予優加遂丐西還復構此寺
塔殿堂廊無慮四百楹定蘭之功徳行業唐翰林學士
鄭處誨贊序甚詳此不盡紀府城地狹人繁物夥又寺
宇迫民簷寔為闤闠故三門之外中除隙地乃溲溺之
場耳溷濯委積曽無隔閡犬豕馬牛踐蹂習常監寺大
[038-6a]
師文爽有道行博通經論每開慈憫心惡其不清淨之
甚欲創屋翼張而蔽掩之庶幾寳坊香刹蚤莫焚修祈
福於四衆因建白府帥翰林侍讀書士王公素乃命簽
書節度判官吳師服度地按視利病昭然若師之説不
誣師自發私囊千六百緡造外舎十有八間於三門左
右序且以護淨市民占止月僦直萬錢師告予曰底處
無由産資給欀桶率皆摧圯今獲月租願以完葺充用
決不可為齋蔬之費來者主之不易其承則我之志行
[038-6b]
矣一有不如是神明殛之當墜無間獄永刼沈淪無有
出期可不慎哉可不慎哉予得而書之以深戒後之主


  中和勝相禪院記      蘇軾


  佛之道難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學之皆入山林
踐荆棘虵虺袒裸雪霜或刲割屠膾燔燒烹煑以肉飼
虎豹鳥烏蚊蚋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
後成其不能此者猶棄絶骨肉衣麻布食草木之實書
[038-7a]
日力作以給薪水糞除莫夜持膏火熏香事其師如生
務苦瘠其身自身口意莫不有禁其畧十其詳無數終
身念之寢食見之如是僅可以稱沙門比丘雖名為不
耕而食然其勞苦卑辱則過於農工遠矣計其利害非
僥倖小民之所樂今何其棄家毁服壊毛髮者之多也
意亦有所便歟寒耕暑耘官又召而役作之凡民之所
患苦者我皆免焉吾師之所謂戒者為愚夫未達者設
也若我何用是為剟其患專取其利不如是而已又愛
[038-7b]
其名治其荒唐之説攝衣升坐問荅自若謂之長老吾
嘗究其語矣大抵務為不可知設械以應敵匿形以備
敗窘則推墮滉漾中不可捕捉如是而已矣吾遊四方
見輒反覆折困之度其所從遁而逆閉其塗往往面頸
發赤然業已為是道勢不得以惡聲相反則笑曰是外
道魔人也吾之於僧慢侮不信如此今寳月大師惟簡
乃以其所居院之本末求吾文為記豈不謬哉然吾昔
者始遊成都見文雅大師惟度器宇落落可愛渾厚人
[038-8a]
也能言唐末五代事傳記所不載者因是與之遊甚熟
惟簡則其同門友也其為人精敏過人事佛齊衆謹嚴
如官府二僧皆吾之所愛而此院又有唐僖宗皇帝像
及其從官文武七十五人其奔走失國與其所以將亡
而不遂滅者既足以感㮣大息而畫又皆精妙冠世有
足稱者故强為記之始居此者京兆人廣寂大師希讓
傳六世至度與簡簡姓蘇氏眉山人吾逺宗子也今主
是院而度亡矣熙寧元年記


[038-8b]
  壽寧院記         侯溥


  儒之心迹佛之性相一也道不以心性為體故求道於
心性而不可得然所以冥於道者心性也迹相亦然道
不存乎迹相故求道於迹相而不可見然所以行於道
者迹相也宇之之謂廟層之累之之謂塔指廟與塔而
問人曰此道乎雖至庸俚其荅之也必謂之塔廟而不
謂之道試反之曰非道也則盍摧之彼其人必將鳴指
膜拜而不敢作推之之意推此則塔廟其佛之所以行
[038-9a]
道之迹相乎釋氏自永平迄今繇天子公卿士大夫或
信而愛或詆而斥或泥而佞或毁滅而欲其忘其為更
閲多矣蓋周唐之二武以君天下之重勢盡力而除之
勢宜不得復興方是之時桑門蒲塞涕目洟鼻相與齎
咨憤戚於隱伏之中居未幾而塔廟之嚴復興於天下
而厚費生民之力不翅膏油之沃炭雖暫灰死而卒之
逾熾於前也意者禍福縁報必有形驗而生民之震畏
忻慕淪浹肌體所不可得去邪佛以靜為樂故凡塔廟
[038-9b]
皆潔精謹嚴屏遠俗紛獨成都大聖慈寺據闤闠之腹
商列賈次茶爐藥榜逢占筳專倡優雜戱之類坌然其
中以遊觀之多而知一方之樂也以施予之多而知民
生之給也以興葺之多而知太平之久也此固壽寧院
荒蕪於著而盛於今歟何謂之盛院莫大乎繼承而僧
患夫寡今有文皇仁廟之灑翰章聖之文章以恩嵗祴
一人師徒綿綿日營日修是故書有完藏象有宏宇入
其門而柱石潔然及其中霤而草木脩然其為殊尤絶
[038-10a]
勝而得之天人者有石盈尺而塔之形影皜焉發乎蒼
穹之表此得之天也有孫知微之筆鬼神恐其暴形日
星恐其運行林木恐其發生濤浪恐其奔鳴瘠者為僧
僂者為道趍翔者為衣冠之士此得之人者也其為生
者有温江四夫之田始於張忠定公詠之所畀而成於
馬正惠公知節之所奏此其所為日盛也初淳化㓂竊
之後院為廢田吏民植碑乎其中以頌上徳於是内臣
王繼恩領招安而忠定作鎮乃議蒐擇名行僧使筦是
[038-10b]
碑而得僧希白遂奏求賜今院名白華陽人也姓羅氏
其教外通吾儒經善草𨽻有詩行於時安文惠王元傑
始封益見而器之貽之以詩奏授師名文鑒凡院之所
繇盛皆文鑒為之也獨完藏經成於其孫文蕰大師重
巽而藏經之堂繼成於重復之手巽復皆言行謹厚人
也復今為都僧正而求予記因書其本末云熙寧元年


  聖壽寺重裝靈感觀音記   前人


[038-11a]
  始天聖庚午先人嘗禱嗣於觀音既寢而夢焉慈顔法
相與世之繪塐者無以異葢談縁報感召者久之且示
後年所當有子之兆先人寤而喜遽呼工繪其事於繒
手筆以識已而壬申春僕以生如始夢之言既成人先
人嘗戒曰汝它日凡見觀音象唯謹無少忽有求汝為
觀音贊記亦唯謹無少忽溥恭服戒訓刻在心肺烏乎
先人没且二年小子未嘗吐一言以文觀音之靈徳而
荅先人之心惟是恐恐不敢放竊欲求觀音驗應之地
[038-11b]
以導發愚素而未之獲今年夏四月聖壽寺靈感觀音
院僧守賢袖謁以見僕自言陵州貴平李氏子幼隨師
為佛學寄大慈寺一室湫陋不足以登講學之徒治平
中嘗作世之所謂詩書啟事者以干府帥南陽趙公願
丐帡幪之所㑹兹院之所以住持者公以為畀院有觀
音塐像則唐奬三藏蚤歳行道乞靈之地久歴年所象
以坋晻肯此春始議完飾嚮佛之人相與施助今兹觀
音大士與奬公侍立之象熠然以新願求文記以詳其
[038-12a]
傳僕惟先人之戒其敢少避又况求之之勤哉謹紬其
事惟觀音圓通妙湛普護一切含識隨縁應見為一十
九身其權與修道固不可得言今靈感之象雖發於奬
而象之經始固亦不可得知葢寺建於晉而廢於後周
意者兹象其塐於宣帝大象之際乎按奬公頴川人俗
姓陳氏隋末出家唐武徳初入蜀至成都寓今院院有
觀音塐像師夙宵行道環遶䖍肅凡三年其地為之没
踝一日師行道有僧衣弊瘍穢癯焉而至師告曰以爾
[038-12b]
不蠲勿觸汚吾道場僧復之曰子不讀普門品乎應以
比丘身得度者云何師悟乃膜拜則皇然既已化為觀
自在菩薩之形矣因授師以般若心經且教之曰它日
逢苦戹誠心誦此吾必汝護言訖忽不見正觀初師往
西域求法至河沙無復輪蹄之行魑魅憧憧妖形怪儀
或後或先師誠心念觀音名不能却乃誦嚮所授經甫
云鉢囉誐攘而四顧潔然矣凡師得以達給園親戒賢
獲釋氏書六百五十七部以還震旦皆般若心經之力
[038-13a]
也初師環遶没踝之迹自唐歴五季二姓之僭嚴嚴具
存今求之無有也既甎之矣詢之耆老蓋往因㓂亂有
所圯毁主者從而堙之吁圯而存不猶愈於堙乎居其
居食其食滅其靈感之迹視今賢公厲力篤志以完飾
其象彼獨無愧於地下哉賢公門弟子三人曰勤曰遜
已祝髮曰遠者未焉皆能扶助其師方將修復堂廡㕑
室之頺缺甚者雖靈感之象而盛衰興廢亦且有定數
邪不然何前日之坋晻而今日之光明也賢公世儒家
[038-13b]
佛學外嘗以儒術為講説其得有此院而尊大其教者
亦業儒之功也熙寧三年記


  靈泉縣瑞應院祈雨記    前人


  府之邑曰靈泉而邑之聚曰洛帶者有佛廟其名瑞應
廟之所以名此以祥符中樞直任公中正奏之名之所
以得此以開皇中信相菩薩致之信相菩薩名也菩薩
隋蜀郡青城縣黒水溪褚氏女也其傳曰麻衣竹筓善
説法要㑹歳飢以龍頭小鼎為粥以飼人日飫千萬不
[038-14a]
竭不盈人始異之死之日用竺法火化異香彌山舎利
晶瑩㑹昌擯佛其塔亦圯大中中白丞相敏中節度劒
南始命法潤禪師訪其塔之舊石而刻其象自爾迄今
其驗益神凡時之旱暵必禱焉今年春二月雨膏弗時
甲者弗牙苞者弗葩民吁以嗟知府事大資政諫議南
陽公曰久矣吾聞褚菩薩之為靈也盍請禱焉乃命試
主將作簿樊靖款瑞應具香供以菩薩之象歸於府蓋
十有三日辛巳發自洛帶條風隨車自東而西距府十
[038-14b]
里密雨遽作通夕霈灑潤可一尺公前期戒屬吏齋謹
越翼日帥屬吏以笙歌皷逆於門外而設供於大慈佛
廟炬密煙乳蔬麫方丈且告之曰民旱久矣是以有今
日之請願留七日以祈甘澤是夕又大雨越三日乙酉
通夕大雨非特一尺之潤而已原隰鏬發今合以濡草
木焦秃今榮以&KR1395既七日復命靖奉之以歸於瑞應公
送之如始逆焉葢嘗思之道無所不在而佛無所不是
翠竹黄花同歸妙用故雖塔石之象亦足以為惠澤於
[038-15a]
一方夫誠者在我則應者在彼苟我之不誠而求彼之
應其亦難矣乎今夫石象之應豈菩薩惓惓於其間哉
南陽公之純誠所召耳溥目是靈感輒書其事使人知
菩薩之驗與公之誠為表裏不以不誠而專恃於乞靈
云熙寧七年五月日記


  壽量禪院十方住持記    前人


  永平初佛氏之書甫入於漢雖四十二章而性相二宗
參然已具其曰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
[038-15b]
證不歴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此佛之所以言性而
後世指而謂之禪者也蓋嘗推二宗之説以謂猶儒氏
之四科顔子請事非禮勿言得不長於言語乎用之則
行得不長於政事乎好學不二過得不長於文學乎聖
人獨以徳行目之何也從其大者焉爾禪之為禪妙湛
圓通而莫之閡此其本也今夫衫乹陁而名長老者視
肉不食得蒜不食昳午不食此其與戒律之士奚以異
哉其獨得名禪者是猶徳行之科足以兼三長乎始四
[038-16a]
十二章之文雖有性説而學者溺於淺近以教自纒不
知己之無垢乃外求清淨不知佛之在我乃從事土木
有大通人曰達摩為法隱痛聿來兹土始於一花而枝
傳葉布乃浹天下在王蜀時有若洪杲禪師至自青州
棲於東禪方是時二衆錯居蜀主仰師重徳以一宫奚
曰道真道粉為之侍使後有娼道玉聞師説法言下有
得遂祝髮事師玉府娼之尤者物論填然朋詈族噱蜀
主震怒命鞫之知師純固精確愈深器之師因以所棲
[038-16b]
畀貫休而卜宅於府郊之東南普通山距府十數里誅
茅夷林上下棟宇玉留於城市今俗所謂大胡坊青州
尼院則其居也蜀人號鵩鴒為連㸃七華陽隱士田逍
遥訪師於山而見之問師曰如何是連㸃七師曰屈指
數不及地上無蹤跡此景徳傳燈録之所遺者自本朝
太平興國六年有澄廣者由卭之大邑演法於此而昭
善者繼之自時厥後師徒代襲法亦罔克傳前此春院
僧仁鑒守堅者自列於府願延道行耆老闡揚宗風追
[038-17a]
復青州之前躅知府大資政南陽公是之命有司精擇
其人而以無為山長老惟迪充選迪平生布衣蔬食怡
怡如也法傳雲門啟道明切嘗荅問佛者曰日出東方
卯再乞指道師曰三日後看又僧問諸佛未出世時如
何師曰富嫌千口少出世後如何師曰貧恨一身多南
陽公嘗作賓主語師亦繼焉曰賓中賓日月無故新賓
中主杖長三尺五主中賓問荅是何人主中主正眼誰
敢覷其語大略如此其迹可異者凡三居名山而三紹
[038-17b]
真身始居馬溪則有水觀和尚次居無為則有寛恵和
尚今兹普通則有青州和尚皆結膝趺坐儀相莊重豈
人事之適然乎迪之來也成都之人激躍感勸皆曰南
陽公自青州鎮全蜀而青州之法紹興其縁㑹乎此又
尤異於迪之三紹乎真身也議者以為普通復青州之
高風而革其代襲自今日始不可以不記故為書之熙
寧七年記


  大中祥符禪院記     吳師孟


[038-18a]
  一真無相窮理則非空萬法有為要終則不實然而證
於無者孰能離相資於有者安得不為諸器世間一切
法爾勑賜大中祥符禪院者唐元和聖壽寺三十院之
一也然自係賜勑額不𨽻於寺焉孟昶為蜀檀越主樞
密使王處回字亞賢之所建也偽廣政九年丙午嵗實
晉少帝開運三年也亞賢捨私帑買毗盧百合法寳羅
漢七俱眡等五院合而為一其年七月二十四日僝工
締構之初鼎新大壯一椽一甓皆不即舊至十三年庚
[038-18b]
戌歳二月迄成土木之盛冠諸羅摩號曰崇真禪院佛
殿法堂僧堂客館齋㕔淨㕑乃至波演那舎應用什物
及諸犍稚罔不備具自開運以來名畫事相徧滿其間
輪奐蕭洒實大殊勝無慮四百楹有畸僧堂南北構二
堂二龕蓄秘典兩藏時有一老人自來應募頗矜其能
伐石為龍磐繞龕下活狀蜿蜒巧製精絶夜輒光怪觀
者駭異而老人不取傭直唯日食須魚及水中之物功
既畢而不知所詣人皆以為龍所化現自鑴其像云僧
[038-19a]
童之籌七十成都縣文學鄉負郭水田七頃華陽縣金
城坊賃院一所皆充常住歳入租斛月斂僦緡以備蒲
尼繕葺之費始亞賢之子曰秘書少監徳琦建白知府
侍郎吕公餘慶請靈龕山諗諲禪師住持諲傳小師懿
爽爽傳徳嚴為都監寺至道乙未順賊既殱徳嚴詣闕
陛見之日太宗嘉奬面賜紫衣號圓明大師仍許復歸
住持本院祥符元年嵗次戊申轉運使刑部員外郎施
公護奏賜今額嚴既圓寂院付小師仁璲以管内都僧
[038-19b]
正主之璲傳崇教教傳守則則傳守謙則謙皆八十餘
歳矣知府龍圖劉公庠以今都表白賜紫惟古淨行純
裕緇白信向特給符牒俾之住持先是崇教舊已磐石
欲俾師孟紀叙建院賜額之因久而未克今兹古師又
能追繼祖師之志復以識文及書丹見屬師孟自念昔
者先大父與圓明有方外之契嘗為親題院額於今手
澤存焉重媿二師之勤其敢以淺陋為解熙寧十九年


[038-20a]
  普通寺記        張商英


  普通寺在成都東郭之二十里寺之不寺久矣熙寧初
惟迪禪師自緜竹無為大衆請始來住持予為之記曰
昔如來以一大事因緣見於五濁惡世與其初學十地
之徒敷衍微密之教及其究竟成就則徧滿十方各從
五體同放寳光交加相羅猶如寳網葢道至於融則光
無不照義至於了則神無不通悲夫道不逺人人非離
道而羣生積障浩刼傳迷聚如法水之氷散若七中之
[038-20b]
馬自取狂惑摽為長久出没漂流胡可勝弔屠坦操刀
則牛羊觳觫由基調矢則㣪狖哀號滯魄戀於幽隂妖
魅憑於木石此不悔厭向何妙明迪師以六祖二宗之
真風誘接開示倒洞庭於九疑之野泛獨月於四溟之
水下根傳聞猶將超越何况神驥略施鞭策夫扣牀倚
仗合掌盤足曲折縱横皆師之機也必欲求之於應對
酬酢之間譬猶辯説之際斯所謂鹿還幽谷犬吠荒茅
者矣嗚呼言之於無所言聽之於無所聽則師之㫖其
[038-21a]
在兹乎


  嘉佑禪院記        馮京


  成都府嘉佑禪院古名毗盧本偽蜀近密王處回所捨
宅也兵火之餘有敝屋十數楹在頽墉荒榛間雖邇通
衢而門無車馬之迹嘉祐二年端明殿學士宋公守都
始命長老齊海開堂演法十方住持七年詔賜今額初
海師之來也召參學門人峩眉紹紀而議曰今吾與爾
俱被府命以興梵刹非大法堂不足以倡吾宗非香積
[038-21b]
食不足以具供施非鉅厦不足以安清衆於是募信者
建法堂僧堂香積㕑六年而後成治平二年海師移席
長松山府尹端明殿學士韓公命紀師嗣領其衆紀師
營繕日勤一日乃建寳殿以嚴尊像購經典以備誦持
闢三門以示趣向立丈室以延叩請有太廟齋郎游之
才為起藏殿以秘教乘新津張氏壽享施田七十畝以
助歳供都人王守慶入圃畦八畝以廣院基凡為屋百
五十楹居者得所安學者䝉所益始於都㑹號大道場
[038-22a]
遊方之徒歸者如市遠邇檀信靡然嚮風非紀師智力
安能至是哉西蜀士民繁多人心樂善然禪林之興殆
無二世使繼而主之者皆如師之勤則法㑹有不興乎
使釋氏子皆如師之心則祖道有不隆乎紀師以余鄉
守是邦屢嘗訪師廢興本末聞見最詳不憚數千里之
勞而以記文見託因直書以貽之云元豐三年記



[038-22b]









  成都文類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