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04 華嚴經探玄記-唐-法藏 (TKD)


[47-0713a]


十明品第二十三初釋名者謂妙用自在委
照稱明明用無限寄圓辨十卽帶數釋也
二來意者一通論以下五品來意謂前顯證位
成滿自下明其勝進行用又前是位體此辨行
用又前位内行此位後行又前本智證滿今辨
後智大用由斯四義是故來也古人亦有配等
覺妙覺依此經中不辨斯義況前法雲地終心
巳顯等覺之義二別明此品謂答前十自在問
也以別行菩薩本業經問中名爲十明故
三宗趣者卽此十明是理量二智明用自在無
礙爲宗十明義略作三門一顯名者一他心二
天眼三宿命四末來際五天耳六無畏神力七
音聲八色身九眞實十滅定於中滅定相應受
稱天眼天耳從趣及根爲名餘從境爲目此十
皆是智之業用故同名智明也二體性同以大
智爲性然通普賢性起之智若隨相分之前八
是量智後二是理智據實唯一無礙智以後二
明亦不礙起用故前八亦不廢卽寂故三諸門
分別中有十一与下離世間品十明相攝者彼
文約所知明了非約業用自在唯彼第四出生
不可思議淨妙音聲無量無界無不普聞方便
智明此一約用同此餘並別事二約与十通相
攝者此中他心天眼宿命天耳如名攝彼十中
四通此中無畏神力攝第五出生不可思議自
在神力示現衆生智通及第七於一念中往詣
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智通此中色身莊嚴攝彼
[47-0713b]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幅惠全
第六一身示現不可思議世界智通及第九出
生不可說不可說示現衆生智通彼中第八出
生不可思議莊嚴具莊嚴一切世界智通亦入
此收彼約嚴依報此約嚴正報此中未來際智
明亦攝彼天眼以彼所見故此中音聲明亦攝
天耳此中末後二明攝第十不可說世界成阿
耨菩提不可思議示現衆生智通餘准可知三
与智論中三明相攝者有二義一非三所攝以
彼亦爲二乘所得此不爾故二縱佛菩薩所得
三明於此十中但三攝五亦非盡故謂天眼攝
二謂天眼及未來際明宿命唯一也漏盡攝二
謂末後二也依涅槃經亦有三明一諸佛明謂
一切智二菩薩明謂般若波羅蜜三無明明謂
畢竟空与此不同也四約六通相攝者亦二義
一非六所攝以彼亦爲二乘得故二若佛所得
攝非不盡謂於六中天眼天耳神足漏盡此四
各分二故爲十也卽天眼約見現未分二以未
來生死智明亦是天眼所見故天耳約聽聞聖
敎及分別音聲故分爲二神足約業用及色身
爲二漏盡約定惠爲二第九是惠也餘二不分
故六攝十也五通明差別者智論第三問日神
通明有何等異荅日直知過去宿命事是名通
過去因緣行業是名明復次直知死此生彼
是名通知行業因緣際會不失是名明復次直
知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漏盡通若知漏
盡更不復生是名明六約敎顯異者若小乘三
乘並三明六通但分齊差別若一乘十明十通
与前亦竟狹爲異七約所知分齊者智論第三
[47-0713c]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幅性一云此三明二乘亦
得但有不滿謂於過去或知一世極至八万後
不能知未來亦爾又不能一念頓知四諦十五
心結使生住滅等相故不同佛也以佛知三世
衆生漏盡故解云小乘但知三明知不能遍三
乘三明㸦遍滿知一乘十明重重遍知如因陀
羅網謂一念攝九世等一塵内十刹餘念餘塵
皆亦如是於中所有皆如實知八約三業分別
者十中天耳及音聲境是語業淨神力及色身
是身業淨餘六屬意業淨若據自體倶是意業
以悉是智明故九約見等分別者十中二是見
謂天眼及未來二是聞謂天耳及音聲餘並是
智十約建立者三乘等中伹約所知三世以立
三明今此一乘理實明用限量無盡依則表圓
寄十以顯故唯說十不増不減四釋文中有
二初正說十明後安住下結歎顯勝前中初擧
數二辨釋三結數釋中十明則爲十段一一
各二先釋後結初善知他心明釋中二先知此
一大千界衆生心二如是等百世界下知十方
無邊世界衆生心前中先揔二所謂下別三如
是下結別中知三十種心有二初約行明心二
聞下約報明心前中初三性心揔擧也二廣
狹者於善心中分差別三惡勝者順上不善名
爲惡心反此爲勝無記順流反此爲背二約報
菩薩是廣勝心二乘是狹心三乘倶背八
部順流三塗爲惡餘皆可見第二天眼明釋中
三先揔擧二善惡下出所見境於中善惡等是
通天龍等是別三菩薩下顯天眼能見中無礙
明淨天眼者以所知障盡是
[47-0714a]
探玄記第十五第四幅性
一報得自在明也下見用並見現在衆生生死
等也智論六度品云菩薩天眼有二修得報得
以得天眼故見十方佛得念佛三昧是報得五
通行菩薩道問若天眼根見根是障礙應見障
内色不得見障外色答修得天眼根名天眼通
通以惠爲體故見障外色若見障外色何故聲
聞緣覺菩薩見有遠近不同荅通惠有増微故
見有遠近如磁石不吸一切不至之處於中如
所迴轉者謂是不定業有迴攺易等餘並可
見第三宿命明中二先憶知自他本事二又憶
下憶過去諸佛因果等事以是爲衆生出世之
佛故多約八相辨也以此菩薩得九世眼見過
去現在法故是故所知無限量也若不爾者彼
過去法若不落謝非過去故若巳謝滅則無法
故無法而見非眞實故若言但曾所經事心中
有種影現前故說憶知者此則但見巳之心影
不見彼法又此曾不經事應不憶知又亦但見
現在非是過去何名宿住智餘文可見第四
未來際智明中亦二先知未來衆生業報之相
二知未來下知未來佛因果之相前中先揔知
二知衆生業下別知略擧十對一業報一對二
知所作善不善三就善中知解脫分善名出世
知非解脫分善名不出世四就解脫分中得位
定者名定未得者名不定五就前不出世善中
有種姓者名正定無種性者名耶定六就有漏
善名有使無漏名無使七就無漏中果位善報
名爲具足因位不具上七約位知衆生下三約
行八初起名攝取善惡九造修名積十中不積

[47-0714b]
探玄記第十五第六幅自在
惡未必修善二知未來佛因果中初唯知果用
後悉知下兼知因行問大乘宗未來世法體用
倶無今云何知耶荅若依方便敎釋此但見彼
現在因種知彼當來果相差別非謂見彼未來
法體若一乘宗於九世中未來現在體用倶有
故今稱彼如實而知問未來未有何名現在荅
非是現在現在故現在中無也但是未來之現
在故未來中有也問此有爲是緣有爲是性有
若是緣有緣令未會若是性有則同小乘答若
今時看緣性倶無以是現在之未來必定不有
故若逐未來時處看是未來之現在還如今現
在決定是緣有是故得見也餘文可知第五
天耳明中有四初擧能聞之德二菩薩成就下
揔辨所聞自在三於東方下別顯一方所聞四
如東方下類顯十方所聞初中無礙是揔謂無
有礙其聞無聞礙其慮下別顯十德一清淨者
離習曀故二廣大者德遍故三具足者德滿故
四不可稱量者德多故五修習者多刧修成故
六得證者證理成就故七明淨者所知障盡故
八離障者煩惱障盡故九了達者所知明了故
十決定者所知稱實故二揔辨所閒自在於十
方中有遠聲欲聞無有礙令不聞於近聲欲不
聞亦無礙遍令聞欲近不欲遠及遠中欲不欲
近中亦爾並皆自在隨意故也三別顯東方初
擧佛二顯法三能聞持就顯法中有十句初所
說者揔擧敎相二所發者發起隱義三所聞者
開顯深理四所示者示其宗本上四是理敎五
所制者制其學處六所調者違者折伏上二是
[47-0714c]
探玄記第十五第六幅自性制敎七所敎化者
化令起行此一是化敎八所念者六念等法九
所分別者解擇等法十所敎深妙者大乘至理
法善解等揔結多門所聞法也三如是一切下
辨能聞持於中亦十句一揔善解文義謂味是
文也二隨何大衆所說之法三隨何別人而所
說法四隨以何類音聲說法五隨彼智力所解
說法六隨何識心所及之法七隨彼所化得功
德法八隨何所緣境界而所說法九隨何所依
根器說法十隨於何乘而出離法悉能下結天
耳聞持四如東下類顯十方亦爾是卽天耳
聞持無盡無盡也第六神力智明有四初標名
二顯體三若聞下明業用四是名下結就顯體
中有十二種神力一無功用二同理性三能普
遍四量難知五不待依六應念至七不起此八
不廢用九無窮竭十非餘壞十一増善
根十二順彼行三顯業用中五初明所徃處佛
二聞巳下顯能往彼設敬知法是前廣大等神
力業用三示現下明其自在謂現十方不離一
處是前不轉神力等業用也四悉自下請法了
知是前長養神力等業用五無損神力下明遍
至成行是前念至及順行等神力業用結名
可知第七分別言音智明中初揔知所謂下別
於中三先知報類言音二善分別下知語法施
設謂飯喫等三摩訶薩隨其下明得知所由先
法說由此菩薩遍入世界識知彼中衆生
性類是故解其言音施設喻合可知第八色身
莊嚴智明中有三初知無色法界二而菩薩下
巧現多色三佛子下明無色現色之
[47-0715a]
探玄記第十五第七幅惠如
意又初明色相無色次無色卽色三雙顯其意
初中五句一揔知色性二不生是稱眞性三無
種種是離異相四離妄執五離形顯二現多色
中揔別合有一百一十種色此等並是稱法界
之實色不同餘敎或十一色或二十五色等三
明現色意三初揔擧應機二所謂下別顯益用
有十種並是前法色之勝用益生成化三悉能
下結業用結名可知第九眞實智明中二初
本智證理明二不捨下後智攝化明亦是初自
内證後外利他亦是初證法體後說法用亦初
卽事常理後卽理恒事故不礙業用也前中二
先正證法略辨五十門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
相性倶泯有無雙遣依三性三無性准釋可知
二菩薩知如是下結證成智離著之益後智業
用中有十初明照實不捨權謂前雖照實約非
安立不著二諦然爲不捨本願還約安立見於
二諦決定知法是知世諦也二興雲雨法三度
入善巧謂創起名入終極爲度四巧說深廣謂
不違眞法者廣順深也五以大慈爲因巧說無
盡六於無名在名而不壞名性性是文字則解
脫相也七觀察下巧觀察離染八解了下善言
攝生不捨自證九於不二下明於理事無二之
法不退事而沒理不退理而浮事亦是寂用雙
運故也十具足下明無礙具德自在之相也
第十滅定智明中有六初明所得滅定言不退
轉者正明常定未曾退失二亦不捨下顯寂而
恒用謂身在滅定不捨菩薩十種業用一揔明
菩薩作事下九皆是菩薩事故二別顯慈悲三
[47-0715b]
探玄記第十五第八幅惠如
十度行智四大願救生五轉正法輪六方便調
生七敬養諸佛八入法自在九常見佛十恒聞
法三悉能出生下明滅定業用謂此滅定非直
与前十種行用而不相違亦乃由此定力出生
十種殊勝行用一揔明出生謂卽定起用名能
出生定用無隔名無礙法此悉能出生貫下諸
句二知法平等三具足下成果法願四深入下
智容土海五究竟下究盡因際六於一切下遍
學所學七一切下深悟法相八善知下妙達緣
起九了一切下明解敎義十於一切下明權實
智具四菩薩摩訶薩下明住定刧數五顏容下
明住定滅儀六悉能成下不廢行用問此住滅
定身儀不動云何得有所作事耶荅若小乘滅
定揔無業用若依初敎正在滅定雖諸轉識揔
不現行由前加行悲願力故擊發第八阿頼耶
識令具威儀作諸所作是故亦云不起滅定現
諸威儀若依終敎觀事則理故在滅定而不礙
事用現諸威儀亦名雙行自在此上二門皆心
中止定而身儀作用以此伹得理事無礙故頓
敎中不可說用不用若圓敎中由得二事無礙
故是故滅定跏坐則是往來說法亦不分身而
動靜成就如佛昇天不起覺樹等同此准之餘
義如滅定章說下結可知別釋訖第二菩薩摩
訶薩下結歎顯勝於中三初歎勝一過人天二
越世間三超二乘四踰下地此四形劣辨勝五
揔三業六別擧定七顯智用此三當相辨勝八
唯佛方窮二佛子下結三此菩薩下顯業用謂
得三世佛智明非謂是三明也十明品竟
[47-0715c]
探玄記第十五第九幅十忍品第二十四初
釋名中十者圓數無盡忍者智照觀達亦帶
數釋二來意有二遠答前普光十定問故來也
以忍受眞理情安不動故名也近顯十明所
依故次來也三宗趣者先宗後趣宗有五門一
體性此忍以智爲性若小乘忍劣屬因智勝屬
果大乘不二但忍受鑑徹約用分之二所斷障
此中寄當斷微細著微細礙無明三定位者若
漸敎此十忍行通諸位寄當十地之後等覺位
中若圓敎遍通五位寄於此說四種類者或一
謂無生忍或二謂二無我忍或三謂三無性忍
出佛性論或三謂信忍順忍無生忍出地持論
或四謂四種無生如第八地論中或五謂地前
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四五六地名順忍七
八九地名無生忍第十地及佛地名寂滅忍此
依仁王經或六忍謂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
忍一切智忍解云初三如次是地前三賢後三
如次是十地等覺妙覺可知此依瓔珞經或苦
忍等八非此所辨或十亦如第八地經中又十
此文或十四依仁王經五忍中前四各分三謂
上中下後一唯分二謂因果五別釋十忍於中
初三約法後七就喻法中初一約資糧位次一
約加行位後一約正證位寄相如此若通則遍
在十地可知第二趣者由學如此十忍行故得
因圓果滿故文云能得一切等也四釋文中
二長行与頌前中三先擧數歎勝二列名顯要
三解釋結歎初中二先揔告擧數二歎勝中能
得無礙忍者顯自分因滿又得下明勝進果圓
由此十忍得斯因果二
[47-0716a]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幅代夫
列名顯要中亦二先列名後顯要前中初音聲
是敎隨順是行謂於說無生之敎信順忍受境
行爲名二順觀眞理而未契眞故名順忍行體
立名三順觀盡極證契眞理名無生忍無生是
理從境爲名又亦無生是行當相爲目下七喻
中光統云前之四喻喻音聲忍電化二喻喻於
順忍虛空一喻喻無生忍又云幻者起無起相
焰者境無境相夢者知無知相響者聞無聞相
電者住無住相化者有無有相空者爲無爲相
又古人云觀識如幻觀想如炎觀受如夢觀聲
如響觀行如電觀色如化觀揔一切藴界處等
畢竟空故如虛空也又遠公約知二諦法謂知
俗非實如幻知俗倒有如炎知俗從心起如夢
知聲塵不實如響知俗暫有如電知變易無體
如化知眞離相如虛空又前六喻有爲空後一
喻無爲空如金剛般若九喻皆喻有爲又准攝
論八喻顯依他並爲釋疑故攝論第五何緣如
經說於依他起自性說幻等喻揔問也於依他
起自性爲除他虛妄疑故荅也他復云何於依
他起自性有虛妄疑別問也由他於此有如是
疑云何實無有義而成所行境界爲除此疑說
幻事喻無性釋云虛妄疑者於虛妄義
所起諸疑云何無義遍計度時分明顯現似所
行境爲遮此疑說幻事喻如實無像而有幻像
所緣境界依他起性亦復如是雖無色等所緣
六處遍計度時似有所緣六處顯現云何無義
心心法轉解云此疑意幻法不生實見世法不
爾故非無也論云爲除此疑說陽炎喻釋論云
又如陽
[47-0716b]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一幅文三
炎於飄動時實無有水而生水覺解云可以生
水覺故卽爲實有水世間亦復如是論云何無
義有愛非愛受用差別解云炎水無有解渴受
用世法不爾故是實有論爲除此疑說所夢喻
釋論又如夢中睡眠所起心心法聚極成昧略
雖無女等種種境義有愛非愛境界受用覺時
亦爾解云可以夢中有見女等違順受用卽爲
實又疑云夢中受用於夢者有覺巳卽無世法
不爾凡聖倶見釋如響長幼同聞可卽爲有論
云何無義種種戲論言說而轉爲除此疑說谷
響喻釋論又如谷響實無有聲而令聽者似聞
多種言說境界種種言說語業亦爾又疑云響
是聲非色世法不爾色亦具有云何非有釋如
電亦色豈是實有論無此喻又疑云電色速滅
世法經久豈同彼耶釋云如化亦經久豈是實
有又疑云凡愚顚倒妄見謂有菩薩無倒不見
其有如何亦有攝化衆生釋如化所作故非實
有論云何無義有諸菩薩無顚倒心爲辨有情
諸利樂事故思受生爲除此疑說變化喻釋論
又如變化雖無有實而能化者無有顚倒於所
化事勤作功用菩薩亦爾如論應知又疑云所
作如化可無有實能作化者是化所依應是實
有釋如虛空与色爲依豈是實有是故諸法畢
竟性空佛子是爲下結要以三世佛同說此故
顯其要勝也第三何等下別釋十義一一各三
謂牒起釋義結名初中釋内有十句初一揔
擧所聞謂三無性理名眞實法下九顯能聞入
法二聞無相眞不驚以解遍計無所有故三聞
[47-0716c]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二幅文三無生不怖以解
依他必無生故四聞無性不畏以解眞如無性
性故又釋於眞空法聞時不驚思時不怖修時
不畏又聞有無所有不驚聞空無所有不怖聞
思二無所有不畏並如諸本般若論釋五信解
者聞惠之始先信後解六受持者聞惠之終先
受後持七愛樂者思惠之始謂愛法樂觀八順
入者思惠之終謂思擇得味故云順入九修習
者修惠之始謂對緣造修十安住者修惠之終
謂行修成立具釋如瑜伽菩薩地中第二順忍
釋中四對八句初創修止觀謂止行順寂觀
照諸法二止觀漸次謂平等正念者止行堅固
不違諸法者觀照隨緣三止觀純熟謂隨順深
八等止行深玄清淨直心等觀行深玄四止觀
倶行謂卽止之觀名平等觀卽觀之止名深入
具足起信論云行住坐臥皆應止觀倶行所謂
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卽念因緣和合善惡
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
而亦卽念性不可得解云約法旣理事混融約
行卽止觀雙運如是方爲順法之忍第三無
生忍釋中先標何以下釋前中不見法生必不
待滅緣起事故亦不見滅又此無生理非是斷
滅無故云不滅也又旣本不生故無可滅下釋
中先徵有二意一云旣摽無生何故亦云無滅
二云旣言無生爲但寂然無生爲亦有行願位
果等耶下釋中十句初一句釋初意可知問若
爾亦得名無滅忍不荅理亦應得但無生必帶
無滅無滅必隨無生故多從首名信力入印經
云菩薩有五種法卽能清淨初
[47-0717a]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三幅
歡喜地何等爲五一謂菩薩得住無生忍故亦
令他住又云無生忍者謂寂滅故二謂菩薩得
住無滅忍故亦令他住又言無滅忍者證無生
法故解云以此當知亦得無滅忍也二若不滅
下釋第二意謂由不生故不滅由此不生之不
滅故無盡是故此無盡亦在不生中乃至莊嚴
亦皆如是悉在一念無生之處無盡有二義一
理無限盡二行無斷盡三離垢亦二義一入理不
帶寂二隨事恒無念四無壞亦二義謂入理不
壞事隨事不壞理五不動亦二義謂雙融二諦
一念不動六寂滅地亦二通境行故七離欲亦
二離種現故八無行亦二斷能所故九大願亦
二願不沒寂願能應機十住莊嚴亦二理行相
嚴方爲究竟第四如幻忍中作六門一揔明
所喻攝論幻喻所緣六處下離世間品喻識藴
蜜嚴經喻第八識般若論喻外器世間此經揔
喻世間出世間依正染淨等楞伽中喻一切法
堂珎論直喻有爲法大品中乃至一法過涅槃
我亦說言如幻如夢故知文通爲無爲也問涅
槃無爲何得如幻荅意在絕見故亦如幻謂有
無等見非見幻故見爲幻亦非見幻見幻若絕
方爲見幻況有餘見是故非幻之幻方是幻法
絕見之見方是見幻取意思之言說難及二別
開義門如一幻兔有其五義一所依之巾二幻
師術法三所現幻兔四兔生則是死五愚小謂
有於中巾喻所依如來藏二幻師及術喻法起
因緣如無明等三幻兔之相喻依他起性四兔
存則立喻依他無性五凡小謂有取爲人法問
[47-0717b]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四幅
術法成幻非則是幻若爾果法是幻因緣非幻
荅因緣亦依他展轉皆是幻問若爾幻師亦應
是幻化荅此中擧所作幻以喻一切非謂卽同
若不爾喻卽是法何成喻況十喻論引德女經
佛言從幻樂噐作幻樂音從幻無明生幻行等
廣如彼說三有無門有三重一於上四義各有
有無巾性有相無以爲兔所隱故二術用有體
無以依巾無體故三兔相有實無以實無而現
故四生則是無死則是有以無礙爲一故二由
各有四句思准可知三四位㸦相對如次交絡
門有四句亦思准可知四一異門亦三重一約
自位辨如巾有二義一住自位義二擧體成兔
義此二無二無不二故非一異等四句可知餘
三位各四句亦准知之二相對辨如免亦二義
一相差別二體空義此兔巾相對非一非異略
有十句一以巾上成免義及兔上相別義此二
合爲一際故名不異此是以本隨末就末明不
異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爲衆生等楞伽云如
來藏受苦樂与因倶若生若滅等二以巾上住
自位義与兔上體空義合爲一際名爲不異此
是以末歸本就本明不異經云一切衆生則如
也不復更滅等三以攝末所歸之本与攝本所
從之末此二雙融無礙不異此是本末平等名
爲不異以前二經文不相離故四以所攝歸本
之未亦与所攝隨末之本此二相奪故名不異
此是本末雙泯明不異以眞妄平等異不可得
故五下明非一以巾上住自位義与兔上相差
別義此二本末相違相背故名非一楞伽云如
[47-0717c]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五幅戒*來藏不在阿梨
耶識中是故七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者不生不
滅此之謂也六巾上成兔義與兔上體空義此
二本末相反相害故名非一勝鬘經云七識不
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唯如來藏受苦樂等
七以初相背与次相害此二義別故名非一謂
相背則各相背捨相去懸遠相害則相与歒對
親相餐害故近遠非一以前經文不相離故八
以極相害倶泯而不泯由極相背倶存而不存
不存不泯義爲非一此是成壞非一以七識則
空而是有故眞如則隱而是顯故九上四非一
与四非異而亦非一以義不雜故十然亦不異
以理遍通故法無二故是故若以不異門取諸
門極相和會若以非一門取諸門極相違害極
違而極和者是無障礙法也三巾兔相對旣爾
餘二及交絡諸句准之五則入門有五門一理
事相則謂巾兔無二故經云色則是空空則是
色等二二理相則謂兔頭卽巾兔足亦卽巾二
巾無別故名卽經云衆生賢聖卽如無別三以
理從事名說事相卽如兔頭巾不異足巾故說
頭卽足無行經云若人欲成佛勿壞於貪欲諸
法卽貪欲知是卽成佛解云應說諸法卽空何
故乃云卽貪欲者以貪欲卽空故是故擧貪名
取貪實文意如此四以理融事二事相卽如兔
頭無別有卽以巾爲頭巾體圓融故全頭卽是
足此經云一即多多卽一等又此文云深入如
幻於一法中解衆多等此約法性融通力也五
以緣起相由力令二事亦相卽如幻師幻術力
令多則一一則多等故賢首品
[47-0718a]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六幅戒云
或現須臾作百年幻力自在悦世間等良以幻
法虛無障礙是故得自在也如相卽旣爾相入
亦然如異體旣爾同體亦然如此門旣爾餘門
亦然並准可知六釋文者釋内三先略次度後
成忍行初中先喻後觀緣起下法合此依相入
門以合如幻緣起可知二菩薩下廣中三謂法
喻合初中七句一分別刹二解衆生界三解緣
起法界四觀世平等五出世間亦如幻也六佛
入世間用常寂故云不一入也七不失利生故
云出生住持喻中初喻上衆生界二非樹下喻
刹等三非晝下喻世間四非定下通喻所餘門
五種種下結幻法體謂種種非幻者結幻無若
干幻非種種者結若干非幻是故幻體非是一
切但以幻故示衆色者旣非物現物明物則無
物之物也合中初揔二所謂下別辨九種以顯
揔中一切世間可知三菩薩下成忍行中有二
初稱法正觀二出生下明起業用前中八初約
衆生界卽是業煩惱世間不起者不作有解不
壞者不作無解又本來不起亦無可壞下並准
之二約佛刹世間三約法世間四約三世世間
五不觀菩提等亦約法世間六佛興等約成壞
世間謂佛生爲成涅槃稱爲壞七不住大願等
約行世間謂不住大願是大智行不取清淨等
是大悲行八無出無著約流轉世間謂不捨故
無出在中無著二出生下明業一約刹顯用而定
知體眞二約衆生界三法界四三世世間五出
生陰等明流轉世間用常寂六度脫等明行世
間用七知一切等明法世間之用八不著化等
[47-0718b]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七幅知周
九爲衆生故等十說過去等並明佛興世用皆
是理事無礙行故也第五如炎忍中有四初
揔明所喻者無性攝論喻器世間梁論喻所緣
境此經下文喻想藴此文喻一切法二別開義
炎有五義一平地二陽氣三陽氣与地合似水
炎現四本來乾無水五令彼渴鹿取以爲水法
中亦爾一如來藏平地二無明習氣三習氣重
動心海起緣起似法四此依他起本來無生五
凡小無知執爲實又十喻論中有七義一日光
二執風三動塵四在曠野五見野馬六遠見炎
相想謂爲水七近則無水初日喻結使
二塵喻諸行三風喻耶憶念四無明曠野五無
智惠者謂爲一相爲男爲女異名爲炎六若遠
聖法不知無我於空法中生男女等想七若近
聖卽知諸法實相等乃至廣說三有無等句數
多同前幻准思可解四釋文内先法二喻三菩
薩下合謂依本心現無有方處於内外有無斷
常等處求此法皆不可得二觀一切下忍行成
中初方便行成二具足下證行成可知第六
如夢忍作八門一揔明所喻無性攝論又如夢
中睡眠所起心心法聚極成昧略雖無女等種
種境界義有愛非愛境界受用覺時亦爾梁論
云譬如夢中無有實塵亦見有愛憎受用此依
他性中亦爾無有實塵亦見有愛憎受用又功
德施般若論云譬如夢中隨先見聞憶念分別
熏習住故雖無作者種種境界分明現前如是
衆生無始來有諸煩惱善不善業熏習而住雖
無有我是能作者而現無涯生死等事世親無
著般若
[47-0718c]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八幅知周論皆喻過去境
非證智所知二開義者夢有五義一所依謂悟
心以喻本識二所由謂睡蓋以喻無明習氣三
所現謂依前顯示夢相差別以喻緣所起法四
此夢事不有而有五令夢者取爲實有三辨有
無者有四句一夢是有義以是夢故謂於夢者
夢事現故問此旣是夢何得爲有又此若是有
夢者見有應非顚倒非顚倒故是覺非夢又覺
者見夢無所有時應是顚倒是顚倒故是夢非
覺答此旣是夢何得不有如其不有應同非夢
竟何所說又若無此夢者見有則無顚倒無顚
倒故是覺非夢又此夢有本在夢者非謂覺處
若無覺者見無所有而非顚倒則無夢者所見
顚倒夢事顯現是故由彼見無方知此有二夢
是無義以是夢故謂虛妄所見性必空故問若
夢是無應同非夢夢義安在答要同非夢方爲
是夢以其夢處及非夢處無二相故問若爾夢
者何不於非夢處而見夢相答夢者現今於無
處見是故此夢體不異無若不爾者應非是夢
問夢若是無夢者應不見有不見有故是覺非夢
答正由夢者見有有非是有以夢者及所見倶
無所有故是故若非夢者見有不得言無由彼
有故方知是無問凡言夢法相有實無今言揔
無豈不成謗答然此有無必全攝故非二相故
若不爾者則謗於夢三夢是亦有亦無義以是
夢故夢法理必具二義故問具此二義豈不相
違相違之法豈不謗夢答半有半無則是相違
今此全有之無与全無之有二門共在而不相
違是故具有無方乃是夢以
[47-0719a]
探玄記第十五第十九幅子
是夢故不相違也四夢是非有非無義以是夢
故二義倶融形奪雙盡故倶非也問若此二義
要相形奪如何前說二義倶存荅要由形奪方得
倶存是故若不奪無全盡無以爲無若不奪有
全盡無以爲有是故存亡不礙倶泯自在方爲
夢法是故經云世間猶如夢智不得有無此之
謂也四一異門者有二重初中有四句一夢是
一以是一夢故二夢是異以夢現種種故三倶
以於一念現多刧等無二而二故四倶非以形
奪倶盡方是夢故又夢是一以約所依心故二
夢是異以約睡蓋所現故三倶以約所現夢相
故四倶非以約夢性故融通無礙思之可見是
故前門有無於無處爲有此中一異於一處爲
多如此無礙方爲夢法是故上經云以夢自在
法門敎化此之謂也五眞妄門者亦四句一夢
是眞實以是夢故如前所說具諸義故聖智所
知故夢性甚深故問夫言夢者是虛妄法何得
輒言是眞實耶荅了知此是虛妄之法不顚倒
故是實也二夢是妄以是夢故若非虛妄不是
夢故是故亦實亦虛非眞非妄四句無礙思之
此經云夢性寂滅此之謂也六自在者夢境虛
妄相則相入多處現少少處現多皆無障礙故
上文云以夢自在法門敎化此之謂也攝論云
處夢謂經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
刹那緣起夢法無礙自在則入重重如帝網等
並准可知七明觀者觀諸世間皆悉如夢以爲
正觀問若在夢者謂爲實故不知是夢不名見
夢若夢覺者卽無夢相復無所見是故此夢誰
[47-0719b]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幅
能見耶荅夢者不見夢以其是夢故覺者不見
夢以其覺已無有物故了知如此是覺者故是
故夢義是覺者所知非於夢者由此道理夢是
觀境經云菩薩受持一切法如夢此之謂也問
覺者見無而了知夢夢者見有亦了知不荅若
此覺者了知夢法正夢時無則名知夢若言覺
巳爲無此是覺無非是夢無不名識夢是故夢
有夢無但是夢時非望覺時若取覺已爲無此
還是夢不名爲覺是故夢覺前後謂有謂無倶
不識夢思之可見第八釋文中亦三初一句
擧二譬如下別辨三覺悟下結義初中一切世
間者謂清淨緣起之法乱識所現故云如夢二
別辨中二初擧喻二如是下顯法又釋亦得初
是方便觀故云解一切世間等二是眞實觀故
云覺悟一切世間等前中亦二先明夢有則非
有二明非有而現有前中五對一非是世出世
法二非三界上約依報三非生死約正報四非
淨穢約世出世因五非清濁約世出世果皆悉
實非彼法而示現彼是夢法也二顯法實觀中
八句初一揔顯二不壞夢者明此夢法自性非
一切不待壞故又無可壞故又此顯非是世間
不爲四相之所壞故三不可著者解知夢離無
所著故此顯非是離世法故不可證也四夢性
寂滅者明此從本來性自寂滅顯非三界喧動
法故五夢無自性者明此無性非生非滅顯前
非生非死六受持一切等者結成觀相謂常作
此解不離心首故云受持等七不壞夢者不取
捨夢故顯前非淨穢以非捨穢取淨故八不虛
[47-0719c]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一幅仁大妄取者不分
別故顯非淨濁也下一句結義等可知第七
如響忍中作四門初喻相者無性釋云又如谷
響實無有聲而令聽者似聞多種言說境界種
種言說語業亦爾梁論云譬如實無響塵而顯
現可聞言說事亦爾實無所有而顯現可聞此
經意有三義一知一切法如響二知佛聲如響
三能以如響言音而爲說法二開義者響亦有
五義一空谷二有聲三聲擊空谷便有響應四
此響非有而有五愚小謂有三有無等諸句並
准前知之四釋文中有四初知一切法如響謂
出生等顯能知德知一切等明智所知二分別
下揔知音聲如響三別知佛聲如響不從内等
者佛如空谷離聲不成故非内出機感如聲離
谷不成故非外出兩倶相依故非内外離聲無
聞故非内離根無聞故非外非二故倶非由此
無性緣起如響是故恒有而非有非有而說法
故云亦不壞法施也四深入下明能以自如響
之聲而說法亦是忍行成就起用自在於中有
十句初稱法善學二如帝釋下喻況圓音三菩
薩下明稱性起用四於無量下顯業用分齊五
受持下勝進仰學六出生下明妙音廣大七普
令衆生下顯業用成益八而音下顯用則甚深
九知音聲下辨定聲語十亦不染下明能知
自在第八如電忍中亦四初喻相者般若論喻
現法不久住故功德施論云譬如電光生時則
滅心亦如是刹那必謝又彼論八不中譬不去
義也此經中亦三一喻一切法速滅如電二喻
菩薩身無㝵如電三喻菩薩智了
[47-0720a]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二幅仁
大闇如電二開義者亦有五義初三如上速滅
等也四能現影五體非遠近能照遠近三亦有
有無等諸句思之可見四釋文中三先法次喻
後合初中二先約遮成止行有九對皆離二邊
玄絕無寄二所行眞實下約表成觀行亦不受
持正法流轉者得理不證故二喻中四初電
照明二譬如下轉喻如鏡曜日光壁上現影油
等亦爾同於電光故也三電不離等明體用不
相離四電能遠照等體用不則三法合中二初
合前照現二而其智下合照遠而非遠三如種
下轉喻種無根芽能生根芽若有則不生菩薩
亦爾無二說二有則無二故云無㝵際也二若
菩薩下忍成德用謂身智無㝵速疾如電第
九如化忍中亦四初喻相者攝論喻聞思惠意
業所生果似有而非實亦喻菩薩變化身又龍
樹十喻論云如彼化人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
苦無樂異於餘人以是義故空無有實一切諸
去亦皆如是無生住滅以是故說諸法如化廣
如彼說二開義化有四義一依化心二現化事
三實無有四現業用十喻論云猶如化事雖空
無實能令衆生憂苦瞋恚憙樂癡惑諸法亦爾
雖空無實能令衆生起瞋喜等以是故說諸法
如化三亦有融通句數應准思辨四釋文中四
初約法辨化二就喻明化三合法顯化四忍成化用初中二先顯所知後辨能知前中先揔所謂下別於中初八句約染法一業從心起二行
造修成三妄境虛无四倒起苦業五妄取情有
六世間依眞有七覺觀起語言八想起煩惱次

[47-0720b]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三幅宗植
句明菩薩化後二句佛化並各出因故名爲化
於中無生平等者以得無生方名不退是故不
退無體如化問此化爲喻有爲法亦通喻無爲
荅或唯喻有爲大品云問若一切法如化者云
何言涅槃一法非如化荅若說一切法乃至涅
槃皆如化者新發意菩薩則驚怖爲新發意菩
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滅者不如化或亦
喻無爲如十地如化智中名法界化或倶通如
大品若不爲新菩薩則明通也但破彼實見令
見實法何定所喻佛子下結化世間結前八句
離世間結後五句二決定知下顯能知相初能
知所知深廣明徹具足下顯知自在無㝵起行
第二約喻中四十句初不從心起者非從心内
種子生故餘並可知第三合法中四初揔合化
行二不著下合化行體三而不捨下合化行用
四譬如下重喻明從無所有建立行果佛子下
結第四佛子若菩薩下忍成化用有十句初一
忍成餘九化用明化有九義顯菩薩九種業用
於中初二句先法後喻後七句擧喻顯法准釋
可知第十如虛空忍中四句同前初喻相者
佛地論喻清淨法界以離差別相故中邊等論
喻圓成實性此經及大品等喻一切法以悉無
性故十喻論云猶如虛空非可見法以遠觀故
眼光迴轉則見縹色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無
所有以凡夫人遠無流惠弃捨實相則見彼我
男女等物而實此物竟無所有二開義者如第
八地虛空有十義具如前辨十喻論中有四復
次釋初一約近無遠有二約性淨謂染三約無
[47-0720c]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四幅宗植初中後四約
體實無物廣釋如彼佛地論亦十復次如彼應
知此經中多門釋如文可知三亦有離有無等
諸句思准可知四釋文中三初明忍解二佛子
如是菩薩下明忍行三若菩薩下顯忍德亦可
揔分四謂標釋結歎就釋中二先明所解後顯
成忍前中十句以虛空十義喻十種法故初一虛空無
性義同法界故二不起義喻刹從緣亦無起故
三一味義喻法性無二故四無行義喻行則無
行故五無分限義喻法無分別故六無異義喻
佛力齊等故七遍三際義喻入理之禪盡三世
故八離言義喻諸法自相不可說故九無㝵義
喻佛身不相障故隨感則應故十周遍義喻法
體普遍故第二成忍中三初揔擧三業忍智齊
空二別顯空義類菩薩德於中擧虛空十一義
顯於菩薩十一種德初一釋虛空等身二三四
三句釋空等忍智初一體後二用於中向是因
成是果五釋空等口謂依無方所空示海際畔
古人云齊海水巳上爲虛空故又云大海雖廣
虛空容其際故也六七二句釋空等身業八釋
空等口業九釋空等心以性淨故後二句釋空
等心業三何以故下徵責釋成責云何因菩薩
得虛空等三業耶釋云思惟自善根如虛空依
此得三業亦如空也於中先擧十種善根皆如
虛空一分者緣起二分中眞分也一量者同理
性故二不忘一切下十句明所得三業初不忘
等意業二遊行等明身業三普於十方等
明意業四出生等明口業第四歎德用中有二
十句初十得十身後十通
[47-0721a]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五幅
三業一一各有標釋此十身与前十行品十身
及離世間品十身各有相攝可知得虛空際下
通三業皆如虛空中初揔顯含藏次二別辨口
業次三別明意業離貪欲故者心淨故佛土淨
也次三別明身業一用二體三相謂諸根也後
一揔結深問此七喻何別答幻等五以似有破
實有如化以不有有破似有末後虛空以性相
倶絕破於一切又前六遣有會空多依空立有
少後一遣有入空少依空立有多問何須多喻
荅令理智明淨故異門顯法故義理堅固故長
行竟第二重頌中有一百一十九頌長分十
一段初十頌隨順音聲忍於中初二頌前聞眞
實法次一頌不驚等次二頌信解次二頌受持
愛樂後三頌順入修習安住等可知第二譬如
功德人下十頌頌順忍初三頌初隨順寂靜觀
等次一頌不違諸法次一頌隨順深入等次二
頌清淨直心等後三頌修平等觀深入具足第
三從三十三天下十頌頌無生忍初三頌前不
見有法生不見有法滅次四頌何以故丁十句
釋成後三頌結歎顯勝第四觀察諸世間下十
頌頌如幻忍初二頌前略說次四頌廣說中喻
合後四頌忍行成立第五菩薩摩訶薩下十頌
頌如焰忍初二頌法說次四約喻顯法謂焰
水從想生故喻之又想故有法而實非有如焰
似水而實無水故以爲喻後四喻法雙擧顯法
甚深第六彼能解世間下十五頌頌如夢忍初
二頌一切世間如夢次一頌夢非欲界等次
頌夢性寂滅及不著夢次二頌不壞夢次二頌
[47-0721b]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六幅夢
無自性次四頌受持一切法如夢後三頌不壞
夢不虛妄取夢等第七菩薩摩訶薩下十七頌
頌如響忍初二頌初知一切法如響次三頌分
別衆聲呼響次三頌解如來音不從内等次二
頌入離虛妄法界巧出無量聲等次三頌無㝵
音令衆生發起善根等後四頌音聲非語而隨
順語亦不染著等第八寂靜下七言十頌二十
行頌如電忍初二頌觀意次二頌不生世間等
次二頌不隨世流不受正法等亦頌於不二法
分別二相等次二頌不内世間等次一頌不行
菩薩行不捨大願等後一頌歎德成益第九修
習甚深下十頌頌如化忍初三頌行菩薩行如
化次三頌知衆生業行等及佛菩薩等皆如化次
二頌業行隨世後二頌歎德化用第十虛空忍
亦十頌初二衆生及世間如空次二境与智如
空次二惠及法空次二能說所說空後二三世
三業空第十一是名下七頌結歎顯勝初三二
利圓次二因果滿後二結廣勝阿僧
祇品第二十五初釋名者心王菩薩
是能問入表數法依心如數識等菩薩洞達自
在名王阿僧祇是所問法十數之初從首爲名
若具應名十大數品二來意非荅前問何來
者前十明辨行用十忍明行體今顯行德校量
分齊則下頌中所數德是也又釋前諸品中所
有數量謂如光覺品等中皆有數法今此釋成
故也三宗趣者有二一能數之數二所數之
德前中亦二先定所知後顯能知前中阿僧祇
此云無數則數之極故諸聖敎中通有四說一

[47-0721c]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七幅倶舎論數至六十重名一
阿僧祇撿錄此約小乘二依智論第九數過
十重巳後名阿僧祇論云一一名二二二名四
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
名億千万億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頻婆千
万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祇如是數三阿
僧祇解云此旣云過迦他亦卽通過後諸數故
名阿僧祇此約始敎說三依智論第六引此品
文還有百數至阿僧祇等此約終敎說四依此
品百數僧祇始是初數如是次第以所數等能
數至第十名不可說不可說轉轉等方爲數極
是故前敎數極乃是此中初數故知此門極廣
約圓敎辨也二顯能知者亦有五重一人中
數法最下二諸天數法過於人天中亦不同
如自在天王一念數知大千雨滴等三小乘
中舎利弗善知數法過於人天四諸菩薩中
數知亦差別如下釋天童子算沙數法非二
乘能知亦如文殊普賢知刹塵數等非下位
所知五佛自所知最極自在一切餘位揔不能
知智論第九云佛在祇桓外林中樹下坐有一
婆羅門來問佛此林有幾葉佛荅若干數彼心
生疑誰證知者則私刧少葉還問佛此樹林
定有幾葉佛答今少若干葉如所刧語之婆
羅門知己心大敬信求佛出家得阿羅漢果
以是故知佛能知恒河沙數解云此約佛知
恒沙之數今此品文唯佛所知無極之數
故佛自說文云佛智境界甚深之義故也
二所數之德亦二謂普賢因德及佛果德並
各通因陀羅網等具如下頌
[47-0722a]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八幅自住
中辨四釋文者此文有二先問後荅問中亦
二先擧所問法後世尊云何下以法諮問初
中何故牒此十數者是諸品列名及結通
處皆有此十然未解釋不知分齊爲顯令知故
今問也十句中第二不可量下荅中名無量第
五不可數下名無數第六第七同一句謂不可
稱及不可量不可量下答在第八不思議在第
七餘並可知第二荅中三先歎問誡聽二心
王敬順三擧法正荅正荅中二先長行正顯能
數之法二偈頌辨所數之德前中揔有百二十
轉荅前十問初一百二轉荅初僧祇問後十八
轉荅後九問前中百千百千者謂百千箇百千
故云百千百千皆以所數等於能數不同智論
皆以十億爲量名一倶梨者新名倶胝翻名億
此恐不可以百千是十万十万爲一億此卽億
箇億方名俱胝亦倶梨箇倶梨方名一不變餘
皆准此其中或此土名或存梵音皆是數名可
知於後十八中初十七是因數後一不可說轉
轉爲果數以極卽越數之表同於果海越絕故
也第二頌中有一百二十二頌半分二初七頌
定能數之法二於彼一一下揔顯所數之德前
中積數有十重一初句以第十不可說不可說
爲本二次一句復積入一切不可說中此二句
爲揔三未知幾不可說名爲一切耶次二句顯
不可說刧故名一切也四次一頌辨以彼多刧
所說入一塵内五前直言不可說佛刹末爲塵
未知幾復不可說刹故次一頌半辨一念中卽
不可說刹如是念念復盡不可說刧六次一頌
[47-0722b]
探玄記第十五第二十九幅自
住明多刹塵内各有多刧所說不可說七次
半頌明多刹塵内各攝多衆生八次半頌以彼
衆生歎普賢德廣九次一頌以此廣德之普賢
復有不可說箇同在一毛端同時各說如上不
可說之言十有半頌類顯十方無邊世界亦同
此說此十重積集中初六是所用數法廣後三
挍量顯能說人廣以如是等人說如是等數數
於如下所數諸佛菩薩殊勝之德文意如此思
之可見第二所數德中有一初明果德無㝵因
位善容二從不可稱說諸如來下明果德深
廣因能趣入前中亦二先辨果法無㝵後菩薩
於一毛端下明因位善容前中亦二先依果自
在後一一毛道出名身下明正報自在於此中
有四初揔明三業自在二攝取下別明語業自
在三無㝵心下別顯身意業二自在四淨方便
下明以法應機德就第二因位善容中有十初
明因陀羅網土是起行處也二從意根下明三
業勤勇行三從一切衆生下明應器攝生行四
從應現色像下明遊方供佛行五從成就施心
下明廣修十度行六從彼淨法輪下明攝法遊
刹行七深入衆生下明調伏衆生行八從彼於
一一毛端下明三業深淨行九從彼諸菩薩下
明願智自在行十從不可稱說一切刧下一頌
結德無盡也第二明果德深廣因能趣入中二
亦先果後因就初果中三先揔歎佛果德二從
若於一小下別顯依報果三從於彼一一刹
中下別明正報果第二從菩薩究竟下明因順
入中二先自分行二從或於一時下明勝進行
阿僧祇品竟
[47-0722c]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幅壽命品第
二十六初釋名者往業所引報果名
壽任持色心不斷名命品内辨此故
以爲名二來意者有二一遠意爲荅
普光十頂問故以十重相望各爲終
極得名頂故如安樂界爲娑婆頂等
古釋將荅佛壽命問此名字雖亦相
當文勢不順謂此壽命問在十地等
前不合荅在此處十頂問在地後更
無別荅之文故知屬此二近意前僧
祇品顯佛菩薩實德平等超過數量
此品別辨佛德就機示有修短後住
處品別辨菩薩法用約機明住處差
別三宗趣者有三義一汎明命有三
種一報命謂煖識不捨不退衆同分
故不相應行爲怯二戒命經中名淨
命由不破戒故不失比丘法以淨戒
爲性三惠命由不放逸故不退正法
名爲惠命正惠爲性二別定此文者
諸佛壽命亦有三義一約德謂具足
如前三種命故其報命是無盡善根
所生故也二就實謂命根無盡盡於
未來故三就權謂隨機所感現修短
故今此文中具斯三義三顯次第者
亦有三義一約漸敎謂娑婆等局爲
地前爲化佛土故安樂等通爲地上
爲報佛土故乃至賢首刹當十地後
不可說處也二約同敎謂娑婆等爲
三乘上漸漸向細入於一乘乃至賢
首刹等方爲究竟何以故以就別敎
娑婆則是蓮花藏故三約別敎娑婆
是見聞解行處中間諸土唯解行處
末後佛土通解行滿及證入故是故
信滿位處亦名賢首故也四釋文中
心王菩薩說者顯世識自在故有刧
數也於中有三初擧十世界校量漸
次次類顯百万後
[47-0723a]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一幅辨
最後玄極如安樂世界等以何爲晝夜釋或以
蓮花開合辨用當娑婆一刧又釋此娑
婆一刧中揔有若干日夜依此日夜數數一刧
爲一日夜還數至若干刧方爲安樂世界之一
刧則以此刧量於後諸世界皆准此量計可知
是則至量後世界一刧於最初世界當不可說
不可說刧也至賢首刹巳後則刹海平等無有
優劣是故此中說普賢等充滿者以望下最極
故以普賢爲量望上猶在數中故不說唯佛充
滿此諸世界大佛名經中亦說又玄奘法師別
翻一卷名顯無邊佛土經是此
品也菩薩住處品第二十七初釋名者菩薩
大悲隨方攝化應物之所名爲住處人處題名二
來意亦二一遠荅普光隨喜心等十句問故二
近顯菩薩應機所在故也又前品賢首刹等皆
是淨土菩薩充滿未知娑婆染界爲有菩薩以
不今辨此界亦有無量菩薩所住故次來也
三宗趣者有二一心住謂智證眞理悲念衆生
二身住謂實報居淨土權現於染界此由大悲
就機所住亦由大智非世所染由此悲智無二
相故則住無住處四釋文以於處識得自在
故亦心王說也於中有三初舉八方住處二
辨四海住處三諸國住處初中八方唯據此界
非約他方就此界中唯約此閻浮提非是餘洲
初仙人起山應是東海蓬葉山等二樓閣山應
是下文南海岸樓閣城側自在海師所住處等
又勘梵本應名勝峯山三金剛炎山應是西海
邊等四香聚山應是在北香山王是以彼山中
多有菩
[47-0723b]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一幅薩
住故五清涼山則是代州五臺山是也於中現
有古清涼寺以冬夏積雪故以爲名此山及文
殊靈應等有傳記三卷具如彼說六枝堅固山
勘梵本正云制多山此云歸宗則塔之類也應
在此國南正海邊七樹提光明山應是下文觀
音住處光明山相連梵名樹提此云照曜八香
風山應在香山西畔有風穴故也此八皆在山
者表山居寂靜長道之處賢聖所住故也第二
四大海中有二住處一枳怛者具云昵枳多此
云涌出則海島山之名曇無竭此云法生亦云
法勇二窟是海別處准梵本應名問錯莊嚴窟
第三毗舎離下明諸國中菩薩住處有十三所
初毗舎離是中印度亦云吠舎離此云廣嚴城
維摩所住也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百
賢聖重結集處更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藍其側
有過去四佛坐及經行辵迹之處具西域記第
七說二巳連弗者具言波吒唎補怛囉其波吒
唎此是黃花之名卽毋之号也補怛囉此云子
也兒也卽上代黃花女之子創於此居故以爲
名亦是中天摩竭圈也具如西域記第八說三
摩偸羅者正云秣㝹羅此云孔雀或云密並是
古世因事爲名是中印度此國中有舎利弗等
塔及文殊師利塔於王城東五六里有山寺是
烏波毱多所造寺北巖閒有石室是毱多度人
安籌所也又東有大林中有過去四佛經行之
迹亦有舎利弗等千二百五十八修定之所具
在西域記第四說又准梵本此處是窟名也四
倶陳那者倶陳是姓也那是法律也昔有五
[47-0723c]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二幅寶通仙人名拘持
此云大盆謂大池形似大盆此仙在彼修仙因
立斯号彼仙於此廣說法律謂護淨經行養性
等法令人修學相繫不絕衆人同姓拘陳那也
五清淨彼岸國應是南印度牟眞此云解脫是
龍名也鄰陀此云處則解脫龍所住處六風地
者有風孔處名無礙是龍王所造窟也七甘菩
國者正云劒蒲是北印度此國多出美女故以
爲名也最上慈者大集經中名慈窟也八眞且
者或云震且或日支那是此漢國名也那羅延
山此云堅牢山則靑州界有東牢山應是也彼
現有古佛聖迹九邊夷國者准梵語似當踈勒
今但潤州江南有牛頭山彼中現有佛窟等
也則北印度境傳云有四辟支佛影時時出現
又此潤州古時亦有蠻居此處現蠻王陵故亦名
邊夷也十罽賔者正云迦濕彌羅此云阿誰入
此國舊是大池因末田底於佛滅後降彼池龍
乞容膝處池龍旣許与羅漢通力以廣其身得
多地處遂得造國及僧伽藍如佛所記於中現
有佛牙寺及五百羅漢造毗婆娑處如西域記
第三說欝提尸山此云遠聞山謂多處遠人皆
聞故卽此國四周之山處也十一難提拔檀那
者難提此云喜跋檀那此云増長卽南印度梯
羅浮訶者此云上座卽尊者之名以居此窟故
因以爲目文殊問經體毗裡部此云上座部同
此名也十二菴浮梨摩國者正云菴羅此云無
垢是菓名也以此菓能療衆病垢故云無垢彼
國多出此菓故名浮梨摩也正治耶曲託此爲
号十三乾陀羅國者正云健駄
[47-0724a]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四幅
此云香陀羅此云遍謂遍此國處香草先發故
以爲名寂靜窟相傳是佛留影之窟具如西城
記及大集經月藏第十卷中說上來明此閻浮
菩薩住處餘四天下准之餘須彌世界及樹形
等世界並准之無盡無盡也
佛不思議法品第二十八初釋名者如來果
之法逈超言慮故以爲名二來意有三一遠
者此下三品爲通答普光佛無上地等句問故
問若遠荅前問何故此更有請耶釋以相去遠
故更發起也若爾前諸品何不爾耶釋以前諸
品同是因位今辨果法隔位故也又釋此是念
法悕說非是別請若爾何爲前諸品無此例耶
釋爲果法深細顯法器慇至故湏念說因法反
此故非例也二次來意者爲前巳辨修生因滿
今此正顯酬因果圓故次三品來也三近來意
者前住處品是因滿之終此品是果成之首故
次來也三宗趣者此中正明佛果德法略作
四門一通辨佛德二別顯義相三辨定此文四
顯不思議初中若說一百四十不共法等通小
乘及初敎等若辨淨法界及四智爲德卽通始
終漸敎若以一味實德則唯頓敎如光覺等品
說若具一切無盡之德如此文等是一乘圓敎
二別顯義相者諸佛功德無過二種謂修生本
有此二相對揔有四句一唯修生謂信等善根
本無今有故二唯本有謂眞如恒沙性功德故
三本有修生謂如來藏待彼了因本隱今顯故
四修生本有謂無分別智等内契眞如冥然一
相故此有四義而無四事猶如金莊嚴具若稱
[47-0724b]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三幅
取斤兩本有如金若嚴具相狀工匠修生若由
成嚴具方顯金德則修生之本有若嚴具攬金
成無別自體則本有之修生是知唯金而不㝵
嚴具故唯一法身不㝵報化也唯嚴具而不㝵
金故單報化亦卽具法身也餘並准之是故得
說化身卽法身等全體收盡餘准思之三辨定
此文者然上四義攝有二門一約佛自德圓融
無㝵不可說也二就機出現復有二門一分相
門謂化身爲地前現染土等報身爲地上現於
淨土此約三乘差別機說二無㝵門謂報化不
分卽權恒實如樹王下現十佛身文六遍於十
方八相該於法界諸根毛孔各無限量亦不㝵
限量是則限無限無㝵此約一乘圓機說攝有
四重如此品說一略擧十門如品初所問二次
辨三十二門如荅中大位三具顯有三百二十
門如荅中別辨四廣明多門如類十方一一皆
各無盡無盡也四顯不思議義者汎論有四一
理妙難測二事廣難知三行深超世四果用超
情今此品文通具前四別辨第四辨第四中復
開爲四一何者不思議略辨十種一智超世表
二悲越常情三無思成事四同染恒淨五所作
秘密六業用廣大七多少卽入八分圓有在九
依正無㝵十理事一味並如文顯恐繁不列二
於何不思議亦有四位一過世間故二越二乘
故三超因位故四顯法自體故三云何不思議
亦四種謂非聞思修及報生智境故四何用不
思議亦四種謂令信向故起行來故隨分證故
圓滿得故第四釋文者此下三品果法亦有
[47-0724c]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六幅諸德將配三身謂
初法次報後化文恐不順以此品中廣顯八相
等用豈唯法身乎亦有將配佛體相用後二品
可然初品有妨以此品中亦有相用今謂此品
揔顯佛德體用殊勝次相海品別顯勝德之
相後小相品別辨勝德益用就此初品
中分文有四一請分二加分三證分四說
分初分中二先明能請人衆同念者表法深細
故也二正顯所念十法皆言不思者顯果德法
出過言盧念此不思悕其說也初一問佛出處
二問出現之因謂由本願梵本云過去願清淨
三問出生處種放家此釋依梵名非是因中佛
種性等四揔明應機現世次三別顯三輪業用
八問大用之體九問大用之相十問大用自
在第二加分中先知法器二与靑蓮等者正顯
加相表果不自彰寔由因顯故加靑蓮令其說
也十句中初五与勝德充身於中初三句与佛
三業顯同化辯才神力是身業智是意業辯是
語業後二句与佛福智無畏是智後五与智用
充心一究竟等与佛内知法界無餘智二与佛
作用境界智三与佛無㝵行智謂無思成事等
四分別等与佛知法器智五不可數等与佛多
門善巧智令其能說何故無身語加以不入定
故何故唯意加令入法界故此菩薩豈不證法
界耶釋彼證分限非甚深故非無㝵故也第
三證分中初五自利一揔謂佛果法界無障㝵
故佛加令得故云入也下文云一切諸佛所說
皆入甚深法界餘四別顯一深行二廣願此二
自分卽是普賢法界行願今
[47-0725a]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七幅惠一
旣入此故得成也三順果四現果謂以佛果自
嚴故也後五利他德一揔悲覆衆生要令離垢
故令成淨行故令得淨信故云清淨也餘四別
顯一量智二理智三揔持四辯說何故不云入
三昧古釋此則是八定又古釋果法巳深更入
定顯恐退信解故不入定復爲法深故審入法
界今更釋此得加力八於勝進佛果法界令能
說故第四說分中告蓮花藏者顯深奥勝器
又表含攝果法當有開敷故名也果德無限略
以三百二十門以荅前問於中初十門標宗略
荅後三百一十隨義廣顯前中初句所住淨妙
荅前刹問二住無量自在荅二淨願種姓二問
以此倶是佛出所依故云自在三應機出現名
不失時則荅前佛出問四法輪五四辯荅音聲
問六不思議法荅神力無㝵住及解脫三問也
七淨音重顯前音聲分齊也八分別法界荅前
智惠問九光明照答身業問也十亦顯語業所
說至深也又釋此十揔明如來應機成事一明
顯佛自住眞理二明不滯寂故云自在三非但
内不滯寂亦外應不差四應機不失作何等事
謂轉法輪五以何轉謂四辯六說何法謂不思
法七能轉齊何謂無所不至前辨說無窮盡一
切時也此明音聲遍一切處也八所轉之法爲
幾許耶謂無量法界前不思法顯深也此中無
量明廣也九語用旣爾身用云何謂光明普照
謂息苦報滅惡業警羣機今入法等十言敎則
同理故云入法界又說法就機令悉證眞故云
入法界無有究竟不入深法故末後結歸也
[47-0725b]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八幅惠一
第二隨義廣荅中三百一十句大門有三十一
位依古諸德屬荅前問依問次第文極不順今
更超次科配少有相當終自難見良以佛德無
限自在非言能次就中長分爲十初四門荅
前第一佛刹問二從十種出生住持智惠下
三門荅第二淨願問三從十種功德離惡清
淨下二門荅第三種妵問四從於一切世界
一切時有十種佛事下三門超荅第七佛智惠
問五從十種無量說佛法門下三門荅第六
佛音聲問六從十種無㝵住下三門超荅第
九佛無礙住問七從具足十種不思議法巳
成正學下六門却荅第四佛出世問八從十
種最勝力下一門荅第八佛神力問九從十
種定法下三門却荅第五佛法身問十從十
種一切智住下三門荅第十佛解脫問且麤作
此配通相圓融並准可知就初四中初十辨
佛六根依正明勝德之體二普於諸刹應機出
生明依處起用三明用應機化不失時四業用
廣大出過啚度並於刹現此擧正顯依以荅初
問也一一門中各有三謂標門別列及揔結初
中色身等名法界者一多故名法界二廣故名
法界三妙故名法界以十八界中法界攝故四
從所依以證法界成故五從義相謂妙軌稱法
分齊各別名界六約當相卽同眞性故名法界
此色身爲揔是餘入所依故次六可知第八無
㝵解脫是自在業用如下文於一塵内現三世
佛等第九嚴土應機第十因圓果滿第二出生
無盡智者前以相從性同名法界今以用從體
[47-0725c]
探玄記第十五第三十九幅同名爲智又亦前
則相依性現今用從智起無盡有三義一時無
盡謂念念等二處無盡謂一切世界等三用無
盡謂命終出生等初五可知第六明所成利益
第七嚴身應機謂黑象腳等第八異異嚴應以
機感不同故第九清淨衆生者謂調伏衆生令
離障上九別辨第十現三世佛爲種種根等揔
結多門益物故也第三未曾失時者所作合宜
藥病相應初一機感現成而不差失二宿願善
根現報不差三根熟与記令増善根又記當得
果時無改易四於耶歸依衆生等應示神力五
於念佛衆生等應現佛身六化成益訖捨而不
失七入城行乞爲施食時至八見佛生喜受化
時至九蹔捨難化令生戀仰十隨機逆順自在
難思亦是揔結也第四世無比況云不可喻情
不能盧名不可思此顯業用自在超過情況初
四可知五不離本等者如不起覺樹昇天等六
決定一法等者以一法卽一切而不壞一法故
云決定也七於一念等者如意神力能速普遍
八示現果德九現三世佛十敎化衆生常在滅
定以用而恒寂故上來荅初問竟第二大段
出生住持智惠下三門荅前第二淨願問初十
皆依本智出生後智敎化衆生故名出生住持
智又釋理實無差別而智照此反起知差別智
謂住理而持事故云出生住持亦信事而持理
故皆云智若不爾者住事迷理是愚非智初中
先擧理實故無趣向後顯隨事故出生淨願此
正荅前問標之在首第三中無二者無能覺所
覺而生等者巧出能所不乖
[47-0726a]
探玄記第十五第四十幅玄巳
無二不乖無二而出生二餘並准之第二内法
者藴德在心名爲内法亦是内心所證之法一
内身無垢能順入三世二内具三輪一身業神
通輪二語業正敎輪三意業記心輪三内有揔
持持法智四内具四辨說法智五内有無緣大
慈悲六内證理觀機七内有善根並是巧便堪
調衆生八内有法界是所證也住者是智能證
也無礙住者能所平等無障礙故九内現多佛
十内照多刧本來是一日非新相卽第三甚深
大法者業用無涯名爲大法無思稱理名日甚
深又過小云大超因曰深初二力用大次二攝
化大次四三業不空大次二依正自在大末後
一正覺大此剩一句増數十也上來荅淨願竟
第三大段離惡清淨下二門荅第三種性問初
十過無不盡故云離惡淨後十德無不圓故云
究竟淨皆是種姓清淨無可譏嫌故也初十中
初一宿因淨二現果淨謂三世如來家生正荅
種姓問標之在首故也三未來淨四三世淨以
皆無著故五一味淨六多德淨次二身語淨九
名稱淨十應念淨第二究竟淨者亦是畢竟無
染初三願行淨捨離優婆提者有釋此是優婆
夷離此女想故也有釋此翻名闇鈍明佛久捨
故云清淨又翻名戲論佛巳捨故次四依正家
眷淨後三現智業用淨亦是法身般若解脫三
德淨上來荅種姓問竟第四大段於一切世
界下有三門超荅第七佛智惠問於中初十明
智用照機次十明智體宏深後十明智德無斷
初十者謂時處廣大頓赴成益故云也又一切
[47-0726b]
探玄記第十五第四十一幅希尢
世界者遍也一切時者常也謂相續無絕攝論
云如恒受樂如恒施食等初二現身說法次二
増行定位言正法位者初地巳上次二應機遊
刹次二悲化攝物後二體用利生第二無盡智
海者前應用常遍此卽智海宏深故云無盡一
智同理深二福同智廣三所見懸遠四善根難
量五行同法性六法雨漫流七讃德無盡八行
願廣大九常用無竭十知心行海十一福智無
盡剩一句也第三常法者此之十法是諸如來
常所有故常所行故初二成行離過次二大悲
大力次二說法度生次二應化現身次二存歿
無念荅智惠問竟第五大段從十種說佛法
門下三門荅前第五佛音聲問於中初十言聲
說法次十餘事說法後十擧因結果就初說法
門者顯所說之法門初三說衆生當位法門一
如來藏是界也二善惡不動是行也三苦樂等
是業所得報也次二化衆生門一無量方便度
衆生者謂貪欲多等敎不淨觀等二淨衆生行
者授与戒學等次二化菩薩門一行二願次二
說染淨欣猒門初說染界成敗令猒後說淨令
欣末後說三世佛興令往供養門第二常爲衆
生非佛事者以此十法開覺衆生八法成益名
爲佛事作無停息故云常也初二身語作次二
受不受作佛事謂受令成檀不受令放學少欲
次二以四大神力作佛事次二名号刹土作佛
事從二佛刹海默住而作佛事乃至一切法悉
堪爲佛事常作不息第三堅固土法者若能行
此十堅固法名堅固土法一願堅二行堅三敎
[47-0726c]
探玄記第十五第四十二幅化堅四大悲堅五
大心堅六背世向出堅七背小向大堅八照法
淨心堅九猒有救生堅十代苦攝生堅上來
荅佛音聲問竟第六大段從十種無障礙住下
三門超荅第九佛無礙住問於中初十正顯所
住無礙次十明於具德無礙後十辨彼自在無
礙初中身智所安物草能礙名無礙住初五身
於世界無障礙住後五智於所知無礙住於中
初二證理說法住謂住三世法界是證絕三際
之眞性也次二下化上同住謂下於衆生知根
巧化上於佛法惠身安住後二分別染淨住剩
一句第二最勝者巳超下位故無上者上無加
過故莊嚴勝德自嚴故十中各先釋莊嚴義後
結其名初三明三業嚴第二語業中八音等明
聲體具德演說等明聲用善說悉令等益物不
虛三意業中先明意攝衆德於一念等顯意用
無涯四光明莊嚴中初光體一一等明因業普
照等示現業除滅等止業降伏業現佛等敬業
五笑光中初顯普照義悉授記等現離癡謂成
益不虛故六出纏法身離染爲嚴七常光嚴中
以諸餘光皆此中出故名爲藏八妙色有六句
初一揔餘五別皆超絕世表名爲妙也九種姓
嚴者此是生家種姓亦是眞如家生也十大慈
等嚴中言無上受者者受施田中佛最無上故
名也第三自在正法者於法自在無障礙故初
二於敎法自在先說敎從應根次二於世界自
在先動後嚴次二時處自在先時後處亦是住
壽自在遍至自在七正覺自在中有二釋一隨
文釋謂一切佛各爲調化自
[47-0727a]
探玄記第十五第四十三幅所化
故各各示成正覺故云念念非是一佛旣各示
成非先不覺今乃始覺故云非不先覺等此是
現化身用二就義釋一佛卽遍一切衆生周十
方微塵盡三世念念同時前後倶成正覺此卽
實成非化但以不成卽巳成卽舊來成故云非
不先覺等以攝三世盡故無過去不成故云不
住學地等此可准宗思之八諸根㸦用自在若
小乘但變化用漸敎大乘卽改轉用圓敎一乘
亦不變不改一入舊來作一切用九毛孔置衆
生依法性融通門思之此是衆生世間自在十
一念現正覺此是智正覺器世間自在於中先
於一念現一等法界佛二於彼念中類顯多佛
三擧一念類顯多念四擧一花座類顯虛空法
界等世界各現等法界之佛身思之當知佛境
界不可思議在於此也上來荅無礙住竟第七
具足十種不思議法巳成等正覺下六門却荅
第四佛出世問於中初攬緣現覺二無中巧現
三所現難量四果位齊均五智住妙境六知法
無辵各提門可見初中十内初二果相具謂先
外相備後内德圓次二因德滿謂先福後行次
二應機現謂無壞勝法是降魔功德次二嚴刹
具智次二相圓德備後一事畢示終第二巧妙
方便者謂證理平等能起有中殊勝之行故云
巧也初一知法無究竟者證理也而究竟說等
是巧便也若處理無乖此事有或說事有乖彼
理無皆非巧便若二義岳別或合一雙失倶非巧便
今並反此故名巧妙方便以是釋佛出世之義
故就方便向事說也二證無能見所見而
[47-0727b]
探玄記第十五苐四十四幅
巧見法界三無相知相無性現色四證泯三際
之理而見三世佛宛然五三業無造而演法熾
然六理亡染淨而不壞世閒及佛智用七以依
非時法而融時相入又恒住非時而應時說法
八以所證非時不離時具足十辯說無盡法九
證法無名巧起名句十無藴界處而不壞法相
又善達二空巧分三聚等第三有十種佛事無
量等者謂果現難量皆攝物入道同名佛事業
用廣大並是微細相容門故非餘境也初兜率
天作攝生佛事中初別擧能攝揔顯所攝二大
慈下揔顯能攝別明所攝利益並如文顯二從
兜率天降神母胎作佛事中有四先智德内圓
二於㝡後等辨其位處三或以神力等正顯業
用有十如文於中或從初發心者攝過去故或
涅般者攝未來故是故入胎之時無非具於八
相亦攝過去因行如下法界品摩耶處說四此
第二地下正明具攝八相時方等而作事三在
於王宮受欲境時攝化佛事於中初自行内圓
二大悲下四等善觀三廣能爲說下正數攝益
四雖處王宮下明攝益深廣謂一切處爲廣淨
三業爲深四出家時攝益中有四初爲引貪愛
衆生令得淨行二示現世間捨離下引愚癡衆
生令得智惠三示現衆生無上下引薄福衆生
令具福智四廣爲衆生下授与正法之相五成
道時攝益中有三初現自正覺二莊嚴一切下
攝内眷屬三令一切衆生下廣益衆生謂先令
行成德滿悉分別下令廣大智立大轉法輪時
攝益中有十種法輪一敎堅不退二輪多遍知
[47-0727c]
探玄記第十五苐四十五幅三所說決定四成
益不虛五輪體廣大六輪境甚深七輪同下照
八輪能上現九輪性平等十揔結無盡一乘十
轉無盡法輪應著此文七入王城等時攝益中
初入城益物二一切諸佛色身下明能以色相
威儀等益三彼諸衆生下顯所益之相四以如
是下揔結無盡八或住阿練若下明隨所住等
攝益之義於中四初所住攝益二以境界攝益
三以所說攝益四以所住時攝益九以無盡功德
藏攝益於中有三初明化所成益入菩薩位二
或現涅槃下顯能化方便三或發衆生下化入
佛境位十示涅槃時攝益中三先示滅變慕益
二碎身舎利益三爪牙髪起塔謂令成因得果
念恩歎德第四法王無異法者明果位齊均一
記莂無異二遂願皆同三法身不殊四智惠齊等五所知
佛同有本作法字六所知刹同以果無優
劣故七語同法言八無非化物九染淨同泯十
善根同如然餘處說四種等故說毗婆尸卽是
釋迦此中十種無異亦是平等意趣可知第五
何十種住法者謂佛向此十種法上之所住故
初一佛住二梵住三依宿願四住現悲五無功
用六離妄情七念無蹔失八心無限礙九無不
在定十住眞實際第六知十種悉無餘者大智
無限照境無辵初三卽三達圓明次三知世間
衆生謂多類衆生言音路別名語言道次二知
出世謂菩薩及佛後三知法門初揔知緣起二
別知事相三以理會事如帝網重重並如前地
論中巳釋上來荅佛出世閒竟第八大段十
種㝡勝力下荅第八佛神力
[47-0728a]
探玄記第十五苐四十六幅問於
中有一百門謂初列十門是揔標下十門別釋
一一揔門具十別門及一一別門攝十㧾門故
成百門何以知者以標中云十種㝡勝力大力
無量力乃至佛所住法爲一句標故知十種之
言貫下九力各有十也後何等爲十之言通徵
前十力各十之義但以義同故亦通以十門通
釋前十是故結中各唯結初以此十種皆是大
力那羅延等也以大力爲揔餘九攝在大力中
故有十種大力初力用過劣名㝡勝力二當體
廣能名爲大力三多門業用四大福勝用五威
德特尊如外道見佛違自先制不覺起禮等六
所作不屈七能壞魔軍八不爲他所壞九業用
超世表也十擧世無能破言大力那羅延幢等
者結歸初揔那羅延者此云堅窂卽帝釋力
之名擧近爲況佛所住之力下別釋中初一身
命無損力此釋㝡勝大力佛所加持衆生及佛
所使衆生如上金剛雨等悉不能損如遣耆婆
入火抱兒如蓮池等二毛孔容持力此釋無量
力如虛空者能廣容故無疲倦故三毛持圍山
速步力此釋大功德力如來一身毛孔与十方
法界一切衆生所有毛孔頭數齊等者顯毛孔
旣多各持如上金剛圍山明所擎重也一步等
行步大也念念等所行疾也十方虛空界等所
至遠也盡過去等行時長也無贏弊等与不行
無異也四定用自在力此釋尊重力於中初身
不起定化不失時二指持生界不起遍坐五普
遍常轉法輪力此釋不退轉力於中二初以一
佛身周遍法界常轉法輪二如來一化身
[47-0728b]
探玄記第十五苐四十七幅下明
一切身常轉法輪前中先一一等是多說也盡
塵數刧等是常說也轉正法輪等說益也後中
一一毛端處念念化等顯佛身多重重普遍無
礙常說問若據此文佛無不說之時何故乃至
一部奉行答此是衆生感處說爲一部而如來
說法曾未蹔息以大機常感無間断故問若遍
空界毛端處悉有說法何故此處現今不聞荅
以根無報故猶如生盲不見日非謂無日出世
間等亦聾故不聞非謂無說若爾說應不遍衆
生界耶釋以遍故至不聞處能令不聞至聞處
令聞至有限聞處無限聞處皆如彼現故名爲
遍是故今者不聞亦是佛說法也六胸德字相
降魔力此釋堅固力七音聲遍徹力此釋不可
壞力八證理現事無礙力此釋一切世間不能
思議力於中初證理玄絕後隨智惠轉下現事
自在九法身微密力此釋一切衆生不能壞力
於中初平等法普現無礙二其身充滿等下應
現無方稱性平等十具菩薩行佛大智力此釋
末後大力結同之力於中初具菩薩行順佛果
用二住諸佛住下明勝智圓滿德三以明淨智
下照達無邊境界德第九大段十種定法下
三門却荅第五法身問於中初門明身業揩定
次門明見巳獲益後門顯勸觀勝德初中化身
八相諸佛等有故云定法略無涅槃相此中正
顯身業作用如文第二見佛得十果報者明所
作不虛於中初二滅惡生善報次二善因樂果
報次二除疑不退報謂入在地前三賢位次二
證位淨根報從初地至七地以證地故名
[47-0728c]
探玄記第十五苐四十八幅出世有出觀故名
世間後二滅障得辯報謂八地巳上第三有十
種淨法菩薩應念者念因仿學念果増善於中
初六念因行後四念果德可知上來荅法身
竟第十大段從十種一切智住下三門答第十
無礙解脫問於中初門明後智業用次門顯妙
定自在後門正明解脫無㝵以此解脫依定惠
成故初中智能迅疾廣知名爲智住初二知所
化器次二成能化事次二現佛及神力次二說
法及知趣後二應念現形第二有十種無量不
思三昧者在此法定於彼法用又此定卽用故
思議於中初二約人法次二約時處次二約
佛三業普遍法界而於一切處有現不現等次
二約理事法九定在離世而恒現世嚴十定在
衆生而恒至佛趣第三有十種無礙解脫者㝵
障旣盡名爲無㝵作用自在名爲解脫若三乘
敎中說佛有八解脫等非此所收此十門無盡
是一乘解脫應准知之初二現佛說法次二調
生現土次一調巳授記次三現三世佛依正神
力後二現於三世能化所化此等約法是法性
融通力約智是如來自在力良以此智達彼法
故無㝵圓融故能如是此約果圓滿說若菩薩
分得如維摩不思議解
脫皆此類也不思議法品竟如來相海品第
二十九初釋名言如來者標人顯德相海者依
人顯相福報奇狀炳著名相相德廣多奥積如
海勘梵本名如來十身相海品以深廣之相
在十身故二來意者若約遠此与前品同荅普
光會中後佛果德問若約近
[47-0729a]
探玄記第十五苐四十九幅卽前
品揔明果法此品別顯相德故來也三宗
趣者正辨佛果無邊相海卽以爲宗別釋此義
略作八門一釋名者智論第五問相義云何答
易知故名相如水異火以相故知解云顯著義
明了義標別義是相義二體性者此三十二相
小乘倶以色形爲體若初敎大乘依瑜伽於二
十二根中四根爲體一眼根二舌根三男根四
身根若依終敎依對法論以定惠爲體又攝相
歸本唯是淨識爲體又會緣歸實唯是眞如爲
性若圓敎相海以無盡法界爲性三種類者依
觀佛三昧經有三類一略中略說有三十二相
二略說有八万四千相三廣說有無量相如雜
花經中爲普賢賢首等說解云雜花卽花嚴異
名此品中十蓮花藏世界塵數相名無量也此
三中初唯小乘次兼前爲三乘後具前爲一乘
又初唯地前見次唯地上見後通五位見又初
唯化身相次唯報身相後是十身相四出因者
略明七種一依智論此三十二相倶以布施爲
因彼論中一一約施別別釋出二依瑜伽地持
倶以持戒爲因三有經中用忍辱爲因四善生
經以大悲爲因彼經云是三十二相卽是大悲
之果報五楞伽經及如來藏經並如來藏中恒
沙功德具三十二相則以藏性爲因六依涅槃
經以十善爲因七依大集經第七三十二相一
一各別出因餘經云云解云良以佛果万德圓融
故或一行通感多相或万行俱成一相或性待
了因而唯說行或行證理成唯約性具五積成
者智論第五云一一相皆爲百福所成其
[47-0729b]
探玄記第十五第五十幅
百福者或以一轉輪聖王福爲一如是數至百
或以一帝釋福爲一或以一他化天王福爲一
或云除補處菩薩餘一切衆生福爲一或云同
感一三千大千世界福爲一或云如大千世界
一切衆生皆盲一人治差一切人被毒藥一人
治差一切人應死一人救脫一切人破戒破見
一人敎淨戒正見如是等爲一福數至百等或
云福德不可量不可譬喻等爲一乃至百解云
彼約小乘及初敎等說若准此相海無盡福所
成上文云求空邊際猶可得佛一毛孔無涯限
是則若大若小皆滿法界悉無限量六修時者
三十二相若小乘及初敎三僧祇後百刧中修
相好別業若或極遲百刧或超九刧等如智論
第五說也若終敎巳去從初發心修因滿果便
現或是修生或是修顯若一乘相海無量刧修
七建立者智論第五云問菩薩相何故三十二
不多不少荅有言以端正不乱故若少則不端
正若多身相乱又觀佛三昧經佛生世間示同
人故說三十二相爲勝諸天故說八十種好爲
諸菩薩說八万四千相以菩薩修八万四千諸
度行故上約三乘等說若一乘此十蓮花藏塵
數相爲普賢等說者以修普賢無盡行海故八
明業用者一乘業用如小相品說餘乘相用如
別說四釋文者明佛相海曠周法界故普賢
說也文中三初誠聽許說二略說九十四相三
廣結十蓮花藏塵數就第二略說中大相有
九十四種明相所依有十九處然一一相中皆
有四義一列相名二顯相體莊嚴三明相光業
[47-0729c]
探玄記第十五苐五十一幅道主用四辨業用
成益亦有不具者至文應知㝡初明頂上相㝡
後明足相者依觀佛經有順觀逆觀從頂漸下
明順觀從足漸上明逆觀今顯順觀故也初
頂有三十二種相何故此中略明十九處相多
小不同者釋此皆無盡但隨說少多多少無在
問旣各無在何故頂相最多荅以最勝故故善
生經云一切世間所有福德不及如來一毛功
德如來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聚合八十
種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一
白毫相功德白毫相功德復不及無見頂相功
德頂相中初七正明頂相後二十五別顯莊嚴
初中名明淨者勘梵本名毗盧遮那若具翻名
光明遍照莊嚴也二三十二寶以爲莊嚴者正
顯相體具德釋名中淨字卽是莊嚴義也三普
放等辨放光業用此釋明字則光明義四遍照
等明業用成益之相則釋遍照義也此之一門
亦揔亦別以標三十二相故是揔則三十二中
是初門故亦別二中圓滿下明相體具德三金
剛下顯光業用起此光明於彼世界故云所起
此釋名佛方便海也四普照法界者顯業用成
益證理法界故照事法界故三中初窮事遍理
充果該因故名充滿法界雲者周遍義潤益義
无本義無㝵義現相義降雨義是雲義下並准
此四中名普照者有二義一相中現難思佛刹
名普照二照現法界佛光名普照五中摩尼寶
王下明第二相體具德釋名中瑠璃寶也三普
照下辨相光業用釋名中普照也歎佛等略出
往因四悉放下正顯成益釋名中
[47-0730a]
探玄記第十五第五十二幅道主
大自在雲義也六中初名體合擧二放諸光明
下業益齊明謂以平等普照法界等以敎聲法
燈令菩薩功德在佛離垢智寶幢海七中伊那
下顯相體具德伊那羅此云主則天主寶等並
可貴義等具六種義是故名寶自在義等是故
稱王悉是佛果無障㝵德此釋佛光三普照下
明業益釋廣雲義可知自下有二十五種莊嚴
頂相於中初内瑠璃摩尼下明業用及益釋成
圓滿光明之義可知二中先名體同擧二無量
世界下顯業用釋光明雲三出生無量下明成
益相說深大法釋菩薩行藏三中放琉璃色等
明第三業用明身光聲智釋普照雲也四中於
一切下明業益有開覺除障釋覺雲義五中業
用內長養智身者釋體中心海王也長法身者
釋如意法寶令彼滿足如來相海六中初寶花
嚴刹後四行嚴人或四攝或四無量等亦得初
相嚴事法界後行嚴理法界故名一切莊嚴也
七明佛於三昧念念現佛令機得見用此爲相
八從佛無障㝵意業中所出依正一切化用故
名化海九於其座内現諸佛像名爲解脫光明
演法嚴刹稱雲十内業用中正法光雲嚴淨一
切者開覺菩薩令因種姓増修正行故名嚴淨
則釋覺佛種姓餘亦同此十一過去福智如輪
顯現故以爲名十二頂寶花中盡窮法界諸佛
依正皆於中現故名普照自在雲十三中普照
一切等名入一切也十四名明淨者若具亦名
遍照莊嚴體用中具釋此名可知十五以法輪
光明開覺一切故以爲名十六能現菩薩道場
[47-0730b]
探玄記第十五苐五十三幅
成佛名一切莊嚴十七現衆生業報名法界因
但現因必帶果故亦有報十八以法輪普被一
切世界名普照莊嚴令深解法界故云淨法輪
雲也十九中標釋可知二十巧入衆生等位照
現法界名淨燈雲二十一智照無量諸三寶海
名分別法界令一切衆生等明分別所爲可知
二十二相光凝住遍空法界普現諸佛菩薩功
德令觀無猒足二十三中於眉閒出寶光等者
古人將此下三相屬眉間相收令以次後二相
並是頂相末後一種復是眉相此之一相或是
交錯或亦用此莊嚴頂相屬頂收以光明普照
成勝益故名寶光炎雲也二十四頂上次第起
諸莊嚴謂嚴現佛身嚴現佛刹嚴現菩薩故名
一切法界莊嚴雲二十五如來頂相悉能等揔
結中先麁結前三十二種寶相莊嚴後細結莊
嚴一切法界智論第五頂有肉髻如捲等在其
頭上觀佛三昧經如合捲相也上來三十二門
明頂相竟第二大段明眉相中有一相釋中
二先釋普照法界後出生下釋遍光明雲智論
白毛眉間生不高不下白淨右旋舒長五尺
第三眼相亦一釋中初所見無㝵故名自在後
眼光現佛亦名自在雲智論眞眼相如好靑蓮
花又如牛王眼睫長好不乱第四鼻一相可
知第五舌有四相初明廣長相中先擧名體
及因次普照等顯其業用後出生等明其益相
二中釋舌掌相謂於舌掌内以衆寶爲嚴故云
安住此明勝德備也安住一切法者明一切所
法門並在舌掌之内安住此明大智具也是
[47-0730c]
探玄記第十五苐五十四幅故舌掌名法界地
也三明舌端相於中出生無量下明用益謂光
照佛海名順法界又妙音遍至亦名順法又令
衆生樂聞順入法界故立此名四亦舌端相中
出生下明用益中一妙音等讃二妙德等覆三
妙智等入四妙刹等現故名平等法門智論舌
相覆靣至髪際入口亦不滿第六斷相德體中
一勝德外嚴伊陀尼羅此云帝靑寶也二法界
內充三大衆悉滿以佛斷齶中旣諸法界地悉
在其内是故諸菩薩雲亦悉充滿在其斷内出
生下明其用益於中所照十方還在斷内以諸
法界非唯現故是故伹此齗中則攝法界盡頭
背手足亦在其中十方世界及諸衆生菩薩諸
佛悉唯在此中餘門如虛空無所有然斷相不
大法界不小全在其内外相宛然空界無邊不
出斷外是謂如來勝相非是心識思量境界
此一旣爾餘並例然第七大牙相有四謂四大
牙初右邊下牙衆寶莊嚴者明體具德也放大
光等明業用廣大也普放光等顯利益之相此
是所照佛身復放光益二右邊上牙用中一一
光内現佛依正故名爲藏三左邊下牙用中照
現一切佛及眷屬故名燈雲四左邊上牙於中
出生下明業用謂因此大牙出大妙音現佛因
果法等智論牙日勝雪山王第八齒有一相梵
言金慕耆婆一齒間不容一毫者此云頸旋螺
文則佛齒形狀也放大光下明業用利益智
齒有四十不多不少齊密無麤細人不知者
第九肩相有五初右肩相名爲一切寶地者從
體德爲名光炎普照等明用
[47-0731a]
探玄記第十五第五十五幅
益可知二右肩平滿相普照明業用三左肩相
中普放等明業用内現盡法界諸佛神力四左
肩遍照相用中放光現法界佛依正等報五右
肩無動相中出生下明業用照理事人法因果
法界智論肩圓好相一切治肩無如是者也
第十胸相有一言胸有勝妙相海者此是德字
之相能破怨敵周遍下明業用利益第十一
脅相有一於中出生下明用益也此是兩脅同
辨智論云兩腋下平滿相不高不深第十二
腹藏相有七初相中菩薩功德下明體具德普
現下明業用利益釋成普現如來雲義二中一
標名二如來下釋花義三放香炎下釋開敷義
三中妙樂充心名可悦等此是世人五藏中心
藏何故不說餘肺等藏以佛金剛身無餘藏故
何故唯有心藏以㝡勝故令他有觀見故放摩
尼等明用益四勝德深廣圓滿故名勝海釋相
可知五光照法界名爲電光下第二勝功德平
等地相者或是五藏中當第二等或身分中向
下第二等旣無別指的是故難定下文第三等
准此六照現無量菩薩法界故以爲名七照現
㝡淨法界及極果依正三世間相故名照㝡高
雲第十三明下部相有二初是妙音轉法輪
相離垢清淨者不同餘人之穢故正法道者非
是穢路故香炎等明業用照現佛内心及所證
法界故二宣畼佛因智嚴刹故名莊嚴第十
四手相有十二種初手掌相中放大光等明用
益轉法輪照佛海嚴法界也二寶手相中體具
衆德名海用光矚物名照三妙手相中以帝靑
[47-0731b]
探玄記第十五第五十六幅
瑠璃寶用嚴其手名普莊嚴亦名微妙之手普
照一切下明業用利益四離垢燈照手相亦是
網縵手相用中導引菩薩令到彼岸五現寶手
相謂寶蓮花光照法界故以爲名六照明手相
用中寶光照法界香光嚴刹海七瑠璃燈手相
中體具瑠璃之德光用燈照之雲八智燈手相
中金光普照則爲智燈也九蓮花手相中體具
寶花名日蓮花光覆世界故名安住十滿法界
手相用中初光照現如來及充法界後如來妙
手下明手具德及用滿刹海智論正立手摩膝
十一右手指相用中寶花妙音嚴現刹海故名
成就等十二指端出寶相以能照佛寶藏法界
故名安住一切寶從德爲名放大光等明用益
初照現三寶海後出生下明出聲遍覺増長願
行第十五馬藏相有三種初隱密相用中照
法界者證理深也照虛空界者照事廣也寶嚴
法界者行嚴眞性出生妙果也二一相現一切
相海用中釋顯此名復照現餘一切佛神力三
法界海相中體能照現十方諸佛及法輪海用
能示現自塵數相此上是十身相若化身相者
智論馬陰藏相佛令弟子見陰藏相者爲決疑
故又有言化作馬寶象寶示諸弟子我陰藏相
如是第十六骨相有二初右骨相名普照
示現雲者衆寶現嚴故妙法光現故出聲寶嚴
故念念示心海故二左骨相名普照一切迴向
海雲者用中放光普照一切衆生令趣向佛海
故以爲名第十七腨相有二初右腨相伊尼
延者此是鹿名以腨似佛故以爲喻智論第五
[47-0731c]
探玄記第十五第五十七幅云如伊尼延鹿王
腨相隨次傭纎也用益中初光照震動次佛音
普聞次化身充滿次身光淨刹後化滿法界文
並可見二左腨相用中光遍無量開化法海
第十八毛端相有一初毛内現刹是標名也於
一毛孔悉放等顯德也一毛孔示現等明勝用
也智論中一一孔一毛出相毛不乱靑瑠璃
色毛右靡向上第十九足相有十三相初金剛
足下相名菩薩海莊嚴者用中釋顯謂光照開
菩薩法故出化菩薩故光住菩薩海故以爲名
智論足下安平相足下一切著地間無所受不
容一鍼也二足跗上相名明淨雲者衆寶莊嚴
者體攝衆德智論足跗上眞金色於上毛靑瑠
璃色其足嚴好如雜寶履種種莊嚴也放妙下
明用益釋名可知三足指間相名覺雲者用中
初未覺相次照所覺法次現覺法次現覺處後
照覺用時未來未有若爲照以依九世如彼現
故智論足指網縵纖長端直次第傭好指節參
差指爪如淨赤銅四千輻輪相名照法界海者
用中初嚴照刹海次嚴照佛海後照淨法界海
故以爲名智論十輻輞轂三事具足自然成就
不待人工諸天工師雖毗首羯摩天不能化作
五足相名示現一切諸佛雲者用中初發行雲
聲敎雲花嚴雲示現世界故以爲名六足相名
自在光明雲者示現佛光明故云自在常放等
顯業用可知七足下後分者是尼跟相也普照
下明用中初照法界現化身普覆後一一身出
音聲海充滿法界故以爲名智論跟廣平相八
足底相名深寶原底者體具
[47-0732a]
探玄記第十五第五十八幅巳充
寶嚴用窮深底如文可知九中初一切寶等名
體合擧後於念念下益用倶陳可知十名普雲
藏者體具普雲光用照藏十一名平等光雲者
出生下明業用中音聲稱法界故云平等次一
一相下光稱法界故云平等光也十二名示現
莊嚴雲者初體具德嚴次用嚴佛刹次佛雲滿
刹次嚴因法海後照因果法同嚴法界故以爲
名十三名諸佛自在普示現雲者放不思下明
業用中先現佛光自在後顯佛聲自在雲可知
上來揔十九處略明九十四種大相竟
佛子下大段第三廣結大相者以別說難盡是
故揔結非略能盡故須顯廣然一箇蓮花藏界
巳遍法界況復說十復顯無盡是卽無盡無盡
非普眼而不覩也相海品竟
花嚴經探玄記卷第十五
乙巳歲分司大藏都監開板
[47-0732b]
花嚴經探玄記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