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210 衡廬精舍藏稿-明-胡直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衡廬精舍藏稿巻十
             明 胡直 撰
 序
  刻白沙先生文集序
夫人心者天地萬物之都宅而道之本也記曰物有本
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故古之學未有不先
本後末者也自後世以趨末為工苟有為古之先本者
[010-1b]
則不問其所底輒羣然詆之曰是非老則禪也而世之
末儒畏形而避影者乃又甚其説以自表異曷怪乎數
百年之甍甍而和懵懵焉而趨也夫先本非絶末也以
為非本不足以生末故古之君子先從事焉善養其易
知簡能者而天下之理自得則天地萬物將為舉焉故
曰正其本萬事理又曰本立而道生猶之樹材者先壅
溉其根柢則枝葉自從而敷榮焉非必若剪綴然枝枝
以營之葉葉以修之者也故記者謂之近道若夫老與
[010-2a]
禪則顓焉以閟其根逆焉以銷其枝葉與吾聖人先本
後末之學大有間矣夫惡得擬其所似而槩詆其眞反
以拒天下知本之士甚哉後之末儒之難與語學也白
沙先生自少有志聖人之學始從臨川呉聘君未有入
乃返求諸約端居十有二稔然後見吾心之體隱然參
前倚衡應務觀書若馬之有啣勒水之有源委乃渙然
自信曰作聖之功在兹矣而措之日履堅貞明懿孝友
天至雖寠極且劃田廬以食太夫人之兄子買婢出良
[010-2b]
族輒選配為婚友喪服緦佐奠至數千里外自彭惠安
劉志宣羅文毅以下靡不景從邑令執弟子禮服行其
教輶軒過者挹其德容至稱之活孟子云片撰隻語咸
踔絶出塵表可輔世而翊道嗟夫若先生之學豈嘗枝
枝而營葉葉而脩者哉盖亦崇其本而自豐其末者彼
二氏者有是乎哉而世之談者未誠有嚮道之志知嚮
之矣又未能若先生反約而深造且不亟考先生之貞
履則皆逐塊尋聲隨陽浮而爭置一喙是猶守澮洫而
[010-3a]
議淵海執碔砆而評荆璧亦左矣夫或者經怪其出語
間用釋氏是又不然昔程伯子亞聖儔也盖亦間用之
而尼父徴言于老聃軻氏借證于陽貨咸自顧眞脉何
如耳豈必善避其語者哉苟不以其脉而獨屏形聲取
善畏避者以為韙是亦自附剪綴之工已耳而于先生
又曷為有無于時予寮僉憲何君重刻先生文以傳予
慚無能為役乃為叙其先本之學或以囘避影者之轅
而知學聖之有歸然則世欲繇先生以入聖則亦求諸
[010-3b]
先生致虚立本之㫖而自得之慎無逐末儒自左其趨
以日逺于大道何君名某字某南充人賛其成者劉君
某字某某縣人李君某字某思南人
  南溪蕭氏續脩族譜序
予少好覽觀郡邑志而知邑蕭氏之蕃且著也邑蕭氏
以十數而瀘源甲瀘源𣲖分以十數而予里南溪甲南
溪上世語具信史暨先哲載記中迄五代時軍巡覺始
避地禾溪七世至大承事遷今南溪又幾傳為堯舜漢
[010-4a]
三祖自三祖之支裔繁碩厯宋到今其著代不下十數
世嵗時伏臘被服楚楚相與謁拜乎祠屋者其擢指不
下數萬衆列井分竈聮甍累第糓鍾萬廩薪藳萬畦蔬
萬牛驥犬彘蹄躈萬秔千釀魚陂千畆後列千章之材
奄山跨谷奕布而雲騫者其奠方不下數十址入國朝
自宫師以下官臺省部司以逮郡牧邑長其繩武不下
數十人拽青矜逰黌序者其列籍不下踰百士其一丘
一壑以行誼賦咏稱者不可以數嗟夫若南溪豈獨甲
[010-4b]
蕭氏哉南溪譜修自某公至某公凡㡬修矣乃者其族
彦黄陂令樓岡君韶府丞武泉君今將樂學論君集羣
議續修之而屬序於予盖予捉髮客武陵橋蕭徴士家
學文于二江先生繇是獲讀其駢義傳知自成鵬舉二
公叔姪爭死雖古今希矣已又與鶴臯侍御並遊邑庠
與樓岡武泉並試南宫而將樂君又挈其羣從從予問
學有年則所為序南溪譜者孰與予予嘗稽之矣昔蕭
之先其宅端揆任相導者何承承也自鄼侯下逮嵩復
[010-5a]
俛倣勛名灼爚照當時流後世者抑又何磊磊也然鄼
侯僅獵柱下之㫖而宋國世溺泥洹之教其於儒道詘
焉今南溪繇孝友發家其子孫若宫師之文學給舍侍
御之讜直郡邑之政教雲仍斌斌非周公孔子之道弗
詢也閲其譜絶不有近世駢枝之弊則誠所謂儒家者
冠也夫儒之道始孝友行家邦加海隅而漸被於鳥獸
魚鼈草木則天地萬物舉矣古之大人所以相天下者
用此道也予所望於南溪之後豈不有希古之大人者
[010-5b]
作而儒之道始全
  正終稿序
余讀友乾江君正終稿而泫然涕下也予踰冠從學夫
子得友君交若弟昆然余强年纔稍知自力每移書激
君君晩刻勵出予上又日移書余規余方倚君共老以
幾全歸何啻斷金然朝飛書而夕報㝠遊矣余奚獨君
恫哉今藳中學箴醫戒皆黙與余心契者盖出其終之
先三五日而晚修篤矣時君喪大夫人已踰禫猶以未
[010-6a]
襄大事固持小祥服夜侍靈輼忽晨興端坐正襟委化
以今世人若君之得正而斃復誰何哉二孤方擗踊未
皇治君他文而先刻是稾貽後死者讀之且恫且慕自
不知終之所至能幾君一二否因雪涕題簡端云
  醫戒附
 月在季夏予抱濕痰之疴行坐弗良日偃仰床褥痛
 苦弗寧也醫脉之曰是其原久矣君手百家之編竟
 日忘疲不久坐乎予曰有之握管操觚無輟思乎予
[010-6b]
 曰有之夫坐忌太久久則血氣凝滯天地蒸濕之氣
 淫之與俱滯矣思極傷脾腎為智府亦且傷腎脾傷
 則食凝而為痰腎傷則水不升而火熾火痰之母也
 此豈一嵗之積哉予然後恍而覺慨而悔曰嗟乎予
 之罪也不謹疾乃至是哉坐與思二物者非能病我
 也内賊主之釀之以成而又治之不早治也盖予始
 而殫思則病萌矣謂暫廢而靜黙其可也果未踰時
 良已矣始而躭書危坐則病萌矣謂暫抛而徙倚其
[010-7a]
 可也果未移晷良已矣始而驅馳刺謁則又病矣謂
 休騎而端居其可也果未踰日良已矣不知因芽之
 萌而札其根又不知其根之存第隨發而剪其芽無
 乃蓄之使滋茂必待斧斤於醫乎是故上醫不治已
 病治未病養生者而達斯理和扁無竒功夫人而臻
 壽域矣乎凡治貴防於未然而萌為已後貴慎乎微
 而著為難遏感醫談悟治心治國之理因著之篇為
 戒云
[010-7b]
  送郭相奎冬官赴任序
予嘗陟巨嶽未至數百里間其地維已嶐起連數郡故
其髙能興雲而造天異時顧視他山凡突兀㠑巉㧞起
者其為髙亦僅僅無甚峻至若培塿與平地逶迤者又
不足言矣予然後知天下有殊物巍峨絶出之髙非大
其基則不可以成古之聞人多矣而學者必以大人為
至夫大人豈好為大哉其天之授斯人人之受於天本
大故也昔者伊尹氏耕於莘野方其表操固已有撻市
[010-8a]
内溝袵席斯世苞裹宇宙之心已乃翻然從湯堯舜君
民上格于皇天若反手然又豈以一旦突為之哉彼固
樹基于本大者非一日也近時自一體之學倡天下學
士知忻忻從大矣然或至汪洋浩蕩大而無當出處取
予之間日踰其閑猶曰此一體也斯盖未覩本大之實
而恣其意見精魄以當之其於大千里矣余嘗覩為大
之實在微愈微故愈大古先峻德始於惟微子思語大
至位育而其幾則肇於不覩不聞記曰聖人耐以天下
[010-8b]
為一家中國為一人非意之也此為大之實也余對學
者每不敢語大盖有懲也南冬官尚書郎郭君相奎舊
學於余然資故温懿服官著聲廉明今其赴南署也特
走别余余無為贈則獨以大進語曰適千里者三月聚
糧則大之貴積也審矣夫風之積不厚則不可以負南
溟之翼水之積不厚則不可以浮萬斛之舟然則積豈
易言哉其惟微乎若夫切琢浸磨以入於微則有留京
諸君子者在予可省言也
[010-9a]
  刻濂溪先生集序
甚哉學術之難言也非學之難言言之者異也嘗試譬
之祖父之造家莫不肇蹟南畮樹榖務本然後能操贏
以殖其貨此非獨人事亦其勢然也而後之子孫徒見
貨殖之利唯旦夜持籌課算子母記籍充棟而居積自
矜遂捐舍南畮任其汚萊有務之者則詆之曰是西鄙
野人之事吾祖父無有也力本之論不勝其逐末之説
故談者恒難于言雖然亦取衷于祖父而已矣堯舜者
[010-9b]
中古之祖父也文王孔子近古之祖父也濂溪明道二
先生又近世祖父也堯舜語學曰人心道心精一執中
何其詳也豈不以心一也惟動于欲而失其本然者為
人心惟不動於欲而不失其本然者為道心然則道誠
不出于心而欲固賊道者與至哉道心精精是而不以
欲雜一一是而不以欲貳盖自堯舜千百載之前而無
欲之㫖已彰彰較著矣其在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羡
乃造于穆穆孔子江漢以濯秋陽以暴乃底于皜皜皆
[010-10a]
是㫖也四代聖人先天開人鮮不自道心精一而盛徳
大業繇斯以出始未聞外心而專求物理也濂溪先生
去孔子千有餘載其著書不多唯獨揭示聖道曰聖誠
而已矣而指其學聖之要則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
欲則靜虚動直靜虚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夫
誠非道心乎無欲非精一乎靜虛動直明通公溥非執
中乎是近世開先肇家逺與四代聖人異言同符固孰
與濂溪先生今先生遺書具在其㫖尤彰彰較著亦未
[010-10b]
聞外心而專求物理也異時學者恇惑影響之間𦕈忽
道心之㫖謂理不生心而出於物乃至鰓鰓瞡瞡博求
諸物以有涯隨無涯至於當年莫䆒累世莫殫迄不自
知其逺人以為道而猶尊近聞珍末見以相䧺長其間
有能原本道心亟先無欲者則反詆之曰是不為老必
為禪嗟乎是不知老與禪相去且千里也乃俾學者盡
棄南畮專趨貨殖而重怖于西鄙之訶將益為逐末者
増赤幟而堅壁壘天下後世莫不畏形避影聞謦悸響
[010-11a]
孰敢為力本者一置其喙吾故曰非學之難言言之者
異也嗟乎是當如祖父何哉且夫天地之運不息自窮
天地觀之後千百年將不知有㡬聖人者作而為之開
先肇基以祖父乎天下斯學豈不復大明中天哉彼區
區兢逐末者又何虞其不終醒且瘳耶直獨虞今之未
逮乎醒且瘳者將倀焉適燕而越轅避渴而海飲而卒
莫之捄也可不為悲乎雖然亦取衷於祖父而已矣某
曩督楚學竊不自揆雅欲釐正先生遺集刻眎學者以
[010-11b]
見取衷之意庶㡬少囘逐末者之瀾迄未皇也萬厯甲
戌太平崔君某為永州理官念先生昔嘗判永乃求先
生集删其附益者刻永郡中明年先生冡孫博士君某
命其子某某走余山中以新刻寄且曰道州故刻亦漫
漶久矣今且圖復刻請為之序予聞之躍然因推本學
術重有感于本末古今之異而妄欲為天下瘳且以騐
崔君并刻之
  贈别習豫南太史序
[010-12a]
明興吉郡以文學蟬嫣都館閣者麟麟稱盛至𢎞正後
稍陵夷希矣至近愈希既閲多年乃有今豫南君嘗試
較之當時事業籍甚則莫與楊文貞文貞之膚公天下
士所熟誦競書不絶也予獨喜誦其一二細微而知當
時名哲之履盖文貞以元宰歸省過湖中邂逅一張叅
政者風駛舟上下則各舉手一笑竟别底維揚郡守令
先日候無耗翊日舟至守令竟不相聞過去訪友人則
相與聮寢語達旦自常廩外無别供鄉人得以隻雞束
[010-12b]
薪相辭受其細如此其大可知也予因是又知當時上
下省事殫力民務而化國日長矣豈其人與世咸幾於
有道者與然予觀文貞為此良有本文貞雅言天下事
當以天下萬世心處之嗟夫末世之有天下萬世之心
者誰哉乃又較之古近事業籍甚匪一人予則獨喜誦
伊尹事予所誦非以其出處勛伐為也伊尹恥君不堯
舜至引辜于一夫其自任之重盖自畎畝而已殷矣夫
伊尹以一荷鏄寒畯任天下之重如此亦豈無本哉尹
[010-13a]
之自名曰先知先覺彼其所以先天下而知且覺者其
體量固𢎞也故曰大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
非意之也豫南君與余同事念菴先生學大人之學舊
矣今以銜命事峻歸報天子將繇是踐大人位而君且
停驂過顧别予山中予慚無為别僭以文貞之事伊尹
之言納諸行李意者繼文貞以振起吾邦而道則上志
乎尹者也
  賀朱兵憲平黄鄉寇序
[010-13b]
夫哲人治國若神醫用藥然神醫之為用苟當其病雖
射干甘遂咸使伐毒及非其病雖耆參烏頭反為毒胎
乃其進退盈縮之間則非庸𤨏者能諳曉也吾省贛南
兩郡綰轂嶺海通道漳泉習為盜區自正徳間新建公
始仗鉞平之公初招各酋唯黄鄉葉氏先附公用以平
各賊繼征寧濠能出死力以是督府例用葉家兵而葉
家兵驕氣日哆哆張矣嘉靖間逆節稍著迨今萬厯乙
亥巨酋葉楷等席威肆鬬動號數千殘剚良民不啻百
[010-14a]
家其極僭稱元戎自署中軍睥睨城池蔑法踰制叛跡
至不可勝道于時督府新原江公握鉞適臨奮然議征
乃屬兵憲朱公偕分守張公簡將矢師期在殲魁盪巢
脅從撫之則又屬贑守葉侯密馳招檄而各保聽招咸
鼓舞更生爭先鄉道各將佐益麾兵死戰斬其伉徤賊
衆遂潰已而分哨疉進圍屯火攻自楷以下巨酋盡血
刃下其戮死捉生俘獲及收録器仗踰制者咸不計其
數而百十年奥隩逋寇一旦盡盪滌之于是督府請于
[010-14b]
朝建縣治以永鎮撫其地遂埒則壤而齒平民功何穹
也贛之南既多盜區而黄鄉自怙宿勩獨䧺各區兵動
輒躓適今不剪則上通潮海積逋下厝毒于吉臨滋厚
即若辛酉之變猋忽蠭起將胡以禦之自非魁賢操符
定畫威徳竝運而又獲同心恊䇿動應機宜吾未知其
厝毒復何如也然則今日之㨗自吾吉以下咸衽席而
嬉矣其功豈獨在贛南哉盖昔在新建公是用射干甘
遂之力也今督府監司是除耆參烏頭之毒也其為國
[010-15a]
計一也而贛南兩郡侯咸曰是役兵憲朱公功最多爰
徴予言以頌且曰是當勒石傳諸永永朱公諱某叙州
人贑守葉侯某某方人南安守某某方人
  重刻王心齋先生遺錄序
心齋先生遺録若干巻始嘉靖間門人張水部峯刻諸
江浦隆慶間先生仲子某偕諸門人編校年譜并遺録
刻永豐仲子嘗屬予序而未之逮今萬厯四年水部重
刻于家乃亦以序見督予少讀遺録而得先生學脉之
[010-15b]
大較矣今且半皓乃以水部所刻讀忘寢食而益得其
㫖歸然後掩巻吁曰是刻其可已乎先生之學先知本
故立其身以為天下國家之本則位育有不襲時位者
此㫖歸也然先生所以語立身者甚詳非曰不辨不肖
之身而徒出身以師帥一世之謂也先生所自為立身
者甚嚴非曰不辭不腆之倄而輒委身以鼓舞一世之
謂也先生録中曰顔子有不善未嘗不知常知故也知
之未嘗復行常行故也又云誠意忠恕强恕致曲皆為
[010-16a]
立本工夫平時揭示無欲之訓不一而足所著勉仁等
篇則又循循示人遷善改過反躬自責不為葉言是先
生所語立身之事如此水部雅為予言先生最嚴取予
不苟一縑一葛予又考先生自童不&KR0570文義而孝誠天
至厚義薄利咸出性成及聞東越致知之㫖而深造自
得日以光大巨節細行咸可昭日月通神明故嘗以一
身而活千萬人以褐衣而師表乎王公非獨纓緌詩書
之士欽風而起覿顔而消而下逮農賈儓𨽻齠穉秃翁
[010-16b]
一間謦咳若澡雪其胸臆而牖發其天機是先生所為
立身之實又如此而今之學者未少有得則皆好為人
師至南面抗顔號召後生猖狂鼓舞自為大于一時亟
髙其言曰吾學即止至善又焉用致知焉有所謂無欲
之功其極至習為圓通恣為權譎以便功利大徳既隳
猶自與曰吾誨不倦即學不厭不知所誨果何物也所
謂出身以為天下國家果何身也嗟夫先生所為訓與
其自立者豈端使然哉夫衡懸則不可欺以重輕繩陳
[010-17a]
則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設則不可欺以方圓水部既重
刻遺録而又附以墓文誌傳豈非所謂懸衡陳繩申飭
規矩以示斯人之徒者歟雖然聖賢立言猶善醫者因
病而施方非可以方執而局泥也先生録中有云出則
為帝者師處則為天下後世師予則以為聖人出為帝
師而未嘗不師天下後世處為天下後世師亦未嘗不
師帝者是故時潛時躍時見時飛而未嘗有家舍用舍
行藏莫不在天地萬物是乃先生所學孔子家法學者
[010-17b]
亦善觀善學之而已矣水部嘗令江浦有惠政民生祀
之豈亦有先生一體者歟是刻為學者慮至殷也故援
其意為之序且以復仲子
  别曽舜徴序
夫研窮非不學也然而滯物髙儒未嘗入其門焉褆修
非不學也然而泥迹通儒未嘗入其門焉主敬而嚴主
靜而寂非不學也然而涉念聖儒未嘗入其門焉夫聖
儒曷宗宗乎盡性而已性之體非有内外虚實動靜之
[010-18a]
别亦非有先無後有先寂後感之異尤非可以知識求
意見測語其量則囊括宇宙發育萬物而其實不越乎
至微學者誠得其㣲非不研窮由吾性而窮焉則雖物
非物也非不褆修由吾性而修焉則雖迹非迹也非不
敬以靜也由吾性敬靜而無所主焉則雖念非念也是
故其學能開物成務裁成輔相盡人物天地之性而不
為勞夫盡性不勞則眞全不毁矣故又曰盡性以至于
命性也儒者知言之而不達㣲之體故襍百氏微也老
[010-18b]
釋能言之而不求盡之之功故成二氏甚哉知微之難
言也耒陽曽子舜徴自衡五百里訪予孟山之麓留十
日與語聖人盡性宗㫖而莫予逆也巳而浸及於微舜
徴躍然屬予著之篇以示人人嗟乎道心之微自虞廷
啓之予雖未深知而曷敢愛言雖然舜徴寧知今之患
乎患不在不知微而在知微也不知微之患譬之食蘇
藿者其病吐吐者易療知微之患譬之食參耆者其病
茹茹者難洩子盍觀于今之士可省也雖然又有譬焉
[010-19a]
外入者非家寳貨羡者非居積然則予非患知㣲而患
眞知者之艱也子行勉哉子將聖儒其志盡性其宗精
之一之乃見其㣲以執於中姑毋多談
  賀劉養旦憲副歸省齊壽序
予友少衡劉君始以江西藩㕘請告歸侍其父封吏部
公母陳太安人餘十年矣㑹朝家强起君補粤藩屢陳
辭不可不得已行踰年䝉命陟雲南督學憲臣君聞報
舍然取道歸覲請得復告終身二大人側于時封吏部
[010-19b]
公壽八十有四太安人壽七十有九雖誕生殊時而少
衡君將集宗戚併舉一觴冀解頥申告已意而或者語
君曰先生之悅親左矣夫二大人豈不願君膴仕哉君
倘順二大人以行則必能萃四方之珍以腴口腹奚止
取諸湘湖之芳洞庭之鮮必能僃四方之音以娯耳目
奚止取諸激楚之調思郢之曲必能為明天子外握斧
鉞内提銓樞龍光溢被親闈加尋常萬矣奚止為里閭
之頌禱宗戚之燕逰先生胡不為彼而為此乃先生門
[010-20a]
弟子聞之紛然起曰是且未識吏部公之心焉識先生
盖昔者公方年强食貧猶然勑先生逺從羅文恭公學
古聖賢之學斯時豈以口腹之腴耳目之娯龍光之溢
營計念哉况今加耄矣其所期於先生有不珍而腴不
音而娯不斧鉞銓樞而光被膴仕又焉為有無乃相率
敦譚生某走數百里謁予言以為二大人歡又介其門
人萬安令某申之夫予與君同年同學兹又同情盖予
嘗請告重怫慈㫖乃亦舉一觴跽告吾慈闈曰若子在
[010-20b]
千百里外念大人奚能越晷刻若大人念子在千百里
外脫有急盼不得即從左右亦奚能越晷刻若是雖日
飲飡大官綰黄金章不樂也今得奉一觴唯阿在左右
無乏事其樂豈與身都三事論哉而吾慈闈及宗戚相
聞絶倒盡歡若公與太安人豈不同情而少衡君且必
有先得予心同然者矣子歸將覩公與太安人心愉色
康飲飡日加眉壽之綏以莫不増君以是燕喜亦且日
臻于壽考祺吉殆相為無彊子又奚虞譚生聞言喜津
[010-21a]
津執簡請次其語為獻歌南山而行
  贈唐曙台父母入覲序
君子之學始於仁身終於仁天下後世夫君子一身何
以能若斯逺且大哉惟仁則非獨四肢百骸身也其在
天下後世疇非身也吾以其宰四肢百骸者命令天下
後世各以其相宰者仁其身而君子其庶仁矣哉當其
在上為君而明明為相而休休咸必曰吾為天下得人
以為仁而處於其下日命令天下後世相宰而為仁乃
[010-21b]
所為左右君相以毗得人而佇其用也吾嘗譬諸醫國
者採擇上藥以佇主人緩急其視為人解一紛拯一戹
其功豈百一論也然而君子惟曰吾以既吾仁而他非
所知也昔者子游為武城夫子問以得人儒者止知其
足以益政而未知夫子之意盖出此也吾邑人文陵夷
漸矣自唐曙台公以更賢來首政在易俗節靡而尤孳
孳務典人才日進諸生從業舉中講習卒澤於道其意
其饑渴今翩翩與計偕陳生以躍秉浩梁生滂廖生同
[010-22a]
春康生夢相皆朝夕侍更端髙第弟子也於是吾邑中
皆感公善能作人竒諸子得師行且彚征予則知公之
為天下得人毗也公以是月某日戒車入覲此四五子
者請為贈子以為公持此報主上較四方循政孰功哉
孰功哉公志在既吾仁不自功公且為吾君相進明明
休休之道其亦不踰此夫
  西昌鄉約後序
昔予食司守上川南嘗飭保甲寓行鄉約而駁之者曰
[010-22b]
是將於里甲外増民役也無乃為厲與予應之曰昔周
室井牧兵賦與比閭族黨義取相維豈故相厲哉乃下
令行未周期而民訟大寢㑹四封妖冦盛作境内獨完
繇是兩臺臣遂檄行全蜀焉予歸里人聞而慕亦相與
講行不&KR0034輟萬厯丁丑予邑大夫唐令君來臨首議民
風輒欲以鄉約從事出其科條語簡而義尤僃未幾士
民舉訢訢趨繩束積俗丕變閭閻若更生焉公復露冕
躬履四境作新考成誠精為竭且過予曰子不可無一
[010-23a]
言以相予見是約也它方有行者矣然而非有保民之
忱則功令寄諸彌文而民不可孚非有安民之政則殘
蠧生於弊穴而民不暇為始令君甫下車民覩顔色已
知其䘏䘏焉學道愛人矣乃予邑宿號逋賦公為更令
不施桁楊而輸先峻過此予知其吏格囹虚比屋嚮方
化國日長而三代之政左驗一邑矣予何幸躬親揖讓
其間而敲壤歌成也於乎休哉
  副將康氏續修族譜序
[010-23b]
夫自昔有食邑相襲簪笏充家奕世乘朱輪者至數十
人有世業詩書代擅著作一門文集至七十餘人是何
其名位之穹而文藻之郁也然其子孫皇皇樹利浮華
㒺實若楊惲劉孝綽焉則禍敗隨之君子之語世家與
所為遺子孫者其孰為藉甚哉是故食不必八珍要在
菽粟雖終身弗餒也衣不必紈綺要在布帛雖易世足
温也遺子孫者不必名位與文藻要在徳義雖百世弗
匱也雖然自孔門以知徳為難苟有閭巷砥行慕義若
[010-24a]
渴内睦於家外誦服於鄉人衣徳傳於世世則有不膺
爵而穹不摛藻而郁者存它不逺引即吾江介若陳伯
宣布素士耳乃獨以雍睦利濟訓廸子孫鄉邦化之後
不數世有昉有競有旭與度而簪紱科第輒磊磊焉金
谿陸公賀嘗以學行教授鄉閭而成其子稱三陸先生
及孫持之咸為一代大儒彼其在當時若蔡秦父子孫
曽厯世鼎鉉其後人至不敢俎豆而莙蒿之覩此何相
萬也然則古今稱世家與所為遺者可彰彰見矣予邑
[010-24b]
東南康氏最古其先家金陵十世有二十評事生延孝
延孝生八十評事國輔國輔取司馬氏一乳三子南唐
主喜曰此人瑞也咸錫封為京兆男伯曰子文為正將
仲曰子忠為參將季曰子信為副將以世亂咸奉母避
地泰和卜曰聞鍾則止於是伯居銅庒仲居横乾季居
古瑞山皆邑近地今所續修譜則為副將季派季之後
仕朝之系多居古瑞至徳隆分徙達舍道泰徙譚山武
城徙千秋象嶺仕玉之系叔忠徙金灘雖咸未有燀爚
[010-25a]
赫奕而其間著於鄉者為武城永髙著於官者為玉成
為遇衷與某某名位文學亦有聞舊譜歐陽恭簡公叙
之今續修曰堯圖氏獨捐費二百餘金其兄堯命集子
姓編梓成帙皆可謂慕義偉然者矣康氏長少某某以
姪思齊受學於予乃相介紹屬以序予昔受學於歐陽
文莊公公與千秋亦世姻也嘗館榖其家為述康氏習
樸近古而公又壻於金灘以其先譽髦翩翩如也頃者
康氏義問彌著若古之雍睦利濟競嚮徃焉而金灘夢
[010-25b]
相氏已與計偕試南宫又多蒸蒸慕學其燀爚赫奕孰
禦哉雖然子所矚望康氏繇其慕義則九江無弗可繇
其慕學則金谿無弗可其它名位之穹將以翊世非為
榮也文藻之煜將以明道為非侈也昔者文莊必有語
康氏矣
  爵譽康氏重修族譜序
儒者之治譜也鮮不以宗法言此特歆其名耳而非實
也古之宗法有世爵以臨之夫是以導則率禁則齊而
[010-26a]
理在其中其在庶人兩賤之勢不以相使而况為大宗
者或顓愚而售詬則又將孰導而孰禁之是故先王之
於庶民家有廟以萃渙黨有塾以發矇而導善禁不善
之為理者寓焉烏在乎宗法之舉與廢也至於後世則
又有譜以為著代叙齒之辨自譜作而廟之萃益篤塾
之教益明推諸先王所為理者益周以洽故譜足尚也
而譜之行不患無宗法而患其家無老成之人譽髦之
士不足以觀磨申飭則雖其譜牒不軌於宗法亦奚以
[010-26b]
禆雖然古者又有比閭族黨相翊於導善禁不善故能
一道同風雖在環堵之中咸有老成與譽髦者相望而
駢起此先王所為必世而仁者也乃若以今之世而責
以昔之人而欲其旦暮遇也不亦北首而南轅乎嗟夫
此豈獨一家為然哉予鄉在邑北最平衍巨姓棊布而
康氏稱著焉康之先在宋立極府君繇金陵宦太和留
家爵譽厥後分徙雷岡至幾世祖仲衍來壻里之周氏
因復居其故趾始作爵譽康氏譜其後乃有舫川司馬
[010-27a]
務信徴君樹聲相承繼有存吾處士養浩贈君復編譜
牒菊庒二尹北轅長史又續修之越今踰四紀而齒日
䌓居日析家老長暨文學至徳等咸以譜不可無修也
乃申諭其子弟某某等増修之而請序於予予不揆方
以孔門求仁之學為鄉士興而康氏子弟從者獨多已
而約束為鄉㑹而其家老長咸嚮徃焉頃予以講學㑹
友登其門巍甍古第麟列櫛比班行中龎眉皓首冠纓
履綦抑抑顒顒望而知為老成人也子弟從事請席奉
[010-27b]
匜匪舒匪棘望而知為譽髦士也此康氏譜之繇成也
非苟然矣予既辱世戚又若是習也予固不可無一言
以颺之夫古之比閭族黨之相翊於導善禁不善者咸
以處仁而已仁者非小器近道也而人豈槩能之盖大
賢由是以達於道小賢由是以習其事今康氏譜一事
耳而有三善世之援華胄襲穹爵以相詡而實則決裂
枘鑿不盖其贗惟康氏自立極公以下首末若引繩然
靡有附麗之謬其義例則曰賤藝弗遺老佛弗録又何
[010-28a]
其厚且正也康氏厯宋元逮明興以明經發家相繼登
賢科膺貢辟簪組嬋嫣承承到今未艾而譜之速就未
嘗伐其能䧺其成此三善者皆世所難而獨易之康氏
其將為仁里前驅哉若夫雅志求仁以漸漬乃祖康公
之業而際于馮翼孝徳之盛休也是在二三子者
  張氏續修旌忠録序
吉郡忠義推文丞相雖孺婦咸知誦之然不知其一時
景從艱關勤王則邦之子弟居多若張履翁之徒是也
[010-28b]
履翁生永新巨宗官學士院檢閲雅與丞相妹壻彭震
龍善當丞相督師嶺外柬震龍為援履翁聞輒傾貲起
義結邑人顔司理偕震龍為城守候王師不至城屠死
之三族為赤悲哉入國朝𢎞治丞相得專祠故里震龍
配食獨遺履翁嘉靖間御史李公採公議疏諸朝履翁
竟得從祀而吉人士聞者莫不咨嗟咏歌尸祝肸蠁宛
有生氣履翁之裔始□避荼陵安成者代有顯人其居
泰和沙里自學正君惠幾傳登正徳戊辰進士為煥煥
[010-29a]
弟某等感先烈榮國典因録刻省郡志所傳履翁死事
及䝉襃巓末題曰旌忠屬予友王尚涵氏序諸首今二
十年餘梓燬孫元澗等又續刻之請予為序予嘗怪荀
子言性惡及讀其書曰物之動者有氣而無知禽獸有
知而未有義人生有氣有知而有義夫人有氣有知而
有義則性未始惡也荀子之言不自左矣乎今觀履翁
事予益知人心之義之不可後也孟氏云所欲有甚於
生豈不諒哉雖然自宇宙來未有若丞相之義烈亦未
[010-29b]
有若從丞相者奮義之多也即後之崇報雖人列俎豆
祇益為勸曷為繁當其時予邑死事劉士昭出針工予
宗靜山當敷天為元矣而獨以一夫操耒抗之其事尤
最竒士昭未知得從祀否靜山後履翁十年始得從祀
祀不祀不足言予獨信人心之義不可後而又慶奮義
者之必有後也序可寢乎亡何元澗等又率其家之游
予門者曰朝儒朝海暨予妹壻可大偕來視成遂奮筆
著之篇端
[010-30a]
  賀陳柱峯六十壽序
昔陶淵明冲襟逸度絶交賖於世途而獨巻巻責子之
篇其故何哉今夫大夫士之在世也鮮不欲其身長久
身長久矣然返顧無繼志之男承學之嗣則雖壽等老
彭徳㡬周孔而其衷未能以盡釋盖觀於詩書所稱則
古今人情大畧可知也何必淵明然則人子期為釋親
之衷壽親之至者豈不誠有道哉雖然此未可易語也
何則道之所存世之為親者鮮不曰是奚所與於已奚
[010-30b]
所為修短而為子者亦鮮不曰是奚與吾親奚所為修
短然以是語於親之喜刀泉田舍者則可而以語於其
冲襟逸度之前者則咈矣以是安於其身之營刀泉田
舍者則可而以安於繼志承學者之衷則疚矣彼固不
知為人子者圮道與不圮道其為親修短尤不眇小也
嗟夫此其為父子者盖不易値矣而矧為易言乎予昔
與柱峯陳君始為友相取在古文詞非獨舉業也而為
姻又為鄰相左右在徳業不督縟文盖君先世元總管
[010-31a]
梅村先生嘗壻予之先世總管有行誼不濵於俗故君
世其徳而於予為姻亦非若世之以機利相與者予叨
仕官而君厯試竟弗舉然君之情致髙朗忘懐得失遇
酒輒引滿不醉不已盖有類淵明之為人君與予今年
偕六十而予皓首柴立不若君青鬢翛翛酣嘯勝夙時
是秋君嗣子惟直適登鄉籍與計偕而文學友某某等
謀先惟直北行奉觴申祝以為致詞莫踰予予觀君自
任曠懐洒然出物表視世人鰓鰓仰機利者其所享已
[010-31b]
十百之矣乃又獲淵明所不可必之願此非所謂天人
交鬯者哉為之賢嗣所為壽親之至則將曷以君家之
先元方季方咸有勲徳以承太丘非不偉煜惟直豈以
是為道之存乎夫道之存以萬億世為期者也其身以
萬億世為期則其親亦以萬億世為修其視世之以一
勛一徳顯親者何啻徑庭之逺即世之巍膴者已非其
匹而况懐刀泉田舍區區相矜嚴者乎惟直辨夫否則
未可為至而終咈且疚非惟無以事冲襟逸度而亦非
[010-32a]
所謂繼志承學者也於是諸君咸忻曰然乃相率介予
言登堂再拜慶洗腆致用酒
  歐陽南野先生文選序
歐陽先生文莊公既薨之十有五年其門人淮南李公
晉秉大鈞闕/       天下學士大夫延頸歡
曰歐陽先生抱聖人之道未獲大行今恢而張之終先
生志必李相君也於是李公慨然嘆曰宏先生之學者
予不得讓焉乃取先生文集摘其要者彚成若干巻江
[010-32b]
陵公序而廣之以屬方伯馮公謂吉故先生鄉也謀諸
太守周君刻置郡齋而先生仲子中書君復屬直叙之
直少從先生游最久且宻面授手勒更僕莫殫未嘗屬
草故多不見集中然耳習先生之學則直亦不得委焉
自孔子語理曰易知簡能天下理得夫易知者即吾心
良知是也故明道之訓格致曰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
意誠不動不役其知非所謂良知乎學者不信孔子明
道惟取決在物為理之一語兢力窮討莫克反其本學
[010-33a]
術皆為天下裂陽明王公起自絶學亟示之曰大學致
知乃致吾之良知非專外也一時豪傑響應而獨稱歐
陽先生為盛先生始學近空寂而從政疑於思索乃以
書質諸公公答以自私用智喪失良知之語先生遂悟
良知眞體明覺自然隨感而應燦乎條理自周於天地
民物不見有動靜寂感内外之殊是以謂之良知亦謂
之天理繇是沛然不疑躬行益篤不遺日履而上達淵
微根心生色人我靡形積久宥宻愈眞醇而愈輝吉筮
[010-33b]
仕州牧民士尸祝兩守成均教學寢昌天下士方沈訓
故競詞章信學者希然一聆先生謦咳飫其誠飲其和
莫不爭師事之先生教人不事規條而雅善開發要其
㫖則以自知為入門以庸言庸行一循其獨直而行之
不動於氣為格致之實以大人萬物一體明明徳於天
下為志願以無有作好作惡蕩蕩平平為操鵠以與人
為善為程課蚤嵗貽書大宰羅公中年徃徃復雙江聶
公決千古疑若指諸掌稽其所語人者其即所自得者
[010-34a]
歟故言出而天下莫不傳誦事成而天下莫不悅服推
其心惟懼一人不入於善㳺其門殆亦不下三千非獨
元夫鉅人競相師慕雖夙稱神奸炙先生言貌未嘗不
瞿然傾化也晩起宗伯荷知先皇益以斯世自任若有
宇宙在手之意弼亮閎猷已見崖畧血誠至公風動上
下其利害不入心故憑河而不却其毁譽不奸志故包
荒而忘遐遺其度休故常任天下而人不疑其道遷故
變通鼓舞以盡神災異建儲二䟽皆當時所禁舌難言
[010-34b]
者而獨發之識者謂先生之學允乎周於天地名物上
承孔子明道之正脉而跡之在朝則夷䕫之直清寅恭
伊旦之瘝躬吐握殆兼有之自陽明公後稱全才者先
生弗可班矣而時勢之左竟莫遂其初志乃聞退語所
親有捐世之意比寢疾方欲乞身而不幸長終矣悲夫
先生視宇宙誠吾身矧曰斯道大行不在其身已在其
門人而淮南公又能紬繹遺言以嘉惠今天下士將逮
於無窮至是則先生復何憾焉直獨念良知之體其本
[010-35a]
無一物而其䆒則所謂周天地名物者不可以聲臭求
而形骸隔故先生雅言良知無外而有外之學非眞致
其良知者是以先生之學蒭蕘可備採擇而罝兎可為
腹心其能自任天下之重良以是也雖然是道也廣矣
向使有一物岐於其中則崒乎其為之隔矣又烏能通
於天下之大彼隔焉者不足言而世之學者又多以有
物之體依傍於無外之道遂至縱任自恣無復格致之
實以致憂道君子又復捄以虚寂若指良知為不足者
[010-35b]
誠如是則異乎吾夫子所謂易簡理得者矣噫此非良
知之不足也由學者未能眞見良知故也夫良知本無
一物則既不可以縱任而亦未嘗不虚寂故必有眞志
然後能眞見其良知眞見其良知然後能以無物達無
外家國天下可坐理矣此固淮南公之深矚亦先生遺
㫖也直何足以竟其藴
 
 衡廬精舍藏稿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