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37 高氏春秋集註-宋-高閌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集註卷三
            宋 高問 撰
  隱公三
八年春宋公衞侯遇于垂
 二君曷爲遇于垂曰殤公固嘗從州吁之請伐鄭以
 圖馮矣州吁既誅宣公既立而馮不可不終圖也而
 未知宣公之從否也是時齊侯將平宋衞于鄭故宋
[003-1b]
 公請衞侯先見因遇于垂以謀鄭十年宋人衞人入
 鄭蓋垂之謀也君子以是過宣公夫州吁則援殤公
 矣宣公苟辭殤公以睦鄭不亦近乎且謀人之國不
 以禮見而陽若相遇非國君之道春秋因其實而書
 之而襃貶寓焉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
 六年公怒宋使之失辭鄭人由是來輸平然口輸之
 而實不至魯之憾猶未解今以宋公衞侯遇于垂鄭
[003-2a]
 度其勢不可禦于是歸其所輸之祊以求援于魯也
 然鄭與吾境素不相接何乃越他國而歸之邑乎蓋
 鄭以厲宣之親世爲周之卿士常從天子巡狩賜以
 朝宿之邑在泰山之側其地近于魯是時鄭伯因王
 奪其政而忿之遂棄君臣之義忘親親之恩以天子
 不復巡狩而祊爲無用且欲急得魯之援故使宛來
 歸焉先儒以爲易許田非也按桓二年有鄭伯以璧
 假許田之文則是隱公之世未嘗易矣且我入祊而
[003-2b]
 不以許田入鄭鄭豈已乎周班後鄭猶且致郎之戰
 况于易地而不與哉自入祊之後繼好尋盟史不絶
 書入郜入防悉歸于我終隱之世無釁可觀則先儒
 之妄不辨自明而聖人特書來歸之意斷可識矣夫
 朝宿之邑先祖受之于先王而鄭伯輒以私情歸于
 人而謂天子不復巡狩此無君之心背叛當誅也而
 宛為鄭臣不能以義正其君而親以其國之土地歸
 于他人則鄭之在位者無君子可知矣觀國風遵大
[003-3a]
 路風雨羔裘之詩是鄭無人也
庚寅我入祊
 此見公貪土地而不顧義也入者義不可而強入之
 是以謹而日之也春秋外歸田邑如齊人來歸鄆讙
 龜陰田未嘗言入以其本我之邑歸則有之矣此特
 書入者以其非我之有不當入也夫鄭以非義歸我
 以祊而我能以義拒之則免矣奈何見利忘義遽遣
 吏治之據有其地孟子所謂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
[003-3b]
 不得受燕于子噲鄭之歸魯之入其罪均也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蔡宣公立三十五年其子封人嗣是為桓侯
辛亥宿男卒
 元年蓋嘗及宋盟于宿矣至是宿男卒而不以名赴
 是無禮也人而無禮何以立國莊十年宋遽遷宿宿
 自是不復見矣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衞侯盟于瓦屋
[003-4a]
 此宋公主盟謀鄭魯也諸侯自相盟王法所不容况
 瓦屋乃周地而三國敢盟于此故詳日以謹之夫宋
 連諸國以伐鄭雖魯與謀今魯不加兵而得土地之
 利是鄭不懼宋而反畏魯也宋公疾魯之得祊又怒
 鄭之不賂已故㑹齊衞之君以為此盟使無援魯鄭
 雖然齊先已與鄭通好矣又已與魯通好矣其情可
 見而宋衞與之盟可謂不察矣宜此盟之不信也鄭
 因叔段興兵而蔓延至此者以魯為艾之盟是以起
[003-4b]
 此相傾相奪之事也
八月𦵏蔡宣公
 諸侯五月而𦵏今不及期是簡也且因魯往㑹而著
 其臣子私諡之罪
九月辛夘公及莒人盟于浮來
 公見三國之謀已故結此盟以求援焉夫莒雖小國
 其力猶能及他人觀其入向伐杞蓋可見矣然小國
 微者非敢盟公公自屈已出境而與之盟耳故稱公
[003-5a]
 及又謹而日之凡公與外大夫盟内斥言公外大夫
 稱人惡在公也此盟與成二年蜀之盟是已内不言
 公外書大夫之名氏者惡在外也莊二十二年防之
 盟與文二年及晉處父盟是也

 春秋書螟者三隱二莊一書螽者十桓一餘皆僖公
 之後蓋螟食苗心螽無所不食故其爲災也螟輕而
 螽重春秋之初災之輕者亦書之及其久也輕者不
[003-5b]
 勝書書其重者耳不然豈隱莊之後二百年間魯無
 螟耶
冬十有二月無駭卒
 此公子展之孫未命故名之夷伯展禽其後也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前年天王使凡伯來聘而戎輒伐之以歸諸侯皆坐
 視莫有救王臣之難者天王不問復使南季來聘又
 不見答失道甚矣
[003-6a]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
 建寅之月而大雨震電八日之間復大雨雪大雨震
 電者大雨而又震電也大雨雪者甚言乎其雪也雨
 自上下者凡稱大者皆非常之辭夫天反時爲災人
 反德爲亂隱公以讓國爲名而乃從事于爭此反德
 也利將反而爲害親將反而爲賊天之見戒深矣而
 弗儆弗戒以及于難
挾卒
[003-6b]
 古者四十而仕五十而爵爲大夫苟未五十雖有賢
 德猶服士服行士禮春秋之始此禮猶存故多不書
 氏僖公之後此禮又廢故大夫鮮不氏者
夏城郎
 魯自受祊之後將爲鄭伐宋又恐他國有議其後者
 故城郎以備之
秋七月
 一時無事書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003-7a]
冬公㑹齊侯于防
 此㑹乃齊侯背瓦屋之盟反與公連謀爲鄭伐宋也
 又見隱公得利則合失利則離知齊鄭之好終不可
 奪今鄭既歸祊而吾之憾釋矣遂反㑹齊與之併力
 以伐宋也又見齊之彊大諸侯爭與之盟以爲齊之
 力可以為他國之助齊之兵可以伐人之國故宋公
 既與之謀鄭而魯鄭反與之謀宋也故以齊主㑹防
 宋地明年魯遂取之或作邴與周官八柄作枋同義
[003-7b]
十年春王二月公㑹齊侯鄭伯于中丘
 此三國相㑹爲師期也七年城中丘蓋爲此㑹耳然
 則公之處心積慮將以伐宋也
夏翬帥師㑹齊人鄭人伐宋
 此見公之于宋始相和好終爲仇讐惟知貪利不復
 顧義也自公元年及宋人盟于宿四年又遇于清是
 其和好非一日矣今一旦變爲仇讐反以兵加之者
 豈徒然哉始爲宋謀鄭既得鄭利今爲鄭謀宋又欲
[003-8a]
 得宋利也於是使翬先以師㑹二國伐之齊侯鄭伯
 皆貶稱人者齊渝瓦屋之盟鄭乃造兵之首是以春
 秋深惡之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于菅
 翬已帥師㑹二國伐宋矣此又書公者所以著公盡
 渝宋盟也棄好黨惡吞奪其利實公所為故不言戰
 而書敗蓋公無憾于宋而以公之勝爲幸也凡魯勝
 曰敗某師敗則書戰而已
[003-8b]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郜本小國在春秋前已爲宋併其土地取其寳器而
 遷其君矣猶書曰郜存之也公以祊故先以翬㑹伐
 已而自將傾衆悉力以敗宋師又浹旬之間取其二
 邑但曰公敗宋師于菅取郜取防亦足以見其惡矣
 而書法如此者甚之也魯受人不義之惠遂興兵以
 伐同盟無罪之國虐用其民久留于外卒取二邑以
 報私惠是以春秋甚之也若謂鄭之歸祊實以許田
[003-9a]
 易而得之亦豈至是哉
秋宋人衞人入鄭宋人蔡人衞人伐戴鄭伯伐取之
 此宋又連衞以報鄭鄭幸菅之敗而不備故師還未
 及郊而宋衞已乘其虛而入之矣春秋雖無義戰未
 有奇譎輕疾如宋衞之入鄭者也鄭勞力外務而不
 知守其國則二國之入宜矣宋殤公方喪邑敗師而
 連兵不已殤公之民于是乎不堪命矣宋旣連兵入
 鄭又乗勝以召蔡人伐戴戴鄭所與之微國也而三
[003-9b]
 國伐之所以報鄭也鄭師猶在郊因又伺三國之便
 伐而取之盡得三師之輜重焉相傾相奪一至于此
 春秋人三國而不奪鄭爵惡三國之遷怒也且前曰
 宋衞入鄭今曰鄭伯伐取之是宋衞雖能入鄭不能
 爲鄭之弱也不能爲鄭之弱此殤公所以終不得馮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郕
 戴鄭所與也三國伐之非理甚矣郕衞所與也而齊
 鄭入之是效尤也長此安窮故謹以日而又人之
[003-10a]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
 二國見魯之方彊故相率朝之朝者諸侯見天子之
 名今滕薛之于魯同爲天子諸侯同受天子土地是
 同列也而乃同朝于魯是尊卑上下無辨也左氏有
 周之宗盟異姓爲後之説亦非禮也成三年晉侯使
 荀庚來聘衞侯使孫良夫來聘而魯尚不敢同日與
 之盟豈有同列來朝而班見者乎班見者朝天子之
 禮也異姓爲後正謂朝天子時耳然在周之盛時則
[003-10b]
 可當春秋之時則不可也春秋諸侯未嘗朝天子乃
 相率朝魯豈以桓王微弱凡伯見伐為不足恃而隱
 公敗宋取郜取防為可畏耶隱公名欲讓桓方且自
 恃其彊晏然坐受同姓諸侯之旅朝而無謙避之意
 死不亦宜乎
夏公會鄭伯于時來
 謀伐許也公既得宋地又㑹鄭而謀許是貪欲無厭
 也時來鄭地
[003-11a]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及者内爲主非内爲主則必先書㑹伐而後書入矣
 公二年之中與齊鄭連兵既伐宋又入許其罪大矣
 以左氏所書奉許叔之事攷之則鄭非有意乎取許
 也以鄭伯許田之事觀之則知公實貪利其地而擅
 有之也蓋鄭雖怨許而力不能報故推魯為主而假
 齊為助魯既為鄭敗宋師取二邑今又為鄭入許蓋
 由歸祊之故也
[003-11b]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翬譖公于桓公而請弑之故但書薨而已然則桓當
 討乎曰在他國則衞州吁是也惜乎魯無石碏之臣
 使獲免耳夫諸侯無二嫡元妃卒則次妃攝行内事
 惠公越禮再娶而生桓公故仲子不得爲夫人桓公
 不得稱嫡子凡立庶子皆以長此隱公之立爲得正
 也非攝也先儒謂仲子以手文之故實配惠公遂為
 之説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嗚呼瀆亂王法莫此爲
[003-12a]
 甚後世遂援爲故事如漢哀帝尊定陶傅太后丁姬
 為帝太后是也誤天下後世者其此言也夫雖然隱
 公以長自處請命于天子正位君魯以奉周公之祀
 其誰曰不然不知出此輒探先君之邪志匿情以欺
 人謂為桓而立竊揖讓之名冀桓公之信已故邀天
 王而歸仲子之賵考仲子之宫而獻六羽上以欺天
 子下以欺大夫桓公因信其爲已立也冀其歸政于
 已而公偃然欲終其身以待他日遂致簒弑之禍蓋
[003-12b]
 由隱公不知大義故至此耳夫以不知大義而其獘
 至于殺身然則有國者固不可不學春秋也
 
 
 
 
 
 春秋集註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