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98 滄溟集-明-李攀龍 (master)


[025-1a]
欽定四庫全書
 滄溟集巻二十五    明 李攀龍 撰
  雜文
   都御史朱公居東遺愛巻引
稱遺愛何為也為都御史朱公也其稱居東何也昔者
周公居東東人居焉不系之周也公既入為大司空山
東之人猶私焉不系之司空得稱居東也始公之居山
東則濟南之搢紳先生若郡邑弟子莫不曰我未見按
[025-1b]
察如公者今安得乆居此也既而莫不曰我未見布政
如公者今安得乆居此也既而莫不曰吾未見都御史
如公者今安得乆居此也凡五年是稱遺愛也周公之
詩有之是以有袞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周公東人之遺愛也又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逺我遘之
子籩豆有踐周公遺愛東人者也何言乎遺愛東人也
書曰汝陳時臬勿庸以次又曰以藩王室綏乃厥位是
周公所命也而必以丕惟耉成而必以率由典常何也
[025-2a]
所以遺愛東人者也之子不遘籩豆斯逺非周公之材
之美已奈何佑乃辟廵侯甸撫萬邦永康惟無斁也無
斁為言遺愛也公為按察務棐彛而不必於用訖公為
布政務正供而不必於用惠猶日存諸搢紳先生而進
郡邑弟子與論焉曰得無失廸知之士然後舉郡邑而
顓治之靡保匪蕃靡釐匪臬猶曰今為得若在昔無斁
乎是都御史朱公也濟南朱先生弟子故齗齗自信自勸
以急公家之誼而後朝食也雖無耉成尚有典常是為
[025-2b]
習公公以習諸先生弟子者亦具是矣何患乎不得乆
居此也不然於搢紳先生望而拒之視郡邑弟子不可
使不遜斯未能有先以為百姓望者雖今貌祀亦於是
有未致也豈獨以衮衣哉古之大臣官無間地澤無間
時施無間人其為遺愛備矣濟南搢紳先生若郡邑弟
子得朝夕公而事焉跡詩書以周公跡公以詩書得稱
居東也然不系之司空而系之都御史者以嘗不以未
以遘不以歸以習不以異勿諱乎其私之也不然咏歌
[025-3a]
之無從公奚取焉
   青州杜公家邦迓慶巻引
蓋公為青州四年於今矣所臨諸令長時時各舉所為
縣者状人職相得也所移牒若條為記惻然奉宣恩澤
使百姓咸知有明詔諸令長亦既傳相勸課惟恐詣曹
對簿負太守共理効者而百姓耻逋租稅遜于徭役誼
相屬分相親若家人父子一堂之上四年如一日而治
行稱長者四境之内雞犬相聞鳴加和吠加應也而謂
[025-3b]
無以致家大人之教惴焉不欲以治行自引諸令長愈
益勸課百姓愈益彊於租役監司御史中丞臺交相勞
也而薦書攟至且以遷行猶之謂無以致家大人之教
也是年太公年盖八十云公且計以遷行將便道謁太
公稱夀一堂之上而無以致其教奈何為治行矣然公
不言也先是迎太公青州而太公問為青州公亦不言
也然太公已見公御無長物事無長時私自喜之謂公
曰吾徃見爾大父為龍江驛至為按察使覆大獄而不
[025-4a]
難於反郡太守征蠻之役幕府交檄從軍自蘭谿功曹
舉五十金装畀諸亡者御豈欲有長物事豈欲有長時
乎吾不謂乃得見爾大父於子也信斯言也公盖四年
不忘家大人之教於此諸令長勸課百姓勿失其租役
太公不知也然而察亷諸令長其自㓗以不取如将不
啻亡者装交錯就檄獨賢載路不遑暇食猶為守臣四
年於此且以遷行更念諸為縣新故無常令長者人職
或不相得吾所移牒若條為記法度具是相縁為姦動
[025-4b]
必廢格吾豈敢知之哉問閭邱先生有後乎何為至今
不祀也閭邱先生者嘗見齊宣王而稱選良吏平法度
臣得夀矣者其人也賜無租役不謝焉租稅者所以自
存其業徭役者所以自存其身而命縣於吏幸而賜之
復以非法度不可為乆也選良吏以平法度斯租稅正
而徭役均百姓享數百年之利無窮時此不二千石所
恃以為聖天子圖共理而致家大人之教者哉始龍江
公為太守覆獄而畀亡者金以貽太公而公更欲以良
[025-5a]
吏法度行青州數百年之利以致家大人其計可以為
乆即紀以八十不與焉意在諸令長不言也乃諸令長
以有言而余識之如此
   答濟南父老報殷太史文
正夫既授檢討者八年矣嵗丁巳乃䟽以郭太孺人歸
濟南濟南父老相與以弟子請曰檢討家自曽大父衡
為永平郡文學徴授徳莊王經誼永平後進皆從文學
徳邸中及王之國盖天子賜璽書勞焉大父畯既省試
[025-5b]
則河南許襄毅公以荘敏文簡二公從其在太學又如
劉大司馬龍大中丞䕫兄弟徒衆尤盛知名者也至今
諸齊言禮者無不自出殷氏矣檢討家世傳業稱山東
大師今幸詣家願以相累豈無意乎吾黨小子哉正夫
常稱學廢推讓未遑乃不得已於父老而許之為受徒
數人屬太孺人捐館舍積至數十人攝衰臨藝是嵗省
試得中鵠繼宗禹者三人次年傑一謨者二人顧濟南
諸生則業謂禮經多不受受它經正夫各為持論如其
[025-6a]
家家不能難然亦咸得以舉大誼如是者五年余晩以
駒事正夫問詩數篇所受經即嘗聞之張先生所者葢正
夫結髪與余事同郡張先生數年以家世故即更它受禮
云明年正夫起家以其官入説經學裕王府中矣父老
則相與請余曰二三弟子安從卒業乎即中廢何以報
檢討也余曰父老安從知檢討之相為二三弟子者不
愈益亡已時國家設科射䇿二三弟子視以為禄利之
路則然矣莫不以朝受學弟子員即夕効髙第取右試
[025-6b]
官耳吾業既與恬然為此而又勸使勿亟其孰信焉故
使二三弟子受學身自致當世吾猶人也効髙第取右
試官予安能知之即因以長躁進之心傷揖遜之美有
寜中廢報我而已一以躁進使自致當世何不至也畔
師孰甚焉吾所願其大者受經學如漢諸大師家次者
即若許氏劉氏諸兄弟以不忝家世吾豈願此於二三
弟子哉檢討且八年亦旦夕遷耳又方今文章之臣歛
然在奥突之間簟席之上不次當御以儒宗居宰相位
[025-7a]
一何醖藉此豈不夙夜在公之義而五年於家猶曰今
朝廷大儒骨鯁白首耆艾魁壘之士論議通古今喟然
動衆心憂國如饑渇者何限吾幸得請歸與二三弟子
相訓故說經誼以増益不能㳺息卒業庶有用我徃以
是矣此自父老所見二三弟子雖亟自致以效父老然
有不可知則以檢討身為揖遜猶未失為是也身為揖
遜而後乃今儼然總五經之眇論鄉唐虞之閎道以陳
於王前以為聖天子主器者重以惑動二三弟子若難
[025-7b]
而縣之而實使自得之其相為豈有已時用意至深父
老安從知之也在昔有漢既以𤣥成為淮陽中尉而孔
次孺尋以詹事遷霸世大儒忌爵大過懼徳不堪又何
推譲君子猶之可以受而致安之無得不得由是矣聖
天子方日隆敬承之緒以有事燕貽天下自主器所有
宰相自儒臣所為正夫奚敢見焉而可無用推譲即朝
廷用檢討意初不出此然正夫幸已備侍從守師傅猶
且推讓不敢自見二三弟子身将愈益勸豈為中廢無
[025-8a]
報乎父老幸歸報二三弟子也
   為太恭人乞言文
不肖年九嵗為迪功君遺孤太恭人年二十有八嵗襁
抱二弱弟稱未亡人祖母楊䁥於前子憂不肖暨二弱
弟長則當薄其産數不予太恭人志也太恭人即傾籯
中一勿問之唯朝夕糊饘粥是命曰彼豈謂未亡人重
捐生即不忍此二三子貿貿食嗟來食相與僕僕轉溝
壑也地下有言此二三子安在哉未亡人其尚有辭矢
[025-8b]
靡慝唯二三子焉依祖母楊持太恭人愈益亟顧若新
婦太恭人亦愈益肅祖母楊病癰且潰太夫人溽暑身
自浣湔傅藥底革而豫宗黨無不難者蓋八年不肖知
敬業事諸君子然恒以戞羮失諸君子太恭人歎曰爾
何與仲多哉即饜髠如何異也先是有誚不肖不能力
穡服賈者兄嫂意難乆居矣遂廢箸出各僦别舍太恭
人所分貲僅支朝夕母子&KR0034&KR0034相哺也取濟西田自濼
水用易岱畆元年三什租季年乃什租太恭人泣曰吾
[025-9a]
寡且不有秋何賴哉因貸息沒入富農遷廬學宫傍屬
不肖壹讀廸功君書伏臘行經師修脫簮珥取給焉不
肖竒蹇罔所掄録又家徒四壁立太恭人困于女紅最
辱洴澼勿恤為之指手至胝龜率日一飵即再飱必鮮
鮑二弱弟在窮閻與傭保雜作自賣奉菽水蓋七年不
肖乃下帷授毛氏詩稍稍致糈飬比既禀有儋石儲太
恭人已戒令從㳺士貧者覿勿用篚矣二弱弟固猶曠
不有室里婦約結縭者竊隣窺之莫不中輟采謝絶謂
[025-9b]
何可棄女於是也庚子不肖始應郡舉甲辰詣對䇿以
第次晩得補司冦諸郎時與二弱弟撫諸孫稱觴堂上
太恭人言夙昔事未嘗不輒泣下罷酒也無以二三子
不易至今日哉則唯大君子有賜言
   戲為絶謝茂秦書
昔逮爾在趙王邸中王帷婦人而笑之爾猶能涉漳河
也則之長安在大長公主家又不負一蒯緱劒令主家
監先亟斷席與爾别坐家監乃置惡齧馬爾邸中輒怒
[025-10a]
馬使踶於庭踐溺沃爾冠亡何又遷爾於傳舍使與騎
奴同食傳舍長三投爾屨於戸外豈其愛士而執襪&KR1698
以㳺居朞年傳舍長遷爾於僦舍舍人責爾償僦也若
若使爾在我之他境我何知焉告者曰有君子𦕈而躁
視事左右必得志然吾憚其為人也則爾既已謁我門
下三日矣我躬授爾簡坐爾上客寵靈爾以薦紳先生
出爾否心蕩爾穢疾元美偃蹇我實屬爾時爾實有豕
心不詢干我非其族類未同而言延頸貴人傾蓋為故
[025-10b]
自言多顯者交平生足矣二三兄弟将䟽間之我用恐
懼貽爾盧生㳺爾義門不以所惡廢鄉綏静二三兄弟
爾乃克還無害是我有大造于爾也不佞官臣以敝邑
在爾之宇下不治執訊爾為不弔䟦履敝邑不入見長
者我先匹夫爾實要我辱我臺人殄置我不腆之幣於
塗張脉僨興眥翳俱裂曰昔在長安邸中殊厭貴人曽
爾一守臣也爾何乃去趙王邸中既已釋憾于我我以
二三兄弟之故猶願不忘舊勲於爾爾且以敝邑之頑
[025-11a]
民行而即長安貴人謀我天誘其𠂻元美弗二爾是以
不克逞志於我敝邑褊小我用疲於奔命屬且夜逸爾
利吾失國徼福于二三兄弟曰若不得請猶有令名與
其及也我其敢必有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我從事獨
賢則是爾之詒我肄也我與元美狎主二三兄弟之盟
乆矣爾猶是櫜鞬鞭弭在左右與呉生徐生周旋中原
不能一矢相加遺我是以大不列爾於二三兄弟爾亦
悔過之延使以命我曰同好棄惡復修舊徳我尚猶未
[025-11b]
懌是以不報爾又不祥惡聲滋至我祗役大行稱詩二
三兄弟其在二三兄弟則同心之賦而亦爾所不能為
妬口者爾有二心于呉生曰稱詩如此他何用糞土為
呉生固甚憎爾是用告我元美惡爾之二三其徳亦來
告我曰𦕈君子不得志於稱詩女則使然今日之事我
為政昊天上帝虞九歌周二雅余雖與于鱗出入余惟
利是視不佞惡其無成徳是用宣之以懲不一二三兄
弟備聞此言是用痛心疾首二憾徃矣不腆敝賦一聼
[025-12a]
客之所為唯好是求爾若惠顧二三兄弟無敢徼亂則
我之願也爾若不施大惠于鱗不佞二三兄弟愛才久
矣豈其使一𦕈君子肆於二三兄弟之上以從其滛而
㪚離眤好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敢盡布之執事俾執
事實圗利之
   擬秦昭王遺齊湣王書謀伐宋
秦昭王使人於齊湣王曰宋王無道為木人以象寡人
射其面寡人地絶兵逺不能攻也王茍能破宋有之寡
[025-12b]
人如自得之蓋寡人使使者間宋所為曰有之宋可伐
矣見祥不為祥乃為禍先是有雀生&KR1942於城之陬偃使
史占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則偃喜滅滕伐薛東敗
王取五城南敗楚取淮北之地三百里西敗魏軍乃愈
自信欲霸之速成築䡾臺於宫中鴟夷血縣之自著甲
胄從下射之血墜流地命曰射天其佞臣田不禋賀之
曰王之賢過湯武矣湯武勝人今王勝天賢不可加矣
偃大說既作千鍾之縣遂鑄諸侯之象使侍屏偃屬寡
[025-13a]
人象且成曹商自敝邑來言寡人方召醫破癰潰痤也偃
乃更命工加寡人癰痤於面既成謂之曰既微且尰爾居徒
幾何吾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指大王之象以示其臣唐鞅
曰此冠側注者負海過頥豕視其象不仁也不知彼何所
食乃帯益三副如此於是展魏哀王之臂以彈其鼻曰爾
赫之子哉望之不似人君也哀王之臂急而汰於韓襄王
之肘曰倉也何乃為人所搏不愛顰笑乎乃移使去韓王
咫曰此豈若等用肘足之時復展其臂彈之曰今視子之鼻
[025-13b]
間栩栩然矣何得更挈狗馬西走王豈猶以秦為王交乃今
且不得躍吾冶中展韓王左臂曰汝欲有天下右手攫之
則廢此左手又展右臂曰左手攫之則廢此右手君將攫
之乎所為趙武靈王之象黒龍而鳥噣鬢麋髭&KR0971大膺大
胸冠術氏冠差池迤邐五采四重貝帯&KR0008翿黄金師比綬
不著紱綴以絲禭命曰伉王惟肖揜鼻而過楚懐王曰此
柱後惠文冠者始亦為從長至函谷關然無奈其以淮北
之地三百里効我也寡人亦似惡聞王之臭也昔者岐陽之
[025-14a]
遇爾為荆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牟守燎故不與盟今
其坐之堂下次至燕昭王曰是危欲為朱均者偃聞相
人於師敦面而土色者忍醜爾其忘齊之虜爾父乎其
玩寡人大王與五諸侯無異鼗鼔一日倪侯請曰魯衛
中山雖則鞭箠可使然亦泗上諸侯也即折鉤之啄足
以為之何可不使備下執事乃復為魯平公工不得其
象以請倪侯曰亦果觧其冠令王可溺耳為衛嗣君命
曰小侯何為籧篨至今不殄也日者趙氏襲衛爾跣行
[025-14b]
求救於魏今其勿令加舄至中山君曰此其准頞權衡
犀角偃月不若其姬隂簡美也又為西周武王東周惠
公而金不足宋人夜拍東冡出文公之鼎彛椎而輸偃
偃不知也亡何惠盎見偃曰有道於此使人雖勇刺之
不入雖有力擊之不中偃乃釋章甫而冠無顔之冠以
示勇盡置寡人大王十二諸侯之象於庭懸鴟夷血於
其上而射之血下漸大王象盡殷則笑曰吾聞博昌千
乗之間雨血沾衣豈天有意乎王之為人也大王象僵
[025-15a]
於臺下偃曰捽之曰尚佯僵邪昔蘇代言齊王長主也
有二毛矣先王不禽二毛豈謂爾哉血亦漸主父偃以
衊其口曰視爾相法當餓死今姑血食哉此孰與雀鷇
美關弓以向楚懐王指其股曰吾將射此以報於泓之
役不能如吕錡集矢爾目也遂召倪侯命群臣以矢曰
此十二諸侯者各令面夷矣群臣乃各射偃之所鄉三
發寡人不中王自徃面樹之寡人象仆於臺下則轉巨
石以撞其足曰西垂大夫吾當復絶爾臏矣趣使出木
[025-15b]
人射其面飲羽木人者即前所為寡人也已而唐鞅進
謂偃曰昭襄無道命齊搆我皆其臣樗里疾之謀臣已
命工為樗里疾血鴟夷加於其頸以象其癭鞅請以一
矢踣之無敢辱命偃大喜至則自射之中其頸鴟夷血
出如霤大宰戴驩國老薛居州諌臣也以諌偃曰王欲
行王政即身屬櫜鞬遇兹十二諸侯者於中原之上而
主盟之可矣安用終日與桃梗俑人闘而曰我必勝之
乎偃大怒罵之曰子罕之後有睅其目皤其腹者如爾
[025-16a]
於此哉一薛居州其如宋王何關弓嚮之二子趣走唐
鞅既自及偃滛於酒婦人愈甚室中有呼萬嵗者堂上
盡應堂上已應堂下盡應門外庭中聞之莫敢不應一
日登䝉澤之臺見朝涉者鍥其脛矣而傴者至使人止
傴者曰是其脰肩肩何為者哉置之䡾臺之下使以鼻
承血失之怒而剖其背矣宋人大駭而墨子所設守宋
之備盡廢王速出令是于泓之事也齊王於是率魏與
楚徃伐之進兵宋城下民散城不守偃自投車上馳而
[025-16b]
走至温逃倪侯之館而死三國盡分其地矣
   乞歸公移
切照本職猥以草茅叨䝉聖恩擢為進士歴官郎中知
府以及今職未嘗不誓以犬馬之勞答稱萬分之一即
沒齒不敢自棄於明時者矣奈何瞻依盛世固臣子戀
主之至情而諱疾矌官尤臣子不忠之大罪本職不幸
賦質羸弱調理失冝到任以來所歴西延平慶等處徃
還四千餘里考過府衛州縣生童六十餘處自夏徂秋
[025-17a]
忽成泄痢以致瘻瘡頓發肛門突腫坐卧俱防下血即
多元氣日損醫生任某等投藥將至百帖迄無一效再念
本職校閱微能非心力無以自效而頭目昡暈即臨巻
必至失常恐開科孔邇求賢大事一有謬誤人材所關
命在旦夕實為狼狽合無憐察本職得以殘喘生還仰
承聖恩之髙厚即雖終無圗報而感激難忘矣
   問西安三學諸生䇿
問九則安錯大氣焉舉斡維焉繫隅隈安處谿谷邱陵
[025-17b]
山川多有何所刑徳何所牝牡厥上左旋下焉取夫右
轉清濁攸判夫何墳何衍何得以寜今孰發焉何致以
位今孰搰焉何四極之相屬卒其異方雍何傾覆豫何
逢長南北順隳孰知其里胡遵迹既化而厥壤爰止廣
厚何坼儵忽焉合重夫華嶽匪載匪沓陽伏不出厥出
安居隂遁不烝厥烝何如榖洛何闘何神争明梁山何
朽何帝不饗子晉何諌后何庸伯宗何告侯何從氣何
以復何所揺政胡臣事是修而代終以慶
[025-18a]
   問華渭諸生䇿
問潼關於殽函其猶重楗也在昔彊秦建瓴山東注如
決霤毎一出兵割地效賂有若俯拾山東諸侯合從而
來止於一夫成列而進道惡為觧則俛仰之勢異也今
天下為家聖天子封域殽函不異宇下山以東何患焉
獨以北兵慿陵數入侵上谷北地間而先零諸羌徃徃
窺西河玉門塞一旦交困秦人之卒空國出乗障矣即
有若徃時大盜嘯聚商洛者竊發其中鼓采金鬻鹽亡
[025-18b]
命之徒以為有司者難扼潼關而據黄河之津則山東
之援不至守武關以分掠漢中諸邑則鄖陽之師不入
西北出藍田以犯長安而稱屯灞上雖欲不棄華渭不
得也此非王公自失其險而制於人之道乎二三子華
渭之間人也其明發念亂乆矣何以告我
   李淑人大節解
中丞霍公大母李年二十餘撫遺孤焉既贈太淑人掩
于帝恩其大節無以自逹於上乃中丞状之曰勤瘁幽
[025-19a]
苦精白貞純是先大母之徳也余惟八者備矣屹屹乎
大節也哉方其夫以永絶若子在抱亟低佪於一徃而
藐諸之謂何跂予望之中廢不可知若將棄焉而旋復
是顧業以黽勉孰與効以大畢之為成仁也量力計期
此伏彼起盖有日月可處而我之未即安者匍匐拮据
不與焉勤矣惟兹孑遺㷀㷀在疚疢疾用勩忉怛為勞
即庻幾将來瘏痡甚矣而逝者不返終身病之奚必殘
形相拒毁體自絶始為慘哉瘁矣壅閼閟侐鼠憂不陽
[025-19b]
如在晦𡨕視聽𤣥黝雖猶託于世未亡人耳百爾紛紜
藏之地下獨其所為喘息相屬者細若氣微若聲不可
以已是重蓄也幽矣可以已則舎生以之不可以已斯
生而有所不得舎也難乎其為心矣預防以自困致慮
以自危既秀方實植㣲壮長有不在我者而志毎窮焉
以徼惠逝者拂亂煩寃丼此荼毒苦矣立孤難於殉葬
善後優於捐軀二倫是經大義以辨非託於難以竊便
非假於優以茍存夫婦母子無遺憾焉精矣蓋亦其質
[025-20a]
固有之既自不飾亦自不渝不然捐軀殉葬本以為潔
而益示其華猶曰物采非素以為行也光昭有家冺於
無迹猶曰倫足以竊便義足以茍存云爾恬淡是常不
以作色白矣據其所不得於舎生之心與其毎窮焉之
志如天地定分之不可易如山河定位之不可移殉葬
自竒立孤自正溝瀆之諒匹婦一朝舉之矣又不然非
其性也勤瘁不将以損之幽苦不将以撓之乎貞矣激
於始絶而衰于已事與操具而身亡均之失其半也此
[025-20b]
夫各成其信非以為名而意自愜不觧於慈非以為功
而理自全故至于今無間然矣豈其習而便豈其守而
存率之自是自致厥美不遺純矣屹屹乎大節也哉喘
息相屬命脉以文神明之胄後世必復余猶及見中丞
為御史時主課天下郡國上計吏風裁卓然自廷尉中
丞少司馬司冦徧歴三臺大績益著於太淑人有餘烈
矣勤瘁幽苦精白貞純具大臣之道焉有味乎其言之

[025-21a]
   題太恭人圖
攀龍家有太恭人四圖先後出示家人其一則相視謂
曰豈為太恭人其一則競謂曰當為太恭人其一則不
時謂曰是為太恭人也其一則杜氏愷所為圖杜初為
圖家人各言所以状無不曰有所似太恭人者旦而移
之第二圗家人又言無不似太恭人者今稱杜氏第二
圗而前三圗廢矣乃余以杜初圗似矣及第二圖成即
初圖輒復若無所似者由是而知有所似不若無不似
[025-21b]
者之為工然必相形而後真得焉可以無似無不似而
術神矣古賢母所具列列女傳無不善畫者莫能圗何
哉漢圗休屠王閼氏於丼泉宫其子金日磾毎見之涕
泣然後去史稱&KR0008侯篤敬非其似必涕泣之無從非其
似必漸衰於毎見非其似必不難於去之何以澘然不
能自己輒不得以禁中為解乎余見太恭人初圖盖儼
如也見今圖盖依如也太恭人稱未亡人四十年孰與
&KR0008侯侍閼氏為羈虜痛哉乃逮今天子賜命服稱太恭
[025-22a]
人二十年嵗七十猶尚良食撫三世膝下其日且未艾
彼即七葉之貴何以易余哉是故以余從其依如者而
後知杜氏不可以一技論也
   王氏存笥稿䟦
余觀大宗伯孫公所論祭酒文章法司馬子長氏其然
哉今之不能子長文章者曰法自已立矣安在引於繩
墨即所用心非不濯濯唯新是圖不知其言終日卒未
嘗一語不出於古人而誠無他自異也徒以子長所逡
[025-22b]
廵不為者彼方且得意為之若是其自異爾奈何欲自
掩于博物君子也關中故多文章家即祭酒在著作之
庭且三十年為文章其用心寜屬辭比事未成而不敢
不引於繩墨也且三十年為文章其用心寕屬辭比事
未成而不敢不引於䋲墨原夫法有所必至天且弗違
者乎巧者有餘拙者不足假令祭酒為文章其㣲辭美
事一不得其所置豈楊雄劉向所稱實録者也大宗伯
又言祭酒與北地李獻吉氏接跡而起以為祭酒重則
[025-23a]
是稿也海内學士大夫受而讀之者将益重子長之為
文章而引為繩墨宗伯有力矣乃御史鄭公按陜以西
諸郡稱采風使者還且奏之則又謂攀龍在左輔有祭
酒于文章徃徃紙列國家大典而抵掌談四方疾苦九
邊要害奉胡言胡奉倭言倭即欲聞時政不亦輶軒所
載者哉乃若其詩則大宗伯所稱李獻吉得其具體矣
吾重傷著作者之志因并錄焉攀龍得以具論二公所
取祭酒者如此也
[025-23b]
 
 
 
 
 
 
 
 滄溟集巻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