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38 容春堂集-明-邵寶 (master)


[042-1a]
欽定四庫全書
 容春堂續集巻六     明 邵寳 撰
   奏議五首/
  奏議
   擬祀先儒狀
   欽差提督學校江西等處提刑按察司副使邵
   題為建言崇祀先儒事竊照先儒陳澔係江西
   南康府都昌縣人自其祖父世治禮經至澔尤
[042-1b]
   力探索深有所得嘗著集說一書傳在學者我
   太宗文皇帝纂修大全特取其書與程頥朱熹
   蔡沈胡安國易書詩春秋傳義頒布天下列聖
   相承至我皇上經筵進講及教人取士亦皆用
   之若斯人者可謂有功於聖經矣顧以隱處山
   林名迹湮晦未䝉異典然鄉邦後進景仰風聲
   如承指授片言單詞互相傳録所居之地山名
   學堂至今稱之本縣官吏師生耆老人等既以
[042-2a]
   鄉賢羣祠於學又别建祠堂一所專奉澔主其
   德行道誼孚被於人即是可見竊聞成化年間
   節該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劉定之
   建議謂澔釋經之功雖未敢擬程朱亦可以次
   胡蔡欲比何休賈逵范&KR1108杜預等例請從祀先
   聖廟庭臣愚竊謂論澔釋經如學士劉定之之
   言品藻已當參之鄉評又如前所云者伏惟聖
   明在上中和建極制作方興朝野儒紳考究禮
[042-2b]
   學仰禆盛治者在在有之秩澔之祀其於奬勵
   所係甚大如蒙皇上俯從臣言特勑禮部轉行
   府縣即今建祠堂賜以春秋二祭定其祝號品
   式以時舉行庶於聖明表章采擇之意愈有光
   輝而後學亦知所興起矣縁係建言崇祀先儒
   事理未敢擅便謹題請㫖
   會議狀
   欽差總督漕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邵為處
[042-3a]
   置糧運事今將正徳五年漕運應議事件開坐
   具題伏候勑旨
    計開
   一明賞罰以振漕綱臣等議得漕運為國重事
    軍兌民交繁劇渙散若非賞罰允當則漕綱
    不立徒勞無成但違誤交兌非軍機重情不
    過止照常例施行以此人不警畏體得江南
    州縣俱有粮長江北亦有大户各預期徴納
[042-3b]
    未嘗後時中被貪懦掌印管粮官縱容私家
    收受輕齎經營花費直至五六月間方纔買
    米又多插和沙水糠穀不肯在倉曬揚逼軍
    就船領兌途間經過三伏蒸浥腐爛包陪累
    債違限問罪黜罷降級有司官員粮長大户
    安坐如故合無今後司府州縣秋粮照例十
    月開倉先將管粮官并粮長大戶職名報知
    漕運衙門次將收過在倉粮數申報如有違
[042-4a]
    誤管粮官照例革去冠帶住俸戴罪完兌仍
    各拘的親家屬監併完日疎放甚者經該管
    粮官五品以下就便拿問四品以上具奏提
    問照見行事例發落粮長大戸如有前弊從
    重問治若㸃僉不公放富差貧罪坐正官至
    於運官俱要年裏及正月終畢集水次將已
    到官軍職名船粮數目開報有司閲實取印
    信公文執照各差人赴漕運衙門報知一面
[042-4b]
    較斛開兌兌完開船仍每年於派粮時議將
    水程日數列為圖格給與各幇官收掌令其
    自到水次投文開倉較斛驗米曬揚交兌兌
    完起程過淮到京起粮及中途守風等項行
    至地方日塡一格同原給幇帖赴部查考參
    究事完賫囬漕運衙門銷繳無故違誤運官
    照例住俸問罪若有司交兌遲延將運官分
    豁罪歸有司以上罰典既已懲怠中間有司
[042-5a]
    管粮等官亦有勤慎供職先期辦集者若不
    稍加甄别未免涇渭同流反為貪懦誤事者
    所笑將使人人解體無復奮勵之志合無自
    正徳五年為始有司管粮等官若有年裏完
    粮在倉又係乾潔無弊軍船一到就行交兌
    者聽運官呈報漕運衙門行移彼處土司量
    為旌奬二年不誤者加禮舉行三年不誤者
    聽轉行吏部定議陞用
[042-5b]
   一審徵折以通漕法臣竊惟古者為賦量地遠
    近定其重輕今之折徵亦當畧倣此意以為
    通融之計查得河南山東去京師為近民粮
    可以徴收本色起運京倉而歲撥薊州二十
    四萬石内將一十四萬石每石折銀六錢解
    納江西浙江湖廣等處去京師為遠可以徴
    收折色解赴薊州而交兌本色運赴京倉逺
    者載重近者賫輕揆之事情誠為未便今若
[042-6a]
    將該運薊州折銀之數改撥江西湖廣等處
    每石加耗六斗六升兩尖該米一斗共米一
    石七斗六升量折銀八錢除六錢作正解赴
    薊州多餘二錢以一十四萬石計之共多銀
    二萬八千兩若遇災免支運可充一十八萬
    六千六百餘石脚價解送漕運衙門轉發淮
    安府官庫收候取用却將河南山東原派薊
    州折銀之數兌運本色赴京通二倉上納以
[042-6b]
    補前數彼此便利一舉兩得誠為通融之道
    以後薊州倉若用本色仍照舊例派兌運納
    及查歲漕數内支運七十萬石逓年相襲改
    兌軍得耗資民免運費亦稱便利今若酌量
    每年將江西浙江二布政司改兌粮二十萬
    石每石加耗折銀七錢除五錢五分仍令漕
    運官軍解送户部轉送太倉交收外銀一錢
    五分充作脚價令軍於水次倉支運二十萬
[042-7a]
    石則於歲額四百萬石之外折銀解京之數
    又添二十萬石且水次倉粮不致積腐而江
    湖漕卒少紓䟦渉之勞一舉三得通融之道
    又在於斯以上二項就令空出軍船於本處
    支給行粮駕至支兌水次領運合無自正德
    五年定擬分派
   一防河患以逺漕慮據工部管閘兼管河道主
    事王寵呈依奉勘得黄河水勢自宏治七年
[042-7b]
    修理之後向在清河口入淮宏治十八年北
    徙三百里至宿遷縣小口至正德三年又北
    徙三百里至徐州小浮橋正徳四年六月又
    北徙一百二十里至沛縣飛雲橋俱入漕河
    因單豐二縣河窄水流漫溢將原築黄陵岡
    隄岸尚家東衝决三口共長二百二十歩尚
    家西衝三口共長三百二十歩溫家口衝决
    二百八十歩喚家口衝决一百二十二歩各
[042-8a]
    丈尺不等致令曹單二縣軍民田廬多被渰
    沒豐縣城郭被水圍遶兩岸相對闊百餘里
    無法疏濬自六月以後其水隨消隨長諸口
    既被衝决若經魚臺縣塌場口入漕河則有
    利無害若經鉅野陽穀二縣故道則濟寧安
    平運河難保無虞等因并畫圖呈繳到臣案
    照先該臣等以催儧粮運經臨直隷徐州地
    方因見小浮橋河汴合流處水已淺涸詢訪
[042-8b]
    官吏人等皆云河道北徙沛縣南徙亳州查
    得山東兖州府曹單等縣地方原有賈魯故
    河一道西北自直隸東明縣黄陵岡等處南
    至哈只等口長一百二十餘里上通河南原
    武等縣古蹟黄河正統間河决滎陽經曹州
    等處衝决沙灣運河欽命大臣修治復其故
    道宏治五年復决黄陵岡等處直趨安平鎮
    奪汶入海運道被患蒙欽命内外大臣起倩
[042-9a]
    軍民夫役將黄陵岡等處决口築塞繼於河
    北五里築一大隄長一百三十里兩邊密栽
    卧栁以固根基復於臨河築一小隄自黄陵
    岡起東南至單縣浮岡集長一百八十里障
    蔽大隄以防崩潰沿隄各立鋪舍僉㸃夫老
    廵視防守隨時修理實為逺慮數年之間居
    民獲安漕河寧順臣等愚見河既遷動竊慮
    昔年所築黄陵岡大小二隄水勢逼近萬一
[042-9b]
    决潰非但害於居民而運道必將復受其患
    隨據曹縣備開揭帖如臣等所慮尤恐未的
    已經行仰本官親詣踏勘備呈如前臣等竊
    惟水性無恒而黄河遷徙尤難定據今既衝
    决如此所幸秋暮水消未成大患若非預為
    之防來年春夏水溢或有鉅野陽穀之决患
    不可測合無轉行山東河南鎮廵并都布按
    三司各委能幹熟知水利官員前去黄河上
[042-10a]
    源再行逐一踏勘要見河水此時果從何處
    流行勢將何往定議應疏應塞處所作急起
    倩軍民夫役趂此水消時月預期疏塞以杜
    將來之患其原設夫老人等嚴加戒飭日夜
    從事慎終如始不許因循怠玩致民曲防竊
    决以小妨大以私害公若或工程重大遽難
    措集興修明白會議奏處
   一議水次以定漕兌據遮洋把總運粮署都指
[042-10b]
    揮僉事陸潮呈開奉到議單内該山東都司
    把總運粮署都指揮僉事李正呈山東遮洋
    兩總歲運山東河南兩布政司粟米共三十
    萬石例該小灘鎮水次交兌縁衛河來源微
    細全藉漳河相合運船始通宏治間漳河上
    流沙淤逼水别去漕運衙門奏行工部委官
    疏濬引水合流接濟運道近來仍復淤塞盤
    剥勞費旗軍受害蒙漕運衙門議得兩省納
[042-11a]
    粮州縣俱係陸路轉輸艱難多於臨清糴米
    雇船裝回水次常被無藉之徒兠攬因而竊
    取插和况交兌之際正春初水淺運船不堪
    重載旋交旋般仍送臨清沿河寄囤候完通
    載北上往復耽延軍民俱不稱便合無自正
    德四年為始將山東河南原在小灘水次兌
    軍粮米通改臨清水次就令管倉主事監兌
    戸部會議照舊其河道行工部疏通開坐具
[042-11b]
    題節奉聖㫖水次改兌准行一年如果便利
    再行議處欽此欽遵今歲值天亢旱小灘以
    南無水接濟雖費工力亦難疏通幸改臨清
    交兌船無淺阻委的便利但小灘鎮交兌年
    久居民開集互市又得包攬侵漁并賃地之
    利今輙改移不遂所欲或生異議而臨清係
    衝要地方弊因事起亦不能無伏乞議處永
    為定例等因到臣臣等看係原奉欽依再行
[042-12a]
    議處事理合無定議應否因革施行
   一均加耗以一漕規據遮洋把總運粮署都指
    揮僉事陸潮呈據南京水軍左等衛運粮指
    揮等官唐輔等呈備旗軍梁道仙等狀告遮
    洋一總兌運山東河南本色粮米一十萬石
    赴薊州倉上納彼時舊倉近便運船不費盤
    剥又省車價每正粮一石止與耗米三斗兩
    尖其後倉移城内深入窵遠遇水淺涸運船
[042-12b]
    止泊舊倉河下雇車入城原議耗米不勾脚
    價累軍陪補且如本總與山東官軍同一水
    次彼則每石得耗米三斗一升兩尖赴京通
    二倉交納每石明加七升遮洋等官得三斗
    兩尖赴薊州倉交納每石却加八升少得一
    升多納一升併虧二升之數兩總程途以直
    沽分界山東運船到張家灣三百餘里上京
    陸路止六十里尚稱不敷遮洋船渉海盤河
[042-13a]
    將及千里内多淺阻雇剥繁難及至舊倉又
    有陸路八十餘里加以帶運布花二十萬疋
    斤除包水旱脚價驗出不堪買陪折納兼要
    貼助本運改兌以致累損疲憊苦不勝言且
    有司徴粮凡稱兌運止是一例未嘗分别遮
    洋耗少減派小民利歸粮里害累貧軍等因
    到臣臣等議得兌粮加耗有等蓋為道途逺
    近所費不同是以多寡均足其用今遮洋官
[042-13b]
    軍先因倉臨水次故比裏河少耗一升最為
    允當其後改倉入城陸路車脚所費過於京
    倉又加包陪帶運布花脚價并買補折納之
    數委的虧累合無將遮洋官軍領兌山東河
    南二省粮米照依裏河官軍一例加耗二斗
    一升到倉交納亦照京通二倉明加七升
   一督辦料以嚴漕計據湖廣江西都司把總運
    粮都指揮等官史春楊銳呈稱本總歲造淺
[042-14a]
    船例該軍三民七出辦料價給軍成造民七
    料銀先年俱是本布政司隔年預派府州縣
    徴解本司收候官軍支領造船近年以來所
    司不遵舊規直待臨期分派各司府州縣出
    辦仍令官軍領文自去關取及到各州縣旋
    派里甲徴收快則守至次年三四月遲則五
    六月甚至二三年不得完給其軍三料銀衛
    所官員作弊僉撥貧難軍餘出辦拖欠難追
[042-14b]
    或侵欺那移妄行破調尤為遲慢造船官軍
    恐誤裝運只得加利借債完造又據浙江都
    司把總運粮并督造委官署都指揮僉事張
    奎楊輅亦呈浙江布政司造船料銀往往過
    期如溫台金華等衛所正徳三年冬該領料
    銀至次年六七月間方纔給發致使缺船裝
    運遲誤交兌有司反稱軍船不到水次叅行
    各該上司督責被其負累據江南直隸把總
[042-15a]
    運粮指揮郭冕呈鎮常二府并鎮江衛船料
    逓年遲誤又據管厰委官指揮王本等呈清
    江提舉司該造中都南京江北直隸三總運
    船例關領杭州蕪湖二處抽分木價蘇淮揚
    三府人匠工價銀兩打造查得杭州抽分厰
    欠正德二年木價銀三百七十餘兩蕪湖抽
    分厰欠正徳三年木價銀九千五百四十兩
    淮安等三府自宏治十年起至正徳三年止
[042-15b]
    共欠木價銀三萬五百餘兩每遇造船累軍
    加利賖借物料成造各呈前來臣等除照例
    通行催儹外議得前項料銀該十一月以裏
    給料十二月造船正月船完如料價派徴所
    屬不敷司府查將在官銀兩照數借支明立
    文案待後補還若過期不給料價經該誤事
    官員住俸年終不給聽漕運衙門參行各巡
    撫巡按官提問屢有奉行事例但各該軍民
[042-16a]
    官司歳久因循任其遲延侵那此蓋各處通
    弊非獨湖廣浙江等處為然且如南京各衛
    料銀恃以京衛自成化八九年拖欠到今動
    以萬計雖是年年差官查催止將近年料銀
    搪塞餘俱任意破調及照杭蕪二處抽分木
    價專為供造運船近來那移别用遂使缺料
    造船累軍尤甚今於前例若不再加申嚴則
    其弊日滋京儲愈誤合無工部行移各該司
[042-16b]
    府州縣衛所今後料銀俱限十月中旬徴完
    開報漕運衙門行移造船衛所差官前去支
    領若過十一月初旬不完不報聽漕運衙門
    參提首領官吏問罪月終不完先將各該掌
    印官截日住俸完日申請關支年終不完參
    奏拿問文職三年連誤者行移吏部以備考
    察軍職行各該巡撫按衙門革去見任其各布
    政司務要照舊先期行令所屬徴解本司收
[042-17a]
    貯聽候支領南京料銀亦照舊春自二三月
    秋自八九月差官解淮告驗轉發造船違者
    一體參究住俸問罪仍將先年拖欠料銀陸
    續設法補納及行各該抽分委官將前拖欠
    之數作急補完以後務將額定木價專聽造
    船支用依期給領年終照例奉報
   一清逋逃以足漕額據江北直隸把總運粮指
    揮僉事呉鎰呈備直隸徐州左衛運粮指揮
[042-17b]
    張璉呈本衛左等五所運粮旗軍原係湖廣
    武昌右護衛宣德六年調今衛原籍俱武昌
    等府興國等州縣人三戸垜充田産家業多
    遺在彼止是輪流一人赴衛應當在營或有
    一二生息役滿隨即帶回以此在營餘丁數
    少成化二十一年為因逃故數無軍駕運蒙
    漕運衙門奏差本衛指揮王憲賫冊前去湖
    廣公同司府官員清解一千餘名撥補赴運
[042-18a]
    深為濟用到今二十餘年漸有逃故查得本
    衛原額全伍旗軍共五千六百六十二名奉
    例開調别衛一千三百二十三名見在食粮
    京操運粮雜差止有一千二百八十一名運
    軍一千七百七十六名見在止有一千一百
    七十八名逃故包運五百九十八名雖一年
    一次發冊清勾迄今數年全無解到致使每
    船見軍多者不上五七名實為負累呈乞轉
[042-18b]
    逹會議照依先年事例差官賫冊原籍清解
    補伍駕運等因到臣臣等議得漕法每船軍
    十名内一名管船一名掌綱司文簿一名攔
    頭一名扶柁設若數内有一名疾病止得五
    名牽挽日夜勞苦無時休息今照所呈見軍
    不上五七名人少差多委的負累不堪粮運
    之遲實由於此各該有司清軍官員奉兵部
    發冊清勾視為常事任憑里書人等欺隱破
[042-19a]
    調揑報搪塞不但徐州左衛為然其餘衛所
    大率類此合無行令缺軍衛所將各年逃故
    運軍自祖貫址充發來歴查對清切造冊差
    人賫送兵部轉送都察院發清軍御史督同
    布按二司府州縣清軍官員照名挨拿起解
    如正身不獲先將的親壯丁連妻解赴漕運
    衙門審發各衛駕船儧運務足原額仍定議
    有司清軍官清解分數以為殿最從吏部施
[042-19b]
    行若衛所并領運官將解到新軍逼害逃竄
    以致仍前缺伍照役占軍人事例降級充軍
    俱發邊方遇革不宥
   申明儧運事宜狀
   戶部左侍郎臣邵謹題為申請計處糧運事即
   日以漕運糧船來遲恐遭凍阻本部議奏節該
   欽奉聖㫖著再帶郎中一員前去依擬隨宜般
   運收寄欽此除欽遵外臣訪得糧船後幫尚在
[042-20a]
   濟寧上下比之往年最為遲滯以天時則寒沍
   將臨以地方則寇攘方熾以人力則奔走已疲
   羣心惶惶觀望畏却皆以無可奈何為諉當此
   之時督漕官員都御史先該本部題准免其赴京
   議事總兵參將相繼儧運未知的在何處若以
   年例會議迫期不照先年督運既完然後赴京
   故事輙先前進不得與今差去官屬協力催儧
   恐勢分體漫未克有濟以臣愚見欲行總兵官
[042-20b]
   於濟寕迤北最後船所嚴督把總等官催儧各
   船前者必至德州後者必至臨清參將於德州
   迤北稍前船所嚴督把總等官催儧各船前者
   必至通州後者必至天津各會今差官員依擬
   般運收寄臣與原差督運及今帶郎中往來提
   調庶幾分任責成各有統紀後先接續彼此齊
   一而無急遽失序之患其明年漕運應議事件
   理不可誤合行漕運衙門先期差人齎奏以憑
[042-21a]
   會議臣又見得沿河一帶地方因遭盗賊荼毒
   居守官民多以逃生為計行運官軍亦以畏死
   為心視諸公務皆為末節都不省顧臣今前去
   欲比往年以常例調防衛之卒以常法處違誤
   之人勢既輕於軍興事尤重於法比雖竭心思
   恐難應遽臣近由南來親覩其然不能自黙如
   蒙皇上軫念國計之重時事之艱特勑本部將
   臣所陳再加議擬俾可施行臣當夙夜驅馳仰
[042-21b]
   塞明命縁前項事宜非臣所敢專擅為此除咨
   本部外具本謹題請㫖
   糾舉運官狀
   戶部左侍郎臣邵謹題為奉命催儧糧船舉大
   義以糾運官事近據本部署郎中崔旻呈查得
   本年九月初五日濟寧州地方被大夥流賊燒
   燬糧船數目備呈到臣仰思國計不勝驚愓除
   具題處置外參看得漕運官軍值此流賊有不
[042-22a]
   能不避之勢有不容不敵之義有不當不用之
   法有不可不體之情必酌於此而行之此朝廷
   不得不舉之事臣愚不敢不言之職也蓋此賊
   嘯聚人衆馳突數千里内攻城掠野莫有攖其
   鋒者顧此運軍固非其敵此所謂不能不避之
   勢也但軍至十萬之衆既有都御史總兵參將
   為統制又有把總都指揮等官分領之又有指
   揮千百户等官管押之大小相承居則有衛行
[042-22b]
   則有次導前距後儼然行師之規為各官者儋
   爵食祿孰無是分尊君親上孰無是心死衆死
   制孰無是責此所謂不容不敵之義也今或圖
   便以先或偷安而後遂致卒伍乖方紀律失序
   軍不足道未聞何官以智而全何官以勇而傷
   何官以義而死荒忙披靡實與建置軍運之初
   意不副即今山東等處被賊攻圍失事地方自
   府州縣至守巡兵備巡撫等官見蒙差官查勘
[042-23a]
   論罪臣愚竊謂漕運都御史總兵參將體同巡
   撫把總都指揮等官體同藩臬指揮千百户等
   官體同守令以次較比其罪惟均倘以力之不
   敵縱而不問則何所懲以為他日責成之地哉
   此所謂不當不用之法也然各處兌運軍船到
   遲則罪在軍民糧納遲則罪在民若水旱災傷
   奏報失時以致派豁相戾則罪在有司官吏向
   者漕運衙門雖經議准立法稽查緣地逺時促
[042-23b]
   卒之罪無所歸人不知警况各處衛所軍無完
   伍船無完具料無完價口無完糧身無完衣棄
   逺父母妻子終歲勤動不得休息加以繁科重
   歛叢於一身如此而責死力可乎此所謂不可
   不體之情也臣待罪計司奉命督運惟兹事關
   朝廷竊有所見不敢不言如蒙乞勑部院大臣詳
   議其是行移新任總督右都御史張縉將把總
   等官逐一查勘職名并失事實跡明白的確照
[042-24a]
   例於運事畢日拏問治罪總兵參將任大責重
   亦合請命行法庶幾分義昭明政令振肅自時
   厥後雖有玩心不敢復作仍勑本部每年例差
   監兌官員務選精練之人令其親詣各水次從
   實查勘除依限交兌外若有遲誤者必根究所
   由或在軍或在民或在官吏指實參奏係軍職
   行漕運衙門係民職行各該巡按御史各提問
   如律照例發落不許視為泛常茍且塞責其軍
[042-24b]
   伍船料衣糧缺少及一應科歛宿弊明詔各該
   衙門速為處置嚴加禁約使上下相安遷善遠
   罪漸復漕規之舊天下幸甚緣係奉命催儧糧
   船舉大義以紏運官事理未敢擅便為此具本
   專差典吏宋漢親齎謹題請㫖
   建言漕事狀
   戶部左侍郎臣邵謹題為廣諮詢以補漕政事
   臣即日奉命處置糧船前到裏河一帶地方竊
[042-25a]
   見盗賊縱横大肆威虐運道廢阨莫甚於此然
   在我之政弊而當補所至訪察頗得一二大者
   臣昔承乏部屬繼總漕司舊有所聞於今粗合
   是以忘其迂陋竊有獻焉蓋徙薪之計既失於
   前畜艾之圖敢忘於後伏惟聖明裁察緣事關
   興革未敢擅便為此今將所言事件開坐具本
   順差典吏宋漢親齎謹題請㫖
    計開
[042-25b]
   一糧運遲滯歲所謂四百萬石者頃因兵荒折
    減借留不能全至京師蓋數年於今矣其始
    也由議派遲議派遲故徴收遲徴收遲故交
    兌遲交兌遲則運之遲也勢有必然者且加
    以民貧軍困官玩吏偷而兵荒之變又出意
    外論者皆知其弊然臣嘗觀我朝運法至是
    凡肆變國初因元海運後兼陸運至永樂間
    漕渠始定而海陸俱罷當時所謂法者即今
[042-26a]
    支運是也故有淮徐臨德水次四倉以受民
    間輸納運軍者於斯領焉歸於京通二倉雖
    遇災傷民有免徴而軍無免運支者不必出
    當年之民納納者不必供當年之軍支蓋通
    數年以為裒益雖歲有豐凶而常數不缺及
    支變為兌繼而又有改兌向也轉輸今也直
    達派徴兌納叢於一歲之中於是軍無餘力
    而缺於常數豈得已哉若今南有非常之水
[042-26b]
    北有非常之寇則又不待論也當是之時所
    謂變通者無他不過漸復支運之法而已支
    法之難難在脚價不足則糧不自行其理然
    也茍能預處脚價以擬兵荒之事於舊例支
    運七十萬石之外每遇兌缺則支以補之歲
    必不失四百萬石之數此於國計為便而或
    者猶有軍民俱不便之說此則存乎監倉之
    人焉爾亦不可不慮而處之也但事體重大
[042-27a]
    非一人所敢獨議乞下公卿臺諫集議其當
    而見之施行修滯補弊莫大於此
   一臣昔在漕司見漕之為政有河渠有舟楫有
    卒伍而支兌轉輸統領稽查賞罰黜陟行乎
    其間其多至於億萬人其逺至於數千里而
    總督都御史提督總兵協同參將三人者實
    領其事茍非久任雖有聰明才智凡百事端
    方講求而未及舉行既舉行而未及稽考則
[042-27b]
    亦何以責其成功哉况心懷立異事尚更新
    數易之弊尤有難盡言者先年少保于謙巡
    撫河南尚書周忱巡撫江南都御史韓雍巡
    撫江西兩廣皆多歴年所其在漕運都御史
    王竑陳泰陳濂皆先後兩任故能有成功今
    總督等官有缺乞勑吏兵二部慎簡其人其
    人既得必假以歲月俾得展布四體治官如
    家益圖久逺收歲計之功若其官階資深則
[042-28a]
    遷望重則遷功懋則遷遷其官不遷其地庶
    幾人法並任臣前謂支運者可以無弊矣
   一各衛所運船既有旗軍領運有指揮千百户
    管押把總都指揮等官又為之率領而總兵
    參將統焉行以幫行止以幫止進退遲速百
    凡稟命蓋即行師之規近年以來把總都指
    揮等官及各衛所指揮千百戶不思糧運為
    重或爭快便急趨以先或圖安逸緩行而後
[042-28b]
    船有幫次而人無紀律比之民運反為雜亂
    遇淺則止遇險則止遇盗警則止運事遲誤
    其來漸矣而莫有甚於此時者乞勑漕運總
    督都御史等官申明約束俾把總各率其屬
    指揮千百户等官各隨該衛所船幫不得先
    後暫離淺則併力牽挽險則併力救援盜警
    則併力拒敵敢有不遵號令者一以軍法從
    事書曰有備無患此之謂也
[042-29a]
   一人之論運河者皆曰三洪之難又曰五十四
    閘之難臣愚則曰洪閘既有定制又有専官
    或可以人力勝而北有白河南有清河中有
    開河地漫水淺雖曰無洪之險無閘之阻而
    為力實難擔閣糧船正在於此今既設有管
    河郎中二員必其住劄之地南則徐州北則
    河西務俾專意於清白二河約其漫流歸於
    一道而往來提督不失舊職其管泉主事住
[042-29b]
    劄寧陽仍令不妨原職常在開河一帶因時
    濬積水利壩拘車戽隨宜處置以通糧運其
    寧陽等處泉源每處原有人夫十名一老人
    領之近年以來舊泉涸者無所於濬而夫老
    如故至於新泉又無夫老濬之舍舊圖新以
    彼易此此雖小節然任其事者亦當究心乞
    勑工部行令所司講而行焉乃若黄河特為
    運道之害臣前年會議嘗有建白工部方議
[042-30a]
    修舉臣今故未言之非顧小而忘其大也
   一儀真有羅四橋閘𤓰州有通江閘清江有新
    莊閘閘之用以時啓閉於壩為便然儀𤓰二
    閘有泄水之患故議者權其利害欲大塞之
    若新莊閘之在清江其行久矣頃者淤壅自
    閘口至板閘四十餘里凡往來船隻必由淮
    安東關過壩沿泝淮流七八十里始克有濟
    其覆溺者往往有之於是濬而從閘便莫甚
[042-30b]
    焉但黄河之水近年以來數派南流皆㑹於
    此此閘既開水必内灌而沙土隨之灌灌不
    已其塞可立而待也莫若候今年大水既退
    之後於新莊去處築一巨壩俾與清口對岸
    而渡雖車盤勞費而流沙淤塞之患可以少
    免伺黄河北分之日然後議復舊閘臣嘗有
    見於此今年夏阻風信宿益信其然乞勅漕
    運衙門將臣所擬再加詳議而後從事至於淮
[042-31a]
    南漕道諸闕/ 塘疏洩之宜則有常規在時
     脩葺之耳臣故不敢贅論
   一闕/債為漕之弊久矣其初由於口價不敷及
    闕/費浩繁科歛瑣屑之故及歸闕/費於勢家
    日盤月積利復生利或相倍蓰至於無筭此
    天下之人所共痛心者也前兵闕/  劉大
    夏為户部侍郎時有闕/欲其督闕/   曰
    使我為之只好半年便可退休闕/
[042-31b]
    疑而問焉大夏曰不能追債耳比闕/
     見袁州軍運債多談者蹙額揺首而計莫
      也於是乃知前言不誣然比債之闕/
    闕/備乞闕/   助漕司闕/   銀兩
    每年闕/  際遇闕/    補助不使至
    於無闕/ 不得已寧請於朝照先年事例假
    借於太倉焉其亦可也仍乞嚴歛物餽送之
    禁申帶貨津助之例以加惠軍士若科條節
[042-32a]
    目請闕/  議而行之非臣所敢擬也
   一裏河儹運始於平江侯陳瑄工部尚書宋禮
    志記備載不可誣也淮安清江浦故有瑄祠
    秩諸祀典而禮獨湮没無聞識者恨之今工
    部建議禮部覆奏幸蒙聖明肇舉祠祀昔之
    恨者莫不稱快但今山東地方災盗相仍所
    司未能修舉蓋猶缺典也且瑄之後平江伯
    熊近以無辜削爵從戎至追及其誥劵今雖
[042-32b]
    公道昭明悉復其舊瑄如有知震懼之餘雖
    有祠祀未遑休享乞勅禮部申行山東所司
    伺兵事少暇將宋禮祠堂依擬修舉仍専馳
    介使少齎香帛親詣瑄祠以慰其靈亦鼓舞
    漕士之一端也
 
 
 容春堂續集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