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74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宋-知禮 (master)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四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二悲泣下。請式。科云請法。即法式也。三世
尊下。因請往赴二。初分科。勝鬘等者。勝鬘夫
人也。即舍衛國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
為踰闍國妃。其後父母遣書云。佛出我國。神
通自在。普益眾生。勝鬘執書。對使說偈云。仰
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愍我等。速來至
此處。即說此偈時。佛於空中現。復說偈讚云。
[004-0215b]
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等。今韋提哀請佛
即降赴。其事相類。故云不異。二知韋下隨釋
五。初神通二。初消文。如來之心寂而常照。無
數河沙世界眾生若干種心。悉知悉見。非同
小聖作意方知。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無記
通也。二問前下。釋妨二。初出妨。此難重出。
問不異前。答不同彼。言二解者。一滅即今嫌
佛之惡。二生以後行法之善。何以故。若佛入
彼頻婆之室。即令世王謂佛朋父還謀國政
怨嫌既重。後不行法。故不窮往。母無斯事故
佛親赴。二時韋下。色身。三坐百下。坐座。四
目連下。眷屬。五普雨下雨華。四傷歎請法二。
初分科。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者。即二
意中第二請示往生淨土之因。經云。唯願佛
日教我觀於清淨處文也。初明供養問往生
因者。即第一意問往昔生中。何罪為因。生此
闍世惡逆之子。應知此二語同意別。分二。初
我有下。供養問往生因。經自絕瓔珞。舉身投
地。號泣向佛。即三業供養。絕瓔投地是身。號
泣是口。以二顯意。闍世之因已略如前。疏今
但出調達之緣。二濁惡下。正問生處。二今向
下。請往生因。第二正說分二。初泛科懸解二。
初科三段。二如來下解初文。二初放下。重科
廣釋二。初總別分科。酬前生處者。前韋提請
云。惟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佛今放光照其
淨土。令彼見之。以酬前請。酬前淨業者。前請
云。惟願教我觀於清淨業處。今示三種淨業
十六妙觀。即教彼觀淨業處也。近答等者。以
韋提希於酬生處中因光見土。乃再請云。教
[004-0215c]
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在正宗。故云近答。若酬
序中所請。即是遠答。二隨科解釋二。初酬二
問二。初酬前生處二。初答其生處三。初爾時
下放光普示。二或有下示土差別。三時韋下。
的示生處。二思惟下。見土更請因。此請淨土
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願樂。
有願之思。乃成業因。惟願世尊。教我修於
淨土願思。令成業因。此請事善助道之業也。
次教我正受離邪倒想。領納所緣名為正受。
此請世尊教我修行淨土觀法。即正觀也。二
微笑下。酬前淨業二。初總別分科。初業共凡
夫等者。今三種福是圓助道與正觀合。皆如
來行故。云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但以三種有
通有局。初孝養等通於大小及以博地。故云
初業共凡夫。次歸戒等唯通大小凡夫無分。
故云次共二乘。若菩提心等專在大乘。不通
凡小故云不共之法。二何以下。隨科解釋二。
初三種淨業。答思惟三。初正明淨業三。初光
照頻婆得道二。初釋微笑二。初問。二答二。初
解有下答放光。觀法得果者。無生法忍是圓
三觀習果故也。二微笑下。答微笑。惡業之報
害命。縶身。而為獲果及淨土緣。如來心了善
惡因果交互萬差。欲表內心是故微笑。二阿
那下釋阿那含。二去此下。舉果勸修因二。初
問。大本小本俱云極樂去此十萬億剎。剎即
大千故云河沙。何言不遠。二解云下。答有二
意。初以佛力故。令修觀者欲見即見。故此文
云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故知佛力加欲見者。
令觀成見。後文云。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
[004-0216a]
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故般舟
見佛而論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
本功德力。次意即是光中現土即目覩見也。
其二種見皆由感應。雖遠而近。然若心性不
具塵剎。則佛無應現之理。生無感見之功。故
此經談是心是佛。觀迷此意則非妙宗。三第
一下。正示往生因二。初正示三。初共凡夫業。
此經正被頓修之機。雖修佛行。父母師長豈
不孝事。輪王十戒豈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
一稱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於凡夫。二第
二下。共二乘業。圓頓行者豈違小乘出家之
式。三歸眾戒威儀等事。但受持之心合於一
體。依於畢竟而所行之法共於二乘。三第三
下。大乘不共業。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
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
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讀誦大乘修三
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
進。此三種業得前前者不得後後。得後後者
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
於大乘。故云餘二不及是言大乘。二佛告下
結歎。既是佛業驗是圓修。故大經中復有一
行。名如來行。雖云一行而具五行。今亦如是
雖是佛業而具三種。二諦聽下。歎其所問。諦
聽等者。諸經誡聽皆有此語。莫不令人生於
三慧。而須按教明慧偏圓。能聽所聽。能思所
思。能念所念。若作生滅解者。即三藏三慧。無
生解者通教三慧。無量無作別圓可知。今令
韋提等生圓三慧若不爾者。安能此座即證
法忍。三即得下。略付阿難經如執明鏡等者。
[004-0216b]
觀法如鏡修之如執。觀成土現如見面像。是
知外有三種淨業。內備十六妙觀。乃得見也。
此雖略付淨業。意說妙觀。初住初地者。圓住
別地俱破無明。是無生忍位。妙玄一實位云。
若入初住正破無明。是明圓教無生忍位。今
意在圓。引仁王五種忍位者。用顯無生居三
忍上。若依別教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
順忍。十地無生忍。妙覺寂滅忍。若約圓位五
品伏忍。六根清淨信順二忍。初住至等覺名
無生忍。妙覺名寂滅忍。然別初地即圓初住。
故引仁王以證今位。行者應知。如來將說十
六觀法。預彰所說是圓妙觀。故云一切眾生
觀於極樂觀成即得無生法忍。是故韋提聞
說十六隨語觀成。說訖即證此之妙位。經示
此觀是取初住徑捷之門。故不可云想事而
已。二初明下。明十六妙觀。答正受二。初分
科。二汝是下。隨釋二。初明韋提見土之由。經
未得天眼等者。問阿那律天眼最勝。但見大
千。豈有得天眼者越十萬億土見安養乎。答
此語未得分真菩薩天眼。非二乘也。故大經
二十二云。菩薩所得清淨天眼。異於聲聞緣
覺所得。以是異故。一時遍見十方世界現在
諸佛。大論亦同此說。韋提實大菩薩者。此顯
韋提本住法身。為欲發起淨土觀法故示同
凡。此會即得無生忍者。即者方將也。此會聞
觀將證法忍。非謂前文說無生忍是韋提證。
前文乃是通說未來眾生修十六觀能得無生。
人見示同凡夫之言。便謂前文是韋提證。須
知即得非已得也。既云實大菩薩。乃是久證
[004-0216c]
無生。如來據迹言是凡夫心想羸劣。劣想凡
夫修之得忍。顯茲妙觀能革下。凡頓成圓聖。
異方便者。十六觀法奇異方便也。故起信論
云。修多羅說有勝方便。繫念極樂令生彼國。
非直觀名方便者。謂彼依正有二方便。能令
此土凡夫得見。一者修觀正受方便令心眼
見。二佛神力示現方便能令目擊。既得見之
由。有其二種。故云非直觀名方便。佛力令見
亦是方便。韋提乃得二種之見。一者將有隨
文作觀之見。二者已蒙佛力示現見也。故云
韋提見土之由。二韋提下。為未來請見土之
法二。初請。韋提先領示現方便而為請由。
是故經云。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然
復正請觀法方便。乃以眾生而為請緣。故經
云。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
云何當見極樂世界。五苦者。疏有二釋。初以
五道非樂釋。二以五罪招報釋者。地獄燒煮
苦。餓鬼飢虛苦。畜生屠割苦。人間八種苦。天
上五衰苦。次釋者。聖意多含更明五惡招於
二報。名出大本無量壽經。今云大經是也。疏
文先列三五之名。次五惡下。釋出三五。殺至
飲酒五惡因也。如大經下。釋五痛即華報也。
五燒下。釋五燒即果報也。然其二報並無五
相。各稱五者皆從五種惡因而立。故彼五文。
後皆結云。是為一大惡一痛一燒。乃至總云。
五大惡五痛五燒。故知二五皆從因立。二答
二。初列觀分科二。初列觀。義例云。夫三觀者。
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於萬境觀一心。萬境
雖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二約法
[004-0217a]
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
三託事。如王舍耆闍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
導執情。如方等普賢其例可識。問今十六觀
於三種中屬何義邪。答既不撮乎。法相入心
成觀。信非附法。又非借彼事義。立境立觀。驗
非託事明矣。如來直談十六觀行修證之門。
正當從行也。問義例三種。皆是理觀今之十
六歷依正事何預三種邪。答託事附法二種
三觀有事有理。且置未論從行三觀以何義
故。不得歷事。既言從行。必四種行。常坐一種
縱直觀理。餘三三昧豈不兼事。如般舟三觀
歷念佛事。方等三觀歷持呪事。法華三觀歷
誦經事。請觀音三觀歷數息事。覺意三觀歷
三性事。此等歷事若非從行攝屬何邪。般舟
三昧初觀足下千輻輪相。次第逆緣至肉髻
相。彼觀相時即用三觀。彼是從行今那獨非。
況義例云。唯於萬境觀一心。豈今依正不唯
一心。經文具列十六境相。大師但於首題示
圓三觀。令將此觀觀十六境。正是萬境雖殊
妙觀理等。又今三觀。并諸歷事三觀。若非從
行等者。那云三觀義唯三種。問今經但於像
觀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文皆無觀理
之語。則知佛外皆是事觀。縱將此義例觀十
五。斯是行人用理觀意。據經現文但是事觀。
答若自依經修觀入證。何須四依解說經意
製立觀法。大師深得佛旨。故於首題以妙三
觀釋能觀觀。以妙三身釋所觀佛。而云觀雖
十六言佛便周。今依大師用三妙觀觀十六
境。豈是行人自用觀意。應知四種三昧無不
[004-0217b]
於事觀三諦理。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覺意
縱任善惡等事。是故偏得歷事之名。若常坐
等直於三道之事。而觀三諦。不兼修善及縱
惡事。故受理名。今經觀法豈可異於四三昧
邪。故知十六正是從行歷事觀理也。應知十
六皆用三觀為想相之法。三觀微故且觀落
日及以清水。三觀漸著乃觀地樹座像佛身。
下去諸境皆須三觀。二就十下分科。以十六
觀三類分之。六屬依報者。日標送想之方。氷
表瑠璃之地。雖此土物意顯彼邦。是故六觀
皆彼依報。七屬正報者。座為三聖親依。像類
三聖真體。是故七觀皆名正報。三輩之人自
此之彼。修因託質事相不同。是故此三自為
一類。二第一下。隨科解釋三。初六觀觀依報
六。初日觀二。初立意分科。先作日觀意令繫
心。凡心暗散何能明見淨土妙境。故令專想
落日之形。一事繫心想之不已。其心則定。心
若靜細種種觀法皆可造修。繫心之法須落
日者。欲令定想趣於西方。是向彌陀所居處
故。二隨解釋二。初佛告下。總勸修觀。經韋提
希汝及眾生者。韋提希等是現在機。一切眾
生是未來機。故知修觀不專佛世。況復韋提
是發起者。正為今人請正受法。是故我佛勸
眾生修。修法如何。專繫一處所謂西方。二云
何下。正明日觀三。初舉所觀境。經文意者謂。
昔曾見者。或現前見日欲沒相。為所觀境。蓋
以此觀所被周遍。唯除生下。雙目俱盲。既不
識日故莫能想。若曾有目即今盲者。亦可修
之。況現有目見日分明。修之越易。即以所見
[004-0217c]
落日為境。想之令起觀中之日。二當起下。正
教觀察。釋題觀字明妙三觀。題目是總。經文
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今想落日。而能想
之觀隨解而進。三藏事定能想所想無非生
滅。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別知能想
元是佛性。於想能所次第觀中。圓人妙解知
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
緣於即心之日。令本性日顯現其前。斯乃以
法界心緣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豈不
即空假中。圓人六根常所觸對。尚須念念即
空假中。豈今修觀頓廢此三。此猶總示。若別
論三觀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無礙。
以緣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
故。當處顯現。此之三觀同在一心。非一非三
而三而一。不可思議。以其圓人凡修功行皆
悉如是。若不爾者非是圓人修事觀也。通人
必。以如幻之心。修諸事定。以驗圓人用即中
心成其事觀。既以妙心觀於落日。此心堅住
能於本性顯現日相。不唯閉目能見開目亦
皆明了。若如此者則日觀成也。疏出二義二。
初教令下除疑。大本下卷云。若有眾生以疑
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修習善
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
常不見佛。不聞法。不見僧。於彼國土而受胎
生。此人宿世無有智慧。疑惑所致。乃至生彼
宮殿無有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
寶。故作此觀令除疑惑者。經云。不了佛智則
生疑惑。疏云。故作此觀令除疑惑。即顯此觀
能了佛智。若其不用一心三觀觀落日者。則
[004-0218a]
迷佛智。那名此觀能除疑惑。日觀既爾餘觀
例然。故知大師依乎佛智立今觀法。然十六
觀屬頓教故。原始要終皆用佛智。若凡小善
乃於臨終迴向佛智。作眾惡者須依佛智求
滅罪障。此等亦名了於佛智不生疑惑。既有
乘種生彼速得見佛聞法預於海眾。不生邊
地及胎宮也。二障者下。滅障即五逆重罪也。
彼經散善力弱。故逆謗不生。故彼經云。若有
眾生聞其名字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
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若依今經修正觀者。下至日想即
能滅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觀。
下輩自論者。下品下生觀云。除八十億劫
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誤。問既用法
界以為心境。顯法界日。令閉目開目常得見
日。即是觀行見法界理。當中三品。今何判位
在名字初。屬下下品。答理觀事定相即修者。
心雖不二。事雜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
觀忘情。伏惑方發。故別惑初伏名觀行位見
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見。分斷方得真見
法界。今之行者觀日觀氷及觀瑠璃。雖用法
界心境而觀。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濃方得名
字見法界日。非觀行位。作此判者。蓋約鈍根
於日等觀。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
若利根者法界日顯便能圓伏。及任運除二
種麁惑。豈非日觀歷九品邪。問今用理解想
日現前。縱未斷惑事定已成。據下經說。下下
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
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
[004-0218b]
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
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能念彼佛三身。怖
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
此念。託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
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
標心具修十六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
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
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
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是故行相雖少不同
品位無別。三是為下結。二水觀二。初分科二。
二隨釋三。初舉所觀境。即以曾見大陂池水
為所緣境。二見水下。正明起觀。既稟圓宗知
能想心具七大性。故以具水之心託彼即心
之水。觀於本性令水現前。并及諸相皆於心
性觀令顯現。經文為四。初作水想。妙心既運
性水即生專想澄清令心不散。二既見下。變
水成氷。性具之法轉變自由。故可令水。而作
堅水。三見氷下。變氷為瑠璃。氷想若成瑠璃
可識。四此想下。觀瑠璃成地。心藏具法。有何
邊涯。無妙觀緣隱而不發。今依佛語順性想
之。寶地光明種種奇相隨心出現。此自六段
初成地瑩徹。二下有下。寶幢光明。三瑠璃下。
地上莊嚴。四一一下。寶光樓閣。五於臺下。華
幢樂器。六八種下。風樂演法。疏實無時節等
者。大本云。彼無四時不寒不熱。及無日月常
有光明。寄於此土四方四維。有八種風。故亦
順此對有八風。然彼八風不同此土令物生
長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樂演乎妙法之音
耳。三是為下結。三地觀二。初分科。二隨釋
[004-0218c]
四。初漸想者。轉於氷想用表瑠璃。雖復觀地
種種莊嚴。未稱彼佛勝應所居。良以三觀尚
微猶兼假想故。於彼地名為粗見。二若得下。
實觀。妙觀功著三昧有成。見彼勝身所依之
地。莊嚴之相豈可具陳。應了同居橫具三土
其相非少。如諸經說。凡小善行迴向求生。縱
依大乘仍是散善。故感養淨相猶劣。若今
頓教心觀。妙宗所見淨相永異他部。如修妙
觀於同居穢。尚見尊特及實報土。豈淨同居
身土一槩。故今地想妙三昧成。見莊嚴事不
可具說。三佛告下。明利益。疏云。前水是想
者。蓋託此方水成氷事。表彼寶地。但是假想
故名粗見。今成三昧實見彼地則名實觀。言
假想不能滅罪。斯是大師順經策進。令其行
者速成三昧。非是假想全不滅罪。何以知然
日觀尚類下品下生滅罪之數。豈粗見地全
不除愆。四作此下。顯邪正。觀與經合則稱性
見。名為正觀。見相乖經是發魔事。故名邪觀。
下去皆然。四樹觀二。初分科。二隨釋三。
初結前生後。二正明觀行。問日觀水觀皆先
立境。地樹等觀何不云邪。答別論水日有曾
見相。可指為境。地樹已下。非曾覩對。將何為
境。若通論者皆得有境。何者諸觀皆用教所
示相。憶持在心為所緣境。仍了能觀本具此
法。託境想成令性具法發明心目。是故心觀
及所發相一一皆三。故知通論皆得有境。此
文為五。初觀寶下。樹體者下之莊嚴及生法
等。皆是能依。今一一樹八千由旬。即所依體。
二一一下。莊嚴相。瑠璃具云吠瑠璃邪。此
[004-0219a]
云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此寶
出彼。故以名之。玻瓈正云窣坡致迦。其狀少
似此方水精。然有赤白者。三諸天下。明生法。
生即眾生諸天童子也。以生對諸莊嚴之事。
皆稱為法。釋迦毘楞伽此云能勝摩尼。正云
末尼。此翻離垢。言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
又翻增長。謂有此寶處必增其成德。舊云翻
為如意隨意。此皆義譯也。色中上者。謂摩尼
之光間雜眾寶色像殊妙最上無過也。閻浮檀
金。閻浮具云染部捺陀。此是西域河名。近閻
浮捺陀樹。其金出彼河中。此則河因樹立稱。
金由河得名。如帝釋瓶者。帝釋具云釋迦因
陀羅。此云能主。言其能為天主。言瓶者。釋論
第十五云。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貪窮一心供養
滿十二歲。求索富貴。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
問之曰。汝求何等。答我求富貴。欲令所願皆
得。天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
從此瓶出。其人如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
今此妙華涌出諸果。如彼天瓶出種種物。
故以喻之。四有大下。現佛國。非獨現一大千
十方佛剎。亦於中現樹觀。若發轉觀佛土亦
應不難。五觀見下結觀。雖因光蓋見十方土。
然從樹起故。須結末而歸其本。三是為下結。
此乃結樹當第四觀。五池觀二。初疏科。二釋
經五。初明池體。體義同樹。二一一下。明池
相。支派金渠底沙蓮華。皆是八池奇妙之相。
三其摩下。明隨心。論其寶水稱適人情。自然
上樹然後流下。故上生經明兜率宮有水。遊
梁棟間與此同也。四其聲下。明利益。即水聲
[004-0219b]
說法增人觀慧也苦空等是說小諸度相好是
說大又讚念佛法僧則令人深觀三寶也。說
法既分大小。驗此三寶亦讚別體同體之殊。
涅槃經中瑠璃光菩薩欲來此土先放光明。
非青現青。文殊言。此光明者即是智慧。大師
引此立有分別色。若心若色唯是一色。今水
聲說法光明化鳥。豈不彰於有分別色。色能
造心色具於心。唯是一色耶。須知萬法唯心。
尚兼權教他師皆說。一切唯色但在圓宗。獨
從吾祖以變義兼別具唯屬圓故。五是為下
結觀。疏釋八德而對五入。并前說法即聲入
也。雖成六入無非妙境。故令行者速證無生。
六總觀二。初疏科二。經文四。初明總觀二。初
觀寶樓二。初眾寶下。正明觀樓。二其樓下二
處樂聲。即樓中天作及空裹自鳴。此樂音中
皆詮三寶微妙觀門。二此想下。結成總觀。最
初繫念且寄此土。落日及氷以為方便。次觀
彼國地樹池樓。應知此四得後後者必得前
前。故樓觀成四事都現。是故至此得總觀名。
雖云總見若望後觀此猶約略。故曰粗見。二
是為下結。三若見下。明利益。除無量億劫極
重惡業者。華座中云除五萬億劫罪。前地觀
除八十億劫。然其滅罪多少之數。皆是佛智
如量言之。非是初心所能思議。但可信奉而
已。四作是下。顯觀邪正二。七觀觀正報二。初
分科二。隨釋四。初勅聽許說。二說是下。佛現
身相。三時韋下。為未來請。四第四下。酬請
廣明二。初別從酬請列五。韋提因覩三聖乃
為未來請三聖觀。如來酬請須示五門。何者
[004-0219c]
既欲觀佛。佛必坐座故先觀座。又真佛難觀
要須想像使心流利。是故答三陳茲五觀。而
獨標佛者以主包徒也。二初華下。通就所觀
釋七。具論正報。須依前科照於七境。文七。
初第七華座觀二。初疏科二。經文五。初成座
法用及辯相。子科分二。初佛告下。明法用謂
觀法之用也。以由理具方有事用。能想之心
何法不具。依聖言境就性而觀。華座莊嚴不
現而現。一令其下。辯相。即法用所成華座眾
相也。文四。初華色數量。二一一下。華間殊光
三釋迦下。華臺寶網。甄叔迦者。此云赤色。
西域有甄叔迦樹。其華赤色形大如手。此寶
色似此華因以名焉。四於其下。寶幢莊嚴。須
彌山者。此云妙高。亦曰安明。夜摩天者。具云
須夜摩。此云善時。以彼天光明無晝夜之別。
故曰善時。應知能觀三觀轉深所發勝相漸
大。如前寶樹止高八千由旬今之華座臺土
寶幢自如萬億須彌。驗其座體極為高大。故
知妙境隨觀增明矣。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隨
機利物。座觀若成。十方佛事隨觀皆覩。三是
為下。結觀。四佛告下。明由願力成。彼佛因中
作菩薩比丘。名為法藏。於世自在王佛所。發
四十八願。取此淨土攝諸眾生。今願力成。故
令所依華座若此。五若欲下。明未來利益。二
第八佛菩薩像觀二初分科。二法界下。隨釋
三。初泛明諸佛法身從心想生。欲想佛身須
知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依體立宗斯之
謂矣。須知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
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
[004-0220a]
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復彌陀
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
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生諸
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疏約三義釋此經
文。初釋初八句二。初約感應道交釋二。初明
佛入生心。報佛法性身者。滿足始覺名為報
佛。究顯本覺名法性身。始本既冥能起應用。
然須能感應方現前。今論三觀淨心念佛。方
名能感。故云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此二道交
是為入義。復以白日升天喻始合本。影現百
川喻應入淨想。二即是下。相隨物現。三十等
者。牒經是故汝等已下文也。明佛下釋義。由
法報冥故。應用自在。有淨心感悉能示現。前
明佛菩薩者。即指諸佛是法界身之文也。而
言菩薩者。以法界身通分證故。故兼菩薩意
明前雖顯示法身入心。未明隨觀現身之相。
今明觀佛相好佛以相好隨心觀現。故云此
顯能隨也。二又法下。約解入相應釋。前明感
應道交。恐謂佛體異眾生體感召方入。今袪
此見。故云佛身無所不遍。既法界無外豈少
異眾生。若爾佛體本遍全是眾生色心依正。
何故經云入眾生心。然雖全是而眾生迷背。
是故佛體成出離義。今得觀解契合佛體。是
故佛體入觀解心。故得名曰解入相應。斯乃
始覺解於本覺。是故本覺入於始覺。問解入
相應釋之方的。此義即足。何須前約感應釋
邪。答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
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
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
[004-0220b]
唯心觀立。二釋相假。是今觀門故感應釋闕
之不可。二是心下。釋中二句二。初作是別明
二。初約能感能成釋作。作有二義一淨心能
感他方應佛。故名是心作佛。言佛本是無者。
法身妙絕無有色相迭相見故心淨故有者。
眾生淨心依於業識熏佛法身。故見勝應妙
色相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云亦因等
也。復名是心作佛。初作他佛次作己佛。二是
心是下。約即應即果。釋是。是亦二義。一心即
應佛。故名是心是佛。向聞等者佛體無相。心
感故有。是則心佛及以有無。條然永異。經泯
此見。故言心是應佛。心外無佛。二心即果佛。
故名是心是佛。即亦無佛之因一句也。既心
是果佛。故無能成三昧之因也。眾生心中已
有如來結加趺坐。豈待當來方成果佛。初是
應佛二是果佛。此乃消釋經疏之文。若論作
是之義者。即不思議三觀也。何者以明心作
佛故。顯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顯
非修德因緣成佛。應知外道諸句三教四門。
所有思議不出因緣及自然性。故佛頂經明
乎七大皆如來藏循業發現。一一結云。世間
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
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彼云世間該於九界。
今於一念妙觀作是能泯性過。即是而作。故
全性成修則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
全修即性則泯一切因緣之性。若其然者何
思不絕。何議不忘。既以作是絕乎思議復以
作是顯於三觀。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
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全是
[004-0220c]
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
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
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
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
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
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
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三觀。十六觀之總
體一經之妙宗。文出此中義遍初後。是故行
者當用此意修淨土因。不可不知。故今略釋。
二始學下。作是共釋二。初約始終釋。若論六
即皆作皆是。今辯修證作是須分。始則名字
觀行相似三位。修而未證。故且名作。終則分
證究竟任運真覺。得名為是意存揀濫。故有
此釋。二若當下。約當現釋。以現釋是。以當釋
作。為令即心見佛法體。以此現因而證當果。
故以心佛同體名心是佛。觀生彼果名心作
佛。意在即心念佛及令慕果修因。故有此釋。
三正遍下。後二句。三智融妙名正遍知。無量
甚深故喻如海。斯乃究竟圓明大覺。與我心
體無二無別。今依頓教即三惑染修圓淨心。
能生諸佛正遍知海。此約他釋心生也。若依
此心能成當果。此約己佛釋心生也。二多陀
下。偏觀彌陀并示觀法二。初令偏觀。經是
故應當者。上已明示心感諸佛。心即諸佛以
是義故。知可即心而觀彌陀。心尚能作諸佛。
豈不感於彌陀。心尚即是諸佛。豈不即是彌
陀。應知彌陀與一切佛不多不少。諸佛乃即
一之多。彌陀乃即多之一。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者。即一心三觀也。但云諦觀那云三觀。以所
[004-0221a]
觀境列三號故。顯於能觀知是三觀。何者多
陀阿伽度。此云如來。阿羅訶。此云應供。三藐
三佛陀。此云正遍知。此之三號即召三德。今
就所觀義當三諦。正遍知即般若。真諦也。應
供即解脫。俗諦也。如來即法身中諦也。以三
德為三諦三一圓融不一不異。此諦與觀名別
體同絕思絕議。此乃復見彌陀觀體。當以此
觀觀像觀真。疏釋三號其文可見。問像觀文
中示心作佛。示心是佛。復以三號顯於三諦。
妙觀既立。可用此法觀下諸境。其落日觀至
華座觀。佛既未示三觀之式。何得行人預用
茲觀。答佛對當機示觀前後。全由聖意非凡
所知。滅後之人欲修觀行。所用法則須憑四
依。大師釋題能觀之觀。既論三觀。題目是總
經文是別。豈不以總而貫於別。況云觀佛十
六俱包。今依天台修習教觀。不憑智者更託
何人。如般舟三觀妙門。普賢六根悔法。皆於
定內見聖方宣。而大師教人。預習精熟方入
道場。何不疑之。那獨責此且稟斯宗者。若聞
若思不離三觀。須於動靜用空假中立一切
行。若其然者。今何不用空假中心。想乎日氷
及地樹等種種相邪。如心想日以何力故日
想現前。般舟經云。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
見心。心者不知心。心有想則癡。心無想則泥
洹。彼經初心以佛相為境。故言心作佛等。今
之初心既先觀日。豈不得云心作日心自見
心等耶。止觀以彼經此文。示於中觀。中觀若
立三觀自成。如此觀日方依此疏修日觀也。
況一切法皆是佛法。何得依報非佛法邪。二
[004-0221b]
想彼下。示觀法子科分經為四。初觀佛像二。
初正明像觀。既是具足三號之像。理合於像。
照空假中如見此方泥木之像。尚須體達性。
若虛空三身宛然四德無減。觀中寶像豈可
不然。若於像觀不達三諦。次觀真佛寧見三
身。二見像下。因像見土像。觀既成心眼開發。
廣見依報地樹諸相。應知樹等出過前樹無
數倍也。何者以今寶像必稱華座。座像高勝
樹合覆之。皆由妙觀轉深故。使所觀愈勝。二
見此下。觀二菩薩。三聖設化動靜必俱。一主
二臣非並非別表乎。三法三一妙融真身既
然像合相似。觀二足佛令妙觀成三。三此想
下。像放光二。初明光照諸樹。二一一下。明樹
皆三像。四此想下。行者聞法二。初明因定聞。
二行者下。明與經合。此文疏有二釋。初須定
與教合。二須散與定合。初義者。謂出定憶持。
定中聞法須與經中所說符契。故云令與教
法相應。次意者。謂心雖出定對彼五塵須息
愛憎。淨乎身口三業。若爾雖不住定亦聞法
音故。云出定入定常聞妙法。言與十二部經
教合者。以十二部總稱修多羅同名為經。三
藏分之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故名
經為定。與修多羅合。是與定合。經若不合名
妄想者。若定不合經若散不合定皆是發於
魔事。全非像觀禪定。故名妄想。若已合名麁
想見極樂界者。謂以經驗定無差。出定與在
定相似。得名麁想見彼國界。問見此妙事那
名麁想。答以像望真須分麁妙。此想乃是佛
觀方便。豈可全同。真佛觀邪。三作是下。明
[004-0221c]
修觀利益像想。若成真觀可獲故。於現身得
念佛三昧。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