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f0074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宋-知禮 (master)



No. 1751 [cf. Nos. 365, 1750]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
第一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此經義疏人悕淨報。故說聽者多矣。所稟寶
雲師。首製記文。相沿至今。著述不絕。皆宗智
者。豈有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文義者耶。
良以愍物情深適時智巧。故多談事相。少示
觀門。務在下凡普霑緣種。方今嘉運。盛演圓
乘慕學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證矣。故竭鄙
思。鈔數千言。上順妙宗。略消此疏。適時之
巧。非我所能。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鈔所
以作也。天禧五年。歲在辛酉。重陽日下筆故
序。


此之疏題。佛等八字。備舉經目。皆是所釋。唯
疏一字是能釋也。今之五章。釋其八字。義稍
委悉。入文自見。若欲預知可陳梗概。經是通
號。餘是別名。今且明別。佛說者。釋迦化主。
四辯宣演也。觀者。總舉能觀。即十六觀也。
無量壽佛者。舉所觀要。攝十五境也。且置能
說。略明所說。能觀皆是一心三觀。所觀皆是
三諦一境。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皆
是佛法。所謂眾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
非果。即是圓常大覺之體。故起信論云。所言
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
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常住法身。依此
法身說名本覺。故知果佛圓明之體。是我凡
[001-0195b]
夫本具性德故。一切教所談行法。無不為顯
此之覺體。故四三昧通名念佛。但其觀法為
門不同。如一行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方
等三昧觀袒持顯。法華兼誦經。觀音兼數息。
覺意歷三性。此等三昧歷事雖異。念佛是同。
俱為顯於大覺體故。雖俱念佛。而是通途。顯
諸佛體。若此觀門及般舟三昧。託彼安養依
正之境。用微妙觀。專就彌陀。顯真佛體。雖託
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遍周。無法不
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
大乘觀也。行者應知。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
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所言
心性具一切法造一切法者。實無能具所具
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緣及
所造法。皆悉當處全是心性。是故今觀。若依
若正。乃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
心。是則名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觀唯境。
故釋觀字。用一心三觀。釋無量壽用一體三
身。體宗力用義並從圓。判教屬頓。五重玄義
本是經中所詮觀法。大師預取解釋經題。欲
令行者用此視法。入十六門而為修證。故於
序文。以主包眾。以正收依。觀佛既即三身。觀
餘豈非三諦。寄語行者。觀雖深妙。本被初心。
若能進功。何憂不就。縱未入品。為因亦強。生
至彼邦。得預大會。所見依正。微妙難思。速入
聖階。度生亦廣。永異事善及小乘行。得往生
者。如此土人宿圓修者。於諸座席見相殊常。
聞法易悟。以此類彼。功在妙宗。但為戒福不
精。無往生願故。在穢土聞法入真。須懼娑婆
[001-0195c]
不常值佛。縱遇善友色心不勝。難發我心。況
塵境麁強。誠為險處。故須外加事懺內勤理
觀。正助雙行加願要制。必於寶剎速證無生。
今解觀門其意在此。疏者疎也。決也。疎通決
擇上之義趣。通而不壅。令其行者得意修之
故也。次能說人號。備於別傳及諸章記。有未
知者須尋彼文。二釋文。初釋序三。初敘經觀
意二。初正明觀行二。初敘意二。初對垢立淨
二。初法二。初明二報苦樂。欲論觀行。先示二
報苦樂之相。文有四句。一一皆論淨穢相對。
初句以所成國土苦樂相對。安養淨國。但受
諸樂故名樂邦。堪忍穢土多受眾苦。義言苦
域。次句以能成物體貴賤相對。彼純七珍。略
言金寶。此多眾穢略語泥沙。次句以初生受
質。垢淨相對。此土六道具有四生。今就人中
多從胎藏。母食冷熱及飢飽時。兒在胎中。如
處寒熱倒懸山壓地獄之苦。故云胎獄。彼土
九品。八從蓮生。下品之人雖經多劫。大本中
說。疑心修善。生彼胎宮樂同忉利。況八九品
不生疑惑。豈有苦耶。是故華池受生即樂。次
句以生後遊處麁好相對。此則荊棘叢林。彼
則金渠玉樹。然此四句雖一一句。苦樂相對。
意則對穢顯彼淨相。又復應知。四句之文似
唯顯示同居二土。據下明宗。具論四。土淨穢
之相。以後驗此不專同居。當知四句一一通
於四種淨穢。見思輕重。則感同居樂邦苦域。
體析巧拙。則感方便樂邦苦域。次第頓入。
則感實報樂邦苦域。分證究竟。則感寂光樂
邦苦域。以例金寶泥沙。胎獄華池棘林瓊樹。
[001-0196a]
亦復如是。一家制立。正文與序必不相違。但
序總示。文宗別說。是故似異。問下三淨土
既皆有相。則可論於金寶等事。寂光之淨已
全無相。如何可說金寶華池及以瓊樹。答經
論中言寂光無相。乃是已盡染礙之相。非如
太虛空無一物。良由三惑究竟清淨。則依正
色心究竟明顯。故大經云。因滅是色獲得常
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仁王稱為法性五陰。
亦是法華世間相常。大品色香無非中道。是
則名為究竟樂邦。究竟金寶。究竟華池。究竟
瓊樹。又復此就捨穢究盡取淨窮源。故苦域
等判屬三障樂邦。金寶以為寂光。若就淨穢
平等而談。則以究竟苦域泥沙而為寂光。此
之二說但順悉檀無不圓極。問佛無上報是
即理之事。可論金等。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
豈有金等。若其同有事理既混。如何分於二
土義耶。答佛無上報是究竟始覺。上品寂光
是究竟本覺。始本既極豈分二體。應知二土
縱分事理實非有無。豈真善妙有而非理邪。
祕藏之理豈同小空。故此事理二名一體。以
復本故。名無上報事也。以復本故。名上寂光
理也。故妙樂云。修得四德。本有四德。二義齊
等。方是遮那身土之相。況淨名疏。顯將寂光
為佛依報。故知定執報土有金寶等。寂光定
無。斯乃迷名全不知義矣。二誠由下。明二因
心行。誠實也。由從也。報之淨穢實從心行二
因致感。心即迷了二心。行即違順二行。六道
三教迷三德性。為三惑染。故曰垢心。身口諸
業違理有作。皆名惡行。此之心行感四穢土。
[001-0196b]
沈下麁淺也。唯圓頓教了三德性。離三惑染。
方名淨心。身口諸業順理無作。稱為善行。此
之心行感四淨土。高升深妙也。心雖本一。以
迷了故。須分垢淨。行業雖同。以違順故。須開
善惡。從此二因感報淨穢。應知圓人。以上寂
光而為觀體。凡聖因位皆即究竟。不同別人
要心只齊一十二品。故分證穢。正在別教。
問至理微妙不垢不淨。無取無捨。今立垢淨
令人取捨。既乖妙理即非上乘。何得名為修
心妙觀顯一實相。答據名求義萬無一得。以
義定名萬無一失。良以理外理內。小乘大乘。
漸次圓頓。所立名言率多相似。須以邪正定
其內外。次以空中甄其小大。復以漸頓分其
別圓。則使名言纖毫不濫。方可憑之立乎觀
行。是故今家評此等義。而用六句判於同異。
所謂相破相修相即。各有二句。即六句也。今
用此六判此相違。先以別義定其同名。所謂
外道斷無不垢不淨見。二乘空理不垢不淨
證。別教但中不垢不淨門。圓教祕藏不垢不
淨理。復有四淨。外道欣厭執淨之見。二乘斷
惑滅淨之證。別教離染漸淨之門。圓教即染
頓淨之理。既知此已。乃可論於淨與不垢不
淨相破之句。圓教頓淨破於別教二乘外道
不垢不淨。圓教不垢不淨。破於三種之淨。相
修句者。三種之淨。修於圓教祕藏不垢不淨。
三種不垢不淨。修於圓教即染之淨。相即句
者。圓教即染之淨。即是祕藏不垢不淨。祕藏
不垢不淨。即是即染之淨。今之妙觀。即於染
心觀四淨土。既照寂光。豈異祕藏不垢不淨
[001-0196c]
邪。若謂今經捨穢取淨異於祕。藏雙非理
者。何故韋提聞觀淨土。分證祕藏邪。應知
今淨淨於垢淨。乃以垢淨平等之理。而為於
淨土。名偏義圓。斯之謂矣。但以機緣捨穢
心強。宜以淨門淨一切相。故今談淨與不垢
不淨。全不相違。又復應知。取捨若極。與不取
捨亦非異轍。二喻。形端喻淨因。了性淨心。順
理善行。影直喻果。四淨土也。源濁喻穢因。迷
性垢心。違理惡行。流昏喻果。四穢土也。若翻
上喻。形曲影凹。自可喻於逆修因果。若翻下
喻。源淨流清。亦自可喻順修因果。今舉二喻
各喻一種其義甚明。二故知下。就淨示修。上
已對穢顯於淨相。故今就淨而明修法。前示
二因。通云淨心及以善行。此明修相。故的指
今十六妙觀三種淨業。於十六境不照三諦。
豈明妙觀修三種福為三惑染。不稱淨業。
妙觀是正。淨業為助。正助合行。能感四種極
樂國土。得見三身彌陀世尊。文從互說。觀論
生土。業論見佛。依正既俱。正助非隔。二然化
下。示文二。初示教興二。初明興由革凡之化。
要因近事。而為鴻漸。詮理之教。必藉機緣。方
得興起。近事為漸通於諸化。今化別由殺逆
之事欲令眾生厭濁世故。此教當機。是韋提
希。華言思惟。善修觀故。二大聖下。明現土。
佛是極聖。故稱為大。佛慈下被。名之曰垂。託
韋提請。布所證理。名乘機演法。曜玉相等者。
經云。爾時世尊放眉間光。遍照十方無量世
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雖廣示等
者。經云。十方妙國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
[001-0197a]
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乃至云。時韋提希
白佛言。是諸國土雖復清淨。我今樂生極樂
世界阿彌陀佛所。二使末下。示觀相二。初總
標。使末俗等者。經云。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
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
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等。二落日下。別示
十六觀法不出三類。即依報正報。及三輩往
生。今順此三。撮要而示。文自為三。初依報。
初觀落日狀如懸鼓。令心堅住專想不移。此
有二意。一令觀日心不馳散。二令心想正趣
西方。故云用標送想之方。次觀清水。復想成
氷。良以彼土瑠璃為地。此地難想。且令想氷。
氷想若成寶地可見。故云實表瑠璃之地。次
示樹觀。而經但云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
具足。而無風吟天樂之事。乃取小本中語。成
今樹觀之文。故彼經云。微風吹動眾寶行樹。
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
作。故云共天樂而同繁。次示池觀經云。有
八池水。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黃金為渠。
其摩尼水流澍華間。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
常無我。諸波羅蜜等。故云將契經而合響。二
觀肉下。示正報。先明觀音勢至二菩薩觀。以
此二觀皆明肉髻故。經云。若有欲觀觀世音
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餘眾相。
亦次第觀之。勢至。經云。頂上肉髻如鉢頭摩
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
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斯是如來
教示行者。想二大士觀法之要也。此二菩薩。
次當補處。今為近侍。故云瞻侍者也。次示彌
[001-0197b]
陀觀。經云。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
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者。八萬四
千相自然當現。豈非教示觀法之門。故云念
毫相而覩如來也。三及其下。示三輩觀。下疏
判云。觀三品往生有二意。一令捨中下修上
品故。二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品故。此之二
意初策自行。次則觀他。故今略敘。就策自行。
即修觀行人功有淺深。致使往生相分三品。
故云及其瞑目告終等也。初明上品上生及
上品中生。以經明上生乘金剛臺。中生坐紫
金臺。故云上珍臺也。次文成下。明上品下生。
經云。即見自身坐金蓮華。文成印壞者。大經
二十七云。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
成。以喻凡夫現在陰滅中有陰生。今借此文
以喻往生菩薩此土陰滅彼國陰生。須知垂終
自見坐金蓮身。已是彼國生陰故也。成論明
極善極惡俱不經中陰。如𥎞矛離手也。上雖
三品但是上輩。次總示三輩往生之者。俱出
輪迴。言隨三輩者。非謂隨他。蓋是隨己所修。
三輩行業皆能橫截五道。永得不退也。大本
云。往生安養國橫截五惡道。五苦者。此方五
道俱不免苦。天道縱樂還墮惡趣故。二可謂
下。結歎觀行。微行者。歎三種業。雖是身口運
為之善。今順理修。皆成無作幽微無相之行
也。妙觀者。歎十六觀。雖託安養依正之境。
而皆稱性絕待照之。即不思議圓妙觀也。此
之觀行能令修者達四淨土。縱具見思而能
不退。誠為至極之道要妙之術。如此歎結意
令聞者尚之修之。不肖之徒。輕欺生死不求
[001-0197c]
不退。於斯要術生謗障人。痛哉痛哉。二此經
下。敘經宗體。心觀者。經以觀佛而為題目。疏
今乃以心觀為宗。此二無殊。方是今觀。良以
圓解全異小乘。小昧唯心佛從外有。是故心
佛其體不同。大乘行人。知我一心具諸佛性。
託境修觀。佛相乃彰。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
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
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
心終日觀佛。是故經目與疏立宗。語雖不同。
其義無別。又應須了。若觀佛者。必須照心。若
專觀心。未必託佛。如一行三昧直觀一念。不
託他佛而為所緣。若彼般舟及此觀法發軫
即觀安養依正。而觀依正不離心性。故曰心
觀。須知此觀不專觀心內外分之。此當外觀
以由託彼依正觀故。是以經題稱為觀佛。若
論難易今須從易。法華玄云。佛法太高。眾生
太廣。初心為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觀心則
易。今此觀法非但觀佛。乃據心觀。就下顯高。
雖修佛觀不名為難。是知今經心觀為宗。意
在見佛。故得二說義匪殊途。又應了知。法
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
作生作佛。作依作正。作根作境。一心一塵至
一極微。無非法界全體而作。既一一法全法
界作。故趣舉一即是圓融法界全分。既全法
界。有何一物不具諸法。如義例中。僻解師云。
四教中圓。唯論心具一切諸法。身色依報則
不論具。唯一頓頓方明三處皆具諸法。荊谿
論曰。四教中圓。何甞不云三處具法。稟今宗
者。若云心具色等不具。同彼謬立漸圓之見。
[001-0198a]
望彼頓頓。天地相懸。尚劣於彼。何預今宗。以
一切法一一皆具一切法故。是故今家立於
唯色唯香等義。若其然者。何故經論多以一
心為諸法。總立觀境邪。良以若觀生佛等
境。事既隔異。能所難忘。觀心法者近而復要。
既是能造。具義易彰。又即能觀而為所照易
絕念故。妙玄云。三無差別觀心則易。縱觀他
境亦須約心。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實相為
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
體。所以者何。若於心外而觀佛者。縱能推理
但見偏真。即如善吉觀佛法身。但證小理。今
約唯心。觀佛依正當處顯發中實之體。中必
雙照三諦具足。故云。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
體。文特於此。舉宗體者。成前敘觀。顯後敘
題。成前者。以敘觀文雖具三觀四土之義。語
且總略。恐失意者。謂但敘於同居淨土觀行
之意故。敘觀畢。特示唯心妙觀之宗。以顯中
道實相之體。實相既是常寂光土。若謂十六
只觀應佛依正之相。豈能顯此實相寂光若
於十六用圓三觀。尚能感得寂光極樂。豈不
能感三土極樂。以此成前樂邦。金寶等諸文
義。皆明四種淨土因果也。顯後者。行人若得
此宗體意。則知敘題能說之佛。所說觀境徒
眾依報。及以通名。如是諸義悉皆圓妙。非小
非偏。方是今經首題名字。敘觀敘題兩楹之
際。云乎宗體。其意在茲。三所言下。敘經題目
二。初別題七字。具含能說所說能觀所觀正
文釋名備顯其義。今序但明以勝攝劣攬別
為總。立題之意也。以十六境佛境最勝。故云
[001-0198b]
佛是所觀勝境。蓋十六觀不出依正及以徒
主。若論依正。佛是正報。舉正收依。則攝日
氷地樹等六觀也。若分徒主。佛是化主。述
主包徒。則攝觀音勢至三輩等九觀也。故云
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入正文以圓三觀釋
乎能觀。以妙三身釋所觀佛。佛既總攝。餘十
五境。豈不一一皆是圓妙三諦三觀邪。二經
者下。通題。儒經講解。有茲二訓。萬代軌則。
故訓法也。百王不易。故訓常也。佛經亦然。十
界咸規。三世不易。復以由義而釋於經。由佛
大聖金口。宣吐自證之法故。名為經。法華玄
義委解通名。當宗學人不可不究。二入文二。
初取義釋題二。初標列。注云云者。令依諸部
明於通釋五章之義妙玄最委。故彼文云。就
通作七番共解。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開
合。五科簡。六觀心。七會異。標章令易憶持。
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
雜亂。起定心故。開合料揀會異。等起慧心
故。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
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脫。略說七重
共意如此。今疏從略。但標五名也。


二隨釋五。初釋名二。初標。二一切下釋二。
初對通略示二。初就三處論通別三。初約一
化二。初釋二。初示諸題具通別。他釋經題皆
以經字為能詮教。餘字並是所詮之義。作此
分之。甚違佛旨。且人法譬皆是名字。豈非能
詮。那得一向屬所詮義。經字不可一向屬教。
如妙經云。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又
云。為佛護念植種德本。入正定聚。發救一
[001-0198c]
切眾生之心。成就四法。必得是經。疏釋此四
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知見證理名為得經。
此二豈非以理為經。金光明云。十方諸佛常
念是經。豈令諸佛但念於教。此例蓋多。不能
備引。故知諸師。以能詮所詮釋眾經題。失旨
之甚。今家皆用通別釋題方無所失。二通則
下。明通別有三種。今解諸經通別二名。俱
是能詮俱是所詮。良以通別各自具於教行
理故。勿謂二名但在於教。須知通別自有教
名行名理名。如一別題。佛說是教。觀即是行。
無量壽佛是理。豈非別教別行別理。以此三
別對於經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今於三中。
初明教通別二。初正明一化通名者。頓說漸
說施權開權律論之外。皆名為經。故稱通也。
別名者。別相乃多。今從三種。謂人法譬。單三
複三。并具足一以成七別。單三者。單人。如
阿彌陀經等。單法。如大般涅槃經等。單譬。如
梵網經等。複三者。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
法譬。如妙法蓮華經等。人譬。如如來師子吼
經等。人法譬具足者。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
方便方廣經等。以此七別與通。合標一代佛
法。二今經下。別指此經。本論一化。言此經
者。以明七別。此屬單人。是故言也。雖屬單人
而人自分。能說釋迦。所說彌陀。以此二人而
為別目。經同一化。故曰通名。據有觀字合是
人法。能從於所。以人兼之。故略不示。然分通
別。不同廣釋故未委悉。二為行下。行通別。諸
經有用一種之行而為別名。以對通名。經即
通行。若論別行。其數無量。卒難說盡。今以增
[001-0199a]
數示於行人。似可領會。一如一行等。二如二
智等。三如三觀等。四如四念等。五如五根等。
六如六妙等。七如七覺等。八如八正等。九如
九禪等。十如十度等。乃至百千萬億無量行
也。此等別行皆趣涅槃。究竟四德略言常樂。
約趣涅槃別行即通。故為行經。彼釋籤中。乃
以因果判行通別。須知其意。非謂至果其行
方通。欲知意者。據各修因名為行別。約趣一
果。此別即通。斯乃別時論通。通時論別。豈唯
行爾。教理亦然。如以機應對教通別。佛以一
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各解則機別。一
音則應通。各解不離一音。一音不妨各解。如
金光明玄。以能詮文字為教通。以能詮所以
為教別。所以即是四悉檀也。一一悉檀皆用
文字。一一文字不離悉檀。如以名實對理通
別。多名不離一實。一實不妨多名。故三通別
皆悉同時。悉類樂中管色之韻。約聲則通。
約曲則別。通別二用不相妨礙三理雖下。理
通別。名實相對名即是門。乃以四門彰一理
也。亦是事別而對理通。良以諸經多用一事
而彰於理。得理別名。如此經題以無量壽佛。
名為別理。以對通名經則通理。若於一化以
通別理解經題者。莫若四門以為別理。四門
者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四門名通。須
分四教。所謂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四教
各開有等四門。四四乃成一十六門。詮於別
理成十六理。理尚非一。那得十六。然理無礙
能應諸門。猶彼虛空其體實非方圓大小。以
無礙故。故能隨彼方圓等物成無量相。從無
[001-0199b]
量說即是別理。體是一空名為通理。無通不
別無別不通。通別合標成一題目。二此約下。
結五時之內。一一經題皆具通別。若不用此
教行理判。徒分通別。全無所以也。然無量行
會一常樂。四教四門同詮一理若專方等未
堪此聞。乃是預取法華之意。跨節而談。於佛
滅後。解釋諸經不約法華寧窮一化。二更約
下。約一題。一化經目通別二名。具教等三關
涉既廣。思修或難故。就即今所解經題。明教
行理。宛然可見。此三皆別。以對經字。即是三
通。故云任運有通別意。欲使行者。即此一題。
就說解教起能觀行見真佛理。三更就下。約
一字。一題雖約而涉三名。今示一字。解行
證三悉得具足。此復為二。初就說字兼含釋
題。中說字最可顯於教行并理。故引釋論所
行如所說句。以示說中含於行理。如者真如
也。如名不異。一真覺性。物成無殊。三際平
等。契此如理。方得心口說行不異。故金剛般
若云。云何為人演說。如如不動。法華云。諸法
空為座。處此為說法。事相解如。二物相似。以
為不異。理觀解如。二物性一。方名不異。故釋
經如是。三藏則以傳佛所說。似水傳瓶。名曰
文如。衍教不爾。通以二諦相即為如。別則唯
聞中道為如。圓以文字。性離為如。三教約此
方曰文如。論就理觀心口理一。方得說行如
如不異。此令說者行契如理也。二佛即下。就
諸字互具釋。佛復本源究竟覺體。非寂非照。
故屬法身。觀字即是清淨智慧寂而常照。故
屬般若。無量壽是自在神通。照而常寂。故屬
[001-0199c]
解脫。今將諸字。分對三德。深有所以。所以者
何。向就一字明教行理。雖約說字義具於三。
既約修辯。尚通前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
故今特用涅槃三德。對於諸字。乃彰諸字性
各具三。非前教人所能思說。良以三德性本
圓融。一一互具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
般若解脫。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解脫法
身。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三德
即是教行理三。般若是教。智在說故。解脫是
行。用從緣故。法身屬理。是所顯故。佛字既是
法身之理。即具二德及教行也。觀字既屬般
若之教。亦具二德及行理也。無量壽既是解
脫之行。亦具二德及理教也。若不然者。豈得
即一達三即三達一。問本以一字具教行理。
今何得以無量壽三字。方具於三。則不名為
約一字也。答以題諸字對三德釋。斯是妙談。
貴在得意。欲令行者知三德性遍一切處。一
字一句。一偈一品。一部一經。一時一化。乃至
一切依正色心。多亦三德。少亦三德。一塵三
德不小。剎海三德不大。故引華嚴云。一中
解無量等也。若得此意。今之妙觀有造修分。
應色一相可照三身。依報一塵即寂光土。故
十六觀皆照三諦。其不信者則辜吾祖立茲
法矣。二於一下。約一字以校量三初正校量。
上窮妙旨。從廣至狹。今校功德。從少至多。一
字尚詮大涅槃理。況一切經豈不圓遍。二故
經下。引經證。如金光明及諸大乘。多作此說。
三若不下。結今得。不明一字圓具三德。諸經
所說一句一題。受持功德無量無邊。便成虛
[001-0200a]
設也。自非道場得入三昧發旋總持。曷能妙
說自在若斯。二初釋下。就別廣明。置通釋別
也。文四。初釋佛字二。初正約佛名示六即二。
初翻名標示。梵云佛陀。華言覺者。即說教主。
別號稱曰釋迦牟尼通號有十。今舉第九。故
標佛也。既是極果。即究竟覺。起信論云。覺心
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心即常住。名
究竟覺。此覺圓淨無所對待。生佛依正鎔融
總攝。十方三世亙徹無外。五住二死盡淨無
餘。無量甚深永絕思議。強名妙覺。此之覺義
有六種即。即者是義。今釋迦文。乃究竟是圓
淨之覺。一切凡聖無不全體皆是此覺。雖全
體是。且迷悟因果其相不同。故以六種分別
此是。所謂理是。名字是。觀行是。相似是。分
證是。究竟是。然若不知性染性惡。所有染惡
定須斷破。如何可論全體是邪。全體是故。
免於退屈。六分別故。免於上慢。六不離即。即
不妨六。六即義成圓位可辯。問所言凡聖全
體即佛。為即自己當果之佛。為即釋迦已成
之佛。答自己當果。釋迦已成。二佛之體究竟
不別。故諸果佛為生性佛。迷則俱迷。見則俱
見。故己他佛於今色心。皆可辯於六即義也。
又復應知。六即之義不專在佛。一切假實三
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獄色心。皆須六即辯其
初後。所謂理蛣蜣名字乃至究竟蛣蜣。今釋
教主。故就佛辯。以論十界皆理性故。無非
法界。一一不改故名字。去不唯顯佛。九亦同
彰。至於果成。十皆究竟故蛣蜣等皆明六即。
二涅槃下。就覺廣明六。初理即。六種即名皆
[001-0200b]
是事理體不二義。而事有逆順。名字等五是
順修事。唯理性一純逆修事。此逆順事。與本
覺理體皆不二。其逆順名自何而立。以知不
二。事皆合理。名之為順。其不知者。事皆違理
故名為逆。名字等五。若淺若深。皆知皆順。若
初理即唯迷唯逆。而迷逆事與其覺理。未始
暫乖。故名即佛。所以者何。良由眾生性具染
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為佛。性染性惡
全體起作。修染修惡更無別體。全修是性故
得迷事無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業輪迴
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長劫用理長劫不
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
以不知故非後五即。然理即佛。貶之極也。以
其全乏解行證即。但有理性自爾即也。又理
即佛。非於事外指理為佛。蓋言三障理全是
佛。又復應知。不名障即佛。而名理即佛者。欲
障後五有修德是。此之一位唯理性是也。又
障即佛。其名猶通。以後五人皆了三障即是
佛故。釋此為三。初引諸經示即。初引大經迦
葉品云。眾生即是佛。何以故。若離眾生不得
三菩提故。如來性品。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
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
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
見。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
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乃至即於其
家掘出金藏。又云。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
眉間有金剛珠。與餘力士捔力相撲。而彼力
士以頭觸之。其額上珠尋沒膚中。都不自知
是珠所在。其處有瘡。即命良醫。欲自療治。乃
[001-0200c]
至時醫執鏡以照其面。珠在鏡中明了顯現
等。如來藏經十喻者。彼經十文。一法。九喻。
一是所喻。九是能喻。以所從能。故云十喻。一
法者。經云。佛告金剛慧苦薩。我以佛眼觀一
切眾生。貪瞋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
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
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
德相具足如我無異。於此文後。即舉九事以
喻其法。各有長行重頌。一萎華佛身喻。二巖
蜂淳蜜喻。三糠繪粳米喻。四糞穢真金喻。五
貧家寶藏喻。六菴羅內實喻。七弊衣金像喻。
八貧女貴胎喻。九焦模鑄像喻。弊帛者。經偈
云。譬如持金像行詣於他國。裹以穢弊物。棄
之在曠野。天眼見之者。即以告眾人去穢現
真像。一切大歡喜。我天眼亦爾。觀彼眾生類。
惡業煩惱纏生厄備眾苦。又見彼眾生無明
塵垢中。如來性不動無能毀壞者。土模者。經
偈云。譬如大冶鑄無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觀
但見焦黑土。鑄師量已冷。開模令質現。眾穢
既已除。相好劃然顯。我以佛眼觀。眾生類如
是。煩惱淤泥中。皆有如來性。闇室下。復出涅
槃經云。如闇室中井。及種種寶。人亦知有。闇
故不見。有善方便。然大明燈照之得見。是人
終不生念是水及寶本無今有。涅槃亦爾。本
自有之。非適今也。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然智
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今文但引闇井具
寶。以證理即。不取人亦知有等文。諸喻皆爾。
須知諸喻。理兼圓別。若言三障定覆佛性破
障方顯。此猶屬別。若全性成障。障即佛性。以
[001-0201a]
不思議德。障消者則諸喻皆圓。方是今文理
即之喻。故如來藏喻止觀顯別。今文顯圓。次
淨名皆如。語尚涉通。今須圓解。次寶篋下卷
勝志菩薩。向佛說偈。己界及法界。眾生界同
等。己界即心法。法界即佛法。佛以法界而為
體故。對眾生界即成三法。心生在因佛法在
果。三無差別故云一界無別界也。二此是下。
就本覺明佛。前引諸經。雖云即佛。猶未的示
覺了之相。且指三障體全是理。今示此理。當
處照明。名為本覺。佛義成也。此自分二初正
示。言此是者。指上大經眾生即佛。諸喻寶物。
淨名皆如。寶篋法界。此等皆是本性圓智。非
三般若融即微妙。智不名圓。知一切法一一
含受一切諸法。全法是智。全智是法。待對斯
絕名圓覺諸法。諸法乃是生佛依正。三際十
方。此等時處。既全是智。何有一處一物一塵。
體不明了。然此明了非心意識所能及也。故
起信論本覺義云。心體離念無所不遍。等虛
空界本性明了。既其離念安以情求所謂不
思議智照等也。勿認六道漏心三乘證智而
為本覺明了之相。妙覺之覺方是理佛。全修
在性斯之謂歟。二雖五下遮情。情執者云。諸
有業縛無明惑暗。那言眾生即是佛邪。故遮
之曰。雖業至無間。而皆當體是三解脫。雖見
思昏倒而本覺理未始不存惑業。全是性德
緣了佛性。豈可更壞理佛。刀不自傷故。二斯下。對四事辯理。世間常住者。即十法界三
十世間。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相
亦常。然世本代謝而言常者。以一切法即真
[001-0201b]
實性。性不改故。故名為常。若謂遷流不得言
常。斯謂情見。良以生法即性故。常住異滅法
即性故。常即性之常。非常無常不可思議。言
偏意圓。故可得云一生一滅無非中道。唯生
唯住。唯異唯滅。法華迹門顯所證云。世間相
常住。於道場知已。本門乃云。如來如實知見
三界之相。非如非異。故知世間即是三界常
住。豈乖非如非異。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此
理祕妙。佛能明見故。故云灼然。今我智者成
祕妙觀。雖是肉眼而名佛眼。能見祕藏亦云
灼然。故妙樂云。顯露彰灼稱為真祕真祕之
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眾生即佛。此理妙故。
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過無佛不損一毫。五
即得之何足為高理即失之未始暫下。對此
四事示理佛也二如斯下。名字即。此至究竟
皆修德也。須論損益及以高下。言名字即佛
者。修德之始。聞前理性能詮名也。然有收簡。
收則耳歷法音。不門明昧異全不聞。俱在此
位。簡則未得圓聞。齊別內凡。尚屬理即。以七
方便未解妙名。豈知即佛。此自分二。初帶喻
示名字二。初不聞之失。理雖是佛全體在迷。
佛出不聞經名絕聽。此乃却指但理之失也。
二若佛下。聞名之得。六即辯佛。故今名字
唯約三寶及十號也。無明長夜佛出令曉。闡
本智日乃識三寶照世光明。生死巨關無佛
長鎖。佛能於此開甘露門。令知十號是常住
味。此光此味。乃從眾生心性流出。還使眾生
解此光味即本性佛。因說等者。却指貧女舍
寶喻也。初既不知家有寶藏。唯受貧苦。因示
[001-0201c]
得知。寶雖未掘預生適悅。此等法喻皆示於
名有識知義。能知所知即名字佛。二故須下。
引人明即佛。梵云須達多。此云善施。亦曰給
孤獨涅槃二十七云。舍衛有長者。名須達多。
為兒娉婦。詣王舍城。宿珊壇那舍。見彼長
者中夜而起。莊嚴舍宅。乃問。當請摩伽陀王
耶。答云。請佛。須達初聞身毛皆竪。復問。今
在何處。答曰。在迦蘭陀精舍。須達思念欲見。
于時忽見光明如晝。尋道而出。城門自開。見
佛聞法證須陀洹。疏云。巨關。即城門也。今明
毛竪。即驚覺也。聞名生覺即本性佛。若論大
經追敘昔事。方證初果。驗聞名時。未能解了
覺即本性。及前科中三寶十號。亦涉於小。
今約跨節取意而談。五時示現身相名號說
法度人。乃至聞者一念微解。一一皆是全性
起修。當處無非本性佛法。如前一化增數諸
行。皆會圓常。四教四門。唯詮一理。不從跨
節焉消彼文。況文出涅槃。部已開會。故約驚
覺示名字佛。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