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98 道德真經注疏--顧歡 (master)


[001-001a]
道德眞經注䟽卷之一 信一
   吴 郡 徵 士 顧 歡 述
 注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注非自然長生之道常道者當以無爲養
 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迹匿端不可稱
 道也○䟽道以虚通爲義常以湛寂得名
 所謂無極大道衆生正性也而言可道者
 即是名言謂可稱之法也雖復稱可道宜


[001-001b]
 隨機愜當而有聲有說非眞常凝寂之道
 也常道者不可以名言辯不可以思慮知
 妙絶希夷理窮恍惚故知言象之表方契
 凝常眞寂之道可道可說者非常道也
名可名
 注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注非自然常在之名也常名者當如嬰兒
 之未言鷄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
 石間内雖昭昭外如頑愚也○䟽名者教
[001-002a]
 也前言可道盛明於理今言可名次顯於
 教眞理既絶於言象至教亦超於聲說理
 既常道不可道教亦可名非常名欲明理
 教教理不一不異也然至道深玄不可涯
 量非無非有不斷不常而義有抑揚教存
 漸頓所以立常以破可故言可道非常道
 至論造極處無可無不可故玉京經云無
 可無不可思與希微通
無名天地之始
 注無名者謂道也道無形故不可名始者
[001-002b]
 道吐氣布化出於虚無爲天地本始也○
 王曰道雖無名要能吐氣布化出於虚無
 與天地萬物作於本始也○䟽始本也虚
 無至道陶甄萬物二儀三景何莫由斯故
 指此無名爲物之本無名足可言說明矣
有名萬物之母
 注有名謂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陰陽有柔
 剛是其名也萬物母者天地含氣生萬物
 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也○䟽母有名迹
 也重玄之道本自無名從本降迹稱謂斯
[001-003a]
 起所以聖人因無名立有名寄有名詮無
 名者方欲子育衆生令其歸本慈悲鞠養
 有同母義○顧曰有名謂陰陽無名謂常
 道常道無體故曰無名陰陽有分故曰有
 名始者取其無先母者取其有功無先則
 本不可尋有功則其理可說謂陰陽含氣
 禀生萬物長大成熟如母之養子故謂之
 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
 注妙要也言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大道
[001-003b]
 之要要謂一也一出布化名道贊叙明是
 非也○節解曰謂守虚無也○䟽妙精微
 也觀照察其己也言人常能無欲無爲至
 虚至靜者即能近鑒己身之妙道遠鑒至
 理之精微也
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徼歸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觀世俗之所
 歸趣也○御曰人生而靜天之性感物而
 動性之欲也若常守清靜解心釋神反照
 正性則觀乎妙本矣○䟽言人不能無爲
[001-004a]
 恬淡觀妙守眞妄起貪求肆情染滯者適
 見世境之有未體即有之空所以不察妙
 理之精微唯睹死生之歸趣前明無名有
 名之優劣此顯有欲無欲之勝負○張曰
 上達之人取舍情夷清虚無欲神情照察
 得道之微妙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注兩者謂有欲無欲也同出者同出人之
 心也異名者所名各異也無欲者長存有
 欲者亡身○䟽夫所觀之境唯一能觀之
[001-004b]
 智有殊二觀既其不同徼妙所以名異
同謂之玄
 注玄者天也言有欲之人與無欲之人同
 受氣於天也○䟽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
 滯之名有無二心原乎一道同出異名異
 名一道謂之深逺深遠之玄理歸無滯既
 不滯有又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
玄之又玄
 注天中復有天也言禀氣有厚薄得中和
 滋液則生賢聖得錯亂濁厚則生貪淫也
[001-005a]
 䟽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
 無故說一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
 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
 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
 玄之又玄○顧曰雖同禀氣於天蓋人有
 高卑氣有清濁天彌高彌清地逾卑逾濁
 人禀得清氣者則爲賢智禀得濁氣者則
 爲凡愚賢智無欲觀見其妙凡愚有欲觀
 見其徼自然有此
衆妙之門
[001-005b]
 注能知天中復有天禀氣有厚薄人能除
 情去欲守於中和是謂知道之門也○䟽
 門法門也前以一中之玄遣二偏之雙執
 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藥還遣唯藥與病
 一時俱消此乃妙極精微窮理盡性豈唯
 群聖之户牖抑亦衆妙之法門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
 注自揚己美使彰顯也
斯惡已
 注有危亡也○䟽天下者世間之總名也
[001-006a]
 美悦愛也上元經云諸天之下諸地之上
 其中人物名曰世間言一切蒼生莫不耽
 滯諸塵妄起美惡違其心者遂起憎嫌名
 之爲惡順其意者必生愛染名之爲美不
 知諸法即有即空美惡既空何憎何愛故
 莊子云毛嬙麗姬人之所美魚見之深入
 鳥見之高飛又云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以斯而驗豈
 有美惡哉故知世間執美爲美者此即惡
 矣 顧曰一切衆生皆知耽美前境五欲
[001-006b]
 聲色等諸塵爲美美之不息必以身爲患
 斯惡已
皆知善之爲善
 注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注人所爭也○䟽凡鄙之流迷於眞理非
 但耽淫聲色抑亦貪著名譽求名喪身利
 己害物不知名善舉體虚妄故下文云名
 與身孰親莊子云爲善無近名又云其所
 矜惜無非名善是知矜名執善於理不臧
[001-007a]
 唯當忘善惡而居中方會無爲之致也○
 羅曰人之受形皆智愛形而貪名其所貪
 惜無非名善此善無善不免諸苦名雖稱
 遂何益於己
有無相生
 注見有而爲無也○䟽有無二名相因而
 立推窮理性即體而空既知有無相生足
 明萬法無實○王曰嗜欲爲有心清虚爲
 無心
難易相成
[001-007b]
 注見難而爲易也○䟽空心慧觀無易無
 難分别執情有難有易是知難易二法相
 互而成○王曰抑性爲難從情則易抑易
 從難則善舍難從易則凶凶悖外顯故曰
 相成
長短相形
 注見短而爲長也○䟽以長形長則無長
 以短比短則無短故曰長短相形而有也
 王曰自是爲長非物爲短他亦自是而非
 彼
[001-008a]
高下相傾
 注見高而爲下○䟽傾奪也夫有高即有
 下無下即無高何者夫以尺比寸尺即爲
 高以丈比尺尺即爲下向者之高今之成
 下故知高下竟無定相更相傾奪所以皆
 空也
音聲相和
 注上唱下必和也○䟽夫宫商絲竹相和
 而成推求性相即體皆空以况萬有虚假
 亦然
[001-008b]
先後相隨
 注上行下必隨○䟽夫以今望昔所以有
 今以昔望今所以名昔而今自非今何能
 有昔昔自非昔豈有今哉既其無昔無今
 何先何後是知有先有後者三時相隨而
 竟無實體○王曰終始相逐不相逺離如
 積善餘慶積惡餘殃善惡行於前吉凶追
 其後
是以聖人治處無爲之事
 注以道治也節解曰謂自然也○䟽聖人
[001-009a]
 者體道契眞之人也亦言聖者正也能自
 正己兼能正他故名爲聖即此聖人慈悲
 救物持無爲之妙法治有欲之蒼生所治
 近指上文能治屬在於下仍前以發故云
 是以聖人治又言聖人寂而動動而寂寂
 而動無爲而能涉事動而寂處世不廢無
 爲斯乃無爲即爲爲即無爲豈有市朝山
 谷之殊拱默當塗之隔耶故云處無爲之
 事也
行不言之教
[001-009b]
 注以身帥導之○䟽妙體眞源絶於言象
 雖復處寂而施化無方豈唯眞不乖應抑
 亦語不妨默既出處語默其致一焉端拱
 寂然而言滿天下豈曰杜口而稱不言哉
 故莊子云言而足者則終日言而盡道言
 而不足者則終日言而盡物
萬物作焉
 注各自動作
而不辭
 注不辭謝而逆止也○䟽萬物者一切群
[001-010a]
 生也作感動也始先也聖人無心有感斯
 應譬彼明鏡方兹虚谷感而後應不爲物
 先故莊子云常和而不唱也
生面不有
 注元氣生萬物而不有也
爲而不恃
 注道所施爲不恃望其報也○䟽恃怙頼
 也大聖虚懷逗機利物自他平等物我兼
 忘雖有大功終不恃賴忘其功也
功成弗居
[001-010b]
 注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䟽覆載萬
 物功格天地照燭蒼生光逾日月而推功
 於物不處其德也
夫唯不居
 注夫唯功成不居其位也
是以不去
 注福德常在不去其身此言不行不可隨
 不言不可知疾上六句有高下長短君開
 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變無不動亂也○
 䟽夫者語端唯之言獨夫能造化天地亭
[001-011a]
 毒含靈有大至功而推功於物者其唯聖
 人乎只爲能忘其功而至功彌遠聖德斯
 在是以不去
不尚賢
 注賢謂世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去
 質爲文也不尚者不貴之以禄不尊之以
 官○御曰尚賢則有迹徇迹則爭興
使民不爭
 注不爭功名返自然也○䟽非謂君王不
 尚賢人也直是人行撝謙先物後己不自
[001-011b]
 貴上而賤人也而言不爭者若人人自貴
 而賤物則浮競互彰各各退己而先人則
 爭忿自息故不爭也
不貴難得之貨
 注言人君不御珍好寳黄金棄於山珠玉
 捐於淵
使民不爲盜
 注上化清淨下無貪人○節解曰謂邪氣
 不來盜賊不入行一握固則邪氣去也○
 䟽難得之貨謂趙珠荆璧等物也若使普
[001-012a]
 天貴寳則盜賊斯生率土賤珍則濫竊不
 起故言不盜
不見可欲
 注放鄭聲逺佞人○節解曰謂無爲也
使心不亂
 注不邪淫也○節解曰常存一也○䟽可
 欲者即世間色聲等事可貪求染愛之物
 也而言不見者非塗耳目以避之也妙體
 塵境虚幻竟無可欲之法推窮根塵不合
 故也既無可欲之境故恣耳目之見聞心
[001-012b]
 恒虚寂故言不亂也故西昇經云譬如鏡
 中影可見不可取又云欲視亦無所見欲
 聽亦無所聞前不爭不盜是别今不見可
 欲是總遣三業及一切法也獨顯聖人虚
 懷利物
是以聖人治
 注說聖人治國與治身也○節解曰謂治
 身也
虚其心實其腹
 注除嗜欲去煩亂懷道抱一守五神也 
[001-013a]
 御曰心不爲可欲所亂則虚矣○節解曰
 虚其心無邪思也實其腹閉氣養精也○
 郭曰其惡改盡諸善自生懷道抱一淳和
 内足實其腹也○䟽既外無可欲之境内
 無能欲之心心境兩忘故即心無心也前
 既境幻後又心虚雖復即心無心而實有
 靈照乃言妙體虚寂而赴感無差而德充
 於内故言實其腹也
弱其志
 注和柔謙讓不處權强也○御曰心虚則
[001-013b]
 志自弱也○䟽既内懷實智而外弘接物
 處俗同塵柔弱退己也
强其骨
 注愛精重氣髓滿骨堅也○御曰腹實則
 自然骨强也○顧曰骨以含精精散則骨
 弱保精愛氣則其骨自强○䟽言聖人雖
 復外示和光而内恒寂泊欲明動不傷寂
 應不離眞故言强其骨也
常使心無知無欲
 注反樸守淳也○御曰無爭尚之知絶貪
[001-014a]
 求之欲也○䟽知者分别之名欲者貪求
 之目言聖人常以空惠利益蒼生令倒置
 之徒息分别之心舍貪求之欲也
使知者不敢爲
 注思慮深不輕言
爲無爲
 注不造作動因循也
則無不治
 注德化淳百姓安○䟽前既舍欲得無欲
 復恐無欲之人滯於空見以無爲道而言
[001-014b]
 不敢爲者即遣無欲也恐執此不爲故繼
 以不敢也治正也行人但能先遣有欲後
 遣無欲者此則雙遣二邊妙體一道物我
 齊觀境智兩忘以斯爲治理無不正也
道沖而用之
 注沖中也道匿藏名譽其用在中也一家
 云道以沖和爲用故言沖也○節解曰沖
 者一也謂一在身中常行之也
或不盈
 注或常也道常謙虚不盈滿也○節解曰
[001-015a]
 謂守自然也○䟽言聖人施化爲用多端
 切當之言莫先中道故云道沖而用之此
 則以中爲用也而言或不盈者向一中之
 道破二偏之執二偏既除一中還遣今恐
 執教之人住於中一自爲滿盈言不盈者
 即是遣中之義
淵兮似萬物之宗
 注道淵深不可知也似爲萬物之宗祖也
 䟽淵止水也以况聖人言止水能鑒於人
 聖智能照萬法故大匠取則於止水衆生
[001-015b]
 宗極於聖人而言似者明無宗而宗宗不
 定宗也故莊子云人莫鑒於流水而必鑒
 於止水又云止水爲澄爲淵宗則大宗師
之義
挫其鋭
 注挫止也鋭進也人欲鋭情進取功名當
 挫止之法道不自見也
解其忿
 注忿結恨也當念道無爲以解釋之○節
 解曰謂無恚怒也○疏既重玄行足自利
[001-016a]
 道員爲物宗師故此下明利他也體知物
 境虚幻令進求之人息於貪競也而言解
 忿者忿嗔怒也解釋散也夫忿懟生乎違
 順違順起乎妄心聖人達違順之兩空體
 妄心之非有故能誘導蒼生令歸眞實釋
 散其懷而無嗔癡也
和其光
 注言雖有獨見之明當如闇昩不當以爚
 亂人也○節解曰謂聖人爲道常和神光
 也○䟽光智照也言聖人智慧光明與日
[001-016b]
 月而齊照而韜光晦迹共凡智相和聖德
 潜被不耀於物故下文云光而不耀
同其塵
 注當與衆庶同其垢塵不當自别殊也○
 䟽塵則色聲等六塵也猶如世間塵土能
 點穢净物聲色等法能污清行故名爲塵
 也而言同者夫聖人降世晦迹應凡既韜
 彼智光亦混兹塵穢聲色無别眼耳固同
 處染不染所以爲異也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天地
[001-017a]
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
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虚而不屈動而愈
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乆天地所以能長且乆者以其不自
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
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上善
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
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
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矣持而
[001-017b]
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
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
身退天之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缺注
專氣致柔
 注專精閉氣使不散亂則形體能應之而
 柔順
能如嬰兒乎
 注能如嬰兒内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
 不去也○節解曰謂抱行元氣不勞也大
[001-018a]
 道流布若嬰兒也○御曰能如嬰兒者無
 所分别也專精沖和之氣所致○張曰以
 爲專精一也氣氣息也致得也柔和也嬰
 兒絶知見也夫氣聚而生氣散而死人當
 專精愛氣得柔和之道然後能内息分别
 外絶知道身不見身其身亦滅心不知心
 其心亦寂故曰能如嬰兒○䟽專精也氣
 道氣也致得也柔和也只爲專精道氣致
 得柔和之理故如嬰兒之無欲也
滌除玄覽
[001-018b]
 注當洗其心使清潔也心居玄冥之處覽
 知萬事故謂之玄覽
能無疵乎
 注不淫邪也○䟽滌洗也除遣也覽察也
 疵病也滌蕩六府除遣五情使神氣虚玄
 故能覽察妙理内外清夷而無疵病也然
 後身無所爲心無所取不爲有生不爲無
 滅以此而用豈有疵病此明自利也
愛民治國
 注治身者愛氣則神全治國者愛民則國
[001-019a]
 安
能無爲乎
 注治身者呼吸精氣無令耳聞治國者布
 德施惠無令下知也○䟽前既自利道員
 此下應須接物接物之行莫先治國愛民
 知分别智也慈悲覆養是曰愛民布政行
 化名爲治國夫治國者須是淳樸教以無
 爲杜彼奸邪塞兹分别如此則擊壤之風
 斯及結繩之政可追下文云以智治國國
 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德也
[001-019b]
明白四達
 注言道明白如日月四達滿於天下八極
 之外故曰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彰布於十
 方焕焕煌煌也
能無知乎
 注無有能知道滿於天下者○節解曰四
 達爲知八方也閉心杜念萬世常存子能
 行之通於上皇○䟽明以能照得名白以
 潔素受稱四者四方達者無礙言聖人空
 慧明白妙達玄理智無不照境無不通故
[001-020a]
 略舉四方足明八極且寂而能應所以四
 達應不乖寂恒自無爲也○蔡曰識身命
 財爲四達無知謂心無分别也
天門開闔
 注天門謂北極紫微宫開闔謂終始五際
 也治身天門謂鼻孔開謂喘息也闔謂呼
 吸也○王曰天有北極之星在紫微之内
 宫内有五德之帝迭王故門有開闔闔則
 爲否開則爲泰故春則青帝門開餘門皆
 闔三時皆然終始五際謂五德廢興交代
[001-020b]
 之時時有開闔代有否泰聖人處之常能
 守雌靜則不爲終始傾動治身天門謂鼻
 口之門開謂喘息闔謂呼吸修生行人氣
 息出入無令耳聞常能雌靜自得無爲之
 道也
能爲雌乎
 注治身當如雌牝安靜柔弱治國應變和
 而不唱也○䟽河上公本作天地夫天地
 開闔謂劫運成壞也言聖人混迹二儀之
 中不爲三灾所及雖劫有廢興而心恒虚
[001-021a]
 靜故莊子云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
 流土山焦而不熱也
生之畜之
 注道生萬物而畜養之
生而不有
 注道生萬物無所取有○郭曰氤氲合化
 庶物從生顯仁藏用即有爲迹功不歸己
 故曰不有○䟽言聖人自利道員利他德
 滿故能生化群品畜養含靈故下文云道
 生之德畜之物形之雖復陶鑄萬物亭毒
[001-021b]
 三才妙體眞空故無蒼生之可化
爲而不恃
 注道所施爲不恃望其報○䟽只爲無蒼
 生之可化故施爲利物亦無恩造之可恃
 也
長而不宰
 注道長養萬物大不宰割以爲器用○䟽
 宰主也聖人長養群生實爲化主而忘功
 喪我故云不宰○顧曰道則長而不宰聖
 則宰而不割成就一切實爲化主而忘功
[001-022a]
 喪我故云不宰
是謂玄德
 注言道德玄冥不可得見欲使人心如道
 也○張曰玄深遠也德上德也嘆此忘功
 聖人冥於造化可謂深遠上德也玄德亦
 天也爲而不恃合天之德也○䟽玄言深
 遠德乃上德也嘆此忘功聖人冥於造化
 可謂深玄上德也
三十幅共一轂
 注古者車三十輻法月之數也共一轂者
[001-022b]
 轂中有孔故衆輻共凑之治身者當除情
 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歸之治國者寡能
 總衆弱以扶强也○嚴顧等曰古有作車
 象月之數月有三十日車有三十輻夫月
 之懸天流行不息車之輾地亦運載無停
 是故古車以象月也共一轂者既三十日
 共一月亦三十輻共一轂欲明諸教雖多
 同歸一理一理雖少能總諸教治國論者
 衆必宗寡弱以扶强故以一轂之寡總諸
 輻之衆○䟽周禮考工記云三十輻象三
[001-023a]
 十日以成一月也當其無者箱轂内空也
 故能運載蒼生也又車假名諸縁和合而
 成此車細拆推尋遍體虚幻况一切諸法
 亦復如是也
當其無有車之用
 注無謂空虚轂中空虚輪得轉行輿中空
 虚人得載其上
埏埴以爲器
 注埏和也埴土也和土以爲食飲之器也
當其無有器之用
[001-023b]
 注器中空虚故得有所盛受○節解曰謂
 古人爲土器不燒鍊得水則敗爲不成器
 也子欲爲道不入室依時鍊形者則爲俗
 人必死也○䟽考工云埏和也埴粘也和
 水土燒以成器器中空無故得盛受况聖
 人心空故能容物○張曰土有器性和之
 以爲器人有道性修之以成道
鑿户牖以爲室
 注謂作屋室也
當其無有室之用
[001-024a]
 注言户牖空虚人得以出入觀視室中空
 虚人得以居處是其用也○䟽穿鑿户牖
 以爲室屋室中空無故得居處况聖人心
 空故能容物穿鑿户牖通人往來况根竅
 虚通故能用而無滯車等三物其義相類
 所以重出者車則動而不靜室則靜而不
 動器則亦動亦靜有此三異故重出之
故有之以爲利
 注物利於形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
 破壞腹中有神畏其形消亡也○節解曰
[001-024b]
 謂有道也
無之以爲用
 注言虚空者可用盛受於物也故曰空虚
 無形而能制有形也道者空虚也○節解
 曰謂聖人守一行自然無所用也○䟽無
 賴有以爲利有藉無以爲用二法相假故
 成車等也言聖人必須以有資空以空導
 有有無資導心不偏溺故成聖人之利用
 也○顧曰利益也轂中有軸器中有食室
 中有人身中有神皆爲物致益故曰有之
[001-025a]
 以爲利也然則神之利身無中之有有亦
 不可見故歸乎無物神爲存生之利虚爲
 致神之用明道非有非無無能致用有能
 利物利物在有致用在無無謂清虚有謂
 神明而俗學未達皆師老君全無爲之道
 道若全無於物何益今明道之爲利利在
 用形無之爲用以虚容物故也



道德眞經注䟽卷之一
[001-02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