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33 郭氏傳家易說-宋-郭雍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郭氏傳家易説卷六
            宋 郭雍 撰
  下經豐孚旅小巽/中 過 兑濟渙未節/既 濟
離下/震上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豐者盛大之名盛大所以亨極天下之盛大惟王能
 至之葢王者有道之主也然物極太盛者憂必將至
[006-1b]
 惟用中道自持則可无憂故欲勿憂則宜如日之方
 中也日過中則昃豐過盛則憂一道也聖人欲持滿
 以中故言宜日中然噬嗑與豐皆明動之卦噬嗑先
 動而求明得明而後可亨也豐已明而後動則不期
 而自亨矣故噬嗑亨繼以利用獄利于求明故也豐
 无不亨故特曰王假之而已亦猶乾之不言所利也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
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虚與時消息
[006-2a]
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非動則不能致豐不明以動又无自而豐惟明以動
 是以豐也豐之為道尚也大也非盡王之道者不至
 之也日未中則不及既中則過皆偏照也惟日中无
 偏照故王者宜法是道以照天下是以聖人貴夫持
 之而不失也日中而後有昃月盈而後有食昃食皆
 有憂矣葢以其道失中故也此再明勿憂宜日中之
 義也豈特日月而已乎雖天地盈虚尚與時為進退
[006-2b]
 如春為陽中秋為隂中過是皆隂陽之極矣况在人
 與鬼神者乎孔子作彖畧及豐大而言中為詳者大
 其時也中其道也詳其道所以垂戒亦見豐之時非
 易處者矣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噬嗑動以求明故雖為雷電而未極其至豐先明而
 後動則動无不善是以極其至也故曰雷電皆至葢
 明之至而動亦至也折獄斷弊也致刑麗于刑也方
[006-3a]
 動而有明有不明故明罰勑法以申戒之求于明也
 既明而後動則无疑矣是以斷弊而致之刑也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象曰雖旬无咎過旬
災也
 有為之世所莫先者明動而已豐者有為之時也明
 與動相配之道也初之遇四以明遇動故言配主非
 遇配主則不能有為矣輔嗣曰旬均也配主雖均而
 可與有為故雖均亦无咎而往則有尚是宜往配以
[006-3b]
 有為也過旬災者才力既均則當相資以有成一欲
 偏勝則為災矣是以初以四為配主四以初為夷主
 迭自為賔而莫適為主斯无過旬之災矣王氏以旬
 為均者以初九九四均陽爻也非正應也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象曰有
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六二為離明之中而有豐蔀之闇者以隂居隂才位
 不足上非正應所以有從闇之象也蔀者覆障而致
[006-4a]
 闇之謂也居明而豐于闇自致之也故至于日中見
 斗葢豐于闇則闇必至焉天下之理明則无疑闇則
 疑六二用明投闇往得疑疾乃其宜也然天下之无
 信者生于不中不正既中且正斯為有孚矣任其中
 正有孚而發則動无不吉捨中正有孚之徳而從居
 隂從闇之義則惑矣是其所以疑也信以發志者由
 固有之明信發中正之志則吉也六二有中正離明
 之徳足以致吉有居隂從闇之義足以蔽明是以聖
[006-4b]
 人之辭兩及之然有為則在人耳故人守徳不妄動
 則吉舍徳而妄動則疑理之必然也有孚發若内也
 主在己之徳言也豐其蔀外也主在外之事言也是
 以君子不明則不動終无豐蔀見斗之患唯智者能
 之然日中无見斗之理是之謂疑疾猶睽之載鬼一
 車也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无咎象曰豐其沛不
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006-5a]
 王氏謂沛為幡幔之屬然凡偏蔽之象皆謂之沛非
 必幡幔之𩔖也沬昧也𨼆昧不明之象也自蔽其明
 至于𨼆昧不明之地則傷其明矣人之有為也目有
 所見而後手足可為今自傷其明至于幽昧无所見
 焉是不能有為也故有折其右肱之象无咎者猶雖
 凶无咎之義葢言折其右肱疑于凶而无咎也案自/无咎
 者以下原本脱去二十/字今據大易粹言校補且豐居盛大之際最為大有
 為之時非天下之至明不足以盡其道今自損其明
[006-5b]
 如豐沛見沬則其才不可以有為也自知其才不可
 以有為而彊為之則其為過甚矣知其才不可以有
 為而不為亦可謂自知之明矣是所以折其右肱无
 咎也象言不可大事者既失其明不可有為故也必
 言折者葢絶其有為之資示終不可用也九三過中
 而從隂故有是象右肱偏體也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象曰豐其蔀位不
當也日中見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006-6a]
 二之豐蔀見斗以重隂而非正應也而有孚發若吉
 者中正也四之豐蔀見斗非中正也而遇其夷主吉
 者應初之求而有遇也反復參考之則二爻之義實
 相𩔖故其辭同而皆終之以吉有為之時明動必相
 濟然後有成故初謂四為配主四謂初為夷主夷等
 也等亦匹配之義迭稱主者均為陽剛特明動相湏
 不能專任以有為莫適賔主惟足于明者知求動以
 為主居于動者知求明以為主故也象言位不當者
[006-6b]
 非中正也遇其夷主則行斯吉矣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觀豐之世以无所豐為大不知此而徒欲務豐于外
 是蔽于豐者也蔽于豐故惟見斗見沬而已非處豐
 之道也猶為之君者居豐盛之世上欲豐于朝廷下
 欲豐于民物或欲豐其貨財或欲豐其土地城邑宫
 室車徒之類是不知豐之世盛大无以加又求豐之
 是无厭也故必有一偏之蔽然後從而損其明則向
[006-7a]
 之欲豐今反損矣聖人貴夫持盈守成而不以豐大
 為務故書有滿招損之戒而易著豐蔀豐沛之失且
 卦辭言王假之又言勿憂宜日中則知能行道者乃
 能極其至而持之以中道者又所以无憂也是以六
 爻之中稱豐者皆无善道而六五不言豐獨為可尚
 也來章章之也所以章豐之盛大也豐在彼者也豐
 之來我能章之而已茍豐之來我亦豐之是二三見
 斗見沬之不明也章之之道何如持之守之保而弗
[006-7b]
 失使豐之道久亨于世无加損焉是為章之之道也
 此五所以獨能至之也不知出此而有一偏之蔽則
 所豐者小道而損豐之大所豐者末務而忘豐之本
 是日中而求昃月盈而求食非聖人章豐之道也來
 章如是則其慶其譽何時而已耶是為六五之吉也
 不然茍務豐而不知善終之道聖人无取焉故豐其
 屋蔀其家固非有期于闚其户閴其无人而其為應
 必至是而後已可不戒哉
[006-8a]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闃其无人三嵗不覿凶象
曰豐其屋天際翔也闚其户闃其无人自藏也
 屋之覆障非特蔀沛而已而豐其屋蔀其家又為自
 厚于一身一家之事者也于豐之道豈不小哉然天
 下之理有謙盈之異效雖欲自厚其如天地鬼神何
 故豐屋蔀家者固非有期于窺其户闃其无人而其
 為應必至是而後已也久而无所見其凶甚矣見斗
 見沬猶有見焉上六既極故不覿而凶也天際翔者
[006-8b]
 天際之髙不可極也髙不可極猶欲至而翔焉是不
 知豐大之无以加遂窮无厭之欲者也故為豐其屋
 之𧰼自藏者其无人也非由人致之實自致之耳序
 卦曰窮大者必失其居其是之謂歟班固言許史三
 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將窮貴極富見其位矣未見
 其人也豈闃其无人之謂乎
艮下/離上
旅小亨旅貞吉
[006-9a]
 旅者失其所居也序卦曰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
 以旅是以豐之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閴其无
 人而旅之象已形焉旅雖失其所居而未困故亦有
 可小亨之𧰼然自亨之道論之則旅得其小者耳自
 貞吉論之亦不能大全獨得旅之貞吉也故在亨得
 其小者在旅得其貞吉是以言小亨又曰旅貞吉也
 由是觀之則小亨未必不大于貞吉而旅之貞吉未
 必不小于小亨也諸卦亦有是義因旅可明之耳
[006-9b]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
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旅自否來以六五為成卦之主六五柔得中也自否
 三而為旅之六五是柔得中乎外也上承上九順乎
 剛也艮止也離明也止而麗乎明則止不失其所者
 也是皆所以小亨而貞吉也旅之時義所以為大者
 居尊得中順剛麗明安得不為大義乎故大有之所
 以為大火在天上而已旅之所以為大義亦以山上
[006-10a]
 有火故也以火在天上而為元亨則山上有火又宜
 為小亨矣觀此則知君人之道其以明為大也如此
 是以詩人于闇亂之世則思古明王葢下民之至情
 也
𧰼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易於火在天上明出地上山上有火雖𧰼有大小不
 同其為至明則一也君子法之是以明慎用刑而不
 留獄也獄者天下之至難明者也以舜之聖猶至于
[006-10b]
 再三訓戒有曰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有曰惟明克
 允有曰明于五刑由是觀之則明慎用刑宜聖人之
 致意也留獄則為不明矣聖人深懼其不明故又申
 言之旅之明義見于卦象而不見于卦辭故孔子于
 𧰼明之此葢義之大者也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𧰼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旅雖有失其所居之義而卦𧰼之中至明存焉故君
 子之處旅也必思其至明而法以行事然後足以得
[006-11a]
 旅之大義此𧰼所以言明慎用刑之意不知出此反
 致意于瑣瑣細末之務則闇于大義是其所以為取
 災之道歟夫窮志畢力于瑣瑣之務者終不能大有
 為于天下也初六隂柔之才自居於卑故无髙逺之
 見如此孟子曰養其大體為大人養其小體為小人
 旅之大義與其瑣瑣皆在人自養之而已可不審哉
六二旅即次懐其資得童僕貞𧰼曰得童僕貞終无尤

[006-11b]
 伊川曰次舍旅所安也貨財旅所資也童僕旅所賴
 也雍曰旅幾于困者也不得其安則困不得其資則
 困不得其助則困今安即其次懐其資又得童僕之
 助則處旅之善者矣是所以不能困也童僕以助上
 為正得其貞則得其助矣終何尤哉六二柔順中正
 故其善處如此語之以大義則未也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𧰼曰旅焚其次亦以傷
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006-12a]
 旅以致明為大而柔順中正亦足小亨九三剛而不
 中俱失亨大之義故不能安旅失助而危也旅焚其
 次則失其所安斯亦可傷矣然二以旅自處故得童
 僕貞王以剛暴之才不以旅自居反欲自脱于旅而
 以旅道居童僕宜其失衆心而喪也童僕以助為貞
 既喪則失助是以貞為厲矣夫旅豈與人之道哉君
 子修已安人自卑自厚而已故終无以旅與下之事
 焚亦言其剛暴也旅有火之性也
[006-12b]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象曰旅于處未得位
也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九四居上體之下无髙亢不屈之義葢亦安于旅者
 方之即次亦庻幾焉雖得資用徒能自修異夫童僕
 之助者是以其心未快也君子之快何如使是君為
 堯舜之君是民為堯舜之民是也不然則雖得資斧
 適足以獨善其身而已何所快哉故九四之我心不
 快孟子所謂窮也所謂不得志者也且爻辭言于處
[006-13a]
 而象言未得位亦以見六二即次為得位而于處未
 得位者窮處而未得志者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
 六五君位又為成卦之主且自否三升而為文明之
 君豈非射雉一矢亡之象乎君子藏噐于身待時而
 後動故一矢而亡之發无不中也終以譽命者終譽
 以致天命也譽在人者也命在天者也天聽自我民
 聽也上逮者其道登聞于天也葢言人君修徳于身
[006-13b]
 終致文明之盛下得百姓之心而上受天命也猶文
 王受命作周之詩而言令聞不已葢未有不得于人
 而能受命者也六五射雉有由艱危以致治之象兹
 豈非人君在旅之義乎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象曰以
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旅不可窮也而上九窮之是以失其所安之甚如鳥
 之焚巢將无依焉旅之道易入而難出未嘗不先笑
[006-14a]
 而後號咷也其于得失之際則得之甚艱失之甚易
 牛大而難失之物亦易喪之三者究其終皆无獲吉
 之理是以凶也象言其義焚者窮旅于上必焚之義
 也喪牛于易方自失不暇終无譽命之得故莫之有
 聞也
巽下/巽上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伊川曰巽與兊皆剛中正巽兊義亦相𩔖而兊則亨
[006-14b]
 巽乃小亨者兊陽之為也巽隂之為也兊柔在外用
 柔也巽柔在内性柔也巽之亨所以小也雍曰巽入
 也故能亨然柔弱自居其小宜矣能入故利有攸往
 居柔小亨故利見大人聖人懼小其志而欲養其大
 體也是亦沈潛剛克之意與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
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上下皆巽是為重巽上以巽入而化下下以巽順而
[006-15a]
 從上是以命行无違也剛巽乎中正而志行者上以
 巽入而化下是剛以巽而无太過也柔皆順乎剛者
 下以巽順而從上是柔以巽而无不及也上下之巽
 如此故亨而利也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君子之徳風也有風之徳而下无不從然後具重巽
 之義故象言隨風巽則知重巽隨風之義皆繫乎上
 下而言也君子有是徳下民如是而從其于申命行
[006-15b]
 事也何有易于巽主教命猶詩之言風也故觀則省
 方觀民設教姤則施命誥四方蠱則振民育徳皆主
 巽而言也由是觀之則巽之命可順之命也命或不
 可順而欲以剛強之亦難矣哉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
志治也
 卦以居柔而不能大初六又以柔而不能決是以有
 進退之象武人三軍之勇者不膚撓不目逃其志決
[006-16a]
 於進者也初六疑于申命行事之際則敗且至矣宜
 以武人之貞自治其志可也治已以武人之貞斯无
 進退之疑矣孔子語冉求以聞斯行之是也然道雖
 不一于進而此利在行事是亦行權之義
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象曰紛若之吉得
中也
 二有剛中之徳巽无不行矣而猶過于恭巽有牀下
 不安之象者此其所以謂之巽也是道也雖神明可
[006-16b]
 交而受福况人乎然過于巽在聖人之道疑若有咎
 矣而當巽之時九二以剛徳能行巽之道是其所以
 无咎也故象言紛若之吉得中也然惟九二剛中故
 有巽在牀下之美不然殆且過矣
九三頻巽吝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過于剛而不中是以或巽或失所謂既不能令又不
 受命者也非吝而何其志終不能以有行是以窮也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006-17a]
 六四近君志決于進无初六之疑既无羣疑則悔亡
 矣是以有田獲三品之功也六四至柔不當有田獲
 之功而此以順乎剛故得之由是觀之則剛以巽而
 无太過柔以巽而无不及則巽之為道豈柔弱畏懦
 之義哉是其可與有行也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吉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剛以巽而後貞吉柔以巽而後有功貞吉則无太過
[006-17b]
 有功則无不及是以四五皆得巽道而悔亡也九五
 居尊中正為巽之主固守是道吉无不利猶曰无初
 有終者巽之為象以柔而用剛也惟以柔故有初六
 進退之疑惟用剛故有九五正中之吉是為无初有
 終也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者九五人君之位也出
 命人君之所先也慎乃出令君人之道也故必先後
 三日而申命之夫上有巽入之道下有巽順之義風
 行草偃莫易于斯時猶且先後三日而申命之者慎
[006-18a]
 之至也慎之至者令出惟行弗惟反故也命令之出
 有必可行之善而无不可行復反之失是以吉也上
 曰貞吉九五之吉也下曰吉葢命令以是為吉也庚
 即命令也先庚謂未出令之前已申命後庚謂出令
 之後三日而後行事也伊川曰甲者事之始也庚者
 變更之始也
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凶象曰巽在牀下上窮也
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006-18b]
 九二有為之臣也以巽用剛者也上九巽之極者也
 巽極不知變而欲同九二之道則其過也甚矣過則
 失故喪其資斧貞凶也巽之道剛柔用之皆獲其利
 今喪其所資之利能无凶乎故巽在牀下无用于上
 窮之時喪其資斧殊乖悔亡之利彼以悔亡而吉則
 此以喪失正乎凶矣觀此則知謂之資斧者其行權
 之義乎是不可失者也
兌下/兌上
[006-19a]
兌亨利貞
 兌之為説非有意于説人亦非有意于求説天下
 説之道在上者不違是道以臨人在下者得其志而
 自説耳使有心于其間非兌也兌之所以亨者此也
 何謂説之道即王道是也然使有心于其間則為常
 人私欲之情非天下之公說是以利貞惟貞則无私
 矣故兌因貞而利也
彖曰兌説也剛中而柔外説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
[006-19b]
乎人説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其死説之大
民勸矣哉
 兌之為象剛居中而柔在外剛居中則无私柔在外
 則足以説物无私則貞足以説物則亨此兌之所以
 亨利貞也順乎天而應乎人者兌説有道得其道則
 能順天而應人以盡天下之大公失其道則不能順
 乎天而溺于私心是亦不能應人之望也昔湯之征
 也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
[006-20a]
 此得兌説之道者也武王自西自東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此亦得兌説之道者也所謂順乎天而應乎人
 者若湯武是已孟子論以徳服人者中心悦而誠服
 也中心悦而誠服兌之道也是能應乎人者也能應
 乎人則順天矣其應人也非寒而衣之飢而食之又
 非有矜憐撫恤之言使之聞之也聖人惟知道耳故
 聖人知道而不知説天下知説而不知道道行有必
 致之説初非有期于民者也説以先民民志其勞説
[006-20b]
 以犯難民忘其死非聖人固如是以説人也在道論
 之則非民情之説聖人有所不敢為必説在事為之
 先則民可忘勞説在患難之先則民可忘死民或未
 説而欲覬其忘勞忘死雖聖人不能也是以聖人平
 居無事之日使民飽食煖衣養生送死无憾所謂説
 以先之也故文王事紂非不能説民也武王卒伐功
 非能説民也順天應人之道聖人不得私焉昧者充
 私情故勞而日拙聖人明公道故逸而日休天下可
[006-21a]
 以無事處之矣説道之大有至于此是以視民之自
 勸皆可見説之大也孟子嘗謂齊宣王曰取之而燕
 民悦則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則勿取若孟子者所
 謂知説之先民者歟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麗者附著相連之意亦見上下之説誠意交而連結
 也説之大有見于順天應人而其微有見于朋友講
 習蓋順天應人之説與朋友講習之説大小不同其
[006-21b]
 情一也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逺方
 來不亦樂乎此朋友講習所以為説也況天下大説
 又有在于朋友講習之間乎
初九和兌吉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初九固非知道者之事而知兌説在和其去道不逺
 矣是以得兌之吉也夫知和為説不和為非説則上
 不諂媚以從人而下無私情示人之失是則用和為
 貴何所疑乎疑者上不知説之在道次不知説之在
[006-22a]
 和既惑于説與不説之際是以其行不能无疑也吉
 亦无自而至矣
九二孚兌吉悔亡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九二有剛中之徳蓋賢者之能自治者也故知説之
 在我不在于天下不求説于天下而孚兌之道自信
 其志彼天下之説有不期而自至者矣是以吉而悔
 亡也使有心求説于天下而不知信其在我者則徇
 外忘内物我兩失之剛中之賢固如是乎有賢如此
[006-22b]
 未有事是君為容説者也昔成湯克寛克仁彰信兆
 民蓋信在我而信之者在人雖君臣之道不同其與
 九二孚兌信志之理一也
六三未兌凶象曰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來兌求説也説自有道其可求乎失道求説是以凶
 也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當兌之時處上下之際不妄從説而擬議不遑寧是
[006-23a]
 知所擇者也為臣如此賢矣哉故終有介疾之喜也
 介然自守外患不能入故能全兌説之喜喜非獨一
 身而已終亦有及物之慶也昔伊尹五就湯五就桀
 湯三使往聘之然後幡然而改所謂商兌未寧者如
 此至于享天心革夏正所謂有喜有慶也且隂者陽
 所説也捨所説而比五故為商兌之義然兌之象剛
 中柔外其象上行九四捨三而此五上行也至扵九
 五比上失在小人蓋亦上行之象雖其性均本乎象
[006-23b]
 而得失之異則係乎爻伊川曰兩間謂之介介分限
 也故人之守節者謂之介
九五孚于剥有厲象曰孚于剥位正當也
 當兌之時居九五中正之位宜其天下心悦誠服而
 此有厲何哉蓋兌之象上行不知擇賢而比之反上
 親容悦小人之徒是以危也夫既得其位又得其時
 不能孚兌之道而上比小人故孔子惜其得位而失
 道則曰孚于剥位正當也剥者小人之事安足與語
[006-24a]
 説之大乎古之人君或以小人之術自任雖茍一時
 之譽終不能究大人之造者孚于剥之謂也孟子曰
 舍其梧檟養其樲棘則為賤場師焉惜乎九五之未
 進此道也
上六引兌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
 説有引之而説者從人也隂柔不足以有為引之則
 從人而説蓋上六不當有事之象无毁无譽特不能
 光大而已于道固无得而亦未至于失已故吉凶悔
[006-24b]
 吝无得而言焉
坎下/巽上
渙亨王假有廟利渉大川利貞
 渙者離散之義天下離散為渙而散天下之難亦為
 渙居渙得散而亨散天下之難亦亨也王道至而有
 廟則難散矣萃與渙其義相𩔖難渙則萃萃則渙難
 故當萃聚難渙之時宜莫先于有廟以致孝享也利
 渉大川木行水上之象也利貞者渙難以是為徳之
[006-25a]
 先也經曰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王者有
 廟孝享必至于嚴父配天而後其道盡故象又言享
 于帝立廟所以終王假有廟之義也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
王乃在中也利渉大川乗木有功也
 渙之成卦自否來故剛自四來而為二柔自二升而
 為四剛來得中而不窮柔自内升位乎外而上同此
 言成卦之義也王乃在中者以王居渙難之中故難
[006-25b]
 散而後假有廟也大川難也乗木濟難之方也濟難
 有功則難散矣此渙之所以亨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水難也風行水上則无不散矣此渙難之象也享于
 帝立廟者天地祖考王祭之大也難渙之時莫急于
 此也能此則治天下可運諸掌不能此則亂將復矣
 是以先王不敢後也
初六用拯馬壯吉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006-26a]
 初六難之始也方難之始而能竭其至健之才以拯
 之則難无不濟矣是其所以吉也天下之事辨之于
 早則順而易舉故象曰初六之吉順也卦以初二四
 五皆為渙難者初能比二四能比五故也三與上私
 于其應能免其身幸矣明夷用拯馬壯吉曰順以則
 也此言順也是知馬以健順為義故坤之象有取于
 馬也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象曰渙奔其机得願也
[006-26b]
 九二之剛自外來而得中得去危就安之義故有奔
 其机之象焉剛不得中則不可有為而其道窮道窮
 則其志失矣惟得中就安故彖所以言不窮而象言
 得願此悔之所以亡也言奔與悔亡皆去危之義
六三渙其躬无悔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渙難之時六三知應于上而不知有所擇而比之以
 行渙難之志是其志之小者也故其為道止及其身
 而已終无濟時之義然不失正應終亦不為悔也志
[006-27a]
 在外者志應上九也
六四渙其羣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象曰渙其羣元吉
光大也
 六四之柔自下而升故有上同之義夫以柔道上行
 而輔君為臣之至美故君臣相濟能渙天下之難也
 羣者天下罹于難者也能渙天下之難則其道大矣
 非止于其躬而已故无吉難雖渙散猶若有丘焉勿
 謂難之小而弗戒也有丘則匪夷矣有丘匪夷之思
[006-27b]
 其可一日忘乎此雖已濟難不敢忘難之意也是亦
 其亡苞桑之義昔禹平水土成湯伐夏救民皆渙其
 羣者也成王懲而毖後患所謂匪夷之思也元吉光
 大之義于夏商可見然易之卦變屢見于彖至渙尤
 明見于二爻之辭不然則九二剛中自无奔机之象
 而六四至柔豈能具渙羣之吉乎惟究成卦之變則
 二爻之辭可得也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006-28a]
 令出惟行弗惟反則號令之出其猶渙汗乎一出不
 反之義也是以王者重慎之四五君臣合徳以渙天
 下之難其號大矣故渙之大號則王居之渙羣之功
 則六四主之王居渙號則正位以令天下得君道也
 故无咎六四主渙羣之功則宣力四方盡臣職也吉
 孰大焉故元吉此君臣之義不同也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象曰渙其血逺害也
 難不能散則傷之者至矣上九知見傷之憂故渙其
[006-28b]
 血去逖出而後无咎也逖逺也違難必逺乃可免害
 此與渙其躬者无以異蓋止于一身之謀非天下之
 大計也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二爻之應亦其志同
 耳然渙之六爻皆无凶悔者以皆知濟難及保身之
 道也茍不能有道以濟天下之難又不能明哲以自
 保其身是皆凶悔之徒歟此蓋不必六爻有象而後
 知之故易之辭觀吉可以知凶由凶可以見吉斯得
 知微知彰之義矣
[006-29a]
兌下/坎上
節亨苦節不可貞
 天下之理有過則有節不及无節也過而不知節則
 傷害隨之節无傷害是以亨也節之過與无節同非
 亨之道故苦節不可貞如是則節无他道焉中而已
 然節獨以過為主中由過與不及言也此其所以異
 者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説
[006-29b]
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
度不傷財不害民
 節之成卦自泰三五而來剛柔分而上下剛上而得
 中故為節且賁之與節皆自泰來其義相𩔖賁則柔
 來而文剛剛上而文柔節則柔來而節剛剛上而節
 柔夫泰為天地純剛柔之卦賁以剛柔純質而无文
 故文之節以剛柔過盛而无節故節之𧰼言剛柔分
 而剛得中則知節之名卦以剛柔皆過盛為義也是
[006-30a]
 以泰之象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而節則終其義者
 也然天下之理中則可久不及與過皆非可久之道
 苦節過中是以其道易窮而不能久也説以行險非
 苦節也中道也九五居尊位有能節之勢而行甘節
 之道道與位當故言當位以節居中得正其道乃通
 此節亨之義也人知過盛之可節而不知天地非節
 亦不能有成是非獨人事而已故聖人因明天地節
 而四時成為君者必法之以制度故不傷財不害民
[006-30b]
 也天地節者剛之節柔柔之節剛也剛節柔猶冬之
 有春柔節剛猶夏之有秋不然則大冬大夏而已安
 能成四時乎泰之六五以剛節之而成坎少陽也春
 之象也泰之九三以柔節之而成兊少隂也秋之𧰼
 也天地之節于此可見故易之卦變于節為尤詳然
 易卦雖以人事為主亦未有不本于天地而來者葢
 上下二體三才亦皆具天地之𧰼聖人明人道本于
 天地故彖之所言或取變或取二體三才其稱天地
[006-31a]
 亦非一道也革節是已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徳行
 澤无水困則為不足澤上有水則為有餘不足則為
 困有餘則當節理之常也在人之節則制數度所以
 節于外議徳行所以節于内也為國為家至于一身
 其内外制節皆一也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𧰼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六爻惟初為有應而曰不出户庭无咎者所以節之
[006-31b]
 也不知有節則出入无時而失慎宻之道且通則行
 塞則止當出則出初不係于有應无應也應者助其
 外而已而在我之節其可廢乎故𧰼以不出户庭為
 知通塞而繫辭又明慎宻不出之義聖人之㫖深矣
 節之議徳行于此可見伊川曰户庭户外之庭也門
 庭門内之庭也
九二不出門庭凶𧰼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初為不當有事之地而二以剛中居有為之位其道
[006-32a]
 不可同也故初以不出户庭為知塞而二以不出門
 庭為不知通知塞故无咎不知通則有失時之凶矣
 極至也有初故可以節二有二則可以節初二者亦
 相濟之道歟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𧰼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自成卦之初論之則六三所以節剛也自生爻之後
 論之則六三居不中正乗剛履險不知節者也不知
 節則傷嗟且至咸其自取又誰咎乎
[006-32b]
六四安節亨𧰼曰安節之亨承上道也
 以隂比陽以柔從剛安行承上之節而无勉強矯為
 之意此六四所以亨也亨自亨也未足以及人古之
 所謂守節之士也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𧰼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安節自安而已而人未必安甘節則施之于已施之
 于人皆不以為苦故无往不可所以為人君之道九
 五居中履正以甘節節天下上下同之其吉宜矣盡
[006-33a]
 節之大者是以往有尚也詩所謂如月之恒如日之
 升者其往有尚之意歟葢言日進而無已也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𧰼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上六居節之極葢節之過者以苦節人固不能于以
 自節亦非可久之道如是為貞則凶矣夫苦節不可
 貞而上六固守之故凶而道窮也伊川曰上六之悔
 亡與他卦異葢言悔則凶亡矣
兌下/巽上
[006-33b]
中孚豚魚吉利渉大川利貞
 雜卦曰中孚信也夫信者孚之一也孚者其道之大
 全也以信不足以盡孚故必曰中孚然有信之而信
 者有作也有未嘗信之而信者无作也无作中孚是
 也故自人之為徳論之則曰信又其小者則信于言
 而已自道論之則曰孚或未見于有為而其道可孚
 或无其人焉而是道為可孚皆曰有孚也故孚之道
 有无心于信天下而天下信之之意无不感也无不
[006-34a]
 通也亦无不受而容之也无作也无止也亦无損益
 盛衰之理有孚于一身于一家于一國于天下逺近
 大小衆寡之不同其孚一也然易之卦皆道也而爻
 則人也在卦辭言之則主道也在爻辭言之則言乎
 其人也而中孚又以名卦者以信不足以名卦也且
 道有誠有孚有信人或未之别葢信者孚之一也孚
 者誠之一也道之所至誠亦至焉故道大誠亦大而
 孚為道之信信為人之徳是其别也自二帝以來言
[006-34b]
 信者葢寡至成湯而後言彰信兆民文王演易復稱
 孚詩人亦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
 孚故道之盛者後世莫若文王也至武王而後復言
 惇信明義及乎世衰道微人不知孚之為道獨知信
 而已孔子作易所以曉天下萬世欲其明而无惑故
 為言曰中孚信也是使後世由信而可得中孚之道
 也學者于此即以信為孚以孚為信不知孚之有别
 斯失聖人釋經之㫖矣夫中孚之𧰼中虚也虚已而
[006-35a]
 對物則无物在物先來則應之不來則无應此中孚
 之為信所以進乎誠也茍實其中則先物有物矣先
 物有物則不誠在物先安得謂之孚乎故子絶四曰
 毋我毋我則虚已矣是无先物之物也上天之載無
 聲無臭亦不過如是而已使有聲臭實其中非天道
 也有物以實其中非聖人之道也豚魚吉者信及豚
 魚也惟天地之道可信及豚魚葢天地以生為徳而
 无私于豚魚以生為徳故豚魚以是道而生信及也
[006-35b]
 使有心于豚魚則信及者微而其不及者大非天地
 也聖人法之亦如是而已信及豚魚則孚于天下可
 知也利渉大川中虚之有濟也利貞者中虚之徳也
 中虚之徳天徳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説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
吉信及豚魚也利渉大川乗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貞乃
應乎天也
 中孚之象二隂居内而二五剛中下説而上巽故孚
[006-36a]
 聖人法此所以化邦也儀刑文王萬邦作孚豈非化
 邦之謂歟豚魚物之至微而无知者信之難及者也
 信及豚魚況于有知者乎又況于人乎觀此則化邦
 可知矣巽木也木而中虚所以難可濟也利貞乾徳
 也虚中而利貞其孚所以應天而大也
𧰼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治獄聽訟虚中為先實其中則有閡此中孚之卦君
 子所以議獄緩死也議獄亦舉一端言之也凡天下
[006-36b]
 之務當虚中者皆如治獄用中孚之道也且聖人之
 為治也有道以為之本刑罰助治而已非聖人之所
 專任以治天下也知此則知虚中之道矣不知此則
 刑罰先實其中道无自而入焉是其為治无適而非
 刑也安得議獄緩死之事哉如書言宥過无大又言
 罪疑惟輕皆議獄之謂也觀舜與臯陶之言然後知
 聖人之刑舜之戒臯陶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則五
 刑者正所以弼五教故命臯陶于契之後非五刑可
[006-37a]
 獨任以致治也曰刑期于无刑民協于中則聖人之
 心以无刑在刑之先此葢虚中之道也其命臯陶則
 先曰蠻夷猾夏宼賊姦宄故知舜之刑由蠻夷猾夏
 寇賦姦宄而有之非此則无用于刑也臯陶稱帝之
 徳曰宥過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
 殺不辜寧失不經則知聖人之刑皆不得已而用也
 不得已而用則由天下有罪而後有刑葢聖人不先
 刑以制天下也故至于好生之徳洽于民心則盡孚
[006-37b]
 天下之道矣中孚之獄如是而已後世舍道徳仁義
 獨任刑以為治者不患天下之不孚而患網之不宻
 不患徳之不洽而患文之不峻于是有刲屠夷族之
 禍而人之有生殆犬彘之不如矣又安足與語中孚
 之道哉秦漢是已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𧰼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中孚之虚无物閡其中故其孚最為近誠虞吉者審
 度吉道而後行也度吉而行固善道也然已為有物
[006-38a]
 非中孚之虚矣故言有它有它則中實非安于中孚
 之道𧰼言志未變者言虞吉有它之志未能忘也忘
 此則中孚矣初九中孚之始未能盡其道故尚有虞
 吉之志盡中孚之道者无適而非吉又何虞乎
九二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𧰼曰
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中孚之道與物无閡況于交感之際為感通之易者
 乎是猶鶴鳴于幽隂之中而其子和之必至之理也
[006-38b]
 有好爵以與爾靡之又其子之願也是其所以和也
 好爵猶美道也吾與爾靡其道虚已以容人也葢言
 中孚之美道其能感人也虚已而已然中孚本應物
 之道二得之而三失之
六三得敵或鼔或罷或泣或歌𧰼曰或鼓或罷位不當

 自一卦論之則三四為虚中自爻言之則六三之不
 當位又不若六四之能虚己也且中孚之道不立已
[006-39a]
 何得敵之有得敵則有已甚于虞吉故物或怒之則
 鼔或困之則罷或悲之則泣或樂之則歌四者有感
 于外而動于中者也感于外而動于中不能忘敵也
 不能忘敵有我之過也惟中孚虚己无與為敵外物
 之來如投虚然或怒之則无鼔也或困之則无罷也
 或悲之則无泣也或樂之則无歌也舉无得敵之理
 則其道全矣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𧰼曰馬匹亡絶𩔖上也
[006-39b]
 六四處得其正蓋有中孚之道者月幾望居盛位而
 不盈也馬匹亡舍衆志而獨上也六四近君有自盈
 之失今月幾望則虚己而不盈矣馬匹不亡則有鼔
 罷泣歌之累今馬匹亡則安行上道終无得敵之理
 是以无咎也匹亦敵之𩔖也得敵匹亡其道相反也
 𧰼言柔在内而爻則其道相反蓋卦爻取義有不得
 而同者也
九五有孚攣如无咎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006-40a]
 孚之道无不通亦无不感可以通天下之志至于固
 結攣如是以无咎九五君位足以感通天下又无私
 應之累故直曰有孚攣如位正當而已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𧰼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中孚虚己也虛己者道之虛也道之虛故足以應天
 下之實而无不通焉是以聖人尚之也翰音登于天
 聲之虛也聲之虚不足以有為也以是為貞則凶矣
 虛聲无實非可久之道也九五知虚己而用道于中
[006-40b]
 故足以通天下之志上九獨務虚聲而事于外不知
 其道已喪于中矣故凶而不可久也
艮下/震上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大過四剛二柔剛過之𧰼小過二剛亦曰過者蓋剛
 實其中則為過矣是以聖人貴夫居柔而用剛故中
 孚而後有小過頤而後有大過也
[006-41a]
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也柔得中
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飛
鳥之𧰼焉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

 小過之亨蓋以小者過則亨是以可小事也過以利
 貞故能與時偕行而无違非利貞則雖小過亦不能
 有行矣此小過所以莫先于利貞也可大事者剛也
 柔可小事而已二五柔中故小事則吉三四剛而不
[006-41b]
 中故不可大事凡剛非二五皆非得位故言剛失位
 而不中也中孚虚中而實外舟虚之𧰼也小過中實
 而外柔飛鳥之𧰼也飛烏遺音能下不能上上則逆
 也下則順也逆則无適而非凶此順所以為大吉也
 由是言之則小過之義可過于下不可過于上可過
 于順不可過于逆可過于柔不可過于剛故不及其
 君遇其臣所以為小過之无咎歟
𧰼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
[006-42a]
乎儉
 凡物之過者非其物也事之過者非其事也過則其
 𧰼變矣如泰之過不為泰否之過不為否也惟行之
 過恭不失其為行喪之過哀不失其為喪用之過儉
 不失其為用是則為可過之道所謂宜下大吉也故
 凡可過者過之則不為失不可過而過之斯為過矣
 孔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此其所
 以為可過也歟自道論之三者猶為道之小者故稱
[006-42b]
 小過
初六飛鳥以凶𧰼曰飛鳥以凶不可如何也
 卦彖言飛鳥之𧰼飛鳥之音而初上又明飛鳥之凶
 中實外柔飛鳥之𧰼也上逆下順飛鳥之音也迅疾
 多過飛鳥之凶也别而言之固不同合而言之則飛
 鳥皆有是三者之義也初六以柔居下其道順也從
 剛而應四則舍順而從逆飛鳥上逆之過也是以有
 凶飛鳥之過一往不及反雖欲救止之末如之何矣
[006-43a]
 故曰不可如何也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象曰不及
其君臣不可過也
 伊川曰陽之在上者父之象尊于父者祖之象四在
 三上故為祖又曰五隂而尊祖妣之象也雍曰過其
 祖而遇其妣謂二之遇五也不及其君遇其臣謂五
 之遇二也過祖之妣尊妣也不及之臣自卑也尊妣
 而自卑則二五雖俱為隂柔而君臣之分不亂所謂
[006-43b]
 行過乎恭也是以无咎二五非正應而相從故言遇
 遇則所謂小過非大得志也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𧰼曰從或戕之凶如何也
 聖人之所以為防者禮而已惟禮足以防人亦足以
 防已遇人而不知防則從或戕于外守已而不知防
 則從或戕于内傷害既至其凶如何信不可逃也君
 子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皆所以防之耳九
 三以陽居剛為道過矣過而不知防是以凶也
[006-44a]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𧰼曰弗過遇
之位不當也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九四以陽居柔无過也故无咎无咎无過遇之而已
 遇之者下順乎柔不以剛自居也若舍柔用剛以是
 而往危之道也故必戒焉勿用永貞貴夫知時而已
 時不可過而過之故有往厲之戒時可小過焉又不
 可以斯道永貞也此過之與時偕行者也位不當者
 所謂剛失位而不中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弗過而
[006-44b]
 遇之也或得位而中斯為大有為之君尚何往厲之
 戒乎故往厲之戒特處九四之道耳終非可久之貞
 也觀爻辭之義則遇為小事而過為大事故上六弗
 遇過之所以為亢也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象曰密雲不
雨已上也
 雨之潤澤萬物非小道也豈小過柔中之君能盡其
 道哉雖與二為遇亦可小事而已故言雨則密雲自
[006-45a]
 我西郊方興而未有潤澤之功蓋見其不可大事也
 公弋取彼在穴者弋取小事故能有在穴之獲在穴
 之獲謂二之遇也君臣之遇固非小事然未能大得
 君未足以澤及天下故為小也若乾之二五同聲相
 應同氣相求所謂大矣已上者言隂道已上行而未
 雨蓋君臣俱柔之𧰼也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𧰼曰弗遇過之
已亢也
[006-45b]
 知不可大事而遇之者二四之无咎也知不可大事
 而過之者上六之災眚也鳥之飛也多失之過鳥飛
 之過則離凶焉非獨天災亦自取耳上六當過之時
 不知處過之道至于亢極其凶宜矣太甲曰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其斯之謂與
離下/坎上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已濟難為既濟方將濟難為未濟名卦之義甚明然
[006-46a]
 則既濟之亨可知矣易六爻有應者八卦既濟未濟
 居其二而未濟不能濟難者以既濟六爻皆得位未
 濟六爻皆失位故也六爻皆應皆得位在六十四卦
 之中獨此一卦而已以是知欲濟者必在有應必得
 其位然後可也既濟亨小者小為衍字蓋縁未濟亨
 之下有小字故亦誤書于此又孔子彖言小者亨也
 因此遂不能去六十四卦无亨小之義如旅小亨巽
 小亨是誠小亨也既濟亨之大者也然則孔子言小
[006-46b]
 者亨也者蓋濟難大人之事故未濟言小狐汔濟以
 明小者不能濟故為未濟若既濟則雖小者亦有濟
 故孔子彖言小者亨也所以别未濟之義也小者如
 小道小徳亦有濟也又如大事雖濟小事亦濟也是
 皆為小如是則知舉无不濟矣使卦辭有小字則孔
 子彖辭當以既濟亨小者為句斷下句獨曰亨也殊
 无義理必以既濟亨為斷句則見既濟亨為文王辭
 小者亨也為孔子釋之之辭也且大人于難无所不
[006-47a]
 濟故既濟未濟不必論大人惟既濟之後雖小道小
 徳皆可亨未濟之時非小道小徳所能亨也故必以
 小者亨小狐濡尾為别也孔子于小亨增者也二字
 即文義與旅巽自不同矣初吉者既濟无不吉也道
 窮則變未濟終焉故終亂也既濟有初吉終亂之𧰼
 未必濟者皆亂也終亂不亂則在人耳故聖人慎終
 如始所以復濟終亂之道也昔成湯黜夏命之後乃
 曰茲朕未知獲戾于上下慄慄危懼若將隕于深淵
[006-47b]
 武王大告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放牛示天下弗服
 若是者豈有終亂之道乎是以商周享國久長由湯
 武有以濟終亂之道也有其𧰼則卦言之而亂與不
 亂在人事者非卦所可盡言也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初吉柔
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小者皆亨故曰既濟小或未亨非既也既者皆盡之
 辭利貞者既濟以六爻剛柔皆當位而濟以是知其
[006-48a]
 利貞也使不當位而可濟則非貞利矣六二柔得中
 也初二皆卦之始也故為初吉終止則亂者止謂難
 止則亂至也猶上六濡首之厲是也難止則亂至有
 不至者何也蓋難止亂至者𧰼當然也有不至者聖
 人維持之力也
𧰼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性下而居上火性上而居下交則相濟是為既濟
 也既濟雖非有患之時而患必生于既濟之後故君
[006-48b]
 子思患而豫為之防也成湯之危懼成王之小毖皆
 思患豫防之謂也故卦言終亂𧰼言豫防爻有濡首
 之厲其義一也
初九曵其輪濡其尾无咎𧰼曰曳其輪義无咎也
 既濟之初方出難矣是以有曳輪濡尾之𧰼曳輪所
 以出難也濡尾以曳輪而濡也曳輪而濡尾則身出
 而難在後矣是以知其既濟也既濟故義无咎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𧰼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006-49a]
 六二柔而得中者也當既濟之時在我者得其位則
 不失已在人者得其應則不失人内外无失又何患
 于喪乎有喪亦有復故勿逐七日得也如是則六二
 之𧰼有得无失而辭言婦喪其茀者蓋得失者消長
 循環之道方得之際失在前也猶既濟之終必復于
 難君子思患而豫防之勿謂其无喪而遂忘其喪也
 此六二所以言婦喪其茀之義柔中婦之𧰼爾雅謂
 輿革後謂之茀而詩有簟茀魚服鄭氏謂茀之言蔽
[006-49b]
 也故伊川曰婦人出以自蔽者也而馬氏王氏皆為
 首飾未詳其㫖伊川曰卦有六位七則變矣七日謂
 時變也雖不為上所用而中正之道无終廢之理也
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𧰼曰三年克之
憊也
 髙宗中興之賢君也鬼方至逺之伐也髙宗之中興
 其為政事豈伐逺方而已哉故知鬼方之伐在髙宗
 為小事也小事猶克之以見小者亦亨也猶有三年
[006-50a]
 之憊者既濟之難未至大亨也髙宗中興所謂既濟
 之大亨矣鬼方小事猶且小人勿用則大者可知此
 其所以中興歟九三當既濟方興之時故有髙宗之
 𧰼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𧰼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既濟思患豫防而六四又為多懼之地近君居險是
 以有繻有衣袽之戒袽敝衣也説文謂繻為繪采蓋
 其意以謂勿以新繪而忘敝袽亦猶勿以既濟而遂
[006-50b]
 忘未濟之難也終日者言无怠時也有所疑者雖未
 有患以多懼而豫防之也
九五束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𧰼曰東鄰
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大難既濟為之君者何所事焉惟祭祀為先耳與萃
 渙二卦王假有廟同意牛祭祭之盛者也禴祭祭之
 薄者也祭之盛者非无誠也然以物為主祭之薄者
 非无物也然以誠為主物過于誠則物勝誠而誠日
[006-51a]
 以衰誠過于物則誠勝物而誠日以著鬼神惟誠而
 後通物亦因誠而可薦則祭祀之道誠在所先而物
 在所後明矣是以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
 其福也𧰼言西鄰之時蓋君子誠之為貴方既濟之
 初未能備物為亨是得其時也吉大來者既濟亨矣
 其吉方興而未艾是猶天保之詩言吉蠲為饎是用
 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其卒章言如月之恒如日
 之升如南山之夀不騫不崩如松栢之茂無不爾或
[006-51b]
 承謂之大來者如此伊川曰東鄰陽也謂五西鄰隂
 也謂二也
上六濡其首厲𧰼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上六處既濟之極當終止之亂是以有濡首之危非
 可久于既濟之道也既濟之極難之始而未深也故
 但濡首而已惟聖人通其變而不至于極則无是危
 矣
䷿坎下/離上
[006-52a]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
 易六十四卦終于既濟未濟者凡人事之終始惟曰
 濟與不濟而已故以是二卦終焉先既濟而後未濟
 者猶泰之與否也泰極則否既濟窮則未濟天道人
 事莫不然也聖人之為戒深矣既濟曰亨未濟亦曰
 亨者既濟之亨已然之亨也未濟之亨將然之亨也
 既濟言濡其尾而未濟亦言濡其尾者既濟之濡其
 尾以曳輪既濟而濡尾也未濟之濡其尾以小狐幾
[006-52b]
 濟而濡尾也夫濟難大人之事豈狐疑小人之所能
 哉宜其濡尾而无攸利此其所以為未濟也幾濟而
 濡尾不喪其生亦幸矣何所利乎若夫飛龍在天大
 人之造何難不濟是以有不言所利之大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无
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未濟知其亨也以六五柔中知其有濟是以亨也小
 狐幾濟未能出險之中故濡其尾无攸利未能終其
[006-53a]
 濟也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是以續終之事固非
 狐疑小人之所能也六爻雖不當位而剛柔皆相應
 雖處已有失然亦未嘗失于人故得人之助是以有
 終亨之𧰼而小狐之濟亦止于无攸利而已不然則
 凶及之矣
𧰼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性炎上而在上水性潤下而在下二氣不交不相
 為用是以為未濟亦猶天地不交而為否也物之有
[006-53b]
 可辨者如水火之性是也居方者猶居上居下是也
 君子觀未濟之𧰼而慎于辨物居方者欲其所居各
 得交濟之道无若火在水上而不相為用也不然則
 物自各止其所在君子何慎之有
初六濡其尾吝𧰼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初六隂柔在下居險之中而上應九四是則小狐欲
 濟之𧰼然不能有終而濡其尾是隂柔不足以有濟
 故吝也極至也度可至而至之智者之事不度才力
[006-54a]
 而妄欲有濟是不知可至之道也无凶而止于吝者
 得其應以為之助耳
九二曳其輪貞吉𧰼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曳其輪者將以有行也九二以剛中之才居險難之
 中剛而有濟故曳其輪貞吉也夫六五之君柔中未
 能有濟必得九二剛中之臣相與為應乃可濟矣是
 以有曳輪濟難之漸固守是道无不吉也中以行正
 者其曳輪也所以輔其君以有濟道之正也以九居
[006-54b]
 二中之徳也以中之徳行道之正故曰中以行正也
 既濟初九曳輪而已濟者也未濟九二曳輪而將濟
 者也夫濟者宜有用舟之𧰼而二卦皆言曳輪者以
 見濟難之時用力甚艱而後有濟故也
六三未濟征凶利渉大川𧰼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三非中正之才不足以有濟必欲力征而有濟斯取
 凶之道也然二卦謂之濟者非獨濟其身而已有載
 上濟下之道故皆有曳輪之𧰼茍濟其身則為小狐
[006-55a]
 之事也非濟之大者也六三雖非中正之才而處險
 之上險不能害以之自濟則可濟衆則不可是以雖
 征凶而利渉大川也征凶以其濟衆也利渉大川自
 濟也必曰未濟征凶言欲以未濟之道而征是以知
 其欲大濟也征凶固不若九二曳輪之吉而利渉大
 川復優于小狐濡尾之吝以此見六三之才居初二
 之間特以不當濟難之位往濟則凶也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𧰼曰貞
[006-55b]
吉悔亡志行也
 四居近君之位有剛強可濟之才而能固守居柔之
 貞是以吉也吉則未濟之悔亡矣故可以震用伐鬼
 方震用伐鬼方則其才足以逺濟非獨自濟其身而
 已故其君報能濟之功是以三年有賞于大國也必
 言三年以見未濟之時艱于有為也自古觀之舜有
 大功三十而後為天子禹八年于外而後平水土湯
 十一征而天下信之文王九年而大統未集周公東
[006-56a]
 征三年而歸未濟之難如此則九四之三年有賞未
 為久也志行者上有六五虛明柔中之君故九四得
 以行其志而有鬼方之伐不然則自濟不暇又安能
 濟逺人乎既濟九三與未濟九四皆有伐鬼方之象
 者二卦三四為反對故其象同與損益二五言十朋
 之龜夬姤三四言臀无膚其行次且同義稱髙宗則
 知伐鬼方為小亨言震用則知伐鬼方為大事矣係
 乎其人大小不同也
[006-56b]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𧰼曰君子之光其暉
吉也
 六五柔中文明之君虚己而有容故賢者樂為之輔
 以濟天下之難是以九二有曳輪之吉而九四有鬼
 方之伐也人君不以尊位自居而樂于虚己待賢固
 守是道宜其吉而无悔矣貞吉而无悔是以未濟之
 悔可亡于九四也為君之徳孰有光于是者乎此其
 所以為文明之君有孚虚中也虚中故能尊賢而容
[006-57a]
 衆是以吉也上言貞吉始之吉也下言有孚吉終之
 吉也此所謂能續終者也昔文王之為君也徽柔懿
 恭所謂柔中也光于四方顯于西土非君子之光乎
 至于得賢而用之則有若虢叔閎夭散宜生泰顚南
 宫适之徒以為疏附先後奔走禦侮之臣故在詩則
 文王獨稱大明而在易則未濟六五亦獨為君子之
 光也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𧰼曰飲酒濡
[006-57b]
首亦不知節也
 六五有孚于賢者故為君子之光上九有孚于飲酒
 適足自養而已安能有濟哉然自養者獨善其身雖
 无大咎至于難將及已濡首而不變是不知進退存
 亡之節者也向之謂有孚今則失是矣上九剛明之
 才可用而不知變故聖人之辭戒之如此昔伊尹始
 則耕于有莘之野終則幡然而改所謂知進退存亡
 之節者又安有濡首之失乎
[006-58a]
 
 
 
 
 
 
 
 
[006-58b]
 
 
 
 
 
 
 
 郭氏傳家易説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