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40 三魚堂文集-清-陸隴其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魚堂外集巻一
           贈内閣學士陸隴其撰
  奏疏 議 條陳
   畿輔民情疏
 題為敬陳畿輔民情仰祈
聖鑒事臣本外吏荷䝉
皇上拔置臺班苟有一得之愚皆當次第敷陳以仰佐
[013-1b]
聖治之萬一顧臣官畿輔者久知畿輔之民情敢先為
皇上陳之畿輔邊山一帶土瘠民貧異於他方荒多熟少
 自昔而然加以康熈十二年以後軍興緊急雜派繁多
 民困滋甚豐年僅可支持一遇水旱流離萬狀幸數年
 以來
皇上加意撫綏禁止私派不惜蠲賑鳩鵠之民得苟延殘
 喘然以言乎家給人足則尚未也臣觀自古豐亨之治
 皆非一日而成唐虞之世其初亦不免黎民阻飢堯舜
[013-2a]
 兢兢業業積久而後烝民乃粒漢自髙惠而後多方休
 養至於文景然後天下殷富唐之太宗日夜講求治道
 至貞觀之末然後民食充足今天下平定猶未久也而
 又疊遭水旱故雖
皇上之勤恤民隱而百姓猶未免於艱難無怪其然矣求
 其殷富亦無他道惟在
皇上常持此勤恤之心期之以積久而勿責效於旦夕恩
 已厚而不嫌其更厚心已周而不厭其更周則家給人
[013-2b]
 足之盛庶乎可望矣至於目前所當議者臣見上年畿
 輔荒旱實異尋常其被災各州縣内雖閒有未被災之
 處亦不過稍有升合之獲差勝於被災者耳初奉
上諭將二十八年及二十九年上半年錢糧盡行蠲免已
 經撫臣出示曉諭後因部議分别被災州縣中有不被
 災地畝不准概蠲百姓甚苦撫臣不得已題請秋後帶
 徵地方得以粗安然雖今歳秋收稍稔既徴其新又徴
 其舊臣恐非積貧之民所能堪也雖曰豐年所入幾何
[013-3a]
 榖價又賤其值無幾私債之迫索者衣服之典當者已
 去其大半仰事俯育仍憂不足又可責其兼完新舊之
 糧乎若非
皇上曲加垂恤臣恐地方有司惟知考成之是急不顧民
 力之難勝甚非
皇上蠲免之初意此臣所目擊地方情形不敢不為
皇上陳之伏祈
睿鑒施行
[013-3b]
   論奪情疏
 題為孝道為萬事之本奪情非治世所宜仰祈
聖斷以維綱常事臣辦事衙門聞九卿科道㑹議湖南巡
 撫于養志在任守制一事臣以資淺不在㑹議之列不
 知所議若何及詢問與議諸臣謂會議之時昌言其不
 可者固有其人而依回不斷者比比而是臣竊怪之此
 明白顯易之事有何可疑而依回若是夫治天下之不
 可不以孝易明也在任守制之非所以教孝易明也天
[013-4a]
 下正當承平之時湖南又非用兵之地無藉於在任守
 制易明也
皇上以孝治天下在廷諸臣沐浴於
皇上孝治之中久矣何難一言以直斷其不可耶且臣不
 知議者以于養志為何如人如其非賢者耶則固不當
 使之在任守制矣如其誠賢者耶則必不肯安心於在
 任守制矣在督臣代為題請或從愛惜人才起見然臣
 以為使之解任全孝正所以深愛惜之况
[013-4b]
皇上一日所行天下萬世奉為法程者也若使一撫臣因
 督臣之題請而留將來督撫之丁憂者皆將援此為例
 其不思僥倖奪情者鮮矣名教自此而弛綱常自此而
 壞此端一開關係天下實非淺鮮至於湖南一省之人
 是則是傚不復知有父母又無足論矣竊以為督臣所
 請無容議可也臣不知九卿作何啟奏理應靜聽
皇上之定奪但恐衆論參差兩端易淆敢從名教綱常起
 見少効芻蕘縁係條陳事理字稍逾格伏祈
[013-5a]
睿斷施行
   請速停保舉永閉先用疏
 題為請速停保舉之捐永閉先用之例清仕途以安民
 生事臣伏見臣同衙門御史陳菁疏請停捐納保舉而
 開先用之例部覆俱無容議奉
㫖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臣竊以為保舉之捐不可不
 停而先用之例不可開也敢為
皇上陳之夫捐納一事原非
[013-5b]
皇上所欲行不過因一時軍需孔亟不得已而暫開復恐
 其賢愚錯雜有害百姓故立保舉之法以防弊為慮深
 逺矣近復因大同宣府運送草荳并保舉而亦許捐焉
 則與正途無復分别甚非
皇上立法防弊之初意且保舉所重莫重於清亷故督撫
 保舉必有清亷字樣方為合例若保舉可以捐納則是
 清亷二字可捐納而得也此亦不待辨而知其不可矣
 若夫前此有捐納先用一例正途為之壅滯至今尚未
[013-6a]
 疏通故
皇上灼見其弊久經停止雖前九卿因運送草荳會議酌
 開事例亦未及此蓋誠知其為選途之害而不敢輕議
 也且捐納先用之人大抵皆奔競躁進之人故多一先
 用之人即多一害民之人此又不待辨而知其不可者
 矣在九卿自必有正大之見但恐衆論不一故敢瀆陳
 芻蕘惟
皇上採擇臣更有請者臣竊見近日督撫於捐納之員有
[013-6b]
 遲之數年既不保舉又不叅劾者不知此等官員果清
 亷乎非清亷乎抑或在清濁之閒未可驟舉驟劾乎夫
 既以捐納出身又不能發憤自勵則其志趨卑陋甘於
 汚下可知使之久踞民上其荼毒小民不知當何如故
 竊以為不但保舉之捐納急當停止而保舉之限期更
 當酌定不但目前先用之例萬不可開而從前先用之
 人不可不行稽核伏乞
敕部查一切捐納之員到任三年而無保舉者即行開缺
[013-7a]
 聽其休致庶吏治可清選途可疏而民生可安縁係條
 陳事理字稍逾額如果臣言可採伏祈
睿鑒施行
   編審人丁議
 恊理浙江道事四川道試監察御史臣陸隴其仰遵
上諭謹議得直𨽻地方今歲當編人丁之時宜痛除積弊
 以甦民困查舊例人丁五年一審分為九則上上則徴
 銀九錢遞減至下下則徴銀一錢以家之貧富為丁銀
[013-7b]
 之多寡新生者添入死亡者開除此成法也無如有司
 未必皆能留心稽查惟憑舊冊為成案或聽甲長户頭
 之開報故有豪强隱匿而無立錐之民不免於當差此
 弊之在不均者一又相沿舊習毎遇一審有司務博户
 口加增之名不顧民之疾痛必求溢於前額故應刪者
 不刪不應增者而增甚則人已亡而不肯開除子初生
 而責其登籍溝中之瘠猶是冊上之丁黄口之兒已入
 追呼之檄始而包賠既而逃亡勢所必然是故一審一
[013-8a]
 溢户口日加而民困日甚此弊之求在溢額者一請飭
 該撫令各州縣編審務求均平應開除者即行開除勿
 得苦累窮民其有荒瘠州縣開除之丁多而新收之丁
 少不免稍有缺額者當據實詳明聽憑部奪亦不得濫
 將㷀獨無告之民充數及將死亡逃絶責令里甲包賠
 庶鵠面鳩形者得免於剝啄而逃亡可息亦感召和氣
 之一端也臣隴其謹議
   請蠲免舊欠議
[013-8b]
 謹議得直隸地方有康熈二十八年下半年及二十九
 年上半年未完錢糧原因二十八年遭遇竒荒其已經
 題報者業奉
上諭盡行蠲免其被災而或稍有升合之獲有司未經冊
 報及㑹勘之後始行續報者部議不准概免撫臣不得
 已題請秋後帶徴及至秋收雖號稍稔然所入亦有限
 當大荒之後私債之迫索者衣服之典當者已去其大
 半仰視俯育仍憂不足又責其兼完新舊之糧實所難
[013-9a]
堪故臣於上年十月閒具有敬陳畿輔民情一疏題請
豁免未䝉部允近見直撫郭世隆題稱宣府荒後殘黎
兩月之内三季並徴勢難完納則因宣府一處而各處
之民情可知又見直撫題叅無極縣知縣范永嘉將新
舊錢糧並徴以致百姓不堪則因無極一縣而各縣之
催科可知夫畿輔者天下之根本畿輔之民不可使稍
有失所當二十八年大荒之後目今又雨澤愆期二麥
難望新舊並徴實非民力所能勝且此項錢糧自上年
[013-9b]
秋收開徴之後至今已經半年苟力可完者必無不完
至今而未完者皆係眞正窮民雖日事敲扑終難上納
是無益於國課而徒苦於小民臣以為此所當急議豁
免者也
  捐納保舉議
謹議得天下之根本在民生民生之休戚在縣令故縣
令一官關係非輕未有縣令貪汚而百姓不困窮者也
近因有捐納一途縣令之中遂不免賢愚錯雜幸
[013-10a]
皇上洞見其弊特立保舉之法以防之近復因軍需孔亟
 并保舉之法而亦捐納焉則賢否全無可憑矣業經臣
 同衙門御史陳菁條請停止現奉部議然尚有未盡者
 敢再陳之夫保舉所重莫重於清亷故督撫保舉必有
 清亷字樣方為合例若保舉可以捐納則清亷二字可
 以捐納而得也此亦不待辨而知其不可矣臣竊怪近
 日督撫於捐納之員有遲之數年既不保舉又不叅劾
 不知此等官員果清亷乎非清亷乎如以為清亷則當
[013-10b]
 即保舉矣如以為非清亷則當即叅劾矣即或有在清
 濁之閒未可驟舉驟劾者然既以捐納出身又不能發
 憤自勵則其志趨卑陋甘於汙下可知使之久踞民上
 不僅貽害小民亦且上干天和故以為不但保舉之捐
 納急當停止而保舉之限期更當酌定乞
敕部查捐納之員到任三年而無保舉者即行開缺聽其
 休致庶使吏治可清而選途亦可稍疏此亦感召和氣
 之一端也
[013-11a]
   復議捐納保舉
 謹議得捐納一途實係賢愚錯雜惟有保舉一綫可防
 其弊雖不敢謂督撫之保舉盡公然猶愈於竟不保舉
 也今若併此一綫而去之何以服天下之心即貪汙之
 輩或自有督撫之糾叅而其僥倖免於糾叅者遂得與
 正途一體陞轉國體之謂何恐未可云無礙也雖有次
 年三月停止之期然待至次年三月而後停則此輩無
 有不捐納者矣即無有不一體陞轉者矣澄叙官方之
[013-11b]
 大典豈不蕩然埽地乎此臣請速停保舉捐納之議似
 亦難無容議者也至於設立保舉而不定限期則不肖
 之員多因循一日百姓多受累一日亦非
皇上愛養斯民之意議者或因限以三年而無保舉即令
 休致恐近於刻不知此輩原係白丁捐納得官其心惟
 思撈其本錢何知有
皇上之百姓踞於民上者三年亦已甚矣又可久乎况休
 致在家仍得儼然列於縉紳其榮多矣何謂刻也即云
[013-12a]
 設立限期或反生其營求之弊此在督撫不賢則誠有
 此若督撫賢則何處營求臣不敢謂天下必無一賢明
 之督撫也即使督撫不賢亦必不能盡捐納之人而保
 之此臣請定保舉限期一議亦從吏治民生起見未有
 吏治不清而民生可安者未有仕途龎雜而吏治能清
 者似亦難無容議者也
   時務條陳六欵
 直隸眞定府靈壽縣為諮訪利弊以資政事以安民生
[013-12b]
 事本月二十日奉廵撫直隸都察院于憲票前事内開
 照得本院初令樂亭再任通州歴年甚久直隸地方之
 利弊民生之困苦知之有素但自康熙二十一年陞任
 江寧之後迄今三載有餘不無因革之處今䝉
皇上特簡撫綏畿甸陛辭復承
天語諄諄惟以民生疾苦為念凡利所當興弊所當除務
 在實力舉行上副
宸𠂻下慰民望恐地方遼闊耳目不能周徧合行諮訪為
[013-13a]
此票仰該縣官吏照票事理即將所屬地方利弊何者
當興何者當除凡有益於國計民生者臚列具詳以憑
酌奪務須秉公確查實在可行不得視為故套剿襲陳
言無禆實政亦不得有所顧忌畏憚而不直陳盡言也
望切望切等因職捧讀之下欣喜敬慕伏見憲臺虚懷
至誠不遺葑菲之心苟有一得之愚敢不罄竭以仰佐
髙深職書生也何知天下事但嘗靜觀今日之時勢百
病之源起於民貧非無憂民之吏懷痌瘝乃身之志而
[013-13b]
民卒不免於凍餒者拘於法而無如何也得
君如憲臺可為民請命於法之外矣敢略陳一二以備
採擇
一緩徴之宜請也自古稅歛必於秋成稼穡登塲而後
上供可辦此一定之理亦必然之勢也今則以兵餉之
故正月開徴民閒尚未播種而追呼敲扑急踰星火矣
有餘者尚可勉强支吾不足者勢必轉貸完官富豪之
家乗其急迫重利盤算及至秋成子金積累一歳所入
[013-14a]
不足以償債何暇論仰事俯育轉眼改歳而新徴又至
所以閭閻日窮一日逃亡日多一日地畝日荒一日鵠
面鳩形者滿野鬻妻賣子者接踵也二月賣新絲五月
糶新榖古人猶以為苦今則新絲不待二月而賣新榖
不待五月而糶矣堯舜在上何可不念及此也方兵興
之際國用浩繁固無可如何今四方寧謐司農不至告
匱上請緩徴此其時矣户部若可通融總計一歳春夏
二季兵餉若干上年撥剰之銀若干以上年所剰之銀
[013-14b]
暫抵本年春夏之餉俟秋成催解以補庫額上無損於
國賦而民力以紓富豪之家不得乗機盤剝逃亡可復
敲扑可省一轉移之閒而其利無窮先試之畿輔次推
之天下興唐虞三代之治此其首務也伏候憲裁
一墾荒之宜勸也畿輔各州縣荒田累千百頃
朝廷屢下勸墾之令而報墾者寥寥非民之不願墾也
北方地土瘠薄又荒熟不常近山之地砂土參半遇雨
方可耕種稍旱即成赤土近水之區水去則略有田形
[013-15a]
 水至則一片汪洋一報開墾轉盻六年起科司農按籍
 而奏銷絲毫不得拖欠有司執簿而追比時刻不可稽
 遲所墾之地已枯為石田蕩為波濤而所報之糧一定
 而不可動始而包賠繼而逃亡累有司之叅罰責里長
 之攤賠所以小民視開墾為畏途寧聽其荒蕪而莫之
 顧也且報墾之時冊籍有費駁查有費牛種工本之外
 復拮据以應誅求非中等以上之家不能開墾何怪乎
 報墾之寥寥哉職竊謂此等荒地原與額内地土不同
[013-15b]
 與其稽查太嚴使民畏而不敢耕何若稍假有司以便
 宜使得以熟補荒如該管内有額外新墾之地復荒者
 聽有司查他處新墾地以補之其荒糧即與除免不必
 如額内地土必達部奉
㫖始准豁除無賠累之苦無駁查之煩民不畏墾之累自
 無不踊躍於墾矣其已墾成熟者或更請寛至十年起
 科使得償其牛種工本之費然後責其上供亦所以勸
 墾也伏候憲裁
[013-16a]
一水利之當興也欲民之富在於墾田欲田之墾在興
水利北方土性燥烈灌溉易涸雖於南方不同然使川
澤流通隨便灌溉猶愈於聽其焦枯而莫之救也職竊
觀古人溝洫之制至精至密故孔子謂大禹盡力乎溝
洫而周禮遂人匠人之職備載其制今一切置而不問
聽其自盈自涸一遇旱潦束手無䇿何怪乎民生之日
蹙也但古人溝洫之制隨時修理故不覺其煩費今以
久湮久塞之河道一旦欲疏其壅而防其潰工費浩繁
[013-16b]
勢難卒辦又當公私交困之時州縣錢糧一絲一忽皆
有款項不敢擅動民閒十室九空正供錢糧尚難完辦
安有餘力以成此艱巨之事若不量時勢不計贏詘驟
然興舉其為擾害必甚水旱職竊思屢年以來
朝廷憫恤灾荒州縣議蠲議賑所費錢糧不可勝數與
其蠲賑於既荒之後何如講求水利於未荒之前蠲賑
之惠在一時水利之澤在萬世今憲臺撫臨畿輔欲成
久逺之業無有大於斯者矣宜通查所屬州縣水道何
[013-17a]
 處宜疏通何處宜隄防約長闊若干工費若干彚成畿
 輔水利一書進呈
御覽請司農度錢糧之贏詘以次分年舉行永成萬世之
 利而不擾於民以一時言之雖若不免於費以久逺言
 之比之蠲賑所省必百倍或鼓舞官吏紳衿能開河道
 若干者作何優敘作何奬勵此亦一䇿也伏候憲裁
 一積榖之宜廣也今功令最重積榖定有議敘之例所
 以為窮民計至深逺矣然欲榖之多當廣開榖之源今
[013-17b]
 止有捐輸一途故積者寥寥在富豪之邑猶可鼓舞勸
 捐若山僻疲罷如靈壽者既無富商大賈厚藏之家比
 户皆鳩形鵠面雖懸奬勵之典以勸之其誰能應耶職
 竊謂此等窮縣當稍為之通融使得廣積以備賑如該
 管縣内有荒地可開墾者許有司設法募人開墾收其
 所入貯倉備賑勿責其起科其一切河淤地畝雖已入
 糧原非額内者許其量留積榖吏員應納銀者許其入
 榖縣倉即准報充不必起解牙帖雜稅原額外新増者
[013-18a]
 編審人丁溢額者悉許留本地方積榖諸如此類推廣
 行之庶幾疲僻之邑皆可有榖以救災荒若止藉捐輸
 一途其能有濟者鮮矣即就捐輸言之徒令二三有司
 嘵嘵勸諭所得有幾巧者隂派之里下名為捐輸與加
 派無異又非
 朝廷愛民之意是宜請
㫖酌定旌奬之例使紳衿富民皆樂於捐輸將不待勸而
 粟自多至於在倉之榖宜聽有司之酌量支放如遇凶
[013-18b]
 荒則先發後報平時出陳易新聽從其便勿因不肖之
 侵欺而盡掣賢者之肘則鳩鵠之民庶有頼矣伏候憲
 裁
 一存留之宜酌復也查賦役全書舊額有一項人役則
 有一項工食有一項公務則有一項錢糧蓋未有用其
 人而可不予之以食辦其事而可不費一錢者也用人
 而不予以食則必至於賣法辧事而求不費錢則必至
 於派民自兵興之際司農告匱將存留款項盡行裁減
[013-19a]
 由是州縣掣肘貪墨無忌私派公行不可禁止百弊之
 源皆起於此自康熙二十年以後再頒
恩詔漸次奉復海内始有起色然尚有應復而未復者敢
 為憲臺陳之如衙役犯贓之律甚嚴而書辦之工食獨
 不復不知此輩能枵腹而奉公乎抑將舞文弄法以為
 仰事俯育之資也給以食而犯法雖殺之無憾也不給
 以食使之不得已而犯法加之以刑其肯心服乎此其
 當復者一也心紅紙張修宅家伙此州縣所必不能免
[013-19b]
 者也既奉裁革不知天下有司皆能捐俸而自備乎抑
 或有責之舖户派之里下者也有正項開銷雖貪吏無
 由借端苛派無正項可動將藉口以責之於民
 朝廷之所省有限而小民之受累無窮此其當復者二
 也上司過往下程中伙雜支供應此州縣所必不能無
 者也既奉裁革不知上官之臨州縣皆能自備供應自
 發價値乎抑或有不能不資藉於地方者也有司之懦
 者恐觸上官之怒百計逢迎賢者亦恐失事之體多方
[013-20a]
補苴無米之炊不知其安從出也此其當復者三也存留
盡復則私派可禁私派盡禁則百姓可足在主持國計
者惟知復一項則費一項之金錢不知裁一項則多一
項之掣肘掣肘之害層累而下總皆小民受之小民疲
罷逃亡其害仍自國家受之此留心民瘼之大臣所當
急請酌復者矣伏候憲裁
一審丁之不宜求溢額也直隸舊例人丁五年一審分
為九則上上則徴銀九錢遞減至下下則徴銀一錢毎
[013-20b]
遇編審有司惟恐部駁必求溢額非盡民庶而富加於
其舊也亦强以㷀獨無告之民充數而已王成偽增户
口處處皆然且編審既定五年之内即有逃亡死絶不
得開除夫㷀獨無告之民而責其毎年出銀一錢已不
堪矣况已逃已絶而猶不得除乎職竊觀直隸各州縣
現在之丁已不為不庶但求無缺額足矣不必更求溢
額也一審一溢日積月累不知何所底止或果有丁盛
而額溢者宜命有司留為積榖之用不必入額如五年
[013-21a]
之内遇有逃亡絶户即以此之溢補彼之缺如此則鵠
面鳩形者得免於剝啄而甲長户頭無包賠之苦矣其
荒殘州縣無溢而有缺者得隨時報上於奏銷時量准
蠲免倘或慮不肖有司將溢額之銀侵入已槖無缺而
揑作有缺則自有糾劾之典在總之寛一分在州縣即
寛一分在窮民州縣之不肖者固有賢者實多上之搜
求於州縣者無餘地則州縣之搜求於窮民者亦無餘
地不肖者固樂於搜求賢者亦不能不搜求而民之塗
[013-21b]
炭日增日益矣伏候憲裁
右所陳無非書生之論然欲為國家固根本培元氣必
先從此數端下手孟子所謂王道之始也伏惟憲臺不
以其迂腐而忽之則生民幸甚至於一切刑名錢榖務
持大綱而止無益煩文俱宜省去如錢糧冊籍釐毫絲
忽之差可以即行改正者無庸駁詰刑名案件明白顯
易之事可以即行完結者無庸提解多一畨駁詰則多
一畨需索多一畨提解則多一畨拖累吏胥所深喜而
[013-22a]
小民所深苦也漢蓋公有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足此
雖非中正之論然事之煩簡當隨乎其時時病在太簡
者宜濟之以煩時病在太煩者宜濟之以簡今之功令
稍煩苛矣去煩就簡此正所謂時中若夫鄉約保甲之
當重也土豪衙蠧之當除也陋規雜派之當禁也俱地
方利弊之所在以虚文視之則皆故套也以實心為之
則皆仁政也今之論治者類能言之無待職之贅陳為
此備由開冊具申伏乞照詳施行
[013-22b]
 
 
 
 
 
 
 
 三魚堂外集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