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14 方洲集-明-張寧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方洲集巻十六
             明 張寜 撰
 序
  送錢廷珍憲使赴江西序
按察為風憲之司世稱其使曰廉憲同官相謂曰憲長
自副使以下皆得伸決滯枉而讞詳者必於長皆得擊
除奸梗而請覆者必於長皆得收舉貪墨甄録能否而
[016-1b]
考績書最者必於長長副之名分白矣按察豈專為獄
訟設哉夫法雖良久任則弊人雖愼居常則弛弊必委
靡弛必縱蕩按察所以防其弊弛使不至於委靡縱蕩
非天下之中正曷足以喻此是故民俗之隆汚兵戎之
輯亂户口之盛耗刑罰之平濫官聫之邪正皆係於風
憲然其樞機凖的則又總萃於使夫舉六屬之務列四
方之紀而以維持禁制之權委諸十有二人士之達可
行者復有大於是乎古人謂當是任必仁可恤孤明可
[016-2a]
振滯剛不畏强禦智足以照奸有是四者而居之以鎭
静行之以簡肅持之以正固端本一志以定羣下之囂
撓風聲氣色聞見自化者上也急先去甚畏縮不犯者
次也鉤擿刮劀損益相當者下也彼依違乾没之流烏
足較其有無也子同年錢君廷珍英爽練達器識過人
其毅然為公之心自御史時已然及副憲福建正使貴
州風範益著所謂仁明剛智皆可以無愧於古兹移任
江西不過出其素有譬諸輕車熟路無事驅逐自合軌
[016-2b]
度矣第念峻坂不廻急足難駐雖王良造父未有不量
地審勢而為之緩急周旋故有居行持定之說將有少
盡朋友之心耳焉有如廷珍而尚俟人言哉焉有如廷
珍不知名分所係哉焉有如廷珍而舉官任職不出於
其上哉鄉先生大卿夏公素厚廷珍因其行賦詩贈别
有倡斯和穆如清風言者非諛聽者知德而序之者敢
不敬承其美意而發明其未言者乎
  送梁克宣序
[016-3a]
浙藩少叅梁君克宣初以禮經第進士官吏科進左給
事中歴今職以予嘗僃員禮科相視如故舊時過語曰
鏞恒念六科以言為職而少臨事自至浙竊恐有負任
用為同官羞惴惴焉若不能勝予惟自古及今凡相君
百職之成敗得失未有不係於心之操縱操則戒懼戒
懼則思為恭恕為公廉為忠孝雖弗及終有所濟茍縱
也則無所顧忌無所顧忌則肆為邪佞為貪私為傲虐
其末將無所不至雖甚顯榮未有不淪於昏污者彼竒
[016-3b]
材異能關化應變而出固不可以常得若夫承平之世
制度已成取之以定法授之以常政人才大略相似其
於事也宜若建瓶水及考其成始終乃或大相遠絶豈
皆才之罪哉盡其心與不盡其心之故耳夫心小抑畏
自虞其不足此三代聖賢德業之機也而克宣效之予
因來有以見往之能盡言職即始有以必其終之能盡
官守雖服大僚稱偉績舉斯心而已矣嵗九月克宣當
奉表入慶壽節其長昌黎杜君益之七閩劉君廷信繪
[016-4a]
圖賦詩以贈其行畀寧為序惟昔賢臣之於君遇嵗節
則有規勸之詞因燕㑹則其道德之戒當夷愉和適之
際寓諷導危懼之情言者昜入聽者樂受然後能交孚
也克宣於浙勞心之久必有實見今之行與事㑹凡民
情休戚政事利病方域安危所當興除更定凡可以輔
清化而祈休命者幸一一陳之人將曰梁給事一任方
岳而發言舉事如此禁近之官信足以得才也克宣何
念哉
[016-4b]
  謝朱孟德醫效序
成化己亥春予送女適劉氏來杭僦居於朱仁孟德未
幾女病氣痛甚劇大方伯杜劉二公以予故遣醫與劉
氏素所用醫兼治問所飲食則喜熱所服御則惡寒皆
投以滋血理氣之劑一不效予因還女僦所便撫視居
二日夜疾勢彌留衝激上逆如刃剚火灼喘急厥冷無
復人色時漏下二鼓急扣孟德門起諸卧中自帷内引
切歎曰仁向欲䧏火議者恐傷於寒凉不用今迫矣法
[016-5a]
當大治其標可一服愈有不信仁請及之遂製方以酒
製黄連為君而佐以山梔大黄芩栢靈脂蒲黄諸劑湯
液始沸遽以涓勺飲之痛立止再進疾去其九三進起
息如常忘其病矣古稱醫有劫病功予平生多疾未嘗
見醫藥之神有如此者世常善李明之朱彦脩而病劉
守眞張子和為難法因孟德治疾始知醫緩急異宜在
所遇何如耳嗚呼病者喜熱惡寒醫者亦既親於問切
而治以温平之藥可謂得矣至其功効大相遠絶世之
[016-5b]
治人者於民利病不親體廸見乃欲取聽於傍側之口
而興除之未見其得理也或者曰醫茍可以論治則鳴
條牧野之役非仁義不能為其後先彼滋血養氣於是
病也亦宜
  沈安人壽六十序
古人論女婦之美不外聞於人是為女婦自處也茍有
重於鄉黨邦國君子雖表揚之使周天下後世無不可
者六經皆聖人筆所載閨門之懿有僃見言行始卒者
[016-6a]
獨詩春秋尤多聖人豈不欲簡於文不可得而止之也
平湖沈安人盛氏故廣州守公禮甫之命婦潮州守棨
之叔母嵗壬寅壽登六十九月十日値其始生之辰鄉
士大夫素與廣州叔姪厚者即景與事釐為十題各賦
詩以致祝頌既成什棨命弟樟率廣州二子榘楷詣予
屬為序寧自少辱居俊彦後飫聞沈盛二家事知安人
為女為婦為母之道無一不可書所謂有重於鄉黨邦
國者德本茂深君子固擬其多壽既壽矣使或貧病相
[016-6b]
沿凶荒迭至於壽也何享有享矣使或子孫不類門户
云衰於壽也何樂可樂矣使若為士者然行成於内而
名不彰德修於身而人見毁雖壽也誰與為壽今母
既富且康敬養備至中壽初度遇兹清平有年名顯於
封章德著於鄉頌大慶成於孝弟慈愛之餘天與人從
五福咸萃矣其為詩又皆典雅沈實德音洋洋雖播之
金石列諸風雅當亦無背於聖賢也寧也窮居簡出不
圖名門盛事近見於鄉邦親友之間惜不能表揚之使
[016-7a]
周天下後世於詩序也何有哉
  魏仲禮父母濳德巻後序
贈監察御史魏公與其室王氏行狀銘表挽詩共一册
凡若干篇予讀之終巻不覺愴然歎曰嗟夫凡天下古
今智巧可以詘羣力而不可以得一士之心威令可以
鬨衆耳而不可以調匹夫之口富貴利達可以眩一世
而不可以保身後是非之名公夫婦閩中韋布雖清德
約行未底下壽以殁屈指數十年間事去物移老而後
[016-7b]
死者亦復相繼無聞矣顧乃煇煌炫赫哀榮有加而海
内名達俊乂相與稱述如同堂一日語非甚盛徳以得
此於寂寞蕭疎之餘哉即有智巧威令富貴利達者能
得人之心慕口許而有是名乎哉或者謂公夫婦實係
於其子而仲禮所以克振榮貴者則有遺教所及是固
同然之論然以舜之德終不能善頑嚚之名以堯之德
終不能已傲虐之行雖父子相傳亦必㑹遇天常而後
能大有光也嗟夫
[016-8a]
  送歐一清序
世之為學職者率以能取辦場屋事為良師至其宅心
應務往往雜出人下回視故業猶工技之徒挾以取貲
焉者奈之何其能為良也古稱師道立則善人多道固
非文詞而已顧令長於文詞已非道之體要况又使不
能者居之何以哉夫師者弟子之模範也劣於模範而
欲優其所造就此世所以鮮士也邑掌教歐君一清自
鄉舉歴職善講觧理道能為古今文其末蓋已過人而
[016-8b]
其本諸身者則又簡昜和平公明坦蕩言可以考成行
可以達義師生之間了然不以師生一動其心而資全顧
掖庶幾古人恩義吾海鹽自正綂以後為教諭者詞文
之外惟閩人林尚仁與先生兩人可以稱有道尚仁視
先生深粹有餘而闓達不足其大端則相似不幸早卒
人至今思之見先生自可少慰而今又以補任遄去大
抵物非分定雖得必失何此邑士子之分薄也先生向
去内江士詣闕請留因得再任豈海鹽士習浮薄於師
[016-9a]
去住都不省㑹邪或先生德教未久而感之者尚淺邪
何竟無内江之舉也海寧衛侯李君輩特重先生詣予
求言贈别人嘗病文武異致難合先生得於所難則其
易者可見所不果留者必其事勢有不可者耳是固無
渉於師生之間也惜哉
  沈稽勲先生詩序
風雅義湮漢魏日遠近世為詩者沿襲於風土好尚又
各因其氣質學問以相高下而所見無全詩矣然與其
[016-9b]
留連模倣矯而為工又不若出於性情自然者可以考
見是非得失不失先王聲教之意古人謂禮失求野眞
有謂矣拙庵沈先生温厚恭實出於天成清澹寡欲脫
盡世繫平生行不背言達不變志老不改度卓為鄉黨
儀矩而其稽古通經之學又足以潤身及人不待論列
而後見合内外藴發之精宜其詩之過人也知先生者
得見其詩如見古鐘鼎未暇款别而珍重之心固將先
定矣彼因襲模倣者烏足以類先生哉夏大卿所序引
[016-10a]
有德必有言以為言可謂知言矣予復何言邪敬書所
見於末簡
  具慶堂詩序
禄必有所由至名必有所由得無其所而幸致非君子
所許可也况五福之尤重者乎傳言仁者壽有大德者
壽世常以栁蹠為罔壽馮道為蠢壽然則壽之所以為
壽將不專於延年久視茍得其所而可徵信雖聞者亦
喜况其子孫耶歴千百人而不可一得况夫婦偕老耶
[016-10b]
必若是斯可以言具慶也廣東鄭君崇信父母俱高年
無恙崇信仕不得歸者數年常思念不置士大夫知崇
信者賦具慶詩以慰美之予未識君父母誦其詩可以
見其人易所謂視履考祥其旋元吉大有慶也君父母
之謂矣崇信佐郡有聲時陟華要所以資全其親者非
一書所謂孝養厥父母慶崇信之謂矣今而後益愼厥
成益安厥守父子之天全慈孝之風洽使今日之具慶
遂為鄭氏百世之餘慶而此詩當為觀風者采矣
[016-11a]
  梅南序
詩話謂大庾嶺上之梅南枝已落北枝方開寒暖之候
異也今大江之北植梅漸寡迤邐而無惟江南叢生衍
發彌滿林薄及炎凉變節枝葉先零然則梅之畏寒向
暖宜於南地固其本性此聖人所以稱松栢而不及梅
竹也獨其禀賦有時一陽初復生意即形蓋得氣最先
首出羣卉故其舒發適在陰寒凋落之際人因謂其耐
嵗寒而愛重之是所謂樂其遇而忘其恒者也於乎豈
[016-11b]
惟梅哉然是物特異可愛自多非但香色標格而已凡
花多叢蕚梅獨五出凡實多晚甘梅味終不變凡草木
皆逢春競秀葉而後花梅獨花實畢見而葉漸生以是
愛者為清士植者為勝地吟冩者為佳製范石湖譜得
其名品楊萬里序得其出處唐宋上下陰何杜宋蘇黄
諸君子得其風采氣韻而林君復又特翹楚一世梅之
逢時至此極矣卒未有得其性本者豈天下古今眩華
昧實所謂樂遇忘恒者罔常如此哉嘉興胡元暉素好
[016-12a]
梅以梅自號而系之以南元暉其知梅之性者耶或曰
元暉家多植梅有圃在所居之北故號梅南是亦或然
也姑為之序他日當載酒深之
  三忠二節挽詩序
余嘗患今世多挽詩大率為人子孫表揚祖父之文具
空言相高上下一致與之者非衷言受之者無德譽見
之者不以為重輕黄鳥尸郷之哀聲至是一大變矣及
讀崔都閫挽詞然後知作者固亦自有用情之地都閫
[016-12b]
初以寧波衛指揮總海寧衛所事風度凝峻氣象安詳
有凛然不可犯之節及移禦金華叛寇奮不顧身與二
弟俱力戰以死當時母老子幼婦寡皆去死不遠門户
顚危崔氏不絶如綫卒之寡不失節幼不害成老不失
養忠臣孝子慈母貞婦兄弟死喪之愛天下古今大善
極美總萃於一門天所以扶持善類而公家忠義精誠
亦將有藴結感㑹於骨肉之間者風雅之士耳聞目激
咨嗟悼歎而形諸篇什心無惑志口無擇言與者受者
[016-13a]
皆可無愧聞見者亦足以為勸豈直非世之挽詩類哉
雖古之遺聲在所後矣謝枋得謂幽不足動天地感鬼
神明不足扶人倫厚風化為無詩是編庶幾其有之矣
  呉文肅公竹洲文集序
聖賢之文原於性情藴蓄為道德著見為功業初無意
於言也然不教不行不書不傳不辯不明不能不托諸
言以詔天下後世於今可見者六經四書之文是已若
反其本則皆聖賢備於身之事也是故聖人之文達乎
[016-13b]
天賢者之文達乎聖儒者之文擬乎賢詞人之文歴乎
儒而出入乎古今下此則旁異曲末支離不根非吾所
謂文也秦漢以來聖人之文不復作賢儒之文不多見
世之名能文詞者醇疵正變得失相沿莫之反本者亦
久且甚矣至宋濂洛關閩諸大儒出遡流窮源塞岐闢
路於六經孔孟之文心通力體炳焉同歸自古聖賢斯
文統系至是蓋一理也新安呉益恭與其兄益章生當
其㑹親經啓益論薦於南軒晦庵東萊之門所學以忠
[016-14a]
君孝親修已治人為實務隆師取友敏力勵志為先功
一再用於州縣兆足大行不幸阨於時檢迫於親養不
克大究其功業抱負所藴蓄時發為文章明古今之變
達天人之情察治亂之原切切於義利是非内外大小
之辯貫穿經史根極理致卓乎文質彬彬明體適用之
才也孟子謂能言距楊墨者為聖人之徒而其所以承
三聖者亦復有在使公奏議書啓盡見諸用則綱紀四
方扶正抑邪之功當不在時百執事之下如此而猶謂
[016-14b]
公非聖人之徒謂其文章不足以承濂洛關閩之餘緒
非知人也公殁世其子載孫鉉嘗類聚所作為竹洲文
集亦既刻梓矣曾孫資深録以上進始有文肅之諡今
十世孫若凰命其子孟賢附以南軒諸名公贈言序贊
表文諡議重刋於家塾請寧為序嗟夫自宋至今世代
寥遠雖重大不拔之業無不相尋於代謝淪散况儒素
之家區區楮墨收藏乃能復始不墜若此固宜有神物
䕶持而其餘留於子孫者亦甚厚也
[016-15a]
  鴒原别意詩序
閩士魏仲舉自漳抵浙省其兄仲禮僉憲未幾告歸將
復來命於伯兄仲文甫縉紳大夫作鴒原别意詩贈之
比興互僃情文相宣所以勸相其友愛慰緩其離違者
藹然溢於簡册韓昌黎嘗言王公貴人志滿氣得不暇
為文章何浙之多賢才合儒臣鎮將皆若是之能於詩
也即有能而用之非宜不根理致則亦尋常送行語耳
能為賢人君子形容德懿有禆風教如斯作者亦鮮矣
[016-15b]
予聞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鴒原詩人豈直志得氣滿
者之不足比吾於是又足以見僉憲兄弟之能獲於朋
友也昔晉叔向垂聲邁烈顯白當世其兄銅鞮伯華匿
德藏光退居保和人鮮知者孔子稱其多聞内植名遂
用彰蓋以叔向為之弟也僉憲才廉沈敏有叔向之風
仲文兄弟敦本厚倫恪愼士節有伯華之介諸公厚善
僉憲而推及其同氣有古聖人之遺意况詩之於人樂
聞而昜入鴒原之什遂行則閩浙之間自是當無䦧墻
[016-16a]
之俗矣
  杏花詩序
郜文暉以醫業入官治疾屢登上工未嘗責報人謂可
比董奉而利澤滋多賦杏雨詩美之予惟植物可愛者
衆矣桃妖豔而少質梅清眞而少文兼美二物而彬彬
可人者惟杏近之花晨戒期靈雨適至感年芳之易及
善品卉之逢時歌元稹共醉之詞賞介甫喚客之句恨
不煙蓑雨笠追攜故人與共入酒家村一紓懷抱此是
[016-16b]
江南山林中一畨佳致未必匡廬有之也文暉讀儒書
善唐人詩平生風流俊雅隱然裴莊之佳賔曲江之故
侣巻中作者意亦多及于此不獨其醫業可以稱美茍
徒以醫業見稱則杏林橘井凡為醫者皆得承訛襲妄
豈所以謂文暉哉
  呉參政挽詩序
浙江右參政呉公既卒將歸葬於漳仁和庠生姚淵之
一嘗問學於公以士大夫挽詩致予序淵之詞意良切
[016-17a]
雖子弟於父兄有不如是者嗟夫中世以來為仕者取
辦於名位之間視官所如逆旅而民之於其長上遂相
視亦如過客雖世宦久任一經遷代彼此逈然相忘不
復置念者多矣况死生之際乎必若此詩然後知上下
疏數之微殆難槩以事勢求也夫愛之不遂則反而哀
傷思之不見則形為歌詠言發於志文稱乎情吾於淵
之驗之信此詩非蒿里薤露之常聲也公自叅議及叅
政於浙先後幾十年及人者必溥天下詞達之士常少
[016-17b]
而不能者常多使及公惠者皆能達之於詞則將有不
勝載者矣嗟夫德義之感可以動天下故巻中作者不
特浙人始之於浙人見公與浙人用能相孚以延譽於
遠焉耳
  賀鍾母沈氏九十壽序
鄉士鍾景辰母沈氏年九十聰明安雅言動如常時時
猶自紡績補綴不欲煩諸孫婦今年十月十二日其始
生旦也鄉丈者長汀文學仲德昌輩相率徵予言致賀
[016-18a]
予聞母始年十八適鍾氏獨子二十有九夫喪妊娠方
四月及生景辰家事益落攻苦食糲撫其孤至今日首
尾六十年來憂危困迫蓋有烈丈夫所不能支者方其
未艾時豈無尊屬顧慮之圖豈無美少覬覦之瀆豈無
脅以威利動以飢寒危以嬰孺不測之說者使母立志
不堅少或攜貳去景辰猶浮漚落蘖耳鍾氏百世之祀
能復存乎然則今日賀母實所以賀景辰也或者妄謂
母有家可仰有子可冀其節易全彼唐之世主宋之名
[016-18b]
臣未必皆空無人者慈闈失守幾至移祚易姓至今遺
士大夫之深慨而謂母之有仰冀以成節非與德者也
予意母之心不能必其子之必成能必其心之必死耳
以必死之心而盡未死之責此母所以撫景辰而下報
其夫者也曷嘗先有計算哉自古有大德者福必全有
大功者報必厚今日子婦孫曾聫輝競秀此天之福母
也至矣報之出於人者顧不在景辰耶西山之日光景
有期雖食必酒肉衣必紈綺居則扇枕温衾疾則割股
[016-19a]
嘗糞死有厚塟祭有豐牢是皆平居母子之當然未足
為此母報必也竭其心志苦其筋骨罄其所有因父老
丈者以告於鄉大夫達之藩臬請於朝廷舉盛典旌母
門閭以彰生死骨肉之苦節雖使事有不成亦足自盡
少可暴白於家國况萬無不成哉景辰行矣予當濡筆
展紙别有述作踵是為大賀也
  送洪知縣赴京序
古之所謂循吏大約不事威刑以道率民而已求如後
[016-19b]
世之竒謀異政無有也美材溢賦無有也格鳥獸孚草
木無有也優柔徐静不可挽之使前郤之使後軒輊之
使見其低昻有好大喜功者臨之將不謂之遲濶吾弗
信也閩鄉進士洪君彦愽為吾德清尹今六年矣其行
已也不近名不倚法不務財用其使民也無非命無弊
舉無作好作惡其臨事也未嘗疾言遽色未嘗慢令致
期未嘗迫下以悅其上及所成就隠然以彰退焉以至
易易然日計之不足月計之有餘而民之向義樂生者
[016-20a]
忽不自覺與彦愽相視如家人父子矣使少擴大而永
終之謂非古之稱循良者歟夫居今之世事古之事得
無遲濶之議亦寡矣而在上者稱其良在下者安其治
此又見當道多賢吾邑易化而彦博可謂得所遇矣得
所遇則彦博此行其將有升諸公朝者乎
  臨别贈言序
贈金不如贈言此古人之語意也然必有所遇合而後
見焉是故君子愼於德其出言也不輕恭於己其聞善
[016-20b]
也不忽以愼德之士而遇恭己之人以不忽之心而聽
不輕之語所言必切乎身所聞必求諸道非徒與而汎
受之以資一朝夕之費者其為物不亦良重哉若夫賢
否不相當言聽不相入雖君父宿昔之教所不為伯魯
子康者亦罕矣况尋常尊爼之談而能不相違耶成化
乙未冬杭士丁文禮北遊京師京師縉紳皆引納與之
厚善明年告還予友陳宗堯内翰倡為贈言自定襄伯
郭公學士錢公侍御姚公綬魏孔淵而下屬和者十有
[016-21a]
三人皆一時名達士嘗側想其音響而不可常得者文
禮歸今五年持誦甚習雖珙璧自以為不足侔也將所
謂遇合而相入者乎京師都㑹之地豪傑顧不止此使
文禮能少留不即歸當盡挹道德之華淹潤其志體光
賁其猷為所聞所得將尤有重於此者矣而不能也惜
哉余自念今世多文章凡人行居喜愠稍渉世故輒為
形容翰墨流布幾徧蓬蓽其間隔世無徵亦復為之哀
挽嗟悼如喪其親戚言者未訖聽者已忘彼此相視為
[016-21b]
縁飾之具文氣為之一變矣寥寥人境乃有好義樂文
如文禮者能不與之言哉吾於是庶幾古道之猶存也
序以答之
  橘泉序
漢蘇耽仙去白其母曰明年此郡有疾疫可取庭前井
水一杯橘葉一枝以治明年桂陽郡果大疫母依其言
日救百餘人其事怪誕不經不見於史傳後世毉者率
慕樂之以其用力簡而濟人多也海昌郜生汝濟青年
[016-22a]
美質好學有恒駸駸乎工巧之域因庠友錢廷美求為
橘泉序余聞天之六氣因地而篤故饑勞之處必有大
疫雖隣州切地不相通也古人治疫有處一方而盡愈
一境者近世疫病交加亦有飲冷就涼而自愈者橘葉
味苦經寒日深井泉瀦蓄隂冽豈耽實有所見審察致
疫之原而預立一防歟不然其事何獨見於一年一郡
而此後遂不復聞耽之遺母可稱孝何不併其母僊去
而所遺僅若此耶饑者得食即飽寒者得衣即温勞者
[016-22b]
得息即安雖無疾者使服麻桂即汗服薑附即燥服硝
黄即瀉况有疾者服食得宜何事多材也後之為醫者
誠能察橘葉井泉之足以治疫而使病者於當服之藥
一如葉泉之易取而衆資之則所濟也必愽何必徧試
諸方而曲求神怪也余凡遇醫以耽事自號者常以此
說正之因汝濟故人子復為之言
  懷鞠詩序
嘉興倪宗禮名其堂為懷鞠思父母也予憶成童時與
[016-23a]
宗禮同學琴於天台李先生陽春曾過其家及見其尊
人今即世久宗禮亦老矣而方惓惓以懷其父母言及
而戚如在禫禮即終見始不既能孝已乎宜詩人之詠
歎深切也雖然古人謂守身為事親之本潁封人孝矣
而以爭車致斃子路善事親矣而以戰鬬殊死君子不
能無惜此曾子所以臨終而啓手足也宗禮家富為賦
稅長富則多事長人者當下人今而後益底慎其身誠
敬不怠以示其子孫以達於宗族隣里以顯其所生大
[016-23b]
孝終身之慕庶其在此此册或可以比南陔白華矣章
句云乎哉
  終慕堂詩序
聖賢於人倫無不全盡而死事之致獨詳於父子具足
以見事親為孝世蓋未有昜忘其親而能誠於他人亦
未有知隆於死而不謹於其生者慎終追遠孔門七十
子之徒皆尊行焉曾閔而下稱盡思者惟仲由一人耳
然猶未得與舜之慕親並稱大孝豈致死固重於養生
[016-24a]
因事興感尤不如所性不易者乎聖賢之道大矣宜若
不止於孝顧其先務亟道之者皆出乎聖賢士居今而
能學為聖賢之事則世之好德者其能已於名言耶此
僉憲潘君終慕詩所由作也予聞君夙念禄養弗逮於
父母悲傷思慕如不自容年踰五十每臨政及事輒愴
焉惕厲不敢一渉跡於貽憂辱先之地其守身殆過於
子路而少艾妻子利禄庶幾能終身不移其所慕者讀
其詩可以見其人不待他求也昔呉文正公稱趙儕思
[016-24b]
親詩哀而不傷比之古作此巻出於衆論同然關切彛
典非尋常居室題詠可擬也使作者皆無所茍於言雖
古作奚讓哉
  西湖送别詩序
原朴呉先生初以昜經魁四川鄉舉㑹試領教職數典
文衡更歴九載考陟優等例得補郡先生懇以目疾辭
擢淮安府教授展轉千里走視兄原明憲副來浙憲使
閻公樂之偕副僉諸公繪圖賦詩贈别西湖之滸以序
[016-25a]
見及寧念古道既遠時習漸移專藝而遺行德幸位而
曠職業役疏遠而緩親近仕士之間求如原朴兄弟僃
物厚倫敬事後禄者無幾舉任不相推讓去留不相慰
勉休戚不相關渉同官之際求如浙憲諸公友愛交通
施及同氣者無幾汎應之談不試之譽華采熀燿而體
質不存世之稱贈文章一切相若求如圖中所作切理
自衷情文相得者無幾斯三者道可率人禮可世講言
可垂聲雖虞周人才詩書紀述充之亦庶幾矣可以尋
[016-25b]
常觀哉高車載道良馬就馭寧也何人敢求為御請以
鄙言清塵辟路為諸公呵道禁禦而已
  煙波一葦詩序
客有誦陳大夫天益煙波一葦詩於予者贊之曰其詩
詞達指遠情暢事僃體製雅淳格律嚴整𢋫倡既具篇
什孔博玩讀之頃使人耳目傾注意思留連如臨汎兩
浙三江秦淮湖澤嚴灘禹穴龍湫鴈蕩之水如登泊天
目秦駐虎阜北固采石天姥赤城敬亭之山如艤坐月
[016-26a]
波垂虹有美多景越王凌敲亭臺樓閣而與在所古諸
賢接席偶語飄飄乎若廻光倒景馮虚御風幾不知時
地古今之非是詩之竒悟妙發聞者已復如此况天益
公身歴趣適者哉子盍為序之予曰客可謂善談詩而
未造天益之藴者凡天下山水皆可樂而險易不同舟
車皆能適而振静不同車以軌合舟以俗異而廣狹不
同車不可以得水舟可以兼得於山是故登十里之山
不如行百里之水盈十車之載不如薄一舟之裝明識
[016-26b]
君子雖好尚不已而身之所向未嘗不審夷險察難易
量損益可否以為行止用能恒其所樂退讓之心猶懼
弗至於是務實見虗處大言小道遠履近此天益所以
寄散於煙波名舟為一葦所如不越乎呉粤千里之内
顧其游泛登覽遇景即事輒慷慨遲囘初若了無宦情
樂與山翁澤叟𢋫酬放浪於汀鷗渚鷺之間此其遠於
形迹托寓一時者如此若夫平生志念所在雖作者亦
未悉客亦豈嘗知之乎客默然久憮然作曰非所及也
[016-27a]
因具録之為序
  北溪漁隠詩序
處士呉廷珪疏通曠達器識不凡遭時承平門户無警
常韜輝藏華折節下士時乘一舟游汎於北溪之上綸
竿蓑笠與溪翁澤叟物色無異而其胸次之所韜藏者
固自耿耿不雜於物好事者以廷珪材可致用而静約
如此相與稱為北溪漁隱形諸聲詩以闡揚之聫累篇
什久而成册今廷珪就木其子天祐輯録羣言求予作
[016-27b]
序予素交廷珪見其為人處義達務不肯低回乾没遺
落世事其材誠可致用非放逸長往之流水邊林下特
其偶耳諸善嗚者顧其一暫之邇羣然美其名稱髙其
風致吾因有以見世之士君子求進顯者常多樂退晦
者常少也
  王運副挽詩序
五服之哀不可以同情一已之好不可以感衆非至親
而同哀無私好而同切於感茍非德義何以及此王困
[016-28a]
庵閩人也自進士為兩浙運副常選也官未一考而卒
於旅途利澤未下洽也吾友王瑞之特甚悲悼形諸篇
章倡而和者孫大叅景章于京兆景瞻諸公皆非比偏
易與人而同一哀感不識困菴何以得此情於吾浙也
因展冊至末簡得瑞之求序書云困庵優才允行㢠出
世表未第時常走千里歸其師喪既仕清謹絶類上書
求改鄉校官以便禄養又嘗上疏言時政未報平生經
學淹通瑞之子軒亦及門者德義若人焉使其位與才
[016-28b]
稱時命相淑充大其素所蓄積無往不濟矣造物竟沮
折之使老母弱妻無嗣可托飄揺旅櫬凄然南還是果
困菴之所當得也耶此瑞之諸公所為同興感流涕如
悲至戚不能已於聲言其志念深矣豈一人之私懷哉
是為之序
  送劉都憲詩序
禹治水詳於疏導秦漢以下一於隄遏故禹功施三代
後世塞決靡常迄不能復始論者謂當時地制荒遠聖
[016-29a]
人以天下動非後之人才職任所能仰企然遺風故址
如所謂奏庶鮮食懋遷化居三過四乘胼胝九載其仁
惠憂勤猶或有可勉而循致者聞昔疏下之地防其盛
溢本有空餘其後亦有穿引便利之作今因所為役猶
或有可訪而兼舉者五行汨陳則庶工錯廢自刋濬至
今火之生土木之培土羣物之委敝歸土凡幾千百年
土益盛則水失常東南嵗澇猶甚於西北其初播洩入
海之路皆淤窒狹隘或尚可以推歩而開闢者天下之
[016-29b]
事未有能盡已愛人而不能獲上孚下一勞九逸損少
益多早見預備寧于時雍先生有望焉時雍以文德治
行渉歴中外三十年始任方伯浙人如獲父母如仰星
鳯其所存施明謙敏惠慎介𢎞愽卓乎任重致遠一世
之良材也惜來未浹朞有詔簡任御史大夫往治水京
兆尹于公景瞻素善厚時雍倡諸作者述民意賦詩贈
别屬寧為序寧亦與公聲聞宿昔情念交承以是發於
心聲者餞送不如留戀之切慶賀不如感頌之深為浙
[016-30a]
人惜不如為所往得人之喜此詩所以周於情而序所
以兼備於事也文詞云乎哉
  退修詩集序
退修詩集長興呉先生所著述張淵子静所選定先生
子珫業刻梓以傳奉求余序呉為呉興吕山舊族富貴
克顯自好者將志氣盈溢不暇讀書為文章即為亦不
至此編文采風韻實與山林韋布相照暎略無紈綺儀
衛之氣其意見當有髙致所作凡渉於父子兄弟朋友
[016-30b]
故舊皆紆徐婉曲情不能已其藴積當有實得至於仕
途往返雖在勞勤靡及之時不忘謙卻引退之念其感
遇似有不得其平者惟意見髙故所言多清逸脫灑不
蹈於迂滯藴積實故所言多温厚惻怛不流於靡麗感
遇或不平則發於詞語者自不能無咨嗟畏惜而亦不
至於放蕩悲傷皆可述也集中諸體略僃五言律尤近
唐初藁十二帙子静裁為七巻珫文通行古優出時倫
是舉也雖未識先生者讀之亦可以逆知其志而為之
[016-31a]
興思起羨予亦其人也此豈富貴充顯之所必得哉盛
而有傳美而能彰然則珫之紀述又當有不止於文字
者矣
  送姚世祥通判饒州序
通判監治一郡之政而專職於糧舍博從約其關繫必
有甚重焉者予姻友姚君世祥居是官於饒必能深識
本末無事予言惟天下經國大費出田賦者十九而饒
之等數輕於呉越徒欲徵斂饋發計羡取盈此治民之
[016-31b]
末世祥可談笑辯若夫賦本之渉於農者而今侵併僣
易漁獵薙翦殆且百端即有與知者皆務末遺本不復
禁導民缺於衣食艱於耕稼不幸輸納違程輒從而鉗
楚追促之以重病乎民斯呉越通患饒設鮮爾世祥亦
宜警惻夫仁政必自經界王業始于農功此得其理則
烝黎可富禮義可興風俗可移六事可具莫重甚者然
則廉明君子亦恐未昜坐致古人謂學於古訓乃有獲
又謂惟厥正人既富方榖世祥通經知逺斆學不倦舉
[016-32a]
進士弗偶而選授兹職又素族大業裕不加於官廉明
其學行之一節而於今為救時之大端聞有賢守在郡
必能相體信以善其職第念鏡塵水沬或害全明李下
𤓰田誤損廉譽世祥尚惟謹始成終他日陟峻有期大
廉足以潔俗至明足以鑒世其功蓋自饒始
 
 
 
[016-32b]
 
 
 
 
 
 
 
 方洲集巻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