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32 東萊集-宋-呂祖謙 (master)


[037-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萊外集卷六     宋 吕祖謙 撰
  䇿問
問王者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順故事地察父天母地
肇舉郊祀之大典此聖人所以通天地而無間也圜丘
方澤之制蒼璧黄琮之薦義匹體鈞載於禮書者初未
嘗有輕重然稽之舜典受命甫始肆類于上帝而地則
不預焉雖曰望于山川山川者地之别而非其綂也武
[037-1b]
王底商之罪首指其郊社不修不過以郊對社而已惡
覩所謂郊丘者哉昊天有成命周頌也大司樂周官也
頌並言郊祀天地而大司樂則異之以冬日至夏日至
之二時其分其合抑將何所折衷也國朝南北郊之議
名儒碩學迭相論辯溢於編簡迄未能定於一此固議
郎博士之責亦為學者所當共討論也盍深繹郊祀之
本參經摭傳厯考前代因革廢置之所繇詳著于篇
問文之時用大矣哉觀乎天文以察乎時變觀乎人文
[037-2a]
以化成天下所謂文者殆非繪章彫句者之為也子以
四教文行忠信冠文於四教之首而行則次焉至於行
有餘力則以學文則行先文後參兩説而並峙抑將何
所取正耶後世以文士名者一觴一詠互相標榜傲誕
縱弛至自以不護細行自居嗚呼文與行果兩物而文
之所以為文既於是歟記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
不已學者盍深繹之
問兵不從中御將不可數易予其權而久其任固守邊
[037-2b]
之本務也疆場之司安危繫焉束以微文迫以峻法朝
除暮易炊未及熟又挈挈而之他雖有雋桀何自見其
長而騁其材哉廼者朝論以兩淮障塞隣敵建久任守
將之畫授之以柄饒之以財解縱繩墨一聽其所為是
雖藝祖之邊政固可匹休儷美而無憾也昔羊祜之
於襄陽成汭之於荆南張全義之於西洛咸以委專任
久變彫荒為富盛得人如數子者固善矣如萬有一不
能盡負閫外之寄其可不豫思所以處之哉廼者鎮撫
[037-3a]
使之亟拜亟罷其本末首尾皆人耳目所接尚可覆按
者也願詳言之以佐帷幄之餘論
問先王諡以尊名節以壹惠所以表天下之善而示無
窮之勸也旦以文名奭以康名閎天以尊顯揭日月於
有周一代羣臣之上固非墨客槧人之所敢議蕭何曹
參同為漢相而何之諡曰文忠參之諡曰懿一多一寡
説者疑其有優劣之辨衛青霍去病同為漢將而青之
諡曰烈去病之諡曰景威一詳一略説者疑其有厚薄
[037-3b]
之殊不知當時之君其意果有輕重乎抑無意於抑揚
而偶自爾也房魏並以賢佐稱而文昭文正之諡雖無
多寡未必不寓隆殺於其間英衛並以武功顯而景武
正武之諡雖無詳略未必不寓厚薄於其間自古人君
之追榮將相其處同功一體之人所以毎難其一心之
公也主上慨簪履之遺而念機軸之舊聽皷&KR0911之聲而
思封疆之行廼者中興以來將相有勲勞于王室者易
名之典或未克舉賁之美稱以發潛德之幽光光寵焜
[037-4a]
燿固非止如太常之紀大烝之享景鍾之勒而已也願
厯考古今將相之盛烈厯代褒飾之榮觀諡法六家之
異同曲臺諸儒之予奪博考徧述以占聖意之所在
[037-5a]
  尺牘
   荅潘叔度
某到嚴已兩旬郡庠亦漸成次序規矩皆無所更改但
辰入未歸以身率之而已不在齋者但囘當日食/亦不行㸃齋不到之罰在學
士人樂從者十之八止有八九人教市學者頗相妨昔/時
此曹終日在外㸃授遇兩/膳時乃來今遂不能爾也鄭幾道為人自平實但所病
者力不足耳程易繕冩今幾何年兄千萬少留主盟俟
其冩畢乃為此來不然恐遂散漫不舉也
[037-5b]
某官次粗安無足言者張守議論甚平正且虚心從善
在今士大夫中殊不易得也如極稱重劉賓之而以王
龜齡為未至此一叚話最可取世人毎以/同異為愛憎能平心者甚鮮論胡生知言
見處極髙而文理密察之功頗有所未到論朱元晦闕/
   亦未以為然者其他長處亦甚多但相待獨厚
恐於同僚形迹已再三懇之更俟一兩日當力言之也
張守聞年兄誠篤甚願見他時到此見之似無害易傳
刋板更望留意
[037-6a]
某官次粗安無足言者程易既下手則畢工㑹當有期
因見㸃對諸公告時勉厲之不惜前勞則無後悞不特
刋書闕/ 也下訪之期未有日否雖夢寐誨約恨挐音
之遲然若得勉留三四日過至節乃行得此書粗有端
緒尤幸叔昌得暇能偕行否郡庠漸就緒亦無撓規矩
者加之歳月須畧可觀也
   又
林謙之以繳新端除目遷工侍次第須決去就此舉過
[037-6b]
江後未有也平昔保任此老果不負所期可喜闕/日來
時事變更疑畏者頗衆然有心於避禍終不若無心於
任運耳
   與劉衡州子澄/
某屛居却掃幸無他撓讀書亦不廢常課但終欠講論
之益耳朱丈許春間偕為温台之游甚恨尊兄在逺不
得同之也外祖像上納偶南安便行甚遽畧此承問
某杜門久不聞問日深馳系病體已成癈痼不復可料
[037-7a]
理但靜養順聽為况却安適也荆州之計念之至今心
折祭文録去所欲言者盡在是矣聞朱丈往相招不知
曽成行否講論想甚樂病中只有仰羨爾參預處聞毎
效忠告甚善或云其間多雜以嘲譙雖意在諷切然便
無誠篤厚重氣象未必能動人也偶除故官其不可出
人人所知但一畨控辭酬應苶甚匆匆作此他惟為道
義加重
   與李侍郎仁父/
[037-7b]
某津亭請違又復改月惓惓已不勝瞻仰即日初冬凍
雨恭惟舟御所次神人具依台候動止萬福某冗食東
觀偶未汰斥經年陪侍誨席所以受予教督周浹隆洽
一旦驟逺函丈頓覺孤跡㷀然無依雖强顔官次意緒
忽忽如有所亡也武陵合符猶在來春莫若小愒鄂渚
為度歳計文潛既到凡百當能調䕶况舊治種種人情
想不至落泊也連日風雨舟行計亦齟齬不知寢食亦
安穏否念念蹵然動心所恨微官束縛不得身䕶行李
[037-8a]
惟一味馳鄉而已便介亟行匆匆附起居向寒惟祈厚
為斯文崇䕶以俟陽復泰亨之寵
某官次觕遣但塊處索居所懐偪塞無與紓冩黙黙隨
羣寖就頽㢮日積愧靦比復同舍例攝省户偶占禮曹
雖目前文牘極清簡然稍有討論便繫典禮責諉政自
不輕也開府之始酬酢經理想亦小勞區畫飄颻江渚
之久今行李既遂按堵亦可少就休愒也逺方人士亦
有可與語者否史事諸志自冬春來雖各粗成編沓然
[037-8b]
首尾不完節目斷絶殊未有次序今期限在冬末已是
第三次展不免趣辦第恐牴牾處多耳徐鍇通釋紹興
本近方得之比舘中本闕十卷蓋此書本名説文繫傳
各分子門其前三十卷謂之通釋乃印本所有後十卷
各别有名乃印本所無今謹抄録送去但此本蠧蝕闕
字極多若得暇以説文參校義理亦可推尋也潘義榮
編年謹納上唯伯祖履厯及其他文字累往家叔處取
猶未到當更趣之纔得即尋便轉致次仲信祠禄文字
[037-9a]
前此與傅景仁同將上獨見却埶須更待少時耳季修
聞尚留蜀中莫非久還侍旁否近事邸報中可得大略
周丈自春來請去之章已四上李壽翁亦以病告經月
陳能之入史院一日即得眩瞀之疾迨今未平大抵目
前善類或去或病悒悒殊鮮况也武陵民淳事簡公退
想多閒暇長編莫曾下手再整頓否逺地士子固難得
亦有可與語者否建茶三十夸謾助午啜敢幸笑留所
諭長編乍到固知多事今條教既定莫漸可整頓否雖
[037-9b]
逺方難得人商𣙜然暇日極難得似不可放過也
某官次粗安無足言者但自違函丈胸懐偪塞無所發
紓雖猶黽勉於此寡耦少徒殊鮮味也艤舟許時啟處
飲食豈能一一安適俯領郡寄固亦少阻歸興但進退
逶迤上可以見君子體國之意下可以杜塞不見察者
之議蓋未為失䇿也地理志以某方出殿幙竢假滿當
詳閲討論當已無遺恨茍猶有合增補處即一面與周
丈共議修入却續拜禀次通釋比從姚倉求本㑹其行
[037-10a]
部猶未送到當更趣之所闕卷數比因館中修書目却
尋得全本但有脱方字處極多當併録呈次舍人伯祖
履厯以家叔自南安歸有失子之戚俟其悲傷少定當
可得也潘義榮文字亦當更趣潘監鹽政恐未必曾纂
集耳史事猶有五六志全未有涯勢須展限人情易得
因循殊未可期也鄭景望出守宛陵於養親極便但館
中益覺索寞耳陛辭所論甚剴切良可敬也廷對讜論
者率在髙等蜀士亦有數卷甚竒但幙中不敢錄本耳
[037-10b]
武陵民淳事簡黄堂必甚優㳺長編既已斷手莫若及
此暇時參訂修潤整頓凡例刋削枝葉兩存者折衷歸
於一是遂為完書若秪廣記備言以待後人恐年祀浸
逺未必能明今日去取之意使千載有遺恨良可惜也
異時復還禁近筆削之上便不能專此似不可失耳所
欲布陳者何限要非無量能究鄉風不勝惓惓
某官况碌碌粗遣日來史限迫趣率常宿館中舛錯毛
起猶未見大功諸甚恨函丈在逺不得一一質正也武
[037-11a]
陵民淳事省當可卧治亦有佳士可共語否龔參父子
沒於瘴氣相自傷劉樞亦復不起善類甚惜之也張欽
夫帥荆南不知已到官未同在一路凡事可相應接亦
非小補也陳丞相有奏事之命猶辭免又未知到闕去
留如何劉文潛在桂為况何似亦時相聞否劉子澄已
外除諸公莫為言者近得渠書只欲求祠也
某官次竊禄凡百觕遣史課雖粗不廢第同舎遷易不
常猝未就緒北扉雖有其志而力不足毎相與浩歎共
[037-11b]
思去歳合堂同席之樂也聞復刋緝長編條例當益嚴
密苐恨阻逺不得陪侍筆削爾李羣玉詩謹抄錄拜呈
餘金併往向來説文繫傳非特校對草草政以元本斷
爛毎行滅去數字故尤難讀若得精小學者以許氏説
文參繹恐猶可補也張欽夫不知己到荆南否朱元晦
辭南康已有不許辭免便道之官指揮不知竟肯起否
劉子澄已從吉此間媢嫉者頗衆埶不過得一倅又未
知闕次何如爾
[037-12a]
史事諸志近略見涯緒但職官選舉一兩志未就條理
耳同舍去來不定故難見功也黨籍本末想類次已成
編謝上蔡曲折當以問朱元晦得報即拜禀近聞辰守
微有齟齬雖未得其詳某竊謂邊防經理雖不可緩要
須中外相應乃可展盡茍或未然不若姑隨時蒐補因
仍舊貫之為善也
某歳晚忽感末疾重為醫者所誤既投熱劑又復吐利
疾證遂頓危殆亟更醫易藥幸而所用藥漸見効此一
[037-12b]
月來手足間皆能自如但微有弱處精神言語則不甚
有異於常時但病體疲苶不堪少有衝冒雖蒙恩補外
而留滯許時殊覺不安更稍可强勉即買舟東歸矣文
海奏篇異數便蕃一時紛紛蓋因忿激而展轉至此病
中唯靜審以處之而已其始亦未欲以聞蓋累有宣諭
故不敢緩也恐或欲知契丈祠請既不遂正人未遽逺
去善類朝夕以冀宣室之興思也
垂諭夏小正及謝顯道出處暨檢元祐軍防篇病中未
[037-13a]
能及此辰守囘避之説亦以臥病無自而聞知然人之
異同亦非我所可計耳令嗣皆已别拜書
   與陳同父
某掩闗幸無他惱但立秋後以酷熱繙閲亦稍廢耳桓
靈寶之喻讀之竦然凡讀易者要當深知此觀象之妙
非克盡已私者不能與然自昔英豪於事幾之際反瞠
然乎其後彼固非屈意於克己者果何説耶若便以私
意揣摩億則屢中斷之則其懸解於杪忽毫芒之表者
[037-13b]
揣摩之譏殆不足以當其心也蓋天姿之髙得氣之清
其所以迎刃破竹者何莫非此理但矜為己有則不能
與時偕行多迎隨附益之病未知其所自則隨血氣盛
衰此一段精明不能常保論至於是則所謂克己者雖
若陳言要是不可易耳策問誠有味其言反覆展玩不
能去手諸生有能領此意者否讀裴度處尤慨然三嘆
也章侍郎行狀已闕/ 苐恨平生未嘗接其言論風㫖
故於書法詳略不能措議祗見文氣之疎宕高勝而已
[037-14a]
其間如論鄂州財賦云公戚焉若不自得人亦莫解也
論戚方仍舊管軍公慨然曰是不足問矣即上言叅知
政事云云/論虞丞相罷去之時叅知政事錢端禮以肺
腑與政至允文去而端禮之議亦寢末云因嘆世之量
人者甚淺不足據此數條皆是尤妙處亦是合斟酌處

專价伏奉誨示引紙疾讀恍如握手不知相去數百里
之逺也長夏溽暑伏惟尊候動止萬福某館下粗遣自
[037-14b]
入夏來以史限督趣平明趍局日落乃還舎人事醻酢
一筆勾斷終日在書册堆中與往在明招况味無異只
是糜耗廩稍毎自愧恐耳時事非唯未易揷手職守各
有攸司又兀然無上下之交若欲强聒則尚口乃窮矣
平生非孑孑拘小諒者茍有善意其敢不承接而疏導
之此蓋兄之所深悉也諭及近况之詳慨然浩歎者久
之百圍之木近在道隅不收為明堂清廟之用此自將
作大匠之責耳如彼木者生意濯濯未嘗不自若也井
[037-15a]
渫不食為我心惻蓋非井爻之盛而兄以此自處乎惟
冀益加寛裕從容自頥以慰見慕之徒之心幸甚廷對
山林草茅之論自應有少斟酌者後來亦深勉諸人勿
謄本傳播政如來諭所慮也居厚正則景明道夫己一
一道來意矣益恭諸公方且調䕶未知能囘否不然則
且歸俟闕期近來請祠亦必可得也張欽夫近喪子得
書極無况力請出廣遂有鄂漕之命亦且得歸也劉茂
實固賢者但舉削一事從前不曽破戒然既蒙再三之
[037-15b]
諭俟見李壽翁如其語及亦當贊助也
某館中碌碌粗遣但豪髪無補蠧耗太倉積愧如山耳
居厚往見必已前到今正則又赴約握手劇談亦是快
事一官所縛不能追逐上下其間殊慊然也清馥香一
貼鳯團一斤漫為山中之信其他正則自能詳道
 偶記荀子論儒者進退處有一句云不用則退編百
 姓而慤頗似有味畎澮之水涓涓安流初何足言唯
 三峽九河抑怒濤而為伏槽循岸乃可貴可重耳
[037-16a]
某官次粗遣但朋游散落益復鮮况適當天民君舉相
繼引去之後又闕/欲成羣隊只得癡坐靜待而已天民
君舉於私計極便但恐天民規摹散漫未必能為求田
問舎計耳三啟一誌展玩嘆賞不已然議論斷絶之久
領解者必少也知安居定志日就平實此政惓惓所系
望者甚休甚休居厚一病聞甚殆知己平復但渠須是
調伏得性氣一段然後養生處世亦少齟齬不然憂未
艾也正則憂居後曽得消息否
[037-16b]
某碌碌如昨無足云者示喻敢不敬領但太倉一粟或
出或處豈能有所闗繫但自當靖共守位固不敢無事
自生瘡痏也
某碌碌官况粗遣無足云者秋成田間必多樂事試闈
得失想自見慣然諸公却自無心非向者之比秪是唱
髙和寡耳漕臺却盡如人意王道父尤濟事也此月二
日已畢芮氏姻事祭酒夫人自送來感念疇昔不勝慨
然儒家清貧次第須可共淡泊也試闈得失本無足論
[037-17a]
但深察得考官却是無意其間猶有誤認監魁卷子為
吾兄者亦可一笑也歳事既畢田間必有佳况亦時有
著述否書院中亦有一兩士子伴否李壽翁升從班差
强人意但又減李仁甫殊可惜耳鄭丈移過宗寺君舉
蹤跡遂安矣
某只今病狀除手足萎痺外其他頑健略如平時看書
以舊難除終是有過當處凡見愛者無不痛口䥴戒雖
未能勇從然亦漸就減少也永嘉之行未便登途否比
[037-17b]
冩得正則一書而人不來取今以拜納書中數語偶與
來教叫屈之説合與正則發緘可共發一笑也張荆州
不起此自有所闗繫豈獨㳺從之痛哉使其不死合㸃
檢整頓處甚多至於不自是不尚同則相識中未見兩
人也居厚無他苦否五月間聯騎相過甚幸病中尤思
朋友旦夕之望
承旦夕見過數日以望四經説千萬携行痼廢沈滯政
賴此以醒之耳小輩作撓似不足介意顔子犯而不校
[037-18a]
淮陰侯俛出胯下兩條路徑雖不同這一般都欠不得
幸深留意鄙諺云赤梢鯉魚就韲瓮裏浸殺陳拾遺一
代詞宗只被射洪縣令斷送了事變大小豈有定所哉
病中畏冩字如虎縷縷至此意亦可念也
三國紀年序引及諸贊累日已詳看用意髙深處亦或
得其一二但大網體製猶有未曉處序云魏於是乎有
書吳蜀合而附之魏書又云魏終不足以正天下於是
為三國紀年終焉不知魏書與紀年是一書為復是兩
[037-18b]
書觀三國諸君贊却似遷固史法毎君為紀而系贊於
後者而三國紀年冠以甲子而並列魏蜀吳則又似合
三國為一者所謂魏武以下諸贊必不可系於此既並/列三
國之年必是通書三國事今/毎君為贊必知不系於此後不知系於何處豈三國紀
年之外復敘毎君之本末而系以贊邪此皆未曉之大
者也魏武贊述來厯甚當但其末舜禹之/事兩語未曉魏文帝兩贊
深味詞意予奪甚有味但文帝贊意頗晦又文帝三駕/伐吳謂中國庶幾息肩亦未協
昭烈贊論其君臣反復於天意人事之際所謂妙體本
[037-19a]
心但費詩之議却似不達時變漢綂既絶昭烈安得不
承之非髙祖時比也後主蓋亦甚庸所以安之不疑者
乃諸葛公工夫耳武侯贊論以國政歸丞相甚善但謂
漢侍中中書令尚書令皆宦者為之考之漢書亦不皆
如此篇末王者之作天猶以為未疏哉感慨之意甚長
但不若後主贊所謂天命果可畏辭嚴而義正也武烈
贊論漢末守文之弊及啟桓王之翺翔甚妙甚妙下三
贊亦然鄙意竊謂吳四贊尤其能盡其規摹之所止殆
[037-19b]
無遺憾也龎綂贊論兼弱之義甚正闗羽贊亦穏但來
教謂司馬子長雖髙不欲學而諸贊命意及筆勢往往
似之何耶因便並望見教
某近日思得著書大是難事方將一意玩索完養深求
其所未至雖髙明之姿與駑鈍者不同然考之前作者
亦須待經厯之久歳月之晚然後下筆今及此暇時序
次裒集固亦無害然亦不可不思有餘不敢盡之語也
   與陳正已
[037-20a]
某病軀凡百只如相聚時䥴喻極荷至意枯木朽株雖
不繫輕重然斂嗇護養自是病中所當致力也乍還膝
下承顔幹蠱必日有新功從前賢士大夫蓋有學甚正
識甚明而其道終不能孚格逺近者只為實地欠工夫
耳吾兄慨然欲力踐之真斯文之福惓惓之禱唯覬終
之以不倦而已子靜經從稍款否朱丈已歸建安歳晚
無惜一訪之耆舊凋落尤當汲汲也趙丘吳三子皆樸
茂可喜第暑中不能久留耳因便切望頻寄數字蓋兀
[037-20b]
坐一室絶無琢磨之益賴此警發憒憒不啻饑渴也他
祈為道義毖重
 近傳得張丈桂林論史數篇往往暗合人意已令三
 子錄呈矣
近見補榜知㑹面之日不逺為之欣然病體度夏幸無
他課程亦不廢但少切磨之益耳乍還侍旁當有餘樂
幹蠱計漸見次第先之以身諒無不孚應也
   與葉侍郎正則/
[037-21a]
靜多於動踐履多於發用涵養多於講説讀經多於讀
史工夫如此然後能可久可大
   與郭養正
某哀苦日深無足言者之官既已定日跋涉良勞兩月
來所講論細大亦略備矣内植根本乃萬事之元閫範
一書所宜詳閲精思而力行之若門内尚有可愧外雖
奮振策厲終亦無力千里之别敢以此言為餞
某哀苦待盡行矣祥除追慕殊無生意年來自念已分
[037-21b]
工夫殊欠闕自歳初盡罷遣習舉業者庶幾不作無益
害有益自此來講論者既無外誘當易見工也前歳面
講者蓋甚詳悉今既應物涉事步步皆是體驗處若知
其難而悉力反求則日益精明若畏其難而日益偷惰
則向來意思悉冰銷瓦解矣習俗中易得汨沒須常以
法語格言時時洗滌然此猶是暫時排遣要須實下存
養克治體察工夫真知所止乃有可據依自進進不能
已也
[037-22a]
某一病踰年近覺差徤但去秋有悼亡之痛至今懐抱
猶不佳耳到官漸久想浸諳悉外物皆非可必只得自
盡其職事以聽其何如勤謹寛耐勉之足矣新宰林和
叔氣味既可親且詳練不茍前輩謂初官得長官之賢
是終身得力處誠如此也適已面語吾友矣種種與之
咨論必甚有益以吾友下問之廑故及此病中不暇他
布餘惟力學自愛
所論條目詳悉足見不茍此皆所當然者若人以為異
[037-22b]
之類皆未熟之所致但篤信而行之不要有自矜之意
久久則自不見其異矣他不必過慮也林宰端審朝夕
相聚必極有益蓋非特坐談耳
   與鞏仲至乾道辛卯冬/
秋闈垂翅乃所以進德修業如吾友之文用於課試蓋
無餘憾矣不必更費心神惟留意實學持之以厚而守
之以黙則所願望令伯有還轍之問否他惟以時自愛
   與張知縣商卿/
[037-23a]
下車許時條教既孚當漸不費區處在我者既無遺憾
政使或有未退聽者蓋亦自有公論惟覬毋廢初心使
斯民益被實恵是所願望斾從入郡當在何時傾耳車
音以日為歳
某迫行百冗紛然應接不暇他無足言者政聲藹然姦
戢惠孚甚休甚休素恃眷愛區區切有欲布陳者輒具
别紙雖愚昧豈足贊采取亦姑盡其拙誠而已他惟若
時珍護前拜召節
[037-23b]
 大猾既擒威信自此行於一邑凡事必易然要當遇
 事平心無先懐抑强扶弱之意惟視理之所在而已
 雖嘗攻擊縣道者茍其事理直却須右助之則人服
 我之公
 財賦當催者恐當加意督趣令整辦尋常士大夫或
 誤認縱弛為恤民殊不知不及時拘催使民間拖欠
 積壓異時忽遇苛刻之吏一併趣辦則民受大害也
 前此豪猾意在搔擾縣道多端妄論人吏使縣中不
[037-24a]
 能存立此固當主張也然人心易得偏恐為彼所激
 而主張太過要當於吏胥姦弊上髙着眼彼見吾意
 在抑豪强必取此迎合增飾以行其私意此尤當精
 察
 有自衢州來者説吾兄嘗雇乳婢價直間有未盡處
 闕/ 在西安縣竊料此必樞府使臣輩唱為此説流
 言固止於智者然既立敵者衆凡涉薏苡之嫌者要
 當力逺之
[037-24b]
某比者冒被除書實出推揚之賜第學淺識闇不足以
表率多士而疎懶之性驅之於奔走酬酢之地尤非所
宜益自懼耳贊變闕/ 然未䝉箴規砭劑之誨殆非素
所望於門下者也改月遂行益逺屏著預深悵怏
示諭謹已禀知張丈矣竊謂當官而行内省不疚則毁
譽之紛紛一聽之可也願益肩初志使一邑終受實恵
幸甚
某黽勉復來遂冒文館皆疇昔教誨之賜感佩曷勝第
[037-25a]
疏野之姿置於酬酢之地終非所安耳因風尚望鞭䇿
俾逃於戾幸甚政成化洽想綽有餘暇譽處如此豈一
方所得久擅耶質之輿論召擢在旦暮矣重番之賜殆
非所望於故人不敢效尤以取疎外尚幸恕察
某闔户待盡無足勤記錄承聞視篆在即一方凋瘵得
賢者拊摩覆護百里之幸也日來督趣旁午雖曰難展
手然折肱之餘飽於諳厯惟培養本原使忠愛之心益
厚則斟酌調劑羊膓蟻封間蓋自有餘地也益逺展對
[037-25b]
臨紙悵然
[037-26a]
  雜説
與君子居則以小過為大過與小人居則以小善為大
善蓋立乎衆君子之間所見所聞皆善也茍已有纎芥
之過是以一濁而汙百清也人必競以為怪矣故過雖
小而必自以為大焉立乎衆小人之間所見所聞皆不
善也茍已有纎芥之善是以一清而形百濁也人必競
以為髙矣故善雖小而必自以為大焉大抵士之與小
人處者其善易為故其心易足其名易彰故其心易驕
[037-26b]
易足者怠之本也易驕者傲之本也既怠且傲其去小
人不逺矣於乎士之不幸而與小人處者豈必隨其為
惡哉雖自守為善而㝠㝠之中已為所移矣戒之哉
多欲者畏人亦多少欲者畏人亦少無所不欲者無所
不畏無所欲者無所畏
趙文子其中退然如不勝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諸其
口及宋之盟談笑當衷甲之變神閒氣定而不亂晏子
長不滿六尺及崔慶之盟白刃在前毅然賁育不能奪
[037-27a]
蓋其怯者血氣也其勇者義也
蘧伯玉有言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
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
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此與惡人處之法也所
謂就者就而不逆也所謂和者和而不同也
列子學射中矣請于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
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
[037-27b]
可矣守而勿失也夫人之作文既工矣必知其所以工
處事既當矣必知其所以當為政既善矣必知其所以
善茍不知其所以然則雖一時之偶中安知他時之不
失哉
學者當先治一經一經既明則諸經可觸類而長之也
史當自左氏至五代史依次讀則上下首尾洞然明白
至於觀其他書亦須自首至尾無失其序為善若雜然
並列於前今日讀某書明日讀某傳習其前而忘其後
[037-28a]
舉其中而遺其上下未見其有成也
勇怯豈有常哉亦在夫勉之而已矣衛太子蒯聵為趙
簡子右望鄭師自投于車下及戰鄭人擊簡子中肩太
子救之以戈鄭師北太子復伐之鄭師大敗勇怯變於
須㬰之間所謂勇可習也
善猶秦也惡猶越也勤與惰猶車馬也善之與惡相去
亦逺矣驟驅小人而納之君子之域不能也驟驅君子
而納之小人之域亦不能也然使小人而勤則矯揉磨
[037-28b]
厲氣質之移不期善而自善矣故勤者適善之車馬也
使君子而惰則燕安逸豫浸忘初心不期惡而自惡矣
故惰者適惡之車馬也學者審其御而已矣
士生於三代之後所見未必皆正人也所聞未必皆正
言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其為善難矣哉處此者有道
善者以為法不善以為戒善者以為法是見其善而從
其善也不善者以為戒是因其不善而知其善也在人
者雖有善不善之殊在我者一歸於善而已矣如此則
[037-29a]
所遇之人無非碩師所聽之言無非法語何入而不自
得哉
禮曰居山以魚鼈為禮居澤以鹿豕為禮君子謂之不
知禮夫禮者理也理無物而不備故禮亦無時而不足
在山而待魚鼈以為禮是禮有待於外也非隨處而足
也在澤而待鹿豕以為禮是禮有待於外也非隨處而
足也在山則禮足於山在澤則禮足於澤在貧賤則禮
足於貧賤在富貴則禮足於富貴隨處皆足而無待於
[037-29b]
外彼謂小官不足以行志必官達然後可行志閒居不
足以自見必臨事然後可自見烏足知此理哉
   門人周公謹介/所記
宣王當大旱之際夜觀星象惻然有憂於中而百姓便
知宣王之見憂仍叔因此作詩後之人雖有宣王之憂
而民莫之知何也蓋緣周之時法度修備人才務實荒/政
十有二便是法度方/叔召虎輩便是實材人君一有此心則上下相應百度
畢舉自然天下知之玩百姓見憂四字甚有味
[037-30a]
以左右民不使之在左在右輔助之歸於中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須是當見時便思便授過後則無

修辭立其誠凡人須是誠實若有此實便發此言此即
是修辭此便立其誠
忠信所以進德忠信是樸實即是種子有此種則德日

聖人制喪禮父三年母朞非重父而輕母須識得乾坤
[037-30b]
之義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受氣者天成形者地其義自
是如此
乾聖人之事業坤賢人之事業坤是做工夫處
版籍是天下大事不可不知
子靜曰闗雎是后妃之全德餘篇皆指一事説自鵲巢
以後亦如此此只論二南
看欲以師事有若一段見得當時孔門中不自相標題
出來
[037-31a]
孔子當時見顔子死教子貢亦甚切觀其不以衆人事
告子貢可見後來子貢反築室於塲一段亦可見
周禮一書其財皆有所主獨養士財用不言想只是司
空之官主之
大凡為人須識綱目辭氣是綱言事是目言事雖正辭
氣不和亦無益自古亂亡之國非無敢言之臣既殺其
身國亦從之政坐此耳
何謂三綱舉其綱萬目自張人君既正於上則百官兆
[037-31b]
姓皆舉於下父既正於上則嫡庶皆舉於下如夫為婦
綱在庶人則一妻一妾以天子言之則一后三夫人九
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天子既正於上則后夫人
皆自正於下
必先斯四者范淳夫説如人之身易受風須多著衣服
此説亦好
禹稷思天下饑溺由已饑溺孔子厯聘諸國以至誨人
不倦皆是合當做事自古聖人之於天下皆如此惟商
[037-32a]
鞅一出皆反聖人之道便已則從害人則不恤
井田之制士與兵國之重事皆取於農工商不與古者
取士於田野取其民之秀者以其質樸故也
奉順天德是總前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
毋泄地氣是八家一井不多置井
春夏出就田廬冬間入城郭不比今時去城郭逺甚小
曰堡其次曰邑又其次曰都自堡邑城郭不過二三里

[037-32b]
宣王小雅始於六月大雅始於雲漢二詩相表裏想雲
漢在前六月在後或曰宣王初間如此之鋭而後來至
有白駒黃鳥之刺曰此非是不學只是做不到底厲王
無道民心怨怒至欲殺其子而召康公殺其子以代宣
王之死當時大臣雖欲立宣王而不敢至共和十四年
宣王方立想宣王在此十四年豈不下工夫若不如是
一旦出來如何便得天下喜於王化之復行以此見得
宣王不是不學
[037-33a]
後生看先儒議論則養得厚先儒議論/蓋謂傳注
讀詩不要思量過當須識得當時意
司馬遷有變風變雅意惜乎無正風意
學者多不要看先儒議論如至大至剛以直必有事焉
而勿正此本是趙岐説後生却謂伊川創出此説今所
編詩不去人姓名正欲令人見元初説着詩先要看大
義又要研窮如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是看大義研
究時却須子細看
[037-33b]
陸教授為人慈祥誠實所謂吉士
律惟隋時理㑹得子細唐時因之本朝即用隋律方鎮
源流本自秦漢間事秦則守監漢則刺史刺史即今監
司之類其後以為州牧權始重
周禮自横渠始開門户先敘官以厯代較看次看前三
官次理㑹王宫一門
李迂仲説鄭風是淫亂詩不然孔子告顔子以為邦乃
聖人治天下之規摹與後世做箇樣子尚説放鄭聲安
[037-34a]
肯却入在詩中
大抵為學須先識得大綱模様使志趣常在這裏到做
工夫却隨節次做去漸漸行得一節又問一節方能見
衆理所聚今學者病多在閒邊問人路頭尚不知大率
問人須是就實做工夫處商量方是
追王大王王季記謂不以卑臨尊此意恐錯武成言大
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蓋王業始於大王王季若
其子為王父為百姓豈可不以父為尊
[037-34b]
或人間中庸鬼神一章曰後生未要理㑹此且須理㑹
孝弟忠信此亦非兩事且如人逺去家至深山廣谷之
中而不敢為不孝不弟者何須是識得此
汪端明與人言事或人雜之以他事至終必卒其言乃

侯師聖避盜胡五峯庵中其僕厭久以沙和飯一日五
峯見之怒其僕因曰何為不言荅曰旅瑣
或問教小兒以何為先曰先教以恭謹不輕忽不躐等
[037-35a]
讀書乃餘事今之有姿質者父兄便教以科舉之文不
容不躐等皆緣父兄無識見至有以得一第便為成材

士大夫學術須正一或不正往往操履皆邪其為害不
止及其身殊可畏也士大夫孰不自以為正柰何其始
辨之不明講之不詳得其形迹執而不化遂有終身之
害只如教小兒自其發蒙時便須教之以正曲禮言幼
子常視母誑亦此理
[037-35b]
讀書有思索人往往不茍不曾讀書與曾讀書識理趣
者觀其所為便可見
知其為小人便以小人待之則我先為小人矣
凡看古人書用得處便是自家行處
堯舜通其變使民不倦只是曉事
顔子問仁孔子獨告之以克己復禮與告他人略不同
顔子欲知下手處便請問其目此顔子善問者也孔子
告之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惟勿
[037-36a]
字最要體認四者之中勿聽尤難非是用功之深臨時
禁止亦不得
後世用兵者以為黄石一書無與比者不知黄石公未
出之前三代之兵一舉而無敵於天下兵書何在黄石
公有一秘法在人間人自不識三代之得天下亦不過
此道唯仁一字爾
學者不可起長嘆之聲此意思最易得斷續某與公相
聚許時何嘗有此
[037-36b]
儒者當通世務只緣近來儒者要通世務又却不能為
純儒此説亦甚深長千五百年無孔子盡因通變老優

教小兒當以正不可便使之情竇日開
看周禮須先看敘官先錄厯代百官志及本朝官制
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蓋墨者泛而無綂必至
於楊吝嗇而後可近道
   己亥秋所記新居對諸生説/
[037-37a]
後唐莊宗入汴志便滿者何故曰但一將耳
經須逐字看
讀書須下大工夫久後必有所見
侯景之亂雖無朱异梁亦必亡觀其後嗣之所為其終
亦必亂
正義説吳楚僭亂所以不列於詩亦不須如此看只須
看三百篇之義便了吳楚無詩亦是當時王教之所不
及吳又是最後出
[037-37b]
問詩之有周南召南猶易之有乾坤不知是取其坤有
承乾之義否曰固是亦不止如此周召乃詩之綱領乾
坤其易之門
問人之格局卑者不知能進否曰中人以下固不可語
上然如人坐暗室久必自明若人果有志積以歳月之
久亦自有見又問必有所見然後能立否曰人之初學
豈能一一自有所見須去下工夫工夫既深且久乃有
所見
[037-38a]
問人或堅意為善或阨於困苦今時又不及昔人朋友
間能同心叶力曰此只看有朋自逺方來一節須是看
人不知而不愠然後完備老子説知我此已自説得錯
葛覃卷耳皆是做工夫處闗雎是成德處三詩當合看
當時三詩並歌
三代詩書多説天見得天人之際相近秦漢以下不識
此理
自古至説命方説學
[037-38b]
讀書其辭雖多要處亦少如論語説古之學者為已今
之學者為人孟子説明於庶物尚書惟學遜志務時敏
此處最要識
天下只有兩件事君子振民育德先育徳後振民先修
已後治人此通内外之道
闗雎女曰鷄鳴大小雖不同其意則一
天下事何嘗一件不是學如百工技藝皆是學惟學故
精何嘗一一炫燿出來
[037-39a]
看書如與人交游不必事事要如他與之熏習久必自
有味
如后妃之詩鳥獸草木皆有其意只在后妃其他更不
須泥識得此三百篇不過如此
棠棣一篇非真實是究是圖豈能識兄弟之情如此故
終之曰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為人立基址須是堅實既堅實須是要充擴所謂士不
可以不𢎞毅
[037-39b]
後學讀書未曾識得目前大畧便要説性命此極是害
事為學自有等級先儒至説性命不知曾下幾年工夫
方到
學者多舉伊川語云漢儒泥傳注伊川亦未嘗令學者
廢傳注近時多忽傳注而求新説此極害事後生於傳
注中須是字字考始得
看有狐詩如居一鄉須闕/一鄉之情
讀詩必如三復白圭方是有味若是明敏人不如此看
[037-40a]
亦無所補若是至鈍人能如此看雖然有淡薄處亦隨
淺深而有所見也
河間王讀書皆務實非他不能用毛公
看詩有三節如看衛文公之詩須知衛之興讀王黍離
之詩須知周之亡其氣象可知大處既看小處亦當看
闕/ 如定之方中及黍離是也小處是一篇之中訓故
是也且就一篇論之大處如升彼虛矣景山與京是也
小處如降觀于桑是也此是讀詩之法或有一篇之中
[037-40b]
取一句者如孔子觀木𤓰之詩而知苞苴之行是也
看詩即是史史乃是實事如詩甚是有精神抑揚髙下
吟咏諷道當時事情可想而知
詩之體不同亦如今人作文亦有文意甚易曉者如兎
爰是也有意在言外者碩人清人之類是也碩人詩無
不見荅意但則美族氏之盛容貎之美車服之華則其
人可知矣如中谷有蓷全是意見當時人君不能保民
與有狐不同大凡陳古刺今之詩全是要人看
[037-41a]
心解即熟
離經是分文辨志是求義不必深逺説此只是看文義
戰國今人皆不識自春秋以來亦是一節通監自此入
亦有意
戰國有七雄皆非古之諸侯四國是篡臣秦楚又是夷
狄只有燕一國又僻陋戰國之時正如一箇人家初為
士自後變而為商家
蕭何治未央但欲髙帝安於此不欲之他爾要之創業
[037-41b]
之君自當以儉為先何慮不及此也
闗中是形勢之地洛是都㑹之中欲据形勢須都闗中
欲施政令須都洛
天官總許多宿衛地官載許多圖籍此二官所以大也
看周禮政如看一株樹其他皆分枝布葉
典是堯舜夏商之典周公制此一書蓋欲整齊天下
看柏舟詩須合尚書微子篇看方知得仁人之心衛之
君固不如紂之甚衛之小人亦未至若紂時之甚然衛
[037-42a]
之仁人只是一人全無可同心者微子猶有三人可以
共扶持有説話處
馬遷能克己可勝仲舒莊周能克己可勝荀子
唐時有畫鍾馗第三指㩒一小鬼或人命畫工改之畫
工持去數日後乃自畫第二指㩒之問何不改對曰前
時之畫其力乃在第三指所以改不得
問趙仲長不説衆人所説之話何謂衆人所説之話曰
如仕宦説東邊俸厚西邊俸薄之類耳
[037-42b]
   庚子所記是年春撫州陸子壽/教授自越來幾一月
周禮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長以貴得民牧是畿外諸
侯世世襲爵長是畿内諸侯世世受采地
孔子但教漆雕開仕不曾教顔閔此處當看
内政當作兩節看始初管仲但依周制作鄉遂將成之
際為桓公催趨得緊所以作内政自竒變為耦看國語
可見
或曰定公十年夾谷之㑹夫子亦可謂得用至十三年
[037-43a]
能感動得二家隳其城尚有一家未隳据左傳見隳費
亦自費力當時夫子不因齊人歸女樂去魯時此一家
亦自未見得以此見得天下之事不易做而今天下只
因其勢而為之凡事亦不可遽為當時諸侯治一國猶
近而易為今則難對曰只要知大條目姚崇所謂擇十
道使亦其一或曰此在得人上須是陰培養得人才然
後可對曰人材須是他務實方得然後逐一節移去
自古以來雖經太康之亂三代之季只是一變其罪皆
[037-43b]
由商君雖漢文帝唐太宗出來扶持天下然此骨子終
不換得井田最先壞其次封建其他亦未盡壞府兵尚
存古制及張説方壞盡兩税壞於楊炎自然有此等人
出來
光武治天下規摹不及髙帝其禮嚴光用卓茂所以養
得後來許多名節
光武罷郡縣材官等事其識見與秦皇相去不逺
或曰天地只是和氣尹和靖為人極和粹後愈和
[037-44a]
楊綰為吏部欲去科舉後世皆以為不可但未之知耳
及為相半年而死志遂不及施唐時如陸贄楊綰論治
道皆有規模
顔真卿雖不甚得講貫其議論亦活如論封號一事亦

孔子言王道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
民以時孟子言王道須説五畆之田八口之家及材木
不可勝用之類何故須説許多以此見得春秋時井田
[037-44b]
尚在戰國時已自大故廢須要人整頓如史記説決裂
阡陌以靜天下之業又以此見得井田亦不易廢
為人細碎則大體處多失雖諸葛亦有此患
劉執中初間不屈王介甫後為王介甫用此是如何或
曰只是無本領介問何謂無本領曰著實工夫便是本
領葉公好龍見真龍至便驚相似學者亦多坐此患不
可不察
宗果嘗曰聰明人有三斗昏
[037-45a]
芮丈國器/每對人説話至退必入室黙思
 
 
 
 
 
 
 
[037-45b]
 
 
 
 
 
 
 
 東萊外集卷六