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73 法華經科註-明-一如 (master)



妙法蓮華經科註卷第五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奉 詔譯
上天竺講寺住山比丘 一如 集註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釋此品有三一依事二附文三法門依事釋者身
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則能進行
故云安樂行也附文釋者著如來衣則法身安入
如來室則解脫心樂坐如來座則般若導行而進
此附上法師品文釋耳若附當品文者住忍辱地
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故
云安樂行也法門釋者安名不動樂名無受行名
無行安名不動者正住中道六道生死之有二乘
涅槃之空二邊不能動故樂名無受者無受即不
受也大品般若行相品云行亦不受行者行般若也般若性空
故皆不受不行亦不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

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有受則有苦無受則無苦
無苦無樂乃名大樂行名無行者若有所受即有
所行無受則無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賢聖行故
[005-0276b]
言無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此約法門釋安樂行
也此品是迹門流通第四意若持品中二萬及八
十億那由他菩薩受命弘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
又達機緣神通自在雖於濁世為人惱亂不障通
經何俟更示方法若初依之人五品十信位也始心欲脩
圓行在於濁世弘經為濁所惱自行不立亦無化
功為是人故須示方法明安樂行故有此品之說
也有云四安樂行者謂止觀慈悲導三業及誓願
身業有止故離身麤業有觀故不得身不得身業
有慈悲故勤脩身業廣利一切有止行故著忍辱
衣有觀行故坐如來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
離過即成斷德觀行無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
成恩德是名身安樂行餘口意誓願三安樂行亦
如是妙樂云初依始心者始心即在五品初心雖
非說法之位隨力弘經須此四行至第三品正當
說法以資自行說即是弘理須此品以為方法。

四安樂行品為外凡力弱者說依之法弘不慮危
苦二初問二初歎深行菩薩能如此弘經。】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此歎前品深行菩薩於濁惡世能奉命弘經也。

二問淺行菩薩云何說是經。】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此問淺行菩薩云何惡世弘經。
△二答三初總標
四行章門。】
[005-0276c]


「佛告文殊師利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此標身口意誓願四安樂也。
△二解釋脩行方法
四初身安樂行二初長行二初標行近。】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此下初身安樂行也行名進趣近名脩習又行處
是忍辱衣近處是法空座忍辱必內懷至理歷緣
耐事名之為行法空必體達外緣棲息真境目之
為近妙樂云問初身業文但云行近何名為身答
行近二文廣略異故行處指理略說即住忍辱地近處附事廣說即離十惱亂
離十惱亂正當於身當知住忍亦身住也。

△二
釋行近二初釋行處。】


「文殊師利云何名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約三法明行處初約一法二約二法三約三法初
約一法者即直緣一實諦一實諦為一切所歸為
一切作本而徧無分別一切所歸者即忍辱地也
此地即中道諸法歸之故名為地眾行休息故名
忍辱此即行不行之行合上如來衣也妙樂云所
住之地謂實理也能住是行即依理起行行不行
者理雖無行依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為一
切作本者亦指忍地為一切本由住忍辱一地故具柔和等三如萬物得地
而生以譬眾行得理而成若得理本在剛能柔在
逆能順在暴能治在驚能安無量功德從中道地
生地無所生指前實理而生功德即柔和等此即不行行之
行合上如來室也不行行者依理不行而行于行也徧無分別者
[005-0277a]
則不分別不行與行差別之相以行與不行性相
無二見諸法實名不分別無不分別名亦不行不
分別即非行非不行合上如來座也南岳安樂行
義云亦不行不分別者生死涅槃無一無異凡夫
及佛無二法界故不可分別亦不見不二故言不
行不分別不分別相不可得故無三行而三行
故名為行同一實諦故名為處此約一法釋行處
明弘經方軌也。
○二約二法者即生法二忍二忍
即生法二空若開為四忍消文者柔和兩字為伏
忍善順兩字為順忍又復於法等為無生忍亦不
行等即寂滅忍合則前二忍是生後二忍是法若約圓教判四忍
者從初發心圓伏五住煩惱至金剛頂皆名伏忍
初後悉不違實相皆名順忍初後不起空有二邊
心名無生忍初後皆為眾行休息名寂滅忍由心
住忍地聞生死不忽卒畏苦聞涅槃不忽卒證樂
故云不卒暴又聞佛常與無常聞生死涅槃異與
不異聞佛道長短難易非長短非難易等皆不驚
怖故云心亦不驚行此行者從始至終以二空理
而忍諸法即著如來衣安住二空理即坐如來座
愍諸眾生即入如來室二空四忍名為行理即是
處此約二法釋行處是弘經方軌也。
○三約三法
者即不思議三諦也住忍辱地即總論三諦如有
地可據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即善順真諦能
忍虗妄見愛寒熱等故言善順也而不卒暴心不
[005-0277b]
驚者即安於俗諦忍眾根緣稱適機宜故不卒暴
體忍逆順二境故心不驚也於法無所行等者即
安於中諦能忍二邊故云無所行正住中道中道
即是實相故云觀諸法如實相而此中實亦不可
得故云亦不行不分別此則據三諦之地名處忍
五住之辱為行行亦為三謂止行即行不行合上
如來衣也觀行即非行非不行合上如來座也慈
悲行即不行行合上如來室也此約三法明行處
是弘經方軌也。
△二釋近處三初即遠而論近十
初遠其豪勢。】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大臣官長。」


【此下釋近處明遠十惱亂乃即遠而論近也亦是
附戒門助觀也行處即正行近處即助行今對十惱等事設觀以助照理之正觀也
上直緣理住忍辱地今戒門廣出眾辱之緣應修
遠離不同凡夫刀仗自防亦非二乘棄捨不觀但
以正慧而遠離之即遠論近故云親近處此初遠
豪勢故云不親國王等妙樂云恐人恃附失正道
故初似小益久則大損。
△二遠邪人法。】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逆路伽耶陀者。」


【此第二遠邪人法也人染邪法迷於正理正觀未
成切須防斷不稟內教故名外道梵志即婆羅門
此云淨行又翻淨裔其人種類自謂從梵天口生
在家事梵天名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犍尼犍
此云離繫文筆者文謂歌詩之流筆謂銘賦之類
[005-0277c]
讚咏者顯德謂之讚寄情謂之咏路伽耶此云惡
論亦云破論逆路者逆君父之論又路伽耶名善
論亦名師破弟子逆路伽耶名惡論亦名弟子破
師慈恩基法師云路伽耶此云惡對答逆路伽耶
此云惡徵問今雖令菩薩之人遠邪人法不習外
典若欲禦外侮亦不妨習曉但不可忘棄本宗一
味躭著耳。
△三遠兇險戲。】


「亦不親近諸有兇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


【此第三遠兇戲也相扠相撲即兇戲也那羅此云
力即是角力戲亦是設筋力戲也疏云那羅延者
上伎戲亦云綵畫其身作變異之相又云緣橦倒
擲之類妙樂云近兇戲者恐散逸故。
○扠初佳切打也
音雹挨也又普卜切小擊也
△四遠旃陀羅。】


「又不親近旃陀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此第四遠旃陀羅也旃陀羅此云屠者又云嚴熾
謂以熾然惡業而自嚴飾也若親近之者令人無
慈畜養猪羊雞狗畋獵漁捕者此等皆有殺害之
心名惡律儀如是人來當為善巧說法回其殺害
之心不可有於希望之意也。
○畋獵者為田除害
名畋獵即捷取之名白虎通云四時之畋總名為
獵畋通作佃易曰以佃故漁註云取獸曰畋取魚
曰漁。
△五遠二乘眾。】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此第五遠二乘眾也二乘之人沉滯空寂不能發
[005-0278a]
菩提心故須遠離也妙樂云近二乘人令人遠菩
提故西方三乘人不雜處故云或來既未受大化
不妨順其小志而說故云隨宜說法而亦不可有
於希求之心也。
△六遠欲想相。】


「文殊師利又菩薩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此第六遠欲想也欲想能殺害菩提心故輔行云
欲想者為欲深防欲之過患也尚不起想況復形
交或有染其形容姿態語笑威儀折旋俯仰皆能
生於欲想須以九想觀治之處女者居處在家未
嫁之女也寡女即無夫者阿含經云有一異學問
薄拘羅汝於正法中曾行欲事否答云莫作是語
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未曾視女人面未曾入尼
房未曾與尼相問訊乃至道路中亦不與共語今
之弘法者觀斯龜鑑可不慎之哉。
△七遠不男人。】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此第七遠不男也妙樂云不男壞亂菩提志故五
不男者生劇妬變半也生謂從生以來便無男根
劇謂以刀去勢妬謂因見他婬方有妬心婬欲即
起變謂今生變作半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也
亦有五種不女謂螺筋鼓角脉也。
△八遠其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此第八遠危害也妙樂云危害難處不合入故
阿難問佛如來滅後見女人云何佛言勿相見設
相見勿共語當專心念佛。
△九遠譏嫌事。】
[005-0278b]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猶不親厚況復餘事。」


【此第九遠譏嫌也露齒笑現胸臆增他不善之心
為女說法當避譏嫌尚不宜親厚況復餘之事乎。


△十遠樂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此第十遠畜養也沙彌此云息慈謂息世染之人
以慈濟羣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須息
惡行慈也蓋畜養小兒妨脩正業故須遠也自初
遠豪勢至此遠畜養十種惱亂分為二邊九是生
死一是涅槃二俱遠離即寂滅之異名耳如此。


法諸教皆然但不近二乘與諸教小異蓋今是名
教行者弘通大乘獨妙之經故須遠離聲聞緣覺
小乘之人也。
△二即近論近處。】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是名初親近處。」


【今修攝其心乃即近而論近亦是附定門助觀也
前遠離十種惱亂即是修戒今常好坐禪即是修
定次文觀一切法空即是修慧今修定中有三意
妙樂云三意者定心定處定門也心謂能期之心
期於破障顯理即修攝其心也處謂五緣中閑居
靜處即今在於閑處也門謂修定要門乃五事中
調心不沉不浮即今常好坐禪也未暇定論故二
十五方便中隨要列二名耳如是三法皆令親近。


△三非遠近論三初總標境智。】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
[005-0278c]


【此觀一切法空即非遠非近而論近亦是附慧門
助觀也初觀字標智即中道能觀之觀智也中間
一切法三字標境即十法界所觀之境也後空字
但是結成智境能觀之智所觀之境皆不可得即
境智皆空。
△二別釋境智。】


「如實相不顛倒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如實相三字別釋境也空假二邊對乎中道非一
異名如非七方便之權名實以實為相故言如實
相不顛等諸句別釋觀也不顛等者凡夫依正二
報之法本是無常反執為常本是苦反執為樂本
無我反執為我本不淨反執為淨此凡夫四倒也
二乘於常樂我淨四德反執為苦無常無我不淨
此二乘四倒也菩薩無此八倒故云不顛倒也不
動者不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所動也不退者契
寂滅理心心寂滅入薩婆若海也薩婆若此云一切智即果智也
不轉者不如凡夫流轉生死不如二乘轉凡成聖
也如虗空者虗空但有名字名字求不可得中道
觀智亦但有名字亦求不可得妙樂云但有名字
即性空名字亦無即相空無所有性者了一切法
無自他共離四性之執此出性空之相也一切語
言道斷者即絕言思為相空之相也不生者所破
之惑能破之智悉皆稱理故不生也不出者如來
所治全體即是故無可出不起者以入理故方便
理教一切皆寂也此實相之理名不能名故性空
[005-0279a]
相不能相故相空故云無名無相此重牒前無所
有等也無所有者重歎中道觀智之體無二邊之
有也無量者非陰界入諸數法故無邊者非如偏
小有分限法故無礙者徧入諸法故無障者無能
遮止故雖復多句秪是能觀無相無作與境合耳
亦只是對一切法名一切空。
△三結成境智。】


「但以因緣有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但以因緣有者總結上諸句莫非因緣也上直明
中道觀慧非解非惑絕二邊之相今明雙照二邊
從惑因緣生生死從解因緣生涅槃此以因緣一
句義開兩境也又因緣有有於涅槃照于緣生緣生故空空名
涅槃從顛倒生者生於生死此則雙照意顯也常樂

觀如是等法者即三諦等法也又但因緣有從顛
倒生者結不思議三諦境也凡從因緣生顛倒之法皆妙境體也
說者不思議教也常樂觀者結不思議三觀也。

二偈頌三初頌標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


【頌上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由住忍地心不驚怖
故云無怖畏心。
△二頌脩行二初頌事遠近。】


「應入行處及親近處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自應入行處下十四行頌上離十惱事約遠論近
也增上慢者謂於最上人法而生慢易即未得謂
得之類也三藏者佛在波羅奈最初為陳如等五
[005-0279b]
人說脩多羅藏又在羅閱祇最初為須那提說毗
尼藏又在毗舍離獼猴池側最初為䟦耆子說阿
毗曇藏即小乘三藏也習近小乘妨弘大法故須
遠也。】


「破戒比丘名字羅漢諸優婆夷皆勿親近。」


【名字羅漢者謂假名阿羅漢非實證得也求現滅
度幾近小乘非大法器故弘大乘經者即不得親
近也。】


「若是人等以好心來皆勿親近以為親厚。」


【不希望者如左溪尊者未嘗為利說一句法未嘗
因法受一毫財如是存心方可謂之無希望也及
諸不男彼名般吒者此翻黃門黃門者有男女形
不能男女。】


「亦莫親近屠兒魁膾如是之人皆勿親近。」


【屠殺也亦分割其肉曰屠膾細切肉也販者買賤
而賣貴也衒自媒也此等皆非清淨之行故宜遠
之。】


「兇險相撲種種嬉戲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入里乞食者雜阿含經云有一羊往糞聚飽食還
羣貢高我得好食比丘亦如是得四事供養巳起
染著想不知出要向諸比丘貢高毀蔑他人我得
彼不能得是為羊比丘乞食若師子王遇大獸即
噉不味不著得小獸即噉不鄙不薄比丘亦爾得
四事供養巳不起染著想自知出要無增減心是
[005-0279c]
為師子王比丘乞食又比丘乞食未得食前應念
為修道故補飢瘡須行乞食既得食巳為報施恩
念道不輟寶雲經云乞食作四分一分奉同梵行
一分與丐一人分施鬼神一分自食。
△二頌非遠
近。】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上中下法者約教則以別教為上通教為中藏教
為下約人或指三乘或三教菩薩今約廢權說故
云不行等有為等者有為是世間法故不實無為
是出世間法故實亦不分別等者觀音義疏以男
女表對定慧慧表男定表女正引此二句以明定
慧之法性本絕言不可分別故下即云不得諸法
等。】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此頌上常好坐禪及觀一切法空等文可見。
△三
頌明行成三初標。】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此標行成事成則外儀無失理成則內心無滯故
說經時無怯弱也。
△二釋。】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此釋安樂之因因入靜室修禪定故止於過惡得
人無我外則不損因正憶念修智慧故離諸取著
得法無我內無顛倒是則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
樂也。
△三結。】
[005-0280a]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此頌長行總結初法即指身安樂行也。
△二口安
樂行二初長行二初標章。】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應住安樂行。」


【此下第二口安樂行也今標章。
△二行法二初止
行四初不說過。】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此釋口安樂之行法有止行觀行今止行中初不
樂說能聽人及所聽經典過者法華巳前七方便
之權法乃是佛為他機隨他意語名不了義人若
聽受容有樂偏小之過法是隨機之說則有何過
若言法有過者則是惱亂其聽受之人非口安樂
行之相也。
△二不輕慢。】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


【此言弘經者不可倚恃所弘法華之圓而輕蔑偏
權小教之法師也妙樂云佛在世時尚以異方便
及餘深法用助圓實之正道後學順教豈可固違
須順佛意將護物機問佛世觀機恐物墮苦先以
小接次以偏引末世弘法豈必然耶答恐弘經人
倚圓蔑偏作如是說然弘經者隨其行位淺深若
始行弘經之人遇求法者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不
以小答也若深位弘經者始末弘法必以三藏等
三方能顯於圓頓也。
△三不歎毀。】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005-0280b]


【初不說一切人次別舉聲聞不說他人長短者夫
人惡聞其失故不談人短好譽者必善毀故不稱
人長故日藏經云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坐禪
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他短不說巳
長於聲聞等者聲聞根性不定若歎二乘或令彼
退大取小若毀呰二乘或令其大小俱失所以毀
讚俱不應也妙樂引大論云自讚自毀讚他毀他
如是四法智者不為何以故自讚者是貢幻人自
毀者是妖惑人讚他者是諂佞人毀他者是讒賊
人智者應以四悉檀籌量而護自他。
△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謂其所承之人及所稟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
心若謂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說即
發杜說過之源故不生怨嫌也妙樂云怨去聲損
巳則怨違情曰嫌安樂行者尚去順巳之喜況搆
無怨之恨大集經云過去世時有羅剎王於拘留
孫佛法中出家發菩提心誦持大小乘法聚各八
萬四千由意嫌頭陀比丘不誦經典猶如株杭由
此墮獄受苦從獄出巳受羅剎身於賢劫末樓至
佛所方脫羅剎身常人尚爾況安樂行為弘大典
將護小行怨嫌俱捨方稱正行此口安樂行中所
言怨嫌心者心動則形於言是故制心即為制口。


△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005-0280c]


【上既觀諸法空心巳住於畢竟空理無所取著必
不執大而輕於小但隨順物情復不違於大乘法
相或有難問則不說小乘法答但以大乘答者有
二意若見其無大機而為說小但令得方便小益
若不見其無大機而為說小則妨其大緣是故但
為說大則無二者之咎一切種智如前釋增治云
隨順物情即不逆其意尚不令順法而違物尚不
許見無大而為說小妨其大緣況令違法相而復
背機況復執大毀小而令大小俱失耶。
△二偈頌
三初頌標章。】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著新淨衣內外俱淨。」


【此二行頌上口安樂行中初標章也上總稱應住
今頌中別出行相行相有三初半行欲令現前人
得安隱道及果安隱道即涅槃因果即涅槃果即入如來室義次
半行即坐如來座義後一行即著如來衣義以此
三法導口業名安樂行也。
△二頌行法二初頌止
行四初頌不輕慢。】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此下五行半頌止行也今半行頌不輕慢若輕慢
者則不隨問為說也。
△二不說長短。】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但依妙義而說不談人之好惡難問隨義答者有
二一可答二不可答若問答相詰難勝負則自知
[005-0281a]
是為智者語若自放恣而問敢有違者誅之是為
王者語若長短是非皆不知唯求巳勝是為愚者
語妙樂云智者語即可答王者語愚者語即不可
答。
△三不說人過。】


「因緣譬喻敷演分別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若說人過生人毒念今不說其過故使發心入於
佛道佛道從喜生故也。
△四頌無怨嫌。】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怨嫌心起則懈懶憂惱今以慈心說法頌無怨嫌
者精進無憂故也上長行皆約止善說頌中皆約
行善也。
△二頌觀行。】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此四行頌觀門也上長行中云但以大乘答今頌
云說無上道上云令得一切種智今頌云願成佛
道令眾亦爾者令他亦成佛道也。
△三頌行成四
初頌標行成。】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


【此一行標口安樂行成也。
△二無過難除。】


「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擯出安住忍故。」


【此二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物蠅則不
來。
△三有善行成。】


「智者如是善脩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


【此內有善法所以行成也。
△四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005-0281b]


【△三意安樂行二初長行三初標章。】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此下第三意安樂行也今標章。
△二行法二初止
行四初不嫉諂。】


「無懷嫉妬諂誑之心。」


【夫二乘欲出生死故先除貪欲菩薩欲化他故先
除嗔見嫉是嗔垢諂是見垢嫉妬違慈悲之心非
化他之法諂誑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若智慧
被障將何上求佛道若慈悲有妨將何下化眾生
是故菩薩之人欲脩意安樂行最須棄之。
△二不
輕罵。】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亦勿輕罵等者此戒菩薩之人不應自倚圓行而
呵責別教行人學佛道者亦不自倚圓教之長求
其權教之短知機呵責不知勿罵若其責罵容有
退彼善根之義故云亦勿等也。
△三不惱亂。】


「若比丘比丘尼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比丘等四眾皆有三乘之機故云求聲聞等此戒
不應以圓呵通教三乘者其本無大機強以圓呵
乖心成惱通既被呵圓復未解前疑後悔大小俱
失以去佛道迂迴名甚遠此惱別教行人今文雖
曰呵通以通教中復有別機故也若忩忩取證沉
空滯寂不能得一切種智此惱通教行人厭生死
懶化導名懈怠悲華經明小乘者為懈怠。
△四不
[005-0281c]
諍競。】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嘲謔之論妨安樂行故須制也遺教經云若種種
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不得脫是故比丘當
須捨離此意同也。
△二觀行四初起大悲心違於
嫉諂。】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此下四科明觀行也即約前四惡起於行善也。

二起慈父心違於輕罵。】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凡求佛道即是學人敬學如佛不得輕罵諸者通
三世此即未來如來也。
△三起大師想違於惱亂。】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以理論之三乘皆是菩薩有化訓之德皆是眾生
之師應起師想勿言其短。
△四平等說法違於諍
論。】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亦不為多說。」


【平等破偏執之諍法本平等故云以順法也不多
不少者量其機器之利鈍也。
△三結成二初由止
惡惡不能加。】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此結意安樂行也由止惡故惡不能加故云無能
惱亂也。
△二由觀行勝人來集。】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005-0282a]


【由觀行故勝人來集得好同學也。
△二偈頌二初
頌行法二初頌止行四初頌不嫉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脩質直行。」


【△二頌不輕罵。】


「不輕蔑於人。」


【△三頌不諍競。】


「亦不戲論法。」


【△四頌不惱亂。】


「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二頌觀行四初頌於一切起大悲心。】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二頌於菩薩起大師想。】


「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


【△三頌於如來起慈父想。】


「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


【△四頌平等說法息諍論。】


「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四誓安樂行二初長行二初明行法三初標章。】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有持是法華經者。」


【此下第四誓願安樂行也以身口意與慈悲俱即
誓願安樂行發願流通此經故也。
△二行法三初
[005-0282b]
標誓願境二初慈誓境。】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


【通取曾發方便心而未出三界者名在家斷見思
惑盡出三界者名出家此攝得兩教二乘三教菩
薩此輩既皆具無明有苦可拔亦應是大悲境但
其皆曾發偏小之心與慈誓相應須與其圓道圓
果之樂故言生大慈心以慈能與樂故也。
△二悲
誓境。】


「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通取未曾發方便心者名非菩薩此攝得三界內
者既全不曾發小乘方便之心況復能發大乘真
實之心則知此等皆是界內流轉生死之徒亦須
與樂但其流轉無際正與悲誓相應宜拔其苦因
苦果故言生大悲心以悲能拔苦故也。
△二起誓
願由二初起慈誓之由。】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


【此即起慈之由也如是之人指上曾發方便心者
由樂小故執佛方便以為真實不會圓道故言大
失大失是慈誓之由也。
△二起悲誓之由。】


「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指上未曾發偏圓心者由未發偏圓之心不聞偏
圓二道故以不聞偏道為無聞慧不知偏道為無
思慧不覺偏道為無修慧又無圓三慧何者不問
圓道故不聞不信圓道故不思不解圓道故不修
[005-0282c]
偏圓三慧權實皆無甚可憐愍即起悲之由也妙
樂中問云何得知前三是權後三是實答準正發
誓文但牒後三而為是經故云其人雖不問不信
不解是經。
△三正立誓願。】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此正發誓願也彼人雖不問不信偏圓二道菩薩
不約偏道發誓但欲與其圓道三慧故言雖不問
不信不解此經我得三菩提引令得入也若誓願
若菩提若神通若智慧皆由安樂行得之神通智
慧二力秪是福智二嚴深觀如來座故得智慧力
四辯莊嚴能以慧拔也深觀如來室如來衣得大
善寂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神通福德莊嚴先以
定動也。
△三結成三初總結無過失。】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此下結誓願安樂行也今總結無過失既無過失
則是行成行云何成以其立大誓願故即入如來
室行成以其知四眾失圓道故即坐如來座行成
以其誓制其心不懈怠故即著如來衣行成三行
具立故言行成無過失者慈悲成故無嗔垢失如
來衣成故無懈怠失如來座成故無諂曲失以由
此第四誓願行成故無諸失也。
△二別結慈悲成。】


「常為比丘比丘尼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此別結慈悲行成也以慈成故攝得四眾人天供
養聽法誓願成故感佛神通諸天衛護如來座成
[005-0283a]
不著於法故聽者歡喜也。
△三釋誓願行成。】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諸佛神力所護故。」


【此釋誓願行成三世諸佛尚皆守護況諸天耶。

二歎經妙二初法說二初昔未顯說。】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乃至名字不可得聞。」


【此昔未曾顯說故昔不得也。
△二今日乃得。】


「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二譬說二初不與珠譬昔未曾顯說二初開譬
六初威伏諸國。】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


【翻譯名義引俱舍論云南洲人壽至八萬歲時有
轉輪王生滅八萬時人壽損減眾惡漸盛故無輪
王由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具足說之
則有四種輪王謂金銀銅銕輪從勝但說金輪故
經言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灌頂位於十五日受
齋戒時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
舒妙光明來應王所此王定是轉金輪王金輪王
領四洲銀輪王領三洲銅輪王領二洲鐵輪王領
一洲四種輪王威定諸方亦有差別慈恩云金輪
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震威乃服鐵輪奮
戈始定今以輪王譬如來化世降伏諸國譬降伏
五陰十二入十八界諸境。
△二小王不順。】


「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小王譬諸煩惱未得無漏智慧調伏名不順其命。
[005-0283b]


△三起兵往伐。】


「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起種種兵譬七賢中所修方法為前軍須陀洹斯
陀含中所修方法為次軍阿那含阿羅漢中所脩
方法為後軍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冠
盜能破者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官兵妙樂云言八
萬等者秖是小乘八萬而巳。
△四有功歡喜。】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


【△五隨功賞賜。】


「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奴婢人民。」


【田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即初果二果邑即三果
城即四果涅槃衣服即慚忍善法嚴身之具即助
道善法也種種七寶即七覺支等象馬車乘即二
乘盡智無生智也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
民即七賢位也輔行六下云隨功賞賜者隨其精
進功能故佛輪王見小乘眾破見思賊有微功者
賜事禪定無漏田宅若見大士應破大惑獲大功
勳即賜以髻中明珠也。
△六而不與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髻喻權珠喻實言髻中明珠者實為權所隱也在
頂上者譬極果所宗有出分段生死之機為小功
勳有出變易生死之機為大功勳驚怪者未有大
功忽賜髻珠諸臣皆疑怪譬眾生大機未動忽說
此經二乘疑惑菩薩驚怪輔行六下云於實法界
[005-0283c]
頂開同體權髻與實相明珠得法王記莂。
△二合
譬六初合威伏諸國。】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得法國土王於三界。」


【此下六科合上譬也。
△二合小王不順。】


「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三合起兵往伐。】


「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四合有功歡喜。】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


【△五合隨功賞賜。】


「於四眾中為說諸經引導其心令皆歡喜。」


【根力者即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五力也修此根力
即不漏落六道生死故名無漏根力也涅槃此云
滅度今即小乘真空涅槃也此真空涅槃能防見
思之非禦生死之敵故名涅槃城。
△六合而不與
珠。】


「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二與珠譬譬今日得聞二初開譬二初有勳。】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


【△二與珠。】


「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珠在髻中者實為權所覆也解髻即開權與珠即
顯實用譬法華開權顯實也四十餘年秘而不譚
故云不妄與人。
△二合譬二初合有勳。】
[005-0284a]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賢聖軍如上所明妙樂云見賢聖等者大集經云
知苦壞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離死魔脩道壞
天主魔今不云天主魔者以小乘多斷三魔未壞
天主魔然巳有壞義成道必降魔故也有大功勳
等者如來見此小乘賢聖巳除界內苦集名與陰
戰至般若後破無明出變易名大功勳故今三毒
等且小乘中說三毒者貪嗔痴也在見惑中名邪
三毒在思惑中名正三毒故知三毒不出見思二
惑如來見諸賢聖巳斷見思出三界外不為魔網
所罩不久必當破無明之惑出變易生死之苦故
通云歡喜也。
○名義云天主魔者欲界天主也著
樂邪見憎嫉一切賢聖涅槃道法名天主魔。
△二
合與珠。】


「此法華經能令眾生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一切智者謂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
外名亦能知能解但不能以一切道起一切種故
名一切智記云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
能詮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
名字空觀若成於此名相悉能體達多怨者如五
千退席等如云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是也難信者
如中下根譬喻因緣二周之後方能信解是也於
諸說中等者此經於巳今當說最為第一故也明
珠者明譬中道智珠喻圓實之理能令至一切智
[005-0284b]
智即果名行始為因行終為果是行一也第一之
說是教一秘密之藏是理一安置諸子秘密藏中
我亦不久自住其中即兼人一。
△二偈頌二初頌
行法二初超頌行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此下四行頌行成也上長行中總明行成今偈頌
中別顯也常行忍辱頌著忍辱衣行成哀愍一切
頌入慈悲室行成乃能演說頌坐法空座行成。

二追頌行法三初頌誓願境。】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於家出家及非菩薩應生慈悲。」


【△二頌誓願由。】


「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三正立誓願。】


「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二頌歎經二初頌開譬二初頌不與珠譬。】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妓婢財物歡喜賜與。」


【△二頌與髻珠譬。】


「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輔行六下云力能趣實故云勇健依理而起精進
之行故云能為難事今佛輪王解權賜實故云王
解髻等。
△二頌合譬二初頌合不與珠。】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二頌合與珠譬。】
[005-0284c]


「既知眾生得其力巳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上譬如強力至此凡十行半頌上歎經也其力即
精進力也不妄開示者大機未熟也今正是時者
正是開權顯實之時。
△三總結行成之相三初結
勸四行。】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此下二十三行是第三總結行成感徵之相以勸
脩行今結勸身口意誓願四行也。
△二舉三報以
勸亦名三障清淨三初報障轉轉現報。】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此下舉三報轉以勸持經今是報障轉轉現報也
滅現世憂惱即除苦受之報此轉現報之心也無
病痛顏色鮮白即轉現報之色也。
△二業障轉轉
生報。】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此轉惡業也惡業之因應感惡果由持經力轉惡
因而得好果即轉生報也不生即無惡生業現在
持經不作貧窮業來世不生卑賤也。
△三煩惱障
轉轉後報二初別明三煩惱障轉三初別明貪障
轉。】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此眾生樂見至下如日之照三行是別明三煩惱
障轉也今初明貪障轉多貪欲者為人忽慢又障
生梵天今貪欲障轉故眾生樂見人不忽慢天童
[005-0285a]
給使不障生梵天。
△二別明嗔障轉。】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此明嗔障轉也捨嗔則除內刀箭入陣則外刃不
傷故云刀杖不加嗔是害慈悲之毒藥內既慈悲
則外毒不能害嗔是惡口腑臟內既無嗔則入口
閉塞不能惡罵既不為人加害惡罵故於遊行之
處無所畏憚也。
△三別明痴障轉。】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痴障轉也愚痴能障智慧今愚痴之障既轉
則智慧之光如日之照。
△二總明一切煩惱轉六
初夢入十信二初正明慈悲報。】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數如恒沙恭敬合掌。」


【此下十六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亦是後報轉也
由身口意誓願四行功成兼以弘經之力化功歸
巳果相先彰故於夢中見種種事竝是未來後報
之相百千萬劫事在一念夢中用表妙法不可思
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相前現後當尅果從初
十信乃至妙覺八相成佛皆以如來莊嚴而自莊
嚴即忍辱報今此二行半正言慈悲報也。
△二正
見無癡報。】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因無邪癡而得正見因正見故而有智慧因有智
慧即能說法故科此二句為正見無癡報從前科
若於夢中至此而為說法總是夢入圓教十信位
[005-0285b]
也。
△二夢入十住。】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此六行半偈明夢入十住也住中既云見佛表自
當得八相初住便破一品無明分身百界作佛故
也見身處中表入中道實相也聞法歡喜表初發
心住見中道與初歡喜地等故亦云喜陀羅尼此
云能持謂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也又翻
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也又翻遮持謂遮二
邊之惡持中道之善也今云得陀羅尼即有三一
旋陀羅尼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法音方便陀
羅尼淨名疏釋云旋者轉也轉假入空得證真諦
百千萬億者即是從空入假旋轉分別破塵沙惑
顯出恒沙佛法法音方便者即是二觀方便得入
中道也不退智者即三不退具如序品初釋既云
證不退智即為授記者當知得入初住無生得記
之位也。
△三夢脩十行。】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脩習善法。」


【夢入十住之後既云又見自身在山林等知是十
行修習善法也妙樂云修習云行者前非無行不
別而別至此最得行名故也。
△四夢悟十向。】


「證諸實相。」


【既云證諸實相知是十回向正觀中道位也妙樂
云證諸者諸言正表斷三十品無明也。
△五夢入
十地。】
[005-0285c]


「深入禪定十方佛。」


【深入禪定即第十地中無垢三昧入金剛定諸佛
皆現摩頂受軄也妙樂云言無垢者初住巳得為
順大經以無垢三昧對於初地故今且從初地以
說若云入金剛定義當等覺今等覺合在十地中。


△六夢入妙覺。】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如煙盡燈滅。」


【既夢八相作佛則知是夢入妙覺也此中或是初
住能八相成佛之相仍前次位寄談極果耳夢作
國王即是降兜率托胎降生三相捨宮殿五欲詣
道場即是出家之相成無上道成道必降魔即是
成道降魔二相轉法輪入涅槃二相如文烟盡燈
滅者烟譬機燈譬應妙樂云安樂既是如來之行
故弘經者預表果成故知弘功其力不少。
△三總
結行成。】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此總結行成也。】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師嚴道尊鞠躬祗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踊故言從
地涌出品此約世界悉檀釋也三世化導惠利無
疆一月萬影孰能思量召過去以示現在弘妙經
以益當來故言從地涌出品此約為人悉檀釋也
虗空湛然無早無晚惑者執迹而闇其本召昔示
今破近顯遠故言從地涌出品此約對治悉檀釋
[005-0286a]
也寂場少父寂光老兒示其藥力咸令得知故言
從地涌出品此此約第一義悉檀釋也妙樂自下
升此故是世界也召本人示現人令現人生現善
使本人弘現經令當人生當善故是為人也虗空
等者約所表也虗空理也本迹事也事有本迹理
無早晚惑者迷理而暗本迹故執近迹而失遠本
所以召昔示今破執近惡故是對治也寂場舍那
示始成故父少寂光菩薩行久著故兒老譬藥力
者父久先服種智還年之藥父老而若少子亦久
稟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若老故是第一義也。

大段第二本門開近顯遠亦名開師門之近迹顯
佛地之遠本三初序段從此下至汝等自當因是
得聞二正說段從爾時釋迦告彌勒下至分別功
德品彌勒說十九行偈三流通段從偈後下十一
品半經文今初從地涌出品初半品乃本門序段
分二初湧出三初他方請弘。】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既聞迹門流通弘經福大咸欲發願住
此弘宣是故請也。
△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如來止之凡有三義他方菩薩各各自有巳任若
住此土廢彼利益又他方菩薩於此土結緣事淺
雖欲宣授必無巨益又若許之則不得召下方菩
薩下方菩薩若不來此近迹不得破遠本不得顯
[005-0286b]
為此三義故如來止之也召下方來亦有三義是
我弟子應弘我法以緣深廣能徧此土益徧他方
土益又得開近顯遠是故止彼而召下也。
△三下
方涌出二初經家敘相五初涌出。】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妙樂云地裂者地覆本眷屬如迹隱本今開迹顯
本故裂地以表之。
△二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三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住處者常寂光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即淨我
二德此四德秘密之藏是其住處以不住法住秘
藏中下方者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故言下方
在下不屬此空中不屬彼非彼非此即中道也又
出此不在上亦不在此下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
是中道也妙樂云法性之淵底釋下也玄宗之極
地釋方也玄理之宗故名玄宗宗謂宗致取果所
期此諸菩薩分到所期且云極地在下不屬此者
在下空故不屬此界下方空名下空空中不屬彼者住於
下方空中故不屬彼界出此不在上者非上界也
不在此下者言在此界之空中經云從地出巳各
詣虗空是也。
△四聞命。】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來之由者聞命故來弘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故
[005-0286c]
來皆如上說。
△五眷屬。】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所不能知。」


【所將眷屬者若人情往望謂領六萬五萬恒沙者
為多領三二一者為少單巳者隻獨若依文往尋
六萬五萬者為少單巳者為多故下偈文云單巳
獨處者其數轉過上若依法門者一一皆是導師
能引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巳非獨六萬非多一
即一道清淨二即定慧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諦五
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界界互具成
百法界界界十如即具千如如如十善即成萬善
一度具萬六度即六萬法門多不為多一不為少
非多非少而多而少多不多空也一不少假也雙非雙照中也此中明
六度不同常途六度互嚴之說乃依妙境論六度
耳妙樂云行依妙境故度成萬是也。
△二大眾問
訊五初三業供養。】


「是諸菩薩從地出巳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樹下之座即分身諸佛所坐者也拜遶是身讚法
是口瞻仰是意也。】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令諸大眾謂如半日。」


【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四眾徧見此乃隱長而現短
猶與也其神力令狹而見廣俱是不可思議也五
十小劫與半日者此是時節不可思議如來所見
不以二相下方菩薩常面稱揚如來默然常受其
讚解者即短而長謂五十小劫惑者即長而短謂
[005-0287a]
如半日斯為本迹而作弄引如來未說則暗本而
執迹佛若開顯則悟近而達遠亦知不思議一也
妙樂云五十小劫令如半日此明如來不可思議
延促之事顯於如來自在之力既云令諸大眾謂
如半日即促彼長令其見短故云隱長廣狹亦爾
此言即長而短也四眾徧見即下文四眾徧見菩薩也此言即
狹而廣也有人云即生公也聽法之志而忘其長或云
長短斯亡長短斯存此並得感而失應何以抑於
如來神力耶如來所見等者佛眼觀之長短不二
四眼觀之不無長短故赴長短機令見不一。】


「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百千萬億國土虗空。」


【四眾徧見菩薩者此是如來借其神力令即狹而
見廣亦是不思議也夫肉眼天眼所見不遠而今
所覩充滿虗空則知菩薩應相既多必並證得彌
法界之真理也妙樂云肉天二眼任其自力所見
不遙今忽見遠知非巳力即知如來現此神變必
說妙法。
△二陳問訊詞二初標四導師。】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最為上首唱導之師。」


【但舉四人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但
舉法慧德林金幢金藏說四十位也妙樂云擬者
比擬也亦對也如華嚴下引同彼此佛慧既同人
法相望亦等但彼迹此本彼兼此獨本迹雖殊彼
此俱四咸為導首故得例之唱導者補註云啟發
法門名之為唱引接物機名之為導。
△二正陳問
[005-0287b]
詞二初長行二初問如來安樂。】


「在大眾前各共合掌少病少惱安樂行不。」


【△二問眾生易度。】


「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二偈頌二初頌問如來安樂。】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


【世尊巳離世間有漏五陰豈有病惱葢欲示同人
法順土常儀故須問云病惱耳。
△二頌問眾生易
度。】


「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三佛答安樂二初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如來安樂少病少惱。」


【此答上初偈之問。
△二答易度二初根利德厚。】


「諸眾生等易可化度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此答上次偈之問易度有二一根利德厚者世世
巳來常受大化始見我身即稟華嚴入如來慧果
熟易零此一類眾生則易度也。
△二根鈍德薄。】


「除先脩習學小乘者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此易度中二根鈍德薄者世世巳來不受大化為
此等人故須開頓說漸三藏方等般若而調伏之
亦令此人今聞法華入於佛慧比前雖難於佛甚
易根雖利鈍所入是同疏中略舉十意釋之第一
始見今見乃至第十利根初熟始入佛慧鈍根後
[005-0287c]
熟今入佛慧緣宜不同略為十異種智法界等無
差別故今經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
如來慧除先脩習學小乘者今聞此經入於佛慧
明文在茲不須疑也舊云華嚴了義滿字常住法
華不了義非滿非常今以此文竝之若始入是了
義今入是不了義者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
佛慧既齊了義亦等滿字常住悉如是。
△四偈頌
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聞巳信行我等隨喜。」


【能問者即是華嚴中四大士法華中身子三請俱
是能問也所問者即是問佛智慧也妙樂云聞巳
信行者即指能問諸菩薩所化之人聞菩薩說巳
而能信行我等隨喜者即上行等隨喜能問菩薩
發起大利及隨喜菩薩所化之人也。
△五如來述
歎。】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如來述歎與上大異何者上文隨喜能問之人皆
是菩薩及所化之人聞巳信行即是於菩薩等發
隨喜心也今如來述歎何故却云汝等能於如來
發隨喜心葢能問者皆是古佛汝能隨喜即是隨
喜如來是則菩薩隨喜其迹如來述歎其本此亦
密表壽量妙樂云密表壽量者今歎菩薩尚是古
佛密表今佛非今成也既非今成必有遠本未得
[005-0288a]
彰灼故云密表。
△二疑問二初此土菩薩疑二初
長行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并欲自決所疑。」


【此下是第二疑問序彌勒及諸菩薩所以疑問者
自初寂場說華嚴以來至今靈山說法華巳往十
方大士來會雖不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
而於此眾不識一人然我遊化十方覲奉諸佛諸
佛大眾快所諳知今就彼履歷之處推之亦所不
識又彼諸大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後
不知前故所不識又彼等大士本實相底應現十
方所有真應非彌勒境界是故不識又佛託弘經
召諸大士密開壽量非時眾所知故言不識巳上
諸釋約四悉檀意也妙樂云初約來者次約去處
來去異故識不識別以不識故無世界益也彌勒
不知前進之喜則自善不生無為人益也化物本
治物病彌勒不知真應無彼利物之道即不識病
無對治益也密開壽量是第一義者即此一部最
極之理豈非第一既時眾不知無第一義益也斯
葢彌勒為眾發起且云不識不知耳。
△二偈頌正
問五初問何處來。】


「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是從何所來。」


【兩足者謂福慧二種莊嚴皆具足也。
△二問何緣來。】


「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為從何所來。」
[005-0288b]


【△三敘其數量。】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猶不能盡知。」


【△四問其師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修習何佛道。」


【△五彌勒結請五初結歎神力。】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二請答來處。】


「四方地振裂皆從中涌出未曾見是眾。」


【△三請答來緣。】


「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四大會同請。】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本末之因緣。」


【△五請答師主。】


「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科云請答師主者即請答誰為其說法等。
△二他
土菩薩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此他土菩薩疑也其佛侍者即他方菩薩是分身
眷屬橫在十方與彌勒同疑俱不知如來本地成
佛甚久於是各各以疑陳於巳佛佛皆抑待彌勒
故云彌勒巳問斯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妙樂云
抑待彌勒者分身諸佛自謂答問之益不在於我
故不為答抑待釋迦荅彌勒問故云待彌勒耳何
者彌勒所問事迹不輕釋尊一代未曾顯說因茲
[005-0288c]
答問廣顯長壽此一代玄祕在佛自開汝自當聞
我不應答。
○本門序分竟。
△二此半品至彌勒說
偈盡本門正說段二初誡許二初長行二初誡二
初述讚。】


「爾時釋迦牟尼佛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此下本門正說分阿逸多此云無能勝即彌勒姓
也。
△二正誡。】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一心誡勿亂被鎧誡勿怠堅固誡勿退也。
△二許
二初標示果智慧。】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


【△二三世開化教。】


「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科云開化教者宣示也自在神力者過去益物也
師子奮迅者十方分身所被之處現在益物也大
勢威猛者未來益物也章安私謂如來自在者我
德也神通者樂德也師子奮迅奮迅除垢淨德也
大勢威猛未來益物常德也妙樂云神通是菩薩
遊戲故名為樂益盡未來故得是常。
△二偈頌二
初頌誡。】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


【△二頌許二初頌智慧果。】


「佛智叵思議。」
[005-0289a]


【△二頌三世化。】


「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汝等一心聽。」


【妙樂云頌三世者前師子等以明三世文中亦無
三世之語但以義勢同三世耳今頌亦爾直以佛
無不實語等半行偈文而用通之語既不虗則知
三世益亦真實。
△二正說二初一品半正開近顯
遠二初此品末略開近顯遠動執生疑二初略開
近顯遠二初長行二初雙答二初答師弟。】


「爾時世尊說此偈巳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此去盡壽量品正開近顯遠也。
△二答處所。】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此界指下方也下方空中住者釋論明有底散三
昧應作四說有者三有也底者非想非非想也以
深勝故為底又有者名相也底者空也以空寂故
為底又有者二邊俗也底者邊際智滿故為底今
經云下方空為底不是上界不是下界表中道為
底此是約教分別妙樂云有底散者底者下也散
者空也此但消名若出體狀即約教釋者是也非
想等是有漏底空是真諦底邊際智是俗諦底皆
以極釋也既云約教分別則初一是藏次一是通
次一是別今經是圓以中為底於四釋中但云有
底不云散者底即散故。
△二雙釋二初釋師弟二
初雙脩智斷。】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005-0289b]


【師知弟子脩智斷二德於經分別是修智正憶念
是脩斷。
△二雙證智斷。】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勤行精進未曾休息。」


【不樂在眾是證斷德勤行精進是證智德也。
△三
釋處所。】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不依止人天而住是釋處也人天是二邊不住不
著也深智無礙者依不思議智也樂於佛法者樂
不思議境也境智甚深微即非淺行菩薩也妙樂
云不依止人天者言居止虗空並不依於上天下
人也言人天是二邊者約所表釋人多滯著表有
邊天住淨福表空邊居此空中以表中道。
△二偈
頌二初頌雙答二初答師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為求佛道故。」


【△二答處所二初正答處所。】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二歎菩薩德。】


「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二頌雙釋二初釋師弟。】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汝等一心信。」


【△二釋處所。】


「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科云釋處妙樂云經不云處但云久遠教化之者
[005-0289c]
前長行正答中巳云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竟
故但以時而釋處也過去久遠於何處化化令入
實即空中也。
△二因疑更請二初長行二初疑。】


「爾時彌勒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彌勒等既聞上菩提樹下乃教化之今皆住不退
又聞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由聞此二說動執
生疑。
△二請二初法說三初執近疑遠。】


「即白佛言世尊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疑成道近所化甚多執近而疑遠也伽耶此云
山城去菩提道場約二十里西域記云城甚險固
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谿谷杳冥峯巒危險印
度國俗稱曰靈山四十餘年者說法頌云阿含十
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在般若後說故
云四十餘年也。
△二執遠疑近。】


「世尊此大菩薩眾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此所化既多行位深妙又執遠而疑近也妙樂云
問彌勒既不知其數不識一人云何得知久植善
根答秪由不知不識并由佛歎住處德業既多又
深彌勒因疑此等菩薩豈近成道之佛之所化耶。


△三難信結請。】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妙樂云結請中但舉難信者託物不信拒而擊佛
令必有答也。
△二譬說二初開譬三初譬成道近
意。】
[005-0290a]


「譬如有人色美𩬊黑年二十五。」


【△二譬所化多意。】


「指百歲人言是我子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三總結譬難信。】


「是事難信。」


【色美𩬊黑總在年少比如來是父譬上成道近意
也指百歲人比地涌涌菩薩是子譬上所化甚多
意也淮北諸師以譬釋譬譬父服還年藥貌同二
十五雖老而少子不服藥形如百歲雖少而老若知藥力不
疑子父不知者怪之今家合其譬云如來橫服垂
迹之藥示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本地久發道心
今住不退若佛及佛快知此事自下不達不得不
疑故結云是事難信妙樂云既云若佛及佛則顯
彌勒不知言如來橫服垂應藥者智契深理由竪
服於真諦之藥處處益物乃由橫服垂應之藥真
諦藥者假即空故權即實故自行冥故垂應藥者
空即假故實即權故化他起故。
△二合譬三初合
近譬。】


「佛亦如是得道巳來其實未久。」


【△二合遠譬。】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此菩薩久種善根非止伽耶發心善入出住者九
次第定是善入四禪四空及滅受想定師子奮迅三昧是善
出超越三昧是善住藏通二教竟也從初地至十
[005-0290b]
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門再修凡夫事名善出妙
覺徧滿名善住別教意也畢法性三昧名善入首
楞嚴三昧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圓教也意次第
習諸善法者據因為善習就果為善入善答難問
者具福慧二種莊嚴也七方便之尊故云人中寶
也妙樂云九次第定是善入者從禪至禪無間入
故奮迅是善出者從禪至禪皆經散心以散名出
超越是善住者雖經超散住禪宛然畢法性為善
入者畢者窮也窮法性故首楞嚴定能現威儀故
王三昧者如王安國故。
△三合請答三初舉佛語。】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二明請意二初為現在。】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彌勒自謂現在見聞我雖未達信而巳矣。
△二為
未來。】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今所請者正為未來淺行新發意者喜生誹謗謗
則墮於惡道不退者雖能信而不謗不能增道若
為分別而說令謗者則生信信者則增道。
△三正
請答二初除我等疑。】


「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


【△三除未來疑。】


「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巳亦不生疑。」


【△二偈頌二初頌法說三初頌執近。】
[005-0290c]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二頌疑遠。】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是事難思議。」


【△三頌結請。】


「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如實分別說。」


【△二頌譬說二初頌開譬。】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舉世所不信。」


【△二頌合譬三初頌合近。】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


【△二頌合遠。】


「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於下空中住。」


【△三頌合請。】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而住不退地。」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三佛本佛迹佛之通
號也壽量者詮量也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
佛迹佛之功德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
如來壽量品如來義甚多且明二三如來餘例可
解二如來者成論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
來乘是法如如智實是法如如境境智和合則有
因果道是因覺是果道覺義成即是乘如實道來
成正覺此即真身如來也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
生三界示成正覺者此即應身如來也三如來者
[005-0291a]
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徧一切
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此法身如來也
法如如智乘於如如真實之道來成正覺從理名
如從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以如如境智合故即
能處處示成正覺八相成道轉妙法輪此應身如
來也法身如來名毗盧遮那此翻徧一切處報身
如來名盧舍那此翻淨滿應身如來名釋迦牟尼
此翻能仁寂默此三如來一必具三三即是一不
一不異非縱非橫圓覽三法假名如來也次明壽
量者即向三如來之壽量也壽者受之義也量者
詮量也若真如不隔諸法故名受此詮量法身如
來以如理為命不生不滅性相常然故經云非實
非虗非如非異此法身之壽量也若境智相應故
名受此詮量報身如來以智慧為命由如如智契
如如境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故經
云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
數劫此報身之壽量也若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
名受此詮量應身如來應同機緣為命緣長同長
緣促同促故經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等此應身
之壽量也又須知法身非量非無量報身金剛前
則有量金剛後則無量應身隨緣則有量應用不
斷則無量是則三身各具量無量常無常之義自
昔諸師或約無量明常有量是無常今家約義準
經應具四解一者實有量而言無量如阿彌陀經
[005-0291b]
說佛壽七百阿僧祇既有七百之數豈非實有限
量雖有齊限人天莫數故名無量壽此是應身如
來緣長同長之壽量也二者實無量而言量如此
品詮量雖通明三身若從別意正在報身故經云
我成佛巳來甚大久遠等豈非實無量而品題但
云壽量又如金光明經四佛為信相菩薩說偈云
海滴山斤地塵空界可知其數無有能知如來壽
者而彼品題亦但云壽量此是報身如來之壽量
也三者實無量而言無量如涅槃經亦云唯佛與
佛其壽無量此是法身如來之壽量也四者實有
量而言量如今釋迦八十唱滅此是應身緣促同
促之壽量也當知一佛身即具諸身壽命功德隨
緣感見長短不同四句詮量其義巳顯為未解者
更以常等四句揀之非常非無常雙非理極即法
身也常者以正智圓滿不生不滅即報身也亦常
亦無常者應用無盡為亦常數唱涅槃名亦無常
即應身也無常者金剛心巳前智用增進乃至凡
夫生死出沒皆是無常此約別教說也若圓說者
一一如來悉備四句如疏具明豈可偏約常與無
常量與無量而釋之耶又復應知佛本無身無壽
亦無於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
三壽此品正意雖論報身壽量報身智慧上冥下
契三身義足如是三身種種功德悉是本時道場
樹下先久成就名之為本中間今日寂滅道場所
[005-0291c]
成就者名之為迹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
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妙樂云問法報是本應身
屬迹何以乃言本地三佛答若其未開法報非迹
若顯遠巳本迹各三。
△二壽量品廣開近顯遠斷
惑生信二初誡信四初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將欲開近迹而顯遠本故先誡信佛旨嚴諭為誡
眾機領受為信若迹門有三請一誡如方便品初
三請之後但誡云汝今諦聽善思念之今本門乃
有三誡三請重請重誡前後合五誡七請奇特大
事殷勤鄭重也誡云汝等當信解等者不疑近成
曰信明了遠本曰解誠是忠誠諦是審實不欺於
物言則詣真昔為七方便人凡有所說皆是隨他
意語非告誠實今法華純圓開顯之教即是隨自
意語示之以要故言誠諦菩薩既奉誠誡不敢致
疑聞必取信信受誠言也妙樂云請中既云如是
三白巳復言惟願說之即第四重請也佛於三請
之後又云汝等諦聽即第四重誡也鄭重如前釋。


△二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如是三白巳。」


【如來既垂三誡機眾乃伸三請。
△三重請。】


「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既伸三請之後復云惟願說之乃成四請。
△四重
誡。】
[005-0292a]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既垂三誡之後復告云汝等諦聽乃成四誡。
△二
正答二初長行二初法說二初三世益物二初過
去益物二初出執近情三初出所迷法。】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


【△二出能迷眾。】


「一切世間天人及阿脩羅。」


【△三出迷遠謂。】


「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二科文於此併釋秘密者一身即三身名為秘
三身即一身名為密又昔所不說名為秘唯佛自
知名為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
動之理即法性身也通是無壅不思議慧即報身
也力是幹用自在即應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
於諸教中秘之不傳故一切世間天人修羅皆謂
今佛始於道樹得此三身故執近以疑遠此本門
法說中不復言及二乘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人
修羅三善道內餘三惡趣罪重根鈍少智不知故
大品般若經云摩訶衍勝出天人阿修羅亦不言
三惡道也菩薩有三種下方他方舊住是也下方
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之謂他方舊住俱有二種
一者從法身應生者往世先得無生法忍或巳先
聞發迹顯本設未得聞報盡受法性身於法身地
自應得聞長遠之說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
[005-0292b]
謂二者今生始得無生忍及未得者咸有此執近
之情乃謂今佛始於道樹得此三身故執近以疑
遠也。
△二破近顯遠二初法譬顯遠二初法說顯
遠。】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巳來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此下明破執遣迷以顯久遠之本上文誠諦之誡
即是此也今正明顯遠如來既說成佛甚大久遠
則謂伽耶近成之執即破破近顯遠略有十意如
法華玄義第九具出此文正用破近顯遠廢近顯
遠二意破近謂之執情廢於今日之近教也。
△二
舉譬格量三初舉譬問。】


「譬如五百千萬億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餘經明數多但以不可說塵沙等為喻以彼方此
此則為多何者今經喻於遠壽直下塵被點之界
巳不可說況不下塵之界寧當可說下塵不下塵
之界尚不可說下塵不下塵世界之塵豈可說耶
況下文云復過於此又寧可說耶。
○那由他此云
萬億阿僧祇此云無數。
△二答不知。】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答中舉三人不知也阿惟越致亦名阿鞞䟦致此
云不退轉巳如前釋。
△三合顯遠。】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此合顯出長遠也妙樂引僧傳云準羅什舊經無
一塵一劫四字有齊高僧曇副誦經感夢云少一
[005-0292c]
句後果得之若金光明云一切海水可知滴數無
有能知如來之壽此亦明未來之壽非過去也若
引證此殊不相應。
△二益物所宜三初益物之處。】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導利眾生。」


【此過去益物所宜須顯處者上引譬中既言成佛
甚久未審久居何處故云常在此土及餘他國而
作佛事妙樂云益物處者此之娑婆即本應身所
居之土今日迹居不移於本但今昔時異見燒者
謂近照本者達遠故經云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
隱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豈離伽耶別求常寂
非寂光外別有娑婆。
△二拂迹上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昔見諸教所說處處行因不同即是疑因又見處
處得記不同即是疑果如此行因得記之說皆不
知是果後方便故生於疑也今拂除此疑故指然
燈佛時行因即拂因疑又指然燈佛時得記及入
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復一條皆成方便非
實說也故名拂疑又復言其者即是中間施化之
其耳葢佛昔於然燈佛世為菩薩之時自入涅槃
不得云是然燈涅槃也妙樂云經文先舉事竟結
云皆是方便即名為拂昔於諸教雖見不同而生
於疑乃不知是果後方便等及如是示差別意即
說值然燈等及在然燈之世入涅槃也。
△三正明
益宜二初感應。】
[005-0293a]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諸根利鈍隨應度。」


【至我所者即是過去眾生漸頓兩機冥扣法身也
佛眼觀者即是久巳成佛用佛眼鑑照無有遺差
將欲起於勝劣兩應而利益之善機凡有二力一
感人天華報二感佛道果報若以法眼觀知眾生
萬善緣其重輕各得華報不能究竟知其終得種
智果報若以佛眼圓照眾生萬善即能知其始因
末果此經一向明佛眼觀知眾生萬善究竟得佛
一大事出世之正意也信等諸根者即信進念定
慧五根也慧根即了因餘根即緣因此二善根各
有利鈍通攝頓漸機緣頓機利鈍即是圓別二教
之人漸機利鈍即是藏通二教之人又小乘根名
鈍大乘根名利又小乘根名利人天根名鈍十法
界眾生所有善根利鈍皆用為機不用惡法惡法
非緣了二因故也如來悉照十界善機隨所應度
而現形聲饒益也妙樂云問佛果既極如何亦得
名生機處答此中論機及辯利鈍故佛法界未是
佛果故彼玄文中十界交互以論機緣則果佛機
通在十界故也。
△二施化二初形聲兩益二初形
益二初非生現生。】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


【處處者竪論即過去之處處行因國土也橫論即
昔日十方國土也名字不同者形即現矣則有名
字因名召體機有大小形有勝劣劣是劣應即三
[005-0293b]
十二相之身被藏通二教之機勝是勝應即八萬
四千相好之身被別圓二教之機此約示現佛法
界身名字不同若現九法界身名字不同無量無
邊可以意得年紀大小者此明壽命長短大即勝
應小即劣應劣應現壽有量勝應現壽無量此皆
隨所應度為其現身及命長短耳。
△二非滅現滅。】


「亦復現言當入涅槃。」


【應以滅度而得度者即現滅度令其戀仰而得解
脫也。
△二聲益。】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


【小身短壽即是說於漸教故言種種方便大身長
壽即是說於頓教故言說微妙法。
△二得益歡喜。】


「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雖初用漸終令入大故言能令歡喜仍此歡喜即
是施化得益佛依四悉檀施形聲兩益眾生獲於
四利稱機則喜乖機則惱今既稱機得益故歡喜
也。
△二現在益物二初明機感。】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來見者即佛眼照也諸眾生樂小法者即所見
之機也南岳師云樂小者非小乘人也乃是樂近
說者為小耳今當通說之所謂貪愛二十五有即
人天之機貪著涅槃求自解脫即二乘之機樂於
漸次迂迴佛道即三教菩薩之機此等眾機來至
我所皆名樂小法也德薄者緣了二善功用微劣
[005-0293c]
也垢重者見思二惑未除也此約迹門名樂小法
若約本門說者樂聞出釋氏宮近成之小不欲樂
聞長遠久成之大故言樂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
若先樂大佛即不說始成說始成者皆為樂小法
者耳妙樂云德薄垢重者其人未有實教二因故
也。
△二明應化二初非生現生二初正明二初現
生。】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科云現生者迹現於生也前明利鈍之機來
感法身今即現勝劣兩應劣應應鈍根勝應應利
根此兩應並有生法二身生劣應生身生者以正
慧託胎出生行七步乃至六年苦行巳還是也劣
應法身生者即三十四心斷結習盡所得五分法
身是也勝應生身生者如華嚴等經說與諸菩薩
處摩耶胎常說大乘之法出生十方各行七步是
也勝應法身生者於寂滅道場金剛後心斷無明
惑盡得妙覺相應慧窮照法性萬德種智圓明普
備是也出家者劣應出分段生死家勝應出分段
變易二種生死家也得菩提者劣應得有作四諦
所發無漏盡無生智名為菩提勝應即照三諦一
實之道一切種智為菩提也妙樂云若約兩處成
相即曉藏通二身是劣應別圓二身是勝應也雖
云兩應各有生法二身然劣應之上五分法身義
同生身勝應之上雖云生身義同法身補註云小
[005-0294a]
乘之教不談常住五分法身終歸灰滅故義同生
身大乘既談常住應全法性而起法性不滅應亦
常住故王宮誕迹非生現生鶴林澄神非滅現滅
故義同法身。
△二非生。】


「然我實成佛巳來久遠若斯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此文科云非生者非始爾生也然我實成下正明
本實不生但天人修羅見此二種生法二身謂言
始生此則不然然我久巳得此生法二身今日之
生非實生也故云久遠若斯若斯者如上譬之長
久也但以方便下明既非實生何故現生但為利
益樂小法人德薄垢重者使得佛道故言但以方
便教化眾生等非生而現生故云作如是說。
△二
利益二初形聲益。】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或示巳事或示他事。」


【此明現生形聲益物也說即是聲教示即是形規
形聲不出自他若說法身是說巳身若說應身是
說他身言值然燈佛即是說巳身然燈佛是我師
即是說他身隨自意語是說巳身隨他意語是說
他身示現正報是示巳事示現依報是示他事。

二明不虗二初標不虗。】


「諸所言說皆實不虗。」


【言說不虗雖偏據聲益聲必兼形故須雙釋言不
虗者漸頓二機稟此勝劣二應形聲之益不虗也
若約迹本二門論虗實者昔方便行未得實道之
[005-0294b]
益即是因虗執於近迹未得本地真實之益即是
果虗今聞迹門之說同入實相即得因中實益聞
本門之說即除執近之情得於長遠果地之實益
今得二實對昔二虗故言皆實不虗。
△二釋不虗
二初照理不虗。】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此下總釋益物不虗今先釋形益不虗此中六句
顯於應身不離法身法身無形亦無起滅眾生有
起滅之機感於法身如來願力應同起滅起滅之
見出自眾生故約三界以明諸句言如實知見者
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實則無三界之因
相也妙樂云此中六句明今日應身即是久成法
身不思議一故云照理等無因相者若準下句無
二死應云無二種三界之因相也。】


「無有生死。」


【無有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之苦果也。】


「若退若出。」


【有五住集名退有二死果名出結上無二死家之
因果也如來至此是第一句。】


「亦無在世及滅度者。」


【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滅此二俱滅故云
亦無等此是第二句。】


「非實非虗。」


【非於滅度之實非於生死之虗也此是第三句。】
[005-0294c]


「非如非異。」


【非於世間之隔異非於出世之真如葢六道眾生
見三界為異二乘見三界為如如即空也佛見三
界非如非異雙照如異如上四句是明中道也。】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不如二種三界眾生所見三界之相妙樂云不如
三界者如者同也佛具權實二智必不同彼二種
三界眾生所見三界二邊因果之相二種三界者
三界名通通界內外若界外立三界名者以外準
內故也中理未窮通名見惑通三界也變易土中
勝妙五塵名欲界思不思議法塵名上界思淨名
疏中委出其相此是第五句。】


「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唯佛內具實智之用故如實窮照三界之實亦是
隨自意語亦是或說巳身之事故大品云第一義
中無所分別也如來實智雖無分別不妨以權智
如量知見三界之相即同三界眾生之見雖無二
死而隨他意示二死身說有二死雖無退無出而
隨他意說有退出雖亦無在世及滅度者而隨他
意示生世間示入涅槃說有在世有得滅者雖無
實而說涅槃之實雖無虗而說三界之虗雖無三
世之異而說有異雖無真諦之如而說有如同於
三界見於三界皆是隨他意語名為說他身事示
他身事如來二智明審二諦所以形聲兩益皆實
[005-0295a]
不虗也妙樂云既總云如斯覽前所照通成一見
故皆重牒前五實句共成權實二智之相故前實
智唯照實境今加權智隨物見權明非見而見即
二智不二也。
△二稱機不虗二初機感。】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憶想分別故。」


【以諸眾生根機利鈍漸頓不同性欲行智種種差
別欲令增諸善根故說巳他之教不虗因緣譬喻
也性者漸頓根性各有種種故須用為人悉檀生
諸善根善根猶是性欲者漸頓二機若種種欲樂
不同此須用世界悉檀隨其樂欲皆令歡喜行者
隨其樂欲而修諸行此須用為人悉檀生其宿善
若行中好多愛著致有妨障此須用對治悉檀破
其現惡憶想是智慧即相似解漸頓二機居內外
凡位有諸善根故欲樂欲樂故修行修行故得相
似解此須用第一義悉檀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
為說法令得入理乃至初地欲樂脩行二地之時
亦憶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若發生二地真解即
是念想觀除言語法滅乃至妙覺果佛方得究竟
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妙樂云問應云初住何云
初地答從漸頓來且寄地位耳。
△二施化。】


「欲令生諸善根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此正對機施巳他聲益欲令漸頓之機生種種善
根故現若干巳他身事若干巳他聲教若干因緣
譬喻也若對漸機以三藏四門若干因緣譬喻於
[005-0295b]
一一門中復有若干通教四門亦如是若對頓機
如別圓亦各四門若干種種如淨名三十二菩薩
各說入不二法門華嚴中種種行類相貌皆為別
圓根機施若干譬喻言辭說法也所作佛事未曾
暫廢者總結不虗也如上若干巳他形聲皆令眾
生入佛知見不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佛事若一
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所作佛事即為有廢廢
即眾生不得實益豈得云皆實不虗今七方便咸
入一實所以得云皆實不虗佛事無廢。
△二非滅
現滅二初正明二初明本實不滅二初明果位常。】


「如是我成佛巳來甚大久遠常住不滅。」


【成佛是果甚大久遠等是常常故不滅既其不滅
益至未來故寄此四字明未來大勢威猛常住益
物也。
△二舉因況果。】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此舉因況果以明常住也葢佛脩圓因登初住時
巳得常壽常壽叵盡巳倍上無量阿僧祇劫之數
況果壽耶譬如太子時祿巳不可盡況登尊極祿
用寧可盡乎妙樂云舉因況果者明佛本行菩薩
道時所感因壽尚自未盡況果壽耶故知以不盡
之因壽況不盡之果壽以明因果俱常也。
△二明
迹中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


【迹中三身並有非滅唱滅之義法身非滅唱滅者
[005-0295c]
如淨名云法本不生故無可滅即是法身非滅義
又云是寂滅義即是唱滅也報身非滅唱滅者誰
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能破即是報身非滅
義眾生未了聞此便謂其即是佛而生憍恣不復
修道故復唱言道能滅惑即是唱滅也應身非滅
唱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既無滅用豈有窮即應
身非滅義但為眾生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
於今夜當取滅度即是唱滅也。
△二利益二初不
滅眾生有損二初不滅有損。】


「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入於憶想妄見網中。」


【此科云不滅有損者如前樂小法人見佛常在不
種善根貧窮下賤不生真中二善故無益不斷見
思無明二惡則有損五欲即思惑憶想即見惑由
此眾生垢重故須唱滅不唱滅則二惡生而不滅
二善損而不生也。
△二廣釋不滅。】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若見佛常在世便起憍怠故有損不能生恭敬故
無益憍恣即增見惑厭怠即生思惑不生難遭想
即不能生見諦解故不能斷見不恭敬即不能生
思惟道故不能斷思為是義故宜應現滅也又若
聞三佛不滅悉有憍恣義聞法身不滅者便謂眾
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由是生於憍心上慢謂
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須修道即便恣
情放逸為是唱言法身是寂滅義聞報身不滅者
[005-0296a]
便謂一切眾生即涅槃相涅槃相即煩惱相由是
復起慢恣不復脩善懈怠放逸為是唱言報身智
慧能滅煩惱應身非滅現滅易解眾生由聞此唱
滅便於三佛生難遭想起恭敬心也。
△二唱滅於
物有益二初歎佛難值。】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三佛並難值眾生樂著小法見思障重聞三身不
滅則不脩道故難得契會於佛也。
△二釋難值意。】


「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惡不為斯人唱滅是人見
佛常在靈山也或不見佛其人障重善輕為說三
佛難會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
必須生善滅惡乃得證見此事不易故云難遭也
心懷戀慕等者此明現滅無損滅於見思名無損
種善根名有益也△二總結不虗三初明先近後
遠。】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


【此明諸佛出五濁必先三後一先近後遠也。
△二
明為化眾生。】


「為度眾生。」


【△三明皆非虗妄。】


「皆實不虗。」


【△二譬說二初開譬二初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
應化所宜三初醫遠行譬譬過去益物二初譬應
[005-0296b]
化二初超譬應化。】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鍊方藥善治眾病。」


【此超譬上我以佛眼觀有能應之智也良醫者良
善也喻佛內有三達五眼即是八術妙得藥性外
識一切眾生起病之根源也智慧者權實二智深
知二諦也聰達者五眼鑒機頓漸不差也十二部
教文理甚深如明鍊方藥依四悉檀徧知頓漸眾
生煩惱之病如善治眾病也醫有十種一者治病
病增無損或時致死譬空見外道恣意行惡教人
起邪見斷善根法身既亡慧命亦死二者治病不
增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投巖赴火苦行行善不
得禪定不能斷諸結使即是不損亦不能斷善即
是不增也三者治病損而無增但世醫所治差巳
還復發即是修世禪斷結使之外道也四者治病
能令差巳不復發而所治不徧即二乘人止治一
兩種有緣者不能徧治一切也五者雖能兼徧而
無巧術用治苦痛釋論呼為拙度即是藏教六度
菩薩慈悲廣治也六者治病妙術治無痛惱而不
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薩用體法空但治有反
復凡夫不治焦種二乘也七者雖治難愈之病而
不能一時治一切病即是別教地前菩薩也八者
能一時治一切病而不能令平復如本即是圓教
初心十信也九者能徧治一切亦能令其平復如
本而不能令過本即是圓教初住乃至金剛心也
[005-0296c]
十者一時治一切病即能令其平復又使過本即
是如來前三種是舊醫後七並客醫妙樂云前之
三種亦稱醫者佛未出時一切外道皆自謂出家
各自領眾故也涅槃經中唯以如來對彼外道稱
為新醫又佛未出世之先輪王以十善治世亦稱
舊醫先舊為主後來稱客故名客醫無量義經云
醫王大醫王者第八九醫通得名王唯第十醫獨
名大王。
△二追譬機感。】


「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其人喻佛也多諸子息等者若十是聲聞二十是
支佛百數是菩薩且置二乘別明菩薩之子凡有
三種子義一正因之子就一切眾生皆有正緣了
三因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眾生悉是吾子又
今文云多諸子息也約十心數法即有百子心王
為正因佛性慧是了因佛性餘九相扶起屬緣因
佛性一數起時九數扶助如是成百一切眾生雖
具三因以了因未曾發心緣因未曾加行悉屬正
因佛子也二緣因之子如十六王子覆講法華時
聞法者亦生微解即成了因性在昔微能脩行為
緣因性正因性為本雖亦有三因且就昔日結緣
並屬緣因資發今日一實之解故得結緣為佛子
也百子之義此約十信一信起時即具餘九還有
百信名百子也三了因之子即是今日聞法華經
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從佛口生得佛法分名
[005-0297a]
為真子此亦有三因今既顯了見於佛性並屬了
因佛子百子之義還將十信相似之百入於初住
為分證之百名百子也今文明百子不取了因子
了因子自屬下不失心服藥中明之妙樂云入初
住位名為了故發心巳後訖至住前皆名為緣。

二譬現滅。】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此譬過去應化中現滅也以此土機生彼方緣熟
此見應滅彼見應生名遠至餘國。
△二還巳復去
譬現在應化二初譬機感。】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此下譬現在應化益物今正譬上機應相關見諸
德薄垢重眾生於佛滅後樂著邪師之法故云飲
他毒藥不知出世之要道故云悶亂輪轉諸趣墮
在三界故云踠轉於地妙樂云望出世法故且云
地。
△二譬應化二初非生現生二初譬形聲益二
初譬形益。】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此下譬非生現生今譬形益父歸家者譬佛復應
生此土也信受邪師之法名為飲毒失心者貪著
三界五欲失先所種三乘善根不成大小機感佛
為是人故非滅唱滅也又有雖著五欲而不失三
乘善根有大小機感佛為是人故非生現生也遙
見者明佛出世時眾生亦見佛色身但為見思障
[005-0297b]
五分不得親奉法身故云遙也見聞佛出皆有喜
敬之事故云皆大歡喜等經文梵王請等例是求
救之辭也。
△二譬聲益二初譬佛受請轉二諦法
輪。】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擣篩和合與子令服。」


【科云轉二諦法輪應云三諦二諦名通三諦則別
今捨別從通即頓中二諦也諸經方者即十二部
教也藥草即教中所詮八萬法門也從佛出十二
部經此出頓藥草也從佛出九部修多羅此出漸
藥草也色者譬戒戒防身口事相彰顯故如色香
者譬定功德妙香熏一切也味者譬慧能得理味
也又色是般若照了法性之色分明無礙也香是
解脫斷德離臭也味是法身理味也三法不縱不
橫名祕密藏依教修行得入此藏也漸頓通皆具
戒定慧今文從別且屬圓頓若漸教說三乘空三
昧力如擣無相三昧如篩無作三昧如合一一三
昧具戒定慧又空觀如擣假觀如篩中觀如合此
三觀各不離戒定慧將此法與漸頓眾生修行故
名令服也。
△二譬佛將此誡勸兩門化二初勸門。】


「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


【△二誡門。】


「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佛將勸誡二教令諸眾生服法藥也。
△二譬益不
虗。】
[005-0297c]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此云諸子即上所明三子中了因之子也既不失
心服藥病差即譬上皆實不虗也。
△二非滅現滅
二初不久應死譬二初唱死之由譬。】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如是好藥而不肯服。」


【此譬現滅之由正由眾生薄德見佛常在但增憍
恣而不脩行即是不肯服藥也。
△二正唱應死譬
二初擬去住譬。】


「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


【譬上住世有損現滅有益當設方便當即擬也。

二唱應死譬。】


「即作是言汝等當知遣使還告汝父巳死。」


【正譬現滅化期將竟故云衰老死時巳至者當入
涅槃也佛雖滅度留經教在世故云是好良藥今
留在此復至他國者即是此方現滅他方現生也
遣使等者四依菩薩語眾生云佛巳滅度但留此
法我今宣弘汝當受行也後時眾生若無四依傳
述經法豈能自知佛巳滅度故用四依是使人也。


△二諸子醒悟譬二初現滅利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今者捨我遠喪他國。」


【眾生因知父喪方能醒悟以譬如來現滅眾生方
脩行也。
△二未來機感。】


「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良由如來滅後眾生醒悟服藥脩行以作因緣能
[005-0298a]
感未來應化如遺教經云其未度者皆悉巳作得
度因緣亦有現得感見非獨釋迦如普賢觀經云
精進苦到得見釋迦分身多寶東方善德等及七
佛世尊。
△三尋後來歸譬未來應化。】


「其父聞子悉巳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此譬未來益物父聞子差即成能感之機咸使見
之是起未來之應方將形聲兩益也妙樂云得差
之言不全惑斷但有三乘機及堪會者不論斷與
不斷皆名得差。
△二治子實益譬譬上三世益物
不虗。】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不也世尊。」


【△二合譬三初合過去益物。】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巳來阿僧祇劫為眾生故。」


【△二合現在益物。】


「以方便力言當滅度。」


【△三合益物不虗。】


「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二偈頌三初頌法說二初頌三世益物三初頌
過去三初頌成道巳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祗。」


【補註云百生千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
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溝溝生㵎㵎生正正生
載也。
△二頌中間益物。】
[005-0298b]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三頌常住此處。】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雖近而不見。」


【△二頌現在二初頌非生現生。】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俱出靈鷲山。」


【△二頌非滅現滅。】


「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但謂我滅度。」


【△三頌未來四初頌未來機感。】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乃出為說法。」


【此下頌未來上長行但寄常住不滅四字今偈頌
則廣文為四科此一行半明未來機感。
△二頌常
住不滅。】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散佛及大眾。」


【常在靈鷲山此謂實報土也及餘諸住處者謂方
便有餘土即上餘國義也天人充滿者住行向三
十心是人十地是天擊天鼓者表佛無問自說也
雨曼陀羅華者表說賢聖位次也妙樂云若準餘
國指有餘土者報土須指他受用土若據常在之
言即屬自受用土若準頌文寶莊嚴之言即是本
時他受用土也。
○他受用者即他報身所居之土
名實報土屬事也他報是勝應身從機感見故名
他報自受用土即自報身所居之土名常寂光屬
理也自報是智慧經云久脩業所得慧光照無量
是也。
△三明不見因緣。】
[005-0298c]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不聞三寶名。」


【△四明得見因緣。】


「諸有脩功德柔和質直者久脩業所得。」


【妙樂云諸有脩功德等者即指緣了二因具足者
也則皆見我身見實報土他報身也或時為此眾
等者亦初地初住也久乃見佛者即指五濁重者
我智力如是總結大勢力也。
△二頌皆實不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虗。」


【△二頌譬說二初頌開譬三初頌過去。】


「如醫善方便。」


【△二頌現在。】


「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


【△三頌不虗。】


「無能說虗妄。」


【△二頌合譬三初頌合過去。】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


【二頌合現在。】


「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為說種種法。」


【△三頌合不虗。】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開三顯一開近顯遠欲令眾生速得佛道此事必
得不虗也。】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佛說壽量時地涌過去弟子靈山現在弟子得種
[005-0299a]
種益故言功德淺深不同故言分別品也此文是
本門第二授記段若據聞經功德但屬餘殘今準
當得菩提之言復同授記法華論分此文有法力
脩行力法力者由法而成故名為力有五一者證
謂六百八十萬億得無生忍乃至一生得菩提二
者信謂八世界微塵數菩薩發菩提心三者供養
謂說是菩薩得大法利時於虗空中雨天華等此
三如今品四者聞法如隨喜品五者讀誦持說讀
誦如法師功德品持者追指法師安樂行勸持三
品說者如神力囑累二品脩行力者苦行力如藥
王品教化如妙音品護難如觀音陀羅尼二品示
功德如妙莊嚴王品護法如普賢品。
△二分別功
德品初記領二初總受法身記三初經家總序。】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得大饒益。」


【△二如來分別。】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


【科云分別者即上品題下註云淺深不同之意也
佛語圓妙指本迹二門不可用權位釋經故上迹門開
示悟入佛之知見今本門諸菩薩增道損生皆約
圓位解釋得無生法忍者入圓教十住位也故華
嚴經云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得如來一身無量
身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即此義也中論云諸
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
又華嚴疏云阿者入無生義無生之理統該萬法
[005-0299b]
菩薩得此無生達諸法空斷一切障也。】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得聞持陀羅尼入十行位也大論明三陀羅尼一
聞持陀羅尼得此陀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所
聞者皆不忘失即是名持二分別知陀羅尼三入
音聲陀羅尼具見翻譯名義。】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得樂說等者入十向位華嚴迴向品云菩薩得決
定辯才無盡藏演說一切佛平等法是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無量旋陀羅尼。」


【得無量旋陀羅尼入初地也淨名疏云旋者轉也
謂旋轉分別破塵沙惑顯出恒沙佛法也。】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能轉不退法輪。」


【不退義見前此入第二地也。】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能轉清淨法輪。」


【此入第三地也。】


「復有小千國土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八生入第四地七生入第五地六生入第六地五
生入第七地。】


「復有四四天下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生入第八地也。】


「復有三四天下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生入第九地也。】


「復有二四天下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5-0299c]


【二生入第十地也。】


「復有一四天下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生入等覺金剛心也自初住至此等覺位位各
破一品無明總四十一品更破一品微細無明入
妙覺位若論位位增道損生皆約智德論增斷德
論損增即法身生損即無明滅所謂增圓妙道損
變易生也然本門得道數倍眾經非但數多又熏
脩日久元本垂迹處處開引中間相值數數成熟
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歸會法華譬如田
家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收冬藏一時穫刈自法
華巳後有得道者如捃拾耳妙樂云捃拾如涅槃
自云八千聲聞於法華中得授記莂如秋收冬藏
更無所作故知大穫須在法華。
○捃均上聲法華開顯如大穫
涅槃捃拾殘機如大穫之後取拾遺餘之穗名捃拾也。】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三菩提心。」


【八世界發心者六根清淨人初入十信位也故仁
王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即此
義也妙樂云十善菩薩者此明十信信信通皆具
足十善非謂專以人天不殺盜等用對十信也。

三時眾供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時眾聞深遠法得大饒益欲報佛恩而設供養亦
是寄事以表領解上迹門開權顯實菩薩亦悟而
大事未畢所以不陳供養而表領解今本門開近
[005-0300a]
顯遠既竟彌勒總申領解故以供養表之諸菩薩
執持旛葢次第而上至於梵天者旛者轉義葢者
覆義地者始義梵者淨義智斷番番轉慈悲番番
覆高下深淺不失次第際於梵天表諸菩薩增道
損生隣於妙覺極於極淨也。
△二彌勒申領解三
初頌時眾得解。】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歡喜充徧身。」


【△二頌如來分別。】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如虗空無邊。」


【隨數生成佛者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四生當得
菩提乃至二天下微塵數菩薩二生當得菩提當
成一切智者等覺一生之後成妙覺果佛之智也
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者揀異二乘有量故言
無量妙因所感故言清淨無障礙土故言果報揀
異二乘無報也。
△三頌時眾供養。】


「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以助無上心。」


【從此偈後至經盡凡十一品半並屬流通段分為
二一從此下至不輕品凡三品半明弘經功德深
以勸流通二從神力品下凡八品付囑流通此復
二各有三初三者此半品及隨喜品明五品位中
初品因功德勸流通二從法師功德品明五品位
中初品果功德勸流通三不輕品引信毀罪福證
勸流通後三者初神力囑累二品囑累流通二藥
[005-0300b]
王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三普賢品約自行勸流
通若論十一品半生起次第者現在聞經得真似
兩解之益如上說若直聞一句而生隨喜如現在
四信格其功德未來無佛恐人疑福少故說滅後
五品位中功德也因功德微密未若果功德彰灼
故說法師功德品因果雙舉未若引證分明故說
不輕品雖舉往人未若現其神變故說神力品雖
示神力未若摩頂付囑故說囑累品雖通途囑累
未若示其要術棄身存道故說藥王品雖誡能化
未若誡其所化隨聞法處應生佛想故說妙音觀
音二品若初心弘經既無神力當依內禁故說陀
羅尼品復須外護故說嚴王普賢二品聯翩重疊
使大法弘通耳就此偈後長行至品末大分為二
一現在四信二滅後五品未來無佛等者恐人疑
云如來滅後弘經豈若四信功德之多故云福少。


△三此下盡經十一品半屬本門流通段二初下
三品半明弘經功深勸流通三初此下至隨喜明
初品因功德勸流通二初現在四信四初一念信
解二初長行三初舉示其人。】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此去至當知是為深信解相明現在四信四信者
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說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他說
四深信觀成言一念信解者謂隨所聞處豁爾開
明隨悟而入無有罣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
[005-0300c]
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
切法亦見佛法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如門前路通
達一切東西南北𢄶呼陌切快也無壅礙眼耳鼻舌身
意凡有所對悉亦如是無疑曰信明了曰解是為
一念信解心也如是信解名鐵輪位又一說未是
具足鐵輪乃是十信之初心其人未得六根清淨
故非鐵輪正位也。
△二明其功德二初總論無量。】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二格量多少二初舉五度為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除般若波羅蜜。」


【般若即是今校量五度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

二正格量多少不及。】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三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無有是處。」


【圓教十信初心聞壽量功德自外而資圓順信解
自內而熏所以不退妙樂云位行不退者文判四
信得為十信故初信至七信為位不退八信巳去
為行不退大品明別教菩薩退位有魔不退無魔
圓教初心魔不得便況不退位故云無有是處。

二偈頌三初格量多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二追頌人相。】
[005-0301a]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其福為如此。」


【△三行位不退。】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於此無有疑。」


【無量劫行道者久修諸度也願我於未來等者起
慈悲願也既聞長壽願當同之今始聞此經一念
信解功等久行亦乃過之妙樂云言說壽亦如是
者謂說常壽若得常壽盡未來世必當過此何但
如是今如來壽從實成說故且爾許耳深心等者
深謂窮理不二直謂始終一揆於此無有疑者此
於本地圓門仍具五法方乃斷疑一者聞遠生信
二者深心三者直心四者多聞心五者為他說是
為五法也。
△二略解言趣二初標人相。】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


【△二正格量。】


「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此是第二信略解言趣前但信解未能敷說說涉
名數須善方言今此具足故言解其言趣即是為
他解說以說力故能起自他無上之慧也。
△三廣
為他說二初出人相。】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供養經卷。」


【△二正格量。】


「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此是第三信廣為他說謂廣聞廣解廣為他說廣
脩供養供養外資令內智疾入能生一切種智也。
[005-0301b]


△四深信觀成。】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此是第四信深信觀成謂具上三信加脩觀行入
禪用慧想成相起能見有餘實報兩土相貌見佛
共比丘僧常在耆山者方便有餘土相也又見娑
婆純諸菩薩者實報土相也初二信是聞慧位廣
聞廣說是思慧位觀行想成是脩慧位自淺之深
成六根清淨十信位也妙樂云想成相起者理具
此相依理起想故此想成便見此相從初習觀但
得想名觀行淺故但依此想漸深漸成入初住位
任運徧見應用無方問稱理起想何須土想但觀
一念妙理即足答前之三教用觀皆須破陰唯圓
教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是則一心一切心一
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故觀成時一心見一切心
一身見一切身一土見一切土十方諸佛身中現
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徧見十方一切身土即如
天台大師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是也。
△二滅
後五品二初列五品格量四品功德二初長行五
初直起隨喜之心。】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當知巳為深信解相。」


【此去明如來滅後五品五品者一直起隨喜心二
加自受持讀誦三加勸他受持讀誦四加兼行六
度五加正行六度此五人者通論皆自行化他故
下隨喜品云五十人展轉相教也既皆有自行故
[005-0301c]
通稱弟子皆有化他故通稱法師也若別論者前
二人但自行後三人俱化他若作法師名之在三
不在五自行既通所以皆稱弟子也今文是初隨
喜品但標人相而巳至第六卷隨喜品方校量功
德何故爾答後四品於此粗格量初品於彼廣格
量廣格量巳况出勝者意謂初品功德尚爾況後
之四品耶佛不煩文巧說若此。
△二加自受持讀
誦二初標人相。】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以初品但直隨喜況出能受持讀誦者是為第二
讀誦品。
△二正格量。】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作是供養巳。」


【此格量第二品功德也慮恐初心之人世緣紛動
妨脩正業但專頌持此經則為頂戴如來乃至供
養眾僧何者葢此經是如來法身若專讀誦則為
頂戴經文是能詮如塔能盛故不須起事塔實相
是所詮即法身舍利故不須安生身舍利經文能
容第一義僧故不須供養相從僧也廢事存理所
益弘多。
○從佛有法從法有僧名相從僧。
△三勸
他受持讀誦二初標人相。】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


【上但自誦持今復能教他是為第三品。
△二正格
量。】


「則為起立僧坊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005-0302a]


【此格量第三品功德也多羅舊名貝多此翻岸形
如此方椶欄直而且高極高長八九十尺果熟赤
色大如石榴人多食之又有人云一多羅樹高七
仞七尺曰仞是則樹高四十九尺西域記云南印
建那補羅國北不遠有多羅林三十餘里其葉長
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莫不釆用補註云八者表
八正道園林表總持浴池表八解脫大涅槃為禪
定窟柔和忍辱以為衣服法喜禪悅以為飲食等。


△四加其兼行六度二初標人相。】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初品至此理觀若熟涉外不妨內事資於道如油
多火猛順流揚帆又加功力其勢轉疾妙玄云上
但觀理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旁兼利物能以
少施與虗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餘
五度亦如是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此則理觀為正
事行為旁故言兼行六度是為第四品。
△二正格
量。】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此格量第四品功德也。
△五加其正行六度二初
標人相。】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妙玄云至第五品圓觀稍熟理事欲融涉事不妨
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時無二邊取
著十法界依正一捨一切捨財身及命無畏等施
[005-0302b]
若持戒時性重譏嫌等無差別五部重輕無所觸
犯若行忍時生法寂滅等忍荷負安耐若行精進
心身俱淨無間無退若行禪時遊入諸禪靜散無
妨若脩慧時權實二智究了通達乃至世智治生
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
於正觀如火益薪故云正行六度是為第五品。

六度中不舉布施者為他解釋即是法施義必兼
也五品中前三人是聞慧位兼行六度是思慧位
正行六度是脩慧位都是十信前耳或云初隨喜
品是入信心位分一品為兩心五品即十信心即
是鐵輪六根清淨位也妙樂云問何故現在唯四
信滅後立五品答其義既齊四五無別但是滅後
加讀誦位為第二品耳。
△二正格量。】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此格量第五品功德也巳趣道場者行處也三菩
提者近處也。
△二偈頌四初頌第二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則為巳如上具足諸供養。」


【△二頌第三品。】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種種皆嚴好。」


【翻譯名義云旃檀義翻與藥慈恩傳云樹類白楊
其質涼冷蛇多附之華嚴經云摩羅耶山出旃檀
香名曰牛頭若以塗身設入火坑火不能燒正法
念經云北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峯多有牛頭
[005-0302c]
旃檀若諸天與修羅戰時為刀所傷以牛頭旃檀
塗之即愈以此山峯狀如牛頭於此峯中生旃檀
樹故名牛頭。
△三頌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不嗔不惡口。」


【須曼具云須曼那又云蘇摩那此云善攝意其華
色黃白而極香樹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葢簷
蔔亦云薝博迦此云黃華華小而香阿提目多伽
者妙樂云此云龍䑛華又云善思夷華其草形如
大麻赤華青葉子堪為油亦堪為香此頌第四品
兼行六度不言精進者諸度行之不怠即是精進
不言智慧者不嗔不惡口即是智慧有智慧人內
則無嗔外無惡口故也。
△四頌第五品。】


「恭敬於塔廟謙下諸丘經行及坐臥。」


【生心如佛想者此第五品初依之人即號如來故
也不久詣道樹者此第五品人其位巳在十信鐵
輪不久得入初住銅輪能八相作佛也此第五品
與第四信齊同是脩慧位若論入位同是六根清
淨位也而有現未佛世滅後之異耳。】


妙法蓮華經科註卷第五
[005-03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