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五百大阿羅漢 (TKD)


[26-0432c]
見結
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
巳斷故修所斷部無見結故復次滅
智巳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
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
未斷此中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
如前說於此諸法及於修所斷法有
无明結繫無見結繫亦如前說復次
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无明
結未斷此中或有九地无明結未斷
乃至或有一地無明結未斷於此地
中或有九品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
一品無明結未斷由未斷故有无明
結繫无見結繫所以者何一切見結
彼巳斷故如對見結對疑亦尒謂如
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无漏緣
[26-0433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九張次
*遍行非遍行疑結亦尒是故無明結
若對疑結如對見結若於此事有无
明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若於此事
有取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无明
結繫無取結繫乃至廣說此中無明
結通三界五部有漏无漏緣遍行非
遍行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
遍行非遍行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
事若有無明結繫亦有取結繫若有
取結繫亦有无明結繫不具縛者无
明結長取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
答若於此事有取結繫必有無明結
繫謂於三界五部有取結未斷事或
有無明結繫無取結繫謂集智巳生
滅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
斷滅智巳生道智未生於修所斷法
有無明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於修
所斷法有无明結未斷此中或有九
地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無明
結未斷於此地中或有九品無明結
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无明結未斷由
未斷故有無明結繫無取結繫所以
者何遍行取結緣五部者彼巳斷故
[26-0433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張次
非遍行取結未斷巳斷於修所斷法
非能繫故修所斷部無取結故若於
此事有無明結繫亦有嫉結繫耶
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無明結繫
或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
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无明
結未斷此中无明結通三界五部有
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嫉結唯欲界
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諸具縳者於
欲界修所斷事若有无明結繫亦有
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無明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无色界
五部事有无明結繫无嫉結繫不具
縛者若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事
具二結繫於三界見所斷四部事隨
未離繫處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若
巳離繫處无二結繫於色無色界修
所斷事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巳離
欲染於欲界五部事无二結繫於色
無色界五部事隨未離繫處有无明
結繫無嫉結繫若巳離繫處无二結
繫由无明結長嫉結短故所問應作
順後句答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
[26-0433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一張次正藏
無明結繫謂於欲界修所斷未離繫
事或有无明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
界見所斷法有無明結未離此中或
有四部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
無明結未斷於色無色界法有无明
結未斷此中或有八地無明結未斷
乃至或有一地無明結未斷於此地
中或有五部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
一部無明結未斷於此部中或有九
品无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无明
結未斷由未斷故有无明結繫無嫉
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无嫉結故
色无色界亦無嫉故如對嫉結對慳
結亦尒謂嫉與慳俱唯欲界修所斷
有漏緣非遍行故若於此事有見結
繫亦有取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見
結繫必有取結繫或有取結繫無見
結繫乃至廣說此中見結通三界唯
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取
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
遍行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
見結繫亦有取結繫若有取結繫亦
有見結繫不見縛者有於見滅道所
[26-0434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二張次金
*斷見結不相應法有取結繫无見
結繫由見結短取結長故所問應作
順前句答若於此事有見結繫必有
取結繫謂於三界五部未離見結繫
事或有取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巳
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
相應法有取結未斷滅智巳生道智
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
取結未斷此中見滅道所斷見結不
相應法如前說於此諸法取結未斷
故有取結繫彼於自聚爲所緣繫及
相應繫若於他聚爲所緣繫非相應
繫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
五部者彼巳斷故餘未斷者於此見
結不相應法非所緣繫无漏緣故非
相應繫是他聚故自性與自性不相
應故若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疑結
繫耶答應作四句此中見結通三界
唯四部通有漏无漏緣遍行非遍行
疑結亦尒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
若有見結繫亦有疑結繫若有疑結
繫亦有見結繫不具縛者見疑二結
各於自聚有繫故長各於他聚无繫

[26-0434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三張次
短是故所問應作自本四句而答或
有見結繫無疑結繫謂集智巳生滅
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
有見結未斷滅智巳生道智未生於
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見結未斷
此中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者謂
彼邪見相應心心所法見結於彼有
相應繫以未斷故無所緣繫无漏緣
故疑結於彼全無繫義所以者何遍
行疑結緣五部者彼巳斷故餘未斷
者於見結相應法非所緣繫无漏緣
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或有疑結繫
無見結繫謂集智巳生滅智未生於
見滅道所斷疑結相應法有疑結未
斷滅智巳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
疑結相應法有疑結未斷此中見滅
道所斷疑結相應法者謂彼疑相應
心心所法疑結於彼有相應繫以未
斷故無所緣繫无漏緣故見結於彼
全无繫義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
部者彼巳斷故餘未斷者於疑結相
應法非所緣繫无漏緣故非相應繫
是他聚故或有二倶繫謂具縛者於
[26-0434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四張次大
千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此中具縛
者於見苦所斷法有二部見結繫二
部疑結繫於見集所斷法亦尒於見
滅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三部見結繫
二部疑結繫於見滅所斷疑結相應
法有三部疑結繫二部見結繫於見
滅所斷見疑一結不相應法有二部
見結繫二部疑結繫於見道所斷法亦
尒於修所斷法有二部見結繫二部
疑結繫苦智巳生集智未生於見苦
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此中苦
智巳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
一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於見集所
斷法亦尒於見滅所斷見結相應法
有二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於見滅
所斷疑結相應法有二部疑結繫一
部見結繫於見滅所斷見疑二結不
相應法有一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
於見道所斷法亦尒於修所斷法有
一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或有二俱
不繫謂集智巳生滅智未生於見苦
集所斷法及於見滅道所斷見疑二
結不相應法幷於修所斷法無二結

[26-0435a]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五張次大千
滅智巳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
斷法及於見道所斷見疑二結不相
應法幷於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
世尊弟子於見修所斷法无二結繫
巳離欲染於欲界法无二結繫巳離
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巳離无
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此中諸法
能繫所繫俱巳斷故皆離二結謂見
疑結倶離繫故見滅道所斷見疑
二結不相應法雖未離自部繫而見
疑二結於彼不繫故名无二結繫若
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
應作四句此中見結通三界唯四部
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嫉結唯
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諸具縛
者於欲界修所斷事若有見結繫亦
有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見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無色界
五部事有見結繫無嫉結繫不具縛
者若未離欲染苦智巳生集智未生
於三界見所斷四部事及於色無色
界修所斷事有見結繫無嫉結繫於
欲界修所斷事具二結繫集智巳生
[26-0435b]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六張次*滅
或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事有嫉
結繫無見結繫於三界見滅或道所
斷見結相應法有見結繫无嫉結繫
於三界見苦集所斷法及見滅道所
斷見結不相應法無二結繫若巳離
欲染於欲界五部事無二結繫於色
无色界五部事隨未離見結者有見
結繫無嫉結繫若巳離見結者无二
結繫此二㸦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
四句而答或有見結繫無嫉結繫謂
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无色界法
有見結未斷此中於欲界見所斷法
有見結未斷者或有四部見結未斷
乃至或有一部見結未斷於色无色
界法有見結未斷者或有八地見結
未斷乃至或有一地見結未斷於此
地中或有四部見結未斷乃至或有
一部見結未斷由未斷故有見結繫
無嫉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及上
二界无嫉結故或有嫉結繫无見結
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巳生滅智未
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滅
智巳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
[26-0435c]
阿毗逵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七張次*有
嫉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
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此中
或有九品嫉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
嫉結未斷由未斷故有嫉結繫无見
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
彼巳斷故餘未斷者於修所斷法不
能爲繫无漏緣故修所斷部无見結
故或有二倶繫謂
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
部見結繫一部嫉結繫復次未離欲
染苦智巳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
斷法有二結繫此中未離欲染者或
者九品未離乃至或有一品未離
彼苦智巳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
斷法有一部見結繫一部嫉結繫或
有二倶不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巳生
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於及見
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幷於色無
色界修所斷法无二結繫滅智巳生
道智未生於是苦集滅所斷法及於
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幷於色無
色界修所斷法无二結繫具見世尊
弟子未離欲染於
[26-0436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八張次
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
無二結繫巳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
繫巳離色染於欲色界法无二結繫
巳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此
中或有巳斷故不繫或有本无故不
繫如對嫉結對慳結亦尒謂嫉與慳
倶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故
如見結對後作一行疑結對後作一
行亦尒謂見與疑倶通三界唯四部
通有漏无漏緣遍行非遍行故若
於此事有取結繫亦有疑結繫耶答
若於此事有疑結繫必有取結繫或
有取結繫无疑結繫乃至廣說此中
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
非遍行疑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
无漏緣遍行非遍行諸具縳者於三
界五部事若有取結繫亦有疑結繫
若有疑結繫亦有取結繫不具縛者
有於見滅道所斷疑結不相應法有取
結繫无疑結繫由取結長疑結短故
所問應作順後句答若於此事有疑
結繫必有取結繫謂於三界五部未
離疑結事或有取結繫无疑結繫
[26-0436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十九張次
**謂集智巳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
斷疑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滅智
巳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疑結不
相應法有取結未斷此中見滅道所
斷疑結不相應法者謂彼疑自性及
見取戒禁取貪瞋慢不共无明等聚
相應不相應法於此諸法取結未斷
故有取結繫彼於目聚爲所緣繫及
相應繫若於他聚爲所緣繫非相應
繫無疑結繫所以者何遍行疑結緣
五部者彼巳斷故餘未斷者於此疑
結不相應法非所緣繫无漏緣故非
相應繫是他聚故自性與自性不相
應故若於此事有取結繫亦有嫉結
繫耶答應作四句此中取結通三
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嫉
結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諸
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事若有取結
繫亦有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取
結繫於欲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无
色界五部事有取結繫无嫉結繫不
具縛者若未離欲染苦智巳生集智
未生於三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無

[26-0436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二十張次
界修所斷事有取結繫无嫉結繫於
欲界修所斷事具二結繫集智巳生
滅或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事有
嫉結繫無取結繫於三界見滅或道
所斷事有取結繫无嫉結繫於二界
見苦集所斷事無二結繫若巳離欲
染於欲界五部事無二結繫於色无
色界五部事隨未離取結者有取結
繫無嫉結繫若巳離取結者无二結
繫此二㸦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四
句而答或有取結繫无嫉結繫謂於
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
取結未斷此中於欲界見所斷法有
取結未斷者或有四部取結未斷乃
至或有一部取結未斷於色無色界
法有取結未斷者或有八地取結未
斷乃至或有一地取結未斷於此地
中或有四部取結未斷乃至或有部
取結未斷由未斷故有取結繫无嫉
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及上二界
无嫉結故或有嫉結繫无取結繫謂
未離欲染集智巳生滅智未生於欲
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滅智巳
[26-0437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二十一張次光日
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
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
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此中或
有九品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未斷由
未斷故有嫉結繫无取結繫所以者
何遍行取結緣五部者彼巳斷故餘
未斷者於修所斷法不能爲繫非所
緣故修所斷部无取結故或有二俱
繫謂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
結繫此中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
有二部取結繫一部嫉結繫復次未
離欲染苦智巳生集智未生於欲界
修所斷法有二結繫此中未離欲染
者或有九品未離乃至或有一品未
離彼苦智巳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
所斷法有一部取結繫一部嫉結繫
或有二俱不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巳
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
色無色界修所斷法无二結繫滅智
巳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
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无二結繫
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
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
[26-0437b]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苐二十二張次朴
*繫巳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巳
離色染於欲色界法无二結繫巳離
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此中或
有巳斷故不繫或有本無故不繫如
對嫉結對慳結亦尒謂嫉與慳倶唯
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故
若於此事有嫉結繫亦有慳結繫耶
答如是設有慳結繫復有嫉結繫耶
答如是謂嫉慳結倶唯欲界修所斷
故所問應作如是句答若未離欲染
於欲界修所斷法具二結繫於三界
見所斷法及色无色界修所斷法無
二結繫巳離欲染於三界一切法无
二結繫長短相似故言如是問嫉結
依他而轉慳結依自而轉何緣㸦相
問俱答如是耶有作是說嫉結於他
能緣亦現起於自能緣不現起慳結
於自能緣亦現起於他能緣不現起
此據能緣故言如是復有說者此二
俱緣自他而起問嫉結緣他而起可
尒緣自而起云何答如有施主爲二
苾芻作資生具一則成好一不成好
不成好者見而生嫉作是念言彼資
[26-0437c]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苐五十七卷
苐二十三張次生具如我所復豈不
快哉此嫉亦能緣自而起問慳結緣
自而起可尒緣他而起云何答如有
一類見他施時便起慳心作如是念
彼人何用施他物爲然所施物
自全無分此慳亦能緣他而起故答如是於
理無違說一切有部發智大
毗婆沙
論卷第五十七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26-0438a]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五十八次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結藴第二中一行納息第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