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210 衡廬精舍藏稿-明-胡直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衡廬精舍藏稿巻十五
            明 胡直 撰
 議
  屯田議
大司馬許公以軍餉日匱計脩屯政乃下羣屬議之于
是觀政進士胡某議曰自三代之後兵農既分則兵有
待食不足之慮農有餉兵不勝之累於是欲為寛民濟
[015-1b]
兵之䇿者則莫良於屯政故屯政者所以舒漕輓固守
禦而古今足兵食之上計也乃若漢唐設屯記載昭灼
雖各有用民用兵之不同然其寛民濟兵有利無害則
一而已逮我國家經制各衞皆有屯田軍以十分為凖
有事則七分守城三分屯耕無事則七分屯耕三分守
城又於各道專設風憲官一員以督理之是於守禦之
中而收耕穫之利其法視古无良然而承平既乆法玩
政弛内地則私相貿易外邊則侵占荒閒雖有屯名而
[015-2a]
無其實矧邊徼連年冦警荷戈被甲尚稱乏人而復能
分兵以耕乎又益以客兵則軍食日亟軍儲日匱往往
出師百里未及三日卒以食盡至煩當宁屢出内帑以
賑其乏乃者内帑又復告匱比年以來計國大吏始有
意於屯政之脩若内地則增設撫臣以董其政外邊則
勅遣重臣以稽其弊殆未甞不奮然求理也然旋設者
復撤清稽者未行此其利害所在豈亦有難與圖成者
與嗟乎此屯政所以貴熟講也今夫内地之田不過一
[015-2b]
風力使臣盡心清理則弊端可塞舊制可復至淮徐開
荒亦可攝之兵備責之有司苟得其人其舉此非難也
又奚必以疲病之地而増設一撫臣哉惟今日之勢莫
急於邊亦莫難於邊葢常深思今日脩屯足邊之方則
其說有六請為當事者陳之一曰復侵占夫九邊不遑
槩舉今獨觀諸宣大可知彼宣府舊納本色二十一萬
一百七十六石有零大同新舊本折一十二萬九百六
十七石有零其屯利亦不可謂不厚矣嗣是侵占荒閒
[015-3a]
損十之五近年勅遣重臣清稽若指揮王鑵首出原種
屯田四百畆軍人李天祐任仲義等告訐田地其數不
貲而撫臣以為邊地當簡節濶目以鎮定之豈以其激
則為變耶愚則以為行之有漸而措之有方雖變無繇
也不然則豈弊端終不可稽而屯政終不可復與故今
日得人則侵占不可以不復也二曰復紅牌昔者永樂
之時各屯置立紅牌刋書各千百户指揮管轄旗軍姓
名于上百户一員則轄旗軍若干名千户一員則轄百
[015-3b]
户若干員指揮一員則轄千户若干員都指揮則總其
事專設僉事則稽其成至撫按邊郎督其入兵備守廵
分其責故當時事皆脩舉而田亦不廢兵可得濟然則
為今之計紅牌不設而欲屯政之脩是猶治亂絲而無
其緒也其有能得其理者必不可㡬矣三曰築墩堡昔
趙充國屯先零必乗塞列隊而後可耕韓重華耕振武
亦屯堡相望而後敵不為暴此往事之較著者也聞近
日墩堡為敵所破壊似當刻日脩補計里相望勢若牽
[015-4a]
環使耕者不為敵擾而刈穫有期不然則雖有李悝蒙
恬以開地神禹后稷以導民萬未有能耕者也四曰增
人户夫邊徼之地不患無田而患無人今每邊主兵不
踰四萬其不可以贍耕明矣議者謂欲修祖宗流徙之
法凡富民殘衆贓吏武職犯法情重者悉令徙邊夫富
民贓吏武官皆有顧戀至於子弟臧獲之多又可以佐
力而疾耕也誠舉而行之則與募民實塞其為利又大
相懸矣五曰開荒蕪夫紅牌既設則田各有屬至于荒
[015-4b]
棄之地袤延至廣若能出令令各兵墾種期以三年之
後若百户嵗增糧一百石草至五千束千户嵗増糧至
五百石草至二萬五千束則即行陞用其有不及者亦
量為賞酬庶㡬人樂為勸而荒閒不患于無耕矣六曰
擇將帥夫屯政之脩其責非獨憲臣而已葢亦由將帥
得人焉故初興之國將帥得人則我勢勝而兵力省糧
餉舒矣以既舒之糧餉而屯政益脩者敵不得我擾故
也繼盛之國將帥不得人則我勢弱而客兵煩糧餉亟
[015-5a]
矣以既亟之糧餉而屯政反不得修者我望敵而棄焉
故也當今之時正客兵煩重糧餉孔棘之秋也俾不求
將帥而専責於憲臣特恃乎墩堡是猶徒手搏虎而欲
以樵採也亦不可㡬矣昔者越國既敗得范蠡則易敗
為勝齊國既弱得穰苴則易弱為彊夫以諸侯之末世
且然而况擁天下之大據豐亨之力勝彊之權猶為在
我者乎今者當宁誠必求天下出羣之才置列大將以
操其可為之權振其我勝之勢則客兵可以全省而屯
[015-5b]
政亦復可舉矣而建議者猶謂鹽法與屯政相表裏曩
年鹽法未弊各商賈趨邊自築墩臺自備牛具代治屯
田且種且輸至便利也今欲復屯政當令衆賈如曩種
輸可也雖然此亦昔之將帥得人故也今將帥擁千萬
衆尚不得以存其闗堡彼鹽賈將何恃以無恐故將帥
苟不得人則非惟徒搏不樵而虎害益以不支雖督鹽
賈加之斧鉞不能責其耕矣以愚之議自謂屯政大略
計無有易此者或者又謂其田敲鹵不可耕則請拆之
[015-6a]
以王鑵李天祐之侵占非其敲鹵不可耕者乎乃若墩
堡牛具之費則内儲必有可措設者不然則輟内地冗
員冗費以給之其置此亦不難矣書生過計未識廟算
謂何如也謹議
 說
  巽說
夫聖人之學備於易而巽之說為盡之巽者一隂伏於
二陽其象為風其徳為順是故聖人委於天地萬物順
[015-6b]
應而不窮者巽之謂也然巽上為旅下為兌不能通於
旅與兌之義而巽之說不可見矣夫旅逆旅也非吾恒
能有也兌說也無弗說諸心也世之人莫不以其身為
萬萬不可壊毁自穹壤之大以至毛髪之細咸謂可執
而有之是故視其身之膠於物若居不可出之狴而困
不可解之梏當其時視世之為旅人於江湖間逍遥者
其霄淵相絶也如此則觸其目攖其手足罔非逆胸迫
腸之地而望其委順於天地萬物者必不可㡬矣不能
[015-7a]
委順於天地萬物而令求一瞬之說於心亦不可㡬矣
以吾試觀於古今人何莫不然是故聖人旅其身旅其
天地萬物旅其身則不有我旅其天地萬物則不有天
地萬物我與天地萬物皆不相有而後隨萬物之低昂
而委順以應之夫委順則無事矣故聖人繫曰巽稱而
隠隠也者言無事也又曰巽以行權權即所以稱也學
至於能權則以我宰乎天地萬物而我無天地萬物之
累以天地萬物宰於我而天地萬物無我之累我無天
[015-7b]
地萬物之累故我適天地萬物無我之累故天地萬物
適我與天地萬物不相有而相適則其悅諸心也豈獨
加於南面王樂已乎然非始諸旅則靡所入非終于兌
則不知其所歸得其所入所歸則巽之說見而易之義
盡斯聖人之學為不詭矣永新劉某與余同學于念菴
羅先生因出其先君巽屏册示予葢先生所撰諸薦紳
作者咸在固以其簡末屬予夫予不能知君之行事然
而知先生之學聖學也君能勅其子游先生之門則其
[015-8a]
人可知而以取諸其號之義吾亦可得而言乃於是作
巽說貽某
  賀鳴甫字說
永新賀夢凰氏始字為岐甫既來太學遘翰林殿撰唐
君問字君以其嫌於山名又義無可繹遂以嗚甫易之
賀子退語胡子以發其㫖且曰鳴世之事豈易承乎胡
子曰不然世未知鳯凰又焉知所以鳴是無異其却而
不敢承也今夫世之語鳯凰者必以其鱗翼龍形龜背
[015-8b]
燕項九像六苞五色三文然後交口而信之者是惑于
形也亦必以其胎於火精産於丹穴棲必阿閣翔必紫
庭然後交口而信之者是惑於地也夫形與地鳯也使
隼行而鶚聲焉亦將從而鳯凰之乎然或有鳥焉雖不
鱗龍龜燕其形火精丹穴其地静而黙固衆鳥也動而
鳴則衆鳥之聲與之一是又不從而鳯凰之乎夫人亦
然彼尊行魁德而號賢聖者固人之鳯凰也則亦必堯
眉舜目必平陽蒲坂而後與之乎是皆不然所上於鳥
[015-9a]
者非以其形與地也以其鳴足以一衆鳥之音斯其為
百鳥之王所上於人者亦非以其形與地也以其言足
以一衆人之言斯其為衆人之宗夫鳴足以一衆鳥則
鳴之先必有以伏衆鳥者言足以一衆人則言之先必
有以伏衆人者然則殿撰君之命子者豈不逺哉子少
而警敏友大學之英益滌其俗學其將不以形地自限
且知所以為鳴者矣嗟夫子誠知之則雖不言不鳴可
也雖世人不辨其形不信其地不謂之鳯凰亦可也不
[015-9b]
然則拘攣乎方隅擬議乎形似是宜其為希世為絶德
而寡見其羽儀雝喈於斯世也歟子其勉之
  蝨說
有壯男子焉始嘗擁貲江湖有聲既而以聲伎豪盡濵
老遂衣敗絮着敝褌層複垢穢竟為蝨藪其多至斗之
不盡以是寢疾骨立轉復蕃息蕾藂蟻犇相尋以食其
未竭之血而爬梳薰沐勢不可復施膚既已漸土矣然
後蝨亦随以盡滅惜之者曰彼其初壯男子其自以豪侈
[015-10a]
取匱病已不可追數然使斯人當病隙而烘蒸之則何
遽以此物斃哉彼其終不然者亦由以微小槩之而層
複之為藪澤者厚也豈不悲哉嗟乎豈惟斯人夫國亦
然當其中葉即輦轂之近且多為敝兵冗員之所盤食
而况其外而逺乎然人亦槩以微小而其所托於藪澤
益厚故國愈匱病則兵愈増官愈浮蓋自古及今而少
有不然者是故國不虞匱與病也吾獨虞其不蚤烘蒸
以至於斗之不盡爬梳薰沐之不得施則又何獨壯男
[015-10b]
子也壯男子粤人嘆其事者亦粤人余感而著之說
  蟻說
予平時見羣蟻奔營如有急難無停晷以為鬬也偶暇
覩數小蟻擁半死蟬負移咫步蟬仰而躍羣蟻顛頓困
不勝中一小蟻返穴次似鳩侣者未至值穴蟻出聚首
若相語于是穴蟻復歸頃一蜉蚍巨若豆者領千百小蟻
族出共負疾趨倒曳入穴户其豆蟻却弗入四顧彷徨
復領羣小蟻魚貫出或挽蟲臂或推饌滓紛紜旋轉不
[015-11a]
能了予乃知蟻非為鬬口實忙耳予以天下至微唯蟻
雖餐若蟣肝宜無弗充然奔營不已若此者是不可已
乎又見雀鼠鷄豕終日奔營亦然未嘗不發哂一日予
登髙山俯觀山足若駕者騎者負者擔者趨者憩者呼
而招者跂而望者隊而來又復往者其奔營亦何異羣
蟻之無停顧而思曰彼髙人逸士卧雲霞漱泉石泊然
而沈冥者又不哂吾黨之為羣蟻乎或曰使人皆為雲
霞之卧泉石之漱則天下莫為理矣彼髙人逸士曷以
[015-11b]
休哉禹八年不入膚焦不毛脛疾無胝孔子席不待溫
接淅而行皇皇乎捐其身家以援天下然則彼皆非歟
予曰不然禹孔子所以能捐身家援天下者以不為口
實奔營故也向使禹孔子咸奔營若斯蟻則又烏能捐
所切以援斯人乎是故舜之飯糗茹草若將終身伊尹
囂然樂于畎畆夫然後能徴庸陟方上下五就援天下
若斯之急也不然吾無哂於是蟻也
  人龍說
[015-12a]
夫鵬運而負天鷽决而控地鶴長鳬短鱣大鱦小各不
相為者以局於隂而範於質也惟龍則不然龍禀陽德
不可以質求無質故無方無方故倏大倏小倏出倏入
簸蕩三光雨澤下土蟠身方尺細入幽眇龍無不可故
大易以龍德語聖人之時蓋有取焉人生而有質質有
剛柔善惡惡者固不足言矣其善者亦各因其質之近
而成乎習夫既成乎習則沈潛髙明不得以相為而陽
德微矣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雖聖人且不能以盡㤀
[015-12b]
而况衆人乎給舍沈子某天性純懿喜怒不色見氣質
稱美矣比部羅子懼其範於質也因其請告歸山隂乃
書册以贈題曰人龍而求説於予予以為人之生質剛
而難柔者以不知剛故也柔而難剛者以不知柔故也
大哉人心之知其諸所謂至陽赫赫者乎故質則有方
有方則物而不化知則無象無象則神而能通君子之
學以其無象而陶乎有方夫唯知而已矣故剛則可柔
柔則可剛故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贊陽德也是故靈
[015-13a]
知煌煌崇效乎天則可以時乗六龍變動不居孔子之
時中是已充沈子願學之心知至至之則人將曰沈子
其猶龍乎沈子勉之
  雜說四首
客有為登守者為予言東海蜃氣成城墉樓臺五色縹
緲出烟靄中髙鳥倦飛就棲輒堕氣中竟死海波相與
嘆曰悲哉鳥乎予因憶昔時艤舟洞庭夜張燭羣蛾飛
而赴者不下千百麾之不得去觸而灼死者盈案燭竟
[015-13b]
不能明予乃置盤水其側死水中者亦無算予時嘆曰
彼赴而死者固可悲而燭為赴者之多至不能明尤可
悲也此皆無異附勢而敗滅者固不足為有識道然古
今才智士自作而自罹者踵相望也書之亦可為古今
之一噱
予嘗見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絶非設色者能彷彿也
詢之性果妬雖馴乆見童男女着錦綺必趂啄之山棲
時先擇貯尾然後置身天雨尾濕羅者且至猶珍顧不
[015-14a]
復騫舉卒為所擒予又觀博物志言山鷩亦愛重其毛終
日映水目眩輒溺翟雉長尾適雨雪惜其尾坐樹杪不
下食以至餓死悲哉是三禽何其智于羽毛不智其命
也古今學士文人役終生事藻繢詞既自没溺其性命
猶自珍曰吾有詩若干文若干巻足表見於後世視三
禽智愚同耶否耶
莊子曰蚿憐夔夔憐蛇此各足其天不相憐可也西方
有獸與卭卭岠虚者比急難則卭卭岠虚者負而走其
[015-14b]
名謂之蟨說者謂蟨足鼠前而兔後趨則頓走則顛故
非附物不可以行水母無目以蝦為目此二物一借足
而行一借目而視信可憐哉今之文士尊秦漢勝六經
模擬句字不敢失黍米語大道罔知所始襲晚宋儒者
所言是非争訟不肯下鮮不借足目於人者又奚二物
之憐夫
越人談象其齒退輒自匿土泥中乆復以鼻抓視存亡
亡則怒而觸林木盡摧或傷人故人之取者恒潛為木
[015-15a]
齒易之又麝亦珍其香香滿臍痛劇即自以足抓出之
覆穢溺中犬逼且死猶倒拱四足衞其臍客又言江海
間有烏側魚八足能集足攅口縮口藏腹腹含墨值漁
艇即唾墨令水黑以自混漁人視黒水占魚所在網輒
獲此三物者或善藏其賄或巧䕶其身然皆不能免則
何益矣余嘗喜莊生之言曰藏舟于壑夜半有力者負
之而趨不如藏天下於天下貴無心也然莊子又嘗訾
伯夷笑單豹而獨贊樗木與支離滑欲自處材不材之
[015-15b]
間則又與其言左矣老子云聖人不死以其動無之死
地也夫死生之來雖聖人豈能以意違之哉天下有不
自致而至者有避而不得趨而或免者矣則老子亦未
可為通論也老子又曰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斯言
允矣孔子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是故堯舜不能違天
而必其子文王不能違天而必其君周公不能違天而
必其兄孔孟不能違天而必其時顔冉不能違天而必
其壽故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言不自失其天而已予
[015-16a]
生平行止安危倚伏不自由百試百驗故余多罔所顧
慮無象麝之貨也將焉藏無烏側之術也將焉混雖然
唯不自失其天固有不以危危不以亡亡者存
  續知命說復耿伯子
嵗之甲戌耿伯子年五十又一其友周子就問之曰夫
子所謂五十知天命者子則云何耿伯子為之說以答
周子大略言天之於人必有與而命之者堯舜以君禹
臯以相孔子以師皆天寔命之唯知命在我不容辭故
[015-16b]
堯舜禹臯則若饑溺若内溝孔子則憤樂相尋教學相
長矻矻無已時是夫子所謂知天命也已又介其徒劉
生以緘示胡子胡子讀之曰淵哉命乎繇耿伯子言則
可以知之矣劉生曰何謂也曰易不云窮理盡性以至
于命唯至斯能宰唯宰斯能知辟之宰一家者則一家
造自我矣故知一家宰一國者則一國造自我矣故知
一國彼其至也乆矣奚復較量其容辭不容辭哉故曰
繇此可以知之曰然則宰之自我者何謂也曰宰之自
[015-17a]
我者是造化我出宇宙在手而天者不毁矣又曷為窮
通曷為治亂曷為生死曷為古今蓋非無窮通而窮亦
通也非無治亂而亂亦治也非無死生而死亦生也非
無古今而今亦古也易曰先天而天不違則知命之境
也中庸曰知天地之化育又曰達天徳則知命之說也
老莊列窺其内則曰死而不亡制命在内曰長于上古
而不為老是未嘗有生死古今也唐李長源宋邵堯夫
見其外則曰君相造命曰仲尼以萬世為土是未嘗有
[015-17b]
窮通治亂也然皆未易言是故命者誠非聖人不能知
也曰若是則何以入曰從耿伯子之憤樂相尋教學相
長矻矻無已時則皜皜乎盡性立命矣立命則能至而
宰矣又何憂于知悲哉予獨後時未逮有類于寠而談
金者也若世儒則又今之睡而聽古樂者其能有入也
益難矣曰知命不敢言敢問命何物曰知性則知命矣
子歸求諸耿伯子將終得之
  申説贈蕭希之太守北上有引/
[015-18a]
 蕭希之太守既解服而北轅也其同年友唐君令予
 邑雅相切琢無仕學之異瀕行為雜說致贈凡十有
 二章而謬逮予予與希之不能無省發雖予於希之
 不可㤀言亦未能有加於令君之深致也故特為之
 申說焉申之云者即荀氏所稱前鑒既明後復申之
 之義也諒哉非希之莫之契亦冀希之有以報我也
 其說亦凡十有二章
孔門學仁為宗而孔子自訓之曰仁者人也人生之謂
[015-18b]
也孟子申訓之曰仁人心也心覺之謂也是豈有異哉
夫覺則無弗生矣古之先覺者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
有不被堯舜之澤若已推而内之溝中而况其近乎此
非為大也其生道固然也而世之肝膽楚越門庭千里
者則痿痺弗覺之為過也是故有覺德行自不愧屋漏

是道也可存而識不可以億而中可養而充不可以襲
而行世之億度事理因襲往行者其樹非不偉然然與
[015-19a]
存久自著養盛自茂者有徑庭焉何則居貨者非家珍
而經年成楮葉者異天葩也故由知止而至能慮由深
造而達逄原其先存存乎
語一國則凡出令行政曰此吾國君令使然也語一家
則凡出命行事曰吾家長命使然也故為國君家長正
則無弗正矣人心之宰物何異國之有君家之有長苟
曰嫌二氏而諱言心切事功而緩言心是舍國君家長
而求其行也左矣故學貴先知本
[015-19b]
善學者譬如種樹仁全樹也志根也師友栽培者也詩
書灌溉者也君子誠有志則未嘗一日離師友廢詩書
苟無志則師友為虛器詩書資詞章耳曽子曰士不可
以不𢎞毅嗟夫予罕見有𢎞毅任仁急師友契詩書之
原者也
曩也常中夜思曰吾苟任仁則不節著不技揚可乎未
可也何則孔子嘗言仁為道大又言仁之難成吾懼任
仁之道大難成也已而思曰吾苟舍仁而他學則以節
[015-20a]
著以技揚可乎未可也何則孔子言志仁無惡又言仁
者人也吾懼弗仁之瀕惡弗人也二者嘗交戰胸中矣
已又思曰道雖大然舍之瀕惡必不可也仁雖難成然
棄而弗人必不可也雖節也嶽嶽而中也蹙蹙技也章
章而中也役役二者奚禆其天以是始戰勝仁為任
古之明四目者言以四方之目為已目也非謂寄目于
一人二人者也達四聰者言以四方之聰為已聰也非
謂寄聰于一人二人者也夫寄目則多指而亂視寄聰
[015-20b]
則偏聽而生奸故君子慎辨之
今之從政者有宴荒有奕荒此易知也有文荒有書荒
此未易知也予昔為監司一日適治文且閱書未暇出
已而開衙則候伺聽斷者有饑倦之色頃接郵報將迓
往復酬荅宴㑹而官燭已然矣退而鞫讞磨勘倥偬畢事
卒不能滿心者十之五六此非文荒書荒何哉此亦痿
痺之一端也
漢宣帝曰與我共理天下者良二千石斯言雖堯舜弗
[015-21a]
之易也然卒何以理哉孔子曰富之教之孟氏曰聖人
治天下使民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然則理
天下富之不可後矣柳氏曰富民民之母也故君子為
政雖篤志於益貧而亦不刻意於損富亦富之之道也
古之大人以善養人而不以善服人以善養人者唯懼
已不同人故常救人以善服人者唯懼人不同已故常
方人
學者是古非今臧否人物意匠顒然談鋒傑然口若馳
[015-21b]
鏌鋣心若懐詛盟則有不氷而寒不火而炎者焉此無
他區别勝而愛憎繁也是故君子欲為益身莫若退然
反觀廓然自舍鑑垢盡則明自燦泉竇闢則流自長我
無心而物綜也
古之修身以為教也有可必者有不可必者是故堯舜
不能必於其子湯武不能必於其君周公不能必於其
兄孔孟不能必於其室然而學者以是委焉則亦謂之
痿痺故曰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又曰行有不得者皆
[015-22a]
反求諸已
君子學苟至于中和蓋曰匪是無以成性非將曰吾以
是立極於天下也功苟至于位育葢曰匪是無以盡性
非將曰吾以是垂名於萬世也雖然為法天下可傳後
世則極與名在其中矣而君子無心焉故曰君子依乎
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
  洗心説示羅忠甫
昔晦菴先生極言以心察心之非以為心一而已而又
[015-22b]
以一心察之是兩心也且又擬諸以口囁口以目視目
者之為非不知洗心之訓出自易繫若是則以心洗心
者亦將為非矣此當以意通難以文泥也洗心之義何
居曰易無思也無為也觀諸蓍卦爻亦無思無為而已
然能圓而神方以知易以貢此豈人力也哉聖人以此
無思無為洗心藏宻至於知識不作聲臭俱無故亦能
知來藏往固有不蓍而神不卦而知不爻而貢者在焉
聖人洗心之妙至此蓋口與目有形者也物也故欲以
[015-23a]
口囁口以目視目而不可得心無形者也神也故以自
心洗自心奚不可者而奚有兩心之累哉然則學者曷
所入曰始焉日新又新則能江漢以濯秋陽以暴漸入
於無思無為之本然而聖人之心在我矣乃若君子懲
忿窒慾遷善改過則日新為近焉小子識之
  易說示張有書有引/
 余以秋日遊龍門憩有書張生之别館臨别問學出
 手册請書余以老始學易因出易説數條書之與張
[015-23b]
 生共勉焉其說凡七章
初九潛龍勿用以卦爻之時位言當為潛龍之勿用非
謂小人道盛時也龍者乾陽變化之象潛者隐而自修
之義此正幼學者事也他時壯行為見為惕為躍為飛
為旡首皆此潛徳為之故舜禹始潛至于有天下而不

不易乎世易即天下有道某不與易之易非啻不為世
所移易者也樂則行之樂即上文無悶之意夫學者遯
[015-24a]
世無悶已為難矣至舍已是矣世不見是而亦無悶焉
此則不以世之一毫毁譽動於其中程傳所謂自信自
樂是也夫是乃為潛龍天德不以纎隂參也此學脉也
見龍之德正中一惟庸言庸行之存其誠蓋惟潛而後
能誠惟誠而後能善世而博不伐而化
忠信所以進德忠信即誠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忠信
之業德即體業即用凡業莫不始於言辭惟言辭無不
誠則業無不居而德無不修矣可與㡬即惟㡬之㡬可
[015-24b]
與存義即理于義之義
學以聚之聚即與敬德之聚義同蓋言凝也記曰苟不
至德至道不凝言非學不凝也學即上文進德修業之

敬以直内言人之生也直㒺之則弗直弗直則非忠信
故恒敬則弗㒺而直直則無弗忠信敬直未有不方外
者也然必曰義以方外者即乾卦居業意也且直或易
遂以義宜則大而不孤坤道固如此
[015-25a]
傾否必以同人而同人必于野而後亨古者邑外謂之
牧牧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至于野則曠邈無隔雖四
極九埏莫不相通故同人于野則誠以天下為一家中
國為一人宜其大亨可涉險矣然五位中正二亦中正
以應乎乾是以既統同以辨異又審異而致同則為君
子之貞而與小人之比附者夐矣若夫六五同人于宗
于宗固善矣然不免隘而吝上九同人于郊于郊廣于
宗矣然亦不能無限隔故止無悔而已是故君子貴同
[015-25b]
人于野則無不亨無不通天下之志
謙艮下坤上其象為山在地下夫山至髙地至卑以至
髙而處至卑之下是有而不有卑而又卑其謙至矣故
謙六爻咸吉無不利書曰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厥
功不謙而凶故也又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争功汝
惟不伐天下莫與汝争能謙而吉故也老氏得謙之一
肢者也
 衡廬精舍藏稿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