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424 陵川集-元-郝經 (master)


[032-1a]
欽定四庫全書
 陵川集巻三十二
             元 郝經 撰
  奏議
   東師議
右臣經自乙夘十一月被㫖北上丙辰正月見於沙陀
不以鄙末問以時事且令便宜條奏於是奏立國規模
治安急務各數十條佩筆束載從扞牧圉遂筦軍國機
[032-1b]
務同諸執政奏事凡出師利害未嘗不反復備言及令
論定植齋奏議乃為七道議七八千言愚瞽知識亦已
罄竭近奉命宣撫江淮以先啟行又令有軍旅利害具
文字遣使來上竊惟大軍已出不能中止向所論奏皆
為無用從驛騎而逾逺望君門而日切汲黯不難於淮
陽而眷眷於李息葢激於中而有不能已焉者彼有重
於此也故國家此舉所繋重甚存亡安危於是乎在既
不能善其始必當為全其終故不敢謹黙復為東師議
[032-2a]
一篇俾權府官武濟乘驛上進俾諸執政番譯聞奏議
曰經聞圖天下之事於未然則易救天下之事於已然
則難於巳然之中復有未然者使往者不失而來者得
以遂則尤難也國家以一旅之衆奮起朔漠斡斗極以
圖天下馬首所向無不摧破滅金源并西夏蹂荆襄克
成都平大理躪轢諸夷奄征西海有天下十分之八盡
元魏金源故地而加多廓然莫與侔大也惟宋不下未
能混一連兵構禍踰二十年何曩時掇取之易而今日
[032-2b]
圖惟之難也夫取天下有可以力并有可以術圖并之
以力則不可久久則頓弊而不可振圖之以術則不可
急急則徼倖而難成故自漢唐以來樹立攻取或五六
年未有踰十年者是以其力不弊而卒能保大定功晉
之取吳隋之取陳宋之取唐皆經營比佽十有餘年是
以其術得成而卒能混一或久或近要之成功各當其
可不妄為而巳國家建極開統垂五十年而一之以兵
遺黎殘姓游氣驚魂䖍劉劘盪殆欲殱盡自古用兵未
[032-3a]
有如是之久且多也其力安得不弊乎且括兵率賦朝
下令而夕出師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闔國大舉以之伐
宋而圖混一以志則鋭以力則强以土則大而其術則
末盡也苟於諸國既平之後息師撫民致治成化創法
立制敷布綱條上下井井不撓不紊任老成為輔相起
英特為將帥選賢能為任使鳩智計為機衡平賦以足
用屯農以足食内治既舉外禦亦備如其不服姑以文
誥拒而不從而後伺隙觀釁以正天伐自東海至於襄
[032-3b]
鄧重兵數道聯幟接武以為正兵自漢中至於大理輕
兵㨗出批吭抵脅以為竒兵帥臣得人師出以律高拱
九重之内而海外有截矣是而不為乃於間歲遽為大
舉上下震動兵連禍結底安於危是巳然而莫可止者
也東師未出大王仁明則猶有未然者可不議乎國家
用兵一以國俗為制而不師古不計師之衆寡地之險
易敵之强弱必合圍把稍獵取之若禽獸然聚如丘山
散如風雨迅如雷電捷如鷹鶻鞭弭所屬指期約日萬
[032-4a]
里不忒得兵家之詭道而長於用竒自㑹河之戰乗勝
下燕雲遂遺兵而去似無意於取者既破回鶻滅西夏
乃下兵闗陜以敗金師然後知所以深取之是長於用
竒也既而為斡腹之舉由金房繞出潼闗之背以攻汴
為擣虚之計自西和逕入石泉威茂以取蜀為示逺之
謀自臨洮吐番穿徹西南以平大理皆用竒也夫攻其
無備出其不意而後可以用竒豈有連萬乗之衆首尾
萬餘里六飛雷動乘輿親出竭天下倒四海騰擲宇宙
[032-4b]
軒豁天地大極于遐徼之土細窮于委巷之民撞其鐘
而掩其耳齧其臍而蔽其目如是而用竒乎是執千金
之璧以投瓦石也可不惜哉其初以竒勝也闗隴江淮
之北平原曠野之多而吾長於騎故所向不能禦兵鋒
新鋭民物稠夥擁而擠之郡邑自潰而吾長于攻故所
擊無不破是以用其竒而驟勝今限以大山深谷阨以
重險薦阻迂以危途繚逕我之乗險以用竒則難彼之
因險以制竒則易况于客主勢懸藴蓄情露無虜掠以
[032-5a]
為資無俘獲以備役以有限之力冒無限之險雖有竒
謀秘畧無所用之力無所用與無力同勇無所施與不
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同泰山壓卵之勢河海濯熱之
舉擁遏頓滯盤桓而不得進所謂强弩之末不能射魯
縞者也為今之計則宜救巳然之失防未然之變而巳
兩師既搆猝不可解如兩虎相捽入於巖阻見之者辟
易不暇又焉能以理相喻使之逡巡自退彼知其危竭
國以并命我必其取無由以自悔兵連禍結何時而已
[032-5b]
大王殿下宜遣人稟明於行在所大軍壓境遣使喻宋
示以大信令降名進幣割地納質彼必受命姑為之和
偃兵息民以全吾力而圖後舉天地人神之福也稟命
而不從殿下之義盡而後盡吾東師重慎詳審不為躁
輕飄忽為前定之謀而一之以正大假西師以為竒而
用吾正北師南轅先示恩信申其文移喻以禍福使知
殿下仁而不殺非好攻戰闢土地不得巳而用兵之意
誠意昭著恩信流行然後閲實精勇别為一軍為帳下
[032-6a]
之卒舉老成知兵者俾為將帥更直宿衛以備不虞其
餘師衆各畀侯伯使吾府大官元臣分師總統為戰攻
之卒其新入部曲瞢不知兵雖名為兵其實役徒者使
㳂邊進敵郡邑犬牙相制為屯戍之卒推擇單弱究竟
逃匿編葺部伍使聞望重臣為之撫育總押近裏故屯
為鎮守之卒使掣肘之計不行妄意之徒屏息内外備
禦無有缺綻則制節以進既入其境敦陳固列緩為之
行彼善于守而吾不攻彼恃城壁以不戰老吾吾合長
[032-6b]
圍以不攻困彼吾用吾之所長彼不能用其長選出入
便利之地為久駐之基示必取之勢毋焚廬舍毋傷人
民開其生路以攜其心亟肄以疲多方以誤以弊其力
兵勢既振藴蓄既見則以輕兵掠兩淮杜其樵採而遏
其糧路使血脈斷絶各守孤城示不足取即進大兵直
抵于江松江上下列屯萬竈號令明肅部曲嚴整首尾
締構各具舟楫聲言徑渡彼必震疊自起變故葢彼之
精鋭盡在兩淮江面濶越恃其巖阻兵皆柔脆用兵以
[032-7a]
來未嘗一戰焉能當我百戰之鋭一處崩壞則望風皆
潰肱髀不續外内限絶勇者不能用而怯者不能敵背
者不能返而面者不能禦水陸相擠必為我乗是兵家
所謂辟堅攻瑕辟實擊虛者也如欲存養兵力漸次以
進以圖萬全則先荆後淮先淮後江彼之素論謂有荆
襄則可以保淮甸有淮甸則可以保江南先是我嘗有
荆襄有淮甸有上流皆自失之今當從彼所保以為吾
攻命一軍出襄鄧直渡漢水造舟為梁水陸濟師以輕
[032-7b]
兵掇襄陽絶其糧路重兵皆趨漢陽出其不意以伺江
隙不然則重兵臨襄陽輕兵捷出穿徹均房逺叩歸峽
以應西師如交廣施黔選鋒透出䕫門不守大勢順流
即并兵大出摧拉荆郢横潰潭湘以成犄角一軍出壽
春乗其鋭氣并成取荆山駕淮為梁以通南北輕兵抄
壽春而重兵支布于鍾離合肥之間掇拾湖濼奪取闗
隘據濡須塞皖口南入於舒和西及於蘄黄徜徉恣肆
以覘江口烏江采石廣布戍邏偵江渡之險易測備禦
[032-8a]
之疎宻徐為之謀而後進師所謂潰兩淮之腹心抉長
江之襟要也一軍出維揚連楚蟠亘蹈跨長淮隣我强
對通泰海門揚子江面宻彼京畿必皆備禦堅厚若遽
攻擊則必老師費財當以重兵臨維揚合為長圍示以
必取而以輕兵出通泰直塞海門𤓰步金山柴墟河口
游騎上下吞江吸海並著威信遲以月時以觀其變是
所謂圖緩持久之勢也三道並出東西連衡殿下或處
一軍為之節度使我兵力常有餘裕如是則未來之變
[032-8b]
或可弭已然之失一日或可救也議者必曰三道並進
則兵分勢弱不若併力一向則莫我當也曾不知取國
之術與争地之術異併敵一向争地之術也諸道並進
取國之勢也昔之混一者皆若是矣晉取吳則六道進
隋取陳則九道進宋之於南唐則三面皆進未聞以一
旅之衆而能克國者或者有之徼倖之舉也豈有堂堂
大國師徒百萬而為徼倖之舉乎况彼渡江立國百有
餘年紀綱修明風俗完厚君臣輯睦内無禍釁東西南
[032-9a]
北輸廣萬里亦未可小自敗盟以來無日不討軍實而
申警之彷徨百折當我强對未嘗大敗不可謂弱豈可
蔑視謂秦無人直欲一軍倖而取勝乎昔秦王問王翦
以代荆翦曰非六十萬不可秦王曰將軍老矣命李信
將二十萬往不克卒畀翦以六十萬而後舉楚葢衆有
所必用事勢有不可懸料而倖取者故王者之舉必萬
全其倖舉者無賴崛起之人也嗚呼西師之出已及𤓰
戍而猶未即功國家盛全之力在於東左若亦直前振
[032-9b]
迅鋭而圖功一舉而下金陵舉臨安則可也如兵力耗
弊役戍遷延進退不可及為敵人所乘悔可及乎固宜
重慎詳審圖之以術若前所陳以全吾力是所謂坐勝
也雖然猶有可憂者國家掇取諸國飄忽凌厲本以力
勝今乃無故而為大舉若又措置失宜無以挫英雄之
氣服天下之心則荏惡懐姦之流得以窺其隙而投其
間國内空虚易為搖蕩臣愚所以諄諄於東師反復致
論謂不在于已然而在于未然者此也易曰豐其屋蔀
[032-10a]
其家闚其戸閴其無人方今之勢也挽回元氣收其放
心守約實内以建皇極實惟殿下之事區區瞽言妄為
干冒無任戰懼之至謹議
   班師議
右臣經奉命與諸執政㑹議聴書記帳中所有陳説巳
令身毒和者斯譯奏退而復恐未盡欲更陳説疫癘大
作不能登山以為今日速當退師歸定大事故作班師
議以覼縷前後陳説議曰易文言傳謂亢之為言也知
[032-10b]
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知進退存
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葢乾之龍徳體天行徤
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時者何當其可之謂也故
可以潛則潛可以見則見可以惕則惕可以躍則躍可
以飛則飛五位者皆當其可聖王之徳也至於上九則
惟知進與存不知退與亡不當其可而違其時是以至
此極而有悔弗逮乎五位者而猶謂之亢龍徳于是乎
衰不足以為聖王矣故古之聖王莫不以時進退握乾
[032-11a]
知幾舜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知進也以天下與人不
私其子而以與禹知退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
事殷知退也武王遂伐殷而有天下知進也漢高帝不
與項羽校蠖屈漢中知退也還定三秦以討羽知進也
光武為更始殺其兄齊武王而不校展轉河朔知退也
一旦自立中興漢室知進也故上世稱聖王者以舜為
首其次則稱文武後世之稱聖王者以高帝為首其次
則稱光武皆知進退存亡之理時乗御天卒以龍徳而
[032-11b]
位天位者也至於魏孝文雖不逮于文武高光遷都洛
陽總干問罪辭順而返齊人侵軼報之以兵聞喪而還
進退以禮不隕師徒卒全龍徳為右文復古之賢主亦
其次也彼慿威恃力以逞無疆之欲皆亢龍之師也秦
苻堅金海陵亢而不悔者也漢武帝唐太宗亢而有悔
者也雖皆亢龍悔而知退又其次也大舜不可及已文
武高光魏孝文漢武帝唐太宗後王進退有餘師矣共
惟大王殿下聰明睿智足以有臨發强剛毅足以有斷
[032-12a]
進退存亡之正知之久矣嚮在沙陀命經曰時未可也
又曰時之一字最當整理又曰可行之時爾自知之大
哉王言時乘六龍之道知之久矣自出師以來進而不
退經有所未解者故言于真定于曹濮于唐鄧亟言不
己未賜開允乃今事急故復進狂言國家自平金以來
皆亢龍之師也惟務進取不遵養時晦老師費財卒無
成功三十年矣䝉哥罕立政當安静以圖寧謐忽無故
大舉進而不退畀王東師則不當亦進也而遽進以為
[032-12b]
有命不敢自逸至于汝南既聞凶訃即當遣使遍告諸
師各以次還修好于宋歸定大事不當復進也而遽進
以有師期㑹於江濱遣使喻宋息兵安民振旅而歸不
當復進也而又進既不宜渡淮又豈宜渡江既不宜妄
進又豈宜攻城若以幾不可失敵不可縱亦既渡江不
能中止便當乗虚取鄂分兵四出直造臨安疾雷不及
掩耳則宋亦可圖如其不可知難而退不失為金兀术
也師不當進而進江不當渡而渡城不當攻而攻當速
[032-13a]
退而不退當速進而不進役戍遷延盤桓江渚情見勢
屈舉天下兵力不能取一城則我竭彼盈又何俟乎且
諸軍疾疫已十四五又延引日月冬春之交疫必大作
恐欲遷不能彼既上流無虞吕文徳已并兵拒守知我
國疵鬬氣自倍兩淮之兵盡集白露江西之兵盡集龍
興嶺廣之兵盡集長沙閩越沿海巨舶大艦比次而至
伺隙而進如遏截于江黄津渡邀遮于大城闗口塞漢
東之石門限郢復之湖濼則我將安歸無已則突入江
[032-13b]
浙擣其心腹聞臨安海門已具龍舟則亦徒往還抵金
山并命求出豈無韓世忠之儔乎且鄂與漢陽分據大
别中挾巨浸號為活城肉薄骨并而拔之則彼委破壁
空城而去泝流而上則入洞庭保荆襄順流而下精兵
徤櫓突過滸黄未易遏也則亦徒費人命我安所得哉
區區一城勝之不武不勝則大損威望復何俟乎雖然
以王本心不欲渡江既渡不欲攻城既攻城不欲并命
不焚廬舍不傷人民不易其衣冠不毁其墳墓三百里
[032-14a]
外不使侵掠或勸徑趨臨安曰其民人稠夥若往雖不
殺戮亦被踐蹂吾所不忍若天與我不必殺人若天弗
與殺人何益而竟不往諸將歸罪士人謂不可用以不
殺人故不得城曰彼守城者祇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
衆不能勝殺人數月不能拔汝輩之罪也豈士人之罪
乎益禁殺人巋然一仁上通于天久有歸志不能遂行
爾然今日事急不可不斷也宋人方懼大敵自救之師
雖則畢集未暇謀我苐吾國内空虛塔察國王與李行
[032-14b]
省肱脾相依在于背脅西域諸胡窺覘闗隴隔絶旭列
大王病民諸姦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
指垂涎一有狡焉或啟戎心先人舉事腹背受敵大事
去矣且阿里不哥已行赦令令脱里赤為斷事官行尚
書省據燕都按圖籍號令諸道行皇帝事矣雖大王素
有人望且握重兵獨不見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
决稱受遺詔便正位號下詔中原行赦江上欲歸得乎
昨奉命與張仲一觀新月城自西南隅抵東北隅萬人
[032-15a]
敵上可並行大車排槎丳樓締構重複必不可攻祇有
許和而歸爾復何俟乎願大王殿下以祖宗為念以社
稷為念以天下生靈為念奮發乾剛不為需下斷然班
師亟定大計銷禍於未然先命勁兵把截江面與宋議
和許割淮南漢上梓䕫兩路定疆界歲幣置輜重以輕
騎歸渡淮乘驛直造都則從天而下彼之姦謀僭志氷
釋瓦解遣一軍逆䝉哥罕靈舁收皇帝璽遣使召旭烈
阿里不哥摩哥及諸王駙馬㑹喪和林差官于汴京京
[032-15b]
兆成都西凉東平西京北京撫慰安輯召真金太子鎮
燕都示以形勢則大寳有歸而社稷安失之東隅收之
桑榆以退為進以亡為存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無亢龍
之悔矣十一月二日臣經昧死上進
   立政議
臣經言前歲從扞牧圉至于武昌聞先皇帝上僊以為
天命厯數在于陛下至治可期于是欲有所言而遽旋
斾臣經亦以負薪之憂道路匍匐今年三月始達順天
[032-16a]
而陛下應天飛龍詔令使宋倉卒入對陛辭而出和者
斯傳聖旨令條奏當今宜行事理倚馬起草便宜新政
畀仲謙和者斯等使譯奏所欲言者猶有未盡今既渡
淮入宋引領北望顧瞻魏闕每為自誦有君如此可遂
無言乎于是作立政議雖尸祝代庖極為僭越有所不
計臣聞所貴乎有天下者謂其能作新樹立列為明聖
徳澤加于人令聞施于後也非謂其志得意滿苟且而
巳也志得意滿苟且一時與草木並朽而無聞是為身
[032-16b]
者也于天下何有有志于天下者不貴也為人之所不
能為立人之所不能立變人之所不能變卓然與天地
並沛然與造化同雷厲風飛日星明而江河流天下莫
不貴之而巳不以為貴以為巳所當為之職分也古之
有天下者莫不然後之有天下者亦莫不當然天下一
大器也用之久則必敝窳殘缺甚則至于破碎分裂置
而不修則委而去之耳生民萬物者器之所中者也器
敝而委則其中者亦必壊爛而不收有志于天下者則
[032-17a]
為之倡率其羣而修之追琢而俾之完扶持而置之安
藻飾而新之滌蕩而潔之使其中者可以食可以藏可
以積而豐可以饜而飫為器之主而天下王之安富尊
榮而享夫天下彼志得意滿苟且一時者見器之所有
而不見器之殘缺染指垂涎放飯流歠始則枵然終則
哆然既飫而足并其器與其餘舉而棄之不知餒之復
至也至于神器之主中藏盡亡而天下餒者衆於是羣
起而争其餘天下亂矣夫紀綱禮義者天下之元氣也
[032-17b]
文物典章者天下之命脈也非是則天下之器不能安
小廢則小壞大廢則大壞小為之修完則小康大為之
修完則太平故有志於天下者必為之修而不棄也以
致治自期以天下自任孳孳汲汲持扶安全必至于成
功而後巳使天下後世稱之曰天下之禍至某君而除
天下之亂至某君而治天下之亡者至某君而存天下
之未作者至某君而作配天立極繼統作帝熙鴻號于
無窮若是則可謂有志于天下矣由漢以來尚志之君
[032-18a]
六七作于漢則曰高帝曰文帝曰武帝曰昭帝曰宣帝
曰世祖曰明帝曰章帝凡八帝于三國則曰昭烈一帝
于晉則曰孝武一帝于元魏則曰孝文一帝于宇文周
則曰武帝一帝于唐則曰高祖曰文皇曰𤣥宗曰憲宗
曰武宗曰宣宗凡六帝于後周則曰世宗一帝于宋則
曰太祖曰太宗曰仁宗曰高宗曰孝宗凡五帝于金源
則曰世宗曰章宗凡二帝是皆光大炳烺不辱于君人
之名有功于天下甚大有徳于生民甚厚人之類不至
[032-18b]
于盡亡天下不至于皆為草木鳥獸天下之人猶知有
君臣父子夫婦昆弟人倫不至于大亂綱紀禮義典章
文物不至于大壊數君之力也嗚呼上下數千載有志
之君僅是數者何苟且一時者多而致治之君鮮也雖
然是數君者獨能樹立功成治定揄揚于千載之下豈
不為英主也哉其視壊法亂紀斁彛倫毒海内覆宗社
碌碌以偷生孑孑以自蔽甘為庸懦者可為憫笑也國
家光有天下綿厯四紀恢拓疆宇古莫與京惜乎攻取
[032-19a]
之計甚切而修完之功弗逮天下之器日益弊而生民
日益憊也葢其幾一失而其弊遂成初下燕雲奄有河
朔便當創法立制而不為既并西域滅金源蹂荆襄國
勢大張兵力崛阜民物稠夥大有為之時也苟于是時
正紀綱立法度改元建號比隆前代使天下一新漢唐
之舉也而不為于是法度廢則綱紀亡官制廢則政事
亡都邑廢則宫室亡學校廢則人材亡廉恥廢則風俗
亡紀律廢則軍政亡守令廢則民政亡材賦廢則國用
[032-19b]
亡天下之器雖存而其實則無有賴社稷之靈祖宗之
福兵鋒所向無不摧破穿徹海嶽之鋭跨凌宇宙之氣
騰擲天地之力隆隆殷殷天下莫不慴服當太宗皇帝
臨御之時耶律楚材為相定税賦立造作𣙜宣課分郡
縣籍戸口理獄訟别軍民設科舉推恩肆赦方有志於
天下而一二不逞之人投隙抵罅相與排擯百計攻訐
乗宫闈違豫之際恣為矯誣卒使楚材憤悒以死既而
牽連黨與倚疊締構援進宵人畀之以政相與割剝天
[032-20a]
下而天下被其禍荼毒宛轉十有餘年生民顒顒莫不
引領望明君之出先皇帝初踐寳位皆以為致治之主
不世出也既而下令鳩括符璽督察郵傳遣使四出究
核徭賦以求民瘼汚吏濫官黜責殆遍其願治之心亦
切也惜其授任皆前日害民之尤者舊弊未去新弊復
生其為煩擾又益劇甚而致治之幾又失也今皇帝陛
下統承先王聖謨英畧恢廓正大有一天下之勢自金
源以來綱紀禮義文物典章皆已墜沒其緒餘土苴萬
[032-20b]
億之能一存若不大為振澡與天下更始以國朝之成
法援唐宋之故典參遼金之遺制設官分職立政安民
成一王法是亦因仍苟且終於不可為使天下後世以
為無志於天下歴代綱紀典制至今而盡前無以貽謀
後無以取法壞天地之元氣愚生民之耳目後世之人
因以竊笑而非之痛惜而歎惋也昔元魏始有代地便
參用漢法至孝文遷都洛陽一以漢法為政典章文物
燦然與前代比隆天下至今稱為賢君王通修元經即
[032-21a]
與為正統是可以為鑒也金源氏起東北小夷部曲數
百人渡鴨綠取黄龍便建位號一用遼宋制度取二國
名士置之近要使藻飾王化號十學士至世宗與宋定
盟内外無事天下晏然法制修明風俗完厚真徳秀謂
金源氏典章法度在元魏右天下亦至今稱為賢君燕
都故老語及先皇者必為流涕其徳澤在人之深如此
是又可以為鑒也今有漢唐之地而加大有漢唐之民
而加多雖不能便如漢唐為元魏金源之治亦可也恭
[032-21b]
惟皇帝陛下睿稟仁慈天錫智勇喜衣冠崇禮讓愛養
中國有志於為治而為豪傑所歸生民所望久矣但斷
然有為存典章立綱紀以安天下之器不為苟且一時
之計奮揚乾綱應天革命進退黜陟使各厭伏天下不
勞而治也今自踐阼以來下明詔蠲苛煩立新政去舊
汙登進茂異舉用老成緣飾以文附㑹漢法斂江上之
兵先輸平之使一視以仁兼愛兩國天下顒顒莫不思
見徳化之盛至治之美也但恐害民餘蘖扳附姦邪更
[032-22a]
相援引比次以進若不辨之于早猶夫前日也以有為
之姿據有為之位乗有為之勢而不為有為之事與前
代英主比隆陛下亦必愧怍而不為書曰罔不在厥初
易曰履霜堅氷至詩曰如彼雨雪先集惟霰春秋書元
年春王正月皆謹之於初辨之於早也有有為之志而
不辨姦邪于早而卻之則鑠剛以柔蔽明以晦終不能
以有為葢彼姦人易合難去誘之以甘言承之以怡色
賂之以重寳便辟迎合無所不至不辨之于早而拒之
[032-22b]
皆墮其器授之以柄而隨之耳昔王安石拜㕘政吕獻
可即以十罪章之温公謂之太早獻可曰去天下之害
不可不速異日諸君必受其禍安石得政宋果以亡温
公曰吕獻可之先見范景仁之勇决吾不及也夫月暈
而風礎潤而雨理有所必然雖天地亦可先見况于人
乎方今之勢在于卓然有為斷之而已去舊汙立新政
創法制辨人材綰結皇綱藻飾王化偃戈郤馬文致太
平陛下今日之事也毋以為難而不為毋以為易而不
[032-23a]
足為投幾絜㑹比隆前王政在此時毋累于宵人不惑
于羣言兼聴俯納賁若一代號為英主臣之願也臣草
茅愚昧既被知遇而又逺離軒陛日以隔越迫於事幾
故不辟斧鉞冒觸神威庶姦黨少卻綱紀粗立雖萬死
無恨中統元年八月附報入宋奏目上進
   河東罪言
竊聞天所畀與而能奉承是謂應天畀與而弗之應是
謂棄天天可棄乎故凡有天下國家者雖一民尺土莫
[032-23b]
敢忽而不治非惟應天亦所以奉天也國家光有天下
五十餘年包括綿長亘數萬里尺箠所及莫不臣服惜
乎綱紀未盡立法度未盡舉治道未盡行天之所與者
未盡應人之所望者未盡允也比年以來闗右河南北
之河朔少見治具而河朔之不治者河東河陽為尤甚
近歲河陽三城亦在湔濯分裂頓滯者獨河東而已夫
河東表裏山河形勝之區控引夷夏瞰臨中原古稱冀
州天府南面以涖天下而上黨號稱天下之脊故堯舜
[032-24a]
禹三聖更帝迭王互為都邑以固鼎命以臨諸侯為至
治之極降及叔世五伯迭興晉獨為諸侯盟主百有餘
年漢晉以來自劉元海而下李唐後唐石晉劉漢皆由
此以立國金源氏亦以平陽一道甲天下故河東者九
州之冠也可使分裂頓滯極于困弊反居九州之下乎
竊惟國家封建制度不獨私强本榦與親賢共享示以
大公既分本國使諸王世享如殷周諸侯漢地諸道各
使侯伯専制本道如唐藩鎮又使諸侯分食漢地諸道
[032-24b]
侯伯各有所屬則又如漢之郡國焉尊卑相維强弱相
制與衆共有進退比次不敢相踰條貫井井如農夫之
畔分撥公賦使為私食則亦一代之新制未為失也平
陽一道𨽻拔都大王又兼真定河間道内鼓城等五處
以屬籍最尊故分土獨大戸數特多使如諸道祇納十
戸四斤絲一戸包銀二兩亦自不困近歲公賦仍舊而
王賦皆使貢金不用銀絹雜色是以獨困于諸道河東
土産菜多于桑而地宜麻専紡績織布故有大布巻布
[032-25a]
板布等自衣被外折損價直貿易白銀以供官賦民淳
吏質而一道課銀獨高天下造為器皿萬里輸獻則亦
不負王府也又必使貢黄金始白銀十折再則十五折
復再至二十三十折至白銀二兩得黄金一錢自賣布
至于得白銀又至于得黄金十倍其費空筐篚之紡績
盡妻女之釵釧猶未充數榜掠械繋不勝苦楚不敢逃
命則已極矣今王府又將一道細分使諸妃王子各征
其民一道州郡至分為五七十頭項有得一城或數村
[032-25b]
者各差官臨督雖又如漢之分王王子諸侯各衣食官
吏而不足况自貢金之外又誅求無藝乎於是轉徙逃
散帝王之都邑豪傑之淵藪禮樂之風土富豪之人民
荒空蕪沒盡為窮山餓水而人自相食始則視諸道為
獨尊乃今困弊之最也國家血戰數十年以有此土何
獨加意于陜右河南及河陽置河東而不問坐視其顛
連宛轉而不恤獨非國家之赤子乎是天畀此中土之
冠而裂去不受也可乎哉願下一明詔約束王府罷其
[032-26a]
貢金止其細分使如諸道選明幹通直者為之總統俾
持其綱維一其號令輕斂薄賦以養民力簡静不繁以
安民心省官吏以去冗食清刑罰以布愛利明賞罰以
奠黜陟設學校以勵風俗敦節義以立廉恥則分裂者
一頓滯者舉九州之冠可正致治之樞可以風四方而
動天下克受天之所畀天復萬萬無窮而畀之也經本
澤人旅食他方二十餘年不得一拜松楸守先世之敝
廬故願治之心比之他人為尤急天庭遼邈漫為瞻臆
[032-26b]
太行山色黯然凋瘁引領翹首望之而已居位操勢有
以仁天下者可無意乎此非布衣所當言故援引杜牧
之例名曰罪言干冒鈇鉞謹附使者以聞布衣陵川郝
經言
   便宜新政
臣經言臣昨承和者思得聖㫖令臣條奏當今急務付
執政聞奏者臣謹裁新政便宜十六事上進不勝惶恐
戰越之至條例如左一大有為以定基統自古帝王之
[032-27a]
興莫不以有為而後可以無為故舜去四凶格有苗成
王伐三監誅管蔡而後致無為埀衣之治刑措頌聲之
美宋太祖初即位未有以厭人心趙普曰陛下新登寳
位必光耀神武有以挫英雄之氣服天下之心於是親
平三叛海内以寧今日之勢不可謂無事政大有為之
時也當大起師徒以討不庭明其逆順使天下知所嚮
如因仍苟且為人所先則釁亂一生不可猝定矣二嚴
備禦以防不虞國家以雄武自勝故厯朝疎于備禦今
[032-27b]
日之事尤非前日當宻㑹軍旅嚴為之備以待不虞且
即位之初兵衛不徹警也昔周康王即位當無事之時
齊侯以虎賁逆子釗于南門之外先皇帝有備昔刺木
無備故掩而取之至于他日無虞京師宿衛之兵亦當
留數萬况非平日之勢乎三定都邑以示形勢今日於
此建都固勝前日猶不若都燕之愈也燕都東控遼碣
西連三晉背負闗嶺瞰臨河朔南面以涖天下和林置
一司分鎮禦根本北京豐靖各置一司分以為二輔京
[032-28a]
兆南京各置一司分以為藩屏夫燕雲王者之都一日
緩急便可得萬衆雖有不虞不敢越闗嶺踰諸司而出
也形勢既定本根既固則太平可期四置省部以一紀
綱今之執政各各奏事莫相統一皆令陛下親决雖聖
明有餘亦不能處置皆當故姦人得以營惑自私若省
部既立名分既定大總其綱小持其要天下事雖衆猶
無事也五建監司以治諸侯諸鎮諸侯各握兵民不可
猝罷當置監司以收其權制其所為則兵民息肩而政
[032-28b]
可立矣六誅兇渠以示勸懲從來亂政害民之人須誅
其尤者不然則懼死逃去必為國生事七親諸王以庇
本根諸王既共推戴當加之以恩而勸之以義使尊榮
過於前日則可八行寛政以結人心從來宿弊可為盪
滌至於今歲絲線包銀宜分數減免一切逋負皆蠲除
之九赦罪戾以去舊汙自來新君即位必赦天下且今
西北疑阻人情反側諸路打算重為紛擾宜行大赦并
罷打算以慰安元元十罷冗官以寛民力諸州縣管民
[032-29a]
官員數可為限定小處可合并如樂人打捕鷹房諸科
目名色官吏皆合罷歸分付管民官諸色匠人頭目尤
多有管三五戸者亦稱總管帶金牌皆合罷去只一路
立一頭目總領造作天下百姓及匠人只養官吏亦不
能也此最為急務如罷去此等好家門戸計補添軍民
氣力為益甚大十一總錢穀以濟國用天下差發宣課
交鈔諸色糧可置一大司分以總之無入諸路手不令
買撲則所得皆可為國家用罷諸路宣課鹽鐵官冗員
[032-29b]
罷常平倉雖曰常平倉實未嘗有益於民但養無用官
吏數千百人十二减吏員以哀良民諸路及州縣吏員
不限數目把持官府結為黨與苦刻良民縱横為害合
明降一詔旨大小州縣限員數必令保舉尤汚暴者重
罪而黜之十三堅凝果斷以成中興王者初政莫不鋭
意往往不能自堅鮮克有終必凝天衷奮乾剛羣議不
能移斷然必行而莫之沮故能保大定功漢元帝以優
游不斷卒亡漢祚唐憲宗以果斷破蔡中興此其效也
[032-30a]
十四擴充誠明以絶猜狙夫逆詐億不信聖人所譏推
誠待物王者之明也一切小數以干聖聴者皆宜罷絶
十五明賞罰以定功過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堯舜不
能以善治天子無他職事只分别君子小人定其功過
而賞罰之此其職也十六定儲貳以塞亂階國家數朝
代立之際皆仰推戴故近世以來幾致於亂不早定儲
貳之失也若儲貳早定上下無所覬覦則一日莫敢争
者且使朝夕視膳或出而撫軍守而監國練達政事此
[032-30b]
盛事也庚申年四月十七日臣經上進
   備禦奏目
臣經言臣初離闕廷未知朝廷用兵次第雖條奏新政
不敢遽言但舉備預大畧一條而巳今聞西北阻命朝
廷處置自遼東至於豐靖以及河西其闗隘備禦必無
缺綻未知西域回鶻諸國及土波大理繞出西南嘗為
備禦否其土地廣逺兵力豪勁且其酋長多變詐懼乗
虛作變與西北連衡遏截旭烈大王在所蟻聚轉相營
[032-31a]
惑使有反顧之憂又西蜀兩川新集或為搖蕩便有意
外之變宜遣一大官知兵者選集回鶻諸國土波大理
一帶軍馬於好水草險要處駐劄與闗西宣撫司肱脾
相應是斷西北右臂且張聲勢以接應旭烈大王軍馬
則國勢日張西北日沮諸國不敢覬覦兩川得以倚重
如不為備或有透漏則數千騎可以突出闗西河南無
結草之拒中原震動矣臣又竊見江上退師以來宋人
頗有輕中國之心葢彼瘡痍未完不敢窺伺然國家不
[032-31b]
可不為之備四川河南京東山東當置四總帥四川自
成都至興元接上均州置一帥河南自唐鄧至陳潁置
一帥京東自睢亳至宿泗置一帥山東自邳徐沂海并
東北海口置一帥於陜西河南酌中處置一大行臺總
統東西以壯國家藩垣便使宋人請和邊備亦當如此
臣愚微爝火之見不敢自蔽且即入宋不勝戀闕故又
及此伏取聖裁中統元年六月七日上進
 陵川集巻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