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35 梅溪集-宋-王十朋 (master)


[012-1a]
梅溪先生後集卷第十二
  詩
   𥘉到䕫州
 某甲申七月至饒州以表謝上云雖才非太公不
 能五月報政然忠猶杜甫未甞一飯忘君既而與諸
 公唱和有䕫字韵詩果有易䕫之命人以為䜟方力
 丐祠萝觀八陣啚乙酉十一月朔至䕫水落沙露宛
 然在目所歴山川皆少陵詩中景物也因成一絶用
 楚東韵
分甘易守不勞麾夣巳先予到古䕫䜟語端符楚東韵
忠懐雅合杜陵詩
[012-1b]
   查漕元章生日十一月望日
氣壓群隂首占陽生賢時莭自非常十分天上月輪滿
一線人間日影長攬轡威名崖雪凛和羹消息嶺梅香
要知三峡无窮水便是詞源与夀觴
   周漕行可和詩復用前韵并簡元章
重聞鳴鳯瑞岐陽不比清齋老太常帝里别离頭併白
䕫門邂逅日𥘉長詩篇照眼騰光艶蘭友傾心藹囯香
天遣西来端有意要令我軰共壷觴
   又用行可韵
二公海内姓名聞我亦追随到蜀門龍卧庐中嘆諸葛
蛙居坎底陋公孫雨听巫峽萝時滴花看杜䳌啼処痕
[012-2a]
詶唱又成䕫府集論文欣對少陵尊
   行可再和用其韵以詶
孤陋書生寛見聞西来端𣣔掃儒門懐人乆作周公萝
訪道欣聞孔子孫周首篇語/及中庸書爲爱民成再奏傳㙜再/奏馬綱
淚因憂囯有双痕休論身丗无窮事但碩常陪北海

   又詶元章
叱馭西来媿子陽舊交重見白眉常傷心鬼録人何短
懐馮/貟仲回首蓬山話更長䕫府並㳺容倚玉計䑓高選輟
含香我非逸少君如謝聊継蘭亭曲水觴
   行可元章再賦二詩依韵以詶前篇寓二後篇
[012-2b]
   寓三
不學金仙李伯陽来從雄愈論天常亳鋒落紙一㙜妙
詩艶驚人万丈長㑹見鵾鵬俱变化稔聞蘭菊各芬香
盍簮聮席論文酒却咲囦明獨引觴
朋淂西南直諒聞同行冝入仲尼門交成一体慕龍友
政在諸家嗤魯孫雪唱紛纭臈天瑞詞源洶涌峡江痕
二公如月如太白我亦影随同一尊
   元章贈餘甘子用前韵
艸禀南方地近陽不随凡果當家常端因坡句声名重
正類梅詩氣韵長東坡橄欖詩云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歐公讀梅聖俞詩云
譬如食橄欖/真味乆愈在回頰已輸崖蜜味返魂終共雪芽香与茶/㝡相
[012-3a]
故人知我詩腸苦更贈蒲萄為薦觴
   行可骨肉自西州来用門字韵賛喜
連夕西㙜咲語聞綵衣人戯綉衣門定知情話同元亮
不用詩篇寄抱孫果見灯花将喜事寕愁江竹染啼痕
世傳婦人詩云君看江上/千竿竹不是男兒淚染班登堂濫作韓公客白首相逢
十載尊
   呉叅議和詩用前韵以詶名景偲巴陵人
万傾波瀾瑩岳陽氣鍾人物亦非常為郎堪嘆馮唐老
治郡未施黄覇長呉吏事右髙比/攝万州有声詩吐錦腸多麗
髙蓮幕有清香穆生醴酒周璆榻不是區區為
   聞馬綱復行舊路 聖主之恩諸公奏
[012-3b]
   也元章用前韵喜而和之此三篇原缺無攷
利愽仁言亟奏聞恩光万里烛䕫門綱舡巳免
人鮓/甕棧道不應愁鶻孫鶻孫/愁村落烟餘烟火
息斧斤㾗坐看巴蜀回生意放我歡呼到酒尊
   州縣有戒石飭官吏某至䕫之𥘉
   詩以自警云
爾俸爾禄民膏脂下民易虐天難欺聖訓昭昭日月垂
刻石于庭励官師臣庭堅字尤瓌竒
光堯宸翰増光輝坤維門戸州名䕫庭前戒石
筆畫微茫觀者疑太歳在酉嘉平時吉日丁亥刑
命工㪯石少髙之一新欄檻嚴護持銀鈎照眼光陸離
[012-4a]
天威只尺顔不違虐民之事焉可為勿謂蒼蒼不吾知
与爾同僚共孜孜
   出郊送虞叅政因㳺竹亭小飲與者九人
送客出西郊天氣為我佳穿林看修竹偶与群賢偕邂
逅適我碩三杯冩幽懐向来濤与戎此楽何繇諧
   立春
巫峽逢生日䕫州見立春行年五十五羞作戴花人
   寄刘侍即韶羙
流落天涯老病身帰心一點逐新春故人少借論思口
放我山林作散人
   正月六日㳺磧呈行可元章
[012-4b]
踏磧逢為馬臨流想卧龍江山供指顧尊俎奉從容峡
水淺還漲巫雲淡復濃天教我軰合莫惜罄金鍾
   呈同官
樽前記淂少陵詩好向江頭尽醉帰此日風光真可惜
古来楽事巧相違細看八陣啚猶在欲問三分迹巳非
惟有年年古䕫囯竹枝声裏日暉暉
   買山䕫山皆童子買山植木以庇之惧芻牧之/不禁作詩以告後人
書生為郡亦迂哉剰買童山買木栽但遣牛羊勿錢履
它年定出棟梁材
   給水䕫以竹筩引水見于杜詩以義泉名門則/知昔之為州者不榷水而取錢也予始至
聞公庫歳收賣木乎千余緡鈐轄司亦如之予/以水給民俱后人廢之故作是詩
[012-5a]
接筒引水下山陬端為䕫民觧百憂長使義泉名不断
莫教人費一錢求
   修壘夔成頗惡予修之雖雉枼一新然士城易/壞兵有守城者勿它役随壊而𥙷則成常
固矣
莫将&KR0647旅視居官直作吾家活計看墻壁時時為修葺
安知劳苦是平安
   種柳東至夔唐西過社亶凡十余里種桺二千/根後人或不斬伐則垂條聳榦當如桺子
厚詩但愧无惠化傳耳
瀼水東西十里餘新栽楊桺二千株㑹看聳餘参天去
䏻佀甘棠勿翦無
   江月亭二絶
[012-5b]
長江何処水明月㡬州天月与江無約相逢是偶然
江山今古㡬英雄割拠并吞捴是空惟有江流不轉石
千秋長在月明中
   登真武山
籃輿曉上小琳宮䕫子江山指顧中道士手栽山上柏
身猶未老榦凌空
   上元山中百姓出㳺作三章諭之
鄰里相呼入郡城巴歌楚舞沸歡声三宵㳺罷同帰去
勉力耕桑事父兄
三日嬉㳺喜遇晴还家又見麥青青伹須及早輸租稅
莫要勾呼到訟庭
[012-6a]
好去耕耘隴上田但能勤苦有豊年家家飽煖身康健
更向明年看月圓
   題諸葛武侯祠
八陣啚旁丞相祠風雲惨淡㑹當時功成豈止三分漢
才大非惟十倍丕渭上忽傳司馬走蜀中長起卧龍思
我来再拜瞻遺像淚滿襟如老杜詩
   登詩史堂觀少陵畫像
万丈光芒筆有神兩眉猶帶旧酸辛殘杯不復随肥馬
賸馥端能丐後人䕫子江頭吟処景杜䳌声裏拜時身
敬瞻遺像觀詩史一酹雲安麹米春
   送参議吴郎中
[012-6b]
扁舟西泝蜀江長邂逅論交淂老蒼幕客可䏻淹杜甫
郎官誰復識馮唐梅花開日方聮事桺絮飛時遽趣装
我過洞庭應有日定湏来掃盖公堂
   䕫州祀社稷于州之西五里地不盈畆壇宇&KR0763
   陋垣墻頺圯非所以崇明祀也買地易路築屋
   増壇命同僚董其事不踰月告成二月戊子祀
   事既畢詩以記之
天下通祀惟社稷次則曰雨曰雷風匈龍興弃配土糓
是皆扵民有大功古䕫子囯今㑹府其於明祀可不崇
西郊壇宇何太陋我忝守土責在躬廣而新之繄誰力
蓮幕花縣謀僉同築垣旁近丹荔圃闢路下壓黄冠宫
[012-7a]
地有松柏兼可植時和黍稌行将豊䕫門社稷宋社稷
碩与天地同无窮
   㳺卧龍山呈行可元章
我軰逢山眼即青卧龍頂上喜同登啚留沙磧懐諸葛
詩誦江濆憶少陵巫峽雲飛天一握瞿唐魚化浪三層
俗謂瞿唐/峡為龍門藍輿又向人間去回首林泉媿老僧
   聞詩淂男名之曰䕫夔乙酉十二月十九日生/詩以二月二十四日作
巫邑𥘉傳鯉是日巫山/送双鯉吾家遂淂䕫遥来如馬地却應
萝熊詩聞詩在番昜日/萝熊入書院官沗二千石孫看第一枝欣同
君子抱祝汝佀吾児
   甘露降于宅堂竹間凡半月三經雨乃止州宅
[012-7b]
   有甘露堂昔周 侍郎為郡露降焉易見山
   堂以名之予無善政惧其為灾記以二絶
湛湛下脩竹味如飴蜜甘人言此為瑞无徳可能堪
竹間甘露日瀼瀼飴蜜珠璣帶細香天閔䕫民歳飢饉
雨暘時若乃嘉祥
   元章贈蘭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与俱化同心如此香紉
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復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卧龍山有武侯新祠再用前韵
山蔵古寺柏青青地重端因蜀相登沙上不聞江轉石
人間幾見谷為陵龍蛇樹影揺千尺玉雪花枝吐万層
[012-8a]
堪嘆屮庐誰復顧凄然香火却依僧
   寄書与二叔二弟
八十髙年林下老四千餘里萝中家雲安双鯉随春水
為我傳書到永嘉
左原端是脊令原誰遣分飛到蜀門况是清明寒食候
杜䳌声裏断離䰟
   題卧龍山觀音泉呈行可元章
去歲㳺庐山社中觀白蓮不飲逺公酒聊酌聦明泉肩
輿過武昌乗㒷西山巔岩乳飲菩薩詩篇誦蘇仙武昌/西山
有菩薩泉/東坡名之䕫州苦无井癭俗殊可憐竹筩喉不乾可浣
不可煎日汲卧龍水屢頼檐夫肩所取都㡬斛深慙未
[012-8b]
投錢前日招提㳺入耳声㳙㳙泓澄可照膽中木皆光
妍却疑南陽人蟠蟄清冷淵慘淡㑹風雲滂沱霖普天
源如少陵詞清入光芒篇餘波漲瞿唐洶涌吞百川何
人著水經漏此不及編道人出新茗林間手新研共以
夷齊心来結觀音縁至今清夜萝猶到幽亭邊交㳺况
離索回首成悽然元章移/節西州何時鹿&KR0687&KR0687重訪山中禅僧/言
前日吾㑪将至山中鹿鳴
   元章贈筆戯成一絶
東䑓使者妙詩文贈我中書四十君我不善書慚拜賜
中書今日遇将軍
   再酬元章
[012-9a]
一尊方喜細論文春屮題詩又送君手握管言不盡詩
壇誰復将中軍
   又荅行可
道造精㣲更有文絳侯應媿不如君試将武事論詩筆
句法嚴於細桺軍
   詶行可恵白酒
渇懐思欲吸長江聞說西䑓醸滿缸一斗青州白從事
忽隨詩句到蓬窓
   同行可元章報恩寺行香登佛牙楼望勝已山
籃輿拂曉出東関鍾磬声聞杳靄間心欲報恩頻入院
人逢勝已更觀山竹香细細禅房静江水渾渾野渡閑
[012-9b]
𣣔問漁人囯㒷廢黄鸝隔葉語緜蛮
   五月四日與同僚南楼觀競渡因成小詩四首
   明日同行可元章登楼又成五首
蜀江險䖏是䕫州灔澦堆邊看競舟為報番昜相識道
去年人在此登楼去五月四日㑹僚友于番江楼酒中/分韵淂月字云明年何処更登楼遥
望番昜江上月
㙜前八陣巳陳迹水底三閭何処招手把菖蒲對佳節
興来呼酒勸同僚
番昜䕫子兩端午去歳人如今歳人兩年皆/十六人直是吳頭
来蜀尾子規声裏弔灵均
榴花照眼對佳客荷葉傳杯懐故鄉想見明年話䕫子
[012-10a]
又如今歳念番昜
黍遇今朝尽生角艾從何処忽為神荷香十里一鈎月
定有扁舟帰去人
舟人鼓楫呼何在声似湘沅江上声更听刘郎竹枝曲
不論南北㧾傷情
细葛含凬羅疊雪近臣𥘉拜賜衣時碩因角黍詢遺俗
學士寕无六一詞
競渡本来縁救溺陵波𥘉不為争標今人不觧古人意
淂勝帰来咲語囂
綵舟兩兩鼓鼕鼕勝已山隂瀼水東父老相逢話良苦
児郎多在馬舡中
[012-10b]
   劉韶羙至巫山寄詩因次其韵
终日思帰未有涯萝魂无夜不還家莫雲春樹憶太白
流水高山逢伯牙卷軸随身雖有厄韶美至狼/尾/灘失舟壞書籍風流
得罪可無譁刘以收書/致煩言相逢莫便怱怱去弭棹䕫門過
食瓜
   送元章改漕成都
取友四十載普天半交㳺蒹葭群玉間莫盛登瀛洲元
章真囯士未見心已投雅抱畎畆志共懐天下憂舘閣
育人材孰云專校讎慷慨論丗事不見范尹歐疆埸况
如許寕不憂宗周精忠屹肝膽苦語驚冕旒君去㝡勇
决我行尚遟晋𥘉别擬十載相逢忽三秋龍飛起元老
[012-11a]
江淮握貔貅禮羅淂竒才戎幕資良籌人事苦好違壮
懐莫能酬去持䕫州節遥泛瞿唐舟我亦来自番兹行
豈人謀八陣觀壮啚三峡窺倒流訪君義勝堂顧我制
勝楼如馬謁白帝卧龍㝷武侯江亭覧月色園花賞春
柔果分餘味甘蘭贈深林幽詩篇浩卷軸墨妙輝山丘
氣薄文艶杜詞卑竹枝刘吏事容拙踈交情荷綢繆綸
言下北闕綉衣使西州流錢豈君事易地曽何優胡不
班玉笋入告嘉謀猷巴子囯㝡貧瘡痍民未瘳君去誰
抚摩欲借嗟无由我已上祠章帰欤老田疇遟君還日
邊寄書到東甌
   次韵元章晋别
[012-11b]
送客成都去回舟白帝邉月應遥共對䕫復有誰憐我
只懐帰計君冝了丗縁相期翼吾道餘事讀楞圎
   夜與韶美飲酒瑞白堂秉燭觀跳珠分韵淂跳
  字
五月峽中天氣歊竹筩引水那能澆江濆龍老卧未起
崖石不枯珠自跳草草杯盤對君酌灯前疑是簷花落
毫端冩出万斛珠共向炎天作氷雹妃子名園荔子丹
絳嚢𥘉摘堆金盤細擘輕紅唱君曲咀嚼水晶牙頰寒
老翁真箇如年少激水成珠堪一咲刘侯自有胷中珠
不止照人兼自照
   儀鳳淂珠字
[012-12a]
别来世故朝昏殊相与言之汗模糊兩翁淂酒促坐席
感深念極氣欲蘇籜龍亦觧作水供紬繹㝷丈如渇烏
衣巾生秋背毛豎金石相應環佩趍江山豪壮旁尊爼
醉中頻貫纍纍珠此時一事復掛口為楽未竟成喑嗚
䕫州憂民困湯火潤澤有志无坦途眼前焦熬十万户
欠伸戯咲皆霑濡自操量皷入官廩不輸一錢分水符
讀書功力无表畔乆矣俗吏輕吾儒州民輸租淂自操/㮣量免城中水錢
以巳奉𥙷公帑比入境淂之民謡者
   次韵韶美失舟閔書
醫師籠參术良将枕戈矢儒生嗜厎物書卷掛口齒刘
侯西南来歳月十首尾閉門閱古今過眼分亥豕異書
[012-12b]
照神藜竒字哭妖鬼許身如蠧魚文字共生死風流反
淂罪去囯果誰耻仙舟載祕閣便腹貯名理江神亦丗
情逐客多不喜厄同焚書秦悪類㓕邢燬沾濡徧箱篋
痛惜到骨髓我𥘉聞為驚終夜成坐起淂君詩細讀罪
巳不罪水碩言㘴嘯餘書著子刘子
   韶羙帰舟過䕫晋半月語離作悪詩二章以送
五載三詩送我帰古䕫今作送君詩相如㳺処符分竹
諸葛陳旁舟觧維秉烛莫辞頻把酒揮毫未免各憂時
可憐灔澦双蓬鬂㑹合无多又别離
弱羽年来正倦飛䕫門邂逅故人帰人生一咲難開口
丗事多端合掩扉况是桑榆俱晚景何曾冨貴已危機
[012-13a]
明朝悵望仙舟逺百尺髙楼上静暉州宅有静暉楼此/篇用詔羙送元章

   元章至雲安用送韶羙韵見寄次韵以詶
社燕秋鴻不共飛却因送别更懐帰一壺獨酌人何処
千里相思月滿扉烟雨已催予把釣功名行看子投機
雲安双鯉傳書至詩句清含山水暉
   静暉楼前有荔子一株木老矣猶未生予去其
   枯枝今歳遂生一二百顆至六月方熟
木老生遟六月丹夔涪荔支皆/五月間熟明珠百顆照朱顔因渠
凬味思瑶柱東坡以荔支/比江瑶柱撩我鄉心念玉環玉環妃子/名也吾邑
有玉/環鄉路逺應难三日寄荔枝過一日則香色味俱/変閩中荔支三日到永嘉楼髙
[012-13b]
更上一層攀君謨譜内丁香種宜在江陳品第間味甘/而核
小正如閩中丁香荔子
   行可和詩再用前韵
肌膚氷雪鶴頭丹三峽相逢一破顔人折髙枝如折桂
鳥衘餘顆似衘環香傳楽譜名尤重曲名荔/支香紅入詩家
句莫攀老杜有輕紅/擘荔枝句来歳熟時先寄我夣䰟應到白雲
計䑓有白云楼
   行可再和因思前日与韶美同飲計㙜臨池摘
   實復用前韵
星火燒空一夜丹来禽青李斍无顔少陵池舘三人賞
丗傳計䑓乃少陵/旧它今有祠堂白帝江山四面環生晚免教妃子汙
[012-14a]
食餘應許黒衣攀閩娘十八誰標榜未必風流佀此間
坡詩亦及黒衣郎謂猿猴也
   又用韵呈行可
神仙乞与返䰟丹枯木䏻成䖏子顔雅楽声中逢魏絳
重圍觧後見齊環九齡賦妙那能継三峡詩高未易攀
児軰莫言詶倡晚吾鄉食實在秋間夜来和詩児女軰/云荔支巳過乃方
作詩何也鄉里七月方食閩荔
   元章至萬州湖灘寄六言一絶云滿目莫山平
   逺一池雲錦清酣忽有鍾声林際直疑萝到江
   南某六月朔日登静暉楼觀江漲望西南碧逺
   数峯乃前日送别処也爲之黯然楼前荔子𥘉
[012-14b]
   丹次韵寄元章
遥碧峯尖如削䡖紅荔臉𥘉酣水漲江天渺渺故人一
葉西南
   韶羙至雲安寄詩二首再用詩字韻以寄
刘郎𥘉自日邊帰入峡殷勤寄我詩大小承天思越絶
往在會稽韶美居大承天/寺某居小承天今号能仁後先去囯㑹坤維分題應記
跳珠夜送别還思入竹時千里遥遥共明月此心无合
亦无離
   伏日与同官小飲瑞白堂觀跳珠分韵賦詩
瑞白堂虚氷雪凝散為珠玉洗炎蒸詼諧未效東方朔
賦詠聊追杜少陵
[012-15a]
   伏日懐番昜同僚
去歳番昜四望亭題分十二志同登眼中忽見天邊月
不謂天邊是固陵
   餘干翁簿以予去饒之日郡人断橋見晋畫圖
   賦詩見寄因次其韵
我慕鄭子真躬耕老岩谷不慕蘇季子腰金詫宗族失
脚落塵網回頭念幽獨向来鴛鷺行進退慚碌碌把麾
番君囯飲水清湾曲緬懐九賢人痛閔千里俗奉揚乏
仁風黎庶因炎燠疇䏻政有成敢望諾无宿厚顔叨禄
廩汗背擁旌纛命下忽夔門諸公孰推轂水陸三千里
湖重嶺仍複至喜謁文忠秭帰懐李矗番人憐老守去
[012-15b]
類楚臣逐出門橋巳断擁道頞争蹙𥘉无龔黄政濫継
秦侯躅仇香旧同僚别寄兩竿牘賦詩仍畫啚開卷宛
在目清音滿干越餘韵到巴蜀我有二頃田荒蕪㕍山
腹碩畫帰去来芒鞋事耕育
   贈裴童子
文公有序規童子将聖猶言畏後生好把五車書盡讀
五車讀了要須行
   行可生日六月十四日
千載岐周鸑鷲聞果生英傑嗣姬文鯤鵬变化正六月
蟾兎光輝将十分肯把威名争烈日只将道眼視浮雲
祝公夀共詩書乆一瓣心香巳敬焚
[012-16a]
   王嘉叟和讀楚東詩復用前韵以寄
照眼&KR0784珠光陸离莆田太守寄新詩死生貴賤交情見
惟有吾宗不徇時
   嘉叟和黯字詩再用前韵以寄
金谷冨季倫丑坐貴思黯人間㡬泉石豪奪在軒檻燕
賀厦𥘉成花飛春忽减破甑任生塵只有莱蕪范
   和喻叔竒宿大木寺
木記餘千大風觀楚囯雄吾詩晋大才君句壓雄風番
水連天碧潘花滿縣紅叔竒攝/邑安仁論文一尊酒何日故人

   用讀楚東集韵寄元章
[012-16b]
誰遣吾㑪合又离江山深憶共題詩君舟西上吾東矣
尊酒論文更㡬時
   納凉
簾捲見山近窓𨳩竹香香訟庭公事少静坐納㣲凉
   立秋
莭物催吾老天涯見立秋凉㣲金尚伏暑熾火𥘉流家
遠思嘗稲年衰怯載楸䕫人立秋/並簮秋葉歸耕期已近河漢望
牽牛
   七夕
去年佳莭呉頭見今久秋声峡内聞桂魄漸看成半璧
銀河猶自掩㣲雲晒書空有便便腹乞巧𥘉无怪怪文
[012-17a]
為向天邊牛女道夫耕婦織莫辞勤
   懐畨昜
一别番昜歲及朞䕫門又見食瓜時自慚政拙無遺愛
安得民心有去思同官有録民謡見寄者
   齒落用昌黎韻
我来饒與夔三載堕兩齒懸知季非永早悟仕當已要
須未落時猛効二踈止胡為一再落不巳良可耻慨然
懐古人未有長不死因思季方少輩行多勝巳顔紅齒
牢㓗徃徃同逝水吾衰况如許寕復老彭比覧鏡視顔
色今昨不相似行年五十五萬事可休矣功名與富貴
磨㓕何足紀但願早還鄉俯育三百指婚嫁畢兒女松
[012-17b]
楸依怙恃弟兄飲真率故舊忘汝一兩齒牙任摇脫肉食
吾不視有身乆為患無齒實堪喜始憂咲韓公可惜陋
子羙未必傷我心兹言聞栁子
梅溪先生後集第十二
[012-1a]
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十二
  論
   禹論
堯舜禹皆聖人也惟其傳賢傳子之不同而後世不能
無異論也自孟子之前人皆以爲禹徳衰故不傳扵賢
而傳扵子萬章以是發問孟子辯其不然曰天與賢則
與賢天與子則與子然後學者以傳賢與子一本扵天
而無有以議禹也至韓子作禹對而其說又不然曰堯
舜之傳賢也欲天下之得所也禹之傳子也憂後世争
之之亂也堯舜之利民也大禹之慮民也深且謂孟子
求其說而不得又從而為之辭近世善議論者莫如蘇
[012-1b]
子蘇子之言曰今夫人之愛其子是天下之通義也有
得焉而思與其子孫人情之所皆然也堯舜之傳賢是
不得已而禹之傳子盖聖人之不喜異也自萬章之問
至蘇子之辯其說有四然而聖人至公之心卒未明焉
以爲徳衰而傳子者是以迹論聖人其說也固陋矣而
孟子歸之於天下亦未免乎不通也堯之傳舜舜之傳
禹之傳子其大計固巳定扵生前不待身死之後始聽
天命人心之自歸也謂舜禹避朱均而益避啓者其說
盖亦不經矣韓子以爲憂後世蘇子以為不為異韓子
之言也近正蘇子之言也近人情然皆未得夫聖人之
心者盖聖人以天下為公噐其視賢扵子一也賢可傳
[012-2a]
而傳不以傳賢為踈而害天下之公噐子可傳而傳不
以傳子為私而有慊扵心也昔吾夫子以大道而傳之
學者夫以人情論之夫子豈不𣣔私其子哉然而過庭
之訓止扵詩禮陳亢始以異聞為問卒以君子逺其子
爲喜亢以私心量聖人而其問與喜皆不然也夫子嘗
謂才不才亦各言其子者人之情也至扵所欲傳道之
心視回與鯉一也堅髙之妙在回而詩禮之外無以吿
鯉者豈親門人而逺其子哉使回如鯉鯉如回則詩禮
之訓在彼而堅髙之妙在此矣道與天下皆公噐所以
傳道與天下者不以賢與子而二其心然後為大聖人
堯舜禹之傳天下如吾夫子之傳道堯舜非逺其子禹
[012-2b]
非親之也民之所安吾從而與之不知傳賢之為遜天
下傳子之為世吾家尚何不得已與懼夫為異也哉若
夫憂後世争之之亂而以之傳子者固可以為天下後
世法矣原其所以傳之之心出扵以天下為公而視賢
與子為一無有不得巳與懼夫為異之事亦非有憂之
慮之之心而委曲為之計也愛其子而私有與之者人
之情憂後世而為之計者君子之法不以親踈内外二
其心者聖人至公大同之道知此三者之說然後知堯
舜禹之不二其心而傳賢與子一也
   武王論
事有出扵千載之逺而傳聞之不同吾将奚所考信邪
[012-3a]
愚曰聖人之言可信而時人親見之言亦可信也千載
之事必存之扵書是書出扵聖人則可信不出扵聖人
則可疑吾非信書而信聖人聖人之言如此吾是以知
其如此也千載之事當時必有親見之者親見之言可
信傳聞之言可疑吾惟親見之是信而缺傳聞之疑可
也彼有聖人之言與時人親見之言兩不同焉則吾将
誰信亦曰槩之以理而巳矣書載武王伐啇之事與時
人親見之言不同學者疑之異論興焉此固冝槩之以
理者秦誓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商是十有一年者果
誰之年邪上不繋之文王是必武王十有一年也武王
果即位十有一年而後伐商邪史記載夷齊扣馬之諌
[012-3b]
曰父死不&KR0830奚及干戈可謂孝乎武王必不歴十有一
年之乆而不塟其父也書出於夫子之所序萬世之所
取信而夷齊又武王同時之人亦不可以不信二者俱
可信而其說不同則學者不得不疑而異論不得不興
也漢儒之說曰文王之時虞芮二國質成于周諸侯並
附以爲文王受命之年文王自受命九年而卒故武王
曰惟九年大統人集是也武王終三年之䘮然後廣文
王之聲卒其伐功故并文王受命之年而數之稱十有
一也嗚呼果如是說則是文王受命稱王於商紂在位
之時孔子何以稱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乎是
求十有一年之說不通而誣文王於不臣之地也近世
[012-4a]
大儒歐陽子作秦誓論断然惟書之是信而破漢儒之
說曰十有一年者武王即位之十有一年耳復何疑哉
歐陽子之言甚辯而近正然不信遷史載伯夷之諌非
春秋所謂以信傳信者愚切謂書之所載者是遷史所
記亦不虚十有一年者非武王即位十有一年周家受
命之十有一年也或曰子方繆漢儒之誣文王何為復
取受命之說乎曰文王非受命扵天受命於商也文王
自羙里之囚還而紂以弓矢斧鉞賜之使得專征伐自
是而後文王始居方伯連師之職五侯九伯得以征之
扵是有遏宻伐莒戡黎之事自受專征之命至九年而
卒然則文王受命者是受商命以專征伐非受天命以
[012-4b]
自王也武王嗣位二年繼文王征伐而觀政于商秦誓
之作在周家專征十有一年之日武王未有天下之𥘉
不曰惟武王十有一年而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商則
其㫖可見矣是則書與史記之年皆可信而漢儒之論
歐陽子之所疑者皆可得而决也或曰子信聖人之書
與時人之言而孟子不信武成非邪曰孟子非誠不信
書也以不信而救弊也武王雖以至仁代不仁然兩兵
之交寕無血刃者乎血流漂杵雖記事者未免文勝質
而不可謂之盡無也當戰國之時有争地争城之戰盈
城盈野之殺好兵之主與夫貪功樂禍之臣盖有以牧
野之戰藉口者矣故孟子以不信而救之也春秋之法
[012-5a]
信以傳信者也疑以傳疑者也不敢以其所傳聞忽其
所親見是亦教天下之信也况秦誓信書馬遷信史理
有足信者乎愚故曰聖人之書與時人親見之言皆可
信而二說不同者槩之以理而巳
   性論
學者之患在於好言性性非學者之所不當言其患在
於不知性而好為雷同之論也今天下雷同之論在乎
孟子性善之說而以上中下三品者為才也一二師儒
唱之學者從而和之唱之者主孟子和之者雷同也實
非有所見而言焉性非可以無見而䡖言之者必待吾
心有所見焉而後言之則吾之所言者是吾之所見也
[012-5b]
吾之所見者未必是又從質之而聖人之言吾心之所
見與聖人之所言者有所合焉庻乎言之或當也夫子
之言性者不可得而聞也其昭然著扵論語者有一言
焉曰性相近也習相逺也繼之以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夫子之言雖不詳吾可以吾心而求夫子之言也夫子
性近習逺之言盖論天下之常性也而上智下愚不可
以常性論也夫天之生上智也不數其生下愚也亦然
惟所謂中人者紛紛皆是也故夫子舉中人而論常性
斯有相近之說焉又懼學者執是而槩論天下之性復
為上智下愚之說以别之夫子之論性固巳昭昭矣烏
在其他求也夫上智之人天命之𥘉固巳上智矣雖瞽
[012-6a]
鯀不能移上智而愚下愚之人天命之𥘉固巳下愚矣
雖堯舜不能移下愚而智惟不智不愚者是爲中人而
非善非惡者是為相近方其生也無君子小人之别及
其習也有君子小人之歸其猶水也方其同一源之𥘉
可謂近矣及其派而二之則有東西南北之相逺也此
聖人所以因性而立教者為天下常人設耳若無上智
下愚之性其猶水火乎水之在土也其性有自然之寒
雖善呵者不能奪而使之熟火之在木也其性有自然
之熱雖善嘘者不能奪而使之寒水火不能奪寒熱之
性智愚其可移上下之品乎今之說者謂堯桀同是性
也嗟乎其不知性也是盖出扵孟軻性善之論軻非不
[012-6b]
知性也軻之論性将以設教而巳非為性立一定之論
也至若荀况以性爲惡楊雄以性爲善惡混亦所以設
教且救弊焉耳皆非為性立一定之論也軻曰性善是
誘天下使其為善之是歸况曰性悪是懼天下使其惟
悪之務去雄曰善悪混是開两端而使之自擇也其說
雖不同其所以設教則一也况雄又以救弊焉者軻以
善誘之而不從况出乎軻之後不得不以悪懼之况以
惡懼之而不畏雄出况之後不得不開两端而使之自
擇亦猶伊尹伯夷栁下恵制行之不同皆所以救弊也
為性立一定之論者惟吾夫子與韓愈氏愈著原性篇
有上中下三品之說此最合吾夫子所謂相近與夫上
[012-7a]
下不移者世乃謂愈之所論者才也非性也至謂夫子
所謂上智下愚者而亦謂之才焉夫性之與才同出乎
天有上中下之性者必有上中下之才性為之主才為
之用也上智之性善矣發而為善則非性是才為之也
下愚之性惡矣發而為惡則非性是亦才為之也上智
下愚之性有自然之善惡其所以為善惡則才也是性
主之而才應之耳烏有性無上中下而才獨有之耶天
之所以命堯舜與吾夫子者必不惟桀跖之同學者冝
以心求之慎無襲乎雷同之論而雜乎佛老之說則夫
子之言性可得而聞而韓愈之所論者果性也非才也
   禘祫論
[012-7b]
諸儒禘祫之說何其紛紛不同也鄭康成謂祫大禘小
王肅謂祫小禘大此小大之說不同也王鄭小大之說
方淆亂未决劉歆賈逵之徒則又謂一祭二名禮無差
降此一祭二祭之說又從而不同也鄭氏謂天子祭圓
丘謂之禘宗廟大饗亦謂之禘王氏謂天子諸侯皆禘
於宗廟非祭天之祭此祭天祭宗廟之說不同也詩閟
宫傳云諸侯夏禘則不祫秋祫則不嘗漢光武詔問禘
祫之說於張純純謂禘以夏四月祫以冬十月此夏禘
冬祫之說不同也漢魏故事五年之間通計其數一禘
一祫是出於公羊五年再大祭之說唐開元間太廟禘
祫各自數年是又用禮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之說此
[012-8a]
又年數之不同也鄭康成髙堂生則先三而後二徐邈
則先二而後三此又先後之不同也自漢迄唐禘祫之
議講之屢矣牽扵繁文異說終莫得而一之善乎歐陽
子之言曰事有出扵乆逺而傳扵二說則奚從曰從其
一之可信者然則安知可信而從之曰從其人而信之
可也衆人之說如彼君子之說如此則捨衆人而從君
子君子之說如彼聖人之說如此則舎君子而從聖人
然則欲一禘祫之說當折衷於聖人之言可也春秋詩
禮論語皆聖人之言也釋春秋詩禮論語者皆諸儒之
言也春秋書禘者二而不言祫惟文二年八月丁夘大
事于太廟躋僖公公羊榖梁釋之曰大事者祫也春秋
[012-8b]
有禘無祫以大事為祫者公榖也詩周訟商訟言禘者
二而不言祫惟元鳥祀髙宗毛氏傳曰祀當為祫詩有
禘無祫以祀為祫者毛氏也周禮太宗伯之職以肆獻
祼享先王鄭氏曰宗廟之祭有六享肆獻祼饋食在四
時之上則是祫也禘也周禮無禘祫之說以肆獻祼饋
食為禘祫者鄭氏也論語記禘自旣灌而徃與或問禘
之說孔安國釋之曰禘祫之禮為序昭穆論語言禘而
不言拾并言禘祫者孔安國也惟禮記王制曽子問大
傳有禘祫之說而亦未嘗言其禮之大小與年數之先
後冬夏之異時至扵祭法則言禘交祖宗而不言祫仲
尼燕居與祭統篇則言郊社禘嘗而不言祫王制祭義
[012-9a]
諸篇舉四時祭名皆曰夏禘而不言冬祫以春秋詩禮
論語之言如此釋春秋詩禮論語者其言如彼學者當
舍訓釋而從經可也從經則古者有禘無祫非無祫也
祫者禘中之一事不可與禘俱謂之大祭也古者大禘
之時群廟之主皆陳於太祖未毁廟之主皆升合養扵
太祖因禘而合食故謂之祫是禘者總名祫者一事亦
猶薦生薦熟之時則謂之薦灌酒求神之時謂之祼薦
也祼也祫也皆大禘中一事不可以是三者均謂之祭
名也後世因禮記諸篇有禘祫事遂以祫與禘俱謂之
大祭殊不知禮記之所謂祫者是乃禘中之一事也又
見公羊以大事為祫遂以祫為大於禘殊不知公羊之
[012-9b]
說出扵禮緯而春秋無是言也春秋所謂大事者即禘
爾不曰禘而曰大事者禘所以審昭穆僖公逆祀昭穆
乱矣聖人是以變禘之文而曰大事大是事也公羊求
其說而不得遂援禮緯以釋經此所以啓後世之紛紛
也或曰如是則劉賈一祭二名之說得乎愚謂劉賈之
說僅矣而未盡也彼謂二祭一名者謂本無二禮也則
一祭之說為僅得而不知禘者禘其祖之所自出祫者
因禘而合食焉禘總名祫一事則二名之說為未盡或
曰如是則廢三年之祫而用五年之禘必五年而一大
祭乎愚曰廢祫之名而一之於禘可也五年而再大祭
則公羊之說不可廢也鄭康成先三後二徐邈先二後
[012-10a]
三與夫秋祫冬祫紛紛不决之争舉可置也或曰三年
祫五年禘自漢至今而用是說可廢之乎愚曰春秋詩
禮論語非聖人之書則漢儒之說禮緯之言不可廢春
秋詩禮論語果聖人之書也吾從聖人而廢異說胡為
而不可邪
   君子能為可用論
知所以為巳知所以為人又知所謂有天斯可謂有道
君子矣夫何故君子之學求於為巳而巳𥘉無心扵求
用也學旣足乎巳用自蔵扵中可以安人可以安百姓
無所施而不可用者君子因其可用之資遇其當可用
之時著其能為用之效至若人之不我用也君子必歸
[012-10b]
之扵天而有所不顧䘏焉苟以吾學可為巳用可以為
人不察時之可否人之用舎必𣣔求試其所用幸而用
則喜不幸而不用則懟甚者至扵自貶以求用是徒知
為巳為人而巳而不知有天也烏可謂誠君子㢤荀卿
曰君子能為可用継之以不能使人必用巳真確論歟
君子之道有三其未逹也脩其所為用其旣逹也行其
所當用不幸而不遇則䖏其所不用脩其所為用則能
盡已行其所當用則能盡人處其所不用則能盡天故
君子自㓜學之𥘉必修其能用之實謂将事君也必先
學所以事父謂将治國也必先學所以治家謂将明徳
扵天下也必先學夫正心而誠意在我之學旣巳盡矣
[012-11a]
推其素藴可以有為扵常世矣使不我用則已用則决
不負所學焉以之效智扵二官則其用優扵一官以之
䇿名於一國則其用優扵一國以之坐廟堂而權衡天
下則其用優於天下是由能修其可用於未用之日故
能行其所用扵當用之時也如此至若在我雖可用柰
何人之不用我君子必将歛其可用之噐於一巳而未
嘗汲汲以求售扵人韞櫝而蔵待價而沽居昜以俟姑
盡其在天而巳又豈遺佚而怨阨窮而憫栖栖焉為不
得志之人哉故善學君子者不止學其可用必學其可
用而不得用學其可用徒能取利逹而巳而人皆可學
學其可用而不得用斯能䖏困窮而爲聖人樂天之事
[012-11b]
也孔門弟子如賜之逹如由之果如求之藝皆能學其
可用者故夫子許之以從政而不許其爲不可則止之
大臣若夫可以有用可以䖏不用唯顔子一人而巳故
許之以用舍行蔵之理又許之以唯我與爾有是夫回
也生不遇時不獲著其有用之迹因其不用亦見其能
處不用之賢矣嗚呼自生民以来孰有如孔孟之能為
可用者乎又孰有如孔孟之不得用者乎又孰有如孔
孟之䏻處不用者乎孔子嘗自謂用我則為東周孟子
亦嘗自謂捨我其誰孔孟之言非自誇以求用也盖言
其實可用者至於歴聘天下卒老干行也又未嘗不歸
之於天故當陳蔡之阨子路有吾未仁未智之言以疑
[012-12a]
夫子子貢亦有不容盍少貶之言以勸夫子夫子以良
農能稼而不能穡良工能巧而不能順君子能脩身而
不為容之理以喻之孟子遭臧倉之沮隔而不得見魯
侯不歸怨於臧倉而曰行止非人所能為也天也若孔
孟者真可謂能盡天矣彼屈原者何人㢤一不見用於
楚而離騷之怨興矣原以清死而後世哀之使原果見
用亦未必能有為於楚盖其為噐固巳小矣荀卿亦迯
䜛於楚者也以宗王之學至於廢死蘭陵亦可謂不遇
矣卿不作離騷怨懟之辭而有不耻不用之語嗚呼卿
賢巳哉
   上舎試䇿三道
[012-12b]
     第一道
昔先正司馬光論歴代君臣事迹始周烈而訖五季貫
穿馳騁上下千載間書成於元豐中神宗皇帝嘉之錫
名資治通鑑親灑宸翰以製其序且取前代之君以自
况其言有曰漢之文宣唐之太宗所謂禹吾無間然者
議者謂神宗聖徳具見於十九年事業之間巍然炳然
可髙揖堯舜扵千載之上而乃俯比二三君何耶愚曰
不然自古聖人徳盛則待人必恕實有餘則取名必㢘
孔子以天縦之聖生民以来未之有而乃自比於老彭
自同於丘明自以為不如顔淵可謂待人恕而徳愈盛
取名廉而實益有餘矣然則神宗之有取於文宣太宗
[012-13a]
是亦孔子恕以待人㢘以取名之意也知吾夫子與神
宗待人取名之意則知今日主上之有取於光武亦仲
尼之意歟神祖之意歟夫光武之為君雖未可比隆三
代盛王較之漢七制唐三宗之中寔為最優以春秋之
法責之固未迯議論之域待之以忠恕之道固冝取所
長而掩所短也請論光武之為人而侍與髙帝太宗陳
之以發明聖志之萬一若夫主上盛徳大業自與堯舜
三代同符非敢以光武比也夫七制之功莫大於髙帝
三宗之功莫大於太宗以光武而擬二君則其功有若
不及者嗚呼孰知其不及是乃所以過之耶髙祖太宗
惟功之是慕而光武則以為不足慕故髙祖太宗以功
[012-13b]
顯而光武以徳稱髙祖誅暴秦㓕強項以三尺劍而造
帝業可謂有不世之功矣然関中旣定馬上之事可勿
論也而好戦之心老猶不衰至親伐匈奴而困扵平城
之圍髙帝徒知干戈之可以立功而不知文徳之可以
来逺當平城之圍足見百萬之衆不如虞階干戚之舞
矣是冝異日在廷之臣欲斬樊噲之論兵也太宗取孤
隋攘群盗以幾冠之年而定四方亦可謂有不世之功
矣然唐室旣造晉陽之甲亦可觧也好大之心不能自
足至親定四夷而困於遼水之役太宗徒知古人有攘
却之事而不知聖人有兼愛内外之心當遼水之厄則
知萬里親征不如漢文玉帛之聘矣是冝前日諌諍之
[012-14a]
臣見武徳之舞而不之顧也光武起扵軍旅非不知兵
勇扵大敵非不知戦明明廟謨紏紏雄断非不足以務
逺畧雲䑓之将上應列宿非不足以立邉功舉全漢之
衆又非不足以横行四夷之中以快一日之志也而退
然若一怯者口不談兵扵恢復之後何耶盖事有屈扵
名而當扵實者惟盛徳者能之夫興師百萬拓地千里
功若可喜也盛徳之主則謂彼民亦吾民何忍草芟獸
獮之耶吾寕收愛人之實徳不必求名扵闢國也太師
奏凱将士受賞君臣固可相賀也盛徳之主則思有褁
糧千里巷哭飲泣之人是孰貽其禍耶吾寕使吾民之
不傷不忍求戰功而生得色也得不毛之地以夸封疆
[012-14b]
之廣孰若保吾土之當扵實㢤臣無用之人以為民孰
若全吾生齒之當扵實㢤髙祖太宗皆棄實徳以慕虚
名光武獨能屈扵名而當於實故以藝文之講而代干
戈以道義之論而代鞍馬以文雅之吏而代征伐之臣
閉玉關謝西域卑辝厚幣以禮匈奴之使而抵掌撫劍
之臣皆不得逞志扵當時其治天下一出扵柔道朝夕
從事扵詩書爼豆之間而不知疲此所以賢扵髙祖太
宗一等歟雖然光武之所以優扵漢唐之君者以其能
偃兵也其不能比隆扵三代之君者用人之際未可人
意爾光武以吏事而責三公以謡言而昜守宰此最其
失之大者三公之職所以論道經邦非可以吏事責之
[012-15a]
湯不責伊尹以吏事而望之以一徳格天髙宗不責傅
說以吏事而望之以朝夕納誨成王不以吏事責周公
而望之以師保萬民光武不與三公坐論邦國之大躰
而以吏事進退之非商周之所以待三公者冝其治效
不及於古也守令之職所寄非䡖當以三載考績之法
黜陟之非可以謡言而驗其賢否鄭子産古之遺愛名
在循吏中方其相鄭之𥘉民興𣣔殺之謡使人君遽從
而昜之則僑之聲名風采不復著於列國矣以吾夫子
之宰中都曽未聞有誦徳之謡使時君必以謡言取人
則造爲緋衣小兒之語以沮賢者多矣光武失於此是
冝東都循吏反西京之不及也且光武之失又不止如
[012-15b]
是三公固不可以吏事責而光武之失尤在於未能擇
三公守令固不可以謡言昜而光武之失又在於親擇
守令夫三公之職非大儒不足以當光武乃以此䖏侯
君房輩未聞其有卓卓過人者是冝嚴子陵問其癡而
致語於使者以譏之雖起一卓茂於縣令及居廟堂亦
無所建明其名固亦减於治宻時矣則知論道之任非
可以輕處人也守令之寄雖重然非天子所冝親擇者
天子擇宰相宰相擇部刺史刺史擇守令此人主簡要
之術也光武乃以身任部刺史之軄冝其擇之不精而
以謡言進退之使光武精意於一相亦何患天下無賢
守宰也嗚呼至治之君不世出漢唐之可稱者止扵十
[012-16a]
數君而光武尤為盛徳猶不免有任人之失是冝以忠
恕之道處之而勿至於責人無巳可也恭惟
主上以仁聖之資撫中興之運誕敷文徳仰合有虞歸
馬放牛同符周武𥘉非有慕扵光武而襲其陳迹也比
因庭䇿多士特以光武發于清問草茅之士莫知聖志
之所在愚獨妄意其處巳處人之際合吾夫子神宗之
用心而明䇿下詢謂今日禮文經義問或酌光武之儀
以出處或矯光武之失以示訓其迹盖有不同者愚切
謂景至而禋祀元正而㑹朝建延閣以崇文闢成均而
論秀此皆取法三伐非酌光武之儀而行之也寫六經
于琬琰為學者式異端■說禁止勿用以矯尊七經之
[012-16b]
䜟復春秋立三傳以矯罷黜左氏榖梁之失愚謂此皆
黙契孔孟之用心亦非有意於矯光武而爲之也然用
柔道以致平光武之所巳爲者而吾君固巳優為之任
一徳以圗治吾君之所優爲者而光武負不能之愧矣
雖然愚復有說以獻夫恕以待人廉以取名乃人主之
盛徳而人臣之職則當以責難爲恭孟子謂不以仁義
告王則斥以不欽之罪唐文宗嘗問群臣可况以何主
鄭覃以文宣對爲李石所斥且以堯舜勉之夫文宗雖
儒雅主然任人致治之際有不足稱者李石乃期之以
堯舜使不以文宣自安况吾君盛徳實足以爲堯舜耶
愚願執事當侍清問之際日陳堯舜之道以廣吾君稽
[012-17a]
古之志彼光武駁淺姑取其二三䇿可也
   第二道
舉國皆儒則儒者之名不聞爲吏皆循則吏之名不聞
爲士皆純徳野無遺賢則獨行逸民之名不聞爲子皆
孝爲臣皆忠則忠臣孝子之名不聞愚嘗讀渾渾之書
而得九官十二牧之爲人讀灝之之書而得伊尹伊陟
傳說之爲人讀噩噩之書而得周公閑夭之徒之爲人
彼皆大儒也當時不称其爲儒彼皆能致循良之治也
當時不目之曰循吏彼皆爲忠爲孝也當時不指之曰
某爲忠臣某爲孝子下至於鄉黨庠序之間不聞其有
獨行山林草野之間不聞其有逸民自魯國之人以儒
[012-17b]
称則儒道衰於周矣自鄭相子産楚相孫叔敖以循吏
聞則吏治始衰於列國矣自伯夷栁下恵以獨行著則
天下之士始有尚偏之弊矣自長沮桀溺之徒以逸民
而長徃則韜光鏟采於漁樵之間者多逸民矣自子胥
以忠称於呉曽參以孝称於魯則忠臣孝子稀踈寥絶
如參辰之相望矣嗚呼士以一行得名於時彼亦何等
時耶西漢之有儒林有循吏非西漢之羙事盖自髙祖
見儒服而慢罵而懦氣不振申韓之術行於世而吏治
多出於刑名班固作西京一書表儒林循吏而出之所
以傷漢之儒與吏也東漢之有獨行逸民非東漢之羙
事盖自矯激之俗興士始流為崖異斬絶之行自㢘耻
[012-18a]
之風䘮時始貴髙舉逺蹈之人范曄作東都一書表獨
行逸民而出之亦傷士之少純全時之多獨善也李唐
之有孝友有忠義非李唐羙事盖自髙祖變節於晉陽
而唐無忠義之風文皇行虧於閨門之内而唐無孝友
之俗東史筆者表孝友忠義而出之盖傷當時忠孝之
難能而僅有為足貴也夫天下皆有則所有者不勝書
天下皆無則僅有者斯可書且西漢有商山之四皓非
無逸民也有矯世之楊王孫非無獨行也而班固不立逸
民獨行傳者盖以當時之士廉退者尚多無貴乎逸民
行之全純者猶衆無取乎獨行其不以是立傳盖不𣣔
使當時有逸民獨行之名也東漢有江革申屠蟠之類
[012-18b]
非不甚孝有李固杜喬之徒非不甚忠而范曄不立忠
義孝友傳者盖以當時俗多孝友則孝友不可悉書人
多忠義則忠義殆不一傳二傳之不立盖不𣣔使當時
有孝友忠義之名也若無居儒林者二十有三人經術
淵源者孔安國爲之最安國得聖人家傳之學非淵源
乎在循吏者六人政治忠厚者蜀文翁爲之伯文翁興
學校以化民非忠厚乎以獨行顯者二十有四愚切有
取於范式式以信義行於朋友時人知其可以託死是
固本諸賢聖而不爲矯激也以隱逸稱者十有七愚切
有取於嚴陵陵髙尚其志卒不為光武屈議者謂其得
聖人之淸是故樂在山林而不盗聲名也言言之烈史
[012-19a]
臣之所以賛顔叚蒸蒸之善栁宗元之所以銘李興然
真卿秀實行非一端而不列於忠義愚獨於忠義三十
七人之中深喜全節之張巡李興割股肉以進其親非
名教之所愚獨於孝友十人之中深喜義門之中李知
本若夫四百年之漢三百年之唐洪儒碩學将相名臣
皆由此途出不列於數者之目非爲不足列也正以其
全徳備行不可列扵一端以小之耳且西京儒者莫知
楊雄氏詎可列雄扵儒林乎東都循吏莫如卓魯二子
詎可列卓魯於循吏乎李唐忠孝莫如狄仁傑詎可列
仁傑於孝友忠義乎推此則知以一行而得名者不如
不列於是科之為羙史臣去取端有㫖㢤雖然班史之
[012-19b]
去取固善矣張湯杜周以殘忍深刻著名者也而不列
於酷吏則何以衰慘刻之風范史之去取固善矣蔡琰
失節扵胡行非不醜也乃以其文采之故而傳諸列女
則何以勵天下之婦節唐史之去取固善矣裴延齡姦
佞之雄者也而不列於姦臣則又非春秋斧鉞之誅矣
嗚呼自古名士多史才少班范諸子皆有良史之才而
去取猶未盡當潛徳之幽馨未必盡發巳死之姦䛕未
必盡誅此韓退之所以有人禍天刑之畏也
   第三道
佩玉之禮尚矣在戴經則記其義於玉藻在周官則謹
其藏扵玉府在詩則詳詠於國風在論語則略見於鄉
[012-20a]
黨其他雜出於諸家之說者不可以屢舉玉藻記佩玉
之義爲最詳其大意則謂古之君子必佩玉在車則聞
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僻之心無自而入又謂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故以玉比徳焉此愚所謂記其義
於玉藻者此也天官玉府掌王之金玉共王之服玉珠
玉夫玉在先王之時特命官以掌之者非以充玩好之
具爲非常之寳盖以君子不可一日不佩玉府之職不
可一日不謹此愚所謂謂謹其職於玉府者此也詩於
終南山戒㐮公之篇因其能取周地始爲諸侯受顯服
而大夫羙之曰佩玉鏘鏘盖勉其修徳以稱是玉也於
大東刺亂之一篇而其辝曰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盖譏
[012-20b]
其居官職而非其才之所長徒有佩玉之羙有女同歸
之詩則曰将敷将翔佩玉瓊琚女曰雞鳴之詩則曰雜
佩以報之以贈之以問之其刺恵公之詩則有觿韘之
語是皆因佩而示羙諷之意愚故曰詳詠於詩之國風
者此也論語鄕黨一篇備記聖人出入起居飲食言語
衣服之禮其言有及於玉者曰去䘮無所不佩則知吾
聖人之身未嘗一日去玉以苟燕息之安此愚所謂略
見於鄉黨者此也韓詩外傳曰佩玉上有葱衡下有雙
璜牙蠙珠以納其間白虎通曰修道無窮則佩環能本
道徳則佩琨能决嫌疑則佩玦其略見於鄭氏之釋其
詳見於孔頴逹之䟽其遺制見於王粲之法此愚所謂
[012-21a]
雜出於諸家之說不可屢舉者也雖然佩玉謹於先王
之時而廢於衰周之世後世學者雖讀禮讀詩讀論語
諸家之書而目不習見其制耳不聞其聲終莫能考䆒
其法而妄以臆見議之此紛紛之論所由而起也請因
明問而論之玉左右各五而宫羽祉角之分在焉左佩
雙衡者其音宫雙璜者其音羽右佩雙行者其音祉雙
璜者其音角此宫角祉羽之分也夫樂備五音而佩獨
不用商者盖玉所以比徳而商於五方則為西五行則
為金於五常則為義而以剛果肅殺為事是可以為威
而不可以為徳此玉於五音之中所以獨去商也記曰
古之君子必佩玉趍以采齊行以肆夏夫采齊者路門
[012-21b]
之樂節肆夏者登堂之樂節樂師以備王儀大馭以備
五車是天子享元侯之禮而記乃以此為君子鳴玉之
節何耶盖經之所謂君子者乃指有位君子而鄭氏釋
之謂君子者士以上其說誤矣此所以啓後世之疑也
古者有徳佩有事佩康成謂在君所則去徳佩設事佩
則知燕居徳佩之外兼設事佩矣事佩子所以事父母
使二佩不廢則金燧木燧大觹小觹不幾於贅乎愚切
謂記言子事父母止及事佩而不言徳佩則徳佩必不
兼設於事親之時又古者先設事佩後設徳佩以事成
而下徳成而上故也二佩之設自有先後之序二者有
一於此則不至於贅矣事佩不特君子有也婦人亦有
[012-22a]
之内則婦見舅姑左用亦五右用亦五是也徳佩不特
君子有也婦人亦有之詩曰佩玉之儺佩玉瓊琚是也
考之内則與詩人之辭而君子婦人之玉無異則珩璜
之制燧觹之施意其必同矣嗚呼佩玉之設所以尚徳
也然在君子佩之則爲冝在小人佩之則爲辱昔孔子
爲魯司冦而不設徳佩事佩示巳無徳事也夫佩在夫
子可謂冝其徳矣而以無位不設當時鳴玉而趍者得
不愧於夫子乎得不辱斯佩乎詩人譏恵公無成人之
徳有成人之服故曰童子佩觹童子佩韘然則無徳而
佩者年雖成人行實童子也後之君子能於佩玉之際
而思所以佩之之意設徳佩則知所必修徳設事佩則
[012-22b]
知所以立事如古人謹弦韋之戒則玉與身俱榮矣
梅溪先生文集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