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67 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寇才質 (master)


[006-001a]
道德眞經四子古道集解卷之六
    古襄寇才質集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此章南華經/言古者言惡
   乎隱而有是非皆因周學言隱於文/華故有儒墨之是非儒墨是非之彰
   也道之所以虧也周世天下儒墨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爲術學亂
   於天下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乎隱於儒學諸子有刻意尚行離
   世異俗高論怨誹爲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夷齊
   屈原之所好也有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爲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
   之人遊居學者孔子孟軻之所好也/有語大功立大名理君臣正上下爲
   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國之/人致兼功并者伊尹周公之所好也
[006-001b]
   有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爲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閑暇者
   巢父許由之所好也若夫古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脩無功名而治無
   江海而閑無不忘心清靜也無不有/道無爲也淡然無極而衆美從之此
   天地無爲之道聖人清/靜之德天下大治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通玄經曰上古法天無爲法天者治天地
 之道也清靜無爲是謂天道也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通玄經曰中世尚賢形教尚賢者疑惑之
 原也中世守德而不懷道道滅而德興
[006-002a]
下士聞道大笑之
 通玄經曰下世任臣才學任臣者危亡之
 道也下世繩繩唯恐失學南華經秋水篇
 言北海若謂河伯曰伯夷辭之以爲名仲
 尼語之以爲博此其自多於學以笑道無
 爲之少不似爾河伯自多於水以笑北海
 之少乎夫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井
 之墟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夏之
 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學之教
 也今爾出於涇河涯涘觀於大海乃知爾
[006-002b]
 醜爾將何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
 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
 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虚春秋不變水旱不
 知此其過江海之流不可爲量數而吾未
 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
 於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
 大山方存乎見少又奚敢以自多計四海
 之大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
 豈足爲大乎計中國之多在海内也不似
 稊米之在太倉豈爲多乎計人物之多在
[006-003a]
 九州也不似毫毛之在馬體豈足多乎五
 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
 之所勞盡此大小各有限矣以其至小求
 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
 由此觀之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
 之域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豈不自失乎
不笑不足以爲道
 南華經辯士公孫龍問於魏公子牟曰龍
 少學先生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
 離堅白窮衆口之辯以笑莊子之言茫然
[006-003b]
 異之公子牟隱几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獨
 不聞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鼈曰吾樂大
 與夫子奚不來入觀之東海之鼈左足未
 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却告蛙吾
 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
 之高不足以極其深於是坎蛙聞之適適
 然自驚規規然自失觀於莊子極妙之言
 爾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與子
 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眞用
 管窺天用錐指地不亦小乎往矣公孫龍
[006-004a]
 口呿而不能合舌舉而不能下乃逸而走
建言有之
 南華經盜跖謂孔子曰且吾聞之古者耕
 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兵殺之心此至德
 之隆天下太平也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
 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唐虞作立
 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强
 凌弱以衆暴寡湯武已來皆亂人之徒也
 豈足貴尚哉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
 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澆薄不淳失其古
[006-004b]
 樸天下爲亂矣
明道若昧
 南華經曰古之士内直道善無爲者與天
 爲徒今之士外曲禮敬有爲者與人爲徒
進道若退
 南華經曰古之士無爲治其内而不有爲
 治其外今之士有爲治其外而不無爲治
 其内
夷道若纇
 南華經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無爲守
[006-005a]
 其内而不爲其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有爲守其外而不守其内
上德若谷
 通玄經曰古之士味道不捨也今之士捨
 道不味也釋道而任學者危棄德而用才
 者困
大白若辱
 通玄經曰上古之士大白若辱明白太素
 無爲復樸今下世之士以聰眀爲治者勞
 心而不明以智慮爲治者苦心而無功
[006-005b]
廣德若不足
 南華經曰上古之士盛德若不足通玄經
 曰上士廣德若不足也今士不達眞道者
 雖智統天地明辯日月辯解連環辭潤金
 石猶無益於天下夫察於刀筆之跡者不
 知無爲治亂之本
建德若偷
 通玄經曰上古無爲者即無事累無累之
 人即天下爲形影相隨無爲矣下世之士
 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聞雷霆之聲耳調
[006-006a]
 金石之音者目不見太山之形故小學有
 所志則大道有所忘
質直若渝
 通玄經曰今上觀至人之倫深原道德之
 意下考世俗之行乃足以羞羞恥不治也
大方無隅
 通玄經曰上古之士道至大者無規矩後
 世以仁義禮樂爲規矩而知規矩之所用
 者能治人上用規矩者下亦有規矩之心
 巧之具也而非所以治矣
[006-006b]
大器晚成
 通玄經曰上古之士德至大者無器用大
 正不險故民易導後世小辯害道小能喪
 德夫通於一學察於一能可以曲說未可
 廣應於教治也
大音希聲
 通玄經曰上古之士道至大者無音聲至
 終復樸民無爲匿後世小善破治小技喪
 樸夫辯於一辭審於一技可以曲說未可
 廣應於治教也
[006-007a]
大象無形
 通玄經曰上古之士樸至大者無形狀清
 目不視靜耳不聽閉口不言委心不慮棄
 聰明反太素休精神去智故無好憎是謂
 大通
道隱無名
 南華經曰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且
 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僻學
 唯古至智厚德至人乃能游道於世而不
 僻學順人無爲而不失己性彼教不學於
[006-007b]
 智承意於道不彼於學通玄經曰幽隱玄
 默無爲而治不知所爲而功自成者聖人
 之道也
夫唯道
 通玄經曰所謂古眞人者性合乎道也治
 其内不治其外以遊天地之根芒然彷徉
 乎塵垢之外逍遥乎無事之業機械智巧
 不載於心不學而知不視而見不爲而成
 不治而辯逍遥無爲也天下自化此眞人
 之遊純粹素道
[006-008a]
善貸且成
 南華經老聃謂陽子居曰明王之治功蓋
 天下而似不自己爲也化貸萬物而民弗
 恃不有顯名使物自喜立乎不側而遊於
 道無有者也古者至人立於不貸之圃逍
 遥無爲也不貸者無出也不推於物矣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此章通玄經言/夫道者原産有
   始始於柔弱成於剛强欲剛者必以/弱守之積弱成强觀其所積以知存
   亡太古聖人以道鎭之而損冲氣守/柔弗强以功名自化故能成其王南
   華經曰古聖毁志之勃嚴惡二者勃/志也不動胸中則正正則虚靜無爲
[006-008b]
   而不爲故作是章/戒王禀道謙和也
道生一
 通玄經九守篇曰天地未形窈窈冥渾而
 爲一寂然澄清者道也道生一天也清微
 爲天
一生二
 通玄經曰一生二地也重濁爲地
二生三
 通玄經曰二生三人也精氣爲人
三生萬物
[006-009a]
 通玄經曰三生萬物粗氣爲蟲剛柔相成
 萬物乃生
萬物負陰而抱陽
 通玄經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是以木實生
 於心草實生於英
沖氣以爲和
 通玄經曰沖氣以爲和和居中央是以胎
 卵生於中央南華經曰萬物以形相生九
 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沖虚經曰沖和氣
 者爲人
[006-009b]
人之所惡
 通玄經曰小人情性皆好强而惡弱好剛
 而惡柔而不知失
唯孤寡不穀
 通玄經道原篇曰王公有功名孤寡無功
 名守謙損也
而王公以爲稱
 通玄經曰古者聖人日損冲氣不敢自滿
 日進以謙功德不衰天道然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
[006-010a]
 通玄經符篇曰德少而寵多者譏才下而
 位高者危無大功而有厚禄者微故物或
 益之而損損之而益
益之而損
 通玄經曰福莫大於無禍利莫大於不喪
 故物或益之而損損之而益
人之所教
 南華經曰儒曲禮敬者所教謙損也
我亦教之
 通玄經曰柔弱者生之徒也柔弱爲上
[006-010b]
强梁者不得其死
 通玄經曰末世而志强梁之氣故不能乆
 强梁者死
吾將以爲教父
 通玄經曰剛强者死之徒也剛强爲下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此章南華/經天道篇
   言夫虚靜恬淡寂寞無爲純粹素樸/者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萬物之
   本也明此無爲以南面陶唐爲君也/明此無爲以北面虞舜爲臣也聖王
   以此無爲處於君上帝王天子之德/也老聃以此無爲處於臣下玄聖素
   王之道也逸士以此虚靜退居而閑/遊江海山林之士服士人以此恬淡
[006-011a]
   進爲而撫世則功大名顯天下一也/靜而聖動而王無爲也而尊樸素而
   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故老聖言吾是/以得知無爲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爲
   之益天下希及之/矣無爲有益也
天下之至柔
 通玄經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馳騁天下之至堅
 南華經曰水流乎無形發泄乎太清夫水
 之汋也無爲而才自然矣
無有入於無間
 通玄經曰無有入於無間南華經曰天門
[006-011b]
 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爲
 有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出無本
 入無竅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
 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
吾是以知
 南華經曰老聃無爲處於臣下玄聖素王
 之道也
無爲之有益
 通玄經自然篇曰天地之道無爲而備不
 求而得吾是以知其無爲而有益也
[006-012a]
不言之教
 南華經曰上古聖人行不言之教立不教
 坐不議虚而往實而歸故有不言之教無
 爲而心成者也大道不稱大辯不言
無爲之益
 南華經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爲也天德而
 已矣無爲爲之謂天無爲言之謂德上無
 爲也下亦無爲也
天下希及之
 通玄經曰有益之本在之無益故無益於
[006-012b]
 治有益於亂者玄聖不爲也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此章南華經言/不仁之人而貪
   富貴名利之惠反以害其身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之許爲相莊周
   謂楚使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
   衣以文繡食以芻菽及其牽而入於/太廟雖欲爲孤犢其可得爲乎子亟
   去無汙我有國者羈終身不仕自快/無爲之道焉魯君聞顔闔得道之人
   也使人以幣先焉顔闔不受眞惡富/貴也故曰道之眞以治身其緒餘以
   爲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
   身養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於名利豈不悲哉今且有
   人於此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
[006-013a]
   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隋珠之重哉/名利喪身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
   以長乆故/作是章焉
名與身孰親
 南華經曰伯夷叔齊鮑焦介子推此四子
 者重名輕死
身與貨孰多
 南華經曰昔者桀殺關龍逄紂殺王子比
 干故龍逄斬比干剖萇弘肔子胥糜此四
 子之賢是好名利者也而身不免乎戮
得與亡孰病
[006-013b]
 南華經曰此其伯夷叔齊比干子胥之屬
 所以論長生安體樂意之道不亦遠乎
是故甚愛必大費
 通玄經曰虎豹之文來射猨狄之捷來格
 鳴鐸以聲自毁膏燭以眀自煎武勇因强
 梁死辯士因能亡
多藏必厚亡
 南華經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
 食故剥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桂漆有
 用割剥亡身而不知櫟樹無用之用得終
[006-014a]
 天年
知足不辱
 南華經曾子曰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養志者忘名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
知止不殆
 沖虚經曰不貪貨何羡利不貪貴何羡名
 此之謂順民南華經曰名利二者勃志也
 不動胸中則正正則虚靜無爲而無不爲
 也
可以長乆
[006-014b]
 通玄經曰璧瑗之器礛䃴之功也鏌鋣斷
 利砥礪之力也狡兔死而獵犬烹高禽盡
 而良弓藏敵國滅而謀臣亡功遂身退天
 道然也可以長乆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此章南華經/言天地雖大
   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衆其主惟君君原於德而成於天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爲也天德而/已矣是以太古聖人大巧若拙大辯
   若訥體道清靜無爲爲天下之正教/其用無窮故能長乆故作是章焉
大成若缺
   通玄經曰天圓不中規地方不中矩道至
[006-015a]
 大者無規矩
其用不弊
 通玄經曰清靜者道之鑒也清虚者天之
 明也一而不變靜之至也
大盈若沖
 通玄經曰天正不中鈎地直不中繩德至
 大者無鈎繩
其用不窮
 通玄經曰無爲者道之常也無爲爲之之
 謂天天德而已矣
[006-015b]
大直若屈
 南華經曰古者天下有常然之道曲者不
 以鈎直者不以繩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南華經曰古者天下有常然之德圓者不
 以規方者不以矩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南華經曰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辯若訥
躁勝寒
 通玄經曰陽氣勝變爲陰故巧不可盈
[006-016a]
靜勝熱
 通玄經曰陰氣勝變爲陽故辯不可極
清靜天下正
 通玄經曰古聖無爲者守靜也守靜能爲
 天下正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此章通玄經/上義篇言古
   之用兵者非利土地而貪寳賂也時/有危亡平亂爲民除害也以危爲寧
   矣赤帝爲大災故黄帝擒之共工爲/水害故顓頊誅之今七國無道貪叨
   多欲之人殘賊天下萬民騷動莫寧/其所有則制之以兵革戎馬生於郊
   天下大/亂也
[006-016b]
天下有道
 通玄經精誠篇曰夫古之召遠者使無爲
 焉親近者言無事焉唯暗行於道者能有
 之也
却走馬以糞
 通玄經精誠篇曰却走馬以糞車軌不接
 於遠方之外是謂坐馳陸沉
天下無道
 通玄經曰春秋天下無道則亂爲兵主
戎馬生於郊
[006-017a]
 洞靈經曰今春秋人主有道者寡無道者
 衆不可捨本事末以爲戰也
罪莫大於可欲
 通玄經曰罪莫大於無道爭小故不勝其
 心謂之忿兵故忿兵敗此天之道也
禍莫大於不知足
 通玄經曰禍莫大於無德利人土地欲人
 財貨謂之貪兵故貪兵死此天之道也
咎莫大於欲得
 通玄經曰咎莫大於無德恃其國家之大
[006-017b]
 矜其人民之衆欲見賢於敵國者謂之驕
 兵故驕兵滅此天之道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通玄經曰古者養生知足即罪不累也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此章通玄言古/者人君教不出
   户以知天下之治者因物以識物因/人以知人脩之身然後可以治民居
   家理治然後可移於官長天下治也/後世令出彌遠天下煩亂知治彌少
   者不脩本身也是以古之聖人無爲/脩本身正不令而行不行而知不見
   而名不爲而成/天下自治也
不出户知天下
[006-018a]
 通玄經精誠篇曰古者教不出户以知天
 下治者此言精誠無爲發於内也南華經
 曰古之人無爲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不窺牖見天道
 通玄經曰不窺於牖以見天道此言神氣
 清靜動於天也
其出彌遠
 通玄經九守篇曰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者
 此言精神有爲不可使外淫也南華經曰
 今之人有爲治其外而不治其内
[006-018b]
其知彌少
 通玄經曰精誠越於外智慮蕩於内者不
 能治形神之所用者遠則所遺者近其知
 彌少南華經曰今之人有爲守其外而不
 爲其内
是以聖人
 通玄經曰不令之本在於正身
不行而知
 通玄經曰古聖人脩本身不令而禁不施
 而仁不行而知
[006-019a]
不見而名
 通玄經曰古聖人脩本身不視而明不聽
 而聰不見而名
不爲而成
 通玄經曰古聖人脩本不言而信不求而
 得不爲而成
   爲學日益章第四十八此章南華經/言古者三皇
   民結繩而無文若此之時天下太平/則至治矣此爲道之治也今遂至使
   民延頭舉踵而聽學曰某處有賢者/贏糧而趨學則内棄其親而外去其
   主之事故兵馬足跡接連乎諸侯之/境車軌轍結連乎千里之外天下大
[006-019b]
   亂此爲學之亂則是上好學知之過/也夫好智之亂天下也自三王以下
   者尚文學是矣捨夫種種淳樸之民/而悦夫役役勞學之佞釋夫恬淡無
   爲之道而悦哼哼華誕之意哼哼華/誕之詞末學縱横已亂於天下矣
爲學曰益
 通玄經曰周世博學多文不免於亂今以
 小學爲教不得大道清明立聖專守文法
 其於爲治難矣
爲道日損
 南華經曰古之爲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
[006-020a]
 南華經曰損之又損之
以至於無爲
 南華經曰以至於無爲
無爲而無不爲
 南華經曰無爲而無不爲上無爲也下亦
 無爲也
取天下常以無事
 通玄經曰古之善爲君者取天下而無事
 省事之本在道日損
及其有事
[006-020b]
 通玄經曰木生蟲還自蠹人生事還自賊
 各以所好反自爲傷以學生事又以事止
 事譬猶撓水而欲求清也難矣不足以取
 天下
不足以取天下
 通玄經曰位高者事不可煩事煩難治不
 足以取天下



道德眞經四子古道集解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