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69 苑洛集-明-韓邦奇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苑洛集巻一
            明 韓邦竒 撰
  洪範圖解序
昔者上天式教出書於洛大禹因書以第疇箕子因疇
以衍義九以綱之五十以紀之治天下之大經大法燦
然明備古今所謂洪範者也有宋蔡九峰氏因律吕之
變悟洛書之㫖乃推數而賛之辭由占以致其用泄大
[001-1b]
禹之神藏發箕子之妙用而範之為範總於稽疑矣大
哉範乎上配周易洪纎脗合無毫髮爽其為占也蓍皆
五十用皆四十有九洛書體方而用圓圓者用三故揲
以三河圖體圓而用方方者用四故揲以四竒以三乗
三三為九九九八十一而六千五百六十一之數具矣
偶以四乗二四為八八八六十四而四千九十六之數
具矣至於分掛揲歸終始皆同自然配合若天地隂陽
不可少其一雖康節之經世亦别為機軸太𤣥潛虛之
[001-2a]
屬安能涉其波流乎夫羲文之學見於易禹箕之學見
於範孔子作十翼而易以傳箕子既没不得而傳焉九
峯生於二千餘年之後始紹其絶理由心得業不師傳
其功懋矣當宋時五星聚奎實範成之兆其他諸儒明
道立徳註釋經書固漢唐以來儒者之常不得與於斯
也數辭未備而蔡子卒乃又絶矣鰲峯氏補其缺辭而
訓釋之其義復明然棊有陰陽蓍惟竒偶而考占未備
焉至於今其殆將又絶矣乎洪範傳曰象以偶為用者
[001-2b]
也有應則吉範以竒為用者也有對則㓙又曰正數者
天地之正氣也其吉㓙也確間數者天地之間氣也其
吉㓙也雜此範學傳燈之秘也著之篇末以示讀範之
士云
  正䝉拾遺序
學不足以一天人合萬物不足以言學吾讀正蒙知天
人萬物本一體也混沌之初也一元之氣渣滓融盡湛
然清寧而萬象皆具一極中易所謂太極天之性也及
[001-3a]
其動靜繼成之後氣化形生並育並行是天率天之性
而行是之謂天道夫子所謂一隂一陽之謂道中庸所
謂道並行而不相悖者也人生之初也天賦之理無偏
不倚凝然靜一而萬行皆備於其中書所謂降衷人之
性也及其感通幾㣲之際形生神發隨接隨應是人率
人之性而行是之謂人道子思所謂率性之謂道夫子
所謂天下之達道者也鳶飛戾天魚躍於淵流行上下
之昭著者至於鼃鳴蟬噪蟻走蠅飛皆天道也親親仁
[001-3b]
民忠君敬長明體適用之大者至於一言一動之發一
事一物之處皆人道也君子之自強不息即化育之川
逝如斯夫道一而已矣道也者葢皆指其發見流行顯
仁之用踐履制作彰施之功夫豈論於無聲無臭不睹
不聞之際哉不有卵乎黄白耳雛未之見也羽血骨肉
心肝腸腎缺一而雛不完卵則雛之極也不有核乎仁
種耳木未之見也花葉枝幹根株果實缺一而木不完
核則木之極也卵核者即雛木之本體不雜乎雛木不
[001-4a]
離乎雛木而為言耳夫天地者萬物之父母萬物天地
之子也子有不肖父母者乎天地萬物其始也先有生
後有成其終也先消成後消生生而少少而壯矣壯而
衰衰而滅矣天之開也斯昭昭之多積一萬八百年而
天始成地之闢也一撮土之多積一萬八百年而地始
成山以漸而高矣海以漸而大矣若一開闢焉天地山
海即若是之髙且大也則是人一出乎胎也即髮委地
而鬚拂膺堂堂七尺之軀經營幹理通達萬變矣木一
[001-4b]
出乎核即合抱參天果實俱完矣有是理乎其消也天
吾知其日削其圓地吾知其日損其方山吾知其日卑
矣海吾知其日小矣但其化幾㣲人不之覺焉如今目
前之世萬民萬物濟濟林立忽一日而盡皆没滅亦可
傷也是故造化之運消長之機方混沌即漸開闢方開
闢即漸混沌如圜無端無一息之停長於子漸至於已
開闢極矣消於午漸至於亥復混沌矣自子至寅厯三
時而形象備自酉至亥厯三時而渣滓盡然則一元十
[001-5a]
二辰混沌者六辰開闢者六辰一嵗之候晝夜之道也
唐虞三代當午之正時雍風動之化其盛極矣前此以
來渾厚敦龎日進於文明後此以徃澆漓乖賊日趨於
澌盡嗟夫今午日昃一代䧏於一代造化老矣孰能挽
回唐虞三代之治乎創業之君守成之賢主不過服藥
節食使少病康強爾固不能紅顔黑髮如少壯之年也
張子曰大虚無形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又曰知虚
空即氣則無無察乎此則先儒所謂道為太極其理則
[001-5b]
謂之道老氏所謂無佛氏所謂空不辨而自白孟子曰
經正則庶民興君子反經而已矣凡此皆正蒙之本㫖
諸註之所遺也謹為之拾
  樂休園詩序
雄山仇子既家食乃作園園名樂休既而詠以詩既而
賢士大夫遊於園者和之既而和之者衆合為集而仇
子没矣仇子之弟儀賔君森刋諸木夫樂者情之一也
無徃而不在樂休者休之樂樂之一也夫樂者情之正
[001-6a]
動以天自足於已而不累於物者也何假於園與詩哉
夫園與詩適以寄此樂言此情而已樂固不在乎是也
嗟夫情既熾而物是役世之人知樂之真者鮮矣夫茍
得是樂之真也則雖無是園與是詩亦樂也夫茍不得
是樂之真也則是園與是詩喪志而逐物憂之媒也夫
樂無徃而不在者也憂不出其位者也時行則行所以
儆戒盡瘁者皆樂也時止則止所以省身勤家者皆樂
也古之賢聖所以憂勤惕勵無時豫怠者防此樂之或
[001-6b]
喪耳夫茍既休矣謂榮名利達之所不繫遂乃軒然自
得快然自娯徜徉於山水花木詞翰之間置生事世故
於不聞此衆人之所謂樂而君子之所甚憂者也其如
真樂何哉如吾仇子則知樂之真而不役於物者也何
以言之觀仇子之家範可知矣觀仇子之家範則其所
以憂勤惕勵者可考也而所以處乎休者可考也然則
仇子之樂豈真在於園與詩哉
  啓䝉意見序
[001-7a]
夫易理數辭象而已矣理者主乎此者也數者計乎此
者也辭者述乎此者也象者狀乎此者也圖書者理之
輿也辭之方也數之備也象之顯也是故聖人觀象以
畫卦因數以命爻修辭以達義極深以窮理易以立焉
自夫子稱相盪而先天之義㣲㣲之者後儒失之也夫
相盪者自八而六十四者也先天者加一倍者也其本
同其末異其生異其成同而漢以下莫能一焉宋邵康
節氏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
[001-7b]
四朱晦庵氏為之本圖書為之原卦畫為之明蓍策為
之考占變於是乎易之先後始有其序而理數辭象之
功懋矣竒也魯而善忘誦而習之有所得焉則識之於
册將以備温故焉竒也愚而少達思而辨之有弗悟焉
則自為之說將以就有道焉是故為之備其象盡其數
増釋其辭矣理則吾末如之何也
  刻闗西奏議序
奏議少師大學士邃庵楊公先後涖闗西經略疏也𢎞
[001-8a]
治中孝皇用廷臣議勅公以御史中丞督馬政嗣改撫
全陜未幾授鉞總制三邊正徳中以大學士謝事歸今
上以大司馬兼御史大夫起復總制奏議事類三茶馬
巡撫總制巻十八凡一百九十四章大抵皆籌邊策也
先已板行然各為一帙侍御劉公裒而為一復刋之葢
期逖流遐布風斯世也以序屬竒夫國之大事在兵而
邊兵為尤大邊務者在今時尤當急為處畫而不可頃
刻忘者也昔漢唐宋之興也當北敵之盛冒頓突厥皆
[001-8b]
一時雄桀遼金則儼然強大鄰國矣當其時君臣上下
日夕講求惟和親征戰嵗幣之務是故備邊之法為甚
詳我國家隆興當北敵之弱元自太祖以來據有淮北
世祖奄有中華承平百年諸寇皆化而與中國之人等
前代當承平之時武備雖弛尚有備邊之兵元則華夷
一統雖邊備亦廢矧其人驕佚怠惰服役惟漢南之民
豈惟與中國之人等且中國之不若矣我高皇遣將北
定中原元順奉首漠竄而大命革矣又值我文皇之英
[001-9a]
武乗百戰之威提兵北狩窮追逺討彼以素昔屋居粟
食之人一旦而處露宿茹血之地身不勝甲胄手不習
干戈駿奔脫生之不暇又安敢向南發一矢哉當其弱
也是故備邊之法較先代略焉距今幾二百年彼之生
養教訓復其故性而内地雍熈日久人不知兵徃嵗敵
入上谷則犯我畿甸入雲中則掠我太原入上郡則環
慶以北所過無遺民幾已可虞漸不可長也漢儒有言
識時務者呼為俊傑公之文章著在闗陜侍御公獨取
[001-9b]
是編而表章之揚先烈作國兵先真知時務之要者哉
自時海内豪傑如霍衛者振奮而起宣我國家之素威
挫彼屢勝之強敵為中夏千萬年之計孰非公之遺教
孰非侍御公表章之功哉是編也燦若景星人所快覩
竒也安能賛一辭
  梁園寓稿序
山林多隱逸之士田野多廢閒之才下僚多宏碩之器
此世亂之徵也載觀徃古有道之時圜數千里之逺農
[001-10a]
商工賈之外無餘人間有一二則懸車之老或罪戾之
夫也予讀夏臺王先生梁園寓稿夷論其世深有感焉
先生晉之夏人所著有敝箒集山林樵唱克復自驗錄
及斯稿敝箒集𢎞治中已刻之木中憲先君為之序兹
夏尹髙君又將刻是稿先生曽孫繼善從予遊請序之
稿首先生問學該博義理淵㣲文章典雅詩律清新生
衰元之季不屑茍祿隱居中條山講學稽徳若將終身
焉洪武中徵拜翰林編修晉之産先生同時同徳杜公
[001-10b]
徵拜為尚書壺闗四賢共惟登庸焉昔箕子有言五事
曰聖俊民用章國乃平康五事曰狂俊民用㣲國乃不
寧元至正間非無鷹揚豹變之人以供壯猷熙績之用
當其時上恣下慢疇敗倫斁晝夜頟頟敷同罔功志功
名者播棄而不錄志道徳者珍修以自藏於是主勢日
孤國脈日絶羣雄並起而天下大亂矣我太祖髙皇帝
以聖武之徳承神天之運光復華夏垂創緒業成湯武
弔伐之功致堯舜平協之治凡資以為耳目股肱之用
[001-11a]
者彬彬濟濟景附雲從多先元之遺賢也夫天下之治
忽係乎賢賢才之出處觀乎徳古之善謀國者乾乾翼
翼自周圖終崇玉鉉金鼎之愛保䕶而重惜之孰肯為
淵以敺魚為叢以敺雀哉是故漢有二傑焉蕭何者秦
之邑吏也韓信者楚之亡將也
  順天府鄉試錄序
仰惟皇上中興起運聖學緝熙明徳峻極剗先朝之弊
𢎞祖宗之舊而於人材一事尤加意焉嘉靖戊子當鄉
[001-11b]
試之期順天府府尹臣黎奭以考試官請上命右庶子
臣韓邦竒臣方鵬主其事而同考試官則署員外郎臣
鄧尚義主事臣方一桂臣呉麟行人臣楊春芳助教臣
薛僑教諭臣李憲臣李粹然訓導臣張善臣何器也祖
宗之初司文衡者不惟其官惟其人耳其後乃一切皆
用儒官取人之途既狹而欲收得人之效顧不難哉邇
者皇上用廷臣議畿内擇京官進士出身文學著聲名
者每經各一人而其餘儒官遴選之視昔亦加嚴矣比
[001-12a]
入院監試則監察御史臣丘道隆臣呉鎧先期經理而
臣奭實任提調之責維時士之就試者三千五百一十
七人三試之中式者百三十有五人制也事竣乃録其
姓氏及文之尤者為録以獻臣當序諸首臣惟我皇上
以非常之主龍飛特起而於文衡之司今特用以非常
之選者此無他兾得夫非常之才耳責望之深付託之
重凡我諸執事其不自懼以求自副乎此無他其道惟
公與明耳公則取之有其本而不才者不得以亂真明
[001-12b]
則照之有其具而不才者不能以亂真明非臣等所敢
知也是惟孜孜於公以求自盡而免折覆之咎焉由是
而求之非常之才其庶可得乎夫聖天子垂情如此諸
職事戒慎如此凡以為諸士子也諸士子其亦知所自
懼求以自副乎此無他以非常之事業自期待耳今觀
諸士子之所陳郁郁乎慥慥乎非道莫言也究義理皆
斯道之精㣲條事物皆斯道之殊散論政治皆斯道之
顯發即是而觀之諸士子其能建非常之事業以自奮
[001-13a]
者乎此無他行是言也勿庸違焉耳惟時諸執事不負
其職而有以答聖天子之休諸士子不負其言而有以
慰諸職事之望矣此無他惟我聖天子非常之德覆冐
如天地浸漬如江河如臣等一草一木之㣲孰不自盡
其生生之化乎經曰元首起哉股肱喜哉又曰帝光天
之下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其惟今休與諸職事諸士子
其非常之遭際何如也其非常之榮幸何如也凡我諸
職事其朂之凡我諸士子其朂之
[001-13b]
  厯官表奏序
少師大學士介溪嚴公之左史録公厯官表奏彚為巨
帙而分類有七曰論建曰題奏曰辭免曰稱賀曰陳謝
曰題請曰避言十巻一百六十二通竒習見公荷聖天
子之倚眷晉日三接益錫十朋言則都俞位則元輔矣
且見公德望勲庸天下尊而仰之肅而將之矣及得是
編而讀之乃知聖天子所以倚眷公及公之大作獲知
遇之隆有所自也惟古昔名臣碩輔際聖王遭明旹也
[001-14a]
登名鼎彞垂光汗簡其發之也宏必其蓄之也富然考
其大要惟二焉有高天下之才曰相才有高天下之度
曰相度夫大臣之責萬幾攸代天下之重一身任之非
才高天下何以能勝非度高天下何以能容然度在人
情尤為所難辛甘燥濕欲其調劑黯闇汙濁欲其茹納
非包荒之量忍巽之堅其何以濟昔有宋之命相也非
才俯一世名冠一時者不得預其選自今觀之有高下
之不同者非其才之不足葢度之未恢也是編也其經
[001-14b]
綸惠亮之宏猷通權達變之妙用鳳翔豹變之文章無
不畢見中間曲折調䕶則又見其心勞力瘁牖巷之納
遇因事以就忠將順以成志有非尋常者所能測至於
不知公者屢加詆誣公豈惟不之較有䟽而論救者夫
何古今以為難者而公獨處之易哉聞公方六嵗書過
目即弗忘即曉解義理在庠序旹人即以公輔期之然
則公之才與度盖得之天而養之素者也書曰㫖哉乃
言惟服聖天子之納善也又曰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公
[001-15a]
之報稱也嗚呼盛矣哉
  北畿鄉試同年叙齒録序
戊子余及矯亭方公被命主考順天鄉試明年中式諸
君子以其齒録而刻之時余已里居壬辰余復至京師
諸君子請余序夫鄉試有録矣復録此者存厚也宋儒
有言士以忠厚為本厚者萬善之基百行之首也是故
厚於國者臣之忠者也厚於家者子之孝者也是録也
諸君子朋友之厚者也朋友且厚矣而况於國乎况於
[001-15b]
家乎然則諸君子為忠為孝即是録而盡之矣忠與孝
萬善百行盡之矣兹録之刻也其益博矣乎故事余當
序諸首而矯亭序諸後矯亭余戊辰同年也齒則先余
五年是故進矯亭於首而余後焉亦以厚也余又以厚
而為諸君子倡也諸君子其勿忘厚乎夫峭焉而訐非
厚也比焉而同亦非厚也諸君子其察厚之道乎
  易林推用序
五星連珠日月合璧所謂七曜齊元之法數之始也三
[001-16a]
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一嵗天運之全數也㣲秘不
盡餘數也三百四十八一嵗月運之數也三百六十者
六甲相乗六甲之全數也月甲之數非造化之正而聖
人兼取之者乾坤之大用也今夫端陽之日非五氣之
五日也諸家之術用之必驗六甲非氣之全自古紀數
必用者乾坤之用不可遺也數雖萬變不齊然實不過
於三元再倍而六得全日三百六十六雖曰日之所餘
厯不能齊於全日無損焉聖人倚數於此矣是數也以
[001-16b]
天運為體以月運紀年以甲子紀日嵗餘三時四餘益
一支干起於兩上元之首三百六十年一運之始推自
坎中焉直日之爻千嵗可坐而致矣為京氏之學者此
其階也
  澤州志序
予友友山王子仲和之守澤也有邦亮采文典是敦爰
命儒學正郭君撰州志志成將刋之屬予序夫志紀也
紀其實也是故志貴實而已矣天下類有作焉實則鮮
[001-17a]
矣其何以徵乎是故采風者憾焉自吾朝邑言之副都
御史李公以鄉舉興方一綂志之作也諸生華以進士
之稱纂修者弗能正也北洛大川冒漆沮之名相去逺
矣申屠思恭四賢之大節遺而不録懐丙之瑣細胡取
乎夫進士登科録可考也川源地理之顯著者也四賢
之事唐史所載甚明也一綂志館閣名臣所述也如斯
而已矣他何望焉故實者鮮矣是集也其足以徵乎王
子論篤博雅君子也其必有以考實矣是故可以託諸
[001-17b]
木矣
  王公行實序
王公既没於是丹徒靳宗伯為王公墓表杜鄠王選部
為王公誌銘髙陵吕太史為王公傳秦安胡太史為王
公狀而王公厯履始末詳矣王公亢爽不羈所為皆大
度事喜直言故立朝多所論列王公能面可否人人或
有過枉輒被詰人以是謹避王公王公以是重得罪於
人而王公盖囂囂不戚也今觀四家之所稱述大率皆
[001-18a]
類此可為王公行實矣
  北司獄中聮句序
余既為守臣狀論徵詣京師下錦衣北司獄越二十餘
日東巖以言禮並繫又二十餘日於是各出所懐相得
甚懽或物感必為詩詩必聮聮止盡意不求工也故雖
拷掠禁錮不覺有愁苦狀余與東巖相聞已久今日則
動静飲食須臾不違語所謂造次顛沛之時於是相知
始真矣東巖曰斯及也又何幸也乃得東北之朋可以
[001-18b]
世講矣顧余夷坦踈逸雖弗若東巖之沉毅淵黙然昔
則同年也平生則同心也今又同守坎血之需而不違
明夷之道以達其變也况余之得罪不在於守臣之狀
東巖之得罪不專於言禮之章天下容有詳之者其事
復偶有相同矣君子以同道為朋誠若東巖之云哉夫
古之人不輕於定交亦不輕於絶交惟其終之不可以
輕絶故其始不輕定交於可絶之人若其本同而末異
違忠孝之節觸貪殘之禁懐䜛諂之奸友以義合者也
[001-19a]
請終絶之何恤朱穆之貞孤其一言一行出入小德之
中將由涓涓以成江海雖在千里勿忘箴規亦不得為
蘇章之矯激友之時義大矣哉昔管華並學齊名海内
夫何未幾一則秉服道德為天下髙士一則躬親惡逆
為千古罪人一念之萌逺矣又嘗見古今豪傑之士一
為時所棄斥遂荒唐曠達寄情於神仙麴糵之間自以
為迥出風塵之外而不知已落風塵之下矣此尤今日
責善之切務也余與東巖其懋勅之别矣各録其詩一
[001-19b]
通以誌意而復為前説云
  陜西奏議序
侍御張公欽承天子明德巡於西嶽既年餘奏議積成
巨帙吾陜藩臬諸公請刻以傳公按陜也風采凝肅威
動河華羣司百執事竦息屏慴奔命趨職㒺敢或後一
時咸稱明作賢士大夫徃徃誦説今復獲見奏議焉夫
言不切於時務不關於經世則雖富如相如竒如子雲
徒為君子嗤吾病夫建議者泛言蔓説虛談迂論檄牒
[001-20a]
紛紛罔裨實用遂使胥史目為通行諸司揮而弗視謄
録者執筆稱苦依准者惜紙浩歎滑稽之士摘其浮謬
之甚者以為話柄則亦何貴於言哉今觀公䟽纍纍幾
萬言中間昭功勅罰矜眚刑故佑善懲姦防㣲剔蠧結
久滯之獄發積弊之隠是皆可示戒可用勸可底行是
故延綏撫鎮之論天子為之收回成命特賜嘉納自餘
諸章部院復逆僉同亦多允俞昔漢人以識時務為俊
傑宋人以彈文為經世然則羣司百執事震服於公而
[001-20b]
收明作之效者有由矣是故藩臬刻而傳之奏議凡若
干巻計若干通
  南渠存稿序
南渠大中丞黃巖王公號也稿録公所著也存稿録其
存者也録其存亡者多矣奚其亡公遭天蕩之變盡沉
之江也公子南臺經歴君得之家笥訪之朋舊索之公
署及故吏有潜録之者詩九巻文五巻䟽二巻盖十之
四五耳然已富矣昔嵗公舟覆於江流數十里幾至金
[001-21a]
山舟尚不拆公扶樓柱而立水没胷時同溺者書生公
曰吾平生無逆理事今若此命也書生姑慰觧之曰尚
未可知公曰已若此知為江耶海耶何謂未可知舟子
溺者抱鼓楹浮於江漁舟拯之舟子言公溺乃集數舟
追公適潮逆湧覆舟上流衆環視援䇿無所出乃載薪
舟下衆曰採薪者必有斧斤呼薪舟至共鑿舟厎出公
及書生公曰水深吾兒㓜必死矣衆人鑿兒艙并出之
衆請公登岸公曰尚有𨽻數人豈可吾父子獨生而遽
[001-21b]
徃乃命鑿𨽻艙皆出之嗚呼長江天蕩之險大風舟覆
漂流數十里鑿舟而出無一溺死者異矣哉聞之傳紀
古之人有䝉大難而不死者必天地鬼神有以相之天
地鬼神夫豈有私於人哉必其人有大德行足以感天
地動鬼神而後獲其應然必使之遭此者盖將顯君子
之善申祐命之公以為下土勸也嘗稽公之履察公之
安清操峻節忠言惠政行已立朝足以式士類而範官
常是變也當死生大故之時乃能從容就命不忘拯同
[001-22a]
難之細人即此亦可以徵其所養可謂盛徳君子矣豈
可謂適而遭幸而脱哉若斯稿之風調則李陸諸公評
品已詳而讀斯稿者亦能自得焉故獨取公之出坎陷
而亨貞者詳著稿存之由且以昭德感示天應云
  介一集序
雷生洵溥刻其父介一集來問序介一起家名進士拜
官行人性介直罔諧於時早就里居因以介一自號里
居者二十餘年故得從容於詩文今卒矣洵溥二生刻
[001-22b]
之夫人子於其親之手澤雖物玩之㣲且珍藏之弗忍
遺也况詩文乃前人精神心術之所運所以詔來裔而
示後進者仁人孝子忍弗傳乎且二生者亦敏秀能詩
文是又能以身傳其親之善者豈徒託之木而已哉若
其詩調文格讀其集者能自得之固不俟吾言也
  志樂序
昔子華有志於樂孔子扣之曰非曰能之願學焉竒何
人也議及於斯竊有志而未能也故曰志樂云夫樂生
[001-23a]
於心者也有是心而無所寄宣其意於言言成章為詩
而猶未足以盡其意也而被之聲容是謂之樂樂無詩
非樂也亦無樂也古樂之亡久矣周禮失其真樂記遺
其制去籍於諸侯之僣殘壊於秦火之焚漢儒附㑹於
其前諸家紛紜於其後上誣天文下誣地理中誣人事
配五行四時八卦四隅十二辰此通彼滯小就大遺零
星破碎補凑牽合取其一庶或可用㑹其同則見難行
卒皆人為之私夫豈天然之妙於人心固已戾矣又何
[001-23b]
暇論雅與淫古與今哉是編也一以質實為體敷施為
用諧聲為止中律為的凡宫商之相應正變之相接全
半之相濟陰陽之相宜如星之麗天如風之行水如織
貝之經緯乎文綺雖萬象錯列而各有條理皆取諸造
化之自然而不敢附之以己意期於宣人情而承詩歌
耳雖不必屑屑乎考天文察地理稽人事配五行四時
八卦四隅十二辰自有所符契焉考之古人制作之極
用之圜丘而天神降用之方澤而地示出用之宗廟而
[001-24a]
祖考格用之朝廷而庶尹諧用之房中而宫闈睦此無
他順其自然發乎人心宫商正變全半隂陽中節而已
矣顧兹薄藝亦惟可以措之行事美其觀聽不失乎樂
之情焉耳若夫究其功用極感通之妙探其本原繼䕫
倫之志以承古人之絶學以備一時之制作則有子有
言以俟君子云
  永和孝行圖序
嘉靖乙酉苑洛子守冀南聞王仁而克愛也入汾謁王
[001-24b]
見王恭而有禮也丙申苑洛子撫晉陽再入汾謁王則
王愛益博禮亦至矣王之言曰貴不期驕為善最樂我
宗室祿位既崇髙矣乃復剥民以益依勢以陵豈所以
光祖訓而保邦家哉苑洛子心善之意王行既有所成
德必有所本也既而世子出王孝行圖冊假觀焉苑洛
子曰嗟夫此王所以恭而愛也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
仁之本歟王克孝焉則仁不期愛而禮不期恭矣經有
之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夫王孝則
[001-25a]
自能愛而恭焉觀王之愛且恭則不必考圖披冊而王
之孝固可徵矣昔武王誥康叔曰率由典常慎乃服命
𢎞乃烈祖世世享德則王能光祖訓而保邦家也必矣
王曰善哉言矣寡人將進之苑洛子曰孟軻氏有言人
皆有所不忍達之則仁人皆有所不為達之則義在王
擴而充之矣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論式序
論文之一體也自春秋迄於今代有作焉春秋秦漢之
[001-25b]
文富而麗雄而健淵宏而博大波瀾轉折變化無端入
口膾炙擲地金聲莫之尚矣魏晉之文介乎漢唐之間
至唐則去春秋秦漢固十倍矣而况於宋乎而况於宋
之衰乎國家中塲以論取士士之文優者刻之以式士
子而士子式焉曰程文成化以前類春秋秦漢體也𢎞
治間則效唐而專於韓柳或效宋則亦專於歐蘇嘉靖
初年以來一二文衡之士效衰宋之體刻之録同考之
士見其非時舊格也而未見秦漢之大妄以古文批註
[001-26a]
之窮鄉僻邑之士以為真古文也而效之夫衰宋之文
枯澀萎弱已不足觀而效之為程文者已不及矣而士
子又未見衰宋之文也止模程文而效之又不及矣文
之衰亦至此乎夫論議也辯也譬之人焉秦漢之文若
儀秦在六國之堂指譬曉告縱橫馳騁言切利害事析
毫釐聽者拱聳人莫得而難之衰宋之文正如吃人獻
説於項籍張飛之前叱咤顧盼之下惴惴焉畧達乎已
意而氣已索然銷沮矣其為髙下可知也因取自春秋
[001-26b]
以及唐宋論之平正體裁類今舉業者十數篇為吾家
子弟式夫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諸子弟其知所從事云
  正䝉㑹稿序
正德中吾友何子仲黙以近山劉先生正䝉㑹稿見遺
初𢎞治中余嘗為正䝉解結大抵先其難者繼見蘭江
張子廷式正䝉發㣲詳盡及於易者顧於予之鮮畧焉
嘗欲合二書而刻之今見㑹稿則難易兼偹矣乃取解
結焚之使廷式見之亦將焚其發㣲乎先生為郡守權
[001-27a]
瑾慕其名而超遷之官至大司徒先生不樂居其位時
權瑾方以勵精嚴肅責廷臣先生每朝故布素至部則
痛飲而卧不治事以冀不合於瑾而去瑾果怒欲罷先
生後竟中䇿士之料弗獲遂及瑾敗内閣諸大臣議也
使瑾果成其逆劉近山雖萬剉其屍亦不從也然亦竟
致仕先生有大受之才有休休之量有堅貞不可奪之
操乃一蹶而不起其皆不知先生耶其亦知之而不敢
言耶語云負大任者難釋抱大屈者難伸其亦先生之
[001-27b]
屈事自大耶故因序是稿而著此使讀先生之書者得
以論其世焉
  律吕直解序
觧數學者類以筭法乗之古文訓之讀者益難律學尤
其難者直觧者不文欲易讀也戰國嬴秦之間律學幾
絶矣兩漢諸儒著論頗多馬遷班固為之宗而固尤得
其正至晉荀朂號為知音能以牛鐸為全半子二十三
聲莫不中律朂樂既成奏之阮咸以為髙中聲一黍朂
[001-28a]
以為妄及撅得周玉尺較已所造樂器皆髙一黍朂始
服咸精隋萬寳常擊食噐聲若咸韶當時律學諸君子
以寳常優伶之子恥與同列咸常二子庶神契乎中聲
者矣而咸位下僚常生賤品是天不欲古樂之興也唐
宋以來制作紛紛殊無一定蔡西山氏上宗班固斟酌
馬遷以下諸儒論議著為律吕新書亦略明備矣然理
雖顯而文隱數雖著而意深𢎞治間余為舉子時為之
直解正德己巳僉憲西蜀王公刻之濮州尚書崑山周
[001-28b]
公為御史時刻之平陽都憲蒲田方公為布政時刻之
杭州州幕洪洞岳君溥刻之同州至今四十餘年律學
諸君子或謂黃鍾用九不用十無體數新書不當分體
用夫謂作樂用九不用十可也黃鍾無十權衡度量何
自而生天下之務廢矣此論盖讀直解而得者新書何
嘗分體用直解始分之耳論者徒見直解附於新書之
下而不知實非新書之説故云以是知為讀直解而得
者也或謂必求中聲不當從事於噐數夫聖人之道有
[001-29a]
下學有上達惟聖人則一以貫之學者必由下學然後
可以上達求中聲而不由噐數正猶孟子所謂不由善
信而欲至於聖神也天下之事學則熟熟則精精則妙
妙則神矣且聖人不能以一身周天下之用故制為法
度以教萬世孔子在齊聞韶當時戞擊而搏拊者非皆
䕫倫也其美如此者噐數存故也若謂聖人既徃法不
可恃則五經可焚矣或謂太𤣥無形太隂無聲茍得其
妙一絃可也無絃亦可也荀朂寳常安用八音哉夫聖
[001-29b]
人之禮有本有文建中道於一身被中聲於八音是以
為金為石為絲為竹為歌為舞為𤣥為黃有文有武有
羽有干有繁有簡有踈有數不一而足今試以祭祀之
時宴享之際盡去八音使荀朂搖牛鐸寳常擊食噐可
乎不可乎故君子不為荒唐之虛言究心制作之實用
黃鍾之用宏矣豈獨樂哉制事立法度物軌則大而天
地日月小而衣服盤盂皆其用也其體物而不遺者乎
 苑洛集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